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作用

2024-05-15

阅读的作用(精选12篇)

阅读的作用 篇1

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下,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学生的阅读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期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我在教学实践中,真切地体会到“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接收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读者从接收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被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而是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将其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1. 启动情感。

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就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发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牵住学生的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就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我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学生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

2. 推动感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向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进而会自觉地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通过抒发,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儿童的情感会更加明确。教师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时,他们对贝多芬就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教师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产生的感悟必然会带有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能否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其次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

摘要:本文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教师,阅读期待,阅读教学,作用

阅读的作用 篇2

在托福阅读中,甚至可以扩展到ETS所有考试的阅读题目中,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paraphrase,意译。无论是题干还是正确选项,大都能在原文中找出一句话来与之相对应。即题目是原文的意译。这种意译是通过同义词来完成的。即题干中多用近义词来对原文中的句子进行替换,来达到提出问题或者提出正确答案的意思。准确把握意译,是多数题目中准确在原文中定位信息、或者在迷惑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那个,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会结合实例解释这一点。

关于先看题目还是先看文章的问题。也就是做题时间安排的问题。在此问题上我与有的朋友也有过争执。我个人习惯是先用5—7分钟的时间通读全文,然后平均每个问题有1分钟的时间来回答。由于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了熟悉全文的基础上,每个问题又有足够的时间返回全文,每个选项都一一进行斟酌。我认为这样准确率比较高。但有的朋友本着居家过日子的心,认为1000多字的文章只出十几个题,必然有一些信息是没用的。这样通读全文就会浪费掉一些时间,不如先看题再回去找来的痛快。对此我不好妄加评论。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考前大量的练习来制定出最为适合自己的方法。

阅读的作用 篇3

【关键词】阅读方法 大学英语阅读 交互阅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03-02

一、阅读理论的发展及三种阅读方法

1.自上而下 (top-down)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阅读被看作是一种被动的,从篇章中被动提取意义的自上而下的解码过程,即是一种阅读者通过识别字母,单词,句子,语法再到篇章的试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的方法。由于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过多关注了外部因素对阅读的影响,比如过分强调了单词,句子和句子结构为阅读的中心,注重阅读者的语法技能和词汇发展,而忽视了读者的知识图式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等其他影响阅读的因素,是一种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学生多注重单词理解和个别句子,偏好记忆单词和语法而忽略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不能从文章的表面意思来理解文章的内在意义和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作者的意图都把握得很不到位。

2.自下而上 (bottom-up)

20世纪70年代,由于心理语言阅读模式的兴起,Goodman等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即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此模式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阅读者是阅读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是通过对语言符号,句法及语意三种层面的分析来理解文章的意思。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做出预测,加工信息,而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者的经验以及背景知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个阶段来完成帮助学生激活头脑中已有知识,增强阅读动机到学生可以通过树型,连线或画圈等方式将所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用口头或笔头的方式展示出来,最后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总结来强化和巩固材料中的信息。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这种阅读模式过分夸大了阅读者的主观预测,推理等作用,而忽略了构成阅读基础的语言知识及对构成这些语言知识的文字符号的感知解码过程,从而忽略了文章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一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阅读模式。

3.交互阅读模式(interactive reading approach)

由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都有各自的缺点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同时随着阅读理论的发展,发现并没有单纯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于是,交互阅读模式随之产生,阅读不再被当作简单的文字解码过程也不再是心理语言猜测游戏,而是两者相互结合的更能体现阅读本质的交互阅读模式。根据交互阅读模式的观点,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与语篇之间,阅读者与作者之间,阅读者采用的阅读策略之间都不断地相互作用,最终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交互阅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导,内容为主线,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阅读模式。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阅读,并通过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式来对语篇进行总体,全面的掌握,也可以创造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情景,对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做到有备而读。因此,交互阅读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主要表现在教师如何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能否改变教学观念和对交互阅读模式操作的能力上。

二、交互阅读模式对教学的启示

1.阅读按程度可分为由浅到深的3个层次即表层理解(literal reading), 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阅读者对文章的准确理解应建立在完成这三个层次的基础上。

2.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基础,而阅读者丰富的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对所读文章的理解力,而丰富的背景知识来源于大量的阅读,但是课内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应知道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而教师可进行有效的监督。

3.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应用各种阅读策略来实现有效阅读。要成为一名有效的阅读者,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学生应掌握的阅读策略:预测,略读,扫读,猜词,“语块”读,识别文体,理解作者意图等等。因此,为达到有效的阅读目的,教师应注重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反复训练直至学生自觉运用。

三、交互阅读模式对阅读教学的建议

在交互阅读模式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既要以阅读材料为主,又重视语言文字的解码过程,同时也要积极发挥学生作为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运用阅读策略来激活头脑中相关的图式,并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来全面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通过篇章,阅读者,阅读策略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四、结语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交互阅读模式,启迪学生增加阅读量,应用阅读技巧,扩大背景知识,纠正错误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而作者只是从交互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提高阅读效率的建议,关于提法和交互阅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Barry P, Taylor. Methodology in TESOL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45-60.

[2]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 (4).

[3]雷蔚茵. 大学英语教学重视交互式教学模式 [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

[4]《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张必隐. 阅读心理学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董艳. 英语阅读效率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

作者简介:

阅读的作用 篇4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利用英语报刊促进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 以期提高阅读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1 利用英语报刊辅助《英语阅读》课程的主要特点

实践已经证明, 坚持大量的阅读是实现英语思维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学习的累加, 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广泛, 更加希望通过一种轻松的新颖的课外阅读形式去涉猎更多的实用英语。英文时事报刊或杂志广泛采用国内外第一手的英语新闻信息, 为学生提供以英语新闻知识为主导, 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外阅读材料。学生阅读量增加的同时, 也不会感觉阅读的枯燥, 从而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 英语报刊的阅读丰富并完善了学生自主学习体系, 是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英语报刊阅读在激励《英语阅读》课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 也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 可以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这些新的关系的产生既可以实现教师间的资源共享, 获得学合作氛围, 也可以实现学生参与的热情, 从而提高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 利用英语报刊辅助《英语阅读》课程的实用价值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语言学习环境中母语的干扰, 这使得阅读课程很难跳出课堂这个主要的外语教学场所。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通过大量的课外英语原文报刊的阅读, 创造模拟母语的环境, 使学生置身于文化氛围中, 激发学习兴趣。英语报刊的阅读可以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使学习者感受到外语学习的实用性, 达到用英语思维的境界,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丰富学生自主学习体系。

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完善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体系。

2) 扩大知识面。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使学生从不同渠道, 以不同形式学习和使用好英语。英语报刊可以提供英语文化、军事、科技、社会等多方面得知识,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培养阅读技巧, 带动听说读写。英语报刊题材广泛, 信息量大, 学生为了读懂报刊内容, 更需要掌握整体理解, 快速阅读, 猜测词义等多种阅读技巧。教师通过在课上定期对分组学生进行检查, 鼓励学生表达对于所阅读材料的感想, 从而带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3 利用英语报刊辅助《英语阅读》课程的应用与探索

1) 首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并从中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进而制定相应的课外报刊阅读方案。

2)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甄选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特设定具体的如下阅读指导方案:

1) 背景知识导入:报刊英语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 包含政治、经济、军事、医学、外交等。不同体裁的文章选用的词汇、句法乃至篇章结构等都不同。要提高阅读速度、加深理解深度, 教师应在阅读前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

2) 标题讲解:报刊文章的标题非常简明, 用词耐人寻味, 教师可给学生介绍英语报刊的标题特点或者修辞的常见手法等, 培养学生由标题猜测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可将学生分组, 给出标题, 通过讨论猜内容, 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又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心得展示:鼓励学生在课余阅读报刊过程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由教师指导学生相互交流。使学生有做笔记的动力, 还可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4) 知识和词汇竞赛:定期总结英语报刊的新闻信息, 然后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检查。既考察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也检验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Serivener J.Learning Teaehing[M].Oxford:Heinimann Publisher, 1994.

[2]AndersonJ R.Learning and memory[M].NewYork:Johnwiley&SonsIne, 1995.

快速阅读的技巧及作用 篇5

快速阅读的技巧5、寻找要点

在以词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时,注意寻找要点。对于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关键词,你可能事先已做到心中有数了。在阅读过程中,这些关键词会在你眼前跳出来。多花点时间阅读这些要点前后的句子。

快速阅读的技巧6、阅读作者给出的列表、项目符号和侧边栏内容

利用作者提供的所有工具——如列表、项目符、侧边栏等所有在空白处额外传达的信息。作者通常会把关键点拎出来特别处理。这些内容都是寻找重要信息的线索,一定要充分利用。此外,列表通常更容易记忆。

快速阅读的技巧7、摘抄可能的考点,以便自我测验

摘抄一些你认为会在考试中出现的知识点,拟出一份自我模拟试卷。当读到这些知识点时,把它们以问题的形式记录下来。

快速阅读的技巧8、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

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篇6

关键词:阅读   历史思维   培养   学习能力   提升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27

阅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来说也不例外。历史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可见,历史思维的培养是以阅读为基础的。历史课程学习所需要的各项能力: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也都是通过阅读培养起来的。本文中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从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学习能力提升两个方面来探究阅读对历史学习的作用。

一、阅读对历史思维培养的作用

历史思维是指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思维。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因分数所占的比例较少,历史学科一直以来受到学生的轻视。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教师应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从而让他们花较少的时间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开学初期,我们通过问卷、谈话等两种方式对新生进行了阅读调查,发现如下情况:68%的新生没有自觉阅读的习惯,同时我们查看了这些学生升学时的历史成绩,大多分数不太理想,并对这部分学生中升学时历史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了相关历史问题的提问,然而答案不甚理想,通过交谈我们发现这些学生只是在考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考试过后脑子里根本没有历史知识。这些学生的历史思维可以说根本没有形成,他们不知道历史应该怎么学、学什么。其余32%的新生有自觉阅读的习惯,同时查看了他们升学时的历史成绩要远远高于没有自觉阅读习惯的同学,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抽查谈话,发现他们对历史知识有着自己的学习思维,能够前后联系,很好地分析出前因后果。这些学生的历史思维已经形成,并能够快速大量地阅读完我们的测试资料。由此可见,阅读是历史思维培养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对没有自觉阅读习惯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1.我们让这部分学生进行历史课本的阅读,他们读完指定的内容花费时间较长,并且抓不住课文的重点要点,不懂得怎样去做好自己的读书笔记。其中89%的学生看完一节课的历史课文需要20分钟左右,看后记在脑子里的内容寥寥无几,97%的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没有动过笔做过笔记。

2.在这些学生中87%的学生感到历史课本的内容太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忆起来太难,容易混淆凌乱。70%的学生在阅读历史课本时,根本没有去注意其中的图表等原始材料。95%的学生不理解课本中的史料,无法根据已有的史料来进行回答问题。

3.在问及到考前复试一事,83%的学生考前以背诵教师划出来的重点来突击,考后几乎全部忘掉。

以上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差,使其没有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把握历史材料,更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分析研究。要想让这部分学生学好历史,我们必须要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加强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其历史思维,让他们对历史感兴趣,知道历史应该如何去学、学些什么。我们要重视阅读对历史思维培养的基础作用,并逐步改善历史学习现状。

二、阅读对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作用

鉴于上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历史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应加以重视,并采取了可行性的措施: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让学生带着阅读目标去看历史课本;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利用课本原始材料,通过对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经过一个学期的阅读训练加强,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经过历史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强化训练,学生拿到历史材料后知道如何开展有目的的阅读,能够很好地从整体上去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很快地找出问题答案所在的段落及关键词句,对于事件的前因后果也有了清晰的认识等等。有目标的阅读有利于学生及时准确地抓住历史资料的中心、重点,对提高学习效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历过阅读训练之后,学生的阅读速度大大提高,对历史知识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他们主动地将历史学习范围由课内转向课外,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由于篇幅限制是有限的,对于更深更广的历史问题不能够详细地叙述,这时候学生主动去阅读与其相关的课外书籍,增进了学生对历史课本的理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大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为了证实阅读训练结果的正确性,我们又对这批学生进行了摸底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79%的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能够自主安排历史课程的预习、复习。在预习过程中记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找出答案;在复习时记下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找教师或同学帮忙解决。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他们都能很好地抓住重点、难点,且速度较之前也大大提高了。80%的学生都能在8-10分钟内完成一节课内容的预习和复习。

2.从学生的笔记来看,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是单纯地抄教师的板书,而是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记录笔记。笔记条理更加清晰可见,通过他们的笔记就能串出一节课的基本内容,线索理得很清楚。他们懂得了由大到小、整体把握知识,知识形成体系易记不易忘。

3.57%的学生开始注重课本上原始史料的作用及课后材料题的思考。他们懂得如何从材料中找出答案、如何结合课本来回答问题。

历史思维和历史学习能力是我们历史教师教学的根本,阅读对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学习能力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历史教师要将阅读的重任一直发展下去,帮助学生不断成长,获得更多有益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从入学时和入学后第一学期的历史期末成绩来看:入学时的成绩平均62.8分,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平均81.3分,增加了18.5分,优秀率入学时占11%,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期末占25%,增加了14%,及格率入学时63%,入学后第一学期90.4%,增加了27.4%。历史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在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篇7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养成习惯

阅读者需要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 对阅读对象要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爱不释手的热情。如此, 阅读者在阅读时就会显得积极主动, 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而没有了压力和苦恼, 产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首先我们要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名作。让学生知道:大浪淘沙, 现在留下来的一些名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写作技巧上都值得我们借鉴。阅读名著可以让学生长见识, 陶冶情操, 对我们的一辈子都有重要作用。学生们都爱毕淑敏的作品, 但很少有学生知道, 毕淑敏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读《白蛇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这时, 要适时推荐给学生一些作品。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西游记》《水浒传》等, 与此同时, 教师要和学生一样, 一遍一遍阅读。同时, 教师可以适时开设“欣赏与讨论课”, 以此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精品, 而且做到读、思、评结合,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重视阅读成果

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和理解感悟能力各不相同, 那么“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 当学生读了某篇文章后,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精髓, 并让学生写出所感所悟, 而不应该用枯燥的简单的点评代替。如:学习《想和做》, 可让学生进行辩论演讲, 明确真理。学习《再别康桥》《雨巷》, 可以举行朗诵比赛, 在举办比赛过程中去领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美。学习《项链》, 让学生展开联想续写结尾。学习《雷雨》, 可以同时播放话剧, 让学生在视听综合技术的教学中感受文本的情感。

三、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读写的关系犹如手和脑的关系, 脑的思考促成手动, 只有手勤, 脑也才不会迟钝。许多学生阅读了大量课外作品, 对其中的情节、主人公也很熟悉, 可以说阅读面很广, 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由于学生不喜欢动笔, 阅读后没和写作相结合, 造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一致, 形成眼高手低的局面。鲁迅说:“文章怎么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强调了读书要灵活运用于实际。如读林清玄的《好雪片片》, 许多学生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作文《诚信》。有的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不能随便丢弃;有的认为讲诚信, 可以让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他也值得所有人尊敬。这样, 从阅读到感悟, 由感悟到写作, 整个学习过程水到渠成。只有不断阅读, 不断积累, 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论“阅读材料”教学的作用 篇8

一、阅读材料的教学突出了知识的延伸性

这些阅读材料的设计,体现了编者一个非常明显的目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首先,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例如:勾股定理是几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其证明方法多种多样,且每种方法的背后都隐含着一定的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勾股定理的证明》这篇阅读材料就使学生对这一定理得到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其次,向其他学科知识的延伸。其实数学中的阅读就是文理科的大综合,在数学阅读中学生能养成“思考性”的阅读习惯,对其解题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课本中经常能出现杠杆、天平等物理专有名词,这也是像物理知识延伸的一种体现。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元二次方程》章节之后,安排了“黄金分割”这个阅读材料。让学生淋漓尽致地感受了一次数学的美、艺术的美。最后,就是对数学思想的一种延伸,比如,在函数里我们经常提到的“数形结合思想”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数”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可以使许多抽象的概念和数量关系直接化、形象化、简单化,而“形”的问题经过数量化处理,并借助于计算,可以使较复杂的问题归结为较容易处理的数量关系来研究。

二、阅读材料的教学突出了教学的趣味性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而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前,我常布置学生通读阅读材料,对材料所研究的内容产生兴趣,然后让他们趁热打铁预习新课,最后运用相关知识去解决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而无论哪一种版本教材的课后材料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我们应该做到课前充分地备课,把学生能想的问题都一一罗列出来,做到心中有数。也让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或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学习数学的作用,从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所蕴含的美妙、生动的一面。例如,“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抽签有先有后,对个人公平吗?”“人类早期是怎样测量地球半径的?”等“阅读材料”,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阅读材料”的内容鲜明,主题突出,具有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且极富趣味性,无疑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阅读材料的教学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采取恰当的方式渗透教育,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数学家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不畏艰辛,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这类“阅读材料”对贯彻《标准》中提出的关于“要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向学生提供了一份鲜明的资料;“阅读材料”中还有许多可供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美学教育的素材。比如,《黄金分割》、《旋转的对称性》这些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找到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一些新鲜信息。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使他们深深体会到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新颖性、巧妙性和简捷性。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重视“阅读材料”的讲解与引导,使其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阅读材料的应用性

对于生活类的“阅读材料”应该体现其应用性。开发这些材料的教育功能,更好地利用“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材料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除了共同探索研究,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阅读材料”来理解教材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达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目的。例如,利用“有关储蓄的计算”中的知识来巩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对“柱体和锥体的体积”中有关知识的学习,加深对柱体、锥体体积公式的理解和解体过程的应用。另外,“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从单纯传授知识到注重发展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到“阅读材料”的教学之中,有计划地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步骤,善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归纳、演绎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要领,提高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材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开发编者留给我们的这个“宝库”,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同时也让我们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摘要: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 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 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对数学“阅读材料”教学的一点思考:阅读材料的教学突出了知识的延伸性;阅读材料的教学突出了教学的趣味性;阅读材料的教学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阅读材料的应用性。

关键词:阅读材料,延伸,趣味,情操,应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 篇9

一、换词比较。也就是更换句子中的某个词语,再把两个句子加以比较,用来体会哪个词语用得更加准确,更恰到好处。如 《捞铁牛》 一课,“黄河两岸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 阅读时可以把 “ 也” 换成 “都”,再比一比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就会发现两个字的作用是不同的。这里的“也”多在讲两件事的时候使用,常常与上文呼应表示同样, 课文里讲黄河发大水,说洪水带来了两件事:一是冲断了浮桥,二是冲走了铁牛,或者可以说浮桥是被大水冲坏的,铁牛是被大水冲走的,都是因为发大水造成的。如果改用“都”, 这句话就只是讲铁牛被冲走这一件事了。

二、去词比较。删去句子中某个词语,再与原句进行比较,以体会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如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人催他,还不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啊?”如果把“还不”两个字去掉,句子意思会不会发生变化,“还不”加重了句子的语气,加深了句子的意思,用上这两个字,句子就有了旁观人的不理解,以及对掉剑人的批评、责备的意味。再如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课有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一动也不动。”阅读过程中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句子里的“像千斤巨石一般”去掉会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朗读、推敲、比较,不难发现原句十分贴切生动,它展现了英雄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一声不吭,那不怕火烧,意志坚强的高大形象,更加让人折服。

三、改变句式,进行比较。我们都经常会看到阅读题中有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使他的意思不变。虽说相同的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句式不同,句子所表达的效果就不一样。变换一下句式,可以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文章中通常会有一些反问句,如 《再见了,亲人》 一课有这样一个反问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学习我们可以把它变成陈述句,再与原文中句子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就会知道,原句包含了浓烈的感情色彩,把志愿者与朝鲜人民那份真挚深厚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四、改变顺序,进行比较。变换句子中某个词语的位置加以比较,体会词语搭配的合理,表情达意的准确。如学习 《草船借箭》 一课中的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这句话,可以把“一定”与“不”换一换位置,再比一比它的优劣,通过朗读不难明白:交换了词语的位置, 句子表达的意思有些不够明确,模糊不清,而原句语气十分坚定,早已断定曹操不敢出兵,这便从侧面渗透了诸葛亮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五、布局调整,进行比较。改变作者的全文布局,再进行比较,以此来体会全文整体布局的合理以及作者选择叙述法的独具匠心。如课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先写了父亲李大钊的死对自己的感触很深,再写了父亲死的过程,这种叙述的方法就是倒叙。我们假设作者采用的不是这种叙述方法,而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经过认真的阅读及变换先后的比对, 我们就会感受到:这种叙述方法是课文中表达主题的需要,课文以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为题,正是因为作者采用了这种倒叙的方法,这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同时也深深的感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那份深深怀念之情。课文 《翠鸟》,作者先为大家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突出它美丽的羽毛和小巧玲珑的体形, 接着又写翠鸟的活动,“清脆的叫声”“贴着水面疾飞”“怎样捕捉小鱼”,突出了它的动作敏捷,说明它机灵可爱。如果改变作者的描述过程,进行一下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原文先写了 “ 静态中的翠鸟”, 再写 ““活动中的翠鸟”,层次非常清晰,在比较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技巧,同时也感到了作者那份爱鸟的情感。

阅读教学中教师“点化”的作用 篇10

僧道有“点化”之说,讲的是用言语或法术启发人悟道,达到化凡人为仙人的效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点化”作用不容忽视。对学生的指导着眼于“点化”,就是在学生探索未果却非常渴求时,教师捅破那层窗户纸,给他们一个崭新的境界。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看,就是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领会、顿悟和内化,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建构。

要追求阅读教学点化之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他们基于各自的经验与体悟,共同参与对话。学生的阅读初感是他们前期自主学习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是现有水平的现实体现。了解学生的阅读初感,是了解学生与文本对话结果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教师才能找到“学生探索未果却非常渴求”的那个点,捅破那层窗户纸,引导他们进入崭新的境界。所以,在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初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谈感受,也可以通过构建问题场、情境场让对话的基础状态清晰起来。学生的感受常常是千差万别的,但无关紧要,关键是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所谈的感受来充分了解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从而为教师的点化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你觉得本文写得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你能说说本文的社会意义吗?”……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基本反映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一句话,有效而深刻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明白,重要的不是“教师想到教什么”,而是“要看到学生已经得到了什么,还需要教师点化什么”。

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不等于迁就学生。学生因为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阅读理解常常会遇到障碍。这障碍有的是可以自主逾越的,有的则不能够。另外,学生的对话能力也是有差异的,他们在阅读文本时,会产生很多疑问。这就使学生常常难以完全实现自身与文本的正常对话。因而,学生的阅读有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要通过及时的“点化”来弥补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并在“点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由外而内的领悟过程,启发学生学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初感走向深度感悟,有一段路要“走”,走好这段路需要有一个明白的向导。这个向导要指引学生找到“高速公路”路口,然后,让他们学会自由驰骋,进入阅读理解的崭新境界。

要实现阅读教学“点化”之境,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以本(文本)为本”。阅读教学必须植根于文本,走进文本。脱离文本谈阅读“点化”,无异于“缘木求鱼”。阅读课堂“反文本”现象令人担忧。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种是为了体现“创新”,教师不惜领着学生与“文本”对着干。作者说“东”他们偏说“西”,似乎不和作者“抬杠”就不能体现创新意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读了《桃花源记》,学生会指责陶渊明的消极遁世,读了《聊斋志异》,学生会指责蒲松龄的封建迷信。这些可笑的结论正是对文本肤浅化、庸俗化的解读,是因否定文本基本的客观的价值取向而导致的。另一种是为了体现所谓的“新课程精神”,怕落下“教学方法老套”的话柄,阅读课堂中文本分析“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忽略对文本的语言、表达技巧等细节的赏析,架空分析文本,学生云里雾里,除了得到“万古不变的教条”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得到,更别说文章之美了。

因此,“点化”必须“以本为本”,把握“可化之点”,让学生真正读出文章的味道。

文本切入点———统领全文,“纲举目张”的点,帮助学生解读一篇文章,教师以什么为“由头”开始很重要。头开得好,可以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学生自己的阅读初感与教师的思维引导进行有效的碰撞,由此就可以找到与文本对话更好的切入口。因此,在备课中,对于解读文本的头一问,必须认真设计。

文本动情点———引起学生共鸣、具有震憾力的点。我们的课本大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可以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境体验、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以情激情,能激荡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灵魂的震憾。一般来说,叙事类文本的高潮之处,哲理类文本的警策之处,思辨类文本的疑惑之处,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动情点。

文本迁移点———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关注技术层面上对培养学生文本解读能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点,努力达到“不教”的境界。以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柳”为例,引导学生赏析王维的《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时,可以将“柳”这个意象,作为“举一反三”的迁移点。“柳”在古代诗歌中传达的是一种离情别意和思归之情,由于“柳”与“留”谐音,汉代以后,“折柳送别”逐渐变成一种风俗。学生明白了这一点,解读其他诗歌中的“柳”的意象就不成问题了。

总之,阅读教学要实现“点化”的目标,教师寻找把握文本“可化之点”是相当重要的。

重视阅读对学生写作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滚动快速作文 阅读 写作

滚动快速作文,是作文教学与评价在课堂中进行,学生限时完成教学任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实现学生作文智能较大的可测发展。这是一种适用于班级建制的学习集体的作文教学模式,它更侧重于一种组织和管理课堂作文教学。老师只给一个类似框架的“纲”,其余的都由学生去补充。在限时的两节课中,学生要完成写提纲、改提纲、写作文、改作文、点评作文、课堂小结。这么多的容量,所以在实践中,我每上完一次滚动快速作文课,结束时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嘘”的的声音。少数学生把这种作文课总结为“打仗”。上了一个学期(六次)滚动快速作文课后,我发现与以往相比,大部分学生兴趣很不错,作文水平也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特别是写作文速度快了好多。不过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仍有几个学生完成不了,我问其原因,答案是:没有准备,不知道写什么。还有在批改学生作文是,有“量”但“质”不太让人满意。思之,要“量”,也要“质”;在“量”的基数上,要把“质”更好地提高,我觉得我们老师除了课堂上必要的指导外,对学生课前准备辅导和课后总结工作还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我仅从学生课前准备这一环节中的一点,重视学生的阅读,并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谈谈我的看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就需要素材。写作的材料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是写作者亲身的观察与感受;第二个,是调查与采访;第三个,就是阅读。根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大部分的学生是“家”与“学校”两点式的路线,相对来言,平淡、安逸,时间长了这毫无新鲜感可言。第二个来源,在我们农村学校,这方面开展的比较少。相比之下,这第三个来源就容易些,也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同时也更显得重要。学生要提高作文中的“质”,就要重视和指导学生平时的阅读,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阅读对于写作是十分必要的。

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叶圣陶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鲁迅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么写’。”从读书中可以接收到大量的写作需要的材料。比如,司马迁写《史记》就翻阅了大量的史书;叶永烈等人写的《十万个为什么》中的大量材料,也是从书籍中收集,采撷来的。实际上,我们语文课本身就是很好地阅读课本。阅读是吸收,是学习,是借鉴,是输入,而写作,则是释放,是表达,是倾吐,是输出,是贡献。没有输入,何来输出;没有阅读,如何写作。因此,要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阅读促进写作,推动写作。

阅读对写作有借鉴作用。在滚动快速快速作文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点缺憾,我们可以从阅读中来弥补。学生阅读时,要学生注意学习别人是如何写作的,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技巧。我在教九年级戏剧单元时,曾无意中看了夏衍《关于电影剧本写作的若干问题》,夏衍谈到了他在重庆如何一面看电影,一面学习电影写作的经验和体会。只有当学生把阅读同写作结合起来,一面阅读,一面写作;一面写作,一面阅读,他们的写作才会有较大提高。

借鉴,要同写作结合。在平时的生活中,在读书、看电视、看报纸等,都会有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他们的音容笑语会浮现在眼前。可是在一次描写人物片段练习时,让他们用文字表述出来,结果许多学生写得不合要求。我只好让他们去读、去看,再写,到了第三次他们就明白了。这个例子说明,读书时要有意识地认识学习借鉴的重要。阅读时要注意学习别人的经验、技巧和语言,写作水平才能较快提高。

阅读对写作还有激发作用。在阅读时,特别是阅读与学生的写作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这里不仅指文学作品,还包括欣赏美术,音乐作品和看电影,电视等)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摆进去、融进去,进行联想、想象,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激励他们写出好的作品来。

郭沫若在《我的写作经验》中就谈到这种现象:我自己在写作中也有这样的一种准备步骤,如我要写剧本,我便是先是把莎士比亚或莫里哀的剧本读它一两种;要写小说,我便先把托尔斯泰或福楼拜的小说读它一两遍,读时也不必全部读完,有时候仅仅读几页或几行,便可以得到一些暗示,而不可遏止地促进写作的兴趣。

在平时教学时,我也有这种感觉。今年我校开展了一次“争做最美阳光少年”的作文比赛。我把这个任务布置给我班的邱淋同学,她开始有点担心写不出来。我就建议她去阅读这方面的材料:一是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二是网上阅读。结果她阅读到很多有关“阳光少年”的事例文章,作为同时代、同龄人,像何玥、郭肖岐等,这些阳光少年的所作所为深深感动了她。反思自己,结合身边,思潮起伏,很快写了一篇《我也要做一名阳光少年》并获得全校一等奖。

在阅读时,我们要特别珍视学生阅读中激发的想象、联想和激情,在激情的想象中激发起珍贵的创作冲动的灵感。一旦这种冲动和灵感喷发出来,顺着思路发展下去提起笔来,就会写出一篇意想不到的作文。

阅读的作用 篇12

那么家长应如何指导儿童进行家庭课外阅读呢?在我国,“耕读传家”“书香世家”等家庭阅读传统影响了许多家庭成员,中国人血脉中流淌着十分浓厚的亲情和家庭观念,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引导与督促往往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果每个家庭能从自身做起,朝着良性的家庭阅读迈进,那小学生阅读的效果就会得到提高。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家庭阅读在指导小学生阅读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确定属于自己家庭的读书时间

我国曾开展过“家庭阅读日”活动,它是利用“4·23世界阅读日”宣传契机,为进一步扩大全民阅读活动的社会影响,促进家庭阅读的普及性和长效性而举办的。活动旨在面向家庭,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阅读氛围,提高家庭成员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作为有小学生的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家庭读书时间,确定属于自己家庭的读书日,享受阅读乐趣,共创学习型家庭。家长可以每年选择精读5本、泛读15本好书,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全家读书时间,或者选择每周周末来进行家庭阅读,影响和带动子女、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督促了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家长也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也加强了家人之间的沟通,家庭关系会更融洽。这个时间一定要固定下来,并形成制度,严格遵守。作为家长更要持之以恒,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拥有一定数量的家庭藏书

当前社会变化太快,青少年在接触新鲜事物方面的敏感性大大加强,随着成长的步伐加快,孩子们独立思考与独立自主的个性越来越明显,父母们按照惯常思维给孩子们购买的书籍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家长们自己的意愿,其实和孩子们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也就是所谓的两代人的代沟问题在阅读领域的矛盾所在。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课外读物的种类选择等方面的差异。这种矛盾如果激化,甚至可能影响两代人之间正常的感情沟通,所以家庭藏书的选择是家长要特别重视的,要注意多和学校老师沟通,选择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

在家庭藏书这个问题上,家长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同时多了解一些现在孩子的阅读兴趣,让藏书的品种丰富化、新颖化,当然有些经典书目是需要家长坚持己见的。梁实秋先生说过:“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在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家长可以把购书经费列入家庭开支。但现实中家庭藏书的状况令人担忧,书香氛围也不再为现代家庭所看重,孩子们的读书受到很多影响。家庭中应以书柜代替酒柜,书桌代替牌桌,多藏书。家庭藏书较其他方式更能体现家庭的个性化,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阅读,在书上做一些标记和心得。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教师的存在只是为学生做好读书的准备,而书要靠自己去读。在家庭中,父母的存在就是为孩子提供条件,要让孩子自己品味,挑选和识别所学的东西,有时为他们打开大门,有时让他们自己打开大门。小学生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就会不自觉地受书香氛围的影响,读书的热情会大大提高。

三、营造温馨向上的家庭读书氛围

家庭中要树立读书权威,家庭成员要有读书的积极性,这主要体现为孩子受家长的读书感染。在一些西方国家,保持着很好的阅读传统。作为中国的父母,要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带头读书,并且孩子的书也要读,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让孩子佩服。家长可以给孩子朗读,可以指导孩子把书里的内容变成小节目,也可以把书中的内容先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讲出来,让他有了想听的兴趣后再去主动阅读。家长要把家里的读书氛围营造得浓一些,为孩子布置一个书的世界:可以让书呆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可以在孩子的小房间放一个站满书的书柜,在床头柜上放一些孩子曾读过和正要看的书,在餐厅桌上放一些杂志报纸,在沙发前的茶几上也放一些,别忘了厕所里也放一点。书在各个角落里欣喜地等着孩子的每一个“心血来潮”。随手翻翻,就会变成一定得翻翻。时间久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有了。

四、掌握积极有效的读书方法

好的阅读方法的关键是让阅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思考,并且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因此家长应注意读书时适时和孩子沟通,尤其是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与孩子谈论他们所读的书,同时鼓励他们去思考、解决问题和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父母站在高处口头命令孩子阅读或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或完全包办,或完全依靠孩子的热情为自己读书,时间长了,孩子的阅读热情会消退,与父母间的感情也会淡漠。所以,再忙的父母也要抽出时间段来陪孩子阅读,让你的陪伴阅读成为最美丽的“昙花”。这时可以询问孩子:最近读了什么好书?和同伴阅读时发生了哪些趣事?哪本书可以推荐爸爸妈妈读一读?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既体现对前段日子阅读的检查,又为后来的家庭阅读做调整,并且阅读的交流又促进了彼此感情的交流。

另外可以对孩子在阅读和写作上付出的努力给予积极地回应,把鼓励表扬孩子的话说出来。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好的阅读习惯也是表扬出来的。“你读得比昨天好!”“要不是你,妈妈还不知道狐狸爸爸这样聪明。”“你读的故事太有趣了,我还想听一个。”“好几天没听你讲故事了,能给爸爸来一个吗?”让鼓励和表扬融合在一起,激发孩子的下一次阅读,在一次与一次的量的积累中孕育质的飞跃。因此,家长如果善于指导学生合理地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开拓他们的阅读深度,那这样的阅读活动应该是最完美的。

上一篇:党的十七大报告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影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