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大改革(DOC)

2024-10-16

历史重大改革(DOC)(共7篇)

历史重大改革(DOC) 篇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规律性总结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4.改革的过程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5.改革的结束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6.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与保留。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3)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7.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8.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5.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 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臵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 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8.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9.混合选择法最早见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10.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11.“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道德就是知识”分别是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 12.《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1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14.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但丁、比特拉克、薄伽丘。15.被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之父”的是彼特拉克。

16.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解放运动。

17.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影响最广泛。

18.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力相互的“制约和平衡”。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19.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20.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21.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22.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是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

23.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24.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25.引发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26.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层次和领域,特别是发现了微观物质运动规律,为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7.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的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28.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

29.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30.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首先在美国出现,这就是知识经济。31.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 32.西班牙的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33.①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是海顿。②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是李斯特。③被誉为“乐圣”的是贝多芬。④被誉为“歌曲之王”的是舒伯特。

⑤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是约翰。斯特劳斯。

34.1895年,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电影的诞生。35.被称为“第七艺术”、“第八艺术”分别是电影和电视。

历史重大改革(DOC) 篇2

一、古代史上的三次改革

相同点。背景: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社会矛盾尤其是阶级矛盾的尖锐。其中,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背景还包含新兴阶级 (工商业奴隶主和地主阶级) 要求取得政治权利。梭伦改革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很尖锐。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前中国都处于大分裂时期。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本阶级 (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 的统治利益。内容:都涉及解决土地问题;措施都切合国情, 比较全面、有效。另外,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体现了“法治”思想。梭伦改革和孝文帝改革都限制土地兼并, 维护平民利益。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重视农业的发展;在政治上都涉及整顿吏治、惩治腐败;在社会生活方面革除旧俗。性质:没有完全相同之处,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属于封建化改革。结果:都取得了成功。影响:一是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巩固了统治;三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中,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促进了社会性质的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 并为后来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不同点。所处历史阶段:梭伦改革处于奴隶社会时期, 商鞅变法处于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孝文帝改革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主要目的:梭伦改革是缓和社会矛盾, 振兴雅典城邦;商鞅变法是富国强兵, 在争霸中争取优势地位;孝文帝改革是学习汉族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 推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农业化和汉化, 根本上是巩固鲜卑族的统治。内容:梭伦改革在经济上发展工商业, 政治上扩大民主权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则在经济上重视农业发展, 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另外,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不同多一些:前者禁止个人收购过多的土地, 后者准许买卖土地;前者大力发展工商业, 后者重农抑商;前者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后者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前者规定人身解放, 后者加强人身控制;前者扩大民主权利, 后者加强君主专制。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既要维护贵族权益又扩大民主权利 (革命性和中庸性) 的改革。商鞅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富国强兵的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实行的封建化、汉化、农业化的改革。实质:梭伦改革是奴隶制生产关系的调整,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利益。商鞅变法是确立地主阶级专政, 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孝文帝改革是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巩固鲜卑族的统治。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对后世影响更为深远。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近代史上的三次改革

相同点。背景:都是落后的封建统治 (制度) 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要求参与或取得政权;人民革命运动酝酿或爆发;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统治危机严重。领导:都是资产阶级 (日本是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 领导的, 并取得封建统治者的支持。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日、中还是思想文化运动。实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内容: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政治上扩大民主或人身解放 (俄) 。另外, 俄、日的改革还涉及土地所有制变革, 保留了君主专制 (沙皇或天皇专制) 。日、中的改革以“学西方”为核心, 学西方先进科技或制度, 设工厂, 仿西方进行军事和教育改革。意义: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局限性:俄、日改革都保留了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 加强对外侵略扩张。

不同点。背景:日、中改革前均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俄是民族矛盾尖锐而非民族危机) 。明治维新前先推翻幕府统治。戊戌变法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俄、日,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妥协性强, 封建势力相对强大。内容:明治维新措施最全面。戊戌变法未涉及核心政治主张———君主立宪,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性质:明治维新还有民族革命和国家统一运动的性质。结果:俄、日取得了较大成功, 戊戌变法归于失败。影响:俄、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戊戌变法则主要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资本主义发展仍举步维艰。

三、关于改革的一般性认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策略 篇3

一、明确考试方向

1.仔细研读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同学们备考的依据。对考试说明的研读要突出两方面:一是明确知识范围,特别要注意每年微调的部分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常常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二是明确能力要求,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2.深入把握命题趋势。《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虽为选修课,但它实际已经成为各省市的必考内容。同学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做真题,研究命题思路,把握命题趋势。近年来相关命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切口小,挖掘深。高考命题的切入点细小而零散,如江苏省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涉及的考点有“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等;江苏省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政策”;江苏省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涉及“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知识点虽然细小,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第二,考试内容涉及两个改革,对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要求较高。如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中对“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的比较;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中对“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原因”的比较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既要抓住共性的东西,又要参透每一改革的特性,深挖原因,以不变应万变。第三,命题与现实联系密切,具有时代感,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教育与借鉴功能。如江苏省2012年高考历史卷考查了“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江苏省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关注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内容,并适当进行延伸。

二、学习与应试策略

1.常规学习的四段论,即背景(为什么改)、内容(怎样改)、影响(改的结果如何)、评价(对改革或改革者的评判)。在学习过程中如能秉承“利益分析法”,就能将一些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习效果会更好。利益分析法,就是从利益关系入手,追溯各个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从而推导出基本符合实际发展趋势的结论。将其用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即分析社会存在什么弊端(社会危机、内因或外因、主因或次因等);针对弊端应采取什么措施(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教育、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变革等方面);这一措施有何效果(成功或失败,或解决前一问题的同时又带来新的问题等);改革中各个利益主体有何行动(反对者与支持者、受益者与受害者等)。

2.应试策略。首先,把握相关理论。如改革就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涉及最高领导者的强势主导、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民心向背、改革策略、用人问题、文化传统、外部条件等;至于改革的启示,结合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即可归纳出来;对改革(或改革者)的评价,要注重两个标准,即价值标准(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道德标准(关注民生、统筹各方利益、改革者品质等)。其次,清楚试题的构成。一道试题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立意(考核的目的)、情境(试题的材料)、设问(试题的呈现)。再次,明确答题路径,搞清设问“依据材料回答”与“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不同。最后,在此基础上看分答题,注意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史论结合,争取获取高分。

三、经典试题分析

例1.(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第45题)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有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参考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分析】本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两次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其异同之处,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材料中“清末新政”的提法乍一看会让人感到手足无措。因此,这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多读一些材料,以备考试之需。第(1)题,可从两次改革的对象、性质、内容等角度入手回答,如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均向西方学习、均为自上而下的改革;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国势”、“人才”、“武备”及百日维新的内容可知,两者均侧重于制度改革。第(2)题,第一小问可从主导者、进程、国内外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小问应结合时代背景回答。endprint

本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一道题可能涉及多个改革事件,即改革史的比较问题。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4题将“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相比较,取得了较佳的命题效果。此外,二者的习俗变革也有比较的价值。复习中应重视对古今中外各种改革异同点的归纳,如对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对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对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等。在比较点的选取上可以关注改革的背景、目的、措施、结果、原因、性质、意义、国情、人文习俗等,既可以是“长时段”的比较,也可以是“短时段”的聚焦。

例2.(2011年高考江苏卷历史卷第24题)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

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分)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5分)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方式:官营。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

(3)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分析】这是一道经典的改革史试题,切入点是明治维新中“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涉及的考点有殖产兴业的方式、原因、变化、启示等。本题的亮点是紧扣当年的热点“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设题,凸显历史的借鉴功能与现代气息。由此题可以看出细化考点、夯实基础的重要性。此外,对于日本的“明治维新”,可将其与中国的“戊戌变法”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

例3.(原创)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后人一直存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变之总原因,盖出于光绪帝之怯懦,无权无勇,积威所施,不克自拔,慈禧以玩偶视之,一有异动,则随其喜怒而置焉……帝后两党政权之争,由来已久,戊戌维新,特西后有意纵容之,以作废立之口实耳。

——萧一山《清代通史》

材料二 这个运动主要的是代表了当时从地主官僚转化过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倾向,所以只能是一种软弱的改良主义的运动。领导这个运动的人,看不见农民革命的力量,他们所企图的都是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抵制农民的革命。他们和当权的封建势力并不是根本对立的,只是要求封建统治势力让出一点位置来给新起的资产阶级。这样脱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软弱的改良主义运动,注定了只能得到悲惨的失败。

——《戊戌变法》(中国史学会主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并指出论者采用了哪种历史观。

(3)依据上述两则材料,任选一种观点,利用所学知识论证其合理性。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参考答案:(1)原因:光绪帝软弱无权;帝后党争。

(2)原因:坚持改良主义,不赞成革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等。史观: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

(3)选择材料一观点:慈禧逼迫光绪帝免去翁同龢一切职务;重抓朝廷用人大权;甲午战争中帝后的和战之争到变法前夕的维新与守旧之争;光绪帝被囚禁,慈禧太后重新训政。

选择材料二观点:变法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康、梁等维新人士和部分具有维新倾向的官员参与变法。

(4)最高领导者的强势主导;统筹各方利益;关注民生。

历史重大改革(DOC) 篇4

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法指导

一、专题综述

改革一词的出处远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作战时改华夏传统长裙长袖服装为胡人紧凑短衣长裤,因为胡人服饰多为动物毛发皮革所制,故而有“改革”一词,意为变革,革新。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改革,古人称之为“鼎新革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改革的概念:

改革或变法是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

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政府行为,是通过主动的政策调整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改革的实质

改革的实质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可以说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改革史。

(三)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平和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的暴力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3、根本目的不同——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以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四)改革的背景(原因)

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改革的背景一般可以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内部原因的分析又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进行:

1.经济上:主要表现为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五)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如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即奴隶制的井田制和分封制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主要表现为由于旧制度不能适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政治上主要表现为由于旧制度不能适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统治者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社会矛盾加剧,统治者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如明治维新的政治因素即由于农民起义不断、新兴地主和商人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中下层武士产生反抗思想从而导致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

3.文化上:主要表现为各国改革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导或冲击,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即由于鲜卑族进入中原后长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外部原因一般是受到来自外部的先进文明冲击或面临外来侵略的威胁,产生民族危机。如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是受到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冲击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威胁,民族危机逐步加剧。

改革的目的——因时代背景不同、各国国情不同各有差异,但是总结起来不外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摆脱危机、富国强兵等要求。

具体来讲,这些改革的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六)改革的过程分析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改革是渐进的社会变革,因为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改革的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以迁都洛阳为界标,分为前期由冯太后主持的创立新 制与后期由孝文帝主持的移风易俗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奠定了改革的基本框架,后一阶段则是改革的深化。再如中国戊戌变法根据改革推进的程度分为舆论宣传、政治运动、这一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肯定或否定。

(九)影响改革成败的原因分析(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变法高潮三个阶段。

(七)改革的特点分析

1.从方式上讲,改革一般都是由统治者推行的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是和平的、渐进的过程,这与激烈的快速的自下而上 的社会革命截然不同;

2.由于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势力的利益和旧制度的格局,必然受到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这就使改革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

3.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改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八)改革的结果

判断改革成败的依据不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衡量,而是看改革的目的与结果是否一致。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与保留。

改革的结果一般可分为成功、部分成功、失败三种。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注意】评价改革成败的标准: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顺应民心等。即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要求,再看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违背了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十)改革的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

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世界文明史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相互交替、互为作用的过程。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必然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体表现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促进社会转型,推动思想解放。

任何改革者受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都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商鞅 任何改革者受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都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地主阶级的局限,使变法带有重农抑商、轻罪重罚、文化专制等局限,受地主阶级的局限,使变法带有重农抑商、轻罪重罚、文化专制等局限,这些局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这些局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十一)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1.把握考查内容:高考对重大改革的考查都是通过新材料来创设新情景考察。但是,无外乎是三个方面的材料:改革的背景材料,改革内容材料,改革的意义、影响、作用材料。然后在设计问题是就其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设计问题。

2.把握考查方向:

二、专题备考建议

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选修一部分内容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分值15分,一般都是两个设问,共 15 分,分值分配为 8、7 分或 5、10 分,基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看上去有点去教材化。因此,不少学生一直感觉有点无所适从,不少学生不知该怎样去复习备考。而材料题要求学生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从提供的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是高考历史主观题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吃透历史课程标准对选修一的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要求是:“认识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知道该标准后,大家在备考时方可做的有的放矢。

二、注重研究近几年全国课标卷对选修一的考查,总结其出题的角度及规律

选修课的考查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再高一层次就是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考查学生一定的历史探究问题的能力。

3.把握高考问题的设计:

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选做题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有关问题的设计主要从涵盖几个方面:

1)对改革的背景(原因、目的)的分析。2)对改革的内容(措施)和特点的概括提炼。3)对不同背景下的改革进行分析、比较。

4)对改革成败进行评价,或者谈影响、认识、启示等。

三、在备考中如何利用教材高效复习

历史重大改革(DOC) 篇5

梭伦改革

1、背景:

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确立。贵族政治上垄断国家政权、占据首席执政官、把持长老会议,使得公民大会沦为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经济上盘剥平民。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国内形势更为紧张;麦加拉占领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经济。前594年,梭伦实行改革。

2、改革

(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一切债务,取消债务奴隶制,扩大公民基础,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土地收入的多寡享受政治权利。动摇了贵族政治基础,为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

(4)进行民主化改革,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5)组建公民法庭(公民陪审法庭),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3、基本特点:

梭伦充当了“调停者”的角色,走中间路线。他站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立场上,为维护雅典的长久稳定和发展,一方面削弱保守的氏族贵族势力,又不使其受到不当损失;另一方面扶持平民阶层,但又不使其过分强大。

4、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顺应了时代的需要;采用了可行的措施;梭伦既是全权的立法者,又严格遵循法治精神,为法律制度的推行树立了尊贵守法的典范。

5、历史影响:

(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

(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a物质基础:经济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B社会基础:采取措施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C制度保障: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1、经济:(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1)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进行社会变革;(2)魏楚等国进行变法。

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社会动荡。

4、文化:(1)“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2)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中心:“农战”与“法治”

内容:

前期:a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后期:a废井田,开阡陌。B推广县制。C统一度量衡。D“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历史作用:

1、政治上:(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2)秦国基本上建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有利条件: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分裂混乱的局面,社会安定,经济恢复;

(2)民族矛盾: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广大农民徭役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目的: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

内容:

(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2)设立三长制,制定俸禄制度,不许官吏自筹,整顿吏治;(3)迁都洛阳,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4)革除旧习: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作用:

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大城市,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大统一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

背景

(1)社会危机:a北宋统治者集中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形成积弱积贫局面;b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c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内容

经济上富国之法:

目的-改变积贫局面

(1)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

(2)市易法:在开封设“市易务”。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

(3)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

(4)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

(5)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6)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收取赋税。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

军事上强兵之法:

目的-改变积弱局面

(1)将兵法:在各路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提高军队战斗力。

(2)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事训练。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3)保马法: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

(4)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产量、质量得到提高。

政治上育才之法:

目的-培养变法人才

(1)改革科举:以经义取士。

(2)改革学校制度。

使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培养了改革人才。

历史作用和教训

作用:

改变了积贫局面:原因:各项措施取得成效,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积弱局面的改善:军队战斗力增强,西部边境得到巩固和开发。

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扰,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3)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欧洲宗教改革

1、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核危机

(1)根本原因: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在欧洲社会处于支配地位,实行大一统神权统治;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西欧民族国家兴起;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由于四分五裂的国家状况,德国成为天主教国家中手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矛盾最为尖锐,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因此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发生。

(3)导火线: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标志:“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

(2)主张:反对赎罪券;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认为教徒的就不靠教皇、圣礼和善功,只能靠终生悔改,即信仰即可得救;认为普通教徒和教士没有区别,全体教徒皆教士;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神甫可以娶妻;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3)成果: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产生的新教派称“路德宗”,在德国和北欧传播;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3、加尔文改革

(1)主张:许多主张与路德相似,如反对盲从天主教会、《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圣礼等。但是他的主张更加激进,更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如把信仰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思想;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节制、忍耐等美德;神职人员有选举产生,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主张把日内瓦建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等。

(2)成果:产生的新教派称“加尔文宗”,在英国、法国、尼德兰等地传播。

4、英国宗教改革

(1)内容:颁布“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断绝英国交汇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2)影响:由国王自上而下进行,目的是强化王权,建立附属于国王的民教教会。推行者是国王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保留了天主教的残余,后来又兴起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徒运动。

5、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与影响

(1)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影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但反封建斗争不彻底,仍存在教派纷争和宗教迫害。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一、背景

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下,但掌握实权的埃及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内部争权夺利,导致内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

阶级关系:捐税名目繁多,阶级矛盾尖锐。

对外政策:闭关自守,极力排斥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乱世”崛起:穆罕默德•阿里在复杂的形势下登上埃及的政治舞台并控制了统治实权。

国际关系:英法的争夺曾使埃及民族矛盾尖锐,但英法最终被赶出埃及,然而西方国家的威胁仍然存在。

二、改革的性质、内容、影响

1、性质: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2、内容:

经济:(1)实行土地国有,废除各种杂税;(2)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农民广泛种植经济作物;(3)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建立近代企业;

政治:(1)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并设立各级地方行政机构;(2)铲除马木鲁克势力; 军事:(1)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2)改变旧军队,建立新军队;(3)学习西方技术,按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文教:(1)创办各类学校,邀请外国专家讲学;(2)选派埃及青年出国留学;(3)翻译欧洲各种专著。

3、影响:

(1)积极: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稳定了社会秩序;军事力量增强,获得民族独立;推动埃及文化事业发展,培养了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消极:阿里很快走向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道路,并最终削弱了国力。

4、失败的原因

(1)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和残暴性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是地主阶级图强自救的改革,并未能改变封建制度。

(2)改革未获得人民支持。改革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和对外进行战争,阿里向人民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使改革失去广大人民的支持,激起他们和其他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

(3)改革本身面临许多困难。a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多少利润,资金匮乏,使工厂难以扩大再生产;b管理不善,阿里实行中央集权,工厂的原料、机器和燃料的供给、人力的配备、计划的制定等均由政府负责。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或退役军官,营私舞弊,常常克扣工人工资和编造假账等,这是腐败的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4)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的弱点,将老式的、残缺不全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消极怠工,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处心积虑破坏生产。

(5)外部因素干扰改革。改革遭到欧洲一些列强的嫉妒,他们绝不容许地处要冲、物产丰富的埃及通过阿里改革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英国对横亘在通往印度道路上的埃及更是视若仇敌,为此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1、形势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19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但因农奴制阻碍,其生产水平远低于西欧。

政治: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A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广大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b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c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被其唤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军事:俄国与英法为争夺远东霸权而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非正义战争,俄国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

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

2、主要内容:

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A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b农民在获得

人身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c为管理农民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即“村社”。

3、评价

改革具有两面性:(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和改革,具有进步性:a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b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地主经济也向资本主义方式演变。(2)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俄国未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跟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1)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分别设立地方自治狐疑和城市杜马和自治局;(2)贯彻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对司法机关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实行公开诉讼程序;(3)在军事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对军事管理系统等进行一系列改革;(4)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农奴制的废除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2)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

4、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使许多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

历史条件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

(4)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明废除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

基本内容:

(1)政治:彻底废除旧政治体制a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c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显示大力发展官营企业,后又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a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b培养高级军事人才;c建立近代化海军;d扶植军事工业;e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4)教育:实行文明开化,用西方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a整顿旧的教育机构;b创办各类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历史影响:

积极:(1)使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2)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政体。

消极:(1)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形成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2)杰里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巨大损失。

戊戌变法

历史背景

1、政治基础: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

2、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1)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理论。(2)康梁的维新思想a主张内容: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b宣传方式:与顽固势力展开论战,发动“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

4、直接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激起举国愤慨

百日维新

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具体办法,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开始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

3、主要内容:

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办报,裁汰闲散衙门和冗员;

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裁汰绿营,用西法训练军队;

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

4、结果:失败

(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2)原因:a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强大;b维新派采用的方式及手段有误。

5、历史影响:

(1)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促成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

(3)其失败使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更大。

戊戌变法的历史特点

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领导推行,显示出改革力量的弱小;

4、从性质上看,及时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双重性;

5、从目的上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6、从推行的过程上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

7、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的认识

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具体表现为:(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

2、近代化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美国、法国等。(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

历史重大改革(DOC) 篇6

一、选择题(每题1.5分,30题,共45分)1.梭伦为打破贵族政权的垄断所采取的措施是()①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③创立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④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中国古代最早改变卿世禄制的是()A.管仲改革 B.魏文侯变法 C.吴起改革 D.商鞅变法

3.最早动摇井田制,标志土地国有制开始瓦解的措施是()A.“相地而衰征” B.“废沟洫” C.“尽地力” D.“为田开阡陌封疆”

4.预示着分封制下封国采邑制废除的是()A.设立县制 B.废除井田制

C.实行按军功授爵 D.推行什伍连坐制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大大加快了各民族人民融合进程的是()A.推行均田制 B.实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

6.下面改革中影响最大最彻底的是()A.管仲改革 B.魏文侯变法 C.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7.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8.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宋加强中央集权所致 B.北方民族的南侵

C.对四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 D.财政人不敷出

9.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推行青苗法 B.实行募役法 C.颁行农田水利法 D.推行免役法

10.下列改革中含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11.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1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A.周王室衰微 B.宗法分封制破坏 C.生产力提高 D.争霸战争的需要

13.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A.民族的融合 B.分裂走向统一 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中心南移’

14.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 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 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 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

15.下列改革属于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改革的是()A.管仲改革 B.魏文侯改革 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

16.德国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A.天主教会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 B.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政治主张 C.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试验 D.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

17.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 ②主张简

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 ④创立的加尔文宗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有()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 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③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④促进了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⑨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彼得一世改革之所以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A.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没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C.仅仅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D.没有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20.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的根本原因 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 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

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

21.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 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 国王 C.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埃及存在着土耳其、英国和马木路克三股外来势力 B.日本倒幕派联合外来势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C.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形势下展开的

D.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 治维新提供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23.下列关于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政府开放的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B.在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事业获得很大发展 C.日本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D.这一时期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24.维新思想发展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中西思想结合的是()A.严复 B.郑观应 C.康有为 D.王韬

25.下列现代民主生活的原则在雅典古代民主改革中已经出现萌芽的有()①以法律保障人身自由 ②反对出身和财产的不平等③比例代表选举法 ④议员选举机会均等,任期制⑤人民权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6.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 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 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 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

2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圉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29.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工业发展的重点是()A.民族工业 B.官办工业 C.纺织工业 D.军事工业

30.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埃及开始建立第一家纺

织厂是在()A.1815年 B.1809年

C.1816年 D.19世纪30年代

二、非选择题(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2,34题 16分,共55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心。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4分)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4分)(2)概括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6分)32.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3分)33.根据《历史重大改革回眸》相关内容,中外近现代史上的改革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三,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途径;第四,改革是落后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请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各举一例并进行简要说明。(12分)34.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

根据相关知识和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孝文改革中,是怎样着手进行风俗改革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6分)(2)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又是如何进行社会风俗变革的?如何评价其变革?(i0分)

参考答案及解题指导

一、选择题 1.B 2.B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这是对传统世卿世禄制的改变。

3.A“相地而衰征”实际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要注意“开始瓦解”的含义。4.A县制是政治体制,其所取代的是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5.D 6.C 7.D秦国人实行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加强了人们的防范心理。

8.A北宋所实行的加强中央集权举措,虽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但因其矫枉过正而使这些政策的负面影响加大。9.C 10.A在中国古代,主要有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两种形式。商鞅变法中规定废井田,这标志着土地国有制的废除,而其他的变革并不涉及土地所有制的问题。

11.C本题为最佳选择题,从价值观方面考虑,应为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12.C本题考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改革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3.B 14.D 15.D 16.A 17.A加尔文创立的加尔文宗的教义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很快传播。18.A 19.D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彼得一世改革没有达到这一目的,并且改革与革命的形式不同。ZO.C 21.C 19世纪末,日本建立的君主立宪制是带有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并非完全封建性的。

22.B 23.C 24.C 25.D 26.B 27.C 28.A维新运动中,梁肩超的主要活动是强调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9.D 30.C

二、非选择题

31.(1)马丁·路德国和加尔文者主张信仰得救,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2.(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是得到了王权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实践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3)认识: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点拨:主要从目的、背景、内容、性质和影响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主要从变法的过程以及影响等方面得出。33.第一方面:欧洲宗教改革,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第二方面:俄国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国力不断壮大,取得了对欧洲事务的发言权,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第三方面: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近代化。

第四方面:埃及穆罕默德国·阿里改革,一度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概括和理解能力。题干出示了近现代史改革的主要类型和作用。通过对近现代史重大改革作用的概况,再对应题目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回答时,主要从改革的性质、作用等方面思考。

34.(1)改鲜卑服为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与汉族通婚,以汉语为正音,废除鲜卑旧制。这些改革措施,革除了鲜卑族陋习,适应了统治需要。加快了鲜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2)彼得一世改革,强行推广西欧生活风俗,改用西方的

服装,并强行剪掉胡须,还推行西方的社交风俗。这些做法有利于学习西方,革除了俄国人的陋习,但其推行又是野蛮的、带有强制性的,有绝对化的倾向。明治维新,大力推进、吸取西方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在衣食住行方面学习西方。这些做法改造了日本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促进了日本的文明开化,配合了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改革;但是,日本在推行西化的同时,却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如和服、茶道等民族习俗。

历史重大改革(DOC) 篇7

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迫使中国接受了带有西方殖民色彩的条约体系。清王朝时期的中国。开始从独立发展的封建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此以后,清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在对待强大的资本主义入侵者的过程中,步步退让。逐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印记。鸦片战争形成了晚清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严重影响了此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方向。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矛头所向,虽然主要是清朝皇帝和各级地主官僚,但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而深入内地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迫使外国侵略者重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的统治者和农民之间的关系。调整对华政策,明确了支持清朝统治者的政策方向;这场战争又迫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农民造反是“心腹之患”,外国侵略是“肢体之患”。从而调整了对待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之间的政策,因为这种大政策的调整。就影响到国内政治结构的转变,中央权力下移,汉人督抚当权,湘、淮军兴起。这些转变不仅直接影响了此后政局的发展,影响了中外关系发展的格局,也影响了此后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太平天国运动形成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个转折。

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地主阶级当权派的自救运动。洋务新政首先抓军用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保证政权稳定,同时也有保卫国防、对付外国侵略(所谓“勤远略”)的动机。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发展起来,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被引进中国,与此相适应,一批西方社会科学书籍被翻译过来,一批洋务人才被培养出来,中国工业化由此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生产方式。虽然并未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却是中国社会的新生事物,是推动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是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因此,洋务运动的兴起客观上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三次转折。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义和团的强烈反抗使帝国主义者看到了中国昂扬的民气,不得不改变“瓜分”政策。实行“保全”清帝国的政策,同时也迫使清政府实行若干改革,1901年的新政于是发生。经济政策的放松,鼓励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就加强了代表资产阶级的立宪派和革命派向清朝统治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物质基础,造成了革命派和立宪派活动的空间;废除科举,鼓励海外留学,造就了大批接受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新型知识分子,从中形成了一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皇权统治的基本力量;新式军队的编练和皇族内阁的组成,加剧了上层统治阶级内部满汉之间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辛亥革命就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晚清历史发展的第四次转折。

二、民国时期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和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进入逐渐摆脱贫弱被奴役命运的上升期。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形成了民国时期中国历史的第一个转折。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掌握北京政权。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失去政权。1913年宋教仁被刺,孙中山、黄兴发起“二次革命”,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宣布就任民国正式大总统。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蔡锷等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袁世凯从称帝到败亡。黎元洪任大总统后,发生张勋复辟和段祺瑞“再造共和”那样的政治局面,这实际是专制与共和斗争的一个表现形式;接着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号召维护《临时约法》;接着发生北京学生的“五四”运动和上海工人的“六三”运动,掀起了前所未见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辛亥革命是中国由专制走向共和的转折期。这个时期。促成中国社会进步的阶级力量在明显地成长、壮大中。但因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物质基础还不够强大,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也就相对软弱。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个合作导致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导致了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高涨,最终导致了北洋军阀的垮台。这是民国历史的第二个转折。这个转折标志着近代中国新兴的政治力量的形成。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民国历史的第三个转折。这个转折埋下了国共两党长期不和、长期斗争的根苗,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文化、思想发展的走向,影响了社会制度选择的方向。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形成了民国历史的第四次转折。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步伐加快的形势下,中华民族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急剧增长,爆发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看到了西安事变并非张、杨的个人行为,看到了1931年以来的民族救亡的民众运动在反蒋的政治力量中的反映,看到了日本侵华导致了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民族矛盾的骤然上升,于是紧紧抓住了抗日的旗帜,代表了中国大多数民众的民族心理和要求,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这次合作,不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初步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废除了列强在华治外法权以及《辛丑条约》强加在中国身上的沉重负担。在国共A作进行抗日战争的八年中,国共之间有许多矛盾和摩擦,特别是皖南事变使这种矛盾和摩擦达到了高潮,都是因为民族矛盾超过了阶级矛盾而化解了,没有造成国共合作的再次破裂。由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空前调动了全民族的救亡意识、民主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得中国赢得了近代以来反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上一篇:秘书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浅论商务礼仪在职场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