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共10篇)
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 篇1
一、创设情境体验生活,构建活跃的历史舞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构建认知结构。历史知识是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写照,并且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历史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应该在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具有历史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产生情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历史就在我身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内化文本知识。例如:在教学”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时,我用多媒体表示”干栏式房屋“与”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两幅图,再观看水稻与粟的实物图。学生感受到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培植水稻与粟,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巨大贡献,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拉近了古老的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这样,原本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变得”活跃“。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要积极展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时事素材,抓住知识的切入点,通过设计鲜活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点。
二、多媒体践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践行生活情境,就经常借助多媒体进行,很受广大学生欢迎。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时,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引入话题:”大家都看过电影《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是一段难忘的、屈辱的历史,虽然那次海战失败了,却留给我们一段沉重的历史反思。“随着多媒体视频的播放,教室里瞬间陷入了沉默,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变化:有愤怒也有欣喜;有失落也有希望。尤其是看到邓世昌英勇就义的时候,很多同学激动地站了起来。播完视频后,学生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欲言又止。看到这种情形,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对这部电影都很熟悉,我们观看电影后对其中的片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请大家打开课本。由于受到视频播放的影响,学生学习新课时都非常认真,取得了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巧设问题体会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上课时通过提出疑问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设置的疑问要有一定的技巧,如何巧妙设问才能让学生进入角色?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从而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我们要巧妙设计问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例如:讲到”南京大屠杀“时,就当时的历史事实与中日关系的现状,尤其是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事实,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日本为什么要篡改历史教科书?(2)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最想对日本首相讲什么?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很感兴趣,积极回答。他们有的认为这是日本想掩盖历史的真相,不愿意把真相让下一代知道;有的学生认为日本没有对军国主义进行认真反省,中国要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日本人民搞好关系,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世界人民都强烈反对战争,争取和平,希望日本的当政者不要违背人民的意愿;日本政府必须向中国人民道歉,必须对曾经严重伤害过的中国人民负责。由对此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探究意识被激发了,对战争更加厌恶,感悟更深。
四、调动学生多感官,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以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宰,常常不自觉地以教师的认知规律取代学生的认知规律。今天,我们终于发现这种判断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工作者改变的不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教师所做的,全都要学生自己完成。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怎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呢?这就要求学生”动“起来。我们不妨这样尝试:①让学生查一查。课文中许多内容涉及地名、方位、周边环境、历史背景等,如”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前要让学生首先查阅地理图册、社会等教材资料,了解有关知识介绍,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②让学生做一做。课文中介绍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但抽象的解释很多,学生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时,不妨让学生做个实验,把自然学科同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如:讲”北京人“时,让一个学生描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一个人表演;介绍”宋代哥窑“时,让学生用玻璃球做实验,这样学生不仅动手还动脑思考,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培养。
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 篇2
一、作业前置, 提出预习思考题
历史学科在高中课程的地位虽然很重要, 但比起语数外理化生来说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比较容易的, 因此, 历史课时往往比较少, 要完成教学任务, 对教师来说时间非常紧。所以, 要将作业前置, 并提出预习课文的思考题, 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前置作业并不是加重学生的负担, 只是让学生有具体目标的预习教材, 所以有学生配套的基础训练就行了。但是教师布置的思考题要有针对性,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上课时再组织学生讨论探究, 教师加以点拨。如在教授《辛亥革命》这一课时, 内容多, 一般要两课时, 但我用一课时就完成了, 也就是课前布置三个思考题:1.辛亥革命能够发生, 具备了哪些条件?2.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 它体现了资产阶级宣扬的哪些民主精神?3.我们应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二、课堂引导, 主动探究
短暂的课堂四十分钟, 要把时间交给学生, 又要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是教学的关键环节了。
1. 精心设问, 自主阅读
高一学生刚从初中走过来, 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自主学习在初中也尝试过, 所以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是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方向和思维方式不是太了解, 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 而不是放羊式的自学。首先是如何自主阅读教材, 就要给他以指导, 在短暂的几分钟内要让学生阅有所得, 就得给他们比较明确的阅读目标。比如《辛亥革命》的第一目小标题就是“武昌起义”四个字, 我就给学生提出了两个目标:本子目一是讲述了辛亥革命的条件, 二是讲述了辛亥革命的经过。“哪些条件”又通过电子屏幕打出题纲, 引导学生从经济条件、阶级条件、组织和干部条件、军事准备、革命时机等方面去阅读这一目。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 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初步检查阅读的效果, 并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 尝试让学生代表去讲授这一子目的内容, 时间可以控制在五分钟之内, 让学生有成就感。有的放矢, 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完成了这一目的教学任务。
2.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每一堂课都会有重点,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 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 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 讨论时间为十分钟左右。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 大家摆事实, 讲道理, 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 这样, 开阔了思路, 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 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 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 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 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比如探究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我就让学生开展辩论, 在友好的辩论中认识了这一场伟大的革命的确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要把握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就要加以指导和提示, 比如就辛亥革命的成败可以从它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革命的结局入手分析, 并尝试讨论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分组让学生辩论。
3. 思考归纳, 深化认识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 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 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 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 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 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 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 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 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 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 效率会越来越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 (一) 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 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地分析评价, 切忌理论、史实“两张皮”或生拉硬扯。 (二) 精:话要讲在点子上, 有穿透力, 切忌冗长, 拖泥带水。这两点, 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 烂熟于心, 举一反三, 加以运用。最后要强调学生记好笔记, 理清知识体系。
三、合理评价, 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没有评价, 也就没有对学生成果的认同, 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其实谈到评价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不要考虑得很复杂, 教师一句肯定也是评价。另外也可以把高中学习的学分制纳入课堂评价中, 按学分制的要求可以设三个档次:优秀、良好、合格。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给他个人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成果也可以集体享受记分的评价, 不过评价中应该以肯定鼓励为主。
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 篇3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留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不得要领,抓不住“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
写评注,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美国独立战争经过时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6条批注:①莱克星顿枪声(开始);②大陆会议召开(建军);③《独立宣言》发表(建国);④萨拉托加战役(转折);⑤约克镇投降(胜利);⑥英美签订和约(结束)。这6条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提纲及6件大事。在书上作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学生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也可以突出要点,把书由“厚”读“薄”;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复习效果。
课堂上学生还要在笔记本上记教师的板书。板书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在读书方法上可以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一面好的板书,能揭示教材的内在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立体化、微型化,可视为教材的“再创造、再浓缩”。也可视为教师钻研教材的读书笔记。所以这种板书不仅是一堂优质课的一面镜子,也是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形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样板。抄板书也是阅读课不可缺少的环节。
高一历史学习方法新生 篇4
一.高一历史学习方法新生
一、有目的的阅读
阅读教材目录以把握整体知识框架,这是在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前提;阅读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这是在微观上把握历史;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有助于对主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综观近高考题,教材小字名义上是阅读教材,不做考试要求,而实际高考大纲中却强调把握知识体系,意即在知识系统中的内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题中总不断出现小字部分内容。因此在阅读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释和图表内容都纳入到知识体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复习,完整把握历史知识。
二、充分理解记忆
第一,要理解记忆,不要单纯地机械记忆。
第二,要在整体知识的联系中记忆,不要零星孤立地记忆。历史知识是互相联系的,如因果联系、并列联系、对比联系等。将历史知识分类归纳在一起,形成知识链,记忆更深刻牢固。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繁杂,最易记混记错,但将其分为割地、赔款、通商、关税、军事和宗教等类别归纳记忆,则效果大不相同。
三、正确理解分析
一要正确分析历史结论。如前所述。
二要正确认识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史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评价问题,教材中并未明确表述,但在讲秦汉统一的实现和巩固过程中,在秦汉、隋唐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每分析其成因时都要提到国家统一强盛,强大的中央集权无疑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所以封建社会前期这一制度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文化专制,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科技落后于西方,显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整个社会进步,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三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横向关联与纵向归类相结合。
四、有效准确的运用
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准确的历史知识,还要在做题中学会正确运用已有知识。
有的同学自认为书读得已经很熟,但一做选择题就错误多多,这除了没有真正掌握好知识的原因外,还有不认真审题,不会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对号甄别判断的因素。要做好选择题首先要在阅读题干的过程中,全面弄清问题中每句话、每一个关键词语的要求,再在选项中逐一对号判断即可顺利找出正确答案。
二.历史记忆力方法
1.分段。先阅读课本,并按要素进行分段,如将一段段文字分解成背景(远因)、近因、进程(事件)、内容(措施)、影响等历史因素。因为历史一般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书中讲述的前一件事情的影响或者结果就是后一件事情的原因或导火线,通过分出各个要素,就可以看出其中的条理性,把历史真正连成一条线了。
2.浓缩内容。把分成一段段的内容浓缩成简短的内容。比如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就可以浓缩成打破垄断、提高素质、加强集权和扩大基础这16个字。“打破垄断”是指打破的世家大族对官吏选拔的垄断。“提高素质”是指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通过归纳,用几句话就可以把这个制度影响说清楚。为了方便记忆,同学们可以把归纳的内容写在书页的相应空白处。
3.浏览背记。最后再浏览一遍课本,只看归纳的要点,如果看到要点可以回忆出它所指的意思,就说明已经记住这个知识点了。
三.三个历史学观
新课标历史题重在探究
近年来的新课标高考历史试题体现了“观察”、“考察”、“研究”的近代历史学特征,背历史事件、记忆历史结论的时代已结束,迎来了探究历史的新高考。现在的高考历史试题设计,表现为要考生通过一套历史思维的方法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考生自己推论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经过与结论,新课标高考表述为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测量。
朝四个方向思考历史问题
实践中,有的考生越是到考前越是对做历史题没有底气,甚者无从下手,其原因就出在历史思维取向不清。历史思维有四个取向:即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对历史事件做合乎逻辑的解释的方向思考问题;从人性的方向思考问题;从经验的或与经验相联系的推理及对有关系的历史现象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从社会和文化是渐进的、一贯的进步方向思考问题,即历史思维的史学科学化、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历史进步观取向。有了这样的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做题就有头绪。
以公认史学观评判事物
历史事件的评判是有标准的,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地认识全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科学的阶级性、辩证的历史进步观;全球史观是指突破西方学术界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或称“西欧中心论”、“欧美中心论”和“西方中心论”)的限制为特征,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要把某个地区或国家放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来考察;文明史观是指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高一历史学习的三大指导方法 篇5
1、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特征。改变了过往以通史为主线的编写思路,形成《政治历程》《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三本必修教材和《***思想》《社会改革》《历史人物《文化遗产》《世界战争》等选修教材,在完成学业水平考试后,文科生学习选修的部分内容,理科生不学习选修部分。这是一种按照社会发展内容的类别编写的教材,它不是时序为主线,并打破了国与国的界限,来人是全人类在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成果。所以,构成了同类内容集中的特点。缺点是,由于割裂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直接联系,使我们在认知题目时,需要把学习过的知识经常反馈到脑海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相应的学习方法。
2、高中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对于一个从中学毕业的中国人和中国走进世界这样的潮流面前,历史课程设置的目标,就在于培养每一位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的技能,更应该具备灵敏而深刻的思维,全面而富有哲理的洞悉能力。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辨别是非的态度等.。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中,有许多研讨课、探究课等,积极参与在当时是辛苦的,但却成为我们高中历史课程“晋级”的台阶。
认识了高中学习的目标,就等于认识了你应该具备的能力要求、学习要求,这样在学习中,力争按照这样的目标,自觉、主动地训练自己。
3、高中教材的版本达到了四种,所以,从直面高考的角度看,不可能只依据我们学习的这一版本,只能依据《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具有的功能、特点和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学科体系、学科观点等。这就给我提出了学习的一方面任务:既要记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又不能像初中学习那样死记;既要知道事物的表象,又要分析、研究、解析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既要会读材料,更要会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整合解答题目。既要有课内知识,还要有课外知识为视野。有利之处是,高考已经排斥了直白性的问题,所以不需要单纯背诵。减少了学习进场中的机械性。
4、高中历史课程在高中三年的地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就是高考考试的知识范畴,所以,成为一个学习整体。这就意味着,每学习一个专题册,他所具有的史学观点、驾驭教材的方法、能力、知识本身等都成为高中毕业自然要参与的部分。所以,已开始的学习,就不要忽视积累,从各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知识的本身特点看学习高中历史课的方法。
第一,历史知识的一度性。历史课讲授的内容都是过往的事物,具有一度性,不可能再现、重演。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研究它,只能凭借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因此,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在学习中,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读好材料本身的,并学习用材料来论证问题,提供依据;用材料来发现可用信息,来阐述索要支撑的观点。课堂上首先要做好这方面的注释。
第二,具体性。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认识事物就是从认识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开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学习中可以创造多种比较性的学习、认识、笔记方式,进行比较,找到事物间的异同点,既能较快地掌握知识,又能深刻的解析和应用历史问题为现实服务。
第三,时序性。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历史现象的变化都是依时间推移的,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会显现出阶段性。认识和研究历史,就要重视这种时序和过程,把握过程发展的基本线索、内在联系和阶段特征,这样才能从总体上认识和掌握历史事物。但是鉴于高中教材已经改变了按时序编写教材,所以,在学习中,时序性的体现不显著,这就给我们学习时提出了艰巨的任务,把学习的专题性问题,及时与其它册的同时代问题结合起来,构筑起同时代而不同社会活动内容的知识网络。勤于动手做整理性的笔记。
第四,因果性。历史上出现的具体事物看似偶然,实则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有其必然性。研究历史就要弄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事件和其他事件的联系。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求得对历史问题较深刻的理解。因果是相对的,某一事件或现象,对于后一事件或现象来说是因,而对于前一事件或现象来说又是果,因果相承循环往复。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客观合乎规律性的一面,又有主观合乎目的性的一面。由于历史的运动是通过人(人群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既不能陷入机械唯物的宿命论,又不能陷入主观唯心的唯意志论。在学习中,做个有心人,即爱动脑思考的人。每当一个知识内容被你所接触,那么你就应该思考他出现的前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从而很快发现规律,事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构筑知识关系网络,让你能够宏观驾驭历史体系。
第五,借鉴性。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创造了日益进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累了日益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往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李大钊所说“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吾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自己”(《史学要论》)就是这个意思。为此,我们的学习过程,会有许多与现实联系和紧密的问题出现,甚至老师教学中导入课堂内容的过程,你就会积累出每个问题与现实联系的着眼点,从而认识并解答好与现实相关的问题。
三,其他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1、把握老师课堂教学中贯穿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分析的、推理的、迁移的、辩证的、逻辑的。将典型的思维案例记录下来,学会同理类推的学习方法。
2、把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不论是课堂还是课下,都要学会读书、学会在书中作微观记录,把老师讲解中的解读内容及时补充的课本之上。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讨论和研究。尤其是在听(专注),思(思维辨析),说(敢于发表看法和论证),写(辨析思路和知识的联系)等环节是拥有课堂的关键。
3、在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上,做一些梳理、筛选、总结、整理、构建知识网络,把厚书读薄;迁移知识,类比知识,应用观点解答疑难,加以阐述把薄书再变厚。
4、向社会索要。社会生活中处处观察、处处留心,扩大课外知识和常识的认识,并思考体悟与课本理论间的关系,通过举一反三,理解课本的观点和学问。
5、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包括按时、按量、按要求、好问、及时处理不解的问题、听要专心、思不退缩、写不偷懒、问不可耻,计划有序等。
6、不能过早地选择性地学习一些科目而形成偏科现象。应该在基础课程学习结束后,认真衡量自己的思维偏重;衡量自己的爱好所在和特长优势;衡量自己投入精力的偏向以及可发掘的潜力所在。偏科容易制约自己学习方法的积累,限制自己的知识容量和知识面,也在和大程度上制约自己的思维活跃和发展。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复习方法 篇6
经过这样的层层分解,就形成了整个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经纬网络,形成了“知识之树”,既有主干,又有细枝和树叶,这样可避免各部分历史知识的混淆、重迭、交叉,做到高屋建瓴,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此,指导学生努力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
二、内容线索化。历史知识的时空性很强,线索化就是要根据列出的线索,打破时空界限,打破教材原有体系,按同一类型、同一性质、同一方面,分门别类,重新梳理,从而形成关于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表象。
内容线索化可分为以下两类:
(1)从线索的范围大小来看,有粗线索和细线索之分。粗线索的范围比较广,比如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分成形成发展、民族融合、经济繁荣、继续发展、衰落五条线索。把中国近现代史分成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三条线索。细线索范围较小,甚至可以直接由知识点串组成线。比如中国近代史中,“国内阶级矛盾是如何向民族矛盾转化的”这条线索,可纵串下列知识点:南昌、秋收、广州三大起义—→三次反“围剿”—→“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从高考试卷来看,每一道问答题实际上至少包含着一条细线索,如果我们不加强对学生理清线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答题时就会丢三落四,史实混乱。
(2)从线索的内容联系来看,有纵向线索和横向线索之分。线索化首先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使知识更系统,更具条理和科学。纵向线索容易削弱知识的横向联系,因此,还要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为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这可理解为抗日战争历史的纵向联系;抗日战争历史横向关系是日本侵华、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战场抗战、国共关系。这样通过纵横串联,就可以理清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点的座标体系,使学生形成一个“竖成线、横成片”的立体知识网,便于把知识学活。
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 篇7
通过发放调查研究问卷及大量的学生个别谈话了解, 我认为导致我校高一学生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模式明显不适应的原因主要包括:
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历史课程教学不重视, 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 近年来, 由于大部分学校在教育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 在“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也不怕”的思想主导下, 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 学生从学校和其他学科老师那里得到的信息就是 “历史课可学可不学、学了也没用”。 这影响历史教师的教学热情, 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二是没有将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 人格培养联系起来, 而是以传授历史知识, 特别是以政治教育为主。 这种历史教育既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更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而且, 中学历史教材多为大学历史课本的缩写本, 概念多, 现成的结论多, 叙述形式呆板, 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教材, 甚至初中教材的内容, 多为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结论, 因此, 学生学起来很困难。
三是教学方式陈旧、单调。 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发展的今天, 部分中学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难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主体性不能体现, 只能被动接受知识。
四是初、高中历史教学难以衔接。 目前, 贵州省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目只是考查科目, 这使大部分初中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教学, 历史教师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部分学校考试中对历史学科没有专门的成绩要求。 而高中历史在新课改后将原有的通史顺序打乱而按模块进行教学, 这对学生原有历史知识积累的要求就高得多, 可学生的历史知识却因为初中课程的要求不高而少得可怜, 这就导致教师授课不便, 学生学习困难。
五是影视、小说等“戏说”历史成风。 许多涉及历史的影视、小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在“戏说”和编造中散布被歪曲的“历史真相”。 很多作品向观众、读者传播的是歪曲的史实, 甚至是消极落后的历史观和封建落后的文化。 学生往往轻信的是影视中那些被歪曲的所谓历史, 进而怀疑课本上的历史事实, 这严重影响学生正确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六是公众对历史知识的忽视, 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当地,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民众的素质不高和历史意识淡薄是不争的事实, 某些家长甚至允许子女不学历史, 因为他们认为学习历史没有什么用。 本学期开学初, 历史组的老师对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中国近代史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调查显示, 受测试的834名参与者, 平均得分仅为33.43分, 及格率为11.26%。 可见, 很多学生的历史知识相当缺失。
面对我校历史教育教学的严峻形势, 加强、提升我校学生的历史素质是一项极为迫切的工作。 为有效改变我校历史教育现状, 成功实现高一学生从初中历史学习模式向高中历史学习模式的转变, 拟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 加强历史教育重要性的宣传, 纠正学生轻视历史教学的倾向。 通过教育教学, 让学生认识到历史教育与我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不可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全在历史范围之内, 所以要在青少年中加强普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 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并理解历史学的重大社会作用和意义。 为此, 我校历史组与德育处紧密配合, 在高一学生中开展了国学诵读活动, 通过国学诵读, 使学生不仅提高了历史学习积极性, 而且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对历史学习的轻视。
第二,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 历史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自觉学习历史。 很多学生总认为无法学好历史, 对历史知识学习失去信心。 对此, 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好学习历史的信心。 通过教育教学, 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知识对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培养历史责任感及爱国主义所具有的作用。
第三, 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培养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的原因往往就是对任课老师不了解, 进而讨厌学习历史。所以, 要让学生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 老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第四,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技巧的培养。 在上课过程中, 总是有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已经很努力了, 为什么总是学不好历史? ”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有问题, 老师就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历史学习的学习方法、 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 让学生丢弃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 在掌握方法、技巧的过程中做到触类旁通。
第五, 加快我校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 首先, 应加快我校校本历史教材编写, 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内容, 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 避免过多的结论, 使之更适合我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 应加快我校历史教学方式改革, 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置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 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相结合。 再次, 改革我校历史考试方式, 要将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 不唯分数论, 给予学生更多鼓励, 使之与历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 最后, 努力提升我校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 使他们成为教学手段新颖、丰富, 语言幽默风趣、逻辑性强, 问题设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提升素质的需要的合格教师。
总之, 当前我校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 特别是高一年级历史教学面临很大困难和挑战, 这需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和策略扭转这种局面。 相信只要策略和措施得当, 就一定能扭转这种局面, 并使我校的历史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迈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 尤其是高一的历史教学存在种种问题, 如何解决, 关系到历史学科的整体教学效果及历史教育的功效, 值得重视和关注。
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 篇8
关键词:哲史观;整体知识观;历史世界观;历史线索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缺乏专业的历史老师以及教学的目标不尽相同,学生对历史一知半解,只有少许感性认识,没有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更不用说整合、分析、综合以及联系现实。到高中阶段,对历史学习的要求又上新台阶,特别是学文的学生,又苦于不知如何学习历史,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历史。为此,我在高一学生中进行了一次“你是如何学习历史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我认为除了要及时转变观念和态度之外,还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对历史真正的认识和喜爱,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健全发展,这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仅供参考。
一、对学生哲史观渗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是学习任何科学都应该掌握的,社会科学更是这样。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事件原因的分析、影响的认识、规律的揭示更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物质决定意识,两点论,两分法,重点论,全面地看问题。先是评价标准问题,其次是评价的方法问题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渗透。如对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的分析,要用阶级分析法,又要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对中共各个时期政策变化原因的分析,更是离不开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些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哲史观。
二、整体知识观和历史世界观的渗透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点和内在的规律。历史事件纷繁复杂,交织在一起,但有其内在的规律,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就能十分便捷地构建历史发展的总体框架。历史线索是历史肌体的骨架脉络,学习每一册书前,我们都应先告诉学生本册书的主线,由主线派生出的次要线索。本册书学习的主要内容、年限及分段情况。学习每章的内容之前,先掌握每章的知识结构及在本册书的地位,
每节内容也是如此。这样学完之后,整册书的内容会脉络清晰,像放电影一样在脑中闪现。
同时,整个人类历史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特别是近现代历史的学习。学习中国历史,一定要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史的范围之内,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要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相对应,才能真正感知中国的落后,增强历史使命感,认识肩负的重任。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只有把它们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分析,才会有最清楚的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不可逆转,整个世界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树立世界意识,了解世界,胸怀天下,才是胸怀祖国。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我的问卷调查情況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而且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不能持之以恒。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向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养成的渗透。如何预习,如何合作探究,做必要的指导。如何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如何复习。养成课前预习,专心听讲,记好笔记,课下复习的好习惯,并且坚持。这些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四、有意识记忆
学习历史不能单凭死记硬背,但历史确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学科,历史的学习是在历史基础知识记忆的基础之上的。历史基础知识越丰富,理解和联系的能力就会越强。在历史知识记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综合、归纳、比较、分析。但是记历史是许多学生头痛的大问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复习中,首先要纠正学生的偏见,记忆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再就是引导学生科学记忆,增强记忆的效果,进行复习增强记忆的牢固性,减少遗忘。教给学生多种记忆的方法:趣味记忆、归类记忆、理解记忆、比较记忆、画图记忆等等。
五、做题应试技巧和答题规范的训练
要取得好的历史成绩,除以上各点之外,还要做必要的练习,以便查漏补缺,及时纠正。同时,练习也是答题规范的训练。在讲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渗透。如选择题,有因果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不同的选择题有不同的
技巧。
阅读材料题。应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将材料与课本知识进行联系。打好腹稿,依据分值分点分段进行做答。平时训练养成答题分点分段,字迹工整,让人看了一目了然,最忌胡拉乱写一大片。
(作者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中学)
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 篇9
陈 培
高一新课程教学,它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也是一次充满智慧的挑战。经过教学实践,感到既有成功与喜悦又有许多问题与困惑。
一、研究的目的: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和困惑
(1)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
首先,现实中存在着学生初中历史知识贫乏,导致进入高中以后,初中的历史基础严重脱节,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教材内容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拔高。初高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初中内容蜻蜓点水,高中内容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课程“繁、难、偏、杂”。同时,有些观点过于“超前”与初中所学的观点存在着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
(2)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而还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本学期的教学实践
(1)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转变课程理念,明确教学内容目标性。
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凸显公民教育的宗旨。集中反映了国家在历史新课改中的政策与发展方向,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基本要求。它有别于过去教学大纲时代片面注重和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教师只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耐心研磨,才能理解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制定的初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在“一纲多本”的时代,如何在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处理教材,是课改中教学创新的起始点。
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对“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教学难点的完成,教师可以用讲解法或材料解读法来突破。这样即可灵活处理教材和和教法,又紧扣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教师的美好愿望也就无从实现。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运用知识,努力创设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
在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以多媒体的手段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导入新课和引导学生认识“欧共体形成原因”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并结合相关资料,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并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通过观看“欧共体形成”的录像,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历史产生哪些影响?”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精神,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教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现象,使所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通过“对战后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我们有何启示?”问题提出,将历史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现历史教学的人文关怀。
(3)以培养多元智能为宗旨,转变单一评价机制,增加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提问创新,有时学生提问很有深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主要大国崛起的情况,理解教材的内容,思考当今中国路在何方,启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学习。观看《大国崛起》的录像或文字材料,并写出观后感的小论文。学生兴趣很高,在观看之余,积极撰写读后感。写小论文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感化和爱国情结的升华。
三、对策与措施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课前就明白将要学习的知识,动员和指导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必要时进行社会调查实践。这样,在教学新知之前,学生不再是“零”起点,在学习时能使自己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上。让同学在课前的学习活动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等,并通过充分有效交流,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学生学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学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学习探索积累经验。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注重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教师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和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当然是首要的,同时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议课评课,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的集体备课不仅仅是校内的,而且应是校际的、地区间的、以至是更大范围的;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更简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 篇10
一、自我介绍:这个学期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历史。然后把名字写上黑板上,简单介绍自己。
二、什么是历史?
教师提问:请2-3名学生谈谈什么是历史?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说文解字》里“历”记做“
”:“历,过也,传也。”“过”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史”记做 “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中,正也。” 即保持中正的态度记事。历史就是一是过去的事实;二是对过去事实的记录。
狭义的历史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生活中哪些是历史?(内容根据各班的反映和层次有选择地使用材料)请同学们举例:家乡的风土人情、文物古迹、古籍宗谱和民间故事;采访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历史见证者;“文革”有关的红本本、像章、教材、照片、邮票、口号、回忆录等,语文中的诗、句、联、谜,口头流传的故事、民间的风俗、服饰,家里的家具、装潢、摆设。
三、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展示名人名言,解读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文化灭,则一国之种灭。种灭,则国将焉存?
----龚自珍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徵传》 “读史可以明智”
——弗兰西斯·培根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同学们,请根据名言,思考一下学习历史的作用:
(1)建立国家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认同感。我们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体会近现代志士仁人酷爱自由,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壮志情怀,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等人。(2)学习历史对现实有借鉴作用;(了解过去,才能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3)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修养,丰富人生;(提高、拓宽、丰富)(4)高中阶段的必修科目,考试需要。
四、了解历史学科特征
历史学科的重要特征,一是时序性,二是整体性,三是实证性。时序性就是人类社会以往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不可逆转的经历和过程。所以在学习时首先必须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明确其先后顺序。如学习中国古代史,就必须熟记朝代更替变化,然后再把握重要朝代的起迄时间及其发生相关事件,这样就能避免历史事件前后混淆的错误。其次可根据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帮助把握其前因后果的发展关系。
整体性是历史纵贯古今中外,具有普遍的联系性。因此学习历史知识力求纵横交叉、全面把握,注意知识前后、左右间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表达历史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我们既要从外国侵华史的角度,把它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联系起来进行纵向疏理;又要和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朝鲜东学党起义、中国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国内国际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横向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甲午战争,认识日本对华侵略的必然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危害性,以及国内国际影响的复杂性。
实证性是历史学科的评价和结论必须有经过史料的证明,而不是无限的想像。所以历史答案必须有准确的史料,不能泛泛而谈,切忌“假、大、空” ;如回答“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这一问题时,必须结合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史实,揭示出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或革命派,他们选择的道路都无法实现了,再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史实,最后得出“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革命的唯一选择”。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回答时运用的“史料”主要指教材上的知识,所以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永远是学好历史的首要条件。
五、高中历史课程构成
我们翻开历史书,请找出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不同? 初中历史以时间的顺序编写,而高中历史以专题编写,初中历史更多的强调我们要记住是什么(时间、事件、人物),高中历史要求我们以同情心去感触历史的发展进程,更多的在思考为什么?(原因)怎么样?(影响、评价)横纵向互相关联等。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政治文明历程、历史(Ⅱ)经济成长历程、历史(Ⅲ)文化发展历程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而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
本学期学习必修一政治文明发展史,共有9个专题,内容包括中国和外国的,了解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和重要历史现象,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六、历史学科学习方法与要求
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是: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历史规律 1.学习方法:
(1)阅读必要的历史材料(包括文字的和图片的),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历史方法;
(2)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4)采用历史唯物论、历史辩证法(一分为二);(5)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2.学习要求:
(1)会预习—寻找和提出问题;
(2)会听讲——掌握史实、概念、联系。课堂学习“五到”: 上课一要“耳到”; 二要“眼到” ;三要“手到”,历史课主要是记笔记、记提纲、要点、问题、提示;四要“口到”; 五要“心到”;
(3)会复习——温故知新,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尽量写出教材的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适当加工形成提纲。找准教材的内在联系,搞清历史发展史如何一环紧扣一环,弄清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4)检验学习效果——作业
(5)见多识广—课外活动(阅读、讲座、参观访问等)
注意:记忆历史知识是学好历史新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边学习边记忆,把学习和记忆结合起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有效的重复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图),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因此学习的知识需要及时复习;
此外,还可以把学到新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比较熟悉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或者纳入到已有的历史知识网络中去记忆。
【高一历史课堂学习方法】推荐阅读:
高一历史如何学好的方法07-30
高一历史培养历史思维08-03
高一历史上册复习08-03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08-31
高一历史知识总结11-18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11-18
怎样学好高一历史论文05-19
岳麓版高一历史教案07-26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结08-15
高一历史期末模拟考试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