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作用

2024-10-20

阅读作用(精选12篇)

阅读作用 篇1

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下,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学生的阅读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期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我在教学实践中,真切地体会到“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接收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读者从接收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被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而是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将其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1. 启动情感。

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就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发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牵住学生的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就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我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学生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

2. 推动感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向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进而会自觉地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通过抒发,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儿童的情感会更加明确。教师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时,他们对贝多芬就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教师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产生的感悟必然会带有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能否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其次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

摘要:本文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教师,阅读期待,阅读教学,作用

阅读作用 篇2

在托福阅读中,甚至可以扩展到ETS所有考试的阅读题目中,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paraphrase,意译。无论是题干还是正确选项,大都能在原文中找出一句话来与之相对应。即题目是原文的意译。这种意译是通过同义词来完成的。即题干中多用近义词来对原文中的句子进行替换,来达到提出问题或者提出正确答案的意思。准确把握意译,是多数题目中准确在原文中定位信息、或者在迷惑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那个,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后面的文章里我会结合实例解释这一点。

关于先看题目还是先看文章的问题。也就是做题时间安排的问题。在此问题上我与有的朋友也有过争执。我个人习惯是先用5—7分钟的时间通读全文,然后平均每个问题有1分钟的时间来回答。由于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了熟悉全文的基础上,每个问题又有足够的时间返回全文,每个选项都一一进行斟酌。我认为这样准确率比较高。但有的朋友本着居家过日子的心,认为1000多字的文章只出十几个题,必然有一些信息是没用的。这样通读全文就会浪费掉一些时间,不如先看题再回去找来的痛快。对此我不好妄加评论。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考前大量的练习来制定出最为适合自己的方法。

阅读作用 篇3

一、适当的煽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例如一些课的导语,尤其是一篇课文教学之始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炼、感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一节课的结束语,特别是教完一篇扣人心弦的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的结束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新的欲望。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

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三、张扬个性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

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四、尝试评论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那就是让学生尝试阅读评论。

阅读作用 篇4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利用英语报刊促进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 以期提高阅读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1 利用英语报刊辅助《英语阅读》课程的主要特点

实践已经证明, 坚持大量的阅读是实现英语思维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学习的累加, 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广泛, 更加希望通过一种轻松的新颖的课外阅读形式去涉猎更多的实用英语。英文时事报刊或杂志广泛采用国内外第一手的英语新闻信息, 为学生提供以英语新闻知识为主导, 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外阅读材料。学生阅读量增加的同时, 也不会感觉阅读的枯燥, 从而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 英语报刊的阅读丰富并完善了学生自主学习体系, 是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英语报刊阅读在激励《英语阅读》课程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 也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 可以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这些新的关系的产生既可以实现教师间的资源共享, 获得学合作氛围, 也可以实现学生参与的热情, 从而提高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 利用英语报刊辅助《英语阅读》课程的实用价值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语言学习环境中母语的干扰, 这使得阅读课程很难跳出课堂这个主要的外语教学场所。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通过大量的课外英语原文报刊的阅读, 创造模拟母语的环境, 使学生置身于文化氛围中, 激发学习兴趣。英语报刊的阅读可以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使学习者感受到外语学习的实用性, 达到用英语思维的境界,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丰富学生自主学习体系。

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完善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体系。

2) 扩大知识面。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使学生从不同渠道, 以不同形式学习和使用好英语。英语报刊可以提供英语文化、军事、科技、社会等多方面得知识,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培养阅读技巧, 带动听说读写。英语报刊题材广泛, 信息量大, 学生为了读懂报刊内容, 更需要掌握整体理解, 快速阅读, 猜测词义等多种阅读技巧。教师通过在课上定期对分组学生进行检查, 鼓励学生表达对于所阅读材料的感想, 从而带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3 利用英语报刊辅助《英语阅读》课程的应用与探索

1) 首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并从中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误区, 进而制定相应的课外报刊阅读方案。

2)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甄选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特设定具体的如下阅读指导方案:

1) 背景知识导入:报刊英语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 包含政治、经济、军事、医学、外交等。不同体裁的文章选用的词汇、句法乃至篇章结构等都不同。要提高阅读速度、加深理解深度, 教师应在阅读前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

2) 标题讲解:报刊文章的标题非常简明, 用词耐人寻味, 教师可给学生介绍英语报刊的标题特点或者修辞的常见手法等, 培养学生由标题猜测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可将学生分组, 给出标题, 通过讨论猜内容, 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又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心得展示:鼓励学生在课余阅读报刊过程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由教师指导学生相互交流。使学生有做笔记的动力, 还可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4) 知识和词汇竞赛:定期总结英语报刊的新闻信息, 然后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检查。既考察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也检验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Serivener J.Learning Teaehing[M].Oxford:Heinimann Publisher, 1994.

[2]AndersonJ R.Learning and memory[M].NewYork:Johnwiley&SonsIne, 1995.

发挥“课外阅读”的教学作用 篇5

摘要:设置课外阅读栏目以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渗透人文精神为目的。本文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实例明确了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探讨了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使用技巧。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堂教学作用与方法

随着生物新课程的实施,教科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增设了一种以卡片形式出现的小栏目――课外阅读栏目,这些内容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强化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近年来,我市中考生物试题中对课外阅读栏目的知识已有涉及,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多数弃而不用或流于形式。那么怎样利用这部分内容,营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要说明:

一、重视“课外阅读”设置的作用

1、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科书的每一节都有五大系统组成,即目标系统、图文系统、活动系统、评价系统和拓展系统,其中课外阅读是拓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统计,人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上的“课外阅读”有48个,其分类和数量如下: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课外阅读”统计表:

这部分内容是对教科书内容的铺垫和延伸,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渗透人文精神。

2、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渠道。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过去的生物教学由于偏向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中心,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育在教学中体现不够。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中都突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织部分[1]。如:“科学、技术、社会”这一栏目旨在反映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科学家的教学”这一栏目旨在反映科学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物的意义;“生物学与文学、艺术”这一栏目旨在反映生物与文学艺术的联系,渗透人文精神。

3、培养学生阅读课外知识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流利而有思考地阅读。”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栏目,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养成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课内活动积累知识,还能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例如,学生对“无土栽培”的阅读,能使他们认识到植物细胞的全面性,激发他们去寻找更多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促使他们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4、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意识。“阅读材料”大量介绍了生物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环境资源等方面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物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意识。例如,“我国科学家与北京猿人”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发现的头盖骨化石丢失的原因,使学生了解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在人类进化中占据的地位,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意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课外阅读”在教学中的使用技巧

1、加强与课堂教学的巧妙结合。如何将部分课外阅读材料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设计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多年的生物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阅读材料的内涵,融入了新课的教学中。例如,在“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一节的设计中,我采取让学生阅读“营养师”这则材料作为新课导入。学生发现营养师是学过医学和营养专门知识的专业人才,对不同需要的人如何设计合理的食谱,那可是营养师的功劳。于是,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急于了解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营养,这样学习新知识轻松自然。又如,学习了“血液”一节的知识,学生急于了解人体血细胞的知识,因而我指导他们阅读“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研究”,帮助他们疏理知识点,如骨髓、干细胞的分化、脐带血等内容,促使他们了解我国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2、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生物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多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通俗易懂,是我们引入新课的好材料。它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这些知识、结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改、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质疑,提高学习能力[3]。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状况适时指导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提出阅读提纲、组织学生讨论、解答阅读中的疑问。例如,学习了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后,指导学生阅读“第七类营养――膳食纤维”,有利于学生纠正日常生活中的偏食习惯,从而合理膳食,全面营养,促进身心健康。

3、举办课前3分钟“演讲”。课前3分钟是语文课多年来许多教师采取的一种方法,我适时迁移到了生物课堂中,效果较好。例如,在进入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学习中,课前布置,按学期初班内安排的演讲人,在朗读“寄予植物的情怀”的基础上,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植物。学生置身于文学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生物学与文学艺术的联系,不仅渗透了人文精神,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充分利用课堂创造机会。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课属于“小学科”,历来不受重视,学生课下完成阅读的主动性很差。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结合教学内容,善于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课堂教材研究所,八年级(下)教师教学图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2]莫燕芳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生物学教学,2009(5)20-21。

数学阅读的作用和途径 篇6

然而在我国,中学的数学阅读教学常规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或者虽然重视但很难加以正确引导,导致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数学其他一些重要能力的培养,这与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不相适应的。由此可见,对数学阅读的作用和途径展开探讨和研究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一、数学阅读的作用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描述科学的语言。“以前,人们认为数学只是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现在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的工具和语言”。因此数学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教学,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

1、数学阅读有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

学生仅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难以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而借助于数学阅读,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建立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为能自主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特别是需要建立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数学语言的提高也为更好地进行数学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数学阅读有利于数学各项能力的提高

数学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时,往往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容易对所见到的内容展开独立的思考,进行多向思维,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并善于把它们综合归纳为整体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去适应新情况、新问题,自觉探索新的数学知识,不断拓宽数学视野。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进行认识、观察、归纳、联想、猜测、估计、比较、分析、抽象、综合、概括等活动,所以数学阅读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学生在阅读苏教版高中必修2教材第45页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类比”这部分材料时,在用分割法解决了一个辅助的平面几何问题“正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后,很可能通过联想和类比,能够用分割法自主地解决“证明正四面体内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和为定值”这一问题。总的来讲,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数学的各项能力在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和发展。

3、数学阅读有利于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而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为适应未来越来越数学化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数学自学习惯。而数学阅读是数学自学的主要形式,数学自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关键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而数学阅读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行为,它能促使学生自觉形成学习目标。一般来说,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或是为了预习功课,或是为了探究某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或是为了自学某一分支的数学知识等。比如在阅读数学史的过程中,学生能了解数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体验到数学家在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严谨的治学态度,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这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起到激励的作用。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一些知识和技能,这又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数学阅读的途径

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分类及其不同类型所起的作用并不十分了解,往往把数学阅读与语文课文的阅读方法等同起来,收不到真正的数学阅读效果。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特点及教科书编排的说明文式的结构特点,为此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一些独特有效的阅读方式,并积极引导学生按照这些有效的方式进行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从阅读方式上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吸收式阅读方法,即像普通阅读一样,通过阅读数学课本,领会数学理论内容,获取其结论及其思考过程;另一种是探究式阅读法,是指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特有的逻辑性和教材编写的结构特点,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的上升思维方法,由个别到普遍的概括方法等,不断在数学教材适当的地方根据教材的上文作出预测、猜想、估计,得出结论,再与下文中给出的结论相对照并加以修正,最终获取数学知识的阅读方法。它不是通过直接阅读课本的结论而接受结论,而是主动思考课文上文提供的材料,发现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即不只是通过阅读获知,还要通过主动加工材料去发现知识进而获知。

吸收式阅读的作用是学生的思维只是认证每步推理的根据,即从大脑认识结构中寻找推理的依据,如公理、公式、定理、运算法则等。所谓的读懂或理解了由条件推出结论这一步,其实就是学生在大脑知识储存中找到一个由这样的条件能推出这样的结论的定理或法则,明白了“条件怎样推出结论”的原因。所谓看懂并理解了这个证明,实则是能找到每一步推理的依据,对每一步的推理都认可。可见这种阅读“回忆搜索多,思维探讨少”,用到的是大脑知识“检索”,是靠记忆印证,而非思维获知,是收敛思维,而非发散思维。一旦证明过程理解了,先前吃进的整个“定理”也就消化了。所以这种阅读属被动消化、吸收式学习,缺少主动探索精神,培养的只是数学理解能力或“吸收能力”。这种阅读使学生失去了许多,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归纳猜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却得不到有效训练。

探究式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适当的地方,主动运用思维去概括或预测出下文将要给出的结果(定义、定理、公式、推论等),而不是直接去阅读课本上给出的这个结果。课本上的结果仅作为自我探讨的结果的对照或一种规范化的修正。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会用归纳类比、猜想、联想、综合、概括、分析等方法处理阅读所获得的材料,这里的思维是开放的、发展的。思维的目的不是去“印证”,而是“参与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已阅材料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更普遍的原理,或建造一个由条件到结果的逻辑通道。因此这种阅读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创造精神。这种阅读是要求学生去参与发现、探究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从探究、发现中主动、独立的获取产生、发展知识的方法。可见探究式阅读不是被动的、单纯的吸收知识,而是发现知识、发展知识,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能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探究式数学阅读进行数学证明的阅读时,第一,在看完定理内容后,不要马上去看证明,而是要试着分析定理产生的条件、结论及探寻证明的途径和方法,并试着证明。第二,若能证明出,再阅读教材上的证明,并将自己的证明与之对照、比较。若方法相同,就依课本修正自己的证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若方法不同,试比优劣,从而拓宽视野。第三,若证明不出来,就进行阅读材料证明,但不能一口气读完,可在适当的地方暂停,再次启动思维,试着完成后半部分的证明。

在进行数学阅读时,应要求学生废除吸收式数学阅读的习惯,逐步建立探究式数学阅读的习惯。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要在适当的地方暂停,进而实行主动思考,力求做到独立的猜测、联想、探证结果的过程,进行探究式阅读。一般来说,课本上出现如下提示语处,需进行暂停探究:“根据……可以归纳得”;“……也具有类似的性质”;“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想一想”、“一般地……有”等;概念定义的给出过程;定理、公式的探证过程;读者对例题的自主分析;求证过程的某一步思索等。对于吸收式阅读不是不用,当学生对作出的预测或引不出结论时,就转入吸收式阅读法。但应遵循以探究式阅读为主,吸收式阅读为辅的原则。要让数学阅读的过程充满探索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把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纳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去,使之与讲授、练习等有机结合,使学生养成阅读数学的好习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把握事物作用突破散文阅读 篇7

一.事物是文章的线索

在叙事的过程中, 某一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 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阅读时抓住此物就能很快梳理出文章的脉络, 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中心。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是一篇以“背影”为线索的回忆性散文。文章四次写“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

《口琴往事》, 文章以口琴为线索来组织全文, 采用倒叙的记叙顺序, 写了听口琴———要口琴——赠口琴———吹口琴———还口琴———买口琴。一把口琴记录了作者少年时的梦想, 也体现了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布鞋》, 文章以布鞋线索, 通过对母亲为我做布鞋的往事的回忆, 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怀恋之情。

二.事物是被抒情的对象

作者在文中多角度描写事物的特点或变化, 直抒胸臆表达对事物的情感。阅读时体会描写的语句中融入的情感, 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香港作家小思的《蝉》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由烦蝉、知蝉到恕蝉, 简短的一句话“它为了生命延续, 必须好好活着”, 则道出了蝉的生命意义。至此, 作者对蝉的感情发生了微妙而彻底的变化, “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实则是赞扬了蝉的生命的伟大, 表达作者对蝉的赞美与敬仰。

如张晓风的《行道树》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对城市街道或马路两旁的树作了含以忧苦和快乐的描写, 赞颂了他们忍苦为人、快乐自奋的高洁胸怀和美好品格。

三.事物是某种感情的寄托

作者触物生情, 由物联想到有关的人、事或地点, 作者借此表达思念之情。事物实际上是作者与人、事物或某地情感关系的见证, 阅读时注意与事物相关的人、事或地点, 揣摩作者倾注其中的情感,

如琦君的《春酒》, 文中写了春酒的酿制, 喝酒的场面。作者借春酒写了母亲的慈爱与温柔, 又借助喝会酒写出了邻里之间、村民之间浓浓的亲情, 寄托思念家乡及母亲的感情, 真是浓浓亲情如春酒, 春酒浓香醉人心。

再如肖复兴的《苦瓜》, 阅读时应该由苦瓜联系到种苦瓜、做苦瓜的母亲, 进而理解文中表现的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张燕的《栀子无言》借栀子花表现作者对母爱的赞美, 对逝去童年的怀念。琦君的《桂花雨》中的桂花是故乡的代名词, 桂花引起思乡、思亲情节, 更突出它是甜蜜、温馨的精神家园。

四.事物是某种象征

作者由事物的形象特点联系到某种精神或品质, 表达赞美之情。写物是为了写类似于该物的人, 物就是一种象征。阅读时注重事物的形象特点, 把这一特点和精神品质有机联系。要利用联想, 透过形象发现意义。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 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白杨在文中就是抗日军民的象征。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热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如高尔基的《海燕》, 通过作者对海燕这暴风雨中的精灵, 具有不怕暴风雨、敢于搏击风浪的性格特征的描写, 结合时代背景, 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革命者不畏强暴、敢于向反动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因此就容易理解作者在文中把海燕当作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象征物了。又如杨朔的《荔枝蜜》。蜜蜂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的象征。周敦颐的《爱莲说》莲花就是“君子”的象征。

五.事物是感悟、思考的载体

作者由事物的某种现象或变化产生对生活或人生的某种思考和感悟, 表达某种哲理, 或由物引发对社会、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如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 展开想象, 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 歌颂了地下森林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篇末“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直接抒发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林清玄的散文《心中的天鹅》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像天鹅一样美好的思想, 我们要让她在蓝天中自由的飞翔, 而不应该受到欲望的捆绑!

如王鼎钧的《那树》, 文章通过叙述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砍伐的故事, 表达对他命运的痛惜, 对人类文明发展, 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舒婷的《小河殇》写过去小河的勃勃生机, 小河对我们的恩泽, 对我们的庇护, 现在小河的枯瘦、污秽、苟延残喘, 这无疑是人为的伤害, 表现作者深沉的忧患意识。

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篇8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养成习惯

阅读者需要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 对阅读对象要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爱不释手的热情。如此, 阅读者在阅读时就会显得积极主动, 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而没有了压力和苦恼, 产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首先我们要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名作。让学生知道:大浪淘沙, 现在留下来的一些名著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写作技巧上都值得我们借鉴。阅读名著可以让学生长见识, 陶冶情操, 对我们的一辈子都有重要作用。学生们都爱毕淑敏的作品, 但很少有学生知道, 毕淑敏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读《白蛇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这时, 要适时推荐给学生一些作品。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西游记》《水浒传》等, 与此同时, 教师要和学生一样, 一遍一遍阅读。同时, 教师可以适时开设“欣赏与讨论课”, 以此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精品, 而且做到读、思、评结合,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重视阅读成果

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和理解感悟能力各不相同, 那么“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 当学生读了某篇文章后,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精髓, 并让学生写出所感所悟, 而不应该用枯燥的简单的点评代替。如:学习《想和做》, 可让学生进行辩论演讲, 明确真理。学习《再别康桥》《雨巷》, 可以举行朗诵比赛, 在举办比赛过程中去领会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美。学习《项链》, 让学生展开联想续写结尾。学习《雷雨》, 可以同时播放话剧, 让学生在视听综合技术的教学中感受文本的情感。

三、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读写的关系犹如手和脑的关系, 脑的思考促成手动, 只有手勤, 脑也才不会迟钝。许多学生阅读了大量课外作品, 对其中的情节、主人公也很熟悉, 可以说阅读面很广, 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由于学生不喜欢动笔, 阅读后没和写作相结合, 造成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一致, 形成眼高手低的局面。鲁迅说:“文章怎么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强调了读书要灵活运用于实际。如读林清玄的《好雪片片》, 许多学生便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作文《诚信》。有的认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不能随便丢弃;有的认为讲诚信, 可以让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他也值得所有人尊敬。这样, 从阅读到感悟, 由感悟到写作, 整个学习过程水到渠成。只有不断阅读, 不断积累, 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阅读作用 篇9

一、强调整体阅读, 充分感知。

新课标不管在能力目标还是评价建议中, 都强调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 在整体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解读一篇文章首先由整体感知开始, 历年的高考试卷也为此作了精心设计。如1998年全国卷27小题:“作者看见玉簪花为什么‘先是一惊, 随即怅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通读全文才行, 实际上, 题目也提示要联系全文。1999年全国卷21小题:“文中批评哪五种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就是全文内容的要点, 以此也可知道多项选择题的E项是错误的。2000年全国卷21小题:“作者对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问题本身就要求整体把握。2008年天津卷18小题, 辽宁卷14小题, 浙江卷18小题, 全国卷 (一) 14小题, 均要求整体阅读后, 或提取筛选语句作答, 或联系中心概括语句作答。并且在多年的题型设计中, 常把这些题目放在第一小题, 而最后一个问题也常要求在整体阅读基础上对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内容等方面鉴赏评价、讨论探究。这显然体现命题的导向功能, 强调中学语文教学文本阅读的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特点。着力点是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 又能走出文本。因此,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 首先要强调学生整体感知, 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潜心阅读, 反复阅读。切不可文章未看完或意思也未看懂, 就匆忙讨论、分析、探究。这样往往貌似热闹, 实则浮躁;貌似侃侃而谈, 实则不着边际。更有甚者, 以多媒体课件的闪烁切换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 更是对阅读主体实践的戕害。“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虽然讲的是读旧书, 但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恐怕与教师热衷对教材精雕细刻地分析, 习惯把嚼好的“食”塞给学生不无关系, 学生缺乏的是反复整体阅读实践, 缺乏的是主体思考感悟。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的强弱体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水平。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调查中发现, “概括能力差, 不能迅速抓住内容要点”是影响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概括段意和概括中心时抓不住要点。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均有考查学生概括能力的题目。如2002年全国卷20小题:“知音的传说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根据文意, 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这就是在文意筛选基础上的直接概括。19小题的“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 为什么会‘万分兴奋和感激’”和21小题的“作者为什么‘唐突地劝慰他’”也都是在分析、综合基础上加以概括。2004年全国卷20小题, “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几种?请概括说明”, 就是对段落要点的概括。19小题, “从文中看, 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也是对第二段内容要点的概括。2008年安徽卷14小题, 浙江卷20小题, 都检测概括能力。实际上, 上文提到的强调整体阅读及历年的高考中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对学生阅读概括能力不能放松, 要让学生养成概括段意、概括中心的习惯, 掌握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 即“撮要”的方法。如对段意的概括有“摘句法”、“语境法”、“综合法”等, 对中心的概括有“基本法” (从概括每段内容着手) 、“抓题目文眼法”、“背景分析法”、“意境分析法”、“形象分析法”等。

三、强调对作品的深度耕犁, 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现代文阅读除了要能正确研读文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外, 还要能多角度挖掘文本意蕴。近两年的新课标试卷出现了问题探讨题, 就是要求考生能走进文本, 又能走出文本。2008年江苏卷19小题是:“‘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 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表面上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实际是要求考生走进文本, 对“纯朴的嗜血者”能作辩证的分析, 又能走出来结合文本思考践踏生命者对现实社会的警醒作用。再如2007年广东卷18小题:“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 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此题就是考查学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 并要求探讨文中蕴涵的人文精神。2007年和2008年宁夏、海南卷的14小题都属探究题, 也都要求考生能结合文本作入情入理的深层分析。长期以来, 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 与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只停留在浅表层面有关, 他们没有对文本细读、深读, 没有既能入乎其内, 又能出乎其外, 课堂上缺乏真正的教师、文本、学生的深层对话。而要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既需要教师有更新的理念, 更需要教师有解读文本的深厚功力。这样才能搭建恰当的平台, 与学生、文本作深层次的对话, 从而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四、养成细细揣摩、品味、赏析语言的习惯。

语文课应姓“语”, 阅读教学应从“语”出发, 这已成为共识。历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或从理解层面, 或从鉴赏层面对此作了精心设计。如1998年全国卷29小题:“文中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 这样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999年全国卷22小题:“‘刀法如果用得不对, 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 则一笔下去, 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2001年全国卷22小题:“‘玻璃门根本不是门’, 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23小题, 分析说明“人不是一起放牧的马群”、“开门和关门只是生命严峻流动的一部分”、“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这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2008年辽宁卷15小题、江苏卷13小题、全国卷 (一) (二) 15小题, 都是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同时, 在试卷中还出现了语段赏析题, 如2008年天津卷20小题, 2007年江苏卷、浙江卷15小题, 都要求从表达特色、修辞技巧等方面对文中语言进行赏析。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应从语言入手, 避免粗枝大叶, 不求甚解, 要让学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 要注重对重点语句、精彩语言的品味分析, 养成“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阅读习惯, 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则在关键处点拨、释疑。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 篇10

一、换词比较。也就是更换句子中的某个词语,再把两个句子加以比较,用来体会哪个词语用得更加准确,更恰到好处。如 《捞铁牛》 一课,“黄河两岸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 阅读时可以把 “ 也” 换成 “都”,再比一比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就会发现两个字的作用是不同的。这里的“也”多在讲两件事的时候使用,常常与上文呼应表示同样, 课文里讲黄河发大水,说洪水带来了两件事:一是冲断了浮桥,二是冲走了铁牛,或者可以说浮桥是被大水冲坏的,铁牛是被大水冲走的,都是因为发大水造成的。如果改用“都”, 这句话就只是讲铁牛被冲走这一件事了。

二、去词比较。删去句子中某个词语,再与原句进行比较,以体会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如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人催他,还不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啊?”如果把“还不”两个字去掉,句子意思会不会发生变化,“还不”加重了句子的语气,加深了句子的意思,用上这两个字,句子就有了旁观人的不理解,以及对掉剑人的批评、责备的意味。再如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课有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一动也不动。”阅读过程中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句子里的“像千斤巨石一般”去掉会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朗读、推敲、比较,不难发现原句十分贴切生动,它展现了英雄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一声不吭,那不怕火烧,意志坚强的高大形象,更加让人折服。

三、改变句式,进行比较。我们都经常会看到阅读题中有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使他的意思不变。虽说相同的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句式不同,句子所表达的效果就不一样。变换一下句式,可以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文章中通常会有一些反问句,如 《再见了,亲人》 一课有这样一个反问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学习我们可以把它变成陈述句,再与原文中句子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就会知道,原句包含了浓烈的感情色彩,把志愿者与朝鲜人民那份真挚深厚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四、改变顺序,进行比较。变换句子中某个词语的位置加以比较,体会词语搭配的合理,表情达意的准确。如学习 《草船借箭》 一课中的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这句话,可以把“一定”与“不”换一换位置,再比一比它的优劣,通过朗读不难明白:交换了词语的位置, 句子表达的意思有些不够明确,模糊不清,而原句语气十分坚定,早已断定曹操不敢出兵,这便从侧面渗透了诸葛亮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五、布局调整,进行比较。改变作者的全文布局,再进行比较,以此来体会全文整体布局的合理以及作者选择叙述法的独具匠心。如课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先写了父亲李大钊的死对自己的感触很深,再写了父亲死的过程,这种叙述的方法就是倒叙。我们假设作者采用的不是这种叙述方法,而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经过认真的阅读及变换先后的比对, 我们就会感受到:这种叙述方法是课文中表达主题的需要,课文以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为题,正是因为作者采用了这种倒叙的方法,这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同时也深深的感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那份深深怀念之情。课文 《翠鸟》,作者先为大家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突出它美丽的羽毛和小巧玲珑的体形, 接着又写翠鸟的活动,“清脆的叫声”“贴着水面疾飞”“怎样捕捉小鱼”,突出了它的动作敏捷,说明它机灵可爱。如果改变作者的描述过程,进行一下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原文先写了 “ 静态中的翠鸟”, 再写 ““活动中的翠鸟”,层次非常清晰,在比较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技巧,同时也感到了作者那份爱鸟的情感。

阅读作用 篇11

阅读理解是指读者从一篇文章或语篇中获得信息的过程。英国语言学家Christine Nuttal指出,“阅读理解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观点转化成语篇或文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自己的思想进行编码转化为文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读者解读文章内容的过程。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即解码,把文字转化为自己可理解的意思输入自己的大脑。”

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篇文章会出现不同的理解。这里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制约因素。

第一、读者因素。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并不是被动的,读者与文章的关系是一种交互式的关系。“交互作用阅读理论”认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作用是主动的。读者只有全神贯注,并运用自己的所有知识储备,才能正确并比较完整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第二、文章自身因素。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是口语化的语言还是学术性的语言;文章的叙事顺序是以时间为顺序还是倒叙;文章中作者所使用句子的长度;作者的叙事风格,作者所使用词汇量的大小等都会影响到读者的理解。

第三、作者因素。作者的作品往往有一定的读者对象群,作者要能够准确地把握读者对象群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把所要表达的意思用双方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文字表述出来。

二、 英语报刊阅读的必要性

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听和读属于语言的输入。在日常的学习中读是这四项能力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信息,还能够培养和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影响“写”和“说”这两项语言输出的能力。“学以致用”是中学英语教学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之一。

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围绕教材展开,教学信息量少,语言输入有限,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也跟不上当前高考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从这几年高考全国卷、上海卷、北京卷、安徽卷来看,一个明显的导向就是必须扩大词汇量,要阅读有关现代生活,社会,文化,科技的文章,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在的高考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文章中长句、难句增多,生词量加大。2009年高考中30个单词以上的长句共有11个。近三年高考短文阅读词数都在1350个左右。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制约自己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词汇量的不足以及平时阅读中高质量、接近现代生活的阅读材料的匮乏。因此,多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和词汇量的工作迫在眉睫。

现在的英语报刊有很多,利用和发挥英语报刊阅读的辅助教学作用应该成为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教师在报刊的选择方面要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因为学生对报刊的选择可能会很盲目,很混乱,无法达到原有的既定目标。依据辅助英语教学这一原则,笔者认为应当选择时事性、趣味性强的,适合中学生阅读水平的报刊,但不可贪多。这样既不会因为内容与教材无关而偏离教学目的,也不会因为文章难易度不适合而让学生失去兴趣。

三、 英语报刊辅助阅读的教学实践

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笔者会告诉学生读报时应该不出声地默读,这样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增加阅读的摄入量,提高阅读的速度。文章中出现生词,不要立即查词典,而是要根据上下文先猜测词汇的意思。针对中学生阅读的报纸,一般生词量不会太大,有些生词的意思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出来的。如果遇到确实无法猜测,而又感觉很重要的单词时,可以先用红笔在其下划线标注,在阅读完全文后再查词典。最后,要告诉学生,一份报纸上会有很多篇文章,不能每一篇文章都详读,可以选定两至三篇合适的文章详读,其他的文章可以快速阅读。阅读中也要分清重点和主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设立一定的阅读任务,这样才能指导学生的阅读方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教学中会给学生设定如下的阅读任务:任务1:浏览标题。要求学生快速浏览整份报纸的题目,以帮助他们从题目中预测故事内容,确定文章的可读性。任务2:略读。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获取特定的信息,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任务3:细读。教师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几个“wh-”问题,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给出答案,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从而达到深层次理解篇章结构的目的。任务4:找关键句。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每段的关键句,然后概括文章要点。任务5:语篇理解。语篇理解的目的是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文章的深层理解。整体理解要求学生做到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提取、分析主要信息,归纳概括主旨大意,而深层理解则要求学生既能获得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又能经过推理,判断出作者的言外之意。任务6:模仿写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等模仿报刊上的优秀文章进行写作练习。对于优秀的学生习作,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向报社投稿。

四、 教学实践的体会

阅读教学中教师“点化”的作用 篇12

僧道有“点化”之说,讲的是用言语或法术启发人悟道,达到化凡人为仙人的效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点化”作用不容忽视。对学生的指导着眼于“点化”,就是在学生探索未果却非常渴求时,教师捅破那层窗户纸,给他们一个崭新的境界。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看,就是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领会、顿悟和内化,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建构。

要追求阅读教学点化之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他们基于各自的经验与体悟,共同参与对话。学生的阅读初感是他们前期自主学习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是现有水平的现实体现。了解学生的阅读初感,是了解学生与文本对话结果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教师才能找到“学生探索未果却非常渴求”的那个点,捅破那层窗户纸,引导他们进入崭新的境界。所以,在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初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谈感受,也可以通过构建问题场、情境场让对话的基础状态清晰起来。学生的感受常常是千差万别的,但无关紧要,关键是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所谈的感受来充分了解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从而为教师的点化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你觉得本文写得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你能说说本文的社会意义吗?”……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基本反映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一句话,有效而深刻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明白,重要的不是“教师想到教什么”,而是“要看到学生已经得到了什么,还需要教师点化什么”。

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不等于迁就学生。学生因为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阅读理解常常会遇到障碍。这障碍有的是可以自主逾越的,有的则不能够。另外,学生的对话能力也是有差异的,他们在阅读文本时,会产生很多疑问。这就使学生常常难以完全实现自身与文本的正常对话。因而,学生的阅读有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要通过及时的“点化”来弥补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并在“点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由外而内的领悟过程,启发学生学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初感走向深度感悟,有一段路要“走”,走好这段路需要有一个明白的向导。这个向导要指引学生找到“高速公路”路口,然后,让他们学会自由驰骋,进入阅读理解的崭新境界。

要实现阅读教学“点化”之境,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以本(文本)为本”。阅读教学必须植根于文本,走进文本。脱离文本谈阅读“点化”,无异于“缘木求鱼”。阅读课堂“反文本”现象令人担忧。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种是为了体现“创新”,教师不惜领着学生与“文本”对着干。作者说“东”他们偏说“西”,似乎不和作者“抬杠”就不能体现创新意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读了《桃花源记》,学生会指责陶渊明的消极遁世,读了《聊斋志异》,学生会指责蒲松龄的封建迷信。这些可笑的结论正是对文本肤浅化、庸俗化的解读,是因否定文本基本的客观的价值取向而导致的。另一种是为了体现所谓的“新课程精神”,怕落下“教学方法老套”的话柄,阅读课堂中文本分析“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忽略对文本的语言、表达技巧等细节的赏析,架空分析文本,学生云里雾里,除了得到“万古不变的教条”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得到,更别说文章之美了。

因此,“点化”必须“以本为本”,把握“可化之点”,让学生真正读出文章的味道。

文本切入点———统领全文,“纲举目张”的点,帮助学生解读一篇文章,教师以什么为“由头”开始很重要。头开得好,可以点燃学生灵感的火花,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学生自己的阅读初感与教师的思维引导进行有效的碰撞,由此就可以找到与文本对话更好的切入口。因此,在备课中,对于解读文本的头一问,必须认真设计。

文本动情点———引起学生共鸣、具有震憾力的点。我们的课本大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可以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境体验、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以情激情,能激荡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灵魂的震憾。一般来说,叙事类文本的高潮之处,哲理类文本的警策之处,思辨类文本的疑惑之处,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动情点。

文本迁移点———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关注技术层面上对培养学生文本解读能起到“举一反三”作用的点,努力达到“不教”的境界。以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柳”为例,引导学生赏析王维的《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时,可以将“柳”这个意象,作为“举一反三”的迁移点。“柳”在古代诗歌中传达的是一种离情别意和思归之情,由于“柳”与“留”谐音,汉代以后,“折柳送别”逐渐变成一种风俗。学生明白了这一点,解读其他诗歌中的“柳”的意象就不成问题了。

总之,阅读教学要实现“点化”的目标,教师寻找把握文本“可化之点”是相当重要的。

上一篇:海洋科技战略下一篇:采购方式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