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高中历史知识点

2024-10-01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高中历史知识点(精选10篇)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高中历史知识点 篇1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井田制破坏和土地私有制形成

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士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宣布“除井田,民得卖买”,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多年。

(2)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水利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木、石制的农具。大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等。

(3)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当时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从此,“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小农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下,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主。家庭手丁业的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有很少一部分也会进入市场。

3.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

(1) 私营商业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在经营商业中发家致富,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

(2)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

早期商业的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但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

商鞅为政,奖励耕战,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抑商措施。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重本抑末,一是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二是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国家独占山泽之利,实行盐铁官营。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高中历史知识点 篇2

1.频繁的兼并战争和战争方式的改变。频繁的战争是战国时期历史的突出表现, 其中以诸侯兼并争霸战争最多。齐、楚、秦、燕、赵、魏、韩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经过近二百年的战乱局面, 形成了统一的秦王朝。战争的需要直接促进了体育的发展。为了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 各国统治者大力提倡军事训练, 制定各种奖励勇士的政策, 选拔武艺超群的人加以重用。齐相管仲“作内政而寄军令”[1]58把全国分成“轨、里、连、乡”等组织形式, 寓兵于农, 军政结合。齐桓公亲自责令各地荐举武艺超群的人才。“子子之乡, 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 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 谓之蔽贤, 其罪五。”[2]47赵武灵王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采取移风易俗、尚武强兵的国策, 大力推行胡服骑射, 使国力强盛, 最终击败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魏国政治家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 而欲人之善射也, 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讼者, 令之射的, 中之者胜, 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射, 日夜不休。及与秦人战, 大败亡, 以人之善射也”[3]95。以上事例都表明, 战争的需要是体育发展的原因之一。另外, 战争的形式和作战规模的变化直接推动了军事体育项目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步骑为主的步兵战取代了以战车为主的车战。春秋时期战车在战场上还有一些作用, 至战国时代车战正式退居次要地位, 步兵骑兵成为主要的作战力量。战争方式的改变直接导致了军事训练内容的改变。步卒成为战争的主力, 对战士的体质与跑、跳、负重、投掷的基本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步卒的训练甚为重视。因此, 也推动了一些军事体育项目的发展。

2.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战国时期生产力取得巨大的进步, 各国的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巨大发展。铁制工具和冶铁技术的进步是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之一。经济的繁荣与交流导致商业的发达, 商人的地位得到提高。《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子贡“废者鬻财与曹鲁之间……结驷连骑, 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 所至, 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4]67。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出现了一批商业都市, 它们既是贵族统治的政治中心, 也是各地经济中心。各国都城中, 除了有规模宏大的宫廷外, 还有专门为统治者游乐的宫殿庭院。“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其富而实。其人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临淄之途, 车毂击, 人肩摩, 连衽成帷, 举袂成幕, 挥汗如雨;家敦而富, 志高而扬。”[5]74繁荣的大都市里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要, 有力地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3.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是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学术文化的进步和繁荣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孔子的“仁学”思想对我国古代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荀子的“人定胜天”及“动以养生”的观念是对体育运动作用认识的重要思想渊源。各种军事理论及军事著作的出现对体育的训练、竞赛、组织等方面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先秦神仙家以导引行气、服食追求长生不老, 创造了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术, 对后世的养生有深远影响。战国时代的医学的发展对体育的发展也有巨大促进。战国时期的学术文化的繁荣中包含着体育的繁荣, 作为整个文化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的体育, 反映出战国时代思想文化的精神成就与特色。体育与其他文化形态呈现出互为因果、互相渗透的状态。

二、战国时期田径运动兴起的表现

1. 射术的兴起。

作为“六艺”之一的射术, 到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军事技艺。在尚武风气的影响下, 善射者受到社会的重视。墨子曾说:“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必将富之贵之, 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 将可得而众也。”[6]52战国末期的荀子也曾指出:“人主欲得善射, 射远中微者, 县贵爵重赏, 以招致之。内不可以阿子弟, 外不可以隐远人。”[7]64极大地促进了习射活动的发展。从春秋至战国, 兵役制发生了变化。由贵族武士之间的战争, 变为庶民之间的战争。各国为使庶民乐于习武, 制定了很多政策以鼓励练武习射。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之下, 出现了许多善射的武士。楚大夫养由基善射:“楚有养由基, 善射, 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百发百中。”[8]48战国时代的重射, 促使人们对射箭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列子·黄帝》皇帝中有对射箭技术的总结:“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 引之盈贯, 措杯水其肘上, 发之, 镝矢复奋, 方矢复寓。当是时也, 犹象人也。”[9]39表明战国时期的射术也相当发达。

2. 士卒的奔跑训练。

战国时期诸侯的近卫部队以长袍为必习项目。“天下有虎贲, 习武训也。诸侯有旅贲, 御灾害也。大夫有贰车, 备成事也。士有陪乘, 告奔走也。”[2]57虎贲即为近卫部队。军队对士兵的长跑训练要求很高。“古者吴阖闾教七年, 奉甲执兵, 奔三百里而舍焉。”[6]62即说明士卒的奔跑训练负荷极大。各国也制定了许多激励政策来鼓励奔跑训练。“魏之武卒, 以度取之, 衣三属甲, 操士二石之弩, 负服矢五十个, 置戈其上, 冠轴带剑, 赢三日之粮, 日中而趋百里, 中试, 则复其户, 利其田宅。”[7]52由于各国的重视和一系列的激励政策, 出现了很多擅长奔跑的人。战国时期对士兵的奔跑训练成为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长跑的源头。士兵的奔跑训练成为战国时期田径运动兴起的一个标志。

3. 曲踊和距跃的兴起。

战国时期军中最为流行的跳跃形式就是“曲踊”和“距跃”。晋国大将魏肇违反军令, 晋公欲杀但又爱其才, 让其在家养伤。晋公派使者探视, 如伤重则杀之以正军法。他“束胸见使者, 曰:以君之灵, 不有宁也, 距跃三百, 曲踊三百”[8]。晋公见其强健能战, 免其死罪。曲踊和距跃是当时军中将士的必备技能。跳跃也是挑选将士的测试项目, 《左传》记载:吴攻鲁, 鲁国大夫微虎准备对吴军进行夜袭, 故挑选精兵, “私属徒七百人, 三踊于幕庭, 卒三百人, 有若语焉”。在帐前设跳高架, 每个士兵跳三百次, 从七百人中精选三百名壮士。这也说明了当时对曲踊和距跃这两项跳跃技能的重视, 直接促进了跳高这一运动形式的兴起。

三、田径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意义

1. 战国时期的田径运动对加快兼并战争的步伐起了推动作用。田径运动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远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 人类为了生存, 必须同大自然与野兽作斗争, 每天不得不走或跑很长的距离来获得生存资料。在每天的生活和劳动中不断重复这些动作, 便逐渐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各种技能。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 随着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不断升级, 对人的体能和体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走、跑、跳跃、投掷等各种技能也必然逐步由简单变复杂。在战国时期, 齐国的军队“疾如锥矢”[2]90。楚国的军队“轻利镖邀, 卒如飘风”[2]279。经过严格的速度训练, 对实现战略进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军队素质的提高和军事理论的成熟加快了兼并战争的步伐为统一的秦帝国的最终建立,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对文武分途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商周时期, 是“武士”的时代, 武士属于贵族下层, 占有土地和农奴, 接受“六艺”教育。这种文武结合而以武为主的武士教育, 使武士平时统御平民, 战时执干戈以卫社稷。因此, 射御之学成为务实的基本功之一。到了战国时代, 士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贵族阶层的士开始走向衰落, 兴起了大量的平民的士, 平民出身的士, 主要依靠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以求功名富贵。在社会急剧变革、战争频繁的形势下, 各国统治者礼贤下士, 网罗人才, 既需要勇敢善战的武士, 也需要政治经济的计谋之士。为了适应社会形势的需要, 理想的人才应该是文武双全, 孔子提出了德、才、文各方面兼备的“成人”理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人类知识技能日益广博、社会分工日细的情况下, 士人就根据自己的特长, 或偏于文, 或专于武, 以求功名利禄。文武分途之初, 很多士人是文武兼备的。如孔子的弟子子路、冉求以及稍后的墨子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只有文武分途的发生, 尚无重文轻武的思想, 这是由于当时斗争尖锐、战争频繁对军事的迫切需要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战国时代, 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侠客武士。侠客之士, 讲求击刺之术, 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并产生了一批以击剑为业的职业武术家。文武分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体育对文武分途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专门从事武事的人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运动的发展, 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思想取得显著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宗教性的天的动摇和否定, 由重神轻民变为重人贵生。老子和孔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哲学的思想体系作了表述。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 将其作为超越时间的本体, 打破了对“天”、“上帝”等神秘的宗教传统的信仰。《道德经》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体育思想的重要渊源。中国古代的养生思想就是以老子的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另外, 体育的发展也促进了军事理论的发展, 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理论家, 也写出了一系列的军事理论作品。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体育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的繁荣。《黄帝内经》的基本内容在战国时代已经初步形成。《灵枢》说“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些初步的人体生理知识为古代养生方法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体育在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管子·小匡[M].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86.

[2]刘向.国语·齐语[M].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980册.

[3]韩非.韩非子[M].中华书局.诸子集成.第五册.1986.

[4]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中华书局, 1996.

[5]吕不韦.吕氏春秋[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墨翟.墨子·尚贤上[M]诸子集成第四册.1986.

[7]荀况.荀子·君道[M]诸子集成第二册.1986

[8]刘向.战国策·两周[M].中华书局, 1989.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高中历史知识点 篇3

2010年6月,为配合2010年中国文化遗产日苏州主场城市活动,苏州博物馆举办“择厥吉金自作御器——吴国王室青铜器特展”。这次文物盛宴,集中展示收藏在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国内知名博物馆内的十余件极具代表性的吴国青铜重器。其中,一件收藏于江苏省盱眙县博物馆的青铜匝却跻身这次高规格的特展之列,与这些来自“大腕”级收藏单位的镇馆珍宝共同亮相,听来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这件被称为吴季生匝的青铜礼器虽其貌不扬,匆匆掩埋入地下两千余载,然一朝出土于苏北一隅,却引得文物考古学者的瞩目(见图1)。盱眙县博物馆馆藏的这件吴季生匝,可以称其为春秋时期江淮地区吴文化的珍贵历史见证。

一、勾吴重器

1985年4月下旬,江苏盱眙县旧铺乡(今旧铺镇)农科站王庄农民在挖掘鱼塘时,在距地表约50厘米的土层中发现一件铜器文物。盱眙县文博工作人员获悉后,前往文物发现地,该铜器经鉴定,为一件先秦时期的青铜匝,后专家根据器物底部铭文将这件文物定名为吴季生匝,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盱眙县博物馆。

匝,乃是古代的盥洗器。在商周时期,贵族在祭祀宴飨前需要进行清洁双手的仪式,匝便是作为盥洗双手而用的注水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奉匝沃盥”,《国语·吴语》载“奉槃匝以随诸御”,指的正是这样的铜匝。

吴季生匝为青铜质地,胎体较厚,通高16.1厘米,流至銴长28.7厘米,腹宽22.4厘米,重约.1 75千克。整件器物为椭圆形,形如瓢状,前有封顶式流,后有螭龙形曲柄。铜匝的流为一奋力张嘴的兽首流,前段饰高浮雕兽面纹,面目狰狞,造型生动,后段饰蟠螭纹组成的饕餮纹浮雕。拱身螭龙形錾(见图2),螭嘴衔住匝口沿,无足,尾部上翘。铜匝腹部饰蟠虺纹和绳纹,工艺精致,其腹壁较直,敛口,深腹,略向内倾,弧线内收而成平底。这件铜匝整体造型敦厚饱满,线条圆润流畅,做工精致典雅,铜匝内底阴刻“工口季生乍(作)其盥会匝(原释读为盥,误,下文将论述此问题)”九字竖行铭文(见图3)。据专家从铭文内容和器形特点研究,这是一件春秋晚期的吴国青铜礼器。

二、铭文释读

吴季生匝得名的最大依据和其最重要的文物价值正是其器物内底阴刻的九字铭文。

首两字“工口”,有专家拟定为“工(虍+鱼+攵)”,一般认为此即“工卢”,为“勾吴”之异称。王国维《观堂集林·攻吴王夫差鉴跋》论述道:“工卢亦即攻吴,皆句吴之异文。”因此,“工卢”即“句吴”之异称。“句吴”乃吴国之旧称,《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汉书·地理志》也同意此说。据淮安学者王秀英研究,现有出土吴器铭文中,吴国国名在诸樊之前作工敷,诸樊时期作工卢,阖阊时作攻五、攻吾,后改作攻吴,最后省为吴。铭文前两字若是“工卢”,则其应不晚于吴王诸樊时期(前560-前548年)。

铭文第三、四字为“季生”。季生何人?在对于吴季生匝的研究中,这是一处打开历史死结的关键点。研究吴国历史的学者,希望能将此坐实为大名鼎鼎的延陵季子,不过目前依然存疑。

季札,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为姬姓,名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又称公子札,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一带),后封州来(今安徽凤台),故称延陵季子。其兄长诸樊、余祭依次为诸侯,欲传位于少弟,季札“弃其室而耕”,隐居不受,遂交游诸侯,以成其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札会见晏婴、叔向等列国人士,聘鲁观周乐,这也成为春秋晚期吴文化逐渐兴盛并与中原文化交融辉映的重要事件。

其下,“乍”字为“作”异体字。最后四字,初释读为“其盥会盥”。然据笔者根据观察铭文及拓片反复比读,显见倒数第一字和倒数第三字存在明显笔画不同。查《金文大字典》,倒数第三字为盥,而最后一字不应为盥。最后两字,应为“会匝”。

“会”是器物的盖子。《说文·会·段注》:“会,合也。见释诂。礼经。器之盖曰会。”《仪礼·士丧礼》:“敦启会。”《仪礼·士虞礼》:“命佐食启会。”大凡自名为“会匝”的匝,推测这种匝是有盖的。所谓“会匝”,就是带盖的匝,这在河南、湖北等地出土的铜匝实物铭文中可以相互验证。例如,在河南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国铜匝有“铸其会匝”“作盥匝”等语句。董楚平《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着录盱眙吴季生匝铭文,最后四字便已改为“其盥会匝”。董珊《吴越题铭研究》(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著录“工吴季生匝”条也以“其盥会匝”为是。

三、身世之谜

盱眙出土的这件春秋时期吴国重器,从未见于历史典籍记载。铜匝所出的乡里,原隰相望,草木繁茂,这一片历史星空之下,掩埋着怎样的惊世秘密呢?

“盱眙”得名于秦汉之交,而近些年的考古勘探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江淮之间一处丘峦起伏、水泽丰美的地方,就已经存在很多人类活动的足迹了。据记载,盱眙先秦为“善道”地,迄今这依然为历史学者所赞同。

《左传·襄公五年》载“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道”。鲁襄公五年即公元前568年,这一年,鲁国大夫孟献子(即仲孙蔑)、卫国大夫孙文子(即孙林父)这两位中原姬姓诸侯国的贵族同吴国的某位重要人物在吴国“善道”这个地方进行政治会晤。鲁襄公五年的善道之会,是晋国想盟会吴国而使两个附庸鲁国、卫国事先进行的政治接触。其先,《左传·襄公三年》载,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晋侯使荀会逆吴子于淮上,吴子不至”。这说明,春秋晚期吴国的势力已经逐渐扩展至江淮之间,晋国和吴国已可以在“淮上”进行联络。其后,“吴子使寿越如晋,辞不会于鸡泽之故,且请听诸侯之好”。故《左传·襄公五年》又载:“晋人将为之合诸侯,使鲁卫先会吴,且告会期,故孟献子,孙文子,会吴于善道。”

“善道”,《谷梁传·襄公五年》作“善稻”,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本条释读为:“善稻,吴地。夷狄所号地形及物类,当从中国言之,以教殊俗,故不言伊缓,而言善稻,人名当从其本俗言。”《资治通鉴》卷八注引“盱眙”云:“阮胜之南兖州记:盱眙,本春秋善地道;宋属泗州。音吁怡。”南宋罗泌《路史》卷二十六“善单”亦注云:“《襄五年》,今旰台,阮胜之《南徐记》:春秋时善道也”。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等后世学者多从前说,明清泗州、盱眙方志也以鲁襄公五年(周灵王四年)这次善道之会为盱眙先秦史之大事。

诸侯盟会,必用礼器,先秦礼器掩埋的礼俗见著于史册,考古发掘也多发现类似遗址,如河南温县即发现春秋晋国盟会遗址,还出土盟书万枚。吴季生匝与这次“善道之会”是否有着确然的联系,这正是研究吴季生匝的学者最感兴趣的地方。善道盟会之际,正是吴王寿梦(前585年一前561年)在位之时。吴王寿梦为正名号,赴洛邑朝见周简王,扩充武力,组建精锐战车部队,联晋伐楚,将势力扩展到江淮东部。这样,深处江淮腹地的盱眙便纳入吴国势力范围,吴国在此盟会鲁国、卫国大夫,商讨结盟联晋以同楚国抗衡的“国之大事”。吴季生匝作为吴国重器为吴国王室“季”氏贵族所携带,并在礼仪结束后埋入地下,作为吴国与中原交好的信物,这样的推测是可信的。

当然,这位“季生”到底是谁,由于“季”作为先秦姓氏使用较为普遍,而目前没有其他有力证据,我们姑且不好将其同季札等同起来。而且,季札生平要晚于寿梦,其聘鲁观乐是在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比善道之会要晚二十余年。目前,文博专家对吴季生匝比较一致的断代时限是春秋晚期,即吴王寿梦至阖闾时期(前585-前496年),至于更进一步的历史定位,则有待于新出考古资料的支撑。

四、吴韵流芳

1985年,吴季生匝出土后,盱眙县文物专家秦士芝在《文物》1988年第9期上发表《盱眙县王庄出土春秋吴国铜匝》一文,介绍了此次文物发现,初步释读了器物的九字铭文,并作了简要断代。现在有关于吴季生匝的基本研究,还是以这篇文章为重要参考。王厚宇、刘振永《论淮安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一文将吴季生匝同盱眙“善道”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王秀英《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生作铜匝》一文流传颇广,其对于吴季生匝为季札所作的观点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近些年的考古材料来看,铜匝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春秋中期方出现平底匝,至战国时代急剧衰落。吴季生匝是典型的平底匝,而这种平底匝最早出现于楚国,是典型的楚文化器物,春秋晚期吴国青铜器中出现典型的楚文化器物,应该说非常具有典型意义。这说明尽管春秋后期吴、楚两强之间兵戈相向、争战不息,但彼此间文化交流依然非常频繁。

从大范围来看,春秋时期吴文化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色,同时兼收并蓄,呈现出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文化面貌。例如,与盱眙吴季生匝出土地相隔不远的六合程桥,也出土有兽首流平底匝等典型的楚风格器。春秋晚期,自吴王寿梦至阖阊近百年间,吴国着力开拓江淮地区,一方面以沟通中原晋、鲁、齐、卫、宋等诸侯,向中原发展,同时与楚国激烈地争夺江淮地区的控制权,图霸南方。盱眙所在的江淮腹地,作为吴国的中心和争霸的前沿,各种文化在此交融碰撞,文化的渗透与浸染也与攻伐结盟和疆域盈缩等密切相关。诚如毛颖《吴国青铜器之南方特征》(《南方文物》2009年第2期)一文所言:“在这样的交融、影响与碰撞中,吴国青铜器在吸收并模仿中原青铜器、继承并保有土著青铜器特征的同时,又对南方各国青铜文化兼收并蓄,并进一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方特征。”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篇4

秦国已经攻打了很多次,可是屡战屡败,损失了大量兵力,但是仍然难以攻入城中。对此秦惠王十分焦急,他多次察看地形,并派人到处打探蜀国虚实,最后他想出了一个主意。

有一天,秦军突然停止了对蜀国的进攻,而蜀军害怕有埋伏,仍然严守关口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后来在蜀军当中流传着这样一件奇事:在离蜀军关隘不远的地方出现了一头金牛,屙出来的不是粪便而是黄金。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蜀国的王宫里,蜀王连忙派人前去察看。

派去的人一看,果然如此,一头比普通的牛大三倍的石牛屹立在路旁,屁股下面有几堆碎金子。那人拿上金子便跑回王宫向蜀王报告。蜀王大喜,当时蜀国国库正是空虚的时候,这笔意外之财将很好地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

为了防止别人抢先一步,蜀王立即派出军队前往保护,同时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修桥铺路,硬是把天堑变成了通途。一条通往蜀国都城的通道打通了,金牛被顺利地运回了蜀国。

蜀王迫不及待地想要拿到黄金,可是等了半天,那头牛的屁股里再也没有屙出黄金来。蜀王十分不解,对着那石牛左看右看,最后生气地责问打探的人,可惜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国君大怒,立刻命人处死谎报消息的人。可是还没来得及执行就传来消息,秦军已经攻到城下了。蜀王不由得大惊,宫中乱作一团。

其实,这便是秦惠王的妙计,他看强攻不行,便想到了智取。原来秦惠王打探到蜀国兵少力弱,国库亏空,蜀王正在为财政发愁,于是便命人偷偷打造了这头石头,并在它的屁股下放上了几堆碎金子。之后便叫部下四处散播谣言,骗蜀王上当。后来蜀军在前方运牛的时候,秦军便悄悄地尾随着进来了。当金牛到达蜀国时,秦军自然也就到了。

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篇5

秦武王举鼎斗勇枉送命

秦武王身高体壮,重武好战,有着天生的神力。他常常和勇士们以斗力为乐,而且对于勇力过人者都十分欣赏。当时乌获、任鄙就是因为勇猛力大而受到了重用,秦武王继位后,对二人更是宠爱有加,纷纷提拔他们为上将。

在卫国(有说是齐国)的民间也有个力大无穷的人,名叫孟贲,他就是因为力气大而闻名于乡里。人们形容他的神力,“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发怒吐气,声响动天”。传说有一次他上山砍柴,看见两头公牛在打斗。孟贲上去便攥住了两头牛的牛角,一下子便见它们分开了。其中一头牛感受到孟贲的蛮力便温顺地匍匐在地,另一只却有点不服气,对着孟贲不停地晃动牛角,大有和孟贲决一死战的劲头。谁知孟贲一怒之下狠狠的揪住了牛角,按住牛头,硬是将牛角拔了出来。那头牛顿时鲜血喷出丈余高,之后倒地而死。

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孟贲的厉害,因此都不敢与其发生争执。后来孟贲听说秦武王在招贤纳士,他想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于是连忙赶往秦国。从卫国到秦国要经过黄河,所以必须走水路。那天在岸上等待乘船的人非常多,按照规矩,每个人都是要排队登船的。可是那天孟贲来了,因为有一身神力,孟贲从来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一把将前面的人都拉到了自己的身后,抬脚就要上船。

别人已经等了很久,见到他如此不讲道理,就有人十分气愤,便拿着船桨打他的头:“你以为你是孟贲啊,不排队就想上船。”

孟贲十分生气,转身就用双眼瞪着那个说话的人。只听他大吼一声,顿时河水波涛汹涌,站在船上的人都被震到了河里。为了早日赶到秦国,孟贲也没工夫和那些人计较,他把船桨插在岸上,站在船上用脚猛地一蹬,船就划到了十余米外,转眼间就到了河对岸。他很快就到了咸阳见到了秦武王。经过一番测试,秦武王对他的才能非常赞赏,当即给他封了官职,像对待乌获、任鄙一样宠信他。

秦武王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不屑与六国为伍。六国都设有相国一职,于是秦武王便将秦国的相国改为丞相,并设有左右两个丞相。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秦武王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学识渊博、聪明绝顶之人,于是他找机会向二人问道:“如果你们能够让我统一各国,灭掉周朝,得到君王的威望,那么我死了也值了。”接着秦武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先从韩国入手,灭掉韩国。

樗里疾表示反对,因为到韩国的路途不光遥远而且艰险,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还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万一赵、魏两国趁机从背后偷袭,将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

秦武王转过头看着甘茂。甘茂愿意到魏国去做说客,不但阻止魏国向秦国偷袭,还会让魏国出兵助秦灭掉韩国。秦武王听后大喜,便给了甘茂很多的财物,命他速速出使魏国。经过甘茂的一番努力,魏国果然答应出兵助秦。

没多久,秦武王便命甘茂率领十万大军向韩国进攻,又命乌获率领五万援兵前往韩国支持甘茂。秦、韩两国在宜阳城下展开了战斗。乌获手持一双重一百八十斤的铁戟,独入韩军,身后军士所向披靡,没有敢抵挡的韩军。甘茂与将军向寿各自率领一支队伍,乘势追击。韩军打败,七万多人被斩首。乌获一跃登城,手攀城墙外沿,没想到城墙竟然承受不了乌获的巨大臂力,坍塌了。乌获摔下城墙,被摔得粉身碎骨。秦军很快攻破宜阳,韩王感到十分惊恐,急忙让出了三产之地,秦武王的第一个愿望就这样达成了。

接下来秦武王便到巩、洛之间游玩了。他带着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和大队人马起程,直入周王朝所在地——洛阳。周郝王迫其压力,派使者以及其隆重的礼节到郊外迎接。可是秦武王却拒绝了周王的召见,因为他急于想见到一件东西,那就是象征着王权的九鼎。他早就听说这九鼎就放在周王室太庙的一侧。于是他马上来到周太庙,在侧室果然见到了九个宝鼎。这九鼎是当年大禹王收取九州的贡金,各铸成一鼎,上面记载着本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贡赋田土之数,足耳都有龙文,又称之为“九龙神鼎”。它是周朝的镇国之宝,当初周武王攻克殷商,便把九鼎迁到了洛邑。这九个鼎就好似九座小山,周武王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将其搬了过来,人们都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

秦武王看到它们赞不绝口,立刻决定将其带回秦国。他看着鼎,转而对身边的人说:“你们可有人能将这个鼎举起来吗?”守鼎的小吏答道:“自从有了这鼎,就从未有人能将其举起来。听说每个鼎重达千余斤,没人能举得起来。”

秦武王于是转身问任鄙、孟贲:“你们都是力大无穷的勇士,你们可否举得动这个鼎?”

任鄙深知秦武王是个喜欢争强好胜之人,于是答道:“小人只能举得动百余斤的东西,这个鼎这么重,我恐怕举不起来。”

可是孟贲却是个愣头青,他不知道秦武王的用意,卷起袖子便走上前,说:“让我来试试,倘若举不动,大王也别怪我。”

于是孟贲束紧腰带,抓住两个鼎耳大喝一声,只见那鼎离地约有半尺,但是很快又落到了地上。而孟贲由于用力过猛,眼珠迸出,鲜血直流。秦武王笑道:“果然是个力大的勇士。既然你能举起此鼎,我岂能落到你后面。”于是秦武王上前想要举鼎。

这时任鄙急忙劝道:“大王乃万乘之躯,不可轻易尝试啊!”

秦武王完全不理会他的劝解,当即解下锦袍玉带,束缚腰身。任鄙反复劝解都没有用,秦武王大步向前,心想:“倘若不能举起它走几步,那怎么能显示出我的神威。”于是,他猛地吸一口气,用尽生平神力,大喝一声将鼎举到了离地半尺。他刚要转身走几步,顿时感觉体力都已经耗尽,大鼎从手中落下,秦武王来不及躲闪,鼎重重地砸在了右脚上。只听得一声闷响,整个右脚胫骨被压个粉碎。秦武王顿时昏死在地上。

随从人员慌忙将其抬回住处,鲜血染红了整张床。秦武王疼痛难忍,不到半夜便断了气。真正应了他之前说的那句话,“要是能够在巩、洛之间游玩一次,死了也无憾了。”今日果然死于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高中历史知识点 篇6

一、基础知识目标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和提水工具,冶铸业和其他手工业部门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私田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商鞅变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分析、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春秋战国社会变革、变法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论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观点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反映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统治者对发展农业的重视。这些因素大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冶铸业的发展,对于农业的进步、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有重要作用。农业与手工业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又导致产品交换频繁,商业渐趋发达,一些重要城市成为商业活动的中心,社会经济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大变革时期。随着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奴隶社会的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放。

4.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逐渐发展,地主阶级要求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扩大政治权利,促使各大诸侯国不断进行变法运动。特别是进入战国时期,废除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地主阶级政权成为改革的主题,经过百余年的斗争,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通过商鞅变法的积极社会效果,证明了改革是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前提。

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较为彻底的一次,通过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确立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教学要点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1.铁农具的使用

2.牛耕技术

3.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1.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发明

2.青铜铸造、加工工艺的发展

3.其他手工业部门技术的发展

4.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的出现

三、商业和城市

四、由公田到私田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

2.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和魏、楚等国的变法

3.商鞅变法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为两课时。

重点: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相互促进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

二、在讲授本节内容时,要注意与学生在初中、高

一、高二形成的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相联系。还要注意启发学生与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相联系,多视角分析历史现象,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一目,教材分三部分进行讲解。1.铁农具的使用;2.牛耕技术;3.水利事业的发展。

1.铁农具的使用。教材使用一段大字、一段小字、两幅插图介绍铁器以及铁农具的使用情况,主要说明三方面内容:(1)我国使用铁器的最早时间。(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情况。(3)铁器使用的重要意义。

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根据考古发现证明我国古代西周晚期已使用人工冶铁制品。指导学生分析铁器使用范围的扩大标志我国由青铜时代进步到铁器时代;铁制工具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成生产关系的变革。

2.牛耕技术。教材介绍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牛耕的逐渐推广,特别强调了牛耕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

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时期犁是一种先进农具,用牛代替人来拉犁是一项先进技术。认识将拉车的牛用在农业生产上拉犁是一种创造,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余年,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是渐进的过程,且受农户经济条件制约。

3.水利事业的发展。教材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的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结合地图记忆空间位置,认识:黄河、淮河、长江流域都出现重要的水利工程;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是与较为丰富的水利知识、经验、技术,与较强的经济实力以及开明的统治政策分不开的。

四、“手工业的发展”一目,教材分为四个主要部分。1.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发明;2.青铜铸造、加工工艺的发展;3.其他手工业部门技术的发展;4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的出现。

1.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发明。教材突出强调了此项技术的重要意义。结合化学知识,分析铁原素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此项技术使铁器更耐用,从而更实用。引导学生回忆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内容,认识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领先地位。

2.青铜铸造、加工工艺的发展。教师可结合商代青铜生产工艺情况,指导学生归纳发展情况:(1)铸造工艺更新;(2)出现金银错技术;(3)雕铸艺术有新发展。

3.其他手工业部门技术的发展。教材主要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手工业:(1)漆工艺。(2)纺织业。注意与其他章节讲述的纺织业进行归纳、比较。(3)煮盐业。(4)酿酒业。但不必讲得过细。

4.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的出现。教材简要介绍了《考工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地位。应启发学生认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是《考工记》出现的最基本条件。《考工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手工业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另外,要注意提示学生重视对同类问题的总结、归纳。

五、“商业和城市”一目,主要讲述了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

教学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分析: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的关系。商业的发展使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空前发展,标志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同时也应认识:商业活动主要在大城市中进行;经销的不少产品还是服务于社会上层的奢侈品;广大农村仍旧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因此与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区别。

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和材料,增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

六、“由公田到私田”一目,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有可能通过开荒获取新的生产资料,扩大生产规模。随着新开垦的耕地——“私田”的不断增加,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和劳动成果的分配情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冲击着原有的井田制度。私田主人出于增加自己土地收入的动机,改变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部分产品,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客观上起了改变双方身份的作用。这时,劳动者逐渐转变为封建农民,而私田主人逐渐转化为封建地主,劳动者交出的产品就是地租,这种剥削方式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指导学生总结、概括: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在新的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者由自身属于他人财产,没有丝毫人身自由的奴隶,转化为可拥有少量财产,具有人身自由的农民,使生产力获得一定程度的解放。

七、“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这一目是本节的重点、难点内容,共有三大部分: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2.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和魏、楚等国的变法;3.商鞅变法。

1.春秋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确立。教材介绍了春秋时期东方的齐、鲁等诸侯国通过改革,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确立。具体史实有: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从阅读小字内容中发现特点──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不分公田、私田),在此基础上向国君承担纳税义务。这就在实际上废除了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可以指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内容,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特点。

3.商鞅变法。教材包括:(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2)商鞅变法的影响。

教师应启发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内容认识:春秋以来,秦在各大诸侯国中是较为落后的。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国家进行变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逐条分析变法措施,尤其对“实行连坐法”“燔诗书而明法令”“重农抑商”等措施进行辩证分析。

结合第五节内容及下一章知识分析变法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高中历史知识点 篇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唐山模拟)史载(周)武王克殷后造新都镐京,是为宗周。后又于洛阳建一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成周”的修建意在()A.维护分封制度

B.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C.震慑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 D.强化西周在东方的控制力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周建立东都主要是强化对东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与材料中建都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被分封的诸侯国与王畿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是其建都达成的结果而非意图,故B项错误;商朝旧有诸侯国势力主要分布于宋,且位于王畿以南,故C项错误。答案 D 2.(2018·云南昆明质检)夏商时期,都、邑的数量很少,到了周朝则数量大增,呈现出星罗棋布的状态。商代的甲骨文目前仅集中出现于殷墟一地,而周朝的青铜器铭文则遍布四面八方。材料可反映出周朝文明的特点是()A.开放扩散

B.等级森严 C.贵贱有序

D.自成体系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周朝都邑数量大增分布分散,青铜器铭文遍布四面八方,可知周朝文明呈现出开放扩散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周朝社会等级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周朝贵贱有序的礼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周朝文明自成体系,故D项错误。答案 A 3.(2018·湖南雅礼中学模拟)“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该材料主要说明()A.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强 B.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C.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 D.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

解析 材料未提及宗法制,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没有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礼乐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天子与诸侯存在等级差别,故D项正确。答案 D 4.(2018·四川成都模拟)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以铭文的方式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字数比商代有了明显的增加,也有一些青铜器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这反映出西周()A.文化传承意识增强

C.宗法礼仪渐趋崩解

B.书法艺术日益成熟 D.青铜工艺水平提高

解析 根据材料中“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和“记载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说明西周有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涉及的是铭文,不是书法艺术,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侧重于宗法礼仪的传承,不是宗法礼仪渐趋瓦解,故C项错误;材料重点是青铜铭文的内容,不是说明青铜工艺水平,故D项错误。答案 A 5.(2018·河南郑州模拟)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表现在()A.一夫一妻多妾制习俗长期延续 B.“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 C.皇位继承“立嫡以长不以贤” D.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

解析 据所学可知,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王位继承的唯一性,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并被后世沿用,故C项正确;一夫一妻多妾制在宗法制以前就已经实行,故A项错误;“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是西汉董仲舒提

出的儒家伦理观念,故B项错误;宗法制协调的是家族内部关系,不是家族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 C 6.(2017·四川宜宾诊断)西周“立礼义,等贵贱”,礼中又置乐,音乐配合不同礼仪,但强调天子、诸侯、卿等都是音符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所谓“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表明,礼乐的主要功能是()A.聚集宗室功臣,巩固集权统治 B.辨别血缘亲疏,维护等级秩序 C.区分贵贱等级,促进社会和睦 D.和谐贵族关系,构建平等社会

解析 据材料“等贵贱”“则上下和矣”可知礼乐的主要功能是区分贵贱等级,促进社会和睦,故选C项;夏商周三代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据材料“立礼义,等贵贱”可知礼乐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等级秩序,与辨别血缘亲疏无关,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等贵贱”不符,礼乐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等级秩序,而不是构建平等社会,故D项错误。答案 C 7.(2018·重庆巴蜀中学模拟)西周初期,王室能够推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期则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变化表明春秋时期()A.华夷之争已日趋激烈 B.王权的影响已经不复存在 C.君臣契约关系的解体 D.王权衰微与大国争霸并存

解析 据材料意思可知,西周时期周王室势力强大,各诸侯国都听命于周天子的命令,到了东周,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势力强大起来,大国间的争霸以及其他事宜都不一定听从周王室的命令,故选D项。答案 D

8.(2017·广东惠州三模)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较小,几百乘战车几千人参加的战争已经算是大战争。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动辄用兵十万甚至数十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高。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诸侯国数量的增加

C.各国对统一的渴望

B.郡县制的逐渐推行 D.科技发展武器改进

解析 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是兼并战争,大的诸侯国吞并小的诸侯国就在那里设县,所以有的诸侯国实力越来越大,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故选B项;春秋到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战争只能使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出各国对统一的渴望,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未使用科技武器,故D项错误。答案 B 9.(2018·福建福州模拟)战国以来,中国只有皇权爵位是嫡长子继承,而家产包括土地的继承,则实行的是诸子均分制。古代中国这种土地继承制度客观上()A.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调动了小农生产者的积极性 C.导致古代农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D.保障人民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解析 根据材料中“土地的继承,则实行的是诸子均分制”导致土地分散化,不利于发展规模经济,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皇权爵位及土地继承制度,并不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调动小农生产者的积极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人民生活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 C 10.(2018·江西南昌模拟)舜的后裔虞阏父被周武王任命为掌管制造陶器的官员。因为功绩突出,武王封虞阏父之子妫满为陈地的诸侯,并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妫满。这说明西周时期()A.周王用联姻笼络各诸侯国 B.各国的诸侯必须在王廷服役

C.官营手工业管理者地位尊崇 D.先代贵族之后多从事工商业

解析 据题干可知,虞阏父先为官员掌管制造陶器即官营手工业管理者,因为功绩而其子受封是地位尊崇的体现,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答案 C 11.(2017·湖北黄冈调研)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是()A.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C.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到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许多工商业主的财富积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样,在昔日“贵”的阶级以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昔日“‘贵’‘富’合一”,现在出现了“‘贵’‘富’分离”,与此相联系,社会各阶层又得以重新划分,所以工商食官制被打破,故选C项;工商业发展受到抑制不能促进新富阶层产生,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商鞅首倡,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贵贱等级,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2018·湖北武汉模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解析 根据题干“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可知商鞅分解大家庭意在发展一夫一妻小家庭,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题干做法不会导致宗法关系的瓦解,故A项错误;题干中向二男以上家庭多征

税,并不是严刑峻法,故C项错误;题干中只对二男以上家庭多征税,并没有广泛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故D项错误。答案 B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甘肃兰州诊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

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潘岳《中国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难逢的机遇》

(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1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8分)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中“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等信息归纳其内容;依据教材内容分析总结其特点。第(2)问,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并结合所学,逐一阐述。

答案(1)内容:祭祖的同时祭天。祭祀者按照血缘可分为“大宗”和“小宗”,天

子及分封制下各等级的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大宗可以祭祀高祖以上的祖先,小宗则只能祭祀高祖以下的祖先。(9分)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每点2分,共8分)(2)说明:铁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逐步确立;分封制崩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百家争鸣,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每点2分,共8分)14.(2018·吉林长春模拟)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发展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12分)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农业发展对当时社会转型的影响,只要罗列转型的表现即可。具体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文化等方面叙述。

高中隋唐时期的知识点 篇8

(一)三省六部制

1.内容: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如图所示:

2.特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3.作用:提高办事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有利于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后代基本沿用。

(二)科举制

1.创立和完善: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继续完善,提高进士科的地位。

武则天——首创殿试,开创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2.评价:

进步性——①冲破特权,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局限性——忽视实用性学问的研究,科技发展受到影响。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

(1)背景: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

(3)出现原因:

①政治:选举贤能,虚心纳谏;制定《唐律》(仁义为本,刑罚为末)。

②经济:本着“存百姓”的民本思想,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

③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④民族关系:“战而后和”,在东突厥地区设羁縻府州,在西突厥地区设安西都护府;与吐蕃松赞干布通婚,促进民族团结。

注:羁縻府州: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⑤中外交往:积极友好,对外开放,“示存异方之教”。

2.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的统治促进唐朝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关系和睦,对外交往繁荣;尽管晚年过失较多,但总体上“功大过小”。

(四)藩镇割据

原因: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节度使。地方节度使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权力过大,逐渐成为割据势力。

形成时期:唐朝的“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常识 篇9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名著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名著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纂的,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它属于私撰史。

“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和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等三部传《春秋》著作。三传之中,《公羊传》《谷梁传》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而《左传》在性质上完全是一部由作者独立编撰的新史书。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各流派概括为九流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家,另处还有小说家。但班固的`概括也未尽全面,当时颇为活跃的兵家,就未列入。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概括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文,又称诸子散文;一是以记述历史人物事件为主的历史散文。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它记述战争的著名篇章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齐晋之战》《齐鲁长勺之战》等。这是一部以叙事为中心的历史著作。

《战国策》又称《国策》,还有《短长》《事语》《长书》和《修书》等异名。它是秦汉间人篡集的一部历史著作。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又称《左氏外传》或《春秋外传》

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他的思想言谈行事主要记录在《论语》里,这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里有一段向为人传诵的精彩文字是《先进》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内容是记述孔子与几个学生谈各自志向的,其中他所赞赏的是曾皙的志趣。

《庄子》一书的作者是庄周,他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一词出于《庄子》书中。《庄子》著名的寓言有《庖丁解牛》《触蛮之争》等。

《孟子》中的著名寓言有《揠苗助长》《月攘一鸡》《奕秋诲奕》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与人才 篇10

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与人才

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文化下移,诸子百家周游列国、讲学授徒、游说诸侯,各国间朝聘会盟、征战频繁等,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形成,华夏民族出现了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多元文化.当时社会氛围极为宽松开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时期”.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各类人才的成长.

作 者:齐秀生  作者单位:烟台市委,山东,烟台,264000 刊 名: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5 “”(6) 分类号:G09 关键词:民族融合   多元文化   环境   人才  

上一篇:炎炎烈日下的扫把作文500字下一篇:废气处理设备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