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生产

2024-05-15

绿色食品生产(精选12篇)

绿色食品生产 篇1

一、生产基地条件

土壤条件:土壤耕层深厚,排灌方便,结构和理化性状良好,pH值以6~7.5为宜,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达到NY/T 391规定的土壤养分指标要求。

大气条件:产地远离工厂、矿区、医院、城镇,生产基地要求产地周围5公里,主导风向20公里以内没有工矿污染源。

灌溉条件:基地水稻生产有水源保证,排灌设施健全。

二、栽培技术措施

品种选择:选用优质丰产、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水稻品种。

品种特殊要求:不允许使用转基因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中的二级以上要求。

种子处理:播种前采用风选、筛选除去杂质,不得使用高毒高残留的药剂,所用的方法需符合NY/T393的要求。

培育无病虫秧苗:绿色食品稻谷生产宜采用旱育秧、抛秧。

育苗技术:以钢筋大中棚保温旱育为主;苗床地选择疏松、肥沃、透气、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在50厘米以下,杂草少,无畜禽践踏的园田地作苗床,苗床地与本田比例按小苗1∶(65~100),中苗1∶(50~80),大苗1∶(45~60)。

秧盘选择:抛秧每亩本田小苗用561孔的秧盘35~40个;中苗用438孔的秧盘50~55个,大苗用351孔的秧盘60~65个。

机插秧每亩用450盘左右。

播种量:每公顷本田用稻种35~60千克。

催芽:催芽至露白即可,防止催芽过长。

播期安排:4月中上旬。

播种:苗床浇透水后,摆盘播种。每孔(平方厘米)播3粒左右,覆土1厘米厚。

秧龄:30天左右。

叶龄:小苗3.5~4.5叶。

苗高:小苗12~16厘米。

三、本田耕整地及插秧、抛秧技术

整地前要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保证畅通。实行秋翻地,耕深15~18厘米;采用耕翻及旋耕相结合的方法、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方式,旱整地要旱耙、旱平,结合泡田打好田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3~5天进行,整平耙细,做到田内高低不过寸。

施肥:按测土配方的施肥标准,增施农家肥,控施化肥。N:P:K=1:0.5:(0.3~0.5),应使用符合NY/T 394要求的肥料。亩用厩肥2000千克(或沼气肥2000千克或作物秸秆肥2000千克等)结合旱耙施入;结合水整地,每公顷施磷酸二铵75 kg,要求做到全层施肥。

除草:每亩用12%噁草酮30g水耙地后趁浑水马上施入。

插秧:插(抛)秧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苗龄、品种确定适宜的密度。每公顷本田抛、插20万~25万穴(每穴3~5株)。栽秧要求浅、匀、直、稳,抛秧要力求均匀。

四、田间管理

追肥:应使用符合NY/T 394要求的肥料。返青后每公顷施尿素60千克,视秧苗长势适当补施穗肥,每公顷施尿素30千克。

灌水与晒田:插秧后,保持浅水层,促进扎根立苗、快速返青。有效分蘖期灌浅水,促进分蘖早生快发。每7天左右换1次水。并实行整个生育期浅水管理。当总苗数达到预计穗数的80%时,排水晒田,一般要求达到田面有裂痕,地面见白根,叶挺色淡;或10厘米以上深水控长。孕穗至抽穗前,灌4~6厘米深水层,做到深水孕穗。抽穗扬花期,确保田间浅水层,灌浆到蜡熟期间歇灌溉。黄熟初期开始排水,洼地可适当提早排水,漏水地可适当晚排。

中耕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拔节前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1~2遍。

病害防治:有稻瘟病、赤枯病等;害虫有二化螟、潜叶蝇、稻水蝇等。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根据害虫特性,安装频振灯诱杀螟虫等趋光性害虫、保护利用寄生蜂等自然天敌。选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化学农药防治,可用毒死蜱40%乳油,35克/亩喷雾,在7月20日防治二化螟;春雷霉素6%可湿性粉剂,2克/亩喷雾,7月末及时用药防治稻瘟病。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 39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五、收获及后续管理

收获时期,当95%以上的稻穗黄熟时,及时收割。选晴天收获最好。收获及晾晒所用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严防污染。脱粒后及时晒干,防止霉烂生芽。收获脱粒后,分品种单晒、单存。用清洁包装袋进行包装、贮存与运输。

绿色食品生产 篇2

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县大概情况和地理位置: 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江的源头,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县自然资源丰富,是山多地少的典型山区县,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种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良好场所, 是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并且小白菜、佛手瓜通过省级鉴定,创立了无公害蔬菜品牌并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该县根据各镇在土壤、气候方面的不同,大力推进“一镇一品”建设,涌现出小正、黄石示两个蔬菜专业镇。在小正镇,%的耕地用于种菜,%的农民从事种菜,农村人均总收入的%来源于种菜。先后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县无公害蔬菜批发一条街”,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一号上午十点半左右我们全体同学到达县小正镇,全班人每到个同学一组分组到每个村,而我就分到在禾溪村,我就住在当地村委主任的家,主人叫罗哲金,我一般都叫阿叔,在村里面算是一个种菜专业户,在当地的生活水平还算比较高,通过与阿叔的交谈知道这个村的一些基本情况和让我对于奶白菜的基本种植和销售情况有所了解,这个村大约有人左右,青壮年一般在外打工,所以有些农户要请两到三个人来管理菜田和帮忙种菜。他们家也有七亩地左右,全部都是种植奶白菜,全村的奶白菜大部分都是供给广州和东莞两地。阿叔还向我们讲解一些种菜的要领,例如:种子要在什么时候施肥,淋水,移植。每亩产量有斤左右,而只需要三两种籽,从播种到收割至少需要斤肥料,肥料一般为复合肥料(氮、磷、硫、钾为主)。一年只有种,种植的月份从农历的四月到十一月,在八九十月是食用的最好时候。有长花的白菜一般只有在天气冷的时候才有,一亩地也只有两到三箱左右,价格一般是奶白菜的四到五倍,菜的味道也比奶白菜的要甜。但是在这个村发现一个状况就是很少有大规模的养殖牲畜,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时间料理,而且成本较高,销路少。在回校之前我们禾溪村整组同学一起到当地小学进行一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他们能够对绿色食品有初步认识,并且让老师们也能够参与其中,这次活动进行得很愉快,让我们大家通过活动放松这几天的农业劳动的疲累。

通过这十天的实践让我对小正镇的绿色食品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成功 :

.自然环境优越。

由于气候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为毫米。年均日照为小时山地广阔,度以下可开发的坡地万亩,特别是有丛多海拔-米的高山小盆地,山青水绿,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奶白菜。

.交通便利和有固定的销售渠道。

临近广州、深圳、东莞等地 容易接受周边城市的辐射。由于多年的发展奶白菜种植已经在一些地方有一定的知名度,销售已经比较固定,一般都是运往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地区。

.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绿色食品 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其工作涉及的部门和行业很多,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开拓山区 绿色食品 工作的新局面,尤其是这些新发展的绿色食品更加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离不开山区政府对 绿色食品 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的重视。

不足与解决措施 :

.绿色食品 标准贯彻实施力度不够。

发现当地有些农民还有用一些不符合绿色食品的农药来种田。因此解决的方法,首先是当地政府对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计划,做好思想、物质、技术、宣传等方面的准备;其次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或单位进行贯彻标准试点,为全面贯彻实施创造条件;再次是把标准直接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指导农业生产者按标准执行,最后是根据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和反馈。

.检测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要在当地附近建立和完善农业质检中心和监测机构。其次是建立政府宏观干预下的企业化微观效益驱动管理体制。再次,应消化吸收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重点加强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快速检测手段的研制,以适应现场快速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最后,要加强对农业农药残留监测工作的管理。对于超标的农户要进行教育和批评,以维护奶白菜绿色食品的称号。

.信息的对外交流不足,对外的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还不高。

通过建立农业供求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最新前沿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前获得最新的科技成果。宣传不仅仅只是普通的登报纸、发传单、商电视卖广告的传统渠道。还应该上网发布一些农村最新供求和技术信息,并能够开发一些项目或者景点吸引周边城市的人们尤其是大城市的来参观游玩,知道奶白菜的生产种植情况和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绿色食品“放心粉条”生产新工艺 篇3

【关键词】打糊;和面;抽真空;漏粉;冷却

一、原料:对原料的要求应符合SB /T 10228-1994 淀粉通用技术条件 中的6、7和8的规定。淀粉抽样检验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淀粉净度、黏度高,色泽白而鲜艳。口尝不酸、无砂齿,无杂质、无霉变、无异味,白度在80%以上。

二、打糊(制芡): 先取少量生淀粉加温水调成淀粉乳,再加沸开水打成淀粉熟糊。如用含水量38-40%的湿淀粉和面,先取其中6%的湿淀粉加入芡粉重8-10倍的沸水或用蒸汽加热,先低速搅拌,然后渐提高搅拌速度,直至糊化均匀。打好的糊应晶莹透亮、劲大、丝长、黏度大。搅拌机应有分级调整或无级调整的功能。为增加粉丝的洁白度和透明度、韧性,可加入少量绿豆、蚕豆或魔芋精粉打芡。用水应符合“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加入重量为湿淀粉重一半的温水调成糊状,再加沸开水(重量为湿淀粉重的1-1.5倍),边加边搅拌成糊状。如用含水量14--16%的干淀粉和面,一般每100公斤干淀粉取3~4.0公斤的淀粉做芡粉,加入1.5倍50-60℃温水先调成淀粉乳,打芡前,将芡盆用热水预热至60℃。

三、和面:和面实质上是用芡的黏性把淀粉粘结成团,并通过搅揉把面团和成具有一定的固态,还有一定的流动性和较好延展性的过程。

1.用芡的比例根据淀粉干湿而定。用干淀粉和面时,每65千克干淀粉加芡35千克左右即可。若用含水率38%~40%的湿粉和面,其含水率已达到和面水分要求的量,无法再加芡和面,因此必须加入一定量的干淀粉再对芡和面。以每批和面的面团总重100千克为例,不同干湿淀粉加芡比例为:干湿淀粉1:1,即干湿淀粉各为40千克时,加芡量为20千克左右;干湿淀粉比例4:6,即干淀粉35千克、湿淀粉50千克时,加芡量为15千克左右;若干湿淀粉比例3:7,即干淀粉27千克、湿淀粉63千克时,加芡量为10千克。随着芡用量的减少,芡液的浓度也应随之提高,以保证有足够的粘结淀粉的能力。此外,加芡的比例还应根据不同批次淀粉具体的含水率及淀粉质量而定。

2.机械和面:在芡糊中加入称量好的红薯淀粉和食品添加剂等,搅拌均匀,并避免在淀粉面中形成气泡。和面时淀粉团温度控制在40℃左右,和好后淀粉团的含水量应在48%-50%范围内。专业厂精制粉条和面多采用螺旋和面机。在和面时,将芡(待温度降到70℃左右时)倒入和面机中一般8~10分钟即可和成。和面时要保证面温不低于40℃,充分和透、和匀。和好的面团含水率都要达到48%~50%。再加入占干淀粉重量0.05-0.1%的食用油(增加粉条的光亮度)、0.05%--0.15%的食用碱(起膨松与中和淀粉酸性作用)、0.5%--0.8%的食用精盐(增加粉条持水性、韧性、耐煮度,、用前经粉碎后稍加水溶解)和0.15%—0.25%的瓜尔豆胶(天然植物胶无毒,根据生产需要量添加,达到增筋效果)或加1%--3%的魔芋精粉。开机转动后,先使添加物与芡混合均匀,然后迅速倒入干淀粉(如按前面打芡时说的湿淀粉打芡,就加入剩余94%的湿淀粉进行和面。如习惯加入明矾,限量不超过干淀粉重的0.3%。

四、抽真空:将普通和面机和好的面团,放入真空和面机抽真空,使面团的真空度达到95千帕左右,以增加面团密度和拉力及粉条的韧性。和好的面团标准:不沾手、柔软细腻、表面光亮,手握面团指缝能均匀下落成线且不断。下成粉条光泽度好,透明、粗细均匀,耐煮、口感好。

五、漏粉和煮粉:漏粉是利用瓢孔使面团靠重力下落成丝条。产品不同,使用不同的漏瓢,有粉丝、粉条、扁粉各种漏瓢。煮粉时扁粉、粉带重量大,在锅内停留时间长,容易使水温下降,因此应使炉火烧旺,以利充分熟化。细粉条很容易熟化,水温不宜过高,煮粉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在锅内断条。锅内水温要适宜,粉丝煮锅内水温控制在90℃以上,并保持水位一致,使粉丝煮透需90℃以上,粗粉条98℃左右,宽粉水温可大火烧到100℃左右,温度太低不行,粉丝容易沉底回缩。先将漏粉机装上面团试漏,漏粉时走瓢要稳定,瓢距水面35-50厘米在锅内绕小圈运动,宽粉、粗粉条低些,粉丝高些。搅拌好的淀粉经振动漏粉机、打瓢机的捶打,由漏粉瓢的孔中漏下,进入蒸汽锅(或夹层锅)煮熟,糊化定型。;粉丝截面形状由漏粉瓢的型孔形成确定。粉丝直径由型孔尺寸确定,粉条,并使瓢内面团保持2/3的数量,以保证粉条粗细均匀。锅内及时补充热水,保持水面距锅沿1-2厘米,以便粉条出锅。细度1.2毫米的用1.3厘米的瓢孔,细度1.4-1.5毫米的用1.6厘米的瓢孔。粉丝细度0.6毫米的用0.8厘米的瓢孔,细度0.8毫米的用1厘米的瓢孔。细粉快点,粗粉慢点。并通过漏粉瓢的高度微调。细粉在锅内2-3秒钟,粗粉要3-5秒钟出锅。漏粉时间长,锅内水分损耗多时,应随时补充开水。如果补充冷水,需等待烧开后才能漏粉,影响加工效率。大型粉条厂采用蒸汽加热煮粉,架设有蒸汽管、热水管和凉水管,可有效的调节锅中水量和水温,确保漏粉的速度。没经过抽空的粉条在锅内熟化的标志是漏入锅中的粉条由锅底再浮上来。经过抽空的粉条不会浮上来,若发现浮上来,立即停止生产,检查抽空机是否漏气。这两种情况不能强行把粉条从锅内拉出或捞出,否则会因糊化不彻底而降低粉条的韧性,一定要使粉条煮透。但如果粉条浮起或在锅底时间长而不出锅,则使粉条易煮断。

六、冷却、晾粉:当粉条在锅内完成糊化后,用操作棒或链条将粉丝牵引注入冷水槽内进行冷却,冷水槽内水温春夏控制在24℃以下,秋冬控制在20℃以下,并及时补充冷水;盘粉是将冷却后的粉条整齐的搭在粉杆上的过程。盘粉的速度漏必须与漏粉、煮熟与进入冷却池的速度协调一致的,否则会造成整个系统的紊乱,不是影响粉条的质量便是影响加工的效率。有的专业厂自发研制了简易盘粉机,它是一个有多角轮、中轴、固粉夹、摇柄等组成的装置,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上杆粉条的长度,解决了盘粉长度和整齐度操作难以规范掌握的问题。拉锅时应注意拉锅速度,应及时捞出煮锅和冷水槽内的碎断粉丝。为进一步提高粉条的整齐度,在盘粉之后,用剪子或机械切刀将粉条剪齐,以利干燥后的包装。

绿色食品生菜生产技术规程 篇4

以选择通风良好、孔隙较多、排水通畅的壤土最为适宜。排灌方便、透气性好、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及保水、保肥力强的微酸性壤土 (pH值6.5~6.8) 适宜生菜生长。

2 栽培条件

2.1 栽培茬口

在温室可以作为主栽蔬菜的前后茬。由于生菜植株小, 生长期短, 还可与其他蔬菜间混套种, 插空栽培生产。

2.2 栽培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播种。春、夏、秋在露地栽培, 冬季采用保护地栽培;夏季栽培困难, 因高温要注意遮阳降温;以秋播的生长期长, 产量高。

2.3 生长期与目标产量

散叶生菜生长期短。苗龄25~40 d, 定植至采收为30~50 d。产量目标:夏季 (7—9月) 9~15 t/hm2, 秋冬 (10月至翌年6月) 22.5~30.0 t/hm2。

3 品种选择

选用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耐储运、品质优、适应性广、抗逆性能强、抗病高产的品种。

4 培育壮苗

4.1 种子用量

育苗移栽用种量:散叶生菜600~900 g/hm2;结球生菜375~450 g/hm2。

4.2 种子质量

生菜种子质量指标应达到:纯度≥95%, 净度≥98%, 发芽率≥70%, 水分≤10%。种子寿命2~3年, 使用年限1~2年。

4.3 苗床准备

旬平均气温低于10℃时, 在保护地育苗;高于10℃时, 在露地育苗。夏季露地育苗, 注意用遮阳网覆盖, 降温保湿, 遮阳防雨, 每天喷水2~3次[1]。苗床土力求平整、细碎, 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20 kg/m2, 撒匀, 耕翻土壤, 然后把畦面整平。播种前浇足底水, 待水下渗后, 在畦面上撒1薄层过筛细土, 随即撒籽。

4.4 种子催芽

种子发芽适温18~20℃, 在15~25℃范围内发芽率都比较高。高温季节播种, 种子需进行低温催芽, 即先用井水浸泡6 h左右, 搓洗捞出后用湿纱布包好, 置于15~18℃温度下催芽, 或于家庭冰箱 (2~6℃) 中冷藏室中存放24 h, 再将种子置阴凉处保湿催芽, 或吊于水井中催芽。

4.5 播种

播种时将种子与少量细潮土混匀后撒播, 覆土厚0.5 cm, 切忌播种过深[2]。夏季播种后覆盖遮阳网或稻草保湿、降温促出苗, 冬季播种后盖膜增温保温。栽培田需苗床300~450 m2/hm2。

4.6 苗期管理

白天温度控制在16~20℃, 夜间10℃左右, 在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 采用分苗床或营养钵[3]。分苗前苗床先浇1次水, 分苗畦应精细整地, 施肥, 整平。移植分苗畦株行距或营养钵的直径5~8 cm, 分苗后随即浇水, 并盖覆盖物。缓苗后, 适当控水。

4.7 壮苗标准

5 叶1心, 展开度5~6 cm, 4—9月育苗苗龄夏秋季25~30 d、10月至翌年3月育苗30~40 d, 无病虫害, 叶色清秀。结球生菜比散叶生菜的苗龄适宜增加5~10 d。

5 整地定植

5.1 施足基肥

清洁土地, 施农家肥45 t/hm2、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 拌均后撒施, 深翻25 cm。

5.2 做畦

耧平地块后做畦, 按畦宽1.0~1.2 m、长5~8 m的平畦 (夏秋) 、高畦 (冬春) , 也可以做成30 cm宽的小垄。冬春栽培采用地膜覆盖。

5.3 定植

提前起坨移苗, 苗床囤苗3~4 d, 并喷生物农药预防病虫害。每10畦定植1畦紫色生菜。苗具有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选健壮、无病秧苗带土定植, 淘汰无心叶劣质苗, 定植时不得伤及秧苗子叶。移栽时应带土护根。春、夏、秋季露地栽培采用挖穴栽苗后灌水;冬、春季保护地栽培采取水稳苗 (即先在畦内按行距开定植沟, 按株距摆苗后浅覆土将苗稳住, 再在沟中灌水) 的方法, 然后覆土将土坨埋住[4]。栽植深度以埋住根为宜, 不可埋住心叶。及时浇定植水, 避免灌水后降低地温影响缓苗。高温季节定植, 应在移栽当天上午, 搭好棚架盖遮阳网, 16:00后移栽。散叶生菜苗龄25 d左右, 4~6片真叶时可定植, 株行距 (15~17) cm× (15~20) cm。结球生菜苗龄30~35 d, 5~6片真叶时定植, 株行距 (15~25) cm× (15~30) cm。每畦栽3~5行, 栽苗7.5万~9.0万株/hm2。

6 田间管理

6.1 中耕除草

缓苗后中耕除草1次, 中后期视情况中耕除草1次。

6.2 水分管理

定植后需水量大, 应根据缓苗后土壤湿润情况、天气适时浇水, 一般5~7 d浇1次水, 中后期控制浇水不要过量[5]。大棚栽培应控制棚内湿度, 采收前5 d要控制浇水。

6.3 温度管理

棚室栽培, 白天温度控制在12~22℃, 过高 (24℃以上) 要通风、降温、排湿, 过低要注意保温;夜间8~10℃。结球生菜生长适温白天18~22℃, 夜间12~15℃。最适宜夜间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的环境[6]。结球适温为10~16℃, 不能超过25℃。散叶类型较结球生菜对温度的适应性稍高。

6.4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灰霉病, 可用40%嘧霉胺 (隆利) 可湿性粉剂300 g/hm2喷雾防治, 该药剂最多使用1次, 安全间隔期≥15 d。

7 采收与整理

散叶生菜30%长至单株重0.15~0.35 kg, 可开始采收;结球生菜30%长到单株重0.5~0.6 kg, 球径17~19 cm时开始采收。采收前1~2 d必须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合格后及时采收。按标准分批采收, 用刀从根基部截断, 放入塑料箱内, 可随时上市。需要贮藏的在2 h内应运抵加工厂, 装卸、运输时要轻拿、轻放。

在操作台上, 除去外叶;剔除腐烂、异味、黄叶、焦边、烧心、胀裂、膨松、侧芽萌发、抽薹、冻害、病虫害、机械伤等生菜;川刀把根切至叶球相平。每切10株时, 刀要放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用干净抹布抹走叶球外叶上的泥渍、杂质、水滴。

参考文献

[1]韩英, 马瑞.无公害生菜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 (13) :19.

[2]王洪周, 李新领, 刘凤云.大棚春茬结球生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实用技术, 2009 (3) :10-11.

[3]马红明, 昝红.昆明地区结球生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2008 (2) :21-22.

[4]刘志良, 舒定根, 董宝华, 等.山区无公害结球生菜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 2006 (6) :36-37.

[5]李丹.无公害结球生菜冬春栽培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5, 22 (4) :22.

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篇5

本标准规定了AA级绿色食品及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卫生标准和使用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我国取得登记的生物源农药(biogenicpesticides)、矿物源农药(pesticidesoffossilorigin)和有机合成农药(syntheticorganicpesticides)。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285-84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321.1-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一)GB8321.2-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二)GB8321.3-8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三)GB8321.4-9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四)GB8321.5-199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五)GB8321.6-199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六)NY/T1999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绿色食品

系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3.2AA级绿色食品

系指在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3A级绿色食品

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4生物源农药

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虫草害的农药。

3.5矿物源农药

有效成分起源于矿物的无机化合物和石油类农药。

3.6有机合成农药

由人工研制合成,并由有机化学工业生产的商品化的一类农药,包括中等毒和低毒类杀虫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可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上限量使用。

3.7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指经专门机构认定,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并正式推荐用于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资料。

3.8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指经专门机构认定,符合A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并正式推荐用于A级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资料。

4、农药种类

4.1生物源农药

4.1.1微生物源农药

4.1.1.1农用抗生素

防治真菌病害:灭瘟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井岗霉素,农抗120,中生菌素等。

防治螨类:浏阳霉素,华光霉素

4.1.1.2活体微生物农药

真菌剂:蜡蚧轮枝菌等。

细菌剂:苏云金杆菌,蜡质芽孢杆菌等。

拮抗菌剂。昆虫病原线虫。

微孢子。

病毒:核多角体病毒。

4.1.2动物源农药

昆虫信息素(或昆虫外激素):如性信息素;

4.1.3植物源农药

杀虫剂: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植物油等。

杀菌剂:大蒜素。

拒避剂:印楝素、苦楝、川楝素。

增效剂:芝麻素。

4.2矿物源农药

4.2.1无机杀螨杀菌剂

硫制剂:硫悬浮剂,可湿性硫,石硫合剂等。

铜制剂:硫酸铜,王铜,氢氧化铜,波尔多液等。

4.2.2矿物油乳剂

4.3有机合成农药

5、使用准则

绿色食品生产应从作物-病虫草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

还应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农药时,应遵守以下准则: 5.1生产AA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5.1.1允许使用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

5.1.2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不能满足植保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以下农药及方法:

5.1.2.1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拒避剂和增效剂。如除虫菊素、鱼藤根、烟草水、大蒜素、苦楝、川楝、印楝、芝麻素等。

5.1.2.2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昆虫、捕食螨、蜘蛛及昆虫病原线虫等。

5.1.2.3在害虫捕捉器中使用昆虫信息素及植物源引诱剂。

5.1.2.4使用矿物油和植物油制剂。

5.1.2.5使用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

5.1.2.6经专门机构核准,允许有限度地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如真菌制剂、细菌制剂、病毒制剂、放线菌、拮抗菌剂、昆虫病原线虫、原虫等。

5.1.2.7经专门机构核准,允许有限度地使用农用抗生素,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井岗霉素、农抗120、中生菌素等,浏阳霉素等。

5.1.3禁止使用有机合成的化学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5.1.4禁止使用生物源、矿物源农药中混配有机合成农药的各种制剂。

5.1.5严禁使用基因工程品种及制剂。

5.2生产A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

5.2.1允许使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

5.2.2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不能满足植保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以下农药及方法:

5.2.2.1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5.2.2.2在矿物源农药中允许使用硫制剂、铜制剂。

5.2.2.3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机合成农药,应按GB4285、GB8321.1、GB8321.2、GB8321.3、GB8321.4、GB8321.5、GB8321.6的要求执行。

此外,还需严格执行以下规定:

a、应选用上述标准中列出的低毒农药和中等毒性农药。

b、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参见附录A)。

c、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含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的有机合成产品)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其中菊脂类农药在作物生长期只允许使用一次)。

5.2.3.4严格按照GB4285、GB8321.1、GB8321.2、GB8321.3、GB8321.4、GB8321.5、GB8321.6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5.2.3.5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贮藏期病虫害。

5.2.3.6有机合成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最终残留应符合GB4285、GB8321.1、GB8321.2、GB8321.3、GB8321.4、GB8321.5、GB8321.6的最高残留限量(MRL)要求。

5.2.3.7严格禁止基因工程品种(产品)及制剂的使用。

新法生产绿色豆芽 篇6

1、场地:沙生绿色豆芽对场地 要 求 不严,可选用废旧空闲房及塑料大棚等,要求生产房内弱光环境。

2、选沙:各地建房用沙及河沙均可,最好选用中、细粒沙,粗沙因持水性差,一般不宜采用。

3、选豆:可选用黄豆、黑豆、褐皮豆、青豆、红豆等,各种品种的豆子均可生产。个大的豆子生产的豆芽粗壮,个小的豆子生产的豆芽瘦长,目前市场上绿色豆芽以细长型较受欢迎。

4、播种:一般每平方米可下豆种3公斤,产豆芽30公斤,从播种到采收夏季4~5天,春秋6~8天,冬季10~15天。豆芽采收后场地可接着重复使用。播种一般采用循环方式,即日日下豆,天天采收。

5、管理:沙生绿色豆芽管理工时极少,只需早上或傍晚用喷雾器或洒水壶酌情浇水,比普通无根豆芽用水量少得多,而且省时、省工、效果好。

6、采收:豆芽生长到15~18厘米即可采收。采收前豆瓣翠绿,青翠欲滴,无子叶现露,采收时用旧自行车内胎剪皮筋捆把,每把0.25公斤。

二、泡沫箱生产绿色豆芽

1、选箱:一只完整的泡沫箱高度25厘米以上,大小规格有许多种,泡沫箱不管大小均可用于生产。若每天生产量是10箱,夏季就要准备50只左右的泡沫箱,春秋60~80只泡沫箱,冬季100只以上的泡沫箱,作为周转循环备用。

2、播种:各种豆子均可用于生产,但要求保存期是不超过12~15个月的新种。箱底不用铺河沙,普通规格的泡沫箱可下干豆0.5公斤,产豆芽5公斤以上。

3、管理:泡沫箱生产绿色豆芽用水量少,管理方便,工时少,前期可叠箱保湿催芽,后期须摆开放绿,生长期间为了使豆芽产量高、外观质量好、豆瓣大,必须灵活使用豆芽生长激素。一般从播种至采收一周左右。

绿色食品生产 篇7

本标准规定扎兰屯市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大豆生产的气候、土壤条件、种子及其处理、轮作、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品质量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扎兰屯市标准化基地绿色食品大豆生产。在气候正常年份, 按本标准实施, 可使生产的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二、产地环境条件

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2000的要求

2. 气候

无霜期100~125天以上, 年≥10℃活动积温2100℃以上, 年降雨量在450~550毫米。

3. 土壤

选择土壤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 耕性良好, 地块平整, 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三、种子及其处理

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

2. 种子精选

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 净度达到98%, 纯度达到98%, 发芽率达到85%。

3. 种子处理

实行精选种子, 剔除病杂粒和虫食粒, 播前晒种2天, 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禁止使用高残留、高毒的大豆种衣剂。

四、选茬、整地

1. 选茬

实行科学轮作, 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

2. 整地

实行伏、秋翻起垄或秋深松起垄。有深松基础的玉米茬可原垄种;整地质量, 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 10米宽幅内高低不超过3厘米, 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5厘米的土块不超过5个, 达到适宜播种状态。

五、施肥

1. 底肥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 肥沃土壤, 每亩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 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2. 种肥

化肥做种肥,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化肥用量、限量最高值。使用肥料应符合NY/T394-2000肥料要求, 如每亩施磷酸二铵5千克、尿素5千克;每亩施颗粒生物钾肥1~2千克, 深施于种下4~5厘米处, 切忌种肥同位, 以免烧种。

六、播种

1. 播期

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 适期早播。5厘米地温稳定在8℃以上便可播种, 一般在5月1~10日播种。

2. 播种量

根据地势土壤肥水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密度, 计算播种量, 播量误差不得超过3%。

3. 播种质量

总播量误差不超过2%, 播种均匀, 深浅一致, 播深3~5厘米, 覆土一致, 播后及时镇压。

七、田间管理

1. 铲趟管理

播后铲前垄沟深松或趟一犁;铲进行三次, 人工拔一次大草。第一次趟深15厘米, 第二次不晚于分枝期, 趟深10~12厘米;第三次在封垄前进行, 培土达到第一复叶节。

2. 化学除草

除草以机械和人工除草为主, 化学除草为辅。如使用则严格按照NY/T 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要求使用。本地区主要施用以下农药除草。

杂草防除, 可以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法, 但应以苗后除草为主, 具体方法:封闭除草可亩用90%乙草胺加70%喷雾;苗后除草, 防治禾本科杂草可用拿捕净, 防治阔叶杂草可用虎威等

3. 防治病虫害

由于扎兰屯市气候冷凉, 昼夜温差大, 大豆病害发生较少, 主要病虫害为大豆食心虫, 在大豆封垄好的地块, 在成虫发生盛期后1~2天可用熏蒸方法防治成虫。可用敌敌畏乳油制成毒棍, 每4垄插一行, 每5米插一根, 或用菊酯类农药常规喷雾。或者在7月末8月初, 大豆初荚期, 50%多菌灵100克加2.5%敌杀死25~30毫升喷雾防治

八、收获

1. 收获时期

茎叶及豆荚变黄, 豆粒归圆及落叶达80%以上时收获。

2. 收获质量

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 不丢枝、不炸荚, 割后晒5~7天, 拉净拣净, 做到单收割、单拉运、单脱粒、单贮藏。

九、其它

冀北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技术 篇8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的产地条件选择、种子及其处理、轮作、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产品质量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北部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在气候正常年份,按本标准实施,产量可达到600kg/667m2以上。

2 基地生产条件

环境条件: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无污染,远离工业矿区,农业生产环境条件良好,区域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土壤条件: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深厚,质地疏松,理化性质良好,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耕层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0g/kg,全氮0.08g/kg,碱解氮60~70mg/kg,速效磷10~12mg/kg,速效钾100mg/kg。

水源条件:农田上游没有工矿业污染的可用地表水,地下水灌溉取水深达30m。

3 技术管理要求

3.1 秧田管理

品种选择:生产绿色食品,应选择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经过审定推广的优良品种。如五优一,富源四(生育期140~150天)通系103(生育期130~135天)等。

精选种子:浸种前晒种2~3天后风选去杂质,30%浓度泥水或10%盐水进行水选除去秕粒。

种子催芽:1mm为宜,即刚破胸为宜。

秧田地选择:应选择背风向阳的旱地,地下水1m以下,要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秧田地培肥及土壤调酸:(1)秧田培肥。每1m2施1kg酵素菌肥进行三遍刨床应注意在下种前7~10天进行。(2)土壤调酸。用调酸肥使10cm厚的土层,p H值达到5~5.5之间,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防止立枯病。

播种:(1)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2)播种量。每1m2播催芽种子200~250g,667m2用种量2.5㎏。

秧田温湿度管理:分四个阶段:(1)播种至出苗。以保温保湿为主。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且不可超过35℃,夜间注意保温,播种后3~4天喷一次齐苗水。(2)出苗至一叶一心。控温保湿,期间喷一次水,保持床土湿润,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30℃。(3)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此期控温控水,控上促下,协调生长,防止秧苗徒长或青枯,一般不喷水,膜内温度控制在20~22℃为宜。(4)二叶一心至移栽。管理目标是稳健生长,增氧促蘖,进入二叶期喷一次透水,因大通风每天早8~9时适量喷水,晴天无风可昼揭夜盖,插秧前三天可撤膜,为防治潜叶蝇移栽前可喷一次1.8%爱福丁乳油,每667㎡用30ml兑水60㎏喷雾。(8)壮苗标准。苗龄28~30天,苗高不超过12cm,茎扁平,叶直立。地上部百株干重3.0~3.2g,根系10~12条,带蘖率30%以上。

3.2 本田管理

整地施肥:为减轻病虫草害应在每年秋季进行翻地,机耕20㎝,春季早整平耙,整平整细,达到寸水不露泥的水平。基肥应在平整地前施入,施肥后再耙平,达到全层施肥。亩施农家肥3000㎏的基础上,依据土壤保肥能力施尿素3㎏。

插秧:适时早插,延长分蘖期,提高成穗率。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5月下旬结束,插秧规格为30cm×16cm、30cm×12cm土壤肥力差的地块可插8×4寸或8×3寸,每穴2~3株或3~4株,插深2~3cm确保行直、穴匀、棵准,插后不漂秧。

水肥管理:(1)水分管理。插秧后返青前浅水管理,水深2~3㎝,以利秧苗扎根立稳。避免漂秧。分蘖期水层3~4㎝,以利水温地温,促进根系吸收营养,促早发快长。有效分蘖终止前3~5天进行晒田,达到田间有裂缝,地面见白根,叶色转成淡绿,晒5~7天后恢复正常水层。孕穗至抽穗期采取浅深水交替管理,孕穗期中间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期如出现低温情况(夜间低于18℃),用15~18㎝深水护苗,白天恢复浅水,低温过后恢复正常灌水。抽穗后20~30天采用间断灌水,促根系吸收养分,从而达到养根,活秆活穗成熟,减少病害。蜡熟期即收割前七天停止灌水。(2)追肥。绿色水稻生育期氮素化肥总量应控制在5㎏纯氮左右,追肥视土壤肥力和苗情而定,以确保形成适量的有效穗数,促成大穗,防止群体过大造成倒伏和加重病害。多采用分期追肥法,插秧后15~25天应追分蘖肥尿素3kg/667m2。抽穗前25天(扒开主茎小穗长2mm)

4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4.1 物理防治法

(1)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害虫成虫;(2)糖醋液诱杀成虫,按水、糖、醋、酒比例为3:1:1:1配比诱杀蝼蛄、金龟子、潜叶蝇;(3)黄色诱杀板:可用自制的纤维板或三合板(20 cm×30cm)涂上黄漆及柴油诱杀潜叶蝇。

4.2 生物防治法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害:(1)立枯病。用0.3%科生霉素80~100倍液喷施苗床防治立枯病;(2)稻瘟病。2%春雷霉素液剂100g/667㎡,即500~700倍液防治稻瘟病、纹枯病;(3)稻曲病。在水稻孕穗破口前7~10天,667㎡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ml兑水喷雾,防治稻曲病;(4)纹枯病。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开始发病,拔节至抽穗期盛发。发病初期667㎡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ml,兑水50㎏喷雾;(5)潜叶蝇。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水稻潜叶蝇;(6)稻水象甲。在秋末水稻收获后翻耕整地,破坏幼虫的越冬环境,可杀死大量幼虫。在成虫盛发期,在它最活跃的清晨或傍晚在稻苗上喷洒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喷;(7)负泥虫。主要发生在分蘖期,用5%来福灵15~20ml∕667㎡兑水50㎏喷雾,隔7天喷一次,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结合人工除草可摘除卵块或成虫,带出田间深埋处理;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稻蝗。

减少化肥用量,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害虫天敌青蛙等。

4.3 人工除草

绿色食品生产中化肥的施用 篇9

不同种类的化肥所含的营养元素以不同的化合物形式施用于农田, 之后解离为有效离子被作物吸收。所有作物均以无机营养方式生活, 吸收无机物即无机态的必须营养元素, 进而制造有机物, 如糖、脂肪、蛋白质等。绿色食品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产自优良环境, 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 它是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 施有机肥料, 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1 化肥使用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1.1 提高农作物产量

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化肥施用得当, 每千克化肥养分能增产粮食8.5~9.5kg, 经济效益较好。当然, 也有的农民增施化肥后增产不显著, 但低效原因很多, 不是化肥本身的问题, 而是施肥不科学造成的。

1.2 促进有机肥返田

有机肥和化肥的作用是一致的,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增施化肥提高了产量, 不仅增加了粮食也增加了秸秆。粮食和秸秆的增多, 使饲料、燃料、肥料的紧张状况得到缓和, 也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副食品需求, 也增加了有机肥返田的肥源。

1.3 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试验结果表明, 在不施或少施有机肥的情况下, 其结果:①每季公顷施磷肥 (有效成分五氧化二磷) 45~75kg, 土壤有效磷含量比试验前增加40%~90%;而不施磷肥则下降23%~54%。②每季公顷施钾肥 (有效成分氧化钾) 75~150kg, 土壤有效钾比试验前平均增加20%左右。③增施氮、磷化肥或氮、磷、钾化肥, 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降幅度较小, 影响不大。我国缺磷、钾土壤面积日益增加, 单靠有机肥返田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以上表明增施氮、磷化肥或氮、磷、钾化肥不会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 还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对土壤磷钾含量的提高尤为明显。

2 绿色食品生产中化肥使用的负面影响

作物吸收各种营养都是以无机物的形式吸收的。以氮肥为例, 即便施用的是动物的粪便、植物性的饼肥, 最终也是以氨、尿素等形式被植物吸收, 也就是说化肥本身是无害的。在生产实践中, 化肥施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养分比例失调, 氮肥用量过大, 磷、钾及微量元素明显不足。长期过量使用氮肥, 不仅土壤板结, 通透性变差, 养分流失, 污染环境, 造成水体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增加, 而且硝酸盐在农产品中聚集, 危害人类健康。化肥与食品品质的关系密切, 即化肥施用得当则有益, 施用不当则有害。绿色食品生产限制使用化肥的具体原因如下。

2.1 增加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含量

很多化肥在原料中含有或在加工过程中带进重金属。例如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 (磷酸钙) , 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和As, 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Cd、Cr、Hg、As、F, 特别是Cd。另外, 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 对作物造成毒害。长期施用化肥可能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2.2 使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

土壤微生物是个体小而能量大的活体, 它们既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执行者, 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 具有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质和降解有毒物质的作用。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活性有很大影响。其中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对微生物的数量、活性影响最大, 单施有机肥的次之, 单施无机肥的最小。

2.3 造成土壤硝酸盐累积

为追求产量, 往往会大量使用无机氮肥。这样也就会造成土壤中养分比例的失调, 过多施用氮肥会产生硝酸盐的累积。

2.4 使土壤酸化、板结

长期施用化肥会加速土壤酸化。氮肥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 经过一系列作用, 会形成氢离子, 导致土壤pH值降低。另一方面, 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钾等肥料在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 也会导致土壤中氢离子增多逐渐导致酸化。氯化钾中的有效成分钾离子被吸收后氯离子会和钙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钙导致土壤板结。

2.5 造成江河湖泊及地下水源的污染

多数化肥都易溶于水, 施入土壤后不等完全被作物吸收就会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江河或者逐渐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在我国氮肥有效使用率平均不足40%, 其余全部流失。据调查, 地表水体的氮的含量由人类活动排入的占一半以上, 其中绝大部分为流失的氮肥。

2.6 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品质和产量

直接影响。很多农产品 (尤其是新鲜蔬菜、瓜果) 中硝酸盐超标主要是过量使用氮肥所致。由于大量的氮肥使用导致作物的生长期大大缩短, 其中被迅速、大量吸收的氮素不能全部在短时间内形成蛋白质, 致使硝酸盐大量积累在瓜果菜内。特别是在空气循环不良、二氧化碳减少的塑料大棚内更为严重。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 施用氮素化肥过多的蔬菜水分大、不耐储存、容易腐烂。对于一些鲜果类产品, 光合作用产生糖分的速度跟不上氮素积累的速度, 虽然瓜果成熟, 但口感不好 (不甜) 。施用无机氮会导致硝酸盐在产品内积累, 最终会形成对人体极为有害的亚硝酸盐而影响人类健康。大量流失的氮肥为“赤潮生物”的迅猛增殖提供了丰富的氮营养条件, 已成为赤潮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赤潮的发生, 使海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鱼类、贝类中毒或死亡, 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绿色食品生产中肥料的使用原则

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两个技术等级, AA级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都要求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生产AA级绿色食品, 除可以使用微量元素及硫酸钾、煅烧磷酸盐等矿物肥料外, 不准使用其它化学肥料;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部分化学肥料, 但禁止施用硝态氮肥, 并明确提出有机氮与无机氮的比例不能超过1∶1。对肥料使用应按照“无害有利原则、有机为主原则、平衡施肥原则、合法合规原则”的基本要求。

3.1 无害有利原则

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全部肥料都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无害化技术指标, 不对农产品及其产地造成污染, 保证食品安全, 并且能够为农产品提供养分, 提高品质。在此要求下, 像来源于医院的人粪尿、城市垃圾等含有有害物质的肥料就不应用在绿色食品乃至普通食品生产上。

3.2 有机为主原则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种类的选取应以有机肥料为主, 生物肥料、化学肥料为辅。鼓励使用秸秆肥、绿肥等农家肥, 配合施用固氮菌剂、秸秆腐熟剂等微生物肥料, 补充无机速效养分, 达到培肥地力, 改善环境,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的吸收容量, 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作物秸秆本身含有较丰富的养分, 推行秸秆还田也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 应加以推广。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营养结构, 符合绿色食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 有机为主的原则不是禁止使用化肥, 而是要科学、合理地限量使用。

3.3 平衡施肥原则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用量应体现“以产定量、总量控制、平衡施用”, 即根据目标产量确定需要投入的养分总量, 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 减少化肥用量, 并且兼顾各营养元素间的比例平衡。测土配方施肥是平衡施肥原则的一个具体操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中养分情况, 在以有机肥为主的条件下, 产前提出施用各种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方法。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可以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 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 减少化肥的浪费, 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例如棚室果、菜因施用氮肥导致氮素过剩, 可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来促进光合作用来维持正常的植物生理活动。

化肥施用造成的危害大多是由于不科学、不合理地使用造成的, 例如前面提及的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负面影响就是所施肥料中氮多、磷钾少造成的。就农产品质量与使用化肥而言, 化肥施用对农产品质量会产生影响, 但产生的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主要取决于化肥的施用量和方法。过多地施用单一化肥, 会对农产品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但如果能够平衡施肥, 则会促进农产品品质的提高。如无机氮肥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它并不比施用有机氮肥差。为此,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在监测重金属和pH值时也应对产地土壤的营养情况进行监测, 以利于更科学合理地指导施肥。

3.4 合法合规原则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的生产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商品肥料生产企业应具有资质, 获得许可, 产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并且接受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这一原则是要求绿色食品生产中所用肥料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要求, 也应是在要求符合自然规律来科学施肥。例如, 深施氮肥虽然下渗量要多, 但会大大减少地表径流的流失。缓释技术的营养可以大大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减少流失等。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农产品的生产在养分的投入上仍然需要大量的化肥。按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充分合理平衡的化肥使用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数量上的需要, 而且也能满足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随着植物营养学的深入研究、新型肥料的研制和施肥方法的改进,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仍将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仍将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占有应有的位置。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及健康问题, 绿色食品备受瞩目, 由于多数消费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无法理解甚至不接受绿色食品生产中施用化肥。以下将对此予以分析, 澄清错误认识, 说明化肥的施用不会对绿色食品的营养及安全造成影响。

绿色食品生产 篇10

本生产操作规程规定扎兰屯市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的产地条件选择、种薯处理、轮作、整地、换茬、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技术。本规程适用于扎兰屯市马铃薯种植基地。

二、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引用标准

NY/T 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三、绿色食品

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00要求, 生产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食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实施。

四、生产产地与土壤环境条件选择

1. 产地选择

生产产地选择地势高、土层深、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偏沙性的山根地和坡地。

2. 环境条件选择

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质量标准NY/T 391-2000要求。

3. 种薯及处理

(1) 品种要求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质高产、淀粉含量高的优良品种。

(2) 种薯处理

种薯提前20天出窖、晒种催芽, 将种薯放在10~15℃光线充足的室内晒种催芽, 当芽长到0.5~1厘米时进行切块, 薯块大小以20~30克为宜。为防止病薯和健康薯的传染, 切刀用75%酒精消毒。

4. 选茬与整地

(1) 选茬

马铃薯是茄科作物, 不能与茄科的作物轮作, 选择前茬以玉米、谷子、麦类茬地块进行种植, 不能重茬。

(2) 整地

马铃薯是块茎作物, 深翻20~25厘米, 做到表土细碎、无坷垃, 捞平, 镇压保墒。

进行深耕可使土壤疏松, 透气性好, 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5. 施肥

马铃薯是喜钾作物, 需氮、磷较少, 整个生长期钾吸收量比氮多2/3, 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 磷酸二铵5千克, 或者施硫酸钾型缓控释肥10千克, 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6. 播期播量与播法

(1) 马铃薯播种在5月15日, 日平均气温在7℃, 土层温度达7~8℃时播种。

(2) 每亩播量按150千克, 亩保苗在5000株以上。

(3) 采取平地开沟引墒播种, 做到播种均匀, 株距为18~20厘米, 深浅一致, 覆土7~9厘米及时镇压保墒。

7. 田间管理

(1) 及时铲趟

做到及时铲趟, 出苗前先将垄台捞平, 铲前趟一犁, 幼苗出齐后及时铲趟, 开花前进行铲趟, 拔一遍大草。

(2) 苗期拔除退化严重及传染性病株。

(3)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长发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 这种病害发病轻微使植株茎叶枯萎, 严重时整个田间蔓延腐烂甚至全田绝产。可用25%的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预防, 每亩用量为100~150千克, 全年只用1次。

五、收获办法

绿色食品生产 篇11

宣春雷,武汉大学哲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MBA、中国十大杰出策划专家,中国糖酒进出口经济发展集团总裁、全国糖酒行业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全国糖酒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组委会秘书长。

作为著名策划专家,宣春雷在塑造中国健康食品形象、建立健康食品标准体系、弘扬健康文化健康理念、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方面一直秉承绿色理念,并努力付诸实施。经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委会评议,宣春雷获本期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提名。

自从去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国上下各方的极度关注。大家都清楚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而且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之前,苏丹红事件、阜阳毒奶粉事件、毒韭菜事件等,一系列事件组成了刺激大众神经的针刺,让人听起来就有一些毛骨悚然。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中国的食品安全体系,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呢?日前,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到中国商业联合会,采访了全国糖酒行业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全国糖酒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糖酒进出口经济发展集团总裁宣春雷。

一个成功的策划者

早就听说宣春雷不仅是政府部门一位出色的管理者,而且是策划行业的一把好手,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他涉及的领域很广,商业地产开发、商业项目运营、城市规划与管理、金融信贷、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推广与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信息产业开发、投资管理等都曾经是他展示才华的舞台。

见到宣春雷时,记者立即就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一股激情和活力。略显消瘦的身材,犀利而有神的双目,再加上超出旁人近一倍的语速,让人一下子就进入了他的感性世界。

从事商业项目开发和策划运营十六年,宣春雷成功策划运营了多个国际性和国家级政府项目,并为国内外20多家大型企业提供策划咨询和投资运营服务,集策划专家和运营专家于一身。

2004年3月,他为中国家居建材企业首创“安全健康”理念,同中国科协合作将“大型环境检测实验舱”首次引入家居行业,为消费者检测家居产品的有害物质释放量,并打造了中国家居建材行业首家“安全健康示范商城”,建立了家居产品安全健康检测体系和市场准入、准出机制。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对此高度赞扬,称之为开创了“中国家居建材行业安全健康概念”的先河,树立了家居行业环保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2007年6月,宣春雷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策划并申办奥运项目的先例,同时也为北京市争取到了2007年度最大的奥运活动的承办权,成功策划并运营了由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主办的“第十三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品博览会”。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等亲自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萨马兰奇先生称:

“这是我所创办的并经历的最完美的一次奥林匹克收藏品盛会”。

宣春雷2008年1月在国内首创了“中国医药保健品信息产业基地”概念,并对该项目进行了全案策划,首次将展览展示、交易、物流配送、科技研发、质量监督、技术培训、电子商务、品牌推广、学术交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十大功能集于一体,将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产品、资源与服务进行了有机整合,该项目受到了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评价。

2007年7月,他为中国糖酒行业首创了“产业聚集园区”概念,受中国商业联合会委托,全案策划了“全国糖酒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86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糖酒产业聚集园区及国际糖酒贸易进出口基地和国际信息服务平台。这个项目的落成,为推动我国糖酒行业的产业链式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原国家商业部部长胡平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我们多年想做没做的事情让你们做成了”。

一个执着于食品安全的人

在不断深化的策划过程中,宣春雷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就是寻找一条中国食品安全的可行之路。

宣春雷对记者说:“食品安全不仅在我国即使在国际也受到广泛关注。像美国有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国的食品安全工作;欧盟成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局,统管整个欧盟国家的食品安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相对薄弱,相关部门有十多个,但是食品伤人案件频频发生,这就反映出监管体系存在问题。首先是多头监管,不能形成合力。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采取多机构分段管理的模式,譬如说农业部门只负责初级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以及一些食品的准入,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过程中的监管,卫生部门是负责企业的食品监管。这种监管体制部门人员看似都很多,各个部门都有一些监管原则,都有一些分工,但是由于体制不畅,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和联动,管理层次多、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各部门之间职权交叉,容易出现扯皮推诿,监管中缺位、错位、越位现象。其次是利益,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我国的食品行业从生产到流通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条固定的利益链条,不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加工环节都存在利益链问题。如果不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切断固有的利益链条,食品安全根本无从谈起。”

宣春雷还告诉记者,我国是世界上农药、化肥滥用程度比较高的国家。种植业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化肥;养殖业中大量使用兽药、瘦肉精、抗生素和生长调节剂。化肥、农药的滥用,直接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再有就是食品加工中被污染程度高。比如加工膨化食品的设备含铅量过高,再比如猪肉注水、矿物油抛光粮食、用石蜡制火锅调料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滥用化学制品,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甲醛等现象严重,大到防腐剂、色素,小到胶凝物等。造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利益。

经过深入调研和仔细认真的思索,一个集资源整合、信息集成、功能研发、产业交流、产业合作、产业投资、产业管理、产业服务为一体的健康食品产业园的思路在宣春雷的大脑中逐渐清晰。他随即投入大量精力,开始了选址实施。

一个设想变成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中,很多设想是美好的,但真要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需要坚持不懈并要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宣春雷的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园,以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的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及总部基地为基础,并与中国糖酒产业总部基地实现功能全面对接。这样既节省了土地,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上海的产业集群和技术优势。

宣春雷的目标是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园立足于上海,服务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面向上海世博会,服务全国,倾力打造并成为中国食品行业最具国际一流水平的超大型健康食品产业集聚群。在他的规划中,食品生产加工与流通、展示展览、科技研发、国内外贸易、仓储批发及采购供应、食品生产资料、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及设计、加工设备和设施、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控、物流装备及配送、信息网络及集成、交易结算及金

融服务、电子商务、委托加工、品牌推广、健康文化创意及传播、健康体验及服务、科学技术交流、职业技术培训等应有尽有,实现了从源头的全方位监控。

宣春雷说:“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园着力于构建一个符合未来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模式、体现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的健康产业大平台。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园由国际著名科学家领衔,应用基因工程、生物工程、营养工程、管理工程、信息工程、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网络工程等多学科技术成果和理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及市场经济杠杆理论和手段,全面构建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健康功能食品标准体系。

一个致力于建立绿色产业联盟的人

作为中国糖酒行业的管理者,宣春雷认为我国糖酒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现状是困难与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他认为目前的糖酒行业中同样存在着安全问题,以中国酒业为例,在这个行业中假冒伪劣、恶性竞争、渠道信誉、物流成本过高、资金恶性循环等问题都急需解决。而他负责策划建设的中国国际糖酒产业聚集园区暨总部基地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渠道,这里经营范围包括糖、酒、茶、饮料、食品、调料调味品等六大类商品,涵盖生产资料、原辅料、包装及设计、设备设施、物流装备等五大领域,集展览展示、交易、调剂、科技研发、物流配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国际贸易、进出口保税区、委托加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品牌推广、学术交流、技术培训、旅游休闲等十六大功能于一体。可以形成自我循环,达到完全控制的目的。

宣春雷说:“我的终极梦想就是建立一个中国绿色产业联盟,致力于实现食品营养功能化、健康食品产业化、健康产业规模化、社会发展健康化。在初期,我们首先建设中国健康食品产业园,一方面依托和全面对接国家食品储备资源,另一方面大力引导健康食品核心产业优质龙头企业提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在国家级食品安全和营养检测中心、营养功能研发中心、食品安全信息采集中心等机构配套支持下,迅速建立国家级的新型的健康食品产业供应链。既形成从农业种养殖源头到超市卖场餐桌的、以现代网络信息工程为基础的、全面而又系统的可追溯性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又可满足不断提高的国民科学营养健康素质的需求,体现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提升我国健康食品产业科学技术水平。”

宣春雷告诉记者,现在中国食品行业的生物提取添加剂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许多研究成果都可避免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残留物超标,但由于利益关系这些先进科技产品不能得到推广使用。中国绿色产业联盟的建立就是要在源头上控制生产、流通等环节,确保新型的健康食品产业链,按照互补互动相互促进的以健康为核心的健康发展生态营运模式,实现现代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功能食品生产加工产业同步发展,最终形成并建立起行业联合、专业分工、优势互补、价值共创、效益共享的健康产业循环发展新格局。

塑造中国健康食品形象、建立健康食品标准体系、弘扬健康文化健康理念、推动健康产业健康发展,宣春雷的绿色理想构思宏伟,实现起来的难度也相当大。但他对此充满信心,他相信人民对健康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如果在超市建立一个健康食品专区,人们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绿色食品生产 篇12

符合NY/T391的要求, 宜选择耕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壤土或沙壤土。

2 育苗

2.1 品种选择

选择高产、优质、抗病一代杂交种。保护地栽培品种主要有:快圆、二苠、黑晶、黑又亮等;露地栽培品种主要有:黑帅、紫丽圆等。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砧木选择托鲁巴姆。

2.2 浸种及催芽

2.2.1 浸种。

先把种子放入常温水浸泡3~4h, 再放入50℃水中, 不断搅拌, 当水温降到30℃后, 接穗种子浸泡8h~10h, 期间反复搓洗, 搓去种子表面的粘液;砧木种子浸种同上, 浸泡48h。

2.2.2 催芽。

将捞出的种子放入消毒纱布内, 外面用湿毛巾包好, 在30~33℃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中, 每天淘洗种子2~3次, 每6~8h翻动一次。种子萌动后降温至25~30℃。砧木的种子变温催芽, 每天30℃保持8h, 20℃保持16h条件下保湿催芽, 6~8天开始出芽。当70%以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3 育苗畦、育苗钵及穴盘的准备

2.3.1 营养土配制。

选用肥沃田土60%, 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40%, 混合均匀过筛。

2.3.2 营养土的消毒及装钵。

每1m3加入50%多菌灵粉剂200g+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拌于营养土中, 堆闷7天, 或每m3营养土拌入53%代森锰锌40g+2.5%咯菌腈200ml过筛, 备用。然后将配好的营养土直接装入营养钵中, 营养钵大小以φ10cm×10cm为宜, 装土量以虚土装至与钵口齐平, 再把营养钵放置育苗畦中, 备用。

2.3.3 育苗器具的消毒。

育苗前7~10天, 将育苗器具放在棚室内, 用硫磺3kg/667m2和适量锯末混合分堆点燃熏棚, 棚室密闭24h, 然后放风排毒气。新营养钵可免去此步骤。

2.4 播种

2.4.1 播种时间。

温室越冬茬, 6月中下旬播种;温室冬春茬, 11月上中旬播种;塑料大棚春提前, 12月下旬播种;春季露地或地膜覆盖, 1月上旬~2月上旬播种;夏秋露地栽培, 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

2.4.2 播种量。

保护地栽培, 茄子接穗用种量9~12g/667m2, 砧木用种量5~7 g/6 6 7 m2;露地栽培, 茄子接穗用种量13~18g/667m2, 砧木用种量8~12g/667m2。

2.5 育苗方法

2.5.1 常规育苗。

播种方法: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播种前先把营养钵浇透水, 然后将催芽露白的种子点播在营养钵, 每穴1粒种子。覆盖1.0cm厚的营养土。最后将营养钵摆放在育苗畦中, 用覆盖塑料薄膜保湿。

播后温度管理: (1) 播后至齐苗, 白天温度保持28~35℃, 夜间温度20℃。 (2) 齐苗后, 白天温度27~30℃, 夜间温度20~18℃。 (3) 子叶期, 白天温度30℃, 夜间温度18~17℃。 (4) 二叶后, 白天温度27~28℃, 夜间温度16~15℃; (5) 定植前锻炼, 白天温度20~25℃, 夜间温度15~10℃。

湿度管理:播种后空气湿度80~90%;80%以上种子拱土、出土时空气湿度70%~80%。水肥管理:当幼苗水分不足时, 在午前浇与棚温一致的水;有脱肥现象时, 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6%低聚糖素溶液等。

2.5.2 嫁接育苗。

播种方法: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接穗播于育苗畦, 按株行距5cm×5cm;砧木播于营养钵, 砧木比接穗提前25~30天播种。

嫁接方法:在营养钵中嫁接。当砧木长到5~6片真叶时进行嫁接, 嫁接位置在砧木第2片真叶与第3片真叶之间。采用劈接法。首先将砧木保留2片真叶, 将上部平切掉, 在茎中间向下劈开深为1.0~1.5cm的切口。然后将接穗拔下, 在2~3片真叶下, 从两侧削成楔形的接穗, 楔形的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 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 砧穗对齐后用夹子固定。接着将嫁接好的苗子码于苗畦中, 扣小拱棚。

嫁接前后的管理: (1) 温度管理。茄子嫁接后, 前1~5天保持在白天25~28℃, 夜间22~16℃, 5天后, 白天25℃左右, 夜间18~20℃。 (2) 湿度管理。嫁接后前5天, 相对湿度控制在90~100%;5天后保持相对湿度80~90%;10天后, 保持相对湿度70~80%。 (3) 光照管理。嫁接后的3天要完全遮光, 3~8天后可逐渐见光, 9天后可完全见光。 (4) 水肥管理

2.6 壮苗标准

株高12~15c, 7~8片叶, 叶片肥厚且舒展, 叶色深绿;茎粗壮, 直径0.6~1cm, 节间3~4cm;第一花蕾出现;根系发达, 无病虫症状。

3 定植

3.1 施肥整地

定植前结合深翻土壤, 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5000㎏/667m2, 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要求。硫酸钾型三元素复合肥 (N:P:K=15:15:15) 20kg, 有机肥60%撒施, 40%沟施。保护地采用高畦, 畦高10~15㎝, 宽90~110㎝, 采用地膜覆盖;露地采用高畦或平畦栽培, 大行距70cm, 小行距50cm。

3.2 提早扣棚升温

保护地栽培, 扣棚时间与定植时间, 要相距30天以上。在定植前地温要达到12℃以上, 方能定植。

3.3 棚室消毒

定植前5~7天进行棚室消毒。

3.4 定植前浇水

保护地栽培, 定植前5~7天天浇透水;露地栽培, 定植前2~3天浇透水。

3.5 定植时间

温室越冬茬, 8月中下旬定植;温室冬春茬, 2月中下旬定植;塑料大棚春提前, 3月下旬定植;春季露地或地膜覆盖, 4月中旬~5月上旬定植;夏秋露地栽培, 6月上旬~6月下旬定植。

3.6 定植密度

温室和大棚栽培, 定植800~1000株/667m2;露地栽培, 定植1300~1800株/667m2。

3.7 定植方法

选晴天上午进行定植, 每垄两行, 茄子应适当深栽, 深度以子叶节与土壤平齐为度。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

1) 定植后至缓苗前, 白天保持25~30℃, 夜间17~15℃。

2) 缓苗后, 白天25~30℃, 夜间降至13~10℃。

3) 开花结果期, 白天25~30℃, 夜间18~15℃。

4.2 湿度管理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

4.3 肥水管理

1) 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 水量以没过垄台为宜。

2) 缓苗后, 定植7~8天后浇缓苗水, 水后中耕蹲苗。

3) 当门茄长至4~5cm追肥浇水, 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N:P:K=16:8:24) 15㎏/667m2。

4) 门茄收获后, 再结合浇水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N:P:K=16:8:24) 15㎏/667m2, 待地表见干时, 进行培土。

5) 以后每采收一层果实, 结合浇水追肥一次, 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N:P:K=16:8:24) 15㎏/667m2。

4.4 植株管理

4.4.1 植株调整。

保护地植株调整:温室栽培采用四干整枝, 其它栽培方式采用双干整枝。及时将下部的病、老、黄叶摘除, 深埋或销毁。

露地植株调整:门茄坐住后打去基部侧枝, 门茄采收后, 摘除下部老叶, 当“四门斗”4~5cm大小时, 除去“对茄”以下老叶、黄叶、病叶及过密的叶和纤细枝, 摘下枝、叶集中烧掉。整枝方式有多种:如单干整枝、自然生长等。

4.4.2 保花保果。

保护地栽培为防止落花落果和产生畸形果, 可用0.4%的2, 4-天溶液喷花或蘸花。或者采用熊蜂授粉, 1箱/667m2。

4.4.3 除草。

苗期人工拔除杂草, 定植后, 喷施除草剂5%精喹禾灵乳油3~5g/667m2防治杂草。

4.5 光照管理

4.5.1 棚膜选择。

保护地棚膜选择EVA薄膜;同时内吊1~2层内幕, 内幕选用含有无滴剂超薄膜。

4.5.2 增加光照。

在温度允许的情况下, 每天早揭晚盖草苫等保温覆盖设施, 白天及时拉开内膜, 进入无霜期后, 逐层撤掉内膜。冬春生产, 如遇连阴天、雾霾等天气, 可用补光灯进行补光。

5 病虫害防治

5.1 原则

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5.2 防治措施

5.2.1 农业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实行轮作。 (3) 种子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1h, 洗净后再温汤浸种。 (4) 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 (5) 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 合理灌水。 (6) 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深埋或销毁。 (7) 土壤处理, 定植前每亩撒施35%的威百 (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水剂11.6~17.5kg/667m2一次, 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 (8) 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清洁田园。

5.2.2 化学方法:

(1) 茄子黄萎病。定植后, 每隔15~20天喷洒一次1∶1∶2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灌根或喷洒植株。 (2) 茄子褐纹病。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或35%碱式硫酸铜胶悬剂制剂120g/667m2。 (3) 茄子早疫病。发病初期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制剂50~60g/667m2。 (4) 虫害。悬挂黄板诱杀有翅蚜。喷洒1.5%苦参碱可溶液剂制剂0.45~0.6g/667m2或3%除虫菊素微囊悬浮剂800~1500倍液防治蚜虫。喷洒0.5%藜芦碱可溶液剂制剂0.6~0.7g/667m2, 防治红蜘蛛和茶黄螨。喷洒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制剂1.75~3.75g/667m2, 防治白粉虱。

6 采收

上一篇:设计制造优化下一篇:村级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