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培训

2024-06-24

士官培训(精选12篇)

士官培训 篇1

士官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的关键力量。士官通常直接担负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任务, 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岗位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技能性;这决定了士官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应是:为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造就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我军现有通信装备的高技术士官专业人才;如何完成培养目标, 是每一个士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都必须面对的历史课题。

1以士官人才培训需求为出发, 明确培训目标

人才培养与军事斗争准备要求相适应, 是军事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作战方式, 就必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信兵基于信息系统联合作战“体系保障、体系管理”能力的新变化, 对通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通信士官建设需要以下两类种类型的人才:一是面向通信兵分队的管理型人才;二是提供兵种技术服务的保障型人才。面向通信兵分队的管理型人才, 即基层通信分队执行日常管理和遂行通信兵战斗任务的具体组织者, 主体是士官人才, 是军事通信与信息服务保障的基础力量。应具备较高的个人军政素养和基层带兵能力, 懂装备、会训练、善管理, 专业技能熟练, 组训能力较强, 管理带兵能力突出。担负的主要任务:带领通信台站、分队遂行通信与信息服务保障任务, 组织通信兵分队军事训练, 实施通信兵分队日常管理。提供兵种技术服务的保障型人才, 即通信与信息化装备的操作使用与技术保障人才, 主体是各级通信部 (分) 队技术军官和士官人才, 是军事通信和信息服务保障的支撑力量。应熟悉主战装备的组成原理、战技性能和运用特点, 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担负的主要任务:按照综合信息服务要求, 具体实施军事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等, 承担装备操作使用和维修维护工作。

人才需求决定了通信院校士官职业技能培训的训练目标应当是:为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造就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我军现有通信装备的高技术士官专业人才。

2贴近任务需求, 调整教学内容

2.1深入部队, 明确岗位需求

目前, 为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 我军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军事变革, 新变革中, 部队作战的通信保障如何保, 在这种情况下, 通信士官要做的工作是什么, 任职岗位的需求是什么, 技术要求是什么, 通信士官所要具备素质是什么, 他们应当具备知识和技能是什么, 是我们必须明确的问题。

要深入了解岗位需求, 就必须做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分析部队实际岗位需求。要深入部队参观、学习、探讨、研究, 也可以指派部分教员和科室人员定期到部队代职, 及时掌握这方面的情况, 实时地调整教学课程和内容。组织专门从事教学且经验丰富的教员、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室领导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协同制定出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士官教学课程和教学计划。

2.2根据培训需求, 调整培养方案

练为战, 而不是练为看;战争需要什么, 我们就训练什么。而决不是我们训练什么, 战争就会用什么。部队作战和平时的战备执勤需要什么, 我们就教育训练什么。

在教学中, 除了必要的政治思想、军事素质、体能素质和基本知识的教育训练外, 应尽量压缩和合并一些无用或应用较少的课程;加强技术性和实用性方面的训练;使整个技术教育训练过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强调信息技术、专业技术、通信装备的训练;充分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发挥通信院校过去的训练特色, 突出实际动手能力的教育训练。紧跟新科技、新技术、新装备的变化, 从实战需要和军队的现有通信装备出发, 加强军事通信装备技术技能方面的强化训练。充分利用现有的训练场地、实验室、机房、通信车等进行专业技术强化训练。大力开发仿真模拟设备和实战训练软件, 以解决设备不足和维修困难等问题。

2.3根据通信兵保障内容, 科学设置教学课程

通信兵的保障特点决定了其在保障要求上, 不仅要做到“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 而且要实现指挥信息的有序流动、高效融合。在保障内容上, 由通常的电话、电报、计算机和视频保障, 逐步拓展为综合信息接入、传输、处理、分发和防护的一体化保障。

2.4以岗位职能要求为依据,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在基础课内容把握上, 弱化对学员专业技能培养服务作用不强的内容, 坚持基础课以“够用”为度, 适当降低基础理论教学起点, 适当收缩基础理论教学宽度, 突出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在专业课内容的把握上, 强化学员岗位任职和技能培养起决定作用的内容, 坚持专业课以“能用”为限, 适当调整专业理论内容, 弱化难、偏、深的纯理论, 突出操作、维护、故障分析的内容。在操作实践内容的把握上, 强化学员的岗位任职特点的内容, 坚持操作实践课以“管用”为主, 突出重点方向、重要岗位的操作训练内容。

2.5针对各专业特点, 优化教学计划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 必须调整士官的教学和训练计划。例如:“军人心理学、军用公文写作”等课程, 均没有必要设定为20学时, 每门设定为10学时足够, 这些课程讲完要点即可, 至于每个学员这方面水平的提高, 还应当主要依靠平时的学习运用和练习锻炼。其他的一些课程, 如, 数学、物理、英语、素质、地形学等课程, 也可以精简、压缩或合并。

3针对士官教育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

3.1深入了解士官学员的学习特点, 力争因材施教

士官学员来自于部队的各个岗位, 文化层次和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差异。有的曾工作在通信第一线;有的是工作在司政后部门;还有一部分是司机、文书、公务员、保管员等。在他们中, 有的是高中毕业;有的是初中毕业;有的初中还没毕业。有的学习能力很强;有的学习能力很差。他们都是被各个部队选送到该院来深造学习的, 不管他们来校的路由如何, 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士官毕业生。

士官学员的学习特点是:文化水平偏低, 高深理论难以接受。但是, 他们热情奔放、好学易动, 动手能力较强, 对于课堂讲解喜欢讨论交流, 对于机房中实际操作实践兴趣浓厚。

3.2灵活教学方法, 提高学习积极性

根据士官教学大纲和士官学员的学习特点,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进行教学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教员在教学时应当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避免很深奥的理论说教和很烦杂的数学推导。在教学中根据内容可采用讨论式、启发式、诱导式等教学方法。在实践环节可采用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教学中采用群众检查、群众督促、群众评比的教学方法, 由课代表和技术骨干带领执行。

3.3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实施信息化教学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方便快捷的资源获取利用方式相结合, 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当前, 通信院校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缺乏成为制约信息化通信士官人才培养的一个瓶颈。因此, 重视各种教学资源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建设, 尽快走上网上教学、网上练兵、网上考核的路子。

作为通信士官培养院校, 要明确部队通信士官岗位需求, 实现现代信息化战争士官人才培养的目标, 就必须从实战出发, 调整通信院校士官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提升通信院校培训士官的能力水平, 努力实现习主席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

参考文献

[1]郭秋菊.适应体系作战信息保障要求, 加强通信士官人才队伍建设[J].军事通信学术, 2010 (5) :51.

[2]林忠祥, 李绍武.通信部队人才培养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军事通信学术, 2010 (5) :48.

[3]罗荣华.体系作战通信训练浅探[J].军事通信学术, 2010 (4) :147.

士官培训 篇2

士官制度是我国特有的、目前正在服役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序列中使用的军衔制度。我国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一般从服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必要时也从军外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

士官是相对于军官和义务兵而言的,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服现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或者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并被授予相应军衔的志愿兵役制士兵。其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和非专业技术士官。

士官的分类

士官分两种,一种是专业士官、另外一种是非专业士官。

非专业士官大都是初级士官,比如说带兵,非专业士官一般来说只能干一期、两期。很少有非专业士官干到三级四级的,那都是非常出色了。这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干的非常好,二级非专业士官很难晋升三级士官。

四级以上士官一般是专业士官。专业士官专业性非常强,只有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和单位才有,大部分都是从事维修,专业兵种武器维护工作的,比如说导弹维修、高炮维修、雷达维护等等。一般来说能达到高级士官的已经很不容易了,一个大军区的高级士官更是太少了,而六级士官一个大军区也没有几个,六级士官相当于副团职(正团级)待遇,五级士官相当于正营职待遇,所以专业士官一般来说在部队中较容易升职。

士官的军衔与服役期 新的《士兵服役条例》对士官采取分期服役制,实行一期一衔,并享受工资待遇。士官服现役分为六期,最长可达30年。第一、二期各为3年,第三、四期各为4年,第五期为5年,第六期为9年以上。士官服满本期规定年限,根据部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经过一定的选取程序,可以进入下一期服役。高级士官的生活福利待遇,可与营团职军官同等。士官退役安置,分别实行复员、转业、退休制度,服役满30年或者满55岁的高级士官作退休安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军人成了一种职业。

我军的士官军衔实行三等七级,即:士官军衔分为高级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中级士官(四级军士长、上士)、初级士官(中士、下士)。

士官退役后的安置建立有条件全程退役制度,各级士官在服现役的各个,符合全程退役条件的都可安排退役;将士官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军事训练考核计划。

士官的招收对象及要求

士官从服现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也可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

2003年,我军首次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这是我军士官制度的又一重大改革。此前,我军士官均从服役期满或超期服役的义务兵中选改。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旨在提高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以适应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这项工作是依据士官编制的专业、分期和需求情况,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一部分部队需要的专业技术复杂、培训周期较长且数量不足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特别是部队配备的新技术武器装备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招收的专业和数量,纳入全军士官选取计划。

凡经过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院)培训合格的具有相应专业的男性公民,政治合格,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28周岁(特殊专业需要或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年龄可放宽至30周岁),均可报名应招。

年龄不超过24周岁(截止2008年8月1日)的普通高校男性毕业生,且已获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已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专业还应获得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往届生也可报名应招。

基本条件是身高162cm以上,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20%[标准体重=(身高?110)kg],其他同征集义务兵的身体条件。

应招入伍后,经过集训,统一分配到技术岗位工作,下达士官任职命令,享受现役军人待遇。这些士官服满第一次任命的士官服役年限后,必须服满高一期的士官服役年限。特殊情况的,经军以上单位批准可以提前退役。退役士官作转业安置,符合规定退休条件的作退休安置,本人要求复员并经组织批准的可作复员安置。入伍前是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允许复工、复职。

如果岗位需要,且专业突出,应该说可以一直干到退休。通常情况下,至少要服满上一期士官的服役年限,比如应招时被任命为第一期士官,则要服满第二期才能退出现役。

士官的报名方法

士官招收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应届毕业生持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到学校所在地兵役机关报名;往届毕业生持毕业证书,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征兵办报名,并领取和填写《申请表》。应届毕业生报名时拿不到毕业证书,可到所在高等院校学籍管理部门开具学历证明。

办理入伍手续前,应招士官本人要和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签订《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协议书》,表示本人同意入伍并任职为现役士官,愿意履行相应义务,并享受有关权利和待遇。

士官的待遇

一、应招为士官入伍后,与从义务兵中选取的士官享受同等待遇,服现役期间享受基本工资、津贴补助、抚恤费、生活补助等待遇,以及探亲、保险、住房、医疗等其他待遇。

二、士官不能享受义务兵优待金待遇。

三、高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经组织批准后,家属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随军。其住房、家属安置、子女入托入学等待遇,五级士官与家属随军的营职军官相同,六级士官与家属随军的团职军官相同。

四、根据现行政策,士官服现役后可以报考军校,但年龄必须在22周岁以下(少数民族可放宽一岁,截止时间为当年1月1日),且服现役时间在两年以上三年以下。

五、士官可以享受假期的种类有两种,分别为探亲假(探望父母或配偶)和休假,其中休假只限高级士官享受。探亲期间,按照服役年限和婚姻状况确定,时间为20至40天(不含路途时间),一级士官服役期内享受两次探亲假,二级士官以上的每年享受一次。

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质量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G文献标识码:A

中高级士官是我军部队基层组训、管理和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在部队执行各项重大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堪称“顶梁柱”。对中高级士官实施任职培训,充分体现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是我军部队武器装备发展和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整体提升我军士官队伍能力素质的内在需要。

实施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必须牢牢把握我军院校任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以士官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提升人才岗位任职能力为核心,科学筹划,严密组织,不断提升人才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但从近年来的培训实践看,教学实施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突出表现为“四个不相适应”:一是教学内容滞后于部队武器装备尤其是主战装备和新装备发展,信息含量不高,针对装备型号的实践教学不够,与培养岗位任职合格人才的具体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教学组训方式尚未打破以教员、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方法尚未走出“你教我学”的误区,与士官任职教育要求和“短、实、新、活”的士官任职培训特点不相适应,三是管理育人机制不健全,培训质量的评价监督和管理教育模式等,与高技能士官人才培养要求和培训对象特点不相适应;四是生员质量不高,来校“出公差”、专业不对口、起点不一以及在培训中因个人素质不高而暴露出各种思想问题的还不在少数,与高素质技能型中高级士官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不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人才培训质量,必须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训模式,优化人才培训内容,加强管理育人机制建设。

一、强化四种理念,引领培训工作全局

观念是先导,影响和决定行为。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虽与士官中高等职业教育、军官任职培训同属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从其内在需求出发,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牢固确立引领和指导培训全局的新理念。

(一)强化能力本位的理念

需求牵引、能力本位是对军队院校实施任职教育的一致要求。但与军官任职教育相比,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的学制普遍较短,岗位指向性更强,必须确保训用一致、学为所用;与有学历的士官任职教育(即:士官中高等职业教育)相比,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更加强调帮助人才尽快获取任职必需和急需的职业能力。概括地说,部队新技术装备和特定岗位的特定要求,是开展中高级士官教育训练活动的基本依据;千方百计提高人才的岗位任职能力,是此类教育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必须贯穿培训的全过程。

(二)强化实践育人的理念

士官是技能型人才,执掌部队武器装备。士官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帮助他们练就过硬的动手能力、形成较强的理论和知识运用能力、提高任职岗位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能够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的总要求。但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在关注人才知识结构更新的同时,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突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侧重提高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快实现“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根本性转变。

(三)强化开放教学的理念

将教学改革与实践置于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大背景中,树立主动、系统、全维开放的教学理念,是任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开展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必须把开放性教学的要求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内容上,应不断完善动态更新机制,持续加大对新信息的调整充实力度,积极引导学员关注前沿、面向未来,从根本上打破“一纲一本”的统一式固有格局;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取启发、讨论、探究、质疑等教学基本形式,着力培养学员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使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中活跃思维、拓展能力;教学空间上,应打破困于教室的传统教育空间,积极推进课堂面向部队、面向社会、面向电子网络等一切有利于学员能力生成的教学场所。

(四)强化管理育人的理念

如何建立符合培训对象特点、适应培训任务需要的管理育人机制,发挥管理育人的强大功能,是任职教育院校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就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而言,院校承训任务繁重与承训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培训对象因思想基础、年龄经历、入学目的、专业起点等多有不同,明显具有价值观念多样、学习动机多样、成才需求多样等特点。因此,承训院校必须牢固确立管理也是教学、管理旨在育人的大管理观,努力增强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全程推进的管理育人责任感,真正把管理教育融入到培训的系统工作中去。

二、针对任务特点,创新人才培训模式

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具有“短”(培训时间短)、“实”(突出岗位任职需求)、“新”(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等)、“活”(学制长短不一)等显著特点。多样化的人才培训需求,客观上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人才培训模式。

(一)优化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不同类别、不同层级士官岗位职责,将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标准,按照专业技能过硬、基础必需够用、岗位任职合格的培训原则,精心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牢固树立“信息制胜”的观念,瞄准部队信息化建设方向和武器装备发展趋势,赋予人才培养目标新内涵,大力培养基于“明天战争”需要的信息化士官人才。

(二)探索符合岗位任职能力生成规律的组训方式方法

坚持以问题为中心,采取重点讲授、示范教学、案例分析、专题研讨、角色扮演、模拟演练等任职教育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做到:共性问题集中训练,典型问题强化训练,疑难问题创新训练,积极培养学员实践思维能力,提高分析解决岗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精选和设计与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进实践性教学。针对现有教学装备缺乏或滞后的实际,应广泛运用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模拟化、网络化训练模式,探索“以软代硬”的装备教学之路;拓展模(虚)拟演练内容,有意设置无法或难以依靠实装施训的项目,组织学员反复模拟演练,体验岗位任职环境,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拓展第二课堂,鼓励和支持学员踊跃参加特长培养、科技创新等课外活动,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经验教育

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班学员大多具有丰富的

部队实践经验,有的甚至是本岗位专业领域的专家能手,对某些知识或实践技能的掌握甚至超过了教员。他们的这些经验以及所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无疑是院校难得的教学资源。应大力倡导和推进教学互动,把对其经验和优势的学习与借鉴,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一方面应引导他们认真进行梳理总结,实现经验向理论的升华;另一方面,应广泛开展互动交流,使之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从而达到“经验资源共享”。

三、突出改革重点,狠抓培训内容建设

优化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内容,必须贯彻模块化、综合化、定向化等教学设计思想,紧紧围绕“一个根本”(能力培养为本)、“两个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融合)、“三个贴近”(贴近未来作战,贴近装备型号,贴近任职岗位)的总体要求,精心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构建新型课程体系,着力加强教材配套建设。

(一)推进课程体系多元化、模块化建设

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培训对象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菜单”,开设门类多样的选修课程、讲座和自修课程,由学员自己“点菜”,加强自主学习,发展专业特长,切实增强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适应性,满足“多面向”教学需求,重视研究和开发综合课程,建设专题(课题、问题、案例等)课程,增强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实现学员知识结构与自身基础、任职需要、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有机衔接。

(二)完善课程标准

以士官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依据细化分解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认真组织制(修)订课程标准,实现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衔接。教学中,不能仅仅把眼光停留在昨天的问题、今天的需要上,更不能简单地“复制”已有的内容,应将新技术、新装备、新训法、新战法及时引入课程,增强教学内容的即时性和针对性。

(三)建设新型教材体系

针对专业教材信息化含量少、主战装备和新装备教材缺乏、实践性教材数量不足且内容与任职资格考核难以衔接等实际,组织力量加强教材配套建设,努力形成与课程标准相适应、文字教材与电教教材相配套、士官教学特色鲜明的立体化、信息化、模块化教材体系。

四、着眼全面育人,推进管理机制创新

推进管理育人理念向提升管理效益的具体实践转化,应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

针对任务要求和培训对象特点,结合部队士官岗位实际,积极采取问卷调查、专题辩论、个别交心等多种形式,深入摸清和动态掌握学员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大正面引导力度,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效果确保学员,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

(二)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管理育人思路

尊重学员主体地位,关注学员个性发展,重视发挥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切实把“人本”教育管理作为管理育人的重要价值取向。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建立完善和谐的交流机制,坚持以目标为牵引,正确处理好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突出发挥学员的自主管理作用,努力实现依法从严与以情管理、集中要求与弹性管理、部队协助与校本管理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积极利用学员部队经验丰富等优势,吸纳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等一系列重大教学问题的研究研讨,着力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谋划参与作用。

(三)建立完善士官任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引导教育过程正确发展的方向标,是教学活动的有力指挥棒。中高级士官任职培训以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为关键,必须建立起以能力素质为标准、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与培训任务和特征相统一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引入士官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建立多样化的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把职业技能鉴定作为衡量和评价士官人才的基本标准,深化教学监控评价改革,真正将注重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监控评价,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作用;改革考试制度,实行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连续性考核评价与一次性评价考核相结合,推行以重点理论知识运用为主、单纯理论知识考核为辅的能力素质型综合考试,部分课程还可采用撰写专题报告、组织综合演练、开展研讨辩论等更为灵活的方式。此外,应积极建立由部队等用人单位广泛参与的开放式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跟踪调研制度,了解培训效果与部队要求,适时调整评价标准与考评方式,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部队基层职业岗位的有机接轨。

基于任务式的士官晋升培训模式 篇4

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深入、军事斗争准备的日益紧迫的大环境下,部队院校体制编制调整进一步深入;新武器装备研制和装配部队的步伐加快,新形势下部队新装备形成战力和保障力的周期明显缩短,岗位对士官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部队装备战力和保障力的生成需要士官结合新装备岗位需要进行技能培训和能力提高。深入开展士官初晋中升级培训模式问题研究旨在解决学校在培养部队战力与保障力人才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清晰化本专业升级培训模式,建立基本完善的火控雷达专业初级晋升中级培养体系。在新的形式和环境下开展士官晋升模式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前瞻性。

长期以来教研室一直承担学员、学兵、短训学员的培训任务,而初级晋升中级士官培训属于士官的继续教育,是以更新知识、提高能力、适应岗位转变为主要目的进行的培训。

目前,面对初晋中新的培训任务,没有统一成熟成体系的教学模式可循,建立健全士官晋升培训模式对于推动教学改革、部队保障事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1 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初级晋升中级士官培训时间短以及它的目标和特点决定了士官初级晋升为中级的培训模式应该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学模式应该摆脱传统基础教育和其他类型学历教育依托课堂、依托教材的模式;目前火控雷达专业开设了首批初级晋升中级的培训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及教学实践环节的验证,对我校士官初级晋升中级培训任务的不断拓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1.2 提高士官人才继续教育培养质量

主动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武器装备快速发展、士官制度改革和院校体制编制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密切跟踪学校教育训练任务发展新变化,以培养高素质军械士官人才和建设一流士官学校为目标,以提高核心教学能力为重点,围绕当前学校教育训练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加强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力争在推进士官继续教育上开拓新思路,在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上开创新局面。

1.3 为装备保障现代化事业奠定基础

深入研究士官晋级培训模式,建立完善、高效培养体系,对在更短周期内形成部队装备战斗力和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建立、完善基于科学的方法、以部队需求为现实依据的士官晋级培训模式对于促进我军军械装备保障士官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推动装备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开创军械装备保障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按照分析任务、学习知识、实现任务组织教学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让学员掌握“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提高学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将分析任务环节细化为任务提出和任务分解,将学习知识细化为单元电路学习和综合电路信号流程分析,将实现任务细化为任务实训和任务拓展,因此,我们实际是按照这种流程来实施任务教学的,共有4个步骤。

2.1 设置任务

任务式教学的起点在于发现问题,问题即是教学过程中设置的任务。任务是需要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才能够发现的,以某雷达为例:发射体统的故障现象不是提前告知的,这一环节实际也包含在学习的过程中。

本任务的目标是:让学员会分析发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能在教员引导下独立进行电路信号流程分析,并且会根据电路原理独立排除发射系统开机时出现的典型故障。

2.2 任务分解

解决新的问题需要相应的知识储备为支撑,通过合理运用知识才能将问题解决,对于初晋中升级培训的士官学员在知识储备上不一定完全具备LLP12雷达发射系统的故障排除的知识储备,甚至雷达装备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因此需要教员对学员进行知识引导,将基本的信号流程以及信号流程的作用进行引导。任务分解中,我们将任务电路分解为四个单元电路,接下来就是这四个单元电路的学习。

对于不同的单元电路,我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原理较难掌握的电路教员进行理论上的的指引,教员将的相对较多,但会进行问题设置;对于难度适宜的电路则主要以学员的学习为主。

例如,对于像芯片功能这样比较枯燥难记的抽象理论知识,我们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取边演示芯片功能、边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利用教室配备的高清晰度的实物投影仪,将实验电路投影到幕布上,便于观察。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士官学员抽象思维能力弱,但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将抽象的电路实物化,不仅可以达到让学员掌握枯燥、抽象理论知识的目的,而且为学员“直观智能”的发展创造条件。

2.3 故障原因分析

故障产生原因:

(1)门开关30K1损坏;

(2)33-6-J2的7、8脚接触故障;

(3)有关连接线接触不良。

故障原因分析是学员分析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员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电路信号流程是复杂的,要从复杂的电路中分析出相应的关键点位和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故障隔离。实际是将教员授课的内容转化为学员自学过程,通过自学形成各种能力。

2.4 任务解决过程组织实训

任务的解决过程是由学员利用实装进行知识的检验,当学员进入专修室实装后,学员根据预设的任务进行实装操作根据自己的解决方案进行故障排除,检验方案的准确性。在这里,主要是明确实训任务,提示重要操作要领,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例如:某雷达发射机故障中组织实训操作的基本流程。

(1)接通“门开关短路”开关33K3,位置向上,再按下“灯丝通”按键33AN1。

(2)如“灯丝通”指示灯亮,风机转动正常,应检查门开关是否损坏,若正常,则应逐段检查从33-6CZ5/20到33CZ2/20的串联电路,寻找故障点。

(3)如果灯丝不自保,测量33-6-J2(7)有无24V电压。若有,判33-6-J2故障,若无,则应逐段检查从33-6CZ1/11到33CZ2/12的串联电路,寻找故障点。

将原因分析转化为实际的故障排除步骤,故障排除的过程是知识检验和实践操作经验的积累过程。

3 小结

基于任务式初晋中培训模式基本上达到培训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我知识积累、运用知识形成解决方案、对解决问题拟定方案进行检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使学员逐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知识自我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摘要:新时期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深入,部队新装备战斗力和保障能力的形成对装备技术保障士官岗位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通过部队实际调研、深入院校座谈、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在学校士官晋升培训中实施了任务式培训模式。基于任务式的士官晋升培训模式是以任务为牵引,搭建提升初级士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平台;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士官晋升培训,任务式牵引,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佳.多媒体可视化在港口安全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2-05.

[2]徐菁.论现代学校艺术教学模式与社会艺术教育培训模式的异同[J].价值工程,2010-10-08.

[3]邓宗轩.人文理念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的实践[J].价值工程,2011-08-18.

士官述职报告 篇5

尊敬的、亲爱的战友们:

一、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觉悟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党中央三代领导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自觉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及时完成上级规定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应该努力的方向。平时注重对政治理论的积累,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主题教育和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并坚持写好学习,加强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坚定了献身国防、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参加营区留守工作以来,我思想大致保持稳定,能够端正思想态度,正确对待组织安排,自觉投身到分队的各项工作中。在担任副班长一职以来,我主抓内务卫生和后勤生产,同时配合班长开展工作,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在分队长的领导和班长的帮助下,我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原则,严于律己,虚心请教,努力工作,和班里人员一起较好地完成了各级赋予的新营房修建、营房粉刷、营产营具维修维护和平时对营区周边环境、内务卫生的清理整治及公差勤务等各项任务。同时,我充分发挥思想骨干作用,认真做好班里人员的思想工作,确保了人员思想稳定,班全年安全无事故。此外,我还带头参加分队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丰富第二课堂生活。

三、积极参加军事训练,不断提高军事素质作为一名基层士官,我能积极参加分队组织的各种军事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在队列、擒敌、射击、体能等训练中从严从难摔打自己,磨炼了自己不怕苦累的意志,针对自己相对较弱的擒敌拳、应急棍术等技能课目,我能在训练中认真刻苦,勤动脑筋,课后自我加压,努力钻研,在师团组织的半年军事考核中,我以总评优秀的成绩全部通过。

四、严格自律,自觉遵守纪律和一日生活制度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年以来,我始终筑牢思想防线,严格守纪标准,严格遵守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好安全制度和保密制度,对照“八个严防”,认真抓好个人安全工作,全年没有出现违规违纪问题,确保了自身的安全稳定。纵观一年来的工作,我通过认真反思,发现自己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不够深入,有懒惰松懈思想,吃苦意识还不是很强,经常以工作上的繁忙来掩盖思想上的懒惰,由于刚从机关调到基层,工作能力不足,仍缺乏干好工作的艰苦性和主动性,有时会因工作多、头绪重而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

二、不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缺乏理性思考,素质不够全面,平时对自己和班里人员的学习和内务卫生等方面抓得不够紧,常有当“甩手掌柜”的现象,离适应部队建设发展需要仍有一段距离。

三、工作事业心树得不牢,对自身要求还不够严格,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部队建设中,平时考虑个人问题多,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自己的一些精力。总之,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教育下,我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但我有改正不足提高自我的信心和决心,下步不管分配在哪个工作岗位,我都会立足本职干好工作,认真履行好一名士官应尽的职责,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同志们,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不足之处请领导战友们批评指正,我将虚心接受并努力改正。依据《士官称职等级评定》标准,结合自身现实工作表现,自我评定:称职。

士官培训 篇6

摘 要:为提高士官长人才培训的质量效益,结合我军士官长制度改革新形势,根据士官长培训的任职教育性质和部队士官长岗位职责要求,提出要增强培训指导的科学性、培训内容针对性、培训方法的实用性、培训保障的适用性等有关具体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士官长;培训;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按照军队统一部署,为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士官长制度,去年以来各军兵种先后展开士官长制度试点工作,对士官长选拔培训等政策制度进行深入实践探索,为全面推行士官长制度奠定基础、积累经验。士官院校作为我军中高级士官人才培训的主渠道,应充分发挥教育理论研究和士官人才培养优势,按照“先于部队、高于部队”的要求,紧前做好有关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切实增强士官长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指挥管理士官队伍服务。

一、把准士官改革实质,增强培训指导的科学性

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士官长制度,是军委、总部着眼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推进士官队伍建设的有力举措。实施岗前培训、升级培训是提高士官长履职尽责能力的重要支撑。增强培训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必须深入把握士官长制度改革内容实质,坚持正确的人才培训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需求牵引。士官长培训属于典型的任职培训,其基本指向是岗位任职需求,基本要求是达到岗位合格标准,突出特点是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培训针对性和技能实用性。因而,应紧紧围绕士官长任职需求,在研究确定人才培训目标的基础上,有别于传统士官学历教育的系统培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削枝强干、突出重点,职责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需要什么标准就培训到什么标准,确保培训效果“点到为止”、实在管用。

二是坚持能力为本。士官长岗前培训、升级培训是针对其岗位特殊要求的业务培训,能否形成上岗顶用的业务能力是评价其质量效益的唯一标准。因而,培训目标要以能力为核心,围绕岗位能力进行研究定位;培训内容要针对能力来构建,结合岗位需求进行知识、经验的选择;培训方法要以促进能力为目标,针对培训人才特点进行创新实施;培训保障要围绕能力培养,突出关键要素进行配套完善。

三是坚持分层培训。总部关于士官长制度改革明确提出,在旅、团、营、连编设士官长,视情编设排士官长,士官长上岗前应进行岗前培训,下一级士官长选拔为上一级的应经过升级培训。因此,要针对各级士官长岗位职责要求的不同,分别实施不同目标要求的业务培训,防止“上下一般粗”、“简单一锅煮”。根据培训任务和承训能力实际,借鉴指挥军官初中高三级培训模式,实施士官长分层次培训,排士官长依托基层旅团直接承训,营连士官长由大单位统筹培训,旅团士官长可全军归口培训。

四是坚持逐级衔接。为保持梯队建设的科学发展,总部在士官长选拔配备上要求,旅团士官长从营士官长中选拔,营士官长从连士官长中选拔,连排士官长从班长中选拔。因此,要把士官长的成长发展作为整体进行一体化统筹,研究细化各级能力素质标准,构建以班长为起点、旅团士官长为终点的能力素质发展路线图。应把士官长的逐级培训作为整体进行体系化设计,合理确定各级培训科目和教学标准,构建区分明确、有机衔接、整体优化的培训实施方案。

二、紧贴岗位任职需求,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培训内容是人才培训体系的核心,是实施教学训练的基本依据。针对士官长思想工作“助手”、组织指挥“参谋”、管理教育“骨干”、组织训练“中坚”、官兵沟通“桥梁”的人才目标定位,培训内容设置应紧扣岗位职责要求,遵循认知特点规律,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学习与任务相一致的内容模块,切实增强针对性、实用性。(见表1)

一是突出以职责法规为重点的管理教育培训。基层管理是部队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完成部队战备训练等其他任务的基础。随着士官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士官长将逐步成为基层部队管理教育的主力军。相对士官班长来说其管理职能呈现三个新特点:管理范围扩大,由过去的班排士兵管理向营连、旅团士兵管理延伸;管理任务增加,由单纯的班组人员管理向与所属士兵有关的训练、装备、安全、保密等管理拓展;管理层次提高,由过去熟悉的指令型、经验型管理向说服教育和依法科学管理转变。因此,在管理教育培训模块设置上,要突出基层管理原理原则教学,夯实管理理论基础;突出岗位职责教学,促进角色转变,强化责任担当;突出基层建设纲要和条令条例等管理法规教学,培养按纲抓建、依法管理的能力;突出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方法教学,提高营连分队士兵管理艺术和经常性思想工作水平。

二是突出以营连分队为重点的科学组训培训。组训施教能力是构成各级各类士官任职能力的一项核心指标。这次士官制度改革中,总部明确营连士官长主要职责定位是,参与训练计划的拟制,负责士兵单兵训练和分队训练的组织实施等工作。因此,按照培养组织训练工作的“中坚”这一人才目标要求,在组训施教培训模块设置上,突出理论教学法、专业组训法、军事共同组训法三个重点,强化教案撰写、理论讲授、媒体课件制作、训练计划拟制、专业或共同训练组织等基本功,掌握组织分队训练的基本理论、一般程序和方法技巧,深化对组训施教特点规律的认识,实现由会组训向科学组训的升华,为更好地履行组训骨干职责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突出以六种能力为重点的参谋业务培训。从担负的职能看,士官长要及时梳理下级士官长意见建议,掌握所属部队士兵队伍建设情况,向本级首长提出意见建议,指导下级士官长开展工作,承担机关部分参谋勤务工作。从相互关系看,士官长要与本级职能部门、及下级单位领导构成工作协调关系,与下级士官长构成工作指导关系。由此可见,营连以上士官长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判断、运筹谋划、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研究创新等业务能力,以及读、写、传等参谋基本技能。因此,在参谋业务培训模块设置上,要突出参谋业务基本知识、军用文书写作两个重点,使士官长受训对象了解值班、会议等参谋日常工作,熟知参谋“六能”“六会”内容实质,掌握筹划组织、沟通协调、检查指导等技巧方法,初步形成拟制计划、通知、总结、报告等常用军用文书的能力。

四是突出以基层委员为重点的组织生活培训。士官长制度改革明确,旅(团)、营、连士官长按照规定程序分别选举为旅(团)、营党委和连支部委员,履行党委、支部委员职责。但从全军士官长试点反映出的情况看,因职责不明、摆位不准等因素,士官长支委作用发挥并不明显,普遍存在“素质欠缺不会说、人微言轻不愿说、明哲保身不敢说、自傲高人随意说”等现象和问题。因此,在党组织生活业务模块设置上,突出《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军队支部工作条例》、《政工条例》等党的法规学习,强化受训对象支委或党委职责意识,明确组织原则、组织制度、组织方法、日常党务工作等内容,掌握支部或党委议事规则,熟悉解决士兵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打牢组织内履职尽责的基本功。

三、适应人才特点实际,增强培训方法的实用性

实现培训方式最优化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士官长培训必须从受训对象的阅历经验和认知特点实际出发,以突出学习主体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目的,坚持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大力进行教法训法考法探索实践,切实形成特色鲜明、实用管用的方法模式。

一是广泛开展基于专题研讨的理论深训。针对士官长培训学员实践经历丰富、理解能力强、理论基础弱的特点,在基层管理等理论课教学中,改变传统以教员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培训内容中必须弄清楚的基本问题、学员关注的现实问题、部队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等,设置独立教学专题,以精讲启发、互动研讨为表现形式,按照“理论提示、读书自学、研讨交流、归纳小结”的实施步骤,广泛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着力培养学员深入思考的主动性、化解难题的创造性,达到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思维层次的目的。

二是大力开展基于岗位任务的实践演训。士官长作为指挥管理型人才,其能力生成的主要途径靠实践。针对岗前培训、升级培训内容岗位指向性强、实践要求高的特点,坚持能力本位、实践感悟的施训思路,大力开展情境式教学方法,将部队工作“实战”内容搬入课堂,创设“日常人员管理训练”“指导下级开展工作训练”“模拟连队支委会训练”等特色案例和典型场景,形成结合职责任务施教、教员实施精讲导学、学员扮演角色体验、全程融“教学做悟”于一体的方法模式,使学员在实践演训中锤炼“应对实际问题”的“真本领”, 实现所学理论向实践技能的快速转化。

三是积极开展基于信息手段的作业强训。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所学内容理解把握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针对士官长培训在校时间短、所学内容多、培训要求高的实际,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基础上,以实践性作业任务为牵引,以实用性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学习训练活动,完成“课前十分钟”“四个一”(撰写一份教案、讲授一堂理论课、拟制一份组训计划、组织一次专业训练)任务,制作应用性多媒体课件和电子表格,撰写命题性工作方案、计划、通知、报告等,通过一系列课后作业的专攻强炼,夯实学员“讲”“演”“教”“写”“画”根基,打牢组训施教基础,强化军用文书写作等能力。

四是着力开展基于能力导向的考核促训。考核评价是培训质量的“检测器”,是贴岗强能的“指挥棒”。针对士官长培训“能力为本”的导向要求,考核评价中要紧紧围绕 “五个作用”人才定位,坚持考核方式与部队要求相一致、考核标准与岗位能力相对接,加大综合性考核评价力度,将过程与课终、理论与实践、笔试与口试结合起来,理论笔试、口试答辩通过计算机随机抽题方式组织实施,应用文撰写等实践考核围绕特定主题现场组织,着力在“考活、考用、考能”上下功夫,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训,促进学员能力素质提升,力求达到结业即可上岗。

四、完善教学条件支撑,增强培训保障的适用性

良好的教学环境条件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物质基础。士官长培训实践性特征鲜明,对配套条件依赖性大,必须突出抓好授课教员、培训教材、实践环境三个关键保障要素。

一是抽组实践丰富的授课教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高素质的教员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士官人才。士官长培训要求任课教员必须“知识复合、经历复合、能力复合”,了解基层、熟悉训练、精通管理。针对当前教员队伍部队经历不够、实践经验不足的实际,在立足自身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的同时,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积极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根据急需从基层部队聘请优秀军政主官来院担任兼职教员,从指挥管理类院校邀请名师专家来院讲学,走开学院部分机关干部、学员队干部兼任政治、军事、管理、参谋业务等任课教员的路子,构建以学院教员为主体,部队教官、特聘教授、兼职教员相结合的教员队伍。

二是配套理实融合的专题教材。教材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托。针对士官长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方式专题化的特点,坚持教材编配“在专不在宽、在够不在厚”,打破以系统理论知识为主线的传统教材内容编排模式,创新基于任职能力生成为主线的新型教材内容组织方式,突出“问题导向、任务牵引”的编写特色,将典型案例、职责任务、工作科目等融入教材内容,构建理实融合、学做一体、利于能力生成的专题性教材内容体系。着眼直观化教学和自学掌握需要,配套完善以文字教材为主体,辅助教材、电教教材相补充的多类型立体化教材体系。

三是构建开放互动的实践环境。适应士官长人才能力素质生成需求,充分发挥院校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先进适用、开放互动的实践训练平台。依托学院校园网和数字化图书馆,开通人才培养网络化通道,提供学员自主性学习平台。丰富信息教学资料,建设基于校园网的课程教学信息库和教学案例库。优化软件环境,开发网络教学软件系统,建立网上课堂、网上论坛等网络平台。推行士官长培训班建制营管理模式,构建轮流代职、模拟管理的实践环境。开设士官长学术论坛,开展新形势下基层部队管理训练现实问题研究和经验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邓忠党.中外士官教育比较[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2]田益友,顾伟.外军院校士官教育对我军院校士官教育的启示[J].世纪桥,2008(11).

[3]李莉,关雅囡.关于士官院校承担直招士官任职培训的思考[J].经济与法,2010(4).

士官培训 篇7

一种以培养专业

技能为主的岗位任职教育。为适应部队发展需要, 需更新教育理念, 坚持以能力本位, 突出技能特色, 增强司务长人才培训的岗位针对性, 逐渐构建以岗位技能为指向的司务长专业培训体系。

构训模式技能;司务长;培建■中2009年出台的央军委《深在司马化士官制度改革务坤方案》面实行中规定士官职, 业全长技能鉴定制度, 并专练纳考入核部计队划军事, 作训业和为士确定官技选能拔等任级用士津贴的必要条官件基。层后司勤务管长理作的为培“总管”, 有着责训术任强多、、要任求务重高、等技体特勤工点, 作起对着基实层际后系的指导作用, 这

要求司务长具有较强的岗位任职

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一、更新教育理念, 突出岗位技能特色

第一, 坚持以“岗位任职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指导思想。坚持“岗位任职能力”本位, 就是将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点确定在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专业岗位所需的全部能力上;所强调的不是依靠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 而是在专业技能的形成与提升中追求知识的丰厚, 其目的是培育以实践能力见长的操作型人才, 是一种岗位任职培训。同时必须强调, 士官人才的培训与普通学历教育是不同类型的教育。

第二, 广泛运用模拟手段。任职教育十分强调专业的针对性和动手能力, 以确保学员毕业后的任职需要。目前, 院校教育实现这一意图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而实践性教学离不开装备和场地的保障。在技术训练上, 要尽量利用实物实装 (备) 进行教学, 学员在校训练的装备应与部队服役装备基本一致, 对于财务核算技能的训练, 可以建设出纳专修室、财务专修室。

第三, 在办学形式上, 主张培训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的培训格局, 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以院校为主, 即由院校独立组织教学, 必要时, 安排学员到部队实习。二是以部队为主, 即由部队的训练机构, 按岗位要求组织短期培训, 必要时请院校专业人员到部队上课。三是院校与部队联合培训, 即由学校和部队合作设立培训机构、制定训练计划, 并使两个学习场所、两种教学方式相辅相成。

第四, 开展“订单式”教育。士官教育要以部队需要为导向, 将部队作为院校任职教育的终端“用户”, 开展“订单式”教育, “用户”需要什么, 就开什么课程,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第五, 培训内容逐步与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接轨。军队院校的士官教育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 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培养目标主要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司务长, 主要是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 (管理型也要有一定的技能作基础) , 其技能要求与地方的出纳、会计有许多相通之处, 所以在司务长管理使用中完全可以逐步引入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

二、设置具有鲜明岗位任职指向的模块化课程

依据司务长人才各个层次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 按照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本分类, 形成既有一定整体性, 又有相对独立性的组合式模块课程体系。在这一总的结构体系下, 不同层次士官的教育培养, 可按照各自的教育培养目标、规格与要求, 从中进行合理取舍, 经模块组合后, 形成适合各自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鉴于司务长的特殊地位, 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 在设置课程时, 要考虑增加人文、社科和管理类的课程,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 这也是部队的普遍反映。

三、建立由多个单位通力合作的协同化教学组织

第一,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可以在院校集中完成, 考虑施工实际, 理论教学也可安排教员到部队进行, 机动灵活。实践教学必须在模拟室或实训基地实行, 按部队工作真实情景制定计划、实施方案、检查评估到结果运用等一系列过程, 使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熟悉作业程序, 提高专业技能。

第二, 使教学设施与技能训练需要相适应。即培训时必须具备足够的教保资料, 保证学员实践需要。有必要把教室、实验室、实习场地合为一体, 消除实践与理论的隔阂, 做到“讲完就练、练中能讲”。教学设施的置办也需要各单位根据士官人才培育的目标, 结合施工实际设计协作配备。

四、建立完善司务长任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引导教育过程正确发展的方向标, 是教学活动的有力指挥棒。司务长任职培训以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为关键, 必须建立起以能力素质为标准、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与培训任务和特征相统一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方面, 要注重评价或考核学员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测评专业能力应确立与国家劳动部门接轨的评价标准, 实行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技能考核。在测评组织上, 可采取包括基本能力模块、岗位技能模块和日常素质模块在内的“三模块”测评方式, 把理论知识和技能测试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 在评价教员时要注重体现现代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理念, 看是否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是否积极探索职教的教法、训法, 是否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 有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 并在逐步开展的专业教员技能等级认证制度中,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此外, 应积极建立由部队等用人单位广泛参与的开放式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跟踪调研制度, 了解培训效果与部队要求, 适时调整评价标准与考评方式, 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部队基层职业岗位的有机接轨。

总之, 按照以岗位技能为指向的模式进行司务长专业士官人才培育, 将彻底改变比照学历教育的传统方式来培育专业士官, 使专业士官教育完全按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理念实施培训, 切实体现士官任职教育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邓泽民, 陈庆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 .

士官培训 篇8

1 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撑

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人才时,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它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探索与规范的问题。

经常说的某个人能力强,那么他的知识水平就高吗?我想多数的回答是“不一定”,一直以来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存在辩证的关系,二者有选其一的,也有共同进步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那么如何实现能力与知识并重呢?

多数人极力主张能力与知识并重,无论是在能力的问题上,还是在知识的问题上,不仅在于给学员以知识,同时还要发展学员的智力,要让学员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能力(包括技能),就是“知其然”;理论知识就是“知其所以然”,这才是学员所需要的“完全之知识”,两者不可偏废。从稍为长远和宽广一点的视角看问题,便不难发现,人的一生中能较为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的空间和时间,主要集中在学校中,而其成熟的技能或能力的真正形成是在工作里,是在年复一年的实践过程中累积的,而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形成,主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一些学员在部队具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这样形成实践能力更快,比较而言,学员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是非常宝贵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多与少、深与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创造或创新能力,因此技能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积累,这样知识才得以运用和转化,提供牢固的理论支撑。

2 需要全方面培养士官技能

部队越来越需要复合性的士官人才,在培养学员的技能中,反对单一的培养,在学校就应认真制定相关全面技能的培养方案,即学习专业知识和也要学习专业技能以外的知识,不仅要培养适合部队的,也要着眼于长期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除会操作武器装备的技能外,还要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等出发,发现学员的特长,全方位的培养高技能士官人才。

目前培养的士官学员主要是从管理带兵能力和操作训练能力,及军地两用人才等方面进行技能培养。前两种能力是军队院校培养士官的重点,而对第三种能力的培养就非常缺乏,因士官学员的特殊情况是不允许到地方上去学习技能,那么学校就要根据现有的条件进行开展学员的第三课堂,从所需和兴趣的方面进行自主选择导师,采取集中领导、分组实施、导师责任制管理,可开展科研组、制作组、教学组等,有的放矢的组织实施,让士官学员在学校充分利用教员和实验室的有利条件,更细致、耐心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为士官毕业后从事小教员的着色打下基础,也为今后的发展积累知识与技能。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多学些技能百利而无害,除技术操作岗位外,还需要较全面的专业性技能之外,较强的社会能力等。同时,专业技能与关键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换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时刻注意专业能力的变化和关键能力的发展,以保证学员所需的综合性能力培养。

3 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

技能的形成是长期训练与累积的结果。与知识的形成一样,能力的熟练需有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过程。

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性来说,学员的技能形成可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3.1 部队重点培养环节

高中毕业生进入部队,有诸多的不习惯,诸如,不习惯集体生活,喜欢个人独来独往;不习惯被管,喜欢我行我素;不习惯与人打交道,以自我为中心;不习惯高强度的体力训练等。这个阶段,除了班长的引导外,通过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条令条例,慢慢地适应部队的生活,也逐渐融入到集体训练生活中,从而培养操作装备的技能,学习管理带兵能力。培养有规律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和爱岗敬业的感情。

3.2 技能重点培养环节

经过一到两年的部队,战士的情绪比较稳定了,学习状态有所好转,掌握了较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普遍具有提高学习技能的欲望,属于专业技能和其他相关能力重点培养环节,经过训练计划内技能训练,专业性技能得到了较充分的训练,开始表现出专业能力,本身也开始感到自我的生存价值。

3.3 院校综合能力形成

院校是培养士官技能的综合场所,人才、器材、资源充足,环境优越,经过长时间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等学习,学员的思维能力和知识与技能运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他们也面临毕业挑战,迫切需要综合的能力,为适应第一岗位任职需要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缩小学校教育与部队需求之间的差距打下基础。

浅谈士官英语教育 篇9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和近年来我军人员组成变革的大趋势, 士官教育作为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同时,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 都对士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对如何搞好士官生的英语基础教育已成为提高我军作士官军事素质和做战能力的必须克服的难题。

一、目前士官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存在偏差

首先, 部分士官学校认为士官生是基层部队一线的初级人才, 不会接触到尖端技术工作和科研任务, 是否掌握英语关系不大, 导致了很多士官学校不重视英语教学;其次。部分士官学校在英语教学时, 不能正确定位英语教学的内容, 不能以部队实际作为出发点, 把士官英语基础教学当做地方高职高专职业技能的英语教学来对待, 使部队培训不能发挥其理想的效果;最后, 士官英语教学一直侧重于基础教学, 但是长期以来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狭窄, 只注重大量强化训练和超负荷运转, 却不能学以致用, 导致脱离实际。

2、教学模式单一

现当下的士官培训, 基大多采取两年制中专培训。这种模式下的英语课程设置上, 模式统一化、缺乏灵活性和弹性, 自由度小, 适应能力不强。现行的英语培训以难以满足一些科学技术含量高、主战装备更新换代快的专业的发展步伐。由于自身起点低, 没有经过相应层次的系统、正规教育, 因此文化与技能的提高受到较大局限, 难以满足部队现代化的需求。

3、教育体系不完善

在士官培训时, 不同的兵种, 对学员英语的要求也不同, 英语教学不能迎合学员的不同需求, 导致供求失衡。教材选材不合适, 教材中没有任何有关军事方面的内容, 不能贴近军事斗争, 导致学员兴趣普遍不高。同时, 目前在士官院校和训练机构的士官培训主要还局限于一次性培训, 而且在部队服役期间, 士官几乎难以获得再次接受教育的机会。虽然很多士官为了提高自身军事素质和工作需要, 积极参加各类教育, 但这些教育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 并且其教育内容也几乎不涉及军事内容或与岗位任职需要相去甚远, 针对性不强。

二、提高士官英语教育效果的途径

1、提高教材质量

由于兵种的多样性和士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导致士官军事基础英语教材的编写具有很高的难度。为了适应现代军事对士官的需求, 在士官英语教材的选择上,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摒弃传统的高职高专教材, 选择各军兵种英语基础知识、世界著名军事战役、主要兵器英语基础知识等通过英语学习可以直接受益、解决实际问题的军事素材; (2) 针对士官英语基础教育是为了满足工作需求的特点, 在教材的难易程度上应加以控制, 比如词汇的选择, 当以基础名词, 军事通用英语词汇为主, 配备相关使用的简单动词, 构成简单句型, 并给困难的句子单词标注音标, 便于随时进行音标的学习复习。这种结合士官学员的工作岗位特点和认知能力等角度而选择的英语教材, 能够准确把握其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的规律, 正确认识接受教育者的智能特点, 实事求是的追求军事基础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进而帮助士官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

2、完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 其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的高低, 是实现教学目的手段和条件。灵活正确地理解、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结合选择的新教材的同时, 教员也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努力实现教材与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新的教学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学员的参与性, 以其有效的调动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常见的方法有: (1) 考虑到士官学员的起点较低, 开始是可以结合双语教学, 然后逐渐向外语教学过渡; (2) 倡导任务式的学习, 让士官学员结合自身的专业来开展带有军事特色的英语教学途径, 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3) 结合多媒体教学, 比如通过模拟场景教学法讲解部队迎来送往礼仪基础英语, 或者现代信息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枪械舰船飞机等实物型基础英语等等。

3、营造教学氛围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士官院校应采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 结合先进的设备, 组织举办具有军事色彩的英语知识竞赛等办法, 努力地创造积极主动参与的气氛, 为教员和士官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充分的调动学员的竞争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另外, 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的管理、规范媒体宣传等突进同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增强学员语文学习的兴趣, 达到提高士官英语水平的目的。

结束语

我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对作为我国军事战斗骨干和生力军的士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决定了在对士官进行英语教育时, 应针对士官生群体的提点, 积极主动的探索和不断总结, 最终制定出高效的教学手段, 努力提高士官的英语水平, 提高自身的军事素养, 为加快我军现代化步伐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空军雷达学院士官英语课程标准, 空军雷达学院, 2006年。

[2]潘亚玲:《外语学习方法与策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年。

[3]陈继友:《新形势下士官教育的再思考》, 《海军院校教育》, 1999, 01。

士官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篇10

1 士官英语教学改革背景情况

(1) 士官培训体系的变化

根据总部新的培训任务规划, 调整改革后, 士官培训类型和培训层次更加丰富, 培训员额大幅增加。在培训任务中,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了英语课程。随着培训体系的变化, 学员的知识层次也在改变, 英语基础水平有所提升, 这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 原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应该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

(2) 军械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目前,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推动军械装备快速发展, 装备保障发生深刻变化, 这就对军械装备保障士官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将负责、使用和维护我军的现代化高科技装备, 新型的高科技武器装备中, 不乏使用到英语的配套操作软件, 需要操作和使用者阅读英文专业资料来更好地掌握运用。

(3) 现行士官英语教学体制存在的问题。目前, 全军士官英语教学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统一的教材。同时, 军事英语教材缺乏, 教学内容缺乏军队特色。由于英语专业教学起步较晚, 军事领域所涉及门类众多, 现代军事思想日新月异, 军事科技突飞猛进, 因此尚无一套可以广泛适用的军事英语系列教材。这就直接导致作为公共课程的英语与专业学科缺乏联系, 缺乏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 知识迁移不够, 在教学中仍存在着“所学非所用”的现象, 士官学员的英语应用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士官岗位任职的需求, 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 士官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1) 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学思路。士官学校是任职教育, 以培养服务部队、贴近岗位需求的人才为己任。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中, 没有哪一部分与士官学员的“能力本位”相结合, 仍是以打牢学员的英语基础应用能力为目标, 而没有与专业知识和岗位需求相结合。针对这一情况, 只有转变教学思路, 由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向基础与专业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上转变。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 还应结合士官的任职需求, 突出专业特色, 贴近士官岗位需求。要认真总结以往士官英语课程教学的经验, 摆脱基础英语教学的定势思维, 紧跟课程改革形势, 明确改革和创新的内容, 确定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 并以新标准、新理念为牵引, 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构建。

(2) 改革教学内容, 适应任职需要。士官英语教学的定位应该以语言为载体, 增强学员对世界军事变革和外军发展的了解, 以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对我军士官学员的要求。因此, 士官英语教学的内容应该广泛涉及当代军事理论与思想、军事指挥与作战、军事科学与技术、军事教育与训练等领域, 以丰富使用者的军事知识和培养英语在军事领域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除此之外, 教材内容的构建还应本着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 通过学习, 培养学员掌握满足岗位任职所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比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内容, 提供学员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时所遇到的常用英语, 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常用指令、网络知识等, 通过学习计算机英语, 提高学员计算机操作、软件使用、编程、查找、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员信息素养, 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在实践中, 为了坚持学用结合, 使学员今后能够适应任职岗位的需要, 就必须面向各专业系和基层部队开展广泛调研, 检讨现行教材内容, 收集资料, 进行归纳提炼, 明确不同专业对士官学员的基本职业知识和通用装备的需求。教材内容贴近士官人才培养需求, 保证学员在英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用有效, 教材的内容是基于学员专业而设定的英语教学模块, 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和课堂教学, 将学员的专业学习和岗位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资源, 让学员置身于贴近岗位和专业语境中, 用英语完成各种课堂任务。教材的编写以“内容精选, 深浅适度, 语言通俗, 语法精炼, 注重实用, 指导能力”为原则, 结合士官工作、学习、专业的特点, 着力体现岗位任职的实践应用能力。教材内容要实用、有趣、难易结合, 知识结构体系完整,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3) 调整课程设置, 改进教学实施方法。现行的大专英语课程教学, 多以课堂教学为主, 以培养学员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改革后的大专英语课程应由两部分组成, 包括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通过基础英语教学, 使学员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能力, 在此基础之上, 将英语学习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突出岗位任职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进程上, 应注意根据学员的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 在基础教学任务完成后, 以士官的职业英语水平要求为主要学习方向。从专业的英语要求到职业特殊需要的英语能力,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逐步从英语基础知识向基础专业英语应用的实质性过渡。突出英语的可适用性。既重基础, 又体现专业特性。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让英语教学服务于各专业教学, 顺应士官职业教育的需求。

3 英语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士官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 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改革都应循序渐进, 在改革进程中不断摸索经验, 不断改进完善。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目前从事士官英语教学的教员来源可以分为两个渠道:一是来自于军队外语院校, 二是来自于地方大学。来自第二种渠道的英语教员分为现役文职和非现役文职教员两类, 他们是当前士官英语教员的主体。因此, 当前士官英语教员普遍缺乏军事科技知识, 知识结构单一。而士官教育是以提高岗位技能为直接目的的军事职业技术教育, 士官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处在操作、管理和维修武器装备等关键性技术岗位的士官。因此, 士官英语教员除了具备英语教学的能力素质外, 还应了解、掌握一些基本军事知识, 使授课内容与提高士官岗位技能的要求相一致。因此, 必须切实加强士官英语教员师资队伍建设。各院校要大力开展士官教育理论专题研讨, 运用专家讲座、参观见学、实地考察、讨论等形式, 引导教员充分认清士官教育的职责, 紧贴任职需求, 为军队建设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堵海鹰, 谈先文, 朱艳妮.试论军校士官生的英语教学改革[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8 (4) .

[2]杨萌.关于士官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J].科教创新导刊, 2012 (28) .

[3]张锦涛.外军院校外语教学对比研究及启示[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2010 (8) .

大学生士官和士官教育新特点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士官;新兴岗位;士官教育

一、部队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士官

世界新一轮军事变革的核心是科技。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知识型军人将成为中流砥柱。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选择了参军入伍,据统计2009年应招入伍的大学生有10余万人之多。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大学生陆续走进军营、军校,构成我军士官队伍的中坚力量。大量的大学生加入士官队伍,大大提高了士官队伍的学历层次,为基层部队的许多岗位实现升级提供了可能。

二、大学生士官的特点

(一)理论知识雄厚、实践知识偏少

大学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使得大学生士官的理论知识面广,基础扎实,但是实践知识偏少,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二)接受新知识快、创新意识强

大学生士官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接受新知识很快,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知识,思维敏捷,不守旧,创新意识强,敢于挑战旧事物,这一鲜明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士官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民主意识强、军事素质稍薄弱

由于大学生士官的民主意识强,对部队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军事科目的认识有些片面,因而在部队作风、军事素养等方面还稍显薄弱。

(四)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90后大学生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学校是新时代的佼佼者,所以大学生士官是100%的天之骄子,自尊心很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这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激发上进心,反之则产生不良情绪,影响稳定。

三、大学生士官教育改革中的两点注意

(一)结合大学生士官和岗位需求,优化士官教学的总体设计

我军任职教育是指按某种特定军事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岗位任职需要的思想知识、素质、技能、能力的教育。针对大学生士官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特点,士官院校应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应有区别于传统模式。

1.细化岗位、专业的分类

大学生士官队伍的加入为专业分类的细化提供了可能。由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士官任职岗位种类繁多,专业层次各异,对士官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由此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区分“指挥型”、“专业技术型”,特别是专业技术型,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逐步细化,提高各专业的区分度和辨识度。

2.完善各岗位、专业的层级培养

士官制度的改革,将士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服役等级,大学生士官队伍的加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高级层次的培训任务升级也成为了紧迫需要。可从上到下,将培养目标逐级向下分解,细化出不同任职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甚至还可根据不同的权重比例进一步区分同一岗位在不同时期和环境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完善各岗位、专业的层级培养。

3.突出军事、专才特点要树立与大学生士官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士官的军事科目相对薄弱,教学设计应该加强军事特点,紧紧围绕岗位需求,优化适合岗位专才需求的教学设计,突出军事、专才特点。

4.科学优化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的总体设计既要围绕岗位的需求,突出专业、技能,又要符合大学生士官接受新知识快的特点,遵循“口径适度、突出实用、按需设置”的原则,制定适应大学生士官培训滚动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体系、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体系。

(二)结合大学生士官和岗位需求,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大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应该更加科学细致。同专业、同层次、相关课程内容的外延应适度、不应重叠。相同专业、不同士官等级的课程内容间,既要连贯衔接,又不能交叉重叠,即使是不同等级培训安排相同类课程,教学内容也应该渐进深入,逐步提高对问题研究掌握的深度。

2.整合基础课程内容,创新“专题”课程

基础课程分为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两大类,大学生士官的加入,使得基础课内容的选择更具挑战性。在相同课时内,要提升专业课的深度,就必须加大专业基础课的深度,压缩或优化文化基础课的内容。但是也不应一概而论,比如,根据大学生心理素质脆弱特点,对他们的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的课程,不仅不能压缩,还要加大。再比如,《数学》、《英语》课程可适当压缩,但也要根据专业的不同作适当优化整合,可适当结合专业向实用性转化,毕竟有的专业基础是离不开数学作为支撑的,有的新型进口装备也离不开英语的。总之,可根据专业需要的不同,适当将基础课,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整合成为“文化基础类”、“专门基础类”或者“专题类”等模块,然后按逻辑关系分别安排在不同学习阶段,使之形成横向渗透、纵向衔接,有机融合的内容体系。

3.健全动态内容更新,贴近岗位需求

随着部队快速应急响应能力需求的提高,许多传统岗位已不适应现代化要求,这些岗位必将整合成为新兴特殊岗位。这些岗位需要高素质人才才能胜任,往往是急需、紧缺的,大学生士官的加入最有可能成为新兴特殊岗位的胜任者。因而,把反映部队急需、体现最新成果的教学内容作为模块课程进行专题建设,逐步建立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机制成为一种迫切需要。一是要紧密追踪部队发展,建立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及时把握部队的发展形势,为教学提供有力指导;二是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贴近作战任务,贴近新武器装备,动态选择和吸纳与军事斗争、新武器装备等相关的新技术、新经验,使之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教学内容进入教材、进入课堂;三是更新符合岗位需求和大学生特点的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可根据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大学生士官的特点,科学编著基本教材、辅助教材,完善信息资源,逐步实现教材的科学发展,为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提供有力支撑。

士官院校课程形成性考核设计 篇12

(一) 时代背景

士官院校学员知识功底差, 学习积极性不强, 很少反省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很少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在学习过程中, 他们一直比较被动, 学习能力、学习动力比较欠缺, 这就要教员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 并经常性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 存在的问题

士官院校在组织形成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能有效地根据士官院校不同类型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选择适宜课程考核的类型, 合理选择课程考核的方法和特点;

二是不能根据能力素质要求合理设置考核项目中的分数构成比重, 造成考核结果缺乏有效的指导性;

三是不能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清晰的考核标准, 考核手段单一, 内容片面, 考核过程实施随意。

(三) 定义

形成性考核是士官院校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在学员课程学习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是对学员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 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员学习的状况及能力形成的过程。

二、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与方式

(一) 内容结构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指构成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要素及其排列组合的比例关系。

1.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 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

(二)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较多, 按照类型划分, 主要有平时作业考核、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成绩测验考核、专门设计的课程大作业考核、实践性作业考核等。

三、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与方式

(一) 内容结构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即指构成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要素及其排列组合的比例关系。确立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必须从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涵出发, 结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特点进行研究, 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结果。

1.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这是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 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

(二)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较多, 按照类型划分, 主要有平时作业考核、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成绩测验考核、专门设计的课程大作业考核、实践性作业考核等。

四、士官院校专业形成考核设计

士官院校形成性考核内容应涵盖学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不能有所遗漏或偏颇, 见表1。

参考文献

[1]张备.士官教育理论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2]李永峰.浅谈士官任职教育的改革[J].新一代, 2010 (10) :76.

[3]叶澜.教育研究及方法[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上一篇:实然论文下一篇:TiO_2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