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链(共8篇)
绿色食品链 篇1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国民的身体健康,因而一直是芬兰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在政府及食品业界共同努力下,芬兰通过完善立法等方式,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以层层监控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为芬兰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了良好声誉。
食品安全从源头抓起
农产品的优质和安全保障始于种子。为此,芬兰农业部要求所有农作物的种子都不得含有相关法规中列举的有害生物体。对肥料也有严格规定,肥料中不得含有任何有害于土壤、环境、人类和动物健康的物质。芬兰的土壤和水对镉的负面影响非常敏感,在相关法规中严格限制肥料中镉的含量。值得注意的是,芬兰对杀虫剂的使用慎之又慎,近年来严格限制并实施监控。
在食品加工方面,芬兰食品法规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操作程序、操作人员的卫生、添加剂(色素、香精、甜味剂等)和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成分的添加、包装和容器的卫生及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的细节都有具体和详细的规定。并且,国家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密切合作,加强食品卫生监控,以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和高品质的加工食品。
企业和商家自觉严格遵守法规
芬兰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企业的法律意识很强,绝大部分企业和商家都能自觉地严格遵守有关法规。2006 年起,芬兰《食品法》的新法规要求所有生产和经营食品的企业制定内部监督计划,目的是使这些企业能够掌控本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隐患。目前,芬兰90%以上的与食品相关的企业都制定和实施了内部监督计划,并通过了芬兰食品安全管理局的检测。
在芬兰,牛奶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品,全国每人每年平均饮用牛奶130 立升。为了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奶制品,芬兰最大的奶制品集团——瓦利奥公司(Valio)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形成从奶牛场到餐桌的完整质量链。
优质奶产品来源于纯净的原奶。为了确保牛奶质量,瓦利奥公司从奶牛饲养抓起。向每个奶牛场主发送《牛奶质量手册》。在长达160 多页的《牛奶质量手册》中,明确规定原奶的质量和卫生要求、奶牛的饲料与喂养要求以及奶牛场生产环境的指标。
(摘自《经济参考报》)
绿色食品链 篇2
文化链与建筑文化链论文【1】
【摘要】文化是一个庞杂繁复的概念,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相关学者从多个研究视角对文化链进行了探求和思考,本文将文化链的相关理论引入到建筑文化体系研究中,试图用跨学科的观点阐释建筑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文化 文化链 建筑文化链
1 引言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社会的灵魂。
文化含义极广,仅文化一词而言,世界上就有多种解释的方法。
《辞海》上解释文化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
《大英百科全书》对于文化的解释则是引用美国著名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该书中收集了166条文化的定义,这些定义分别由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分析学家、哲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学家所界定。
“文化”一词,英文、法文都写作Culture,它是从拉丁文中演化来的,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等意项。
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他阐述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文化从宏观层面来讲,有宇宙文化、自然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
从微观层面上讲,主要有文学、艺术、绘画、音乐、诗歌、电影、建筑等。
可见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强,是一个大而宽泛的概念。
2 文化链浅析
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一种有机的整合。
探求人类文化进步的丰富形态和基本途径、挖掘人类生存的基本规律一直是研究学者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有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链的概念。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王宁宇教授指出,“文化链概念是基于世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个系统观念,主张放开视界,将散在各点上的问题联系起来寻求其在整体中的位置关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项共同的规范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晓丽研究员在多年民族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如果将一种文化看成是一个头尾相接的文化链条,那么这个文化链条是由若干个文化环组成。
每个文化环都隶属于一个文化链条,因此每一个文化环必定与所属的文化链条直接连接;而文化环与文化环之间,有的是直接连接,有的则是间接连接,有的是依次相接,有的可能是几个文化环与一个文化环同时相接,还有的是几个文化环交叉连接在一起。
在一种文化里,不论有多少个文化环,不论文化环以什么形式连接在一起,它们总有相扣之处,形成一个内容交叉而丰富、连接形式多样而紧密的文化链条,而其中每个文化环都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意义”。
因此,她认为“文化链是指文化与文化之间(包括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形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现象”。
这些学术思想从现象人类学的角度非常精准地挖掘出文化现象的本质,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状态,对世界范围内各种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的特点、模式也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同时,也有学者从企业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链的相关概念和思考。
认为文化链是指企业文化是由价值、行为、制度、物质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全面联系的整体,其目标是为构建企业竞争优势服务。
在《文化链》一书中,作者林竹盛认为:“在一个系统中,通过事物的内在规律,把多种要素连接起来,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前后依存,环环相扣,彼此互动,由此形成一个不断增值的连锁关系,称为链”。
这里所说的“文化链”是指在“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与组织发展变革同步的文化创新系统。
它是基于组织学习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协同和文化创新对发展能力的提升为理论支柱,以构建学习型文化为基础,以学习型文化创建基模为操作思路,完成了一个严谨的架构体系,文化链就是文化创新系统。
魏中俊、包训文从产业开发角度提出了“文化产业链”,提出经济开发区应该在整体优化设计基础上,构建由会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社区文化等组成的文化产业链。
由于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文化链的理论被人们不断拓展,研究学者对于文化链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文化的本质探求方面,在其它领域也有所延伸。
李华兴、张元隆在《维新志士的心态与变革的文化链》一书中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戊戌维新的心态,对驱动和制约变革的文化链进行了深层思索。
张捷在《书法文化链与“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起到链接、枢纽、节点功能,可以形成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和底蕴深厚的围绕书法文化的一个文化体系和集群,这就是所谓书法文化链。
另外,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现象都可以被称之为文化链条的载体,诸如“兰花文化链”、“圣诞文化链”等等。
3 建筑文化链浅析
建筑是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象征。
就广义而言,建筑是一种文化,或者说,文化包含着人类的建筑。
从狭义而言,建筑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建筑文化现象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差异性、同质性、多元性逐渐被研究学者所重视。
随着建筑文化研究价值的逐渐彰显,建筑与文化的关系逐渐为人认知,遂兴起研究热潮。
从文化角度对建筑现象进行审视、分析和判断已经成为当代研究建筑的主要方向之一。
这方面的论文、著作逐渐丰富。
同时,相关的会议不断召开。
在北京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会议主题之一就是“建筑与文化”。
此次大会提出的《北京》中写道:“建筑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是一体之两面。
一方面,文化的全球化推动着地区的迅速变化与发展;另一方面,建筑文化和当地的生活方式结合得最为密切。
随着全球各文化之间同质性的增加,发掘地域文化精华也愈显迫切”。
“全国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相继召开,在昆明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建筑创作的未来”。
由此可见,建筑文化的跨学科研究是一个非常深厚、也非常迫切的课题。
我们知道,从文化层面而言,有“岭南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等多种不同的研究,这种地区文化观念势必对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也是中国建筑文化在地区上的差异性的根源之一。
建筑文化现象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观念的差异以及社会层次素质带来的审美标准的高低。
建筑文化链与文化链一样,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因此,我们可以用文化链的学术观点探求建筑文化的相关特性。
王晓丽研究员曾经指出,“如果将一种文化看出是一个头尾相连的文化链条,那么这个文化链条是由若干个文化环组成,其中的每个文化环都隶属于这个文化链条”。
同时,“文化的自生,是文化本身具有的特征,不论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形成什么状态的多链现象,其所有的文化环和文化链均是在自生的前提下,与其他文化环和文化链共同生长的,这就是文化共生的现象解释”。
在相关论文中,王晓丽研究员对于文化环、文化链的阐释生动形象、层次合理、评析精准,根据文化现象的经典阐释去解读建筑文化,可以非常清晰明了地阐释建筑文化的独特内涵。
笔者《建筑文化多元性的本质特征》一文中就引自了《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中“文化现象的解释”的相关观点来阐述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共生性。
在此,我们引申开去,将这种文化链的相关学术思想进一步解释中国传统民居丰富的建筑文化。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民居在我国面广量大。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类型及其特点,除了受到人居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尽管受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活习俗要求等的限制,但民间匠师在充分利用地形和室内空间、就地取材以及创造朴实的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如北京四合院是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代表,四合院多半按南北向中轴线作纵向排列,一般分前后两部:前有大门,常偏于中轴线东侧,面向院门设有影壁。
由前院经过设在中轴线上的二门――垂花门或屏门到达内院,内院面积较大,正房朝南,有良好的采光。
江南地区由于气候温和多雨,因此苏、浙、皖一带民居的屋面与支撑结构较北方住宅轻巧,且出檐较深,房屋朝向多为正南或偏东南,房屋高大且门窗较多,南北敞开,以利通风。
河南西部地处黄土高原,有良好的土质,也有丰富的石材,故常采用土坯或砖石建造封闭式的窑洞。
福建客家土楼是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泥土夯建高大厚实的土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外人不能轻易入内,同时又能联合全楼的力量共同抵御来犯之敌。
土楼既是客家人的躲避风雨的居所,更是他们深深依恋的精神家园。
广东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有平原,也有山区,气候炎热,湿度大,建筑材料十分丰富,民居在平面布置上一般为三合院,正屋中间为厅,左右两侧为卧室,厅前为院子,左右建厢房,厅内靠后墙处设有木阁楼,这种三合院式的住宅,可以发展组成多进的一个大建筑群。
至于少数民族的住宅建筑,更是形态各异。
由此可见,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艺术中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种建筑文化链是由居民居住方式、建筑样式、建筑制度等组成的有机、系统的整体。
正如文化研究学者指出的,中华民族文化内部的相互链接表现为两层含义:首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链接,其次表现为同一民族内部不同地区的文化存在着差异并且相互连接,这样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完整内容。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正是中华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性的体现,它代表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内涵。
4 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互相渗透和综合发展以及城市建筑学从工程技术性走向社会综合性,则成为必然趋势,这正是本文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
本文力求充分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利用跨学科优势对建筑文化研究进行完善与补充。
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其文化链的特性显而易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并不是附着在建筑外部的表象,而是建筑本身多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借鉴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建筑文化的种种现象,探求建筑文化的本源,为建筑文化学的定位寻求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将建筑文化置于更加广大的时空当中,必然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建筑文化的特殊性和价值所在,这对于探讨建筑文化链与地区差异性之间的逻辑联系,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域性建筑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食品业“链”战攻略 篇3
而同时,绝大多数的中国食品企业还是依托前店后厂的个体经济,或者局限在区域市场的满足上。当然,中国的食品行业也有像青岛啤酒、娃哈哈、光明等规模较大,企业经营规范的大型本土企业。但是在对食品行业的价值链认识上,对新经营形势下的食品企业的挑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食品行业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的用3C来形容,customer(客户)、competitor(竞争者)、change(变化)。
客户的挑战来自市场细分和消费者快速响应。食品行业的客户是典型的大众市场,但是随着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结构的改变,食品行业客户也走向细分;食品的品质保障、消费趋势把握、消费的季节与周期性、产品传递渠道的长度等原因都决定食品行业要生存必须快速满足终端消费者多变的需求。
竞争的挑战来自产业的纵向一体化与低成本竞争。国外大型食品企业很早就开始了对产业链的整合与兼并,进行全球的布局,力图在几个专长领域取得垄断地位从而避免过度的竞争。如达能在饮用水领域的兼并、卡夫在饼干业的整合。而面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和人力的低成本竞争,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和全球采购都没有太多进一步压缩的空间,余下的策略只有从产业的价值链上创造和占取更多的空间。
变化的挑战来自客户、竞争对手、原料商、代工商,但是归结到一点就是经营方式的改变。由单一市场的单一需求转变为细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由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大规模定制经营,企业每天要处理的订单也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这种订单的变化,实际就是市场对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最好注释。
中国食品行业的唯一出路
面对如此之多的经营挑战,中国食品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挑战。多数中型食品企业如何生存?大型食品企业如何由辉煌走向卓越?中国食品企业如何与家门口的国际食品巨头争夺明日的市场?
出路只有一条,导入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实现产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供应链管理是对产品从原材料生产、物资采购、产成品制造到商品批发分销、零售的所有企业协同过程的管理,它不同于企业内部管理,更不同于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更是一个企业的战略层面的取向,更多的是战略决策与协同标准的管理。
供应链管理对于中国食品企业来说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也是协同效益产生的根源。具体表现在:
★ 食品业的价值链正由上游向终端倾斜,谁最接近消费者、谁最能把握消费者需求,谁就能在整条价值链上有更大的发言权。而企业对终端的掌握,只有两种方式:直销和渠道,对于食品这种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渠道的能力就是对终端的需求把握能力。
★ 中国国内经济区域特点和地理分布,使得食品销售渠道,还是以多品种、小批量、分销网络形式为基本特征。根本有别于国外大型零售商直接与品牌商交易的扁平模式。如何管理逐级放大的渠道组织,特别是分销渠道,是中国食品行业供应链侧重点所在。
★ 长期的战略或伙伴式的联盟关系逐渐取代合同式短期的供应关系成为供应渠道主流,同样在销售渠道上,品牌商也将更加依赖稳定强大的一级批发商来掌握诸多的2级、3级分销商。
★ 企业的明确定位、细分市场和消费人群、专业分工,使得不同食品产品的供应链呈现个性化特征。渠道的建立、渠道的交叉、渠道的掌控,成为食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点。
★ 食品的安全、保质等要求使得食品的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物流与计划、订单信息传递的迅捷性要求高。渠道响应能力最集中的表现在渠道订单上。
渠道为本
供应链管理是使得中国食品行业摆脱现有弱点,强化自身优势的最好武器,而针对食品行业的特定性,渠道管理,尤其是渠道订单的管理又是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所在。渠道能力是一种持久的、不可购买的、不可转移的、与中国消费市场现状密切相关的能力,而正是它的不可替代性,使得渠道能力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且中国企业对本地消费市场的熟悉,也使得渠道能力是中国食品企业的比较优势所在。
法国达能参股娃哈哈、乐百氏,主要看重的就是其市场份额、广而深的销售网络,他们借助这个成熟的渠道把自己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DELL是利用了新的手段—互联网重新构筑自己的渠道网络,通过这个扁平而快捷的网络,减少自身的成本损耗、加大大规模定制力度,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加快自身资金的流转,从而最终实现在IT硬件产品上的全球竞争能力。
协同模式驱动供应链管理变革
食品行业的供应链业务渠道协同模式可以分成“战略伙伴”模式,“重要伙伴”模式,“大众市场”模式,“复合”模式与“低回报”模式。
产品品牌商根据公司的规模、技术支持能力选择合适的模式与多家供应商建立合适的战略协同关系,这是决定供应链绩效的主要因素。只有当一个公司发展其协同战略时,公司才能获得供应链带来的财务和经营绩效的最佳水平。
为在业务协同上获得成功,企业必须要清楚地了解供应链上伙伴的类型和特点,以及支持合作关系所需要的技术。合作强度不同,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
食品行业以往的合作更多是“大众市场”模式,其将成本作为合作中的最重要因素,它拥有很多个供应商选择,合作的深度非常有限。关键的问题是力求获得物料和交易成本最小,同时在合作关系支持流程和基础设施方面无需大量投资。
未来的供应链协同发展方向应该是由“大众市场”转向“重要伙伴”,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供应链上的协同成本,通过信息共享、高效业务处理降低渠道库存、加快资金流转、加快产品开发与推出速度,最终实现供应链上新价值的创造。
业务协同的深度和对渠道伙伴的控制力,是决定供应链竞争力和价值链价值分配权重的主要因素。嘉士伯是全球第五大酿酒集团,它采用了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后,使得其瑞典的130个订货商能够直接通过爱立信WAP电话把订单输入公司系统,而这些订货商面向1500个零售商店。增强经销商的供应链协同后,瑞典嘉士伯由原来的5个电话销售中心和销售部门减少到1个客户中心,客户记录、库存水平以及供应链其他方面的情况一目了然。而且客户可以很快确认自己订单状况,嘉士伯也能确定最有效的运输路线和时间,并很好地计划和管理自身的生产与库存。目前,瑞典嘉士伯一个50人的电话销售团队每月处理18000个常规客户,超过70万订单(近5.5亿升啤酒和非酒精饮料)。
供应链管理对渠道协同的改进
供应链是价值链物理上的实现形式,供应链管理以整个供应链作为管理对象实现对最终客户的价值提供。供应链协同按其层次分,有操作和业务流程协同、管理和业务标准协同、战略协同,供应链协同按内容分,有订单协同、财务资金协同、需求预测协同、需求计划协同等,订单协同是各协同工作开展的基础。业务协同水平的提升伴随着协同模式的转变而深化。
订单是最基础的渠道行为,订单流程是渠道组织结构的重要依据,订单信息是相关业务控制的重要依据。快速的订单响应保障渠道库存信息的准确和渠道库存与市场销售的最佳平衡点,而且订单快速完成也促进资金周转的加速,提高资金的时间价值。
订单管理实际上关联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财务控制、供应商管理、需求预测、电子单据(供应链管理系统)等诸多因素。因此说订单管理是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优劣的关键否决性一票,是不为过的。以订单管理驱动流程优化,进而实现渠道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食品企业应该遵循的规律。
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模式
时间进入2004年,供应链管理对于食品行业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供应链管理开始走下神坛,很多企业已经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引入企业战略。
作为国内啤酒业老大,青岛啤酒的二次创业把价值链拉动作为三大策略之一,全力推广供应链管理模式。青岛啤酒集团销售公司,由于它的机构横跨全国,销售环节复杂,手工难以管理,容易在一些环节出现失控现象。为了实现订单快速响应,加强渠道控制,减少区域间冲货,统筹安排库存,加快资金周转,避免财务风险,实现管理规范化,降低管理费用,提高新鲜度管理,该公司于2003年5月实施销售渠道管理,并在2003年底实现了包括销售渠道、供应渠道在内的全程供应链管理。
更多的食品企业也开始把眼光从企业内部的ERP等管理工具转向效应更明显,见效更快的供应链管理战略。
中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双汇集团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提升。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从供应商、制造商到仓库和商店等都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共享。
总结国内企业供应链实践,对比国内外供应链实现的生态环境,我们对供应链管理的实现和改进方向归纳如下:
★ 业务协同与组织协同并重;
★ 打通渠道,实现渠道能力优化提升;
★ 以订单为供应链绩效驱动,以渠道流程固化、优化来改进业务效率与效果;
最终实现低成本,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能力:
★ 组织协同:供应链管理首先需要各企业作为供应链组织参与,其管理的核心和突破口是渠道成员,在供应链管理不断改进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对各级渠道成员、非渠道成员、直至所有的供应链成员的管理。
★ 业务协同:供应链上业务、销售订单、采购订单、促销活动、新产品开发、库存管理等业务的协同,信息的畅通和业务标准的统一是业务协同的基础。
★ 订单驱动,流程改进:基于订单流在供应链流程中的基础性地位,供应链上的流程改进必然是由订单的流程改进开始,由订单驱动。订单流程改进后,高效率的订单业务流要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匹配,必然导致需求预测、计划、配送、仓储、财务、库存等业务流程的提升,最终达到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改进的目的。
★ 协同、高效率,供应链绩效提升:组织的共同参与、组织内和组织间业务流程改进的结果是供应链绩效的提升,供应链绩效提升直接表现为供应链在业务、信息、内外部管理方面协同能力的增强,对食品行业来说,是构建出与产品相对应的效率型供应链。
冷冻食品物流链断何处 篇4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快捷生活和舒适生活的追求,冷冻食品发展迅速。根据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内地冷冻食品的年产量在2500万吨以上。另一方面,截至目前,我国共拥有2500多家规模以上的肉类食品厂,年产肉类6000万吨,且产量以每年5%的速度在逐年递增;规模以上的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并以每年20%的幅度逐年递增;规模以上冷饮业4000多家,年产量150多万吨,并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规模以上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且每年以30%的速度在逐年递增;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且每年以4%的速度逐年递增[1]。
2冷冻食品为什么需要冷链
2009年11月15日,我国《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国家标准GB/T 24617-2009(下简称《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标准指出冷冻食品(frozen foods)是指以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可食用农、畜、禽、水产品等为主原料,经预处理、速冻、包装等工序,在-18℃以下储运与销售的食品[2]。
在《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6(修订版)中指出,冷链是指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物品的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
为了实现冷冻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保证,除了生产加工企业的技术控制,更多地依赖于包括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整个物流环节的温度控制和物流管理。因为冻结状态下的冷冻食品,尽管其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但微生物并未被杀死,在流通过程中,一旦冷链中断或者温度失控,发生升温或者解冻,就会使残存微生物急剧繁殖增生,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引发食物中毒。可以说,冷冻食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物流过程规范化管理是保证冷冻食品品质的基本保证,严重影响到冷冻食品的食用安全[3]。可见,为了保证冷冻食品始终保持在-18℃以下储运与销售,冷冻食品必须有一条完整的冷链与之相配套。正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黎明所说,冷链物流是由一条“线”和多个“点”构成的完整“链条”,每个时点都不允许断掉。只要一个点出现了断裂,整个冷链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4]。
3冷冻食品物流链断何处
虽然冷冻食品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但是由于之前《国家标准》迟迟未出,我国冷冻食品物流市场混乱不堪,仅福建和上海出台了食品冷链物流的地方标准,如福建于2005年出台了DB35/T611-2005《冷冻食品储存、运输企业良好操作规范》和DB35/T621-2005《冷冻食品储藏、运输通用技术规程》、上海于2007年出台了DB31/T388-2007《食品冷链物流与技术管理规范化》。虽然《国家标准》于2010年3月1日开始实施,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大,长期混乱的冷冻食品物流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观,冷冻食品物流经常出现断链状态。
3.1 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断链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和市场竞争的发展,一个产地生产的冷冻食品要经过长途运输到达不同的销售地,为了确保冷冻食品必须处于-18℃及以下的温度要求,必须采用各种带有冷藏设施的运输设备,如冷藏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同时,为了保证冷冻食品的温度要求,冷藏车在装载货物前,车厢必须进行预冷,日本国家标准是-10℃以下,美国是-18℃以下,考虑到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在《国家标准》中就规定,运输设备厢体应当在装载前预冷到10℃以下,运输设备厢体应配置外部能直接观察的厢体测温仪,或配置温度自动记录设备全程记录运输过程中厢体的温度,在运输装载前应对运输设备内壁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
然而,目前我国冷冻食品在运输过程存在的实际问题是:①我国大部分冷藏车在装载货物之前没有进行预冷和清洁消毒;②多数冷藏车在运输过程没有装备温度自动记录装置;③考虑到油耗和人为因素,相当多的冷藏车不能保证全程运输过程处于-18℃及以下温度,很多司机会中途关掉制冷机;④冷藏车在装载商品时,随意堆放,商品与车厢厢壁周围没留有足够的缝隙,无法保持冷气的循环,导致车厢内食品温度不均衡;⑤冰块+棉被的土法运输方式在冷冻食品物流运输中依然存在。
3.2 装卸搬运过程带来的断链
在冷链物流中,装卸搬运是发生最频繁,也是最容易引起食品温度发生变化的活动。在现实中,受作业条件制约和人为观念因素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的装卸货作业都是在常温环境中进行。有时由于装卸数量过大或实际商品数目与清单发现问题,导致装卸货时间延长,冷冻食品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常温环境中,无法达到规定的温度要求。
在《国家标准》中规定,产品装卸或进出冷库要迅速,在装卸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作业环境温度和时间,保证食品温度不高于-12℃。国际标准中,-12℃是冷冻食品可接受的最高温度。如果没有密闭装卸口,应保持运输车门随开随关。
3.3 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断链
在《国家标准》中规定,冷冻食品储存冷库应符合食品卫生场所要求,应有足够的容量和适当的制冷设备,保证冷库温度达到-18℃以下,冷库温度波动控制在±2℃以内。冷库宜建有能控制温度在15℃以下的封闭式站台,并配有与运输车辆对接的密封装置。存储产品应以不影响空气循环的方式放置,不与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直接接触,与墙、天花板或地板之间距离应至少10厘米。
目前在冷库管理上,由于用电高低峰谷价格不一样,为降低用电成本,冷库管理者往往会在用电低价阶段开启制冷设备,尽量降低温度,到用电高价阶段尽量少开制冷设备,虽然冷库温度尽量保持在-18℃以下,但冷库温度波动会比较大,有时甚至超过±4℃。有时由于制冷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如设备管理者责任心不强,都可能发生冷库温度的波动超过允许范围。在冷库建设中,早期的冷库几乎都没有封闭式站台,更不可能有与运输车辆对接的密封装置,因此,装卸货只能在常温下进行,而建有封闭式站台的冷库,实际操作中经常是大门洞开,很难保持在15℃以下的温度。在仓储管理中,每个企业对冷库管理的要求参差不齐,有的冷库严格遵守商品的摆放与墙、天花板或地板之间的要求距离,而有的冷库在实际操作中对这方面管理不严,食品甚至直接与墙、天花板或地板接触,这将严重影响冷气的循环,很难保证冷冻食品的温度要求。
3.4 配送过程中发生的断链
配送一般是指近距离的运输,由于城市交通管制,配送的车辆一般选用1吨左右的小货车,装载量小,但即使是小货车也不能保证全天候配送,在上下班高峰期,大部分城市某些路段连小货车也禁行,而当前我国许多超市、卖场都位于市中心,这使得冷链物流的配送成本加大了。目前,我国冷冻食品的城市配送一般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来做,也有一部分是供应商自己做,由于供应商对配送成本的严格控制,冷链配送中普遍存在着低价竞争,冷链物流企业苦不堪言。由于配送一般是近距离的,再加上目前我国许多超市在收货时对冷冻食品温度没有检测,为了控制配送成本,许多冷链物流企业的配送车辆基本上是不开制冷机的或时开时停,夏天除外。即使部分超市如沃尔玛、好又多等对冷冻食品有检测温度,即使国家标准已经开始实施,受当前地方环境制约,他们在收货时也降低了标准,以福建省为例,沃尔玛、好又多对冷冻食品的收货温度为-8℃。而在《国家标准》中规定,冷冻食品运送到销售点后,产品温度高于-12℃时可通知货主,拒收或与货主协商处理措施。如果所有商超都严格按照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开始执行,冷链物流的配送成本将大大增加,冷冻食品生产企业将面临更为艰难的生存环境。
另一方面,配送中的断链更来自于弱势的物流企业与强势的商超效率低下的对接,目前,我国许多超市没有实行预约收货制度,货到超市后按先后顺序排队,当碰到收货高峰期时,收货甚至要等待2~3小时,冷冻食品没有专门的收货口,也必须在常温下排队,夏天有时会有一些照顾。一般来说,肉类食品储存温度每提高6℃,细菌将增加一倍。冷冻食品脱离冷链的时间超过30分钟,会造成隐性或显性的缺陷、变质,使产品的生鲜度大大降低,这也是我们从超市买回速冻水饺、汤圆时经常会煮破的原因。[5]有实行预约收货制度的超市相对来说,收货效率高多了,等待时间也短,更能保证冷冻食品的温度要求。
3.5 零售过程中发生的断链
冷冻食品进入商超、卖场后应立即放入冷冻陈列柜。2006年10月开始实施的《超市购物环境标准》规定,超市冷冻柜温度应低于-18℃。目前,我国商超的冷冻陈列柜部分是没有盖子的,或有盖子但为方便顾客购物,盖子基本上是无人管理、处于敞开状态的。如果冷柜盖子一直是敞开的,随便暗访几个超市,可以发现冷柜温度时常达不到这个标准,各类冷冻食品放置其中,就远远达不到这样的保鲜标准,甚至还会引起食品发生霉变。虽然,业内人士提醒,选购冷藏、冷冻类食品,要从温度达标的冷柜里选取,最好位于下层、确保是低温保存的,但经过顾客翻动,很难保证质量。
在《国家标准》中规定,冷冻陈列柜应配有温度仪表,冷冻陈列柜除了除霜和装货时间外,应保持在-18℃以下。冷冻陈列柜中的冷冻食品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下,短时间温度回升不宜高于-12℃,除入货和顾客选购冷冻食品时,冷冻陈列柜应保持柜盖闭合。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超市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冷冻陈列柜,保证柜盖在无人购物时处于关闭状态以控制温度。
3.6 消费者自身行为带来的断链
俗语说“冷链断在最后一公里”,这句话是目前我国冷冻食品物流最后一程的真实写照。虽然2007年,一则雨润公司的广告“全程有冷链”,让普通大众知道了“冷链”的概念。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知识的贫乏以及观念的滞后,我国绝大多数民众购买冷冻食品时没有自备保温袋,相当部分的消费者从超市购物到家时,购买的冷冻食品已经开始解冻,但许多消费者又把解冻的食品再放入冰箱冷冻,根本没有意识到冷冻食品必须全程处于冷链状态下,才能保证食品品质安全。因此,当遇到消费者投诉说速冻水饺、汤圆很容易煮破,口感不好,甚至变质时,冷冻食品生产企业也觉得很冤枉。
4造成冷冻食品物流断链的原因分析
4.1 成本问题
造成冷链断裂的主要原因还是成本问题。据了解,如果使用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冷冻食品生产企业物流成本将达到产品销售额的50%-70%,而采取土法保温或常温运输方式,物流成本可能只有20%。目前,我国冷冻食品市场和冷链物流市场还处于低价竞争的阶段,中国制冷协会副秘书长杨一凡认为如果采用严格的冷链运输标准将增加供应链成本2倍以上,这将使许多冷冻食品生产企业散失竞争力[6]。
4.2 诚信问题
一方面是冷链物流企业的诚信问题,由于冷冻食品生产企业的压价以及冷链经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冷链物流企业为了生存,不惜不顾信誉,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等过程中断链条。另一方面是零售商的诚信问题,在冷链物流企业与商超对接中,冷链物流企业虽然保证全程按达标温度冷藏运输,但有时由于超市收货效率低下,冷冻食品因为等待时间过长,导致温度超过允许,超市往往把责任归于冷链物流企业。
4.3 知识和观念问题
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冷链在我国还是个新生儿,不管是社会还是民众对冷链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不管是冷冻食品生产企业、冷链物流企业,还是商超都普遍认为,冷链即使有时有点纰漏也不是很大的问题,最多只是产品质量问题,又不会吃死人。很多民众只看到冷冻食品表面的光鲜,却不关注冷冻食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手中是否都有严格的温度控制,否则,即使表面再光鲜,那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4 标准执行问题
虽然《国家标准》于2010年3月1日开始实施,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执行力度,冷冻食品物流市场还是一片混乱。
在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下,对冷冻食品来说,要保证冷链的完整性,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冷冻食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国家标准的出台和实施能够缩短这个过程。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快捷生活和舒适生活的追求,冷冻食品发展很快。文中首先阐述了冷冻食品与冷链的关系;接着在对冷冻食品运输、储存、配送等过程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冷冻食品物流主要的断链点;最后对断链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冷冻食品,冷链,物流,断链
参考文献
[1]张俭.冷链:正在崛起的市场[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0):43-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国家标准[EB/OL].(2009-11-15)[2010-11-30].http://www.csres.com/detail/207893.htm.l
[3]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EB/OL].(2008-7-9)[2010-11-30].http://wenku.baidu.com/view/da882208763231126 edb1143.htm l
[4]赵延勤.冷链物流“冷”才是硬道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3):63-63.
[5]沈默.北京奥运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加速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2):70-73.
绿色食品链 篇5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被誉为继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是工业经济时代转型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动力。2018年区块链发展趋势如何? CIFC智库 区块链 百人会认为,2018年将是“区块链 ”元年,区块链技术将与产业应用结合,将以“区块链 ”为核心,构建区块链 金融、能源、物流、文化、媒体、娱乐、工业、农业、知识产权、旅游、房地产等行业与领域的应用模式。
区块链技术应用全景图基于鲸准对区块链项目梳理分类:
一、底层技术及基础设施层基础协议:
基础协议通常是一个完整的区块链产品,类似于我们电脑的操作系统,它维护着网络节点,仅提供Api供调用。这个层次是一切的基础,使用网络编程、分布式算法、加密签名、数据存储等技术来构建网络环境、搭建交易通道以及制定节点的奖励规则,典型的例子国外的以太坊,国内的NEO(小蚁)。
硬件:区块链相关硬件则主要由比特币矿机的制造售卖厂商以及区块链路由器提供商构成。嘉楠耘智是国内最大的ASIC芯片设计研发企业,已获得趵朴投资、锦江集团、暾澜资本等近3亿融资,此轮融资后该公司估值近33亿人民币。旗下的阿瓦隆矿机,以先进的架构和优秀的性能,受到各大矿工的追捧,经常一机难求。
二、通用应用及技术扩展层通用应用及技术扩展层主要是为了让区块链产品更加实用以及面向开发者提供服务以便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这一层使用的技术基本没有限制,之前提到的分布式存储、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均可被使用。
快速计算:快速计算主要是在底层区块链基础上进行优化,借以解决底层区块链固有的一些问题,提高区块链的计算速度。例如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是创建一个能够以高容量和高速度进行交易的参与者的安全网络,具有即时付款、扩展性强、低成本、可跨区块链交易的特点。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就是“可编程合约”,或者叫做“合约智能化”,其中的“智能”是执行上的智能,也就是说达到某个条件,合约自动执行,比如自动转移证券、自动付款等,这将是区块链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部分的项目主要是保障开发的安全性以及区块链网络中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可以使得开发者进行更加安全的开发和管理应用程序,个人和企业的交易数据得到保障。
数据服务:数据服务主要包括数据共享、数据库、数据保护三项服务,数据共享项目是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市场和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提供数据保全和安全存储的服务则构成数据保护,数据库则是为开发者或企业提供数据库基础设施。区块链BAAS:区块链BAAS是基于已有的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去中心化平台,提供基于公链的实例服务。企业解决方案:
区块链解决方案为区块链的企业级应用,为特定的商业场景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挖矿服务:挖矿服务主要为需求方提供算力,此类项目要么与矿厂进行合作,要么集合全网用户的算力进行再分配。防伪溯源:平台级别的防伪溯源项目一般基于区块链、物联网等相关技术辨别商品、产品的真假,解决中间链条不透明的问题。
三、区块链 行业应用层【金融】
区块链项目在金融领域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支付、房地产金融、企业金融、保险、资产管理、票据金融等领域。在国内,不仅是新兴区块链创业企业,如中国银联、招商、民生等银行和蚂蚁区块链、众安科技在内的科技巨头已经开始布局并落地了相应的平台与项目。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对于金融各个环节的风险有了更好的把控,从而降低了金融流程中的成本。【娱乐】
区块链应用较为早期的2C类业务主要衍生在娱乐社交领域。在音乐创作中区块链可以帮助创作者规避抄袭的争议。基于区块链做的虚拟偶像、游戏、直播等项目让虚拟财产交易和保护更加透明。游戏行业是非常火热的一个应用概念,因为游戏账号和游戏装备是最常见的一种虚拟资产,最容易与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相结合。ugChain团队(UGC币)近期将有新的应用产品发布,希望可以推进区块链在游戏行业和虚拟资产中的发展。
【物联网】曾有机构预言供应链和物联网将是区块链迅猛发展的下一片沃土。这得益于区块链带来的交易共享性和不可篡改性,这提高了供应链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实体协作沟通效率,改善了多方协作时的争议。【医疗】
针对医疗的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区块链的匿名和去中心化的特性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让医联体之间进行远程数据共享、分布式保障与存储管理更加安全。【能源】
在能源领域最为广泛应用的是智能电网。针对每一度电用区块链可以从来源到使用建立完备的数字档案,为电站提供数据支持和资产评估依据。区块链还可以释放分布式资源的多余电力,如回购民用屋顶太阳能产生的冗余资源。
【公益】在公益事业中,应用最多的还是区块链的溯源能力,追溯善款的去向,让捐赠者安心; 【农业】也是利用区块链的溯源能力,追溯农产品的来源,让食用者放心。
绿色食品链 篇6
4.1 冷库要求
4.1.1 冷库库房温度应满足畜禽肉贮藏的条件要求,温度波动不应超过±1 ℃,并确保库内温度分布均匀。
4.1.2 冷库库房应满足畜禽肉冷藏的卫生安全要求。
4.1.3 冷库门应设置空气幕或软门帘,冻结物冷藏间宜设置回笼间。
4.1.4 冷库库房宜设置封闭控温月台及与运输车辆对接的升降平台、滑升门和门套密封装置。
4.1.5 冷库应配备温湿度记录仪,温湿度记录仪应能准确反映库内空气的平均温湿度。温湿度记录至少保存2 年。
4.1.6 冷库应具有防媒介生物(如鼠、蟑螂、蝇等)功能的设施。
4.1.7 库房内的装卸堆码设备应便于货物的快速装卸,并能适应低温高湿的环境要求。
4.2 冷藏要求
4.2.1 冷卻肉的入库温度应不高于其贮藏温度。冷冻肉的入库温度应不高于-12 ℃。
4.2.2 冷却肉和冷冻肉的贮藏条件见表2。
4.2.3 货物堆码不应影响库房内气流组织。
4.2.4 出库宜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5 冷藏运输
5.1 控温运输工具要求
5.1.1 冷藏集装箱、铁路冷藏车、冷藏汽车和冷藏厢式挂车等均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5.1.2 控温运输工具厢体应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应无毒、无害、无异味、无污染。
5.1.3 控温运输工具应配备能连续记录并输出且不可人为修改的温度记录装置。
5.1.4 运输工具内部材料应光滑、不渗透,并容易清洗和消毒。
5.1.5 运输畜胴体的冷藏车厢体内应有防尘和吊挂设施。
5.2 装运要求
5.2.1 装载前应进行检验检疫,并检测温度,做好相关记录。
5.2.2 装载冷却肉前,宜将控温运输工具厢体预冷至10 ℃以下或货物要求的运输温度;装载冷冻肉前,宜将控温运输工具厢体预冷至-3 ℃以下或货物要求的运输温度。
5.2.3 冷却肉和冷冻肉不应在同一控温空间内运输。
5.2.4 运输技术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6 销 售
6.1 销售场所应干净卫生。应配备与批发或零售能力相适应的冷库和冷藏陈列柜。
6.2 检验合格待销售的畜禽肉应尽快置于小型批发用冷库或冷藏陈列柜中。
6.3 小型批发用冷库及冷藏陈列柜应配有温度仪表,除装货和融霜时间外,其贮存温度应符合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温度规定。
6.4 冷却胴体宜在10~12 ℃环境中进行分割销售。
7 包装和标识
7.1 包装
7.1.1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应安全、无毒、卫生、无污染、无异味。
7.1.2 包装材质和规格应满足装卸、堆码、贮运和销售的要求,应具有一定的保护性。冷冻肉的外包装还应具有防潮性。
7.1.3 同一包装内的畜禽肉品种、部位和规格应一致。
7.1.4 运输包装尺寸以及托盘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7.2 标识
7.2.1 标识应字迹清晰、持久、易于辨认和识读,内容应准确、清晰、显著、规范。
7.2.2 标识内容应包括品种、产地、数量、质量、等级、商标,认证标识、贮存条件、保质期、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合作社或经销商)、地址和联系电话等。
7.2.3 具有有关认证的畜禽肉,应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使用认证标识。
学术主持:李江华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绿色食品链 篇7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营养、多样化、个性化、食品保质期等要求越来越高, 食品企业的生产也正在从以前的大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发展。1996年Zuurbier等学者在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供应链 (food supply chain) 概念, 黎继子、周德翼等[1]认为食品供应链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商流管理阶段 (食品企业的产出到消费者消费前的商流阶段) ;第二阶段为集成物流管理阶段 (ILM) , 食品企业的物流管理从市场向上游一直拓展到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 强调生产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对整个物流环节的成本控制;第三阶段为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阶段 (SCM) , 进一步延伸到最上游的食品企业供应商 (如原材料供应商的供应商等) ,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跟踪控制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 以便快速、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问题。Eloranta E[2]对供应链的构建了一系列关键指标并进行了相应的敏捷和协同分析, 但是没有考虑到大规模定制的条件。本文在大规模定制、供应链、质量链、协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针对食品企业的大规模定制质量链, 并对其进行协同分析。
一、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
(一) 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定义
大规模定制按顾客个性化定制要求及其订单标准来组织生产, 这样对大规模定制企业之间的质量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在大规模定制环境下提出了协同订单的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的定义。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就是以大规模定制食品企业之间质量协同来满足食品质量个性化要求, 并且以产品预先控制为主的链式质量管理体系, 以订单为驱动, 以质量链各个节点 (关键活动) 的经济性为原则;以敏捷、快速反应为要求, 以精益思想 (JIT) 为追求的动态网络结构, 是质量流、工作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体。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综合运用了食品大规模定制技术、网络技术、过程建模技术 (如基于规则的方法以及基于Petri网的方法) 等多种管理方法和手段, 从有关食品企业的质量观念 (质量方针、质量手册等) , 统计方法 (MINTAB、SPSS等) , 质量实现过程 (程序文件、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基于过程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管理系统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 、质量体系 (HACCP、QS) , 质量标准 (ISO9000、GB/T19004等) 等方面构建一个动态、合作、协同的现代食品企业质量关系, 以整体的 、系统、集成的观点来组织大规模定制食品企业的生产, 是产品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在各成员企业之间必须建立一条敏捷、畅通、受控、优化的协同质量链, 整个过程涉及到食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 (SCM) 、企业内部管理 (ERP) 、客户关系管理 (CRM) 等。
(二) 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的特点
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是一个复杂的、链式的功能性结构, 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具有以下的特点: (1) 动态响应订单。大规模定制质量链是一个动态的链式结构, 它随着订单和大规模定制食品企业经营环境不同而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食品企业管理应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经营决策以及与供应商、外协厂家等合作伙伴的关系, 以客户为中心, 以订单为标准的质量观; (2) 预先性控制。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管理结合大规模定制模块化、柔性化特点以及考虑CPk和控制限度, 这样在食品质量控制过程中能对整个质量实现过程进行预先性控制; (3) 协同性。食品企业大规摸定制质量链管理涉及的过程涵盖了大规模定制企业质量链的各个节点, 整个控制的过程就是个质量协同过程, 质量链中各节点的成员企业为了提高整体质量链的质量竞争力而进行的彼此协调和合作。各节点成员企业通过先进的管理、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等使质量链在极短时间内对订单质量作出敏捷、协同反应; (4) 打破了食品企业本身的界线。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食品质量的形成以及过程的实现已经完全打破了单个食品企业的界限, 延伸到了企业群。因此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 (MC) 质量链管理是以订单为主线, 以顾客为中心的动态的、协同的质量管理体系。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管理, 是现代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二、 应用规则及其关键技术
(一) 几条应用规则
食品企业传统的单一质量管理模式以及方法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因此食品企业之间质量管理模式必须由单一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向大规模质量链管理转变。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协同生产是一种基于OPT的生产制造方式, 是一种依据食品企业目标来评价各节点生产活动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的全方位的生产管理模式。在食品工业企业中围绕着核心食品制造商 (Original Manufacturer, OM) [3]以订单为标准进行协同生产 (通常以食品生产商-OM协同生产运作管理模式、OM-食品原料供应商协同生产运作管理模式等) 。本文提出了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协同过程中的几条应用规则: (1) 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各节点活动中并不是质量上所有输入都有质量期望输出; (2) 各成员企业在追求质量流、工作流、价值流、信息流的平衡时候, 而不是企业本身能力平衡, 应该以订单要求为标准; (3) 订单实现过程应该注意资源的约束, 同时要注意食品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协同, 如企业外部供应商、外协商的原材料的采购, 业务流程优化, 以及其他有关质量的业务处理, 对供应商、外协商进行科学管理, 提高食品质量, 同时减少供应商的反应时间等; (4) 企业内部质量规划, 产品设计质量的优化, 工艺流程中的协同质量改进, 工序能力的提高应该综合考虑成员企业能力和订单要求; (5) 食品企业原材料的约束会影响其产量以及质量, 资金和技术也会约束工艺流程的质量改进; (6) 食品保质期对整个生产、储运的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食品企业在推行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管理过程应该注意以上规则的合理应用。
(二) 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食品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管理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战略型食品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如DEA、智能方法、数学规划法、AHP、质量成本法、质量权重法等; (2) 顾客需求分析技术 (针对食品企业订单) , 如QFD、网络调查法等; (3) 有关食品生产过程的建模方法, 如基于功能的方法、生产过程编程方法、基于规则的方法及基于Petri网的方法等; (4) 有关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与分析技术, 在食品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既要注意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管理的特点, 又要利用到很多的统计软件与技术 (如SPC软件、MINTAB、DOE、回归分析、风险分析等) 与质量工具 (如因果图、排列图、亲和图、流程图、水平对比法、PDPC、SIPOC图、网络图、矩阵图、FMEA等) 以及食品生产过程分析方法 (如技术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过程协同分析、过程能力分析、过程控制模型等) ; (5) 协同管理, 通过协同平台 (如利用协同电子商务集成技术) 来实现核心食品企业及其他成员食品企业的质量信息集成管理, 实现食品协同设计、食品协同制造以及食品协同服务的整合; (6) 核心食品企业成为扩展企业协同过程标准 (HACCP认证、ISO9000、QS认证等) 的制订者和调整者, 协同食品生产过程的规划、市场预测与供应, 通过KPI完成对食品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监控, 质量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质量信息采集以及对食品企业关键价值链的控制等等工作。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管理关键技术能适应市场订单化生产模式, 能适应动态市场。
三、协同效度分析
(一) 具有非期望输出决策的定制-区间DEA模型
DEA模型是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提出, 数据包络分析 (DEA) 是一种测度具有相同类型投入与产出的若干决策单元DMUj 相对效率的有效方法[4]。本文针对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的特点, 以订单为标准, 在传统DEA模型基础上, 提出了定制-区间DEA模型 (如下) :
s-, s+为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的松驰变量;xj, yj分别为输入与输出指标;wr, vt分别为输入和输出指标权重;ut为非期望输出的权重;
(二) 结果分析
(1) 若θi≥1, 且S-=0、S+=0, 说明这时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决策单元为DEA 有效, 即协同有效。此时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在不减少产出的情况下, 无法同等比例地减少各种有关质量成本消耗, 也不能单独提高食品质量的消耗或增加食品质量上产出, 相对其它弱DEA有效和非DEA有效的质量链, 其协同效果是最好的, 质量投入和产出比率达到最优, 规模也达到最佳。该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既为技术有效也为规模有效; (2) 若θi≥1, 且S+≠ 0, 或S-≠ 0, 说明这时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决策单元为弱DEA有效。此时企业质量链在减少产出的情况下, 无法等比例地减少质量上消耗, 但可以把企业质量链的某项消耗减少s 仍可保持质量方面的产出不变, 或在消耗质量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将某项质量上的产出提高s ; (3) 若θi <1, 说明这时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决策单元为非DEA有效。此时企业质量链在不减少质量产出的情况下, 以同等比例地减少质量上的各种消耗, 或者在不增加质量成本的情况下, 等比例地增加各种质量上的产出。但企业质量链还可能在质量可能集T上, 即有可能为技术有效 (Vi=1) , 但这企业时质量链肯定不为规模有效了 (θi<1) 。
四、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影响食品企业间竞争的因素已由生产的规模效率向速度、效率、柔性、集成和创新等方面转变, 可见食品企业协同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提高食品企业信息管理的协同性, 有效性, 及时性, 快速地调整生产运作计划, 减少订单延迟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提高了食品企业整体经营效益, 同时确保了订单的交付时间; (2) 对食品企业中的信息加以科学的收集、整理, 然后运用先进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和研究, 吸收、创新, 不断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不断反馈新的要求, 特别是涉及到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管理; (3) 在食品开发过程进行时间管理和资源管理, 考虑通过Internet与其他企业进行的工作流集成管理; (4) 尽量减少企业有关质量非期望输出; (5) 提高订单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 优化产品质量的生产工艺过程, 使产品质量实现过程更加合理和经济, 为有效实现订单要求 (包括质量标准、成本控制、产品设计、生产作业计划以及其他要求) 。由于订单需求的多变性、异质性、短视性, 食品企业会受到时间、空间和速度的限制, 所以食品企业应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去沟通、协同、控制, 提高食品企业的大规模定制质量链管理能力。
总之, 食品企业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协同管理是保证成员企业为满足订单在质量方面需求的基础上, 提高质量链各节点企业质量活动的协调能力, 实现食品预期质量标准和质量特性, 从而不断赢得市场和客户认可, 同时也是提高现代食品企业质量竞争力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 是现代食品企业的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等要求的提高, 食品企业的生产正在从大批量生产向大规模定制发展, 影响食品企业间竞争的因素也由生产规模、效率向速度、柔性、集成和创新方面转变。鉴于此, 在大规模定制、供应链、质量链、协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针对食品企业的大规模定制质量链, 并对其进行协同分析。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质量链,定制-区间DEA
参考文献
[1]黎继子, 周德翼.论国外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6 (12) :30-34.
[2]Eloranta E.Fast, flexible and cooperative supplychains-key issues for survival of European[J].Production Plan-ning&Control, 1995, 6 (3) :238.
[3]王青, 李清.一种协同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案与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 12 (8) :1300-1307.
绿色食品链 篇8
如今,我国已有《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两个大法,而且明确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以安全标准为核心,那么当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还有哪些难点和不足,应如何深化,怎样建立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和安全链,从而对外取得有力的话语权,对内消解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盲区、误区,真实、科学地引导我国广大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
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步骤、难点、不足和如何深化
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程序手册中,将食品风险分析的过程定义为三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其中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体系的基础,是对食品生产、加工、储运、营销等过程中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等进行的科学评估,是一个以科学为依据的过程,CAC程序手册中明列其步骤如图1(a)所示。在CAC导则和国内有关专著中都指出,风险交流贯穿于风险管理、风险评估、乃至整个风险分析,所以我们认为风险交流和管理实际上即为风险应对,其内容如图1 (b)所示。整个图1说明风险评估是为应对风险奠定科学基础,而风险应对是最终目的。
CAC对风险评估的理念在于:
1、对风险评估首先要求对有害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确定,这是基础;
2、特别强调要对有害物进行毒理学和生物学评估,这是核心;
3、对风险评估的每一个环节都强调要作出量化的评估,包括相关的不确定性,这是要求立论有据;
4、最终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奠定科学依据。
真正进行严密的有害物风险性评估,包括对化学性污染(农药、兽药残留、有毒害的元素及违规添加物等)和生物性污染(病原性微生物及毒素)等的风险评估,确实非常重要,这是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基础,但是同时,又存在着诸多难点和不足。这是因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是食品毒理学,虽然早在5000年前,神农尝百草就已开始区分食物、药物与毒性,但毒理学、特别是食品毒理学的发展,在国际上也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我国则更晚一步,于1975年起步,现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4年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2003年对其进行修订。近年来出版了多本《食品毒理学》专著。
当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和基础——食品毒理学,在研究和应用上仍存在诸多难点和不足,在科学仪器及分析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对有害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确定已不太难,难点在于:
(1)药物毒性学本身就复杂,而有害物质随食品进入人体后的分布、代谢、转化、复合、排泄、富集等过程比药物毒理学等更复杂;
(2)有害物的各种毒性、致癌性、致畸性、致敏性很复杂;
(3)遵循论理道德,毒理学研究方法只能使用动物体内和体外试验,不仅耗时、费工、周期长,难实现大量快速筛选,影响因素复杂,而且由于种属不同,人体反应存在很多差异和不确定性;
(4)有害物的人群流行性学调查也受地域、人种、年龄、性别、习惯及个体不同等众多因素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5)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如基因重组、克隆、核酸杂交、PCR、DNA测序和突变检测、荧光原位杂交、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以及转基因动物等,尚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和普及。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加之国际贸易中掺入技术性壁垒,故尽管国外不断修改和提升食品安全标准,我国也常不得已而随之,严格地说其中不少是缺乏严密的风险性评估的,这已为不少学者和政界所认同,所以如日本,虽在2006年5月实施了肯定列表制,但事后制订了“食品健康影响评估计划”,拟定从2008年开始,5年内完成对758种农药等进行风险评估,并说明“因没有时间进行食品健康影响的评估,所以先制定肯定列表,事后再进行风险评估。”
我国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2009年12月8日,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成立了。据媒体报导,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我国将力争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各省、市、县并延伸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和总膳食调查体系,筹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有能力的省份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分中心。我们期待着在该委员会的统领下,大力开展食品毒理学的研究与应用,迎来我国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新时期。
二、亟待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一个庞大、复杂、众多层面的系统工程。
《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八大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第二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做了原则性和概念性的法律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农业领域往往将其分为农、牧、渔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投入品的标准和产地环境标准检验检测人员则将标准分为品质和安全限量标准及相关的检测分析标准。有关文件中都没有明确以下关键问题:(1)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核心是什么;(2)各种标准之间是何种的派生和外延关系;(3)各种标准中有哪些不确定性。鉴于供食用的农产品是食品的最主要源头,本文试通过图2 (a)和图2(b),以农产品为例表述以上三个问题。
图2(a)说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核心应是依据食品毒理学、微生物学(风险评估的基础和核心)及营养学,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有害物的限量标准和营养品质标准),由安全质量标准派生出来检验检测方法标准。
图2(b)说明为了使农产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不仅要从药效,更应从农、兽药的降解、代谢以及生物富集等高度来确定农、兽药安全使用标准,而且为了确保动物源性食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应从动物对饲料及添加剂的吸收、代谢和残留等高度制定饲料及添加剂的标准为确保植物源性食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应从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吸收、代谢、降解、转移、富集等高度来制定农药、土肥和生态环境标准;而为了实现以上要求,必须制定出一系列逐一对应的检测分析方法的标准。
三、构建食品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我国提出“从田野到餐桌”,确保农产品、食品安全已多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其理念上还是从最终端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入手,再追溯到供食用的农产品和添加剂,进而外延至生产环境。近十多年来在CAC和粮农组织的倡导下,发达国家开始实施从源头到最终产品的完整的食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我国也已开始试行。HACCP体系是运用食品加工、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和危险性评价等有关原理和方法,对食品原料、加工直至最终食用产品进行实际存在和潜在性的危害分析判断,使产品的危险性减小到最低限度的控制危害预防性的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很显然,HACCP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它必须建立在一系列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联的良好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包括:
(1)良好农业规范(GAP):GAP是一套针对农产品生产(包括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等)的操作标准,内容涉及规范土壤、水、作物和饲料、植保、畜禽生产、畜禽健康、收获、加工、储运,关注农产品种植、养殖、采收、清洗、包装、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的控制及其保障能_力等,在农业生产中全面实施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良好操作规范(GMP):GMP适用于所有食品企业,主要内容是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合理的生产过程、良好的生产设备、正确的生产知识和严格的操作规范,以及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GMP的具体内容各国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涉及人员、环境、车间及设施的卫生;原料、辅料加工、包装、贮运的卫生以及有害物控制与检验,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等,其强调食品的生产和贮运全过程应避免微生物、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
(3)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SSOP实际上是GMP中最关键的基本卫生条件,要求具体化、规范化。SSOP内容涉及规范清洗、消毒和卫生维护等,强调食品生产车间、环境、人员及与食品接触的器具、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的预防以及清洗(洁)的措施。
在CAC、FDA的指南中指出,GMP、SSOP是制定和实施HACCP的基础和前提,又鉴于GAP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范,而食用农产品又是食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源头,所以我们认为,GAP、GMP、SSOP与HACCP的关系可用金字塔型的图3表示。HACCP的基本原理是: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建立CCP监控体系、建立纠偏行动方案、建立验证程序、建立记录保持系统,其内容已在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中详细论述和规定。显然,食品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的构建相当繁重,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这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