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兴趣

2024-10-24

历史学习兴趣(共12篇)

历史学习兴趣 篇1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十一二岁的初中生年龄尚小, 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 意志力比较薄弱, 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 感兴趣的愿意去做, 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了。这一点在我们历史学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学生课外喜欢看一些历史书籍, 平时讲话中也常常引经据典, 但历史课上却无精打采。做为一名历史老师, 我不得不对此进行深思,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寓教于乐,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收效甚好。

一、教案中得体现出趣味性

尽可能的丰富一些书上较为枯燥而简单的内容。我们在编写教案时, 千万不能照本宣科;否则, 老师就成了教死书, 而学生也成了读死书。为了避免这一点, 我们编写教案时, 必须阅读大量相关资料, 以便从中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如《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 大部分学生看过课文后, 只觉得只有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却没有前四次反“围剿”的内容;遵义会议后, 恢复毛泽东在军事上的指挥权后, 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几次重要的战事本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 书中却写得非常简单, 这让学生感到很没意思, 兴趣全无。如果就照着书本内容上课, 他们一定会感到兴味索然, 上课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 在编写教案时, 必须吃透教材, 对课文内容熟记于心。然后再根据需要, 查阅大量与课文相关的课外历史资料, 筛选出学生最感兴趣材料, 精心准备了红军前四次反“围剿”时有趣的故事和遵义会议后几次重要的战事以及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精彩内容……事实表明, 这样的补充是必要的, 学生非常喜欢这些内容, 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 纷纷发表自已的看法, 气氛活跃而秩序井然。互不相让又各自尊重对方的观点, 大家在轻松愉悦中上完这堂课。而且通过补充红军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有趣故事, 同学们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知识要点也记得更牢固。

二、教法中要贯穿趣味性

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善知者, 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 教法必须改革创新, 灵活有乐趣。在课堂上, 最好能让师生互动起来, 或者, 运用适当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感观器官, 协调他们的手、口、脑。

用讲故事、师生议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讲韩非时, 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 谁害死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是历史上著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个引出一个, 学生自然听得专注入迷。通过这样的学习、讨论, 学生对本课了解的非常深刻, 记忆得非常牢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记得在上《文成公主入藏》活动课时, , 我就让学生自编了舞台剧, 效果自然不用说了。十一、二岁的孩子说大不大, 说小不小, 他们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学生们知道, 要编舞台剧, 必须得先写剧本。为了写好剧本, 他们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 丰富了课文内容, 同时, 还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之后, 他们又煞有介事的挑选演员。最后, 孩子们又抽时间操练, 不时的对自己的剧本加以修改, 精益求精。有时, 我们真的应该放手, 让他们自己锻练一下, 千万不要低估其能力。如果老师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机会, 他们还是很乐意展现个人魅力的。

三、学法中充满趣味

教学中,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外因, 学生是内因。因此, 我认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学法是非常重要的, 教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人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如是说。让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到更多的知识, 让历史学习真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例如:讲“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 ”时, 同学们说课文中的诗人多, 不好记, 我在课堂上除了讲到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看图, 加深印象外, 还指导学生列表总结, 教给学生可列为“时代、诗人、主要特点、代表作或名句”等进行归纳, 同学们经过列表填内容后, 他们高兴的说, 这样我们对初唐到晚唐的诗人有了一个完整的、有条理的了解。另外, 我还注重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把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官都参加到学习中来, 让学生掌握学法,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提高分析能力。这些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如, 讲“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 将郑和、哥伦布进行比较, 无论在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 郑和都要超过哥伦布, 但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郑和不计经济效益的朝贡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 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哥伦布的远航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只要运用得当, 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可见, 以兴趣来引领历史课堂教学,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历史学习兴趣 篇2

1.从历史课程的编定和教育形式方面,认识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重要性。

受前苏联中小学教育和我国大学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历史课程设计的目标过于宏大,课程知识体系与大学历史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没有明显的区分。在这种习惯的指导和影响下,编制的中学历史课程,知识体系严密,内容头绪庞杂,专业术语过多,缺乏通俗而有吸引力的史实,也缺乏有说服力的客观评议,超出了中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忽略了其学习历史知识的实际需求,使中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

再者,我国中小学历史教育形式单一,只有课堂教学,而且课堂教学又多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就使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自然难以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因此,在目前的中学历史教育中,要想更好的完成中学历史教育质量和中华民族的素质水平,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便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2.从社会现实方面,认识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重要性。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相信大部分学生都会问:“究竟学历史有什么用?”的确,社会是现实的,生活在社会中的学生也是现实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日常学习中,能主动拿起数学、物理、化学的书籍进行阅读的学生比比皆是;但能主动拿起历史书进行阅读的学生却少的可怜。这样,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无疑增加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困难程度。

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因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给学生提供持久的学习动力,才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教师要我学”转变为“我喜欢学”。

3.从兴趣爱好方面,认识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兴趣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动力源泉,是勤奋的内在动因,它甚至使学习者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

对于兴趣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二十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国的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教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古今中外的无数学者和科学家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学史兴趣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呢?

二、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可分为课外培养学史兴趣和课内调动学史兴趣两个方面。由于学生在学校的上课时间相对较少,所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重点应放在课外。以下就课外、课内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课外培养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①明确学史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有十几门,每门课都有丰富的内容。特别是历史这门课,学生们不仅要接触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而且难写难背,枯燥无味,于是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失去学习信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从学习历史的目的上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以后如果再有此类危机爆发应该如何避免灾难;通过了解历代农民战争的爆发原因,让学生认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不管统治者是谁,只要老百姓没饭吃,政权就必会被颠覆;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等。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

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发挥情感作用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给于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就能给学生提供无形、巨大的学习动力。这就是教育界经常提到的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发挥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

实践表明,教师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兴趣爱好,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情感的力量去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授的科目是十分重要的。

③通过历史记忆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历史知识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因此,记忆成为学习中一个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注重记忆方法的引导是迅速提高历史知识和培养历史兴趣的有效手段。我在此谈谈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一,数字记忆法。即依据一些数字的特点,记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可用1851-1853-1856-1859-1862-1864年等一些重要时间点记忆,前后间隔两年,中间间隔三年,较有规律;再如3这个数字在中外历史中相当重要,世界史的三次工业革命、三大世界体系、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轴心、世界工人阶级的三大国际组织,中国的三代、秦汉开始的三公九卿制、隋唐开始的三省六部制、明朝开始的地方三司制等;又如可根据数字差记忆,1874、1884、1894、1904、1914、1924、1934、1944、1954、1964等,这些数字以“十”为差排列,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变枯燥为有趣。

第二,对比记忆法。历史的很多人物和事件既有个性又有共性,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两次世界大战的比效、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等。

第三,归纳法。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大都可以将根本原因归纳为经济方面或生产关系方面。如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引起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也都是因为中国当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

④利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教师可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中华历史名人传》等一些历史小读物,并且摘抄读书笔记或撰写读后感,然后帖在教室后面让同学们共享,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可开展猜历史谜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

2.课内调动学生学史兴趣的方法

①课前导入时,精设“悬念”,引发兴趣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相当不集中,而且历史课又都安排在下午或上午的第三、四节,这就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尤为严重。所以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种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

那么应如何作好课前导入工作呢?由于历史学科天生具有与其它学科及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特点,这就使历史课的课前导入方法很多。这时可精设“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和民族融合》这一课时,我讲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霸,战争不绝,你们知道‘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围魏救赵’这几个成语的故事吗?”让学生简要回答后导入新课。

②在上课过程中巧设“悬念”并注意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兴趣

首先,在教材过渡时设置“悬念”。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些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而成的,如何使学生的学习由一个知识点顺畅地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如在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这一课时,在讲完“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后,讲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可提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这就使学生的注意力能牢牢的集中在学习上。

其次,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精设悬念。要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是很难的。因此,悬念设在重点、难点处,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消除因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讲《九一八事变》这一课时,我讲到:“日本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那么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刻是如何开展局部抗战的?”这样既自然过渡到了下一环节,又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适时变换教学方式,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发现有些学生有精神不集中、打瞌睡、讲小声话等现象时,证明教师当前的教学方法已经使学生厌烦,因此必须适时的改变教学方式。如:由听老师讲课到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或由带着问题默读到集体大声朗读等。

③在一堂课结束前设置“悬念”,保留兴趣

教材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有了上一课的因,才有这一课的果。因此,在一堂课快上完之前,教师应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相联系的地方,认真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问题的需要。

例如在学完《工业革命》后,教师可设置悬念:“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治上的权利开展了哪些革命运动?同时,随着资产阶级实力的壮大,工人阶级的力量也在增强,工人阶级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也开展了哪些运动?请同学们课后预习第三章的其它内容以便找出答案。”这样,既可使学生主动地带着问题去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又可保留学史兴趣。

立足历史课堂 激发学习兴趣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126-01

2014年4月,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和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取消中考中的历史学科,将原来的统考改为考核。该消息公布之后在历史教师当中产生了较大反响:有人认为终于轻松了、自由了;有人则十分悲观,认为历史会被边缘化,发展前途黯淡。取消中考后,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因为不再有应考需求而消失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极其不利的被动状态。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师除了要在教学中注重个人人格魅力的修养以外,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用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课在学生看来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因而他们简单地以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诵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其实,这样的历史学习态度是被动的、消极的。历史课能否把学生的这一错误观点扭转过来,能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激发对历史学习的热爱,将决定学生今后是否喜欢历史课,是否能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初中历史学科的具体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为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蕴含有大量的历史英雄人物事迹和重大历史事件,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巧妙运用这些特点,就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比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对外友好往来》一课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到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是开放包容,从而明白:开放包容的交流文化对于我们吸收亚洲各国先进的经济文化、促进自身经济文化发展有推进作用;也可以讲一些学生熟悉的历史故事,如《西游记》的故事,或让学生自己讲解,以此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并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活动来进一步深化知识,因为历史知识本身就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运用情景式的历史故事演绎、编排历史剧、历史小品等方式方法来活跃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不能把历史课上成纯粹的故事课。事实上,有一部分学生只喜欢听故事,而忽视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对历史故事的兴趣转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来,转移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落脚于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历史课魅力无穷。

二、注重历史知识的勾连与完整性

埃及卢克索神庙法像上镌刻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无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确实,学习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途径。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整体素质。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初中历史教材内容较为简单,很多人物、事件点到即止,而且事件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对历史进行前后勾连,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分析历史。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就可以通过“谁害死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是历史上著名的巨奸赵高?是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是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那么,项羽结局如何呢?”等问题对该历史事件进行勾连,让学生听得专注入迷、激起探求知识的欲望。这样的历史课堂,自然而然地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三、注重历史与时事相联系

“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今天是历史的延续,我们可以在今天找到历史的影子。漫漫数千年,人类历史几乎无所不包,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变得睿智,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知今天、应对今天,做出抉择、判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灾难。例如,发生在20世纪初的萨拉热窝事件,它使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的矛盾激化,这一事件直接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最近发生的一些地区冲突,如乌克兰危机,它背后是众多大国的博弈,如俄罗斯与西方(美国、欧盟)的利益的较量。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发展的格局、大国发展的基本关系,并巧妙地利用它和历史上产生的一些战争相联系,从而让学生理解战争、反思战争。这样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同时也认识到冲突的危害性,从而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

在取消历史中考背景下,要想让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的教学常态已经开启,让我们重整旗鼓,踏上新一轮课改的征程。

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历史教学 篇4

一、巧设悬疑,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贵有疑, 有疑才有所思, 有思则必有所得。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疑问, 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开动脑筋, 积极思考,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我在讲“九一八事变”时, 先告诉学生事变的结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三千万同胞过着悲惨的亡国奴生活。然后提问学生:“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立即回答:“因为东北军没有抵抗。”我接着问:“作为军人守土抗战、保家卫国, 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东北军为什么会弃自己的家乡亲人于不顾呢?是因为贪生怕死吗?”这时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好奇心都迸发出来, 并努力地思索, 寻找答案。在学生得出是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时, 我又问:“蒋介石为什么会在国家民族遭到侵略时, 实行这样一种政策呢?”由此引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样环环相扣,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补充材料,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在授课过程中, 如果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历史材料, 则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又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由于视野开阔, 见识增长, 学生会由衷地感到学有所得, 从而对历史课堂产生更大的期待,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比如, 在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时, 由于教材对这一事件的表述十分简单, 如果照本宣科, 则学生既无兴趣又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就补充了两个“出其不意”。一是登陆地点出其不意。英吉利海峡到诺曼底半岛沿途暗礁密布, 航行相当困难, 而诺曼底又非良港, 不适于登陆, 所以, 德军在此根本没有重视, 设防也很少。而英美盟军恰恰选择此地点作为登陆点。另一个是登陆时间出其不意。当时, 德国气象军官预测, 6月上旬英吉利海峡风急浪大, 盟军即便要登陆也绝不可能此时渡海。但是, 英美气象部门经过更科学的计算后精确地预测到6月6日和7日两天将出现难得的风平浪静的好天气。因此, 当英美盟军向诺曼底半岛挺进之际, 恰恰是德军最松懈之时, 就连最高统帅隆美尔将军也离开指挥部回国休假去了。正是由于这两个“出其不意”, 英美盟军在诺曼底一举登陆成功,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从而大大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这样的介绍,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营造情境,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历史这一特点,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再现历史场面, 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感知历史,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如在讲“一·二八”事变时, 提到十九路军英勇抗日的事迹:“日寇五千人向上海北郊中国军队阵地发起疯狂进攻。蔡廷锴将军挑选了一百名战士组成敢死队, 他们胸前背后都捆上炸弹, 并用火油浇遍全身, 然后分几路潜入敌阵, 冲到敌人密集的地方, 猛地扑倒在地, 一声巨响, 战士们粉身碎骨, 鬼子也被炸得血肉横飞。差不多在同一时刻, 敌军阵地上爆炸声四起, 日军以为中国援军开到, 纷纷溃退, 十九路军战士们乘势追击十多里, 杀得敌人血流成河, 尸骨成山。上海军民团结抗战, 打死打伤日军一万多人, 使日军更换三个指挥官。但是, 中国政府却拒绝援军, 扣压军火, 侵吞捐款, 暗中资敌, 十九路军弹尽援绝, 被迫撤退……”这一情意真切的讲述, 使学生对十九路军官兵产生了由衷敬意, 同时在内心深处发出对爱国者的钦佩, 对卖国者的痛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善用评价,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准确、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如沐春风,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 有的成绩好, 有的成绩较差;有的骄傲, 有的自卑;有的沉稳, 有的急躁, 所以, 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比如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我常说:“你是老师教过的最出色, 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老师以你为荣, 希望你在历史学科上能有更出色的表现。”而在找那些成绩差的学生谈话时, 我常说:“过去不代表未来!其实你很聪明, 并不比别人笨, 只是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了。”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充满学习的热情。再如由于能力有限,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 这时候也应给予鼓励, 肯定他回答中的正确之处。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你回答得很好, 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的看法很独特。”等等, 诸如此类的评价, 有利于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 使课堂不再枯燥无味, 而是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北京出版社, 2005, 1.

[2]聂秀娟.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黑龙江教育学报, 2002, VOL21 (02) .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篇5

张载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克成。”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进入高二,分了文理,大多数学文科的学生历史基础不好,较懒惰,又没有一定的历史思维。学生对世界历史人物、时间、事件等等基础知识极为陌生,更别说形成能力,学习起来比中国近现代史难学,所以总是叫苦不迭,机械记忆效果极为不好,好多同学对世界历史不感兴趣都想放弃。为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方法:

第一、上好第一节导言课,吸引学生的兴趣。

第一节导言课很重要,我们多采取各种方式吸引学生。比如: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各自了解的世界历史中人和事,这样同学们会把自己知道的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这时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予以肯定,特别肯定自己的独到见解同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同学往往会成为将来历史学习的中坚力量和历史学习的带头人,以后的工作会好开展一些。也可以就同学所知道的某些人或事展开讨论评价,激活学生的思维,加以历史思维的引导,由浅入深。这样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摆正他们的心态,就能很快地把知识点记住,能很好的去理解和领悟在历史现象背后所蕴涵着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如若反之,无异于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苦苦煎熬,但却炼不出火眼金睛。

第二、教之以法,巩固学习兴趣,面对各种困难,才能“持”“恒”。

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好比把捕获的鱼无偿送给人家.不如给人家传授捕鱼技术、本领。轻松享受到一顿美鱼餐那及得一生拥有真正的捕鱼本领。比如:有的同学认为历史是一门最适合临时抱佛脚的功课,只要考前花点时间死记硬背、机械记忆,成绩照样不差,甚至还会有好分数。这样下去成绩不升反而下降,持续下去就会丧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所以我们在授课的时候渗透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引导他们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比如:现在高考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所以面对文科综合卷对能力的高要求。而且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基于课本之上的理解,如何建立起自己理解的历史结构。方法: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比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最忌讳的是认为自己不会,就什么都不写。最后,答题的时候,字迹一定要清楚。要答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每点内容不要罗嗦,但一定要把要点概括地讲出。每点都要用序号标明,这样才能清晰明了。

所以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慢慢的同学们就会发现,历史学习是越来越有味的,学习起来如果遇到困难,也会把这就视为对自己的挑战,巩固学习兴趣,教之以法,面对各种困难才能“持”“恒”。

第三、巧设乐学情境,享受快乐历史,培养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体会到“历史是最有魅力的课”、“学历史真快乐”。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角色扮演——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升华:一战前各国的矛盾,可以通过每个国家一个有代表的人物,表演出自己的目的;巴黎和会召开时各战胜国的都心怀鬼胎也可请同学表演。又可巧用多媒体课件,讲二战时可用《兵临城下》中瓦西里的故事,创设情境,进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苏联人民为了抗击法西斯所作出的极大的牺牲和抗击法西斯的坚定信念,既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兴趣,避免枯燥,学生情感世界的发展与完善,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

第四、加强历史教学的风趣、幽默。

历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不管什么方法如果失去了趣味性,学生肯定不愿意听。这其中有许多技巧需要注意:例如声音要抑扬顿挫,起伏适当。这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你的声音进入状态,这就像和看电影一样,总比在家看牒片好,这就是“电影院效应”。也要加用肢体语言,它能使学生有个形象的记忆,使本来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对他们的理解很有帮助。再适当的将普通话和方言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语音效果,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困倦的时候加两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精神,但这种方法不能满堂串,这就容易使历史课失去趣味而变为纯粹的搞笑,如果严重的话甚至将使历史课失去它原本的“理性”。

第五、使历史教学时充满激清。

黑格尔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不用激情就能完成的伟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使命神圣而崇高,如果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历史教师上课没有激清,那么他怎么去点燃学生爱国的火焰,怎么去撞击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失去了激情的历史课根本不可能用历史本真和历史的原动力震撼学生。

历史学习兴趣 篇6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在探索中得出以下几点感悟,以作同行参考、专家指正。

一、适时设置悬念

适时设置悬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正如听故事,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个悬念的设置激发听众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吸引听众一辑一辑地听下去。历史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不想方设法去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会无动于衷。因此,适时设置的悬念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最好动力。

例如,在讲美国内战时,导入新课时设疑:在美国的一次有关最著名的总统的民意测验中,林肯位居其首,为什么林肯那么受美国人民欢迎呢?林肯有什么功绩?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穿插历史小故事

许多学生对伟人的丰功伟绩、各种事件的动人故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普遍希望老师能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历史。据我们对学生的意见调查表明:80%的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是讲故事,或多讲同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以增进自己的知识面。诚然,老师讲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将课文作一改编,使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中去,这样,既能使学生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述评价华盛顿时,讲了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帮士兵扛木头构筑工事表现他高尚的的品质……当然,这种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注意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故事仅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并且不能花时太多,同时要切合课文。

三、组织好课内、课外的历史学科活动,营造“兴趣氛围”

要使一个班、一个学校形成学历史、通古今、明大道的氛围,除了在课堂的教学外,课外功夫也极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每一堂课都会提问、小知识竞赛、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每期组织二至三次校级历史学科活动如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论文评比、历史辩论会等活动掀起学习历史的热潮。通过这些课堂内外的历史学科活动,学生学习历史变得劲了,不枯燥了,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也达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利用形式多样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在单一重复的教学手段下,注意力迟钝,而在新颖的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手段下,大脑经系统异常兴奋,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而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课堂教学类型将讲授课、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活动课交替进行(当然要根据每课教材的特殊性而定);又如课堂教学手段可采用幻灯、录音、挂图、多媒体等多种辅助手段,甚至播放相关主题电影。从而使学生觉得天天有变化,节节有新篇,上课有新鲜感,参与意识增强,兴趣自然提高了。在这里我要强调在利用以上手段教学时特别注意实效性、不盲目追求堂的花俏。

五、“以生为本”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让他们在课堂探究提问、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历史老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只有满足学生的这些强烈需求,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从而在心灵深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感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生为本”的新课标理念指出:课堂讨论是发挥主体作用最佳形式之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课堂讨论这一关键环节。讨论的问题可由老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发现的问题,如此以来,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动脑、动口、展示自我:学生乐于参与,也乐于其中,学于其中,自然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形成了。

六、在体验成功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例如口头考查学生时,把难度降到学生伸手可及之处;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质疑问难)多予表扬和肯定,并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把成功交给学生;历史活动中,对每一个善于展示自我的学生,或能参与的学生,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要从他们闪光的地方加以表扬,不足之处提出友善的建议。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历史处处有自信、处处有喜悦,其兴趣也自然大增了。

七、兴趣的培养需要巩固与坚持

学习是终身的、兴趣的培养也是终身的。我们在教学实践时常会发现,学生的三分热情,稍纵即逝,兴趣的转移也变化加速。这些都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稳定性与持继性。对此我的做法是:一、细微观察、深入启发。一旦发现学生已经对历史学科有点兴趣了或者说是三分热情了,那就必须小心呵护这微弱火种。正面表扬与鼓励,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并多做师生课堂、课外交流,使其多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那三分热情,变为十分的力量和热忱;二、学生在兴趣上发生转移时,教师要从自己的课堂、学生的动态去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所在,拿出新的措施,在肯定其他良好学习兴趣的同时,再次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三、面对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时,教师要及时与之交流、正确引导,失败是暂时的,鼓励学生,勇敢迎接下次的挑战,保持其学习历史的温度。

八、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和修养

学生能否喜欢历史学科,当然还看历史老师个人素质与修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认为在这方面,教师首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并能不断的学习。其次,从学习中、生活中,多與学生接触、多作关心。自然地使学生感到历史老师可敬可亲、乐于合作与交流。爱屋及乌,历史老师的课堂也不再枯燥、而是有滋有味,兴趣倍增。

浅谈历史学习与兴趣教学 篇7

一、兴趣教学的主要途径

1融洽感情, 树立好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爱屋及乌”是人之共性, 学生尤为突出。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 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的学习常常带有情感性, 不会用理智支配感情, 而常常以感情支配理智。他们往往不是因为某科重要而去学, 而是因为喜欢那科的老师才去学, 有时他们不愿学某一学科, 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那个学科的老师, 拒绝“为他学”, ‘亲其师才信其道“。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形象是影响学生兴趣的关键。鉴于此, 教师都要力争及早地记住学生的姓名, 多方面了解他们以往的情况, 以便因材施教。授课时, 和蔼中带有严肃, 幽默中充满含蓄, 使学生既敢于接近又激起崇拜的心理, 久而久之, 就拉近了师生的感情, 学习起来就有热情, 学得也轻松愉快,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

2不断丰富自身知识, 及时给学生排忧解难。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阶段, 喜好探索是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 教师若能及时利用科学知识和方法为他们释疑解惑是激发兴趣的又一重要途径。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通古博今, 再结合历史教学实际, 从历史经验教训联系到当今国际政治的兴衰, 从宗教的产生到信仰的形成, 从封建时代的思想禁锢到现代的思想解放等等, 使学生感到历史知识领域如此的广阔, 如此地富于现实性, 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3爱生如子, 优生差生一视同仁。

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刚接到一批学生, 由于多方面原因, 课堂秩特别好, 待时间一长, 情况就会发一定的变化。此时就要抓住机会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动向, 摸透他们的个性, 力求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学习、纪律等方面的要求。教师在言行上注意保护好他们每个人学习兴趣的萌芽, 优生差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差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批评要含蓄, 多留给他们一些进取补过的机会, 保持班级成绩的均衡发展。

4适当插入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与教材有关的历史故事,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二、兴趣教学的作用

1兴趣是主动积极的内在动力

学历史最好利用影视、文学作品, 特别是他们自小知道、熟悉的人物, 刺激学生, 使他们感到新奇, 产生学史的欲望, 在给学生讲述教学内容之前不要急于去介绍内容, 平铺直叙, 而是让学生自己把能够知道的点点滴滴累积起来, 这样学生的情绪也活跃起来, 教师再进一步补充。比如讲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这一节, 以四大发明作引子, 学生踊跃举手“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然后教师进一步强调,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早在西汉前期就已出现, 东汉蔡伦进一步改进造纸术, 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此之前已经有了, 只是在宋代有划时代的发展、应用。除此之外此节讲了建筑历法、文学史学、绘画, 通过这些讲述一方面学生对此时期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激发学生学史热情, 寓教于乐中知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璀璨的文化底蕴无处不闪烁其光芒。其次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分析出在科技文化光芒的背后, 是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后盾的, 让学生潜移默化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2兴趣是潜能的挖掘机

通过图表把内容相关容易产生兴趣的问题展示出来, 引发学生在复习历史时的兴趣, 这不仅需要纵向即历史前后间的比较, 更需要进行历史的横向即国家与国家之间历史发展的比较。比如, 学完中国史后可以让学生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外交等分别作专项比较, 学会把零散知识串起来, 自然是愈丰富, 愈爱学, 头脑清楚, 心中不乱。这种比较以表格形式为最佳, 要从多方面进行挖掘、归纳丰富所学知识。

三、运用兴趣教学把握的几个原则

合理运用兴趣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但切不可把运用兴趣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稳定课堂秩序的唯一手段。万事都有个“度”, 如何掌握好这个“度”, 我认为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

1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历史教学课时少、容量大, 全部知识的教与学只能在课堂45分钟进行, 教师不能为启发兴趣而占用过多时间, 那样只会“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

2是紧扣教材的原则。历史学科的补充素材很多, 教师应选择与课题紧密相关而又能加深教意的趣味故事穿在其中, 使课堂形成起伏有序、抑扬顿挫的气氛, 增强授课的渗透力。

3是要明确区分历史课与故事课的不同, 把故事作为历史课中的“添加剂”, 使历史课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多彩性, 切莫把历史课当成故事课, 甚至把故事庸俗化, 以至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如歧途。

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篇8

一、讲究开头, 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 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 平铺直叙, 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甚至会成为催眠曲, 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 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所以教师必须学会如何来准备每节课的前缀。

二、讲好插图, 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 直观性强, 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 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 由于插图很多, 限于课时, 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 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 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 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

三、巧设疑问, 以疑激趣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9

一、巧妙构思, 激情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课这一环尤为重要。因为精彩而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新课, 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还能像磁力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全神贯注于这堂课, 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新课上来, 为学好新课作好了准备。

那么怎样构思设计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就要在备课中多下工夫, 要吃透教材, 想方设法寻找与课本密切相关的知识。例如在讲《“九·一八”事变》这一课时, 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我在开始时播放了一段《松花江上》的音乐, 学生听了之后, 被激昂的旋律、悲壮的气势和东北人民的抗争激情感染了, 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接着, 我简单向学生介绍了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内容和目的。这样就顺利成章的引出了课题。然后我向学生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发动这场侵略战争呢?目的是什么呢?”学生阅读教材后, 争先恐后地回答。最后, 我总结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整个一堂课, 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考、主动求知的气氛当中, 重点和难点也在环环相扣中得到了突破。

二、利用引言, 激发兴趣

历史学科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内部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掌握, 而不是去死记硬背一些零散的历史知识。要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个系统的、完整的认识,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利用教材每章节前的引言,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 了解教材的整体知识体系, 使学生能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 提高总结、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世界》这一章时, 要让学生明白这段历史的时间界限:一战后———二战前夕。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研究表明, 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 既取决于自我意识, 同时也受到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的影响。大家都知道, 师生关系良好, 学生便会对该老师持肯定态度, 并对其所教的学科产生的浓厚兴趣, 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因此教师要多接触学生, 努力去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 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以自身的高尚人格感化学生, 并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做, 既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产生, 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探讨 篇10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父母眼里, 孩子是他们唯一的天使, 因为宽容, 因为爱心, 父母的眼里没有丑陋的孩子。同时, 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 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教师也应充分尊重和信任我们的学生。比方说, 面对课堂上的提问, 学生一时答不上来的时候, 我不是声色俱厉地批评他, 或者讽刺挖苦他, 而是给他机会, 让他去请求同学的援助, 下课后再来告诉我答案。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 也培养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总之, 只要我们教师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 凡事都从关心、尊重学生出发, 那么,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便指日可待了。

二、注重史料的积累, 做到厚积薄发

常言道:“亲其师, 信其道”。的确, 有了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及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对学习能不感兴趣吗?当然,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教师应不断积累历史材料。因为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 史料积累的过程是历史教师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过程。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是有限的,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补充课外史料。同时补充的史料应遵循几个原则:第一, 应真实可信;第二, 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第三, 长短应适宜, 不能喧宾夺主;第四, 其难易程度应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必须掌握广博而翔实的史料, 为自己提供一个深厚坚实的知识基础。如学楚汉争霸这段历史时, 我适当穿插讲了巨鹿之战、鸿门宴及垓下之围这三个场面, 让同学们体会到, 巨鹿之战充满了壮烈, 垓下之围弥漫着悲凉, 而鸿门宴却在紧张肃杀、扣人心弦的气氛中, 展示了项羽的优柔寡断, 范增的老谋深算, 刘邦的惊慌惶恐和张良的临危不乱。这样, 既充实了教学内容, 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整堂课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高涨, 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

在教楚汉争霸这段历史时, 我让同学们说出有关这段历史的典故、成语等, 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约法三章、霸王别姬、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等。特别是教三国这段历史时, 同学们特别想说, 于是我便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知道的历史故事, 如火烧赤壁、东吴招亲、弄假成真、三顾茅庐等, 从而尝到成功的甜头。

为了让学生尝到更多的甜头, 我还让学生编写历史手抄报, 并进行评比。如教三国的历史及两汉历史后, 我让同学们编写手抄报, 同学们编得真是图文并茂, 简直太美了。在评比中, 有很多同学获奖, 如罗璐的《三国风云》, 刘舒的《汉武大帝》均获一等奖。这样, 让学生既记住了历史知识, 又增加了历史学科的趣味性, 极大程度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别开生面的导语, 先声夺人

导语如同音乐中的前奏一般, 能激起人们听下去的欲望, 巧妙的导语, 能唤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导入等都是历史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如教北宋建立这一段历史时, 可用悬念法导入。首先我提问:是谁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呢?又是谁担心自己重蹈覆辙, 在酒席上解除了大臣的兵权呢?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去重温这段历史, 看看“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 很快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情境, 层层激趣

历史是历史人物和人民大众活动的遗迹, 具有突出的情境性, 教师可用鲜明的人物形象, 激发学生感知教材, 以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教材。如讲“西晋和东晋”一课时, 我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有关这一段历史的成语典故, 甚至还请学生表演“闻鸡起舞”“击楫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历史典故, 这样, 既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也使事件活灵活现, 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 也让学生在乐中有所收获。

课后, 要求学生把所学历史典故整理成册, 并讲给家人听。除上述方法之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实物模型, 地图, 表格等进行直观教学,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11

一、让学生充分自主体验以调动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自主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验就是学生的主观感受,主要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内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心反应或内在感受。这种教学过程是通过“感知—内省—外显”三个基本环节,来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体验感悟和探究中,逐步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乐于学习并学得轻松愉悦,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关注自我建构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以调动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主体的自我建构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基于旧知识的认知建构,第二种是基于经验的认知建构。可见,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背景经验。学生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当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或经验之间的联系时,其学习兴趣与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适当补充史料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统编教材限于篇幅或教材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和多样性的背景知识,如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只是囿于统编教材提供的史实和观点之内,只能重复统编教材给出的固定事实和结论,学生的主体地位、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及学习兴趣,都将无从体现及提高。因此,适当补充一些史料,既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可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当然,史料不仅包含文字资料,也应包含相应的图片、影视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越是具有开放性和可探索性的资料,就越能给学生的求知提供理想的环境,越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用生动多样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意识,调动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篇12

一、精心导入, 诱发兴趣

导入语设计巧妙, 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 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不同教材, 不同学生精心备课, 认真设计导入语。

二、语言风趣, 以知激趣

如在给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 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 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读书万卷, 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 已年近70岁, 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 他带着棺材出关, 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 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有力的后盾, 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 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 通过资料的补充, 能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加深学生对左宗棠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 以演求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不同的内容, 可以选取不同的激活方式。

(1) 演绎历史短剧法。在学《日本明治维新》时, 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编历史小短剧, 学生扮演天皇, 领着众大臣宣誓“五条誓文”, 大臣为天皇出谋划策, 提出各种意见, 天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表示赞同与否。学生演绎得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好像置身于当年的历史情景之中。通过学生的演出, 他们自我得到了表现, 潜能得到发展, 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

(2) 组织辩论会。关于如何评价秦始皇的问题, 学生持不同的观点。我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 通过对问题的争辩达到拓展学生的思维, 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 经过老师的指导, 在辩论中学生的观点达成统一, 使学生对秦始皇做出正确的评价, 并同时知道了对历史人物应客观地认识与评价, 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样, 学生在辩论中思维能力得到开发, 合作精神得到培养, 学生在辩论中互相交流合作,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3) 参观历史博物馆, 写出心得体会。在讲《凯末尔》一课时, 由学生布置三个展厅:成长———历史的选择、独立———救民于水火和改革———民族之崛起。三个学习小组分别负责三个展厅的布展。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课上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负责介绍, 带领全班同学参观展厅, 参观完毕, 要求每个学生写下一段话来纪念凯末尔。这样, 学生就在轻松的状态下学到了知识。

总之, 历史是真实的, 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丰满历史, 还学生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历史, 让历史学科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VC++仿真下一篇:施工企业成本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