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作用

2024-06-29

创新教育作用(精选12篇)

创新教育作用 篇1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 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谓创新教育, 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 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也指出, 当今的教育应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笔者认为, 作文是体现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一种形式, 也是使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等得到综合训练的一种途径。学生的作文, 往往相当明显而集中地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想认识等方面的水平及阅读、写作能力和文学才能。因此, 学生作文不仅是衡量其语文程度的重要的客观标准, 也是最能体现其创新性的一种方式。所以, 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 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但很多人对作文创新教育存在误解, 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参与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 所以应弱化教师的指导, 让学生自由发挥。其实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思想。陶行知先生就反复强调了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他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首先是针对教师而言, 他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并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具体的学习中对学生加强指导, 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所以, 就平时的教学实际来看, 笔者以为作文的创新性是建立在教师细致而有效的指导与训练基础上的。

那么在作文创新教育中, 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去指导学生写作呢?

一、指导要实效化、具体化

教师适度、有效的指导对学生作文很有帮助, 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能迟钝、麻木、挑剔、苛求、死板、僵化。平和、轻松、快活、幽默的老师也会使学生的作文充满灵气。教师“敏感”了才能及时发现学生作文中的新意;“友善”了才能及时鼓励, 不断地为学生“充电”、“加油”, 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冷静”了才能设身处地评价学生, 才不会求全责备;“苛求等于断送”。重视创造性的老师会使学生爱上作文, 把作文当成乐事, 越写越想写, 越写越肯动脑筋, 从而不断提高, 不断前进, 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1.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写作规律。

创新与规律并不截然对立, 在写作初期, 学生会遇见各种问题, 例如, 在记叙文写作中只粗略叙述事件, 交代大概, 缺乏对生活细节的真实再现;描写人物只有模糊的轮廓, 生活事件单薄或人物形象单一。教师可以帮他们总结, 让学生学会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入挖掘;对类似事件或人物勾联。但是总结规律也要注意, 如果过早地从人物、事件、现象中跳出来, 缺乏对其本身的揣摩和思考, 过分地强调迁移、刻意地去寻求触发和感悟, 就会使规律成为学生作文的教条, 反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

2.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适当模仿。

“文不可以学而能”。学生练习写作, 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技巧指导, 让学生有一定的模仿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模仿写作是中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往往都需要借助别人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来思考问题, 并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学生在模仿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摸索到努力的方向。中学生作文就是在不断模仿中一步步趋向成熟的。但模仿要渐行渐放, 最终师生要跳出作文的模仿, 去追求思维的创新。古人说:“浅者偷其字, 中者偷其意, 高者偷其气。”模仿是创新的起点, 而创新是模仿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研究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经过对范文的消化吸收, 汲取营养, 开阔视野, 丰富写作经验;运用范文巧妙的构思、精彩的语言、深刻的思想, 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这样, 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就得到了锻炼。

3. 教师要善于作写前指导。

教师作文练习前的适当指导, 对基础稍差的学生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借口会影响学生的写作思维而不加以引导, 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例如:写记叙文时可以教学生如何发现细节、描写细节, 用细节串接成文, 这样比在黑板上写一题目, 让学生无序地乱写要好得多。因为创新思维是需要激发的, 教师“蜻蜓点水”的指导可能就会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豁然开朗。如在一次关于“生命是什么”的话题写作中, 笔者稍作提示, 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来写作, 结果多数学生都产生了多样化的思维, 每个学生的答案都各不相同, 很多人的说法都富有哲理, 充满诗意。如“生命像一支笔, 当它耗尽身上所有的笔墨时, 它已经在纸上留下了永恒的回忆。”“生命像一盆水, 泼出去后再也无法收回。”……这样既能揭开写作的神秘面纱, 又能鼓励学生树立写好文章的信心,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但也要注意, 写前指导重在启发, 不能太过具体, 否则有可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和学生要在写作教学中共同成长, 养成创新性的教学思维和写作思维。

同时, 写前指导还包括揣摩学生写作心理。有的学生可能有厌烦情绪, 不喜欢写作, 对此,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心理入手, 要善于预知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反映;当学生写作情绪不高时, 教师可以对其心理调控, 通过多样化的训练使其注意力转移, 然后再绕回到写作中, 学生的情绪高涨了, 思维的创新性自然大大增加。

二、训练多样化、个性化

当学生觉得写作枯燥乏味时, 训练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是克服无聊心态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环节, 让学生在适宜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交流意识与创新精神。

1. 尝试集体作文。

集体作文有利于借鉴、模仿和互评, 可以调动积极性。通过讨论、品评的交流形式, 学习别人、提高自己,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还可以借此唤起表现的热情和对作文的注意。最主要的是, 通过思维的互相碰撞, 会大大增加思维创新的可能性。

2. 培养读者意识。

学生作文有几个错别字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更多地用眼看, 用耳听, 用嘴说, 用手写, 用心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运用换位思维和对象化思维, 假想自己是文章的读者, 在不断地表述、调整和反驳中加深自己对话题的理解, 并养成思维严密的表述习惯。这种写作习惯可以激活思维, 开阔思路。

3. 善于利用网络。

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为阅读、作文服务, 如笔者尝试在校园网或学生经常光顾的网站开辟自己的专栏或博客,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共同进步。在网络里也可以有意识地把作文训练与课堂教学链接, 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事实证明学生很热衷于这种方式, 他们喜欢教师那种真实、个性、随性的写作空间, 并会把原先打游戏的时间用来在论坛灌水、写个人空间、博客 (blog) 等。有人把这种网络写作比作“唱卡拉OK”,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媒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正确引导, 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能力和创新潜能, 为现实写作服务。

4. 开展多种活动。

做读书笔记、定期写日记也都是积累写作经验的好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与家长用笔进行心灵的疏导与沟通。比如习作《我的……》 (爸爸、妈妈等) , 写《父母眼中的我》等类的文章, 通过主体的变换不仅可以在家庭中构建充满人文气息的语文学习环境, 还可以培养写作兴趣。作文前还可以让学生先表演 (情景再现) 或先口头作文, 然后再成文, 这样切磋、交流的形式最迅捷, 也便于反复修改, 容易培养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比赛、评讲、社团等, 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句话作文训练, 让其和成篇作文紧密结合, 这样可以锤炼语言、灵活操作, 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爱推敲的习惯, 使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同步提高, 从而提高创造性表达能力。

5. 注重评价方式。

教师要以一种新的正确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作文, 可以定期采取及时面批的方式, 让学生针对他个人独有的问题, 积极、主动地重视、参与、接受、创新。“打铁先得自身硬”, 假如教师与学生共同下水或者培养学生中的写作尖子, 就能更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

总之, 要摆脱教师指导训练和创新教育互相对立的思想, 教师要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作文基本功, 踏踏实实做好“性情中人”, 注重对学生健康情怀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心灵, 以积极健康的情感和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去关爱生命、感悟生活, 使我们的教师指导成为有效的指导, 作文课堂成为真正有效的课堂。

创新教育作用 篇2

一、心理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应用是教师的有效尝试

心理游戏是心理教育活动课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应用积极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团体动力学等理论。心理游戏因其形式新颖、操作独特、参与面广、感悟深刻等特色,深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青睐及学生的欢迎,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些网络及书籍资源中简单介绍心理游戏的方法较常见,而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体系地介绍具体的心理游戏内容、方法、操作的课程教材却寥寥无几。

如何根据教材内容,将关注的主题与恰当的游戏情景相结合,组成有意义的“产品”?如何根据新课程理念开发适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资源?基于以上种种思考,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开展心理游戏的想法油然而生,这项研究有利于新形势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能够为区域内学校提供可以借鉴的、相应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教育部在重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这为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二、心理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应用要关注游戏体验性

人的感受和体验取决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应遵循这一规律,引入活动教学法,并将其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个体经验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心理游戏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心理游戲中学生不矫揉造作,能非常自然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游戏不是目的,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才是最重要的。有的时候学生只是有了体验,但还没有达到认知层面的突破,这时,全班性的讨论就很有必要了。如,高中《生涯指导——价值观》设计的游戏情景是:游戏体验,全班一起参与游戏——“价值拍卖会”,用“虚拟货币”竞拍“事业”“亲情”“健康”等。讨论分享“你们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吗?这么多项价值中,哪些价值是相对重要的,哪些价值是相对不重要的,为什么?”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入游戏体验。

三、心理游戏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应用要有心理学理论支撑

在西方心理学领域里,许多心理学派都十分重视游戏治疗理论。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保护性的发展机制,游戏是满足儿童“因自身水平的限制尚不能实现的”而导致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途径。此外,游戏还可使儿童将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压抑,通过游戏这条安全的途径进行宣泄以减少焦虑,起到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心理游戏还具有开发、培育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心理游戏这种开发和培养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功效正好与当下盛行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吻合。

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创建心理游戏开展的新模式,让学生获得体验式学习的快乐,逐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针对学生心理状况设计相应的心理游戏,同时借鉴网络书籍资源中的心理游戏设计,是心理游戏在应用过程中的不断提炼、细化。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材“情绪万花筒”中,设计的热身心理游戏为:“听音乐,传娃娃”,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开始传递娃娃,横排传递,当音乐停止时,拿布娃娃的学生回答有关情绪的三个问题。这个心理游戏非常受学生欢迎,学生获得体验式学习的快乐,心理游戏直接呼应主题。

新课标下语文创新教育的作用 篇3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创新的含义,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相对于自己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了自己以前从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但却是其他学生或社会上早已使用过的方法与途径。二是相对于全体学生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了同年龄组,甚至同一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生以前从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等,但却是社会上已经使用过的方法与途径。这两个层次的创新对于整个社会并无现实价值。三是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了整个社会尚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这种创新具有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因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教育的目标,应以第一层次的创新为核心,以第二层次的创新为奋斗目标。

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责任在教师,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站在二十二世纪的高度,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培育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现行的语文教学,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的传统方式,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目标、以知识为内容、以灌输为方法。这种教学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教学。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陈旧,这种观念的陈旧不仅是教师观念的陈旧,更深层的是整个教育观念和社会观念的陈旧。在教学当中,教师个人作为直接施教者,自觉不自觉地承载着这一包袱,被动地接受着而又无奈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最重要的是要转变社会性的观念,转变教师个人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首先要努力实现教育观念上的转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通过启发式、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

当前,实施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当务之急是实现三个转变,树立一种观念,培养一种意识。

1.实现学生观的转变。因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应视学生为活生生的学习主体,而且是具有充分的创造潜能的主体。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学习方法的选择,从学习计划的制定到学习内容的选取,以至于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等都必须是由学生自主行为决定的,适合学生的,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实现教学观的转变。教学发展到今天,教学观已发生了许多改变。新的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要求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开放性与生成性。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其根本的改变是重心转向学习过程--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主体自身探究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发展主要靠学生内部的动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质和个性得到提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适当的指导、激发。语文教学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语文素质中最核心的是发展语文能力、创造能力、情感和学习习惯。

3.实现教学评价观的转变。以往评价教学,最基本的价值观就是传授或获取知识的程度。知识虽然重要,但学习者获得的能力以及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必须完善基本的教学考试形式和内容,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评价由重知识向重能力、重过程、重发展、重创新转变。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树立多元的创造观。 创造的多元性意味着创造力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发明、艺术创造活动中,还表现在人际交往、管理、组织等诸多领域,同时还意味着人人有创造性,创造要面向全体学生。现在的研究证实:创造性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品质。人人乃至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因此,创造性教育要大众化。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明白创新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生唱发明歌谣,让学生领悟发明创造的道理;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科技理论知识,讲科学家和发明家的故事,听科学家的报告,参观科技制作,并向学生介绍一些青少年发明成功的事例,使学生全面认识科学发明家的形象,理解创造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幸福,消除对创造的神秘感,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孕育创新意识。

二、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改革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应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接下来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分类,围绕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或采用其他活泼生动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让学生独立钻研课文,集思广益,这种做法对开拓学生创新思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1.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自编、自导课本剧。有的学校的学生剧团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教材中的优秀篇目,编成剧本,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而且学生在实际演出中还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可以根据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开展课堂讨论和辩论赛。课堂讨论和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针对常常出现的学生对课本中的人物的认识不统一的情况,老师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将双方组织起来,展开辩论,让他们各自陈述理由。通过辩论,学生们认识到各自的认识都有偏差,对问题有了全面的认识。问题会越辩越明,而且通过辩论还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和看法。

三、正确评估,激励创新意识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予以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教师应更多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评价方式上,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包括书面的、口头的、操作的)。学生作业、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完善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班中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利用评讲课让小作者读自已的优秀作文,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

论创新在教育中的作用 篇4

关键词:创新,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教育模式

创新一词早有专家研究过,起源于英文词汇Innovation翻译而来。在20世纪初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在他的著作中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函数。

从熊彼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只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组合即为创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创新其实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即为一种原始的创新,这种创新就是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这是一种难度很大的创新,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第二个方面的是对世界上已有的东西进行再加工,把已有的东西重新组合,也就是创新。

创新培养须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以造就一个富有创新活力的教育环境体系,使我们的育人环境能真正地培养为社会发展起到推到作用的人力资源。那么创新在教育中能起到什么的作用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创新在教育中产生的作用分别加以论述:

1)创新是推动人类教育自身发展的原动力。凡是教育工作者皆知道,自人类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便出现了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这可以看作社会教育的雏形。但那时的教育手法显然很单调,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有限。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已经非常发达,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满足不同的人群学习。若没有创新作为动力,人类的教育始终就停留在原始社会的水平上,无法进一步发展且满足人类社会文明的传承。

2)创新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社会的创造者。既然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若没有创新精神,就无法开拓未来社会。

为了能培养出具有未来社会创造能力的人才,我们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的教育工作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活动,要不断地根据需要创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只有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同样,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是只会依葫芦画瓢的操练工具。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敢于质疑,勇于实践,解决问题的精神。

3)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必要手段。当前的社会无不充满革新的需求,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当前教育体制下,需要改革的地方很多。老是守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就无法解决教育在新的社会时期所遇到的众多矛盾。教育中的评价机制问题、课程内容设置问题、教学手法问题、教育理念问题对我国教育已经困扰已久,若不加快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创新,若干年后我们国家的接班人可能就不能适应当时的世界民族间的竞争。所以用创新的手段改革以往的陈规,是一条不可绕开的路。

4)创新是人才不断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的发展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人自我教育不断完善的过程。那么人如何才能不断成长起来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人才,其实就是要具有创新的意识,不断地打造一个变化的自我。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努力。第一,须向前人的先进理念学习,增加自己的见识面,为创新奠定基础。第二,要善于独立思索,发现前人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也符合熊彼德关于创新的定义。

5)创新是学校的教育工作做出特色的前提条件。然而随着考试升学制度的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的教育之路恐怕还得要从真正培养人的能力入手。这要求学校的办学当中要体现自己办学的优势和特色,从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出发去思考办学思路,而不是盲从学生的升学优率。学校要办出特色,就要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而不能停留在考试辅导教育上不思进取。

总结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创新在教育上的作用之后,我们不勉要问,在学校的教育模式中,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是具有创新教育的模式?

下面笔者对当前主要的创新教育模式加以探讨。

1)探究教育模式中体现的创新。探究教育模式在新课程提出以来就开始提出,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现在已成为一种教育思想。其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核心思想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到新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去,并通过合作、交流、讨论等手段,对未知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新的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建构,最终形成新的结论。

从这一种教育模式来看,具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的优点,这对于形成人的创新思维力,并形成本人对知识的建构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当然,课堂的探究教育模式并非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内容适当地采用。

2)试错教育模式中体现的创新。试错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该教育模式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各种学习中的误解,再由教师点拔,对比正确的解答,使学生深刻思索,从而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

学习过程中,发生了理解上的错误并不等于是坏事,桑代克的思想是学习就是形成一定的“刺激—返应联结”。而这种联结主要又是通过试误建立的,即在重复的尝试中,错主的反应逐步被解除,正确的反应则不断得到加强。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大胆尝自己的想法,然后组织学生集体分析、辩论、抢答等手段,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敢于发表自己看法,实际是引导学生创表思维的开展。

3)问题教育模式中的创新。问题教育模式的提出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马赫穆托夫。其方法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提问与回答形成问题情境,以对话为直接交流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探索活动。其核心是问题情境的设置。教师要提出合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案。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做到问题精炼,能够激起学习的思考兴趣,特别是要适合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因此设计问题时,需要明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提出的问题,学生才能乐于思索,学生的创新才能成为可能。操作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想问题的解决方案,尽力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4)案例教育模式中的创新。案例教育模式首先起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它的方法是教学中采用以案例分析为主,通过使学生接触现有的案例,让学生把自己处在此案例的背景中,作为一个当事人来思考对待事物的方法。操作步骤是课前要将一个案例发给学生阅读,并准备好自己的思考。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案例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见解。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作记录,并加以评价,学生将自己对案例的思考和课堂上其它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案例教学法不需要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而主要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其实这一切的行动都是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展开。案例无非是给出一个给学生思考的素材,但核心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通过思考提升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了解他人的先进之处,扩大自己的见识面。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无止境的过程。教育的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基础教育的涉及面广而复杂,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我们要想培养人才要有长期不断的努力和大胆的创新魄力,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成为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事业。

参考文献

创新教育作用 篇5

2.1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产出核心

知识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的研究,知识创新中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条件。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具备了从事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必要条件和人才优势,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指通过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完善、更新、改造等方式生产新技术的过程,执行这一职能的行为主体主要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体系中的科技传播是通过传授和培训新知识、新技术,使新的科学技术能为人们所掌握,同时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门技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实现这一职能的主体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而企业和科技中介组织也广泛参与。而在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环节中,高校处于核心行为的主体地位。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校科技奖励报告2oo8~显示,近5年来,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统计为例,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6项,占授奖总数的57.1%;高等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151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8%;高等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为31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9.5%。

2.2高校是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

高等教育承担着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职能,通过高等教育培养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具有创新思维、掌握科学技术、具有良好品质的各级各类人才。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教育只是简单地复制社会经验,并将这些复制的经验在复制给受教育者,这样,社会就缺少创新能力,只是原地踏步,难以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靠知识创新、人才创新来达到更新社会和变革社会。

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高层次上的知识,进行的教育是以就业、创业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高等学校为人才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内外环境,它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规定的课程体系、有知识渊博的教师、丰富的图书馆及方便的网络系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人,通过高校各种学术流派、社会思潮的影响,在各种专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技能的培养下健康成长。在高等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大学能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

3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目标、评价方式的分析与研究。要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特点,认真做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重点关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融合与协调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持和依靠。要保证区域发展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创新体系。要重视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高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的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在一起,有效地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建设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注重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与主体,在高校中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要以学科建设为载体,集中优势、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加强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建立一支有创新性、能吃苦肯钻研的科技创新团队。

(2)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培养,完成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就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由他们来承担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优质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不可忽视科技管理的作用,高校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要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较宽的知识面,熟悉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做好学校科技活动的服务工作。

(3)完善高校科技管理体制。

创新教育作用 篇6

关键词:创新教育 高职院校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021-01

1 对于目前教育管理现状的描述及分析

(1)教育管理理念陈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理念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阶段,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仍遵循着旧的经验和习惯。具体表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教育管理改革的举动。仍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不愿意对目前的教育管理进行改进和创新,这势必造成与社会飞速发展的脱节,导致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教育管理仅仅是按照固有的规定循规蹈矩,不注重为教学活动提供服务,同时,也忽略了院校公会等组织的潜在作用,使得教育管理不能实现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

(2)形式大于实效。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存在实效性差的情况,管理的方式、内容、制度往往都是表面工作,这就导致了院校的教育管理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的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起到实际效果。目前一些院校的规章制度,虽然对学校工作的顺利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但有的过于死板,只是用条条框框去约束师生的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自主发挥。导致师生长期在死板的规章制度下进行教学活动,阻碍了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限制了师生的创新思维。

(3)缺少合格的管理团队。

很多高职院校对教育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甚至认为教育管理岗的工作可有可无。也就造成了管理团队人员欠缺,人员水平、素质不高的现状。这样也就造成了,学校教育管理很难实现高效、高质的目标。落后的教育管理,同时,也会造成学校师生自身素质的下降,在目前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毕业生很难符合社会的需求,如此恶性循环也会导致学校声誉的下降,就业率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2 教育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1)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启动了教育改革。为了实现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除了扩大学校规模,增加师资力量,扩大教育的普及化,同时,也要对教育管理进行改革。值得指出的是,随着近些年,高职院校大规模的扩招,导致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素质的整体滑坡,学生单纯的数量增加并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应该及时的对教育管理的方法、模式、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2)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爆炸,新旧观念快速变更的时代,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随着高等院校扩招规模越来越大,人才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尽快适应社会的变化,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在创新教育的理念下改革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管理方法和制度。在加大扩招规模的同时,能够运用合理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达到保证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社会的残酷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保证持续发展。现有高职院校的管理方式方法,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甚至限制了院校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管理的创新变革已经迫在眉睫。

3 教育管理如何运用“创新教育”理念

(1)院校教育管理和“创新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

创新教育是是新时代,经济飞速发展,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大环境下的产物。它是与德、智、体、美并存的一种教育思想、意识和方法。创新教育理念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指导如何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改革。首先它能够指导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其次也对教育管理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管理运用创新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①解放思想,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②以人为本,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能够和老师平等的讨论辩论。④让具备特殊能力的同学不再受其他要求的限制,充分发挥个人的爱好和潜力。目前我国各个行业都处于一个飞速创新的阶段,因此,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高职院校如果任然保持原有的管理模式,必然会与社会的需求脱轨,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所真正需要的。对于毕业生来说往往会拿着文凭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处境。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教育管理者应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和专业化的知识与能力;创新教育还要求教育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辩证地对待严格与宽松、原则与灵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创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创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应该由以下几方面组成:教育目标、教育形式、层次结构、办学模式、办学机制、社会环境。运用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增加开放程度,通过各种手段吸收各类资源达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开放化和多元化。人本管理模式是新型管理模式的一种,它强调注重师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各种手段为师生营造发挥自身个性环境,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确立教师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切实可行的激励手段,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形成全校师生主动参与教育管理从而形成“不治”而“自律”的良好教育管理风气。激励也是人本管理的核心,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成就期望值高于其他行业的员工。因此,高校创新型教育管理应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成就感与满意度。

(3)创新型教育管理制度。

创新型的教育管理制度有两方面的内容,即创新型行政管理制度和创新型学术管理制度。在面对当前的信息社会化、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等一系列机遇与挑战的情况下,我国高校进行创新教育管理改革的一项具体措施就是建立健全创新型行政管理制度。应在正确把握高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制定人文性的激励机制,以服务和满足师生的心理需要为目的,真正考虑制度的教育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创新型学术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对学术事务的创新、科学的管理,是管理者根据教学和学术发展的规律,依靠专家、学者对大学内部学术性工作开展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学位授予等管理活动。

(4)创新型师资队伍。

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保证其持续受控。在现有的师资力量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学术研究的环境,通过各种政策保留人才。建立考核制度,通过严格的考核提高现有教师的综合水平,同时控制进入学校新老师的水平,避免引进不合格的教师。同时建立各种奖惩制度,对教师的工作起到督促作用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其次,还可以通过引入各类高水平人才来提升学校的师资队伍,同时可聘请各行业的精英,如知名企业家,其他院校的高级讲师,某一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作为兼职教师。由此达到提升本校教师的水平,促进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洪早清.创新教育背景下高校的教学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浅谈群文创新对社区和教育的作用 篇7

一、社区文化创新

社区文化创新, 就是在有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无中生有、有中求优、优中变新”的动作过程, 它涉及观念、体制、活动、队伍等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创新。社区文化创新是提升城市竞争能力和文化力的重要途径。

(一) 整合资源, 广辟社区文化的横向落脚点

结合区域优势, 资源优化, 树立“共驻互助”的理念, 加强横向交流, 积极筹建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建网”, 利用共建网开辟更广泛的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二) 以人为本, 把握社区文化的关键点

加强社区文化的队伍建设, 努力把社区各层面的人员团结凝聚在一起, 建立健全组织, 扩大社区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这是深化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点。一要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辅导机制;二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意识。

(三) 多方结合, 找准社区文化的切入点

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提高居民群众素质的“切入点”。1.要结合“热点”文化活动, 要与国家时事相结合;2.要结合“重点”文化活动, 要与“温暖行动”相结合, 为弱势群体、外来民工、下岗人员、招商引资等做好服务;3.要结合“横向”联谊, 打破围墙与企业、学校、商家文化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繁荣;4.要结合“教育”, 创造文化型和学习型相结合的服务载体, 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打造终身教育平台, 确立人人学习的理念, 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四) 创新载体, 探索社区文化的闪光点

依托新颖的社区文化环境和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寓教活动例如:投资建设社区文体活动中心, 以一流的环境设施, 开展多项业务知识培训, 每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起到了稳定社会, 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的作用。

(五) 与日俱进, 加速社区文化建设的增长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 市场经济又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新的活力, 与之相适应, 社区文化建设也应具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特征, 即建立新型的、精品的、有特色的文化社区。这种文化是指在构建新型、精品、特色社区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价值体系、社会规范及伦理道德等, 如效益观念、平等观念、竞争观念等。

目前, 社区的文化设施普及率较高, 但实际利用率不高, 长期以来社区所有服务与都实行无偿提供, 政府投入和社区建设的动作不能同步增长, 造成社区提供服务越多经济压力越大, 或者出现无偿提供场地让人赢利的现象, 要么是设施闲置无人管理, 缺泛人气、变成摆设而造成资源浪费, 使国家、社会投入大量资金建造的文体活动室得不到有效利用, 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就这样的情况应采取实行无偿、微偿、有偿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用有偿服务来弥补无偿和微偿的亏损, 达到“以室补室”的目的, 从而来平衡和消化人员经费、水电费、房屋租金等经费的开支, 使社区文化建设开源增效, 实行良性互动, 推进滚动发展的长效动作机制。

社区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其实践特点就在于发挥社区的综合优势, 连接各种文化形式的桥梁的纽带, 搭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和谐平台。

二、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也是群文创新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主要是培养创新人才, 也就是培养大批的具有创新精神, 能够进行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全面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深入学校, 利用学生寒暑假, 组织开展校外创新教育活动,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同时, 积极设计那些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青少年参加的活动, 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 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首先, 在活动内容方面, 校外教育创新活动要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 使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学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同时, 校外教育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 知识结构是开放的, 可以根据时代的变化随时补充、更新内容, 从而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可以纵横驰骋的平台。其次, 在活动方式方面, 校外教育创新活动, 要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出发, 力求适应前差外别的个性发展需求, 注重学习自主性, 强调通过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等方面进行学习, 有利于他们主体性的发挥。最后, 在活动实施方面, 校外教育创新活动要强调群文的实践性, 注重观察、参观、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 注重从做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 重视培养动手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充分调动青少年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要把青少年做为真正的教育主体, 以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体现在尊重青少年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 自主自愿的选择参加活动的权利, 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电视、电影、歌舞、参观、游览等活动形式, 让青少年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中, 尽量满足青少年的活动要求, 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切不可违反他们的意愿和爱好, 强制他们参加那些不喜欢的活动;要在组织的一些活动中让青少年自己动脑、动手去履行活动的各项内容, 并提出不断完善活动的想法和措施, 从而在活动中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让青少年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做活动的主人, 做生活的主人, 做集体的主人, 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活动过程之中。

激励进取的原则, 孩子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爱好, 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因此, 群文工作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 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 而不是置之不理或横加干涉。

浅谈语文创新教育中的情感作用 篇8

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要有浓重的感情色彩,抓住学生的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在教萧乾的散文《枣核》时,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真切体会美籍华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在读文之前,我先播放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录音“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听完录音后,学生被那无尽的乡愁所感染,情绪异常激动,我借机启发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说明诗人抒发思乡之情的寄托物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看课文《枣核》,这样学生很自然就与作者感情引起共鸣,情感流露于外表,对于文中情感的挖掘就水到渠成。

二、以读传情,以情感人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有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朗读、齐读、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等等,采用哪种读法,要根据课文情感的需要,使学生在文中与作者、文中人物形成一种交流。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作者以饱满深情的笔触,倾心描绘亿万人民群众“呼唤”“寻找”“见到”总理的动人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强化了感情,学生感到亿万群众对总理的爱戴与崇敬,在抑扬顿挫、情真意切的朗读中,作者情感与师生情感交织在一起,达到情感与认识的统一。又如在《听潮》中教师在朗读中先通过轻、重、缓、急各种语调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大海的波涛汹涌,体会作者感情,再说出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情感,促进思维

日本心理学家龙泽武元说:“在促进儿童学习的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他说的刺激就是说的情感对思维的影响、推动、促进作用。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文章,内容平淡不具有感情因素,可以采用以情促情的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大家,“当我立在那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前,回忆起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仿佛看到了虎门销烟的熊熊烈焰、南昌起义的点点灯火、雪山草地的深深脚印,深切体会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对他们悠然产生了一种敬意,我想把这种情感传达给你们,请同学么们也感受吧!青松、红旗、牡丹、菊花,它们的品质不正是烈士品质的写照吗?”这样学生情感被激活了,为积极思维创造了情境,再以此为触点,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课后写感受,学生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都得到了升华。

四、开展活动,发挥所长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他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含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他重视人的主动性,而主动性的前提在于情感上接受,那样,才能真正参与。

我们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电脑、图书、报刊、表演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多才多艺。写作文是一件难事,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原因是没有什么可写。如秋天来了,那么该如何写好《秋天》呢?教师可带学生去野外活动,去发现秋天。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进行了仔细地观察,由表面看到的北雁南飞、庄稼成熟、百草凋零产生对人生的认识,对时间的珍惜,再把这些写到纸上形成文字,也就没有人再抱怨作文难写了,甚至偏爱写作文了。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例如,《愚公移山》《分马》等可适当采用表演形式。对于能揭示现实及社会的文章,如《桃花源记》可采用“焦点访谈”等学生喜欢的方式。学习《小桔灯》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小桔灯”,在朗读时适当配以音乐,适当展示与课文有关的插图等。这些做法都强调了情感的作用,情感启迪了思维,巩固了教学效果。

总之,情感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情弦,每一篇文章都有一种情感,语文倘若无情就失去了语文的面貌。“为情选文”,作者的才华是根据情感的意趣描写,读者的智慧是通过情来体现的。语文教学呼唤情感,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播情人,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共同唱出文中的情音,像春雨润滑人们的心田,让心灵得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克理, 《初中语文新课标方略》, 现代教育出版社

创新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9

一、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转变观念是关键

教育改革呼唤创新型教师,新大纲呼唤新方法、新观念。新的教学大纲强调:我们不但要在知识技能领域,而且要在发展领域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要注重学生在情感意志、兴趣爱好、良好个性方面的发展;要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首要目标。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就要有创新精神,然后树立远大的志向,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并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精神,对影响学生创新行为的心理障碍进行调查研究,明晰创新产生于哪些因素或土壤,受什么制约。

首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所以教师必须及时“充电”,积极主动地学习、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观,不能满足于自己现在的有限知识,要及时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要有多层复合型的专业知识,要启发自己的创新智慧,不能画地自限,眼光狭隘。陶行知说:“仿我者死,创我者生。”教师应当懂得这个道理,以“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为最大快乐。

其次,教师要树立现代的科学的学生观。现代科学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应以学生为本,不因他们存在不足而过多地责备他们;应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因为优等生与后进生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创造的禀赋。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创设有利的条件。中国一句俗话说,“是锥子总会出头的”,但如果我们把它装在一个铁盒子里,它恐怕就出不了头。我们要给它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把它们放进步袋子里,他们才会冒尖,才会一个个脱颖而出。人才的成才也是同样的道理。

最后,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科学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冲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不应当迷信“标准答案”,而应懂得任何标准都是相对的。教学生有“学、思、创”的精神;要把教材变“学材”,把教室变“学室”,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园”,而不是满堂灌的“教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勤奋好问,不唯书,不唯师,敢于问难质疑,搞好合作学习。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

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在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协同其它学科的知识,共同培养学生全面的创新素质。

1. 改进化学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攻方向

课堂教学必须鼓励创新,因为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知识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留出空间,还应多提挑战性问题,为创新做出榜样。课堂上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洋溢着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国际合作精神。化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 激发学生化学科的兴趣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源泉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学习的第一动机,是创造力的原动力与维持力,是创新的正催化剂。心理专家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的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则处于抑制状态。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本身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愿望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化学与自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势,联系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情境,唤起学生为之奋斗的强烈欲望,是行之有效的。

3. 加强试验教学是事实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及其它科目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包括实验的探索和实验的创造性。

4.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出发点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创造性的想象力。”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思,有思考才能使学生由被动的认识变为探索性的求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的载体,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没有创新,创新正是在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中,开始其生命的历程。发明千千万,关键在于问。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自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应该是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中心。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

5. 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新教育作用 篇10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新理念,小学数学

众所周知, 数学是抽象的、严谨的、广泛的和高度精确的。通过对数学的学习, 学生将会学习到数学基础知识, 提高逻辑能力和分析思考的能力。为了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进步, 创新理念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将为小学数学教育插上前进的翅膀。改革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只有改革传统教育、创新新型教育, 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潮流。而教学的创新, 重在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传统教学的弊病

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基地, 也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 我们发现:

1.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总是以一个演讲者的姿态面对学生, 机械地讲解课堂内容, 学生仅仅只是一味地接收信息, 墨守陈规地做笔记, 却很少进行思考, 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缺乏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2.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觉得乏味, 使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开小差, 学习效率低。

3.教学内容老套无新意, 并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运用创新理念的重要作用

1.教师的创新理念。教师的思想创新是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将电脑运用于教学活动, 使之成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一种。这样, 教师就可以借助强大的网络信息丰富课堂内容, 充实课堂知识。教师还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运用数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数学的生活化, 依据社会普遍关注的数学教学特点, 进行创新教育。

2.学生的创新理念。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他们是课堂的核心。小学数学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努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要知道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 培养创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需求被激活后, 才会认识到创新活力的奥秘与神奇, 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而更加激励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教师应正确认识创新意识,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活跃、变通的方向发展。教师只有认真、专心、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教学情境, 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教师还需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在解题过程中, 教师要使学生展开思路, 放开思想地去发现、去发散、去创新, 要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思维方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随着对问题的探索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积极开展丰富的数学教学活动, 活跃学生的思想, 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追求。

三、创新理念的发展与应用

1.创造新的课堂条件,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营造一种欢乐、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 学生会对数学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感, 才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具体来说,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温故知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需要对学生的基础有一定的了解, 从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中自然过渡到新知识。 (2) 联系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要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一起, 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有明显的提升, 才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3) 运用科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应该积极向发达的科技靠拢, 运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形象地展现数学知识, 营造浓厚的教学环境,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教会学生新的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第一位,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积极运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才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优化数学教学, 将数学的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 以一组探究性的课题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

3.开拓教学空间,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可以经常开展有关数学的知识竞赛, 通过比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使学生有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可以开展数学兴趣小组, 将一些对数学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 让学生的数学个性得以施展, 感染周边学生共同学习。教师还可以联系社会走进社会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具有广阔的实践空间, 有效地将数学实践空间运用起来, 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

总的来说, 创新理念呼唤教师的激情, 创新理念呼唤课堂教学的创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面, 既需要教师的引导, 更需要学生的自主发挥。只有找到师生之间最完美的结合点, 才能不断创新, 才能找到最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解放思想紧跟潮流, 大胆改革努力探索, 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让学生开始由“学会”走向“会学”,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红利.关于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J].教育科学, 2012 (1) .

创新教育作用 篇11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大学创新文化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随着科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创新已成为21世纪的代名词,是时代发展前进的主旋律。由此,我国旨在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的“2011计划”也应运而生。显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大学首当其冲地成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先锋”,国际竞争在教育的战场上已燃起了熊熊战火。胡锦涛同志曾在2006年1月19日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1]。”因此,构建大学创新文化,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已成为大学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创新文化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创新文化是一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是激发活动的精神家园。简而言之,创新文化就是有利于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的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创新主体创新欲强、敢于探索冒险、勇于标新立异、善于开拓进取,创新主体之间乐于团结、协作、竞争、共享成功的经验与教训,社会能够容忍失败、能够给创新者自由的创新空间、能够给创新者恰当的评价和鼓励[2]。”笔者认为,大学创新文化,顾名思义,即是大学里所特有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在具有独立性、超越世俗性的“象牙塔”——大学里,构建一种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能够自觉自发地大胆创新、精益求精地向上求索、诚信友爱地团结互助以及海纳百川地理解包容他人的充满学术自由、活力的文化环境。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营造有利于创新活动发生发展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是以创新活动的发生发展推动大学的进步。

二.大学创新文化的特征

1.时代性

大学创新文化具有时代性。任何一种文化既是历史传统的延续,又是一定时代的产物[3]。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鸦片战争时期闭关锁国,中国士大夫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封建保守;鸦片战争轰开清朝的大门,外来文化的冲击,唤起国人开眼看世界的觉醒,“中体西用”、“师夷长技”、“开民智、育新民”纷纷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北大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激起了国人的现代民族意识;新中国成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民主、宽松的文化氛围成为时代要求的主旋律。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新的文化反映并推动新的时代[3]。大学创新文化是当今这个时代的需要,它反映着这个时代的精神,蕴含着这个时代的内容,把握着这个时代的脉搏。大学创新文化之所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正是因为它反映了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它代表着前进的发展方向,将推动这个时代向前发展。

2.继承性

大学创新文化具有继承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各种文化选择性继承的最好概括。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对其他文化的继承和改造,不能也不允许摒弃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毛泽东曾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4]。”先前的文化以及外来文化是构筑大学创新文化的深厚基石,而那些凭空捏造的新文化就如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必然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以及人民的推敲。大学创新文化是对先前文化的包容、吸收、概括以及深化。

3.创造性

大学创新文化具有创造性。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的祖先发明创造了无数新奇的东西,如伟大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奇妙的现代的各种互联网、科技创造,都为推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源于创新。大学创新文化的创造性,意味着思想独立、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批判质疑、勇于探索并不惧失败,不断的革新和改进。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一种创新文化的诞生。它不仅赤裸裸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真相,而且恶狠狠地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等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错误思潮,而不是人云亦云。我国当前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最为欠缺的就是这样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

4.开放性

大学创新文化具有开放性。大学创新文化的开放性体现在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开放的眼光、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地吸收人类文化发展的累累硕果。自由开放的大学创新文化旨在使得每个置身于内的创新者能够感受到独特的存在价值,拥有愉悦自在的内心感受,并在自主、静谧、明朗的氛围里让创新思想自由驰骋,激发其内在的创新灵感、创造欲望以及坚定不移的探索勇气。

三.研究生教育创新困境的思考

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一要务是要大力发展有可培养的对象。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正实现着积极的倡导,同时大力增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因此,我国在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上有着明显的发展。根据湖南省2010-2014年教育统计公报,我省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如表所示(表1),这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表1:湖南省2010-2014年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根据湖南省2010-2014年教育统计公报)

当我们一直在大力宣传和鼓励创新、投入各种资源发展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时候,得到的创新成果却不尽人意。虽然近些年研究生教育实现了些许发展,研究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逐步提高,结构层次更趋合理,但仍遭遇着时代与现实的困境,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逃不过历史传统的痕迹以及如今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严重的创新形式化、功利化和程序化等问题。而造成这样窘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特别强调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创新的阻碍;二是当今盛行的追求功名利禄、急功近利的快餐文化对创新的影响。

1.传统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着灿烂的文化。在中国民众的血脉中,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传统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计划经济的内在文化机理,后现代的平面化的大众文化模式三种主要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观念形成了一种在本质上属于注重模仿、复制和记忆,抹杀个性,抑制创新的经验性文化或平面文化模式,它对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任何突破、超越、更新、变革和改革都具有一种天然的、本能的阻碍作用[5]。(1)传统文化中守旧、求稳、保守的价值取向和规避风险的明哲保身的处世方式导致研究生普遍缺乏独特的个性和敢于冒险、精益求精的求索精神。显然,这与研究生教育培养要有着热情澎湃的科研兴趣、有着新颖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大胆冒险的探索精神的创造性人才的宗旨背道而驰。(2)传统文化中对权威的推崇与敬畏,在强调等级隶属的权力崇拜和亲戚维护的关系社会里,官本位思想尤为严重,从而阻碍了研究生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发挥,普遍缺乏对传统和权威的质疑、批判和超越的精神,只会一味的唯权威、唯师唯书,“人云亦云”、“师云亦云”的陈腐教育风气已严重压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3)传统文化中的功利思想物化了研究生对知识的渴求,扭曲了创新活动发生的初心,造成创新的功利化、形式化——创新只为顺利毕业、创新只为评奖评优、创新只为完成任务等等。目前的研究生普遍缺乏梦想、激情和创造力,不甘寂寞、不愿长时间默默无闻的奉献,这极大的源于传统文化中“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思想以及读书至上的现实主义价值观念。

2.快餐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逐步深入,资本的话语逻辑也渐渐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效益、时间、竞争和效率等观念带来了重实惠轻理想、重金钱轻名节、重私利轻公利等消极现象,市场逻辑的引入促使高等教育市场化以及大学学习市场化现象凸显,从而使得“泛市场化”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为倾向在“象牙塔”里蔓延开来,进而阻碍了大学精神的浸染与传播。如此的“快餐文化”已成为当前社会效率至上的异化文化,深深荼毒了本应具有独立性和超越世俗性的大学教育。急功近利在高校的蔓延,直接导致了高校中某种程度存在的重术轻道倾向,这里的道是指理论、理性,是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力的中和,指向学生的人格、理想。信念视野和胸怀。“术”是指具体的操作性知识[6]。(1)快餐文化中“求快”、“求效率”的速成思想和浮躁心态阻碍了研究生踏实钻研的创新精神的形成,而潜心静心学习,旨在为学术奉献的创造者少之又少。在当今大学校园大学生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速成班和保过班,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可雇佣性,为了在择业中增加多一分的砝码,从而呈现出忽视为学术的钻研探索精神,着重考证的“效率化”、“工具化”学习,以及跟踪市场调控而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化”学习。(2)快餐文化中讲究实用、现实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阻碍了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的萌芽,忽视淡化了以精神支柱为追求的价值倾向,从而使得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乃至动机、目标偏离了精神层面的追求,迫使学习行为任务式完成,一味地机械式模仿、复制乃至抄袭,程序化地参加各种创新论坛活动等等。

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化诉求——大学创新文化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创新文化建设是彰显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挣脱快餐文化的枷锁,大力加强大学创新文化建设。正如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院士所言:“大学的创新能力弱,不是我们投入太少,也不是我们的人才队伍不足,关键是我们缺乏利于创新的大学文化[7]。”大学创新文化将引领研究生教育走出创新意识薄弱、创新精神匮乏、创新能力低下、创新成果质量较差等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新的时代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创新文化建设是大学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大学创新文化去创新形式化、去创新功利化、去创新效率化,从而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1.大学创新文化有利于研究生创新内动力的生成

创新动力是促使个体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从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力量,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种。内在动力,即内驱力,是由个体本身由内而发的一股力量以促使和指挥心动变成行动。创新动力,是创造者的价值追求,渗透在创造者的活动目的与动机里。大学创新文化所营造的学术氛围旨在将创新内化成研究人的意识形态,自觉自发地形成行为规范,研究生在潜移默化中生成这份内动力,将独特的想法践行到行动中去。大学创新文化是以文化的形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和价值认同促进研究生在创新过程中的内动力生成。

2.大学创新文化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创新精神具有抽象性,但又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贯穿于整个创新活动,弥撒于创造者的心中,体现在创新者的一言一行之中。它是创新行为与创新方式的指导思想,是创新活动每一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大学创新文化是一种感性的文化,它营造一种鼓励人们解放思想,敢于大胆冒险,理解包容、诚信互助以及能够忍受平淡默默耕耘、精益求精的学术情感氛围,将主动、大胆、个性凝练成创新精神的内核。创新前期,研究生需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新中期,研究生需要严谨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创新后期,研究生需要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在这样的气氛熏陶下,创新精神得以滋生与传播,并散发其魅力,从而促使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萌芽,激起创新的火花。

3.大学创新文化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实践

创新行为的实践与创新成果质量的优劣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创新活动往往疏于实践,最终落得纸上谈兵、不了了之的尴尬结局。大学创新文化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文化,它鼓励创新、提倡改革、允许并宽容失败。在这样的学术氛围里,大学所提供的实践平台、建立的奖励机制以及各种创新训练和校园活动,都会给研究生制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可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在实践中收获真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切实感受“接地气”创新。大学创新文化促使研究生创新行为的规范化、精细化、严谨化,并且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求知的好奇心以及积极动手实践的欲望,从而挣脱创新表面化、形式化、程序化模式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N].科技日报,2006-01-01(1).

[2]潘云鹤.谈大学在创新文化环境构建中的使命[J].杭州科技.2001(5):12-14.

[3]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上)[M].山东:泰山出版社,2010.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郭广银,杨明等.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朱清时.缺乏利于创新的大学文化使我们无缘诺奖[J]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1):1-2.

本文为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文化建设研究》S140057.

创新教育作用 篇12

一、克服畏惧思想障碍

畏惧思想, 是创新思维最大的障碍, 因为有了畏惧思想, 就会谨小慎微, 前怕狼后怕虎, 怕失败, 怕困难, 怕犯错误;畏惧思想, 会磨灭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使人在许多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中, 失之交臂;畏惧思想, 使人缺乏活力, 缺乏生气, 创新需要热情, 没有创新的热情, 就没有创新的活力;畏惧思想, 会使人失去信心和勇气, 担心失败, 创新者是不应怕失败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关资料介绍世界体育明星卡尔·耶斯特成功地完成他的第三千次击球后, 记者问他:“耶斯特, 你当时难道不担心这第三千个球的成功与否会影响你一生的声誉吗?”他回答说:“在我的击球生涯中, 我已击球一万多次, 这就意味着我有七千多次是失败的, 单凭这一点, 就足以使我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深知, 成功与失败是同一进程中的两个方面, 错误只不过是创造过程中的一个台阶。因此作为创新者, 应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要大胆的探索, 勇于进取, 无所畏惧, 在创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 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军事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 前者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 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它既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 调动积极性, 启发自觉性, 从而自觉接受教育, 搞好训练;又靠强制的力量, 达到教育训练的标准, 实现教育训练的目标。军事教育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练兵。这种强制性, 有利于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从而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不难看出, 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国防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增强学生的国防知识和技能, 更要发挥国防教育学科的特点和优势, 在“综合育人”上下功夫,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提高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克服畏惧思想障碍的能力。

追求真理、探索创新都充满着艰难曲折。风险和危险时刻都在向敢于从事这些事业的人们发出威胁。没有坚强的毅力和献身的精神, 人们根本不可能开展这些探索并将其继续下去。国防教育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艰苦的训练磨炼,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从而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因此, 高校国防教育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二、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羁绊

传统的理论、观点、方法, 常常束缚着人们的头脑, 特别是对从事发明创造的人更为不利。传统观念常常使人思想僵化, 搞个人崇拜、个人迷信, 不敢提出任何问题, 不敢对任何问题怀疑, 甚至“循规蹈矩”。这种观点念常堵塞创新思维的发展。冶金学家贝塞麦说:“比起许多研究同样问题的人, 我有一个极大的有利条件, 那就是, 我没有被长期既定的惯例所形成的固定观点束缚思想, 造成偏见。我也未受害于认为现存一切都是对的那种普遍信念。”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说:“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 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 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由此可见, 要创新, 就要破除旧的传统观念, 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敢于冲破各种思想束缚, 大胆探索, 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一般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的思维程序。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沿着同一思想进行, 使各种观念在头脑中形成固定的思想锁链。这种习惯性思维程序在创新性思维中, 往往使人思路阻塞。习惯性思维是我国多年应试教育的结果。例如, 几乎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 学生所受到的教育就是每一个问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因而就自觉地养成了局限性思维。其实, 在实际生活中, 当面临难题时, 多方面寻找第二个或更多的答案, 它会产生你所需要的新观点。法国哲学家艾米莱·夏蒂说得好:“最危险的是任何事情只求一个答案。”创新思维就是要跳出习惯性思维的圈子, 凡遇到需研究的和探讨的问题时, 要思考该问题会有几个答案, 这样思路就会拓宽, 就会产生新意。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 只有灵活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和运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 才能防止经验定势、书本定势和权威定势的束缚。正如法国著名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防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 并不是未知的东西, 而是已知的东西。”[1](48)一方面, 任何经验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和实践中产生的, 而且往往只适用于一定的时空范围, 一旦超出这个时空范围, 这种经验的有效性就大大打折扣了, 也就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经验, 绝不能照搬。特别是信息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周期越来越短, 过去成功的经验更不能死板教条地照抄照搬。另一方面, 知识和经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它还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从而获得某些新的特质, 而不能一成不变。我们面对的是变动不居的战争, 上一场战争的经验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下一场战争, 下一场战争也不可能是上一场“战争版本”的简单“复制”。这就更需要军事思维主体打破思维定势、思维惯性的束缚,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开放的思维和进取精神对待过去的经验, 做经验的主人, 而不做经验的奴隶。

国防教育对于推进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是军事科学。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军事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 孕育了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因此, 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 扩大知识面, 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 拓展思维空间, 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三、摆脱懒惰思想影响

创新来源于勤奋。懒惰和投机的人总是想不流血流汗, 靠意外侥幸取得成果, 这是创新中的大忌。创新活动的成功永远是属于肯于吃苦、勤劳勇敢的人们, 它与懒惰、投机取巧的人毫无缘分。治疗懒惰的好办法, 就是要养成勤奋求知、严谨治学的思想品质。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劳一分才”, “聪明在于学习, 天才在于积累”。“有些同志觉得我在数学方面有什么天才, 其实我身上是找不到这种痕迹的。我读小学的时候, 因为成绩不好, 没有拿到毕业证书, 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 我的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但是说来也怪, 从初中二年纪以后, 就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就是我认识到既然我的资历差一些, 就应该多用一点时间来学习, 别人学习用一个小时, 我就用两个小时, 这样我的数学成绩就不断的提高。一直到现在, 我也贯彻这个原则, 别人看一篇东西要三个小时, 我要用三个半小时。经过长时间的劳动积累, 就多少可以看出成绩来, 并且在基本技巧连熟练以后, 往往能够一个钟头就看完一篇人家十天半月也解不透的文章。所以, 前一段时间的加倍努力, 在后一段时间内却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当代的学习者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都要牢记, 在科研和创新的征途上, 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 只有勤奋求知、严谨治学, 勇于攻关的人才能到这光辉的顶点。

军训中要求大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都要以一个军人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要尊敬教官, 服从命令, 听众指挥, 严守纪律, 勇敢顽强, 坚持到底, 坚决完成各项训练科目;学习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要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勤学苦练、吃苦耐劳, 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革命精神。军训期间, 大学生必须遵守严格的军训制度:出早操制度;训练和上课报告制度;按时作息制度。军训中, 要着装整齐, 内务整洁。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 一律着军装, 戴军帽, 脚穿解放鞋, 不许混穿。严格军容风纪, 男生不得留小胡子、长头发。女生不得留披肩发, 长头发一很要扎到帽子里。严格的军训能规范大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促进他们努力学习, 争当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四、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 是个人对自己信念、能力和力量的认识和评估, 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缺乏自信心的人, 总认为自己不够聪明, 脑子不够用, 能力低下, 做什么都不行。遇到困难、挫折、逆境就退缩, 没有抗拒的能力。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担任中国女排教练时, 在谈到中国女排成功的经验时说, “失败是块磨刀石”, “在事业的追求中, 不可能有一步登天、一举成功的幸运儿。可以说没有一个世界冠军不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不会正确对待失败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绝不可能登上事业的顶峰”。不仅是体育比赛如此, 可以说任何一方面的成功都是在克服了各式各样的艰难困苦之后取得的, 不能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失败的人是不能取得成功的。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 许多记者问他:什么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秘诀?爱迪生沉着地回答说:“很简单, 无论何时, 不管怎样, 我也决不允许有一点灰心丧气。”

在中国革命历史中, 我们都会看到, 毛泽东和周恩来无论是战争年代, 还是建设时期, 他们总是充满信心和智慧, 给人以无限鼓舞和力量, 使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在高校国防教育中, 爱国主义如同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不管是集中军训, 还是军事理论课和经常性的国防教育, 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始终在大学生耳边回响。从霍去病驰骋疆场、戎马一生的赤诚到岳飞“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忠烈, 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爱国主义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撞击着大学生的心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 英雄模范人物, 在大学生的脑海中深深扎根。古代国防的兴盛, 近代国防的孱弱, 当代国防的振兴, 惨痛的教训和古今的对比, 唤起了大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自觉地树立起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摘要:在大学生中应加强国防教育。因为国防教育能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思想障碍;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羁绊;摆脱懒惰思想影响;树立自信心,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创新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绿色食品链下一篇:教师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