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方法之小议(精选11篇)
历史教学方法之小议 篇1
加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是适应当前历史教育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仅就改革历史教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工夫要下在备课上
改进历史教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如何, 课前备课非常重要。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是多方面的, 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备学生, 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二备目标, 即明确教学目标;三备教材, 即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四备教法, 即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课型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认真备课, 了解学生该学什么, 才能弄清楚自己该教什么;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增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1. 全面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发挥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调动全体学生的内部动力, 培养学生的个性, 才能体现课改的价值。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以安排学生自己设计一堂历史课, 选择与历史教学进度相关的主题, 由学生自由组合与完成。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选题, 并知道学生广泛阅读、查找、收集、摘抄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一改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法。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拟订教学计划, 编排设计与课题相关的板块 (黑板或电脑辅助教学) 。课堂教学采用全体学生参与或个别学生重点主持的方式, 通过阐述、设问、分析、归纳、总结等, 让全体学生对此课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课后在教师的指点下, 学生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得失, 并撰写相关的小论文。学生始终参与其中, 或探究, 或辩论。全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置身其中, 看不到失败者, 看不到被遗忘的角落, 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 师生的角色转变
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把书读懂、读透和如何搜集、研究历史资料时, 教师是教师;学生收集的资料教师未见过时, 学生提出有别于教材、有别于教师的观点时, 教师就变成了学生;学生独立自学、研究和共同探索、相互讨论时, 学生就是自己的教师。这一多维角色转变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独占课堂, 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式, 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根据教材内容,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重塑“历史”。如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的重点内容是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可让学生分别装扮成秦始皇和秦朝大臣, 进行模拟讨论。在讨论中, 教师不提供任何教材以外的资料及结论, 完全由学生根据教材,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辩论。结果做“大臣”的不仅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教材所述措施献给“皇帝”, 还能献出自己独有的“措施”。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想方设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供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譬如, 在讲到长城时, 就有同学提出:“长城固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显现了大一统的气派, 但它与后来闭关锁国、陶醉于泱泱大国的民族心态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凡此种种, 几乎每一个问题所引发的学生小组讨论、组际辩论都是积极的, 有时甚至是相当激烈的。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 虽然不乏幼稚, 但由此而表现的自主思维和积极性, 却不能不令人振奋。
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
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表明, 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在获得知识, 引起注意, 保持记忆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现。特瑞赤拉得的有关实验表明, 提高学习效率, 须充分发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官的全部作用, 其中尤以视觉和听觉为重。所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以老师为主导的直观形象地多媒体演示教学是符合历史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生理特征的。例如在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民的“伦敦保卫战”时, 我们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录像片, 使学生深切认识到法西斯的残暴以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志。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不仅能使历史知识表象更能直观地跃入学生的脑海, 还能使学生获得明确的历史概念和清晰的记忆, 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形成完整而又全面的知识体系。
课堂既是学生智慧形成和发展的场所, 也是学生的情感世界发展和完善的场所。这要求教师改进历史教法, 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进行研究和探索, 选择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发展学生的智力, 完成教学目标, 达到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历史教学方法之小议 篇2
摘要:众所周知,“文史不分家”。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味的采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不但会使教学形式单调乏味,而且也会令学生感到厌烦,教学效率低下。如果教师把一些语文元素融入其中,无疑会使历史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味十足。笔者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多年,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关键词:历史教学 语文元素
知识是相通的,在这一点上历史与语文学科表现得尤为明显。自古以来就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即说明了历史与语文学科的紧密性。因为任何的文学作品都基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来反映社会现实,而对于历史的表述往往要借鉴文学的手法。因此,探寻文史相通之处,并将语文元素巧妙融于历史课堂之中,不仅会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而且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那么,什么是语文元素呢?这里有必要进行一下探讨。元素可以说是构成事物最本质的要素。语文元素自然也是能够反映语文学科特点的要素。就初中语文而言,语文元素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字的一种形式美,更体现在情境交融的一种意境美,具有丰富的情感诉求与人文特
征。
例如,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评价秦始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然后通过阅读课文插图,简述秦统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述能力。最后,再综合全文的内容,对秦始皇所创立的一系列的制度给出客观的评价。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笔者选择讲授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与结合,特别是在课前精心搜集和整理有关教学资料,以李白《古风》诗进行导课,在充满诗歌的气息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
教师首先呈现李白画像而后渐隐渐现的出现李白诗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李白《古风》
教师进行引导:在灭亡六国、统一全国、君临天下之时,面对众多的尊号,秦王赢政选择了“皇帝”。秦始皇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那么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秦王是何许人也?他还有哪些不为同学们所知的事迹呢?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这段惊心动魄又影响深远的历史,领略一下“千古一帝”的风采吧!这样的导课方式既清新自然,又不觉枯燥乏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笔者也经常尝试运用语文知识来阐释历史。例如,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时,笔者通过互联网就搜集并整理了著名作家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和作家程贤章的《大迁徙》两部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这两部作品大多是对红军长征艰苦行程的描述,凸显了红军战士百折不挠,顽强英勇的英雄品格。《地球的红飘带》是对英雄营长金雨来、铁匠出身的红军战士杜铁锤的刻画,不仅在战斗中展示他们的英勇无畏,更在危难境况下描绘他们的从容献身,一个因冻饿而死于雪山脚下,一个为救援战友而沉陷泥沼,用动人心魄之笔完成了两个英雄的塑像。《大迁徙》是在描述征战途中红 1 军勇士斩关夺隘的英雄气概的同时,还穿插绘写了一批红军女战士与徐特立、董必武等革命家的熠熠风采,这群女战士和革命老人吞咽苦难,备尝艰辛,同大队红军一起经受着战争炉火的熔炼,坚毅刚强地走过了长征之路,在这些人物身上尤为典型地体现着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本色。可以说,这些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理解那段历史和感人事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对红军长征的意义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在历史复习课上,笔者也借鉴了语文学科的一些做法。力求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探寻规律,把握重点,增强学生记忆效果。在讲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时,笔者就借助歌谣来帮助学生记忆。“(一)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谋暴利,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二)1840鸦片战,琦善与英搞谈判,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款,《南京条约》割香港,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歌谣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是语文元素的集中体现。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背诵歌谣,不仅琅琅上口,合辙押韵,而且记忆效果明显,减轻了学生学业负担。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融入语文元素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历史教学应努力探寻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结合点,既增强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又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为新时期历史课程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参考文献
1.张长东 浅论初中历史教学和语文教学的整合《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年 第3期 2.张风云 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基础教育论坛》2012年 第6期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小议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 阅读理解 知识网络 学习公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095-01
据我市教育局统计,在近几年高考中,文科综合中历史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在三科中都是最低的,老师和学生为此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学好这门学科?经常听到文科班学生抱怨历史科难学,即使将教材看几遍,收获也不是很多。总觉得打开书好像什么都知道,合上书就糊涂了。或者是教材背得很熟,但考试成绩却总是不理想等等,似乎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这正反映出我们学生没有掌握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如何学习历史,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阅读理解教材,构建知识网络
阅读课本注重对历史基本知识准确、熟练把握。一是由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即理清本节标题与各目之间、各目与各目之间、一目中每自然段之间、各要点之间的关系一一列出,整理出本节的提纲。二是由零散到完整、从部分到全部:将散落的知识点归纳概括成知识链。如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意义等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事件,几个相关的历史事件形成某一阶段的特征。三是记忆课本中的关键性定性词、句。如“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深化”等句子中的关键词“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不断深化”等定性句子要背死记硬。课本上对它们已有了准确的概括,考试时只需要背出来就行了,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保证有较高的得分率。学习历史的同学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即内容太多不好记忆,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诀的形式。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名称则可编为: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十国:南、北、汉、闽、楚、吴,南唐南平前后蜀,还有吴越毋疏忽。尤其是时间和会议、条约的内容,在考试的时候经常出现混淆知识的现象。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历史知识都必须死记硬背的,如果我们能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些知识是非常好记的。如《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我们只要用“公开行贿、天经地义”八个字就可掌握。可采用干支纪年法,10个天干与0~9十个阿拉伯数字一一对应,如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个位为“4”,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个位为“1”,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个位为“8”,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够更好记住设计事件发生的时间。当然历史知识记忆的方法很多,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细心总结,熟练应用,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一定会大有裨益。
2 准确掌握历史概念,多角度理解历史事件
近几年的高考题,特别是选择题,很多同学感到与平时学的知识没多大关系,似乎平时学与不学没什么区别,其实是他们对历史事件和概念的理解不准确和深入。要学会理解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内在联系。中国近代的变化与世界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也是全面了理解及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下面举个例子来说,如“五四”运动就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要从国际角度分析就是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而从国内角度分析就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北洋军阀统治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卖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巴黎外交失败引起了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而“五四”运动的条件包括:先从内部条件的经济条件来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阶级)条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民主科学思想的指导;再从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出路,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每一个知识点都要通过不同的角度来采取设问,虽然回答的角度有所不同,但都是一个史实,所以我们要全面分析每一个历史的知识。这样就能实现对历史事件的融会贯通,做到“死去活来,得意忘形”(即超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能灵活运用,得其真意而忘记单个知识点)。
3 通过公式来牢固掌握学习
历史背景的原因和目的:
历史背景包含了:(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如:甲午中日战争背景:第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3)思想:向西方学习。第二,国际:(1)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2)政治:瓜分狂潮。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第一,国内:(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2)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3)思想:列宁主义指导。第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原因深度分为: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3)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历史启发式教学小议 篇4
正问启发——强化教学重点和疑点。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 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一些要害问题而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教师的提问要问到点子上, 要有一定的分量, 也要难易适中, 有利于师生间产生共鸣, 同时, 也给学生指出了正确的思考方法, 从正确的立场分析回答问题。例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点《权利法案》的颁布时, 提出 (1) 这个法案限制了谁的的权力? (2) 这个法案又保证了谁的权力? (3) 这种政治体制被称作什么? (4) 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的提问, 不仅使学生懂得了, 通过英国资产阶级, 英国不仅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同时又说明了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教师单纯地讲, 学生单纯地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提高了教学质量学习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反问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 从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 教科书指出:“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 英国决定发动鸦片战争。”对此教师可以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 有的讲禁烟是借口, 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 或者直接发动鸦片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的国际、国内情况决定。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 进一步指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是什么?〇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 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是什么?林则徐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观察启发———培养学生开动大脑、勤于动手的能力。就是利用电影、图表、图片模型等静态教具, 增强对学生的直观形象的渲染, 形成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表象和形象思维。例如:讲《新航路的开辟》时, 让学生观察《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然后教师提问: (1) 世界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及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在哪儿? (2) 为什么哥伦布称当地居民叫印第安人? (3) 加勒比海群岛为什么又被称为西印度群岛? (4) 请同学们亲自画一画《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
情趣启发———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 只有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孔子也曾经说过:“学之, 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为之。”可见, 是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 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进入欢乐有趣的学习状态之中, 从而开动学习的效率。例如:讲《美国独立战争》时, 首先出示美国国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然后教师提问 (1) 美国国旗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 国旗上面的横条和小星分别代表什么? (3) 200多年前的北美大陆是在哪个国家的统治之下? (4) 北美13个殖民地是如何摆脱宗主国的统治而获得独立的?通过这样层层设问、环环相扣, 逐步导入新课, 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又使学生愉快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创设疑难———以疑激思。问题是启发创造能力的兴奋源。“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教学要求设计易难, 创设问题情景。例如:在讲述早期维新派的出现时, 可让学生作如下思考 (1) 中国近代史始于何时? (2) 洋务运动是否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呢? (3) 甲午战争失败, 是否意味着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错了呢? (4) 同时期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取得了成功?通过这些难易程度不同的疑难情境的创设, 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展现出来,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深化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也得到培养。
创设讨论情境———以说促思。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也是思维的结果, 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 给学生创造更多自由讨论的机会。学生在自由讨论时, 他们的大脑总是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讨论激烈时, 学生的智力达到平时难以出现的超长状态, 还不时闪现出创造的火花。例如:让学生讨论有关抗日战争的问题。 (1) 抗日战争何时爆发?何时结束? (2) 战争给亚洲各国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3) 今天, 日本军国主义的表现如何? (4) 钓鱼岛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问题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积极踊跃的讨论, 配之于教师精心的准备和耐心的诱导、启发, 学生既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又增长了见识。同时, 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培养, 思维能力得到了锤炼。
小议高中历史课程的情境教学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程教学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71
历史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科目,不仅担负着传授历史知识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的灌输和培养,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引导和启发之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思想情感,在提升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
想要达到上述的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有效的历史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扩展学生的历史专业知识储备,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关的历史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影响和感染之下,真正的进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体会蕴含在历史知识之中的情感因素,在加深学生的历史认知的同时,激发起学生的情感理解和情感共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历史课程专业素养。可以说,教学情境的设置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发挥着重要的教学作用,应该受到高中历史任课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传统历史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桎梏,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在情景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教学问题和教学缺陷,影响了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以及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从整体上来看,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时,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很少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营造,而是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历史教学步骤,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历史知识点的讲述和灌输,有些教师即使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对于教学情境认识的不足和片面性,导致教师所创设的历史课程教学情境,脱离了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割裂了教学情境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存在生搬硬套的情境创设情况,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忽视了对历史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展开,从而影响了历史课程情境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改进。那么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使情境教学能够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教学作用,有效的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历史课程的情境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创设学生能够理解到和体会到的教学情境,拉近课程教学情境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避免无效教学情境的营造。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历史知识看起来很好理解,但是实际运用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给学生造成不小的理解和学习障碍。高中阶段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和积累作为基础,但是对于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而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历史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和差距性,每个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
很多教师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时,习惯于运用和借鉴他人的情景教学成果,而不是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具体历史课程学习能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种一味的借鉴他人的情景教学模式,一方面会导致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影响情景教学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还会给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增加不必要的学习难度和学习障碍,打击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动性,使学生逐渐丧失对教学情境进行探索和体会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学习情绪。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营造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出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情境,避免教学情境脱离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使学生在面对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情境时,根本无法真正的融入其中,体会不到教师的教学用心以及教学内容的指向性,从而导致课程教学时间的浪费,影响学生历史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改进和提升。
其次,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教师应该拓宽自己的情境创设范畴,丰富自身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和手段有很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进,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更是因此具有了无限操作性和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情境创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进行相关历史图片的展示和播放,使学生能够在观看历史图片的过程中,消除自身和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隔膜和距离感,利用图片直观形象的教学特点,将学生拉回特定的历史时期之中,使学生在进行历史课程学习时形成一种历史真实感,拉近历史知识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印象。
除了利用图片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营造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歌曲的形式,进行教学情境的营造和渲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和历史事实,并且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相关音乐和歌曲的选择和播放,使教学内容和歌曲的旋律、意蕴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九一八事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使学生在歌曲的曲调和歌词中,多方位的感受其中涌动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受到音乐的鼓舞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融入教学情境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解析。
最后,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课程教学情境的营造和创设之中,鼓励学生根据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自己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和表演,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教学情境营造的重要组成环节,使学生在亲身体会和演绎的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其中,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挖掘。
历史教学方法之小议 篇6
一、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1.丰富、拓展教学资源。
历史, 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学生了解世界、 启发人生的工具。 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师来说,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无法适应当时教学的要求, 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死板, 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枯燥。 历史图片的运用可以丰富教学资源, 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成了高中历史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
2.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中生的课程比较多且学业比较繁重, 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历史教学变得丰富而多彩,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对当前无味的课堂环境进行优化。
3.深化历史教学知识。
历史, 简单来说就是对过去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总结。 一幅又一幅历史图片就是历史的缩写。 面对高中历史教材中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 历史图片可以将一些冗长的、理论性强的文字定格在精美的图片当中, 让学生通过历史图片进行学习、理解, 优化对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和形象记忆, 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突出主题。
当前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也有关实用性强、直观等特点。 有利于学生正确定位历史并掌握内涵, 并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学习的印象。 在历史教材上大量运用插图作为内容补充, 体现了图片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图片突出课程的主题性。
例1, 在学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课时, 课程内容过于理论, 但图片运用了开国大典的历史照片, 如图1所示:
此图片选用标志新中国的诞生, 社会主义开展新的历程。同时, 在课后的问题里, 也设置了插图, 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兴趣与热情。
2.提高对课文内容的解读能力。
历史图片选择是和课文内容相连的, 运用历史图片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学习印象。 历史虽然不可以重现, 但在其进程中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根据。高中历史教学中, 运用多样的图片可以重现历史场景, 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度。
例2, 在学习有关鸦片战争中, 可利用课文中的“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场景”图片, 如图2所示:
通过此图片, 将中、 英双方代表脸上的不同表情进行分析、描述, 可以充分展现出此条约的不平等性, 也可直接、自然引入近代我们国家所受到的屈辱历史及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 把中国如何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展现得一览无余。
3.课堂导入的运用。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所不可少的环节, 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导入环境对于强化教学效果作用极大。 比如在学习启蒙运动时期对理性的追求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启蒙时期的典型画作, 以图片方式进行导入, 把一些抽象的文字加上优美图片展现, 展现出艺术品的精华, 并缩短课文和学生间的距离。
三、对教师的教学建议
1.运用历史图片时要有针对性。
图片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应该能让教学更加精彩, 但是因为教学时间有限, 无法将所有图片都当成教学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 对需要用到的图片教师要心里有数, 结合课堂需求选择性地运用。
2.在运用图片时注意启发学生。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只是对图片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而大脑未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则无法达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资源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图片史料认真观察, 设计一些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习效率。
3.引导学生发现隐性知识。
历史图片作为历史组成, 不但要提升图片功能, 而且要注意挖掘表态图片资料背后的信息, 培养对图片资料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 教师要对图片资料进行说明、补充。 通过解说引导学生对图片更深层次地解读, 并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综上, 教学方法各种各样, 把不同历史图片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 所运用的方法不同, 其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在教学中, 将历史图片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这也是将新课程教育理念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成功尝试。 从这里可以看出, 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各式历史图片, 开展积极、有效的历史教学, 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正确选择教材中的历史图片, 充分发挥图片的教学价值, 从而进一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郭辉朋.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图片有效运用的研究[J].学周刊, 2015, 07:80-81.
[2]陆有美.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0:158-159.
小议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7
一、要注意教师自身的涵养, 注意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
“在给学生一碗水时, 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历史学科从古到今无所不包,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基础,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过渡阶段, 喜欢探索, 这又给我们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必须同时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涵养, 能通古博今, 从历史经验教训联系到当今国际政治的兴衰, 从宗教信仰的产生联系到巴以冲突, 从2000多年的封建思想禁锢畅谈中国改革开放的美好前景等, 使学生感到历史知识领域是如此的浩瀚无际, 但又贴近现实, 促使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 教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因此, 教师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带着对你的敬与爱来参与学习。这样, 学生不但热情高, 而且学得快。
二、利用教学艺术激励学生, 通过导入设计引导学生。
历史教学中导入设计很重要, 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 激起他们的兴趣, 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现实教学中, 历史课传统的导入法设计多为新旧联系式, 即采用复习法, 复习旧课而引入新课, 这样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 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 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 但有时显得平淡呆板而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我常常使用以下导入方法, 效果往往不错:
1、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讲《两汉与匈奴的和战》这一课时, 我提出问题:
“现在各类比赛中的第一名被称为冠军, 那同学们知道这冠军的称呼从何而来呢?”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兴趣, 然后我就指出:这冠军的称呼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历史人物──霍去病有关, 那为什么有关呢?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就能知道了。通过这样的导入, 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吸收了他们的注意力, 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解答, 上课就认真听讲,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插图图像, 增强直观性。
对初中学生而言, 形象直观的材料, 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 教学效果更好。如在讲述《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时, 先用幻灯投影出秦的疆域图, 再投影出现在我国的区域图, 然后又投影西汉的疆域, 请学生相互比较, 然后我们指出在西汉统治时, 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就已经都是西汉的统治范围, 这一地区是在西汉统治时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 被称之为“西域”。那西域又是怎样在两汉时期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呢?通过本课的讲述, 我们就能知道原因。这样的导入, 既联系了地理知识, 把历史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 起到较好的效果。
3、对于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
位的初中学生, 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将历史理论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 以上的几种导入法, 目的都是为了使中学历史融入趣味, 方法多种多样, 只要遵循一个原则, 使学生听得懂, 感兴趣。
三、努力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 大胆创新
历史教师应从历史学科的本身特征和初中生年龄结构的特征这两方面着手, 着力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事件构成的, 而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都喜欢听新奇趣味的故事。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与教材有关的历史故事, 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让学生始终在一种愉悦的情境中学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教学提供了声像兼备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先进手段来重现作古的历史, 从而让我们的历史学科更具活力, 以激发学生兴趣, 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譬如, 在学习“三国”、“二次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都可以运用这种先进手段, 且这种手段是极易做到的。
四、化繁为易
中学历史知识有些可以用技巧来记忆, 如有关隋大运河可用一、二、三、四、五来记 (一个中心、两个端点、三百万民工、四段运河、沟通五大水系) 。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只要我们善于发掘, 合理运用, 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又节省时间, 同时增加了历史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
小议语言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篇8
首先, 饱含激情、慷慨激昂、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能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如2011年在讲授党的历史时, 我运用了排比的句式, 以饱含激情的语气, 用抑扬顿挫的语调, 用慷慨激昂的声势作了总结“九十载艰苦卓绝, 披肝沥胆;九十载披荆斩棘, 筚路蓝缕;九十载风雨兼程, 继往开来。九十年的丰功伟绩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共同见证。我们不能忘记, 那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遵义会议和关系国家建设发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正是这两次伟大转折, 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我们不能忘记, 那世所罕见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是他将革命的火种洒遍神州大地;我们不能忘记, 那翻身做主人的人民, 用独轮车为前线将士送水送粮的场景;我们不能忘记, 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为了不被扼杀在摇篮中而进行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 是他为新中国的后续发展铺就了一条政治坦途。”这样就增强了历史课程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学生都屏气凝神, 也沉浸在这种氛围中, 增强了爱党意识。在讲到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时, 我铿锵有力地讲出当年“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 勿为瓦全”、“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等口号, 并辅以手势等酣畅淋漓地讲解了五四青年学生们痛打章宗祥和“火烧赵家楼”事件, 学生面面对视而笑, 口中纷纷振振有词地说“对”, 展示了开心的笑容。在讲到五四运动的胜利结果时, 有些平日比较活跃的学生激动地站了起来, 大声说“好”, 双手高举做着胜利的“V”形手势。整个课堂都沉浸在当年的气氛中, 可谓热血沸腾, 我发现处于叛逆期的学生原本是如此爱国。在讲鸦片战争之后的历史时, 我说各种不平等条约就像毒蛇一样缠着腐败无能的清政府, 它又像吸血虫一样吮吸着中国人民的血汗。讲到抗日战争时, 我用低沉凝重的语调讲述了当年的南京大屠杀, 声音跌宕起伏, 讲奸佞当道, 讲百姓遭殃, 学生嘘声一片。
其次, 富于情趣、文采飞扬、词语讲究的语言表达能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华文明的兴趣和热爱。要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千变万化的历史环境, 描述历史事实, 使历史语言富于情趣和文采。在讲授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文明时, 我是这样给学生描述的:“中国, 一个像太阳一样冉冉升起的东方国家, 她历经了五千多年的沧桑,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有举世瞩目的盛唐文明, 有横跨欧亚的元朝疆域, 我们伟大祖国母亲的文治武功, 在古代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可以与之比拟。可是, 到了清朝后期, 大清国门竟然被英国的大炮轻易轰开, 泱泱大国竟然成为了东亚病夫, 忍气吞声, 任凭一些小国家在自己国土上肆意非为。一个曾著出《孙子兵法》的泱泱大国, 在近百年时间里竟遭受被迫签订两百多个不平等条约的奇耻大辱。为什么会有这种愧对祖先的遗憾……”学生们个个静心倾听, 走进了我的思想王国。在讲述唐诗宋词的辉煌时期, 我不只是简要介绍其代表作的名称, 同时深入解读其中的一些传诵千古的名篇, 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以此鼓励学生立大志、走大道、不畏难;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以此引导学生要有关怀、有境界;如苏轼的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 我全词解读, 讲解该词的雄浑苍凉、大气磅礴, 讲解该词所描绘的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 讲解该词的三位一体, 融景物、人事、哲理于一体, 以令学生在品读中体悟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如岳飞的《满江红》, 我使用了裂石云崩、江河直泄、义愤填膺、英雄本色、满腔忠义、荡气回肠、扼腕痛惜等词语, 并讲到岳飞视功名如粪土、视国家利益为至上的高尚情操,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引导学生领略诗词的真正内涵的同时, 我注重强调作者的个人境遇和情绪以及作者创作诗词的社会背景, 以激励学生学习古代先贤志士的高洁品格、坚韧意志、非凡志向。学生反映说“以前每次一学诗词就头疼, 因为老师总是让背下来, 不喜欢背诗词, 但是现在却感觉越来越喜欢诗词了, 也不再感觉背诗词是一种负担了。”这大概是学生对诗词的热爱、对诗词所蕴含的伟大精神的热爱、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已经开始深入内心了吧。
历史课程非常重要, 有句话叫“与灭其国, 先灭其史”。但是历史课程中的大量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如何消除死记硬背现象, 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如何培育学生高贵的人格品质, 历史教师不妨从语言的角度认真备课, 当然, 恰到好处的语言背后一定是需要更多努力和心血的。
摘要:语言是历史教师教学的基本手段, 语言在历史教学中能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增强历史知识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教学过程中, 正确使用语调、节奏、语气和词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 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华文明的兴趣和热爱。
历史教学方法之小议 篇9
一、说文解字概述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因此,历史课程的教学也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一些中国古代文化、经济、政治知识。在历史长河中,汉字从最初的象形发展到最终的简体汉字,体现的不仅是人类的智慧,更多还是古代文化的演变以及人类的进步因此,如果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开展说文解字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历史教材内容,还会增加历史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高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历史教师仍是习惯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历史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还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因此,如何发挥历史的趣味性,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逐渐成为现代历史课堂改革的重点。其实,如果高一历史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有很多历史知识与我国古代的象形文字是关联的,通过讲解文字发展史来讲解古代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知识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二、高一历史教学中说文解字的实例
1. 宗字
我国古代最早提高宗法制度的是西周,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西周的宗法制度可概括为一句话即“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因此,历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宗字的演变,来帮助学生理解宗法制。
首先,通过观察宗字的古代写法,可以发现宗字主要是上部分的屋檐和内部的牌子组成,也就是说宗字是从祭祀牌位事件演化而来的。那么其先人和后代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另外,宗字也显示出后人对先人的祭拜是一种尊重先人缅怀先人的方式。总之,宗字直观的说明了古代宗法制度主要是应用在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之中。这样通过研究宗字的形成,就能使学生很快理解宗法制度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古代大家族之间繁杂的关系。由此可见,利用说文解字有利于学生形象化的理解历史知识。尤其是高一历史的知识深度比较广,高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并不成熟,对于很多历史知识也只能理解表面意思,而看不到其深刻的内涵。因此,高一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象形文字,通过文字解释来让学生理解历史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无穷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2. 男字
从田,从力即是男。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也有“甲”“刀”的形意。男,和平时是劳力,战争时是士兵。本义男人,与“女”相对。另外,在我国古代封建制度中,男字也代表着地位。可查证的用男字表示爵位的朝代是商。《礼记·王制》中曾指出:“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可见,男字在我国古代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但是从男字的组成来看,男主要是表示在田中劳作的人,这是符合我国古代史农业发展史的。
我国古代的经济命脉是农业,在当时自然生态环境下,田地的劳作主要是依靠男子。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重男轻女思想形成的主要根本原因。但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不再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来源,并且女性也能够养家。这也就是现代社会重男轻女思想逐渐消亡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通过分析男字组成,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我国古代主要的经济发展以及当时社会制度形成的主要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高一历史教师在讲授古代经济史、文化史时,就可以通过说文解字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城市
《吴越春秋》一书有这样的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世本·作篇》记载:颛顼时“祝融作市”。也就是说所谓城市就是指保护人们、供人们交易的场所。并且《说文解字》中也曾提到:市,买卖所之也。市有垣,从冂,从乛,乛,古文及象物相及也,之省声。因此,通过解释城市二字的演变史,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古代经济是伴随城市形成而出现的。
从早期的古代书籍中,可以看出城与市本身是没有内在联系的。城主要是保护原住居民,而市则是作为交易的场所。也就是说有城不代表有市。在唐朝,市字才正式进入历史文化的舞台中,但两者在这是也只是在概念有所区别。一直到宋朝,城与市正式分开,市即市坊,城即城郭。也就是在宋朝时期,我国古代的经济有了显著性的变化。由此可见,从城市两字的发展就能够看出我国古代经济的演变。并且这样也会让学生理解我国古代的经济史。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重视说文解字,并将其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这样不仅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总结
综上所述,如何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衡量一个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将说文解字融入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充分发挥出历史学科本身独有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这不仅是新课改深入推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体系不断发展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梁陈芳.高一历史教学中的“说文解字”[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124
[2]武莹莹.中学历史教材中经部史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方法小议 篇10
关键词:预习;听课;复习;考试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融合了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也包括课堂学習方法,如何在历史与社会中学科把握课堂,静心学习,从而达到育人的教育目标呢?
一、为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学习也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逐步进行。首先要做好预习。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讲,每节新课都要求预习,预习基本课程,预习要达到的课程目标。预习的方法可以自行,也可以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抽查预习情况。预习的思路是要求学生带问题找到答案,明确疑点、难点和重点。其次就是对学习的主题进行资源准备,一是广泛猎取内容,拓宽知识面。再次是沿着教材,深挖主题资源,起到强化主题、深化含义的目的。
二、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和社会学科尚未作为重点考试学科,客观上不被教师、学生重视,但其辅助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此背景下必须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按照教师的课程安排,完成整个教学程序,不要以为教师的讲解没有效果,或者对教师的讲解方式进行质疑,对学生来讲,按部就班听好课,是第一要素。其次是积极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引导角色,更要重视师生互动,更在于学生动起来,那就是要思考、要行动、要提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
三、注意课后复习和总结
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趁热打铁”,那就是复习,历史与社会知识比较繁杂,遗忘也是常见的,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复习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回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比如看笔记,与同学互相提问等,总之,要在第一时间再次复习本节内容。二是重视阶段复习。阶段复习可以解决各部分知识与之间的联系,对于历史社会来讲也就是从全局来对历史事件、概念、原理进行梳理,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四、培养整理课外知识的习惯
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历史社会知识更是既久远,又更新,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人物、时事、现实社会问题分析、归纳。要培养学生关注当前历史社会现象,总结社会结论的习惯。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书籍、网站,指导学生收集信息,也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课外内容,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历史教学方法之小议 篇11
一、注重教师修养:以细节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有一些与课堂不和谐的举动:大声呵斥窃窃私语的学生、不经意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故意刁难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冷嘲热讽以及下课“拖堂”等。虽是一些小细节, 但却影响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其实, 教学中教师的修养体现远远不止这些, 它有时候甚至小到课堂上老师在教室中的站姿、一个眼神、一个姿势、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说话的口气等, 这些细节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师生关系、课堂氛围、课堂质量等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修养加以关注, 于细微处感染学生, 时刻注意向学生传递一种关切、尊重、平等、期待和信任的信息。比如, 课堂提问时,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直言, 精心呵护学生的奇思异想;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 并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温暖的眼神和热情的鼓励, 从而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 在愉悦平等的师生关系下健康成长。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新课程理念的“真意”在教学行为的细微之处得以展现。
二、优化教学资源:以细节打动学生
历史本身是具体的、生动的、有血有肉的, 正如李大钊在《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所说:“历史是整个的、有生命的、进步的东西。”如何让活生生的历史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 这对历史老师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历史教学内容怎样才能以精彩的细节打动人心呢?应该从关注一些历史细节入手,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拓展教材, 用细节丰富历史情境。司马迁写的《史记》, 里面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们叙述历史也应如此。但由于中学历史教材的一些局限性, 历史就“变味”了:历史人物的出现往往是“闪现式”的, 形象干瘪, 历史情节也如“剔光了肉的排骨”, 啃不出什么味来, 根本没有什么曲折生动、耐人寻味可言。要将平铺直叙的历史讲生动,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拓展教材, 挖掘历史的真实情景, 对组成历史的人物、情节、场景等作一些合理的细节补充, 由此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感悟历史的真谛。比如讲辜鸿铭时可以告诉学生:他生在南洋, 学在西洋, 婚在东洋, 官在北洋, 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 是把中国的《论语》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人。但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五四期间却梳着小辫子走进了北京大学的课堂, 这样就将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仅可以让历史人物不再干瘪, 而且还可以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 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 让学生由此融入历史, 感悟历史。
(2) 联系现实, 用细节增强历史时代感。一提起历史有人就想起“老古董”, 认为历史与现实很远。对于热情奔放的学生来说, 让他们感觉亲切的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以, 要让历史课吸引学生, 我们就要构建起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让现实与历史进行对话。此外, 历史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就必须面向社会。社会生活纷繁复杂, 要营造贴近生活的历史课堂, 需要我们对现实社会生活题材加以挖掘, 将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细节引入课堂, 赋予历史知识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讲改革开放, 可让学生走访亲朋, 收集、整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 让学生真正认同人们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评价;讲关于西藏的历史, 可将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的有关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真实感受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将现实社会生活的细节引入课堂, 不仅可以让历史的课堂充满现实的魅力, 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 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3) 画龙点睛, 用细节精心点缀课堂。细节很受学生欢迎, 但再好的东西也应使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否则会“过犹不及”。要让细节发挥最佳效果则要注意细节的使用:首先, 要保证选用细节的科学性。史学以真实为前提, 每一位历史教学者都应当“尽量真实地把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 能让历史生动的细节应当来自于可靠的、有考证的或者是权威的学术资料。不能对学生投其所好地随意想象、编造、拼凑细节, 那样的细节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教师在平时应广泛阅读, 做个收集史料的有心人, 保证选用细节的科学性。其次, 将关键的细节用在关键之处。与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等有关的历史细节总有不少, 但是, 一堂课40分钟是有限的, 有限的时间里要把众多的细节都用上不可能, 因此细节的筛选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应当围绕教学目的选择与教学重点紧密相关的最典型的细节。
【历史教学方法之小议】推荐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之重点09-24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09-16
历史课堂教学之导入语10-05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之我见11-07
历史图片中学历史教学08-10
案例教学历史教学09-26
历史教学方法06-26
情境教学与历史教学08-18
历史教学探索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