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方法略谈

2024-10-12

历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方法略谈(精选10篇)

历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方法略谈 篇1

学科:中学历史

标题:浅谈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

乡镇学校:霍山文峰学校

教师姓名:华晓丹

浅谈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

摘要:鉴于中学历史课时少、开卷考、学生不是很重视的实际情况,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性。联系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实践,通过讲故事、表演话剧、课件展示、创设情境四种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关键词:讲故事

表演话剧

课件展示

创设情境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都是第一要素。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对初中历史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可改变的事实,尤其是七年级要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学生比较陌生。而且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历史事件缺乏理性认识,如果照本宣科满堂灌,只靠划下重点就能学好历史是很难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好历史呢?下面就从课堂教学的方法来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讲故事法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毕竟历史是相对冷门的专业。开学初,老师上课时就问我们:你们当中有哪些首选志愿就是历史专业的?为什么会首选历史专业呢?当时就有同学回答说:因为我觉得学习历史能够听到很多的故事,我喜欢听故事„„话说,作为大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何况是刚刚接触历史的初中生呢!

历史本就是一串串故事的结合,只不过我们不再是听故事,而是与学生分享我们所知道的故事。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在七上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讲到有关人类起源的的神话故事时,就提到了两个小故事:亚当和夏娃与女娲造人。恰巧语文书课后阅读有提到这两个故事,善于发现的学生在课本刚刚发下来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了。有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看电视也了解了一番。所以,个别不知道这两个故事的班级则由我来阐述,我至今都记得学生们的眼神,非常的专注,能够感受到他们开始对历史产生了兴趣。而对这两个故事有所了解的班级,我则鼓励学生让他们来讲述,因是第一次课,学生难免紧张,但在我的引导下,他们也都完整地讲完了故事。这不仅充分锻炼了这些学生,也让其他学生明白只要有才能都可以展示,进而争相积极学习,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表演话剧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合适的内容我会放手让学生去准备,让他们去自由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我一般选择的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这样学生的发挥比较容易达到我的要求,并且学生发挥之后,我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述,从而节省时间。

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是七上第9、10、11课的时候,因为涉及到的内容是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安排每组负责一个内容,小组讨论之后,再进行阐述或演绎。刚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告诉他们可以选择哪种方法,并且应该怎样来诠释这个内容„„一年下来,学生在面对这种课型已经得心应手了。而且每当我说“又到了看你们表现的时候”,学生立刻热情起来,积极性都很高的。

就拿最近的一次来说吧,是七下的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这课中讲到了四大名著,学生通过电视剧都有所了解,他们也都会表演情景剧,再现其中的故事。其中10班孩子的表现让我忍俊不禁。第三组表演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刺杀董卓的情节,背景有两大“美女”(男生反串)跳舞,他们舞得很有“范”,都抢了曹操和董卓的风头。再到第四组表演《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谁都知道主人公武松的英勇,但是同学们却被 “店小二”吸引了,因为他的演得实在是太逼真了。虽然这三位同学的演绎让其他同学捧腹大笑,但是他们敢于在同学面前如此,不仅展示了他们别样的风采,也充分锻炼了自己,深有“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之感。

但是一年下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每个班级最初选择的是哪种模式,那么很少再尝试其他的方法。比如说7班喜欢表演,11班表演的大都是穿越采访,13班又多是模仿教师上课。为了不让学生局限在某一种模式里,我会引导学生换另一种方式,但是他们都已习惯自己最初的选择。当然,我更希望学生能够选择不同的方式,让自己得到不同的锻炼。

三、课件展示法

上大学之前,我只有一次曾坐在多媒体教室里观看电影。上了大学,老师每次都用多媒体教学。毕业实习的时候,更加广泛地接触多媒体,让我明白多媒体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另一途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由无声变有声,由无色变有色,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思维积极,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幸运的是我工作的学校就教育教学设备齐全,因此我也有针对性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讲七下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时,单纯的说教显得枯燥无力,于是采用动态图示展示“郑和下西洋航线图”,让学生了解郑和七下西洋的历程。并通过课件播放“郑和下西洋”视频,了解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影响。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降低了讲课难度,并让学生对死板的内容有了生动直观的记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情境法,感悟历史

历史虽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接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唐太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也就是说学习历史对社会现实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身处新时代的青少年,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又怎样理解中国的辉煌古代史、屈辱近代史呢?这就需要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穿越”回到古代,亲自去体会、去领悟。仍以七下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为例,在展示了“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和观看相关视频之后,及时设问:假如你是当时的郑和,你的远洋航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在你七下西洋的过程当中你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这样学生亲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那伟大的郑和,顿时兴趣激增,对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记忆地就更深刻。由此也可以引出另一个问题:郑和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值得同学们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把一些较为枯燥的文字变成有趣地提问,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很多。而我正是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能兴:《让历史课充满情趣》

2.王利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兼谈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

历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方法略谈 篇2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历史

在教学中, 创设情境往往是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即是情境教学法。所谓的情境教学法, 即是教师通过有意的设置一些场景, 以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以及态度的体验, 进而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到教材上的知识点。情境的创设, 往往能够起到激发学生们兴趣点的作用。有些学生认为历史距离自己过于遥远, 所以觉得难以去想象当时的事件, 而情境的创设, 则可以帮助学生们去更好的体会历史, 感受历史, 减少了距离的陌生感。而创设情境能否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点, 往往则取决于教师如何去设置场景, 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在创设情境时, 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内容, 精心的设计情境,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感悟历史知识。

例如, 笔者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课时的讲授中, 笔者就会向学生们详细的说明在那个年代里大的社会背景。当时, 中国正受着“左倾”错误的影响, 不能实事求是分清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 为了促进文艺与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将这“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原因, 时代背景, 作为一个情境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通过这样情境的展示, 让学生们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去思考问题, 则能够更加的理解到了“双百方针”提出的必要性。

二、历史的重新演绎, 让学生们感悟历史

有些学生觉得历史课程枯燥乏味, 往往是由于他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历史课程的学习。历史课程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让历史再次在学生中演绎, 这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还能够让学生们对该知识点的印象更加的深刻。如何让历史在学生们中重新演绎呢?这就是让学生们进行历史事件的重新表演, 在演绎过程中, 感悟历史。

历史课程上枯燥沉闷往往是由于学生们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那么, 要活跃历史课堂上的教学气氛, 教师们就应该积极地想方设法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历史课程上的学习, 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而学生的表演, 则是一种活跃课堂上教学气氛的有效方式, 同时, 还能让学生们在对历史事件的演绎过程中, 更好的去体会处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意义, 影响等等。在历史教材中, 往往有存在着故事性的历史事件, 这时, 我们可以抓住这个事件的故事性, 来让学生们以自己的体会来表演事件中的人物。

例如, 在学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时, 笔者就让学生们自由组合, 根据自己对汉朝以及元朝政治制度的理解, 来编写小剧本反映当时的政治制度, 并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形式演绎出来。这样的形式, 往往都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积极性, 而且由于要自导自演, 学生们则得要更加的理解该知识点的内涵, 这样就有助于促使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知识。

三、善用多媒体, 生动展示历史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多媒体则早已成为了我们教学舞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多媒体生动, 形象, 直观的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它集聚音频、视频于一体, 在教学中很容易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而在历史教学中, 很多的知识点是抽象性的, 仅仅通过教师们的言语描述, 学生们的想象往往是不够的, 因此, 引入多媒体的辅助, 则能够帮助学生们将很多抽象性的知识点转化为生动直观的知识, 易于学生们的接受。

例如, 在学习《抗日战争》一课中, 历史距离我们已经算是遥远的了, 现在生活在幸福安宁的社会主义的学生们是很难想象到的, 在当时抗日战争下, 我国人民生活的艰辛困苦。因此, 在此时, 我们则可以寻找到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短片播放给学生们观赏, 通过短片生动形象的形式, 让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在那个时代背景中, 百姓们生活的艰辛, 更加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我们要摒弃陈旧低效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不断的努力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们自主的探索历史知识, 并将被动的学习历史知识看做自我的需求, 让学生们兴趣中快乐的高效的学习历史知识。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应该结合历史教材, 为学生们量身制定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优化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风.李晓风历史教学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2.

[2]张向阳.历史教学论[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11.

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 篇3

关键词:历史学习兴趣;导语;历史题材

一、创设魅力四射的导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要提高历史课的学习实效,离不开教师对导语的精心创设,学生对一篇新教材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两三分钟的导语有很大关系。导语的设计没有固定格式,一般说来,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故事导入法

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如果在上课前讲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讲“世界历史”“人类的形成”时,我讲了一段《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学生兴趣盎然,盼望着我快点讲新课。

2.评论式导语

在讲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我把对这场战争的评论搬到了讲授新课前作为导语,先问学生是否知道法国有个著名作家雨果,学生都说知道。然后我说:“雨果是一位正直的法国作家,他曾对英法侵略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侵略暴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和形象的描绘:‘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抱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胜利者把箱子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的这些话,表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对英法等侵略者无比的愤怒和强力的控诉!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场战争,去声讨英法侵略者的罪行,去总结它留给后人的教训吧!”这样的导语,不但使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这场战争,而且在上课一开始就使学生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达到了知识传授和德育渗透的双重效果。

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导语的设计还有很多,如猜谜式导语、诗歌式导语、名人名言导语、图解式导语等,它们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注意教学中形象的描述,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陈胜、吴广的不畏强暴,揭竿而起;邓世昌誓死御敌,义不独生;谭嗣同的喋血街市,唤醒民众;阿基米德的善于思考,献身科学;华盛顿坚忍不拔的毅力,卓越的军事才能等等,都需要教师用生动感人的讲解使学生对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有具体的认识,受到感染,因而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再现历史情境。如在讲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时,我向学生提出假想:根据当时北伐三个对象的情况,如果你是总指挥,你是否有办法赢得这场战争?你的作战方针是什么?然后又提出,如果你是北伐的三个对象之一,你将如何对付这位总指挥?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得非常热烈,想出了很多办法,提出了很多设想。最后教师点评讲解。通过这样的讨论与分析,学生不仅加深了印象,活跃了思维,而且锻炼了表达与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结合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目前,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非常多,多数学生对历史比较感兴趣,这就为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教师可以将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历史教学相结合,说明历史作品和历史史实的联系与区别,指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影视剧,又利用影视剧了解当时的历史。央视一套播出的许多历史剧还是比较接近历史史实的,如讲西汉历史时让同学们看《汉武大帝》,生动地了解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讲到抗美援朝时让同学们看《上甘岭》,了解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讲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时,让同学们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了解全国解放的情况以及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等等。这些剧本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都是很好的史料,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徐易平.谈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7(11).

提高孩子学习兴趣方法 篇4

一、如何提高孩子学习兴趣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何领孩子走进学习的大门,是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个关键,许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之中,没有道理成天诉苦抱怨,应该自觉地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环境,认真学习,你可知孩子也有自己的烦恼。看清孩子的真正问题,让我们教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的确,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非常幸福,吃穿住行都很方便,但由此而来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父母的希望转变成不可负荷的压力,学习的紧张,各种培训班的考试,都是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原因。因为孩子学习的不快乐,只有个别学习优异的孩子才能体会到那份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而大多数孩子只能枯燥的过着生活。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改善孩子对学习的看法?当务之急是让学习充满快乐,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1、熏出快乐,学习环境很重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多父母是医生,律师,工程师,教师的家庭,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高,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家庭环境的刺激,父母潜默移化的影响,让家中充满学习氛围,让孩子在心里熏陶了学习的真正含义。

2、看到快乐,学习目标不可少

一个容易实现的学习目标对孩子的快乐学习必不可少。当孩子达到成功,亲眼见证自我价值的那一刻,家长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励孩子不断求知,前进,在积极自信的状态下,孩子会对学习有大大改观。

3、得到快乐,教育方式要正确

孩子的教育既来自老师的知识传授,又来自于父母的悉心培养。老师不能歧视学习感到吃力的`孩子,家长不要批评和打骂,自卑和学习的冷漠会渐渐远离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不要因为一时的成绩把他们分类,忽视教育的真正本质。

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个孩子成才,请所有家长老师摆正心态,重新认识孩子,不要因为现在的成绩和厌学的态度,而放弃教育。是时候的采取以上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才是您最应该努力的事。

二、如何提高孩子智力

1、语言能力方面: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要对孩子说话和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让孩子多听音乐、对话、儿歌、故事等,增强孩子的语言感知与理解能力,并在娱乐中教会孩子发出单音,直到教会孩子简单的字词句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有步骤、有顺序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2、推理、判断能力方面:这一部分是智力中至为重要的。常见的理解能力异常表现为:不会使用人称代词“你、我、他(她)”;词语颠倒,混乱使用;不会使用情景语言;声音奇特,表现在音量、语速、节奏、音调上与常人明显不同;形式简单,刻板造作。

3、运动能力方面:训练孩子爬行、翻身、坐、站、走,跑、跳等大动作的熟练程度,还要训练孩子肢体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从训练孩子能抓住大的、近距离的东西,能摆弄物品,到解钮扣、穿针线等精细动作,最后能拆装物品等复杂动作。

4、记忆、数字计算能力方面:包括儿童注意力训练、注意力、记忆力协同训练、记忆增强训练、强化记忆训练和多种能力协同训练。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总结 篇5

导语:对于部分同学来说,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那么,怎样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请跟小编一起看一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总结吧。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总结

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着手。关键词:教师,学生,数学,兴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较强,应用广泛的科学。

1、人们生活中的衣、住、行都离不开数学。人类应用了数学的知识,科学才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富强。因此我们从小必须学好数学知识。而学好数学的关键,则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

加涅的学习过程理论把学习分为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2)选择阶段;(3)获得阶段;(4)保持阶段;(5)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作业阶段;(8)反馈阶段。从而可见学习知识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要想学好数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可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实践活动,是个性积极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推动人积极地满腔热情地去参加喜爱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兴趣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的价值;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人们去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技能,并使自己的智力、创造力得到发展。一位教授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

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同时在同一场所开放不同频道的电视机。一个电视机的频道是武打片或是枪战片,另一个电视机的频道是同学们不熟悉的科技讲座。结果有90%以上的同学去注意前者,由此可看出感兴趣的事物最容易引起注意力的集中。

兴趣还可以加深记忆力。如在生活中爱好足球者,容易记住足球明星的姓名,而爱好篮球者,容易记住篮球明星的名字„„在学习中同样如此,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爱学,容易记住所学知识。

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兴趣着手。

2、运用认知理论的阶段循环性,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听课和复习巩固认知理论的阶段循环性就是当人们遇到新的情况时,产生的行为具有阶段循环的特征,即第一阶段(接触事物的最先时间),人们总是提出各种命题:第二阶段即在前一阶段的命题中选择一种似乎对情景最为合适的命题,但不能最后确定,仍有改变的可能:第三阶段即确定所选择的命题并予证实,如果选择的命题正确,便坚持并加强,若选择了不正确的命题或其不正确的一端,还必须重新修正。这一过程可循环往复,直到获得对情景的良好适应。认知的阶段循环性实际上提示了学习的3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而言第一阶段就是预习阶段,学生的课前预习,可以提出各种命题,即提出自己所不理解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与不带问题听课相比效果大不一样,对教师而言,在教授下一章内容之前,应指导学生如何搞好预习。这种课前引导包括:

⑴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⑵简介内容,使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数学知识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见,正如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康教授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高空作业的三角形脚手架、伸展自如的铁粒门等,都是来源于数学知识的应用。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实践性,让学生懂得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自如。同时结合学科教学,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要使自己成为新世纪的人才,就要从现在做起,打好坚实的基础。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更需要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把今天的学习同明天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有了学好数学的动力,就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3关爱学生引发学习兴趣和热情爱之需求,人皆有之。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爱。

作为教师,需满肠热情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女一般,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特别是那些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大多数的心理素质差,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老师有一种心理上的畏惧感,有了问题也不敢问老师。这时,老师就应该想方法多接近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他们在感情上愿意亲近老师,和老师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亲其老师而信其道,通过学生情感上的迁移,由喜爱数学老师到喜欢上数学这门课,从而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数学,并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成绩。

4、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有了教师感情上的沟通,再加上高潮的教学艺术,使学生受到感染,积极参与,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入新课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有趣,令人思索的导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都看过电影,去过电影院吗?”“当你拿着电影票时根据什么找到座位的?”“根据排号和位号吗?”“现在你能说出自己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吗?”这样人人兴奋,个个积极参与,不知不觉地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又如,在教学“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我就先让同学来一个竞赛活动:“鸡兔同笼45,100条腿地上走,不知多少兔子和多少鸡?”学生们自然是个个开动脑筋,兴趣盎然。接着再告诉他们,要想又快又准地知道结果,学好了这节课就会易如反掌。趣味异课,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吸取知识。

实践操作是启迪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性知识,降低了思维难度,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兴趣,进而逐步发展到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教学坡比时,带领他们亲自动手测量滨海计算学校大门口途坡坡度,坡角等。学生不但兴致极高,而且留下来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又如:在教学比例线段时,就让学生们动手计算了旗杆高度等。这样就使数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沟通生活实际和学科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所在”。陶行知先生也早已提出:“我们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为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尽可能地拉近教材提出的信息与学生已有信息之间的距离,充分把教材内容生活化,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是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充满快乐,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如关于“4”的教学,教师拿出一个玩具小汽车向学生展示,并问学生“汽车有几只轮胎?”当学生回答:“有四只”时,教材转动小汽车方位后又问:“你现在能看到几只轮胎?”学生齐声回答:“看到两只轮胎!”教师接着问:“还有几只轮胎没看到?”“还有2只没看到”。教师有转动汽车方位,“现在看到几只轮胎?还有几只没看到?”学生积极发言大声说“看到了2只,还有2只没看到1”由于小汽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玩具,从而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

学生在教师一连串的提问中,通过看到的汽车轮胎数和没看到的轮胎数,感受了4的组成,体会有关4的相应加,减法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开拓了教学资源,激活了学生思维,还培养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意识,轻松的开会了新知。

6、营造宽松氛围,诱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情、感体验和性差异,低年级儿童具有喜新、好奇,形象思维占优势特点,但学习的目的性还不明确,学习的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我们结合课题内容,力争为学生营养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数学“2-5”的分于合时,我们是这样进行的:师:今天王老师来给大家上课,大家欢迎吗?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师: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能示范一下吗?(医生示范自己的拍手动作,动作比较快)。师: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快,谁再来示范一次,动作越慢越好!师:现在你们能说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师:(点头认可并做着分开与合的动作)看来两只手有要分有合才能拍响,在数学王国里有好多有趣的分、合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的分与合。让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入课,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营造出了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再通过拍手“慢镜头”式的动作,巧妙地将“分”与“合”这两种不同的、互逆的动作分解、凸现出来,为学习初浅的理解“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供了通俗、形象的原型启发,不仅诱发了兴趣,也为下一环学习数的分、合做了很好的铺垫。

7、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兴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概念,在实践中我们努力改变以往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充分相信学生,不断变换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去“玩”,在“玩”中增长知识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习兴趣,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完美结合。由于低年级学生天生好玩好动,为此我们特别注意把学生玩的一些方法迁移到学习上去。如教“11-20各数认识”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拍手游戏联系,让同桌同学“我出10”,“我出1”,“合1个十和1个组成11”R22;R22;在练习“数位的认识”时,我又让同学做“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同时还配合教学活动开展“看谁算的有对友快”,“看谁摆得又快又巧”以及“夺红旗比赛”等等活动。这样学生在变化多样的学习方式中,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课堂生活的快乐,而且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8、树立自信,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在自身实践的成功中,常常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这种纯真感受所带来的喜悦和欢欣又深层次地激发了潜在心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课堂提问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些疑难问题让尖子生回答,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简单的问题留给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来回答。布置作业时,也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并给与及时的评价。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成功的意义远远大于成功本身。发现差生有一点进步,就应及时给与表扬鼓励。让有声永不满足,让差生树立自信心,让中等生明确学习方向,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求知,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而达到全体学生素质的目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保持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充分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

9、科学方法,强化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加强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3例如如何提高记忆能力?要指导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办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效果就会明显得多。有些枯燥无味的知识,采用列表比较法,找到异同,形成强烈的对比,留下深刻印象。另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住不理解,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发展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知识,升华兴趣。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

10、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手段来提高学习质量。

如电化教学有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使以往教学中无法具体表现出来的现象和事物,生动的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有些数学函数图片,图片之间的关系都5可以通过幻灯片,录像等教学手段来展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11、结尾处画龙点晴,延续兴趣一堂课的结尾,有时候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条理化,有时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完四种命题一课后,可用一句话总结全课的内容:四种命题一课后,可用一句话总结全课的内容:四种命题,三种关系,二种一定,一种相同。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自觉地行动;有了持久的学习激情,就会有数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结

兴趣的培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我从几年来的教学中摸索了一些方法,现作一总结。

一、传授知识方面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创设情境对激发学生的惊奇,疑惑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如在新课的引入中可采取让学生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

2、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这样的新课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

3、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一些数学知识,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较抽象难懂,而在教学法中重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地获取知识。

4、尝试创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本来就是通过不断尝试,寻找规律的一门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体会尝试,敢于尝试,通过尝试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体验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二、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提高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条件,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中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常常随着对教师的感情而转移。对教学工作认真,态度亲切,关怀爱护学生的教师,学生们自然萌生对教师的亲切感,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学习自己敬爱的教师和课程,尊重老师的意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从小事做起,让学生有父母般的亲切感。从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学习用具、日常生活中去体现。

2、多鼓励,多赞赏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美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美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美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在每件小事上我都多加赞赏,例如课堂上一个问题的完整回答,作业本上一次认真的作业,小测上的一次满分,单元期末考试的一点进步,一言一行都给予肯定表扬,逐步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数学趣味活动方面

(1)给学生讲关于数学方面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能够鼓舞人、启发人、引导人。从故事中学习并且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对学生的学习有启迪作用。我给学生讲如:祖冲之、张衡等古代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2)做一些数学趣味游戏学生都还是孩子,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如给出关于一个物品的描述,猜出它是什么东西等活动,让学生用数学语言交流信息,接收信息,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增加数学词汇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游戏都是学生最喜欢的,他们从中不仅得到乐趣、知识、还有兴趣。

(3)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哲学层面的生活理解:生活即数学,数学本身就是生活。对小学生来说,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就是一种最好的数学学习,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好办法。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比如象你家有多少人,你每天能做多少事,你看到的听到的数有哪些等。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做才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怎样将自己要传授的知识寓教于乐,这是我们老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将是我们老师永远探索的问题。3.怎样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总结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从课堂入手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有序地进行的,“老师牵着学生走”,而在探究学习中,“老师围着学生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谐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而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关键是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抓好课堂质量,教师首先要备好课。这不但要备好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订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课堂里精讲,精练,并且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比如在课堂创设问题时,教师应该把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问,或多让一些对数学教困难的学生多点启发,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亲身参与体验。而有所发现,领悟时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课堂练习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学生对例题是否掌握,也是通过课堂练习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在创设课堂练习时,尽量让学生到黑板去演算。这就尽可能的照顾到一些后进生,这样教师还可以在旁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指导计算过程;或采取“一帮一”的方法:让优差生分为一组,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小组讨论后集体订正。这样也可以照顾到差生的成绩。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思维得到充分的解放,从而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从作业入手

学生大多是贪玩好动的。有的学生因为太贪玩而忘了写作业,以至每次作业不按时完成,导致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怎样从平时的作业中来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 首先是作业评比法。比如把学生成绩分为优、中、差三等级,然后要学生在同等级的同学之间作业评比。每次作业的时候交得及时,写得整齐,做得对的。教师应及时表扬,并有一定的鼓励,或奖励作业本,或奖励铅笔。目的是鼓励学生下次作业完成得更好。而作业不及时交的,或太潦草的,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应该提醒他们:这次作业你们完成得不太好,可不要有下次哦。本来老师要奖励你们的作业本,老师先帮你们保存着,要是下次写得好,有进步,老师再奖励给你们。也许教师简单的一两句话,也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差生跟差生比,相对来说作业会有点困难。不过每次这些学生的作业,只要他们及时完成,并有一定的成绩。教师不妨也奖励他们作业本,这样对他们的成绩也许也会起一定的作用。

历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方法略谈 篇6

浅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三种方法

————季善奔(jishanben@mail.wzptt.zj.cn)

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有的地区由于学校美术教师并非专业出身,以及人为主观地认为美术不是主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于是不是老师认为:美术课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即使这样,与学校的其他学科相比较,学生还是对美术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一般老师认为美术课生动的内容,丰富的色彩,吸引了学生,以及因没有考试和升学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而对学生来说,学生感兴趣的仅仅是美术课上提供的相对宽松的空间和时间,并不是真的喜欢美术这一学科。到只要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做过老师,都想要让学生学好一点东西。就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能做成事,没兴趣则一事无成,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是被动的,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上多下点功夫。那么怎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

一. 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总是有一些人认为美术课就是 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一挂,让学生临摹就行了。于是有些人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是有这么一些教师这么做,但我们不难想象长久这样下去,呆板的教学方法怎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与之相对比,美国学生学习美术,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心”参与,真实地表现自我修改。使青少年学生的猎奇心理和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很高。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开设手工制作,野外写生课),使教学活动保持新颖性,从而持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制作优秀的范画,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绘画的传统历来提倡“画从谱出”,凡学画的人无不走过“进谱出谱”的历程。因此,我们现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所采用的范图的作用决不容忽视,优秀的范图使我们的教学得到成功和精彩,并能延续学生学校美术的兴趣,然而也有一些人在教学过程中从不使用一张范画,专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空对空”口传式地讲课,使原应兴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挖“得干巴枯燥无味,长而久之,使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学习水平“与日俱减”,开始讨厌美术课。

三. 体会成功的快乐,延续学习兴趣。

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效率。而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学习离不开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我在上《剪贴画》制作这一课时,针对学生喜欢动手剪贴,喜欢自己动手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发挥个人创造的能力,体会着自己成功的喜悦,学生可以自然感受,自我体验,自由想象画自己所想的画,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看到自己身临其境存在价值,并在成功创造的过程中找到的兴趣,这对他们也就会觉得学习美术是如此快乐,自己也就十分乐意地投入到美术课当中去。

历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方法略谈 篇7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往往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一味地讲解知识, 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划重点, 要求学生背诵, 这样的历史课比较枯燥乏味, 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学习效率也比较低下, 长此以往, 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有明显的下降。实施新课程改革后, 初中历史教师比较重视时代特点, 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师生双方能够通过互动进行更好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更好地和学生交流, 这样, 师生之间才更容易达成共识, 教学目的才可能达到 (1) 。教师可以利用描述法来进行教学, 这不但能够让历史内容更加形象, 也会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很多历史内容都是教育学生的好素材, 而教师仅通过语言描述很难进行情景再现。历史教师不仅要重视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 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让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如在讲到戊戌变法时, 教师可以描述谭嗣同就义的悲壮, 让学生感受谭嗣同的形象, 这样,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能够得到激发。

二、重视起始课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不少初中生将历史看成副科, 没有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是不可能学好历史的。想要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和起点比较高, 教师必须要上好起始课。对于起始课, 教师应该进行精心的准备, 在课堂上深入探讨历史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2) 。通过实践可以发现, 历史教师若是能够上好起始课, 便能够抓住学生的求知心里, 让他们对历史学习充满期待。笔者在上起始课时, 通过历史事件来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 并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和评价, 并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情况, 这样, 学生便能够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上好起始课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还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始终对历史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展探究性活动、提出一系列挑战性较强的问题,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3) 。

三、引导学生讨论,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 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讨论, 并根据需要进行引导和点评。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疑问设置, 让学生直面疑问, 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思考。如在讲到中法战争时, 教师可以问学生中法战争的结果, 学生会比较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了胜利。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语气沉重地跟学生说:“但是最终结果却是法国不胜而胜。”这个时候, 学生会比较愕然。教师可以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讨论也会比较积极, 他们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得出这个结果出现是清政府卖国和妥协的结果。通过这个例子, 学生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4) 。只有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疑问时, 其思维才会更加活跃, 历史学习兴趣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四、合理利用历史故事,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历史这门课程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无趣, 其内容丰富, 有较强的趣味性。历史是具备过程和情节的, 由无数个不同的故事构成的。初中历史内容较少, 对于史实往往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梗概, 若是历史教师教学时仅仅照本宣科, 学生只能学习条条框框, 没有过程和情节, 学习起来感到乏味 (5) 。初中生求知欲望比较强烈, 对于那些新鲜事物兴趣较高, 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将历史知识掺杂到故事情节中去, 还可以穿插一些有关的故事, 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进而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如在讲到春秋五霸的时候, 教师可以讲卧薪尝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等故事, 面对故事, 学生的兴趣往往会比较浓厚, 掌握知识也会更加快速, 记忆也会更牢固。

总而言之,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 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学的需要, 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真的研究, 改进教学手段, 切实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出来, 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历史知识, 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历史。

摘要: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 直接导致了他们历史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想要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时要重视对学生的点拨, 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切实发挥出来,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培养

注释

1 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7) :85-86.

2 马心良.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新闻世界, 2011 (7) :251-252.

3 崔清哲.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 2015 (7) :71.

4 李晓宁.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 2015 (13) :56.

历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方法略谈 篇8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在探索中得出以下几点感悟,以作同行参考、专家指正。

一、适时设置悬念

适时设置悬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正如听故事,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个悬念的设置激发听众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吸引听众一辑一辑地听下去。历史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不想方设法去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会无动于衷。因此,适时设置的悬念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最好动力。

例如,在讲美国内战时,导入新课时设疑:在美国的一次有关最著名的总统的民意测验中,林肯位居其首,为什么林肯那么受美国人民欢迎呢?林肯有什么功绩?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穿插历史小故事

许多学生对伟人的丰功伟绩、各种事件的动人故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普遍希望老师能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历史。据我们对学生的意见调查表明:80%的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是讲故事,或多讲同课文有关的课外知识,以增进自己的知识面。诚然,老师讲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将课文作一改编,使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中去,这样,既能使学生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述评价华盛顿时,讲了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帮士兵扛木头构筑工事表现他高尚的的品质……当然,这种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注意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故事仅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并且不能花时太多,同时要切合课文。

三、组织好课内、课外的历史学科活动,营造“兴趣氛围”

要使一个班、一个学校形成学历史、通古今、明大道的氛围,除了在课堂的教学外,课外功夫也极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每一堂课都会提问、小知识竞赛、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每期组织二至三次校级历史学科活动如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论文评比、历史辩论会等活动掀起学习历史的热潮。通过这些课堂内外的历史学科活动,学生学习历史变得劲了,不枯燥了,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也达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目的。

四、利用形式多样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在单一重复的教学手段下,注意力迟钝,而在新颖的多样的、有效的教学手段下,大脑经系统异常兴奋,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因而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使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课堂教学类型将讲授课、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活动课交替进行(当然要根据每课教材的特殊性而定);又如课堂教学手段可采用幻灯、录音、挂图、多媒体等多种辅助手段,甚至播放相关主题电影。从而使学生觉得天天有变化,节节有新篇,上课有新鲜感,参与意识增强,兴趣自然提高了。在这里我要强调在利用以上手段教学时特别注意实效性、不盲目追求堂的花俏。

五、“以生为本”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让他们在课堂探究提问、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相互合作、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历史老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只有满足学生的这些强烈需求,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从而在心灵深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感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生为本”的新课标理念指出:课堂讨论是发挥主体作用最佳形式之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课堂讨论这一关键环节。讨论的问题可由老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发现的问题,如此以来,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动脑、动口、展示自我:学生乐于参与,也乐于其中,学于其中,自然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形成了。

六、在体验成功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例如口头考查学生时,把难度降到学生伸手可及之处;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质疑问难)多予表扬和肯定,并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把成功交给学生;历史活动中,对每一个善于展示自我的学生,或能参与的学生,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要从他们闪光的地方加以表扬,不足之处提出友善的建议。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历史处处有自信、处处有喜悦,其兴趣也自然大增了。

七、兴趣的培养需要巩固与坚持

学习是终身的、兴趣的培养也是终身的。我们在教学实践时常会发现,学生的三分热情,稍纵即逝,兴趣的转移也变化加速。这些都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稳定性与持继性。对此我的做法是:一、细微观察、深入启发。一旦发现学生已经对历史学科有点兴趣了或者说是三分热情了,那就必须小心呵护这微弱火种。正面表扬与鼓励,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并多做师生课堂、课外交流,使其多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那三分热情,变为十分的力量和热忱;二、学生在兴趣上发生转移时,教师要从自己的课堂、学生的动态去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所在,拿出新的措施,在肯定其他良好学习兴趣的同时,再次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三、面对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时,教师要及时与之交流、正确引导,失败是暂时的,鼓励学生,勇敢迎接下次的挑战,保持其学习历史的温度。

八、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和修养

学生能否喜欢历史学科,当然还看历史老师个人素质与修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认为在这方面,教师首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并能不断的学习。其次,从学习中、生活中,多與学生接触、多作关心。自然地使学生感到历史老师可敬可亲、乐于合作与交流。爱屋及乌,历史老师的课堂也不再枯燥、而是有滋有味,兴趣倍增。

历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方法略谈 篇9

第19课是《钱学森》,与第20课《詹天佑》属于同类文体,都选择了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场景、事例进行介绍,且都引用了人物的语言来画龙点睛、提升中心。

名人,不像明星,孩子们不会追捧,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定会尊崇,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对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

继“走近文学巨匠巴金”之后,我又开始寻找这两课的教育切入点。

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中国的导弹之父。央视一套电视剧《国家命运》中也有大量对两弹一星研制的过程内容。与邓稼先、钱三强等著名科学家一样,他在祖国科技发展过程中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隔天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班里的“二钱”显得特别兴奋:钱文宇,福建人,父母是珠宝商,生意经不错;钱进益,单亲家庭的孩子,随祖父生活,生性开朗,喜爱唱歌但容易跑调。两人成绩在班里仅一般,但活动中是积极分子。只见钱文宇把手举得高高的,说:“老师、老师,我已经把钱学森的所有资料都搜集下来了。”话音未落,钱进益也凑过来说:“老师,我也提前搜集了!”好事情啊!难得“二钱”在学习上这么主动积极,都是与钱学森是他们的本家分不开的。于是就趁热打铁:“好,不错,明天课上会让你们发挥的!”

课文的主旨,是让学生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揭题之后,让孩子们交流预习中了解的钱学森,“二钱”手举得高高,但我没有让他们说长篇大论、照本宣科,而要求用三句话把他们最想介绍的说出来。钱文宇挑了生卒年、毕业学校、任教情况,钱进益选了研究成果,同时,其他孩子作了补充。看来大家对钱学森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在我准备的课件中,同样包括了钱学森孜孜不倦、严谨勤学的图片,当看到钱学森帅气的毕业照、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神六发射成功、钱学森授奖的照片时,“二钱”带头鼓起掌来。我微笑着说:“钱家有如此杰出的前辈,想来晚辈更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二钱”咧嘴笑,很是得意。

与介绍巴金的材料不同,我还增加了钱学森富有正气的几段语言,让孩子们还没有进入课文就全面感受钱学森的人格魅力,感受他的爱国、治学、做人等的风范。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孩子们读着这句,眼神都飘向了钱文宇,我知道,那是在进行对比、提示,果其不然,小钱脸上略显羞涩,但调整之后,马上腰杆挺直,声音响亮,继续朗读。不用说,他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碰撞。

第一课时就着重研读钱学森说的两段话,通过语境还原、对比体会,大家对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有了深刻的理解。《我的中国心》原来是想读歌词体会,但应孩子们要求,播放了张敏明的原唱,课堂气氛在孩子们不熟练的歌声中更加热烈,再回到钱学森说的两端话朗读,气势明显增强……

整堂课,“二钱”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我想,钱学森,一定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那《詹天佑》呢?《詹天佑》是一篇老课文,老师们一般是抓住人物的语言、行为来探究品质,通过三个典型事例的分析来得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内涵。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孩子们解决课文难点不是问题,既然与19课由共通之处,是否能放手让孩子们来主宰课堂呢?这可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自助式教学哦!

适逢双休日,准备时间绰绰有余!研究小组学习和汇报可以实施!

6人为一组,分工合作,解决如下问题:

1、搜集詹天佑相关信息,对比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选材用意。

2、练读课文,课上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开火车朗读,即每个小组读一节,哪一节由我随机定。(每人各自练习,周一早读课合练。)

3、说词解字,每个小组自主画出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关键词,用拆词法、找近义词等方法自我解决字词意思,并在课上向他组提问。(每人必须全面预习,早读结束分享。)

4、完成《三级训练》内容,并分工做好分析、阐释工作。(《三级训练》习题基本将课文重难点突出,解决了练习,就解决了课文要点。但学生理解有梯度,需要在交流中把控和提炼,教师参与引导。)

教学仍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资料介绍,全面了解人物;回归文本,通读课文理解字词;小组碰撞,寻找中心定小标题。作业是校对三级训练一到三题字词训练。第二课时围绕“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进行寻文阐述,找出说他“杰出”和“爱国”的理由,完成感情朗读,校对剩余练习,积分评选最佳学习小组。

历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方法略谈 篇10

前言: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可是在各类新闻报道中,经常会看到儿童溺水身亡的报道。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心情也是无比的沉痛。在201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所发表的一份名为《全球溺水报告:预防一个主要杀手》的资料中,显示全球每年都会有高达37.2万人死于溺水,溺水已经成为了全球儿童死亡原因之一。保守统计,全世界范围内亿小时之内就会有40个人死于溺水,死亡比例也是相当的高。在2015年6月我国豪州市一个名为白家庄的村落就发生了一起儿童溺水身亡的悲剧,有6个孩子在水塘边捕虾游玩时,有3个孩子在下水后溺水身亡,再也无法回来。同年7月,在阜阳市的一个行政自然村,也是有5个孩子在溪边玩耍时溺水身亡。这两起儿童溺水身亡的悲剧都是在假期中发生的,在没有家长保护的状态下,独自出外游玩,从而发生溺水身亡的悲剧。这些儿童溺水身亡的悲剧令我们感到心痛,那么我们又该用何种办法来预防和减少此类悲剧的出现呢?一些偏僻的地方是儿童溺水的多发地,大部分儿童都是瞒着家长去的,任何人看到这些孩子时都需要及时予以制止,防止发生危险。除此之外,溺水悲剧的事件中,学生不会游泳是导致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让少年儿童学会游泳、溺水自救等基本生存技巧就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少年儿童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自然就成为他们的敲门砖。

一、学习兴趣在儿童游泳教学中的作用

人们可以用积极的心态和努力的状态去从事某种行为或者是活动的前提就是有学习兴趣,这点也是与体育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一个人对一种体育运动产生了学习的兴趣,那么他就会用尽全力的去学习,而最终也会取得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因此,儿童学习游泳的一个根本推动力就是学习兴趣,其对儿童参与游泳的参与度和强度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每个人在体育方面的兴趣都是不同的,这也使得人们会更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并且乐在其中。但是,儿童的体育学习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而使其体育兴趣越来越明确,最终对某一个体育项目产生强大的兴趣。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这种体育兴趣会因为得到积极的结果而不断的增加,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更乐于参与此项体育活动。参加体育运动时需要消耗身体大量的能量,易疲倦。但是若从内心就喜爱体育运动,则会以最为饱满的状态投入其中。儿童自身特点活泼好动,大多数儿童对体育运动有着十分广泛的兴趣,在活动中表现的十分活跃。但是大多数儿童参加游泳学习的儿童都是在家长、教师的建议和推荐下参加的, 对于游泳这项运动儿童知之甚少,甚至一点也不了解有关游泳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学习目的和动机与教学任务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教学与训练的初期, 由于儿童喜欢玩水的天性使他们兴趣浓烈, 教学效果明显。但随着游泳教学与训练的深入, 艰苦复杂的教学训练,再加上学习任务加重等其它原因,使儿童兴趣减退, 甚至消失,所以,培养儿童学习游泳的兴趣至关重要。儿童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保持和增强儿童的直接兴趣, 多方面培养间接兴趣,是提升游泳教学水平的根本。

二、儿童游泳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1、创造良好的学习游泳的气氛。让初学游泳的儿童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首先,游泳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态度要和蔼可亲,在教学中多使用激励性的言语,使初学游泳的儿童喜欢上老师,这样就可以打消儿童心中的紧张感。切记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对儿童大声的训斥,如此一来则会加深儿童的恐惧感,从而对游泳产生畏惧心里,以至害怕下水练习。其次要广泛地宣传游泳名人、优秀运动员, 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良好的游泳熏陶。例如给他们讲讲我国著名游泳运动员孙扬、宁泽涛等人的故事,让其观看一些游泳比赛的视频、录像、领奖瞬间等等。并且要注意营造整洁有序、安全的教学环境, 便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 对活动保持专一性,避免外界的影响和发生转移学习兴趣的情况。

2、利用儿童本身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儿童的内心渴望可以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又对许多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这就在根本上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要不断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儿童去思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游泳教学中也是如此,儿童在初学游泳之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新鲜的知识和技能等都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经常变化学习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3、采用成功教学的方法。儿童在经过努力之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后,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对此项体育运动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所以,要促进儿童对游泳产生兴趣,就要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积极表扬鼓励他们,让这些孩子做示范等,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好胜心和自信心。对胆小怕水的儿童来说,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哪怕只有一丁点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增强其自信心。同时,要耐心细致的讲解,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并辅助一些练习活动,练习他们的胆量。儿童喜欢争强好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儿童对于游泳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游泳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教师对儿童的表现要及时到位,及时表扬他们,以增进其学习游泳的兴趣。

4、运用游戏教学法。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极大程度上培养了儿童学习游泳的乐趣。有助于学生克服恐惧,熟悉水性,培养“水感”,加快游泳学习进程,也有助于学生间互相帮助,合作学习。日常教学中,多数以重复练习加强学习程度,一味的重复降低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为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其高涨的学习情绪,游戏教学起到了有针对性的巩固和加强技术动作的作用,如“潜到水里找硬币”可以练习憋气技能,“吹乒乓球”可以练习呼吸,“开火车长江、黄河追逐游戏”可以练习水中行走,也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看谁滑的远、滑的快以此练习滑行……儿童的心理,生理发育尚未成熟,游戏可以吸引儿童注意力,在练习中,使儿童忘记恐惧,加快学习进度。将游戏融入游泳教学中需要儿童注意观察,团结合作,在技术学习过程中,儿童乐于为他人提供技术上的及时反馈,从而使同伴能够及早发现技术问题,进一步融洽彼此关系。游戏教学法可以明显增强儿童的学习互动次数,增加集体的凝聚力。游戏同样可以降低儿童对教师的警惕和恐惧心理,拉近师生关系。

5、运用愉快教学法。在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使儿童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使其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因此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游泳的兴趣。教师是落实快乐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人物。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最为饱满的精神状态,亲切的言语,熟练的技巧以及优美的动作,来引导儿童积极的参与到游泳活动中来、在教学中与儿童互相尊重,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使儿童乐于学习,防止由于学习中的困难及恐惧以及其他因素造成儿童惧学甚至放弃学习的消极心理。

6、多运用口诀教学。在进行游泳技术教学时应该多采用口诀教学。将游泳的复杂动作技术编成各种口诀传授给儿童,这样可以先使他们在文字上有一定的认知,并且不会觉得枯燥,甚至会觉得很新颖,以顺口溜的方式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通过反复练习,从而转化为身体活动方面的认知。例如,蛙泳腿教学口诀:边收边翻脚掌,大腿发力蹬夹腿。在教学中用口令代替游泳的动作要领。

7、教师经常与儿童共同练习,加强感情交流。儿童对于教师有着很依赖的情绪,对于教师的表扬会有十分渴望的心理。因此,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心理, 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儿童真正的感受到教师对于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增进师生间的良好情感;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将心中对于游泳活动的那份热爱表现出来,以此来打动学生,使他们由最初对于游泳活动的学习兴趣转变为对游泳的热衷,把教师对他们的希望和目标作为自己的希望和目标, 顺利的沿着正确的轨迹上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上一篇:建群书面申请下一篇:办公室入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