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2024-09-23

《战国策》(精选12篇)

《战国策》 篇1

姓名:荆轲, 也称庆卿、荆卿

籍贯:祖籍齐国人, 出生于卫国

相貌:不详

爱好:读书、练剑、喝酒、唱歌

出场篇目:人教版必修I教材中《荆轲刺秦王》

荆轲不是优秀的刺客。

衡量一位刺客是否足够优秀, 唯一的条件就是刺杀是否成功。依此标准打分, 荆轲永远都得不了满分, 就是及格也是大家给打了人情分。

奇怪的是与荆轲同列四大刺客中的三位———聂政、要离、专诸, 个个成功完成了任务, 履行了刺客的职责, 结果名头却没荆轲响亮, 这多少让人心里有点儿不平衡, 觉得造化弄人。不过细细想来, 荆轲家喻户晓也是有原因的:第一, 荆轲刺杀的对象够分量。刺杀秦王, 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够吸引眼球, 秦王是当时霸权主义的代表, 地位大约相当于美国总统, 所以无论刺杀成功与否都会成为新闻头条;二是荆轲有名言流传于世,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生离死别之际, 风云裂变, 易水寒人, 众人白衣胜雪, 荆轲慷慨悲歌。《战国策》这一段虽惜墨如金, 但让人豪气陡生, 如临其境, 每每有“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之叹。

但这些都无法掩盖的事实是荆轲没有刺杀成功, 甚至未能伤秦王一根毫毛。刺客不是职业杀手, 所以不需要有多少经验, 可惜荆轲一生就这么一次行动还以失败告终, 丧失了名列优秀刺客的资本。而专诸凭小小鱼肠之剑刺杀层层戒备之下的吴王, 聂政独身杀入护卫重重的相府斩杀侠累, 要离更是瘦小独臂却一枪刺中吴国第一勇士庆忌, 相比之下, 荆轲有着极为便利的客观条件, “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 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 皆阵殿下, 非有诏不得上”, 秦王身边一个护卫都没有, 也没穿甲胄防护, 结果却刺杀未成。难怪当时的剑客鲁句践就叹道“嗟乎, 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 后世的陶渊明也感叹“惜哉剑术疏, 奇计遂不成”。

荆轲不该去做一名刺客。

古时的刺客与现代的杀手根本不是一回事, 那时的刺客还没职业化, 没有哪个人是专做这一行的。古时的刺客应归为“侠”, 这些人都是为“义”而死, 大多超越功利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去行刺的。可惜的是, 荆轲是为太子丹而死, 实在不值。第一, 从动机来看, 太子丹固然是为燕国命运担忧, 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出于私人恩怨呢, 他在秦国做人质而不受礼遇逃回燕国, 并没有采用老师鞠武的建议去联合其他势力抗秦, 而是心急如焚地要从肉体上干掉秦王, 如此一来, 荆轲的行为也不那么高尚了, 只是替人报私仇, 而不是反抗暴秦。第二太子丹为人猜忌狠毒。不用提在他猜忌之下害死了推荐荆轲的田光, 也不用提他假装不知荆轲计划, 事后假惺惺伏在樊於期尸体上痛哭, 单看太子丹在荆轲下定决心去刺杀秦王后, 不仅“疑其有改悔”, 而且使出激将法, “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就可见这是怎样的人了, 荆轲为他而死, 令人郁闷。无奈之下, 荆轲来不及等候同去刺秦的同伴, 只好带了个废物秦武阳去了。荆轲不该前去, 士可以为知己死, 也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 但得认清知己是怎样地“知”己, 荆轲刺秦失败的根源正在于此。

让我们再回放一下荆轲刺杀秦王的慢镜头:左手把秦王之袖, 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先是左手抓秦王的袖子, 然后右手去刺, 荆轲动作不够专业, 他应该直接刺向秦王, 而不应抓他的袖子, 那匕首浸过毒药, 见血封喉, 刺杀时, 只须直接触碰秦王的身体即可, 结果秦王警觉地挣断了衣袖逃脱。直到后来, 荆轲临死才交待原委, 原来是“乃欲以生劫之,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子丹事先嘱咐或者暗示过荆轲, 先逼迫秦王签订友好和平条约然后再杀, 还是荆轲临时想到要生擒秦王, 总之刺杀的关键时刻不够果决利落。

《史记》中说荆轲“为人沉深好书”, “其所游诸侯,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而且常常是在市中高渐离击筑, 荆轲和而歌, 旁若无人地哭笑, 实为一性情中人, 在他身上体现了足智多谋与勇敢无畏, 刺杀秦王前, 考虑周密, 做了充分的准备, 为取得够分量的信物, 劝说之辞句句打动樊於期, 晓以情理, 使樊於期自愿献上首级。在秦王殿上, 吓得秦武阳差点尿裤子, 荆轲能镇定自若, “顾笑武阳”, 并以“北蛮夷之鄙人, 未尝见天子”巧妙化解危急, 足见胆识才智。当荆轲知道刺杀无法完成之时, 更是“倚柱而笑, 箕踞以骂”, 痛快淋漓, 视死如归了!如此人物, 却为报所谓的知遇之恩, 慷慨赴难, 不能不让我们想到那些真性情、有才智, 不遇明主而枉效英雄之躯的悲壮之士!

荆轲刺秦王是一出奇计未成的悲剧, 也是英雄人生错位的不幸。更为不幸的是, 每个时代这样的不幸太多太多了!

《战国策》 篇2

游戏名称:战国策2 开发公司:游戏橘子(富进软体工作室) 游戏语言:简体中文 上市日期: 游戏类型:SLG

开发背景

台湾游戏公司游戏橘子的前身是“富进软体工作室”,在刘柏园的领导下,自制研究开发了一套即时策略游戏《战国策》,在当时造成轰动,甚至有三万套以上的销售。十年后,游戏橘子以长达2年的制作期,花费巨额的研究开发费用,游戏橘子将战国时代的故事再度重现。《战国策2》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世。

操作说明

在即时战争时,按下/或Z键可叫出操作选单。

开头动画

战国策——义士豫让 篇3

10.左右卫士在桥下搜到了豫让。赵襄子厉声责问道:“你侍奉过的范氏和中行氏被知伯所灭,你不找知伯报仇,反而投奔他。如今知伯死了,你为何念念不忘为他报仇呢?”

11.豫让泰然自若地说:“臣下侍奉范氏、中行氏时,他们以一般人的待遇对臣下,臣下也只能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可知伯却把臣下当国士来对待,臣下自然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12.赵襄子仰天长叹一声,说:“豫让啊,你已经成就了自己的名声了!但这次寡人是不会放过你了。”

13.豫让恳请赵襄子说:“君上已经宽恕过我一次了,这次臣下愿意服刑,只是希望能得到君上的衣服一用,了却臣下的心事。”

14.赵襄子对豫让的义举十分敬佩,于是派人取了衣服交给豫让。豫让一手擎着衣服,一手拔出剑来,跳跃着刺向衣服,并仰天大呼道:“我终于报答知伯的恩情了。”

15.做完这些奇怪的举动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豫让自杀而死。

16.赵国的士大夫们听说了豫让的义举后,无不为之感叹哭泣。

《战国策》说服技巧例析 篇4

综观全书, 许多说服往往是在矛盾冲突特别激烈, 说服者面临相当艰难的情境下完成的。他们说服的对象往往是拥有生杀大权的君王或权臣, 这就大大增加了说服的难度。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 秦国大兵压境, 国家危在旦夕, 但赵太后固执任性, 坚决不同意让儿子做盟国人质, 甚至扬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老妇必唾其面!”一方面是怒气冲冲的当权者, 一方面是生死存亡的国家命运, 要在这两者之间化解危机, 其难度可想而知。

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时间紧迫, 后果严重的情况下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最快地说服人主, 谋臣辩士们真可谓用尽了心思, 充分展示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多彩的辩说技巧, 总体说来, 其说服的艺术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设问诱导式。

即设置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诱导对方自己得出一个与现实矛盾对立的结论, 使其自己明白错误, 从而心悦诚服地改变主张。

《宣太后爱魏丑夫》篇, 秦宣太后将病死之际下令让情人魏丑夫殉葬, 为了救魏一命, 大臣庸芮直接问宣太后;“太后您认为人死之后, 冥冥之中还能知觉人间的事情么?”这个问题一下子抓住了关键:如果有灵魂, 你如何带着情人去见故去的丈夫?如果没灵魂, 那你让情人殉葬有何意义?所以无论太后回答“有”还是“无”, 都很容易被庸芮引到死角, 因此最后太后无言以对, 终于放弃了殉葬的念头, 魏丑夫得以不死。

2、寓贬于褒式。

面对拥有生杀大权的君王权贵, 谋臣们实际上都是弱者, 除了智谋和口才之外几乎一无所有。因此他们在说服对方时不得不格外小心, 既不能触怒对方, 又要达到劝说其改变主意的目的。虽然“忠言逆耳利于行”, 但是说好听的话更容易让人接纳, 所以寓贬于褒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秦王与中期争论》中那个替中期辩解的大臣实在是一个具有上乘口才的人物。他以赞扬的口吻来对秦王说话:“中期遇明君故也, 向者遇桀、纣, 必杀之矣”, 表面是在赞扬秦王不杀中期是个明君, 其实是在告戒秦王不要做名声不好的暴君, 如此一来哪个君王不愿意落个好名声呢, 所以秦王息怒, “因不罪”, 中期免死, 此法实在是高明。

3、寓言故事式。

《战国策》所记的策士说辞, 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形象鲜明, 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 在对方固执己见的时候往往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 使道理不言自明, 很容易被采纳。

《孟尝君将入秦》里苏秦不是直接去扫孟尝君的兴头, 而是从眼前的事实入手, 即兴地道出了“土偶”和“桃梗”交谈的寓言。泾阳君被比做西岸的“土偶”, 孟尝君被比做东岸的“桃梗”。这个故事生动形象, 情景交融, 巧妙的暗示了孟尝君入秦将面临有去无回的险境。所以孟尝君终于“停辔不往”。

运用这种方法的还有《齐欲代魏淳于髡谓齐王》篇。

4、制造悬念式。

面对将说服者拒之门外的人, 如何顺利达到说服目的?制造悬念、欲擒故纵就是极好的方法。就是故作高深, 欲言又止, 含蓄隐晦, 制造一个极大的悬念, 吊足对方的胃口, 使其主动“就范”, 说服目的自然就达到了。

例如《靖郭君将城薛》里的齐国门客急步走到靖郭君面前, 只说了“海、大、鱼”三个字转身就走, 这引起了靖郭君极大的好奇, 忙留他把话说完, 甚至保证“亡, 更言之” (我不怪罪你, 你快继续说吧) 。在别人都被拒之门外的时候, 独有这个齐国门客被请进了门, 从从容容地说出了想说的话, 大获全胜, 这就是悬念艺术的妙用。

《战国策》阅读答案 篇5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则明日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壅,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天下合从。赵使魏加见楚春申君曰:“君有将乎?”曰:“有矣,仆欲将临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时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选自《战国策齐二、楚四》)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听:探听

B.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 蔽:屏障

C.更羸曰:‘此孽也……’ 孽:经受过灾难

D.故疮裂而陨也 陨:坠落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①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②古之人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D.①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则(我秦国)且遂攻之

B.夫(齐国)救赵,高义也

C.然则(汝,魏加)射可至此乎?

D.(其,孤雁)闻弦音,引而高飞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属于直接劝谏的一组是( )

①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②且赵之于燕、齐,隐蔽也

③仆欲将临武君 ④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⑤飞徐者,故疮痛也 ⑥今临武君尝为秦孽,不可为拒秦之将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秦国攻赵国长平,初时采取的是相机行事的战略。

B.苏秦认为赵国像只漏瓦罐一样,救赵宜快不宜慢。

C.楚春申君在天下合从的形势下准备派临武君拒秦。

D.魏王开始对更羸“引弓而下鸟”是抱怀疑态度的。

11.翻译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参考答案]

6.A(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听:听从、接受,即“借给(赵)”。]

7.C(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C项两个“之”字都属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第①句中的“而”,表转折连词,“但是”;第②句中的“而”,表并列连词,“并且”。B项第①句中的“以”,连词,“来”“以便”;第②句中的“以”,介词,“因为”。D项第①句中“为”(wèi),介词,“替、给”;第②句中的“为”(wéi),动词,“做”。

8.C(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然则(汝,更羸)射可至此乎?]

9.D(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①②皆苏秦劝谏齐王援赵的句子;③是楚春申君回答魏加的话;④⑤皆魏加给春申君打比方所说的话,不属直接劝谏;⑥为魏加直接劝谏春申君不要用临武君拒秦。]

10.B(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苏秦认为齐救赵应该像手捧一只漏瓦罐,去浇烧焦了的锅一样,宜快不宜慢。]

11.(我们)救助将要灭亡的赵国显示我们的高义(或:秉持道义救助将要灭亡的赵国),使强秦退兵,显示我们的威名(或:发挥威力,使强秦退兵);(现在)不专心做这些事,却专心做吝惜粮食的事,那么为齐国考虑,(这)是错误的。[(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评分标准:本题5分。“义”“威”“务”“爱”“为国计”5个采分点,各1分。]

【古文阅读参考译文】

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楚救援赵国。秦国的计划指出:“齐、楚两国去救赵国,如果他们之间的关系亲密,那么(我们)就退兵;如果他们的关系不亲密,那么我们就继续攻打赵国。”

赵国没有粮食吃了,向齐国借粮食,但是齐国不借。苏秦对齐王说:“不如借给它以便打退秦兵,不借给赵国粮食,秦兵就不能被打退,这就证明秦国的计谋是正确的,而齐、燕的计谋错了。况且赵国对于燕、齐来说,如同一条屏障,又如同牙齿有嘴唇那样,嘴唇如果失掉了,那么牙齿也就寒冷了。(秦国)今天把赵国灭亡,那么明天它就要灭掉齐、楚了。现在救赵之事,应该像手捧一只漏水的瓦瓮去浇烧焦了的锅一样,宜快不宜慢。(齐国)救赵国,是一件高尚的正义行为,退却秦兵,是扬显名声的事情。(我们)救助将要灭亡的赵国显示我们的高义,使强秦退兵,显示我们的威名;(现在)不专心做这些事,却专心做吝惜粮食的事,那么为齐国考虑,(这)是错误的。

战国策——陈轸劝楚王 篇6

2.秦惠王十分恼怒,一直想去讨伐齐国,可他不敢轻易发兵。于是,他召来张仪,说:“寡人很想去讨伐齐国,可齐楚关系很友好,你替我想想办法吧!”

3.于是张仪带着礼物,到了南方的楚国。他拜见了楚怀王,说:“我们秦国十分憎恨齐王,如果大王您断绝与齐国的来往,我们秦国便愿意献出方圆六百里的商于给您。”

4.楚怀王听了,不禁暗暗算计起来。张仪乘机又说:“齐国没了外援,国力就会削弱,只好听您楚国的差遣了。此外,我们秦国还受到您的恩惠,您又得到了商于这个地方。可是一举三得啊!”

5.楚怀王十分高兴,便在朝廷上得意地对大臣们说:“各位卿家,寡人没费一兵一卒,就已经得到了秦国方圆六百里的土地了。”

6.大臣们纷纷上前向楚怀王表示祝贺,陈轸最后一个去见楚怀王,却丝毫没有祝贺的意思。

7.楚怀王心里不满,责问陈轸说:“寡人不劳一兵,不伤一人,就得到了商于的六百里土地。众人都来道喜祝贺,你为什么不祝贺寡人呢?”

论《战国策》中的婚姻关系 篇7

《战国策》是一部纵横家书。它着重笔墨地泼洒于策略思想、任人主张、游说艺术这些方面的描写。这显然是一个男人的世界及其抒写。但要进一步地对当时社会生活进行一个还原性地认识, 《战国策》中婚姻家庭关系也是反映地比较具体的。我想把《战国策》中的婚姻关系做两个大的方面分类:

一.符合当时现实的婚姻关系

一般史学界都认为战国是封建制度正式建立的时期。其父权制社会应该说已经完全建立和巩固。婚姻之中, 丈夫为其主, 而妻子是为其从的地位。《战国策》中, 我们可以看到符合当时现实的婚姻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礼法制度下的婚姻关系。礼制、宗族制度的规范和要

求在婚姻关系上是非常明确的。从女子和男子开始谈论嫁娶关系到婚姻相处之中, 礼法就都含有一定的规定和约束。但是总观而来, 也就是上面说到的“夫者妻之天也。”

1. 婚姻确立前。

孟子说过“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孟子·滕文公》) , 青年男女的婚姻必须建立在有媒的基础之上。在《燕策一》中就有此鲜明反映:苏代曰“周之俗, 不自为取妻。且夫处女无媒, 老且不嫁;舍媒而自衍, 弊而不售。顺而不弊者, 唯媒而已矣。”没有媒人存在的婚姻是极为不许可的。男子不得亲征婚, 女子不得亲许婚。在《齐策·齐闵王之遇杀》中, 太史敫曰:“女无媒而嫁者, 非吾种也, 污吾世矣。”齐襄王后因自许婚而让自己的父亲终身不睹。即便是身居高位, 依然不能突破礼法这套防线。另外我们在《宋卫策·卫人迎新妇》中可以看到一个被人笑话的正在出嫁的新媳妇。细究“被笑”, 其只不过是因为不在所谓“礼法”规定之内而言语罢了。

2. 婚姻确立后。

战国时代的婚姻, 我们也许不能简单地称之为两人之间的事, 因为它涉及的人一般都可能是二者及二者以上, 特别是诸侯大夫之间。楚人陈轸说“楚人有两妻者, 人誂其长者, 詈之。誂其少者, 少者许之。” (《秦策·陈轸去楚之秦》)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男子有两个妻子的存在。其实, 在《战国策》中我们不难发现“妾”这个字眼, 它也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一夫多妻”的存在现象。郑袖与魏美人, 阳姬与江姬, 邹忌妻与妾, 齐王夫人与七位妃嫔等等这些叙写, 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男子可以拥有多个“妻”。并且, 由此产生婚姻关系中妻与妾的明争暗斗。但据于礼法, “妾”的地位是要低于“妻”的。《魏策》中有“老妾事其主妇, 子长色衰, 重嫁而已”。妾不仅要依附于丈夫, 而且同时要奉承“妻”。男子在婚姻中似乎本身就对妾要存以一定的不重视态度。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邹忌明确指出妻是“私我”, 而妾是“畏我”。这里可能透露着妻子与自己有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 而妾可能只是作为男人的一种附属品, 存在的只是畏惧与肉欲的关系。那么, 我们看到女子不仅在婚姻中没有主导权, 而且同时在一个婚姻关系下的女子之间亦是有地位区别的。

在《战国策》的描写中, 妻子绝对依附权的被控制地位似乎已经形成。如《齐策·秦假道韩魏以攻齐》中, “章子之母启得罪其父, 其父杀之而埋马栈之下。”章子后而却不改葬自己的母亲是因为“臣之母启得罪臣之父。臣之父未教而死。”女子似乎只有依附男子才能在自己的儿女之间取得一定的地位和供养。

另外, 在《战国策·齐策四》中, 赵威后提到过北宫之女婴儿子“至老不嫁, 以养父母。”齐女不为婚姻, 主要亦是出自礼法的“孝道”观。这同样是礼法对女子规定下的婚姻观念的反映。

(二) 政治外交上的婚姻关系。

战国是一个诸侯称霸的时代, 男子名利的获得基本上都是来自战争外交上的胜利。于是, 政治外交上的婚姻关系出现。张仪游说时说:“今秦楚嫁女娶妇, 为昆弟之国。” (《战国策。齐策》) 张仪说秦楚关系要好, 是有着婚姻关系的。他的连横外交政策是与诸侯国联姻联系在一起的。《秦策四》“薛公入魏而出齐女。韩春谓秦王曰:‘何不娶为妻, 以齐、秦劫魏, 则上党, 秦之有也。’”秦国婚姻也只是谋求外交上的胜利。在《楚策四》中提到了一位典型被人摆弄的楚考烈王王后。男子为了自己的诸侯国要继续生存下去, 其中女子不过是政治交易中的一个筹码。婚姻是被政治所践踏的。

以上两种婚姻关系的存在, 应该说是战国这个特定时代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有人谈过“战国到秦汉是妇女被奴役地位法典化阶段。” (《西周春秋妇女地位的式微———中国妇女地位变迁史研究之一》赵东玉) 。通过《战国策》, 战国时期的妇女在婚姻关系中的从属地位, 好像是我们不容再有所质疑的。但是, 我们在读《战国策》时, 依然可以看到有些不同于此的婚姻关系的存在。

二.符合人情理想的婚姻关系

父权制社会的建立, 就是女性地位一次颠覆性的变化。但我们也知道, 一种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即便是形成, 其中可能有些遗留下来的影响依旧在起着某种作用。母系社会在战国时期虽说已经告别, 但是可能有些被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的思想仍然发挥着一些作用。另外, 战争的频繁也应该对这个时代的婚姻社会生活有着一些影响, 一些特殊的婚姻关系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作为一种符合人情理想的婚姻, 它是人们被礼教压抑之下所隐藏地渴望的婚姻方式。而且每个时代, 我们应该都可以看到有些所谓“叛逆、异端”之人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性情, 敢于追求自己的真感情。无论是在思想上亦或是行动上都是符合自我“人性”而汲汲表现的。对于以下两种具体的婚姻关系的存在, 我想肯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 以上我只是概括了一下我特别认为有可能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

(一) 自由恋爱的婚姻。《齐策·齐闵王之遇杀》中写到:“太史敫女奇章之状貌, 以为非常人, 怜而常窃衣食之, 与私焉。”在上文中我们可以齐襄王王后是一位大胆、干脆的女子。其婚姻上的勇敢作为, 也是她政治上有如此魄力以至于取得较大成就的一个印证。

(二) 冲破“妻范”的婚姻。所谓“妻范”, 就是当时礼法约束之下妻子所应遵从的封建规范。秦宣太后作为《战国策》中所刻画的一位典型太后形象。我们可能都了解她与魏丑夫的那一段私情。作为太后, 她应该是礼教规范下的榜样者, 然而她在丈夫死后, 却热衷于自己情欲上的追求, 不顾及应有的“妻范”。《魏王遗楚王美人》中魏王就明确谈到女子不妒忌就如同“此孝子所以事亲, 忠臣之所以事君也。”这是丈夫所要求的“妻范”。郑袖虽然表面上不敢违背这一规则, 但是我们看到压迫下的嫉妒还是隐隐作祟的。她于是以一种奸诈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婚姻。这也是冲破“妻范”的, 只不过是隐蔽性的罢了。在《战国策》中对这些女性人物的刻画, 从侧面都反映了当时人性人情的限制不是绝对的。“妻范”的设定, 是不合乎常情的。

(三) 共同担当的婚姻。

“丈夫尽于农耕, 夫人力于织纴” (《秦策》) 。这是一幅和谐的画面, 夫妻各司其职, 发挥自己的力量来共同建造家庭。但由于当时的社会不稳定, 战争的频繁, 又出现了“女事尽于内, 男事尽于外”的场景, 《秦策·苏秦始将连横》中苏秦连横不成, 妻不下纴。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丈夫在外没有尽到立功立名的责任, 妻子可以对其指责和轻视。在此种社会背景下, 这同样是给予了女性一个在家庭生活中取得地位平等的机会。战国作为一个大争乱的时期, 让女性在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中客观上拥有了一席之位。

总体来看, 即便是有自由恋爱而结合的婚姻, 有冲破“妻范”而开放的婚姻, 有共同担当而各司其职的婚姻。但我们总观其《战国策》, 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抑或是书中主要性婚姻关系中所反映的婚姻态度, “妻”对封建礼法的遵守与否是评价女性人物“贤妻”的出发点。

摘要:《战国策》作为一部文学性质的书, 虽然其中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的正面具体介绍几乎是没有的。可是, 我们通过作品对男女婚姻和家庭关系的侧面反映和透射也是可以把握到当时的情况。我们着重从《战国策》中女性人物形象在婚姻和家庭中所处的表现来看, 可以把它分为符合当时现实的婚姻关系的和符合人情理想的婚姻关系。总观其《战国策》, “妻”对封建礼法的遵守与否还是评价女性人物“贤妻”的出发点。

关键词:婚姻关系,人情理想,女性形象,法典化

参考文献

[1]熊宪光.战国策研究与选译[M].重庆出版社, 1988.

《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语言艺术 篇8

一、委婉含蓄, 曲折达意

战国时代, 周室衰微, 群雄并峙, 诸侯混战, 各国使者往来频繁, 外交活动风起云涌。各国君主推崇以谋略制伏敌国, 各类谋臣策士纷纷云集各国朝廷, 为其所效劳的国家或君主出谋划策。《战国策》的谋臣策士长于辞令, 巧言善辩, 特别是在各种紧要危急关头, 使用大量含蓄婉曲的委婉语, 往往能使一触即发的战争平息, 使国家转危为安。王力先生曾经说“在封建社会里, 说话有所顾忌, 怕得罪权贵、统治者, 以致惹祸, 所以说话时, 往往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1) (王力《古代汉语》第四册,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9年6月版) 季绍德先生也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 遇到直说会强烈刺激对方情感或预计直接表达会影响语言效果的时候, 便不言本意, 采用一种委婉曲折的话来表达。” (2) (季绍德《古汉语修辞》,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年版) 《战国策》中的委婉语温和客气, 态度恳切。

在《战国策·齐策四》中, “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这句话表面上的意思是齐王不敢任用先王的臣子, 而实际上, 齐王则是想解除孟尝君的职务。由于孟尝君当时在齐国威望高、势力大, 因此, 不敢明说, 而采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来表达。

在《战国策·魏策四》中,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 以大易小, 甚善。虽然, 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 弗敢易。’”秦王在消灭了韩国、魏国之后, 派人以五百里土地来换取安陵国, 安陵君不想答应他的无理要求, 但又畏于秦国的强大, 不敢直言拒绝, 只好委婉地推托。先是感激秦王对他的恩惠, “大王加惠, 以大易小”, 然后借助先祖先宗的遗产, “受地于先王”, 婉转含蓄地拒绝, “愿终守之, 弗敢易”。安陵君运用委婉语保全了自己国家的领土。

在《战国策·燕策三》中, “久之, 荆卿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 虏赵王, 尽收其地, 进兵北略地, 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 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 则虽欲长侍足下, 岂可得哉?’”秦国灭亡赵国后, 继续向北进兵, 到达燕国南界, 太子丹惊慌失措, 急切希望荆轲立即赴秦, 去刺杀秦王。他内心着急, 但又不敢直说, 怕触怒荆轲, 只好委婉曲折地表达, “秦兵旦暮渡易水, 则虽欲长侍足下, 岂可得哉?”言外之意是秦兵马上要来了, 你享受“太牢异物”、“车骑美女”的时间不多了, 赶紧出发去刺杀秦王吧。太子丹语言客气婉转, 态度恳切, 入情入理, 这才引发了荆轲向太子丹献计献策并进而义无反顾地舍身去刺杀秦王。

二、成语俗语, 简洁凝练

《战国策》是一部汇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言辞策论的重要文献。现存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多达上百条, 这些成语内容丰富, 耐人寻味, 说理、论辩精辟犀利, 成为后代典籍中极为重要的成语源。

出自《战国策·西周策》中的成语: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前功尽弃

出自《战国策·秦策》中的成语:

《秦策一》:比比皆是、侧目而视、抵掌而淡、前倨后恭、悬梁刺股、挟天子以令诸侯、引锥刺股、羽毛未丰、清宫除道;《秦策二》:曾参杀人、两虎相斗、坐山观虎斗;《秦策三》:远交近攻、食不甘味;《秦策四》:积少成多;《秦策五》:末路之难

出自《战国策·齐策》中的成语:

《齐策一》:吠非其主、毂击肩摩、挥汗成雨、接袂成帷、门庭若市、以一当十;《齐策二》:战无不胜、画蛇添足;《齐策三》:比肩而立、不自量力、布衣之交、随踵而至、犬兔之争;《齐策四》:直言不讳、狡兔三窟、安步当车、归真反璞、高枕而卧、扶老携幼;《齐策五》:寝不安席、折冲尊俎

出自《战国策·楚策》中的成语:

《楚策一》:心旌摇曳、被坚执锐、狐假虎威;《楚策二》:贸首之仇;《楚策三》:桂薪珠米、食玉炊桂;《楚策四》:见兔顾犬、亡羊补牢、峻阪盐车、与世无争、惊弓之鸟

出自《战国策·赵策》中的成语:

《赵策一》:漆身吞炭、危如累卵、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赵策二》:胡服骑射、不可同日而语;《赵策三》:不遗余力、弹丸之地、天崩地坼、排难解纷;《赵策四》:交浅言深

出自《战国策·魏策》中的成语:

《魏策一》:高枕无忧、积羽沉舟、四分五裂;《魏策四》:冠盖相望、南辕北辙、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韩策》中的成语:

《韩策一》:宁为鸡口, 无为牛后;《韩策三》:井中求火

出自《战国策·燕策》中的成语:

《燕策一》:转祸为福、同甘共苦、千金市骨、尺寸之功;《燕策二》:长驱直入、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坐收渔人之利;《燕策三》:无可奈何、图穷匕见、一去不返、痛入骨髓、肝肠寸断

另外, 《战国策》中, 还有许多谚语、俗语, 简短精悍, 富有哲理性、说服力, 广为文人策士所运用, 这也成为《战国策》语言艺术的一大特点, 文学价值极高。如:

众庶成强, 增积成山。《东周策》

争名者于朝, 争利者于市。《秦策一》

弗知而言为不智, 知而不言为不忠。《秦策一》

树德莫如滋, 除疾莫如尽。《秦策三》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秦策五》

矜功不立, 虚愿不至。《齐策四》

骐骥之衰也, 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 女子胜之。《齐策五》

兵不如者, 勿与挑战;粟不如者, 勿与持久。《楚策一》

于安思危, 危则虑安。《楚策四》

挈瓶之知, 不失守器。《赵策一》

亡不能存, 危不能安, 则无为贵知也。《赵策一》

借车者驰之, 借衣者被之。《赵策一》

疑事无功, 疑行无名。《赵策二》

战胜而国危者, 物不断也;功大而权轻者, 地不入也。《赵策二》

利不百者不变俗, 功不什者不易器。《赵策二》

信不弃功, 知不遗时。《赵策二》

以书为御者, 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 不达于事之变。《赵策二》

圣人不易民而教, 知者不变俗而动。《赵策二》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 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也。《燕策三》

仁不轻绝, 智不轻怨。《燕策三》

论不修心, 议不累物, 仁不轻绝, 智不简功。《燕策三》

同欲者相憎, 同忧者相亲。《中山策》

三、比喻寓言, 生动形象

《战国策》中的比喻、寓言故事俯拾皆是, 谋臣策士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比喻、寓言故事进行说理, 而且大多以动物、植物、人体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事物为喻体或假托, 去谈论严肃的政治问题和人生哲理, 这些鲜明活泼的比喻、寓言故事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 让人心领神会, 倍感亲切, 意趣横生, 并借以引起强烈的共鸣而达成共识。

在《齐策三·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中, 孟尝君想赶走一个对他不敬的舍人, 鲁仲连劝说孟尝君时用了三组比喻:“猿猴错木据水, 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 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沬奋三尺之剑, 一军不能当, 使曹沬释其三尺之剑, 而操铫耨, 与农夫居垅亩之中, 则不若农夫。”鲁仲连用三组比喻, 具体生动地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 言外之意是“舍人”也有所长所短, 所以他劝孟尝君“故物舍其所长, 知其所短, 尧亦有所不及矣”。鲁仲连运用形象的比喻, 曲喻旁譬, 以喻进谏, 以喻说理, 成功地劝阻了孟尝君。

在《宋卫策·公输般为楚设机》中, 墨子为了说服楚王不要攻打宋国, 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事理, 最终使楚王放弃让公输般攻打宋国的想法。墨子说:“今有人于此, 舍其文轩,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 邻有糟糠而欲窃之。”墨子以“文轩”、“锦绣”、“粱肉”比喻楚国的富有, 以“敝舆”、“短褐”、“糟糠”比喻宋国的贫乏, 使楚王明白 攻打宋国无利可图。这种比喻形象、生动, 令人信服。

除了比喻, 《战国策》中还有许多优美动人的寓言故事, 据统计有近50则, 很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以成语的形式活跃在我们当代的语汇中, 如人们耳熟能详的“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三人成虎”、“南辕北辙”等。这些寓言故事寓理于事, 深入浅出, 具有诱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齐策三·齐欲伐魏》中, 齐宣王想要攻打魏国, 齐国赘婿淳于髡机智地为齐宣王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 使齐宣王放弃了攻打魏国的念头。“韩子卢者, 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 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 环山者三, 腾山者五。兔极于前, 犬废于后, 犬兔俱罢, 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 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淳于髡以犬兔追逐拼杀而田父坐收渔利的寓言故事, 来说明齐国、魏国相斗, 只会两败俱伤, 而使秦国、楚国得利的道理, 寓意深刻, 形象鲜明。另外, “两虎相斗, 一举而兼”、“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等寓言故事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形象突出, 说理深刻。

在《赵策一·苏秦为赵王使于秦》中, 苏秦为赵国采取连横政策而出使秦国, 可回赵国后, 连过三天, 赵王都不接见他, 苏秦怀疑赵王听信了别人的谗言。但自己的猜测又不宜对赵王直说, 于是, 苏秦假托寓言“两木的故事”, 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苏秦为赵王使于秦, 反, 三日不得见。谓赵王曰:“秦乃者过柱山, 有两木焉。一盖呼侣, 一盖哭。问其故, 对曰:‘吾已大矣, 年已长矣, 吾苦夫匠人, 且以绳墨案规矩刻镂我。’一盖曰:‘此非吾所苦也, 是故吾事也。吾所苦大铁钻然, 自入而出夫人者。’今臣使于秦而三日不见, 无有谓臣为铁钻者乎?”苏秦借寓言中的一棵树抒发了自己的郁闷, 人们想钻进就钻进, 想退出就退出, 自己已经成为赵王任意摆布的工具了。苏秦假托有趣感人的寓言故事, 既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之情, 又收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

四、排比铺陈, 气势充沛

《战国策》中, 谋臣策士运用了较多的铺张排比句式, 铺陈夸张, 气势充沛, 感情奔放, 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如《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中, 苏秦为赵国合纵而去游说齐宣王:“齐南有太山, 东有琅邪, 西有清河, 北有渤海……齐车之良, 五家之兵, 疾如锥矢, 战如雷电, 解如风雨……”还有《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 苏秦为连横而去游说秦王:“大王之国,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 北有胡貂、代马之用,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 民殷富, 战车万乘, 奋击百万, 沃野千里, 蓄积饶多, 地势形便, 此所谓天府, 天下之雄国也。”苏秦的说辞简洁明快, 气势逼人, 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对《战国策》中策士精神的解析 篇9

一.纵横家思想底蕴下个人价值的释放

《战国策》将个人功名的实现突出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典型的就是吕不韦, 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 就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他是那种善于进行大的策划、善于实施和完成这个策划的人, 就谋略而言, 吕不韦不仅谋得深、算得远, 而且谋得全、算得广。在《秦策五》的记载中, 他共分了四个步骤来进行谋划:其一, 当他看到公子异人时就觉得奇货可居, 是一个能够赢得整个未来的上佳投资项目, 于是他说服异人听他指挥。其二, 这个“奇货”要想推销出去、这份投资由风险转化为巨大利润, 还是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和费力的工作。他不仅要安排好接人, 而且要安排好放人。他算计到华阳夫人及其弟弟的潜在的、迫切的需要, 使华阳夫人能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异人奔走, 使秦国开始向赵国要人。其三, 他又游说赵王, 以长远的利益说动赵王送归异人。其四, 人接回后, 为更上一层楼, 他在异人身上下了点工夫, 使秦王最终立异人为太子。这项工程, 要调动事主、接人的秦国、放人的赵国、认儿子的王后、立太子的秦王等等, 庞大而复杂, 要高屋建瓴和周全细致。

在《战国策》的人物画廊里, 类似吕不韦这样以一己之力撬动国家命运的叙述比比皆是。由于战国时封建制度尚未最后确立, 加之当时社会固有体系被打破, 乱世出英豪, 客观上为大批策士施展个人才华、追求个人价值提供了舞台, 正所谓“国异政教, 各自制断, 上无天子, 下无方伯, 力功争强, 胜者为右, 兵革不休, 讹伪并起。……故孟子、荀卿儒术之士, 弃捐于世, 而游说权谋之徒, 见贵于俗。” (刘向《战国策书录》) 因此平民出身的策士、说客可以自由的身份直达国君, 以自己的治国之策打动君王, 谋取自己的名利地位, 正所谓“学得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一旦得宠, 便一步登天;如不被用, 则转身投靠其他赏识自己的君主。

二.顽强的意志中的生命力度

孟子说士人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战国士人阶层主要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是失去土地的没落贵族, 一部分是社会下层的庶民。无论是没落贵族还是庶民, 到战国的中晚期都已贫穷不堪。他们“久处卑贱之位, 困苦之地” (李斯语) , 但又因“学在四夷”而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策士们不甘于困苦平庸, 极力凭自己的口才与头脑去博取功名。

苏秦初次外出谋生失败后, “羸滕履蹻, 负书担橐, 形容枯槁, 面目黎黑”, 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 而是“状有愧色”, 且在“妻不下絍, 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这种让许多“大丈夫”们不能忍受的情形下, 他仍是反躬自省, 认为“是皆秦之罪也”。他闭门不出, 引锥刺股, 强烈的进取心为他以后的成功攒足了本钱, 这种精神也一直被古往今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所继承。这种坚强的意志和为了抱负拼搏玩命的精神, 在正义目的下的个人奋斗精神, 充分张扬了人的智慧、个性和气度, 显示了人之为人的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

这些策士可以说是文人, 但又不同于一般坐而论道的文人, 他们关键是能够坐言起行。在我们漫长的古典文化长廊里, 能够看到这样一群充满力度的文人风采, 看到他们坚强的意志后面的远见卓识, 他们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局限与机遇, 并坚定地去执行自己的既定战略, 这种人格范型值得我们珍视。

三.巧言奇行下的精神依附

《战国策》叙事记言, 都以人物为纲;书中所记, 多为权谋之士出奇智谋异策, 转危为安, 运亡为存的事迹, 作者又往往着意渲染, 因此, 奇异的情节与卓异的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作品带有传奇色彩。策士们以游说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价值, 这与后世迥异。孔子曾周游列国, 孟子、苏秦、张仪等也都四处游说。这种场面很像时下的“双向选择”:孔子可以拒绝阳货的“聘用”, 梁惠王也可以不“采用”孟子。反正是合则留, 不合则去。苏秦这个策士正是在诸侯间不停地游说, 去追求他的价值。

从《战国策》看策士公关语言艺术 篇10

《战国策》就是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者谋议论辩当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的一部著作。该作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它出色描绘了那些策士的谈话, 即现在公共关系学所说的公关语言。策士们能够揣摩统治者的心理和掌握统治者的思想感情, 能在统治者趾高气扬时, 一席话说得他们垂头丧气心灰意冷, 也能在统治者一筹莫展时, 三言两语, 令他们兴高采烈茅塞顿开。虽然策士们在政治上大都“朝秦暮楚”, 没有什么固定原则, 但在当时群雄并起的特殊时代, 却是无可非议, “士为知己者用”则是非常可贵的。从公关语言本身的艺术价值来说, 他们的言论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前人都给了极高的评价。刘勰《文心雕龙》称赞说“一言之辩, 强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 胜过百万雄兵”。王觉在《题〈战国策〉》中称“辩丽横肆, 亦文辞之最”。

《战国策》广泛地记载了当时各国的政治斗争, 许多地方比较精细地刻画了人物的精神状态, 描绘了一些人情世态, 记下了当时一些谋臣策士的“公关”词锋, 记下了一些有识之人士对于政治的长篇见解。它的“公关”语言艺术成就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 善用集束论据, 震撼力强;第二, 夸饰铺陈, 辞藻华丽;第三, 连续发问, 气势逼人;第四, 针锋相对, 语言犀利;第五, 巧设寓言, 善用比喻。

一、善用集束论据, 震撼力强

策士们在“公关”时, 为了使对方采纳自己的建议, 非常注重自己的论辩方式, 他们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 在论据选择上往往尽量使用集束论据。所谓集束论据是指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论据集中在一起, 论证同一论点, 以便使其论证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如《蔡泽见逐于赵》 (秦策三) 中, 蔡泽被赵国驱逐, 他听说蔡相应侯范雎任用郑安平、王稽, 可后来两人都犯了重罪, 范雎深感惭愧, 感觉有机可乘, 便决定西行入秦, 其意在于争夺相位。在与范雎的论辩过程中, 蔡泽说:

主圣臣贤天下之福也;君明臣忠, 国之福也;父慈子孝, 夫信妇贞, 家之福也。故比干忠, 不能存殷;子胥知, 不能存吴;申生孝, 而晋惑乱。是有忠臣孝子, 国家灭乱。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

蔡泽为了说服范雎“功成身退”而自己为相, 连续用了三个事实论据, 构成集束论据。这三个论据“比干忠, 不能存殷;子胥知, 不能存吴;申生孝, 而晋惑乱。”寥寥的二十一个字, 短小精悍, 论证充分, 说得“应侯称善”!在后面的论辩中, 蔡泽又列举齐桓公、吴王夫差等君主的例子, 以论证至盛则反的道理, 继而又以人臣为例, 商鞅“功已成遂以车裂”, 白起“功已成矣, 刺死于杜邮”, 吴起“功以成矣, 卒支解”, 大夫文种功高权重而终致杀身。“此四子者, 成功而不去, 祸至于此。”唯独范蠡深知“功成身退”之理, 他唯恐祸及自身, 功成名就后, 毅然隐退, “超然避世, 长为陶朱”。此处, 蔡泽以商鞅等人为例, 同样运用集束论据, 说明范雎是该“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如不及时退去恐怕结局一如商鞅、白起、吴起、文种!蔡泽的这番说辞, 论据充分, 论证得力, 又能使范雎倍感危险, 非听不可。范雎唯有称“善”, 将蔡泽奉为上宾。不几日, 范雎就向秦昭王举荐蔡泽, 并且称病辞官, 请归相印。

二、夸饰铺陈, 辞藻华丽

“所谓铺陈, 就是把事物的有关方面尽可能全面而广泛地论到陈述。夸饰, 就是把事物的某种属性故意言过其实地夸大强调。” (1) 《战国策》中策士谋臣的公关语言, 动辄东西南北、山川形胜、天下古今、利甲精兵、人情风物, 大笔挥洒。如《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中苏秦说:

齐南有太山, 东有琅邪, 西有清河, 北有渤海, 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 带甲数十万, 粟如丘山。齐车之良, 五家之兵, 疾如锥矢, 战如雷电, 解若风雨, 即有军役, 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 臣窃度之, 下户三男子, 三七二十一万, 不待发杀远县, 而临淄之卒, 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临淄之途, 车毂击, 人肩摩, 连衽成帷, 举袂成幕, 挥汗成雨;家敦而富, 志高而扬。

这段说辞甚是铺张, 并且综合运用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把齐国的地理、物产、人力等各方面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声调铿锵, 气势贯通, 形象生动, 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再如《苏秦始将连横》中, 苏秦游说秦惠王曰:

大王之国,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 北有胡貉、代马之用, 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 民殷富, 战车万乘, 奋击百万, 沃野千里, 蓄积饶多, 地势形便, 此所以天府, 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 士民之众, 车骑之用, 兵法之教, 可以并诸侯, 吞天下, 称帝而治。

接下来苏秦又以神农、黄帝、尧、舜、禹等说明应该以征战来兼并诸侯、一统天下。这段说辞同样言辞夸张、辞藻华丽, 与《苏秦为赵合纵说齐宣王》中的说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连续发问, 气势逼人

这种语言艺术的运用, 有一个突出优势就是能够掌握发话权, 造成咄咄逼人的气势, 使得对方无暇思索, 只能被动地回答问题, 而提问方则能抓住机会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燕策一) 中, 有人对燕王说:“武安君, 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 尊之于廷, 示天下与小人群也。”苏秦从齐国归来, 燕王竟然不给他预备住处。苏秦为了反驳别人对他的中伤, 对燕王说道:

且夫孝如曾参, 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 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 不取素餐, 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 辞孤竹之君, 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 何肯步行数千里, 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 期而不来, 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 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 所以自为也, 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 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 五霸迭盛, 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

这样一连串的发问层层推进、步步加深, 那些中伤、指责当然就被有力地驳斥, 燕王无可奈何, 不得不说:“夫忠信, 又何罪之有也?”

四、针锋相对, 语言犀利

针锋相对就是对对方提出的观点毫不回避和退让, 而是予以正面的反击, 树立自己的观点。在《鲁仲连义不帝秦》 (《赵策三》) 中, 着重写了鲁仲连和辛垣衍的辩论。秦围赵国都城邯郸, 兵势强盛, 魏国怀着恐惧心理, 派辛垣衍到赵国, 劝赵国尊秦为帝, 以免遭灭国之灾, 这时鲁仲连正在邯郸, 他极力反对这种投降媚敌的行为, 找到赵相平原君, 要和辛垣衍辩论。在两人的论辩过程中, 辛垣衍处处小心, 时时防守;鲁仲连却千方百计以理说服他, 以利害关系打动他, 可谓语言犀利, 感情充沛, 其中有许多话都是短兵相接, 如: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 宁力不胜, 智不若耶?畏之也!”

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耶?”

辛垣衍曰:“然。”

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 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辛垣衍在鲁仲连的辩难和指责下, 被迫暴露了他那种甘心在强敌面前屈服的畏葸心理, 他直截了当地把秦比作主人, 而把魏国比作奴仆。鲁仲连听到这番话当然极为气愤, 狠狠地刺了他一句:“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此话一出, 辛垣衍大吃一惊, 说你鲁仲连说话也太过分了, 凭什么让“秦王烹醢梁王”呢?鲁仲连就从容地根据历史事实来解释, 说帝王有权力烹醢他的臣属。最后他说:

且秦无已而帝, 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不肖而与其所贤, 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

这些利害关系说出来后, 辛垣衍也不得不“再拜”谢服, 并表示“不敢复言帝秦”。

五、巧设寓言, 善用比喻

战国时期, 君策士们公关的对象多为庸主暴君, 为了免予灾祸, 有时候须曲折隐晦, 那么寓言就成为一大技巧, 当然也成为策士语言的一大特色。如郭隗为向燕昭王献策, 告诉他如何招揽人才, 用了“渭人买马”的寓言 (《燕策一》) ;魏加为了告诫君主在选拔人才时要“慧眼识英雄”, 不能有眼无珠, 错把庸才当将才, 用了“惊弓之鸟”的寓言 (《楚策四》) ;苏代为了劝赵惠王不要攻打燕国, 用了“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的寓言 (《燕策二》) , 说得赵王“称善”, 最终没有出兵;李梁用“南辕北辙” (《魏策四》) 的寓言, 来劝阻魏国攻打赵国邯郸;陈轸用“画蛇添足” (《齐策二》的寓言, 来劝阻楚将昭阳乘战胜魏国之威去伐齐国, 说动了昭阳, 使他“解兵而去”, 等等。这些寓言大都比附现实, 与当时的政治斗争密切相连, 而且即事编撰, 新颖独特, 别出心裁, 而策士们运用自如, 信手拈来, 表现力相当强。

《战国策》于寓言之外, 还多用比喻, 而且所用比喻甚是新奇。《庄辛谓楚襄王》 (《楚策四》) 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庄辛曾经对楚襄王说:“君王左州侯、右夏侯, 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 专淫逸侈靡, 不顾国政, 郢都危矣。”可襄王不听, 反说庄辛“老悖”。不久, 秦国来攻, 果然一举攻占了鄢、郢等地, 楚王流亡到城阳, 把庄辛请来向他求教, 庄辛以四个比喻回答了他, 即:蜻蜓“自以为无患”而被“公子”所黏捕, 黄雀“自以为无患”而被王孙公子射杀, 黄鹄“自以为无患”而被射者用网罗捕获, 蔡圣侯因放荡逸乐而被楚大夫发用绳索捆缚。这四个比喻由小到大, 逐渐过渡到楚襄王本身, 指出其所作所为正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 构思新颖, 说理充分, 楚襄王听后不禁“颜色变作, 身体战栗”, 于是“执圭而授之”, 封庄辛为“阳陵君”, “与淮北之地”。又如《秦策一》中“嫂蛇行匍匐, 四拜自跪而谢”, 用蛇来比喻苏秦之嫂看到苏秦飞黄腾达之后的恐惧, 《齐策三》中“土偶与桃偶相语”, 作者抓住了土偶与桃偶遇水后一个归于本土、一个漂泊四方不知所归的不同下场, 来比喻不同的人, 说明人要坚定不能忘本之意。总之, 利用比喻来说明事理非常生动形象、深刻精辟, 说服力自然很强。

参考文献

[1].刘向:《战国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版。

[2].熊宪光:《〈战国策〉研究和选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8年版。

[3].胡念贻:《先秦文学论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版。

[4].刘城怀:《探骊得珠——先秦寓言通论》, 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战国策》 篇11

一、独抒己见,用“个人感受”打动人

战国时期的游说家有着超凡的睿智,亦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恐怕与战国时期举贤任能、唯才是举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这一时期的游说家们,虽大多出身贫困,地位低下,却依然巧舌如簧地捍卫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们肆扬蹈厉,独抒己见,即使君王也不得不对他们“以礼相待”。如《战国策》中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当王忿然质问“王者贵乎?士贵乎?”时,颜斶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这样大胆而又富有个性的游说家即使在政治清明时期亦十分罕见。那些敢于抒发个人内心感受的说辞,往往可以取得打动君王的效果,以《战国策·魏四》中的《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为例:

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

龙阳君恰到好处、把握时机的说辞让魏王接受其意见的同时,还明显体会到“情”的重量。龙阳君以鱼为喻,将个人之“情”诉诸其中;以之前所得鱼被弃,表达自己内心对无法长久“趋王”的担心,配以“潸然泪下”,使得君王备受感动,自甘自愿接受谏意,发出“有敢言美人者族”的政令。

然而,并非所有表露个人感受的说辞,都能起到打动君王,成功游说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使游说产生不了了之的结果。比如《战国策·赵一》中的《苏秦为赵王使于秦》:

苏秦为赵王使于秦,反,三日不得见。谓赵王曰“……今臣使于秦,而三日不见,无有谓臣为铁钻乎?”

虽然此篇没有明确揭示赵王的态度,但苏秦的话,明确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以铁钻自比的追问,更是鲜明地体现了战国游说家要求得到尊重,独抒己见的要求。这种对主观个人感受的抒发正体现了战国时期士阶层人格意识的觉醒。

人类学家莫斯说:“因为自古以来经纶天下的乃是人和人群,是社会,是深埋在我们的精神、血肉和骨髓中的人的情感。”可见对个人情感的重视,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亦是人的客观需要,更是人类共同的特质。在战国时期,人格意识的觉醒和勃发,对个性解放的渴求,更使得先秦士阶层为国为君出策出力的同时,展露出自己的个性和情感。然而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处于封建社会,特别是战国这段历史变革期,这种对“个人感受”的情感抒发,往往无法取得完全成功的效果,人格独立也只能成为一种理想。

二、士为知己,以“忠情”感染人

战国士人虽然“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却有着极强的“士为知己者死”的献身精神。当游说家在其游说过程中将这种“知己”之情加入其中的时候,其真性情往往能够促进游说的成功。《庄子·渔父》中有这样的话:“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如《战国策·赵一》中《晋毕阳孙豫让》篇,典型人物豫让,因受知伯的知遇之恩,于是发出“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的豪言壮语。本着为知伯复仇的心理去刺杀赵襄子,虽遭种种阻拦,但依然以“士为知己”的忠情,完成自己的目标。如文中,豫让笑而应之曰:

“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谓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

不怀有二心去对待重用自己的人,以自己的生命实现对君“忠”的理想,豫让不仅以语言更用行动成功地游说友人和赵襄子。让人不得不嗟叹其“忠”的可贵。中国自古便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君主的“知遇”之恩,已经足够让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为之出生入死了。

这在《燕太子丹质于秦》等记载刺客的篇章中亦有生动的反映。如另一典型聂政,《战国策·韩二》中《韩傀相韩》篇,以一句“政将为知己者用”用生命报答了严仲子的知遇之恩。虽然严格而言,严仲子以行动证明自己对聂政的重视,不能算是一种典型游说,但其中体现的以“知己”之情游说的技巧,却从侧面揭示了战国游说重“情”的一面。当然以知己之情为出发点的游说,其游说对象亦须为有情有义之人,这样才能成功达到既定目标。

以知己之情达到目的,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一种对“忠情”的强调。而直接以“忠情”游说,往往会收到特殊的效果。如《战国策·秦三》的《秦攻邯郸》篇中范睢以“忠情”游说,就起到挽狂澜于既倒的作用。面对秦王欲诛的困境,范睢不失时机地表露忠情,从而使整个游说情深意重,免罪自然也水到渠成。

范睢曰:“臣,东鄙之贱人也,开罪于楚、魏,遁逃来奔。臣无诸侯之援,亲习之故,王举臣于羁旅之中,使职事,天下皆闻臣之身与王之举也。……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王曰:“有之。”遂弗杀而善遇之。

文中范睢一句“臣愿请药赐死,而恩以相葬臣,王必不失臣之罪,而无过举之名”,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君王的名誉,让秦王体会到“忠”情的分量。结果自然是“遂弗杀而善遇之”,不仅免于被杀,反而能够得到重用。再如《战国策·楚一》中的《魏氏恶昭奚恤于楚王》,昭子以担心君臣受人离间为由,表达对自己获罪的预测,以“忠”情言事,劝楚王不被谗言左右,既维护君臣关系,也使自己免于一难。

不过,以“忠”情游说,亦需结合各方面因素,并非都能取得成功效果。有时候一腔忠情,依然达不到“运亡为存”的目的。如《战国策·秦五》中的《文信侯出走》,由于听信谗言,武安君被赵王赐死。面对来数说自己的韩仓,武安君情深意切表明了自己的忠情,却得不到赦免。武安君因患佝偻病,无法自杀,而把剑插在屋柱上,以颈就刃,以感谢“赐死”之恩。即使这样的忠,依然难逃一劫。杨岚的《人类情感论》中说,“个体情感生活中也始终创制着个体的情感理想,每一自觉个体在其一生的生活历程中都会不断地期翼和建造理想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也在不断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乡情、族情、爱国热情……”个体对情感的追求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忠情”的追寻和实践更是个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策》中对“忠情”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战国策士创造“臣忠君信”这样一种情感理想境界的渴望,而把“忠情”运用到游说中正是实现这种理想的绝佳方式。

三、天伦之乐,用“亲情”感动人

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除了以“忠情”游说,战国策士以“家”为出发点,以“亲情”为由的游说亦有着奇异的效果。如《战国策·赵四》中的《秦攻魏取宁邑》:

谅毅曰:“赵豹、平原君,亲寡君之母弟也,犹大王之有叶阳、泾阳君也。大王以孝治闻于天下……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骐麟不至。’今使臣受大王之令以还报,敝邑之君,畏惧不敢不行,无乃伤叶阳君、泾阳君之心乎?”……秦王乃喜,受其弊而厚遇之。

此例中,谅毅以兄弟之情为由,使秦王感受同样的心情,引起其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扭转乾坤、成功游说的目的和效果。用“叶阳、泾阳君”唤起秦王内心对兄弟之情的重视,这样的游说不得不让人称奇。鲍彪这样评价:“谅毅可谓有专对之材矣。……是举也,不辱君命,不失秦之心,于触龙同传可也。”这样高度评价了谅毅的游说,认为其既不辱君命,也不失去秦君,靠的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游说技巧。

谅毅用兄弟之情打动秦王,而以父子、母子之间的亲情打动游说对象,更是将“亲情”的魅力充分运用到游说中去,最大限度发挥“亲情”的作用。比如《战国策·赵四》中的经典篇章《赵太后新用事》,其中触龙的游说亦是堪称经典: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触龙用父母对子女的亲情打动赵太后,指出父母应该为子女作长远打算,“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样的反问,使得赵太后接受谏说,同意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既解了国家之围,亦使得自己成为出类拔萃的游说名家。苏洵曰:“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此理而谕之也。”苏洵把触龙这一游说归于理谕,殊不知其中如果不运用到“亲情”,是无法实现立即为长安君约车百辆这一效果的。亲情,作为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情感生活和理想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亲情伦理的人伦传统。而以此为由的游说,自然能使君主感同身受,成功游说亦在情理之中。

四、不同“情”,迥异效果

如前文所析,对不同“情”因素的运用,往往有着迥异的效果。同是言个人的主观感受,苏秦的不了了之和龙阳君的成功就截然不同;同是言忠情,范睢的不杀反而厚遇与武安君的赐死显然亦是天壤之别。而相比较,以知己之“忠”和“亲情”为由的游说则几乎全部成功。据统计可知涉及“知己之忠”与“亲情”的篇章几乎均成功,而以“个人感受”和“忠”为由的篇章成功率却不高。后者约40%的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时代和社会的因素造成的。刘向在《战国策叙录》中言:“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时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危而持倾,为一切之权。”君德的浅薄,亦让“忠”言大义变得形同虚设。《论语·八佾》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样忠且信的政治、伦理理想,早已被战国之际礼崩乐坏的现实破坏得淋漓尽致。对忠、信的遵循和背离,展现了战国时代矛盾的一面,而由此引发的游说效果自然多了些许不确定的因素,成功与失败并存亦不足为奇。

尽管忠、信理想在战国无法得到完全实现,然而我们还是在《战国策》中发现了“情”的独特地位。人类学家韦伯认为,礼教和孝道限制了中国官员的功利理性主义精神。尽管这是一种批判的态度,然而反之亦可见中国有着极其深的传统观念,对孝的重视即是重视“亲情”的体现;对礼教的遵循,亦让“义”成为许多策士的处世准则,“士为知己者死”的游说自然能够获得成功。上表中言“知己之忠”与“亲情”的篇章屡获成功即是明证。游说家们对“情”的选择性运用,也是需要智慧的,只有“因时而为资”,确立好“情”的地位,准确运用“情”的感染力才能成功。莫斯亦说:“只有让人们确信他们为别人也为自己所付出的忠诚劳动,将一生得到忠诚的报偿,才有可能让他们好好工作。交换的生产者感到——他们所交换的不仅仅是产品或劳动时间,他们同时还给出了自我的某些成分,他们给出了他们的时间和生命。”确信“得到忠诚的报偿”,让策士们献出了时间和生命,这种用生命回报的“知己之情”怎能不让游说取得成功的效果?

另外,对“情”的运用亦需遵循合适的情感迁移规律,用“情”游说所达到的效果包含了心理和行为等多个层面。梁启超说:“人类莫不有同类意识,然此‘意识圈’以吾身为中心点,随其环距之近远以为强弱浓淡。故爱类观念,必先发生于其所最亲习,吾家族则爱之,非吾家族则不爱;同国之人则不忍,异国人则忍焉。由所爱以‘及其所不爱’,由所不忍以‘达于其所忍’,是谓同类意识之扩大。”以“亲情”为由的游说,尤其体现了对人类同类意识的利用,鲜明体现了情感的迁移过程。对“情”的把握,让《战国策》的游说跨越心理、行为等层面,取得的迥异的效果,而“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亦让我们体会到了战国游说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杨柳桥撰.庄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杨岚.人类情感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5]苏洵著,邱少华点校.苏洵集[M].北京:中国书店,2000

[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战国策》 篇12

但我认为语文课如果这样上的话,特别是语文的片区公开课。是选择了难度系数比较低的上法,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上法。我认为不可取,不应提倡推崇。参加研讨会觉得意义不大,老师字字句句“嚼烂了喂”,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激不起学生丝毫情感的涟漪。自己这样教,常了也感到没意思,学生也会觉得没兴趣。我在武夷山参加了一个语文学术会议,听了钱梦龙老先生的讲座,钱老先生有这么一段话,说他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国文老师教文言文没有像现在这样教得杂细,但他们当时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显然比现在的中学生要高。原因是他的老师很擅长教文言文,教得得法,钱老先生举了他的两个老师,一位是周老师,周老师特别喜欢教学生吟唱诗词,“帘外雨潺潺”被周老师读得眉飞色舞、摇曳生情,令人遐想,学生们常“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另一位是庄老师,庄老师教文言文一般不逐字逐句串讲,讲课如高山流水,在文章的紧要处或疑难处,就像流水击到山石,定会激起美丽的思想浪花,庄老师则尽情发挥,酣畅淋漓,令人如沐春风,同时又结合讲解指导他们评点,重点加点,难点加圈,圈点以后,总要声情并茂地拉长了声调领他们诵读,在这样的老师影响下,他们都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钱老先生从自己阅读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过程中,看到了他老师教法中的合理成分。我认为钱老先生的老师的教法可以为此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改进提供参考。

参考一。钱老先生的老师周老师特别重视文言文诵读, 通过多读,熟读,读中反复体味,增强文言语感。“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言便是周老师诵读教法效果的佐证。《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授课老师可以在诵读这个环节下功夫,比如可以范读,像钱老先生的老师周老师那样,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必然使学生对作品“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醉心痴情,进入角色,进而针对作品的有关描写,充分调动记忆仓库中的表象积累与生活经验储备,广阔地展开相似、相近联想,创造出活灵活现的新形象。我听过南安国光一老师的《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授课者惟妙惟肖“窥镜”“自视”的肢体语言和收放自如的范读,让人自然想邹忌自诩貌美的那种不无自得的神情。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方法来诵读教学。①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有利于发现朗读难点,如昳(yì)字的读音、断句的问题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可以让学生齐声朗读,朗朗书声能够督促学生准确读出《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尊重原文,不丢字、不加字,不倒读,不回读。训练学生眼到、口到的能力,看得要准确,读得更要准确。③可以指名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师和其他同学指出或朗读者自查等途径予以纠正,做到共同提高。④可以分角色朗读,按照邹忌、齐王、客人、妻子、妾的角色,引导学生模仿,揣摩、特别是品味邹忌与齐王的对话,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现代美学理论也告诉我们:读者不应是艺术作品的被动,消极的欣赏者, 而应该成为作品艺术形象的主动参与及积极的再创造者,分角色朗读必然使学生对文言文作品中的人物情态进行积极主动地想象和再创造,因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二。钱老先生的老师庄老师文言教法让我们借鉴到: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不能死抠词句,这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我认为这种教法有它的科学性,教学内容应该留“空白”。刘熙载《艺概》曰:“文有以不言者。”可见,文章除了直接用文字表达外,还可用“不言”传情表意。“不言”即“曲言”,意在言外。清人华琳也曾说过:“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来, 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南宗抉秘》)此处所说的“无字处”的功夫,便是设置“空白”的技巧。笔力不凡的作家,都擅长经营这种空白。②结合讲解指导学生评点,重点加点,难点加圈,圈点以后再声情并茂一起诵读。这样疏密相间使学生印象更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避免了课堂教学结构呈涣散状,流程方式机械、呆板的现象。

除此以外,我认为黄老师的这堂课,还可以这样改进。《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重点难点是“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和人物形象”,突破这个重点难点,可用“课本剧”演绎法。《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活动。”课本剧是以课本内容为主体,以戏剧为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艺术性、创造性。学生要演《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本剧, 就必须认真阅读、品味作品,才能根据它的内容改编成剧本。这样,学生就有了阅读的动力,会细致地去搜索相关信息,深入地去揣摩语言艺术———邹忌讽谏的语言艺术,学生要把邹忌、齐王、客人、妻子、妾角色的表情演出来,就要揣摩邹忌、齐王、客人、妻子、妾角色的性格和内心,因为面由心生,哪怕是一个眼神,都得理解透人物形象,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如果黄老师的《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尝试这些教学教法,定能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巧妙突破重点难点,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师者眉飞色舞、声情并茂,激扬文字,学生们“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趣味盎然的教与学氛围,定能事半功倍。

上一篇:劳动力迁移理论论文下一篇:钎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