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创新教育

2024-10-14

士官创新教育(精选10篇)

士官创新教育 篇1

士官教育目前已经转变为面向工作岗位、面向部队、面向飞行员的岗前任职教育,士官工作岗位的主要特点是岗位指向性明显,实践性、操作性强。这就要求士官教育必须紧贴实战需要,紧贴部队岗位任职需要;以能力培养必主导,素质提高为主线,体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适时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教学思路。教学人员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能,提高学员的学业成绩,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1. 创新教学模式

以教学方法进一步改进来推进任职教育深入发展,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员的特点,不断运用现代化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大力开展多样化、现代化、实践性教学,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任职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保证。

(1)广泛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

任职教育的对象往往在年龄、学历、职务层次、任职经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面对学员间存在“认知代差”等问题,学院应加大推广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力度。针对学员在任职经历上存在的明显差异,学员入校时分为拟任培训班和现任培训班两个层次,实施分班式教学;强化学科间的综合兼容,并带着课题成果回部队运用,不断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和领域,组织学员见习、代职锻炼,真正实现开放式教学;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员分别提供选修课、专题课、讲座课、资料片等菜单式服务,倡导菜单式教学。

(2)积极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

任职教学更加注重学员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能力,因此,学院应该为学员提供直观、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将现代化技术运用于教学,将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文字内容以图像、声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展现给学员,或使用数字化、远程化、仿真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依托网络,完善远程教学体系。

(3)大力倡导“研讨式”教学模式。

所谓“研讨式”教学,就是根据培训对象的任职需求,将教学内容组合为若干专题,按照“提出问题—引导学员分析问题—指导学员研讨—得出结论”的步骤与思路展开教学。“研讨式”教学能够很好地引导学员思考问题,达到教与学的互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刚题的能力。开展“研讨式”教学时应注意做到:问题研讨要立足现实。研讨的问题是部队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将个人经验共享,通过相互交流、共同研讨,把学员的个体经验作为教学资源开发,让全体学员共享,使大家共同提高。

2. 调整教学体系

不断调整教学体系,以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来推进任职教育深入发展。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必须依据航空兵部队建设需要,围绕学员所从事或将要从事岗位的需求来进行,着眼学员任职能力培养,调整任职教育教学体系。

(1)按照能力构成创立课程结构。

士官作为基层飞行部队主要的保障力量应具备全面的能力素质。为强化第一任职能力需要,教学应注重学员“六个基础”、“六种能力”的培养。为确保教学质量的工作标准,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既要满足夯实“六个基础”的需要,又要适应提高“六种能力”的要求。对此,一方面考虑到学员已经了解或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设计培训课程时,应压缩基础课,精选专业课,扩展技能课,确保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最急需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及时充实新装备、新战法和新系统的内容,努力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含量,使学员能够接触并掌握所学专业的最新信息和技能。

(2)围绕能力培养精选教学内容。

航空机务士官任职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应注重岗位任职的现实需要。这就要求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依据部队建设实际,围绕学员所从事或将要从事岗位的能力需求来进行。一是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设置应紧贴部队建设实际和学员的任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知识。二是突出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以能够解决部队军事斗争准备中的现实问题、满足岗位任职的现实需求为标准,不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知识点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其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先进性。

(3)紧扣能力生成创新组训模式。

任职教育是一种岗位任职培训教育,与学历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实践性、适应性和针对性强,注重提高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处理能力。这些仅仅通过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实践性内容比例,为学员搭建学会适应岗位的平台。一是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化,真正提高士官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第一任职能力。二是强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三是参加(观摩)实兵演练,进行现场教学。

3. 更新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条件下,士官院校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大批“学会学习”的人才。把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特点突现出来,让学员学会在独立探索、质疑问难、讨论交流中发现知识和技能。

(1)归还学习主动权,建立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士官学员的学习以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为主,关键要让学员掌握使用装备的技能,因此,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士官院校应当充分发挥士官学员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为学员提供自主学习平台。第二,教员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引导学员。第三,改变单纯“教员讲解示范、学员模仿操作”的现状,让学员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

(2)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由于士官学员文化素质较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减少评价对学员产生的消极影响,避免评价对学员自尊的损害;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反馈功能;引导与鼓励学员自己与自己比较,体会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应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如学员自评、同组之间互评、教员评价等,来达到教学目的。

3. 结语

士官教育作为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我们需要依据新形势下士官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任职需要,结合士官学员的实际情况,长期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不断深入推进作任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化院校“转型”。

参考文献

[1]总政治部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基层军官读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10.

[2]鄂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任职教育向纵深发展[J].沈阳炮兵学院学报,2007,(2).

关于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岗位任职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120-02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有关教学活动如何组织、设计和调控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的创新就是根据创新原理和创新型人才的规律,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是教学质量、效益提高的重要保证,教学模式创新是构建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中介环节,具有牵动全局的作用。

士官院校开办时间不长,在办学理论和实践上缺乏系统研究,目前大部分课程的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多以学科为本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间接或直接压抑学员创造力发展的教育感悟、行为以及环境等因素,难以调动和发挥学员在学习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与士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必须针对士官学员的特点、士官教育的特殊性,探索与教学内容体系相适应的具有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教学新模式。笔者试图从以下方面谈谈对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以期为士官学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寻找依据,形成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理念是以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为本位

士官教育具有应用性强、实践性强、针对性强、综合性强和生源质量较差等特点,是典型的军事职业技术教育,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士官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层次的部队基层管理与技术骨干;从岗位业务要求来说,是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教育,对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的要求是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追求的不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侧重于理论的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用结合、急用先学,要求最大限度地贴近工作岗位,重视所学的知识、能力直接、快速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士官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部队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不强求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而是涵盖了与本职业、本岗位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技巧、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多方面。能力的确定是在对士官工作岗位所含任务、构成要素(作业项目)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和应用性,确保毕业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在工作上独挡一面。

因此,士官教育的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士官院校教学模式创新应以学员部队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对学员的综合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目的是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服务

教学模式是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间环节,它是根据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而制定的教学活动组织、设计和调控的策略体系。因此,教学模式运用的根本性目的是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它的选择应根据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具体情况而定,它的实施应符合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认知规律。

士官属于形象思维型的个体,对某一行动过程中经验性、策略性知识的掌握相对容易,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因而士官院校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中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士官任职岗位工作过程中应用的经验、策略,相关的概念、原理适度够用即可,符合士官人才培养的定向性要求;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与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序列相一致,针对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传授相关知识,符合士官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因此,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服务,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

三、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核心是变学科体系教学模式为行动体系教学模式

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是为学科体系结构下的课程教学服务的,注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被动的课堂听众,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是书本上已有的系统性、理论性比较强的概念、定理和结构原理;以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教学方法为主,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相分离,带有浓厚的“应试化、单一化、片面化、陈旧化”色彩,与学员偏于形象思维,擅长在体验中习得知识,实操技能要求高的学习需求特点不相适应。

而在行动体系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人,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借助不同的问题和任务串联在一起,实现实践性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在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互动,让学生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员的指导和点拨下,使自身意识行动与动作行动完美结合在一起,获得建构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新的知识和技能。由于知识和技能不再是教员灌输的,而是在自身个体内通过手脑的并用有机生成的,因而其学习的效果更好。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员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行动体系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关于“帮助个体发现与他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对于解决长期以来由于士官学员文化基础差、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足导致的教育训练质量难以提高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核心是要变学科体系教学模式为行动体系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和管理组训能力,拓展学员的装备维修知识、技能,培养学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重点是建立学员主体参与活动的教学新格局

教员的教法归根到底是通过学员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士官学员的形象思维智力类型,是一种面型甚至是体型的思维。这就决定了学员在认知的过程中,必然要与周围的情境发生联系,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其中。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员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员往往作为听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又由于其文化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不强,对理论学习存在畏惧心理,课堂上往往是一处听不懂,下面内容的学习就跟不上,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其总是在教学中受挫,没有成功的体验,直接导致了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失去了兴趣,求知与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

因此,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必须要建立起学员主体参与活动的教学新格局,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以学员为本,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目的、有意识地训练科学思维,培养独立探究精神,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点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综合和融合

教学方法是一个系统,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现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总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渗透、综合在一起发挥作用。万能的教学模式是没有的,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特有的优势,以及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教学模式的创新不在于倡导某一种方法和模式,而在于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对象、条件和教员教学特长,从众多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加以选择,合理组合。结合、综合和融合是教学方法创新及走向先进性、科学性的重要基础。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对象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能够较快地获取经验型和策略性的知识,是部队技术型、技能型和技艺型专家,对他们的教学应改变“教员讲,学员听”的传统教学格局,明确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培养什么能力,从众多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加以选择,合理组合,从而达到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敖思军.推进创新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J].辽宁行政学院院报,2005,(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6,(4).

士官创新教育 篇3

一、财务士官教育观念的更新

后勤院校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主, 还是以培养“专才”为主一直是后勤院校教育工作者争论的焦点。从整体上看, 该院财务士官教育还是应强调以培养“专才”为主, 树立“专才教育观”。究其原因:一是由该院的院校性质所决定的。该院实施的是基层后勤管理人才的专业教育, 培养的就应该是具有一技之长, 能胜任岗位需要的专门人才。二是由该院的任务所决定的。培养造就“通才”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需要初、中、高3级院校和部队共同来完成, 在这个人才培养的链条上, 不同级别的院校有着不同的任务, 该院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财务士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按照“专才”的模式进行锻造。三是由部队后勤建设实际需求决定的。部队后勤建设是个“通才”与“专才”合作的舞台, 需要“通才”, 但更需要“专才”。另外, 财务士官教育还应当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注意通过德、智、体、美使学员去追求智力、道德两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塑造理想化个性, 构建受教育者完美健全的人格体系, 全面完善其心理素质, 促进直觉与逻辑、感性与理性、认知与想象的有机融合。财务士官教育还应当注重学科的全面发展教育观这更深层次的内涵, 追求开放、发展的大教育体系, 追求财务士官个体与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要求的协调。注意拓展教育外延, 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网络, 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应更加面向变化与发展的新军事领域, 着眼于培养财务士官主体的实践精神和能力, 以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对士官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财务士官教学内容的优化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努力, 财务士官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但与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要求相比, 与培养高素质的财务士官人才的要求相比, 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 突出表现为: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财务士官实际工作联系不紧, 缺乏针对性;教学计划缺乏弹性, 过于强调共性, 选修课比例较低。因此, 财务士官教学内容的优化要瞄准财务士官人才培养目标, 着眼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和军队财务建设的基本要求, 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应突出前沿性, 要与时俱进, 充分反映出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进程中后勤财务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二是应突出针对性, 即针对不同的训练层次、不同教学对象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三是应突出实用性, 财务专业课程尤其应该如此, 必须在现有财务士官培训教材的基础上, 围绕财务工作课题、财务工作重难点问题等方面设立专题, 突出财务工作实践的教学。四是应突出整体性, 尽快形成具有基层财务士官培训特色的教材体系。五是应突出灵活性, 加大选修课的学科门类与课时比重, 给学员留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同时, 财务教员要积极研究和借鉴外军和我军后勤财务改革的最新成果, 了解后勤现代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充实教学内容, 不断提高财务专业课的实用性、实践性、时代性。另外, 还要按照部队财务岗位分工、各级士官技能等级的标准规范要求, 着眼财务士官逐级培训目标, 分类分层编写财务士官任职教育系列教材, 立足于培训既熟悉财务管理规定和经费标准制度, 又具备财务工作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课程建设目标, 使学员能够站在后勤财务理论的最前沿, 打好学员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财务岗位环境的思想与基本技能。

三、财务士官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 该院乃至整个后勤院校“填鸭式”、“灌输式”、“保姆式”等传统教学方法依然普遍存在。在新的形势下, 应变“讲授式”教学为“导学式”、“研讨式”教学, 变集中统一式教学为个别化教育。但是, 个别化教育这一培养模式或方法对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层次更为适用。专题讲座式教学模式或方法在有些专业课程和轮训班的教学中更为适用。另一方面, 财务士官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岗位需要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将“讲、演、练”有机交叉融合使用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即需要精讲理论知识、直观展示财务操作流程、综合练习具体账务处理细节, 使财务士官培训从传授知识到技能培养形成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针对分院教学对象和财务教学任务的特点, 财务士官的教学方法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 “启发式”教学

1、提问式。

学起深于思, 思源于疑, 学员正处在学习知识阶段, 如何使其对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 这就要求教员在教学过程中, 在吃透学员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础上, 利用最佳时机, 提出其感兴趣的问题, 达到最佳启发效果。

2、举例式。

一个恰当精练的事例, 在课堂进行适当引用, 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员的注意力, 还有利于教员能动地把握课堂的授课节奏。一个好的事例, 可使难题变易, 繁的变简, 枯燥无味的变得生动有趣, 抽象的理论变为形象和现实, 从而促进学员理解和掌握知识。

3、参与式。

即加强学员的参与意识, 在参与中,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和教员一起研讨最佳的教学方案, 通过参观见学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让学员走上讲台等做法, 把一些容易理解, 理论性不强的章节, 让学员自己去找出难点和重点, 这样可以加深学员的理解, 充分调动学员搞好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 “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 现场描绘一幅部队财务工作场景, 需要不同角色的参与才能完成整个工作流程。通常需要教员精讲, 角色演示, 教员与学员讨论、对答对练, 学员自学自练, 教员对学员扮演角色的检测和对学员完成任务的总结等一系列环节所组成。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员善于联系财务士官教学实际, 灵活运用并不断创新, 定能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具有鲜明财务士官授课特色的情景式教学体系。

(三) “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在财务士官培训中以部队财务工作实例为原材料, 以贴近实际、贴近实战为原则, 编写财务案例册。同时, 还可以充分利用“出纳专修室”设置部队实际工作场景, 演练日常财务手工作业科目, 培养和提高培训对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 财务士官教学方法的改革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灵活新颖, 联系实际财务岗位紧密, 不仅能唤起学员的求知欲望, 激起学员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员积极思维, 更能培养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财务士官教育管理的创新

(一) 教育管理创新的重心

财务士官教育管理创新应着眼于调动两个积极性:教员积极性和学员积极性, 并以此作为衡量教育管理创新的标准。教育管理创新, 重点是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 包括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营造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氛围等等。而且, 竞争机制不能仅运用于专业技术干部, 还应运用于教学管理干部和学员。目前, 关于专业技术干部考核的规定很多, 也很具体, 但在教学管理干部和学员的管理上, 出台的具体规章制度还很少, 也很笼统。

(二) 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

一是教育管理工作“研究化”。财务士官教育管理应管在“理”上, 管在“点”上, 要达到这要求, 就要确实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认真研究它的特点和规律, 而不能单纯把它等同于一般行政工作。对事关全局的财务士官教育管理改革问题, 应单独立项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二是教育管理队伍“教员化”。实现教育管理创新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 而实现这点, 首先应重视教育管理干部的经历结构。教学管理干部应该从教员中选拔, 对目前教学管理队伍中很少有一线教学经历的人员, 应通过到教研室代职或短期代课等方式补上这一课。三是教育管理创新“全员化”。财务士官教育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 需要教育管理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要加大广大学员的参与力度, 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而不能把他们单纯当作被管理对象。

参考文献

[1]、杨亚辉.抓好后勤分队士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研试验后勤, 2006 (2) .

[2]、鲁卫东.准确把握士官教育性质切实转变士官人才观念[J].通用装备保障, 2006 (2) .

士官创新教育 篇4

关键词:士官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77-01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信息时代的总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士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军士官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着制约人才信息素质发展的情况。如何在现代化教育环境下,培养出大批专业技能过硬、又符合信息时代特色的高素质士官,是士官学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专业性课程。它主要让学员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使学员具有基本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培养学员的计算机意识,为以后学习科学技术、发展有关能力打下宽厚的基础。

虽然计算机教育受到重视,但根据新时代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士官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教员的教学观念陈旧,许多教员依旧是为教而教,为让学员“过关”—— 通过技能鉴定考核而教;课程标准单一,不根据各专业培养要求和学员水平层次区分,教学内容都使用同一套课程标准,使计算机基础课与专业的结合应用上較弱,不能体现学以致用;教学内容滞后,计算机软硬件发展较快,教学中不能及时增加新内容,影响学员的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教学方法不丰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但一些教员依旧使用注入式和填鸭式,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比较缺乏,极大地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创新精神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创新精神是人们不满足于既有状态而着力开拓的思维方式。计算机教员应本着对学员负责的态度,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打破束缚,不断探索,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1 教员教学观念的创新

教员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教学应以提高学员的素质为目标,而不是仅仅的“授之以鱼”。面对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教好计算机课程,培养学员在信息社会中数字化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们计算机教员应该深思和探索的迫切问题。只有具备丰富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员,才能真正教会学员如何学习、开发学员的潜能,从而提高学员的能力素质。教员教学观念的转变又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每个教员必须着眼未来,以培养学员的应用、实践能力为目标,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员、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大精力投入,加快基于任职能力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良好的创新教风来影响学员。

2.2 课程标准的创新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前提。要突破不分专业培养要求、不分学员文化水平层次,所有专业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一样的状况。要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知识结构和需求,分专业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注意与专业的后续课程设置相结合。因士官培养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非专业的基础课程,所占的学时量少,教学任务重,所以更应根据各专业的情况,优化教学任务,以最合理的形式表现出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另外,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现行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的情况不可避免。为了使学员了解当前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动态,就应当将新的内容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教员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创新和实践,对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一定的把握能力。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

灵活教学方法的使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中,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手段,使讲课集演示、讲授为一体,教学直观生动,课堂信息量增加。有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就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对计算机教学的限制,引导教员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尝试以提高教学质量。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员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员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计算机课程的知识点多而且琐碎,实践性强,还可采用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是指教员提出一定的问题或任务,让学员独立思考或学员间协作来完成。例如,给学员展示一幅用Word制作的图文并茂的贺卡,引起学员兴趣后,让学员摸索着去完成这幅贺卡。这样学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主动掌握Word中图片、艺术字等图形对象的使用方法,在吸纳这些零碎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以上这两种方法在教学中经常同时使用,启发式教学重在教员对学员思维的点拨,任务式教学又使学员自主探索学习。在诸多的教学方法中,没有哪一种完美无缺,具体如何灵活运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2.4 考核方式的创新

适合的考核方式能真实地反映学员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体现学员的素质和能力。士官学员计算机基础课的鉴定考核已经实现了无纸化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对计算机基础课这样的既要考察学员的理论知识,又要考察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科是适合的。但是考试系统的试题库题目设置还不够合理规范,尤其是操作题的设置太过生硬,唯一的标准答案,让学员生厌,束缚学员的思维,不能体现学员的真实操作能力。所以应对题目进行灵活设置,例如,考核PowerPoint软件使用的操作题可采取主题作品创作的形式,如个人爱好、环保或产品介绍等,规定幻灯片张数的下限及评分标准。这种题型能增强学员独立思考、创新探索的能力。因此,需要精心选择考核内容,设置多种题型,建立规范化试题库。试题库尽量涵盖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容纳各种类型难易程度相当的试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知识覆盖面不足的漏洞,减少学员靠死记硬背的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的比例;增加辨析题、实际操作题的比例;并且题目形式灵活多样,不断更新,能够测试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计算机教员需认清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的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进行创造性教学。这样才能让学员创造性思维与应用能力长足进步,为军队培养服务第一线的、具有任职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涛.士官任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商界,2009,2(1):310.

士官学校创新型英语分层教学探析 篇5

士官学校学员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学员的英语成绩呈金字塔分布, 有些能达到大学四级水平, 而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字母语音都没有掌握, 低分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还多, 高低分数之间差距过大, 因此造成了学员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巨大差距, 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员的学习需要。为了使每一个有志于形成和提升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学员都能得到与自己学力基础相匹配的英语教育的机会,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势在必行。我们创新性地在学校采用“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过程进行了改进, 从而使全体学员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

1什么是“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

士官学校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因材施教理论观, 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提倡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Krashen的i+1输入理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Jeremy Bentham的经济学效用差异理论都为分层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就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即以“因材施教”、“分组教学”理论为指导, 针对不同层次学员按“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组内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牵引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教学和评价, 从而使全体学员都能得到提高。

2我校“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2.1组内分层

首先教员在对学员进行客官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学员原有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潜力等因素, “暗中”将学员按以下因素分为ABC三层:

层次划定后, 再按“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把不同层次的学员进行搭配, 均衡地分入各组, 各小组水平相当, 一般由4-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都有相同比例的ABC三个层次的学员, 这样, 各小组之间是平衡的, 组与组之间无太大差别。如此,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使每个学员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既能在被帮助中不断提升, 又能在帮助他人中获得自信。从而既打好的基础, 又发展了特长。这种方式可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关注发展平等又注重心理平等的方法。

2.2任务驱动

根据士官任职岗位的需求, 选取贴近其岗位任职的课程内容, 以任务为牵引, 通过课堂实践, 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其日常生活及岗位工作中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2.3分层设标 (分层达标)

分层教学的前提是确立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员在吃透教材、掌握学员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对不同层次学员提出相适应的分层次教学目标。

首先将课程总体的教学目标也分为三个等级:

授课伊始, 教员依据总体目标再分层次设置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 像学员提出本堂课具体的学习任务, 交代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学员明确应该学什么, 可根据各自的实际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 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2.4分层施教

分层设问激疑, 启发释疑:在教学中, 不但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员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学员思考回答, 还注意启发不同层次的学员经过自学后提出不同问题, 让学员讨论后, 给予不同深度的解答。对于BC层学员注意问“对不对?怎么样?”, 让他们听懂, 知其然;而对A组学员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于无疑处生疑, 给学员留有思考探索的余地, 启发他们探索认知的能力,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分层设问激疑, 启发释疑从而使课堂教学互动更有深度、更加有效。

2.5分层评价

在制定考核标准时, 既有统一要求, 又要有不同的评价尺度, 建立一种对不同程度的学员都有激励作用的考核和评价体系。

口头评价:在平时授课过程中, 教员要根据各层学员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即使了解不同层次学员是否能够达到预先设置的分层目标, 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用不同评价标准。对C层次学员学习中哪怕点滴的进步也要鼓励, 帮助其树立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对B层学员学习中的进步要鼓励, 既肯定进步也指出不足;对A层学员学习中的进步要赞赏, 也要略微挫伤他们的傲气, 促使其争取更大的进步。总之, 要让每一位学员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始终把他“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境界和评价的最终目标。

量化评价:我们从学员实际英语水平和切身利益出发, 以鼓励学员积极学好英语为目标。每次课结束后, 都有教员与学员双方互填的学习活动评价表, 作为平时考核的依据之一, 这不仅检验了教员的教学能力, 还考核了学员的语言能力、

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参与意识等。

3“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在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不断改进和值得深思的问题:

(1) 要想科学的把学员分成ABC三层需要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 然后做出不断调整, 在开课伊始对学员了解最少, 可能出现分层不科学的情况。 (2) 因为学员的学习状况是一个动态的形式, 所以分组会根据学员的情况不时进行调整, 这在课堂凝聚力方面存在不稳定, 不易于管理。 (3) 每组都有优生, 层次差的学生会滋生依赖心理, 把任务都交给优生做, 自己变成了旁观者。所以, 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充分保证集体小组学习环节和紧张度, 小组成员不因程度能力差异而出现“掉队”“脱队”现象。

总之, 分层教学承认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现了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 给出了学生学习发展的足够自由和空间, 实践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宽了一条新路子。

摘要:学员学习基础差异大一直是士官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 对于英语水平悬殊的学员群体, 我们创新性地采用“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海军士官学校近年来进行“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并探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关键词:士官英语,任务型课内分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薇, 刘渭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学困生的负面影响[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3 (03) :60-61.

[2]李丽娟.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改革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 02 (26) :82-83.

[3]陈莉.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分层教学[J].科技信息, 2012, 23 (25) :24-25.

士官创新教育 篇6

1 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撑

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人才时,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它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探索与规范的问题。

经常说的某个人能力强,那么他的知识水平就高吗?我想多数的回答是“不一定”,一直以来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存在辩证的关系,二者有选其一的,也有共同进步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那么如何实现能力与知识并重呢?

多数人极力主张能力与知识并重,无论是在能力的问题上,还是在知识的问题上,不仅在于给学员以知识,同时还要发展学员的智力,要让学员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能力(包括技能),就是“知其然”;理论知识就是“知其所以然”,这才是学员所需要的“完全之知识”,两者不可偏废。从稍为长远和宽广一点的视角看问题,便不难发现,人的一生中能较为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的空间和时间,主要集中在学校中,而其成熟的技能或能力的真正形成是在工作里,是在年复一年的实践过程中累积的,而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形成,主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一些学员在部队具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这样形成实践能力更快,比较而言,学员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是非常宝贵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多与少、深与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创造或创新能力,因此技能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积累,这样知识才得以运用和转化,提供牢固的理论支撑。

2 需要全方面培养士官技能

部队越来越需要复合性的士官人才,在培养学员的技能中,反对单一的培养,在学校就应认真制定相关全面技能的培养方案,即学习专业知识和也要学习专业技能以外的知识,不仅要培养适合部队的,也要着眼于长期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除会操作武器装备的技能外,还要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等出发,发现学员的特长,全方位的培养高技能士官人才。

目前培养的士官学员主要是从管理带兵能力和操作训练能力,及军地两用人才等方面进行技能培养。前两种能力是军队院校培养士官的重点,而对第三种能力的培养就非常缺乏,因士官学员的特殊情况是不允许到地方上去学习技能,那么学校就要根据现有的条件进行开展学员的第三课堂,从所需和兴趣的方面进行自主选择导师,采取集中领导、分组实施、导师责任制管理,可开展科研组、制作组、教学组等,有的放矢的组织实施,让士官学员在学校充分利用教员和实验室的有利条件,更细致、耐心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为士官毕业后从事小教员的着色打下基础,也为今后的发展积累知识与技能。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多学些技能百利而无害,除技术操作岗位外,还需要较全面的专业性技能之外,较强的社会能力等。同时,专业技能与关键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换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时刻注意专业能力的变化和关键能力的发展,以保证学员所需的综合性能力培养。

3 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

技能的形成是长期训练与累积的结果。与知识的形成一样,能力的熟练需有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过程。

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性来说,学员的技能形成可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3.1 部队重点培养环节

高中毕业生进入部队,有诸多的不习惯,诸如,不习惯集体生活,喜欢个人独来独往;不习惯被管,喜欢我行我素;不习惯与人打交道,以自我为中心;不习惯高强度的体力训练等。这个阶段,除了班长的引导外,通过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条令条例,慢慢地适应部队的生活,也逐渐融入到集体训练生活中,从而培养操作装备的技能,学习管理带兵能力。培养有规律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和爱岗敬业的感情。

3.2 技能重点培养环节

经过一到两年的部队,战士的情绪比较稳定了,学习状态有所好转,掌握了较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普遍具有提高学习技能的欲望,属于专业技能和其他相关能力重点培养环节,经过训练计划内技能训练,专业性技能得到了较充分的训练,开始表现出专业能力,本身也开始感到自我的生存价值。

3.3 院校综合能力形成

院校是培养士官技能的综合场所,人才、器材、资源充足,环境优越,经过长时间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等学习,学员的思维能力和知识与技能运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他们也面临毕业挑战,迫切需要综合的能力,为适应第一岗位任职需要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缩小学校教育与部队需求之间的差距打下基础。

士官创新教育 篇7

关键词:管理教育,网络管理,信息化,士官

随着我军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部队网络化管理方式开拓了军队管理新局面, 士官管理工作者对士官网络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也在积极探讨研究着。当前的士官管理工作如何积极适应我军信息化建设新形势, 与时俱进, 实践创新, 这是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军队信息化建设对士官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时代引发了人类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深刻变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先进的军事手段和武器装备, 大力提高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和综合作战效能, 建立网络化信息环境, 重新构建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的科学的体制编制。在这一背景下, 要实现军队管理方式的转型, 以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必然会对士官管理工作建设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和矛盾, 给广大士官的思想以及治军观念、措施和手段等带来深刻的冲击。就士官管理的现状来看, 我们在许多方面与信息化建设形势不相适应。在思想观念上, 思维定式还停留在狭义的管理理念上,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 在管理方式上, 主要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 很多是流于形式, 治标不治本, 从严治军落实不到位。在管理的目标上, 把主要精力放在把人管住和防事故上。在管理手段上, 习惯沿用老一套的方法, 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网络化管理平台不会用或不习惯用。从士官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来看, 还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面对部队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士官管理的任务重、难度大。

2 士官网络化管理, 要求创新思维, 树立士官管理新理念

运用网络化管理手段, 可以实行更加有效的系统管理, 实行全时制、全员额、全方位的士官大管理。士官网络化管理可以渗透到士官作战、训练等各个方面, 成为部队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和保证, 要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好士官网络理, 把士官管理纳入信息化轨道, 不断提高士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 士官网络化管理, 要把培养信息化士官人才作为管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设一支信息化的士官队伍、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大力提高士官的信息素养, 是新时期士官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未来战争是人才的较量。高素质人才是兴军制胜之本。新时期的士官管理, 要从战略的高度, 抓好人才建设, 既要管人, 又要育人。把培养高素质新型士官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工程抓紧抓好。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大胆创新士官管理。实现由提高士官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向提高信息化素质跃升, 实现由掌握现代军事高科技知识向掌握创新方法、创新能力跃升, 实现由培养人才个体向培养士官人才群体跃升。

4 充分利用网络管理手段, 不断提高士官管理水平

士官网络化管理工作, 一要实行管理理论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创新, 不断开创士官管理工作的新局面。要研究和掌握信息理论、控制理论、预测理论、决策理论、运筹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运用目标管理、矩阵管理、系统工程等管理方法, 充分利用军队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物质条件, 运用现代化的手段, 不断提高士官管理的效能。

二要建立起士官管理的信息控制系统, 实现士官管理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高效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军营的广泛应用, 越来越多的官兵融入网络之中。要注意发挥军网的作用, 加强在互联网上的宣传, 充分利用这一信息化的传播渠道, 使士官在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中, 更好地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

(上接169页) 式将成果具体体现出来, 汇报德的纯洁性。利用网络, 强化对士官的管理力度。同时, 加强新时期的信息管理, 特别是网络管理, 筑牢信息边疆安全防线。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在为管理教育提供高效能的同时, 又模糊了地理空间上的边界概念, 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信息边疆。如信息网络系统自身的缺陷, 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造成的失泄密案件, 这对士官网络化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网络化新趋势, 不能因噎废食, 但对其负面影响决不能掉以轻心。加强士官信息管理, 筑牢信息边疆的安全防线, 已经成为当前士官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要不断提高士官管理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网络管理技能。随着军队管理手段日趋现代化, 要求士官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现代化管理知识和高超的组织才能, 还要懂得相应的信息化知识, 才能适应这一挑战。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和广泛的自学活动, 尽快改变管理者的知识结构, 掌握扎实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 以提高驾驭士官网络化管理的能力。这样才能跟上部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与时俱进, 创新发展, 使士官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更加科学化、精确化, 不断提高士官信息化管理水平。

用信息的过程正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现代

参考文献

[1]王安.军队管理规律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1, 6.

[2]王京朝, 方宁.军队管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 11.

[3]王安.论古今中外管理[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 12.

浅谈士官任职教育 篇8

1.士官任职教育的认知

士官任职教育是指在一定学历基础之上, 为了适应士官任期满或拟任职更高级士官而进行的岗位任职教育。解决的是担任岗位任职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士官任职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大规模战争需要的, 以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未来信息化战争为基准点的, 懂技术、善操作、会管理、能组训的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2.士官任职教育的目标定位

(1) 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

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合格军人的政治行为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正确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具备做所属人员思想工作和文化工作的基本素质;具有坚定和稳定的政治立场;形成遵纪守法、献身国防、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忠实职责的政治素质。

(2) 够用的军事基本素养

掌握必需的军事共同知识、军事管理基础知识, 以及必备的军事理论知识、军事基本技能、军事体育技能;掌握够用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相关的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武器装备发展概况和相关的科学技术动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及信息技术能力, 以及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和基层管理素养。

(3) 娴熟的任职岗位素养

在本岗位 (专业) 上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具有熟练的专业装备操作使用维护能力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 以及组训施教能力、管理带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形成适应本岗位 (专业) 工作的素养。

3.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

(1) 培养模式多层次性、学制多样性

随着士官制度的改革, 为了落实“不训不提”的原则, 今后晋升短训将作为士官院校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出现。必须转变单一培养模式, 形成多层次培养模式, 以适应士官不同任职层次需求, 弥补一次性培训专业口径窄、专业理论不扎实、知识超前性差等不足。

(2) 岗位 (或职业) 指向性

士官任职教育着眼岗位 (或职业) 所需知识与技能, 直接面向或满足第一任职需要或职级晋升需要, 必须以部队需求为导向, 确定培养目标、配置课程结构、设置课程知识点和技能项目等。

(3) 教育内容方式的时效性

任职教育的优势在于教育转型快、产生教学效益快、适应部队武器装备快等。士官任职教育培养的士官人才可以及时有效地在部队发挥效益, 其知识、能力及素质能尽快地发挥作用。为此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强调时效性。

(4) 知识技能的实用性

士官任职教育着力解决岗位任职能力, 构建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知识结构等人才培养方案要素时, 必须以任职岗位能力必需的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 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做到岗位需要什么就讲什么, 需要什么程度就讲到什么程度。

(5) 与国民教育的衔接性

士官任职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国民教育基础之上的, 同时又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当然, 士官任职教育也必须考虑或服务于现代战争及军队建设发展实际、学员素质全面发展实际, 这是士官任职教育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在设计课程及知识点时既要考虑认知基础, 又要考虑岗位需求。

二、士官任职教育面临困境

1.任职岗位牵引作用不够

士官经过院校教育2~3年后, 得到大专或中专文凭, 甚至本科。从多年部队使用情况看, 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士官, 不足一半。由于毕业后不能从事专业工作或来校毕业后就未想从事所学专业, 不能把岗位当作职业, 进而不能把职业当谋生手段, 造成在校学员学习无兴趣, 主动学习动力不足。

2.任职技能娴熟度不够

在校学员2年的时间, 所学内容比较多。在校总计学时1500左右, 有的课程时间总部有规定不能突破或时间不足, 大部分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学时数只有不足700学时, 这种情况下只能完成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基本训练, 要想熟练专业技能将是不现实的。因此, 面临任职技能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

3.教育资源数量质量不够

士官任职教育对教育资源依赖性较高, 要做到“讲、演、练”或“教、学、做”一体化, 必须加大各种教育资源建设、开发力度。同时, 增加资源数量和质量, 尤其新型武器装备、昂贵武器装备等更是不可能为院校及时配发。只有做到学习环境与任职环境一致, 才能做到学习内容与任职内容一致, 熟练士官任职专业知识、锤炼士官任职岗位技能。因此面临教育资源数量质量不够的问题。

4.教员队伍来源单一

士官院校教员应该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娴熟, 然而事实上, 相当一部分教员从院校走向院校, 没有部队任职经历, 更没有在部队技术岗位工作经历。因此造成虽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但武器装备操作使用不熟悉, 限制了教学水平的发挥,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造成了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士官院校教员必须是“双师型”教员, 做到理论教学熟练、专业技能娴熟。因此, 面临着教员队伍来源单一问题。

三、士官任职教育对策

1.严格学籍管理, 做到训用一致, 发挥学员学习主体性地位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教学实践中, 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是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内因。只有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 院校教育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人才培养才有质量保证。学员学习动力不足, 是任职教育长期以来始终没有解决好的倾向性问题。

2.提高教员队伍素质, 增强教学质量, 发挥教员教学主导作用

教员队伍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进而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改变教员来源单一的状况, 提高部队兼职教官比例或部队选调教员比例, 达到50%以上。同时保证每年20%院校教员与部队相应岗位交流。做到教员熟悉部队、熟悉武器装备, 提高院校教学内容与部队武器装备针对性、一致性。

3.发挥各自优势, 实现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

当前军事斗争任务繁重, 部队武器装备更新加快, 短时期不可能保证院校实作装备与部队现役武器装备技术状态一致或超前。为此, 士官学校应发挥教学和人才的优势集中完成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 以及基本专业技能教学工作;部队发挥武器装备优势, 在院校教学基础上完成武器装备操作使用维护训练。做到学校有实作条件学校培养, 部队有操作使用环境部队训练, 做到相得益彰。

4.建设“教、学、做”一体化专业教室实现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

士官教育改革浅析 篇9

一、士官教育

本文所谈及的士官教育,主要是士官院校对士官的教育,通常,我们也称之为任职教育。士官任职教育是指在一定学历基础上,为了适应士官任职或升级需要而进行的岗位任职教育,是为士官适应相应岗位工作需要而进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再教育。当前,我军士官服役期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在这样长的时间里,部队的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士官必须通过再教育才能更好的适应部队的发展,但目前,我军士官教育工作尚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理论上不够成熟,认识上不尽一致,法规政策上尚不完善。因此,士官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分析探究。

二、士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士官教育起点偏低

士官教育,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起点偏低。目前,普通高校以及高职高专等持续扩招,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大幅提高,大量具有稍好文化基础的适龄青年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深造,而义务兵征召的文化要求却没有相应的变化,导致了义务兵已经在文化基础上处于先天劣势。虽然,当前“具有专业技能的适龄青年直接入伍成为士官”这一方式的征召使士官队伍中增加了大量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但仍不能改变士官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这就为士官教育带来了后遗症,如,士官再教育中掌握必须的专业技能存在很多困难,尤其是高技术、高科技专业技掌握很慢。

2.士官教育观念淡薄

士官教育,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观念淡薄。开展士官教育首先必须树立起继续教育的观念,但目前整体的思想观念依然滞后,认为士官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只要熟练掌握武器装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就够啦,不必考虑发展后劲,没必要继续教育。由此,军队开展的继续教育重点放在了干部队伍上,忽视了士官的再培训。由于士官教育观念淡薄,士官教育的保障往往滞后。

3.士官教育工学矛盾突出.

士官教育,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工学矛盾突出。士官队伍是基层的中坚力量,处在部队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武器装备操作、维修和管理等诸多任务,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士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当前士官教育中,学员数量比较多,武器装备比较少。工学矛盾的突出,导致了很少有时间可以去练,练实践操作,提高他们实用的动手能力。这种工学矛盾的突出使士官学员在接受教育中实际能够学到的知识技能打了一个不小的折扣。

三、对于士官教育改革的几点想法

针对以上士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士官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措施,谈几点想法。

1.提高士官队伍的文化素质

士官升级改选必须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以适应当前部队的发展。对于士官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文化基础补习,为进入正式的培训、教育做好充足的文化准备,也可以进行专业的继续教育,提高文化素质。由于士官教育具有很强的岗位指向性,职业教育的特点非常突出,所以在对他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上,要很好的结合其所在的岗位,提高针对性和可行性。

2.树立士官教育的思想观念

随着当前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化,士官队伍在部队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树立士官教育的思想观念,加强对士官教育的重视,提高士官队伍的素质,对于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对于部队更好的履行使命,完成任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树立士官教育的思想观念,必须要加强对士官教育的保障。教育好士官,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首先要加强士官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其次,要注重编写专门的士官教育教材;最后,要规范士官教育武器装备保障,同时,武器装备的数量也要满足教学需求,避免出现学员多,装备少的现象。

3.解决士官教育的工学矛盾

审视士官教学,创新思维方式,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解决士官教育的工学矛盾。一要从“学员学会”转变为“学员会学”,这个转变只是一字之差,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学员会学”使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加充分的发挥,提高了他们自我提高的能力;二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传统教学模式学员是在教员理念的支配下进行学习的,是被动的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并重,使学员在教员的参与、指导和建议下,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和技能;三要从“大班教学”转变为“小班授课”,士官教育就是任职教育,学知识的同时要学技能,而学习技能,“小班授课”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可以使学员更好的学到技能,服务部队。

作者简介:

改进军械士官教育工作的思考 篇10

1 军械士官教育工作的特点

军械士官教育工作的特点是强调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军械士官的岗位定位于基层, 实践性、操作性强。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 就是在强调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 必须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着力培养军械士官学员的实践维修技能。从某种角度来说, 军械士官人才实践维修能力的高低, 就是军械士官教育培训成败的关键。培训目标以任职岗位需求和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办法, 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角度以及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基础、专业技术、身体心理五个方面培养具有大专及中专学历的军械士官人才是我军目前军械士官培养的总体思路。现阶段的士官教育工作以学历教育为主, 学历教育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 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既要满足知识整体结构和后续各门课程的学习, 又要为学员岗位发展和综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础。因此, 在培养目标上, 军械士官教育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化素质教育, 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 加强学员学习能力培养, 以不断获取新知识适应未来工作变化需要。

2 探索改进军械士官教育工作的方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 我军对军械士官的选拔培养已经摸索出一套基本完备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随着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部队编制体制的逐渐调整以及新的战场、战争形态的变化, 院校军械士官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军队军械士官队伍数、质量的扩大与提高, 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军政素质, 更需很好的掌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做好军械士官教育培训工作, 结合工作实践, 提出几点建议。

2.1 构建课程设置多元化培训模式

军械士官队伍年龄结构的多元化、技术要求的日趋复杂、任职岗位的多样选择等特殊性, 决定了军械士官培养模式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 但当前的军械士官培训模式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过于单一, 因此在教育的目标上, 应该力求使学员全面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 军械士官培训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受着传统模式的制约, 很难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满足部队岗位需求。一是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严重失调, 难以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二是课程开设多而杂, 致学员各方面了解的多, 但没有精通的, 学习没有针对性和方向指向性。三是课程设置创新力度不够, 课程设置沿用传统的较多, 现代前沿领域的应用几乎没有, 不敢大胆取舍。因此, 在课程设置上, 要根据军械士官任职岗位和专业设置, 按照“突出先进性、强调针对性、注重综合性”的原则, 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要针对军械士官学员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任职年限及技能水平差别较大等实际, 坚持因材施教, 改进军械士官教学组训方式,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立足实际, 面向未来, 科学合理、应用性强的专业学科多元化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出—专多能而又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军械士官。

2.2 构建开放性培训模式

在办学模式上, 构建与部队训练衔接的开放性办学模式。在培训任务和发展定位上, 要紧跟世界军事发展, 适应各种复杂性对高层次军械士官人才需求, 从完善军械士官教育体系建设的全局出发, 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军事技能、扎实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作风过硬的军械士官人才。在制订军械士官人才培养方案上, 要充分借鉴地方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和外军教育先进作法, 加强与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和院校的横向联系, 加强与军内高校和其他士官院校的交往, 使培养方案科学可行、具有前瞻性。在教学模式上, 加强与基层部队工作联系, 增强服务部队能力。加强与基层部队维修单位协作, 把校内课堂向一线基层部队维修单位延伸。

2.3 构建职前、任职和岗位继续教育培训的“立体式”培训模式

构建军械士官“立体式”培训就是变“一次培训”为“不间断培训”。入选士官学校进行教育培训的军械士官的选拔主要是要参加全军文化科目统考, 但由于士官学员的选拔是在军官学员选拔之后, 这就不可避免的有一批文化基础薄弱的士官进入士官学校, 这实际上将本应由社会教育力量承担的教学成本转嫁到军队士官学校之上, 造成基础教育压力大的情况。在培训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不得不考虑增加基础教育课时, 这就带来一系列问题, 如教育资源的配置、教员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等等。积极做好各种任职培训前期准备工作, 加强文化基础学习和军政素质养成, 针对军械士官学员文化基础普遍薄弱的现实, 可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文化基础补习, 为进人正式培训、学历教育做好文化准备, 对当前军械士官教育培训非常重要。士官教育与军官教育相比, 具有更强的岗位指向性, 军事职业教育特色更为典型, 可以说其本质就是职业教育。科学知识技术的发展, 新装备和新技术不断涌现, 也对军械士官的岗位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 在教学观念要尽快实现军械士官教育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除初始任职培训外, 要构建学习型军营, 为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创造条件。军械士官的继续教育是继培训、学校基本教育后, 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终身性教育。继续教育不应该只依靠传统模式, 要大力开展网络远程教育, 通过开放式教育和联合办学等来提高教学水平。

3 结语

总之, 随着我军士官制度的全面建立, 士官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 在士官逐渐担负起军队中流砥柱的大趋势下, 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 是军队士官教育训练转型的时代要求。随着军队装备科技密集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军械士官队伍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 使用各种有利手段, 充分发挥院校培训军械士官的主渠道作用, 提高培训质量, 以适应高科技条件下, 高技术战争对军械士官能力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冯伯康, 高太长.对士官学员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 2002, 3.

[2]朱哲男, 罗刚, 张春滢.新时期士官教育训练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9, 5.

[3]程佑春.浅析军校士官任职教育的创新发展[J].科教文汇, 2008, 3.

上一篇:多尺度混合模型下一篇:刀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