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共7篇)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1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商朝()A.外患不断,以致商王多次迁都 B.实行分封制,诸侯割据混战 C.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 D.实行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可见是由内乱导致宗法制和分封制破坏,从材料中只能看出内乱,看不出“外患不断”。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B.肯定郡县制的进步性 C.促进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称为食邑。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故本题选C。
3.《全球通史》中载:“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下列属于秦汉时期实行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图①依据齐、鲁、宋、卫等分析可知其为西周时的分封制;图②依据长城和咸阳、九原郡等分析可知其为秦朝的郡县制;图③依据“济南郡”“高密国”等分析可知其为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图④依据“中书省”“大都”等分析可知其为元朝的行省制。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
4.《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礼记”“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关,故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始于秦朝,故B项错误;郡县制不是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属于西汉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错误。
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村落相对稳定,为宗法制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C、D两项是中央政权的组织形式,与题干内容无关。而商品经济需要广阔的市场,不利于聚族而居。
6.汉景帝中期,“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表明()A.汉代已解决王国问题 B.汉代改王国为郡县
C.此时王国出现郡县化倾向
D.“推恩令”的实行取得一定效果 答案:C 解析:依据“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可知,中央控制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但王国并没有被废除,因此A、B两项错误,C项正确。“推恩令”是汉武帝颁布的,D项与题意不符。
7.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董(督)是非”。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参对而议政事”“监察而董(督)是非”可知,宰相不仅要参与决策,而且要监督百官是否有效执行,故B项正确。A项夸大了宰相权力,C项忽视了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D项“以备顾问”把宰相等同于秘书咨询官员。
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的。”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主要是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就是中央通过各种措施控制地方,这有利于防止国家的分裂和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9.从两汉到明清,“封建”藩王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始终镶嵌在单一制的大一统帝国内,时断时续地与中央集权制并存着。下列对这一阶段藩王的说法,错误的是()A.“封建”藩王更多的时候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B.藩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分封诸王
C.从总体看藩王越来越难以撼动中央君主的权威
D.从总体看藩王越来越失去对地方政治、经济的控制权 答案:B 解析:随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藩王的权力日益萎缩,对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的控制力逐步减弱,渐渐沦落为仅仅“衣食租税”。由此可知,A、C、D三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项。
10.秦朝为了加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措施之一是在中央设立了丞相,而明朝时期却废除了丞相。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封建制度日益发展和巩固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C.明朝统治者采取不同的统治策略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日趋衰落 答案:B 解析:注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封建制度的差别。前者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组织管理模式,组织管理模式的专制集权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丞相由设立到废除,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11.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被称为“君父”,各地官吏被称为各地的“父母官”。这说明了我国封建社会()A.家国同构的建国理念和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B.封建君主专制深入人心,得到普遍拥护 C.封建剥削沉重,民众处境艰难,民不聊生 D.君民关系和谐融洽,统治稳固 答案:A 解析:由“封建社会中皇帝被称为‘君父’,各地官吏被称为各地的‘父母官’”可知,中国古代政治具有鲜明的家国一体的理念,所以A项正确。B、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2.《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A.丞相权力被大大削弱 B.开始实行郡县制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 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 答案:C 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门下省负责宰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可驳回,据此可知答案为A。宋朝的枢密院主管军事,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清明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均无封驳权,排除。
14.近年来,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若电视剧中出现下列剧情,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有()①《汉武大帝》中汉武帝亲自指挥平定“七国之乱”
②《隋唐英雄传》中,一个读书人以科举成名,官至礼部侍郎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辅佐朝政 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平定“七国之乱”的是汉景帝,①说法错误;内阁大学士出现于明朝,③错误;军机处由雍正帝设立,④错误,排除含有①③④的选项,本题选D。
15.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C 解析:本题以传教士明恩溥的记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学子坚持不懈参与科举考试的情况,而“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表明,明恩溥认为学子的目的不是为追求名利,而是他们天生的忍耐性,这反映了学子的价值追求,A项错误,C项正确;该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学子对考取科举的价值追求,并未体现学子的愚昧无知和对科举制人才失去选拔的功能,B、D两项错误。
16.一个王朝几百年中绝大部分君主“非暴即暗,非暗即辟,非辟即懦”。一方面需要最杰出和最有能力的君主,另一方面“产生”的却是大量的平庸无能之辈。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君权至高无上
B.君权不可转移,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君主立贤不以长
D.君主立嫡不以长,立长不以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特点。在君主制下,君主实行“家天下”,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故较少贤能。A项不是后世君主无能的原因,C项说法错误,D项并非普遍适用且从属于B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
17.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答案:A 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权力逐渐被削弱,权力一步步集中到中央。故A项符合题意。秦汉至宋元,行政权始终掌握在君主手中,B项错误;元代后期宰相权力很大,C项错误;贵族政治在秦朝就已经被打破,D项错误。
18.“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据此可知,作者认为元代行省制度()A.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 B.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C.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 答案:D 解析:“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显然不是指行省制度使地方缺乏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而是指其导致地方治安难以维持。
19.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下列关于开皇年间选官、用官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下诏举“贤良”等说明隋朝将官吏选拔权收归中央 ②重视官员的品德和修养等 ③首创了武举和殿试等选拔方法 ④能促进尚学学风的兴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依据“下诏举‘贤良’”“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可知,①②正确;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由此可知③错误;由“志行修谨、清平干济”可知,④正确。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D。
20.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答案:C 解析:明代以前中国封建王朝存在相权与君权的斗争,当时并不是集体决策,最高统治权和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故C项说法错误。
21.据《历史大脉络》载:14世纪以后,中欧和西欧„„建立了民族国家的列国体制。中国却丧失了走向改弦更张的方向„„中国始终是一个整体。中国在政治上不能“改弦更张”的主要表现为()A.多民族国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化和发展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D.中央各机构分权制衡,体系稳固 答案:A 解析:14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较大的变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和民族国家的发展;思想上表现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中国与西方相比在政治上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和强化,A项正确。14世纪,中国处于元末明初,B项说法错误;C项体现的是统治者在经济和外交方面的政策;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22.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史大夫、通判 B.丞相、参知政事 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类及鉴别能力。C项中,太尉是秦朝负责军事的最高官员,而军机处是清朝中央的办事机构,二者在职能上不属于一组。
23.以下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答案:C 解析:本题以一则清代档案史料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的“内阁”及拟文的语气可知,本题中的档案史料只能是接近皇帝的人以皇帝的名义撰拟的,军机大臣的职责与此相符。
24.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吏治发展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 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君权至上和皇恩浩荡
D.确保选官、用官制度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答案:A 解析:依据“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可知,中央把地方主官的任免权控制在中央,其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项。B项与题意不符,C项属于表面现象,D项不是其根本目的。
25.据白新良教授考证,乾隆四年至十三年(1739~1748年),军机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由军机处撰写的廷寄谕旨数量激增,二是军机处议政范围也进一步超出雍正旧轨,三 是军机处经办其他事务开始增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军机处的皇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B.军机大臣已参与中枢军国要务的决策 C.军机处的职责进一步扩大 D.军政大权集中到军机处 答案:C 解析: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D两项;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根据材料信息“由军机处撰写的廷寄谕旨数量激增”“军机处议政范围也进一步超出雍正旧轨”“军机处经办其他事务开始增多”可知,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其中26题19分,27题13分,28题18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鉴于秦朝之亡在于天子之“孤立”,汉初乃广建王、侯,分封大批功臣、宗室子弟,小者为侯,大者为王,共计二次。最初分封有异姓王,后则非刘不王,与郡同时存在。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汉中央政府尽收诸侯支郡,王国只能领一郡,王国地位下降,相当于郡。国王惟衣食租税而已,不与政事。
材料三 藩镇割据或半割据所造成的内轻外重,显然是对隋及唐前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否定。两宋一反唐后期藩镇割据之道而行之,立足于收权,而且颇为彻底。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削其支郡、“稍夺其权”,又以路转运、提刑、常平、安抚四监司为工具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
从法理上说,中央政府以命令授权形式将部分权力交与行省行使,一切治权皆属中央政府,行省只是中央的代理而已。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 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斯对秦始皇提出的建议。并分析其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汉初实行什么制度?分析其原因和影响。(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唐、宋对地方管理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何弊端?元朝是如何处理这些弊端的?(7分)答案:(1)建议: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理由:随着诸侯血缘关系的疏远,分封诸侯互相攻打,天子无力阻止;郡县制下的官员易于控制,有利于天下安定。
(2)制度:郡国并行制。原因:吸取秦朝天子因“孤立”而亡国的教训。影响:实施初期巩固了汉朝的统治,但随着诸侯国的发展逐渐威胁了中央集权,最终引发“七国之乱”。
(3)唐代地方权力过重,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最终导致藩镇割据;宋代地方权力过轻,压抑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创造力,削弱了地方军队的战斗力。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解析:第(1)问,可根据史料提取答案,答题时注意概括,切忌摘抄文言文。第(2)问,“制度”“原因”根据材料即可回答;“影响”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第(3)问,“特点”及“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由所学知识可知,针对这些弊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中记载:“秦既称帝,患周之败,以为起于处士横议,诸侯力争,四夷交侵,以弱见夺。于是削去五等,堕城销刃,箝语烧书,内锄雄俊,外攘胡粤,用一威权,为万世安。然十余年间,猛敌横发乎不虞,適戍强于五伯,闾阎逼于戎狄,响应于谤议,奋臂威于甲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
材料二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即以欧洲的史实为例,提出君主专制制度“必须依赖‘伟人’存在,这个伟人必须是大智大睿,无所失误,而且必须是全心全意协同于国家利益的”。然而具有这样品德和能力的人不仅“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找到”,“相反,专制制度的本质却总是把平庸之辈最终送到权力的顶峰,他们的无知与愚昧又总是以个人喜恶为标准,把国家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张星久《试析中国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
(1)据材料一分析,秦朝认为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意义?(5分)(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政府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汉代统治者是如何消除这种影响的?(4分)(3)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是什么?你认为对这对矛盾的解决最糟糕的历史阶段是什么时期?为什么?(4分)答案:(1)原因:西周实施分封制,诸侯割据混战,少数民族的侵扰。措施: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中央官僚体系,加强君主专制;北击匈奴,南伐百越,开拓疆域;焚书坑儒、收天下之兵,加强对全国思想、军事的控制。意义: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开拓了疆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原因:不实行分封制,在民众起义汹涌时没有支持辅助力量。措施:推行郡国并行制。影响:封国得到发展,成长为可以与朝廷对抗的力量,危及中央集权。消除影响的措施:推行“削藩”政策,颁布“推恩令”。
(3)基本矛盾:君权的无限性与君主实际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历史阶段:明清时期。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君主将全国军政大权全部控制在自己手中。
28.任何权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约束,就会被滥用,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尤其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除三公之外对朝廷百官都可弹劾。
魏晋以后,监察制度的变化有二: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而御史的职权,也不断加强。
宋元时期,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在地方设立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元代尤重监察御史,御史台与出令的中书省互不统属;御史大夫有权直接选任台官,因而大大提高了监察官员的地位。
材料二 古代监察机构及官员相对独立,有职有权,是廉政建设中制衡机制的体现。从整个政治结构来看,是同体监督;但从结构内部的相互制约来讲,其相对独立,又是异体监督的表现。监察官员权力过大,不加制约也不行。开元年间,唐玄宗就规定弹奏应先通过御史台副长官御史中丞,再通报中书、门下,然后方可弹奏。唐中宗时又下令弹劾官员必须先送奏章,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当廷弹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御史的权力。宋代又给尚书省以奏报御史失职之权,使政府与监察部门相互牵制。这种制约权力的方法,在廉政肃贪、保证监察制度的正确施行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何变化。(6分)(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是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6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谈谈你对古代监察制度的看法。(6分)答案:(1)监察机构由归属其他机构到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监察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由设置固定的监察机关到中央不定期派遣官员进行监察,御史的职权不断加强。
(2)秦朝由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吏;魏晋以来,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宋代在地方设立通判,监察地方官。
(3)特点:比较重视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府机构与监察机构 的相互制衡。
看法:有利于廉政肃贪,保证政治的清明;在封建社会,监察制度完全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
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的“一是„„二是„„”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据材料可知,秦朝时,御史大夫为监察机构;汉武帝时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魏晋以后由中央不定期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宋代在地方设通判,负责监察地方官。第(3)问,“特点”结合“制衡机制”“同体监督”“异体监督”来回答;“看法”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回答。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2
一、分析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必修一“函数”知识点考查要求
1.了解层次的知识点:区间的概念及其表示法,函数的列表法表示,映射的概念,根式的意义,无理指数幂的意义,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对数的换底公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幂函数的概念,函数零点的概念,f(x)=0有实根与y=f(x)有零点的关系,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理解层次的知识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符号y=f(x),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的解析法表示,函数的图象法表示,描点法作图,分段函数的意义与应用,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的概念,对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概念,连续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的判定方法,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①y-a.(a>1);②y=logax(a>1);③y=xn(n>0).
3.掌握层次的知识点:函数的单调性、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奇函数、偶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的图象,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的图象,对数函数的性质,幂函数的图象,幂函数的性质,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4.灵活运用层次的知识点:函数的综合应用.
二、分析“函数”的分值分布及考查重点
1.从所占分值来看,必修一“函数”的分值在13~20分之间,占总分的18%,近五年都很稳定.
2.从分值分布来说,“函数”部分通常设置选择题1~3道题,填空题1~2道题,解答题1道题.从考查的知识点来说,体现了“重点知识年年考”这一特点.历年考题中,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的知识点都非常相似,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对数运算,二次函数性质,幂函数的定义,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解析式,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最值等,解答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应用.因此,这些考点需要重点复习.
3.在复习中要重视常考知识点,力求过关和达标,强调通性通法,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依据选择题的解题特点,灵活运用直接法,特殊值法,验证法,估算法,排除法,图象法,数形结合等方法;依据填空题的解题特点,重点训练定义法,直接法,数形结合法,特殊值法,分析推理法等;对于解答题,注意规范的解题格式,严谨的推理过程和正确的演算步骤.
三、对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函数”专题复习题型示例
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
[知识要点]
(1)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2)函数的表示: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
[解析](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x-1>0,即x>1,故所求函数的定义域为{x|x>1}.
(2)要使函数有意义,则,解不等式组得x>-3且x≠0,故所求函数的定义域为{x|x>-3且x≠0}.
(3)要使函数有意义,则27-32x+1≥0,得3≥2x+1,所以x≤1,即x∈(-∞,1].
[说明]本组题属于理解层次,考查了求解函数定义域的几种典型情况——分式、根式型函数,对数函数和指数不等式的求解,是容易题.
2.函数的奇偶性
[知识要点]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例]2(1)1已知函数则f(x)的奇偶性是().
A.奇函数B.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非奇非偶函数
(2)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且在区间[1,2]上单调递减,则f(x)在区间[-2,-1]上是().
A.单调递减函数,且有最小值-f(2)
B.单调递减函数,且有最大值-f(2)
C.单调递增函数,且有最小值f(2)
D.单调递增函数,且有最大值f(2)
[解析](1)由已知易得f(-x)=f(x),根据定义可知f(x)是偶函数,所以正确答案为B.另外本题也可画出函数图象,它关于y轴对称,且定义域为R,可知f(x)是偶函数.此题重点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奇偶性.
(2)画出函数图象,注意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易知正确答案为B.此题重点考查抽象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讲解时应从中归纳出求解抽象函数这一类题目的技巧——数形结合,利用图象法求解.
[说明]本组题属于理解层次,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为中档题.
3.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知识要点]
(1)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
(2)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
①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f(x)≥M);
②存在x0∈I,使得f(x0)=M.
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r=f(x)的最大(小)值.
[例3](1)已知函.
①当a≤0时,指出函数f(x)在(0,+∞)上的单调性(不要求证明);
②当a>0时,求函数f(x)在x>0时的最小值,并指出取得最小值时的自变量X的值;
③当a=2时,求函数f(x)在上的值域.
[解析]①函数f(x)在(0,+∞)上为增函数.
②当a>0时,因为x>0,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即时,f(x)的最小值为.
③当a=2时,先证明上为增函数.
证明:任取所以上为增函数.
又,f(2)=3,所以函数f'(x)在[,2]上的值域为[,3].
(2)函数y=2x+log2x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是______.
[解析]根据增函数与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易知当x=4时,取得最大值18.
[说明]本题属于应用层次,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等.单调性方面,主要涉及定义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和通过函数四则运算判断其单调性;而最值的求解主要考查了结合单调性求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和均值不等式求最值两种情况,为稍难题.
4.指数与对数的运算
[知识要点]
指数的运算性质:
对数的运算性质:
(3)已知loga2=m,loga3=n,则a2m+n=___.
[解析](1)原式
故选B.
(3)已知am=2,bn=3,所以a2m+n=(am)2·bn=4×3=12.
[说明]本题属于理解层次,考查指数、对数的运算,涉及分数指数幂与根式的互换,以及指数、对数运算,为中档题.
5.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知识要点]
(1)一般地,函数y=ax(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定义域为R,值域为(0,+∞).当0<a<1时,y=a.为减函数;当a>1时,y=a.为增函数.
(2)一般地,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其定义域为(0,+∞),值域为R.当0<a<1时,y=logax为减函数;当a>1时,y=logax为增函数.
[例5]当x∈[2,8]时,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最小值为______.
[解析]因为在x∈[2,8]上为减函数,所以当x=2时,;当x=8时,.
[说明]本题属于掌握层次,考查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简单的对数运算,为中档题.
[例6]已知函数.
(1)求f(x)的定义域;
(2)证明函数f(x)是奇函数.
[解析](1)由,得(1-x)(1+x)>0,即(x-1)(1+x)<0,∴—1<x<1,所以f(x)的定义域为(-1,1).
(2)因为f(x)的定义域为(-1,1),关于原点对称,又因为,则f(-x)=-f(x).
故函数f(x)是奇函数.
[说明]本题属于掌握层次,为中档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考查定义域的同时,贯穿了分式不等式的求解;而对于对数型函数奇偶性的判定,在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常用的方法为“f(-x)+f(x)=0⇔f(x)为奇函数;f(-x)-f(x)=0⇔f(x)为偶函数”.
[例7]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
(1)求函数y=f(x)的解析式;(2)求证:f(x)+f(-x)=1.
[解析](1)∵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即,得a=1.
函数.
[说明]本题属于掌握层次,为中档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的定义及指数式的运算.
6.幂函数
[知识要点]
(1)一般地,函数y=x叫做幂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α是常数.
(2)幂函数y=x,y=x2,y=x3,y=x-1,的图象和性质.
[例8]若函数f(x)=(2m-)x3是幂函数,则m=______.
[解析]根据幂函数的定义,可得2m-1=l,解得m=1.
[说明]本题属于识记层次,考查幂函数的定义,为容易题.
[例9]若点(2,)在幂函数y=f(x)的图象上,则f(16)=___.
[解析]因为y=f(x)为幂函数,所以可设f(x)=xa,又点(2,)在幂函数的图象上,所以,解得,所以,故.
[说明]本题属于识记层次,考查幂函数的解析式,为容易题.
7.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知识要点]
(1)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2)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x)·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例10]函数f(x)=2x+3x-6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0,1) B.(1,2) C.(2,3) D.(1,0)
[解析]因为f(1)=5-6<0,f(2)=4+6-6>0,所以选B.
[说明]本题属于理解层次,考查学生应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判定零点所在区间,为容易题.
8.利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要点]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特定的函数模型,求解函数问题,用所得结果解释实际问题.
[例11]一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已知该产品每吨的价格p(元/吨)与月生产量x(吨)之间的关系为p=242-,生产x(吨)的成本为r(元),其中r=50000+2x.问该厂每月生产多少吨产品才能使利润达到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注:利润=收入-成本)
[解析]每月生产x(吨)时的利润为所以当x=600时,f(x)有最大值22000,即每月生产600吨产品能使利润达到最大,最大利润是22000元.
[说明]本题属于应用层次,考查二次函数模型的应用,为稍难题.
[例12]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BC,且AB=4,BC=CD=2,点M为线段AB上的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a⊥AB,令AM=x,记梯形位于直线a左侧部分的面积S=f(x).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
(2)作出函数f(x)的图象.
[解析](1)过D作DE⊥AB,垂足为E,则四边形BCDE为正方形,且A E=DE=2,∠DA E=45°.
当0≤x≤2时,梯形位于直线左侧部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①),则;
当2<x≤4时,梯形位于直线a左侧部分为△ADE和矩形DEMN(如图②),
(2)函数f(x)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说明]本题考查分段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和图象的画法,属中档题.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3
关键词: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1 区别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2004年第一版出版后,相继改版两次,在2007年推出第三版。针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与第1、第2版进行比较,第3版历史教科书相比之前变化较大,存在很多优点,主要包括图书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两个方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外在结构存在很多亮点
所谓外在结构,主要指教科书的排版、知识框架和体系等方面。这里存在的优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教科书选用的图片更贴近史实。
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中增加了很多有关历史真实事件的图片,同学们很容易看到图片反映出来的历史现实,对历史的学习更有兴趣,所以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具有鲜明的图文并茂的特点。例如:《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的漫画《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图中一群侵略者手持钢刀宰杀一条中国巨龙,剁头的剁头,斩脚的斩脚,情形十分残忍和恶劣,这幅漫画十分形象具体地再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十分具有讽刺意味地批判了当时外国列强的这种可耻行为,同时展现了中华民族危机空前的历史情境,再多的语言文字描述也难以达到如此效果。
2.教科书更注重历史年限的排列。
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更注重历史年限的编排。例如:《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在必修l第l、2版中,而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共十年对峙等内容在第三单元《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这样的编写顺序容易导致学生混淆学习的知识时间。所以必修l第3版进行了相对应的改革,将第l、2版原第二、三单元合并为《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在单元内把上述内容全部按时间顺序重新编排,这样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3.增加了《本课要旨》和《模块链接》两个栏目。
高中历史第三版教科书增加了《本课要旨》和《模块链接》两个栏目,如以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的《本科要旨》为例:
(1)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3)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
又如第3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讲述了中国特色民主制度的三项内容,《模块链接》做了如下提示:“本课相关内容可参见必修2第11课;必修3第l9、20、2l课。”这样的《模块链接》有利于高中生学习和巩固复习,清楚地把握历史来源的来龙去脉。
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内在结构存在很多亮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内在结构存在一部分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内容更简明扼要,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例如:关于《德意志帝国宪法》第3版的相关叙述则不到150字,相对之前第一版、第二版有较大改进,宪法中的一些具体规定经过改编排列在《资料回放》中,整体感觉比之前更简洁明了。第3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等历史知识内容也进行了行营的简化,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减轻学生学习历史的压力和负担。
2.将不合理的语言编写进行删除。
高中历史第一、二版教科书中仍然存在一部分不太合理的语言编写,在第三版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删除。如必修1第1、2版《夏商周政治制度》一课是这样表述的:“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所取代。”如果这样表述,就是禹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启。在第3版改为:“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了‘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经过第三版这样改编,标书比之前更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3版与第1、第2版之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必须不断对教材进行探究,以最完美的一面呈献在课堂上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松柏.浅析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第3版的亮点——以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3版与第1、2版对比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07,10:23-25.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4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
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
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 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树立健康的、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1、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
2、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预习案】
一、作者、写作背景及朦胧诗有关情况
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1976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酝酿于文革期间,是20世纪70 年代末开始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其在艺术形式上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多义性和不透明性以及朦胧美,所以称“朦胧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本主义对长期文化专制的反抗。
二、字音
慰藉()()铁戟()雾霭()....霹雳()()虹霓()...【探究案】
1、列举诗中出现的意象。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以下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诗人对这些爱情观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它让你想起了生活中哪一类人?(1)凌霄花
(2)痴情鸟儿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又比喻怎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修辞),否定、批判 了 的爱情观,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
3、诗人笔下的橡树和木棉这两个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4、诗人认为木棉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5、诗人认为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和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应该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作品中哪些诗句说明了这一点?你又怎么理解这些句子?
(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雨、霹雳”和“雾蔼、流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 上,并,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总结】
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要通过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品味、鉴赏诗歌的美。要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情感脉搏,与她对话。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铿锵有力的发出了中国女性独立的宣言。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和优美形象的语言相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反思】
教学参考:
四.
1、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
2、(1)、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这样的荣耀是不值得羡慕的。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丈贵妻荣”的婚姻观念,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可怜又可笑,诗人否定了 这种图实惠的实用爱情,现代女性是不应该做依靠丈夫来发光的女人的。
(2)、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却不知远处还有可以展翅高飞翔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诗人否定了这种爱情至上的观点。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婢,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保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
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否定、批判了依赖别人、攀附富贵、失去自我的爱情观,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3、.橡树木质坚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男性最宝贵的气质:阳刚之气。诗人认为他像刀、像剑、也像戟。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也是当之无愧的。
4.诗人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它使我们想到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格。诗人笔下的“木棉”形象柔静、深沉、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具有女性极富魅力的阴柔之美。
5、(1)—— 即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2)—— 即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3)——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
教师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六、1、运用了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象征的手法。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意象含蓄,意境朦胧。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5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考察,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农业时期。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种,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器、骨器。人类现今种植的主要作物,基本是在原始农业时期栽培成功的。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
第二阶段,沟洫农业时期(从夏朝开始,经商、西周直至春秋)。当时,华北地区沼泽较多,要在低平的区域发展农业必须首先开沟排水,由此而产生了沟洫农业。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后期还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在农时的掌握、耕地的管理、育种、施肥、除草、治虫等方面,都获得
了初步的成就。
第三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成型期(从战国开始,中经秦、汉、魏、晋以迄南北朝)。这一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在农业技术方面,北方旱地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形成并日臻成熟。耕耙耱技术形成,人工施肥受到普遍的重视,选种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病虫害防治和其他自然灾害的防治技术有了可观的成就,出现了《齐民要术》这样代表当时世界农学最高水平的著作。
第四阶段,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自隋唐至元代)。这是我国封建经济制度逐渐成熟期,也是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时期。此一时期,全国经济重心逐步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以南地区,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在农业工具方面,出现了使用轻便的曲辕犁、用于深耕的铁搭、适应水田作业的耖和秧马等,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农业达到
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五阶段,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包括明代和清代前期)。随着人多地少情况的出现,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美洲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改善了中国农作物的结构;在北方,二年三熟制获得了发展;在江南地区,双季稻开始推广,华南和台湾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
封建政府对小农经济的扶植
原因:小农的大量存在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根本保证;稳定小农,社会秩序才能稳定。因此,稳定小农经济关系着封建政权的安危。
措施:调整生产关系;限制工商业发展;兴修水利;奖励垦荒;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及优质农作物的种植等。
影响: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封建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基础。这些政策一般只出现在封建王朝的早期,其中对工商业的限制和过度的垦荒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后果。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我国先民发明的最早松土农具是()
A.铁犁牛耕B.钱和镈C.耧锄D.耒耜
2.在种植业方面,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B.粟黍C.粟水稻D.黍稷
3.下列对曲辕犁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
B.标志着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C.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D.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
(二)能力提高
1.人们使用铁农具并将其逐渐推广是在()
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2.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漕渠C.白渠D.龙首渠
3.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
A.晋朝以后B.唐朝以后C.宋朝以后D.明清时期
(三)延伸拓展
1.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的是()
A.垄作法B.代田法C.耕耙耱技术D.耧车
2.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是()
A.筒车B.翻车C.耧车D.水车
3.在封建社会,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①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求②进行交换,获取商业利润③交纳赋税④贱买贵卖,以
有易无
A. ①②B. ①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四)模拟练习
1.西汉发明的耧车是一种()
A.松土工具B.播种工具C.灌溉工具D.碎土工具
2.下列关于我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②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获取利润③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④基本上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③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④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⑤农产品贸易发达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初年,人口只有9 000多万,经过一百多年,乾隆末年增为3亿。耕地面积在1685年(康熙中叶)为6亿亩,1724年(雍正初年)增加到7.2亿亩,1766
年(乾隆中叶)达到7.8亿亩。
材料二(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只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
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请回答:
(1)材料
一、材料二反映了清代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矛盾?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它和材料
一、材料二有何关系?从中你得出
什么启示?
5.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说:“(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交换。”
请回答:什么是自然经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历史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土地制度的演变、社会形态的更替,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封建制度的确立及封建王朝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题:战国时期,战乱不休,但社会经济却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各诸侯国注重发展经济B.民族融合的结果
C.封建制度的确立 D.铁犁牛耕的出现
(二)例题解析
例题:我国犁耕技术基本完善的标志是()
A.耦犁的推广B.耧车的使用
C.曲辕犁的出现D.耕耙耱技术的形成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住题干中的“犁耕”一词。B项中的耧车是播种工具,不属于犁耕技术;D项耕耙耱技术属于耕作技术,也不属于犁耕技术,可以排除。AC两项属于犁耕技术,但曲辕犁比耦犁更为先进,它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能适用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一直为后世沿用。正确答案为C。
(三)学习拓展
我国不仅是世界农业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而且农业生产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结合本课所学,说说我国传统农业的领先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资料
在清代以前,我国的传统农业技术有过两次发展:一是在两汉时期,由于开发黄河流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形成了以抗旱保墒为主要内容的北方旱地农业技术;二是在唐宋时期,由于开发长江流域低洼沼泽地区,形成了以防旱、排涝为内容的南方水田农业技术。至清代,由于农区的耕地已开垦殆尽,人们便开始关注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集约经营、多熟种植的精耕细作农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这是我国农业生产从以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产量为主,转入到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来发展生产的重要历史时期,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乾隆时,全国人口已达3亿,中国农业养活了当时世界人口(约9亿)的三分之一。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国外学者也都认为,18世纪的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农业。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到达中国。据当时随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巴罗估计,中国的粮食收获率高出英国。“(中国)麦子的收获率为15∶1,而在欧
洲居首位的英国为10∶1。”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系赵冈教授在《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一文中说:“与欧洲比较,直到明清为止,中国的农业生产是最先进的,产量遥遥领先于欧洲„„
比起欧洲的庄园制度,效率高出许多。”
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谢和奈在《中国社会史》中也说:“中国农业于18世纪达到其发展的最高水平。由于该国的农业技术、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和单位面积的产量,其农业看来是近代农业科学出现以前历史上最科学和最发达者„„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时代的许多欧洲地区的农业可能显得特别落后。”
(二)学术前沿
小农经济和家庭联产责任制
学者认为:小农经济与社会大生产不相容,对社会生产发展有局限性,如不加以改造,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传统农业小农经济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余地。在今天我们的农村中,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经营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延续,是小农经济仍有潜力的反映,对这种潜力应予利用,否则不利于生产。目前家庭联产责任制应该稳定,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发展方向。
(三)历史回响
中国农民彻底告别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终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
作为一种在农村征收、来源于农业并由农民直接承担的税赋,农业税在中国古代社
会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和变化。
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
唐初继承了北魏至隋朝的均田制和与均田制配套的租庸调制。安史之乱后,宰相杨炎提出了两税法,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一制度基本
为后来的王朝所继承。
明初的赋役制度是赋和役分别征收的,赋以土地为对象征收,按田亩计算。到了中后期,张居正提出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介于“两税法”与摊丁入亩之间的赋役
制度,它把赋税、徭役合并,折银征收。
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将人丁税并入土地税,实行地丁合一。田多丁
税多,田少丁税少,无田无丁税。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6
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概括诗节内容,理清诗歌思路;分析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意象蕴含的深意。
2.介绍时代背景,体会诗人内心的痛苦之情和对未来的执着信念。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逆境中相信未来的执着,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与自信。
资料卡片
食指,1948年生于山东,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为之起名郭路生。他认为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着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点绝对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于是他用“食指”为笔名,以表达自己的抗争与解嘲。
食指15岁开始诗歌创作。1965年考入北京56中学高中部。1968年到山西杏花村插队,插队时创作了各种体裁和风格的诗作。他的许多诗歌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知青中传唱。其大部分代表作,如《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等,都完成于1965至1969年间。1971年参军,1972年因各种压力造成他精神崩溃。
1979年他的作品终于在《诗刊》上首次公开发表,引起各方关注。1988年,他的第一本诗集《相信未来》面世。他的诗歌抒情纯净,语言节奏铿锵,易于朗诵。
诗人在人生之途中受到过一个又一个打击,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因而他在诗中抒发着强烈的不满,但他对国家仍不改初衷,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他的诗歌,痛苦的吟哦只为追问光明。食指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他的艺术追求。通览他的诗作,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在那压抑和痛苦中,我们也看到他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以及他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而挣扎的身影。
《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诵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运。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为诗歌独立不羁的个性所震惊、恼怒。她一定要找到“相信未来,相信生命”的“反动”诗人。诗人自己回忆:“1969年,我下乡第二年回来,„四三派‟的人回来聚会,要我去。我给他们背了几首诗。那些诗他们要走了一些,作为一个动态写进报告里,给了上边。江青说,这是一个灰色的诗人。江青又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你不歌颂„文化大革命‟,不相信现在相信未来,这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20岁的郭路生头上。厄运降临了。诗人曾被严格审查、批判。但在阴云密布的时代,这首诗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又写出了《热爱生命》,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
知识梳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灰烬(jìn)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 篇7
本文结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教学, 具体谈谈如何利用图表进行教学重、难点的探究。
一、环环紧扣, 按图索骥
图表教学法要因题而设, 使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思路一目了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可让学生借助图表细心领会教师的解题思路, 有条不紊地整合新旧知识, 作为开启历史思维的钥匙, 从而提升运用图像语言认识相关历史现象、事实、规律的能力。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集合性图表教学法对问题进行了探究, 环环紧扣、按图索骥, 顺利地解析了“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为何选择‘一边倒’”的原因。
【探究一】十字路口的中国———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将面临怎样的抉择? (提示:从国际环境、美国对华态度、新中国国家性质、国家利益等因素着手考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美苏两极格局成为国际形势最突出的特点。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 刚诞生的新中国对外关系面对着四种道路的抉择。 (见图1) 这考验着新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智慧。
选择一:半殖民地外交道路
新中国领导人首先放弃的是四条道路中的第 (1) 条路———半殖民地外交道路。因为第 (1) 条道路是跪着的半殖民的屈辱外交老路, 一旦选择走这条路, 就意味着新中国的外交“换汤不换药”, 将继续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继续沦为“洋人的朝廷”。显然, 那是一条不独立不平等的老路, 也违背了近代有志之士和革命大众反侵略、求民主的振兴民族的人生追求, 必须放弃。
选择二:“附美”之路
放弃了半殖民地外交道路, 新中国的外交应淘汰的第二条道路是哪条道路?是第 (2) 条———“附美”之路, 即放弃依靠美国, 不与美国结为盟友关系。二战后,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 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与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冷战对峙的局面。而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所走道路与资本主义的美国截然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同时, 美国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还采取孤立敌视的态度, 即对新中国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封锁禁运, 军事上包围威胁, 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选择三:中间道路
剩下的两条道路中, 我们走不“联苏”也不“附美”的中间道路, 两个大国都不得罪, 行不行?不行!对新中国———一个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的“新生婴儿”而言, 无法扶墙走路, 没有大人牵手, 天生能力欠缺, 后天实力不足。在冷战格局背景下, “树欲静而风不止”, 新中国权衡利弊, 深感我行我素的中间道路 (3) 行不通, 因为你想两个大国都不得罪, 不惹人家, 人家却会惹你。即使选择走中间路线, 既不可能改变美国对华的霸权主义封锁政策, 又不可能换来苏联的倾情援助。正如毛泽东说, 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选择四:“联苏”之路
这是剩下的最后一条道路——— (4) 联苏。这可行不可行?众所周知, “新生婴儿”学走路没有不靠大人牵或不扶墙的经历, 于是, 新中国领导人智慧地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历史的必然, 维护了新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何谓“一边倒”?“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后来尽管“一边倒”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但就当时国际环境、美国对华态度、新中国国家性质而言, 仍然是最佳选择。
二、连类比物, 见微知著
历史是变化中的历史, 历史的教学经常要求学生透过变化, 发现历史表象背后深层次不变的本质和变的规律。常言道,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对此, 图表比较教学法较强的可比性和说服力, 能使问题由复杂到简单、由抽象化为具体, 见微知著。教师课前设计的比较型图表, 要整齐、对称、均匀、清晰、明了, 选取几个空格填入相应的内容, 有意识地留出空白, 引导学生在历史教材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对号入座、正确填充, 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思考者。基于此, 对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的关键词“基本准则”“标志成熟”的解读和把握, 可用比较型图表来予以达成。
【探究二】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成为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 并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思维拓展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能成为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 是因为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开创性, 表明相同或不同性质的国家可以和平友好交往, 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国际意义, 笔者以表格图示形式, 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与国际关系旧秩序的表现来个PK (见图2) 。通过一一对应比较,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另外, 历史发展也证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岁月的检验, 为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原则, 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 表明它的提出既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也有利于世界健康和谐地发展。
思维拓展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什么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一问题比较难回答, 教师可设计出一个对称性的表格 (见图3) , 留出几个空格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填充, 并思考相关问题。
填空参考答案及思考: (1) 对应新时期的不结盟, 新中国初期我国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显然是“一边倒”的结盟外交关系; (2) 针对新中国初期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意识较浓, 对应新时期意识形态渐趋淡薄, 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国家利益至上; (3) 针对建国初期的阶级革命外交, 对应新时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平外交、合作外交; (4) 针对新时期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与此对应的新中国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而重视国防安全建设; (5) 因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 新中国初期采取的外交是封闭半封闭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突围与新发展, 新时期我国则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全方位外交。
见微知著:通过对新中国初期与新时期两个时期外交思想的比较, 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外交理念在不断与时俱进, 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些转变的转折点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这些外交理念中最先发生的也是最关键的转变, 表现为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意识到国家利益既是外交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又是外交的归属和魂魄, 即注重国家利益至上, 将外交的首要目标调整为服务于新时期的国家现代化建设。所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三、柳暗花明, 探赜索隐
图表教学设计要充分研读教材, 挖掘深意, 精心设疑, 并通过富于情趣的视图设计, 以图象与表格彼此交融渗透的形式, 激发学生灵感的火花和寻求问题解答的好奇心、迫切性和求知欲, 学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奋点, 在风云突变的历史事件中探赜索隐。因此, 教学人教版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导言部分时, 可围绕周恩来所讲的近代中国“跪在地上办外交”与新中国初期“站着外交”取得辉煌成绩形成的鲜明对比, 让学生思考、探究“弱国无外交”果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吗?
【探究问题三】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似乎一再证明着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弱国无外交”。然而, 新中国初期, 国力依然弱小, 却走出了这一怪圈, 取得柳暗花明的辉煌成就, 试举例证明。请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 说一说有哪些促进新中国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举措? (见图4, 提示国际环境、外交家的智慧、民族的凝聚力、政权性质等因素)
对比理解一:近代中国屈辱的外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导言部分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外交”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 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对比理解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的成立, 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 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 以超凡的智慧定大政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三个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破孤立封锁 (与苏联等17国建交) 、创外交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入世界舞台 (日内瓦会议) 、展大国雄姿 (万隆会议) , 终于迎来蓝天白云艳阳天。
探赜索隐:有人说,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 外交是和而不同的艺术, 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新中国初期, 中国百废待新, 国力不强, 但外交依然取得辉煌的成就, 打破了“弱国无外交”的一贯定律。其促进新中国外交实现重大转变的原因有:新中国的外交是站着的外交, 政治上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 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政治家展现出杰出的外交智慧。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10-15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08-20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05-17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关于服饰变迁的小结05-29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08-10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课教案10-25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10-17
2018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过关检测:(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10-23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