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重学法指导

2024-06-30

要注重学法指导(精选12篇)

要注重学法指导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思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苏教版根据“课标精神”, 教材在习作设计上努力体现“三多一少”, 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实践、多一些探究、少一些限制。根据本人近年来的习作教学实践中的体验, 习作指导要注重三多

一、习作指导要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这里的“生活”既包括其所处的“学校生活”, 又包括“家庭生活”以及“社区生活”。在学校生活中, 学校班级所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 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 以及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等都可作为指导学生习作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 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 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体验活动的经历, 交流活动的感受。同时教育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留心观察, 勤于思考, 发挥个性。有时候教师还要有较强的作文教学机智, 要有意识地去创设一些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习作。

在实际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文字生成前思维启动阶段的训练, 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出现类似“人来疯”的情绪, 诱导其作文的愿望和动机, 使之产生写作的情绪和感受, 这就是写作前的思维“热身”, 或者“大脑风暴”。有了这种“热身”、“风暴”, 就有可能使学生出现写作的思维热点, 然后在比较自然的心理状态下形成情绪的宣泄。如一次我在上习作课时, 端来一大盆肥皂水, 请每位学生装上一小杯, 说:“吹肥皂泡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 今天这堂作文课, 先让同学们吹泡泡, 看谁吹的泡泡又大又美丽。”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 向不同的方向吹出好多好多肥皂泡。这时, 我提出第二个要求:“泡泡吹出来以后, 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形状, 它的变化, 看看它是怎样飘动的。”学生充分活动后, 我又指点:“你们吹出的泡泡真美丽, 瞧, 那些泡泡要告诉你们悄悄话呢?”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了, 他们自然而然地拿起笔把自己吹泡泡的情景及丰富的想象写出来。这时, 学生对作文已不觉得苦恼,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需要, 作文也就成了一件快乐事。

二、习作指导要多给学生表达的空间

于永正老师在一次执教三年级习作课即将结束时, 和一个同学表演了一个奇妙的哑剧。哑剧的题目叫“查作业”。表演结束, 于老师请小朋友回去写写“查作业”, 注重写好对话。这一个教学片断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哑剧表演中查的是什么作业, 师生之间怎样对话, 全凭学生自己观察后进行想象, 这自然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创造性表达的条件和空间。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才能使学生的习作充满“个性”, 富有生气和灵气。于永正老师在很多习作教学公开课上, 常常是在充分展现习作情景, 讲清习作要求之后, 就让学生尽情地写, 一气呵成、不间断地写。而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课堂上, 对写作知识的教学, 呈现出过多过细的现象。有的老师在教学生叙述事情时, 为了把事情叙述完整, 就要求学生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 甚至把起因、过程、结果等交代得面面俱到, 还要加上个环境描写才作罢。还有的教师每逢指导学生作文, 均要从构思、选材、写法等方面详细指导, 甚至把“立意”也要强调再三, 到最后, 学生作文千篇一律, 死气沉沉。

当然, 这里谈多给学生习作的空间, 让学生自由表达, 创造性表达, 并不是因噎废食, 对讲授 (主要是写作知识) 全盘否定, 我个人认为关键是“讲什么, 怎样讲, 什么时候讲”的问题。

我们提倡小学生写“放胆文”。所谓“放胆文”, 就是让学生放开胆量去写作文, 事情是怎样就怎样写, 怎样想就怎么表现, 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表达出来。试想, 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 你给他讲走路的技巧行吗?只有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训练, 把文章写得文通字顺了, 才有可能谈及技巧。

三、作文指导要多让学生自主拟题

学生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从这一角度, 我们来考察以往的命题作文 (特别是平时习作) , 的确是把学生的习作内容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框子里, 而且有时候的命题并不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范围, 或者说不是学生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如果我们硬要学生去写自己不熟悉或不愿写的东西, 可能增加一次就会挫伤一次学生的习作兴趣, 怎么还能谈得上“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让学生自主拟题, 正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的重要体现。习作指导, 只给学生规定习作的范围, 确定一些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话题, 这样有利于学生去打开习作的思路, 有利于学生去自由的表达, 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形成。

要注重学法指导 篇2

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无非就是企业如何组织、如何运营,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如何制定、如何修正,企业文化如何形成、如何发展,人才如何吸引、如何管理,财务如何结算、如何统筹等等。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类问题出现的形式和方式不同,解决的办法也不一样。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好了,企业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但事实上许多企业管理的失败不在于不搞管理,而在于在实施管理的旗号下犯了错误。

到底该怎么学习管理?到底该怎样运用管理呢?

管理不是做给人看的

经营大师艾科卡说,在企业里最重要的决定是由个人而不是由委员会做出的。可是有的企业经常把管理解读为开会、树典型。开会很容易流于形式,有的时候还成了主管负责人推卸责任的绝妙方式一种方式;树立典型由于在客观性和可模仿性方面都可能有所不足,未必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何况一旦有好的榜样得不到褒扬和坏的案例不能及时处置的情况出现,接下来的负作用会像流行感冒一样四处扩散。

管理不是新瓶装旧酒

当前市面上推荐出各种各样的企业管理模式,如果不仔细分析便拿来套用,很可能因为脱离了产业背景和人文精神而显得没意义。如果不知道这些模式应该在什么边界条件下使用,那么,这些教条就是背得再熟也没有用,甚至可能起反作用。

管理创新不是全盘否定传统

据科学家考证,铁路两轨之间的国际标准距离是由马屁股产生而来的。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造电车的人设计的,他把电车轨道的距离标准照搬于火车轨道。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马车匠,他把马车两轮的距离标准活用于电车轨道。马车轮距又是依照古罗马军队的战车轮距制作的,

最后追问下去,古罗马人的战车轮距其实就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他们以两匹马屁股的宽度作为战车的轮距,可以使马车平衡行驶。于是, “古色古臭”的马屁股,就成了当今世界现代化铁路的“标本”,而且相沿承袭被当作国际惯例。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得出一个启示:不能把传统和创新对立起来。传统的东西不是毫无价值的东西。现在新的、好的东西,将来也会成为传统。

要树立业务即管理的概念

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业务管理,企业最高管理者关心的焦点应该是理顺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并使之效率更高。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那是为业务管理服务的,企业里这类基础管理的特点必须根据业务管理的特点来制定。

管理者不能错位

管理必须要考虑层次性差异。总经理和一般经理都要考虑管理问题,但他们考虑的内容不能一样。总经理考虑是如何用人问题,一般经理考虑的则是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表面看来,不同企业的管理制度大同小异,企业管理结构高、中、低三个层次之间的职责和界限也十分分明。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精力往往被迫牵涉进中、低管理层面,无暇进行经营战略决策以及人事决策等其自身主要的任务,其结果是首席执行官 CEO变成了全能执行官TEO。这就是管理层次向下错位的现象。同时,我们还经常能够看到管理层次向上错位现象:一般经理在使用总经理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给人的感觉是整日无所事事。

管理要注重实用价值

童话习作指导要注重“三抓四处” 篇3

一、童话创作指导,要及时挖掘“三抓手”

1.抓住本质特征创作童话。在学生头脑中储备了大量的童话表象,但学生无法很好将此种表象运用到习作上。所以,必须让学生对头脑中储备的纷繁的表象进行筛选,选取给人感触最深、内涵最丰富的表象,特别是那些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某种奇妙感受的表象,并且抓住它们各自的特征,这需要有一种童话的敏感性。例如,看到一群蚂蚁,就要像第一次看到这么个生物,静心地注视它们,于是便会有许多有趣的想法在脑际滑行:它在思考么?它晚上做梦么?它把人当什么来看呢?一群群的,它们会去干什么?这么多小伙伴在一起它们怎么会不打架呢?诸如此类观察到的和想法,便转入了童话思维的轨道。

2.抓住夸张特征创作童话。郑渊洁说:“童话就是把现实生活中不能发生的事,用合情合理的方式,把作者的想象力传达出去。学生编写童话要符合他们的童趣,要写出天真,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话,可以写得有点傻乎乎,夸张一点。把某一事物整体夸大,如说某大力士能拉直一条马路;或夸大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兔子耳朵大得可以当被子盖。又如《拇指姑娘》中描写拇指姑娘的小巧:“有一天,一片玫瑰花叶子掉在水里,拇指姑娘坐在这片叶子上,在花盆里从这一边划到那另一边,看起来真是美极了。”

3.抓住拟人特征创作童话。我们知道,童话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飞扬的想象力。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一旦插上幻想的翅膀,都能在童话的太空翱翔!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符合儿童的天性;童话的表现手法——拟人,符合儿童的思维。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情,显得活泼可爱、生动有趣。这个事物的范围极为广泛,上天入地,大到宇宙,小到蚁蝼,都可入诗,在儿童的眼里都可以成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事物。例如:《蚂蚁迎奥运》中,发动这个迎奥运活动的这只蚂蚁叫乐乐,乐乐现在要去推广这个奥运活动,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有好多只蚂蚁参加了这次活动。乐乐领导它们一起喊口号——“迎奥运,互团结,搬粮食,共分享……”。

《 骄傲与自以为是》中的99页和100页。99页和100页对98页说:“我们要出去旅游,不高兴躺在这本破书里了,我们明天就出发。” 101页听见了,连忙说:“100页, 99页你们不能出去旅游,外面很危险,会把你们的小生命给结束的!”100页和99页不听,一定要出去。

小作者在自己的童话中,把蚂蚁当作一个领导人物来写,语言极为朴实。99页和100页就像是不听话的小孩子,语言简单明了,都充满了童心童趣。

二、童话写作教学,要灵活处理“四关系”

1.处理好相对宽松和紧张的学习环境。童话的意境只有在自由的开放的心态中才能生成。很多童话世界中的故事反映儿童内心的需要,多数时候它显示了学生在生活中无法实现或者期待实现的,此时他会通过自己的童话展示出来。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家长的,老师的,作业、补习让他们透不过气。会反叛的学生他就通过习作来抒发自己的不乐,紧张的学习环境扼杀了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需要教师有一颗博大的心胸,一个开阔的视野,不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效,而应精心呵护每一颗童心,让童话照耀每一个儿童的生活。

2.处理好写童话与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的关系。从四年级起,我在班上广泛开展了听童话、说童话、读童话的活动。此活动一展开,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听童话出神,说童话栩栩如生,读童话入迷。学生从四年级起,就与课外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童话类的书籍更是走俏。据统计,四年级第二学期全班学生藏书量远远多余第一学期,每周集中读书次数超过四次,一学期平均每个学生阅读量超过40万字。由于开展了听、说、读的活动,学生从不同的书籍中找到了写童话的广阔背景。

3.处理好大胆想象与合理想象的关系。童话的主要特征是想象、幻想。写童话需要大胆想象,但想象必须受自然规律和生活规律的制约,不可胡编乱造。曾经有学生违背动物的生存规律编写童话,导致笑料百出。所以指导学生在构思童话情节时,或在描写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时要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符合生活常理、符合某动物或某植物的特点。

4.处理好模仿与创造的关系。指导学生编童话,可以按照“从模仿开始,逐步增加创造成分、培养独立性”的程序进行训练。四年级学生跨入习作阶段不久,词汇,语句的存储量并不多。教师对学生开始要求不要太高,仿写的成分可以多一些,一般是模仿着课文来写。随着学习的深入,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自编童话故事,增加创造性成分。

要注重学法指导 篇4

一、培养学生读数学的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 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 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和一般的科目有很大的不同, 它对学生的要求较为严格, 不仅仅要求学生在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上提升, 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在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解题能力、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上提高。在初中数学当中, 各个知识点的连接比较紧密, 前期学习的知识都是为后面知识打基础而进行的。另外, 在考试当中, 虽然是以试卷的形式来表现, 但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 需要学生调动整个学习的知识架构, 并且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 单一的方式并没有办法得到理想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 “会读”要让学生实现有效审题、自动过滤没有用的条件, 通过穿针引线的方式, 由一个条件引导出多个条件,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提升。

二、培养学生听数学课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听法的开导, 教师应首先从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注意力, 使其激活原有知识结构, 打开“听门”, 专心听讲, 这样才能把接收到的“频道”调谐到教师输出的“频道”, 达到同频共振, 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现阶段常常发生的“走神”问题, 其根源不仅仅在于学生方面, 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经过一定的调查和分析, 我们发现有很多的教师都在主观上提升了教学速度和讲解速度, 学生还没有理解上一个问题, 教师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到最后, 学生对大部分的知识点都非常生疏, 能够说出基本含义和定理, 却没有办法应用到具体的解题当中, 更不要说应用到生活中了。初中数学知识在表面上很简单, 但是知识和知识之间是共通的。在立体几何当中, 往往需要应用到平面知识。这种循环利用和多角度的知识构成, 必须保证学生和教师在同一个频道当中, 否则学生和教师的思路不一致, 就没有办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三、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

初中数学的学法指导, 不仅仅体现在上述的两个方面, 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当学生会读数学、听数学以后, 就需要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 融入教师的教导方法, 将知识融会贯通, 这样才能实现一个较大的提升。本文认为,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是学法指导的具体措施,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 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 开展启发式教学。当学生进入初中以后, 很多的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知识范畴。其次, 需要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 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 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 上述的两个方面仅仅是一个参考, 我们应该从具体的情况出发, 实行一系列的有效教学方案, 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全面的提升。还有, 我们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 引导学生追根究源去思考, 使学生学会深思。综合而言, 学法指导是从学生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共同出发, 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同时在不理解、不懂、运用不灵活的地方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各个地区的教育工作人员, 应该有效地贯彻和执行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在初中数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实现全面进步。

总结:本文就初中数学学法指导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同时对如何提高学习实效进行了讨论。从整体的教学情况来说, 学法指导在应用的时候, 还是有所欠缺, 部分教师掌握不好尺度, 并且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与学生的沟通当中, 都应该更进一步。相信在日后的教学当中, 学法指导能够获得更加理想的成果, 帮助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曾莉芳.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 (06)

[2]赵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卞动探究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 (34)

探望病人要注重礼仪 篇5

礼物:很多人喜欢给病人送鲜花和水果,但要注意,有些病人或同病房的人可能对鲜花过敏,或者患呼吸道疾病,不适宜呼吸有花粉的空气。另外,如果是住院的话,大家探病都送鲜花,也容易影响狭小病房内的其他病人。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糖尿病人、肠胃病人不能吃水果。其实,小玩具、画册、羊毛毯、保温杯等都可以送给病人。

神情:探望病人时,神情应该保持轻松和关切,不要显得过于担心,见到病人治疗用的针头、皮管及其他医疗器械,不要表现出惊讶的神态,以避免给病人带来压力。

话题:探望病人的话题要轻松,注意不要自己滔滔不绝地说,对于一些不便当着病人面交谈的话题,可在离别时与其亲属到门外再谈。

注重言教 更要注重身教 篇6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成为榜样

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

我原来是乡村教书的教师,但不论大事小事,时时处处,我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用实际行动来影响、教育着学生。下面我就拿几件小事来说说吧:

每逢夏天,小学生们都喜欢在村里的小河里偷着玩水,他们不分上午、下午、还是晚上,只要一有空,就泡在河里,玩个没完没了。为了不让学生偷玩水,我们学校的教师,一方面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村上的人洗澡很方便,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衣服一脱,往小河里扑腾一跳,就能洗个痛快。有时她们也邀我去洗,可我总是说,我不爱去那种地方洗,而婉言谢绝。其实我并不是真不爱洗澡。你想,天那么热,谁不爱洗澡呢?但是因为自己常想着:自己是教师,教育学生不要在河里玩水,自己怎么能洗呢?所以,无论天再热,为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是从不在大众场合下的河里玩水。

叶圣陶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班主任应有强烈的角色意识,随时想到自己的社会分工是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工作作风、性格习惯、兴趣爱好、言谈举止等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对学生喊破嗓子,不如给学生做个样子。我们教师从来不把东西带到学校来吃,也不在学生面前吃零食。

由于现在的家庭条件都好了,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零钱,这就造成了学生乱花零钱买零食的现象,我在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买零食时,我就首先做到了无论何时何地也不乱花零钱、买零食,帮每个学生申请个银行账户,每学期比一比谁存的零花钱多。这样一来,学生花钱买零食的现象基本上杜绝了。

二、班主任做个标准的天平

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会自信。

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心灵。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三、班主任身教言传,热爱这个家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

比如班级大型活动,班主任热情投入其中,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一道去共创佳绩。班级受损,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地责备学生,相反还应鼓励或正确引导。班级事务,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地上的纸屑,课桌上的摆设,窗帘的安放等,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弯弯腰,动动手,擦一擦,拖一拖,学生会看在眼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切忌乱批评指责,然后指手画脚一番。另外,班主任要从心底爱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班有一些同学,如:程静雯、陈钦彬等会经常主动为班级挂好窗帘,帮老师整理好讲桌。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上都是规规距距,爽心悦目的。特别是有些同学犯了错误,会主动跑来向我认错,如:李乐乐,杜文斌等。我会表扬他们,因为他们已知道并勇于承认,自然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同学们互帮互助,和平相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有一次我进行民意调查,苏铃柠这样写道:“我以我是五(6)班的学生为荣,我不愿做任何有损班级的事。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帮老师管理好班级,轮到我值日时,我会认认真真地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争取每周拿上流动红旗,月底评上行规示范班”看了她的日记,我好感动!我的班主任工作没有白做,再辛苦也值得。

总之,作为一个班主任,要给学生多几份爱心,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主动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注重言教 更要注重身教 篇7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成为榜样

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

我原来是乡村教书的教师,但不论大事小事,时时处处,我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用实际行动来影响、教育着学生。下面我就拿几件小事来说说吧:

每逢夏天,小学生们都喜欢在村里的小河里偷着玩水,他们不分上午、下午、还是晚上,只要一有空,就泡在河里,玩个没完没了。为了不让学生偷玩水,我们学校的教师,一方面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村上的人洗澡很方便,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衣服一脱,往小河里扑腾一跳,就能洗个痛快。有时她们也邀我去洗,可我总是说,我不爱去那种地方洗,而婉言谢绝。其实我并不是真不爱洗澡。你想,天那么热,谁不爱洗澡呢?但是因为自己常想着:自己是教师,教育学生不要在河里玩水,自己怎么能洗呢?所以,无论天再热,为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是从不在大众场合下的河里玩水。

叶圣陶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班主任应有强烈的角色意识,随时想到自己的社会分工是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工作作风、性格习惯、兴趣爱好、言谈举止等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对学生喊破嗓子,不如给学生做个样子。我们教师从来不把东西带到学校来吃,也不在学生面前吃零食。

由于现在的家庭条件都好了,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零钱,这就造成了学生乱花零钱买零食的现象,我在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买零食时,我就首先做到了无论何时何地也不乱花零钱、买零食,帮每个学生申请个银行账户,每学期比一比谁存的零花钱多。这样一来,学生花钱买零食的现象基本上杜绝了。

二、班主任做个标准的天平

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会自信。

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心灵。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三、班主任身教言传,热爱这个家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

比如班级大型活动,班主任热情投入其中,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一道去共创佳绩。班级受损,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地责备学生,相反还应鼓励或正确引导。班级事务,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地上的纸屑,课桌上的摆设,窗帘的安放等,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弯弯腰,动动手,擦一擦,拖一拖,学生会看在眼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切忌乱批评指责,然后指手画脚一番。另外,班主任要从心底爱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班有一些同学,如:程静雯、陈钦彬等会经常主动为班级挂好窗帘,帮老师整理好讲桌。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上都是规规距距,爽心悦目的。特别是有些同学犯了错误,会主动跑来向我认错,如:李乐乐,杜文斌等。我会表扬他们,因为他们已知道并勇于承认,自然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同学们互帮互助,和平相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有一次我进行民意调查,苏铃柠这样写道:“我以我是五(6)班的学生为荣,我不愿做任何有损班级的事。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帮老师管理好班级,轮到我值日时,我会认认真真地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争取每周拿上流动红旗,月底评上行规示范班”看了她的日记,我好感动!我的班主任工作没有白做,再辛苦也值得。

动手操作要注重实效 篇8

诚然, 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解决数学问题, 但如果一味追求动手操作, 为操作而操作, 使之流于形式, 既浪费了课堂学习时间, 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 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时, 要注意把握时机, 把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重操作活动的“内化”, 重视“动态操作”后“静态的数学思考”, 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

一、把握好操作的时机

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中, 只有把握恰当的时机,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 在建立某些起始概念时组织实践操作。

如第一次建立面积、面积单位等概念时, 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区别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时组织实践操作。

如比多比少的应用题,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狭隘, 容易出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不良定势。教学中, 让学生用学具充分地摆一摆, 就可以很容易地突破这个学习难点。

3. 在推导抽象公式和法则时组织实践操作。

小学生的认知是从动作开始的, 实践操作可加强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经历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 能为学生理解知识打下基础。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 让学生通过剪拼等操作活动去观察、分析和综合, 学生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印象特别深刻。

二、引领操作的“内化”

很多教师简单地把动手操作中的“动”理解为动一动、摆一摆、做一做, 而忽视了学生操作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操作”活动。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 而未能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 就不可能发展真正的数学思维。因此,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 相对于具体的实物操作活动, 我们更应强调“操作活动的内化”, 用操作活化、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 真正发挥它内在的数学价值。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用相同的长方形纸折出1/4和1/8, 并比较得出1/8小于1/4后, 问:“你们还能用同样的长方形纸折出分子是1, 又比1/8小的分数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很快折出了1/10、1/16、1/32等, 如果教师此时以“看来分子是1, 又比1/8小的分数还有很多”来结束本教学环节的话, 显然是不够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操作展开思考:“只要怎样折, 折出的分数就一定比1/8小?”“比较你折出的这些分数, 你有什么新发现”等等,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将操作过程转化为数学思考, 实现操作活动的“内化”。

三、提升操作后的反思

要使操作活动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操作后的反思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通过操作解决概念、计算等问题后, 再引导学生对操作的目的、过程、结果和作用进行回顾,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能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 提升操作的内涵。

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9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每份4根还余1根, 从而引出有余数除法。在新课结束前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余数小于除数?当学生难以回答时, 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刚才的操作:把9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为什么只余1根, 不余更多呢?学生通过回顾思考得出:如果余数比除数大, 还可以再分, 只有余数比除数小, 才不能再分, 从而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计算公式后, 再引导学生回忆是怎么解决的, 让学生说出可以把这些图形变成以前学过的哪些图形, 教师相机板书:新知→旧知 (转化) 、旧知→新知 (联系) , 这种数学思维方式的反思会对学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解决问题。

调研选题要注重求实创新 篇9

一、求真务实是调研选题的“基础点”

开展调查研究首要的是讲求一个“实”字, 而在课题选择中更要以“求真务实”为基础, 本着既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原则, 着力提高调研选题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1. 提高针对性是选题求实的出发点。

一是针对民生选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具体到工作实际中就是以民为本, 这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宗旨所在。因此, 在进行调研准备时我们要时时注意体察民情民意、处处关心关注民生问题, 在保护群众利益、改善群众生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选题、定题, 为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建言献策。如在信用社村级代办点撤掉之后, 群众普遍反映存款和贷款极不方便, 湖南省安化县政协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 确定了“撤掉信用代办站, 村民存贷怎么办”的调研课题, 及时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声。二是针对弱点选题。虽然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 但由于受社会转型、体制改革、灾害疫病、经济危机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个别矛盾和弱点问题不时显现,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 在调研中我们更要特别关注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矛盾和隐患, 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难点、弱点问题进行选题调研, 避免因小失大, 积少成多, 进而危及全局。三是针对发展选题。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当前,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较为迫切的问题, 政协办公室应当更多地在审视和关注粗放型、简单型、利益型增长对地方造成的后果和将会对长远发展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科学选题, 认真开展调研。

2. 提高准确性是选题求实的着眼点。

一是在全局中把握准确性。我们只有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树立全局观念, 了解和把握全局, 才能在服务大局、服从全局中做到视野开阔、重点突出、选题准确, 才能为政协与党委、政府之间形成“建言”与“纳言”、“献策”与“求策”的协商议政格局奠定基础。因此, 政协调研要按照“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的要求, 既要围绕本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选题, 又要从近期和长远的发展趋向出发有前瞻性地选题;既要选准小中见大、粗中见细的课题, 又要注重选择对全局有普遍意义或对决策部门有启示性的课题。二是在连贯中把握准确性。任何问题都会在发展变化中产生新的情况和新的矛盾, 进而加大解决问题的难度。有些问题不可能通过一份提案或一次调研就能够完全解决, 需要一系列阶段性、连续性的调研, 才能把问题分析透、研究深, 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三是在前瞻中把握准确性。政协的意见、建议能否进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研选题的时机。所以, 在前瞻考虑和超前思维时, 我们既要根据调查了解到的党委、政府当前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与之相关联的后续工作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等情况来预测确定课题, 又要根据走访了解到的基层工作情况和今后发展趋势来探寻课题。如湖南省安化县水资源十分丰富, 但利用率不高, 抗灾能力不强, 饮水安全隐患重重, 县政协深感有责任、有义务向县委、县政府反映这一问题, 前瞻性地确定了“治水是贫困山区富民强县的客观要求”的思路和课题, 为调研指明了方向。

3. 提高实效性是选题求实的落脚点。

一是选题要与中心工作相结合, 在参政议政中体现实效性。政协调研大多是为党委、政府工作建言献策, 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调研成果要想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调研选题不仅要符合中央和省市的政策精神, 确保调研不走题, 而且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与其保持步调一致。在实际调研中, 我们既要当“考生”, 根据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有选择性地确定课题, 也要当“考官”, 主动从党委、政府将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发掘新的课题。如湖南省安化县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县, 做大做强矿产业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做深矿产业”的发展战略, 县政协紧密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 确定了“创新思路, 加强管理, 重视环保, 推动矿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协调科学发展”的课题, 使调研与党政工作同向同步。二是选题要与群众利益相统一, 在为民服务中体现实效性。政协是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无疑是政协调查研究的重要选题内容。也只有这样, 调研成果才能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采纳, 才能及时转化和落实, 收到实效。因此, 我们必须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 努力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选题。三是选题要与时代发展相辉映, 在与时俱进中体现实效性。政协调研选题不能与时代脱轨、与发展脱节, 而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 符合时代精神, 这样调研成果才能更好地为党委、政府政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才能达到与时俱进、同步发展的目标。

二、开拓创新是调研选题的“关键点”

开展调研不仅是为了反映情况, 指出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为党委、政府提建议, 出主意、想办法。同时调研也不能拘泥于完成任务式的简单应付, 而是要跳出局部看全局, 跳出本地看全省 (全国) , 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想问题, 寻对策。因此,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 创新选题方式、创新课题内容就显得尤为关键。

1. 调研课题创新要在“选”字上做文章。

调查研究是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是形成提案、建议案的重要载体, 是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 进行协商讨论的重要基础。因此, 要着力在政协调研课题“如何选、选什么”上做文章, 进一步创新思维, 在“选”字上凸显新意。一是向下征。将调研课题的方向、立意、要求公开向政协委员进行“招标”, 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 部分有针对性的调研课题可对基层政协联络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实行“定向投标”, 将调研课题分解下去, 充分发挥各联络委和专委会的作用。二是自己找。通过开展“自我批评”, 查找影响和制约本单位本地方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也可由政协委员根据自己联系的界别、系统所掌握的基层信息提交课题。三是往上求。主动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上级政协征求意见, 结合全年的重点工作和专项工作安排, 请领导给政协出题目、想点子。

2. 调研课题创新要在“精”字上下功夫。

在调研课题创新上, “精选”和“选精”是最难把握的。要按照“紧靠要点、突出重点、精选课题、多出精品”的要求, 本着“党委想什么, 我们议什么;政府干什么, 我们帮什么”的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 量力而行, 不为调研而调研, 不因多研而滥选, 而是从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工作、服务人民的角度出发, 每年精选三到五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进行调研, 着力在“虽少而精”上下功夫。如湖南省安化县政协针对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选定了“新形势下我县劳务输出的现状与对策”、“安化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加强资源保护, 促进生态立县”作为2010年调研的重点课题, 既反映了民情, 又推动了工作。

3. 调研课题创新要在“新”字上花力气。

当今世界形势的复杂多变, 迫使我们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分析、研究现实情况, 抓住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 前瞻性、创造性地为构建和谐社会献计出力。要善于在对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归纳、在对社情民意进行收集整理、在对基层进行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捕捉新课题, 不仅要看到积极的、和谐的一面, 更要挖掘在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从而将不利因素化解和消除在萌芽状态。

4. 调研课题创新要在“冷”字上寻突破。

小学数学命题要注重“十性” 篇10

一、贴近生活现实性

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而我们的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 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数学教学的目的。所以, 我们数学试题的内容一定要贴近生活现实。

例1:绍兴县孙端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同学拍毕业合影, 照相馆收费如下:

1. 六 (1) 班师生共50人, 如果每人一张, 共需要付 () 元。

2. 六 (2) 师生也要每人一张, 共付了30元, 六 (2) 班师生共有 () 人。

以上两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这样的命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的是成功的乐趣, 积累的是生活的经验。

二、增加习题趣味性

传统的试题只是枯燥的文字叙述, 让学生机械地解答, 激不起情感的涟漪, 提不起学生参与的兴趣, 从而挫伤了学生考试的积极性。因此, 我们的试卷要以图像、表格、情境、资料等丰富的形式呈现, 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新颖的形式上,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进而解除学生对考试的厌恶心理。

例2:“看一看, 连一连”。

小红:我要的花不可能是红色的。

小明:我要的花一定是红色的。

小芳:我要的花可能是黄色的。

小红6朵红花

小明6朵红花、6朵黄花

小芳6朵黄花

这种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命制的趣味性很强的试题, 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学生一看到这样的命题形式就对试题内容产生了兴趣, 进而愿意去做, 乐意去做。

三、满足需求差异性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 命题时就要兼顾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试题,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例3:有一个正方体, 棱长总和是48分米。请你任意选择下面的一个或几个问题来解答。

1. 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2. 如果把这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 表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分米?

3. 这个正方体从上到下挖出一个长方体孔洞, 孔洞

的底面为边长2厘米的正方体, 求这个空心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例4:植树节到了, 同学们在一条长120米的小路的一边栽树, 每隔6米栽一棵。

(1) 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 共需要 () 棵。

(2) 如果只有一端栽树, 需要 () 棵。

(3) 如果两端都不栽树, 需要 () 棵。

例5:新兴路的一侧有一端原种有一颗海棠树, 现在每隔12米栽种一棵, 共用树苗25棵, 这条路长多少米?

数学命题中关注的差异性, 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自主探究的空间, 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而且使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 通过不同的思考, 提出不同的问题, 选择不同的解答方式, 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注重学科整合性

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 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 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所以在数学命题时, 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数学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整合。

例6:今年的5月1日是星期四, 那么这个月你上了几天课, 休息了几天?

例7: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 其中缺水的国家有100多个, 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多个。缺水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 %, 严重缺水国家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 () %。读了这些信息后, 你想说些什么? () 。

第一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利用周期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检测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同时也借助于全年中的重大节日 (五一劳动节) , 让了解学生对社会知识的关注程度。而第二题主要让学生接受环保意识的熏陶与教育。

五、实现动手操作性

数学试题的命制应联系生活实际,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要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的情境设置和学生的自主参与, 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和思考, 进而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为此, 命题时应有意识地设计操作题,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感悟和体验。

例8:请在图中画一条线段, 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例9:你能画出几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且边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

这类试题让学生既动手, 又动脑, 手脑并用, 在实践操作中对知识获得真正的理解。

六、蕴涵探索创新性

数学教学必须要给学生提供探究交流的空间, 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并把推理归纳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这样的“过程”中。数学试题的编制也要求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的过程, 这些题型有力地考查了考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例10:探究规律:

我发现了 () 。

再写出两个类似的算式试一试: () 。

例11:学龄儿童各年龄段标准身高的估计方法及身高等级评定标准见下表 (表略) 。李明今年10岁, 身高106厘米;王刚今年13岁, 身高156厘米。

1、李明的标准身高应该是 () 厘米, 实际身高比标准身高 (高矮) () %, 等级是 () 。

2、王刚的标准身高应该是 () 厘米, 实际身高比标准身高 (高矮) () %, 等级是 () 。

3、你的标准身高应该是 () 厘米, 实际身高比标准身高 (高矮) () %, 等级是 () 。

试题以图像、表格、情节、资料等形式新颖呈现, 把数学知识的检测形式变得生动有趣, 使数学考试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发展平台。

七、拓展思维开放性

由于开放题的条件可变化, 答案不唯一, 这些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可以使每个学生都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究。基于此, 小学数学考试命题的改革把开放题引入到试卷中来, 并且分量越来越大。

例12:新兴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 长18米, 宽12米。现在把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 请你为新兴小学设计一个改建方案?

这一道开放题, 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它融阅读理解、面积计算、方案设计为一体, 趣味性、创新性比较强。

例13:画一个周长为18厘米的长方形, 在图上标出数据, 并计算出你所画图形的面积。

这道开放题解题策略较灵活, 学生可以充分表现自己, 发挥想像力, 达到思想、方法相互交流的目的。有的学生设计的长方形面积较大, 有的学生设计的长方形面积较小, 有的学生设计了一个长宽是倍数关系的长方形等等。正是这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而且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新的心理态势。

八、体现价值应用性

数学命题的实质就是引领应用, 也就是激发学生主体精神,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引领学生发展自身灵性, 合理处理相关信息, 探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充分而生动地展现学生个体学习数学的价值。

例14:给你两元钱, 如果要求刚好用完, 你准备买哪些东西?

不管学生以何种思路完成购买任务, 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都能在这里得到真实的应用, 学习数学的个性价值也得到了充分而生动的展现。

九、重视人文教育性

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所以, 命题时既要考虑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 又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例15:元旦那天, 许老师所在的六3中队的少先队员去看望孙端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中队长朱芳带了60元到超市去购买慰问品, 已知食品每千克的价格如下表:

1. 如果你是中队长朱芳, 你将如何来购买?

2. 如果60元钱必须用完, 你将如何来采购?

这道命题重视人文意识的渗透, 充满着人性关怀, 关注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渗透了爱心教育和人文关怀。

十、渗透爱国思想性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所以, 在试卷命题的时候, 应该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例16:我国的国土面积是 () , 台湾省的面积是 () 。

例17: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 这一年的2月份有 () 天, 这一年是 () , 有 () 天。

养生要注重平衡 篇11

(一)生环平衡

人类要生存必须依赖于生存环境这个客观条件,生存与环境必须保持平衡,既要保护适宜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又要创造适宜人们生活的小环境,如果生存与环境失衡,就会发生问题并严重影响人的生存质量,损害人类健康,缩短人类寿命。因此,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生存文明观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建立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减少损害人类健康的因素,提高人类生存质量。

(二)阴阳平衡

人和世上的万物一样都有阴阳属性,人体内一旦阴与阳失去平衡就会生病。阴虚是由于体内津液不足,过度劳累、体质虚弱、阴液内耗过多造成的;阳虚是由于体内阳气衰减,肾阳、气血、阳气动力、能量不足造成的。《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因此,在养生过程中,要注重阴与阳的平衡协调,围绕治疗疾病调整阴阳,最大限度地减少生病的因素,维持体内稳定,有益健康。

(三)劳逸平衡

劳与逸是对应性的统一体。人的运动、活动、劳动都是人活动的一种方式,但劳要适度。如果过度劳,就会消耗体力,造成体内负荷过重,加重体内应激反应,对身体无益。

逸就是人停止一切消耗体力的活动,是静止生活的一种方式,可以让机体处于平静、休息的状态,但如果过逸,使机体长期不活动,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样对身体无益,因此,只有劳与逸平衡,该劳则劳,该逸则逸,劳逸适度才能促使机体气机旺盛,调整新陈代谢,使体内稳定,各器官协调和谐,促进健康。

(四)饮食平衡

人的一生离不开饮食,饮食是维持人类生命,促进健康的重要物质。一个人的健康和疾病都与饮食有密切的关联。饮食平衡是指保证合理供给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在数量上、质量上建立一种平衡,有助于对营养的消化吸收。长期饮食失衡,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会降低免疫力,削弱体质。因此,要注重饮食平衡,调整饮食结构,改善饮食模式,合理搭配食物,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食,讲营养,求新鲜,力求主副、酸碱、荤素、饥饱、精粗、寒热、入出平衡,科学饮食,吃出健康。

(五)起居平衡

起居生活伴随着人的一生。有些人起居生活无规律,不良的生活方式会扰乱体内的生理功能,造成健康隐患,诱发多种疾病。起居平衡是按照生理需求,确定作息时间,会使人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该工作时就工作,该吃饭时就吃饭,该休息时就休息,该睡觉时就睡觉,有利于清除机体和大脑的疲劳,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延缓大脑的衰老,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增强各系统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有益健康。

(六)得失平衡

人们在社会上运用正当、合法的手段创造必要的物质财富,也包括名誉、地位,这是维持人们生存的基础,也是鼓励人们靠自己的奋斗和拼搏去改变现状的动力。得是以实为本,但不能偏离正道去过度追求名利。如果过度追求名利,必然会造成精神、心理有很大压力,不但活得很累,还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失就是面对名利,要学会控制和把握住自己,不该得的就不要得,该失去的就要放弃。只有做到得与失平衡,才能不做名利的俘虏,恬淡寡欲,这对身体有益。

(七)心理平衡

心理问题是伴随人的一生,每个人都涉及到的问题。每个人都在社会、集体、家庭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应负的责任,会以特殊的心理状态,对待一切事情,心理问题决定命运。心理平衡就是面对来自社会、工作、生活中各种客观因素引发的矛盾、问题、意外事件,能自主调控、应对,是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命运的导航塔,是形成良好性格,成就事业的动力源。要保持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在生活中既面对现实,又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对健康有益。

(八)乐悲平衡

人的一生谁都离不开乐与悲,乐与悲实际上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乐能使人体血压平稳,增强免疫功能,乐虽然不能治病,但能防病,延长寿命。如有不愉快的事情,要尽量抑制不平之气,唱首歌舒发情感,使心情轻松,增加快乐感,提高享受生活的能力。快乐不能靠专业人士帮助和指导,要靠自己不断寻找。但乐也要有个度,过度地乐,往往会乐极生悲,产生负面效应。如果人遇到悲伤事情,也不要过度悲伤,应当尽快从“悲”境中解脱出来,否则持久、过度悲伤,必然会损害身体。因此,做到乐与悲平衡,有益身体健康。

(九)饥饱平衡

人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控制饭量,适度地节食,有点饥饿感,可减少胃肠消化系统的负担,避免营养过剩,防止肥胖,防止发生代谢紊乱。但饥不能过饥,如果过饥就会使体内满足不了营养的需求,对身体无益。饱也不能过饱,如果长期过饱,就会加重胃肠消化系统负担,使胃肠处于不停顿的消化食物状态,影响机体生理功能,易导致营养过剩,影响新陈代谢,诱发疾病。只有饥与饱平衡,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既不过饥,也不过饱,才能减轻胃肠负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益身体。

(十)动静平衡

动与静平衡是对应性的形式与机能的统一体。动是指通过运动进行形体锻炼,以意导气,气贯全身,通任督、带、冲诸脉,使内气通达四肢,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有效的锻炼,促进机体气机旺盛,增强体质,养生在动。静是养生不可分割的形式与机能的统一,是指养心、养精神、养机能,养心在静。在静态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效应有益健康。动静平衡,形神共养,动而有节,静而有度,使体内达到和谐统一,心情舒畅,对生活抱有乐观主义态度,让生活充满情趣,取得形体与机能双倍功效。

(十一)禁纵平衡

性生活是成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人如果采取禁欲的态度,长期压抑性,就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降低机体对外界的应激能力,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症状,加速衰老,对身体不利。但如果纵欲无度,可使人耗损气血,精力衰退,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降低生理功能,体质下降,同样损害身体。因此,要坚持禁与纵平衡,既要保持正常的性生活,平衡体内阴阳,调和气血,延缓衰老,有助于增强生命的活力,又不要纵欲过度,伤身损寿,让有益的性生活成为促进健康的积极因素。

(十二)言思平衡

言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维持生存、发展的基础。适度的言谈可与人进行沟通,交流信息,学习别人的经验、长处,有利于提高自己。但如果言谈过多就会耗损元气、精神,言谈过激还会引起别人反感,甚至斗气伤神,恶化人际关系。言与思平衡,就是少言多思,凡事要多动脑子思考、多想、多读书、多写字,这样使大脑神经处于良性工作状态,不但能防止大脑细胞衰老、萎缩,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保持大脑健康,对身体有益。

(十三)综合平衡

养生要从整体出发,关注生命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平衡调养。综合平衡调养,就是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养生之道,注重养生之术,突出个性化,采取持续、密集性措施,把由生活细节构成的养生措施延伸到各个方面,从饮食、锻炼、按摩、睡眠、情绪、心理、防病等方面入手,融合养生措施,提高健康对接因素,对人体进行综合调养,使机体内外协调,平衡和谐统一,强健身体,提高健康水平。

(十四)养医平衡

养生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体质,健康长寿。要把由细节构成的养生保健措施延伸到生活、工作、行为、情绪等方面,做到合理饮食,坚持锻炼,规律生活,重视睡眠,心理平衡,增强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患病的几率,密集健康因素,提高健康能力,强壮身体。但养与医的平衡,就是在注重养生的基础上,一旦有病不可忌医酿成大病。无论得什么病都要及时诊治,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精神上放松和调节,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疾病,早日康复,有益身体。

数学教学要注重过程 篇12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年龄在增长,学习上的困难也在增多。学生一年一年在升级,而求知的兴趣却一年一年减弱。不少数学学得不错的学生在长大以后却远离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原因是什么呢?

从学生方面来讲,这主要是部分学生在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对一些概括性的概念、结论、判断不是在研究事实和现象的过程后形成的,而是听教师讲解后知道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的参与,更缺少积极的思考,缺少依靠自己的实践去积极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走过的是题海,跳过的是“过程”。

从教师方面来讲,可能已经把教材讲明白,难点重点归纳清楚,课堂上尽量减少学习困难,让学生走了一条平坦的路。但这样学生就得不到积极的思考,没有思考的学习就像小鸟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以后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面前的学习任务。所以教师要积极全面地准备“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主动思考教师为他们准备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学生依靠自己的分析、独立的思考获得知识,这样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这种知识才是极其宝贵的。

一个优秀的“过程”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助推器、学生兴趣的诱发器、问题探究的模拟器,教师要重视在课堂上设计一个一个优秀的“过程”,再现知识的过程。

教师如何去做“过程”?这是在新课程改革时期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定情景下的数学问题,设计一些结论开放适合学生实际的操作题,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给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变教师“主讲”为学生“主学”,所以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组织学生的思考过程,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研发现有教材的习题功能,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恰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等方面,真正让探索过程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

1.在备课中准备“过程”

教师在备课时一要备出知识产生的过程,从哪里来,要去何方。例如初二代数中的因式分解,它是将整式乘法过程倒过来而形成的,因式分解为分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求根等做好准备。二要备教材中习题的变化及引申过程,将教材中一些可开发的“营养食品”开发出来,备出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备出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参与过程必须从重视教师备课的过程开始,这一过程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新课程标准》能否推进。

2.在情景中探索“过程”

思维是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部分。真正的解题以培养数学能力为目标,解决问题有时要面临新情景、新课题,如果在碰到陌生问题时学生显得束手无策,那么可以肯定没有完全学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只重视公理、定理在推理论证中的应用,也应重视学生身边所发生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能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不少数学知识有它赖以生存的背景,教师在课堂上若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情景就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直接体验,并能留给学生动手的广阔空间,同时对于一节数学课来讲,教师可将想要教学的内容隐藏于情景之中,在一定的情景中探究知识接受知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布鲁纳曾说过:“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过程的集合,可以说没有过程就谈不上探索,没有探索就没有了创造,学生的探索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初步品尝“发现”的滋味,这样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以后进行创造活动的一次预演。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帮助学生完成对学习的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并强化问题意识,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创设情景和将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后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时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具有探究欲的问题环境,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不能从外部形成,而只能由学生自身的发展来决定。教师应改变角色,改变数学课上只有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应只重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也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情景可以出现数学的“再发现”,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学生而言却都是新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准备数学情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不断探究,学生就能够获得解决的方案。

3.在问题中延长“过程”

问题应是学生身边的,在学生身边的问题是常新的,问题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没有现存的解题思路时,就会引起一种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并对思维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实现将已知条件向目标结论转化。学生的学习是带着问题学习的过程,学生独立的脑力劳动需要问题的刺激,问题的产生过程有二:(1)问题是教师提出的;(2)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具有代表性和必要性;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个性的东西,具有针对性。当然有时一个学生的问题可以转化成全体学生的问题。问题产生的时间一是在上课以前,二是在上课中间,三是上完课后。问题是学习的催化剂、兴奋剂,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堂课讲得严谨、清晰、透彻,气氛也不错,但当学生自己解答时,一部分学生却满脸的疑惑,为什么呢?这些学生往往是在没有问题的情景下听课的,教师没有问题给他们,学生没有问题给自己,没有问题就没有困难;但有了困难学生就会积

异面直线距离的六种求解策略

张虹侠

(乐亭县第一中学,河北乐亭

空间距离可分解为七种: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于一个平面的直线到此平面的距离,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这七种求法基本上都是转化两点间的距离来求,因此,会求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是基础,求点到直线和点到平面的距离是重点,求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难点。本文提供求异面直线距离的几种策略,以突破难点。

求异面直线距离高考只要求已给出公垂线段的题型,下面通过一例正方体中异面直线的距离的求法加以说明。

题目: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求异面直线BD与B1C的距离。

解法1:连接AC交BD的中点O,取CC1的中点M,连接BM交B1C于E,连接AC1,则OM∥AC1,过E作EF∥OM交OB于F,则EF∥AC1,又斜线AC1在平面ABCD内的射影为AC,BD⊥AC,∴BD⊥

AC1,∴EF⊥BD。同理AC1⊥B1C,EF⊥B1C,∴EF为BD与B1C的公垂线。由于M为CC1的中点,△MEC∽△BEB1,∴MC∶BB1=ME∶BE=1∶2,BM=2%姨5a,BE=32MB=3%姨5a,EF∥OM,BF∶BO=BE∶BM=32,故BF=32OB=3%姨2a,EF=%姨BE2-BF2=3%姨3a。

解法2:(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BD∥平面B1D1C,B1C奂平面B1D1C,故BD与B1C的距离就是BD到平面B1D1C的距离,由VB-B1D1C=VD1-B1BC,即31·4%姨3(%姨2a)2h=31·21a2·a,因

而h=3%姨3a。

解法3:(转化为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易证:平面B1D1C∥平面A1BD,AC1⊥平面A1BD。用体积法易证A到平面A1BD的距

离为3%姨3a,同理可知C1到平面B1D1C的距离为3%姨3a,而

极思考,有了积极的思考过程也就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可以这么认为,没有问题的课可能是最有问题的课,也是留给学生学习困难最多的课。“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学生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对信息材料进行加工,实施探索操作,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最终解决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不是分段、分时的,而是一个连续发展上升的过程。

“过程”能实现学习的参与,知识的再现,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保证。我们在强调学生参与过程、知识的再现过程的同时,都离不开教师在备课、情景、问题、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准备过程,没有“过程”,学生就会失去实践、探索、体验的过程。学生参与和知识再现过程的多少,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标

A1C=姨%3a,故两平行平面间的距

离为%姨33a。

解法4:(垂面法)如图,BD∥平

⊥面OO1C1C,面OO1C1C∩面B1D1C=

O1C,O1∈B1D1,故O到面B1D1C的距离

取一点M,作ME⊥BC交BC于E,过E

作EN⊥BD交BD于N,易知MN为BD

与B1C的公垂线时,MN最小。设BE=

%姨21x2+(a-x)2=%姨23x2-2ax-a2=%姨32(x-223a)+a32,当x=23a时,

解法6:(向量法)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则D(0,0,0),B(a,a,0),C(0,a,

故|M∈∈N|=%姨91a2+91a2+91a2=3%姨3a。

准,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与“过程”、

教师与“过程”、知识与“过程”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陈亚平.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教学与管理,2004年12期.

[3]李强,胡云学.解读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曲学花.数学教学的艺术[J].青海教育,2005年06期.

上一篇: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下一篇:河南农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