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共11篇)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 篇1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
[摘要]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在世界风云变化莫测的今天,在中国改革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我国的改革做一个实事求是的审视和思考。其中,本文主要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对改革所做的一个浅略回顾。
[关键词]改革历史哲学
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新科技革命,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机,保持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放眼全球,知识经济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再看看经过二十多年改革的中国,成绩当然显赫,但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我们还是对一些问题关注一下较好,所谓历史哲学,黑格尔说过“是对历史过程的思想考察”。历时思维是人们思考客观世界时所采取的许多态度中的一种态度,历史哲学是对这种态度的一种批判性的探讨。运用历史哲学看待今天的改革,虽然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是改革中的一些问题确需亟待解决。象国企改革困难重重,社会保障制度明显落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深化。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却显得尤为迫切。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导致社会制度变迁的力量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只能通过改革,来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发生了令 1
人瞩目的变化。
首先,经济体制的改革,以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逐渐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之后,彻底结束了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体制之争,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2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20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经济已基本瓦解,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已基本瓦解,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已大大加强,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大体确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制度正在形成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初步形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及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和实施。
其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上和实
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拨乱反正的实践中就提出了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十二大提出,一定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十三大提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十四大提出,积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十五大又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及为实现这一要求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从改革的内容上看,20年政治体制改革几乎涉及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各主要方面,并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四次修改了宪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任务;各项立法尤其使经济立法取得的重大进展;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实现了差额选举;四次进行了政府和机构改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党政分开等方面取得的进展;等等。
总之,经济体制(包括所有制、财政、金融、税收和贸易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灵活多样,政治体制(包括人大、政府、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党等方面)和法律体制(包括立法体制、执法体制、监督体制和法律构成体制等方面)逐步开展,更加健全,文化体制更趋于多元自主。体制的逐步健全是中国社会制度变迁有可能超越政策驱动的某些能量限制而转向更为持续的发展动力的开发。这就是体制驱动,它既体现了制度的国家主导作用,又展现了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按自身的逻
辑所具有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力量和功能。其中经济体制为政制体制改革创造基础,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保障,两者的互为条件,互相依赖,互注动力与活力的互动关系构成中国制度变迁与创新的持续动因。
中国的政治权力和新生的市场经济是中国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首先,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无论是哪一个层次或方面的政治体制变迁,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其展开的经济基础。而这些政治体制变迁的经济基础因素,都是在紧急体制变迁不断深化中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只有当经济体制变迁已经孕育了有利于政治体制变迁的各项必要因素的时候,才能提出政治体制变迁的任务和目 标,并实际地推进政治体制创新。从另一方面看,经济体制变迁每前进一步,都深深地感到政治体制变迁的必要性。制度学派位从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制度学派认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本身需要制度设施的保障,如国家的司法制度、金融制度、所有权制度等等。而这些制度设施的建立和运作常常与政治制度政治过程紧密相连”。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早就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如何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呢?要政企分开,转变政府的职能,政府对企事业单位实行宏观间接管理,从宏观方面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事业发展战略以及有
关政策、法规等,引导他们的生产经营及活动,并实行有效监督。这是政府管理范围、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带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政府将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这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当代中国制度变迁动因与过程分析
《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侯鸿勋上海人民出版社
抽丝剥茧看国情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 篇2
一、德高望重, 确立了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法定地位
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发展到清朝末年,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逐渐解体和最终崩溃, 也走到了尽头。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启蒙民众、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 但这批知识分子所采取的启蒙的方式或者说所走的启蒙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徐碧辉在《美学与中国的现代性启蒙———20世纪中国的审美现代性问题》一文中指出, 中国现代性启蒙存在着社会启蒙和审美启蒙两条理路。社会启蒙又叫理性启蒙, 是一种更为激进的政治层面上的启蒙;审美启蒙又叫个性启蒙, 是以王国维、蔡元培和朱光潜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所推崇的, 他们鼓吹审美独立、艺术自治和建立中国现代美学、普及审美教育。他们着眼于个体的心灵改造、人格的重建, 希望通过审美教育来改造人心, 拯救社会, 以实现中国的现代性启蒙。[1]需要指出的是, 坚持审美启蒙道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也持批判的态度, 但并不是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而是希望借鉴吸收西学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生和现代性转换。由此观之, 中国传统美育思想虽然说是走向了尽头, 但并不是说走到了消亡, 只是说古典美育的理论形态走到了尽头, 而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精髓所在, 在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美学家的努力下孕育着新的生机, 实现着现代性的转换。
美育的思想,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古已有之。“美育”这一术语却是德国诗人、哲学家、美学家席勒于1793年才提出来的。20世纪初, 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出于启蒙民众、净化人心的目的, 将席勒的美育思想引进国内。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的美育命题是一个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命题。因为席勒所提出的美育主要是针对启蒙理性发展以来所造成的过度的理性对人的感性和艺术精神的挤压, 从而导致人的感性和理性的不协调、人格分裂的状况, 因此具有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的意义。
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 稍早于蔡元培而倡导美育独立性的是王国维。王国维提出的关于美育建设的如下两点建议的确可以使他成为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的开拓者, 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首先, 王国维美学思想立足于人的生存意义的根基之上, 最具有人性的光辉。他率先提出人的“感情上之疾病, 非以感情治之不可”[2]观点, 一方面凸显了美育的重要的独特地位, 另一方面昭示了社会对世人“心理疾病”的重视, 在今天仍具有振聋发聩的警世意义。其次, 王国维对美育独立地位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识。王国维在《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一文中指出, 像音乐诸如此类的美育学科, 其“第一目的”当为“调和其感情”和“练习其聪明官及发声器是也”, 否则, “若徒以干燥、拙劣之词, 述道德上之教训, 恐第二目的未达, 而已失其第一之目的矣”。[3]“第二目的”, 王国维指的是道德教育。也就是说, 王国维认为艺术教育的首要功能是美育, 而不是德育。倘若硬要把艺术教育拉入德育之中, 则恐怕德育的功能还没有达到, 它的本来功能就已丧失了。这种观点, 可以说对保持美育学科的独立发展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如果说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那么,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的奠基者就非蔡元培莫属了。相较于王国维,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丰富而系统, 加之他以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大力倡导与推广, 让美育最终走进学校、走向社会。1912年1月, 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蔡元培担任了临时政府的教育总长。2月, 蔡元培在《临时政府公报》第13号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明确提出了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世界观、美育主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并且指出美育与世界观教育为“超轶政治之教育”。1912年3月,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成果, 孙中山领导的南京政府让位给袁世凯的北京政府。在北京政府成立初期, 蔡元培仍留任教育总长, 他推重美育的教育方针仍然得到了施行。例如, 在1912年5月,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教育办法九条》第四条规定:“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4]1912年7月10日, 蔡元培主持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 蔡元培重申共和时代教育必须“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标准”的主张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意见。虽然在会议召开之后不久, 蔡元培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辞去了教育总长的职务, 但会议实际上仍是在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教育部最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确立了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独立地位。1912年9月, 教育部颁发了《教育宗旨令》:“兹定教育宗旨, 特公布之, 此令。注重道德教育, 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 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中华民国元年九月初二部令第二号。”[5]
蔡元培对于中国现代美育的贡献和作用首先是他以民国教育总长的身份, 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教育标准, 明确规定美育是“超逸政治之教育”, 并将美育以独立的身份与地位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大计, 最终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法定的独立地位。这是我国教育史上亘古未有的第一回, 是蔡元培留给中国教育与文化史的不朽贡献, 从而不但使美育获得了独立的品格, 而且使具有几千历史的传统美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发扬光大。
二、身体力行, 推进中国现代美育的萌芽与新生
蔡元培在确立了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法定地位之后, 几乎终身都在倡导美育, 并身体力行, 努力实现着传统美育的现代性转换。因此, 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独立地位才得以逐步地确立。正如他在《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一文中所言:“最近二十五年, 受欧洲美术教育的影响, 始着手各方面的建设, 虽成绩不甚昭著, 而美育一名词, 已与智育、德育、体育等同为教育家所注意, 这不能不算是二十五年的特色。”[6]那么, 具体而言, 蔡元培又是如何为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与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呢?
首先, 蔡元培非常重视对古代书画、国乐的搜集、整理和对外宣传工作, 积极扶持、奖掖中西艺术的交融与创新。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 国内先后创办了多所具有现代意义的音乐、美术专门学校。
蔡元培在对我国古代的艺术教育研究之后发现, 中国古代的艺术, 尤其是民间艺术与美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认为:“吾国教育, 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乐为纯粹美育, 书以记述, 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熟练, 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在守规则, 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盖自数以外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其后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谈、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 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 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 殆无不于非正式教育中行其美育之作用。”[7]正如蔡元培所言, 中国传统美育有通过艺术教育来发挥其美育作用的优良传统。但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在近代已经处于日渐衰落的地步。对此, 蔡元培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中国缺乏专门的艺术教育机关, 二是中国艺术的研究和创造缺少科学的方法。为此, 蔡元培非常重视对现代艺术教育事业的培育扶持, 呼吁要吸收西方艺术教育的长处, 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他在北大画法研究会上的演说中是这样倡导的:“今吾辈学画, 当用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毫不经心之习, 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 用科学方法以入美术。”[8]
20世纪初, 中国的现代艺术教育事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对于西洋音乐和绘画艺术, 国内尚处于在黑暗中摸索阶段。现代新的艺术思想由于对传统保守思想的突破与冲击, 因此遭到了封建卫道士和思想保守者的非议, 以至于排挤与打击。当时创办国内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艺术家刘海粟就曾因模特事件受到孙传芳的迫害。蔡元培极力为刘海粟声援, 多次鼓励刘海粟要在继承、发扬中国艺术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能做到兼收并蓄, 大胆地师法西洋艺术的长处。同时, 蔡元培为上海美专的发展做过不少切实的工作。在蔡元培的倡导、奖掖和扶持下, 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先后创立。蔡元培的这些业绩在当时虽不甚显著, 但是我国现代的音乐、美术事业的发展是和当年蔡元培的启蒙、播种、培育之功分不开的, 是和当年的北京美专、杭州艺专的教育分不开的。在主持北京大学期间, 蔡元培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也为了推广他的美育主张和实践, 在北大发起了各种文艺研究的组织, 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和音乐研究会都相继成立。他汲取近代欧洲美育的积极成果, 扩大了我国传统美育实施的范围。在他多年来的倡导和影响下, 许多具有现代美育意义的建设, 诸如博物院、展览会、摄影术、演奏会、戏剧、公园等都从无到有开始出现。这为中国未来美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立下了开创之功。
其次, 蔡元培兼收并蓄, 在批判继承传统美育思想的基础上, 吸收西方近代教育的优点, 扬弃传统美育思想中偏重伦理教化的弊端, 主张启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和自由创造能力, 还美育以独立的品格。
从本质上讲, 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是现代教育之道, 育人之道的时代张扬。以蔡元培对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思想为例, 蔡元培明确反对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 但是他对儒家中庸之道所倡导“和合”精神却是极为赞同;他反对“尊孔”, 却并非反对孔子。他将孔子的精神归纳为仁、智、勇三个方面后, 还特别指出, 除此之外, 孔子的精神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毫无宗教的迷信;二是利用美术的陶养。”[9]因此, 他认为孔子的“以智、仁、勇为范围, 无宗教的迷信而有音乐的陶养, 这是完全可以为师法的”。[10]
蔡元培科举出身,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 又数度赴欧游学考察, 学贯中西, 视野开阔, 所以他对中西教育的优劣长短看得透彻清楚。他吸收康德的“审美无功利性”观点, 试图用美的对象的“普遍”和“超脱”特征, 来培育人们纯洁而高尚的品性, 虽然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 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中国传统美育主流思想过于功利化倾向的反拨和纠偏。他对近代西洋教育考察后发现, 真正的近代西洋教育“无一不取启发的教授法, 处处体贴学生心理作用, 用种种方法启发他的性灵, 养成他的自动能力, 好叫人类固有的智能, 得以自由发展, 不像那被动主义, 灌输主义的教育, 不顾学生心理的状态……”, [11]所以他屡次倡导:“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 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12]
三、笔耕不辍, 建立了相对系统的中国现代美育思想体系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 篇3
关键词:湘南山区;边缘村庄;搬迁
2009年9月—2010年6月课题组以湘南山区的“边缘村庄”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对永州、郴州、衡阳三市34个县市区、623个乡镇、12910个行政村、143497个自然村进行了调研。本文根据调研所获得的第一资料,在总结分析湘南地区开展山区农村边缘村庄搬迁工作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推动边缘村庄搬迁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现状分析
课题组收集到的调研资料表明:这623个乡镇共有边缘村庄2670个,占623个乡镇自然村总数的3.75%;边缘村庄面积1564.97平方公里,占623个乡镇总面积的1.59%;边缘村庄在家常住人口145129人,占623个乡镇总人口的2.72%。具体分析如下:
(一)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结构不稳定,自然灾害频发
湘南地区地形地貌山多坡多沟多,缓坡地或台地(人工梯田)多,地质结构不稳定,容易受或常受滑坡、泥石流、崩塌、山洪等威胁且治理难。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目前三市30.5%的边缘村庄已经受到过自然灾害的影响,14%的边缘村庄是自然灾害的隐患点。近几年,三市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永州市2008年的冰灾和6.8洪灾,郴州市2007年的8.19洪灾和2008年的冰灾,衡阳市2006年的7.15洪灾和2008年的冰灾,给边缘村庄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经济损失惨重。一些边缘村庄常年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不得不举家搬迁。
(二)耕地面积少,基础设施差,居住地分散
湘南山区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只有0.66亩,水田更少得可怜,赖以生存的土地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生计,有一点耕地也是“望天丘”,粮食产量不及山下或平原地带的一半,口粮难以自给。部分村庄没有任何水利设施,抗自然灾害能力弱。至今还有不少地方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物资进出必须依靠人力,村民出行主要依靠步行,步行到达最近乘坐公共汽车地点所需时最短时间要0.3小时,最长要6个小时。部分群众居住十分分散,不少边缘村庄零零星星地分散在坡度25度以上的山丘之中,需要走几里的山路才有一户人家。
(三)收入少,素质低,生产方式落后
村民收入低,由于边缘村庄居住分散,资金、技术、信息无法交流,形不成人流物流,人们的劳动无法升值。基本采取靠山吃山、靠田吃田的生产方式,山(田)头劳作,床头休息的休息方式。村民科学种田意识差,耕作技术水平低,生产出来的粮食基本维系居民自己生活,很少以商品形式在市场出售。大多数边缘村庄在家的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在40—45岁,文化水平低,68%是初中文化水平,31%是小学文化水平,1%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文化的村民都出去打工谋求生计。
(四)就学难,就医难,社会保障少
村民居住过于分散,教学网点少,部分学生读小学都要走十几里的山路。有的村民子女因读书太远,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干脆辍学在家。调查显示,离最近完小距离在5公里以上的有786个边缘村庄。由于离医院较远,加上经济困难,多数农民得了病,能拖就拖,实在顶不住才看医生。有的就搞迷信求助于“神婆”、“法师”,结果使一些能及早治愈的一般性疾病也被耽搁不治。湘南地区三市要到 5公里以外的卫生院看病的有8657户46239人,分布在892个边缘村庄。国家有些惠民政策补偿机制尚不健全,给农民造成的暂时经济损失要超过收益。
二、困难分析
课题组对边缘村庄搬迁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分析,发现搬迁将给村民带来了实在的利益,但是搬迁必须解决众多的问题,才能推动搬迁的顺利进行。
(一)边缘村庄的部分村民经济实力弱,迁不起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移民在搬迁中的平均费用(仅包括从迁出地搬到迁入地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搬运费、拆迁费等)每户为4100元,如果将每户移民建新房的费用算在里面的话,平均搬迁费用为12850元。事实上搬迁过程中将损坏一定的物品,搬迁后需要添加新的生产工具和家用物品,大约为1万。各地政府对移民的直接补贴很少,微薄的补助显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真正能搬迁出来的移民大多是村中最富有的那部分人。整村搬迁的移民中部分人只有变卖迁出地的房子和家具,才有搬迁运输费用。部分搬迁农户只能靠借款建房,借贷租用别人的生产工具和购买种子化肥等,成为迁入地政府救济的重点对象。
(二)边缘村庄的部分村民思想观念旧,迁不动
部分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对搬迁有思想顾虑,怕搬迁后建房欠账还不起,怕到新环境适应不了,宁愿在家熬着、苦着,也不愿意改变现有环境。部分村民认为别处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舍不得老土屋。甚至部分村民认为搬迁是“家道没落”的人在外面求发展,是没出息的表现。部分村民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自主搬迁的积极性。部分村民依赖政府的思想严重,认为在现有居住环境下,政府每年都会给予一定的经济援助,换了新环境可能不会有了,甚至有村民认为搬遷是政府的事情,要政府全部负责所有搬迁费用以及砌新房费用,否则坚决不搬迁。
(三)边缘村庄的部分村民生存本领差,稳不住
边缘村庄文化事业基础薄弱,教育相对落后,村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无一技之长,因此就业门槛窄,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以及自身熟悉的传统劳动技能谋生存,制约了其转移的能力。而当地政府缺少资金给予移民培训技能,每年只能提供少数的名额给移民,往往是提供一定的学费,但是往返的交通费、学习期间的住宿费和就餐费必须移民自己承担,这客观上导致移民不愿去学习,毕竟文化层次低,部分技能需要文化作基础,在短暂地培训时间内很难成为熟练工。部分搬迁的村民觉得搬迁后生存成本大,在新环境很难适应,还不如在老环境生活。
(四)政府搬迁规划欠周到,效不明
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活、生产所需的水、电、房、路、地等缺一不可,在规划与实施中不可偏废任何一项。但实际规划与实施中,部分项目规划考虑不全面,对搬迁后的行政隶属关系考虑不周到,造成迁入后农民仍归属原迁出地,农民需要远距离办理各种行政手续。导致搬迁后居民无法安居,也很难乐业。部分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落后,移民在生产和生活上面临着许多困难。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边缘村庄的村民对移民迁入地进行了调查,如发现迁入地分配的田地贫瘠,生活用水不方便,小孩读书的学校比搬迁前要差,将拒绝搬迁。
三、对策分析
“边缘村庄”搬迁涉及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按照“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总体要求,以“有地建房、有路可走、有水可饮、有病可医、有校上学、有电照明、有田种粮、有钱可赚”的“八有”为目标,详实掌握有关情况,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对策实施。
(一)规划设计到位,落实好集中安置点建设关
规划是整体搬迁建设、管理的龙头,搞好规划,整体搬迁工作才可以有计划、有步骤,规范、有序地推进。一是制定科学搬迁规划。要把搬迁规划与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群众的意愿和不同村民经济基础,按照先难后易、因地制宜、分类安置的原则,对能达到整体搬迁的居住点,优先列入规划先行实施。二是加强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将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作为实施整体搬迁的一项重要内容,集中资金,集中项目,高起点、高标准改善整体搬迁安置点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移民群众搬进来,留得住,能发展,过得好,同时积极挖掘安置村移民的潜力。
(二)调查摸底到位,解决好搬迁对象重点和一般帮扶关
移民搬迁扶贫面对的基层情況错综复杂,市县搬迁任务有轻重,乡村经济收入有贫富,群众素质有高低,应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认真搞好“三区”群众的调查摸底,掌握群众搬迁意愿第一手资料,在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搬迁对象,登记造册、建档立卡,统计到户到人,提高群众对搬迁的参与度和知情权。对搬迁对象的选择要重点考虑情况危急的村庄,有差别地搬迁,不能一视同仁。同时鼓励和允许移民自我选择集中安置或者分散安置,建房安置或购房安置或敬老院安置,单独建房或合伙建房,本村安置或圩镇安置或县城安置,形式多样化,不搞一刀切。
(三)帮扶政策到位,把握好搬迁政策执行关
边缘村庄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状况虽有较大改善,但总体上仍处于贫困或欠发达状态。所以,省市财政要适时提高边缘村庄搬迁的补助标准,县(市、区)政府也要及时增加配套奖金。同时,搬迁补助资金应根据安置点房屋建设进度,按一定比例先行支付补助资金,以缓解部分农户建房资金的压力,加快建设进度。待全部建成验收合格后,再支付剩余补助资金。要建立和完善新房建设、旧房拆除及宅基复垦等激励政策。每年从国家分配到省市的各项专项资金应封闭运行,由专职机构负责管理使用、审计和监督,以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同步到位,提高扶贫搬迁工程的建设效益。
(四)移民权益落实到位,筹划好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关
要注重移民的权益,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协调好移民和安置地百姓的利益关系,对涉及农业、林业、土地等各个方面的关系通过有效办法和制度解决,在确保原有农户基本农田的基础上,依法进行调整并办理相关手续。对涉及户籍、建设占用地、城镇建设、房产税收、子女就学、土地山林等方面具体问题要有配置支持政策。加强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移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他们的科学种田意识,摒弃部分人的“以农田数量求粮食产量”的错误观点。要把对移民的培训作为移民“留得下,稳得住”和获得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来认识,教育内容不仅要包括农业实用技术,提高运用新农业科技的能力还要包括非农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增强移民非农就业能力,培养移民在城镇就业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赖波平.以“四动”解“两难”推进移民整体搬迁[J].老区建设,2008,(23).
[2]张丽超,皮海峰.生态移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 篇4
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2、爱因斯坦(德国物理学家),建立了相对论。
3、牛顿(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一定律”。
4、胡克: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和其所受的拉长成正比。
5、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实验。
6、托里拆利: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值,把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约为1.013×105pa。
7、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8、德漠克里特:原子。
9、阿伏加德罗:证明物质由分子组成。
10、汤姆孙:发现电(枣糕模型)。
1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行星模型/发现质子,预言中子存在。
12、托勒玫:地心说。
13、安培:电流、14、伏特:电压
15、欧姆:电阻、欧姆定律。
16、焦耳:功W=FS/W=GHQ=W=UIt(焦耳定律)
17、瓦特:功率P=W/tP=FV18、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 篇5
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思考
历史原本很有趣,可是中学历史课却令多数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仅为应付考试而学,甚至提到“历史老师”,便立刻给人呆板学究的感觉.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笔者仅就中学历史教科书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作 者:王建玲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教师进修学校,内蒙古,包头,014060刊 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2009“”(7)分类号:G63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科书 改革
该对改革开放做历史总结了 篇6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立场,所以应在适当时机,总结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既看到成就和经验,也不回避问题和失误。像1945年《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那样,适时做出“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什么是要坚定不移坚持的,什么是已完成历史使命应该停止的,什么是应该纠正的,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正确总结改革开放,必须明确改革开放本身是形式、手段,而决不是内容和目的,明确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正如邓小平指出:“有些人打着拥护改革开放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倾向不是真正的拥护改革政策,它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对此要高度警惕,应强调“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而非“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后者错把“改革”当作方向。要重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决不是改到资本主义那边去。
20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难以完全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波动性带来破坏和浪费,甚至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市场机制不能自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贫富差距扩大;还有些地方把教育、医疗、住房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盲目推向市场,国企私有化过程中出现对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问题根源主要是有些领导干部过于强调市场经济,忽视了其社会主义属性,导致盲信市场、大肆私有化等错误思潮泛滥,并引发信仰迷失、道德滑坡、贪腐横行、环境污染等问题。
要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多年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科学的总结,特别要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性依赖,强调其社会主义属性,提高领导干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使其既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又能解决市场机制的缺陷弊端。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 篇7
摘要:当前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必要研究制定符合历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新的教学评价标准,用这个评价标准来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历史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一、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对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有明确的表述。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不同,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不同,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对其功能、学科体系构建、内容选择、课程设置上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是,高、初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上都强调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
1、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索,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不利于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
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领悟与体验,通过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并培养学习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中以教学的“讲”为主,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基本上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学生能力和技能培养注意不够,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培养关注不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就是完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接受教师的考试和检查评定。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基于教学理念的这种变化,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转向师生、生生的多向综合信息交流。教师要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向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转化。在教学模式上,要从统一规格的教学向差异性、个性化的教学转化。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3、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
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重甄别与选拔,重笔试成绩,方法单调,指标单一;忽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发展的激励功能。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教学评价应当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必然涉及考试,但不完全等于考试。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对历史教学过程的评价。新建立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有利于引导历史教师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
动的参与历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修养和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历史教学方式与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的关系
1、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的特点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的特点是: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教学手段单一,以讲为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历史的感受。教师主动传道授业,学生被动接受记忆。
2、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与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关系
与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相适应的是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突出的是评价教师讲课的水平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主要是评价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接受和记忆程度,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和被动情况,交流互动情况,能力培养方面关注不够。旧的课堂评价标准能够引导教师向讲好课的方向发展,但是难以有效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向符合历史课程基本理念的方向发展。因此,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果,需要新的符合课改理念的评价标准来认可和巩固。
三、对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思考
(一)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原则
要建立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全息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教育评价模式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科学的教育评价模式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要求全息评价目标内容的确立上应体现出全面性。笔者认为教育评价不仅要体现认知目标,还应体现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以前,教师基本以学生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的高低而作为对一名学生的全面评价。在某一知识块终结时,教师依据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出一张试卷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往往是不全面、不确切、不标准的。试题的过难、过易、过偏或文字表达不当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考试时的情绪、健康也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个性、爱好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种类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只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论人才,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对于学生是不全面、不公平的。笔者认为对一个学生学业的评价,不仅要对其在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其情感意志领域和能力操作领域也进行评价。多种评价内容的结合,才能体现一名学生的综合成绩。因此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模式则应增加以下目标: 情感培养目标。可以从道德观、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社会发展观、审美观等方面确定情感培养目标。
意志培养目标。可以从历史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倾向、行为习惯等方面确立意志方面的培养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可以从阅读史籍的能力、阐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能力、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编制历史图表年表、制作历史模型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出能力培养目标。
2、广泛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是指评价主体的广泛性,不仅老师评,还可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社区评。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评价学生看作教师的专利,总是把学生置于被评价、被教育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让学生自评,一则在对照方案要求评价过程中,促进了自我教育;二则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三则使之养成自尊、自信的品质,培养了主体性,而主体性强的孩子,科学研究发
现,他们长大后往往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互评,有利于形成竞争势态,评价他人,对照自己,促进良性发展;家长参与评价,既可以由此让家长了解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同时有利于家庭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社区评价,在我国即将进行《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改革、高中将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之际,进行社区评价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促使学生明白历史与社会现实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更可促使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广泛的评价渠道,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完整、全面的评价,对学生也更具约束力。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指的是评价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可以从多视角、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可以将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科学的评价。以前,历史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就是一个单元、一个知识块或一个学期教学终结时,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双基”的情况,以及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程度和水平,从而发现学生历史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亡羊补牢”。但历史教学中许多问题是不应该也不能等到最后才予以补正的,可以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中及时发现,及时改进教学,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诊断性评价是指某一知识块教学开始时,为弄清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情况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已学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做到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状况及发展态势的过程中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动手操作和书面作业情况等,使教师及时得到学生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能了解到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和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的结合,使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从而促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
(二)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作用
历史教学评价与其它学科一样都是包含一系列评价步骤与方法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指向预定的评价目标。评价者依据目标收集资料,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后,形成定性与定量的价值判断。其作用在于:
第一,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历史教学评价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政策依据,并形成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国家对中学生在历史教育方面的目标要求,主要是通过历史教学这一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来实现的。较高层的教育决策部门制定有关历史教育的政策或措施,必须对这一主渠道进行分析评价。对于一般管理部门(如学校、教研单位)进行的评价则具有评价与激励的双重作用。激励的作用是对教学工作的直接干预与管理,其意义在于促使历史教师们按照教学大纲与教学评价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
第二,从教学研究的角度看,历史教学评价具有研究信息收集,调控教学过程的作用。通过评价教学活动,可以探讨有关教学的许多重要问题,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模式的实施或创建等等。没有第一手信息资料,就很难将研究工作深入进行下去。第三,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能够起到提高自身及历史教师整体水平的作用。历史教学评价是每一个教师了解自己教学水平与特点,同行之间相互促进以及选择教学方法、模式的重要工作。此外,教师参加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学到的还有一种教学体验,即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教师在教学的一切教学行为,从而为发现与纠正自身弱点,修改教学程序提供依据。
(二)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原则
要建立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全息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教育评价模式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科学的教育评价模式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要求全息评价目标内容的确立上应体现出全面性。笔者认为教育评价不仅要体现认知目标,还应体现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以前,教师基本以学生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的高低而作为对一名学生的全面评价。在某一知识块终结时,教师依据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出一张试卷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往往是不全面、不确切、不标准的。试题的过难、过易、过偏或文字表达不当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考试时的情绪、健康也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个性、爱好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种类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只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论人才,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对于学生是不全面、不公平的。笔者认为对一个学生学业的评价,不仅要对其在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其情感意志领域和能力操作领域也进行评价。多种评价内容的结合,才能体现一名学生的综合成绩。因此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模式则应增加以下目标: 情感培养目标。可以从道德观、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社会发展观、审美观等方面确定情感培养目标。
意志培养目标。可以从历史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倾向、行为习惯等方面确立意志方面的培养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可以从阅读史籍的能力、阐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能力、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编制历史图表年表、制作历史模型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出能力培养目标。
2、广泛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是指评价主体的广泛性,不仅老师评,还可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社区评。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评价学生看作教师的专利,总是把学生置于被评价、被教育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让学生自评,一则在对照方案要求评价过程中,促进了自我教育;二则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三则使之养成自尊、自信的品质,培养了主体性,而主体性强的孩子,科学研究发现,他们长大后往往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互评,有利于形成竞争势态,评价他人,对照自己,促进良性发展;家长参与评价,既可以由此让家长了解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同时有利于家庭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社区评价,在我国即将进行《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改革、高中将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之际,进行社区评价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促使学生明白历史与社会现实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更可促使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广泛的评价渠道,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完整、全面的评价,对学生也更具约束力。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指的是评价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可以从多视角、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可以将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科学的评价。以前,历史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就是一个单元、一个知识块或一个学期教学终结时,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双基”的情况,以及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程度和水平,从而发现学生历史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亡羊补牢”。但历史教学中许多问题是不应该也不能等到最后才予以补正的,可以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中及时发现,及时改进教学,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诊断性评价是指某一知识块教学开始时,为弄清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情况而进行的评
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已学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做到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状况及发展态势的过程中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动手操作和书面作业情况等,使教师及时得到学生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能了解到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和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的结合,使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从而促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
(三)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方法。
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当然,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的确立,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笔者结合初步实践,提出以下三种评价模式:
采取历史学科档案袋的评价方法:概括说来,档案袋评定就是收集学生在某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历史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期末考试及平时考试或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一件历史教具小制作(照片资料)、学生写的最佳历史研究论文、学生参与的一定量的最佳争议和讨论、学生提出的最佳原创历史理论、关于历史问题的最佳议论短文、关于当前事件的最佳评论、对学生所读历史传记的最佳评论、学生历史学习方面获得的表扬或参加活动书面评价材料及表彰证书的影印件,还可以放入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有关材料等等。以历史学科档案袋来代替成绩报告单,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使其全面发展、学有所长,肯定成绩,激励进步,看到不足,继续进取。
采取星级、分数、评语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星级考核、分数、评语相结合进行评价则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以分数单一评价而带来的弊端,而更能全面、标准的评价学生的成绩。星级评价是一种等级制评价方式。在情感和操作领域检测的结果根据其水平能力的强弱而制定相应的星级。评语是对个别比较有个性的学生作补充说明,以便让学生及家长能更好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得到一个全面、标准、确切的综合评价。
采取“等级十评语十特长”的评价方法:课堂作业、课堂检测、单元验收、期末测查均可采用这一方式评价。与此相配套的办法有:一是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全面发展情况进行多层次评价和全面评估,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期末由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和小组分别评定,得出一个综合评价。二是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摒弃一张考卷定高低的旧模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历史成绩。为使成绩公正客观,需要师生双方都有丰富的记录资料,包括考试、作业、各种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课堂演讲、讨论、辩论、历史活动课中的表现、参加有关竞赛情况等等的记录。三是改革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与口试、开卷与闭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四是学生操行评定要求教师用真挚亲切的语言,侧重激励作用,使评语在学生、家长、教师之间成为沟通的桥梁。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 篇8
一、坚持高起点、严要求,充分认清群众性保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深化群众性保安全工作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对照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安全宣传教育上针对性不够强。存在对段一级各类宣传载体利用比较重视,但在车间、班组宣传教育上缺乏有效载体,上情下达往往不及时、打折扣。在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往往比较单调,标语多、要求多,真正贴近现场、简洁实用、为一线职工记得住的内容还比较少。同时,对于一线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真实思想状况了解还不够细、不够及时,安全宣传教育难以做到有的放矢、让人信服。
2.劳动安全竞赛推进上仍然比较粗放。有的在活动方案制订上粗线条,细化量化不够;有的宣传发动不力,大多数职工不知道,活动总是在少数人中间转悠;有的在过程控制上缺乏有效手段,往往有时只能看结果、望天收,没有起到充分调动一线职工保安全、促生产内在积极性的作用;有的在结果评估上,存在“先进的没有硬伤就一直是先进”的现象,在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上效果不明显。
3.技能竞赛组织上发展不平衡。对于开展技能大赛,提高一线职工业务素质,基层单位工会这个层面十分重视,严格按照年度展开表来推进实施。但车间工会层面存在认识不到位和发展不均衡,有的车间不按年度上报的计划实施、有的简单搞搞,草草了事,不达效果,尤其是在激发职工平时的学业务、练技能上招数不多。
4.劳动安全作用发挥上还显得不够。职工尤其是劳务用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护下道危险镜头有发生。也反映出工会三级劳动安全监督检查网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存在日常监督检查活动开展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5.职代会提案、中期视察问题、合建活动等闭环管理上存在差距。主要是对问题的归纳梳理不够系统深入,对问题的处置答复有的往往比较原则,有的就是论事、浅尝辄止,有完成任务应付了事之嫌,对好的提案、建议成果的转化应用有的不够积极主动,从而没有起到促进企业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不断改进和持续提升的应有效果。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进一步推动群众性保安全工作取得实效。
做好新形式下工会群众性保安全工作,就是要坚持工会工作“围绕中心、融入管理、发挥作为”的工作思路,增强全局观念、系统思维,摆脱“自我循环”,紧紧围绕“增强职工保安全的意识、提高职工保安全的能力、激发职工保安全的动力”这三个着力点,搭设平台,构建机制,开展活动,推动群众性保安全取得实效。
一是增强职工保安全的意识。按照贴近现场、贴近职工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安全宣传教育的载体和手段。如结合文化线建设,为一线班组配备DVD机,发挥工会优势,会同专业科室编辑下发“违章在哪里”、“作业安全”等电视教育短片,使宣传教育更加直观易记。积极开展“我为安全做什么”活动,做到深入发动、全员参与、务求实效,使广大职工在主动参与中接受再教育,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大力挖掘和宣传一线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好人好事,弘扬先进,实现典型引路。
二是提高群众性保安全的能力。始终把确保从业人员劳动安全放在首位,结合生产组织优化调整,及时健全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网络,严格按照年度计划安排,扎扎实实开展好单位和车间两个层面的技能大赛活动,特别是加强对车间层技能竞赛活动的检查考核,以赛促学,着力提高主要工种的实战业务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有重点地培养以工班长为主体的生产和管理骨干,开展评选 “岗位之星”等活动,实现以素质提高设备质量、确保运输安全的目标。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 篇9
我国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本文对近来我国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的研究作了一番梳理: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概况,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的主要方面及基本观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这对波普尔历史哲学思想的深入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作 者:谭扬芳 Tan Yangfang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刊 名:甘肃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GANSU SOCIAL SCIENCE年,卷(期):“”(5)分类号:B08关键词:波普尔历史哲学 “三个世界”理论 历史决定论 历史规律 渐进社会工程 证伪主义方法论 历史预测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 篇10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做到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的素质,能够让学生综合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历史素质。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对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认识、思考及建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认知;建议
在实行新课程之后,高中的学习越来越有效率,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出现更是让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大大提高。
一、新课改的主要目标
1.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将相关的文化知识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人才的要求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变化,不但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智商,同时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人才还应该拥有较高的情商和实践能力,因此我国现代课改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强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单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同时对于学生的技能也具有了较高的教学目标,要求根据相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因此这就要求利用新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2.强调教学过程与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强调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动作用,让教师能够利用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传统知识传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作用,因此我国新课改就要求教学活动强调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改善。采用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完善我国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主动思考和研究,进而提升我国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探究式教学方式可以让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灵活和有效,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和研究进而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建议
1.设置情境教学方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就需要搭建一些相应的教学场景,在具体的场景中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中的相应是非观。同时,搭建教学场景还能够激励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全方位思考,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效率。在教育系统中,历史教学是有很多相应的教学素材可以利用,这些历史故事和典故都是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教学场景的优秀素材,为探究式教学而服务。
2.在高中历史探究式实施中要注意教师因素,改变教师的观念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时间和方式的把握是尤为必要的。在恰当的时机利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针对历史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这对于完善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高中历史教学的综合素质还体现在对于学生思考方式的引导上,利用合适的引导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深刻地理解,并且让学生积极地搜索相关的资料,进而提升学生的价值观,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效率。
(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一个主要因素,承担着进行高中历史探究式实施的角色。高中历史的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因此,需要改变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观念,教师传统的思想观念不能够适应高中历史的探究式教学,传统的思想观念往往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进行对知识的传授,而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在课堂进行问题的思考,进行知识的探索,因此教师的观念急需改变,从而适应探究式教学。
(2)教师在进行探究式的课题的选择中要做到有针对性,结合区域的因素、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的状况进行高中历史探究式课题的设计。此外,还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要及时对必要问题的解释,在实施过程中视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3)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及时地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此次教学的反思。在实施高中历史探究一阶段的完成之后,需要教师主动地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改变的方式都要做出合理的评价,方便下一阶段的探究式的实施。同时,教师还需要进行本次探究式教学的评价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总结出本次教学优秀的方面以及不足的方面,然后,在进行探究式的过程中要规避不足,逐渐地完善和发展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
三、实施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需要做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模式,需要做到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主体,让高中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历史研究性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模式的改变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篇11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于2010年6月22号到23号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新中
国成立60年来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会议系统研究新形势下林业改革发展的机遇,全面部署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推动我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特别是林业发展滞后问题的一项举措;是以解决农民得实惠为根本要求,依法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依法保障农民权益,进一步解决和发展生产力;是农村重要生产资料再分配、内部利益再分配的重大改革。
一、集体林权的基本问题
(一)集体林权的概念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集体林权是指集体组织对本单位的森林资源所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集体林权是一个集合概念,通常理解为是由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组合而成的权利,其中林地所有权归劳动群众共同享有,而林地使用权可与林地所有权相分离,在集体林承包经营中,经营者行使的是集体林地的使用权,所有权性质不变。这种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相对于以往高度统一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而言,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充分保证林地使用权长期稳定的前提下,可以有效解决集体林经营中的责权利相统一问题。
(二)我国对集体林权改革制度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集体林权制度一直处于探索之中,历经分林到户、山林入社、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林业“三定”(划定自留山、确定责任山、稳定山林权)四次变革。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集体林产权虚置、农民经营主体地位不落实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2003年以来,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省率先开展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七分山”承包到农户,实现“耕者有其山”。党中央、国务院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高度重视,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林改真正跨入了以建立家庭承包经营制为主的产权改革新阶段。2006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深入福建、江西、辽宁、云南等地区考察指导,多次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家“十一五”规划,以及近几年的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集体林改作出了部署。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用5年时间,在全国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见》提出,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承包期为70年,期满可以继续承包。
2009年6月22—23日我国召开了建国以来的首次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强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确保实现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两大基本目标,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和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两项根本制度,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依法办事两大重要原则,抓住勘界发证和落实责任两个关键环节,处理好改革与稳定、放活与管理两个重要关系,切实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
截至目前,福建、江西、辽宁等省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正在推进配套改革。例如,自林改以来,江西省每年完成人工造林320万亩以上,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来自林业的收入达720元,是林改以前的3倍。云南、安徽、河北、湖北4省主体改革全面推开。湖南、河南、贵州、海南等8省市正在总结试点经验,今年将全面推开。湖南怀化作为全省唯一一个进行林改试点的地级市,已为怀化林农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与改革前比较,林区农民从林业中获得的人均纯收入由490元增加到550元,增长12.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其他省区也在积极开展试点、深入调研,进行前期准备。全国承包到户的林地约6.6亿亩,占集体林业用地的27.5%。全国集体林地有25亿多亩,占全国林地面积的58%,主要分布在山区。林权改革制度实施之前,集体林产权虚置、农民经营主体地位不落实等问题,制约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以及林区农民增收的潜力。林改为首批基本完成主体改革省份的农民带来了明显的增收致富效用。浙江省安吉县林业总产值达105.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196元,其中6078元来自林业。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效盘活了林区资源,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流动。福建省林业全年吸纳社会资金80多亿元,累计获得林权抵押贷款42亿元;浙江省今后5年可从农发行获得林业贷款50亿元;江西省正在开展森林火灾保险试点;辽宁省山地经济日趋活跃。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山林权属的争议
勘界发证、明晰所有权(具体指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是林改的首要任务,而山林权属界址不清、争议多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据调查农户反映,当年“三定”时期发放林权证时,没有进行实地勘察边界,而是由个人自主填写。有为了减少税费而故意少填的,也有为了抢占资源而夸大面积的。由于林木(包括竹林)的经济价值显著,争抢山林的纠纷时有发生,大大增加了确权发证的难度,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发证的进度。对于集体林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更严重的问题是权利主体缺位的同时责任主体也缺位。主体虚置在很大程度上使集体林权丧失了排他胜,产权的约束与激励功能无从发挥,“公地的悲剧”有愈演愈烈之势,客观上表现为集体林管理难度不断加大。
(二)补偿过低,生态公益林管护形势严峻
林改之后,原本属于集体所有的山场变成了一个明确的经营主体所有(承包期限为30年到70年不等)这就意味着改革前可能免费用木材的农民需要以市场价去购买,或者盗砍、盗伐及破坏生态公益林。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当前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有着标准过低与过于单一化两大特点,中央给予的补偿标准5元/亩,地方根据财政能力再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偿,目前补偿标准最高是广东省,达到12元/亩(2008年为10元/亩,年均增长2元/亩)。在江西省,只有最基本的5元/亩补偿金,扣除种苗费后直接发到农民手中的只有315元/亩。生态公益林的划分及其与商品用材林之间显著的经济收益差别,客观上形成林改群众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公,是导致山林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林业投融资不健全,集体林权改革遭遇资金瓶颈
林业投融资改革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去年10月份正式推出后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林改后,随着广大林农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资金不足问题突出,林农对资金的需求十分迫切,根据调查和初步测算,目前,资金缺口有2000亿元左右。现行林权抵押贷款并未满足广大林农需求。由于林农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贷款难成了制约林业经济发展的瓶颈。林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巨大自然灾害风险,也是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者难以获取贷款等融资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集体林地流转存在隐患
集体林权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建立林权流转平台,农民可依法将拥有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买卖、变现”。因此,推进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合理流转,是盘活林地和林木资产的重要途径。林改之后我国的林地和林木的流转交易日趋活跃,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林业生产要素。但是,由于林权流转的复杂性,涉及到山林的评估、林权贷款等后续问题,其中还夹杂着基层管理组织的寻租行为,潜在而深远地影响着林权改革绩效的正常发挥。调查发现,资金缺少、信息不对称使得大多数农民被排斥在山场竞标拍卖、规模经营、资本信贷等活动以外,林地向部分外来经济实体集中的趋势日益增强。
(五)林业管理服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林改后,林业发展活力迅速迸发,使得现有的部分林业法律法规已经无法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需要修改和完善。林改后,林业建设呈现出林权结构分散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特征,林业生产建设的组织管理难度明显加大,任务明显加重。而目前的林业管理服务体制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能划分不够明晰、管理不够科学、资金渠道不够顺畅等现状,如何根据形势变化,大力加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及其工作、服务体系建设,也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紧迫问题。
四、完善集体林权制度
(一)明晰所有权的多元化运作
随着林地和林木资源的增值,林业资产监督管理的成本高、林业经营回收期长等特点使得林权经营者的经营风险将因人为因素而进一步加大,这样不仅危及林权经营者的权益,也可能进一步威胁到林改后的整个产权制度安排,甚至直接阻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地方政府尤其县级和乡镇一级政府来说,处理山林纠纷耗费了大量的行政成本,也影响了其他工作的开展。鉴于江西、福建等省林改的主体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可通过将剩余山场留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的方式妥善处理剩余山场的分配,为本村村民和公益事业提供整体福利和保障。其他地区可在勘清界址的基础上,采取“先分后联”、山林入股的模式,以收益权的合理均分调平所有权区划的差异。
(二)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针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过低的现状,可通过提高政府财政补偿、建立受益者补偿与合理经营利用自我补偿(如林下养殖、生态旅游等)三种方式实现。通过实施合理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弥补农民的经济损失,促进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
应该在提高公益林管护补助标准的同时,全面落实公益林补偿制度,并对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与合理利用制定出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探索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偿机制。按照“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原则,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借助法律和行政手段,将生态价值高的天然阔叶商品林,调整划入生态公益林,严格加以保护。
(三)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筹集林业发展资金
为推进林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建立金融服务平台、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国家政策扶持来完善林业投融资体系建立金融服务平台,可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包括探索多元化林业金融发展道路,建立林农信用体系,建立乡村信贷协管员制度以及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二是完善银林合作机制,一方面,林业部门要主动跟金融部门沟通、联系,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关于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的管理办法,规范贷款程序,简化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的申请和操作手续,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三是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成立收储中心,建立担保体系,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扩大森林保险的覆盖面,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防范和风险补偿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快建立规范有序的集体林权流转机制
第一,加大立法,规范流转。针对林改后林地规模可能偏小、地理位置相对分散的实际情况,目前亟需出台相应的有关森林资源流转的法律法规,促进林地流转市场的良性发育。
第二,建立林地林木市场机制。建立区域性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实现跨区域性的森林资源交易。同时,组建森林资源评估机构,着力解决好森林资源评估资质问题。
第三,加强林地流转服务。健全与完善林业科技、信息服务,培育林地流转中介组织,提高林地流转效益,进一步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作用。
(五)构建林业管理服务新体制
一是加强能力建设。根据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对林业部门的主要职责进行重新界定,整合林业力量,提高队伍素质,构建优质服务、科学管理、严格执
法的林业管理新体制,为政府提供林业公共服务奠定基础,基本形成与林业“三防”体系相适应的林业行政能力。
二是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梳理林业行政权力实施依据、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程序、细化林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完善权力运行流程图,做到林业行
政权力运行规范、公开、便民。
三是理顺经费渠道。探索建立工业反哺林业的投入制度,逐步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比例,规范育林基金使用管理,保证基金专项用于造林育林护林。同时,将林业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按照当地同类单位支出水平核定,并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安排。减收的资金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不足部分由省财政转移支付。
【对改革所作的历史哲学思考】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改革10-21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07-02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09-16
历史重大改革(DOC)10-16
高中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1-23
住房改革的历史及现状07-16
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07-18
高中历史课改革反思06-02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06-21
怎样推进历史教育改革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