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作用

2024-10-19

教育的作用(共12篇)

教育的作用 篇1

摘要:正确运用赞赏的教育方式就需要教师去感受学生、把握需求。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望就是接受赞美。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

关键词:赞赏教育,激励,转化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望就是接受赞美。在当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浪潮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适时适量地给予学生一定的赞赏,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学生身上有不良习惯和弱点是在所难免的。面对这各情况,教师总是以成人标准、角度去衡量他们的行为,采取一味地批评、指责,结果造成学生强烈地逆反心理,在歧路上越走越远。假如我们能换一种方式来处理,即挖掘、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使他们运用自信去反省自己的行为,认识行为本身的正误,从而激活他们隐藏的潜能。

要正确运用赞赏的教育方式就需要教师去感受学生、把握需求。教师要勇于从高高的权威象征的讲台上走下来,走近学生,弯下身子,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感到你是可亲、可信、可靠的朋友。这样学生才能对你敞开心扉,你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内在需求。教师要经常捕捉学生的可赏识、可激励之处,用多种方式进行常识赞美;教师更要及时发挥学生自身正因素的调节作用,使其健康成长。

因此,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屈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励;当学生有某一兴趣时,最需要得到的是支持……面对这种情形,教师不要吝啬你的赞赏激励,让它成为转变学生的金钥匙。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有个出名的学生,他不是以优异的成绩而闻名,而是因多年留级而全校皆知。在低年级的弟弟、妹妹眼中,高高大大的他就是想当然的“校长”了。有的教师教育学生时,也以他为反面教材,这就更加剧了他的“知名度”。刚接手这个班时,我也曾为自己叫苦,偶然的一次机会,让我发现了开启他的钥匙,使他走到了同学们的行列中。

在短短的接触中,我发觉他虽然基础较差,但有较强的上进心。班内有劳动他总带头完成;班内有公物损坏时他总会主动修好,因此在班内威望较高。我也曾多次表扬他。惟有一点就是课上表现不够积极主动,如何转变这种局面,我一直在寻找机会。

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对课文中的字词进行了讲解,然后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记忆,并鼓励他们说要评出本次的记忆优秀者。这下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举着手,用期盼的目光望着我,仿佛在说“老师,让我来。”我环视全班,忽然,一只手举了起来。

我非常惊喜,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呀!抓住他,就有可能成为他人生中的转折点。于是我放弃了众多渴求的目光,迎着他,高声叫他的名字。也许这太意外了,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当看到我的微笑、同学们支持的目光时,他坚定而从容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熟练地写下了他记忆的结果。

就在这一瞬间,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向他竖起大拇指。我高兴地说“你真棒!你是我们这节课的优秀者,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你能举起手走上讲台,就能证明你的进步,老师相信你!”他也兴奋地涨红了脸,一个劲地点头。从此以后,他变了。每次课上他都踊跃回答问题,虽然有时并不准确,但我仍然以不同形式来激励他。“这次较上回有进步”、“你进步很快”、“老师很为你骄傲”、“加油呀”等等。一个月后他悄悄找到我,说:“老师,您知道吗?是您的那次提问让我尝到学习的快乐,让我感到自己不是一块不可雕刻的朽木。老师,谢谢您,给了我一次自我发现的机会!”

现在,他不仅在学习上有了进步,而且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开导那些落后生,从而在班内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气氛。他还光荣地被同学们推选为班干部。

我件事让我的感触很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很平常,但对亲身体验过的学生却终身难忘。因此老师们请不要吝啬你的赞赏和激励,多让它们沐浴、滋润那些角落中的“差生”吧,它们是阳光和雨露,是他们健康茁壮成长中永远需要的特殊养料!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和主动精神,使他们由原来的“家长要……”“老师要……”变成现在的“我自己要……”“我必须要……”“我喜欢要……”把知识、道德的学习转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渴望和需求,而且达到孜孜以求,并成为自身的一种享受。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真心赏识孩子,就如一剂甜的良药激励孩子。赞赏是人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树立信心。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多一些赞赏,你的学生就多一个机会成为牛顿,成为爱因斯坦。赞赏就如一缕阳光,照亮了孩子的心田,孩子因它而灿烂。让我们每位老师都在平凡的岗位上撒满赞赏的阳光,让孩子在赞许的雨露中绽放笑脸。

参考文献

[1]王伍宁.中国计量出版社的教育教学文论选,2005(12)

[2]黄军.小议小学教育中的创新理念.河北行知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主办,2015(1)

[3]张伟发.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关注新课程改革,2015(3)

教育的作用 篇2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重要方面,通过教育技术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个人认为在教学工作中教育技术的作用具体体现为一下几点。

一、教学容量增大,学生学习兴趣增强。

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方便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

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之后,我对网上提供的资源进行重新编辑、改造、升华,制作出更符合自己和学生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因为贴近学生,切合实际,我制作的教学课件用于课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欲,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让课堂更形象、具体、生动,更直观,更逼真。

三、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教育技术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帮使用教学光盘、教育网络去采集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资料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教育信息更灵通了,特别是给我们语文教师提供了大量的课件,现在网上的课件和媒体展示,完美的音像效果满足了师生们的视听享受,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再就是扩大了语文学习的视野,与课文相配套的相关资料为师生网上学习语文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对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和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消除了地区性的教育差距,能让不发达地区的孩子同其它大城市的孩子一样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变了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语言讲授为主要形式,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授课手段费时、费力且不直观,它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而在远程教育模式下,这些缺点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克服,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

五、能有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无论是传统教育模式还是现代教育模式,巩固知识都包括两大项内容,即作业的布置、批改和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现代教育模式下作业的布置也可以实施网络化,将作业放置于网络,由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来下载、使用。作业完成后可通过邮箱传输给辅导教师,由辅导教师及时批改并反馈批改情况,这样就能真正发挥作业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的作用。从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看,由于面授课的有限,使得学生难以及时地针对学习问题进行当面询问,因此应指导、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电话或其他途径进行询问,这样不仅能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答,还能使相关的资料在网络上共享。总之,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我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把它最美好的东西表现出来,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为我们服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学到的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激励作用 篇3

一、宽容理解,树立信心

在教学中,常会遇到做错事或成绩不好的学生,其实这些学生都会比较自卑、胆怯。如果这时,教师还雪上加霜,不分场合地给予严厉的批评,会让学生丧失自尊,厌恶学习,甚至和教师顶撞。此时,如果教师能采取明智宽容的态度,理性地处理问题,笔者认为效果就不一样了。比如:有的学生考得不理想时,我们要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是常事。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走出困境。再如,对顽皮和喜欢惹事生非的学生也一样,不能让他们感觉自己在教师心中就是一个坏学生而对自己失去自信。而此时,我们应单独与他们沟通,正确地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使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树立信心。

二、捕捉闪光点,促使进取

从教多年,笔者发现在每个学生身上存在不同的闪光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笔者班有名学生,上课不认真,成绩也很差,并且经常不完成作业,但是他劳动很积极,乐于帮助同学。一次班上大扫除,打扫完卫生后,笔者发现其他同学都走了,而只有他一个人还在教室,把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当时笔者说道:“你劳动这么积极,做事又认真,老师希望你学习也能像劳动一样,就能赶上班上其他同学。”第二天,笔者又在班上表扬他,并且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自从那以后,他上课认真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成绩也有所提高。

三、巧用评语,培养习惯

一个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做的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在于指导学生去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粗心大意,书写潦草等问题。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使用“你真笨”、“你是马大哈”等語言来评价他们,就会挫伤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对这种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因材施教。如,班上有一位同学,在数学演板时,计算530+240=770。因为马虎,书写不认真,把0写得像6,做完后,同学们都说做错了,而他自己却说是对的,笔者让他说说原因,他说那是0不是6。当时笔者没有批评他,而是说:“如果有同学不小心在你干净的衣服上画了笔迹,你开心吗?所以你把0写得像6,0肯定也不开心啦!”这样的评语,让他们乐于接受错误,改正错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多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

许多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对他们的心理需求注意得不够。据了解,有的家长在学生学习成绩没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就会大发雷霆,甚至暴打,从不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例如,笔者班上有一个学生,平时成绩很优秀,但每次考试时他就非常紧张。在一次考试中,学生考得成绩没达到家长的要求,第二天上课时,笔者发现这个学生的脸上有淤青,笔者问学生原因,他说是他爸爸因为他考得不好打的。笔者了解情况后,及时找到其父亲沟通,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孩子。经过沟通,家长变得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经常和孩子一起探讨各种问题。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孩子增强了自信心,考试时不再紧张,人也变得很活泼。现在,他的成绩也很稳定。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行为的好方法。

儒家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篇4

一、儒家教育思想精华

儒家优秀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倡导所有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利, 即“有教无类”, 终身教育。二是关于教育内容, “子以四教:文, 行, 忠, 信”。三是关于教育方法, 即孔子、孟子提倡“因材施教”, “大匠诲人, 必以规矩”。四是关于学习方法, 如“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五是应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教育, 如:“以善先人者, 谓之教”, “乐善不倦”, “敏于事而慎于言”,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言忠信, 行笃敬”,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六是对教师的道德教育要求, “教人以善谓之忠”,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记问之学, 不足以为人师”。“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儒家思想体系中, 重视教育内容对学生品质道德的教育, 在所有教育思想中都贯穿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做人重于做学问, 即先学做人, 后做学问。儒家教育思想的这种理念, 揭示了教育规律的核心。一种教育, 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途径和丰富有趣的内容, 使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其思想、道德、气质、情操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培养提升, 使他们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人生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而我国目前的教育, 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教育上比历史以往任何时期都成功, 但在道德、伦理、气质、人格等教育上存在许多弊端, 严重制约了教育目标成果的实现, 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较好的培养与锻炼。因此我们必须从历代教育中成功的思想理论意识中思考改变今天教育中重学分轻素质的弊端。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个性, 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 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的时代主题和紧任务。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 违背人的发展规律, 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是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的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 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 被动地学习, 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它是求升学率, 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 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 存在重智育、轻索质的倾向, 忽视思想政治教育, 不注重人格索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

教育制度在变迁中呈现出路径上的依赖性以致有制度选择上的低成本偏好。首先是旧的教育制度运行成本降低。“老规则是好规则”的格言很有影响, 因为广泛存在的准自动化规则服从降低了协调成本。结果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路径依赖性, 制度系统会在相当程度上顺从惯性。他们通常会循着相当稳定的路径缓慢演变, 演进性调整而非根本性转换, 对于制度发挥节约信息成本的基本功能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应试教育”模式看成是个体之间、组织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所达成的基于“分数定终身”的共识性契约。那么契约一旦建立并稳定下来就会产生边际收益递增的功效。因为契约的达成与固化形成了人们稳定的合理化预期, 在既有规则的约束下, 单个行为人对对手的反映是明晰的, 对自己所应采取的行动策略也是一目了然的。

这样便产生了一种广泛存在的准自动化规则服从——一切以分数为准, 它降低了行为主体之间的协调成本和信息成本, 按照科斯的定义就是交易费用的下降。成本的降低产生了制度稳固化后的边际递增收益, 由此便产生了对应试教育模式的路径依赖。在应试教育模式下, 标准化测评手段的使用越来越娴熟, 而相比之下对于素质教育为何学术界还缺乏统一的认识, 更难以形成有效的评价方式, 既使得以推行, 在运行成本上也不见得比应试教育更有优势。然而, 个体发展的终极目的要求我们所致力于的是人的发展性, 而不是手段的娴熟性。

其次是新教育制度存有的引入成本与学习成本。任何一项新教育制度的推行都伴有相应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这便是新教育制度的引入成本。素质教育模式在引入过程中同样要受制于人力、物力、财力的供给, 引入成本过大便制约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化。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讲, 新教育制度在推行过程中还存有另外一种成本——学习成本。两种教育模式的转换就是要打破既有的共识性契约 (“唯分数论”) , 建立新的契约条款 (“唯素质论”) , 从而在打破既有稳定性心理预期的同时建立一种新的稳定性心理预期。新预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了解他人对新规则的反映, 以决定自己的行动策略, 在重复博弈过程中达成新的帕累托均衡都需要时间和费用。在此过程中, 个体和组织会经历“不适”。管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讲到, 当行动个体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转而寻求低层次的需要, 出现行为选择上的倒退。对于素质教育模式学习者的组织和个人来讲, 在经受新制度运行过程“不适感”后也可能会转而抱守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牵制。既得利益集团对教育制度选择的影响体现在一项旧的教育制度持续存在而新的教育制度却迟迟建立不起来, 这在深处转型期的国家表现的尤为明显。根据拉詹的分析, 制度和教育的确是不发达状况持续的可能原因, 但更深层的因素, 是自我持续的利益集团的存在。“发展陷阱”的本质在于, 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比如教育资源的初始分配) 造就了其特定的支持者, 这些支持者构成的利益集团又成功地使那些坏的政策得以延续, 并继续产生新的支持者, 从而自我复制。

因此, 要改变不发达状况, 就必须把注意力从坏的制度转向需要这些制度的人们, 否则就会徒劳无功。既得利益集团通过两种方式阻碍有效的教育制度变迁:一是以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的名义影响政府制定或延续对自己有利的教育政策或保护政策;二是管制需求, 对试图进入既得利益领域者设置准入门槛, 强行以行政的手段分配教育资源。在应试教育模式下, 升学指标与教师、校长的奖金福利挂钩, 与学校从行政部门所能争取到的资源配备挂钩, 这样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就不单是教育模式的转换, 更是利益格局上的调整。以行政手段在各省区分配招生指标则是一种准入设置, 由于省与省之间存在着录取分数的绝对差异, 越是推行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 对既得利益者来说就越有利。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教育制度的变迁难以实现, 即使是在得以变迁的领域, 教育制度的变迁也是以类似于渐进式决策的方式实行对既有教育制度的边际调整。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本质的区别在于, 它们从一个前提出发, 即随着科学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任何教育中给出的知识都是不完备的。因此, 传授知识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的记忆现成的东西, 二是通过现有知识的学习与启蒙, 一方面使学生从原有的自然状态提升到理性的存在状态,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养成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即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勇于实践、毅力坚韧、积极乐观、自觉学习的品的素养。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一种自觉奋斗的创新能力。而上述精神品质的培养, 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都会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三、儒家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儒家思想重视教育对人格、品质、精神的培育, 而素质教育就是儒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变革与发展。要讲变革是对儒家教育思想中消极成分的舍弃, 要讲发展是对把儒家教育思想中积极成分进行吸收与发展。素质教育指教育首先以丰富和提升个体人的素养为己任, 以培养健全人格发育和发展为宗旨, 其主要任务是以知识与智慧教育启迪为核心, 它关注人的价值取向, 人的生命质量, 人的发展成功。

儒家教育思想提倡“有教无类”, 就是让所有人都应接受相应的教育, 并注重道德伦理精神的教育培养。孔子认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文、行、忠、信”, 其具体内容是古代文献、品德修养、忠诚老实、遵守信用。这四种内容中有三种是关于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这话意为学生在学习中, 如果品德不修习, 学问不讲习, 听到正义的事情而不能亲身实践, 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 这是孔子最担心的事。儒家强调教育学习首先要在品德上下功夫, 做一个心中“有仁”的人, 去爱家人、爱社会,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 这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宋代大儒学家张载的“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是对儒家教育道德价值观的一种阐释和发展。教育的目的使受教育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又能在人格精神和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上有一个全面的培养与锻炼。从教育的规律来讲使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中, 学习培养一种品质伦理或价值观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儒家教育思想特别强调做人应有的精神境界, 就是要顾身后留名, 讲究人不仅要生前清白高尚, 就是死后也要不污青史, 人要追求“永恒”的人生价值。这不是宗教思想, 孔子明知自己看不到这个世界了也不认为有另一个世界, 但他认为世界是发展的, 人人是生生不息的, 所以前辈必须对后辈起模范作用, 一个有德的人要注意“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不如今也?”故应该做到“达则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自觉自律精神, 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责任和对历史的崇敬。

儒家教育思想中关于教书育人的方法准则, 对于当代德育教育仍有其可借鉴性, 和操作性。儒家认为教育应使学生的品质道德有一个基本培养, 也就是说做人应有起码的准则, 即“仁、义、诚、信”。

什么是“仁”?《论语》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还说:“夫仁者, 已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他认为, “仁”并不难做, 人们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孔子进而还说明, 人们怎样去实践“仁”的方法途径。他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 宽则得众, 信新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慧则足以使人。”“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孔子讲“仁”是有具体内容的, 不但自己可以在生活中践行, 而且也有具体可检验的方法标准, 其中最重要最独特的检验方法就是“自省自查”, “吾日三省吾身”。什么是“义”?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可见义占有根本性质的地位。孟子解释“仁”和“义”的含义说“人皆有所不忍, 达之于其所忍, 仁也;人皆有所不为, 达之于其所为, 义也。”荀子认为:“夫义者, 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义”与“利”的关系, 影响到社会的“治”与“乱”, 可见它的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 人们对于“义”的认识更深刻了。王夫之指出了不同范围和不同层次的“义”, 他说:“有一人之正义, 有一时之大义, 有古今之通义”, “公者重, 私者轻” (《读通鉴论·卷一五》) 。根据这种对于“义”的区别, 可以得知在育人时应加强“义”的教育, 而且时时处处注意“义”对人行为的判断取舍作用。“修身”、“齐家”、“平天下”都需要“义”的濡养与支撑, 在一个人发展过程中, “义”的准则将是人品质培养形成的重要尺度, 而且这个尺度伴随生活事业的不同方面;由于人的道德精神有了“义”来奠基, 其人格魅力就增加了内在的原动力, 使人以新的思想、开放的理念对待社会生活, 既尽力做好对自身发展有益的事, 又努力自觉担负起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 崇尚并做到“天下行之, 匹夫有责”。

什么是诚信呢?仁义与诚信是相通的。诚出于仁, 而“信近乎义”。儒家伦理认为, 诚信是人们立德立功的基础, “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里其诚, 所以居业也。”在儒家看来, 诚信的重要有过于生死。孔子言,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可以去兵, 可以去食, 但不可以去信, 说明“信”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王安石《商鞅》诗云:“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讲的就是这个道德。“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信”的重要。

儒家教育思想, 其中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学习修身中寄寓着远大的社会理想, 即把个人修身的价值同国家、天下的命运结合起来, 反映了儒家伦理中关于人的社会责任、社会理想的本质所在。《礼记·大学》中说, “物有本末, 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修身为本, 而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 这就是从自己做起而以天下为己任。这是儒家伦理中极为宝贵的内容。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对此身体力行, 认为自己对社会承担着责任, 从而对促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做出了贡献。如果说做人的准则反映了儒家教育中关于人格修养和理想人生价值追求的话, 那么修身的目的就反映了儒家伦理思想中个人同国家社会的关系, 即个人的价值是在个人同国家、社会的关系中实现的。

爱国奉献、责任使命、坚毅进取、包容大度、无私自强、厚德仁爱是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 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2]安继民.荀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

[3]王文锦译解.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篇5

本节考纲透视

理解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考点精讲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一)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准确、合理、有效、全面的了解学生,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心理学也在适应社会发展中不断完善。正确剖析和认识社会出现的教育现象,既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现实视野,也需要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研究成果。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使教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也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助于教学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一)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学习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驾驭教一学过程,更好地教导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篇6

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创造力,促进大学生

潜能的开发,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是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步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情感意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志,导之以行,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一直是古往今来教育家、思想家所追求和崇尚的教育理想。在古典人文教育时期,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提倡教育应促使人“爱智慧”以智慧照亮人的心魄。他们认为智慧的内涵是人生意义,是心灵的善与美,主张充分发展人的天性中美好的品质,追求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崇高的人格境界。以孔子为代表的东方哲学提倡“仁者爱人”,强调个人应加强仁德修养,不断修身养性,以达人格的完善。中西方古典教育的共同之处是强调人的德性的完善,心灵的和谐,以人为中心,以人性的完整和谐、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教育家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禁锢与压抑,提出以人为中心,恢复人的自然天性,以艺术来陶冶心性,启迪智慧。当代人文主义思潮主张通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来缓解人性的扭曲,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倡导关注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自由与责任,敬重自然,将人性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中,使教育“人性化”。尽管不同时期的人文理想的内容不一,但实质和核心都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目的是引导人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心智,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所追求的人文教育其内涵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过去和未来及自然环境的广泛的关注精神,使其具有正确的道德信念、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关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使之成为具有丰富、高雅的人生情趣和健全、丰富、和谐的个性的人。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我国历史性的伟大转变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巨大进步,出现了新旧交替、除旧布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高速发展,使当代大学生倾向于用多元化的、差异性的方法来解释世界,他们渴望在理论层面上解释他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渴望认识自然、社会、人生和自我,但信息的多元化与复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使他们被动接受而未经认真思考和消化;他们思维活跃、敏锐、较少保守思想,但是非辨别能力差;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在他们身上有一定的反应,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加上学业的艰难,就业的压力使他们更注重专业学习而忽视思想素质的提高,忽视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少数人淡化理想,信仰个人利益。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需要、道德需要、心理需要、学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乃至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情感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没有人的情感,永远也不可能有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而创造力需要的就是一种激情,一种对事业的执著和痴迷。从人的本性来说,每一个人内心都渴望能够做出成绩,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教育者要让学生明白成才不仅是教师、家长、社会的需要,也是他自己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和激情,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情感教育将会极大地增强大学生的美感、愉悦

感与幸福感,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情感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情感教育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人性的最大特点是自尊和获得他人的尊重。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育管理都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在教学或教育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需要教育者在情感上给予理解与关怀。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蕴涵浓厚情感色彩的人文教育实践中,诸多教育者却只重视认知系统的操作,而忽视情感系统的操作,把人文知识当作僵死的教条,企图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强加给受教育者,结果人文教育流于过程化。传统的灌输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要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建构健康的人类精神家园,在人文教育中就必须正确认识情感教育的内涵,把握其可行性操作层面。苏霍姆林斯基曾大声呼吁“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教育者对教育信息进行接收、择取、整合、内化及外化践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育者施加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正如柏拉图明确地指出“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时,才有可能达到目的。”情感教育是进行有差异的教育。因为学生是人,学生的差异就会十分显著,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很好,思维和创造力都很强,接受和领悟知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对教育者来说,情感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性格、年龄、家庭情况和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有差异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会因为个别学生中的不良或不突出表现而耿耿于怀或厌恶和放弃。情感智力指主体认识、调控和协调自我表现情感的能力,也是关心他人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情感智力是一种理性与情感的深层次结合与交融。学生情感智

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够了解自我情绪,管理调控自我情绪及理解他人情绪等。通过情感教育,首先,能让学生了解自我情绪,敏锐地察觉情感的出现和随时的变化,以调控自己的情感。其次,能让学生学会管理自我情绪,控制过激情绪,保持心态平和,使情感适时、适度。再次,能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遇挫时能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充满信心。最后,能使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情感,与人和谐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表明,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对事物的情感反应趋于正向的群体愈加增大,攻击性的行为发生率也随之下降,不仅同学间,而且师生间的关系也更为融洽。

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品德,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根本体现

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积极作用。情感既是一种客观表现,又是一种主观体验,情感状态所构成的恒常心理背景或一时心理状态,都对当前进行的信息加工起组织协调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止学习记忆、干涉决策、推理和问题的解决。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或者说他觉得从哪些行为上能获得情感方面的满足和愉快的体验,将直接引导他认知活动的方向。成功的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消除消极情感,增强积极情感,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教育者可以使学生对良好的道德行为产生积极的体验,引导学生把真、善、美作为行动的指针,激发其追求高尚的热情,并形成助人为乐、追求文明、抑恶扬善等内在的情感性道德素质,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能有效地避免道德失范行为的出现。

情感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 篇7

一、情感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与教学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师生情感与教学效果成正比, 教师的情感在师生之间产生双向互动反馈作用。若教师尊重、信任、理解、关心学生, 则学生从内心对教师尊敬、好感和依赖。随之, 学习热情油然而生。这种积极的情绪, 使学生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 求知欲增强, 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教师接受了这些良好的反馈之后, 就会自觉强化这种情感, 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中, 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指导。如此双向交流、双向反馈, 必然能够强化学习效果, 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无论是心理学家的实验, 还是教育教学的实践, 都有力地说明, 教育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情感教育。

二、情感教育可以诱导和加速后进生的转化

社会心理学认为, 挫折心态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 由于遭遇障碍和干扰, 其愿望得不到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受阻抑的感觉和消极的情绪。大多数后进生都会想方设法地提高学习成绩, 但因基础太差, 学习成绩始终无法提高, 一些人甚至连作业都不能独立完成, 经常考试不及格, 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并产生恐惧心理。处于这种困境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易受否定情绪的困扰, 教师应当特别留心他们的情感要求, 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多关心他们。爱是教育的基础,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对学生的爱并非对尖子生、学生的爱, 而是对每一名学生的爱。

在教学实践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当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要循循善诱,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从而成功转化后进生。

三、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是调节人际关系的纽带,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团结合作的师生关系, 创造愉快活泼的良好课堂气氛。老师热情关心学生, 容易形成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学习兴趣浓厚。兴趣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学习兴趣是 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时情感极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应对学习有兴趣, 主动地学, 认为学习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兴趣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这就需要发挥情感的作用。因为学生只有对一篇课文的思想情感有深入的理解, 进入文中角色, 情感才会产生强烈共鸣, 产生乐至乐学的感觉, 这就是兴趣。学生兴趣浓厚就会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效率自然高。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在各种情境下, 勇敢地接受挑战, 通过有效掌握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 积极营造和谐的情感场, 强化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广大教师来说, 运用情感心理学原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情感教育有益于学生提高品德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 提高中学生道德品质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极其重要。中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 他们的品行往往是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养成的。在天真的孩子眼里, 老师一般具有某种权威, 甚至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教师总是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另一方面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教师行为本身就履行教育职能, 教师本身的道德品质乃至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此意义上讲, 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要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学校要加强师德教育, 老师要用自己的德行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音乐教育在理科生教育中的作用 篇8

当谈到音乐教育与理科生教育时, 人们很快就会认识到音乐只是理科生教育中的一门课程或者音乐不曾在理科生教育中出现过。音乐教育重点不是培养音乐家, 而是培养人。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特有的“音乐语言”来塑造音乐形象、反映现实、表现情感的, 人们在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欣赏和创作, 来感受、鉴赏、表现它的美, 进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 同时得到美的教育。然而, 对于理科生来说, 从高中文理分科后音乐教育非常匮乏, 音乐教育没能真正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改变这一状态, 使音乐教育参与理科生教育的过程, 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中的感性创新意识

音乐教育中的感性认识更多地强调人在教育活动中的内在感觉、直观认识和体悟能力, 更多地强调人的表现欲望和自由表达自我意愿, 重情或重意或重生命的直接反映, 是对直观音乐形式作用下产生的感知和表象, 是自然状态下的音乐形式。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所偏重的音乐形式表现, 刻意创造音乐的开放性联想。音乐的感性是捉摸不透、难以言喻的, 特别在各种音乐表演课教学中, 往往远离了概念的束缚而更加专注于心领神会的直观可感的交流;往往抛弃了有形的文化材料的理性桎梏, 体验音乐表演中的无形无限和无拘无束。自由性和非语义性架起了教学双方潜意识沟通的桥梁。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本质是形上的, 它在音乐教育中是不可替代的, 蕴涵了大量的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突出了音乐的多义性、直观性、独一无二和不可复制的特征, 凸显了音乐艺术的创新精神。

二、理科生的理性思维方式

对于一直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理科生来说, 他们发现和考虑问题思维方式趋同于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指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整体, 事物内部的联系、认识、特点, 它以抽象性与间接性为特点。正是这种抽象性和间接性决定了它能够从现象深入到本质, 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内容, 深化人们的认识。因而, 理性思维是比感性认识更高级的认识阶段, 其表现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让人认识事物的过程有章法可循, 可更深层次地发掘事物的内在本质。

但是, 任何人假如只固守自己的理性, 而得不到其他感性知识的充实, 他的思维必将像无源之水一样干涸, 将像无本之木一样枯竭。对于理科学生而言也是一样, 培养音乐感性思维可以在获得音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拓展音乐视野, 开拓想象空间, 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指导音乐实践, 再通过实践来完善和修正其学习方法, 即丰富的感性知识使想象活动有一个宽广的天地, 而活跃的想象又使理论知识得到富有创造性的处理。这便是培养音乐感性思维的根本作用。

三、音乐教育对理科生教育的作用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灵魂的语言, 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 在抒发中取得慰藉, 超载于自然感情之上, 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 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1. 提升理科学生的精神境界

音乐教学, 主要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和腔调, 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 从而与之产生共鸣, 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一般看来音乐教育思想性不明显, 但是, 把它与有关事物相联系就可能产生一定的思想性, 并可能派生出新的意义和意境。理科学生正处在个性形成、思想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 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净化精神世界, 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音乐作品的内容广泛, 有表现重大社会题材的, 有反映风俗习惯的, 有描绘自然风光的, 也有抒发人们的生活感受和各种思想感情的。当学习这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时, 学生的精神世界会在音乐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中畅游, 从每一个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中开阔自己的视野, 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升精神境界。

2. 增强理科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理科生在参加学校或班级的各种学习、文娱活动时, 多数不敢表现自己, 或有些想表现而又不会表现。这种种现状, 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校园生活的品质, 长此下去, 对他们的事业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在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表演”就是最能锻炼人的方式。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 还可以让他们通过参加学校的或专业部的音乐社团活动, 如合唱队、乐队或鼓队;通过平时的训练让他们掌握歌唱或演奏的技巧, 训练、指导他们的台风, 再参加各种比赛。通过各种形式音乐表演的平台展示, 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表现力和自信心自然就会大大增强。

3. 促进理科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理科生的学习生活一般来说比较单调。但他们思维敏锐, 热情豪爽, 容易兴奋, 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他们多数爱唱、爱跳, 但缺乏有效的方式来张扬、宣泄和倾诉他们的热情和困惑。音乐教育作为有效的载体, 可以通过各种模式, 如在课堂上的音乐教学、舞台上的艺术表演及音乐的社团活动等让他们尽情地宣泄, 尽情地释放, 尽情地彰显个人的魅力, 使他们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 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4. 有利于理科生科学工作的开展

音乐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的美, 让人心旷神怡, 精神振奋, 并可以激起人内心的美好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音乐教育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根据科学研究, 人脑的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维, 右半球分管形象思维, 许多复杂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两半球协同完成的。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一般多用左脑思维, 而音乐课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音乐课的任务正是培养学生的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 特别是想象能力。只有正确的想象, 才有正确的感知, 也才能形成积极的形象思维, 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概念的东西形象化, 进而发展逻辑思维。这样也就有利于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人脑的潜力, 让理科生们更具创新意识。

四、理科生可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

理科生的理性思维对音乐创作和表达起着强化和深化的作用, 想要获得真正丰富、完整的音乐审美体验, 理性思维在音乐艺术创作中的介入是不可缺少的。在音乐艺术中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认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对音乐作品作出某种抽象的理性判断, 而是为了通过把这种理性认识融入对音乐作品的完整的美的体验中, 获得更好、更深刻、更高级的音乐艺术作品。

正因为如此, 理科生的思维方式融入音乐艺术的发展中, 可以在知识技能上获得惊人的快速发展, 还可规范音乐技术。理科生运用理性知识、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可形成牢不可破的音乐专业教学的共性模式和坚实基础。通过理性思维的审美, 不仅可认识歌唱发声、共鸣、呼吸等声乐课程之内器官解剖分析的科学内涵, 还可从科学的理性上认识声乐深层发展上的动力, 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

结语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理科生接受音乐教育容易形成好的性格, 提高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同时, 理科生们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 心灵得以净化, 道德情操得以升华, 完善精神人格, 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有助于科学事业取得成功。更为重要的是, 理科生的某些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音乐艺术更好更快地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音乐中的感性创新意识和理科生思维方式中弊端的分析, 详细阐述了音乐教育对理科生教育的重要作用, 并指出了在音乐教育中融入理科生的思维方式, 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音乐艺术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理科生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左玲玲.音乐素质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2]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浅析公民教育环境的作用 篇9

关键词:公民教育环境,公民意识,公民教育

一、公民教育环境

公民教育环境, 一般指的是公民和公民教育活动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具体是指影响公民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文明、道德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公民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只要是与公民意识的形成发展以及公民教育活动有关的, 并且对这一活动具有影响作用的外在因素, 都是公民教育的环境。

公民教育环境, 在公民教育活动的系统中, 既是公民教育活动的外在条件, 又是其作用和改造的对象。作为公民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外在条件, 它对公民教育活动中的其他要素以及整个公民教育活动效果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而作为公民教育活动的作用对象, 它的变化则又充分体现了公民教育活动对它的能动作用。因此, 研究公民教育环境, 充分利用公民教育环境的积极因素来推进公民教育的进行显得十分重要。

二、公民教育环境的作用

1、对公民知识的普及作用

公民知识是指有关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交往方面基本知识。具有完备的公民知识是成就合格公民的基础。公民知识是形成公民意识、提升公民能力、养成公民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根本。社会成员不仅应具备公民的一般的情感和意识, 还要弄清其所以然, 要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把握公民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这样才能形成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 而不会导致盲从。良好的公民教育环境能够使社会成员在民主法治、平等自由、公平正义、文明道德的氛围下得到公民知识的普及。例如:学校可以将公民知识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他活动中, 使学生在课堂上习得公民知识, 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公民知识;优化传媒环境, 利用大众传媒传导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以此来潜移默化的传播公民知识。

2、对公民能力的提升作用

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与教育界、企业界、学术界等各领域专家, 提出了21世纪的人才所需要的公民能力即:负责、自律、诚信等自我管理的能力, 对他人尊重、对多元文化理解与欣赏的能力。公民能力是公民追求有价值的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所必备的一切功能的组合。我们认为公民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公民理性能力, 公民道德能力以及公民政治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公民教育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撑。例如:良好的道德环境可以使公民养成文明礼貌, 尊老爱幼, 遵纪守法的道德能力;良好的民主政治环境, 可以使公民的参与、质疑、批判、合作等公民政治能力得到提升。

3、对公民意识的强化作用

公民意识是现代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 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学者指出“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 它有两层含义, 当民众直接面对政府权力运作时, 它是民众对于这一权力公共性质的认可及监督;当民众侧身面对公共领域时, 它是对公共利益的自身维护和积极参与。”我们从公民的定义出发, 将公民意识理解为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具有多方面的涵义。它涉及诸多领域, 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公民意识不会在个人的头脑中自发地产生, 它的产生和普及, 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先进思想的启蒙教育, 靠外界有利条件的刺激。因此, 营造良好的公民教育环境有利于促进公民意识的形成、发展, 帮助公民在接受公民教育和进行公民实践中强化民族国家意识、民主法治意识、自由平等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及道德文明意识。

4、对公民行为的引导作用

将公民意识有效地外化为公民行为是公民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的。公民意识外化为公民行为的过程中, 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为思想外化为行为改造客观世界, 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思想观念正确, 二是具备实现思想的外部条件。因此, 将公民意识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公民行为, 在增强社会成员公民意识的同时, 还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即良好的公民教育环境支撑。

公民教育环境对公民行为的影响有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的区分, 直接影响的作用具有强制性, 比如, 法律条文、各种条例、准则就直接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间接影响的作用是潜在的, 它往往通过暗示、模仿、丛众、集群、舆论等群体心理的影响和作用来规范、引导公民的行为。比如, 在人人都要尊老爱幼的文明社区里, 你也会很自然地养成这种尊老爱幼的美德。环境之所以对公民行为具有约束、规范和引导作用, 其原因是当每个公民的行为在这种环境中表现后, 就会受到周围环境和人们舆论的评价以及法律、道德、纪律规范的检验。凡符合社会规范的公民行为会得到肯定和赞扬, 使这些行为得到强化、巩固和继续发生;凡不符合社会规范、道德、法律要求的公民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和批评, 甚至受到谴责, 使公民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就会将公民行为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良好的公民教育环境对公民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继霖:《共和、社群与公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论哲学对教育的作用 篇10

中国学者钱伟民和徐水华先生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同, 哲学不以追求实用知识为目的它具有自身的价值和特点, 是智慧之学、反思之学。[1]在西方, 巴鲁说过:我不知道除了扰乱平静之外还能怎样教授哲学。[2]由此来看, 与哲学的会面可是要比我们所认知的早的多。早在我们拥有思考能力, 开始思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已经邂逅哲学。只不过我们总是和他擦肩而过。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你是一名人民教师, 一次你从教室经过发现一名任课教师由于学生不下心撞了她一下就狠狠掐了那个同学一把, 这个动作做的十分隐秘只有你看到了。那名教师走后你过去查看情况, 那位同学就说刚刚走的任课老师掐了她, 你决定告诉校长反, 但校长却说他可以出面处理但你必须出面指正, 而这名任课教师不仅是一名普通教师还是教务主任。这时你犹豫了, 你在权衡利弊。这时你其实就是自己在与自己进行一场哲学对话。从这个角度来看, 哲学应该是一种思考力。它推动人们不断的反思自己、反思世界。

哲学就是这样一种力量, 让你不用像海伦凯勒一样只渴求三天的光明, 而永远活的明白。基于此, 有人说中国没有哲学我是无法认同的, 但是一些人把中国的哲学归为儒家的伦理思想、墨家的逻辑思想、道家的天道无谓思想等这些中国古代的具体思想观念我也不敢苟同。这些与其说是哲学不如说是思想认识, 而我们却可以把它们共同拥有的指引人们不断思考, 推动人们发散思维从而一步步接进事实本质的力量看做一种哲学。它太过于抽象, 无处存在却又无处不在, 而人们为了研究哲学, 有效的利用哲学就将这种力量具体化, 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了。而我以上所说的中国古代的各种学说就属于这个范畴之内。而哲学的这种无所不在性又决定了哲学虽丧失了对于其他诸类学科的统治地位却又与其他诸学科密不可分, 我们在其中找不到它的踪迹, 却又仿佛处处能看到它在向我们招手。例如, 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以及教育哲学。实际上教育与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 哲学家通常也都是伟大的教育家。无可厚非的, 哲学家们都是善于思考会思考的人, 而教育是与人类发展关系极其密切的一种人类活动, 因此他们总是会去思考教育, 继而就会产生大量的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哲学实际上就是把教育放在哲学的领域中加以研究, 用哲学的观点和思想去研究教育问题。就广义来说, 教育指培养人适应文化生活的整个社会活动过程, 而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因此, 我认为教育哲学就是研究教育领域 (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中的哲学问题、哲学思想、哲学理论。当代教育哲学的两个主要代表是存在主意哲学和分析哲学。[3]我更倾向于分析哲学。我对分析哲学的理解是通过研究教育领域中的长用知识、语言等使人们在教育领域中更加接近于社会事实本质, 不断打破常规, 建立新的教育结构、哲学结构。这与我国古代教育哲学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古代教育哲学逐渐从百家争鸣发展到独尊儒术, 再加上中央集权思想和宗教精神, 就形成了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知行一致的特点。

不难发现无论是古代的教育哲学思想还是当代的, 其对教育和哲学的发展的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 因此就逐渐出现了教育哲学这门学科。从1848年就已经开始我们研究教育哲学。学习教育哲学应是通过这门课来树立正确的哲学意识, 促使同学们不断增长对教育问题实质思考的动力。现在很多同学只是死学习, 以为记忆课本和名家思想就行, 而教育哲学就是打破这一切, 让同学们去质疑、去思考、去佐证、去创新, 以此不断推动教育的发展。

哲学、教育、教育哲学, 我们是如何把前两者扯上关系组成教育哲学的呢。它们之间本就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像我在文中所说的, 哲学家一般都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一个人的哲学观点又决定了他的教育观念。我把哲学看做一种抽象的促使人去打破常规的思考, 不断迈向事物实质的力量, 因此教育哲学在我看来也就是促使人们不断思考教育问题, 以一种反思力推动教育不断接近于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实质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钱伟民, 徐水华.《哲学漫步》[M].

[2]布鲁克, 诺埃尔.穆尔肯尼思, 布鲁德.《思想的力量》[M].

浅谈师德教育的作用 篇11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讲几节课,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树立良好的师风需要每个老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身的德能更上一层楼,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好。

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

身教重于言教,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老师的工作太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丧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满意、快乐、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教育的作用 篇12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长期的实践已经证明:艺术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金钥匙”。但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是最薄弱的环节, 尤其是农村。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 两侧大脑半球是机能上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对大多数人而言, 左半球主要分工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 计算应用能力等方面。右半球虽然缺乏语言表达能力, 但主管直观的, 创造性的, 综合性的活动, 或者说在形象性思维方面, 综合性思维方面, 创造性思维方面起主导作用, 而且, 在音乐、美术、舞蹈以及空间方位识别等艺术类方面具有特殊优势。根据两者的分工和特长, 有人将左半脑比作“语言脑”、“理性脑”、“数学脑”, 而把右半脑比作“模拟脑”、“创造性脑”、“艺术脑”。如果左右两半脑均衡发展, 脑功能必将发挥巨大潜力。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1993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召开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谁也离不开谁。”

二、艺术教育能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 使人的内心和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例如, 在学习演奏民族乐器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眼、耳、口、手等器官协调并用, 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 从而使大脑和手指, 以及各种感觉和运动器官更加敏锐、灵活, 使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操作能力等得到综合的发展。同时, 演奏乐曲使学生常处于情景想象之中, 对情景感受极深, 而器乐中丰富多彩的知识, 以及器乐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都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 久而久之, 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与敏捷。表现在他们写文章或考虑问题时, 能积极开动脑筋, 基点高、思维广, 遇到问题能追根寻源, 描述事物时会生动形象。从多数教师的反映中不难看出, 器乐学得较好的学生在上课问答, 平时作业以及平时考核成绩大都表现出色。

三、艺术教育能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 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 因而, 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培养与提高, 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一部好的艺术作品, 是一面时代的镜子, 是人民的心声。一个艺术形象和一件美好事物, 都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教育力量和感染力, 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 唤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达到对客观规律的紧张探索与主体目的性的强烈追求的渗透交融, 从而使情感获得激荡, 心灵得到净化, 意志受到陶冶, 精神获得满足与升华。

四、艺术教育既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 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

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1998年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 谈到21世纪全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重要任务时, 首先提到了“人文艺术学习的重要性”。他着重指出, 哈佛大学所以重视人文艺术学习, 是因为“这种教育既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 又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它还帮助我们发现没有这种教育可能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十分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 强调音乐艺术对启发他的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 他晚年甚至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美学与艺术方面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特征就是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整体素质。发展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 不是集中建立在少数的艺术“尖子生”上, 而是要看群体的艺术素质, 这是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 从而实现人人懂艺术, 会艺术的良好社会氛围。

拿音乐做例子:当今世界上已经被公认为最先进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如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 美国的“综合音乐教学法”等都将器乐作为重要内容, 而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则本身就是儿童器乐教学法。铃木先生 (该教学法创始人) 认为所有的儿童 (只要不是白痴) 都可以学好音乐, 而音乐则应从学习器乐入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器乐教学, 在美国学习乐器 (包括各类简易乐器) 的小学生几乎为100%, 中学生为50%左右。朝鲜政府规定每个中小学生都要学习两种以上的乐器。日本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组织乐器的学习。这些国家的学生音乐素质是惊人的。如美国很多中小学生都能演奏交响乐, 不少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听交响乐或看歌舞剧时能对照阅读复杂的乐队总谱。

五、结语

中国的艺术教育, 很大程度上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的, 相对于中国的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 知识体系的传承教育, 实际上处在一种不连贯、不恒常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的音乐和图画, 中学的音乐、美术, 其实在应试教育环境中可有可无, 断断续续。所以, 艺术知识的素养在国民教育当中的缺失是严重的。最大数量的莘莘学子到了具备艺术教育条件的大学里才有机会获得很少的“艺术欣赏”公选课教育。艺术审美的通识教育, 对一个民族来说, 现状是“量少, 时间短, 体系不全”, 这是特别影响整个国民素质和民族创造力、发展力的事情。应该对大学的艺术通识教育提出硬指标, 更应该对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出硬指标, 而且, 绝不要紧紧限于音乐、美术两门课, 应该再加进戏剧、舞蹈、动漫、电影等更多的能够发展人的审美心智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的艺术课程, 降低艺术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心, 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设置固定的、不可或缺的艺术课程, 这是国民素质提高、创新型人才辈出的重大工程。

这需要国家下决心支持改革, 这是更深刻的、发自肌体内部的教育体制改革。

摘要:艺术是与人类的起源密切相关的, 艺术是文明的底色, 从广义上讲,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 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思维是人类最原始的思维方式, 因此艺术教育实际上是尊重人的心理自然发展的一种健康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笙.美育浅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0 (06) .

[2]郑震.探讨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1 (02) .

[3]韩世琦.古典诗词教学点滴[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1 (01) .

上一篇: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下一篇:人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