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2024-08-23

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精选8篇)

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川教版教材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3课《辛亥革命》。本学习主题主要体现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一系列抗争与探索,从而使中国一步步走向近代化的历程。其中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是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共分有三目:革命的酝酿,武昌起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这节课的线索就是革命的背景——爆发——结果——意义。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是历史学科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一种尝试,试图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充分分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的合作中,活动的参于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思维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所以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在导学案设计中,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知识层面的掌握,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师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初中学生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学习中兴趣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氛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记住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

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知道辛亥革命发生的过程及相关事件,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及概况,

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能力与方法

1、搜集孙中山革命活动相关的资料,了解孙中山的革命生涯,掌握收集史料,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分析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及三民主义内容的分析,培学生掌握论从史出,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3、通过课前小热身,使学生培养起自学历史,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4、通过提炼教材,使学生学会历史的基本概括规纳的能力

5、通过资料分析和评价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加强对事物本质的挖掘能力逐步掌握对历史事件的客观众分析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前搜集孙中山的生平资料及图片,学习孙中山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了解辛亥革命及一系列革命斗争活动,学习革命先辈们勇于探索,立志奋斗,不的积极进取的斗争精神。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及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导学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孙中山的生平资料,了解他的革命活动。

预习教科书,完成导学案——“课前小热身”。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教师引导。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师:今年国庆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

生:略

多媒体播放国庆__周年阅年式的精彩片段,生谈观生感。

师:有没有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骄傲。回答(略)通过这次阅兵式可以看出中国的确是强大起来了。可是我们学了历史就知道,__年前的中国是不是这个样子?生回答(略)那时的中国多灾多难,充满了耻辱和艰辛。下面就让我们从现实走近历史,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中取材,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与旧中国形成强烈对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体会中国的发展强大来之不易。

(二)、链接旧知识,回顾近代以来列强发动过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及中国人民所做的探索

生:列举近代以来的四次侵华战争,及其结果和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思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国救民所做的斗争和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

生:归纳出.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结果——失败,说明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探索和斗争,回顾维新变法失败的教训,斗争必须由改良走向革命,)

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顺应历史潮流,开始拿起武装进行斗争,并于__年前的今天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辛亥革命。

设计意图: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所做的探索进行复习,有利于旧知的巩固,同时,自然地过渡到本课内容,使学生从线索上清晰地把所握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层的探索,认识到革命斗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三)、课前小热身:学生小组交流课前预习的学习内容。了解本课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知识点。

设计意图:课前了解线索和基本知识点,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重难点问题和重要知识的理解落实。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课堂进行时——新课解析

1、小组交流: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引导学生分别从组织准备,思想理论准备,军事准备三个方面在小组间交流。

师强调同盟会,三民主义等重要知识的过手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本中归纳出重要的信息,找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落实重要知识点在学案上。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背景资料的介绍。

2、材料分析三民主义

出示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和三民主义的内容资料,请同学们结合这两段材料,分析出它们之产的联系。并评一评三民主义。学生记住三民主义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

设计意图;三民主义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资料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会分析历史资料,引用历史资料,以及客观地评价历史问题。

师过渡:在三民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一大批革命志士投身于反清的武装斗争中,举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推动了革命的继续发展。不久,一场规模壮大的武装起义在武昌爆发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武昌起义。

3、学生观看视频《武昌起义》片段,结合课本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这一重大事件的相关情况。完成导学案的填空,通过观察《武昌起义后国内形势图》说说起义的影响。

生:通过图片说出起义得到了全国很多省份的响应,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影视资料中提取信息,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象。

师过渡:接学生回答,武昌起义使腐败的清王朝摇摇欲坠,中国社会也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4、合作交流,探讨武昌起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四件大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概括出这四件大事:(1、中华民国的成立。2、清朝统治被推翻,3、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4、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学生通过课件,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概况,掌握公元与民国换算的方法。了解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的实事。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使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结果有一个完整地认识,体会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从繁杂的零碎的知识中归纳出重要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师过渡:辛亥革命一方面推翻了清王朝,一方面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所以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5、议一议:阅读材料,并在小组间讨论,根据材料评价辛亥革命。

师交流评价历史事物的一般方法:性质+积极影响(历史功绩)+消极影响(局限性)

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2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障碍,画龙点睛,启发学生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点拨教学法借助“互动”“情境”和“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感受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实现人与历史的对话。本文以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利用点拨教学法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一、点拨教学的重点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走出了数千年循环轮回的历史旧轨,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的第二课,主要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爆发、过程、结果及意义,内容较多,结构完整。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其中涉及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本课的重点内容。关于辛亥革命的成败评价要向学生交代清楚两种不同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肯定它的历史功绩。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学者们看法颇不一致。有持否定态度的,认为辛亥革命耽误了中国立宪制的建立,是乱中国之源,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有的认为辛亥革命造成了一个弱政权,结果导致袁世凯专权,意义不大,不那么美好,不是什么成功。持肯定态度的人较多。有的人认为辛亥革命功劳很大,推翻了秦以来建立并维持两千多年、到十九世纪使中国面临瓜分的君主专制制度,证明了中国人可以自己搞民主,建立民国;有的人认为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作出了贡献;有的人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所走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的趋势是沿着孙中山提倡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目标前进的。[2]9可见,辛亥革命的功与过有太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教学中硬性要求达成一致的看法显然束缚了学生头脑,也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

比如,我们经常套用阶级史观,认为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造成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这种解释似是而非,并且已经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学生的质疑。有学生指出,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修改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表现何其强硬,这说明中国资产阶级也会说“不”。有学者也指出,民主共和制的失败,缺乏现代文化意识是个根本问题。[3]28翻阅史料,发现连孙中山也意识到,包括革命党人在内,大家都想当官、当皇帝,一时间大家都当不了,才有了一个实现共和的机会,其实真正懂得民主、拥护共和的人很少。所以,在学生质疑和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启发,不仅能让学生领悟辛亥革命局限性的根源,也为他们理解民初新文化运动开展的必要性打下了基础。

再如,民国在制度设计上的硬伤。教材指出,《临时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那么《临时约法》体现了美国联邦宪法“制约与平衡”原则吗?如果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去阅读教材,就不难发现,《临时约法》规定的是内阁制,议会权力过度扩张,总统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相互制衡的机制不完善。实力派袁世凯不可能接受国民党设计的这种一权独大、缺乏互信基础的制度,他采取暗杀手段解决矛盾。而国民党也没有通过司法途径谋求解决,孙中山选择“二次革命”,开启了在民主共和的框架建立后,继续用武力解决政治纷争的先例。[3]4这背后的根源还是革命党没有及早完成从革命组织向民主政党转变的历史任务。

历史课从来不缺少史料,欠缺的是挑选史料、精心设问的方法和眼光。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并不简单,涉及诸如是谁摧毁了民初的宪政架构?辛亥革命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纪念辛亥革命等问题,如此点拨能帮助学生抽丝剥茧,接近历史的真相,体验历史学习的乐趣,更符合培养历史思维的新课标要求。

二、点拨教学的设计

高中历史课堂能否打造成学生“自然生长”与教师“助长”有机结合的生态课堂,关键在于点拨教学是否发挥“画龙点睛”“点石成金”、拨乱反正、拨疑为悟、拨难为易、拨暗为明和拨死为活等作用。

(一)根据教学环节确定点拨的类型

1.导入性点拨

即开始引入新课并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点拨,它是上好一堂课的前奏曲。需要、兴趣、矛盾冲突、情绪感染等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就“辛亥革命”一课而言,直接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介绍历史背景虽然全面,但难以让学生置身历史现场。笔者的做法是先呈现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发动的武装起义地点分布图,然后提出质疑:武昌是个发动起义的理想地点吗?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四面受敌的省会城市起义能够成功?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涉及历史背景,但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增加了思维含量,要求学生梳理史实与问题的联系,导入效果较好。

2.整体性点拨

按照现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观点,特别强调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整体研究和把握。整体性点拨就是教师在进入新知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目录、大小标题、导语、知识结构图等从总体上感知教材,了解梗概和各目之间的关系,掌握整体知识的核心内容的粗线条的认知结构。例如,用单元知识框架表现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中的地位。

3.重难点点拨

点拨教学最忌在处理教材时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当我们在对教材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就要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集中力量攻坚排难。所谓重点,就是教材中具有关键性的知识内容,它在整个教材即大量知识的相互关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起着支配的作用。所谓难点,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障碍和心理、思维障碍,教师要采用画龙点睛的办法,点重点,拨疑难,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拨疑为悟,并以此带动一般,从而收到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的点拨效果。例如,为突破对民初共和体制失败的认识,笔者引入“梁济之死”作为学生讨论的素材。

梁济(1858—1918),清末官员、学者,北大哲学教授梁漱溟之父。曾力主康、梁的维新革命,鄙视旧势力的顽固不化。1918年11月10日以自杀警示国人,死前留下万言遗书《敬告世人书》,其中写道:“此身之死,系为清朝而死。绝非反对共和,而且极赞成共和,因辜负清廷逊让之心,不实行共和爱民之政,故愤慨而死。”又说:“殉清,其实非以清朝为本位,而以幼年所学为本位,吾国数千年先圣之诗礼纲常,吾家先祖父先父母之遗传与教训,幼年所闻对于世道有责任为主义,此主义深印于吾脑中,即以此主义为本位,故不容不殉……国性不存,我生何用?国性存否,虽非我一人之责,然我既见到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后唤起国人共知国性为立国之必要。”

提问:梁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想以死达到哪些目的?民初哪些政事促使梁济发出“国性不存,国将不国”的悲叹?造成梁济之死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有人认为如果梁济对历史稍稍多一点信心的话,1918年他本是可以不必去死的。为什么这样说?

如此处理能以点带面,通过个案探讨引导学生感受民初体制转型过程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黑暗与进步并存的复杂历史面貌,从而全面认识辛亥革命带来的历史震荡。

4. 终结性点拨

在课堂的尾声,教师应点拨学生对所学知识作进一步的归纳总结,使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一方面让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水平上认识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串珠成线,前后连贯,形成系统,使处于发散思维中的学生回归教学核心价值观。

就“辛亥革命”而言,小结时引入学者的观点供学生讨论有助于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高屋建瓴地审视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的意识。例如,学者箫功秦认为,辛亥革命恰恰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大混乱的开端。辛亥革命之后的悲剧,就是形成了中国的碎片化,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2]123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与教材观点截然相反的观点往往能引起学生辩驳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重新梳理教材知识,主动归纳出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更重要的是这一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革命并不是推动历史的首选手段,而是最后手段。要创造一些制度增加社会的试错能力,培育多元的社会整合机制,帮助国家来完成社会转型,避免大的动荡。笔者认为,今天中国又处在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个人和民间力量都有责任来支持而不是摧毁国家权威以实现新体制的转变。这也是今天的我们值得从辛亥革命中吸取的教训。

(二)根据学生反馈确定点拨的时机

把握点拨时机,是使点拨精彩有效的关键。适时、适量、适度地点拨关系到师生对话的成效。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现实及教育规律为起点,制定科学的启发策略,及时而准确地抓住启发问题的切入点,在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知识的最佳生成点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

1.在学生失误时点拨,促使准确领悟

当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或者出现知识性错误而学生还没有发现时,教师如果不加理会,或者直接端出正确答案,学生不仅不能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会一错再错。例如,“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这一教材表述,学生经常回答成“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或者“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于是,笔者诘问:什么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分别是什么?中国的专制制度只有两千年的历史吗?辛亥革命后中国的专制统治结束了吗?帮助学生梳理概念认识错误,并加以修正。

2.在学生困惑时点拨,在梳理中顿悟

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难以使认知结构发生同化和顺应,以致认知脱节,思维受阻。例如,笔者提问:清帝退位可看成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吗?绝大多数学生说不能,因为“光荣革命”是英国的,怎么能和辛亥革命扯上关系呢。这时笔者利用旧知识进行点拨,让学生回顾光荣革命的过程,思考“光荣”两字的含义是什么?比较清帝退位过程和光荣革命的相似点。这样,通过设计合适的坡度,架设过渡的桥梁,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设问,为学生找到思维的突破口,即进入“最近发展区”,从而化解难点,帮助学生排除因思维定势的干扰和非本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思维偏差。

3.在看似浅显处点拨,逐渐深化认识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发生过程等细节比较忽视,认为这些自己能看懂,不需要深究。然而时间涉及历史阶段分期和横向、纵向联系与比较,只有将同一年国内外发生的事件罗列在一起,然后点拨寻找其中的相互关系,才能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例如,辛亥革命前夕大事记可罗列如下。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1905年日俄战争,立宪日本战胜专制沙俄;1905年同盟会成立;1906年慈禧太后宣布立宪;1908年光绪和慈禧去世;1911年4月,同盟会发动黄花岗起义;1911年5月保路运动兴起;1911年5月,清廷组成皇族内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提问:结合大事记,分析清政府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变成了所有人的敌人的?

从历史背景看,如果清政府真心实意搞立宪,如果富有政治经验和威权的慈禧太后没有在关键时刻去世,如果在铁路建设问题上与民众沟通,辛亥革命还真不一定能发动起来。正是清政府在政治改革和经济政策上连续犯错,才把立宪派、民众、汉族官僚都推向革命派这边,制造了众多的敌人。大事记的集中呈现能防止学生跌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误区,看到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变数,从而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4.在思维盲点处点拨,厘清分析路径

学生的智力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在某一区域,由于认识水平、认知范围、思维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会出现空白区,有的学者称之为“盲点”。

例如,对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作用的评价,学生习惯使用“窃国大盗”这样的词汇,认为是他摧毁了民国初年的宪政架构。事实上,这个结论是不符合史实的。第一,他在南北议和、清帝退位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减少了流血,避免了更大的社会动荡;第二,他是依法选出来的总统,不是孙中山“让”给他的。第三,民国后他的施政是得民心的。几年内就把被革命打乱了的财政重建起来,实现了收支平衡。[2]59第四,从戊戌维新以来,他就支持改革。如果反对党依法监督,他未必是个“假共和”。可以说,以实力及政治经验而言,袁世凯确实是国内外公认稳定中国的希望。倒是革命派对他不信任,从制定《临时约法》开始,南京临时参议院就没有听取和尊重袁世凯的意见。《临时约法》没有由当选总统袁世凯签字,而由前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签署。当选总统没有机会参与宪法文件的制定,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的荒唐![2]60可见,袁世凯对于创建民国是有功的,国民党对摧毁民初的宪政架构反负而有责任。

没有教师点拨,教材中隐藏的历史线索难以明了,学生就会片面地理解历史。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捕捉学生思维中的“盲点”,寻找清除“盲点”的途径和方法,巧妙提示,以点带面,把学生思维的“空白区”变为“生长区”,“盲点”变为“亮点”,为构筑新的“完形”、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

[2]马国川.告别皇帝的中国[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新课标 革命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由《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来代替《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并不仅仅是文本上的改变,而是在教學范式上的一场重大的革命。虽然传统的教学范式在语文教育中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在出台后所带来的变革,定然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一、从有形无意到形意兼备的语言教学

我国在实施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时,在语言教学方面更注重的是对静态语法的分析,尤其是在将学者对语言学进行研究的体系都搬进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后,这种在静态语法上的强调就更甚了。如教师在讲解“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这两句时,所强调的是推和敲都是动词,都能够做谓语,两个词都可以用在诗中,却并不注重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与所用之妙。在进行文言文讲解时,教师强调的是稳重虚词和实词的用法与关系,对于语境义却很少涉及。过去人们强调的更多是对语言进行理性的分析,却忽视了语言是因情感而存在的。

而在高中新课标中强调的却是,让学生在掌握用语言交流的基本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将语言符号化,要在讲课时将语言的外形和内在的含义结合在一起,共同向学生传授,让学生在明其形时还能得其意,在语言的学习上做到形意兼备。

二、从单一化理解到多元化理解的阅读教学

中国在阅读教学方面,向来强调的是悟,这主要是因为读者的经历不同,个人文化修养不同,所以会在理解上出现差异。但是在过去,这种差异,这种悟的范围却被人们潜意识的给缩小了。在过去,人们认为阅读就是为了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就是为了对作者的心情进行了解。这种接受阅读的论调在国内存在了很长时间,全国使用的教材是统一的,教参也是统一的,就连教案都是统一的,教师和学生在面对文章所能做的就是接受,而无权对文章的价值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

而在高中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却是个人的理解,它要求教师在讲解写作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理解上的引导,而不是将某个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它要求学生对作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被动的,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作品进行解读与再塑造,这样才能与读者的自主性和认知规律相符。

三、从为文酿情到以情酿文的写作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向来是一个难过的坎,虽然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但是写作教学耗时多、效果差却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们每次在讲文章的写作特点时,总是会强调记叙文的六要素、论文的三要素、结构的三环节、说明文的顺序等等,学生能记住的永远都只是这些“形”。除此之外,我们还总是在强调写作的“立意”,即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主题,要求这个“立意”一定要是积极的、向上的、正面的、能反映时代与社会特点的。时间久了,学生们在写文章时就有了套路,文章一律体现时代主旋律,创作出来的东西,故事雷同、观点相似,在高考时为了写“坚韧”,有一半的学生会制造出各种家庭悲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充斥的都是虚情假意,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

而高中新课标在写作方面则要求学生能有自己的感悟与经历,要求写作的真实性与创新性。在教学上,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要帮助学生们学会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写作中,要学会有“感”而发,要学会以情酿文。

四、从封闭到开放的学科教学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语文教学都处在科学主义的一项之下,所追求的也是科学化的语言体系,语文学科的范围不断地被缩小,它所涵盖的已经不再是全民族文化的所有了,而仅仅只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隅,“大语文”被认为的变成了“小语文”。语文教学范围的缩小也直接导致了教学的封闭,语言向来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是语言学的研究体系,而非其他。但是我们曾经所做的却是不断追求语言的科学化,而越是追求科学化,语文学科就变得越封闭。

但是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却打破了这种现状。它所强调的不再是所谓的科学性,而是要想生活学习语文、向文化学习语文、向语文学习语文,我们要做的不再是单纯的学科科学化,而是学科间的开放与融合。学科的开放已经成了代替学科封闭的必然趋势。

五、从单一性到多元化的学科课程

虽然每个人都明白,语文的存在应该是让学生认识生活,然而人们却集体的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的目标被定为学习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被定为升学和考试。对统一教材内容的统一学习,统一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的只是一个有一个知识点,和被理想化、高度抽象化的生活,导致学生对真实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理解偏差。新的高中课程标准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模式,语文不再只有必修课,它还有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的选修课,这其中有诗歌散文、有新闻传记、有戏剧小说以及语言的表达应用,葛洪在那个课程的交叉教学,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对语文有着更加生活化的理解,而语文学科帮助学生理解生活的能力也将被充分的发挥出来。

六、总结

高中新课标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宏伟的蓝图,要想将其变成现实,就需要进行痛苦而漫长的变革,而语文教育的新生就是孕育在这变革之中的。

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或成就,掌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2)通过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两幅图导入,出示珍妮纺纱机、汽船导入(课件1、2)讲授新课: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课件4—11)

1、工业革命概念: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也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2、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前提资本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劳动圈地运动力技术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市场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圈地运动原料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直接原因是手工工场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要

3、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1)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飞梭(凯伊)

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水力纺纱机(阿克莱特)骡机(克隆普顿)水力织布机(卡特莱特)(2)机器动力的革新影响: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类社会开始进入“蒸汽时代”(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轮船(富尔顿1807年)蒸汽机车(史蒂芬孙1814年)(4)工厂制度的出现

从手工工场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4、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出示工业革命在各个领域的图示。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课件12)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蒸汽时代(1)生产力:工厂制度兴起;(2)生产组织形式:(3)经济结构:工业化(4)生活方式:城市化;(5)阶级关系:阶级对立化;(6)社会意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经济自由化(7)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消极影响:

1、无产阶级遭受日益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2、迫使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3、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课件13、14)

1、时 间:19世纪中后期

2、主导地位: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

3、从属地位: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

4、影响:资攫取利益,客观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后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小结:瓦特发明和改进蒸汽机,改变了整个世界 板书设计: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人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永远的辛亥革命高中优秀作文 篇5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多年封建统治制度并掀开民主共和的新纪元篇章,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意义重大,它的爆发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此中国,这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国家,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泱泱大国,永远的甩掉了封建社会的帽子。辛亥革命从思想上解放的人数之多,影响之广泛,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哪一场革命,都是无法相比的,它对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辛亥革命对内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牢固根基至此开始瓦解。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这都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中国力量即将诞生,尽管由于当时的形式或许这种新生力量的诞生还需要很长的道路要走,但它诞生和前进的方向将无法阻挡!

辛亥革命对国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它的直接和间接推动下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首先从政治角度看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爆,中国长期的闭关自守终于被迫划上句号。国内部分官员及知识分子开始明白,不变革便不足以应对中国所面临的千载未逢的.挑战。之后的洋务运动,是一场由清室自发的改革。其重点为改良生产技术,透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试图以兴办工商业来加强中国的国力。然而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显示只限于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并未能根本改变中国自北宋以来重文轻武的观念,

自公车上书以后,在知识分子中普遍出现要求更深层的改革。当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物成为维新派,主张在体制内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国,在皇权之下大幅改变政治及社会制度。维新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但是进行103天以后,因清室内保守势力发动政变而告流产。部分维新人物流亡海外后,主张继续维持皇室;实行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将政治实权逐渐交出至民选政府,主张这种变革方法的当时被称为“保皇党”或“立宪派”。

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发布内阁官制与任命总理、诸大臣。成员名单中过半数为清宗室(皇族)与满人,被讥嘲为「皇族内阁」。立宪派、舆论对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清政府垮台,中华民国就此诞生。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革命党人曾经先后发动十次武装起义,屡次失败,而又能屡次重起,海外华侨的大量经济支援,实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海外华侨在推翻清朝的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孙中山曾经用这样一句言语表达:华侨是革命之母。

其次在文化方面,长期以来的满汉种族问题,在清初的文字狱和剃发易服制度的压制影响之下,到了清中叶的思想中,已经几乎不成问题。绝大多数的汉人对于统治者为满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随著清朝统治的日渐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国革命中,汉满问题开始再度抬头。排满思想更是再度大兴。明末遗老的著作成为当时人的重要思想资源。例如原本并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发现,成为当时知识分子们的重要读物。许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清复明思潮来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清宣传著作有邹容的《革命军》等,对于年轻的革命参与者们造成很大的影响。虽然一些革命家如孙中山在种族革命之外,所强调的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动力仍是排满反满的思潮。推翻满清后,口号也迅速地从「打倒鞑虏」改为「五族共和」,以求统一分崩离析的中国。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作为史学术语,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中国因爆发义和团事件,导致八国联军入侵,朝廷内部顽固保守势力也受到严重打击,在改革势力的呼吁下,慈禧同意开始推行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是为清末新政。其中影响最大的政策,是清政府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后,大量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失去了出路。

此外,清政府于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即立宪运动。其后各省选出了以地方士绅为主要成分的谘议局代表,这些各省的实权人物,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宪,成立责任内阁,但屡为清政府所阻。这些都成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锁!

辛亥革命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影响和意义的深远,在革命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和爱情事迹,不得不让人人对革命者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牺牲精神肃然起敬,这其中的佼佼者,当然是革命的先驱和开拓者孙中山和黄兴,作为同盟会的创立者,孙中山对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的弊病是痛心疾首,年轻时,依然弃医从文,致力于社会的变革,曾经多次流亡海外的孙中山对革命的信念从未动摇过,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当然,革命就意味着“流血”,意味着“牺牲”,但能为伟大的革命追求献身又是多么的有意义!这不正是伟大的革命先驱所向往的么?革命需要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不正是伟大革命先驱的所追求的么?

提到孙中山,令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宋庆龄了,这位曾出身名门的巾帼英豪,为了革命事业,为了革命梦想,毅然放弃舒适的生活,不舍不弃的跟随孙中山,不错这是爱情,可歌可泣的革命爱情,但它也早已超出了爱情的界限,她把爱情不仅仅给了孙中山,更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给了这场令中国历史发生转折的革命事业。

黄兴,曾受孙中山委派,到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广州新军起义。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召集“庇能会议”,议决倾全党人力物力,在广州再举。19初在香港成立领导起义的总机关统筹部,黄兴任部长。于4月27日(三月二十九)发动黄花岗起义,他率敢死队百余人猛攻两广总督衙门,许多革命党人英勇牺牲,黄兴右手受伤,断去两指。起义失败后,他在香港养伤,支持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于28日赶到武汉,被任命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11月27日汉阳失陷后,转赴上海。南京光复后,独立各省代表会议先举他为大元帅,后改为副元帅代行大元帅职权,他均未赴任。短短的叙述,足以彰现黄兴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更显示了他为革命献身的意志。革命并不是为一己私利,革命是为劳苦大众谋幸福,革命是为苦难中国谋出路。革命是为人类的发展清除障碍,革命在革命者眼中,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字眼,而是一个“艰辛”与“坚信”相结合的整体!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篇6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美德等国抓住机遇发展迅速,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值超越英法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面对日益变化的经济格局,列强要求按照变化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到l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的绝大多数地区已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同时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帝国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同时,列强问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在勾结和斗争中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各国更加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2.对中国的影响

l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中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篇7

一、以学案为载体的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上这节课之前, 笔者制定了详细的学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案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现阶段的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学案”引导学生在预习时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 明确学习目标, 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大体的认识, 做到目的明朗。 (2) 理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完成学案上的填空题学生基本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 这就需要学生对“辛亥革命”一课的教材进行认真的自学, 同时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理解困难的地方做出标记。 (3) 做好反馈, 及时获得伙伴的帮助, 在做学案上的选择题、判断题时, 如果有疑难问题可求助他人给予帮助, 并要及时做好标记。学案在这部分还设计了自选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题型尝试去做, 这些题型有材料解析题和简答题。 (4) 疑难解答, 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前3个环节标记出的问题, 如上网查询, 翻阅图书, 师生、生生间交流讨论等。这种课前预习提前给学生发放了学案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尽管不等同于完全的学生自学, 但可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听课的有效性, 而且还可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培养他们构建系统知识的能力

在新课导入阶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具有层次性的问题: (1) 前面几课, 大家学习得比较郁闷, 内容都是列强侵华, 请回忆一下前面学习了哪些让我们深受屈辱的战争? (要求学生回答时以时间作为顺序) (2)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对我中华大地的侵略, 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都进行了哪些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奋起抗争呢? (回答时同样以时间为序) (3) 中国人民不懈探索革命道路的结果如何呢?在学生回答完后, 笔者做了以下过渡:“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当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时, 几乎在同一时代的中国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 是比康有为小8岁的一个同乡, 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拯救中国的道路, 他会是谁呢?”由此进行适当的过渡, 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通过对以上问题串的解决, 引导学生便于找到与前面知识的联系点, 使学生养成构建系统知识体系的历史素养。3史料教学,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能力

在备课过程中, 我提供了相关的史料, 其目的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的, 为了分析这一历史事件, 我给学生准备了以下材料: (1) 设计了一个“读图说史”环节, 制作了一个PPT, 展示了革命先烈秋瑾的头像和她写的一首诗。 (2) 用PPT展示了辛亥革命前老百姓的生活现状。通过展示以上两则史料, 让学生深刻理解辛亥革命前中国各个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 从而认识到辛亥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这一结论。

三、设置相应的情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突出学生的主体的作用, 即以生为本, 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积极思考和探索, 从而自我解决疑难问题。在“辛亥革命”一节的课堂教学中, 我设计了多处的“穿越历史”环节, 并创设了“走进辛亥志士, 感受志士情怀”的情景, 让学生体会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笔者还设计了“观影说史”的情景, 从多个影视资料中让学生感受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为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引起的当时社会风俗和意识的彻底变化, 笔者在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历史材料后, 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为什么会把“割辫子”提升到“皇帝倒了”的高度呢?剪辫子仅仅表现了一种单纯的外在形象的变化吗?随着这些问题串的抛出, 笔者通过课件展示出社会各阶层人士对剪辫子的不同反应:孙中山先生剪掉辫子是在“广州起义”失败后, 这是为了显示彻底和清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剪去辫子是在革命党人的枪口下被逼无奈而为, 显示了一个旧官僚政治投机的心态;袁世凯剪去辫子的时机是在就任大总统前夕, 据说剪辫子时还不断“哈哈”大笑, 显示了名为共和、实欲专制的一种政治野心;梁启超的厨子是在买菜时被群众割去了辫子, 回去后“伤心欲绝”地大哭了几天, 显示了对普通民众对旧习俗难以割舍的情怀……通过这些鲜活的历史史料, 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深刻感受辛亥革命引起的社会变革。

四、设置历史问题情境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并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我在多个知识点处设计了不同难度系数的问题, 使问题具有层次性, 以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相适应, 从而使学生全员参与。如在“观影说史”环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影视资料, 从而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知识点;通过观察《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 小组探究武昌起义成功后国内出现的复杂局势……在本节课结束时笔者还设计了这样一段话:今天, 令孙中山先生忧心重重的旧中国已成过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已然开拓, 但作为炎黄子孙仍需铭记这段历史, 感受革命志士的浩然正气。下面, 让我们在《国父纪念歌》的优美旋律中, 深一层地去思考“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吧?意犹未尽的话语, 引导学生的思考更上一个层次。通过这样不同层次问题情境的设置, 可以有效地遵循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各层次学生的探究意识及能力。

摘要:在“辛亥革命”一节的教学设计中, 笔者根据最近公布的新课程修改稿, 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思, 尤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构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以便使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 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场教学革命 篇8

“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学习内容方面来讲:20%的知识——自学学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从课堂时间分配来说:20%(10分钟)——老师指导、点拨、答疑;70%(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5分钟)——学生自己总结、巩固、检测。该模式采用开放课堂、分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一般6个学生为一组,全班可分成8到9组,按学习成绩、综合表现、性格特点、个人爱好,将小组成员按ABC的形式组合:A为特优生(占20%),B为优秀生(占70%),c为待优生(占10%)。每一小组要有自己的组名、组规、组训、组徽;每个组员要有明确的分工,选出一名大组长做老师的助手,负责整个组的全面工作;再选出两名副组长负责纪律和卫生,另三名学生为各科课代表,正副组长也可兼任课代表一职。小组成员实行捆绑式考核,每节课公布一次小组得分,每天公布一次总得分,每周评比一次班级优胜小组,每月评比一次年级优胜小组,每学期评比一次学校优胜小组。小组考核张贴在教室墙壁。这种组建形式既推动了组员间合作、小组间竞争,又保证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皆有归属感、使命感、荣誉感。小组内每一位组员都不闲着,也不允许任何个人拖小组后腿,一周考核得分低的小组要受到黄牌警告,责任落到组员身上,得分低的组员要受到组内同学的批评、责罚和帮扶。当然,得分高的组则会受到班级、年级乃至学校的层层奖励、张榜表扬。因为人人有目标、有任务、有职责,所以每一位学生都被用了起来,真正落实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念。

“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教学线路图,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长期以来,课堂被老师主宰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而“271”模式不同,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它有三大块:预习、互动、测评,这三大块始终朝着“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的方向,因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271高效课堂”模式创立者——山东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这样说,按语文“导学案”的编制,每一课时都有“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当堂测试”三个部分,每一篇课文都经历独学(自学)、对学(A对A,B对B,C对C)及群学(小组成员集体研讨)。三个阶段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小组成员的合作,每一个步骤都有小组间的竞争。一般来说,“导学案”提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课前自学,对照“导学案”要求,利用手头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完成课文预习。“导学案”就是课堂作业,教师把“导学案”当作业给学生打分,课后不再另外布置作业。“导学案”在课前完成后,老师再请组长组织组员研讨,在小组内答疑解惑,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来请教其它小组或老师,每次质疑都加分,和小组考核捆绑在一起。小组的计分是按“导学案”“展示”“质疑”“点评”四方面进行。课前组长将检查的情况向老师汇报,老师了解每一个小组和组员的情况后,将“导学案”在课堂上要展示的的内容分项写在小纸条上,请组长抽签。组长领到任务回到组内再带领组员研讨,确定组内的C上黑板板书的基础题(如字音字形的学习),B口头回答的内容(如对课文的理解,语言的品味赏析等稍难一点内容),A则负责点评C和B,小组6人个个都动起来,小组才能得到宝贵的1分,一轮下来后才能有第二次发言加分的机会。每一位组员都动起来后,课堂展示时就会出现“大黑板、小白板前人头攒动、川流不息”的景象。再看小组,声音嘈杂,争辩不断,看似乱而无序,实则“静”而有为,因为每一位组员的思想、精力都集中在问题里、沉积在课堂上。从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感知、背景了解、作者简介到课堂展示部分的内容理解、语言品味、揣摩赏析、拓展提升等,都在小组间合作与竞争中步步推进。每一组学生都上台展示,让C层次的同学逐步树立信心,让B层次的同学充分展现自我,让A层次的同学确立起威信。人人都动起来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实实在在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授人以渔”,老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学习。为此我们采用“思维导图”助学。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辅助思维工具。它以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为理论基础,按照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紧密结合的原则,采取图文并重的方法,把有关某一主题的各要点的层次、因果、相互作用等关系以彩图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以帮助使用者提高思维与记忆的深度、广度和效率。其基本做法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形,把题旨或主题词写在中心;从中心点出发,逐层画出各个要点分支线,把相应要点逐一标注在线条上;照此规则不断连接下去,让思维流程绵延不绝地形诸笔端;在绘制图像的过程中辅以色彩、符号和图形。

“思维导图”有利于增强学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提高信息综合处理能力,提升元认知能力,有利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每上一篇课文,教师都要求学生分组每人画一张“思维导图”带到全班来展示,它可以是小组讨论问题时大家思维过程的调控和记录,也可以是小组需要展示的成果汇报,也可以是对课文学习内容的梳理(学生将主要内容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在相关的词语间用曲线连接,边讲边做,最后形成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训练不仅使课文层次更加清晰,也可借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提高兴致。采用这种方式,学生会处在不断发现、创造的情绪状态中,学生情绪变得主动亢奋,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活跃。

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能发挥学生特长能力的教学环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开心地说、尽情地舞、高声地唱、快乐地吟,尽展语文课堂的精彩,学习成为学生的享受。以学习《吆喝》一文为例,每一组推荐一位模仿能力最强的学生来课堂比试,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表演修理煤气灶、油烟机的,有的表演卖书本报纸的、有的表演卖北方大馍的,有的表演卖冰糖葫芦的,有的表演卖青龙山麦芽糖的……绘声绘色,掌声一片。若在传统的课堂,虽也会有此环节的表演,但多数学生会扭捏羞涩,不好意思;而现在,大家都是为集体而战,为荣誉而拼,为小组得分的同时还能展示自我,个人加分,这样的机会不能丢失,这样的课堂很活泼。

“271高效教学”课堂关注的是人、人的生命、人的情感互动。教师不再霸占课堂,而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合作者和思想者。高效课堂追求的是“解放”:解放学生被禁锢的心智,解放学生被束缚的个性,使每一个学生如链条般转动,似溪水般流动,像红绸般舞动。这种“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激发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个性的张扬,对人性的追求,挖掘出的是他们巨大的潜能。因为这样的课堂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解除了压抑学生天性的课堂霸权,真正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就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高化。

“271高效课堂教学”利用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将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传授新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为主。通过展示,促进了学生对所要学习知识的自主预习;通过展示,培养了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展示,增强了师生学习过程的交流,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通过展示,促使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271高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认知规律,在强化学生自主预习、淡化课后单调作业的同时,通过“导学案”的使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内容,使学生知道学什么、该如何学、学习新知识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一方面使课本知识问题化而形成“导学案”,另一方面通过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完成对课本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巩固,学生学有目标,学得扎实。

上一篇:长大了小学六年级作文下一篇:人民银行理工科笔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