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

2024-08-22

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共7篇)

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 篇1

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1、通过表格对比分析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异同,通过填写教材p46表格,知道“三民主义”的含义,从而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早期革命活动,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2、通过教师讲述武昌起义爆发的故事,播放武昌起义视频和辛亥革命新形势图,知道武装起义的经过并认识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3、通过学生演板,掌握民国纪年法,加深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记忆。

4、通过“人物访谈”和“欢迎国家最高领导人”两个情剧的演绎,明白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帝制,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通过探寻孙中山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活动,阅读孙中山语录,感受伟人人格魅力,学习一代伟人爱我中华、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继承他“振兴中华”的伟业,承担起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片断实录

1、导入新课

师:今天天气有点冷,同学们要及时添加衣服啊!大家先看看老师今天这身打扮。有人说,我穿了一身中山装。你们同意吗?

生:有的说同意,有的说不同意。

师:去看看真正的中山装。(课件显示中山装图片)

生:有些惊奇并小声议论。

师:提起中山装,我们自然想起一位伟人,谁?

生:孙中山!

师:说到孙中山先生,我们就得谈谈他领导的一次伟大革命,什么革命?

生:辛亥革命!

师: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课件显示单元标题和课标题)

2、商讨奖励办法和学习目标

师:站在知识殿堂的门口,我想大家同商量两件事.(我今天带来一些小奖品,掏出一沓纸币向学生展示)这些纸币面值一分,是我国1953年发行的,现已停止流通,其中蕴含了55年的历史。同学们想不想要?

生:(大声)想!

师:地球上没有免费的面包,课堂上也没有白给的钞票(学生齐笑)。同学们想要得到它,就应该……?

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师:我们来定个规矩,若有哪位同学得到一张纸币,则该同学所在小组加1分,到最后,看哪个组得分最多,成为冠军组。大家同意吗?

生:(齐声)同意!

师:第一件事就这么定了。要商量的第二件事就是:同学们根据课本,讨论一下《辛亥革命》一课中,我们应该学习哪些重要知识?

生:一生举手回答后,教师作出肯定评价并奖励一张小纸币。

师:同学们看一看,本课的知识目标可否这样制定?(课件显示)第八课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二、武昌起义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四、辛亥革命的丰功伟 师:现在,就让我们跨过知识殿堂大门的门槛。重踏辛亥革命的道路,去追寻孙中山先生的早期革命活动的足迹!

3、人物采访

教师扮演记者,学生扮演起义军。

采访主题:起义军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旁白:武昌起义取得初步胜利后,起义军的将士们正井然有序地坐在一个大厅里稍事休息,这时,只见一名风尘仆仆的报社记者走进了起义军。

师:我现在是什么角色?

生:记者!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角色?

生:起义军战士!

师:(掏出备好的话筒走进学生中,站在一名高个子学生座位前停下)这位战士,您好!我是报社记者,首先祝贺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您参加了武昌起义吗?

生:参加了!

师:您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生:清政府腐败无能,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我参加起义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翻清政府!

师:您说得真好,谢谢您!

师:(走到另一组一名年龄偏小的“战士”前)哎!这名小战士,年纪轻轻就参加了革命,真佩服!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众笑)

生:有些害羞地点头。

师:请问:“您为什么参加起义?”

生:有些紧张地站起来,满脸通红,有些不知所措。

师:您是战士,手里有枪,您怕啥呀?(众笑)

生:无语。

师:您参军是为了混口饭吃吗?

生:摇头。(众笑)

师:您参军是为升官发财吗?

生:又摇头。(众笑)。

师:可能这个问题对你来说有些突然,您请坐下继续想一想,好吗?

师:(在几位女“战士”座位旁停下),啊!了不起,这里还有几名女将!(众笑),几位女将!你们好,见到你们我们就想起秋瑾女士,令人肃然起敬!我能知道,你们参加辛亥革命的目的吗?

生:(其中一女生站起来,落落大方):“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走狗,我们中国人必须起来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让中国强大起来!”

师:讲得太好了,谢谢您!谁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今天看看我们的起义军,个个是好样的!对不对?

师:好,我的采访完毕,谢谢各位战士!

4、表演欢迎主席和皇帝的仪式

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皇帝和胡锦涛主席

其余学生扮演吉安地方官员或学生

教师扮演皇帝和主席身边的人

师:(立在门喊道)皇上驾到!

“皇帝”:(从门口进入)一脸威严走向讲台!

“官员”:(扒在桌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帝:“(手向前一拂)平身!”

师:皇上请回宫!

帝:(回原座位)

师:(从门口走近学生)“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胡锦涛主席要来看望大家了!”

主席:(从门口走进,满脸微笑,向大家招手)同学们好!

学生:(鼓掌欢迎)“主席好!”

师:主席您请坐!

师:(回到讲台)刚才两位领导的表演如何?

生:(笑答)不好!

师:老师觉得扮演主席的同学演得最好,教学反思《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当然同学们的表演也很出色。

师:刚才,我们表演了对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两种截然不同欢迎仪式,其中,对主席的鼓掌欢迎并且说:“主席您好!”取代了100多前对皇帝扒着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说明了中国人有了什么观念?

生:平等、民主观念。

师:这是中国人在什么方面的巨大变化?

生:思想上的巨大变化。

师:这个变化跟什么革命有关?

生:辛亥革命。

师:大家回答得真好,下面是两道有关辛亥革命意义的填空题,同学们都来试试看!

(其余环节略)

三、教学反思

《辛亥革命》刚上完,我就开始在思考这次参赛的得与失。认真盘点这节参赛课,私下认为也许是以下几点得到大赛评委的认可:

1、新课导入较新鲜巧妙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上我费了点心思,此次去参赛,特意穿了一套立领中山装,切合教学主题。上课伊始,一句嘘寒问暖,让学生倍感亲切,参赛课上师生间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已削减大半。然后话题转移到自己的着装,谈及中山装,提到了孙中山,联想到“辛亥革命”,简短自然地导出了课题《辛亥革命》。在课堂上,我能感觉到这个新课导入很快吸引了学生目光,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活化”了历史题材,使历史课堂顿时活泼起来。后来的点评会上,评委称此导入“设计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其中也强调了一个不经意的问题,即教师的形象。此次参赛告诉了我,教师不能不修边幅,如能结合教学内容,从发型到着装稍做讲究,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奖励设置奖出了奇效

常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教学中如何建立一套持续有效的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曾有过设置“课堂奖励卡”的想法。但参赛时间紧迫,只好灵机一动,采用“已停止流通的一分钱纸币”将奖励,并将个人激励和小组竞争相结合。后来整堂课上,同学们都争先恐后举手,积极大胆发言,课堂始终处在宽松、活泼、热烈的氛围中。这不能不说跟以上奖励设置有很大关系。物质与积分奖励的办法,符合了初中学生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自我展示、小组竞赛的积极性。市教研室周萍萍老师总结发言时,说:“很高兴看到有教师别出心裁地采取奖励措施。” 但我深知,物质奖励的举措只是参赛课的小妙招,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如何设计既能发挥即时性效用又能发挥延时性效用的评价办法,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与同仁进一步探讨。

3、活动表演掀起高潮

初中历史教学,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这已成历史教师的共识。但如何落实这些理念,并非易事。单说创设历史情境、表演历史短剧等活动,就大有学问。这次参赛课中的活动设置表演,我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1)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如分配角色、进入角色、退出角色,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组织,正所谓“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有时退居幕后,也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让学生随心所欲。(2)尽量把主演的位置交给学生,把评判权交给学生,教师不要越俎代疱。(3)活动的设置要为突出教学重点或突破教学难点服务。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否则“活动表演”变成了一场“无厘头”的“闹剧”。本课中的“人物采访”和“欢迎主席和皇帝的仪式”表演中,我尽力遵循以上原则,学生也表现出极大兴趣,几乎是全班参与,表演主角的学生生龙活虎,座位上的同学喜笑颜开,使课堂氛围高潮迭起,且学生活而不乱,动而有序,在欢声笑语中获得了教育,受到了启发,巩固了辛亥革命的重要知识,理解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会评委点评时,称该课“双边活动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设置需要一定创新思维,怎样依据课本硬梆梆的几行文字,设计出有效的活动,有时要苦思冥想,甚至绞尽脑汁,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每至思考至豁然开朗境界,或见学生欢天喜地参与活动,欣喜之情不可言表。

4、教学语言不落俗套

如果说历史教学内容象人的身体,那么教学语言则是人的衣着打扮,人尚且“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则古朴的历史教材内容更需不落俗套的教学语言作媒介,搭建学生心灵与历史相通的桥梁。富有情感的语言能舒缓学生紧张疲惫情绪,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优雅别致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格调高雅的审美情趣。本课教学中,我穿插使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用语,例格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孙中山的警言等;俗语:“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等;口语化用语:“造反就造反,你能咋的?”;“你有枪,你怕啥?”文学语言:“让我重踏辛亥革命的道路,去追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革命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终于迎来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高潮。”“孙中山先生是一本让世人读不完的史书”“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如今,中国人民正披星戴月追赶世界先进者的足迹;中国正满怀热忱融入全球化的时代大潮,先生“振兴中华”的百年梦想正在变成现实!你听,世界为北京奥运的喝彩!你看,太空中我航天员的漫步!不正是中国已开始崛起的标志吗?”以上教学语言的使用,避免了课堂语言的呆板、枯燥,使语言生动起来,有助于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教育。

当然,课堂语言的修炼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平时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正如苏霍姆林斯说的那样:“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备一节课”。唯其如此,方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出口成章。教学语言的锤炼,永无止境!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以评价激励为主要动力,以情境体验和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以落实“三维目标”为追求,尽管忝获此次比赛一等奖,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

1、对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没有把握好,导致该课后段略显匆忙并拖堂2分钟

原因有二:(1)教学设计不尽科学合理,活动设计多,头绪纷繁;加之《辛亥革命》一课知识点、重点、难点又多,故教学时间紧迫;(2)课堂驾驶能力仍有欠缺。尽管我在该课中有个细微几处应机处理较好,表现出一定的教学机智,但在课堂的宏观管理上没前瞻性。在“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教学环节中,学生积极性刚被调动,举手发言此起彼伏,我欲罢不能,只好一一满足,用去了较多时间。而此环节不是教学重点,应及时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不必作过深的挖掘。故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应更多地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动脑筋;在课堂教学中,应提高课堂调控管理能力,必要时适当调节教学进展速度。

2、未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或探究学习

本课以情景体验学习、自主学习为主。尽管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学生兴趣的激发,其余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深度挖掘,故课堂缺乏立体感。如何保持学生学习历史昂扬持久的兴趣?让历史教学更多地体现历史学科特色?恐怕还得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狠下功夫。例如:在现有大班制条件下,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对我来说还是一个较陌生的课题。

3、历史教学中的对比联系有欠缺

例: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性质的对比;袁世凯先后在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对比;辛亥革命历史意义与戊戌变法历史意义的对比等,都是引导学生加强新旧知识对比(联系)建立知识网络的好素材,但我在教学中因时间匆忙,可惜忽略过去。

水平所限,该课中更多不足有待同仁提出批评指正。虽然课堂允许出错,但不可以课后无反思。我愿意在不停的教学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 篇2

一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只有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首先, 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每节课, 我都在课件中出示自学提纲, 然后让学生速读课文, 找出问题的答案, 并将其划在书上。对于一些不容易找出答案的问题, 让学生小组内讨论, 互相帮助, 我也在其中充当顾问的角色, 在学生需要时, 适当地给予提示和点拨, 让学生能顺着思路自己找出答案, 感受发现的喜悦。其次, 多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教我, 我可能不会;你告诉我, 我可能忘记;让我试一下, 我就会明白了。”无论学生回答对了还是错了, 都是一次学习的体验。答对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自我肯定, 答错者在错误中进行反思和提升。学生只有参与其中, 印象才会深刻, 才会有所得。由于前面自学的铺垫, 学生已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了初步的把握。这时, 我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用不同的方式, 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基础知识, 我会点名找学生回答, 由于学生不知道下一个问题问到的会是谁, 就要时刻有备战状态, 因而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重点知识, 我会以竖排为单位, 让学生一个个地起立回答, 这样反复说就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对于需要分析、归纳、整合后作答的问题, 我会鼓励学生大胆地举手回答, 在他 (她) 回答后, 先肯定他 (她) 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做法, 再给出一定的评判, 指出作答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比如说这个问题应该从哪个方面入手分析, 其中涉及了哪个知识点, 哪个词是答题的关键等。同时, 我把每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在组与组之间进行竞答, 看哪个组答得准, 会的人多,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些方法,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对历史的学习逐步产生了兴趣,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 学生识记能力的高低对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会感到识记知识点比较枯燥, 往往是机械记忆, 记住后不久不是忘了, 就是记混淆了, 尤其是对时间的记忆, 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抓特点, 想出方法, 使识记成为一种乐趣。比如用时间段的方法, 记忆两头的时间。如由“十年内战”记住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的时间是1927年和全国性抗日爆发的时间是1937年;由“50年台湾回归祖国怀抱”记住“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是1895年和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1945年等等。在记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时, 我让同学们把每个代表人物名字的首字串连在一起, 即陈胡鲁李, 谐音“沉葫芦里”, 学生在笑声中很快就记住了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这几个名字, 而且每次提到这个知识点时都很开心, 记得也牢固、准确。在记忆辛亥革命后, 社会风俗的变化时, 我告诉学生从头到脚看一遍自己就可以把五个主要的社会习俗改变记住。“头——剪发辫, 脚——废缠足, 身上——易服饰, 口——改称呼, 膝盖——变礼仪”, 我再让学生看着我一起说, 说两遍学生就记住了, 而且这种记忆维持时间持久, 印象深刻。在学习中, 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 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 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三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论从史出”。思是建立在对史实了解的基础上, 辨是由对史料理性及全面的分析得来。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时, 教师要注意呈现与之相关的史实, 并对学生的想法给予有效的引导。如在讲到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在扣押蒋介石后, 中共应怎样处置蒋介石时, 很多学生想到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屠杀了大量的共产党人, 学生们都说该杀。在杀声四起的情况下, 我没有立即指出西安事变是和平解决的并讲述这样做的原因, 这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 带着不服气的情绪上课, 不利于后面知识的学习。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 并指出当时很多中国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我们暂时不下定论, 先来看看当时国内国际局势, 再做决定。接下来, 我把西安事变后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呈现给学生。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 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 日本扩大侵华, 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 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 取而代之。

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

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得出, 如果杀蒋很可能造成中国国内混战, 日本有机可乘, 坐收渔翁之利, 这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主张是违背的, 为了国内的和平和人民的利益, 从大局出发, 应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因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采用了民主的态度, 呈现史实, 引导学生理性思考, 所以学生不是把精力放在自己是否获胜上, 而是集中精力分析材料, 所以得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并理解着记住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对后面的学习也信心满满。

四在教学中渗透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平时的授课中, 我有意识地利用史实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坚强、向上的意志品质。如在讲“难忘九一八”时, 我播放了《松花江上》的视频后, 问学生“我们东北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学生答“是一个富饶的地方, 有丰富的资源和物产, 如森林煤矿和大豆高粱等”。“这么好的地方, 东北人民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呢?”学生答“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日本侵略者在短时间内强占了东北, 他们烧、杀、抢、掠, 使人民无法在那里生活。”“面对这样一段历史, 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的人要怎样做呢?”学生立即答道:“我们要不忘九一八, 好好学习, 保护好自己的家乡。”在讲红军长征时, 同学们观看视频后也深受感动和鼓舞, 纷纷表示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积极乐观的精神。我抓住这一时机问:“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那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学生们马上表示要勇于面对、团结互助、积极解决。我马上鼓励他们说:“对, 我们要迎难而上, 战胜困难。老师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我一定会做好你们学习的助手。”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 篇3

一、“中华世界”与清朝

所谓“中华世界”,是在欧亚大陆东部扩展开来的一个文明圈,是以周代的华夏观念为核心、长期以来包含了多样的政治体的一个历史世界,其核心部分有着自认为“中华”、“中国”王朝的继起更替,但是,同时这一“中华”、“中国”又发挥着极大的文化向心力,在对周边地区和民族施加强烈影响的同时,建立起通过册封、朝贡等联结而成的多样的“国际”关系。

作为这一“中华世界”得以成立的政治及文化上的要素,日本学界一直非常重视儒教、汉字文化、大乘佛教(汉译佛教)的统合作用(比如,西嵨定生的“东亚世界”论等)。所谓的儒教中国形象即基于这一认识脉络。这样的中国形象,直至今日仍作为定论在一般社会中根深蒂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中华”不仅只是包含通过华夷秩序及朝贡、互市来概括的相互关系的总体。当然,此前较为盛行的,从中国王朝与朝鲜、琉球、越南等从属国以及“南洋”、“西洋”各国的关系上,来讨论东亚的地域秩序和国际关系并非毫无缘由。这是因为对于王朝的中坚人物而言,虽然这些地区在通商和军事方面有浓淡之差,但毫无疑问都被视为重要对象,而且,儒教精英也通过描绘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积极地参与包含着多重“中心-边缘”关系的“中华世界”的建构。从处于中心位置的精英视点出发的“中华世界”,似乎显示出有着历史性的稳定构造,它跨越了秦汉以来长达两千年的时间,并不断获得扩大与发展。

但是,这一“中华世界”因时代和地区而异,内部包含着复杂的构成要素,空间上也经历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以“唐宋变革”论而广为人知的九至十二世纪被称为是从“古典中国”向“近世中国”转移的分水岭。其称为“变革”的指标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归纳:(一)政治上,从贵族制向君主独裁制转换。(二)文化上,贵族文化的衰退与平民文化的抬头。(三)军事、经济上,依靠募兵制的常备军的设置与为之提供经济来源的财政国家的出现。(四)国际关系上,中国的“民族国家”的诞生与东亚各族的独立国家建设。(五)思想、哲学上,以读书人=士大夫为中坚的“理学”的出现以及佛教、道教的革新运动。妹尾达彦重新解释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将从后汉末到宋代的千年时间轴视为汉文化的总括汇集期。他认为,“以游牧民的移动为直接契机所产生的从五胡南北朝到隋唐的文化上的持续性变化,是向汉人共同文化的形成、也就是‘汉民族’的形成这一方向的凝聚汇集时期”,从衣食住、红白喜事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可以找寻出“汉民族”自我认同得以确立的各种持续性变化情形《中华的分裂与再生》,《岩波讲座:世界历史 九》,岩波书店一九九九年版,73页)。

由此成立的“近世中国”又经历了宋、元、明、清几度王朝更替,带来了版图的扩大和生活文化的变化。特别是清朝中国,构建起包括对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所谓“藩部”进行支配的复合型统治体制,这一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都赋予了与此前的“中华王朝”所不同的性格。这不仅在十九世纪的“西洋冲击”中,成为各种变革论议和自我认识的前提条件,也提供了从二十世纪直至今日,与现代中国的领土、民族问题以及大国意识直接相关的“统一中国”的“原—身体”(Thongchai Winichakul, Siam Mapped,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关于这一点,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有着颇有意思的见解。他认为,关于中国史,此前都描述为统一与分裂的相互交替,但是,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的统一中国,虽然建立起以中原为中心、以华夏为骨干的集权型政权,然而其后的九百多年间,直到蒙古统治时期,中原政权的版图或扩大或缩小,中国的领域中不断地存在着中原王朝以外的自治政权。这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统一。中国的真正的统一是在一七五九年(乾隆二十四年,通过平定准噶尔而完成对中央欧亚的征服)实现的,这到鸦片战争爆发也仅仅持续了八十一年。所以,在中国历史中,分裂、分治的时期是主要的,统一是非常短期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揭示》[增补版],中华书局二○○八年版,77—78页)。

这里,中国的统一、分裂的基准被设定在乾隆期的中国,将获取了最大版图的一七五九年定为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种政权的势力范围和版图来计量“中国”的空间上的广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中国虽说是与一七五九年出现的“乾隆中国”相邻接,但是也可以将其定位于清朝八十一年短暂“统一”时代的后续政权。

吉开将人的研究指出,这种极为现代的空间、领土认识,是作为“历史上的中国”论,在近代紧张的对外关系和国土保全的危机意识中,以历史学者和地理学者为中心建构而成并发展至今的(《历史学者与国土意识》,饭岛渉等编《系列二十世纪中国史二:近代性的结构》,东京大学出版会二○○九年版,81—102页)。这种“历史上的中国”论,不仅为实现了最大疆域的清朝,而且也为考察近现代中国关于“中华”过去的历史意识提供了有趣的素材(黄东兰:《清末·民国期地理教科书的空间表象——领土·疆域·国耻》,载《中国研究月报》六八五号,二〇〇五年三月,24—39页)。然而这里想强调的是在与清朝及其以前的“中原王朝”的连续以及与外部(特别是全球化的国际经济)的关联上来俯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这样一个视点。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过程中,作为中国制度、文化底流持续存在着的“传统”力量浮出水面,其对现代化(近代化)所波及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这种情形下所设想的“传统”绝不是指悠久的过去的遗产,而大部分是指与近代相邻接而又与“现代”隔断的最近的“过去”——也就是十七至十九世纪的清朝中国。所以,为了理解剧烈变动的中国的“现在”,必须回到“乾隆中国”。换言之,必须注视变化与转换诸情形的同时,着眼于持续着的“不变”的构造与意识,用二百年到三百年的较长时间幅度来重新考察二十世纪的中国。

辛亥革命的重要特征是,它不是从中央而是从地方开始的,具体而言是采取了新军等武装势力夺取省衙门后宣布独立的形态。这样从与法国革命、明治维新等始于中央的近代革命的相异上探求辛亥革命的历史个性以及中国近代史的独自流向的是沟口雄三,他认为,其中明末清初以来的“乡里空间”的成熟锻炼了“省的力量”,为近代“地方自治”做了准备(《辛亥革命的历史性个性》,载《思想》第九八九号,岩波书店二〇〇六年九月,88—107页)。

关于这一点,孔飞力认为中国的“近代”始于乾隆末期(十八世纪九十年代)所出现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危机,在“西洋冲击”之前,中国的官僚和知识人内部,已经出现了有志于近代国家形成的一定的课题认识和改革构想之新动向。他指出的乾隆末期的帝政中国所直面的三个制度性难题包括:(一)臃肿化的政治权力的抑制;(二)文化精英的政治参与的扩大;(三)商业化的巨大社会与小的官僚机构的落差(Origi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2002)。众所周知,这些都是关涉近代国家运作基础的根源性的制度问题,它们在清末的洋务、变法、立宪运动中,在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政府中成为重大的政治课题。对于危机的认识以及对克服危机的“处方”的摸索,已经从十八世纪末在“传统”内部开始了。

如此看来,关于“中华世界”这一概念,或许可以解释为,既包含着通过天下(华夷)秩序与朝贡、互市所联结起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同时也蕴含有进一步超越此志向的高层次的文明体系。换言之,中国是一个通过领域与国境区分的国家,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其定位为对海域亚洲和中央欧亚开放的一个圈域(arena)。从这个观点来看,日本广泛使用的“中华思想”(汉人中心的自民族中心主义)有了如此解读的可能性。即:根据其开放性、广域性的原理,“中华思想”同时也具有与内向的、排他的“华夷思想”相异的普遍主义的意识形态(妹尾达彦:《长安的都市计画》,讲谈社二〇〇一年版,66页)。

总之,原本“中华”就不是实体,而是规定自我与他者的存在方式的关系概念。它始于古代中国,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根据自他的社会关系和相互认识,其思想内容和言论秩序不断变化着(渡边秀幸:《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岩波书店二〇一〇年版)。例如,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一七二九)中,提出跨越中华、夷狄之别的“华夷一家”、“中外一体”的统合。清朝之所以君临天下,不是种族之别,而是德之有无。清朝皇帝的天下统治的正当性,也与武力、出自毫无关系,而是因为现在皇帝实施着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仁政。雍正帝如此断言,其充满自信的态度也可以解读为,与贱民解放令、注重实力主义的人才提拔政策相得益彰,显示出正是清朝中国达到了具有开放性的“中华思想”的顶点。

更进一步,如上所述,呈现出空前领土扩充的乾隆期中国这一原型是现代“统一”意识的源流,据此可以将中华世界理解为超越了以往的华夷之分的多种族、多文化的复合国家。而且,这构成了内中包含着空间上的非均质性的多元的且阶层化的政治秩序,它无法归纳于同心圆构造以及汉族、非汉族的二元模式。如此看来,这里所说的“中华世界”,绝非超历史的固定的实体,而应该是清朝中国——或者中央欧亚的大清帝国——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所创造出的复合型体制与秩序的称谓。

辛亥革命中南方革命派所打倒的对象就是具有如此秩序与构造的清朝国家。

二、民族与国家

从这样的视点来重新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性地位,“民族”与“国家”以及两者的关系问题就会浮出水面。

“民族”是概括人类集团的认知的范畴,这个词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在中国登场的。其作为进步、文明以及“救亡图存”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开始为人们所意识到,则正好是处于世纪交替期的义和团事件前后。为了把梁启超、孙文所说的像“一盘散沙”那样的天下之民团结起来,在帝国主义角逐的时代生存、繁荣下去,作为其核心,就要求民族的凝聚力——民族主义。早在梁启超的《中国积弱溯源论》(《清议报》第七十七至八十四册,一九〇一年)中就可以看出,这种认识是与中国的现状和过去的反省以及批判意识无法分割的。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清议报》第九十至九十一册,一九〇一年)中,试图重新构建以民族和国民为主体的历史,而且,在《新民说》(《新民丛报》第一至七十二号,一九〇二——二〇〇六年)中强调国民形成为当务之急,其赖以支撑的也正是试图建立以民族为主体的近代国家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以及保皇派、立宪派等,不论是否反体制,各种政治势力所诉求的无一不是建立富国强兵的近代国家、创设能导引民智、民力的立宪政体。为此革命派首先寻求排满兴汉的种族革命,而保皇派、立宪派则摸索从专制政治向立宪君主制的软着陆。毋庸赘言,当时不论是肯定或否定,革命派所高举的“民族主义”,赋予了对内的种族革命、对外的反瓜分和反侵略的双重意义。也就是说,这里追求的是反列强(帝国主义)的国家主义(借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就是“民族帝国主义”)和排满兴汉的种族主义的双重民族主义。在这一课题之前,构想的是国民意识的涵养和以国民为主体的近代国家建设——国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其一部分在清末教育中即已付诸实践。

然而,在以往的以革命派为基轴的清末思想史中,种族/民族/国民这些新概念、范畴,在正面处理现实的革命思想、政治运动的关系上很难说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特别是关于nation(民族/国民)内部的民族性差异,就较少研究。不难想象其理由是,要抵抗迫害中国的外压而实现自立,先决问题是夺回被异族所独占的权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如果成立以汉人为主体的国家,实现民主共和制的话,民族主义的课题就可姑且达成。虽然革命派中也有像陈天华那样将民主政体的建立置于种族革命之上(《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民报》第一号,一九〇五年)的考量,但是,总体上,对于满、蒙、回、藏的统合和分离的问题,利用抽象的国民理念来进行处理的倾向依然很强。

但是,在多民族、多文化的复合帝国“大清国”向近代国民国家的重组、统合的过程中,在如何处理新国家的领土和民族构成、如何创出国民意识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光靠革命这样的一次性的、短期的政治实践难以解决的历史性。实际上,围绕即将到来的“中华民国”中的满、蒙、回、藏的定位,革命派和立宪派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对立关系,也引起了饶有兴味的论争。

从《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争中可以得知,清末思想界的革命派和保皇派(改良派)的争点之一是“是排满革命,还是满汉不分”这一关于民族差异的问题。革命派强调满人对于汉人的政治压迫和剥削的历史,要求通过“光复”使历史回到明朝以前的汉人支配时代的民族主义。与之相对,保皇派认为满人统治汉人社会时间已长,文化上和语言上已与汉人同化,以此为依据批判排满复仇毫无根据。关于以孙文为中心的革命派的排满种族主义,后世指出其以汉族为中心的沙文主义以及对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认识肤浅等局限性。然而,孙文的民族主义并非一味表现为种族的复仇主义,而明显与近代的国民形成和国家制度创设这些课题紧密相关。换言之,民族差异的克服与“中华民族”这一新国民(nation)的创成的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个双重课题应该通过革命一举达成吗?人种、民族以及国民,这三个概念叠合起来的当时的民族主义,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来接受和理解呢?

在这里我们若将视线转向这一时期革命派的民族、人种论的话,就会发现在邹容《革命军》的“黄色人种”表中,大致分成中国人种和西伯利亚人种,蒙古人、满洲人被分类于属于西伯利亚人种的“蒙古民族”。毋庸置疑,这是为了强调满、汉种族的差异。这种人种分类学说当时被作为最新科学而广为接受,甚至出现了日中间人种表象骚动的政治事件化,进而扩大到外交问题的事例,比如,著名的大阪人类学馆事件(一九〇三)等。

梁启超从日语里借用“民族”和“人种”这些词语与中国的变革结合起来开始于他亡命日本以后。对这些词语的流传做过重要贡献的是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在第五节中,梁将居住在中国的人群分为“苗种、汉种、图伯特种、蒙古种、匈奴种、通古斯族”六类人种,重新定义“中国史”的主体。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新民丛报》第三十二册,一九〇三年)中,梁启超进一步论述说:“自今以往,中国而亡则已,中国而不亡,则此后所以对于世界者,势不得不取帝国政略,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强调在清朝的准公定民族区分——满、汉、蒙、回、藏这五族上再加上苗族的六族的团结,从而形成“一大民族”,毋庸置疑,这与后来的“中华民族”的外延大致重合。

实际上,在支撑革命派的“种族革命”论的民族、人种的理论构成中,随处可见梁启超所介绍的伯伦知理的国家论。比如,革命派论客汪精卫的《民族的国民》(《民报》第一至二号,一九〇五年)就是以论敌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等文中的民族、人种论为基础的。关于这一点,若将两者比较阅读即可一目了然。汪精卫等革命派的民族理论虽然是围绕着“种族革命”的是非对保皇派进行严厉批判,但是,从其概念、用词到问题构成,很多是参考了梁启超的先行文本的。

总之,可以看出在对清朝体制的态度上显示出尖锐对立的革命、保皇两派,在种族这一民族差异的统合层面上,所立之地却意外相近。站在排满宣传最先头的章炳麟,虽然在担任《民报》主笔时提倡“复仇”、“光复”,但是,后来也渐渐放弃种族观念,开始谈论起将地域内的满、蒙、回、藏各族统合成“中国”的建国构想。而且,同一时期,章炳麟认为在民族主义中“国粹的保存”不可或缺,与刘师培、黄节等具有革命志向的古典学者一起创刊《国粹学报》,致力于国学的宣传和发扬。传统学术也与革命实践互为表里,被置换为“国粹”(nationality)这一经由日本的近代性框架解读。

“中华民族”一词是在上述《民报》和《新民丛报》论争展开期间、也就是一九〇五年前后流传起来的。“中华民族”,虽然存在着狭义上指汉族还是包括满、汉、蒙、回、藏这五族(或者六族),换言之,是持“小民族主义”还是持“大民族主义”这样的分歧,但是,大致而言,革命派也逐渐开始承认后者的民族概念,作为各民族融合或者同化的高层次概念,“中华民族”一词通过辛亥革命基本固定下来了。

三、中国史中的“北”与“南”

在上述中华民族论的成立过程中,一九〇七年君主立宪论者和革命派章炳麟之间所展开的论争饶有趣味。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中认为“汉满蒙回藏五族皆是中国之国民”,强调应该将这五族统合为一,形成“中国国民”。对于杨度的反对排满革命、提倡“满汉平等”、“蒙回藏同化”的“国民统一之策”,从正面进行反驳的是章炳麟的《中华民国解》。这里我们可以读出章炳麟的排满光复论微妙地转换了种族主义的“复仇”基调。虽然他的基于满、汉敌对关系的革命论并未发生变化,但通过对“金铁主义”的批判,这位革命理论家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民族差异和国民形成的错综关系上。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共和国家,无疑就是此处章炳麟所命名的“中华民国”这一民族—国家(nation-state)之定义。

须指出的是,杨度的议论绝不是孤立的。对梁启超等保皇派,准备预备立宪的中央、地方士绅和知识人,也有许多共鸣者。另外,留学日本的部分满人贵族对于杨度的“五族合一”的中华民族论产生共鸣,主张迈向统合多民族的“国民主义”的立宪改革的主张也受到瞩目(鸟泽声《大同报序》,载《大同报》第一号,一九〇七年)。当然属于清朝体制下的既得权益阶层的满人,与排满民族主义在政治上处于尖锐的对立关系。旗人留学生也被视为革命派的眼中钉。然而,即便如此,在最早构想了新国家与民族、国民的应有关系这一点上,可以说杨度和鸟泽声无疑是中华民族主义者(拙稿《中华民族论的谱系》,载饭岛渉等编《系列二十世纪中国史一:中华世界与近代》,东京大学出版会二〇〇九年,81—102页)。

从中国的地域、空间构造上来看这一点,杨度之所以成为“五族合一”的民族主义者,一个很大的理由是因为他的活动舞台是在包含着满、汉尖锐对立关系的北京。供职于宪政编查馆、处于立宪改革漩涡之中的杨度,正因如此才必须敏锐地意识到统合“内地”和“藩部”的清朝的双重构造。另一方面,对于以南方中国为主要阵地的革命派,或许蒙古和西藏等“藩部”的存在是缺乏现实感的遥远世界的事情,仅成为让人联想到清朝腐败和野蛮的负面对象。就在这时,爆发了辛亥革命。

如此看来,革命派(章炳麟)和立宪派(杨度、梁启超)的民族、国民观的差异,似乎不仅在于对清朝的政治态度上,也可以归于中华世界的展开、膨胀过程中“北”与“南”的地域性差异上。如上所述,妹尾达彦将三世纪到十三世纪的大约一千年称为“中华的分裂和再生”,从五胡南北朝时期的游牧民的移动、南下以及隋唐时代文化的持续性变化中,找到所谓的“唐宋变革”论中所说的中国史上的一大划时代性。由此找出“汉民族”意识的形成这一历史底流,而此中即有为后来的中国史所继承的两大文化特征。那就是“干燥地区华北的游牧的、畜牧的文化以及湿润地带华南的农耕的、园艺的文化”。自不待言,从隋唐王朝开始,与宋对立的辽、金以及元、清王朝以华北的自然风土和历史环境为基础,不仅支配了中国“本土”,而且还支配了“外中国”的满洲里和蒙古地区。妹尾指出,在这些“华北”王朝中,可以观察到与游牧骑马军团、世界宗教(佛教等)中央欧亚草原地带广泛可见的文化上的共有,统治方法采取基于点和线的间接统治形态。与之相对,从南朝到唐后期、宋、明,继承下来的华南的汉人政权,以肥沃的耕地、与南海相关的海洋贸易为基础,以步兵、水军的军事组织和传统宗教(道教)等为代表,创造出与东南亚连续的文化,给当地社会带来更为直接和全面的统治(前揭妹尾论文,76页)。

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 篇4

辽宁省开原市八年级历史上册 8《辛亥革命》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编历史短剧《孙中山听故事》或《武昌起义》,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产生历史认同感,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发挥;通过分组讨论、列表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使学生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激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通过分组学导,合作学习,使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勉励、理解他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学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①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革命纲领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分组讨论和列表格的形式以及教师导疑,帮助学生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建立的历史条件和同盟会的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中考资源网

□教学过程

让一位身着中山装的学生走上讲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

中山装现实生活中人们还穿

□提示或建议

来;然后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同学穿的是什么款式的服着,学生比较熟悉,以此为切装?”学生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争着回答。这节课就学习有关孙中山的故事,由此导入新课。

入点,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孙中山像、影片以及纪念辛亥革命的文字图像导入。

(1.兴起)展示夏威夷风光图片或者风光片片段,让学生

有关夏威夷的情况学生在地以快速抢答的形式回答在1894年孙中山在这里创建了什么理课上已接触过,把地理知识组织?学生答出:1894年在檀香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

与历史知识结合,图片添加了美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愉快学习,并进行综合性学习。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兴中会成立简表》,指出兴中会成立的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想像宣时间地点以及革命纲领。指导学生看《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誓的场景。讨论时,先让学生秘密宣誓的地方》图,指出兴中会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畅所欲言,自由讨论,再选派创立合众政府”作为纲领。教师作解释,让学生讨论这个纲

小组代表发言。注意提示学生领的性质,学生踊跃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不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同见解,逐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由;一是看问题要看主流。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然后总结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为理解同盟会纲领作铺垫。

(2.发展)继兴中会成立后,全国各地成立了许多革命派团体,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光复会、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

引导学生善于从教师的讲述中获取或捕捉信息,作为思考团体。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统和探究的素材,由已知分析引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这时怎

出未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中考资源网

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生理解并从课本找出它包含的含义、作用。

同盟会成立后,先后领导了哪些起义?播放《上下五千年》同盟会领导的历次起义。(也可让学生朗读林觉民的《与妻书》)

让学生体会革命的艰难和曲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发扬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提问:同盟会领导的这些起义起了什么作用?这些起义使清朝统治基础更加动摇,并加速了革命的发展进程。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高潮)学生表演武昌起义的过程。多媒体显示大背景:再现历史,体验历史,锻炼学《武昌起义》。理解什么是辛亥革命。

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指导观察课本37页漫画,帮助学生理解“上谕”和“乱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勉事肃清”词的涵义。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从上面讲到励、理解他人,培养学生合作的历次起义及武昌起义,找出答案。相互议一议,并要求领会“野火烧不尽”的深刻寓意:尽管清政府加紧镇压革命运

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动,但“野火烧不尽”,以孙中山为首领导的辛亥革命最终力。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教学过程

多媒体显示《武昌起义形势图》《清分崩离析图》:从中引

讲这些内容时尽量地深入浅

□提示或建议

导学生分析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条件:武昌起义后,各省独出,多增加一些感性认识。立,清政府名存实亡,奠定了政治基础。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为民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各省代表集会南京,奠定了组织基础。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清政府名存实亡。

观看有关中华民国成立的录像或电影。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感受真实的历史场景。记住中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中考资源网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教学过程

(5.历史意义)用课本36页的动脑筋题,让学生评价辛亥

引导学生评价辛亥革命:教师

□提示或建议

革命,同时理解掌握辛亥革命历史意义。通过学习以上的内指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容已经为其作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提示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标是什么?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纳:辛

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是成功的;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快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革命又是失败的。

共和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电脑显示孙中山遗言:“革命尚未成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引同志还须努力。”此话可作材料题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可提问为什么说“革命尚未成功”?你怎样评价这次革命?你从中学习到了哪种精神?

多媒体展示歌谣,总结本课知识点。

孙中山建同盟,三民主义作指导,兴民族争民权,改开土地为民生。武昌起义震华夏,辛亥革命创民国; 推翻清朝帝制结,民主共和人民心。

展示学生的课件及其他的小报等。

根据情况应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教学反思:课堂气氛活跃

八年级历史上质量分析 篇5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溪口中学:谭海鹏

2008—2009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历史教学工作,吸取教训,有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本人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抽样分析,取卷样本为本校八年级一班,共计52人。

一、试卷评价 1.总体评价:

本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题为全县统一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份试卷的命题,整体难度是适中的,题目设计科学合理。

2.题型及特点:

全卷分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难易情况:从总体来看,试题难易适中。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16个小题,共计48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比较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对历史知识的整合也有一定的要求。

第二至第四大题,共计52分。试题涉及组合列举、材料解析题和综合探究题,这些题包括综合归纳、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题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理解等能力,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分析、比较和概括知识的能力,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3.考试内容:今年八年级试卷主要考查了有关中国近现当代史的主体内容,从而了解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况。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初二(1)一个班,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参考人数53人,平均分为54.3,及格21人,及格率为39.6%对于初二年级来说,一班的均分在几个班来说算是高的了,但是却没有高分。

三、得失分分析:

1、选择题:本题最高得分为42分,最低得分为9分,出错最多的是第1小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命题跨度范围小,针对性很强,应该说是一道容易题,但是学生的得分率只是10%,出现了与其他试题相差甚远的情况。查其出错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复习时不注意识记,另一方面仍然是对基础知识把握的不够牢固。其次出错较多的是第9小题,得分率为21%。出错原因大都是对有关历史事件的历史事件、历史时间这些基础性的知识没有掌握好。尤其是学生不能总体把握历史事件的脉络

本题学生得分比较高的是第3 题和第8题、第10题,得分率为95%,其次是第2、4、14题,得分率为75%,第5题、第7题得分率为60%。

2.列举题(有2小题,共16分):答得比较好的是第18题,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名称。此题学生犯的错误主要是第一小题.3.材料分析题:本部分2小题,第1题9分,第2题12分,共21分。本题是基础题,学生答得还比较好。

4.综合探究题(1小题,共15分):此题的第3小问,学生普遍答得不好.第2问由于学生对问题的掌握和理解不到位,所以才导致了严重的失分现象。

四、教学建议:

1.进一步抓好双基,继续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能力培养,这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只有双基打好了,做题才会应对自如。

2.重视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避免走弯路。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4.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5.教师要强化自身素质。在全面掌握历史知识体系的同时,丰富相关学科知识,要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实现其与历史学科教学的联系。

总之,八年级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平等善待各类学生,抓好查漏补缺,学会科学的记忆历史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后果、影响、作用等)的方法,初步建立知识体系框架,注意学习能力培养,适当延伸、迁移,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抓好单元内的综合过关练习。注重克服负面积累,防止两极分化,争取不让每位学生掉队。

白沙中学2007-2008学第二学期

学校工作总结

2008年春季,我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精神,执行县委县府和教育局有关文件规定,继续以创办平安和谐校为目标,坚持以创新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一个学期来主要工作回顾如下:

一、夯实德育展实效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本学期通过行政会、校务会和教师会 “三会”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使教师牢固树立“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学校在每周一次的教师会上,坚持组织学习时事,学习有关文件,使先进的、典型的案例成为年轻教师实施德育的参照,为教师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科渗透 提高效果 一是坚持以思品课为德育主要课程,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二是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并要求在各科计划和教案中具体体现德育内容。

3、创设活动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一、制定“师德教育规划”,让师德教育有“前进”的“航标”。同时深化“师德建设月”及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为主题的师德承诺活动。本学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班主任工作会议,举办师德辅导报告会等形式,提高活动效果,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第二、夯实检评,规范学生行为。学校把创“无尘班级”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重点和标准,认真开展“评无尘班级”活动,做好纪律卫生保洁和学生晨检工作,狠抓寝室管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劳动习惯。第三、切实抓好团队的建设与活动。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及主题班会活动,扎实每周一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班队会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等相关节日开展各有关主题系列活动。学校里出现了层出不穷 的好人好事,七年级的3名学生拾到一百元钱和重要证件,通过教师归还给失主,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生病的李家艳、石华文、何修荣、王治永四位老师带病坚持工作,为老师们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三月份启动代理家长帮扶活动。四月份,组织学生祭扫红军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开展了“情系白中,实习文娱汇报”演出,“激情奥运、阳光校园”读书活动,七、八年级全国数学决赛和九年级化学实验素质能力竞赛,“小手拉大手,共筑禁毒长城”作品评比;五月份,法制进校园“学法、知法、懂法”的活动;六月份,“满意在白中暨整脏治乱”演讲比赛,学生反邪禁毒征文活动。

4、加强家校联系 形成整体合力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课堂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本学期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六月份召开了毕业班家长会,就毕业生升学方向进行正确引导。

5、加强综合治理 创建平安校园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复习(精) 篇6

第一单元史前人类社会与古代区域文明 第1课史前人类社会

二三百万年前,历史上出现了最早的打制石器。石器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人类的诞生。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并逐步掌握了使用火的本领。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原始人在进化中逐渐形成了现代三大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距今约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

西亚、中国和中美洲是人类最早的三个原始农业中心,氏族公社是以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集团。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被称为农业革命,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始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原始宗教、艺术和文字等精神文化。图腾崇拜、洞穴壁画、图画文字在内的原始宗教、艺术、文字等精神文化遗产是我们了解原始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途径;在了解相关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整理出史前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先后顺序。

史前文化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原始宗教、艺术和文字。(一原始宗教: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

(二洞穴壁画是原始艺术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壁画内容多以动物题材为主,反映原始人狩猎生活的场面。

(三原始人最初使用结绳和刻痕记事,后来发明了图画文字。图画文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以人和自然物为符号,将一整套的图形刻画在树皮、石、骨或皮革上,来表达某个完整的事件或想法。

第2课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的地理范围基本与今日的埃及相当。它地处非洲的东北部。

古埃及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法老是最高统治者,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金字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不仅体现了古埃及建筑的巨大成就,而且反映了古埃及政治体制、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

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古埃及人就发明了象形文字。第3课古西亚文明

古代西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地区之一,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地中海东岸。古巴比伦王国在国王汉穆拉比时期统一了两河流域,公元前1800年左右,希伯来人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犹太教。其主要经典《圣经》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大流世一世统治时,波斯帝国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流士一世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实行了改革。

古代西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地区之一,其文明最初发轫于两河流域。《汉穆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统治的工具。

生活在西亚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西亚的文明历史,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汉穆拉比法典》、犹太教及《圣经》等,都对后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第4课古印度文明

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古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的棉花栽培者,精心规划与建设的城市是哈拉帕文明的重要特征。

“印章文字”是古印度最早的文字,古印度种姓制度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种姓制度是一种贵贱分明、界限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一般实行内婚制。

古印度是指整个南亚次大陆,佛教发祥于印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为“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主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佛教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欣赏佛教文化的遗迹,养成尊重宗教信仰,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向东南传入东南亚,向西北传入中亚,公元前后佛教经由中亚传入中国,后又由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第5课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爱琴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历时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在希腊众多城邦中,斯巴达人崇尚武力,雅典以创新精神和发达的民主政治著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雅典文化是古希腊文化的杰出代表。

雅典的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纪时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为维护民主制,雅典人发明了陶片放逐法,但是雅典的民主有

很大的局限,限于雅典男性公民中,重要官职被贵族掌握,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统治。

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和希腊军队远征东方,建立了

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远征是一次掠夺性战争,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

波斯人:建立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大流士改革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希腊人:雅典的民主政治,古希腊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战争总会给人类带来破坏和灾难,但有时战争在客观上却能起到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交融的作用。

第6课古罗马文明

意大利半岛是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它位于地中海的中部。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30年,屋大维自称“元首”,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2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结束,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间产生了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基督教的经典是《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者合称《圣经》。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基督教后来成为罗马国教。

在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也为教会所垄断。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表现于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

第7课非洲与美洲古文明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公元前400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期,居民学会饲养动物和栽培农作物。公元前500年,西非已开始制作铁器,诺克文化是西非早期铁器时代的代表。

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展示了非洲人民所创造的文明成就。美洲最古老的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先后创造了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第二单元中世纪的欧洲区域文明 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

公元5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大动荡时代。欧洲进入中世纪。

中世纪之初,西欧社会开始了封建化过程,最终形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公元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缔结了《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成为后来德意志、意大利和法兰西的雏形。

在西欧封建社会,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居民的主要生活用品都有在庄园内生产。

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都是中世纪著名的城市。

第9课基督教会

在中世纪,基督教会是欧洲社会的重要势力。

1054年,西方以罗马为中心的教会与东方以拜占庭为中心的教会决裂,前者称公教,又称罗马公教(汉语译为天主教;后者称正教,又称东正教。

罗马天主教会、西欧封建主和大商人打着宗教旗帜,向地中海东部国家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十字军东征(1096年——1291年。

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开始复苏和兴起,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是西欧第一所分系科的大学,此后诞生的法国巴黎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等都是中世纪著名的大学。

教堂是中世纪西欧建筑艺术的突出代表,哥特式建筑则是当时教堂建筑艺术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第10课拜占庭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继续存在了近1000年之久。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盛极一时。在即位期间,组织法学家对古代罗马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编成了《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学著作,统称为《查士西尼民法大全》。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立法产生重大影响。

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土耳其人所灭。

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第11课莫斯科公国

公元9世纪,居住在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建立了许多小国,称为公国,首领称王公。

十六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核心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1547年,大公伊凡四世举行加冕典礼,改称“沙皇”,莫斯科大公国称“沙皇俄国”。伊凡四世推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第三单元亚洲区域文明的发展 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

公元前1世纪,朝鲜半岛逐渐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到676年,与唐朝结盟的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定庆州为首都,为新罗王朝。

10世纪时,武将王建起兵击败新罗军队,统一了朝鲜半岛,改国号为高丽。1392年,大将李成桂废高丽国王自立,次年改国号为朝鲜,后迁都汉城,从此开始了朝鲜最后一个王朝——李朝(1392年——1910年的统治。

约在公元2世纪末,日本列岛的西部——九州北部,出现了邪马台国家。以后,本州岛上形成了大和国家,其首领天皇。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革新”。

7世纪起,日本开始向中国派送遣隋使和遣唐使;从中国引入汉字、佛教和政治制度、并模仿唐长安城,先后建造了平京城(今奈良和平安城(后称今都。

《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的名著。

4世纪至7世纪,印度逐步确立了封建制度。1526年建立了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帝国在沙贾汗父子时期达到鼎盛,泰姬陵印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

1764年,莫卧儿帝国成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第13课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南为阿拉伯海。是阿拉伯人的故乡,也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宣扬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神,自己是安拉的使者。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的历纪年元开始。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是阿拉伯国家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的经典。

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中具有世界影响的民间故事集。第14课蒙古帝国

蒙古人属于游牧民族,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创立了军政合一的国家制度。主持创造蒙古文字,颁布法律,提高了蒙古人的文明程度。

忽必烈自立为大汗后,迁都大都(今北京,1271年改国号为元,后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

成吉思汗生前将征服地区的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这些封地在不断扩张中形成了四大封地,通称四大汗国。

第四单元从区域文明向全球文明的过渡 第15课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掀起了一系列海上探险和殖民活动。1492年10月12日,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首次登上了美洲巴哈密瓜马群岛。

1498 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巴开辟了由欧洲直达印度的新航路。1522 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第 16 课 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孪生兄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葡、西矛盾再次激化。教皇 亚历山大六世颁布训谕,以穿过大西洋上的一条

子午线作为葡、西势力范围的分界线。1441 年,葡萄牙人在西非海岸猎掠黑人,贩运为奴,由此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在贩卖过程中,形成了“三角贸易”体制。奴隶贩子带上廉价工业品,从欧洲航行至 非洲,称为“出程” ;在非洲沿岸用廉价工业品换取黑奴,然后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称为 “中程” ;用黑奴换取金银和工业原料,最后返回欧洲,称为“归程”。这种欧洲——非洲 ——美洲的航行和奴隶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第 17 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14 世纪到 16 世纪,意大利掀起了一股人文主义思潮。中世纪的基督教会以神为宇宙 的中心,而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推崇个性自由,注重现世生活,创造出大量特点 鲜明的思想文化作品。史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 文化运动。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和中心。“文艺复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 “文学三 杰”(佛罗伦萨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和“艺术三杰”(达· 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16 世纪,德国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马丁· 路德。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的建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 18 课 17 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1603 年,斯图亚特王朝开始了英国的统治。1649 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同年,英国取消君主制,宣布为共和国。1653 年克伦威 尔解散国会,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1660 年,查理二世复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 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庭政变,拥立威廉为王,史称“光荣革命”。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从此,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第 19 课 启蒙运动 17 至 18 世纪,欧洲以法国为中心,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所谓启蒙,就是启迪愚昧,普及文化教育。伏尔泰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主张限制王权,实行“开明”君主制度。18 世纪末,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顶峰,以狄德罗为首编撰的《百科全书》,提出建立资 6 产阶级共和国。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并提出建立民主 共和国的主张。第 20 课 美国独立战争 至 18 世纪中叶,英国在北美建立的 13 个殖民地已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英语成为 通用的语言。1775 年 4 月 19 日,英军到波士顿附近搜查民兵军火库时,在列克星敦遭到了民兵的 袭击,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1776 年通过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独

立。1787 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规定: 美国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权的联邦制;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这部宪 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1789 年美国产生了第一届国会,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第 21 课 法国大革命 18 世纪后期,法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束缚,人民生活艰难,政府 也因严重的财政危机而陷于破产。1789 年 5 月,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不能满足第三等级的要求,最终激起了革命的 爆发。7 月 14 日,起义群众攻占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开始。1792 年 9 月 22 日,国民公会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历史上称其为“法兰西第一共 和国”。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恐怖手段打击国内外敌人,史称“雅各宾派 专政”。1799 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开始独裁统治。历史上称其为“法兰西第一帝国”,亦称 “拿破仑帝国”。第 22 课 美国南北战争 19 世纪上半叶,美国两种经济制度产生激烈冲突,奴隶制的存废成为矛盾焦点。《汤 姆叔叔的小屋》激发了人们反抗奴隶制度的情绪。1859 年发生的约翰· 布朗起义,把废奴运动推到了顶点。1860 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1861 年南北战争爆发。《宅地法》和《解放 黑奴宣言》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形势。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结束。南北战 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7 第六单元 第 23 课 工业文明的产生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提出了宇宙 空间是无限的论点,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指出行星是按照椭圆轨 道绕太阳运行的。17 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被称为 “近代物理学之父”。他证实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17 世纪中期以后,欧洲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了英国。牛顿是这个时期 科学成就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系统阐述了万用引力定律和其他科学成就,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万用引力定律的提出,提示了一个道理:自然办万物的运行是有规 律的,规律是能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的。第 24 课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它从 18 世纪下半叶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 中叶。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最初发生

八年级历史上辛亥革命 篇7

震, 丰富的图片资料, 详实的内容, 清晰的脉络, 独具匠心的设计, 是以往的教材

看无与伦比的。在一学期的具体教学中也感觉到教材的切实可行、新颖独创, 打破了上几十年来历史教材僵化的局面。相比以往教的教材纳出五点, 可圈可点之处笔者从初中教。育施教者的角度归

《一、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历重点, 以往的教材是放在初二一学年进史史行, 。再从鸦片战争进入近代史的学习初二上学期先用四课时学习古代, 与到蒋、汪发动反革命政变, 国民大革命社的失败结束。到初二下学期再从南京国会雷同民政, 整个近现代史被人府的成立继续学习, 体系与高中为割裂成几部》分, 内容烦琐, 而且跨度较大。近现代八史本身头绪繁多, 概念繁杂, 须记忆的年不符合初时间更多, 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反而加重学生, 学生学的负担, 习级◇◇谢困难, 掌握不牢固, 认为历史是最没兴 (琳新教材打破了原趣、最没价值的学科。有的框架结构大胆下创新, 全书由六单元组成, 前三单元叙) 述了整个近现代史最基础的内容, 而后教从标题看已经是很清三个单元为三个专题楚。了前, 分别是晚请三单元的内容材史、民国史、共和国史, 叙述了整个近

现代史的一条主线, 条理非常明晰。而每一单元的线索同样清晰。

二、图文并茂, 直观性强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插图一直是根据照片沟描的线条图、想象图, 色彩单一, 教师感觉失真, 学生感觉无味。而在《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有大量的彩色图片资料, 在长达130页的教材正文中只有13页没有图片, 其余的少则一副, 多则六副。图片资料所占的篇幅甚至超过文字资料。这些图片大多数是照片, 既有重要人物的画像、照片, 也有文物照片、古迹照片等等,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读性。初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 一切知识的掌握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历史教材叙述的又都是远离现代生活、不可再现的往事, 这就为学生的感知增添了困难和障碍。照片资料弥补了这些不足, 照片是凝固的历史、形象的历史、传神的历史、可视的历史。人们被照片所激发的思绪是任何文字都不能替代的。照片的大量引用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三、内容全面, 贴近生活

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费弗尔提出:“只存在作为整体的历史, 历史应当是包罗万象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也提出:应当重视“政治以外的历史”, 把历史写成整体是历史的时代精神。《历史与社会》正是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 用了比较多的篇幅讲述社会生活和文化史的内容。在前三单元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主要脉络之后, 用三个单元详细介绍了与我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工业、文化、社会生活。

四、史料教学, 开拓思维

历史学习的一重要原则是“论从史出”, 而在以往的历史教材中, 史料相当有限, 而结论性的论述却充盈其中。如果让学生仅仅通过阅读课本进行讨论与思考, 那么学生的思考将会成为缺少内容的泛泛而思, 其所进行的讨论也不可避免的完成为泛泛而谈。而在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史料, 一改以往教材的弊端。这些史料除了在正文中出现, 还有在“读与思”中以问题形式出现, 这实际上就是史料分析题, 笔者做了统计, 一册书共30道史料分析, 史料丰富, 既有数据, 也有漫画, 既有新闻报道, 也有毛泽东的诗词。面对这些问题, 学生开始了积极的思考, 在阅读、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过程中, 其历史思维得到训练与培养, 同时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 也开始品尝了历史学习的乐趣。在先前的历史学习中, 学生经常有一种错觉, 历史教科书中所提供的问题都很简单, 只需记背就可解决, 上课听否无关痛痒, 所以历史课成了休息课。所以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合理地运用史料教学, 可以更好的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从而达到“以史启智”的目的, 使历史学科的内在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五、以学生为主体

现代教学理念告诉我们, 学生是作为一种活泼的个体, 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使课堂层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 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职能。而在传统历史教学中, 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思维与自我体验;重结论、轻过程, 使得历史学习只需听讲和记忆, 忽视学生的智慧和个性。这有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也与历史教材有很大关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长期以来历史教材繁琐、呆板、缺少时代气息, 有人喻为“沉睡的羔羊”。《历史与社会》的问世, 大大改变了这种局面, 教材的创新, 评价体系的改变, 它给教师以很大的拓展空间, 可以放开手脚地教, 不再拘泥于书本。学生也有了自我思考、表现个性的机会。

上一篇:描写生活变化的优秀作文:“乐不思蜀”的爷爷奶奶下一篇:最新植树节主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