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法指导

2024-08-26

历史学法指导(共12篇)

历史学法指导 篇1

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学生的学生方法和复习思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提高, 现在的历史考试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非常重视, 在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上还要重视能力培养。这些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是对老师的教法指导起到督促作用,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一、研究学法,促进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筹划,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有效教学首先必须有效备课。在备课过程中,既要考虑这一节课教什么、怎么教,更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学习的思维障碍是什么。因此,教师组织教学内容要想到学生的学,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学,检查教学效果要促进学生的学。例如岳麓版必修一《五四爱国运动》一课,如果单从教的角度看,则教师只要把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事件的历史意义讲清楚,教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是,从学生学的角度说,怎样得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结论并不清楚。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新”的结论,指导学生把1919年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1919年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发动的深度与广度、结果与前途、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等方面作比较,进而得出结论。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如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新”在哪里?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等等,学生就能举一反三。

二、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

随着“大跨度、高概括”的评述题、“小切口、深分析”的材料论证题等新题型的出现,高考历史问答题对阅读理解能力、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针对性训练。

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启发性、概括性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概括。如在学习南昌起义的意义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四个一”, 即:“第一枪”、“一面旗帜”、“一个节日”、“一个标志”。在阅读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时 ,可把它概括为“一化三改”。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时,要求理解概括独立战争中的六件大事:爆发——莱克星顿枪声,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建国——《独立宣言》发表;转折——萨拉托加大捷;胜利——约克镇战役;结束——英美和约签订。讲述甘地制定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要点时, 在学生阅读理解非暴力不合作意义的基础上, 可把不合作纲领的六条内容概括为六个字,即:官、法、教、钱、义、货。

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运用课本上总结性、概括性的结论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启发性设问,让学生以史实加以论证,培养学生论证能力。

三、点评学法,实施有效辅导

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另一方面学生对课堂教学中传授的学法,实践或自我探求学法一般也要在课外进行。因此,在课外辅导中点拨和强化学法是学法指导的又一重要步骤和手段。教师对学生课外学习如何进行方法指导与点拨呢?

第一,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传授的有关学法,向学生提供有关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 提供精选的历史材料或有关学法指导的书籍等,进行方法的实践与巩固。

第二,在解题指导时加强方法指导。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知识与理论,而且需要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和掌握,需要训练和指导。首先是审题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提高学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性条件的挖掘加工能力;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的扬弃能力等。其次是解题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帮助学生找准切入角度,理清分析层次,提炼出所需运用的知识点、理论或历史规律等。最后是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的习惯。主要是反思答题是否正确、全面,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辩证性和创造性。

四、注意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抓住其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例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一节中关于民族危机加深的内容:《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论)他们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中国内政,除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清政府外,又在经济上加紧掠夺航运、铁路、矿山等利权和扩大投资办厂。 (史)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造成中国主权的大量丧失和社会的贫困落后,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打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论)因此,学习历史,首先必须梳理教材中的相关史实,得出结论,培养史论结合的阅读能力。

五、提炼和概括要点

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必须具有逻辑概括的能力,这样才能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执简驭繁。

六、教师在教学中要方法灵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借助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讲《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时,事先准备的小黑板上写着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的一段话:“开元之治,几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然后提问:“大家想想,这种说法我们能同意吗? 如果不同意,我们用哪些史实为杨贵妃‘平反’呢? 唐朝衰落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这一激一问,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一个个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历史责任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认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竞相回答,渐渐归结出唐朝衰落的原因。这样,同学们对唐衰落的原因既概括得清清楚楚,又记得牢实。

总之,学法指导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贵在坚持。只要我们坚持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那么,教学效能的提高将不言而喻。

摘要: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金钥匙。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法指导,教学方法

历史学法指导 篇2

一、指导阅读教材,提高读史能力。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堂阅读时,教师就要给学生提出阅读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材,边学习边思考,对疑难的地方要求作上符号,以便在听课中加以解决。

二、采用灵活方法,增强记忆能力。

“对史实的掌握永远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记忆基础历史知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记忆能力是历史能力中的基本能力。初中学生对具体材料的识记多于抽象识记,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记忆。针对学生实际,教师应该尝试多种方法,启发学生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1、直观教学记忆

直观教学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记忆。

2、前后联系记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教材组织得先后有序,使讲课既能一环扣紧一环,又可启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结合巩固旧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教会纵横比较,培养理解能力

比较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形成历史概念,抓住事物本质。

四、设置课堂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历史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时,才能点燃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适时地向学生提出疑问,激发他们解决疑难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思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对教材有关问题的质疑过程是他们积极思维的过程,利于提高他们积极探索的勇气和精于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联系政治地理,加强学科综合

历史本来与政治、地理密不可分,我们可以用政治、地理学的知识分析有关历史现象,也可利用历史知识解决有关的政治、地理问题。

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如何在短期内记住大量的历史知识?结合我校的历史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一些巧记历史知识的方法。

1、关键词记忆法(压缩记忆法)。快速有效,方便记忆。化繁为简,把内容压缩成少数几个字或者关键词的记忆方法。但答题时应还采用教材上的原文。如,魏晋以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北人南迁、条件优越、社会稳定。又如隋朝大运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可以压缩速记“永通邗江”。

2、总结记忆法。总结知识,高度概括。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再如:隋朝大运河,一条二长三点四段五河(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多千米长,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抵余杭,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对比记忆法。同类知识点,对比列表记忆会更加深刻牢固。如列表对比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对比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

4、特征记忆法。根据特征来加深印象的记忆方法。

1)“一肩挑两头”式的年代:中间一个数,挑左右两个相同的数组成的年代。383年,淝水之战: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626年,玄武门之变。

2)“反复”式的年代:后两位数字与前两位数字相同的年代。如: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8,马克思诞生;19,五四运动爆发等等。

3)数字特征:如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尾数3个7,和年份中37吻合。

4)相距时间相同:如前356年商鞅变法与前256年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相距1。隋统一全国(581-589年)、安史之乱(755-763年)都是8年时间。

注重学法指导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篇3

一、抓历史知识体系的落实

读史先读纲,纲举才能目张。如新编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的纲要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总纲,它体现教学大纲的知识体系;第二是章纲,即每章的序言和每节的标题,它反映每一时期总的历史内容、重点事件及其内在联系;第三是节纲,它往往依政治、经济、文化等来列述,贯穿着某一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的来龙去脉,充满了具体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概况以及后人的定性、定位和价值判断等历史评论或结论。学习历史,就要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知识体系,达到“宏观在胸”、“目有全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培养其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不单是片面记住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结论,要形成一个历史的整体观。这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在具体讲解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反复地、大量地实施整体教学观,培养学生把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掌握历史发展基本框架和线索的基础上,层层夯实历史知识的体系和理论思维能力的应用。

二、抓历史知识点的落实

历史是由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人物和事件构成的,而掌握这些事件和人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先后发展关系,便是落实基础知识点的首要。同理,历史发展线索也是由许多历史事件串联而成的,应要求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做出准确的复述,或对历史事件、人物活动的各个方面做出较准确的复述和评价,这是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必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这个基本功掌握得不好,就不能奢谈历史理论思维能力的形成。也就是说,基本知识点、基本知识线索要过关,才能谈得上全面的、整体的历史观的培养。

笔者对学生的历史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考查,除必要的考试之外,还常常在课堂上进行提问。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并通过点拨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在讲授《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时,笔者除了讲清楚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之外,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可以先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理解了多少,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除必要的考试统测之外,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复述(当堂复述和书面作业)能否准确地、完整地概述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能否把握好重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大致经过、因果关系、意义影响等。二是学生的看法和评价是否比较妥当和全面。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看法、评价,往往牵涉到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历史眼光和历史观。学生是具有浅显的、粗鄙的历史评价目光,还是具有比较深刻的、通达的历史评价目光,往往在学生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评价中体现出来。

笔者在培养和指导学生自学和复述教材内容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①要求学生在领会整体教材的基础上,分章、分节地进行钻研,由整体到局部逐次分析,探求每一章、每一节教材内容在某一历史阶段上的地位及前后知识的联系,避免学生把某一历史现象孤立起来,产生片面的理解和知识上的零碎。②对教材重要内容的字句做一定的推敲,动笔圈点,反复阅读,加强理解,以便确切地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⑧注意对教科书里的插图(如地图、人物活动画、历史人物图片)的钻研,因为这是教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要结合相关历史事实来深化认识。④深入钻研课本的习题、史料分析题、思考题,明确要求和训练学生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的思维能力。

通过上述措施,抓好知识点的落实,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可靠的基础,才能使知识体系成为有源之水。

三、抓历史思维能力的迁移

在做好前面两者的基础上,侧重抓好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迁移,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讲授《中日甲午战争》时,笔者问学生:“洋务运动开展了30年,结果有没有实现自强、求富呢?”学生一般会答:“没有!”笔者再问:“为什么呢?”学生一般会答:“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就是证明。”这是非常浅层次的知识迁移,学生基本都能做到。而深层次的知识迁移,应从洋务派的目的(自强和求富)没有实现来说明。自强,抵抗外来侵略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清政府被向来被国人小视的日本海军打败就是最大的证明。求富的目的也没有达到——甲午战争后巨额的战争赔款以及向外国列强大量借款就是明证。因为北洋海军战败,中华民族沦入被列强宰割、瓜分的危机和狂潮之中。教师可提问:“面临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国人怎么办?朝廷在政的和素有使命感的民间(在野)知识分子怎么办?”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事件不仅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还下启了旨在救国救民、发展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维新变法活动。通过这样的前后联系来进行知识迁移,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内容的认知和理解,从而达到了培养历史思维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前后联系的方法来进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并在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推进过程中力求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历史观。

总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培养的方法因人而异,既因教师而异,也因学生而异。这需要历史教师进行学法指导,需要授课过程的循序渐进,更需要历史教师的循循善诱。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篇4

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前提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 学习时则会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 学习积极性高, 智力的潜力能够充分挖掘, 学习效果就好。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广博学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巨大的感召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 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 任何规章制度, 任何人为的机关, 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 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得好:“智如泉涌, 行可以为表仪者, 人师也。”也就是说, 教师须德才兼备, 智慧如泉水喷涌, 道德、言行可以作别人的榜样。历史教师高尚的师德、宽广的胸怀、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常言说“亲其师而信其道”, 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先要让学生亲其师。这就要求教师一要有高尚的师德, 对学生充满关爱, 做好学生的良师, 慈爱的长者, 知心的朋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二要有宽广的胸怀, 对学生要充满信任和宽容,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 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三要做好导师, 既要做好学生现在的引路人, 又要做好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四要言传身教, 《论语·子路》中说,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凡是成功的教师, 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五要用渊博的学识感动学生, 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相关学识, 要善于用所教的知识引领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经常审视自己的学生观、教学观、教材观, 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养成思考、探索、研究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能左右逢源。六要用精湛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 教师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对学生有着无穷的感染作用, 学生通过听教师讲课能感受到无穷的魅力, 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所有这些, 通过教师日常的工作、学习、言谈举止对学生施以影响和熏陶, 增强学生的仰师心理,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挖掘和把握历史学科的内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一方面, 要充分挖掘历史教学内容, 这是从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历史教材蕴涵着很多丰富有趣的内容。教学要源于教材, 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要挖掘出教材蕴涵的更多、更丰富、更有趣的内容。历史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五彩缤纷, 只有挖掘教材隐含的丰富、有趣的内容, 用历史知识本身的丰富性、有趣性来吸引学生, 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要把握历史教学内容, 以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一是要切合学生认知水平, 把握内容的深浅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原则, 紧扣中心内容, 结合具体对象, 层层设置学生可以“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高度, 启发引导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 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学生的“邻近发展区”内, 让这些知识逐渐迁移同化为学生的认知, 使学生体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二是要以现实社会为支点, 把握历史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由浅入深地将一些历史现象和当今社会的很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加以恰当的联系, 或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生活讲起, 将历史知识与社会现实进行联系, 使学生从学习历史中得到启示, 感受到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 认识到当今社会的很多事情都有它的历史渊源, 历史还在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今天人们的生活, 学习历史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有好处, 这样, 自然就能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三是要丰富教材内容, 扩大知识范围, 教材上有些内容往往一笔代过, 而实际上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 充分挖掘其蕴涵的丰富内涵, 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知识积累得越多,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越浓。

创设学习情境, 化解抽象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手段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条件。现代教育论认为,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发现的动机和能力。在教学中, 如果教师在因材施教同时, 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化解,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心理不断得到满足, 那么, 学习兴趣自然就会不断增强。要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出发, 结合教学内容, 有目的地、适时地采用实物、图片、录像、投影、幻灯和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创设一定的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 化抽象为形象, 化难为易, 或者让学生自己扮演历史角色, 设计表演情境, 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 而是学生自己或班中的同学。这样就可促进他们认知结构的发展, 减少学生理解无趣抽象概念的困难, 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刺激学生的无意注意, 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也可使学生对历史角色产生亲切感, 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 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复杂的历史现象。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关键

“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历史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金钥匙。

贯彻根本方法, 明确学法主线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是学习历史知识、研究解决历史问题的根本方法, 也是历史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的一条主线。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第一, 牢牢把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第二, 牢牢把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一基本规律。第三, 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第四, 始终牢记历史是不断进步的这一规律。第五,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评价方法。

课前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学法为使学法指导既具针对性, 又具实效性, 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 并对此作精心设计。一要揭示知识体系。备课时对教材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或重组, 使历史知识结构化, 并最大限度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可使庞杂、散乱的历史现象变得序列化、网络化, 构成一个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二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要根据典型材料改进教学设计, 加强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一方面, 要加强方法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 另一方面, 要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良好的氛围。要加强知识点的概括、归纳、综合等, 以理顺知识线索, 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三要注重学法指导的整体性和形式的多样化。学法指导的方法不可能公式化, 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导。要在学法指导中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选辑典型史料以供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 提供历史定论要求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等。这样就能使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得以掌握和应用。

组织课堂教学, 有机渗透学法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落实学法指导,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首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要努力创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其次要注重循序渐进。一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学生创造供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天地。二要加强历史思维形成的指导, 使之能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再次是通过题型的变换, 知识的迁移去拓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进行课外辅导, 点拨强化学法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课外辅导中点拨和强化学法要把握三个方面。一要提供实践材料。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传授的有关学法, 向学生提供有关预习、复习的内容或提纲, 提供精选的历史材料或有关学法指导的参考书籍等。二要做到教师设疑与学生质疑相统一。教师的设疑主要指把教材中的重要和关键部分提炼成既有一定深度、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思考, 鼓励学生去争论, 同时向学生示范切入问题的角度。学生的质疑是指鼓励并指导学生多问“为什么”, 并要求做到质疑要注重前提, 解决要注重方法, 以此来促进学生做到“学思结合”。三要细致地做好解题指导。主要是审题能力的指导、理解题意的指导和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习惯的指导。

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根本

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当然也理应成为历史教学的根本。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要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学生爱学习, 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在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的欲望。同时, 引导学生不断从工作中、生活中获取新知, 通过学习提高个人的思想水平、工作技能, 陶冶情操、丰富人生, 从而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倡导多元学习方式中国学习论坛首届年会发表的《学习型城市发展宣言》提出:“不论种族、性别、年龄、地域和贫富, 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可持续的学习权利和责任。让人人成为学习之人, 处处成为学习之所, 时时成为学习之时, 事事成为学习之机。”因此, 提倡多元学习方式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倡多元学习方式, 需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其他机动灵活的学习形式。历史教学中, 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制定学习计划、预习、自主钻研、检测, 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 让他们有“我能行”、“我会学”、“我成功”的体验, 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历史教学中要开展合作学习, 就需要教师有效地进行组织, 关键是要精选课题, 科学分组, 指导学生如何去分工协作, 完成课题任务, 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历史名胜、人文景观, 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点拨, 让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研究分析、集思广益完成课题,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学会方法, 也养成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进行学习交流也是培养终身学习习惯的需要, 学习交流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在与他人交流中能开阔视野, 锻炼思维。在历史教学中, 学生主要是通过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社团活动、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学习交流的。

倡导结合实际学习结合实际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关键, 因为学校教育不可能传授人终身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学习习惯是首要的, 在实践中学习是解决问题、发明创造的基本途径。这种习惯需要从学校教育时就着手培养。当然学校教育中, 要培养学生向实践学习的习惯还是需要教师从实际生活中提炼问题模型, 创设仿真情境, 让学生去研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盛伟, 陈颖.走进历史新课改[J].吉林教育, 2005, (11) .

[2]熊川武.学习策略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7.

[3]陈连发.借鉴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J].教育导刊, 1994, (Z2) .

[4]韩德宗.浅谈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J].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9, (1) .

历史日记写作指导 篇5

袁奋红

“以日记教育为突破口,练笔育人,一定能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完整智慧、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 朱永新教授语。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读者,就不能只是简单地记住课本的结论,更需要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史料,接触到教科书以外的历史书籍及各种历史文献。历史日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的补充。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历史阅读视野,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结合学校开展初中生日记教育,尝试进行了初中生历史日记的写作。那么,如何写好历史日记呢?

写好历史日记的前提是要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是学习和研究历史最基本的要求,但要全面了解历史就并非那么容易了。因为每个人了解的历史都是历史中间很小的片断,或者一个概貌。了解历史的第一步是阅读史料。作好阅读摘记,并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司马迁曾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日记是帮助我们明事晓理的捷径。

一、写什么

写历史日记的内容很多。可以叙述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历史过程、细节、场面等。还可以就一个单元的主题写一篇综述。也可以就历史某一方面进行专题论述如古代的桥。可以写中国历史也可以涉猎外国历史,可以写古代历史也可以写近现代历史。可以写政治、经济、民俗、宗教、军事、文学、艺术、科技等各项内容。面对这些内容,初涉历史日记的初中生可以选取你感受最深刻的一个内容来写。历史日记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字数不限,几句话可以几百字可以。

二、写历史日记注意的几点

1、捕捉感受点。一次历史事件、一个历史瞬间、一个历史人物最能打动你心弦的地方,便是你着力笔墨之所在。不必对史实作面面俱到的诠释。

2、要写出新意。写历史日记,要在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自己的见解。如分析唐朝出现繁盛局面的原因。

3、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 “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评价历史事件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我们更强调运用辨证的历史观一分为二地去评价。

4、写作时可以夹叙夹议。尽量不要只做简单的史料罗列,把你的分析感想也可以写下来。

三、历史日记的写作角度

1、写历史课学习。比如对老师的上课有什么看法或要求,对老师课堂上提问和板书,对课堂作业练习和批改有什么建议,或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对自己在历史学习方法习惯等方面遇到什么迷茫的地方等,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如学生问“火药”与“炸药”是不是同一种东西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呢?以弥补师生之间有限的交流。写日记还可以鼓励学生平时不敢或不便对老师当面讲的,写成文字后与老师作进一步交流。

2、写课后感想。对一些困惑的地方、一些一时还无法理解的知识用文字描述出来,教师可以及时予以解答。就内容而言可以作思想评论如学了人教版八上第一单元后,有学生写了篇《王朝·安于现状·淘汰出局》也可以进行历史人物评价如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后,可以写写对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的功过评价。

3、写现实的历史。可以对你感兴趣的时政、报纸、电视、网络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学生写《女性当权的思考》。

4、写历史课外阅读。可以把你感兴趣的片段作简单的摘录,也可以结合现在的观点作简单的评价。如有学生介绍保存在岱庙的双束碑的来历;有学生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满族的鞭春、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晒佛节等。如有学生阅读到了朱棣和《永乐大典》,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不似谋朝篡位的阴险毒辣,而且很有作为。在日记里写到:他不只注重国防建设,发展经济,还对文化事业也很重视。驰名中外的《永乐大典》就是他指示编纂的。永乐元年,他对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说:“天下古今许多事物,分散记载在各书中,查看起来实不容易。朕想编一类大书,把有书契以来的经史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人、僧道、技艺等,凡是有关的著作,都分别编纂到一起,查阅起来不就方便了吗?”

历史学法指导 篇6

【关键词】历史学科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金钥匙。

一、构建宏观知识体系

大家常说,历史就像一条长河,一根长线,它主干清晰,枝叶却又千丝万缕,高中历史教材也就是这个形象比喻的化身。如何更快、更牢、更好地去掌握它的内容,令许多学生十分烦恼。他们经常是打开教材一目了然,关上书本却是一脸茫然。这种现象在基础一般和稍差的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经常抱怨花了时间却老是记不住知识。我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主要是对知识缺乏整体构建,要解决此问题就要从宏观上构建好知识结构,再从微观上去充实。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就像一个好的建筑大师修建一栋漂亮的大楼一样,先是搭建好房子的主体框架,再去砌砖,然后再去装修,美化。这里我结合高中历史教材内容谈一些具体宏观掌握方面的历史学法指导。

1、掌握高中历史教材所讲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学习规律和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经过、影响三方面去学习,同时要贯穿一个重要的学习思维,“然——所以然——然后然”,这样一方面从宏观上构建好的历史学习事件、历史现象方法,另一方面明确了学习的目的,规范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理清每段历史的基本线索。线索是历史知识的主干,它把零碎的知识串在一起了,也就构成了一个整体。抓理清线索也就等于掌握了它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五个方面去学习,这五个方面也就是五条线索,掌握他们也就大致掌握了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线索记住,记死,做到顺藤摸瓜,掌握好教材内容。

3、记牢教材目录章节结构。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整本历史教材,教师应指导学生多去翻看目录,记牢、记死章节名称,再去让学生学习具体的内容。可能有人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太过于死板。其实不然,我通过反复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掌握好教材的主干知识,构建学生的宏观思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基础一般和稍差的学生效果更为明显。在具体到每一章节时,老师应结合引言,指导学生先从宏观上明确每一章的时间范围、阶段特征、主要矛盾、线索、阶段划分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能迅速增强学生的宏观感知能力,避免所谓的“开书了然,关书茫然”的现象发生。

二、加强历史概念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作,历史是人类最古老的学科,它包括了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涉及这些方面的学科术语、新名词和特有的历史概念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容易让学生在学习和做题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不准发生方向偏差。这样,加强历史概念教学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历史名词。例如:“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这些很容易让学生望文生义,甚至混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认真备课,把这些历史概念弄准确,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和现实给学生讲清、讲透。

在练习中,面对经常反复出现的概念,像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性质、意义等名词概念一定要讲透彻,最好是结合题来分析理解,指导学生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例如在分析历史时间、历史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的时候,我们一般是从经济或生产力的角度去分析去思考。

三、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记忆知识

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有许多历史知识需要记忆。记忆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学点目的之一,记忆能力是历史能力中的基本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比较难记,针对这种特点,老师应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法把知识记牢,记死。

表格记忆法。把零散、琐碎、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者是繁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加以整理归纳,制成表格,让学生把相关的内容填入表格中,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便于复习。例如,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我们可将它三个历史时期的政策分成时间、制定原因、主要内容、影响、相同点等方面制成表格让学生去理解记忆。

趣味记忆法。针对教材中一些比较难记、易忘记的知识点,我们应把它们编成顺口溜或者比较滑稽的故事,甚至让学生导演历史剧加以记忆。例如对“ 戊戌六君子”的记忆,我们可编成“有一牛(刘)二羊(杨)在林中潭(谭)里喝水很健康”。六人都在其中,好记也不容易忘掉。

对比记忆法。针对教材中一些看似相似、相近的重大历史事件,像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1958年的总路线等,通过对比,比较异同,记忆他们相关的内容。

记忆的方法比较多,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采取多种方法把基础知识记清、记牢、记死。

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学法指导 篇7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材,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指导, 但是教材不同, 学法也不一样。大家都知道, 在实际教学中, 绝对没有统一的“学习方法”模式让我们去搬去套。即便是同一篇课文, 因为教师教学习惯的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和条件的不同, 也会产生不同的方法。方法有很多, 关键是这些方法能否适合当时的教学对象, 能否揭示学习的实质, 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发学生的潜力。只要能满足这些条件, 这种学习方法就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采用从多方面、多角度揭示学习规律的方法。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过程, 帮助学生概括学习方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因此, 历史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教材上的知识, 掌握现成的知识理论, 而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理论形成的过程, 经历学习的过程, 深刻感悟知识。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利用各种积极的手段和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而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注意的是,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不同, 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 使他们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步和发展, 自身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进行示范, 为学生展示有效的学习方法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 思维受到阻碍的时候, 教师就要时时地做出示范, 展示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以方法获得知识, 这个方法的示范就是供学生模仿使用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授课本身也就是在向学生做示范, 教师对知识有目的、有层次地讲解无疑会给学生学习和整理知识提供示范。学生从教师那里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 从而能够用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运用这些方法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并且延伸到课外, 能够在课外获取正确的方法和理论, 从简单的模仿学习方法到能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这才是教师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几种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和应用的学习方法:

1.列表归纳法。在教学中用列表法是比较常用的学习方法,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材料, 然后让他们讨论归纳、填表、交流。比如学完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一系列战争, 就可以让学生把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名称、简单经过, 每次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各种条约, 造成的重大影响, 通过列表的方式来一一列出来, 既简单明了, 又能突出重点。学生在交流时一目了然, 记忆起来也比较方便。

2.归纳比较法。这是历史教学中经常应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于历史长河中多如繁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学生很难一一分辨, 甚至会对一些相类似或者相关的实践和人物混淆。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 就可以将这些相关或者类似的事件和任务清晰地进行梳理、比较, 从而有利于掌握。

比如, 学生可以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农民革命运动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从兴起、失败、作用、教训等方面加以比较, 从而明白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能担负起挽救民族于水火的历史使命。通过比较, 学生记忆就比较牢固。

3.模仿采访法。在学习《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这一课前, 需要调查了解人们生活方式生活水平的变化, 学生就可以模仿记者调查访问自己身边的邻居、亲友、同学、行人等,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亲身经历的变化, 从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去分析人们生活方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训练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从教学实践来看, 这种学习方法学生乐于接受, 趣味盎然。

历史学法指导 篇8

一、误区

1. 开卷考试无需复习。

很多人认为“开卷考试就是在书上找答案,平时无需下功夫,考试前背背就可以了”;甚至部分非历史专业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都认为,“开卷考试不用多复习,反正答案都在书上,考试时只管抄书就是了”。事实上,历史开卷考试,命题基本沿袭以往闭卷考试题目,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即使如此,若不复习,很难想象数量众多的选择题都靠翻书解决。不仅考试时间不允许,而且不复习造成的对教材的生疏也会使学生难以从书上找到答案,就更不用说答好开放性试题了。

2. 开卷考试难度降低。

诚然,由于开卷考试,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对一些列举题、问答题的复习可以降低要求,学生不必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这些内容,只须记住大概就行。这确实降低了难度。但是,就算是开卷考试中有些试题(如列举题、简答题、材料题等)在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考生在作答时也不能照搬照抄——不仅时间不允许,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答案也是不切题的,更何况有些开放、半开放性的试题本身就没有现成的答案,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难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因为这种题型的答案比较灵活,极具创造性,没有平时的积累和系统训练,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就是翻书也难以作答。

3. 狂记笔记。

有的学生认为笔记多记一些,或许在中考中就能“碰”到相应的笔记内容,于是花费很多时间找题、记笔记。只要教材中有空白处,就是“密不透风”的题。这样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变成抄题的“机器”,其学习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再者,考试期间,若每一个题都在笔记中去找寻答案,不仅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还会使学生的情绪在考试中变得异常紧张。

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消除以上误区的同时,更要关注学习方法。教师应注重学法指导。

二、学法指导

1. 加强识记。

开卷考试更应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些学生由于不储备基础知识,“脑子里没东西”,考试时根本无法从记忆库中快速提取答案,导致翻书时间过长,整个卷面的答题时间不够。因此,在考试时只有当个别知识点记忆不准、或担心答案总结不全的情况下才应翻书。

2. 深入理解。

一定要按照教师的引导去理解知识点,对历史事实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以不变应万变”,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在考试时出题人将重点知识转换角度、变换问法或结合当今新闻热点来提问时,即使考生心中熟记(或者翻书看到了)相关知识点,但是不会做答,不知如何“抄书”、不知抄哪句话。例如,河北省保定市07年1月份八年级全市统测的考卷中第41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5周年,某校九年级三班的同学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展开主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你知道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程中经受住了哪些革命战争的考验吗?”很多同学一看到此题,不知道如何组织答案,等老师公布答案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再熟悉不过的、平时常说的“战争时期”——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考试时只不过换了一下问法,就被难住了。

3. 标记等级。

具体做法:用彩笔在课本醒目地标上《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对该知识点的认知层次要求,识记层次标上A,理解层次标上B,运用层次标上C,同样在《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考试内容与要求部分标上所要考查的内容在课本上的具体页码,这个做法非常有用,复习时很容易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同时也利于历史知识点、线、面的结合,易于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4. 重视预习。

课前预习时先通读两遍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除了注音,还要明白这些字在课文中的含义。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比较详细的提纲。提纲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师上课时的板书。但必须体现出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名称、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把自己要提的问题写出来,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

5. 高效课堂。

课堂45分钟尤为重要:

(1)发现问题。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自己课前的理解何处与老师的讲解不同,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预习到,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老师是否讲了答案,如果讲到了要立刻记录下来。老师讲完后,详细回忆一遍老师讲的所有内容,想一想,还发现了哪些新问题,在课后向老师提问,获得答案。

(2)学习“渔”术。我们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历史是开卷考试,老师在讲课时必然侧重于学生的理解,而不是死做题,所以课上认真听讲的效果与自己看书所获不可同日而语。

(3)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上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记笔记,并有意识地提高记笔记的速度、改进记笔记的方式(如:用符号或字母等代替汉字、长句子只写关键词或简写,下课再补充,课下补充笔记的过程就是对自己记忆效果的检验)。

(4)积极回答问题。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积极回答,这样老师会有针对性地给你提出表扬或修改的意见,非常有利于你答题能力的提高。

6. 学会复习。

(1)作业前复习。写作业前先读一遍课文,再看一遍预习提纲,然后结合课堂上教师讲解时的笔记,找出差距。于此同时加强对知识点的识记。

(2)做作业即是复习。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再看书,记一记,然后用其他颜色的笔写出来,方便日后复习。

(3)单元复习。一个单元就是一个小型的知识网络体系。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称是“侵略与反抗”,包含5课,分别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实际上这几课书系统地讲述了“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这一重要问题。要善于归纳总结每一单元的内在联系。

(4)专题复习。专题复习有助于弥补单元复习的不足,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限制,进行知识的迁移和重组,给学生一个更加清晰的脉络感。例如,中国古代史中的专题“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逐渐加强的”,以及近代史中的专题“中国人是如何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涉及的内容都不只局限于一个单元,而是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所以,在单元复习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做好专题复习。

(5)综合复习。A.联系实际。开卷考试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联系实际、关注热点。如结合“嫦娥二号”成功发射、欧洲债务危机、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等重大事件考察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虽然这类题量不会多,但肯定有,并且成为开卷考试中出彩的地方。B.勤作比较。把具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有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例如“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中、俄、日三国变法与改革的比较”、“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C.辨证评价。评价是最高水平的认知结果,难度也是最大的。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组织团体。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予以评价,其基本策略是一分为二,分清主次,史论结合(有史实、有评论)。例如,中国古代史中的“如何评价秦始皇?”、近代史中的“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现代史中的“如何评价三大改造?”等等。

7. 利用目录。.

(1)做题时:针对跨度较大的历史问答题(往往涉及到不止一课书的内容),可以从课本的目录中寻找答案,这样容易抓住重点、不丢落内容。以河北省保定市07年1月份八年级全市统测的试卷中第41题“……你知道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程中经受住了哪些革命战争的考验吗?”为例,此题的问法,学生们感到陌生,很多人看不出来此题就是平时的熟题;即使看不出,如果懂得从目录中寻找答案,此题就迎刃而解了。从目录中可知,应从第十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几课中找答案,而从第十一课到全册结束,提到的战争只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际这就是标准答案。可见,从目录中找寻答案有时十分高效。

(2)复习时:每当学完一课或一单元时应主动看着目录分析每一课之间及每一单元之间的联系,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是《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结果中国战败,同英国等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可是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于是有了第二课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略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和继续。以上分析了第一、二课之间的联系。再看第一、二单元之间的联系——第一单元是“侵略与反抗”,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在反抗的过程中,中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就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于是有了第二单元的内容“近代化的探索”;还要注意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知识并不是完全的先后顺序,有一部分是同时进行的,因为我国人民在遭受侵略进行抗争(第一单元的知识)的同时就开始了救国之路的探索(第二单元的知识)。

8. 构建框架。

以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为例,我们可以分三个具体的步骤来运用“构建框架”的方法:第一步:中国古代史教材是围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三种社会形态进行讲述的,因而我们可以此为依据建立一个总框架。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在各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朝代的变迁,这一变迁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政权建立、巩固、衰落的过程。弄清这一规律后,具体内容的学习就是掌握每一朝代是如何建立、如何巩固、如何衰落下去的,这就为理解、记忆知识提供了一个明确方向。第三步: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再次明确每一朝代的变迁过程,不外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发展等五大方面的内容,建立一个更具体的框架。

9. 技巧记忆。

(1)顺序记忆:最常用的方法,即按照事件本身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比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就可以这样记:①1640年,新议会召开,革命开始。②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革命高潮。③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专制统治,另立国王,革命结束。④1689年,为防国王专权,颁布《权利法案》,用法律来限制王权。

(2)对比记忆:比如:①七年级秦皇汉武的对比、唐宗宋祖的对比;②八年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对比;③九年级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对比、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等等。

(3)归纳记忆:①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归纳。比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有:都江堰(战国时期的秦国)、灵渠(秦朝)、大运河(隋朝)、会通河和通惠河(元朝)。②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比如:1689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中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

(4)顺口溜记忆:把一些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比如:①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②清朝入关前后所有的皇帝顺序:努皇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雍乾(康熙、雍正、乾隆);嘉道咸(嘉庆、道光、咸丰);同光宣(同治、光绪、宣统);③朝代顺序:三皇五帝夏商周,春战秦汉三国休,两晋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民。

(5)讲解记忆:这是一种较新的记忆方法,一个同学给其他同学讲述历史事件,记忆效果比一个人自己记忆要高几倍,且信息储存时间长。

(6)联想记忆:可以纵横联想、中外联想、古今联想等。比如:①在学习隋唐民族关系时,可联想魏晋南北朝时、宋元时、明清时的民族关系状况如何;②学习开元盛世,可联想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盛世现象;③学习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可联想此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④学习唐朝科举制选拔官吏,可联想今天中国对干部的考核选拔制。当然,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对自己有益,就是一种好的记忆方法。

1 0. 放大抓小。

“放大”指从宏观上把握整册书。具体的方法是先读目录,分清教材有哪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每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这些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抓小”就是要从微观上掌握每个知识点。详读每篇课文。要注意每课有哪些子目,每个子目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各子目之间有什么关系,课文中有哪些历史图片、地图、文字资料、表格和注解。这些图片和资料中包含哪些历史信息。此外,“抓小”还指掌握课文中的“第一”、“最”、“转折点”等零散而又重要的知识点,要记忆有明显特征的小知识点;“放大”还指不要用太多的时间去背大段的课本内容,但要记住大段内容的标题及主旨,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目知道到何处去找就行了。

1 1. 加强练习。

(1)锻炼解题能力。平时多做练习,选择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都要练(尤其要认真对待每一套中考真题)。因为熟能生巧,练的多了,解题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但在练习时,切不可埋头于题海之中、单纯背诵习题答案。中考时试卷内容不可能和平时练习题完全一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学会了方法,就能找到解题的金钥匙。

(2)训练做题速度。最好两周(或三周)安排一次“限时测试”,以训练自己的做题速度,缩短答题时间,增加思考时间。平时训练时,要从严掌握测试时间,训练多了,答题速度自然会加快,考试水平自然随之提高。

1 2. 及时复习。

有的学生深知不能临阵磨枪,也很清楚及时复习的重要性,能坚持课后复习消化、梳理知识,时间花费了不少,但是记忆的效果很不理想。原因何在?主要原因之一是——不知道什么是“及时”复习。其实很简单,即: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自己的生物钟,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段。至少,3天后要把学过的内容再快速读一遍,以便及时巩固。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口述历史教学法 篇9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如今, 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停留在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填鸭式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历史教学不延伸到课外, 只是一种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史实进行阐述, 课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 考试时只是考书本上的知识。这一套传统的教学评估模式,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对于历史的知识掌握度差, 而且也非常容易忘记。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法, 使学生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停留在为了考试的层面上, 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教科书, 不会去看教科书以外的有关历史的书籍, 导致掌握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 而这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可想而知, 拿历史当作科目来学, 为了考试而学, 课堂上的气氛一定是紧张沉重的, 而这正是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愉快而又活泼的。

二、口述历史教学法的特色

1.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以“学生主体, 体验过程, 生活经验, 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 强调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口述历史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法, 由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去搜集史料, 并且进行相关的整理与自己的思考, 让学生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 成为历史课程的主体, 体验调查过程的快乐, 把教学模式延伸到课堂外, 也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锻炼。

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口述历史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意义的教学法, 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 通常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好感, 好过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死记硬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了历史知识, 锻炼了能力。一方面, 会让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另一方面, 也会使知识记得更牢。

3.知识与能力并重

口述历史法锻炼的是学生的全方位学习能力, 不仅是知识的掌握, 更多的是学习方法与能力的提升。在口述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设置相关问题, 如何与长辈接触交流, 如何提问题, 如何记录问题, 如何整理记录的问题答案, 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思考来评价采访的内容等, 这些都是知识与能力的并重。

三、口述历史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准备阶段

口述历史法的准备阶段主要就是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访谈技巧、小组合作、寻找访谈人物、设置问题、联络被采访对象等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是口述历史法的关键一环, 调查阶段能否成功, 取决于这个阶段所付出的努力, 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好学生如何去做这些工作。可以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内部有明确的分工, 教师可以分别把各个小组内部负责相同事情的学生召集到一起, 给予专项培训。比如一个小组找出一名负责采访的同学, 而教师可以针对这几个采访的同学给予专门指导, 这会比讲解给全班同学更有效果。

口述历史法寻找史料的阶段可以定位在这些人群与机构上:博物馆、古建筑中居住的老人、史学家、史学老教授等, 由于学生接触的人群有限, 加上一些地区史学资料的有限, 所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被采访对象, 全班选择三到四个即可, 但是要以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史料为准, 否则不计算在被采访对象之内。

访谈技巧适合讲给采访小记者, 而设置问题、联络被采访对象以及寻找人物则是小组内部讨论的重点问题, 这一部分先由教师进行统一指导, 再由小组讨论, 最后确定一个方案, 提交给教师, 教师通过后即可实施,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给予指正。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尚小, 在外出时, 可由教师带队, 但具体实施项目则主要由学生来完成, 教师只是负责引导。

2.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其实就是具体实施, 按照计划原样实施就行, 可是实际中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采访时应该携带的工具和访谈时的礼貌问题, 都应该由教师指导。采访时应该由两至三名同学在场, 一个负责提问题, 另外的同学负责录音和拍照, 这样可以保证现场不出任何状况。如有必要, 教师也应该在现场配合学生的工作, 准备工具则包括笔、纸、录音笔、相机等;而访谈的礼貌问题则是关系到被访谈者对采访者的印象的问题, 也是会使被访谈者决定是否要将重要的内容告知采访者的重要问题。在访谈时, 采访者应该亲切、大方、保持微笑, 语气谦逊, 衣着合体, 拍照时不要开闪光灯, 室内灯光要亮, 以免影响被采访者的思路。在采访结束时, 应该表达谢意, 并且询问被访谈者的常用联系方式, 以便在整理采访稿遇到问题时, 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答复。

3.整理阶段

整理阶段是学生整理被采访者口述历史史料的阶段, 可以由小组内部事先安排好的学生来整理, 也可以由采访者来亲自整理, 因为采访者参与了采访的全过程, 对于被采访者说了些什么都有着一定的印象, 可能会节省一些力气与时间。整理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 首先应将录音笔中的口述资料整理成文字, 并进行符合史实的调整, 然后检查错别字与遗漏的地方;其次要取好标题, 形成word文档, 打印出来再次进行修改, 并交给老师进行审阅, 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标题要注意尽量要覆盖访谈所有的内容, 即对访谈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做到精炼而有深度。

4.评估阶段

高中历史教学法初探 篇10

一、开放型教学法

“开放型教学法”贯彻系统论的开放性原则,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让教材中的理论、观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走出课堂, 走入社会, 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融入学生的思想中。把学生从教育教学中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 在社会实践中, 通过交流信息, 实现自我教育, 从而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开放型教学就是依认识规律理顺“过程”与“结论”的关系, 恢复“过程”的应有地位。在开放的格局中, 注入式、教条式没有市场, 而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 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正是从中得到训练与强化的。

“开放型教学”是将静止不变的“封闭式”教学变为动态的“开放型”教学, 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变“静”为动, 在动态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同时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课堂的提问, 作业和考试的编制应特别重视开放性问题。解决一个个开放性问题, 实质上就是一次次创新演练。

二、自主性学习法

现阶段自主性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先决条件, 对自主性学习的深入探讨是新课改顺利推进的重要课题。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 它是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相对应的概念。其典型特征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自我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 在学习活动中能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 在学习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具体包括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五个方面。

1. 自我识别。

是指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已有知识、技能、能力、意向、兴趣、特长、性格有清晰的认识。

2. 自我选择。

是指学生能根据社会需求、学习目标或课程内容, 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模式、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等。

3. 自我培养。

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和个人特长的需求进行自我教育, 包括端正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 自我评价。

是指学生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作风、学习态度进行实事求是的全面检查, 找出应该肯定和改正的地方。

5. 自我调控。

是指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 更好地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等。

三、研究性学习法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教育界普遍推崇和实施的一种新课程。这种课程源于美国, 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突出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倡导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引入到教学中, 着眼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学会必要的研究方法, 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 树立平等态度, 具备独立精神和相应的实践习惯。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在课堂上应做到以下两点:

1. 以课堂为突破口, 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们在符合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 常常兴趣盎然, 情绪高涨, 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特别高, 而研究性学习更需要学生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首先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 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 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 积极主动地阅读思考, 对所学知识有较深刻甚至独到的见解。

2. 重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 尤其是创造性思维, 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 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首先要真正做到“精讲”, 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 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不能面面俱到, 不能全面开花, 也不能不动脑筋地把教参上的东西和盘“端”给学生。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 鼓励他们质疑问难, 帮助学生摆脱思维桎梏。引导学生生疑, 教会学生思考。并通过与人交流激活思维, 解开思维的“死结”, 迸发创造火花, 发展创新能力。其次, 要改变备课、授课方式,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写出每课所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造等方面的目标。从授课上, 应留给学生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有可能的话, 每课都要提供给学生讨论的话题, 让学生思考和探索, 拓宽思路, 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这时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 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法 篇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42-01

摘要: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把指导学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将一些探索性的做法作一介绍。课前备课兼顾学法备课;以典型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法指导的整体性和形式的多样化;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

关键词:学法备课; 激发学兴趣; 注重整体性和多样化; 课外辅导

学法指导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的教学古训,激励了许多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为此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供我们借鉴。但教学的时代性特征,决定了不能照搬古人,我们只能在继承和发展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一些探索性的做法作一介绍。

1课前备课注意学法备课

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也是教学中的起始环节,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为使学法指导既具针对性,又具实效性,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作精心设计,这是搞好学法指导的先决条件。

1.1揭示知识体系。布鲁纳说:务必教给学生以基本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必须对教材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或重组,使历史知识结构化,并最大限度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可以把庞杂、散乱的历史现象变得简化、序化、网络化,使之构成一个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这是学生宏观上把握历史规律及时代特征的前提条件。

1.2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探求历史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为提高历史认识创造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根据典型材料改进教学设计,加强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这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之一。例如,《鸦片战争》的备课中,传统的教学设计是:1.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的对比。2.鸦片的输入及危害。3.中国的禁烟运动。 4.第一次鸦片战争。5.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这样的组织虽然面面俱到,但既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就是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果改为这样的设计:1.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传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何称之为民族英雄?(传授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3.当时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为何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斗争和以后的抗英斗争?(传授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的原理。)4.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传授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观点。)5.是否认同“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是必然的”观点?(传授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观点。)6.“落后应该挨打”、“落后必然挨打”的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定论。)通过这样的“政史结合”,既加强了方法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以典型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力是能否学好历史的根本问题,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有关材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学科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备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四方面着手:1.利用直观手段(如实地参观、图像资料等),以生动传神的课堂描述、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合适的乡土材料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情感教育。2.利用著名历史人物的优秀业绩、高贵品质、治学态度等——进行意志品格教育。3.史论结合,传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进行方法论教育。4.利用典型材料,培养学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学生一旦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就必然表现出崇高的责任感,学习知识、钻研学法也就有了更高的自觉性。

3注重学法指导的整体性和形式的多样化

历史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因而学法指导的方法不可能公式化,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导。学法指导必须渗透于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已掌握的方法得以强化,使未知的方法得以学习,这就是所谓的整体性。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也不是只有一种途径,这就需要在学法指导中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选辑典型史料以供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提供历史定论要求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定能使学生的历史观得以加强,使历史学习的方法得以掌握和应用。

4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

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教授的学法,去实践或自我探求学法一般也要在课外进行,因此,课外辅导中点拨和强化学法是学法指导中的又一重要步骤和手段。

4.1提供实践材料。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传授的有关学法,向学生提供有关预习复习的内容或提纲,提供精选的历史材料或有关学法指导的参考书籍等。

4.2教师设疑与学生质疑相统一。教师的设疑主要指把教材中的重要和关键部分提炼成有一定深度,但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准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去争论,同时向学生示范切入问题的角度。学生的质疑是指鼓励并指導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要求做到质疑要注重前提,解决要注重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做到“学思结合”。

4.3细致地做好解题指导。首先是审题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来提高学生对与习惯表达不一致的已知条件的等效转换能力,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加工能力;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的扬弃能力等。

其次是深刻理解题意的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对问题外露的能分清题型、要求、限制等,对问题内藏的能找准切入角度、分析层次及所用的知识点、理论或历史规律等。

当然,学法指导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有些步骤或做法在具体的操作中并无课前课后之分,只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使之能更好地自主学习,使之对知识的掌握更具广度,对知识的理解更具深度,对知识的应用更具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大纲[Z].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简明哲学百科词典[Z]. 现代出版社,1990.55.

浅谈历史“五优教学法” 篇12

第一优, 诵读。这里说的诵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 组织教学之后就开始进行的课堂诵读。现在历史教材编写的一个优点是每一单元、每一节课的前言部分教材的编者都用了最优美的语句、段落高度概括了本单元或本节课的内容。因此, 要求学生诵读这些东西, 在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同时, 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优, 导思。这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导作用的要害是启发性, 即循循善诱;主体地位的核心是独立思考”。这一步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头戏, 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吃透理解教材, 根据三维目标, 针对每一课, 提出一些层层推进、向教学目标靠近的诱导性问题。

第三优, 导议。这是发挥教与学两个环节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及将一节课推向高潮的关键, 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一步的优点对教师而言, 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教师教学工作。对学生而言,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优, 精讲。即教师简明扼要地引导学生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这一步要求教师语言精练、引导合理、条理清晰、逻辑层次分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五优, 精练。这是巩固、强化知识的手段, 也是检验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能否灵活运用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优化训练题型主要有选择、相关链接题、列举、识图、材料分析、读史有感等。

摘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基本理念里明确“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如何落实新的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 故而对历史教学法的改革、探索迫在眉睫。经过25年的历史教学, 尝试采用了“诵读—导思—导议—精讲—精练”师生教与学双方密切配合的“五优教学法”。事实证明此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五优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RLS自适应算法下一篇:社会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