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改革的历史及现状

2024-07-16

住房改革的历史及现状(共7篇)

住房改革的历史及现状 篇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循序渐进地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并且随着我国农业商品化和市场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速度不断加快,农产品流通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发展变化,探讨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成绩,分析现存的问题,对我们进一步认清农产品流通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历程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和体制改革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逐步摸索和发展的,每一个典型的发展阶段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阶段,农产品流通受到严格行政限制,农产品无法自由流通,农产品生产、销售无法反映市场需求变化,这种状况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与市场严重脱节。从1978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期间农产品流通体制、方式等也迅速变化和发展,总体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大致经历放开搞活、市场发展和深化改革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年):放开搞活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探索计划经济相结合的时代。在农产品流通方面,政府逐步减少计划经济时代统购统销和派购限售的品种和数量,缩小国家收购农产品范围,并逐步取消国家对主要农产品量和播种面积下达的25种指令性计划指标。对继续实行统一派购的农副产品减少了计划收购的数量。逐步放开了相关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实行议购议销。此外,政府还放开并大力扶持农产品贸易市场。到198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并成立郑州中央粮食批发市场和地方粮食批发市场。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并建立用于调节供求和市场价格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这一阶段是农产品流通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阶段,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对农产品的限制,大大增强了农民的商品意识,农产品产量和品种迅速增加,被取缔、合并的农村集贸市场和传统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第二阶段(1992~1997年):转变发展阶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中国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建设也由开放搞活阶段进入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发展阶段,以此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试验阶段,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价格,实行以市场定价为主,稳定全国粮食供应;积极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从1992年到1998年我国共建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近3000个,涉及粮食、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多个种类;放开农产品价格,促进农副产品价格市场化。至此,农产品市场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农产品流通体制深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1998~现在):农产品流通改革的深化阶段。(1)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由于企业严重亏损,原有的国有粮食财政负担沉重问题再度愈演愈烈,从1992年4月~1998年5月31日整个粮食财务挂账中亏损挂账高达1200亿余元,挤占挪用约800亿元,1998年4月,国家出台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措施,其核心是贯彻“四分开、一完善”原则。即实行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账务账目分开。为了具体实施和贯彻上述原则,1998年6月,国务院又出台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2)加强农村流通网络的现代化水平。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意见》,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和物流等搞活农产品流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等培育农村消费品市场;同时规范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市场。2005年商务部组织实施了以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6年商务部在全国组织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提高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2006年5月商务部批准《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促进和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与此同时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协议,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提供融资便利。

2 我国农产品流通改革取得的成就

2.1 农产品流通数量不断扩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4,国内市场对农产品数量需求较大,品种要求多样化。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使我国农产品的供应数量基本充足,品种丰富。1978年我国粮食供给总量为30477万吨,到了2006年我国粮食供给总量达到49748万吨,增加了19271万吨;油料供给总量从1985年的1578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3059万吨,翻了一番;棉花由1990年的19251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675万吨,增长了400多万吨。蔬菜和猪肉供给量的增长更加厉害,蔬菜由1990年的19251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58326万吨,增长了接近40000万吨;猪肉由1985年的1658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5197万吨。中国农产品的供给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粮食供给量的增加,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1/4的人口,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奇迹。

2.2 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载体、纽带和渠道,农业向市场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交易市场的作用。可以预见,21世纪农业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流通策略和市场服务方面,必要的市场条件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交易和流通效率,也能够提高产品的声誉和效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包括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期货市场和零售网点等在内的,以各类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和连锁超市为补充,产区、销区、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并使不同市场之间有机衔接,功能互补,协调联动,保障农产品顺利流通。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达4300多家,2006年,全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总额约为9300亿元人民币,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比重高达70%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环节,承担着农产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职能。不断完善地市场体系,不断改进的市场功能,不断健全的市场机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2.3 农产品市场宏观调控机制不断完善

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是防范市场盲目性的重要手段。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在流通主体的培育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机制都应起到先导和支撑作用。改革开放30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行政手段、价格机制加强了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及市场异常波动的能力和水平。充分使用经济手段,建立了农产品风险基金,建立了农产品生产的财政补贴,调控农产品进出口数量;合理使用法律和行政手段,逐步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并严格监督和惩处对于扰乱市场秩序、哄抬物价、违反调控政策的行为;较为恰当的使用价格机制,对某些特殊商品实施了最低保护价或最高限价。中央及地方商务、农业部门在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处理上,加强了对重要农产品、重点农业产业化生产及流通企业、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测分析,为农产品宏观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如粮食流通市场调控,1998年出台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首先就是要继续鼓励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主要手段就是按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并保证让农民得到粮食保护价的好处;其次是要甩掉粮食财政补贴的巨大包袱,一方面国家确保粮食收购资金专款专用,另一方面禁止国有粮食企业亏损售粮;再次是国家通过垄断粮源达到控制粮食市场的目的。这些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都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环境,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

2.4 农产品市场主体不断多样化,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主体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等商业组织一统天下的格局逐步向多元化格局转变,农产品市场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等商业组织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中的地位虽然下降,但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个体运销户、经纪人日趋活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显重要。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逐步接轨,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此外我国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世界农产品市场逐步接轨,与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农业贸易依存度逐年增加,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市场与世界农产品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3 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3.1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继续存在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狭小,而市场规模庞大,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长期存在,这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农户生产规模小要么不能直接进入市场,要么进入市场成本特别高。这是因为农产品的产区和销区之间脱节,产区不是销区,而是城市和地理跨度较大的销区农村,导致农产品流通需要长距离运输,单个农户无法承担流通任务。再者,农民生产规模较小,交易规模往往更小,导致交易规模十分不经济,无形中增加了运销成本。与生产相比,农产品经销队伍成长相对较慢,发育很不成熟,对本地农产品的运销能力明显不足,农产品的运销半径过小。由于环节增加,流通费用高,加上农产品大部分易损、易耗产品,运输损耗大、效率低。此外农民信息闭塞,不能全面了解市场及价格行情,交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很少直接介入到流通领域,以地头交易为主,没有机会与市场的前沿接触,不可能正确把握市场的脉搏。农产品极度分散的销售方式,也导致运销规模的不经济,容易导致恶性竞争,特别是市场饱和以后,农民竞相降价,最终是农民自身利益受损。

3.2 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

国家对农产品实行调控的最核心手段是农产品储备体系的建立健全及高效运转。但实践证明,我国农产品储备作为宏观调控最核心的手段一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以粮食储备为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粮食储备体系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在丰收年份出现粮食过剩时,政府按保护价格收购起来,形成缓冲库存储备,同时使得市场价格不至于降得太低而使农民的收入发生大幅度的下降,从而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出现歉收年份时,国家可以动用缓冲储备向市场抛售农产品,从而使市场价格也不至于上涨得太高,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保护。由此可见,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是保证一国粮食价格稳定、保护农民及消费者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国际经验,只要粮食储备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安全系数,粮食市场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从我国“八五”时期以来的多数年份看,我国粮食储备规模远远高于这一安全系数,但是这期间粮食市场价格却频繁发生波动,农民收入也持续走低。其中问题的症结显然不在于储备粮数量不够,而在于不能运用市场机制使粮食储备体系高效灵活运转。

3.3 市场体系建设落后,功能不全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仍处于低级阶段,各类农产品市场存在明显的不足。农产品市场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和产品购销的需要,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交易成本较高,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一是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没有形成,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目前,我国在市场建设中一方面存在着资金不足、投入分散和使用不当等问题,资金充足的地方市场体系比较完整,而资金缺乏的地方,市场体系薄弱;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问题。二是市场功能不全。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滞后。此外在我国,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生产区很多,而与之匹配的、有一定影响的市场却较少,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显得力不从心。

3.4 农产品流通损耗大,流通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销售的特殊性,农产品流通不畅,导致我国农产品流通损耗非常大,流通效率低下。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在5%以下,美国仅为1%至2%。我国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之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2亿人的生活。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环节多,收费点多,造成流通成本较大。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30%~40%,而对于鲜活产品则占60%以上。而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占产品总成本的10%左右。目前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东北地区的粮食运往南方销区一般需要20~30天,为发达国家同等距离所需时间的2倍以上;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每年损失粮食800万吨(160亿斤)左右。

4 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改革

农产品流通体制作为整个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既要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政府的宏观目标和微观主体的利益要求。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改革以来的实践,我国应该继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运用利益机制,依托法人主体和中介组织,将农业生产流通等连为一体,进行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4.1 建立统一、高效宏观调控机制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任何国家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都会运用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保证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迅速建立起灵敏高效、一体化的农产品储备系统是政府调控市场的核心手段与措施。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有利于农产品流通市场发育、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流通信息的畅通。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合理确定实行政府储备的品种和规模。实行政府储备的产品应限于对国民经济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品种。如粮食、棉花、油等重要品种。(2)国家应根据农产品生产状况,及时准确提供农产品流通信息,保证农产品流通畅通。(3)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农产品运行制度,维护和保障农产品流通的良好秩序和环境。

4.2 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决定着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农产品流通改革的实践证明,在市场发育和建设滞后的状况下,无论推进哪一方面的改革,都无法实现最终目标,因此,农产品市场建设应当作为今后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1)建立新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必须深化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与改革。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农产品流通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探索新型农产品流通组织,培育新的组织主体,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2)继续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初级市场。这类市场是指分布于全国各地广大农村与集镇相结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小型市场,集市贸易是其基本形式。在我国农村市场体系中,它处于基础的地位。(3)有计划地建立若干主要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目前,国家和省市的粮食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有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武汉大米批发市场,吉林玉米批发市场,山东威海食油批发市场,广东湛江食糖批发市场,成都肉类批发市场等。但同建立农村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相差很远。改革的方向是要继续增加这类批发市场,尽快促使其成长发育,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产品批发交易活动在市场内进行,逐步减少场外交易。对于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要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逐步向远期合同和期货贸易发展。

4.3 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决定着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决定着农产品流通的质量,是农产品市场体系良性运转的有力保障。(1)要加大对各地各种类型的批发市场的改进提高力度,完善市场的检验检测、信息、储藏、加工、运输、电子结算等功能,提高市场的档次。(2)要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和完善农药残留、残毒和违禁药物以及其它相关检验检测设施,有力保证农产品流通质量和消费安全。(3)要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以及价格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网络。要增加对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市场价格的合理形成。(4)加快农产品储藏、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应根据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地域性的特点,加快农产品储藏、运输等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的跨区域流通和错季供应。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向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转变。文中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流通体制转变的三个阶段,探讨了在农产品流通体制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流通深化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产品流通,体制

参考文献

[1]杨宝宏,郭红莲,张冬梅.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宏观经济管理,2008,(4).

[2]黄春铃.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的途径和对策-基于市场结构理论和组织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1).

[3]李春海.制约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制度瓶颈及其消减[J].财贸研究,2005,(03).

[4]蔡秀玲.农业小规模经营与交易成本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3,(1).

住房改革的历史及现状 篇2

1 住房保障制度与住房金融政策

两者都是从宏观角度来对房地产行业的过热发展来进行有效抑制的, 一方面基于住房金融政策基础之上, 国家对于住房问题进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 住房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住房需求,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

1.1 住房金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由于我国房价收入比过高增长, 基于这个现实需求下, 住房金融发展起来, 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住房金融的发展正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根据调查, 目前我国房价收入的平均比为1:8, 甚至在有些大城市达到1:10。并且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过热的情况下, 有可能继续攀升。巨额的房贷使有房的也成为了房奴, 面对这种情况, 完善住房金融体系是势在必行的, 否则违背我国社会主义本质。

1.2 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能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在我国人民传统的观念里, 家是一个人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人们对于“家”的看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住房需求的增加。因此家庭住房消费占了我国住房消费的极大部分比重。家庭住房消费除了取决于家庭现有的收入之外还包括未来预期收入。在家庭的预期收入增加之后, 通过借贷购买住房消费可以增加家庭住房福利。

1.3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在住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住房金融制度发展起来。若是家庭住房储蓄达到一定数额, 居民可进行住房金融投资。一方面, 住房金融为住房的生产部门提供了资金基础, 另一方面开发商通过住房金融投资, 扩到了住房的再生产, 保障更多的住房供给。而住房金融在提供住房贷款的这个过程中, 就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商品财富转换, 那么住房资金通过生产投资消费相互之间的循环, 保障了住房经济的发展。

2 我国城镇住房金融现状分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我国房地产住房金融发展起来。这些年来, 随着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我国的住房金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现实需求来看, 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1 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除了要保证效率之外, 公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方面。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 买一栋房子几乎就要还一生的房贷。虽然国家有推行住房公积金保证制度, 但是对于低收入者来说, 这仍然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的存在。但是对于高收入者来说, 住房公积金却是其用来进行炒房的资本, 加剧了“劫贫济富”的问题。

2.2 机构体系不健全。

一个完整的制度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相应的社会问题, 我国目前由于尚未建立完整的住房中介体系, 各住房机构之间各自为政, 缺乏一个既权威且专业的控制中心。而在业务方面, 政策与经营混为一谈, 程序冗杂, 效率低下, 导致在住房金融业务方面, 盈利性与非营利性分不开, 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3 证券化程度低。

房地产项目价值高、生产的周期长, 需要融资。由于我国的住房金融缺乏较为发达的银行机构和保险市场的支持, 机构投资和个人投资队伍的不完善, 导致延长项目周期, 影响工程质量, 缩短居民住房使用年限, 引发众多房地产纠纷。

3 改革建议

众所周知, 我国人口众多, 虽然如今的住房金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绝大部分普通居民对于住房的需求。我国目前的住房金融机构较少, 面对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贷款甚至没有。因此发展住房金融, 降低住房贷款门槛, 发展住房储蓄显得尤为重要。

3.1 设立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

根据上文提到的, 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的缺失, 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而商业银行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开展相关的盈利项目。住房金融是民生大计之事, 发展的好能够解决我国大部分中低收入者的根本民生问题, 其融资规模巨大, 需要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资产管理。国家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就目前而言, 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政府成立新的政策性银行, 来专门针对住房金融业务的开展与办理, 并且这种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就目前而言, 此种方法的实现还需要很多方面的完善。

3.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是指在资本市场上, 充分运用能够带来资产收益的抵押贷款, 将其作为附属的抵押品, 给投资银行发行证券, 并且将其在二级市场上流通, 是以证券形式来进行的。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 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条件尚未成熟, 也没有专门从事这种贷款证券化的机构来经营, 资金的良性循环无法保证。由此在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过程中, 需要吸收国外经验和教训, 将资本得以科学的运用, 使低成本创造高收益。

3.3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和金融政策体系在建立之后, 要想使其发挥最好的功效, 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否则, 在市场经济发展之后, 由于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 监督必然会出现复杂而且混乱的局面。对于我国在住房金融制度建立之后, 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监督机构监督与政府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督相结合。同时在监管过程中, 所监管的各部门又是独立存在的, 各司其责, 规范其职责范围和监管目标。这样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金融体系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而住房价格的增长速度又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导致中低层收入人群在住房问题上寸步难行。对于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方面, 国家需要加快其政策体系的建立, 对住房保障制度和金融政策不断完善, 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住房保障制度金融政策是住房的保障来源以及给住房融资提供支持的非常重要的条件, 它对于中低层收入的居民来说, 是决定住房条件是否得到改善的关键。但是同时它也具有“劫贫济富”的缺陷, 高低收入人群在这个体系中所得到的利益是不相匹配的, 因此, 需要对其进行研究, 使之得到改善。本文从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与金融政策的关系入手, 分析当今住房保障制度和金融政策的现状, 提出些许改革建议。

关键词:住房保障制度,金融政策,住房公积金

参考文献

[1]兰勤.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金融政策的现状评析与改革建议[J].社会保障研究, 2010 (3) .

[2]李丹丹, 王洋洋.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探讨[J].魅力中国, 2011 (10) .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及趋向 篇3

(一) 管理体制日趋完善, 监管体系基本确立

自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实施以来, 全国343个设市城市中有341个成立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 制定了管委会章程、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民主、科学、自主的住房公积金决策机制正在形成。人员素质和管理效能明显提高。按照“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核算”的原则, 管理中心基本建立了对分中心、管理部的内部授权管理制度, 初步健全了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使用、核算和内控机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3年3月, 经国务院批准, 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司成立 (和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合署办公) , 此后各省市也陆续成立了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办公室, 明确了监管职能, 完善了监管制度。国家建立了由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11个部门组成住房公积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就有关住房公积金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协调。住房公积金年度审计制度普遍建立。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正加紧建设。我区按国家要求, 对各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和管理中心的管理目标考核工作正在展开, 对住房公积金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二) 管理运行日益规范, 业务发展迅速正常

绝大多数管理中心能认真执行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 实行增值收益分配方案和管理费用预决算报财政审核、管委会审批制度, 进一步规范公积金银行专户设立,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规范公积金管理和使用。同时, 大多数管理中心建立了公积金个人查询系统, 有些地区开通住房公积金网站和投诉电话, 实行定期公告制度,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部2006年1季度统计表明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和贷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已突破1万亿元。住房公积金缴存率为60.53%。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缴存余额比例 (个贷率) 为44.93%;贷款逾期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全国平均逾期率0.125%。住房公积金运用率为52.05%, 全国住房公积金银行专户存款占缴存余额的27.27%。项目贷款和挤占挪用资金较去年初减少了2.35%。

二.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覆盖率较低, 融资渠道窄

住房公积金在实施中扩大覆盖面难度较大, 如一些民营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还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大量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 要在城市买房或租房居住, 但目前住房公积金并没有覆盖到他们身上。由此可见我国尚未建立自愿式住宅储蓄制度作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补充, 公积金筹集渠道过于狭窄。

(二) 缴存比例不规范、分配不公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 住房公积金由财政负担, 而一些财政困难的地方, 有的则不能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对于企业职工, 由于近几年不同行业、企业的收入差距拉大, 各地执行的住房公积金占职工工资收入的比例由5%到20%不等。由于企业单位负担的住房公积金是作为成本费用在所得税前列支, 个人获得的住房公积金收入也不计入个人应缴所得税基数。因而, 一些效益好的单位提高缴存比例过大, 使得人工成本失去控制, 企业合理避税。而另一些单位工资尚不能如期全额发放, 按比例缴存住房公积金更无从实现。造成新的分配不公, 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三) 制度使用不公平, 保障功能单一

参与公积金缴存的购房人可获得优惠利率贷款, 而购房人多是中高收入者, 较低收入者购房因贷款所需数量大而不能满足需要。虽然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低息贷款, 比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贷款利率低1个多百分点, 然而部分中低收入者, 却难于通过这个渠道获取融资购房。全国住房公积金的个人贷款率一直徘徊在50%左右, 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作用受到限制, 国家现行政策没有统一的规定, 各地自行出台的政策存在很大差异。公积金可以用于购房或维修住房, 但不能用于租赁住房, 导致无力购房的低收入家庭享用不到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而低存低贷实际上是让这部分家庭蒙受了利息损失。

三.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未来走向

我国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 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绝大部分中等以上收入家庭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但由于住房保障政策不到位, 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日益突出, 住房问题成为压在中低收入居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 (住房、教育、医疗) 之一。为了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 国家建立了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住房公积金等住房保障制度, 前两者属于政策性住房开发, 以增加政策住房的供给, 后者属于政策性住房消费保障, 然而它们之间缺少支持与配合, 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彼此的保障功能。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国外不乏成功的经验, 但在我国由于就业压力大、就业不充分、用工不规范, 另外我国房价收入比比发达国家要高很多, 中低收入家庭很难得到公积金带来的实际利益。鉴于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功能发挥不足, 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改良, 以完善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

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 借鉴美国经验, 强化政府责任, 发展政府支持力度更大, 政策优势更加明显, 以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和低息贷款为核心的政策性住房金融。美国实行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核心的公共住房金融政策模式, 就是以住房这种不动产作为偿还债务的担保获得贷款的借贷行为。在美国购买住房一般首付比例为房款的20%左右, 余款运用贷款解决。为了解决贷款风险问题, 美国建立了别具特色的抵押保险机制, 为住房抵押信贷设立专项住房抵押保险。为了实现“人人享有良好住房”的政策目标, 联邦住房管理局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抵押贷款提供100%的保险, 同时根据全国住房价格的变化和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确定抵押贷款保险数额的上限, 这样既体现了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和扶持弱小阶层的政策取向, 也防止了利用政府担保的抵押贷款购买过于奢侈住房的倾向。公营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的建立, 大大增强了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的信心, 降低了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贷款门槛。此外, 美国还成立了专门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 即联邦住房贷款银行, 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低息贷款, 为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我国尚未有直接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低息或无息贷款, 还未建立完善的政策性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担保机制, 低收入家庭贷款缺乏担保主体, 住房金融机构放贷条件苛刻。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金融的支持力度, 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抵押贷款提供风险担保, 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贷款提供贴息, 从而提高中低收入家庭购房融资的能力, 降低购房成本。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良好的环境和适宜的住所是所有居民的基本人权。政府作为公共福利的实现者对城市住房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中政府主要扮演政策制定者、组织者、倡导者的角色, 并通过减免一定的所得税给予间接的财政支持, 没有深层参与和直接财政支持。随着对住房这一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国家财力的增强, 政府有必要也有可能在政策性住房金融中扮演更加积极、负责的角色, 投入更多财力, 使中低收入家庭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结束语:

总之,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 是一项正在不断开拓创新的事业, 这项事业需要一批热爱人民、忠于职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有志之士为之奋斗。

摘要: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政府实施的一项住房保障制度, 建立了职工的自我保障机制, 为城镇职工积累了长期、稳定的政策性住房储金, 有利于住房资金的积累, 周转和政策性抵押贷款制度的建立, 提高城镇职工购建住房的能力。文章通过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制度,现状,趋向

参考文献

[1]董振国.吕福明.济南.千呼万唤的经济适用房为何成了“弃儿”[N].经济参考报.2008.

[2]洪波.建设部.公积金“济富”论不符合实际[J].中国经济周刊.2006.46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现状及改进 篇4

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体, 已成为广大城镇职工、居民个人购房贷款首选的借款方式。住房公积金贷款, 经过多年的发展, 虽然实施过程中做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 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如:跨区域使用受限制, 没有优惠低收入群体, 申请手续烦琐等。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通过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建立互用公积金机制以及丰富住房公积金贷款资金来源等措施来解决该问题, 使住房公积金贷款真正达到为购房者服务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住房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 由于现时国内住房价格和其他因素等问题, 住房公积金贷款成为一个热点关注问题, 人们选择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来进行购房融资, 在使用过程中,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优劣逐渐暴露出来。

1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现状

住房公积金贷款是指有住房公积金账号并符合申请资格的人, 按照相关规定, 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贷款购房。

就目前全国而言, 住房公积金的归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1998年~2002年, 全国住房公积金的累计金额分别达到1231亿元、1610亿元、2400亿元、3326亿元、4011亿元。2003年3季度末, 全国累计归集公积金2016亿元。2005年底, 中国约有6330万人缴纳住房公积金, 累计金额约6260亿元人民币。2006年底, 全国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总额12687.37亿元。2008年底, 全国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总额为16230.30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住房公积金归集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住房改革的顺利实施, 而住房公积金贷款完善了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的建设。

2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存在的问题

住房公积金贷款在可贷金额利率、风险、申请难度和应还总利息方面存在着优势, 但并不是说住房公积金贷款没有缺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尽管住房公积金贷款也做过多次的修改和完善, 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公积金贷款跨区域使用受限制。

现在全国各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一般都是由各个地方的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负责管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缺乏跨区域使用的功能, 造成了许多购房者没有办法把其购买的住房公积金用到实处, 浪费了大量资源。

2.2 公积金购买及使用缺乏灵活性。

住房公积金, 是一种强制储蓄的住房金融模式。只要工作单位都会强制要求购买。而在住房公积金使用的过程中, 住房公积金贷款必须是本人买房才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首次买方和二次买房对公积金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 缺乏灵活性。

2.3 没有优惠低收入群体。

各个城市房价大涨的今天, 就全国而言, 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借款人多位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 属于收入中等或高收人人群, 低收入者申请住房公积金的家庭较少, 造成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用自己的公积金储蓄为少数中高收入者购房提供补贴的局面。

2.4 申请手续烦琐。

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申请过程中, 需要填写和提供的材料比较多, 贷款过程要辗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单位、银行三地, 表格和手续很多, 办理过程中需占用较长时间, 对于申请人造成诸多的不便。

2.5 贷款资金来源单一。

就目前而言,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资金来源只有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住房公积金。除此之外, 没有其他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来源。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住房公积金可贷资金金额。

3 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改进

针对本文上面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问题探讨, 笔者提出几个改进意见。

3.1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要想住房公积金贷款真正对人们产生优惠就要有相关的制度约束, 就要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贷款缺乏跨区域使用和公积金购买缺乏灵活性以及贷款手续繁琐都可以通过改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来实现。

3.2 建立互用公积金机制。

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可以尝试允许直系亲属或者是具有合同保证的人们之间互用住房公积金。即只要是直系亲属或者是人们愿意自己的住房公积金借给另外一个人使用, 并签订了合同, 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就可以考虑他们互用住房公积金。这样大大缩短购房所需要的时间, 同时不用负担长期的应还利息。

3.3 鼓励政府积极参与。

通过研究国外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成功例子, 得到世界上任何国家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帮助。各地政府对其所在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要起到指导作用, 提高相关的制度保证。

3.4 住房公积金贷款信贷程序有待完善。

一是信贷审批权限过于集中, 容易产生道德风险。目前, 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权主要集中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一人手里, 这种高度集权的审批机制不但容易因个人决策失误而造成贷款损失, 而且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内控机制, 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二是审贷脱节, 不利于防化信贷风险。

3.5 丰富住房公积金贷款资金来源。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资金来源只有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资金来源单一, 要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住房金融工具, 单靠这一资金来源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比如可以把人们的低利率的储蓄资金引入到住房公积金中。

结束语

虽然, 目前住房公积金贷款在现实的住房金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并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但对于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现存问题的改进和以后的发展, 关键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和住房公积金制度, 让住房公积金贷款更好地服务于全国人们的购房, 为人们提供更实惠的住房保障。

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深人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制度的推广, 住房公积金贷款正以其较低的利息负担、灵活的贷款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工薪阶层的欢迎。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居民住房贷款消费需求, 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 而且成功打破了商业住房贷款单一的信贷模式, 为住房金融业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但是, 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住房信贷制度的一项创新, 由于多种因素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实施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贷款,互用公积金机制,改进

参考文献

[1]苗乐如.住房公积金与住房信贷[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6.17-60.

[2]李玉福.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探索和思考[J].山东房地产, 2007 (2) .30-31.

[3]章文魁.立足实际与时俱进科学地制定住房公积金贷款规则[J].中国房地产, 2003 (6) .39-41.

[4]于盛云.浅议制约住房公积金贷款发展的“瓶颈”及其对策[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 .

[5]应红.中国住房金融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7, 5.

住房改革的历史及现状 篇5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是以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为借鉴, 结合我国住房制度改革逐渐摸索发展起来的。自1991年11月国务院提出“逐步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 已有23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深层次的弊端逐渐显现, 急需予以调整和改善。

1 现行制度的主要弊端

1.1 使用范围的收窄限制了作用的发挥

1994年12月国务院出台的《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暂行规定》中, 明确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用途有三:一是职工购买、建造自住住房, 自住住房大修理可申请提取或申请贷款;二是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单位合作建房、集资建房可申请项目贷款;三是余额可用于购买国债。而1999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 项目贷款已不在住房公积金使用用途之列。

1) 使用范围收窄, 削弱了住房公积金的效率, 导致资金大量闲置沉淀。截至2014年6月末, 全国缴存总额6.47万亿元, 缴存余额3.27万亿元, 使用率仅为50.5%。

2) 项目贷款这一制约房价杠杆作用的缺失, 间接助推了十多年住房价格的飙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决定住房价格的关键因素是住房的供需。供需相对平衡, 房价就会相对稳定。而要解决供需相对平衡, 一是政府要按照高中低收入人群, 分类设计其住房、土地的供应渠道, 以保证高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消费与高中低收入的住房供应形成较合理的对应关系。二是要引进住房供应体系中集资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等各开发种类之间的价格竞争机制, 促使各类住房价格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 从而抑制商品房价格的急剧增长。

1999年之前, 由于住房公积金可用于住房项目贷款, 且只针对单位合作建房、集资房、经济适用房, 有效地压缩了这类住房的建设成本, 从而也有效地制约了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因此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前十年, 住房整体价格相对平稳。而1999年之后, 由于国家取消了住房公积金的项目贷款功能, 加之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影响, 减少单位合作建房、集资房、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土地供应, 促成商品房开发一家独大, 不仅摆脱了价格竞争束缚, 还造成了三类住房需求挤向一个“独木桥”, 从而助推了其后的房价疯涨。

1.2 区域化管理体制制约了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潜力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对住房公积金运作管理机构的定位是, 以设区城市为单位设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实行区域化管理。这种体制设置不利于住房公积金使用潜力的发挥, 也不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1) 从全国范围看, 由于经济、文化和消费理念等因素的差异性, 导致各地区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的不平衡。如东南部地区住房公积金使用入不敷出, 出现“钱荒”, 部分城市不得不采取“轮候制”措施;而中西部地区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偏低, 造成资金大量沉淀。而在区域化管理体制下, 无法实现对各地住房公积金调剂余缺的常态化。

2) 随着城镇化改革步伐的加快, 城市人口自由流动的加剧, 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需求十分旺盛和迫切。囿于住房公积金区域化管理体制, 难以做到缴存人信息互联互通, 难以甄别缴存人贷款资料的真实性、购房信息的合法性。因此“异地互认、异地贷款”的风险无法掌控, 难以操作。

1.3 互助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我国设计住房公积金这一“惠民”制度, 目的就是通过单位、个人两方的缴存“蓄水”、政府的存储免税和贷款低息让利等举措, 为城镇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提供资金支持具有明显的“互助”性质和特征。但自2000年以来各地商品房价格急剧攀升, 中低收入人群“望房兴叹”, 享受政策贷款支持的几率极低, 反而成了社会上盛传的“劫贫济富”的工具。

1.4 强制特征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 城镇单位及其职工, 都是住房公积金的义务缴纳者。而事实上截止2014年6月末, 全国城镇居民约7.3亿, 缴纳住房公积金人数仅1.05亿, 实际缴纳人数不足七分之一。

尽管《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对不缴、少缴行为出台了一系列的罚款、罚息、责令整改等规定, 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一是信息不明, 收缴部门只知已交单位, 却不知还有哪些单位应交未交。二是执行乏力, 对拒不缴交的没有必要的能力和手段。

1.5 监管形同虚设, 严重缺位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的定位是, “管委会决策, 中心运作, 银行专户, 财政监督”。其中管委会是住房公积金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机构, 中心是住房公积金的日常运作机构, 地方财政是住房公积金运作的监督机构。看似设计严谨的监管体系, 但在实际运行当中却是监管虚设, 管理缺位, 监督乏力。

一是管委会是一松散机构, 成员多由政府、专家、工会等代表兼职组成, 管委会主任一般由政府主管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副市长兼任;常设的办公室主任一般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兼任。这种设置注定在费用预算等重大决策上, 必然凸显和倾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意志。

二是地方财政部门并不是住房公积金专项基金的专业监督机构, 不仅起不到日常运作的监管作用, 而且在年度的增值收益的监管上也没有过多的话语权。因为增值收益分配的最终审批决策权属于管委会, 地方财政部门充其量只是“出纳”而已, 其监督意愿和监督力度可想而知。

从多年的实践来看, 正是这种乏力的监管机制, 导致了住房公积金管理领域大案要案频发, 造成了大量资金风险和重大损失。如全国许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在前一波证券市场的乱局中, 就被几家国字号的证券公司以购买国债后委托理财, 套去了上百亿元。最后证券公司则以破产重组而“金蝉脱壳”, 致使缴存者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此外, 全国还有许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存在大量违规项目贷款, 一部分已难以收回, 形成重大资金风险。

2 改革方向

我们的一切改革都要坚持“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也一样, 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对症施治”, 以达到“兴利除弊”的目的。

2.1 在管理体制上, 要实行全国统一的线性垂直管理体系, 实现系统内分级运作格局

目前可借鉴且能满足“垂直统一管理, 有效解决资金拆借、调节余缺、提高使用效率”要求的管理机构模式有二:一是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 即住房保障银行。二是住房公积金管理局。二者相比较, 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改制为住房保障银行具有更多的优势。

一是符合中央城镇化规划中提出的“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要求。二是有国际经验模式可循。如美国上世纪30年代成立的储蓄-贷款协会、70—80年代成立的“两房”;日本二战后成立的住房金融公库等, 均是支持居民住房资金需求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三是能发挥金融机构的储蓄功能, 协助国家实现保障性住房及时、长期、有效供应的战略意图。四是能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平台作用, 通过设计出差异化的、服务不同目的的适合房地产投资的金融理财产品, 吸引民间住房融资, 抑制住房实物投机, 减缓房价推高因素。五是能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金融和住房公积金政策服务相容的绩效考核、效益激励、纪律约束、责任追究及处罚等机制。

2.2 在监管机制上, 要设置专门的专业监管机构。

从目前住房公积金的运营模式、经营方式、服务宗旨、服务标准、利率调控等方面看, 与商业银行极为相似。不论将来采用哪种管理模式, 其监管职能都应划归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监管机构。这样既能实现专业监管的目的, 又能简化重复机构的增设。

2.3 在用途范围上, 要将建设部现行的项目贷款试点

做法正式列入住房公积金的正常使用范围, 实行常态化运作。

同时为保证项目贷款既能起到提高使用效率目的, 又能体现调节房价杠杆作用, 必须落实以下配套政策:1) 项目贷款必须定向用于保障性住房 (包括经济适用住房、城市安置用房、公共租赁住房) , 严禁用于商品住房开发。以最大限度压低项目贷款支持的住房建造成本, 牵制商品住房的销售价格。2) 要将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和项目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 务必使此类住房供应与商品住房供应, 以高中低收入人群为界定基础, 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以保证高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权利的对位“伸张”, 从而使住房公积金真正起到“扶弱济困”作用。3) 地方政府要定期制订并公布高、中、低收入的标准, 界定各类住房消费的门槛条件, 完善履行各类住房消费门槛的强制制约措施和监管督查机制, 防止和杜绝住房方面的腐败现象。

2.4 在配套措施上,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强制征缴措施。

不论将来采用哪种管理模式, 都需要强化其政策的强制性功能。其关键就是要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一要解决信息互享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定期向强制征缴部门提供新增营业单位相关信息, 以便强制征缴部门进行比对甄别, 明确征缴对象。二要采取分级征缴措施。首先是采取电话通知、上门告知、责令整改等措施;其次是催缴措施无效, 则追加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上传该企业信用状况, 启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制裁措施;再次是在上述两项措施无果情况下, 填制“协办通知单”, 载明事项理由, 附带证据资料,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吊销其营业执照。

3 结语

住房公积金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6

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1]。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

2住房公积金现状

2.1《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急需尽快修订,尽快推行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依据国务院令而设立的强制性基金。就是这样一项利民政策,也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享受。

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稳步增长,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距上次2002年修改已经有十余年时间,很多内容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影响了公积金制度的推行。

2.2住房公积金重要作用远未发挥

目前无论是投资者还是购房自住的老百姓都比较偏向于选择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住房。虽然住房公积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它还处于 “初级”阶段,使用条件限制太多。部分有改善住房需求的城镇职工因为没有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而无法获得住 房公积金 贷款, 住房公积金在银行里面闲置。解决好我国中低收入者的 “购房难” 问题,住房公积金就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2]。

2.3住房公积金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和经济效益好的企业

很多单位以职工岗位不稳定、编外人员无编制等理由,不给建立住房公积金或故意降低缴存工资基数,使职工根本达不到正常标准。而有些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根据 《住房公积金条例》中的有关条款在各方面利益的驱动下,不惜提高缴存比率或加大工资基数,争取多缴住房公积金,因建立住房公积金后单位可以冲抵利润,少交税费,个人可得到住房公积金本息,享受低息贷款,这样的结果会导致个人缴存额的不公平现象,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势必形成住房保障体系的难以拓展和不同部门在政策执行上的差别。

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广,缴存公积金基数按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 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职工个人缴存部分由单位代扣后,连同单位缴存部分一并缴存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内。 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除职工离退休或发生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规定的其他情形外,不得中止和中断。体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

2.4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差距大,成为合理避税的渠道[3]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未规定缴存比例的上限, 由于近几年不同行业、企业的收入差距拉大,各地执行的住房公积金占职工工资收入的比例差距比较大。缴存基数高的单位,其缴存比例也普遍偏高,最高与最低相差高达6倍。税务部门对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有严格的限制,但对缴存基数却没有严格的规定,加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各单位上报的缴存基数审核流于形式,造成很多单位通过虚假高报工资基数,将住房公积金作为工资薪金外发放奖金、津贴的渠道,从而达到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3住房公积金对策

3.1健全法律和规章制度,加强监督

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强化行政监督,规范监督行为,保证住房公积金规范管理和安全运作,定期开展对公积金使用管理的专项审计。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提高公积金缴存率和归集量。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执法队伍,经常检查各单位的缴存情况,对违反规定未建立和不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要采取警告处罚、新闻通报相结合的措施,督促各单位按时足额缴存。

3.2创新公积金运作模式、构建管理机构

设计灵活多样的住房公积金利率政策、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创新贷款品种、 完善贷款政策、提高服务科技含量、建立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体系[4]。按照 “统一决策、统一制度、统一管理、 统一核算”的原则调整,单位及其职工缴存的公积金必须归集到所在城市的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

3.3严格执法,进一步强化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

各市 ( 州) 政府应对符合条件的单位,经市 ( 州) 住房公积金管委会批准,可适当提高公积金缴交比例。各级机关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按照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 国务院令第350号) 的规定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对公积金归集的执法工作,督促不缴、欠缴单位按规定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

3.4加强宣传,积极鼓励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建住房

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使用上,需保持住房公积金贷款在使用上的公平性。适于在中、低收入居民中开展。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住房公积金的宣传,让社会公众了解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支取、个人购建房贷款发放等公积金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公众了解住房公积金 “低存低贷”的政策优势。

3.5加大力度清理回收违规使用的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专门用于职工个人住房建设的基金,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 “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职工住房公积金只能围绕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各地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清理回收违规使用的住房公积金。

摘要:住房公积金以职工工资为基础,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社会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创新公积金运作模式、建立健全公积金风险防范体系,才能形成解决问题对策。

住房改革的历史及现状 篇7

一、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

(一) 由一纲一本到一标多本, 教材具有多样性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 在历史教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教科书往往是围绕着教学大纲展开的, 只有人教版一个版本。而新课程改革后, 历史教学围绕着《新课程改革实施标准》, 设置了多个版本的教材, 有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和大象版几种, 且不同版本之间在结构和内容的设置上也有很多不同点。由一纲一本变为一标多本, 这充分说明了任何一种教材都不能够成为我们设计和开展教学的唯一依据。同时, 这也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大教师必须能够根据新课程标准整合教学资源。

(二) 课程目标三维化, 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 其突出特点在于, 将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明确提出, 同时把思想教育拓宽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 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 变通史教学为模块教学

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的通史教学模式, 形成了以模块为结构, 以专题为基本单元的课程体系。由传统的5本通史教材变成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3本教材, 这种“模块+专题”的形式, 形成了一种新的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更加强调对重点内容、重点知识和专题知识的系统化学习。

二、农村艺术高中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现状分析

由于一直担任农村艺术高中的历史教学工作, 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农村教学之间存在的差距。在此, 我仅谈一谈自己对农村历史教学现状的认识。

(一) 农村学生基础较差, 不能很好地进行历史教学

农村普通高中, 尤其是艺术类高中, 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 往往是三、四流的学生才会选择艺术高中, 这就使得农村的历史教学不能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而新课程改革后的“模块+专题”的教学模式, 与目前高三二轮复习的内容和形式相当, 这就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艺术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基础知识等方面仍存在种种问题, 给农村高中历史教学造成了较大困难。

(二) 农村高中教学资源有限,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所在的学校基本还是处于一位教师、一支粉笔、一面黑板的情况, 教学方式没有多大的改变, 无法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好, 板书写得好, 还要求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工具, 如多模体。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则很容易使历史课堂重新陷入传统的模式。

虽然教学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如此重要, 但我们并不具备这些便利的条件。据我所知, 农村高中基本上每个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 只有在学校有教学活动的情况下, 教师才会做一节多媒体课。此外, 新课程改革还要求学生上网搜集材料, 然而学校的计算机有限, 不可能全部让给学生去查资料。与此同时, 校内的图书馆所藏图书也十分有限, 所有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了农村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三) 农村艺术类高中多重视艺术课, 轻视文化课

艺术类高中以学习艺术为特色和办学宗旨, 学习艺术的时间占去了高中生的一半甚至更多, 我校到高二的时候, 学生每天只有在上午学习文化课, 能分给历史的学习时间就更少了。同时, 由于一般艺术类的院校对文化课的要求并不高, 导致学生普遍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 真正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

(四) 农村艺术高中, 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深远,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虽然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 但是传统的高考形式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主要是因为,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以及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 但高考以分数取胜, 最终新课程改革只能流于形式。

三、对策研究

针对农村艺术高中在历史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这些问题, 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具体的对策, 努力改变这一现状。我在实际的教学中, 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 利用多种形式, 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发学习兴趣

艺术生本来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就少, 用在历史课上的心思就更不多了, 因此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了提高学生历史成绩的一个关键问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能够深入开展的重要动因。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兴趣, 就不会积极思考。在农村艺术高中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 开展课堂讨论, 组织辩论会、故事会、历史剧表演、寻访当地历史古迹等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去感悟和体验历史,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 灵活运用教材资源

河北省目前使用的是人民版教材, 采用的是“模块+专题”的形式, 但是却弱化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导致知识密度太大。对于我们农村艺术高中的学生来说, 这样的教材过难过深, 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 必须综合整合教材资源, 处理好新教材与旧教材之间, 政治史、经济史与文化史之间, 专题与通史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历史高考试题多注重古今中外历史的时序性和空间性, 因此我们在高三的复习中应着重构建以专题为基础的知识体系教学, 并加强通史的教学。

(三) 更新教学观念, 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省的大规模开展, 农村高中教师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接受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知识培训, 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同时, 农村高中的教师还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探索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 让农村高中的历史教学取得新的突破。

摘要: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历史教学, 对农村艺术高中来说更是一次挑战。笔者结合亲身经历的农村艺术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 对农村艺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对策做了详细的探讨, 以期进一步推动农村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上一篇:质量提升措施下一篇:变形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