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历史题材(精选12篇)
重大历史题材 篇1
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览”于2009年9月22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参展作品共计102件,其中国画33件,油画51件,雕塑18件。9月23日至10月20日,展览对公众免费开放。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选题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专家拟定,并经中办和中宣部批复同意后公布实施。“创作工程”获得国家财政1亿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国家以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支持主题性美术创作,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102件参展作品是经过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术委员会严格评审出来的优秀作品,凝聚了众多艺术家数年的心血。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参与到创作中来,把对于文化使命的思考和对精神品格的追求,贯注在对历史精神的追溯和创作技巧的探索之中。
作为国家组织实施主题美术创作项目,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一方面以严格的艺术标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树立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价值标准和品格追求,鼓励和引导艺术家关注主题性美术创作,关注历史和现实,注重表现时代精神和民族气派;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美术作品,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艺术的方式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充分发挥艺术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的作用。
展览设立了文献展区,通过创作草图、手记、图片及影像资料,全面展示“创作工程”的实施过程。
本次在京的展览闭幕后,所有作品将在上海、杭州、厦门、武汉等地进行巡展。
重大历史题材 篇2
不久前,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甘肃省委宣传部、北京天岳盛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拍摄,张玉中、刘耿维执导,王晖、郭广平领衔主演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淬火成钢》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圆满收官。该剧讲述了红军从1936年4月即将结束东征,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历经西征、甘孜会师,北上、会宁大会师,将台堡大捷,重创国民党部队的故事,如实再现了这场悲壮而感人的伟大远征。
《淬火成钢》这样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除了要有优秀的演员之外,一定要有一位出色的导演。他对每一个战争场面或是打斗的镜头的把控关系了整部戏的精彩程度。刘耿维在该部戏中担任B组导演,这部戏收官之际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这些跟导演刘耿维息息相关的。刘耿维,中国内地导演,动作导演。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 1984年2月22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他曾在电视剧《暗战2013》、《老爸太囧》、《战金岭》,电影《新步步惊心》、《爱+1》、《义勇军魂》担任动作导演,也曾在影视作品《突袭格斗》《淬火成钢》《老漂》担任导演。
刘耿维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他从小习武,进入体校四年后担任武术队队长,考北京体育大学时退学报考湖北艺术学院本科,毕业后踏入娱乐圈,经过自己的努力从演员到动作指导,从动作导演到导演,这十几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刘耿维能有今天的成绩源于他对影视的热爱与锲而不舍,坚持至今。在《淬火成钢》中,刘耿维对于剧中的每个镜头精益求精,严格要求,演员在现场拍摄也惊呼过瘾。
行业报如何提升重大题材报道水平 篇3
《中国石油报》对党的十八大这一重大题材的报道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融新闻性、思想性、可读性于一体,新闻元素丰富、品种多样,专题专栏、特刊特稿琳琅满目,传播渠道立体多元。中国石油集团旗下的各企事业单位都将相关报道内容作为员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辅导材料。
顶层设计——大策划支撑大题材报道
重大题材报道的顶层设计,直接体现报纸的编辑思想、报道水平、宣传艺术。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石油报社组织管理团队和采编骨干,先后到《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考察交流,部分人员还跟班学习优秀媒体在重大题材报道方面的实际操作方法。
随后,中国石油报社领导先后3次组织管理团队和采编部门骨干,研讨党的十八大报道方案,明确报道的总体思路、阶段目标和创新途径,其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三四”。
第一个“三”,就是做到“三个有”:会前预热报道有力度,强化辉煌成就和时代背景报道,突出声势效应;会中立体报道有高度,强化信息传递准确及时全面,突出规模效应;会后延伸报道有深度,强化精神解读和学习宣传贯彻,突出新闻引领效应。
第二个“三”,就是做到“三个紧扣”: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大会主题,紧扣石油实际。宣传内容在党和人民、企业与社会、行业与国家之间寻找有机结合点,尤其强调会议精神在石油行业的“落地”,做到既“识天气”又“接地气”。
“四”,就是要做到规模整装,亮点突出,形式多样,传播立体。既突出即时传播效果,又力求可供受众收藏研读。
为了做好这次报道,中国石油报社成立了《中国石油报》“党的十八大报道团队”,对重点选题方向、重点报道内容和出版节奏、规模,以及发行渠道、范围等,进行360度分析研判,做出整体部署,形成类似“作业指导书”的报道运行方案,确保“要做啥、做成啥”,一开始就能胸中有数,为高质量和高水平完成重大题材报道提供有力支撑。
精采精编——大制作构筑大题材报道
重大题材报道如同重大建筑工程,再好的设计也仅仅是“图纸”,质量和效果还得看施工的各个环节——这就是采和编。《中国石油报》历来重视采编工作,并把“精采精编”确定为办报方针之一。
为把顶层设计方案落实到具体的稿件和版面上,报道团队精心选择报道主题,确定报道角度,强调采写和编排并重、内容和形式并重、报道和传播并重,始终注重整体报道效果和传播效果,并力求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创新。
在采访过程中,摒弃过去概念化、材料化和经验型的报道模式,注重选取生动、鲜活且富有时代气息和石油特色的新闻故事,小切口深切入,弘扬大主题;在文风上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杜绝“长空假”,力倡“短实新”,追求朴实和亲和。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牢牢把握“高度、深度、丰富、悦读”的总纲,将单篇稿件的特色、深度与整个版面整体报道的风格、高度有机结合,对各种体裁和图片、图表等新闻元素综合运用,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和立体化的报道态势。
为确保会前预热报道有力度、成声势,在报道布局上除了开辟《喜迎党的十八大·特稿》《喜迎党的十八大·亮点》《十八大代表风采录》等专栏,加强常规报道外,通过半个多月的精心筹划,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当天隆重推出24个版的《喜迎党的十八大·加油中国》特刊。特刊以十大报道关键词为线索,分别从《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考察中国石油新闻盘点》到《增储高峰:从油流滚滚到气壮山河》《击水五洲:从石油身影到中国声音》《自主创新:从石油制造到石油创造》等不同主题、不同角度,充分报道了10年来中国石油行业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展示石油战线实践业绩和经验,回应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发出响亮的“加油”声。
党的十八大开幕后,《中国石油报》根据大会进程,注重会上会下结合、会内会外结合,除了及时刊发会上“硬新闻”外,充分发挥行业报植根行业内部和企业基层的特点,做实会下“软新闻”,以《一线回声》《我看十八大》等栏目为载体,及时刊发石油一线员工的关注和反响,形成中央高层和石油基层的紧密呼应。大会闭幕后,为了及时引导广大读者准确领会大会精神,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相继以“油气保障、建成小康”“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和“创新驱动、科技兴企”等7个不同主题和角度,连续推出7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特刊》,每期4个整版,图文并茂,有报告重要论述摘录,有专家权威解读,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学习体会,还有一线员工的看法建议。最后一期特刊,将前7期特刊内容集纳在一起,成为石油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辅导材料。
立体传播——大协作成就大题材报道
报道大题材,弘扬主旋律,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工程。《中国石油报》采取项目制管理、采编一体化运行方式,各种力量协同作战,各种资源协同运用,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党的十八大报道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一是引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理念,打破报社内部业务界限,抽调业务骨干成立采访、编辑和视觉设计等临时项目组。虽然所有人员都是“兼职”(同时负责正常的采编工作),但通过临时内部优化组合,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并按照顶层设计和“数量控制、质量控制、时间节点控制”,实行专业分工和包干负责,流水线作业。采访组对所有新闻稿件和背景资料统一把关,确保“原材料”质量并按时交付;编辑组对所有专栏、版面的内容和文章标题制作统一把关,确保报道风格统一、内容有机搭配、编排形式规范;视觉组对所有报道呈现样式(包括图片使用、图表配置、线条颜色运用等)负责,力求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
二是建立标准生产线,施行“打样工程”。由报社领导挂帅,各项目组组长牵头,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重点打造好“第一篇稿件”“第一个版面”“第一期报道”,形成一系列“样板”。此后系列报道以此为基础,结合不同主题和报道角度再进行局部创新、适度发挥。同时,报社领导和管理团队“现场坐班”,对突发情况当场研判,及时处理;建立专项报道资料信息库,所有新闻资源集中于一个共享平台,各项目组各取所需,并可以适时了解其他项目组资源使用和工作进展情况,对需要衔接事项及时沟通。
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平台,通过立体传播提升报道效果。近年来,《中国石油报》在行业报中率先加快平面媒体立体化、形象化和信息化建设,主报和子报子刊子网齐头并进,逐渐形成“四报十五刊两网”的中国石油报系全媒体集群优势。
在对党的十八大的报道中,《中国石油报》充分利用全社新闻资源和宣传报道平台,各有侧重,紧密配合,形成“主报宣传为主,子报子刊响应,报纸网络互动,全面开花结果”的局面。尤其注重新媒体的开发应用,充分利用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网以及《中国石油报》的手机版、《中国石油报》的网络版和《中国石油报》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多介质、立体化传播,进一步扩大宣传报道覆盖面,提高报道影响力。
重大历史题材 篇4
上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电视的一个基本模式。只有一种电视体制 (通常为国家或政府所有的电视体制) 的国家, 在世界上已经逐渐下降到了40%左右。在另外大约40%的国家内, 是两种电视体制并存的, 即国有电视和私有商业电视, 还有20%左右的国家内, 是三种电视体制并存。一个社会只容许有一种电视体系, 已经与当今世界上的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的这一趋势越来越不相适应了。我国是一个济强国、政治大国、文化富国、人口最众国、社会转型国, 也需要一个体制多元、形式多元、视角多元的电视。
首先, 在法律的框架下, 逐渐允许几种不同体制的电视同时存在。通过投标竞争和审核的方式, 容许开办一些私人性质的商业电视台, 与国家电视台并存。同样, 容许一些有声誉的社会组织或公众团体开办一些非赢利性质的公共电视台, 来与国家电视台和私人性质的商业电视台一起在社会中百花齐放。三湾, 有南安籍的台胞100多万人, 有百所南安分炉去的寺院、神庙, 台北、台南两处有南安会馆, 他们与故乡南安有着密切的地缘、血缘关系。
1 立足南台合作, 做好政策宣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首次被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作为对台交流前
种电视体制在一个社会中共存, 要比将三种电视功能合为一体要好。它可以更好地满足一个多元社会的需求, 更好地满足社会中的各种群体的不同需求。国家电视台可以侧重以国家的政治利益为主、以主旋律为主的严肃性节目, 公共电视台可以侧重以公众利益、社会责任和以社会教育为主的高雅性节目, 商业电视台可以侧重于以赢利为主要目标的娱乐性节目。不同体系中的电视台各有所重, 而不同定位的和不同口味的老百姓也因此可以各取所需。
其次, 我们必须要保留国有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应该继续存在, 而且应该也可以越办越好。同时, 也应该容许有一些商业电视台, 而且应该办一些比较好的商业电视台, 办一些很好很强的商业电视台, 这样才能真正让中国电视走向世界, 与西方国家的一些全球性电视网去竞争, 才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才能把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传播到沿, 南安市准确把握在加快海西建设中的重大责任、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积极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 十一五以来, 南安以南台产业对接为重点, 推动对台招商取得显著成效;以直接往来为纽带, 推动“三条通道”建设走前列;以郑成功文化为载体, 推动双向交流更深化。南安广播电视台通过开设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方式, 为构筑南台交流
世界。我国商业电视的例子最明显的当属凤凰卫视, 该电视台是少数几个获得中国大陆部分地区落地权的境外媒体, 更是首家海外电视台获准在中国合法广播。凤凰卫视电影台则透过亚卫三号S卫星, 全天候24小时传送加密电视讯号, 电视画面语言采用外语或外语并配以华语字幕, 讯号可以覆盖整个中国大陆。
最后, 还要进一步完善电视媒体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不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 不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出机构和电视节目的优劣。对于公共电视台和商业电视台来说, 由于其所有权不在国家, 那么其电视节目的道德底线则需要依靠公众来调节。这就需要社会逐渐培养出成熟的、媒介素养高的电视公众, 才可以促使我国电视环境的和谐、长远、健康发展, 电视娱乐与教育才可兼得, 这才是电视过度娱乐的最终化解。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089)
合作新平台, 拓宽南台交流合作新领域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开展, 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2 跟紧交流活动, 做足“五缘”文章
几年来, 南安市多次组织经贸文化交流团赴台访问, 譬如2009年, 应台湾台南市安平文教基金会的邀请, 笔者作为随团记者, 跟随南安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参访团, 乘坐泉金航线, 经金门赴台参加台南市2009郑成功文化节系列活动, 并拜访了台湾各界知名人士, 开展一系列经贸交流活动。这是自海西思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后, 泉州、南安两级政府与海峡对岸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在此次活动中, 记者围绕“走亲、访友、做生意”这一主题, 深入报道交流团的各项交流活动, 采访了多位台湾知名人士, 推出了台湾郑成功文化节系列报道《成功为纽系接两岸——台湾郑成功文化节开幕》、《弘扬成功精神促进两岸发展》、《新闻特写:“两岸的艺术交流是阻隔不了的”》、《鹿港——见证闽台渊源的窗口》等一批电视报道。
3 围绕经贸盛会, 开展立体宣传
南安充分发挥对台优势, 打响郑成功文化品牌, 推动对台直接往来的“三条通道” (对台客运直航、货运直航、对台小额贸易) 稳步发展, 并建立台胞接待站, 构建了两岸直接往来的通道连接纽带。开通对金门货运直航以来, 已累计航行1100多航次, 货运量达190万多吨, 该航线成为祖国大陆对金货运直航量最大的航线。客运直航方面, 泉金航线客运量截至今年7月18日已达269144人次, 成为台湾民众往来大陆的重要通道。此外, 该市以闽台农产品市场为龙头, 开展对台小额贸易, 进口台湾农产品及大陆台资企业所需零配件、原辅材料等。在这一背景下, 南安连续承办了五届商务部唯一指定的海峡两岸 (泉州南安) 农产品采购订货会等重要经贸活动。南安广播电视台把这些重大活动报道, 作为年度重大战役性任务予以重视, 通过提前介入, 细化宣传报道方案, 发挥广播电视报道直观、及时、生动、形象的传播优势, 采用记者现场报道、连续报道、专题深度采访等电视手段, 紧紧围绕“两岸携手、以农为媒、共享商机、互利双赢”的主题, 从多角度、高站位展开报道。记者采编的《借力ECFA南台交流合作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农订会:签约项目72个总投资25.97亿元》、《以农为媒扩大两岸合作》、《两岸专家学者共议冷链物流发展》等报道还分别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海峡卫视、泉州电视台、泉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报道播出, 有效地拓宽了宣传覆盖面, 重点凸显南安作为福建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沿, 在经贸协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旅游接待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和重要平台作用。
4 立足两岸亲情, 打好文化品牌
近年来, 南安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 立足乡谊亲情, 以郑成功文化和凤山文化为纽, 大力推进两岸文化、民间交流, 取得显著成效。南安广播电视台在宣传报道中突出展示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是凸显文化品牌效应。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杰出民族英雄, 其爱国御侮、开拓进取、坚贞不屈的性格特征, 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已深深扎根于“南安人”群体人文品格中, 演进为“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郑成功文化是南安的一张城市名片, 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郑成功陵园、延平郡王祠等郑成功史迹景观, 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尤其是台湾乡亲前来参观、祭拜。其中, 郑成功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郑成功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具有千年历史的凤山文化, 融合了闽南独特地理、历史、文化及儒释道三教思想, 其弘扬的广泽尊王忠孝仁义的传统美德, 对引导广大民众构建和谐社会和维系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深层情感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全球以广泽尊王为主神奉祀的寺庙逾千座, 其中台湾地区就有600多座, 凤山文化已成为南安与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随着南台交流活动的日益密切, 通过建立常态化机制, 郑成功文化旅游节、国际凤山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大型化、模式化、固定化的南台文化交流品牌。每次活动期间, 南安台都精心部署, 浓墨重彩的推出报道, 并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呼应。
其次, 南安广播电视还充分用好用足地缘优势, 紧抓各种热点, 倾情展现民间民众交往。如我们密切联系服务两岸民众往来的“泉金航线”, 实行记者挂口制度, 第一时间做好从春运服务、台风天气航班情况在内的各类报道, 播出诸如《泉金航线春运方案确定除夕初一4航班取消》、《清明将至泉金航线迎来台胞祭祖返乡潮》、《泉金航线石井码头驶来“五星级”客轮》等相关内容, 并及时传送央视、省台等媒体播出, 服务乘坐航线的两岸民众, 得到台胞台商的赞誉和涉台服务部门的高度肯定。此外, 几年来, 诸如“南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揭牌成立、“泉台光电技术研发中心”在南安揭牌成立、凤山广泽尊王赴台巡香活动、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与台湾彰化县埔盐乡埔南村正式缔结为对口村、海峡两岸千名各界代表拜谒郑成功英雄陵墓等涵盖经济、文教、艺术、环保等领域的对台交流活动, 我们均投以重兵, 高度关注, 深入报道。
民众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主体力量, 南安地理位置独特, 而南安广播电视台作为对台前沿的大众媒介, 不仅充分展示了两岸基层民众直接交往过程, 更成为了见证闽台渊源、南台渊源的重要窗口。
南安362300)
摘要:南安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 与台湾一衣带水, 隔海相望, 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和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 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台湾同胞中有80%的人讲闽南语。正是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解放以来, 南安一直是对台宣传的前沿阵地。作为南安唯一的广播电视媒体, 南安广播电视台立足海西, 充分发挥“五缘”优势, 以郑成功文化为纽带, 积极有效做好对台宣传报道工作。本文介绍了南安台做好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报道的生动实践。
戏说历史的题材 篇5
而历史题材电视剧,事实上也为知识分子立场提供了一定的表述空间和修辞策略。从《宰相刘罗锅》(1996)到《雍正王朝》(1998),再到《铁齿铜牙纪晓岚》(2001),尽管这些电视剧都采用了通俗情节剧的叙事模式,甚至采用了喜剧的类型化手法,但是它们都通过对特定历史人物和历史环境的营造,不仅仅是回忆历史,而且也是模拟现实。例如,北京同道文化
发展有限公司制作的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它不仅通过100多位人物、600多个景点叙述了清代从康熙到雍正年间的政权斗争,而且还借助与历史的相似性和对历史的重新改写发掘了历史与当前中国现实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以古鉴今、借古讽今历来是中国的叙事传统。这些电视剧显然继承了这一知识分子的叙事传统。这些电视剧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对历史的重写,其意义不在于还原历史,而在于温故而知新。
如果说历史剧创作是各种社会力量共有的策略,那么类型化电视剧的出现则是电视剧市场化的结果。中国电视剧从《渴望》开始出现了类型化倾向。在各种类型的通俗电视剧中,以《渴望》、《皇城根》、《京都纪事》、《儿女情长》等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剧,以《爱你没商量》、《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牵手》等为代表的言情剧数量最多。此外,以《公关小姐》、《广告人》、《情满珠江》等为代表的都市商战剧也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公关小姐》甚至在某些地区创造了52.76%的收视率,最高收视率达到了90.78%(注:蔡镶:《1981-1992:我国通俗电视剧的回顾与前瞻》,《电视研究》北京:1993年第4期,第2-7页。)。在这些电视剧中,社会的现实矛盾和权力较量、人们实际的生存境遇和体验都被戏剧化为人物的善恶冲突,社会或历史经验通常都被简化为“冲突—解决”的模式化格局,通过叙事的策略性过程的处理,文本中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最终被“驯服”,随着那个被预订好的叙事高潮的到来,最后是一个善恶分明、赏罚公正的结局。
1991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摄制的《编辑部的故事》则带动了中国城市电视喜剧的风行,1995年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的《我爱我家》的播出,使情景喜剧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通俗电视剧形式。情景喜剧的形式虽然是舶来品,但其叙事的策略却是本土化的,这体现为其常常采用幽默、滑稽、戏闹的传统喜剧形态,常常启用为中国老百姓所熟悉的喜剧演员和明星,用小品似的故事编造、小悲大喜的通俗样式,将当下中国普通人的梦想和尴尬都作了喜剧化的改造,最终将中国百姓在现实境遇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无奈、困惑、期盼和愤怒都化作了相逢一笑。这些低成本的平民化、世俗化的喜剧,通过对一些杜撰的喜剧人物的滑稽言行换取了观众自我解脱和
视剧《一地鸡毛》和《月亮背面》虽然知名度并不很高,但其艺术成就远远超过了他导演的在中国影响很大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
虽然中国出现了不少直接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电视剧,如表现所谓“好人好事”的以共产党干部和社会公益人物为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铁人》、《焦裕禄》、《党员二楞妈》、《中国神火》、《长江第一漂》、《铁人》、《有这样一个民警》、《埔江叙事》、《岁月长长路长长》等等,以及配合政治形势拍摄的电视剧《澳门的故事》等,但是真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电视剧还是那些在市场与政府、效益与责任之间采用了一种妥协的“政治立场”的通俗情节剧,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北京人在纽约》、《外来妹》、《大潮汐》、《情满珠江》、《东方商人》、《人间正道》等,这些电视剧是主旋律电视剧的娱乐化,娱乐电视剧的主旋律化的典型,它们用政治娱乐化、娱乐政治化来建构了主流电视剧的特点。如《北京人在纽约》一方面通过“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满足了中国观众“发财、成功、出国”的三个世俗梦想,同时又通过将美国地狱化和将个人奋斗漫画化的方式完成了当时中国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对西方国家和西方文化的抵制和排斥。这些电视剧的商业化努力始终与主旋律定位密切联系,娱乐性与政治性之间经过相互较量和相互协商,都在逐渐寻找结合部和协作点,于是,出现了娱乐电视剧主旋律化和主旋律电视剧娱乐化的殊途同归,一方面娱乐电视剧常常借助政治力量来扩展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主旋律”电视剧也常常借助大众文化的流行逻辑来扩大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而1999-2001年流行的《警坛风云》、《罪证》、《刑警本色》、《永不瞑目》、《121枪杀大案》、《女子特警队》等所谓“公安电视剧”,应该说也是这种通俗剧主旋律化和主旋律通俗化的结果。“公安”题材为电视剧在犯罪奇观、离奇情节、生死考验与国家形象、政权力量、社会公正之间找到了一个中介点。主旋律为警匪故事提供了政治包装,警匪故事为主旋律提供了市场卖点。显然,从家庭伦理情节剧到情景喜剧,从婚恋言情剧到公安反腐剧,这些电视剧类型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正是流行文化的本来特点。
四
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电视剧市场空间及其庞大,所以,中国电视剧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也相当丰富。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由于其回避了现实矛盾的直接表述同时又可以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相似性来与现实沟通具有独特的题材优势;同时,历史题材电视剧还由于历史本身的陌生性和假定性为其艺术虚构提供了自由度和想象空间也具有了某些艺术虚构的优势,在这一时期,成为了最引人关注的创作现象,出现了不少引起轰动的作品。无论是正说或者是戏说,历史题材电视剧大多与政治密切相关,因而也成为中国观众政治关注惟一能够得到相对自由传达的公共领域。而其他电视剧类型则尽量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在大众需要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结合点,用儿女情长、用美女英雄、用嬉笑怒骂来表达当代人的生存渴望、困惑和期待。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正是由于中国电视剧消费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电视剧生产在中国还将得到继续发展,而且这种发展除了继续面向广阔的本土电视剧市场以外,还将面向国际电视剧市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电视剧市场以及全球华语电视剧市场。在亚洲地区,华语电视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尽管美国节目在这些地区有一定影响,但是在那些有着丰富选择的地区,最流行的电视剧往往不是美国电视剧,而是那种与本土文化有着渊源和现实联系的电视剧。而中国文化的漫长历史对亚洲各国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实际上为中国电视剧的输出提供了文化基础,多部历史题材电视剧在亚太地区的成功发行表明中国电视剧可能在全球的区域性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仍然有潜力,毕竟不仅中国大陆有12亿人口,台湾还有2100多万人口、香港有600多人口,另外还有2000万华人在东南亚各国,400多万华人分散在世界其他地区(注:资料来源:赵玉明《华语电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华语电视国际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第12页。),而受到华文化历史和现实影响的人口数量就更是难计其数,虽然人们处在已经改变过的物理空间中,但共同的文化、语言和历史仍然能够为他们带来或多或少的联系,正像有学者在讨论这种电视文化的亲同现象所指出的那样,“观众将倾向于选择那些与他们自己的文化最接近和更紧密的节目”(注:JohnSinclair,NeitherWestnorThirdWorld:TheMexicanTelevisionIndustryWithinthe NWICODebate,MediaCultureandSociety,12/3.343-60.)。应该说,这样一个巨大的已有或者潜在的消费群对于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当然,中国目前的电视产业化程度与这样的发展前景相比还有巨大差距,中国实际上还没有形成真正具有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中国论文联盟-全球化运作能力的电视剧产业集团,甚至也没有形成工业化的电视剧生产基地,当然更缺乏现代文化产业的管理经验,所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如同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样,要经过相当一段过程才能真正参与全球的文化产业竞争中。
在全球化前景下,许多人都善意地谴责和实际地抵抗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侵略”,有人甚至预言,“全世界将被带入一个被少数全球公司所支配的巨大的资本主义体系中。仅仅只会剩下
一、两个这样的公司,而所有的决定都将被利益和平均线所驱动。媒介将充斥各种娱乐节目而几乎不再有任何严肃的公共事务的内容。强调的只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商品化。”(注:DavidDemers,GlobalMedia::MenaceorMessiah,Cresskill::HamptionPress,1999.P.62)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当代的自由经济学家、媒介巨头以及汤林森这样的学者为文化全球化辩护(注:SeeJohnTomlison.CulturalImperialism,Baltimor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1.),他们甚至提出全球化已经使民族性概念受到置疑。索尼、新闻集团等拥有好莱坞公司的企业并不以美国为据点,那么,人们将如何来判断民族媒介产品呢?是根据制作、发行、放映权或是主创人员的国籍或是本土的内容、风格和文化特性?显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一方面世界性扩张,一方面本土化包装,民族性、国别性将越来越难以区分。但实际上,正是这种难以区分,显示了全球化的一种同质化的结果,当世界媒介成为一种媒介、世界文化成为一种文化的时候,其实也正是人类文化生态环境的危机。
当然,民族性不能成为中国拒绝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借口。正如阿哈麦德指出,民族主义并不必然具有进步性和落后性,“民族主义究竟扮演什么角色,总是取决于各国的阶级力量与社会政治事务的组合状态,它组织了权力集团,其中任何具体的民族主义诉求总是会产生具体的历史效应。”(注:LishGreenfild,Nationalism:FiveRoadstoModernity,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92.P.11.)因此,如果民族性成为妨碍改革开放的一种意识形态力量,那么全球化就是一种革命性的推动力量。中国电视所面临的危机并不一定来自美国文化的威胁,而我们谈论WTO也并不是以排斥或者拒绝外来文化为目的,其实,WTO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西方媒介也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照,重要的是中国电视传媒自身必须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革,只有改革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出路。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国家应该致力于探索电视传媒的政治、经济、文化规律,建立一种具有符合全球发展和国情现实的电视剧产业和市场,从而积极地参与全球文化的交流,创造具有国际化胸怀的民族电视文化,通过视听影像来建构华夏文化的认同和交流平台。只有这样,中国电视剧才能成为世界性多元文化思潮的组成部分,为全球化提供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格局。保持这种多元,当然不是根源于一种复活保守传统、推广民族神话的国族一体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用“文化帝国主义”的借口来自我封闭,而是维护一种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世界格局。
放松的一笑。尽管这些电视喜剧那种明显的媚俗倾向和露骨的商业诉求以及八面玲珑的市侩风格,受到了不少精英批评者的排斥,但它的确为处在特殊国情中的民族电视探索了一条类型化的出路。
在中国,受到日本电视剧影响,1998-1999年还出现过一段青春偶像剧的高潮,而在90年代后期,真正最有影响力的类型化电视剧应该是新武侠电视剧。特别是根据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小说改编的武侠电视剧成为中国各电视屏幕上的重心。1999年春节,甚至出现10多家省级卫星电视台同时播放《天龙八部》的景观,只要人们打开电视机,晚上黄金时间各个电视台都在播放同样一部武侠剧,其覆盖的密度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渴望》。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也不惜资金参与武侠电视剧的制作,拍摄了《笑傲江湖》。尽管从播出香港武侠电视剧《霍元甲》开始,中国播出武侠剧已经有20多年历史,但是武侠剧在中国仍然拥有大量的观众。据央视—索福瑞1999年在山东的收视数据,山东卫视台和齐鲁台分别播放的武打片《白眉大侠》收视率为19.9%、《倚天屠龙记》为16.2%、《新神雕侠侣》为37.4%、《天之娇女》为29.9%,而《燕子李三》则高达41.3%(注:徐霞:《从收视率看我国电视剧的发展走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1期,第14页。)。显然,无论是东方道德或是东方刚勇都在武侠原型中被凝固,而大众的种种希望、寄托和梦想则通过这些想象中的武侠故事得到了传达。
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意义 篇6
著名油画家、艺术教育家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曾参与革命博物馆组织的历史画创作。
这批历史画作为创作来讲是好的,技术上稍微粗糙一点,但是也还可以,它有很朴素的特点,也还不难看,它不是“文革”的红光亮,是一批很正常也很重要的主题性绘画作品。
请您主要谈一下当时是谁组织革命博物馆的美术创作?
革命博物馆组织历史画创作应该是由1950年代初就开始了,“文革”前是3次,1951年一次,1959年一次,然后1961年一次。第一次少,都是一些老先生创作,王式廓、罗工柳、董希文,那都是第一次搞的。第二次就是1959年,历史博物馆准备1959年开馆,我1959年画了《送别》,詹建俊画的《狼牙山五壮士》。但是,那一次博物馆开馆展览没开成。因为当时中央派康生去审查,展览都布置好了,康生审查看了以后,提出两条修改意见,一条是展览反映毛泽东思想红线不够突出(指1959年),第二条是这些画都是黑画(说着他这么一指,包括我的《送别》,还有罗工柳的《宁死不屈》,《宁死不屈》都成了黑画,不能展出)。
罗先生那张《宁死不屈》现在没了?
那张画的是躺着的烈士遗体,站一个人,爬一个人,这个画背景描绘的是深黑色的,像黑夜似的,人物等都是白色衣服。这张《宁死不屈》构图很好,很有表现力。但是康生说不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这些都是作为黑画展出。我画《送别》是表现长征开始时在瑞金送红军的场景,原来宣传的是胜利转移,实际上是失败了不得不走了。我做了调查,很多老同志说历史非常惨的,5次反围剿,4次都胜利了,第5次失败了,前4次为什么胜利,用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胜利了。这次左倾路线上台了,共产国际的人来指挥的,所以一败涂地,整个苏区就保不住了,不得不撤退,往哪走不知道了,就往西边走吧,所有人都走了。原来苏区已经稳定了很多年,也有政权,等于一个小共和国似的,走的时候是很悲惨的。我画这幅画是用当时江西的一个民歌《十送红军》的情调去表现,以这个旋律作为整个创作的主调,有离别的一种忧伤,又要有继续革命的精神,也不能很高昂,但是主要的强调是送别。我画的是有点阴天的早晨,所以跟罗工柳那个表现类似,情调太低沉了,康生说是黑画,没展出就放到仓库里了。“文革”以后我就想找这个画,找不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革命博物馆美术组负责人李仁才说找到了,从仓库里一大堆画卷给翻出来了,我一看画布也拆下来了,卷的给弄折了,颜色也掉了,后来就拿去修补,勉强能用,这是第一张。第二张画的《十二月会议》,我事先到陕北米脂县羊家沟了解情况,去考察收集资料,就画了这张画,这张画本来也是画开会场面,画开会做报告的话,主要就是画做报告的人的状态,他的动作,他的思想表情,我就画许多毛主席动作,研究他作报告的手势,最后有一张,大家一看说这张挺好,就画肖像吧。
那张和所有的画都不一样,大多画众多人物场景,唯独就你那一张是一个人的肖像。
当时拍了一个纪录片,有这张画的镜头,整个效果非常强烈,从画面上也体现了当时解放战争的一个转折,当时胡宗南攻陷延安,转战是非常艰苦的时候。1947年的秋天,在米脂县羊家沟开了一个中央工作会议,毛主席做了《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个报告,他分析了战争的形势,预示了战争的转折,看到了曙光,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毛主席意识到战争的转折和即将取得革命胜利。所以,我画的就是这种精神,在最困难的时候预示着它的胜利。画面用暗红的背景,人是亮的,人穿着灰棉袄,整个气氛是一种解放时的气氛,但是人的精神是有信心的,困难时期有信心。
您现在怎么看待这种作品它的价值?
当时老先生创作的一些历史画,从创作的角度是非常好的,技术上也说的过去,罗工柳就是看着苏联的印刷品边学边画出来的,他以前在杭州学过一年,在鲁艺时也学了一点,有点素描基础,罗先生是很有才能的,构图都是他搞的,这样就画出来了。罗工柳的这两张,胡一川的《开镣》,还有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作为艺术品作为创作来讲,都是不错的。
后来像您、像詹先生,还有留苏的一批人,他们的作品可能跟董希文有很大的区别,跟这些土油画的区别就很明显。
留苏的那批人颜色上更熟练了,创作上没有超过其他经典的。
《十二月会议》这个作品大概画了1年半时间,在东方饭店把它画完了,还有那个董先生的《开国大典》,您临摹的?
那是“文革”中间,把刘少奇打倒以后,要把刘少奇(肖像在画上)抹掉,董希文自己抹掉了,后来其中林伯渠又出问题,外头没有报道。革命博物馆的领导按上级指示要求抹的,董希文身体不好(鼻炎癌),我们都下乡劳动去了,“文革”他留下来住在日坛医院,精力不行了。要求改这张画,不能在他的原作上改,就是根据他那张画临摹一张,刘少奇已经改掉了,林伯渠是最边上一个,把他的头抹掉换了一个小人,看不清楚是谁,就是这些,完成这么一个任务。在革博画的,把我和詹建俊都调回来了,詹建俊是干的别的,干什么我就忘了。革博还要搞创作,我就临了两个月,中途还有赵域也来帮我临,都是美院油画系的,都是从下边调回来。然后就临成这样,把刘少奇抹掉,把林伯渠抹掉,除了那个头,临完了以后其他的都一样。董希文从医院过来看过,他挺满意的,然后还给我提了点意见,说毛主席的脸从侧面看应该是一个弧形,我画的稍微方了一点点,提了意见,然后就回医院去了,以后不久就去世了。这幅画完了以后,我也留下画创作,詹建俊、林岗都在画。我画草图的时候,就病了。改革开放后,毛主席开国大典要恢复展览,我当时出国去了,就找阎振铎,把人都给填上了,恢复到最初完成的状态,董希文那张就不能动了,现在用的就是我们的这张。
那时候革命历史画创作是不是也是配合展览的?
历史画主要就是革博组织的,是国家给的任务。
上世纪70年代前后,“文革”期间的主席像创作的历史是怎样的?
“文革”初期,很多院校和教学都停止了,开始搞运动,所有单位的领导都被打倒了,都是群众组织的活动。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别的不能做,画主席像是可以的。所以我在那个时候利用很多老照片和资料里面选择一些主席肖像,用素描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我在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的《十二月会议》时,那时研究和收集历史上的主席像是比较多的,我感兴趣的是与创作历史画有关系的。有长征时期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这些照片画了一批素描肖像。
1971年,国家把我调到革命博物馆临摹《开国大典》。这一时期间,参加了全国美展的改画组。1972年的全国美展恢复了,因为“文革”期间老艺术家都不能画画了,在下面搞运动,只有年轻的艺术家,在校学生也在搞运动。这个美展大多数是工农兵画的创作,实际上是工厂工人搞的创作,他们画了很多毛主席题材的画,由于他们的基础薄弱,大多是业余的,(画面)形象不够好,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就出现了“改画组”。改画组有好几个人,有孙景波、朱乃正、陈衍宁等,四五个素描基础比较好的人,参加了修改业余作者的作品,就出现这样一个“文革”特殊的现象。
您对建国以来关于毛泽东的主题创作有什么看法?
从历次革命博物馆组织的历史画创作和这次“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画毛泽东题材创作上的要求和它的要求和一般创作没有任何区别,很多人不大清楚,其实这种创作方法和要求与欧洲的主题性绘画本质上是一致的,艺术创作规律基本上按照西方的创作模式,由宗教绘画开创了多人物情节性绘画,我们叫现实主义创作,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还没有“现实主义”一词,《最后的晚餐》就是一幅多人情节性绘画。
回过头来看这批历史画太重要了。
应该说作为创作来讲是好的,技术上稍微粗糙一点,但是也还可以,它有很朴素的特点,也还不难看,它不是“文革”的红光亮,它是一批很正常也很重要的主题性绘画作品。
您对红光亮怎么看?
那个是很特殊的现象,红光亮当然是不太好,因为它把生活拔高的太多,脱离真实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很有特点,你要说它是革命浪漫主义也行,就是离现实太远,作为艺术上无所谓,你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但是作为政治和社会生活就不行。
现在如果再组织创作历史画的话,您有什么建议?
重大历史题材 篇7
成荫以善于导演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真实的历史场景、史诗般的宏大叙事、高亢的抒情色彩和生动的人物刻画而独具特色, 自成一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 成荫导演的《南征北战》、《停战以后》、《西安事变》等优秀影片风靡一时, 这些影片以其宏阔的历史视野, 英雄品质的深情述说, 以及浓郁的家国情结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 在中国电影史的历史发展中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并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荫将其一生都献给新中国电影事业, 他梦想用电影表现中国历史的发展, 透过宏大的叙述视角, 纪实性地表现那个时代, 他认真地思考和研究电影, 以创新意识拍摄电影,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他取得了较高的电影成就。1995年12月28日, 为纪念电影诞生百年、中国电影诞生90年, 由广电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电影世纪奖在京举行, 有45位从影30年以上的电影艺术家获奖, 成荫以其独树一帜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入围15名优秀导演奖的行列, 标志着他在中国电影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拓荒者之一, 成荫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这些电影蕴含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同时也体现出成荫鲜明的个性特点。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中国战争电影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在长期的电影创作实践中, 成荫探索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取得突破性发展的突围方向, 这些影片的成功创作对八十年代后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以及史诗意味浓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在1930年之前, 战争片是中国电影史缺失的篇章,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忙登上了电影银幕。“中国战争片则是在民族危难这样一个外因的推动下, 由内在的民族情结的喷发, 多少有点仓促但充满激情地登上了中国电影的舞台。由于‘一·二八’事变发生在上海, 而上海又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基地, ‘一·二八’事变就成了中国战争片问世的直接导火索”。[1]中日之间的八年战争为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提供丰富的题材和内容, 中国的战争片在这个历史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 一批优秀的爱国电影人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胜利进行曲》、《八百壮士》、《中华儿女》等抗战救国宣传的战争题材影片。解放战争时期, 出现了金山编导的战争片《松花江上》和以战争为背景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的史诗电影, 这些影片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重要前期积淀, 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此以后, 顺应时代的要求, 中国的战争题材影片就成为新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之后, 新中国电影人开始大量创作战争题材作品以颂扬革命先烈的英雄情怀、回顾我党的光荣历史, 《南征北战》、《万水千山》、《停战以后》、《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等优秀影片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的电影银幕;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国家体制更加注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唱响主旋律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1987年7月4日, 正式成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 1988年设立资助基金, 大力提倡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 陆续拍摄了《南昌起义》、《血战台儿庄》、《孙中山》、《开国大典》、《白色起义》等众多优秀影片, 九十年代之后出现了《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为代表的战争史诗, 这些影片真实反映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战争图景, 再现了国家领袖的历史功绩。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是中国革命战争题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它根植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历史的沃土中, 并从中获取滋养自身的艺术养分。同时, 成荫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发展也见证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成长历程, 《南征北战》、《停战以后》在题材选择、内容表达、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产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树立了创作典范;1982年拍摄完成的《西安事变》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原貌和演进过程, 再现老一辈革命领袖力挽狂澜的动人风采, 这部影片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奠基之作, 它从属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范畴, 成为此类作品的典型代表作。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和反映民族历史的自觉意识, 为后世同类型影片的创作典范。
二、对后世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历史影响
建国后至“文革”结束,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一方面受到体制的鼓励支持, 一方面在政治的严格约束下发展。进入新时期, 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要想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首先必须从急功近利的政治条条框框中把自己解放出来, 为艺术创作提供一个可以纵横驰骋的开阔空间。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真实的内容还原历史, 澄清那些笼罩着重重迷雾的历史事实, 重现历史的庐山真面目, 并且在此基础上升华出历史的哲学意蕴便是此类影片谋求发展的突围方向。
成荫在其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拍摄中, 坚持贯彻自己的“真实观”, 主张电影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力图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的真实, 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成荫的“真实观”在其后期作品《西安事变》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该片真实还原了震撼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并栩栩如生地塑造这一事件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 贯穿始终的“真实观”使影片取得巨大的成功。成荫的“真实观”不仅指导了自己的电影创作, 也为后继者所借鉴, 八十年代以后拍摄的《大决战》、《孙中山》、《血战台儿庄》、《开国大典》等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并存的优秀影片立足于历史的制高点, 客观历史地看待过往的历史烟云, 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并力图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揭示出人物身上所承载的丰厚历史内涵。将古今兴衰之理置于真实的历史画卷当中, 赋予历史以现实感和现代感。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历史传承来讲, 成荫是先行者, 他在其多年的艺术探索和电影实践中找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突围方向。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可以归入史诗电影的范畴。戎马倥偬的艰难岁月和坎坷多舛的民族命运是革命历史题材史诗电影的孕育摇篮。中国的近代史就是炮声隆隆、硝烟滚滚、血迹斑斑的战争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 作为从烽火中站立起来的伟大民族, 需要用电影来记录和反映民族的战斗历史和那段艰难的历史岁月, 比如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史诗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
成荫继承中国史诗电影的优良传统, 站在历史的高度真实地反映历史, 书写战争, 相继创作出《南征北战》、《万水千山》、《西安事变》等具有史诗价值的优秀影片, 真实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同时也展现出觉醒后的中国民众为中国的自强自立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牺牲, 具有沧桑的历史感。和同时代的其他作品相比, 成荫的《南征北战》在战争场面的气势、战役的规模、表现战略决策和军事思想等方面都是空前的, 堪称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战争史诗韵味的影片。1982年成荫拍摄的《西安事变》结构宏大,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 从宏观上表现战争, 与战争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以及具有影响全局意义的历史人物, 是一部全景式的战争史诗。这部影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相当的高度, 在思想和感情上给观众以史诗大片的冲击和满足。
成荫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具有严肃的历史责任感、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清醒的民族意识, 力求真实地还原历史的生活图景, 塑造真实可信的历史人物群像, 在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成荫的电影实践探索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取得突破性发展的突围方向, 同时也开启了新中国史诗电影的新篇章, 为后世史诗电影的创作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摘要:成荫以善于导演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而著称, 他的作品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兴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以及史诗意味浓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即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成荫,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影响
参考文献
重大历史题材 篇8
一、简析我们为什么强调历史题材影视信息
在影视作品中,历史题材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强调历史题材影视信息,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当今社会负责的重要体现。
1、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历史现状之间的矛盾需要处理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水平也快速升高,曾经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影视的发展显得格外的突出。然而如何才能够满足人们对影视的需要这又是一大难题。青少年对历史题材的主题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将新媒体这一元素加到历史题材中,便会吸引青少年的眼光。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取其精华,踢其糟粕,将最好的留在最后。
2、要更好的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过程
青春期的孩子们拥有一颗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的心,总是喜欢问问题,但是正是因为这样,青少年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在媒体中的体现就是对青少年最好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更要负起责任,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一定要符合历史的发展。有了好的引导才会使得学生能够健康的发展。
二、在历史教育方面历史题材影视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相同的故事情节,用不同的方式去讲述,最后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用看电影的方式进行教育肯定会比授课老师用讲义讲课效果好很多,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历史题材的历史信息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是更加广泛并且有效的。看电视剧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听觉、视觉等多感官,进一步调动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中国历史的真实性。
1、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果说能够有直接的接触和观察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历史是过去的,我们没办法让历史重演,所以直接的观察是不可能了,这也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历史知识抽象并且乏味,年代久远,逻辑思维复杂,没办法生动的教育学生,除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问题,不少的教师自身就没办法讲述清楚历史,这些问题都是很传统的问题,但是解决起来又很困难。
2、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论述,历史本身就是复杂的,很难用语言对历史进行解释,为了更好地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师需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思考,掌握好这门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科目。
3、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自古以来就是教师培养学生的重点方面,漫漫历史长河,都是真实而有效的,但是在遵守客观规律和历史性的同时,教师也要要求学生富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具体客观事实为依据,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锻炼自身的能力,学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学会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多角度,多感官进行思考。
三、历史题材的应用具体问题分析
1、在课程中运用历史教育,吸引学生自主对历史进行思考
记得著名的老师于漪说过这样一段话,好的开始总是伴随着一个好的结果,一堂课最重要的不是老师讲的多么好,而是老师怎样将学生从一开始就带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的心灵上吸引他们,恰到好处。一堂课的开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对上节课的总结,也是这节课的开端,有一个精彩的开端学生们从最开始就很兴奋激动,这就为整堂课奠定了基础。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转移,能够自觉主动的开始学习,这种学习态度是老师讲课多好都无法弥补的。
2、课堂生动形象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学习历史
教师讲课之前,可进行适当的准备,认真思考怎样的课程是学生喜欢的类型,做好备课的工作,使得课堂更加的生动形象,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就历史教材《鸦片战争》中,除了讲述鸦片战争相关的内容,可以适当引入其他关于鸦片战争的内容,还可以涉及到鸦片战争前前后后发生的故事,例如:《林则徐》等等。要想更加充分的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可以播放《甲午风云》等等。
但是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以下问题:教师播放的视频不能够体现历史剧情,无法体现历史的真实性,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自觉判断,明白事理,尽量减少学生对这件事情的误解。例如众所周知的《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这两部历史剧,受到众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历史剧展现的是清王朝时期的盛世局面,但是历史在那里,真实的清朝的历史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学生自主查询资料进行探索,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解释和理解。
3、研究性学习离不开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
很多人其实不了解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探究和研究,从其他的方面对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将信息归纳总结,切身实地的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亲身体验的和理论知识是不同的两个方面。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综合各方面的知识,确保历史的真实性不被破坏,多方面的对历史进行分析。
四、结语
当今时代的中国,历史的真实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得到了保障,但是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的广泛传播对历史的真实性构成了威胁,这就要求广大的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明白事理,更好的保障历史的真实性。历史题材的影片实际上是对中国历史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我们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好的价值观念,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才能够得到保存和传承。放眼影视界,越来越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人们喜欢观看电视剧,借助电视等媒介使得历史信息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了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历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历史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实际上这是推动历史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方式,我们广大教师需要好好地利用这些传播媒介,丰富历史教学工作。
摘要:当前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快,新媒体对青少年产生的视觉冲击程度越来越深,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个方面来论述影视信息带观众的影响,希望广大观众能够对影视中的历史题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希望能够引导广大学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辩证的看待历史题材在影视中扮演的角色,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的处理好历史题材的应用。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历史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洪华.浅谈历史题材影视剧在历史教育中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6):332-332.
[2]廖宗优.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开发乡土历史资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6):144.
历史题材类课文教学的操作要义 篇9
而面对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不少历史故事类课文, 很多教师由于学生对过去历史和故事的人物一无所知, 所以阅读课上成了资料汇报课、历史知识课、品德教育课, 甚至把叙事类的课文当成写人的文章, 去重点分析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和伟大功勋。这都违背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
笔者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学的特点, 经过一些摸索和讨论, 总结出在执教历史故事类课文的时候应该做到:把握语言文字训练主线, 拓展历史知识学习领域。具体操作要点为三段式:分类理解历史性词语。根据文体定阅读重点。确定目标拓历史资料。
一、分类理解历史性词语
所谓历史性词语是指只有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才会使用的词语。这些词语现在读起来十分生僻, 但对了解当时的历史却非常必要。可是,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这些词语的处理却不能面面俱到, 要根据感悟课文中心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理解。只有围绕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开展阅读教学, 才不会使阅读课上成历史知识课。例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的《西门豹治邺》一课中, 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性词语:“战国时期、邺、魏王、西门豹、漳河、河伯、巫婆、官绅、绸褂、开凿、渠道、灌溉”等。根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这些词语的理解就要有所侧重, 选择不同的策略来理解。
(一) 阅读中自然了解
“战国时期”一词,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知道这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就可以了, 不需要对战国时期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作深入了解。“魏王”是派西门豹去治邺的君王, 在本文中不是主要人物, 所以在课文中读一读就可以了, 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
(二) 联系上下文理解
“邺”和“漳河”这两个词, 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邺”是个“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的地方。“漳河”就是“河伯的所在地, 从没有发过大水, 年年闹旱灾”。关于“邺”和“漳河”位于魏国的什么方位?现在又在什么地方?都不需要补充资料。
(三) 根据插图理解
“巫婆、官绅、绸褂”这些词语的理解,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 巫婆的样子、官绅的穿着、绸褂的款式一目了然, 不需要讲解。理解的重点还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巫婆和官绅都做了什么?他们是怎样迷惑老百姓, 骗取钱财的。他们面对西门豹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怎样“面如土色, 磕头求饶”的, 从而感悟他们骗人的本质, 这是课文内容方面理解的重点。
(四) 结合旧知理解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也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理解。“开凿、渠道、灌溉”这些词语, 虽然是西门豹治邺时使用的一些方法, 但是学生对这些词语并不是特别陌生, 可以结合学生在马路上看到的修管道、浇灌马路两旁的树木等现象帮助理解这些词语。
对文中“战国时期、邺、漳河、巫婆、官绅、绸褂、开凿、渠道、灌溉”这些“历史性”词语的理解我们都不作为重点。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我们确定要重点理解的词语有:“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由此可见,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出现的历史性词语, 使用一些巧妙的策略理解起来并不难, 而且也并不都是理解的重点。
二、根据文体定阅读重点
历史题材类的课文中往往伴随着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经历的不平凡的历史事件。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清课文的文体, 是写“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 根据文体确定课文的阅读重点。写历史人物的课文要侧重体会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写历史事件的课文要重点理解事件的历史价值。
例如《西门豹治邺》一文, “西门豹”是课文中的主要人物, 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治邺的过程中又表现出怎样的聪明智慧, 我们无需作重点的理解, 这篇课文重点不是历史人物, 而是历史事件———了解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 他是怎样破除迷信的, 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悟的中心。
比如《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文中介绍了许多徐霞客经历的事件, 他荒野露宿, 栖身洞穴;他燃松拾穗, 走笔为记;他遭遇抢劫, 勇闯深洞。但是在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 重点却是感悟徐霞客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奇人。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是这篇课文的中心。
三、确定目标拓历史资料
小学课本选入的历史题材课文, 往往是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一部分内容, 要帮助学生走进文本, 拓展资料是必要的, 但是资料的补充不能由教师一厢情愿, 补充多了, 失去了课文的作用, 喧宾夺主, 还会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
(一) 辅助学文, 升华情感
例如要把一篇小小的《三顾茅庐》讲明白, 我们似乎有讲完《三国演义》的冲动。可是,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怎样处理这些看起来都很有必要讲一讲的资料呢?
首先, 《三顾茅庐》是一个历史故事, 写事的文章, 所以, 要果断地摒弃对于人物的分析, 直奔课文的中心“刘备是怎样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的?”
其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刘备的诚心诚意, 可以适当补充“刘备从前一年的秋天去拜访诸葛亮, 大雪纷飞的寒冬第二次拜访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只是补充了三顾茅庐的时间, 让学生感受到刘备的执著和诚意。这点资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
(二) 培养兴趣, 拓展阅读
在讲完《三顾茅庐》一文的最后, 鼓励学生自己去搜集《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自主地进行资料的拓展。这些资料的拓展放在课外, 全凭学生兴趣, 因此每一篇历史题材的课文都可以鼓励学生这样做。
(三) 审视历史, 公正评价
利用课余时间拓展历史资料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对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功过不照本宣科, 还给学生一个认识和判断的机会, 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审视过去的历史, 学会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功与过。
重大历史题材 篇10
一、以听众导向讲好故事
《雪域彩虹》介绍了一位民国奇女子——刘曼卿。刘曼卿的名字, 公众十分陌生, 史料少, 信息缺, 学术研究也是冷门。《民国藏地“女钦差”刘曼卿传》一书的封面上有几个关键词概括了刘曼卿其人:“张骞、班固式的人物”, “没有风花雪月、儿女情长, 只有男人也不愿意去触及的艰涩的边疆政治”, 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使藏“女钦差”, 是第一位与达赖喇嘛会谈的女子。编剧引导听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刘曼卿的出身和为人是什么样的, 当年国民政府为什么派她而不是别人赴拉萨与十三世达赖喇嘛沟通、传达当时政府的声音, 刘曼卿有什么本事和能力完成这个使命, 其间遭遇哪些艰难险阻又是如何化解的……这一连串追问既是戏剧悬念, 更是编导创作的关键和挖掘的空间。
身世铺垫:剧的开头, 刘曼卿出场与母亲见面;第2集, 与母亲惜别, 她告诉母亲“小鹰的翅膀硬了, 总要去飞, 山顶的雪莲花开了, 总会结子”, 一番话既有儿女柔情更有报国志向。通过她与闺密冯云仙和好友孔党江村的交流, 表明“我是西藏人, 遥望故土, 心忧家国, 真想为政府、为西藏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言以明志。
学识实证:第1集有一场刘曼卿作翻译的戏, 当时西藏方面有意与中央政府和好, 十三世达赖派其特使藏传佛教五台山大堪布罗桑巴桑, 与中央政府蒙藏委员会副委员会长赵戴文会面。此前, 翻译刘曼卿出场了, 他们两人三问三答传达了几层信息。
罗桑巴桑: (用藏语问) 你, 你是藏族人?
刘曼卿:我的母亲是藏族人。我生在拉萨, 8岁时, 随父母迁居印度大吉岭, 后来回北京读书, 学习汉语和英语, 我的汉名叫刘曼卿。藏名央金。
罗桑巴桑:听说你是骑马来的?
刘曼卿:北平与五台山相隔千里, 一路乘舟换车, 为应大堪布急召, 后换乘马匹到此。
罗桑巴桑:你还会骑马?
刘曼卿:家父刘华轩是前清西藏大臣翻译官, 我自幼长在边地, 因此能骑马。
罗桑巴桑:你的父亲是刘华轩?
罗桑巴桑大堪布在得到证实后, 非常愉快地回忆起当年还曾向刘父学古琴的往事。出身、同族亲近感, 加上文武双全的才能, 让刘曼卿赢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同, 因此次翻译工作出色完成, 她被聘为中央政府行政院文官处一等书记官。这是刘曼卿使藏“女钦差”的第一步, 为其今后代表中央政府与十三世达赖会面打下了坚实的伏笔。青春美貌的刘曼卿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政治热情?她用先贤名言回答“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真想做一个为国分忧, 为民请命的风云女子”, 家国情怀和远大志向让刘曼卿这一形象被听众所接受。
二、用价值观诠释人物
价值观是现代人的常用语, 指个人对客观事物 (包括人、物、事) 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 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 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对广播剧《雪域彩虹》来说, 主人公刘曼卿是一个有信仰、有学识、有担当和有作为的人。她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个内心准绳是否影响其人生命运?编导注意表现主人公与其他人的关系、行为, 让听众判断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政治立场, 以及为实现人生价值观, 她做了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这部剧出场人物有十几位, 三教九流, 关系复杂, 有朋友、同事, 有车夫、乞丐, 有上层达官、宗教领袖、僧人, 有将士、亲兵、土匪……面对这些人, 刘曼卿有亲疏、有爱憎、有判断与选择。她是母亲的女儿, 是朋友的闺密;她是同伴的主心骨, 是坚持信仰的志士;她积善美德又嫉恶如仇。比如在“使藏西行”路上, 本来不会使枪的刘曼卿, 因为使命备了枪。途中遭遇土司, 她不卑不亢沉着应对。土司对“女钦差”很漠视, 傲然道“这里九坡八岭七十二寨, 都是我的地盘”。刘曼卿哈哈大笑道:“古语说,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如今, 满清虽亡, 皇帝已不存在, 但中央政府管辖的全中国固有的领土、山川疆域, 尽在版图之内。各族百姓, 尽是民国国民。我刘曼卿虽是一女子, 但却是中央政府的代表。你如此狂悖无礼, 敢问视政府权威于何在?土司虽有世袭之权, 安敢对抗中央政府!”紧接着, 她又言之凿凿地阐明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提供五族共和, 就是要各民族一律平等, 共图祖国之富强。中央政府主权不可辱, 领土不可失。曼卿奉命入藏, 就是宣扬政府之德意, 消除隔阂, 共维祖国统一大业”。一番高论和气势扑灭了土司的嚣张气焰, 让其识大体顺时势。
该剧以充实的剧情说明刘曼卿“使藏西行”不仅代表了反对分裂、希望国家统一的家国情怀, 这也成为其不畏艰难险阻、完成使命的精神动力。
三、给听众独特的听觉体验
没有可视载体, 广播剧的戏剧性依赖于人物对话、音乐和声音效果, 以帮助听众想象人物命运走势和故事因果。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 性别、音色、吐字方式可造成人声差异, 性格典型化、语言个性化和富于动作性的剧情设计给听众带去独特的听觉体验。
1. 双语标识
剧一开头是刘曼卿和母亲回忆在西藏老家的少女时代, 藏语是她的母语, 姥姥是她的牵挂, 在北京国立师范学校学习的汉语又成了她第二种精通的语言。她的特殊出身决定了她日后承担起促成汉藏关系的特殊使命。汉藏双语间插给听众陌生感与新奇感。比如刘曼卿在对汉族人说话时用汉语官话, 而她和藏族同胞交流, 特别是在和十三世达赖会面时, 熟谙藏族宗教礼仪的央金 (刘曼卿) 则用流利的藏语赢得了对方的好感和信任。剧中藏语台词录制均由西藏电台完成, 人物身份的特殊和语言的讲究也成为该剧区别于其他剧的识别码。
2. 地域风情
藏族音乐、宗教诵经、骑马、激战以及鹰隼惊叫、山风呼啸……人与自然的声音元素, 给人如临其境的画面感, 使这部剧充满浓郁的藏族风情和地域特色, 既是历史的, 也是写实的。民族、宗教的文化差异性, 让听众感受美妙而独特的听觉体现。
3. 动作巧思
藏人格松尼玛作为向导, 与刘曼卿及同伴一起西行, 途中他们突遭土匪阻击。敌我你死我活场面残酷, 英雄壮烈牺牲气贯长虹。编剧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用声音体现的动作戏。
刘曼卿:格松尼玛一个人, 只有11发子弹……
孔党江村:我去接应他!
刘曼卿:好, 江村, 快去吧。和匪徒正面遭遇, 别无选择!注意隐蔽, 节省子弹。
孔党江村:可是, 央金……
刘曼卿:不要管我!这里有中央政府的印信文书……快!快去!
孔党江村:是! (跑去)
格松尼玛: (愤怒地大喊) 你们这群天杀的, 英国人的狗!神会惩罚你们!来呀!来呀! (射出子弹)
匪徒们: (喊叫) 抓住他!抓住他!咳, 他中弹了! (奔跑)
孔党江村:格松尼玛, 我来了!挺住! (射击)
匪徒们: (奔跑着叫喊) 抓住他!完蛋啦!打死他!
格松尼玛: (大笑) 哈哈哈……我没死!没死! (挣扎着) 天杀的!让雪山埋葬你们, 来吧! (他向雪山开出一枪, 轰然巨响)
匪徒们: (惊恐地) 雪崩!雪崩……
孔党江村:格松尼玛—— (大山回声)
刘曼卿:格松尼玛—— (回声)
众人: (齐呼) 格松尼玛—— (山谷回声)
重大历史题材 篇11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视信息;中学历史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341-01
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对中学历史教學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时代发展的特征决定的。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以互联网、电视、电影等为代表的大众传媒高速发展,影视信息充斥整个社会。影视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二是影视信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电影因其图像和感情而比任何纸面上的事实更具感染力。”这说明它可以在大众中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影视信息中的重要一员的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可以在人们历史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历史题材的影视信息这一资源若能好好利用,它们将可以成为历史课堂里迷人的风景。三是影视史学发展的影响。“影视史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提出。1988年,海登·怀特在《美国厉害死学评论》上发表《书写史学和影视史学》(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一文中称可以“以影视的方式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发展至今,“影视史学”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成的体系,但在史学界也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充分的重视。在其发展影响下,大量反映历史史实的影视资料纷纷问世。四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发展迅速,这一技术在各中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也出现在了历史课堂中,这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圣人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历史课堂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 “影视史学改变了以往静态的历史教学方式,使其成为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动态传授。”在这种动态传授中,学生如身临其境,在体验中感悟历史,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爱上这样的历史课。有了情就会有兴趣,让学生动了情这节课就成功了。
二、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具有用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反思的能力。比如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辛德勒名单》的片段,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反思战争,反思人性。学生在对战争的反思中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会更珍爱今天的和平。具有历史思维能力的人会自觉地从历史的角度反思现实,会更正确地解决现实问题,会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尽力避免犯相同的错误。这就是历史思维能力的价值。
三、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人们对待历史的看法或者说历史给予人们的启示。”“包括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意识、环境意识、责任意识等” “它是一种跨越时空审视历史与社会问题的思维观念与方法。而且,它不仅仅体现为思维观念的方法,还是一种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社会行为进行反省、诠释的综合能力的表现,能对个人产生认同,对集体产生归属感,因此它还包括历史认识、历史情感、历史态度、历史认同以及历史反思等诸多方面,进而能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它能够使人们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历史、深刻认识到在历史的发展中人的作用,能够提高自我判断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历史意识是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可以直观地反映历史史实,易于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思考中形成认识。
四、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个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新时代对人类的新要求。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也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懂得如何获得信息,如何评价和有效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具备在处理信息的基础上生成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的效益,运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等。历史题材影视信息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且信息容量极大。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可引导学习通过网络、报刊、影视剧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由学生自己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教师预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影视信息拓展学生的信息,解决历史问题。比如学习《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香港回归这一内容时,可以播放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现场直播的视频,然后提问:“这段视频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都有怎样的表情?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假如你在现场,你会做什么呢?为什么?”以问题呈现的形式引导学生从视频中收集信息,运用信息回答,并创设新的情境、创造新的信息。
历史类题材电视专题片的创作 篇12
1 主题重大,题材独特
1964,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这是新中国的一件大事。而为了炼铀,王明健他们这一代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这种为国争光、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崇高品质,是留给后人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王明健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贡献在全国是十分重要的,在前苏联全部撤走在华核专家的情况下,王明健发明了简易炼铀法,在粤北山区下庄这个大山沟里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简法炼铀厂,生产了2/3的核原料(重铀酸铵),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和提前成功爆炸赢得了宝贵时间。关于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为原子弹做出贡献的报道常见诸媒体,但讲述普通炼铀人的故事却少之又少。本片从普通炼铀人的角度入手,在宏观的时代背景下关注他们奇特的悲欢人生,这在媒体实属罕见。
2 背景充分,历史厚重
王明健这个普通人的价值在于他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为祖国特殊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在这里,个人的命运虽然服从于组织的委派、国家的需要,但个人却在艰苦的环境下竭尽全力奉献一切,这使人物的成长充满了顾大家舍小家的崇高感。
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作为背景材料,如刘少奇签署命令,为新组建的三○九队选调干部;1958年,二机部召开秘密会议,要解决原子弹的原料问题;八一电影厂的新闻影片《土法炼铀的一面旗帜》。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这些文字和图像背景资料运用得恰到好处,既为揭示主人公的崇高道德品质起到了良好的衬托作用,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普遍具有的革命激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设置悬念,营造故事
“两弹一星”曾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机密,其事件本身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无限诱惑力。而本片作者又善于寻找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戏剧性情节,巧妙设置悬念,展现矛盾冲突,表现感人细节,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节目开头是吸引观众的突破口,电视节目一开场就必须险峰崛起,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部片子开头就设置了两个悬念,王明健经历了哪两次死里逃生的爆炸?王明健为什么到父母死都不敢告诉自己外面干什么?王明健这种反常的表现一下子就勾起了观众的观看欲。
在介绍完王明健的基本情况后,作者笔锋一转,又接连抛出了两个悬念。王明健突然接到调令随后神秘消失;王明健突然被邀请参加一个秘密会议,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下子就把观众的胃口给吊起来了。此后,悬念一个接着一个。王明健从来没有从事过和铀有关的工作,他怎么能完成炼铀的重任?他发明的简易炼铀法能否代替外国专家潜心研究多年的方案?这一发明将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在炼铀过程中,王明健遭遇了怎样的生命危险?在整部片子中,悬念不断出现,直到结束。在观众对此充满好奇的时候,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就这样缓缓展开了。
4 语言精彩,形象丰满
本片的成功与被采访对象王明健那充满激情的语言不无关系,其中不少点睛之笔。如“我没有后悔,我把我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最需要最辉煌的事业。我感觉我是很值得,我这一辈子活得好有意义,真是活得好有意义,很值得,就我什么都不要我都值得!”又如“人生最美好的,当你停止生存的时候,你还能以你的发明创造,继续为人类服务。”这些话虽然质朴,却在平静中蕴含了无限的力量,展现出王明健具有的高尚人格和品德。
王明健的个性化语言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当年他忙于炼铀,最疼爱他的奶奶去世了也没有时间回去奔丧,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所以原子弹重要,家里死人并不重要,家里死人能顶得上国家的原子弹重要吗?不能回去。”他说这些话时表面平静,其实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声音有些哽咽,眼睛有些发湿,他觉得愧对从小把他带大的奶奶。
5 制作规整,感染力强
电视艺术,始终是一种以视觉欣赏为主体的视听综合艺术,它是以视觉艺术为主,以完美的画面与声音共同营造的氛围去吸引人、感染人的。该片在精心选择和认真剪辑了大量珍贵历史镜头的同时,还拍摄使用了大量采访对象的同期声讲述历史,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此外,音效、特技、字幕等电视综合表现手段的充分运用,也使片子增色不少。
摘要:历史,像是一位羞涩的新娘,遮遮掩掩,真实面容难得一见。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关注欲望。历史类电视专题片,由于具有“揭秘性”这一天然的优势,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电视专题种类。历史类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有哪些规律可循?本文以《王明建的奇特人生》为例,对历史类题材电视专题片进行深入探讨。
【重大历史题材】推荐阅读:
中共历史重大会议07-20
历史重大改革(DOC)10-16
高中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1-23
历史上的今天:1月重大历史事件08-14
抗日战争重大历史事件06-08
历史时间表及重大事件11-24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07-24
河南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专题2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含答案10-20
历史题材09-23
历史性题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