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通用12篇)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 篇1
比较是唯物辩证法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它是思维的基础,也是理解和感悟语言的重要方法,因为有了比较才有鉴别。如果把比较的方法运用到阅读中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比较,抓住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比较,这个过程也是对文章内容推敲、 揣摩的过程,这样不但可以发现作者的匠心所在,更能深刻领悟到语言中的意蕴情趣,同时学到作者的写作技巧。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的好方法。
一、换词比较。也就是更换句子中的某个词语,再把两个句子加以比较,用来体会哪个词语用得更加准确,更恰到好处。如 《捞铁牛》 一课,“黄河两岸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 阅读时可以把 “ 也” 换成 “都”,再比一比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就会发现两个字的作用是不同的。这里的“也”多在讲两件事的时候使用,常常与上文呼应表示同样, 课文里讲黄河发大水,说洪水带来了两件事:一是冲断了浮桥,二是冲走了铁牛,或者可以说浮桥是被大水冲坏的,铁牛是被大水冲走的,都是因为发大水造成的。如果改用“都”, 这句话就只是讲铁牛被冲走这一件事了。
二、去词比较。删去句子中某个词语,再与原句进行比较,以体会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如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人催他,还不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有什么用啊?”如果把“还不”两个字去掉,句子意思会不会发生变化,“还不”加重了句子的语气,加深了句子的意思,用上这两个字,句子就有了旁观人的不理解,以及对掉剑人的批评、责备的意味。再如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课有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一动也不动。”阅读过程中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把句子里的“像千斤巨石一般”去掉会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朗读、推敲、比较,不难发现原句十分贴切生动,它展现了英雄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一声不吭,那不怕火烧,意志坚强的高大形象,更加让人折服。
三、改变句式,进行比较。我们都经常会看到阅读题中有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使他的意思不变。虽说相同的意思,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句式不同,句子所表达的效果就不一样。变换一下句式,可以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文章中通常会有一些反问句,如 《再见了,亲人》 一课有这样一个反问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学习我们可以把它变成陈述句,再与原文中句子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就会知道,原句包含了浓烈的感情色彩,把志愿者与朝鲜人民那份真挚深厚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四、改变顺序,进行比较。变换句子中某个词语的位置加以比较,体会词语搭配的合理,表情达意的准确。如学习 《草船借箭》 一课中的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这句话,可以把“一定”与“不”换一换位置,再比一比它的优劣,通过朗读不难明白:交换了词语的位置, 句子表达的意思有些不够明确,模糊不清,而原句语气十分坚定,早已断定曹操不敢出兵,这便从侧面渗透了诸葛亮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五、布局调整,进行比较。改变作者的全文布局,再进行比较,以此来体会全文整体布局的合理以及作者选择叙述法的独具匠心。如课文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先写了父亲李大钊的死对自己的感触很深,再写了父亲死的过程,这种叙述的方法就是倒叙。我们假设作者采用的不是这种叙述方法,而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经过认真的阅读及变换先后的比对, 我们就会感受到:这种叙述方法是课文中表达主题的需要,课文以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为题,正是因为作者采用了这种倒叙的方法,这也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同时也深深的感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那份深深怀念之情。课文 《翠鸟》,作者先为大家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突出它美丽的羽毛和小巧玲珑的体形, 接着又写翠鸟的活动,“清脆的叫声”“贴着水面疾飞”“怎样捕捉小鱼”,突出了它的动作敏捷,说明它机灵可爱。如果改变作者的描述过程,进行一下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原文先写了 “ 静态中的翠鸟”, 再写 ““活动中的翠鸟”,层次非常清晰,在比较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技巧,同时也感到了作者那份爱鸟的情感。
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这些比较,我们斟酌了字词,感悟了句子, 体味了全文的思想感情,也在比较中学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为写作也做下了良好铺垫。 正所谓,阅读写作双丰收。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 篇2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共收入6篇小说课文,而五册书中的《名著导读》中也只有《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诃德》《家》《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等六部小说。就总的数量来说并不多,要完全达到新课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或许有一定的难度。而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比较法不仅可以使教师根据语文知识点的分布,能动地驾驭教材,从而避免简单乏味地走过场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新鲜的心理刺激;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比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小说内容的比较
一篇小说中可比较的知识点很多,可以是字词的比较,可以是句子的比较,还可以是塑造人物不同方法的比较。下面选择几种比较法来谈谈同篇小说中内容的比较。
1.联系比较法
?系比较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相近或相对的内容的比较。通过联系,可扩充教材中某个知识点的内容,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如讲授《边城》一文时,教师可采用联系比较法,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虎耳草的句子,比较它们出现的场合,学生会发现虎耳草总是出现在翠翠的梦中,再让学生联想一下虎耳草叶子的形状、花色,想想作者为什么让它多次出现在翠翠的梦中?学生通过分析后明白,作者是用“虎耳草”心形的叶子、洁白的花象征纯洁的爱情,它多次出现在翠翠的梦中,是翠翠日思夜想的寄情物,翠翠爱着傩送,但又羞于出口,因此“虎耳草”便多次出现在翠翠纯真的爱情梦里,这种含蓄的写法真切地描摹出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
2.假设比较法
假设比较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文内容假设一种情况与原文进行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为什么会如此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讲授《祝福》一文时,就可采用此法。原文的情节是这样的,祥林嫂被迫嫁给贺老六之后相继丧夫失子,被大伯驱赶,无家可归。我们可假设一种情况:祥林嫂的丈夫没死,儿子也没有死,他们就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让学生把这个假设和原文比较一下,哪一个情节更好。通过讨论学生明白,祥林嫂被迫嫁人、丧夫失子,被族人驱赶的情节更能突出封建家族的对普通妇女的迫害。
3.择优比较法
择优比较法是指对某一教学内容提供多种答案,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中选出最佳答案的一种方法。例如鲁迅的《祝福》,“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个句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这几种说法:(1)旧历的年底到了。(2)旧历的年底是热闹的。(3)旧历的年底终于又到了。(4)旧历的年底毕竟是热闹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小说中的内外语境就能揣摩到其言外之意。“旧历的年底”,不是辛亥革命后确定使用的公历的年底,从语义表层看,“旧历”指的是传统的、历史的;“毕竟最像”作为逻辑联系语,在这里具有强调的意味。“家家如此,年年如此。”千百年来,传统的文化习俗少有变化。因此“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句话强调鲁镇年终大典深深地浸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指向中国深邃复杂的历史背景。这句话给喜庆的世界蒙上了一层冷峻深沉的灰色。教师把这一句话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去品味这一句的言外之意,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4.朗读比较法
朗读比较法是指在教学时比较朗读方式来体会思想内容的方法。小说是用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朗读,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绪,从而把握人物的个性。如在引导学生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人物语言时采用朗读比较法,老师不妨先示范,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朗读人物语言,让学生在比较中领会人物因身份、性格的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个性。之后又让学生自己朗读,比较不同的语气、语调,在朗读中进一步品味人物的语言,理解人物为何会这样说话的原因。
二、不同小说相同要素的比较
不同小说之间的比较主要采用求同、求异的比较方法。求同比较就是在比较中找出几篇课文中存在的共同点。这是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学会认识事物规律性的一种手段。求异比较就是在比较中找出几篇文章的不同点。运用求异比较,有利于学生准确深刻地把握课文的类型,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简单化、模式化。因此,运用求同、求异比较教学,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1.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入同一作家的作品不多,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的相关小说,并及时进行指导。对同一作家的小说采用求同比较或求异比较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如鲁迅的小说《药》《祝福》《阿Q正传》,通过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很多的共同点:三篇小说都塑造了被侮辱、被愚弄的下层民众形象,《药》里的华老栓,《祝福》里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他们都是悲剧人物,都让人同情;三篇作品都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从塑造人物手法上看,三篇小说都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手法。
2.不同小说的多方位比较
不同小说的多方位的比较类型多样,包括人物形象、情节、主题、手法、环境描写等。例如,人物形象的对比,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沈从文小说《边城》里的翠翠,都是女性,都生活在农村,中国的传统对她们都有深深的影响,她们勤劳、善良,但时代和环境使她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点。两部作品体现着作家不同的创作动机和写作风格。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情,创造性地运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把有比较点的不同文段,按照多种不同的方式加以比较,以达到教学目的。而学生在比较这些作品在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或相异点时,也就在培养他们思维、想象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因而也提高了他们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 篇3
一、在比较中,完善认识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第94~95页
第一次比较:
屏幕出示装有1个红球,4个黄球的口袋。
师:从袋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屏幕出示装有2个红球,3个黄球的口袋。
师:从袋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师:两个袋中都有5个球,为什么从第一个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而从第二个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却是?
生:因为第一个口袋中红球只有一个,而第二个口袋中红球却有两个。
师:看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什么有关?
生:与红球的个数有关!
第二次比较:
屏幕出示装有2个红球,5个黄球的口袋。
师:增加两个黄球,现在在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生: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师:都是2个红球,为什么第2个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而在第3个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却是。你发现了什么?
生: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不仅和红球的个数有关,还与球的总数有关!
【反思】以上教学片段中的第一次比较是两个袋中球的总个数相等都是5个球,而红球个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的比较,旨在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摸到球的可能性与该球的个数有关,第二次比较是在第一次的基础之上,教师巧妙地在第二个口袋中加入两个黄球,这时红球的个数没有变,而可能性却发生了变化,又一次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可能性不仅与该球的个数有关,而且与球的总个数也有关系。
二、在比较中,突出本质
【案例】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单元,第98~99页。
比较一: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纸创造分数。教师展示学生用三角形、圆、正方形纸创造的 。
师:形状不同,为什么阴影部分都能表示 ?
生:因为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
比较二:展示学生用正方形纸创造的不同的分数( 、 、 )。
师:同样是正方形的纸为什么又能表示不同的分数呢?
生:第一张纸是被平均分成了2份,表示中其的一份,第二张纸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第三张纸是被平均成分了8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也就是说……
生:纸被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表示的分数的分母也不一样了!
生:纸被平均分成几份,表示的分数的分母就是几!
【反思】在三年级上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学习,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分数的意义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可以用分数 来表示。以上案例中的第一次比较是不同图形的阴影部分为什么都能用 来表示?学生通过比较,明确因为这些图片都是被平均分成了2份,而阴影都是其中的一份,所以都可以用来表示,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分母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第二次的比较是相同的长方形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发现分数的本质——物体被平均分成几份,表示的分数的分母就是几!
三、在比较中明晰思路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第89~90页。
比较一:在学生自主探索了例题的两种替换方法结题后。(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中,正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大杯和小杯的容量格式多少毫升?)
师:无论是把大杯换小杯,还是小杯换大杯,它们有什么不变的地方?
生:果汁的总量不变。
师:什么变了?
生:杯子的数量变了。
比较二:学生在学习完例题和试一试后。(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中,正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大杯和小杯的容量格式多少毫升?改编试一试: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中,正好倒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大杯和小杯的容量格式多少毫升?)
师:这两题从题目中看有什么不同?
生:例题中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试一试中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
师:也就是大杯和小杯的关系不同,例1中两种量是(倍数关系)。试一试中两种量是(相差关系)。解题时有什么不同?
生:例题中杯数变了,试一试中总量变了。
生:例题中总量不变,试一试中杯数不变。
【反思】以上案例的第一次比较是例题两种解题方法的比较,旨在通过比较,使学生沟通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无论大杯换小杯还是小杯换大杯,果汁的总量不变,杯子的数量在变。第二次比较是两种不同关系的量,进行替换解题的方法比较,学生在比较后明晰:当两种量有倍数关系时,总量不变,数量在变,当两种量又相差关系时,数量不变,总量在变!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 篇4
(一)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1.了解邓稼先, 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 “纯正”人格, 获得人生启迪。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4.通过品读, 体会文中排比、 对比、 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多变的句式特点, 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二) 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 对比阅读 《 木兰诗 》 和 《 邓稼先 》, 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4.品读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了解本文将邓稼先与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多媒体播放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视频资料。
(二) 整体把握情节, 理清思路。
1.根据课文内容, 填写邓稼先履历的表格 (可以由摇摇课摇摇文或者学生查找的相关资料对图表内容进行调整。 ) 。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概括:邓稼先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
(三) 课文研读。
1.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2.回顾我们刚刚学习的 《 木兰诗 》, 就像是给我们的女英雄——花木兰作传。 今天我们将《木兰诗》和《邓稼先》做对比阅读, 学一点人物传记的写法。
(1) 学生活动。 全班分为6个小组, 每组派一个代表对 《邓稼先》6个部分进行抽签选择, 组员用5分钟时间对自己负责的部分作复述准备, 并用最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
(2) 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作者的情感。 ⑤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评价邓稼先。
(3) 师生互动:结合 《木兰诗 》的学习, 温故知新完成 《木兰诗》与《邓稼先》对比阅读的表格。
(4) 教师小结:同学们肯定还有许多发现, 诸如在修辞手法上、标点符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等, 请仿照上面表格, 用形象的语言陈述出来。
(5) 教师解说: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用的是对比阅读法。 我们将《木兰诗》与《邓稼先》加以对比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 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 活跃思想, 使认识更充分、深刻, 又可以看到差别, 把握特点, 提高鉴赏力。
写一写:①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的颁奖词;②为名人词典写一个不超过200字的介绍邓稼先的词条;③为“邓稼先纪念碑”撰写300字以内的碑文;④以“知识小问答”形式, 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 “两弹”的400字以内的稿件; ⑤选择一个你敬佩的名人, 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为“他 (她) ”作传。
板书设计:
③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①历史背景——②经历贡献——④作者的情感——⑥评价邓稼先
⑤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三、教后说教
《邓稼先 》是篇人物传记, 课文以小标题形式叙写了邓稼先的光辉事迹, 篇幅较长, 该怎样讲授这篇课文呢? 我遵循两个宗旨:一是为学生而教——教到学生的需求上, 教到学生的心坎上。 因为这篇文章的信息量很大, 不像叙事类散文和小说能够吸引学生。 信息的提取部分, 我简单处理。 二是因教材而教——准确而有创意地挖掘文本价值, 使学生知识上有积累, 能力上有提高, 思维上有发展。 “对比阅读”是本文最突出的亮点, “由历史的背景引出人物”, “经历贡献”, “人物的气质和品格”, “评价人物”是将《木兰诗》《邓稼先》对比阅读的重点, 因此我将此“亮点和特点”作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三是以读促写______对比阅读后, 指导学生学习写人物传记。
对这些教学内容, 我运用“三个问题”一线串珠实现这一课的教学价值。
第一个问题:“邓稼先是一个_______的人”。 速读课文, 提取信息, 填写“人物简历表”。 由邓稼先生平经历, 认识邓稼先。 处理好这个问题, 学生能在一篇较长的人物传记中, 迅速获得感性认知。
第二个问题:从“由历史的背景引出人物”、“经历贡献”、“ 人物的气质和品格”、 “ 评价人物” 四个方面, 将 《 木兰诗 》 与《邓稼先 》对比。 由感性认知上升到对邓稼先的理性认识。 同时, 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 活跃思想, 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 又可以看到差别, 把握特点, 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第三个问题:写一写。 设计五个写作训练的维度, 指导学生写作。
①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的颁奖词。
②为名人词典写一个不超过200字的介绍邓稼先的词条。
③为“邓稼先纪念碑”撰写300字以内的碑文。
④以“知识小问答”形式, 为黑板报写一篇介绍“两弹”的400字以内的稿件。
⑤选择一个你敬佩的名人, 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为 “他 (她) ”作传。
心理活动在快速阅读中的作用 篇5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掌握快速阅读法,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阅读水平、文化素质、竞争意识以及适应当今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都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指向性越明确,就越容易集中注意力,由此可见,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一、阅读感知在快速阅读中的作用
阅读感知,是指对阅读材料的感觉和知觉。
阅读是一种由多方面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智活动。
在阅读文字材料时,人们感知的对象不仅是一个个单字或单词,而是一组组句子和段落,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完整的篇章。
阅读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书面语言的感知,它的特点是眼睛的视觉感知必须与大脑思维的理解记忆活动统一,这样才能获得语义,达到理解和记忆的阅读目的。
汉字认知心理学研究已经指出,阅读时存在着两种认知加工:一种是对从视觉刺激来的信息“自下而上”的加工,另一种是对从已有知识经验和句法语义环境中来的信息的“自上而下”的加工,它们相互作用联合产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人们在阅读时并不是按线性方式一个一个字词进行加工,而是按一组一组的词进行加工的。
这种感知和理解所依靠的基本成分或加工单位,从感知的角度来讲就叫做感知单位。
感知单位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
例如,我们看到“○”时,不会认为是6个点,而认为是圆;我们看到“□”时不会认为是四条直线,而认为是正方形。
这就是整体感知。
根据感知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知道感知单位不同,阅读中的理解和记忆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阅读时以字或词为感知单位,在校对或阅读艰深的古文时效果较好,但在阅读中等难度以下的读物时,不仅速度慢,而且理解和记忆效果也差。
如果我们扩大感知单位,也就是以短语或句子为感知单元时不仅速度快,而且理解和记忆的`效果也佳。
这是因为,我们对阅读材料的感知单元越大,视觉感知和大脑思维的步调越趋近于协调一致,理解和记忆的综合效应越强,其效果当然就更好了。
快速阅读就是根据这一心理学原理,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帮助学员扩大感知单位,逐渐由一个一个字的点式阅读过渡到一行一行的线式阅读,再由线式阅读逐渐过渡到二行,三行……以至十行、半页、整页的面式阅读。
二、阅读注意在快速阅读中的作用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是指注意的方向;集中性是对所选择的事物的贯注和坚持,是指注意在某一方向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由于有了这种选择、贯注和坚持的积极状态,就使人的大脑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定事物;而对其他事物则反映得模糊不清,甚至没有反映。
侧耳倾听时就不能说话,举目眺望窗外时,听课活动就要停止。
这就是注意的作用。
一般来说,指向性越明确,就越容易集中注意力,由此可见,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
每一种心理过程都总是程度不同地指向和集中于一定对象的。
引起注意的原因有时是事物本身的特点,如强烈、新奇、对比明显、不断变化等客观因素,有时是人的主观因素,如当前的任务和态度、一般精神状态,以及个人的兴趣、需要、知识经验和世界观等。
在一定条件下,主观因素对选择对象和维持注意有决定性作用。
和阅读关系特别密切的注意品质,除视觉注意的广阔性以外,还有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和紧张性。
把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一定的认识对象或所从事的活动上的能力,就是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不是说始终停留不变地指向和集中于注意对象的个别方面或局部一点,而是在注意的总任务支配下指向和集中于注意对象的各个方面,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注意总是随着教师的板书、讲解、实验、布置作业等活动不断变化,这正是注意的稳定性的表现。
所以,注意稳定性不是心理活动的停止状态,而是在一定的注意任务范围内自觉地变换着注意的具体对象,只有这样,人的注意才能长时间地稳定在某一对象上。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离开其他事物,而深入到当时所应指向的某种事物的能力,也就是专心致志的能力。
它一方面是指向范围的相对缩小,另一方面是对象的深入,从而反映效果更加清晰、完整和深刻。
所以它是准确、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前提。
注意高度集中时的积极状态,就是注意的紧张性。
这种积极状态,一方面是注意范围的浓缩,一方面是对集中对象的深入。
在注意处于紧张状态时,人会沉浸于注意的对象,而忘怀周围的其他一切。
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和紧张性是相互作用的,谁也离不开谁。
注意的稳定性越强,集中性和紧张性越好。
反过来也是这样,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善于保持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和紧张性意义特别重大。
把它们高度专注于当前的任务上,就可以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
根据以上原理,阅读注意应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不分心,不走神,全部精力都指向和集中于读物内容的心理活动。
由于注意和认识紧密相关,因此,阅读注意对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起着组织和维持的作用,它是保证清晰的感知、深入的理解、牢固的记忆和活跃的联想的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
有了它,当你展卷阅读时,就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良好的阅读注意是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和增强的。
快速阅读的训练过程和实际操作,都充分运用了上述心理学原理。
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图表训练,逐渐培养和提高学员的阅读注意品质,使其稳定性、集中性、紧张性都达到最佳状态。
其次,充分利用注意时常常伴随的特有的外部生理变化。
注意的时候,呼吸变得轻微和缓慢,呼与吸的时间比例也改变了,一般吸得更短促,而呼得更延长。
我们在快速阅读训练时,借鉴气功的丹田呼吸法,正是在阅读前就有意识地改变呼吸节奏和频律,使快速阅读者在阅读之前就进入到有利于注意力稳定、集中、紧张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所以,才能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效率。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强度的大脑神经生理活动过程。
神经生理学把神经细胞看作单个的刺激--反应系统。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 篇6
一、适当的煽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产生“阅读期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进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中的情与自己心中的情融注于讲解之中,洋溢于讲台之上,再反转过来如水似地流到学生心中,唤起学生的情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例如一些课的导语,尤其是一篇课文教学之始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炼、感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一节课的结束语,特别是教完一篇扣人心弦的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的结束语,应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情感的涟漪,达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新的欲望。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
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三、张扬个性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既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
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烈火烧身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四、尝试评论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那就是让学生尝试阅读评论。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 篇7
阅读教学一直是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翻转式阅读教学的改革实质不在于使用了哪种高科技信息技术, 而是教学中思维模式的创新, 首先翻转式阅读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传统的课前预习只是熟悉课文, 目标性不够明确, 而翻转式阅读教学通过移动终端在课前将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 课前阅读知识丰富有趣,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有所选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其次, 翻转式阅读教学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翻转式阅读教学的课前阅读中, 教育者设计难度不同的思考题, 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的习惯, 提前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困难, 帮助程度不同的学生解决问题;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展开讨论, 在思辨中体现价值的多元性。翻转式阅读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 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和审美体验, 阅读过程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和存在感。
翻转式阅读教学是改革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 通过多种体裁的阅读教学改革实践, 我们发现翻转式阅读教学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升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翻转式阅读教学在散文教学中的应用
散文在高职语文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多, 叙事散文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情感, 体验文章之美、文字之美。传统教学靠的是教师的绘声绘色, 是语言的生动描绘加上学生的想象力, 而翻转式教学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手段把这种意境、这种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特别是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工业化教学模式中, 能较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符合学生已经养成的电子阅读习惯,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议论类散文中表达的观点多接受, 少质疑, 再加上学生的阅历有限, 思辨能力不足, 容易被动地接受观点的传输, 不利于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 而翻转式教学可以在课前阅读中提供不同的观点交锋。在教学中, 学生可以比较、争辩, 根据说理的充分与否比较取舍, 一则培养其多元化的价值观, 二则提高其思考、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则在比较中学会说理, 学会以理服人和说理的方法。
二、翻转式阅读教学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教学难点多, 传统课堂上教师很难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和体验, 而翻转式阅读教学优势明显, 首先它的背景阅读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进入诗人的时代, 减少诗歌阅读中常见的隔膜, 过去诗人只是一个冰冷的名词, 现在还原成个性丰富的生命, 学生更容易通过他们触摸、感受传统文化, 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有时间感受、享受诗歌中的意境之美, 探索、讨论诗歌的多元解读, 课堂气氛将变得更轻松、活跃。
三、翻转式阅读教学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 传统教学中的挂图早已被各种电子课件所取代, 图文、动漫形象生动, 绘声绘色, 过去需要说明的对象更是一目了然, 客观上说明文这种体裁在渐渐退出人们生活的舞台, 不再是了解新事物的重要媒介, 职业学校也要适应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 弱化说明文教学。很多说明文的内容在翻转式课堂模式中显得太容易了, 课前阅读的一个短片就能很清楚地说明客观对象, 因此, 课堂上要重点讨论用文字作说明和其它媒介的差异及说明文文字的魅力, 使阅读从工具性回归到人文性上来。
四、翻转式阅读教学在小说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语文教学中, 小说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样式, 但是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虽然有所思考, 但基本上是以教师的是非为准则, 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要求较少。在翻转式阅读教学的预习阶段, 教师提供背景资料、图片、音频视频, 学生在预习时能感受到作品的文化氛围, 激发情感, 增加审美想象和体验, 并且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 安排学生讨论、展示, 继续探究作品, 开展汇报、辩论、表演等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分辨真假、是非、善恶, 培养其判断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翻转式阅读教学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
戏剧的戏剧性就要体现在表演性上, 可是课时有限, 学生在阅读时能接触到的教学资源和信息也十分有限, 所以传统课堂上常常把戏剧当成小说来讲, 学生看到的不是可以表演的剧本, 而是充满张力的小说, 因此翻转式阅读着重突出戏剧的表演性特点,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阅读和表演中来, 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戏剧知识会更加深刻, 更能体验到课堂的乐趣和思考的喜悦。在语文阅读学习的同时, 丰富情感体验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所以对于戏剧体裁, 翻转式教学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上有着极大的优势。
实践证明, 翻转的教学模式比传统阅读教学更有效, 能在有限的课时内, 更好地完成各种体裁的阅读教学任务。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 只有当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超越单纯的字词句的时候, 语文才能充分发挥其人生教育功效。翻转式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主体身份的认同, 平等的思考、质疑、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教师褪去课堂主宰者的身份, 从重复的课堂讲授中解放出来, 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虽然翻转式阅读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有诸多优势, 但它的弊端也是可以想象的, 由于翻转式教学的直观性, 忽略了把文字再加工成形象的环节, 传统阅读中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容易变成一千个观众眼中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所以作为教师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对文本进行翻转式阅读教学实践, 有坚守, 也有变通。
参考文献
[1]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46-51.
[2]陈怡.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 :49-54.
[3]郭红娟.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 2006.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 篇8
比较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也是历史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方法。因此,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比较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提出来;现行高中教材设计了大量比较类型的思考题或练习题;在高考历史科命题中, 比较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要求, 体现在各种题型中。所有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学应重视比较教学。科学地运用比较进行教学, 对深化历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 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 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会学习。
比较是从分析、综合到抽象、概括的桥梁。分析综合是比较的具体表现, 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 总是要对其相应部分进行对比, 如比较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就要对其时间、背景、依靠力量、重要经过、结果、历史意义等进行对比, 这就是分析, 然后还要将其相应部分或特征联系起来对比, 从而得出两次革新所取得的结果不同的原因, 这就是综合。比较又为抽象, 概括穿针引线。抽象和概括就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经过比较抽出同类事件的本质特征和加以综合的思维过程。
二、比较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同样的环境, 同样的老师, 为什么不同学生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有人认为学生的智力差异较大, 可大多数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正常学生的智力差异很小。人们提出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来解释差异现象, 得到不少专家与教师的认可。然而, 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 大多数教师、学生都认为勤奋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途径, 于是, 不少人便找到了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的理由, 古语有:勤能补拙, 书山有路勤为径嘛!勤奋确实是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 但是这绝不能成为一些教师不思改革, 不思进取, 反而逼迫学生进行题海战术的借口。历史学习更是如此。通常人们总以为历史只要下功夫背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学生数、理、化成绩不好, 人们可能大多倾向于说:“该生不够聪明”或“学习方法不当”, 如果他的历史成绩不好, 则认为“该生不够用功”, 似乎历史学习不必太讲究方法和思考。然而, 近几年高考试题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历史均分的不高说明历史并不好学。历史同样炫耀有效的方法与思考的艺术。因此, 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是每一个学生、教师都应当注重的。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掌握, 要注意长期引导和培养, 要从低年级抓起, 要根据不同年龄智力发展水平,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不会到会, 由会转化为能力。科学地阅读教材, 正确地表述问题, 快速地记忆, 敏捷的思维方法的训练在高中低年级可先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纵横比较入手, 也就是说在阅读教材、记忆和表述问题时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 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纵向比较, 是指将不同时期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的比较。只有比较才能深化认识, 发现规律。如只有在阅读教材时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异同点及其作用进行比较, 才能使学生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国家富强了, 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横向比较是把某一历史事件与同时期、同地区相似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比较。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掌握还要示范。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地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带普遍意义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用比较带动学生掌握科学地阅读教材和正确地表述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 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和概念有一个鲜明而全面的认识。例如, 在阐释西方民主政治的特征时, 可以用封建专制制度作参照物, 通过比较分析, 不难梳理出西方政治的两大特征:一是公民在法律上有平等的权利, 他们在人身、财产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方面的自由比较充分, 并得到法律和政府的明确保护;二是政府由竞选上台的政党依法组成, 统治者只有行使宪法和议会立法所赋予的权力, 并受到制衡机关和定期改选的有效约束。而封建专制制度恰好相反, 社会各阶级以身份地位的不平等为前提, 平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法律和政府的明确保障;君主和贵族不仅享有各种世代承袭的特权, 而且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权利制衡。通过比较分析, 我们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公民民主权利, 议会政党制度和以法治国, 乃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一鼎之三足, 它们互相依存, 缺一不可。
引导学生比较法阅读。为了对两个或三个历史概念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加深对这几个历史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比较运用的能力, 阅读时可采用列表比较法 (考试时将表格式转化为叙述式) : (1) 将要比较的一个维度列于一栏, 将比较的标准列出, 形成另一维度。比较分析的关键一步在于确定比较的标准, 即从什么方面去比较?这要依据不同概念的要素进行取舍, 一般情况下可用种种原因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等) 、条件 (前提、必要等) 、目的等背景要素, 以及过程特点、性质、作用、影响、局限等后果因素。 (2) 依据所列出的异同点推理出这些概念要素中的最重要的特点, 并说明从比较过程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或认识。
只有经常地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表述问题的能力, 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出历史史实的因果关系和异同, 抽出它们的本质特性, 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的评价, 才能逐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比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的教书育人的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将古今中外的历史内容进行对照比较, 可以挖掘出许多思想教育的素材。
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同世界各国进行比较, 使学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当世界古代各个国家因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条件的限制相互隔绝的时候, 我们中华民族就独立地创造了众多的世界之最, 使我们中国的文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居世界的前列。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五世纪, 中国科技发明使欧洲望尘莫及, 有许多项目比欧洲早几百年, 甚至上千年。明朝以前的世界重要发明和伟大的科技成就有300多项, 其中175项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 通过比较使学生不仅了解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且更进一步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 是伟大的民族, 对世界的文化和进步作出重大的贡献。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更有实现“四化”, 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雄心和能力。
将解放前后和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使学生认清社会主义制度有其无比的优越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四化”的必由之路。建国六十年多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了愚公移山的冲天干劲, 在旧中国的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起了社会主义的摩天大楼, 带领全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篇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接收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读者从接收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被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而是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将其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1. 启动情感。
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就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发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牵住学生的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就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我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学生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
2. 推动感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向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进而会自觉地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通过抒发,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儿童的情感会更加明确。教师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时,他们对贝多芬就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教师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产生的感悟必然会带有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能否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其次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
摘要:本文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谈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10
一、人物的比较阅读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与初中教材中的《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革命烈士梁三喜的母亲梁大娘, 这两个人物的相同点都是革命烈士的母亲, 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不同, 所以对革命的看法和对儿子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理解也迥然不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 由于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受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愚弄和毒害相当严重, 所以, 她对儿子的革命行动毫不理解, 对儿子革命行为的看法与茶客的观点并无二致。她给儿子上坟的时候, 脸上“现出羞愧的颜色”“硬着头皮”, 她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显然有一种儿子死得不光彩的隐痛, 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是一场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的革命, 没有得到人民支持、理解的革命, 所以它的失败也是必然的。《高山下的花环》里的梁大娘在给为国捐躯的梁三喜上坟时, 她不无感慨地说:“孩子这样死值得!”她认为儿子为保卫祖国牺牲是光荣的。通过这两位时代不同的革命烈士母亲的分析比较, 反映出要想革命事业取得成功, 必须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 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革命事业才能取得胜利。同时通过比较这两位烈士母亲对参加革命儿子的牺牲的不同观点, 使我们加深了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二、情节的比较
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与欧·亨利的小说《警察和赞美诗》在情节安排上有很多相似点。《竞选州长》通过“我”在竞选州长中被诬蔑为“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等一系列事件, 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警察和赞美诗》主人公苏比为实现他的冬居计划, 三番五次故意为非作歹等一系列情节, 两篇小说在情节结构上有相似处。而结尾也有相似之处, 两位主人公的结局都是与主观愿望相反, 《竞选州长》中的“我”无可奈何地发布声明退出竞选。《警察和赞美诗》中的苏比在“幡然醒悟”准备自新的时候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逮捕入狱。通过比较阅读, 不但对小说的情节结构的设置安排有了清晰的了解, 而且对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社会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都有比较深入的体会。
三、环境的比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这一自然环境的描写, 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十分重要的, 正是这一环境的变化, 才推动了一系列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风大雪紧草厅简陋, 林冲才去喝酒, 才被迫去山神庙安身, 正因在庙里过夜, 暗中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 促使林冲杀敌复仇, 完成了林冲性格上的重大转折, 倘若不是雪, 上面出现的一个个情节就失去了基础。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中写到“风”这一环境同样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文中五次写到“风”。在一个“大北风刮得正猛”的冬天, “我”因为生计关系, 不得不一早上在路上走, 正是“微风吹着”, 所以老女人的棉背心没有系扣, 向外展开, 兜着车把, 因为北风小了, 车夫跑得更快, 让车把将女人带倒了。这一连串的故事, 如果不是在一个风天, 是决然不会发生的。所以没有环境描写, 故事情节的发展就不合逻辑, 人物性格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
比较阅读不但适用于文学作品, 也适用于其他文体,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从不同体裁的作品中发现它们在内容或形式上的相似点或相异点,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比较阅读才能使学生透彻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以求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中日身势语比较及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摘要:外语教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更是一项非下工夫不可的学习任务,作为一门学科,外语学习自身也存在其必然的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学习困难就将迎刃而解。通过分析中日态势语的差异,帮助教师学生正确理解日语姿体语言妁含义,增强学生学好日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通过论述姿体语在教学工作申的正确运用,推进日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身势语;体态语;肢体语;作用
1身势语的定义
身势语又称“体态语”,是指有声语言外的眼神、表情、手势及身体各个部位的姿态动作,即非语言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等,它是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态势,这种特定的身体态势既可以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语言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语言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它实际上是课堂教学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2中日两国身势语比较
日本文化虽源于中国,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日两国的文化习惯已发生较大的差异,生活交流中的身势语也有很不同的表达效果。
2.1表情的中日对比
表情的交际作用往往是通过眼睛、鼻子、眉毛、嘴、面颌甚至头的摆放姿势及面部来参与表现的。我们说的面红耳赤、眉飞色舞、怒目而视、左顾右盼等成语就是形容表情的,通过表情,我们可以推断人的性格、心态、也可以判断真伪。
在外国人看来日本人是缺乏表情的。特别是在公开场合,日本人不是笑容可掬,就是表现出完全赞同对方的神情,其实在表情上日本人也分为[建前]和[本音],在武家社会,甚至要求妇女和儿童也要隐藏悲伤和痛苦,面部要表现出坚强的神情。现代日本人也是一样,在众人面前一般不太流露感情,特别是有意隐藏否定的感情。所以人们看到的日本人只是以温和的微笑和对对方的言行所感动时的赞叹表情。
中国人常说“察言观色”、“看脸色行事”,主要都是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而言,面部表情是人体中最能传情达意,最能表现出复杂思想感情的,表情存在性别差异、个性差异,也有文化差异,在交际中,我们尤其关注的是文化差异。
2.2点头的中日对比
点头也是日本人在交际时经常使用的肢体语言。日本人有一种习惯,谈话时频繁地随声附和、点头称是,“是”、“嗯。是吗?”包括这种话语、以及点头俯腰姿势等,据观察,这种点头称是的身势语在日本人日常谈话里每几秒钟就发生一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一切并不全意味着“说得对”、“明白了“这种肯定含义,有些只不过是“啊,是吗?”“有那么回事?”等,这种点头称是仅仅作为听了对方的话之后所作出的一种反应而已,与有这种习惯的日本人接触,要是认为“他在那时确实表示是肯定的”,那么对该日本人来说却是意料之外的事,反之,习惯于随声附和的日本人。对在谈话中不表示任何反应的中国人,则感到不安,他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这个人是否在听我说呢?”据说在国际会议中,日本人的黑发上下运动的情景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点头不仅在一对一的会话中,就是作为一名日本听众使用它,也能够起到督促或鼓励讲话人把话继续讲下去的作用。
2.3微笑的中日对比
日本人善于微笑,但不能容忍哄然大笑(现在年轻人除外),即使是笑出声时。也尽量放低声音,并用手做掩口状以示失礼。中国人微笑常常是情感所致发自内心的或是为了强调谈话中的一些要点而自然发出的微笑,特点是时现时消的。然而,日本人则往往是从见面时、从开始谈话时就一直保持着微笑的表情,并不因为谈话内容而发生变化。
在人际交往中,日本人不会因为自己悲伤就哭,也不会因为自己高兴就开怀大笑。“微笑”是为了不给人带来不愉快,例如:芥川龙之芥有一篇名为《手巾》的小说,写的是有一天一位40岁左右举止优雅的妇女来拜访他,向他报告曾受谷川先生关照的自己儿子的死讯。这位妇女在讲述自己儿子死讯时表情非常平静,嘴角甚至露着微笑。当时正值夏季,长谷川把手中的蒲扇掉到了地上。当他伏身去拾扇子时,无意中看到了那位母亲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在抖动,手中还拿着一块手帕,她用力地撕扯着手帕,好像要把它撕碎一样。这位母亲脸上在微笑,而她的身体却在哭泣。这位《手巾》中的女主人公,在外人面前,她尽量压抑着自己的丧子之痛。或许她认为要把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用几个限定的表情表露出来是很难的,让对方充分理解自己的心情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女主人公在他人面前不但没有哭,反而作出了在我们看来莫名其妙的表情一微笑,此时的微笑是一种对自己的伤痛无人能懂的无奈。
2.4视线的中日对比
在中国以及西方国家认为,与人交谈时看者对方的眼睛是一种礼貌行为,而日本的传统礼法却认为目光视线的交流是一种探寻对方内心世界的表现,会造成对方的不安,行完礼抬头时也应注意尽量避免与对方目光的突然接触,在不得不面向对方时,应将目光投向对方肩与腋之间的范围内,所以,日本人在与对方谈话时看着对方眼睛的时间很短,他们会不停地点头,或是反复适时地给对方短暂的视线回送,他们的目光有些闪烁,不直视对方。他们认为直视对方的眼睛是缺乏礼貌的行为,在公共场所如地铁站、电车上,人们为了避免与他人目光的接触,或是闭目养神,或是听MP3、看车中广告,或是看书看报,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用目光侵入他人空间、保持自我空间的行为。
2.5手势的中日对比
手势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与语言一样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手势所表达的意义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用自己国家的习惯去理解别国手势的含义,往往会引起误会,例如,在中国将食指弯曲代表数字“9”,如果在日本人面前做这种手势则会引起意想不到的误会,因为这一手势在日本是小偷的意思,我们竖起大拇指代表赞赏,而在日本却代表丈夫、男人、老板,小拇指则代表女朋友、女性、女性情人,将两手食指竖起举在双耳上方代表鬼、生气。而在中国,这一动作是“牛”的意思,另外,日本人右手握拳在左手掌上摩擦,代表“奉承、拍马屁”之意,食指和拇指圈成圈,代表“OK”,在日本,这一手势还代表“钱”。两手食指交叉在中国是“十”字状,也表示同样的意思。日本人在通过人群拥堵的地方时,会一边稍稍弯腰,一边竖起一只手的手掌来示意他人要通过之意。
日本是一个等级社会,人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谨言慎行的礼节和距离意识,所有各种形式的接触都有严格的限制,视线的接触也不例外。但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接触不同的是,视线不是只靠距离的间隔就可避开的,必须配合“垂下双眼,低下头这样的动作。所以日本人总给人一种谨小慎微、谦恭的印象。避免视线的接触、不用目光侵人他人的空间被作为一种礼仪上的规则来遵循着。而且,由于根深
蒂固的“内”与“外”的意识,使得他们与他人的目光交流始终保持着中立、谨慎的态度。
3身势语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
当前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如何能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能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课堂教学效率,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之外,教师合理利用身势语也非常重要。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学气氛很重要,它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上课时的一举一动,如讲话语气、眉目神情、举止态度等都可以直接影响到教室气氛。因此,教师身势语言的善用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成效。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如何正确使用身势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应从下列几方面人手:
3.1使用身势语促进教学信息的相互传递
伴随口头语言的体态语能够改变、扩张、否定或增长口头语言的信息,与口头语言在传递信息方面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并且由体态语所带来的信息,更易于人们所理解、接受,反过来,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反应,来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对教学效果能及时地进行反馈,这样的情况相互传递,对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3.2使用身势语有效地改善课堂气氛
一个能善于利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势必也能营造较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打破以往的陈旧的教学常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更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
3.3使用身势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态语运用得好还可以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与调节,这也是双向的;一方面,教师可利用身体语言来调控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增强对外国语言的理解;另一方面,可通过观察学生的体态语取得反馈信息,这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
3.4使用身势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学习口语的信心
如果日语教师在课堂上具有幽默感,再配上适度得体的身势语。日语课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实践证明,身势语的直观性和表演性也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等其他外国语言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上课时不感到胆怯。不感到拘束,并逐渐树立起学好口语的信心。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 篇12
一、比较阅读的内涵
比较阅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指导学生对照着阅读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 进而对比分析出他们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 达到加深认识和理解目的的阅读教学方式。我们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 可以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通过阅读教学, 学生、老师以文本为依托, 经过认读、提取、概括等进行沟通交流。
比较阅读在我国晋代就已经被运用, 国外也早已经采用了比较阅读, 所以说比较阅读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阅读方法。随着比较阅读的发展, 如今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更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层次和个体。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阅读, 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把比较阅读应用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 改变了传统的单篇古诗词教学方法, 在古诗词教学中, 由一篇增加到了多篇, 使古诗词有了“量的增加”。比较阅读在扩展阅读量的同时也是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古诗词的特点, 学会古诗词的迁移运用等。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文章体裁不同, 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古诗词语言凝练、以抒发感情为主, 所以应该根据它的这些特点来选择比较阅读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 自己首先要认真研究分析教材, 从不同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理解, 在剖析理解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分析过度或者脱离课本内容的状况。要培养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古诗词有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利用多样化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良好氛围。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去探寻古诗词的乐趣, 并引导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古诗词学习方法。除此之外,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形象和古诗词情感的认知, 便于学生更好的积累和运用古诗词。
三、比较阅读在古诗词中的应用
1. 比较点的确立
比较点选择的准确到位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的阅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所以比较点的确立是比较阅读中很重要的环节。教师提供同一类型的古诗词让学生去比较, 让学生发现他们的共同主题思想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古诗词在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题材、结构、写法等方面进行比较。例如, 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牧童》《舟过安仁》以及《清平乐·村居》进行连读, 初步感受它们的异同, 然后逐步深入, 引导学生从感情基调、写法这两个比较点出发, 体会每首古诗词的不同感情基调, 了解它们在写法上的不同。
2. 比较阅读的方法
阅读是小学课程中最基本的领域, 需要花费老师较多的心思和时间, 而且有时候当老师花费了很多心思时, 收到的实际效果却很小。但是作为老师不能为了学习阅读而阅读, 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阅读。具体形象思维是小学生主要的思维方式, 缺乏深层次阅读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而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 学生通过比较认识事物的异同点, 更能帮助小学生对古诗词思想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 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1) 求同比较
在求同比较中, 我们通过比较得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可以找到他们的规律, 从而开阔了思路, 能更深入的理解事物。教师在故事教学时, 可以提供不同意象、不同题材、不同作者的古诗词让学生去比较阅读, 从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例如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比较阅读《古诗两首》和《古诗词三首》。教师要从“他们作者不同, 题材相同的”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从题材的角度去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学生通过比较更能理解古诗词, 更能加深印象, 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提高和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2) 求异比较
在求异比较中, 我们通过比较得出两个事物的不同点, 发现事物存在的特殊性。在古诗词教学中, 老师通过提供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作品、同一事物不同题材的作品、同一题材不同流派的作品等, 指导学生分析比较, 从而发现每篇古诗词的特殊性, 求异比较阅读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古诗词教学中, 求异比较较为常见。例如在《题乌江亭》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比较阅读《乌江亭》和《题乌江亭》这两篇同一事物不同作者的作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晚唐杜牧和北宋王安石的立场不一样, 表达的观点也有所差异。古诗词教学中求异比较阅读的运用让学生在积累到丰富的古诗词知识的同时, 分析判断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比较在阅读中的作用】推荐阅读:
单元教学中的比较阅读08-17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07-07
论移情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教学中的作用06-19
古代诗歌比较阅读题目05-26
名著比较阅读已整理06-11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09-23
研究性比较阅读论文10-26
写月的诗歌比较阅读11-07
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的自我认识09-26
马说论马比较阅读答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