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高职

2024-09-01

士官高职(共10篇)

士官高职 篇1

长期以来,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还没有完全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还不能完全满足部队士官岗位的任职需求, 这已经严重滞碍了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所以, 军队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只有广泛地方借鉴高职高专教育同类课程建设的教学成果和成功经验, 不断更新理念、优化内容、改进方法、改善管理、追求实效, 不断优化整合资源, 才能逐步形成较强的自身特色。同时, 紧紧围绕士官岗位任职能力形成的规律, 这也是当前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建设工作高效开展的途径之一。

1 地方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来看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要在已有的条件下, 围绕其培养目标进行设置, 要有别于普通学历教育, 突出高职高专的特点, 遵循"满足市场需求、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等原则来展开建设。

(1) 跟踪科技发展完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俱进, 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吸收到大纲中, 并坚持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1]。

(2) 加强教材建设突出应用能力。高职高专教育以"求新、求变、求异"为原则, 以"精选内容、淡化推导、加强应用、突出能力"为宗旨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 加快教材建设的步伐。

(3)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高专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方面主要体现在:

对人才培养要求, 注重知识的有机性和融合性, 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 精选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 将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改变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强化以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提高动手能力。

2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由于课程建设自身的复杂性及诸多存在问题的制约, 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 依然感到阻力很大, 效果也不甚明显, 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 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不能与时俱进。学校对课程建设的规律性缺乏认识, 造成课程建设理论研究的水平不高, 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建设的成效。

(2) 课程体系脱离部队实战需求。当前,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仅凭自身教学条件, 能教什么设置什么, 不能教的课程就不开, 严重脱离部队实战化作战需求。

(3) 课程设置重专业轻学科。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对课程设置工作仍缺乏应有的重视, 把此项工作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由于课程模式受到学历教育"学科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在课程结构上也出现了突出各学科的学术性、体现各学科的科学性的要求和问题, 却忽视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后继课程之间以"专业和应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在要求。而且, 在学科内部过分强调知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 片面地追求各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课程的"平面性"显而易见。

3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 转变观念, 树立遵循工作过程课程观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观认为, 课程是"跑道", 过去强调"道"是一种学习的路径, 现在强调的是"跑", 强调的是过程。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 按照岗位工作流程来安排课程, 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建设的突破口。

(二) 突出能力为本位, 精心设计课程建设的内容

在以能力为本课程观的职业教育观指导下,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符合士官人才培养的岗位指向性要求。按照工学结合、对接岗位的思路, 深化课程内容改革, 突出基础课程应用性, 增强岗位课程针对性。任职基础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着眼服务于任职岗位的课程而进行教学, 突出重点, 强化应用,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任职岗位课程以"实用、管用"为原则, 按照部队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程序, 将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融入具体的工作情景中, 加强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和组训方法教学, 着力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

(三) 强化教员培养, 建设过硬的"双师"型教员队伍

培养适应部队岗位任职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 就必须按照素质优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原则, 建设一支满足部队需求、适应装备发展、具有专业特色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员队伍。课程建设过程中, 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和对学员技能培训教员的要求, 既注重教员队伍的教育理论、教学基本功、专业理论培训, 是能精深授课的好讲师, 又注重教员队伍的实践技能的培训, 是会动手的好技师。

4 总结

总之,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和其它教育类型的课程建设一样, 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按照"指导优先和教育优先"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 遵循"能力本位和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论[2], 对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这对提升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 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部队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易康平, 晏丽萍.高职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5) :34-35.

[2]王杰恩.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103.

大学生士官和士官教育新特点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士官;新兴岗位;士官教育

一、部队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士官

世界新一轮军事变革的核心是科技。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知识型军人将成为中流砥柱。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选择了参军入伍,据统计2009年应招入伍的大学生有10余万人之多。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大学生陆续走进军营、军校,构成我军士官队伍的中坚力量。大量的大学生加入士官队伍,大大提高了士官队伍的学历层次,为基层部队的许多岗位实现升级提供了可能。

二、大学生士官的特点

(一)理论知识雄厚、实践知识偏少

大学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使得大学生士官的理论知识面广,基础扎实,但是实践知识偏少,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二)接受新知识快、创新意识强

大学生士官的学习能力比较强,接受新知识很快,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知识,思维敏捷,不守旧,创新意识强,敢于挑战旧事物,这一鲜明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士官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民主意识强、军事素质稍薄弱

由于大学生士官的民主意识强,对部队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军事科目的认识有些片面,因而在部队作风、军事素养等方面还稍显薄弱。

(四)自尊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90后大学生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学校是新时代的佼佼者,所以大学生士官是100%的天之骄子,自尊心很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这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激发上进心,反之则产生不良情绪,影响稳定。

三、大学生士官教育改革中的两点注意

(一)结合大学生士官和岗位需求,优化士官教学的总体设计

我军任职教育是指按某种特定军事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岗位任职需要的思想知识、素质、技能、能力的教育。针对大学生士官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特点,士官院校应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应有区别于传统模式。

1.细化岗位、专业的分类

大学生士官队伍的加入为专业分类的细化提供了可能。由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士官任职岗位种类繁多,专业层次各异,对士官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由此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区分“指挥型”、“专业技术型”,特别是专业技术型,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逐步细化,提高各专业的区分度和辨识度。

2.完善各岗位、专业的层级培养

士官制度的改革,将士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服役等级,大学生士官队伍的加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高级层次的培训任务升级也成为了紧迫需要。可从上到下,将培养目标逐级向下分解,细化出不同任职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的需求,甚至还可根据不同的权重比例进一步区分同一岗位在不同时期和环境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完善各岗位、专业的层级培养。

3.突出军事、专才特点要树立与大学生士官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士官的军事科目相对薄弱,教学设计应该加强军事特点,紧紧围绕岗位需求,优化适合岗位专才需求的教学设计,突出军事、专才特点。

4.科学优化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的总体设计既要围绕岗位的需求,突出专业、技能,又要符合大学生士官接受新知识快的特点,遵循“口径适度、突出实用、按需设置”的原则,制定适应大学生士官培训滚动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体系、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体系。

(二)结合大学生士官和岗位需求,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大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的特点,在课程内容上应该更加科学细致。同专业、同层次、相关课程内容的外延应适度、不应重叠。相同专业、不同士官等级的课程内容间,既要连贯衔接,又不能交叉重叠,即使是不同等级培训安排相同类课程,教学内容也应该渐进深入,逐步提高对问题研究掌握的深度。

2.整合基础课程内容,创新“专题”课程

基础课程分为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两大类,大学生士官的加入,使得基础课内容的选择更具挑战性。在相同课时内,要提升专业课的深度,就必须加大专业基础课的深度,压缩或优化文化基础课的内容。但是也不应一概而论,比如,根据大学生心理素质脆弱特点,对他们的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的课程,不仅不能压缩,还要加大。再比如,《数学》、《英语》课程可适当压缩,但也要根据专业的不同作适当优化整合,可适当结合专业向实用性转化,毕竟有的专业基础是离不开数学作为支撑的,有的新型进口装备也离不开英语的。总之,可根据专业需要的不同,适当将基础课,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整合成为“文化基础类”、“专门基础类”或者“专题类”等模块,然后按逻辑关系分别安排在不同学习阶段,使之形成横向渗透、纵向衔接,有机融合的内容体系。

3.健全动态内容更新,贴近岗位需求

随着部队快速应急响应能力需求的提高,许多传统岗位已不适应现代化要求,这些岗位必将整合成为新兴特殊岗位。这些岗位需要高素质人才才能胜任,往往是急需、紧缺的,大学生士官的加入最有可能成为新兴特殊岗位的胜任者。因而,把反映部队急需、体现最新成果的教学内容作为模块课程进行专题建设,逐步建立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机制成为一种迫切需要。一是要紧密追踪部队发展,建立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及时把握部队的发展形势,为教学提供有力指导;二是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贴近作战任务,贴近新武器装备,动态选择和吸纳与军事斗争、新武器装备等相关的新技术、新经验,使之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教学内容进入教材、进入课堂;三是更新符合岗位需求和大学生特点的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可根据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大学生士官的特点,科学编著基本教材、辅助教材,完善信息资源,逐步实现教材的科学发展,为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提供有力支撑。

士官高职 篇3

1 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撑

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人才时,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能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它在招生、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探索与规范的问题。

经常说的某个人能力强,那么他的知识水平就高吗?我想多数的回答是“不一定”,一直以来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存在辩证的关系,二者有选其一的,也有共同进步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那么如何实现能力与知识并重呢?

多数人极力主张能力与知识并重,无论是在能力的问题上,还是在知识的问题上,不仅在于给学员以知识,同时还要发展学员的智力,要让学员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能力(包括技能),就是“知其然”;理论知识就是“知其所以然”,这才是学员所需要的“完全之知识”,两者不可偏废。从稍为长远和宽广一点的视角看问题,便不难发现,人的一生中能较为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的空间和时间,主要集中在学校中,而其成熟的技能或能力的真正形成是在工作里,是在年复一年的实践过程中累积的,而士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形成,主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一些学员在部队具有了一定的实践能力,这样形成实践能力更快,比较而言,学员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是非常宝贵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多与少、深与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创造或创新能力,因此技能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积累,这样知识才得以运用和转化,提供牢固的理论支撑。

2 需要全方面培养士官技能

部队越来越需要复合性的士官人才,在培养学员的技能中,反对单一的培养,在学校就应认真制定相关全面技能的培养方案,即学习专业知识和也要学习专业技能以外的知识,不仅要培养适合部队的,也要着眼于长期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除会操作武器装备的技能外,还要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等出发,发现学员的特长,全方位的培养高技能士官人才。

目前培养的士官学员主要是从管理带兵能力和操作训练能力,及军地两用人才等方面进行技能培养。前两种能力是军队院校培养士官的重点,而对第三种能力的培养就非常缺乏,因士官学员的特殊情况是不允许到地方上去学习技能,那么学校就要根据现有的条件进行开展学员的第三课堂,从所需和兴趣的方面进行自主选择导师,采取集中领导、分组实施、导师责任制管理,可开展科研组、制作组、教学组等,有的放矢的组织实施,让士官学员在学校充分利用教员和实验室的有利条件,更细致、耐心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为士官毕业后从事小教员的着色打下基础,也为今后的发展积累知识与技能。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多学些技能百利而无害,除技术操作岗位外,还需要较全面的专业性技能之外,较强的社会能力等。同时,专业技能与关键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换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时刻注意专业能力的变化和关键能力的发展,以保证学员所需的综合性能力培养。

3 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

技能的形成是长期训练与累积的结果。与知识的形成一样,能力的熟练需有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过程。

从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性来说,学员的技能形成可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3.1 部队重点培养环节

高中毕业生进入部队,有诸多的不习惯,诸如,不习惯集体生活,喜欢个人独来独往;不习惯被管,喜欢我行我素;不习惯与人打交道,以自我为中心;不习惯高强度的体力训练等。这个阶段,除了班长的引导外,通过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条令条例,慢慢地适应部队的生活,也逐渐融入到集体训练生活中,从而培养操作装备的技能,学习管理带兵能力。培养有规律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和爱岗敬业的感情。

3.2 技能重点培养环节

经过一到两年的部队,战士的情绪比较稳定了,学习状态有所好转,掌握了较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普遍具有提高学习技能的欲望,属于专业技能和其他相关能力重点培养环节,经过训练计划内技能训练,专业性技能得到了较充分的训练,开始表现出专业能力,本身也开始感到自我的生存价值。

3.3 院校综合能力形成

院校是培养士官技能的综合场所,人才、器材、资源充足,环境优越,经过长时间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等学习,学员的思维能力和知识与技能运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他们也面临毕业挑战,迫切需要综合的能力,为适应第一岗位任职需要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缩小学校教育与部队需求之间的差距打下基础。

士官创新教育浅析 篇4

关键词:士官;创新教育;课程

近日,我们对约500名士官学员进行了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前士官学员的学习状况:大部分学员入学动机明确,渴望增长才干,致力于学有所成从而报效国家;渴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胜任基层岗位工作打牢基础;学习进取心较强,自我要求较严格,同学之间的关系较融洽。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制约士官学员素质全面提高的消极因素也日益显现:一是部分学员对一些教学组织模式缺乏兴趣,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二是第二课堂不能充分利用,效果不明显;三是教学过程及教育环境存在忽视学员个性发展的因素;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薄弱。这些负面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上都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特殊的职业素养要求士官教育应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1.针对各专业特点,挖掘创新因素。教育的变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者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为学员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重视和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朋友式的交流,反映出学员“回归主体”的愿望与需求。教员应准确地把握这一信息,找准启发式教学的“突破口”,突出“教”与“学”的平等地位,引导学员自觉地关注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专业实践;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想象力,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2.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探究式教学手段。灌输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对其负面效应不可低估。首先,灌输式教学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因素,严重制约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其次,在灌输式教学中,教育者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从事教育,受教育者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养成一种被动接受的惰性,压抑了学员个性,抑制了创造意识和自信心。而探究式教育,首先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适应了创新教育的客观要求;再者,它把受教育者摆到了主体地位,是教育观念的一种更新。所谓探究式教育,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员与学员处于平等地位,以探究的方式为平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突出教学主体的过程中,使学员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创新精神,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扬弃,它是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设置以“学科课堂”为主,“学科课堂”与“活动课堂”并存

现在士官教学的“学科课程”采用班级教学形式。在进行系统知识传授和专业训练的过程中,这种教学形式只重视学员共性的教育,忽视了因材施教,忽视了学员的个性教育和主体地位。虽然注重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却轻视了实践能力的提高。这不仅不利于学员的个性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员独立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调查表明:88%的学员对“活动课程”非常感兴趣,这是因为“活动课程”是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的,在活动中学员自己选定课题、找材料、设计活动方案、制作模具,独立开展实验和进行总结。两类课程组织模式合理搭配,优势互补,既可使学员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利于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材编写要紧贴部队作战训练发展要求,宜从广博的知识中选择“少而精”的教育内容

当前的社会是科技高度发展、社会变革日趋剧烈、深刻的社会。在此形势下,人们面临的是知识与信息的“爆炸”,任何人都无法掌握不断涌现的巨量知识与信息。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少而精”的“高效知识”传授给学员,使学员在获取有效信息的同时,为终身学习积累必要的工具性知识,起到举一反三的迁移作用。而要提高学员处理信息的能力,必须使学员将获取的知识全面“内化”。内化的过程是对信息的再处理过程,它是熟练掌握知识的“中介”。充分发挥这个中介的作用,才能调动学员在处理和解决问题中的创造性,为培养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士官教育中,传授知识必须注意知识的难易程度,使学员的思维保持在“适当的紧张”状态。这样学员才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自信心。

四、注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士官人才

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完善学员的个性,发挥每名学员的特长,有利于对学员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人的特长的充分发挥,往往取决于兴趣。在调查中,绝大部分学员认为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活动更易取得好的成绩。因此,我们应通过各环节的教学活动,注意发现和培养学员的兴趣和特长,同时注重采取“活动课程”中个人活动的教学形式,运用研讨式、探究式等教学形式,进一步发挥学员的特长,有针对性地培养士学学员的创新能力。

浅谈士官英语教育 篇5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和近年来我军人员组成变革的大趋势, 士官教育作为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同时,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 都对士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对如何搞好士官生的英语基础教育已成为提高我军作士官军事素质和做战能力的必须克服的难题。

一、目前士官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存在偏差

首先, 部分士官学校认为士官生是基层部队一线的初级人才, 不会接触到尖端技术工作和科研任务, 是否掌握英语关系不大, 导致了很多士官学校不重视英语教学;其次。部分士官学校在英语教学时, 不能正确定位英语教学的内容, 不能以部队实际作为出发点, 把士官英语基础教学当做地方高职高专职业技能的英语教学来对待, 使部队培训不能发挥其理想的效果;最后, 士官英语教学一直侧重于基础教学, 但是长期以来对基础的理解过于狭窄, 只注重大量强化训练和超负荷运转, 却不能学以致用, 导致脱离实际。

2、教学模式单一

现当下的士官培训, 基大多采取两年制中专培训。这种模式下的英语课程设置上, 模式统一化、缺乏灵活性和弹性, 自由度小, 适应能力不强。现行的英语培训以难以满足一些科学技术含量高、主战装备更新换代快的专业的发展步伐。由于自身起点低, 没有经过相应层次的系统、正规教育, 因此文化与技能的提高受到较大局限, 难以满足部队现代化的需求。

3、教育体系不完善

在士官培训时, 不同的兵种, 对学员英语的要求也不同, 英语教学不能迎合学员的不同需求, 导致供求失衡。教材选材不合适, 教材中没有任何有关军事方面的内容, 不能贴近军事斗争, 导致学员兴趣普遍不高。同时, 目前在士官院校和训练机构的士官培训主要还局限于一次性培训, 而且在部队服役期间, 士官几乎难以获得再次接受教育的机会。虽然很多士官为了提高自身军事素质和工作需要, 积极参加各类教育, 但这些教育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 并且其教育内容也几乎不涉及军事内容或与岗位任职需要相去甚远, 针对性不强。

二、提高士官英语教育效果的途径

1、提高教材质量

由于兵种的多样性和士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导致士官军事基础英语教材的编写具有很高的难度。为了适应现代军事对士官的需求, 在士官英语教材的选择上,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摒弃传统的高职高专教材, 选择各军兵种英语基础知识、世界著名军事战役、主要兵器英语基础知识等通过英语学习可以直接受益、解决实际问题的军事素材; (2) 针对士官英语基础教育是为了满足工作需求的特点, 在教材的难易程度上应加以控制, 比如词汇的选择, 当以基础名词, 军事通用英语词汇为主, 配备相关使用的简单动词, 构成简单句型, 并给困难的句子单词标注音标, 便于随时进行音标的学习复习。这种结合士官学员的工作岗位特点和认知能力等角度而选择的英语教材, 能够准确把握其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的规律, 正确认识接受教育者的智能特点, 实事求是的追求军事基础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进而帮助士官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

2、完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 其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的高低, 是实现教学目的手段和条件。灵活正确地理解、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结合选择的新教材的同时, 教员也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努力实现教材与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新的教学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学员的参与性, 以其有效的调动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常见的方法有: (1) 考虑到士官学员的起点较低, 开始是可以结合双语教学, 然后逐渐向外语教学过渡; (2) 倡导任务式的学习, 让士官学员结合自身的专业来开展带有军事特色的英语教学途径, 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3) 结合多媒体教学, 比如通过模拟场景教学法讲解部队迎来送往礼仪基础英语, 或者现代信息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枪械舰船飞机等实物型基础英语等等。

3、营造教学氛围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士官院校应采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 结合先进的设备, 组织举办具有军事色彩的英语知识竞赛等办法, 努力地创造积极主动参与的气氛, 为教员和士官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充分的调动学员的竞争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另外, 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的管理、规范媒体宣传等突进同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增强学员语文学习的兴趣, 达到提高士官英语水平的目的。

结束语

我军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对作为我国军事战斗骨干和生力军的士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决定了在对士官进行英语教育时, 应针对士官生群体的提点, 积极主动的探索和不断总结, 最终制定出高效的教学手段, 努力提高士官的英语水平, 提高自身的军事素养, 为加快我军现代化步伐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空军雷达学院士官英语课程标准, 空军雷达学院, 2006年。

[2]潘亚玲:《外语学习方法与策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年。

[3]陈继友:《新形势下士官教育的再思考》, 《海军院校教育》, 1999, 01。

士官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篇6

1 士官英语教学改革背景情况

(1) 士官培训体系的变化

根据总部新的培训任务规划, 调整改革后, 士官培训类型和培训层次更加丰富, 培训员额大幅增加。在培训任务中,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了英语课程。随着培训体系的变化, 学员的知识层次也在改变, 英语基础水平有所提升, 这也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 原有的英语教学模式应该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

(2) 军械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目前,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推动军械装备快速发展, 装备保障发生深刻变化, 这就对军械装备保障士官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将负责、使用和维护我军的现代化高科技装备, 新型的高科技武器装备中, 不乏使用到英语的配套操作软件, 需要操作和使用者阅读英文专业资料来更好地掌握运用。

(3) 现行士官英语教学体制存在的问题。目前, 全军士官英语教学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统一的教材。同时, 军事英语教材缺乏, 教学内容缺乏军队特色。由于英语专业教学起步较晚, 军事领域所涉及门类众多, 现代军事思想日新月异, 军事科技突飞猛进, 因此尚无一套可以广泛适用的军事英语系列教材。这就直接导致作为公共课程的英语与专业学科缺乏联系, 缺乏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 知识迁移不够, 在教学中仍存在着“所学非所用”的现象, 士官学员的英语应用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士官岗位任职的需求, 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 士官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1) 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教学思路。士官学校是任职教育, 以培养服务部队、贴近岗位需求的人才为己任。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中, 没有哪一部分与士官学员的“能力本位”相结合, 仍是以打牢学员的英语基础应用能力为目标, 而没有与专业知识和岗位需求相结合。针对这一情况, 只有转变教学思路, 由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向基础与专业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上转变。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 还应结合士官的任职需求, 突出专业特色, 贴近士官岗位需求。要认真总结以往士官英语课程教学的经验, 摆脱基础英语教学的定势思维, 紧跟课程改革形势, 明确改革和创新的内容, 确定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 并以新标准、新理念为牵引, 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构建。

(2) 改革教学内容, 适应任职需要。士官英语教学的定位应该以语言为载体, 增强学员对世界军事变革和外军发展的了解, 以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对我军士官学员的要求。因此, 士官英语教学的内容应该广泛涉及当代军事理论与思想、军事指挥与作战、军事科学与技术、军事教育与训练等领域, 以丰富使用者的军事知识和培养英语在军事领域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除此之外, 教材内容的构建还应本着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 通过学习, 培养学员掌握满足岗位任职所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比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内容, 提供学员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时所遇到的常用英语, 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常用指令、网络知识等, 通过学习计算机英语, 提高学员计算机操作、软件使用、编程、查找、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员信息素养, 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在实践中, 为了坚持学用结合, 使学员今后能够适应任职岗位的需要, 就必须面向各专业系和基层部队开展广泛调研, 检讨现行教材内容, 收集资料, 进行归纳提炼, 明确不同专业对士官学员的基本职业知识和通用装备的需求。教材内容贴近士官人才培养需求, 保证学员在英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用有效, 教材的内容是基于学员专业而设定的英语教学模块, 将真实的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和课堂教学, 将学员的专业学习和岗位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资源, 让学员置身于贴近岗位和专业语境中, 用英语完成各种课堂任务。教材的编写以“内容精选, 深浅适度, 语言通俗, 语法精炼, 注重实用, 指导能力”为原则, 结合士官工作、学习、专业的特点, 着力体现岗位任职的实践应用能力。教材内容要实用、有趣、难易结合, 知识结构体系完整,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3) 调整课程设置, 改进教学实施方法。现行的大专英语课程教学, 多以课堂教学为主, 以培养学员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改革后的大专英语课程应由两部分组成, 包括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通过基础英语教学, 使学员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能力, 在此基础之上, 将英语学习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突出岗位任职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进程上, 应注意根据学员的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 在基础教学任务完成后, 以士官的职业英语水平要求为主要学习方向。从专业的英语要求到职业特殊需要的英语能力,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逐步从英语基础知识向基础专业英语应用的实质性过渡。突出英语的可适用性。既重基础, 又体现专业特性。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让英语教学服务于各专业教学, 顺应士官职业教育的需求。

3 英语教学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士官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 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改革都应循序渐进, 在改革进程中不断摸索经验, 不断改进完善。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目前从事士官英语教学的教员来源可以分为两个渠道:一是来自于军队外语院校, 二是来自于地方大学。来自第二种渠道的英语教员分为现役文职和非现役文职教员两类, 他们是当前士官英语教员的主体。因此, 当前士官英语教员普遍缺乏军事科技知识, 知识结构单一。而士官教育是以提高岗位技能为直接目的的军事职业技术教育, 士官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处在操作、管理和维修武器装备等关键性技术岗位的士官。因此, 士官英语教员除了具备英语教学的能力素质外, 还应了解、掌握一些基本军事知识, 使授课内容与提高士官岗位技能的要求相一致。因此, 必须切实加强士官英语教员师资队伍建设。各院校要大力开展士官教育理论专题研讨, 运用专家讲座、参观见学、实地考察、讨论等形式, 引导教员充分认清士官教育的职责, 紧贴任职需求, 为军队建设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堵海鹰, 谈先文, 朱艳妮.试论军校士官生的英语教学改革[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8 (4) .

[2]杨萌.关于士官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J].科教创新导刊, 2012 (28) .

[3]张锦涛.外军院校外语教学对比研究及启示[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2010 (8) .

士官院校课程形成性考核设计 篇7

(一) 时代背景

士官院校学员知识功底差, 学习积极性不强, 很少反省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很少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在学习过程中, 他们一直比较被动, 学习能力、学习动力比较欠缺, 这就要教员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 并经常性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 存在的问题

士官院校在组织形成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能有效地根据士官院校不同类型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选择适宜课程考核的类型, 合理选择课程考核的方法和特点;

二是不能根据能力素质要求合理设置考核项目中的分数构成比重, 造成考核结果缺乏有效的指导性;

三是不能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清晰的考核标准, 考核手段单一, 内容片面, 考核过程实施随意。

(三) 定义

形成性考核是士官院校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在学员课程学习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是对学员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 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员学习的状况及能力形成的过程。

二、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与方式

(一) 内容结构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指构成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要素及其排列组合的比例关系。

1.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 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

(二)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较多, 按照类型划分, 主要有平时作业考核、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成绩测验考核、专门设计的课程大作业考核、实践性作业考核等。

三、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与方式

(一) 内容结构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即指构成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要素及其排列组合的比例关系。确立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必须从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涵出发, 结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特点进行研究, 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结果。

1.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这是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 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

(二)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较多, 按照类型划分, 主要有平时作业考核、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成绩测验考核、专门设计的课程大作业考核、实践性作业考核等。

四、士官院校专业形成考核设计

士官院校形成性考核内容应涵盖学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不能有所遗漏或偏颇, 见表1。

参考文献

[1]张备.士官教育理论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2]李永峰.浅谈士官任职教育的改革[J].新一代, 2010 (10) :76.

[3]叶澜.教育研究及方法[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士官教员 篇8

“士官通常又称军士,是介于士兵和军官之间的一个群体。”1)士官教育作为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官教育相比较,具有更强的岗位指向性,军事职业教育特点更为明显,但究其本质,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所谓职业教育就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所进行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职前教育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工作者。从职业教育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它不同于以实施基础教育为主要目的中学教育,职业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直接为所从事工作需要服务的,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所以我认为新时期的士官教育应当结合其特点,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在培养过硬的军人政治思想素质的同时,以岗位道德、胜任岗位职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岗位技术与技能为培养目标。注意把握政治思想素质高起点高要求;岗位基础知识低起点严要求;强化军事基本技能应用的过程性、系统性高标准严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士官教员不仅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更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灵活多样的、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新时期的士官教学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成为一名士官教员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价值问题,实质上是人生目的和实践所体现的个人对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个人能否满足或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人、社会和自身需要的问题。因为,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实现。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人的发展和完善,都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条件。也就是说,任何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实际上都是一个离不开社会生活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是人生价值的实质和核心。一个人只有为国家、社会、民族和他人的利益而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生活才光荣和有意义。如果一味强调索取,不讲奉献,那就失去了人生的真谛。所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军人成长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因为它决定着军人成长的方向。士官教员应当时刻不忘自己的工作是为了什么?是单纯为了个人,还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目前我们国家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事物、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涌现,各种消极腐朽的东西也随时影响着人们。胡锦涛同志指出:“现在,有些党员干部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有些地方和部门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是一些干部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2)现代军人中有的人看重的不是工作和奉献,而是刻意追逐名利、比权力、比地位、比金钱、比享乐,在本质上扭曲了军人的正直含义。周恩来同志说:“要确定我们的工作岗位在哪里,必须先解决方向问题。首先要问我们的方向是朝向新生,还是走向死亡……我想青年人一定选择新生的方向的,我们处理一切事物都应当根据这个原则辨别我们的方向”3)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青年干部首先要解决方向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这在本质上是世界观的问题。军人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军人人生价值的实质在于奉献。因为军事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它是与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使在和平时期,也是如此,这就形成了军事职业的一些鲜明的特点,如一切行动听指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奉献是天职等。所以我认为做为一名士官教员,就个人来说,若要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以实现其社会价值为出发点,积极地工作,努力地奉献。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结合教学实际,深入研究学情,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新路子

新时期的士官教员必须要在提高士官教育质量上下大功夫。特别是新的教员虽然对自己所教学的学科有全面的知识储备,但在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上与实际需求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年轻的士官教员要提高士官教育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根据士官自身特点和任职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与实践。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感觉到新的士官教员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在老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立足当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这对年轻士官教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感觉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要求自己。一是新教员在走上工作岗位前,要调试好心态,要检查一下上岗“行囊”,看信心、知识、技能、原则、方法等是否都已“装备”完毕,还有哪些需要修正、补充和完善的。在具体工作中,更应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全面、辩证地分析所教学员的具体情况。充分了解学员的知识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如士官学员基础较差,一部分是初中生,并且水平不齐;在原部队从事什么工作;在原部队所操作的装备主要是什么类型,现有的操作水平如何,在部队期间对其操作装备的原理及结构是否了解、熟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现状,将会导致课堂上,学员不知所云而无从学起。直接影响到学习积极性及教学质量。所以只有把握好教学的实际现状、前景及课堂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出合理的、理性的、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教案,才能确保每一节课能收到事半功倍、万无一失。二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通过不断学习钻研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改变那些不适应新要求的教学方式,正确应对士官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理论学习要做到系统化、常规化,并与自身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把每一天的得与失写成个人成长日志,这样一年,两年或是更多年以后,我们就会发觉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三是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转变其教学方式。通过结合学校实际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个案研究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校本教研是年轻教员成长的推手,因为在校本教研这个平台上,年轻教员与有经验的教师针对教学个案,直接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我们知道面对面的交流是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研究方式。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把教研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思维火细细体会,熟练运用,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如新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要较多使用“启发式”与“引导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就更能突出其教学的优势。再如,通过校本研究,新教员很快就能学会处理好知识层与层之间的衔接,把握好学员的思维状况;通过巧妙的提问或恰当的引导,引起学员的兴趣,鼓励其积极思考,这样便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四是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关注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研究水平。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提升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新型合格士官教员。因为课题研究不仅是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进行课题研究,可以为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可以使有经验的教师发挥最大的资源利用优势,促进年轻教员在不断的学习他人积累经验过程中,关注科技与创新的过程,把握军事科技发展动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化技能,从而使自己成长更快、迅速。

三、新时期的士官教员必须要在传统装备、新式装备的操作及各项管理平台的使用等方面迅速成长

现代化士官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是部队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军事现代化目标,士官教育必须要向实践型转型。“士官院校要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把目标放在培养一支具有娴熟技能、熟悉各种武器装备的、专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士官队伍上”。特别是技术士官的培养,应将重点放在士官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因为技术士官完成各项任务,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这就要求我们新士官教员,必须在士官院校现有教学设备情况下,发挥自己特有的技术之长,使士官教育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尽管新教员面临很多困难,如对装备的使用方面甚至比士官还差,但新教员必须解放思想,充分利用本校部的培训资源,甚至向士官学员学习,多渠道提高自己的“装备”使用技术,迅速使自己成为某一种或多种装备使用的专业能手甚至是多面手,抓住教学针对性和内容实用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工作岗位、部队实际和作战任务,解决士官院校培训与实际工作岗位“两张皮”的问题,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总之,士官教员要不断积累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经验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从思想上业务上不断严格要求自己。

参考文献

[1]江山.撑起军中一片天—我军士官制度30年改革发展进行时.

[2]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

士官素质教育浅析 篇9

关键词:士官;素质教育;现代化

士官现代化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现代化的教学思想、现代化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保障要素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士官教学,才能称之为现代化士官教学。其中,现代化教学思想是前提和先导,而素质教育思想又是现代化教学思想的精髓部分,所以,现代化的士官教学,必须围绕素质教育来实施。

我们在士官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曾经提出“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的“三段”论,由此观点可以看出,素质与知识、能力三者地位为平等关系,而且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的、抽象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对素质的这种认识,不利于解决素质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素质是否可以测量,如何有效提高学员素质等等。因此,有必要对素质进行客观认识。

一、何为士官学员的素质

按照“素質结构论”的观点,个体素质是对个体的综合反映与评价,而且它是以一种结构的形式进行呈现,是个体知识、能力及非认知因素的有机融合。人的外在行为由个体的素质结构决定,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这种结构,扩大人的外在行为空间。

根据素质的这种定义,素质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并列的,它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框架,它有具体的内容,它由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构成。对素质的重新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对于评价人的素质提供了依据,对于发展人的素质指明了方向。同样,依据素质的结构理论,按照部队现代化建设要求,使士官学员的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分别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并使三者协调发展,便是士官教学的中心任务。

二、如何实施士官素质教育

士官学员素质由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有机构成,那么,士官素质教育,就是使上述各要素充分、协调发展的教育。

1.知识教学应突出有效性

知识本身具有自己的结构,它分为信息性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知识和技能。

(1)信息性知识教学应具有新颖性

信息性知识的特点就是易吸收又易忘记,人类文明所积累的知识可谓烟波浩渺,即使是某个专业的士官教学所涉及的知识,

其量也大的惊人。所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当将反映本学科、本专业最新颖的知识传递给学员,使其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应根据部队发展建设的实际,及时调整更新,避免以陈旧的信息耗去宝贵的教学时间和学员精力。

(2)思想方法性知识应具有基础性

思想方法性知识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迁移性等特点。掌握这类知识,为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因此,它也具有增值性的特点。在向士官传递这类知识时应注重基础性,同时又不至于过多过滥,如蜻蜓点水,反而使学员什么也掌握不了。

(3)经验知识教学应具有广泛性

经验知识是指亲身经历或体验到的知识,此类知识既包括动手实践的经验,又包括思维实践的经验。士官在部队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士官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应当多动手、多思考、多体验,通过创设情境加强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些实践经验应基本覆盖士官学员在部队的工作范围,以增强士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4)技能教学应具有重点性

技能是经验的反复强化,一旦形成便不易被遗忘。如电脑操作、汽车驾驶等,需要时不假思索、顺手拈来,可见,技能的应用性更强,但其形成和培养也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在士官教学中,应当针对学员自身的特点、爱好及工作需求情况,重点培养其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技能,同时强调技能培养过程的迁移性,使士官学员在岗位上具备自我发展的空间。

2.能力培养应具有针对性

能力又可划分为语言能力、数字能力、空间能力、行为能力四种。而每种能力又包含感知、记忆、分析、综合、评价等模块。根据士官工作岗位特点,对士官的能力在这四个方面并不要求其均衡发展,对同一种能力的不同层次,针对士官的职责范围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如同样是行为能力,对于初级士官,要求达到感知、记忆和分析层次即可,而对于中高级士官,则要求其在具备行为的感知、记忆、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具备综合和评价的能力层次。

因此,在士官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士官岗位要求及个人能力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能力进行培养拓展。

3.非认知因素培养应具有全方位性

非认知因素又称为非智力因素,指除智力与能力因素以外的影响个体外在行为的全部心理因素,它包括心理过程中的情感和意志,包括个性心理倾向中的动机、兴趣和性格。这五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对人的行为起到定向、动力调节作用,在个体素质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素质结构中最稳定的成分。

士官学员正处于青春期后期,其非认知因素中的多种成分都处于形成的关键阶段,必须对学员的非认知因素的价值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针对学员的个性,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固强补弱,使学员非认知因素各成分得到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健康的非认知因素结构。

参考文献:

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01.

关于士官《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10

一、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环节,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就我个人的体会, 有以下几点做法。

1、结合生活或专业实例讲解概念

在讲解数学概念时, 从学员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中引出, 能帮助学员深刻理解概念, 效果是最好的。例如:在讲解连续性概念时, 以一天中的气温变化为例, 如果时间变动比较大, 比如从早晨到中午, 我们都能感觉到气温的变化, 而当时间变动很小时, 比如一秒钟时间内我们是不会感觉到气温的变化的, 也就是说当时间变化很小时, 气温的变化也很小。这种特点反映到函数关系上, 就是函数的连续性, 即当自变量变化很微小时, 函数值变化也很微小。怎样描述变量变化很微小呢?学员很容易就会想到前面讲过的极限, 然后结合极限的概念就可引出连续的概念。这样从生活实例中引出连续性概念, 即使多年之后, 学员仍会记得连续是什么意思。

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 用学员大量接触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有联系的实例讲概念, 让学员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能够使学员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能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也能拓宽学员的思路, 使学员能自己举例, 自己构造同类型的题目, 真正把课堂教学的氛围和影响扩展到课堂以外, 使学员轻轻松松地将数学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有利于提高学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2、对公式、定理注重理解和应用, 减少推导证明

士官的高等数学教学, 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员去解决问题, 如何灵活地应用。因此对于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证明, 如果不影响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就不用一步一步地严格推导, 而是只要会用这些公式、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了。教员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 让学员容易理解。如在讲到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时, 对于数学专业的学员必须要有严密的论证过程, 但对于士官学员, 结合几何图形给出直观的说明就可以了, 这样学员不仅理解了这一结论, 并且学会了图解的方法。又如在讲解函数的连续性时可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让学员自己找出函数的不连续点,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不连续点进行分类;在讲解极值问题时, 利用几何图形启发学员自己发现定理的内容。结果, 不仅加深了学员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古人云:“乐学者善思”, 因此我认为对于理论性强, 很抽象的内容, 通过直观的几何图形和举反例的方法来说明, 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把用于推导公式定理的时间让学员作更多地实例练习, 解决具体问题, 效果会更好, 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3、讲授新公式、新方法时, 举例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 初学者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 教员讲的听懂了, 可是做题时就是不会做。这是因为新知识、新方法总是要经历一个从陌生到“会”运用, 从“会”运用到“灵活熟练”地运用的过程,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发展的过程。因而需要教员在讲授新知识时要由浅入深的举出一些恰当的例子, 并在每一阶段让学员做一些相应的练习。例如在讲解利用第一类换元法求积分时, 首先要让学员理解与体会第一类换元法的关键是凑微分, 例子要简单, 让学员易于理解和接受, 比如求积分等;接着让学员逐步熟悉变形—凑微分的解题思路, 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比如求积分等;最后是灵活运用阶段, 从较深层次巩固和加深学员对新知识的理解, 比如求积分等。经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 学员就会对第一类换元法从初步理解到逐步熟练掌握, 并学会了一定的解题技巧, 遇到类似问题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4、在教学中注意复习初等数学

在士官高等数学教学中, 感到多数学员对中学阶段所学过的初等数学知识掌握不牢。有些学员数学概念不清, 有些运算不过关, 恒等变形不够灵活, 一些常用曲线的方程和图形不熟悉等等, 因此在教学中, 有必要注意初等数学的复习。但是单纯地来复习, 课时量不够, 学员也会厌学。因此, 应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 通过知识的运用, 复习与高等数学有联系的相关内容, 这样的复习才更有的放矢, 才能调动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空间解析几何时, 首先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然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讲授空间直线方程的内容时, 先复习平面直线方程, 然后讲授空间直线方程, 并把空间直线方程与平面直线方程进行比较。二次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的讨论, 与平面解析几何中二次曲线及图形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可以先复习平面二次曲线的有关知识, 在讨论二次曲面的图形时, 又可以通过曲面与平面截线形状, 进一步巩固二次曲线知识。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 不仅复习了旧知识, 而且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是数学的灵魂, 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通过高等数学教学, 要教会学员如何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教会学员数学思想方法就相当于教会学员会学数学、会用数学的本领。例如我们用割圆术讲解求圆面积的思想方法时, 引导学员思考如何用这种思想方法求圆周长。学员经过思考就会找到答案, 即圆周长l是该圆无限多个内接正多边形周长数列{ln}的极限。教会学员求极限、导数、积分等计算技能仅是一个手段, 学员学完之后过一段时间可能就忘了, 但数学的思想方法会深深地铭刻在头脑里, 长久地活跃于日常的业务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 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 要注重让学员体会、发现并逐渐掌握蕴涵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员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学员终身受益。

二、课后进行答疑和辅导

好的教学效果的发生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 而且取决于学员的课后学习环节, 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由于部分学员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内容都掌握, 而课后辅导或答疑能够很好地解决学员由于基础不同, 学习的努力程度不同等原因而产生的大量的个性问题, 因此教员要做好课后辅导答疑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员的作用, 可以把学员分成小组, 每组学员的层次合理搭配, 既有数学比较优秀的学员, 又有中等和稍差的学员。这样学员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先在组内讨论解决, 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小组间互相交流, 如果都解决不了, 再集中请教教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员之间的交流,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而且可以在无形中形成小组间的比赛, 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员进行答疑和辅导时, 不但要就具体问题进行辅导,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从学员的学习方法上给以指导, 帮助他们分析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 树立信心和端正学习态度。

最后,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教学实施方式和方法, 教员都必须记住要以学员为本,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能力水平。

摘要:高等数学是学历教育士官各专业学员必修的一门基础课。针对士官学员的特点, 从培养目标和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出发,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提出几点做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优化

参考文献

[1]廖毕文, 蒋彦, 等.高等数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肖柏荣, 潘娉姣.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示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舞蹈创作探究下一篇:合金钢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