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2024-08-20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精选8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篇1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备课形式:集体备课 主 备 人:韩

间:

****年**月**日 地

点:高二楼历史办公室

参 加 者:李凯(蹲点领导)韩勇

张远军

骆科堂

刘梦

张再学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说出夏商周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的名称。(2)归纳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认识分封制对西周产生的影响。(3)归纳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探究宗法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课前学生先学先行,自主学习,进行知识记忆与理解。

(2)课堂学生合作学习,进行问题探究与展示。师生合作,点拨释疑。(3)课后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古代人的智慧,进一步感受中国这一文明古国的风采。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2、难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普遍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原因在于一是初中历史课就是“背”课,没有吸引力;二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是因为历史在他们眼里是豆芽科,与高考无关;三是学生历史知识储备欠缺,对历史的理解肤浅。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基本上也局限于历史故事。针对这些情况,在课改的课堂上,也只有抓住学生有可能感兴趣的点进行精心设计,才有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五环教学法

五、教学用具:教材、导学案、固学案、PPT

六、计划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分封制

一、先学先行环节

课前要求学生预学教材P 4-6 “夏商的政治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两个目录的内容,并完成第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

导学案中第1层级知识记忆与理解部分中的“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和“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的预学及其检测

二、课堂问题反馈环节

1、导入:PPT展示图片“钺”,设问引入。目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知的欲望。

2、学习目标展示:PPT展示

3、课堂检测问题反馈

三、课上互动研讨

互动探究一:主题:西周分封制的目的与影响 材料一:西周分封示意图(教材P5)

问题1:结合预学知识,你们能否从图中提取历史信息?(1)分封的主体:王族

(2)主体所居的地理位置:富裕地区和战略要地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问题2:请结合你对分封制的了解,想一想,周王的这种做法会给他的统治带来什么影响? 诸侯:义务 诸侯: 权力

秦朝:废分封,行县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

互动探究一:主题: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材料二:

请仔细观察,你们能从图片中获取分封制的哪些特点?

1、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宗族统治色彩浓厚

3、重在解决贵族集团内部权力的分配问题

四、课内训练巩固:

(一)选择题

1.在分封制下,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第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

3、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规定义务

D.规定贡赋

4、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二)安排下节先学先学任务

预学教材P6 “西周的宗法制”和目录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中第1层级知识记忆与理解部分中的“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和“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预学及其检测

五、课后拓展提升:学习体验分享

第2课时:宗法制

一、先学先行环节

课前要求学生预学教材P6 “西周的宗法制”和目录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中第1层级知识记忆与理解部分中的“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和“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预学及其检测

二、课堂问题反馈环节

1、导入:利用“西周分封制”的图片,设问:你能说一说图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吗?导入

2、学习目标展示:PPT展示

3、课堂检测问题反馈

三、课上互动研讨环节

互动探究一:主题:西周宗法制的特点以及与分封制的关系 材料一;PPT展示图片“西周分封制”

问题一:从图中人物的关系中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合作探究、展示后,教师视学生展示情况或补充、或引导释疑)

1、宗法制是用血缘亲疏来维系统治的政治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重在解决贵族集团内部权力的继承问题。

3、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互动探究二:主题:西周宗法制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PPT展示“传统节日图片”

1、以上传统节日里,基本上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从历史渊源看,它们与什么有关系?你还能列举出几个例子吗?

2、通过例子,你能谈谈宗法制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吗?

(学生合作探究、展示后,教师视学生展示情况或补充、或引导释疑)归纳总结:宗法制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1)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如尊长爱幼,尊敬祖宗、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等。

第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

(2)使中国人办事用人讲究地方血缘家族和裙带关系,不利于对有才德的人提拔;如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

课堂小结:运用知识体系图完成:夏商周知识体系

四、课内训练巩固环节:

1、完成导学案第3层级:技能运用与拓展。选择学生错误率高的习题进行讲评

2、PPT出示第2课先学先行任务

五、课后拓展提升环节:完成固学案

六、教学反思

第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篇2

第1课主要从宏观角度概括,时间跨度几千年,因此学生必须具有宏观概括能力。同时应该加强微观能力的培养,介绍每个朝代农业发展的情况,可以结合历史地图册,分为原始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两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宋代、明代。原始社会时期,通过重要考古遗址,如黄河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等,证明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这些遗址都在大河流域,体现出大河文明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以及“废井田、开阡陌”这种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再加上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的兴建,这些都促进农业的进步。

两汉时期,有二牛一人耕作方式、代田法,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的进步。两汉时期农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山为崤山)、巴蜀地区,北方还有许多地区是畜牧区或者半农半畜区,整体上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在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和饥荒,人口大量南迁,江淮地区和益州地区成为南迁的主要地区。南迁带来新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经验,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人口迁移对农业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专题。之后三国两晋的南迁、唐末南迁都促进江南进一步的开发,也改变了中国经济的结构。到了宋朝,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唐朝农业比以前发展更快,长江流域和黄河下游(河北)发展很快,桑、茶广泛种植,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

宋代在农作物方面主要增加了棉花,插秧图说明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依旧重视。

明代,农作物品种有所增加,除了传统的桑、茶、棉花外,还增加了玉米、甘薯、花生、烟草等,为什么这些作物大量地从东南亚传入呢?这与当时新航路的开辟有关。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主要从宏观角度来概括,从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三类分别来讲述,最后总结手工业的特征,其中包括最后三段的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古代占据主导地位,官营手工业部门有冶炼业、制瓷业、丝织业等;家庭手工业简单地讲述,之后讲述民营手工业过程,其中重点是资本主义萌芽。

第2课也需要从微观方面来讲述,从各个时期来讲:

原始社会就有了陶器,如仰韶文化的彩陶,到了商周最重要的为青铜业,有司母戊鼎——至今最大的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手工业为冶炼业、制盐业、丝织业,其中冶铁中心主要为各国的都城,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宛等。

汉代的手工业部门分布从北方扩展到江南一带,如益州,手工业部门也增多了,包括制铜业、器具业等。东汉杜诗水排(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后汉书》中记载:杜诗任南阳太守,造福一方百姓,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唐代手工业发达,丝织业遍及全国,丝织业产品十分精美,陶瓷业中的精品是唐三彩,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样采矿业、冶金业、金银制造业等发展很快。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制瓷业(五大名窑、八大窑系)、采煤业(太原)、造船业、印刷业、丝织业十分发达。宋代瓷器在当时具有世界影响。英语的china意思是瓷器,其发音是由“昌南”而来。昌南即今天的景德镇,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因其盛产瓷器,以皇帝的年号将昌南更名为景德镇。唐代,江西省昌南镇出产一种青白色瓷器,这种瓷器巧夺天工,享誉海内外,很受欧洲人欢迎。从此,欧洲人就以china来代称昌南和它的瓷器。逐渐China就成了“中国”的英文。

明朝的青花瓷、清朝的彩瓷,在当时大放异彩,如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简洁高雅,清代道光时期彩瓷百鹿尊,画面中群鹿活现,树枝枝干苍劲,笔绘十分生动、犀利、细腻。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篇3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教师投影,学生欣赏)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

三、作业:请大家尝试为霍金写一则颁奖词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篇4

【教材分析】

1、地位:《鸦片战争》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得到潮流”的开篇。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开启了近代中国列强的侵华史,也开启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潮流。因此本课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本单元的重点,更是全书的重点。

2、重难点:

教学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请学生归纳战前交战双方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4)通过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提高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讲述鸦片对人体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情感教育。

(2)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通过讲述战争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激发其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方法以讲授法、问答法为主,辅之以图示法、讨论法、比较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用具】

1.电脑平台,多媒体设备.2.教师准备关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可采用“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质疑答疑、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导入新课】

播放纪录片《复兴之路》中关于鸦片战争的一段资料片,让学生在历史史实的情景再现中,步入本课鸦片战争的学习。

视频中战火喧嚣的场面,反映的就是发生在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很想知道: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咋一听好像有点道理,那么鸦片战争的爆发真的是林则徐惹的祸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讲述内容】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首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50页,认真阅读教材前言和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划出能够反应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具体情况的关键词句。老师会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归纳一下“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好,时间差不多啦!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自告奋勇的给大家归纳一下呢?好,···同学,你的手举得高高的,肯定是胸有成竹。老师在ppt上打出了一个表,你可以根据图表的提示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填图表。

···同学很不错,归纳得很准确,请坐。

老师在给大家梳理一下表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

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呈现出严重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政治腐败:康乾盛世以后,清政府开始走下坡路,政治日益黑暗,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等大家熟知的俗语生动形象的反应了清政府的腐败。

经济: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你耕田来我织布”,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而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土地。而此时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封建贵族地主手中,广大农民处于少地、无地的状态。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税收,税收减少,政府入不敷出,出现财政困难。

军事:清政府军备废弛,军队装备还处于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所谓的水师仍是木制帆船,包括水师提督的旗舰也是木制的。少数船上装有一两门明朝时候发明的“红衣大

炮”,发射时效果和扔铅球差不多,而且只能向前打,想打后面的敌舰,当然还需要转一圈啦!

外交:此时的清政府,军备废弛、财政困难、整体上呈现出衰败景象,走到了穷途末路,却还没有自知之明,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奉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政策,做着“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而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处在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

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迅速崛起;前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英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自18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在东方建立自己的殖民体系。古老而又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必然成为他们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地大人多,市场大,而英国的胃口也大。英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而清政府实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两者矛盾纠结,战争必然爆发。

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强烈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前,英国最初试图用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但是,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输入中国的“呢绒、棉纺织品、金属制品”等工业品,而中国的自然经济能够自给自足,不太需要这些工业品,加上清政府闭关政策的限制,其产品成为了典型的“滞销品”“破鞋”,没有人要。运也白运,当然如果白送的话,中国人民还是会礼貌接受的,不要白不要嘛!相反,英国从中国购买的“茶叶、生丝、药材”等物品,尽管有些是奢侈品,价格昂贵,但在西方却是“香饽饽”“畅销品牌”,可能还是免检产品呢!这样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大量白银流入中国(1813——1831年中英贸易的图表反映)。

通过正当贸易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799——1838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鸦片走私问题,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通过三则材料展示鸦片走私的危害: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解决,教师点评。

(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关于第3问,先多媒体显示:《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林则徐上书,《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材料一 吸毒人数:200万掠夺白银:3—4

说明:①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财政困难

材料二:烟馆里正在吞云吐雾的中国人(图片)

反映:②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材料三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

反映:③造成兵弱银荒,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

提问:三则材料中涉及到鸦片输入主要危害有哪些?(答案即三则材料的三点危害)这样设计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还提高学生归纳,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过渡:面对大量鸦片走私,作为当时皇帝道光帝应该会采取什么行动?假如你

是清朝统治者,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峻局势,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

作为最有见识封建大臣林则徐有何表现?

道光皇帝看到林则徐的奏折,认识到放任鸦片走私,将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任命主张严禁鸦片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组织禁烟工作。于是林则徐到

广东领导禁烟运动。

多媒体显示 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利益自我

华民族

统治,但

精神,故他

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虎门销烟图 设问:(1)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精神?(反抗外国侵略决心及为国家民族牺牲爱国精神。)(2)林则徐禁烟,禁烟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英雄?(林则徐虽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禁烟根本用的是维护地主阶级他指挥虎门销烟代表了中华民族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是民族英雄,)

此设计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

过渡:不法英商非法鸦片贸易扭转了正常贸易中逆差所带给英国损失,但中国

禁烟运动不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借口诉诸武

力,因此有人说:“若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中英鸦片战争”,对此有何

看法?

由学生思考回答后,最后得出结论:

禁烟运动的消息传到英国,不法英商游说英国政府,抓住这次机会发动对华战争。英国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打开中国市场,打着保护中英贸易的旗号,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这场战争不是打不打的问题,只是早和迟的问题。禁烟运动只是借口,中英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经过

利用ppt动态展示图展现介绍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战争的过程略)

地图动态显示

鸦片战争两个阶段:

1840年战争开始——琦善同英军谈判

1841年英军扩大战争——1842年战争结束

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中国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在鸦片战争中的英勇抗争上。引导学生把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概括为:

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清军爱国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

面对英国侵略者的侵略暴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开端;广大爱国将士的浴血抗战、为国捐躯,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值得后人敬仰。

最后指出:中英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是:握有正义、抵抗侵略者失败,野蛮侵略、残暴劫掠者获胜。

启发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呢?最后得出:不仅清政府的腐败是其重要原因,也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鸦片战争的结果

1842年8月初,英国军舰闯到南京下关长江江面。8月29日,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在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分析其危害后,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割地:损害中国的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

开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然接着讲述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也同样引用以下材料概括内容、分析危害。

在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分析其危害后,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这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此后别的国家也援例得到“合法”的“一体均沾”。

租界:租界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条约规定的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或经商”的一定区域。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英国获取了很多特权。看到英国获得如此之多的好处,美国和法国也趁火打劫,先后与中国订立类似的条约,以攫取在华特权。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英、美、法三国强迫中国套上了这不平等条约的枷锁,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设问: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变化?教师概括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要阐述“半殖民”和“半封建”的内涵。并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对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主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最后教师强调: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

1856年,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可以请同学讲述他所了解的“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点明这只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其根本原因和鸦片战争一样,是为的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利用ppt动态展示图展现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1857年底,英法联军侵略军向广州发起进攻。广州很快陷落。广东巡抚柏贵降敌,仍以原职替侵略军维持殖民统治秩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未能达到侵略目的,他们不得到更大的侵略权益是不会甘心的。1858年,为迫使清政府屈服,英法联军北上攻至大沽口外。随即进逼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咸丰帝慌忙派人与侵略者议和。

2、《天津条约》的签订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教师引导学生看《天津条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新增加了哪些内容?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危害是什么?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为什么对中国不利?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以分析概括指出以下几点: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通商口岸多达10个;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尤其是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腹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为列强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但由于英法不满足既得侵略权益,1859年夏天,英法利用去北京换约之机重又挑起战争。对洗劫圆明园,可引用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关于圆明园的一段描述:“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之中。”指出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为人间奇迹的宫殿就是北京的圆明园。正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洗劫的。圆明园这一人间奇迹也最后变成了一片瓦砾。圆明园惨遭焚掠,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人类文化史上无法估计的损失。侵略者不仅毁灭了驰名世界的皇家园林,而且毁灭了不可数计的艺术珍品和历史文物。他们的暴行曾受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严厉抨击。侵略者的罪行,将永远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所唾弃。

3.《北京条约》的签订

在讲述《北京条约》时,应根据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危害性。主要指出以下几点:

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增开天津为商埠,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势力从原来的东南沿海一带扩张到了北方沿海、长江流域以及中国腹地,这就使中国进一步丧失了大量主权,为列强控制京畿重地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关于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规定,不但使我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而且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新界又作了准备。并简单介绍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关于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可以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最后指出第二次的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远远超过了《南京条约》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内地,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本课小结】

结合“本课要旨”部分,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封建落后,导致了自卫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先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使发生了,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根本性变化,而且也引起了爱国人士的思想观念的转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中国的爱国军民在不断进行着英勇的抗争,中国历史也已经掀开谋求社会进步的不懈探索。

【教学预测】

在理清本课主要知识脉络是,需要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只有师生合作愉快,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预测目标,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2、虎门销烟(1)起因:鸦片走私(2)虎门销烟

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经过

2、鸦片战争的结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的签订

(2)《南京条约》附件——《虎口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3)中美《望厦条约》

(4)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

2、《天津条约》的签订

3、《北京条约》的签订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篇5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隶属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秦朝中央集权的形成之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围绕着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两条主线展开,而本课汉至元的政治制度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单元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承接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下启第四课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因此需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联系。然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政治制度变化多,需要加以补充说明,引导学生进行教学。

本课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本课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具准备:元朝行省图、相关文字、图片资料(能够再现皇权与相权斗争、藩镇割据、科举考试等)。

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设计

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骆,名科航,科学的科,航天的航,以后你们叫我骆老师就可以啦。初来乍到,先了解一下,胡老师要求你们背的内容下去背没有啊,下面我抽查啦,谁主动来?那就课代表吧,中央和地方主要讲的是什么和什么的矛盾? 生:„„

师:看来还是不错的。(看来需要继续努力啊)闲话不说,我们进入今天第三课的学习。在此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导入设计

导入:采用《好了歌》导入本课课程 汉:

师:同学们觉得当皇帝好不好? 生:

师:其实皇帝也是很烦恼的,为什么呢?大家看图上这首好了歌,皇帝愁什么呢?

生:

师:很好,担心地方权利过大,这是历代帝王忌讳的问题,第一子目其实也就是讲汉唐宋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那么帝王们又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第一课时:新课讲授

师:首先我们来看汉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2页引言部分,思考:汉初实行了什么制度?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是你,你怎么解决?(分小组讨论)

生:„„

结论参考:郡县封国并存、出现七国之乱(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诸王以清军侧之名造反,后来被周亚夫镇压)、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小组陈诉的过程中注意汉初既有郡县,又有封国,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武帝颁布推恩令。在七国之乱后补充酌金夺爵的故事(公元前112年))通过补充酌金夺爵,说明之后诸侯权利几乎被削弱殆尽。唐:

师:同学们听过新贵妃醉酒没?里面有句歌词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是指的谁和谁? 生:杨贵妃和李隆基

师:对了,755年 也就是唐玄宗末期,安禄山和史思明造反,一直打到了长安,当时杨贵妃和唐玄宗及将士逃到了剑门关,美色误国嘛,而愤怒的将领要求处死杨贵妃,而杨贵妃为了心爱的人在马嵬坡自尽。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他哪来的胆子造反?请同学们结合12页教材谈谈你的想法。

生:„„

师:对了,唐朝的节度使在政治上掌握自主权,本地的事务自己就能自主,经济上掌握财权,军事上拥有精兵强将,简而言之,有权有钱还有兵,这就有了资本。从安史之乱后,尽管唐中央镇压了这次**,但大家看这么多节度使,唐朝的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出现了地方割据的局面,进入了混乱的五代十国,直至959年恭帝即位,当时他只有七岁,第二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登上皇位。

宋:

师:宋太祖即位后,深感国家一直混乱肯定是不行呀,所以宋太祖就问天下之乱何故也?赵普就说了君弱臣强,建议收权制钱收兵。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归纳出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并在书上归纳出来。

生:„„

结论参考:根据学生回答的补充,主要有三点: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重现,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师:内容有点多,但同学们想,造反的资本兵钱权,那么反过来皇帝要想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得从兵、钱、权着手,同学们下去也可以以此为线索背诵。首先:兵,权收中央,抽调精兵。权,文官管理,通判监督。钱:地方小份,中央大份。(通过此说明地方没钱没权没兵,加强了中央集权)元:

师:同学们学过了分封制,郡县制,我们知道以前并没有省对不对?但我们看今天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等等什么什么省,同学们知道这是起源于哪个朝代么?

生:元

师:对了,省起源于元朝。还记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么?大家看这幅地图,成吉思汗带领铁骑三次西征,元朝的最大疆域高达3300万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元朝为了管理疆域开始实行行省制度。而这项措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生:„

结论参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引导,着重行省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地方被制约管理,中央集权加强)师:对了,这位同学说的不错,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从国、郡到省,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从我们今天来看,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这部分需要背诵。

补充考点:展示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封国并存、图片 师:大家观察这三幅图片有什么区别?注意角落的注释。生:„„

师:大家要注意如果在考试中给你类似的图片,你要注意观察,如果只有像第一幅图这样,你们要知道这讲了什么?分封制,哪个朝代,西周。如果只有郡,便是秦朝,郡县制,如果既有郡,又有县,便是西汉初期,如果大多数省,则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好了,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这节课的内容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地方权利被削弱,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二课时:推进新课

导入:复习式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好了歌讲到皇帝愁的是什么? 生:中央集权 师:除了中央和地方,上节课有同学提到了皇帝和宰相之间的矛盾,我们今天来看看皇帝是如何加强郡主专制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4页,分四个小组讨论汉、唐、宋、元皇权和相权存在什么矛盾?皇帝又是如何来解决这些矛盾的? 生:„„

师:同学们知道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说的就是宰相了,稍不注意皇帝就hold不住了,就像汉朝宰相就是集决策、司法、行政于一身,即使是皇帝对其也退让几分,这样君权便受到严重削弱。所以到汉武帝时期,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这就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如此一来,相权便收到了削弱,到东汉时期,大权由皇帝总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由此可见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师:同学们看书告诉我魏晋至唐,形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制度是什么? 生:„„

师:对了,从魏晋至唐,三省六部逐渐演变形成,那么三省分别具有什么样的职能呢?

生:„„

师:以前我就老是把三省的职能记混,大家可以这样记,门下省,就像你办事找人审议得先进门,所以联想门下的职能就是审议,中书省的中字,这就像一支笔,做了决策是不是得用笔批准。尚书省就是高大尚嘛,手持尚方宝剑无所畏惧,其职能就是执行了。同学们记住了么?三省六部最大的特点便是将相权一分为三,彼此牵制,这种制度一直被后代所沿用。

师:三省虽说分了相权,但三省的最高长官还是是宰相。同学们看到“学思之窗”,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师:因而宋朝统治者仍在设法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以进一步加强皇权。

(1)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枢密使分割宰相军事权。(3)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4)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由此一来,这些官员的设置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师:同学们看到教材,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长官,上承天子,下总百司,到了元朝后期的时候出现反弹,宰相权利极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就算你是皇帝你惹我也需要掂量掂量,小心下台。

思考:中央对地方管理呈现什么趋势?说明了什么问题?

师:随机用ppt打出答案。趋势:宰相权力逐步削弱,皇帝权力逐步加强。显示相权与皇权矛盾一直存在并加剧。同学们看,从汉武帝重用侍从削弱相权,魏晋至唐采用三省六部牵制相权,到宋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分割相权,即使在元后期出现反弹,但总的趋势宰相权利是逐步削弱,皇帝权利不断加强的。

师:好了歌里说要是官吏选不好,贪腐问题治不了,这也是很头疼的啊。大家看到图片上面的三个人物,并结合教材,告诉我他们分别可以在哪个朝代任官? 生:„„

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补充评价。大家记住,察举制,举什么,举孝廉。九品中正制,品在古代就有门第的意思,比较注重出身,如果你是出身寒门,那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官。我们今天的中考、高考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补充:发展过程:

(1)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2)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3)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4)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政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课堂小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篇6

一、演变的史实

1、汉:(1)中央: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期,“内外朝”: 加强皇权

(2)地方: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的“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

2、唐:(1)中央:三省六部制:提高效率,加强皇权 (2)地方:设节度使: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3、宋:(1)中央: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2)地方:收兵权、钱财,文官政治,通判监督:加强中央集权;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1)中央:设中书省:元后期,相权扩大,皇权受到限制

(2)地方:行省制:加强集权,巩固统一,重大变革,省制开端

二、演变的特点

1、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

2、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始终存在两对矛盾的斗争

三、演变的趋势

1、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四、演变的影响

1、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2、消极影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五、认识

1、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演变过程中,反映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 篇7

一、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进行设问

使用图片教学是历史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 其特点是直观、形象、简单、一目了然。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 (如人物插图、地图等) 进行设问, 能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可节约教学时间, 提高效率;能够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提高记忆的牢固性和准确性, 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 可以展示以下两幅人物插图:

人物一

人物二

然后设问:

(1) 这是民主革命中的两位著名人物, 他们是谁?他们的阶级属性是什么?

(2) 他们分别领导了中国的什么运动或革命?其结果怎样?

(3) 从他们的运动或革命中能得出怎样的教训?

(4) 接下来中国的革命将向何处去呢?

通过这样的设问导入新课。在讲到第三目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时, 展示《北伐战争示意图》 (图略) , 然后设问:

(1) 说出北伐的时间、对象、结果。

(2) 指出北伐战争的线路及沿途经过的省份。

(3) 说出国民政府的迁移历程, 并在图中找出其地点和所在省份。

通过这样的设问解决了教材中北伐战争的过程等一系列问题。

二、通过多媒体呈现原始文字材料进行设问

原始文字材料一般是第一手资料, 具有真实、可信的特点, 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原始文字材料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呈现原始文字材料进行设问, 能够让学生从原始文字材料中归纳、总结出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线索, 从而达到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提炼中心观点的能力, 也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文字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 当讲到第一目中五四运动的经过时, 可引入一段原始文字材料:

材料一四号下午, 京中学生三四千人聚集天安门, 到东交民巷各使馆……学生即到曹宅, 曹逃避, 章宗祥躲在曹宅, 受了一顿饱打, 京中舆论, 颇袒护学生, 但是说起官话来, 总觉得聚众打人放火难免犯法……)

———《陈独秀书信集》

材料二陈独秀来到上海, 当他看到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轰轰烈烈, 开始共产主义的研究, 并成立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南方网《陈独秀与五四运动》

然后设问:

(1) 提炼两则材料的观点。 (不得摘抄原文)

(2) 材料一、二分别讲述了五四运动的两个部分, 其运动的时间、中心、斗争主力、斗争形式各是什么?

(3) 材料说明了什么?

通过这样的设问,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五四运动的过程。在讲到第三目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 可以引入一段原始文字材料:

材料1927年6月30日, 陈独秀操纵中国共产党中央扩大会议, 通过国共合作十一条决议:“ (国民党) 当然……共产党分子, 只是以国民党员的资格参加, 不是以共产党员资格参加……武汉现在之武装纠察队, 为避免政局之纠纷与误会, 可减少或编入军队。”

———《中国共产党党史参考资料》

然后设问:

(1)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 (不得摘抄原文)

(2) 陈独秀思想上犯了什么错误?

(3) 这带来了怎样的直接后果?

(4) 这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什么教训?

通过这样的设问,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斗争经验的不足。

三、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录像进行设问

视频录像教学在多媒体课件中广泛运用, 其集文字、图像、声音等于一体, 具有情景性、可见性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录像进行设问,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视频录像, 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有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 当讲到五四风雷的背景时, 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巴黎和会的召开及中国民众的表现的视频录像 (时间大约五分钟) , 然后设问:

(1) 视频中描述的是什么事件?缘由是什么?

(2) 首先进行斗争的是什么人?

(3) 游行中呼喊的口号是什么?

(4) 学生的这种行为是否合理和值得, 为什么? (分组讨论)

通过这样的设问解决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先锋力量、口号等问题, 通过分组讨论, 每组派出代表上台来回答,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锻炼学生的胆量。

四、通过多媒体制作表格进行设问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知识点 篇8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2)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

(3)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2、中共“一大”:197月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把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3、中共“二大”:1922年召开,制定现阶段奋斗目标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二)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

1、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⑴、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⑵、运动: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而告结束。

⑶、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2、国共合作

⑴原因:①中共方面: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共“二大”正式确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

②孙中山方面:接受建议,同意合作。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⑵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⑴在国共两党推动下,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7月北伐

⑵失败: 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政变,汪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革命失败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7、15----1937、7、7)

1、中共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⑴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⑵1927年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⑶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日本大举侵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又进逼华北。

3、国民党政策:“攘外必先安内”实质是对日妥协、对红军围剿

4、红军长征

⑴原因:①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②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 ⑵经过: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8月1日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 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5、西安事变

⑴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②国民党政府内部发分化。

⑵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等人。

⑶中共方针:逼蒋抗日,和平解决

⑷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国共抗日:

⑴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⑵在相持阶段:

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 中共:坚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

1、两种命运: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

国民党独裁内战方针: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确立

2、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2)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3、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①1946、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规模的内战爆发。

中共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重要战役---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战役、孟良崮战役)

②战略反攻:三军挺进中原。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国共谈判: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⑤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结束。

②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

③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上一篇:征文封皮样式下一篇:招商银行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