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通用8篇)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 篇1
高尚的生活是受爱激励并由知识导引的生活……没有知识的爱与没有爱的知识,都不可能产生高尚的生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必修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春秋)、庄子;
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孔子:
①孔子的主要成就:春秋晚期鲁国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晚年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②孔子的主要观点:
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D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
A主张实行“仁政”。B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主张“性善论”。
荀子:
A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
C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经过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改造,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汉代儒学
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提出: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目的是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②实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③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太学: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兴办太学。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①宋明理学的形成:北宋时,儒学家们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②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
程颢、程颐(北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朱熹(南宋):理学集大成者。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A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③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4、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李贽:明朝后期思想家,著有《焚书》《藏书》。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黄宗羲: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著有《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思想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A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A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B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C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时,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明的贡献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弱,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2、中国古代文学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汉赋: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的文体——赋。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
B盛唐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南宋)等。
元曲:到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以《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高鄂)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3、汉字与中国书画
了解汉字的演变
起源: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商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演变:A演变过程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B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
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主要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楷书:具有实用价值。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等。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
3、中国的戏剧艺术
了解京剧的产生
A形成:清朝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
B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C传播:民国以来,京剧又逐渐走向世界。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的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新文化运动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为了反对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B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C《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②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B“新道德”,指的是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旧道德”,指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
C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形式上的革命),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内容上的革命)。鲁迅发表《狂人日记》(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孔乙己》等,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A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B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改造中国。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B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
C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深受工人欢迎。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 篇2
关键词:历史专题,教学,发展策略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逐渐向专题模式转变。 这种编排方式,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思想上的碰撞,来获取更多实质性的知识。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设置不同的主题并逐渐增加主题层次,保证高中历史专题探究化教学实施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二、对历史知识进行优化重排
在开展专题教学时,教师要仔细分析课本知识,依据一定规律对其进行优化重排。要将可以收入一个专题进行讨论的内容归纳出来,为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将其把握,同时也巩固了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整理归纳知识的好习惯。这样的学习会事半功倍,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建立知识网络既要考虑纵向,也要兼顾横向。 简单来说,一个历史事件的纵向层面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自身的发展变化;横向层面是事件发生时,其他国家和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案例: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厂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之后扩展到交通业。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这就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纵向层面。与此同时,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为法国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随后法国也步入了工业革命的行列。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美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时,中国经历了康乾盛世的后半期,又经历了嘉道中衰的时期,可以说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工业革命结束后,英国1840年首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在讲述英国工业革命的专题时,对知识进行优化重排,构建纵向横向知识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在脑中创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着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重心,要做到知己知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杜绝传统“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有重点地进行传授,并且要调动课堂气氛,寓教于乐,通过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历史专题教学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育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这就是集中在一个时间点上,知识点有着几乎一样的历史背景,情境相对单一,有利于教师的展示和学生的理解。案例:讲述新中国诞生背景等相关知识,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工作,精心搜集相关图片、影视资料, 在课堂上可以播放毛泽东同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开国大典的相关视频。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也可以根据相关图片资料自己制作一个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这样,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战” “二战”时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迅速地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将学生带入到事件的情境中,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对下一步全面的知识点讲授有着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对事件有着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四、课堂内外联动:举办历史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主体,课外历史活动是辅助,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历史专题教学。历史探究活动能够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拓展学生学习途径,加深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认识, 培养了学生实践及思考能力。常见的历史探究活动,主要包括历史辩论交流会、历史展览会、历史古迹观赏等。案例:在讲述五四运动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五四纪念馆,同时,也可以在班上搞一个关于“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的影响”的交流会,将班上同学分为两组,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五、结束语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思维品质;教学观念;生活实际
区别于传统历史教学中的通史式教学法,高中历史专题教学是新课改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专题式的教学模式对高中历史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它的重要意义在于:
1.为学生提供了历史发展的深刻线索,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历史知识学习;
2.实现了历史不同版块知识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但是广西于2012年才实施新课改,对于专题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很陌生。如何在高中历史专题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了充分探究和反思,总结出几点经验,希望能给教学困惑中的历史同仁更多的建议和启发。
一、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认为教师应当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要使学生“学会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培养他们“会学历史”的能力及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为逐渐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和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这个专题时,我在开始就为学生列出了两条主线:
1.列强不断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军民奋勇反抗,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为维护中国主权不断做斗争。
然后在课堂上有效“放手”,安排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总结,然后派代表到讲台上进行“小教师试讲”,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总结历史知识、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二、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一门学科,同时也应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现实生活服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素质教育理念。
在进行“经济全球化趋势”这章知识的学习时,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今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那么你们都感受到了哪些全球化成果呢?好的影响和不良影响都要举出一些例子。学生兴致高昂,积极融入讨论中:好的成果就是地理距离不断缩小,世界人民交流频繁,地球逐渐成为“地球村”;不良影响则是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容易引起民族矛盾……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各种表现,加深了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点。
总之,高中历史新课改既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挑战,也是不断促进教师成长,培养学生良好历史思维品质的重要机遇。作为高中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新课改精神,以积极、热情的状态投入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为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历史思维品质和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 篇4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云和中学周林仙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新旧社会的交替,“双百” 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
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了解新旧中国体育发展史实,通过比较认识中国已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的转变,体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分组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赞赏和鼓励学生发表创新见解。
选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或图片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强直观效果,讲“活”枯燥的文化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
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激励青年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一课主要讲述了四部分内容,一是20世纪50年代的文化发展;二是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摧残;三是改革开放时期文化的繁荣;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展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热潮中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出现了新中国文学艺术发展道路上的第一个高峰。文革十年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文化一片凋零。改革开放时期,中共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文学艺术的发展春回大地,出现第二高峰,呈现繁荣景象,体育事业更是一枝独秀,跻身强国之列。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双为”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及体育运动成就。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过程
导入:
《红色娘子军》是五十年代非常著名、广受赞誉的的芭蕾舞剧,也是中国最早的芭蕾舞剧。成长在21世纪的我们如何理解和欣赏历史文化?如何通过它来透视中国的历史发展?对于文化,我们有太多的感慨与见解。在我看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和精神财富,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每个民族及其特定历史时段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状况。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贯穿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全过程之中,在各个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的民族文化越来越丰满、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强大。今天,让我们一起开始现代中国的文化之旅。
一、新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的表现:
(一)百花千卉共芬芳——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五六十年代)
A、文学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满腔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实际,赞扬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当时有相当大的影响,“最可爱的人 ”成了志愿军的代称。
柳青《创业史》: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初,陕西省关中平原互助合作运动初期的农村生活。其以一个互助组的发展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的建立过程为脉络主线,生动地记叙和展示了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的生活面貌,从而揭示了这场革命中所引起的矛盾的广泛性和产生变化的深刻性。由此,可以说《创业史》真切地描绘了农村典型的现实图景,歌颂了梁生宝组织大伙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高尚境界与情怀,是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
问: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五十年代的文学作品?你们看过吗?雷锋之歌红岩红日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
B、戏剧:
《茶馆》,1958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把老舍话剧的代表作 《茶馆》搬上舞台,受到戏剧界和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是一幅长卷式的展现社会生活的戏剧作品。它将我国1945年前半个世纪的历史现实纳入了这出剧中。记录了中国近五十年间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演变和中国民的觉醒过程。剧中交织着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千头万绪的历史事件,巨大的社会容量与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茶馆》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
问: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五六十年代的戏剧作品?
《蔡文姬》《文成公主》《龙须沟》《关汉卿》„„
C、电影《英雄儿女》“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王成《上甘岭》《南征北战》《青春之歌》《地道战》《地雷战》《甲午风云》《小兵张嘎》„„
D、歌舞剧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以描绘中华民族近几代历程为内容,形象概括了中共诞生到新中国成立28年间,中国人民走过的斗争历程,展现了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长征,抗日,解放战争,天安门前欢庆胜利等历史场景。是中华文艺空前集中展现的颠峰之作,是建国以来文艺演出的最大盛事之一,轰动全国,史无前例,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佳作。它磅礴的气势、优美的旋律和绚丽多资的表演艺术,在一代中国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留下了广为传唱的一些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过渡:然而,历史似乎和人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它总是不能沿着直线前进,在螺旋式的冷幽默中,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令人震撼的所谓革命——文化大革命,在这一时期的文化领域有将是怎样的一场腥风血雨?
(二)风刀霜剑严相逼——“十年**”与文化凋零(东风无力百花残)
1、表现:
A、国家文物遭摧残(清华园、故宫—血泪宫、佛像破坏、家具是的帝王将相扣)
B、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田汉批斗和国歌改词,老舍,傅雷,吴晗)
C、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佛教经典,什么佛经,尽放狗屁)
【联系地方史】同学们知道在文革期间,云和的文化遭破坏的事情吗?(孔庙)
D、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样板戏流行。
(三)飞香走红满天春——新中国文化的第二高峰(大地春回百花放)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确实,78年冬天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大地春回,⑴文学创作再次出现勃勃生机。
矛盾文学奖(刘心武《钟鼓楼》、路遥《平凡的世界》农民子弟读书生活)
在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上也日益多样化,出现从传统的民族形式到汲取外国作品表现手法的各种探索。
⑵影视艺术迅速发展。建国以来,我国拍摄的故事片已达2000多部,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如《大决战》、《大转折》、《开国大典》等。
电视在我国起步较晚,始于1958年,但在文化事业中发展最快。电视剧后来居上,蔚为大观,《四世同堂》、《西游记》、《红楼梦》等相继在全国观众的聚焦中亮相。电视文艺精彩纷呈,尤其是每年的春节电视晚会,是全国老百姓的“文化年饭”。
【说一说】你知道在影视戏曲方面政府奖项的名称是什么吗?你能说出其中一部作品的名称吗?
百花奖、金鸡奖、梅花奖,获金鸡奖《开国大典》《焦裕禄》《可可西里》。
B、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体现了中国人的自尊和骄傲。
2001年7月13日:中国人应该永远记住的日子。北京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萨马兰奇宣布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令华夏儿女无不欢心鼓舞。在08年奥运会倒计时472天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新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想一想】 新中国的文化事业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过程?
【想一想】 下面请同学结合自己阅读的有关文艺作品的内容,谈谈建国初期这些作品的特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问题探究】: 为什么新中国的文化能够如此繁荣?(多角度政治和经济)
A、社会环境的变化
政治变化: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
经济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逐步展开。
B、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创作
C、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全面建设社会主的开展,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关于京剧是继承还是消灭的争论,1951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针对学术研究中的不同观点的争论,提出了“百家争鸣”;1956年明确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内涵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题材、风格、流派,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种学术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3)作用
1)是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中科学文化发展规律的方针)
2)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真实地再现了革命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原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议一议】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左倾、林彪、江青一伙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文革期间,我国文艺事业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到农场劳动,遭到政治批判,甚至迫害致死。文艺作品遭到封杀,仅留下“八个样板戏”,文化园地百花凋零。
【总结经验,提出“二为”】
78年冬天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大地春回,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19年后的相聚。邓小平致辞。探讨新中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允许文艺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坚持正确的文艺创新思想;要勇于艺术创新。
三、自由论坛、探寻规律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同时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试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谈一下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四、历史升华——当好民族文化的守护神
从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中,反思当今社会的文化现象,日益国际化却时日丧失民族本来的东西,引出姜昆的两会走笔。
综观时下的文化景观,可谓繁荣。但也有一些现象引起人们的反思:就作品而言,搞秀视听节目地毯式的“轰炸”、节目的随意性、创作的即时性,影响了作为艺术品的深度和厚度,与我们追求的经典和永恒相距甚远。就人才来说,有些青年人以极纯的热情刚接触民族文化艺术,想以传承人来投身事业,却一瞬间被“外面世界很精彩”诱惑而去。有的京剧演员唱了歌,曲艺演员演了小品,舞蹈演员走上了影视,戏曲作家成了电视栏目的撰稿者。老艺人身怀绝技,一腔热情寻找托艺之人,但有人“这山望着那山高”,竟拂袖而去。多少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地看到孩子们只知道张学友不知李时珍,四大发明居然写出了“筷子”的答案„„
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已经边陲化了,已经成为了欧美文化的附属品,我们确实应吸收国外的一些先进文化,但同时也更应坚持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
中华文明有博大的胸襟,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中国人一定要以中国的文化为荣,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不要让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远离我们,不要让我文化的经典束之高阁。
民族文化是我们国家至为宝贵的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为民族,为将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民族文化守护神的职责!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 篇5
撰 稿 人:赵亚夫
主持专家: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教授)
嘉 宾:张汉林(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高级教师)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益,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我们欣喜的看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的三年多时间里,教师们显示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
本专题以学习方式转变为中心,结合有效的学习指导策略分析,展开专题学习内容。为了便于大家实际运用转变学习方式的多种策略,更为整体地把握学习指导的概念和意义,我们采用了“一体多维”的案例分析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从教学实践中选择一个常态的、完整的“教学实录”,把它作为内容分析骨架,并在其中贯穿主要的学习指导细节,再在重点部分插入其他教学案例,从不同角度阐释转变学习方式的指导策略。
下面通过对《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课的剖析,看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学习方式的,并“顺藤摸瓜”去发现其他的办法。.导入的学习策略
这位教师是这样开始的。展示 PPT(《世界是平的》一书的封面),然后问学生们看过这本书没有。学生没有什么反映。老师只好自己破题: “核心内容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今天世界发展的一个巨大潮流。在今天,这种潮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新的内容。《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它是以区域集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什么叫“区域集团化”呢?首先我们解决一个概念问题。” 接下来是让学生看书,依照书中内容解释这个概念。
这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好处是开门见山,学生可以很快进入主题,抓住要害问题。老师还展示了两个 PPT(《世界历史》当代卷的有关解释和一幅世界地图),其意图是使书上的内容更为立体、丰满,使学生多些理解概念的视角。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一学习方式往往只是作为老师导入新课的引子,而且又多是为了教教科书知识所必须的引子,所以不太注意这是起动学生动机的关键一步。因此,作为学习方式它就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了。比如,这位老师用了 3 分钟时间完成以上程序,学生则始终没有进入角色。说明学生开始学习的 3 分钟里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那么,这个学习方式是不是没有用了呢?显然不是。在这里,我们还是用开门见山的办法,但换个角度导入:
某教科书在这节课的前面有个“内容提要”写得比较精彩。它说: 1992 年 2 月 7 日,欧共体 12 个成员国的部长们在荷兰的边境小镇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其后,荷兰首相吕克贝斯说:对欧共体的三亿多人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令人满意和充满希望的时刻。其中,时间(包括 1992 年,以及文中提及的两个时刻);历史意义(既包含历史缘由的意思,也表示一个阶段性的结果);令人满意(可供学生思考的内容要素:需要;合作;妥协;国家利益);充满希望(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在其抱负中蕴涵了解决发展中问题的经验)等,都是直接导入的新素材,而且这些素材运用得当的话,既可以是学习课堂十分集中,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一开始就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
从学习方式方面讲,上述导入与这位老师采用的方式差不多——其形式都是阅读教科,但是,其学习价值恐怕完全不同吧。在此,我们还要引申说一层意思,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法”问题,它是比较深刻的“学习方式”问题。即,我们是强调教学方式一定包含学习方式——“教”是为了“学”。如果我们从课堂教学的第一分钟开始,就理所当然地交给学生,导入就不再是 方便 老师教的工具,也不是为了学科知识逻辑化的必备环节,而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挑战学生思维定式、蕴涵学生情感冲动的学习方式。比如:
视频一:《我的 1919 》。(山东师大附属中学 田雪莲 老师)
老师运用电影资料(该资料截的很精心)向学生展示了巴黎和会戏剧性的一幕:日本代表首先发言,站在演讲台上他不是开口演讲,而是找他的怀表。中国代表随后发言,首先向所有代表出示日本代表“送”给他的怀表。日本代表愤怒了,指责中国代表的“偷窃”行为。中国代表就此发表了一段慷慨激昂的、内容发人深省的演讲。然后,老师提出问题:他们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山东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这则视频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比如手段、情感和情境等。从学生的投入程度看效果的确很好,是一个成功的导入。从学习策略的角度看,这段视频有以下特点:细腻的情节中包含了可以直接激发学生思考的要素;日本代表的“愤怒”正好点明了本课的焦点问题,学生可以自然地、多角度地展开下面的学习问题;老师比较冷静,没有在视频之外附加过多的情感因素,而是将学生们理性地引入了对实质问题的讨论。
指导导入的策略要点:、精熟课程标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精细设定教学目标;、通读教科书,弄明白单元学习主旨,确定具体的导入方式;、通过其他参考书或网络平台了解别人的做法和建议(如,组织方式);、着重激发学习动机,并为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活动做好准备。.提出问题的学习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从 老师的提问可以看到学习方式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学生确定欧盟是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主题后,老师紧接着说: “那为什么一个起步较早,发展比较快,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的这么一个组织会首先出现在欧洲,而没有出现在其它的地方呢?它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因素促成呢?还有,欧盟在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又为以后的人类的发展包括对今天的亚太、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具体的经验和教训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历史学习。”
这是非常普遍的问法。显然,老师还是没有顾及到学生的“学”。一次问的问题是否太多了?学生是否也能够思考到这样的问题呢?问题是否过大、是否模糊且不在一个层次上呢?或许会有老师问:我们都比较习惯这样问了,而且觉得这样讲课很流畅,为什么不可以呢?特别是,我们是“为了学生带着问题学”才这样的处理的啊?我们则要反问:你觉得这样做真的奏效吗?
再有,一般的做法,是不是这样的一连串的问题问完了以后,老师马上就进入下个学习环节了呢,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也很少再呼应前面的这些问题了。如果是,这些问题问的就没有都大意义了。因为你一开始隐含的问题过多、过散,学生不会抓住学习重点的。再往下看老师和学生的一段对话:
师:刚才丘吉尔说了,为了欧洲人还能再自相残杀吗?
生:不能。
师:那得怎样?这是历史的经验,还有教训。欧洲走向一体化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背景,欧洲人都崇尚什么? 生:自由、民主、平等。
师:自由、民主、平等,还有法制,那这也正是使欧洲走向联合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一个背景。
这也课堂上常见的对答方式(“一问一答”),方式不可谓不好,可是没有什么质量。其一,问与答之间没有明确的理解意图;其二,提问的话题转折过于突然;其三,学生的已有的学习经验没有被提升。所以,我们习以为常的这样的对话,应该说是不太有效的。
有效的对话起码应该是有针对性且具体的,更为有效的对话的理应具有思维含量,应该包含学生的合理想象、假设和质疑。我们再强调一点:在课堂上,应该多提学生的问题——他在学习此课题时理应思考延伸的问题,而不是老师的问题——仅考虑教学技法意义的问题。
指导提问的策略要点:、有意识少问回忆类问题;、把问题类型与教学目的相匹配(如,激发智力活动,优化学习习惯等);、用恰当的口吻发问(当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时,不都是他不能回答,很可能是问题模糊或问题过难,应及时调换问题角度);、给学生充足的回答时间;、时常变化你的赞许方式(试着使用一些探究性或澄清性的方式,而不是滥用“好”、“真不错”一类的表扬)。.情境创设的学习策略
老师为了让学生联想到历史上的德法关系,出示了 PPT 《最后一课》(普法战争),并插入了一个小讨论“探讨背景”,通过回忆过去所学知识增强对这段历史的印象。接下来又出了 6 张 PPT,如 马恩河战役图片、凯旋门图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人民带来的灾难、痛苦、死亡,以及两段文字材料和一个柱状统计图。这都是在营造一种历史情境,手段不可谓不多,材料典型,方式也新颖。如果仅从形式效果说,还真是不错,学生看的也认真。但是,下课后问学生的感受则没有什么印象。学生不投入吗?学生不喜欢这样的形式吗?都不是。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什么印象呢?我们认为:一是老师用的手段太多;二是主题转换的太快;三是结构体中问题较多且时间跨度较大。结果是:学生被形式吸引,反倒不太注意重点;恰恰是不太合理的学习方式,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游移不定。我们看另一种处理方法。
视频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深圳保安中学 唐云波 老师)
老师在网上选取了一个流行的动画人物(小破孩),命名为“二毛”,通过 老师撰写的《二毛回忆录》将鸦片前后的社会经济变化和二毛的个人经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们这里选了其中的两个片段: 1842 年的回忆和 1850 年的回忆。
老师还把二毛“送”出去留学,他的毕业论文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生现在要做的事是帮助二毛完成他的论文。学习步骤是:阅读课本或资料,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体现在哪些方面;组织语言,提炼观点,寻找论据;得出结论,落笔成文。
显然,如此的学习,既有助于启动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机,又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宜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我们强调转变学习方式,不是在追求这样的效果吗?另外,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出老师费心思的地方:具体的故事情节;注意启发学生的感受;被强化的角色意识;细化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如果再提高一个层次,就该让二毛长大,让学生全程参与这一完整活动的创造过程。要知道,在情境中长见识、培养各种学科学习能力,才是情境创设的出发点。
指导情境创设的策略要点:、无论怎样设计情境,其内容都反映一个中心议题;、设计情境除了强调内容的具体性外,还应该追求细节上的真实;、情境需要包含相应的各种能力因素,它不是简单地表现一个故事,而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架构。、情境本身反映学的方式和方法。.解析材料的学习策略
我们再回到原案例。老师着手解决第一个学习课题:欧洲为什么要联合,怎么联合,以及联合的进程。先从马歇尔计划开始,随后引了一段材料 PPT 《大国兴衰》,说明二战以后欧洲的经济是个什么情况。老师给出如下问题:欧洲有一种内在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西欧的经济活动要突破什么限制?请用最简单的语言说明,这则材料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整个材料展示了 1 分 55 秒,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随即附和。
然后,出示 PPT 《两极格局图》,停留时间 1 分 36 秒。思考:当时的国际环境对欧洲有利吗?西欧各国接受马歇尔计划,美国人的钱好拿的吗?引出“北约”,问:西欧各国的安全有保障吗?思考:怎样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找回昔日的辉煌呢?你们说它应该怎么样 ?(生:联合。)老师肯定地说:联合,这是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决定的。紧接着出示了 PPT 美苏争霸漫画和 PPT 文字材料,闪烁时间 50 秒。再看一个材料,欧洲的政治家在当时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丘吉尔和阿登纳都说了欧洲应该怎么办呢? 其中老师允许学生随机讨论,实际上多是学生的自言自语。
从整个活动看,教师的教学流程是流畅的,而且关注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活动也是“双边”的。可是我们的印象并不深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材料解析的不够。比如:
丘吉尔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老师还自己制作了一幅图:在世界地图上贴了三祯照片:熊;野牛;驴)
这位老师在使用材料时同样给了我们若干思考: 一,材料是还原事实的依据,故需要分析,分析既需要时间,更需要明确背景;二,读材料应注意细节,甚至需要逐句分析,抓住关键词,理解中心意思,体会作者的真义(如,可怜的小毛驴是一种什么境遇);三,需要合理的想象,但要符合真实(如,这里似不必要使用图,因为这样的形象容易偏离作者的原义);四,还需要就事论事,而且意思要完整;五,引文要准确(这里的引文不准确)。比如,这节课两次用了 舒曼计划,第一次用的材料不够完整。
我们不太主张一节课用太多的材料,即便只是为了高考的需要,多用材料特别是滥用材料,也是没有好处的。即使最功利的说,在历史课上我们也强调把材料用足、用到位,只有当学生真正走进材料了,会读了,能够自己读懂时,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解析材料,才价值可言。所以从学习方式上看,一定要充实学生读懂材料的前提和条件。
指导材料解析的策略要点:、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以同样的方式解释材料; 2、为学生阅读材料设定一些目标性任务;、教师事先要考虑到学生在词汇、语义,特别是在一些关键词或新词语方面的困难;、应使学生尽快找到事实性信息,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质疑;、鼓励有想象力的阅读和解释,适时给一些阅读技巧;、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培养真实于原著的意识。.陈述过程的学习策略
欧洲合作的一体化的突破口是什么?合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老师通过这样问题将学生带进重点内容的学习。由法德两国历史上解决争端的主要方式(战争),到现今西欧政治家的智慧,从政治因素,到地理因素,围绕“资源”这个点,老师和学生一同采用对话的方式铺陈事实。
生:舒曼计划(应该)高在资源的共享吧。
师:很好,资源的共享,从历史的角度来讲。
生:也要通过两国的合作来解除两国之间的矛盾,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
师:我觉得他说的非常好。大家给点掌声。有没有补充?
生:为了两国经济能够更好的发展,资源共享和共同利用煤钢的资源,因为资源是工业的基础。如果两国可以共享的话,就可以使两国可以更好的发展。
师:这可以解除战争的什么基础?
生:物质基础。
师:物质基础,好。下面,我们再往下看,欧洲联合是从煤钢联营开始的。
以下陈述史实,直到《罗马条约》内容学习完毕。老师采用了步步为营的策略,多角度地呈现问题线索,答案不是老师直接给出来的,而是通过问题引出来的。这样,虽然学生们没有形式上的“自主学习”,实际上他们仍是学习的主人,一样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当然,我们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陈述历史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比如,视频三: 《古代商业之宋代商业》(北京实验中学 李军 老师)
老师利用学生对《清明上河图》比较熟悉,而且《清明上河图》本身的内容易于学生演义的特点,放手让学生根据图中的内容创作了一幅别样的东京市井画。学生采用了北京的吆喝、相声和山东快书等手段,主人公选择了武松(动画)。尽管学生采用的形式与历史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我们如果注意到内容的细节,就不难发现学生真正用心的地方。他们要表现自己理解的历史(通过同学们的笑声我们也感受到他们理解了创作者的意图)。当然,这则案例还有改进的地方,特 别是 老师的指导还不到位。这个点子很不错。老师聪明的由汤恩比的想法切入:他为什么要做个宋朝人?而学生的作品正好展示了汤恩比要做个宋朝人的理由。这样的史实铺陈容易被学生接受,容易造成神入的效果,而且也是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的一个有意尝试。如果老师再大胆些,充分让所有学生参与到 15 分钟的故事情节中,陈述的过程将会变成理解和生成的过程。
指导陈述过程的策略要点:、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资源,使学生有追溯历史的可能;、提供有挑战性的材料,使学生从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给学生自己设计学习活动的机会,并使个体的创造性活动有施展空间;、充分考虑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进行合理推理、做出有逻辑性的符合事实的结论的指导方法;、注重运用专业术语,提高学科学习能力和意识;、注意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的共享。.表现的学习策略
老师强调《罗马条约》在欧洲各国之间建立了一个更加紧密的联系基础,它使欧洲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愿望更进一步,有一个具体目标。还有关税同盟和关税同盟问题,对此,老师和同学有段对话:
师:法国对于在农业方面统一价格、统一市场、自由流通非常感兴趣,为什么会这样?
生:法国的农业发达。
师:农业在法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尤其是法国的西红柿和土豆,还有葡萄,产量很高。可惜的是,它的价格也高。但是,德国是传统的工业国,它的农产品主要靠进口,它需要西红柿、土豆,还有葡萄,可是法国的价格太高。它就从地中海沿岸的其它共同体国家购买。矛盾出来了,你们这 6 个共同体国家是 6 个兄弟,自家兄弟,你为什么不买法国的农产品,非得买其它国家的?可是价格高,大家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生:降价。
师:降价,法国农民不是亏了?
生:消除关税。
师:好,还有什么措施呢?
生:调控。
师:怎么调控。
生:宏观调控。师:如何进行宏观调控。
生:需要一个超国家的机构。
这是用语言陈述的方式表现学习内容,也是历史课最常用的学习方法。特点是效率高,层次清楚,有利于话题的转承。从《罗马条约》到欧洲联盟,用时 28 分 40 秒,课的主干内容是清楚的。接下来是用《欧盟示意图》和 《世界经济地理》表现欧盟的位置和实力,但用法比较单一。在这里,我们介绍一则很有新意的做法。
视频四:《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 张轩 老师)
这是一所美术专业学校,学生都具有绘画特长,老师就利用这一点大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课本中的重点内容画成漫画,然后在上课时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作意图。当作者对课本内容没有理解所画作品表现的不尽正确时,老师没有做廉价的评价,而是通过其他同学的纠正解决问题(当然这种办法还可以更巧妙些)。
指导学生自我表现的策略要点:
• 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才能自由地表达他们的看法;
• 帮助学生在面临选择时,主动发现可供他们选择的办法;、在学生选择后,鼓励他们珍惜这个机会,用自己的能力和方式尽可能详尽地说明或解释清楚主要概念和观点;、通过表现证实他们的选择的价值和重要性。.角色扮演的学习策略
角色扮演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之一。角色扮演在高中历史课中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确定研究活动的目的;了解他人的情感;在民主的氛围中提供体验的机会;培养创造力,保持兴趣,因此激发对学识的渴求;为教师提供观察学生行为的极好机会等。因此,角色扮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课程中。
在这节课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梳理 欧盟国家在 商品、人才、技术、劳务等方面互惠后,一下子启用了两个角色扮演:一个女学生扮演成欧盟国家的旅游代理向同学接受欧盟成员国国民的种种便利,诸如商品税、驾照和劳务等;三个男学生则举办了一个欧盟虚拟博物馆,全面介绍了欧盟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但是效果并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只注意了学生准备什么材料,而没有关注他们的情感是否投入,所以学生们的汇报动机普遍偏低;费时较多且多为念稿,其他学生没有参与感;老师没有注意适时指导,有点放任自流。下面借两段视频加以说明。
视频五:《雅典公民的民主生活》(泉州一中 张秀芳 老师)
两个表演者扮演夫妻,其中妻子要参加公民大会,丈夫劝阻她不能去。内容和角色都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表演者很认真,内容交代的很清楚。接下来是公民大会会场内的情景。老师没有过多干预学生的表演,完全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这个意识是好的。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引导表演者适当面向所有同学,放松精神,戏剧化的味道再浓一些,效果会更好。再有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应该考虑表演的内容不要过多,情节集中或许更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视频六:《罗斯福新政》(北京 161 中学 胡昌 老师)撰稿视频的内容相对集中。同学们模拟成罗斯福总统的智囊团,为解决经济危机出谋划策。角色有四个:主持者和三个部门的总策划。我们看到,犹以第四个角色表演的最好。其一,扮演者很自信自己角色;其二,扮演者对所展示的内容十分熟悉;其三,有神入的感觉。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角色扮演的落脚点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认识学习内容,提升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所谓戏化,就是要通过“演”进入角色,再通过“符合”角色身份的内视使历史变得易于理解。如果只是把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意在有表演的形式,对历史课堂而言,这样的角色扮演是没有意义。
指导角色扮演的策略要点:
• 收集、阅读相关材料,体验和感受所承担的角色。
注意:做这项活动应该面向所有学生,起码应该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学生都参加诸如从多种途径收集所扮演人物的资料(传记、日记、访谈、历史记载等)。、要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
内容包括:通过角色扮演表达各种观点,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知道如何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为了说服受众所采用的各种表现手段。、通过神入养成批判性思考能力。.发散思维的学习策略
最后,老师要学生们畅谈欧盟的影响,这部分课本没有,完全基于前面的学习。学生们表现的很不错。他们谈到了欧盟在解决 伊朗核问题、朝鲜核危机中有作用;谈到解决国际争端,没有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不行;还有它和中国的关系,2004 年以来,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仅次于美国。想到,只有 顺应全球化的潮流,走合作共赢之路,才 能发展强大的道理。老师要学生们找到“欧盟经验”。学生们清楚地指出是:合作;面对历史,“捐弃前嫌”;合作共赢。这是一种比较常态的划句号的做法,即用小结的方式归纳所学课题,再设计一个小高潮结束全课。老师在此处的设计,既有较宽的视角,又有全课的中心思想有所提升。这里不涉及他的归纳总结是否都合适,仅就他的设计意识而言,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其一,尽可能在所学基础发散学生的思维;其二,在发散中注意提炼重要观点;其三,是在比较自然的对话中为本课划上句号的。
当然,能不能再延伸些,不把句号划在课堂上,而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特别是其中耐人寻味的地方有更持续的思考呢? 我们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视频七: 《孔子和老子》(山东邹平一中 刘庆亮 老师)
老师的小结很有特色,先由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这一课的感想。一个学生说自己特别喜欢孔子,提出了充分的理由。另一个学生说她喜欢老子,因为自己不愿意想的太多,想的太多负担就重,不快乐。接下来一个学生又从入世的角度谈孔子,反对避世。老师没有一一总结,而是通过 PPT 归纳了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几个要点,其中还有对学生思考的补漏。既肯定了学生的见解,又延伸了她们的思考。最后,他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一般而言,这样的作业都是针对教科书的重点内容给
一、两个思考题,而且思考题多是和下节课学习的内容有着承接关系。总之,思考题的作用是为了下面的学习做铺垫的。刘 老师的作业是借用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的话,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两本书最重要:《论语》和《道德经》。刘 老师希望这是学生一生的作业。这节课的结语也耐人寻味:当以后你们成功或从中得到启示的时候,不要忘了杨叔子,也不要忘了刘庆亮。我们把发散思维放到最后只是为了讲座的方便,实际上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发散思维可以用在一节课的任何地方。历史课不要太拘泥于一个事实、一个观点只有一个论点或一种结论,应该适时地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既然基础教育中的历史课不是为了培养史学家而服务的,那么此阶段的历史学习只有不违背基本的历史思维方式,什么样的历史理解方式都可以尝试。
指导发散思维的策略要点:、关注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并能够从多种资料中,看出异同点;、在思考一个特定事物时,能够把它与之相关的事物加以综合考虑;、依据材料再造或形成新的形象,教师为此应为学生提供较宽的视野;、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考从不同角度寻求论证的可靠度;、历史课应该保持一个永远没有终结的学习程序,学生们可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一直继续下去。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 篇6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其中还包括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
农业方面: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土地制度,逐渐形成了以租佃制为主的生产关系。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 篇7
笔者基于新课程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 对进行专题型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提出了如下建议, 以期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思路。
1. 实现具有时间线的整体专题教学
课本是教学的根本, 任何方式的教学均不能在本质上脱离课本的范围, 或者说, 有效进行教学设计并创新教学模式在本质上是为了教授课本知识而服务的。如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德保高中选用人民出版社的高中历史教材已经在整体实现了专题化讲授, 这对我们进行专题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应当注意采取宏观的历史观将历史知识进行有效地串联, 从而形成体系。对于这部分内容,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对于中国经济史的掌握较为理想, 而对于西方经济史这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较差。笔者认为, 这是由于学生在往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对此类知识摄入不足, 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常识储备。因此, 在对西方经济史讲授之前应当进行专题教授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重点为学生讲授不同时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时间线, 尤其是“蒸汽机发明—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框架, 使学生在学习具体内容之前便有所了解, 对其接下来相关知识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1]。
2. 开展富有情境的专题教学
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时, 高中历史教育者必须对高中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有着清晰的认识, 要进行有重点的讲授, 而非传统泛泛而言的灌输式教育, 并且寓教于乐, 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结果。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育, 专题型历史教育集中于一个时间节点, 其中的知识点有着几乎相同的历史背景, 因此其情境相对单一, 有利于教师予以展现和学生的理解。
比如, 在讲授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关新中国诞生时的背景形势和相关知识时, 教师应当在课前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方式进行材料的收集, 并且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毛泽东同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及开国大典的相关情况。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时, 笔者从网上搜集了相关资料并进行编辑处理, 制作成较为生动的短片, 形象地向学生展现了“二战时”的真实情境。
这种教学设计可以使得学生能够迅速地进入情境之中, 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初步的理解和印象, 对下一步全面的知识点讲授有着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这种情境化的专题讲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主动地探索其中的历史知识, 理解和记忆也更为容易[2]。
3. 促进融会贯通的关联专题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 经常有学生向笔者反映, 历史知识由于时间跨度过大, 因此较为松散, 学生只能单纯地对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背诵记忆, 这种方法不仅不会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而且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这一问题, 教师应当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再次进行分类, 并进行专题型讲授。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个专题, 人民版教材知识材料丰富, 但对于学生来说是繁琐的。因此, 应对知识点再次进行分类, 如把政治制度分成中央官制、地方管理制度、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并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至达到顶峰为线索, 让学生动手理清这些制度从秦到清朝是如何变化的。此外, 在复习中国现代化进程时, 教师应把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和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作比较, 通过比较, 有利于学生的识记。
通过实践可以表明,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专题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知识点进行整合, 使得学生能够轻松地从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掌握重点, 并且通过专题型的学习掌握历史学习的思维, 引导其自主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 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邹樱.基于专题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J].历史教学, 2005 (09) :14—17.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通史
明朝,自洪武元年建国,至崇祯十七年灭亡,历时276年,跨越四个世纪,约占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七分之一。明代上承汉唐宋元,下启满清民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此时正值世界范围发生巨大而深刻变革的时期,欧洲一些国家已经率先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国也开始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专制主义皇权的高度膨胀与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带来了权力结构、阶级结构、经济结构、社会思潮的一系列新变化,而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变化又是在漫长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且互相之间充满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编排,关于明代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三个部分。
首先,高中专题式历史教学需建立在扎实的初中通史式历史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目前初中阶段历史教科书仍然采用通史式的编排,但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建立起应有的对基本史实和历史发展脉络的了解,于是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历史基础很差,认知水平并未达到能完全接受专题式教学的程度,经常造成不知道某一史实发生在哪一朝代、历史时间先后顺序混淆不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张冠李戴等情况,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出现较大问题,给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带来了
困难。
其次,历史的发展是一条完整的脉络,各个基本史实之间充满了前因后果、共存共生的内在联系,断章取义地脱离历史背景来看历史事件是背离历史教学规律的。以明朝的知识点为例,与本专题内外的知识点分别有着横向和纵向的不可割裂的联系。横向来看,一方面,明朝的社会转型和历史变革与世界史的大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的欧美国家都处在或正在酝酿着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转变,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并准备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变,但学生往往很难将这二者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明朝各个领域之间的发展和变化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如,专制主义的强化促进了“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商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商业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进步思潮具有直接影响。纵向来看,各个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成就也不能从历史中剥离出来,例如,君主专制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历朝历代都采取措施加强君主专制,而在明朝,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是建立在之前历代对君主专制的发展基础上的。因此,在实际历史教学中需要还原历史发展脉络,理清各项史实间的各种联系。
因此,在实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建构一种“通史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和消化专题式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点。根据具体教学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来实现“通史意识”的建构:
一、设置学科导入课,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在高一学生刚刚入学和每个必修模块开课这些关键节点,用一到两课时的时间开展学科导入课。在学生正式学习每个必修模块的专题知识前带领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例如,明確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起始时间节点,理顺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先后顺序,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历史发展的时间轴;同时注意在中国史和世界史间建构对应关系,让学生接受两条主线同步发展的过程,建立起全球史观。通过课前导入,帮助学生在学习专题史前夯实初中的学习成果,为学习专题史打下坚实基础,实现后续学习的事半功倍。
二、在历史教学中要尽可能还原史实的历史背景,理清前因后果
在建构完整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把抽离出来的历史事件放回到历史发展历程中,讲授清楚该事件出于历史进程中的哪个节点,还原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帮助学生在完善史观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该事件的历史意义。同时,可以运用历史大事年表等工具将历史事件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状况,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梳理和整合,在复习中实现融会贯通
通过专题教学,学生学习到的是相对零散的知识点,但考试中经常要求对在教科书中“相隔”很远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和归纳,这也体现了新课标注重能力培养的精神。因此,在系统的专题教学后,教师要阶段性地对知识点按照通史的序列进行梳理和整合。特别在完成三个必须模块教学后要以历史发展顺序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串讲,把同时期的史实进行有机整合,注重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串点成线,将块状的专题知识点串联成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树立和完善通史的意识。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第一中学)
【高中历史知识点专题】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08-07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10-15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总复习高中历史知识要点07-08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07-18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关于服饰变迁的小结05-29
高中历史改革的知识点总结12-02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整理集合05-19
高中历史中共X大知识点梳理06-18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高中历史知识点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