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

2024-06-30

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精选9篇)

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 篇1

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有效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城市道路上的车辆、人口也逐渐增多, 为了保证城市交通系统能够有序运行, 使城市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 就需要对交通管理体制采取一定的手段。笔者通过对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要素进行有效分析, 指出了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基本要素有组织者、参与者和工作程序。提出了参与公众手段与其他手段相结合是实施城市交通管理的有效途径, 并提出了有关发展战略, 希望能够对解决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要素

衡量一个城市民主管理和管理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为了适应城市建设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 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鼓励公众积极地参与到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中来。公众参与到城市交通管理中, 反映出真实的交通项目实施后可能出现的要求, 因此需要每位参与者都能够明确城市交通管理的立场和要求, 将城市交通的姿态体现出来, 这不仅仅体现了自己的利益也同样代表了整个城市和居民的城市交通的利益。

一、公众参与机制构成

为了减少城市交通管理决策的失误, 更为了保障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监督权和参与权以及公众知情权, 就必须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运行机制、机制要素以及保障机制都属于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运行的基础为机制要素。其中公众参与机制要素中含有三大要素有组织者、参与者以及工作程序等。要想正常开展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 就必须将三者进行有效结合,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运行机制为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开通了渠道, 因此成为实现公众参与的关键。为了让参与者明确参与的项目, 怎样参与以及如何进行监督, 以便参与者能够有目标地进行组织, 就必须引导参与者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决策和全程监控城市交通管理, 以及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公开反馈进行学习和研究, 这样就可以对参与者的工作程序进行规范性指导。有了保障机制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展开, 保障机制为了使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运行机制能够顺利开展, 所采用的主要保障措施有组织保障、有效合理的法律保障以及经济保障。只有保障机制发挥了作用, 公众才可以城市交通管理中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利。

二、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

要想一个机制发挥其本身的作用, 就必须具备运行的主体。而参与者就是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主体, 因此参与者就是整个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参与者将会影响整个机制运行与工作的全过程, 公众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运行成果的批判者、行动者以及监督者。所以说参与者在机制要素当中首先要明确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1. 参与者的构成

所谓的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公众, 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 其代表着社会不同群体的观念, 其中包括政府部门、组织、团体甚至每个市民。根据不同时期不阶段的城市交通管理的特点, 公众参与者的构成也不相同。在城市交通项目建设前期的时候, 参与者主要包括:首先是的单位以及市民, 其受城市交通项目建设的影响最为深刻。下来是城市交通建设各方面的专家, 例如交通专家、环境专家等, 其所提出的意见是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主要参考的对象。最后是城市交通管理的爱好者, 一些组织、协会等, 其主要的作用是维护城市交通的利益。城市交通管理建设期的参与者有交通项目建设单位和相关的管理部门以及受项目建设影响的市民或者单位。在城市交通管理运营期参与者一般有政府机关以及涉及城市交通管理的专家等。 (1) 参与者的权利。所有参与城市交通管理的参与者都享有:城市交通管理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以及监督权。只有将这些权利落实到位, 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这个主题。 (2) 参与者的义务。每位参与交通管理的参与者在享有以上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旅行相应的义务, 义务主要包括:必须接受城市交通管理的相关知识培训, 熟知城市交通管理的相关规定及规程。为维护城市交通管理的环境, 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做到所收集到的信息的公正性以及客观性。不因任何理由干扰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正常营运。

2. 组织者

组织者是直接对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进行管理的团体, 其对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有指导、组织、控制以及协调的作用。组织者一般由两种方式构成, 一种是通过现有的组织团体参与进来, 另外一种是根据实际情况, 临时决定要建立的机构。组织者可以使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中的决策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三、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为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平台, 公众参与到城市交通管理工作, 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 且只有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才能确保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有效进行。为了保证公众参与意见听取足够充分, 不能设定过于简单的工作程序, 否则达不到公众参与的目的。在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阶段, 其工作目标都不尽相同, 因此各个阶段的内容自然也就不一样。准备阶段需要准备资料、预定会场、安排时间和发布信息。展开阶段需要, 对公开的信息使用特定方式进行讨论, 录入参与者不太明白有些信息的内容, 就可以现场进行咨询, 在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格式以及要求写出自己的意见并上交。统计阶段要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归纳。总结阶段就是调查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对实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完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要素进行归纳、总结, 分别对各个要素在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中的构成进行阐述。由此可见, 只有每个要素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城市交通管理公众参与机制顺利进行, 真正实现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实行公众参与的重点、能够解决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 使城市交通更加健康、科学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群峰, 贺宁.公众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在城市交通政策制定中的应用[J].城市公用事业, 2009, (4) :18-21.

[2]杨振姣.关于我国海洋环境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的思考——以青岛海域浒苔事件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 27 (5) :26-30.

[3]孙健.世行贷款辽宁中等城市交通改造项目公众与机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1) :246.

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 篇2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民主意识的不断觉醒,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我国,虽然公众参与公共管理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党民主政治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公众参与公共管理事件的发生,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已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对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引言部分阐述了探讨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的意义,中外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研究现状以及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的第一部分探讨了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对有效性及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进行了界定,在阐明其要义的前提下,提炼出了公众有效参与公共管理的四个特征,即公众以相宜的形式参与公共管理,公众合理的诉求被采纳,实现公众与政府共同参与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效果优化、促进社会公平。为了将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更加明晰化,笔者提出了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的判定方法,并根据评判主体的不同提出了两种度量方式。

本文第二部分总结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为深入探析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作了必要的铺垫。

本文第三部分对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问题主要表现在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普遍性不足,参与效果欠佳,缺乏可操作的程序规范,公众能力不足等;而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公众民主意识薄弱,政府对公众参与的忽视,缺乏法律制度供给,公众与政府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的。

本文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这些有助于我国在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方面拓宽思路,实现更好的发展。

本文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建议,并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加强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关键词:公众参与 公共管理 有效性 民主政治 社会公平共同治理

引 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

一、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一般概述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及意义

1.公众参与的内涵

2.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

(二)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的含义

1.有效性的含义

2.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的含义

(三)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的特征

1.公众以相宜的方式参与公共管理

2.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合理的.意见应被采纳

3.实现公众与政府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4.公共管理效果优化,促进社会公平

(四)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1.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与“无效”的判断

2.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程度的判断

(五)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的度量

1.政府内部度量

2.公众度量

二、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发展

(一)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1.改革开放前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发展

2.改革开放后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发展

(二)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问题分析

(一)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1.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普遍性不足

2.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效果欠佳

3.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缺乏可操作的程序规范

4.公众参与公共管理能力不足

(二)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公众民主意识薄弱

2.政府对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忽视

3.实践中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供给

4.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四、国外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经验借鉴

(一)公众参与政府公共预算

(二)公共信息透明度与问责制

(三)选举投票和听证会制度

(四)公共信任的建立

五、提升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的举措

(一)切实加强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意识

1.培育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政治文化环境

2.加快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二)加强政府对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视程度

(三)加强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篇3

一、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社会经济产物, 本文所说的城市指的是居民是非农业户口, 工商业发达, 人口集中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

城市规划是指人类在建设城市和建造自己的居民点的时间工程中所萌发的结构和布局, 其实是城市建设的理性化产物。文中所说的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目标实现, 确定发展方向和规模以及城市性质, 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 对各项建设和城市空间的整体调整, 所做的实施管理和具体安排以及综合部署。城市规划是管理城市和发展城市的基本依据, 是对城市正常经营和合理开发的保障和前提, 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手段, 城市规划管理首先是一项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 是由城市政府所管辖的。其目的是促进协调社会以及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管理具体管理对象即是公共空间、公共建设以及公共利益。

二、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所存在的问题

1. 没有明确的公民参与方式途径

在参与内容上, 公民只对局部的规划内容进行了少量参与, 不能在社会监督和社会决策上起到有力的作用。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 公民的参与一方面需要有参与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需要应有的参与意识和基本参与水平。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 公民是在事后才可得到参与, 事后对公民的意见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 也许根本不能到形成正当的渠道, 从而公民成为了规划的受害者, 所以需要具体地对公民的参与途径和参与方式进行规划, 做到有理可依。

2. 没有积极性

除了政府下层官员对公民参与不予重视以外, 公民自身对城市的规划管理没有一个积极的参与态度, 公民对于管理的传统形式已经形成习惯, 以及自身在进行参与的过程中觉得自己没有发言权, 同时公民的文化层次和对城市的基本建设的了解有一定局限性, 没有对其相关的合理化建议, 导致公民参与没有实质意义。

3. 呼应性不强

在城市管理中,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 呼应性不强, 是指在城市管理规划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反馈机制, 公民的参与结果和行为没有一个有效的呼应, 有行为无结果的参与, 有参与无反馈的参与。目前虽设立了公民反馈的意见箱, 但是没有共鸣反馈意见的必要程序, 意见箱也成为了虚设, 这种情况对公民参与的积极性起到了严重的打击。

4. 没有足够的参与力度

城市的规划管理没有参与力度, 虽然越来越多涉及到通风权和阳光权, 但是案件基本在处理的时候, 一般没有明确的反馈诉讼过程和复议, 得到重视是很难的事, 而且高额的诉讼费和漫长的诉讼期以及诉讼过程中的各种程序依据也让居民停止了参与的欲望。

5. 城市规划信息失衡, 公民参与效果欠佳

在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 公民得到的信息量由当地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度决定, 从法律依据理论上说, 公民享有参与权和知情权, 但是实质上公民的参与, 对实质上的建设起不到任何作用, 对城市规划的基本信息内容的得知也不全面, 导致信息失衡, 没有一个良好的参与环境, 公民参与城市管理所提意见一般得不到重视, 最后不了了之, 开展公民参与的事情并不能完好进行。

三、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对策

1. 对公民参与权的相关法律进行完善, 做到有法可依

公民的参与权没有相关法律让公民进行依靠, 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公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规划的基本保障, 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个层面。城市的管理和规划让公民进行参与, 仅仅只是形式上的说法, 要想实现这一参与的实际性, 首先应该制定相关的参与法律法规, 让公民以及城市当地的政府机关依照法律来对此进行实际的实行, 同时参与这一行为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参与形式, 虽有法律依据但是却无章可循。应将相关的法律内容细分化, 细分到明确具体的操作内容, 可以让公民按照规定的细致步骤来进行参与。应对具体的实施步骤进行规范, 进一步加大公民参与的实施性。

2. 对公民的参与素质进行提高

应适当进行公民的义务宣传, 让公民对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认识, 对于长久以来的习惯, 公民并没有参与城市规划的思维, 在公民严重认为自己不具备参与资格时, 应对这一普遍想法就行纠正, 大力宣传公民自身的价值, 改变公民权力依附和畏权的心理, 与此同时政府应对待此事更加注重, 增加公平公正性和透明性以及对政务管理部门公开。通过宣传来缓解政治长久以来的冷酷形象,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度。与此同时, 应适当向公民去普及一些城市建设的文化知识, 让人民对其进行了解, 其后对人民的个人看法意见不带有任何的偏见的进行收集和分析, 因为城市的管理和规划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从最基本的民生开始了解才能更好地对城市进行管理和规划。

3. 完善公示制度

公民对城市管理建设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并没有一个重要的位置, 往往在公民进行参与的同时没有好的反馈, 应在当地政府设立一个临时组建的相关整理公民意见的工作人员, 对其进行负责, 这样如果出现部分公民意见得不到反馈或者没有被重视没有被进行分析的事件产生的时候, 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责罚, 成立专门的负责人员, 可以加强内部的办事效率, 提高内部的重视程度,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公民的参与积极性, 让公民和相关设计人员以及政府人员可以互相沟通采纳意见进行共筑城市规划。

应对城市的规划管理公示制度进行完善, 要实际性的做到真正的公民参与, 就需要在基本的程序上对各层次和各阶段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有足够的了解。完善公示制度主要有四方面, 首先需要做到公示程序系统化, 其次做到公示内容通俗化, 再次做到公示形势多元化, 最后形成健全的公示制度并且具有健全的反馈机制。

社区规划制度在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完善中也占据一定地位, 规划师应摆正自己的角色, 如律师一般, 为社会的一些弱势群体进行代言和辩护, 社区规划师是民众和政府之间的过渡角色, 好的社区规划师, 站在民众的角色中, 采纳民众的实际意义的参与意见, 并且吸引各个高校将社区作为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 综合政府要求, 做到高校、政府、社区三赢的效果。

4. 健全组织

不带有任何偏见地对公民的参与意见进行收集并正常的分析, 同时加大公民的参与宣传力度, 由政府自上而下的组织, 包括小区的办公室以及24小时服务和多元服务中心, 其主要目的是提供社会服务和公众信息的获取。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要对基金会、非企业民办单位、社会团体等非官方组建的群体进行鼓励, 并对其赋予一定话语权, 确定基层人民的法律地位, 以确保公民的参与可以对城市的决策起到影响作用。社区作为基层组织, 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沟通桥梁, 社区的正直与否直接影响到公民最根本的利益, 所以应组织其他负责人员与社区相互监督, 以更好地协助政府部门对规划管理的加强。

5. 发展公民参与技术

对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主导性技术进一步的发展, 让主导性技术成为信息双向交流的技术和信息单向的传递技术, 我们要对政府公报、传单、杂志、电视、广播、报纸、规划方案展览遗迹公民会议等公共宣传进行加强应用。双向信息的交流过程, 主要是对公民和政府所提供的直接互相影响和互相协作的机会进行强调, 以方便双方能实现最真实的沟通和相互信任, 相互理解。

四、结语

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 篇4

环评处[2011]5号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补充管理意见

为进一步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完善我厅窗口受理、技术评估、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对公众参与相关工作管理要求,结合实际,提出如下补充管理意见。

一、适用范围

按规定需向我厅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补充要求

(一)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应当依据《暂行办法》、《实施意见》的规定制定征求公众意见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实施单位、工作分工、工作内容、实施计划等,并认真实施,拍照或拍摄记录征求公众意见活动情景。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篇章中,应附具征求公众意见活动工作方案,并说明实施过程,详细说明公众参与内容是否符合《暂行办法》、《实施意见》中关于公开环境信息、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方式、内容,以及调查表设计、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二)建设单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提供刻录有以下内容的光盘1张:

l、征求公众意见活动工作方案及实施过程说明。

2、向公众发布信息公告的证明材料(1)受项目影响居民点张贴布告的照片和布告。

(2)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上发布的公告(报纸、视频或网页等)。

(3)公开发放包含有关公告信息的印刷品、接收印刷品的公众签名表(表中应注明公众居住地或所在单位等相关情况)。

(4)其他便利公众知情的信息公告。

注:其中(2)、(3)、(4)项为若开展相关工作方需刻录。

3、公众反馈意见的相关材料

(1)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的所有公众调查问卷。

(2)采用咨询专家意见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的专家签名或咨询单位公章的书面回复意见。

(3)采用座谈会、论证会或听证会等形式征求公众意见的座谈会会议纪要、论证结论或听证笔录。

(4)可能造成跨市环境影响的有关市政府或环保部门的书面意见。

(5)公众反馈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说明。

注:其中(2)、(3)、(4)项为若开展相关工作方需刻录。

4、环评文件及其简本。

5、未批先建项目建成以来群众投诉情况材料。

6、征求公众意见活动拍照或拍摄记录。

(三)对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征求公众意见活动过程中,未执行《暂行办法》、《实施意见》相关要求或弄虚作假的,我厅将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将相关情况予以通报,或上报环保部。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过程补充要求

省环境技术中心在评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过程中,应检查公众参与原始资料(包括征求公众意见活动工作方案、布告、媒体公告、包含公告信息的印刷品、公众调查问卷、咨询专家或单位的书面回复意见、座谈会会议纪要、论证会或听证会等的论证结论或听证笔录等),并对其是否符合《暂行办法》、《实施意见》相关要求进行认真审查。应根据项目的敏感性、公众反馈意见等情况,按照一定比例、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回访,并记录相关信息存档。(具体方案由省环境技术中心制定)

四、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过程补充要求

对电镀、制浆造纸、漂染、鞣革、化工(含石化)、水泥制造、冶金及危险废物处置、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公众关注程度较高,或由于恶臭、噪声或其他污染须搬迁居民的建设项目,我厅可根据情况,经厅长专题会(环评审查)研究后在省环保公众网进行审批前公示。公示内容为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公示期限、公众意见反馈方式。公示时间不少于7日。

五、上述补充管理要求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处

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初探 篇5

一、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的意义

1.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有助于更好地树立和践行“民本”理念。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档案系统内部还是在社会上,档案部门都被视为全社会档案公共利益的代表,居于档案事业的主体地位,而具体的公众群体和个人被视为个别利益的代表,居于客体地位。即使是近年来全国上下开展民生档案建设的热潮之中,由于这种以公共利益代表自居的观念没有改变,档案管理仍然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仍然是由档案部门唱独角戏,社会的参与度很低,档案离民众仍有较远的距离。我们应该认识到,公共利益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包括公众具体的、个别的利益在内的多元利益的合成,档案部门要代表公共利益,就应该充分认识和服务于公众的具体利益和个别利益。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牢牢树立“民本”理念,心里时刻想着民众,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得到公众的合作与参与。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与之前模式的最大差异是两者对待公众参与的态度。在参与型模式中,公众被视为利益相关者和权力主体,是需要在管理过程中紧密团结、分享权力的伙伴。

2. 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可以增强档案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原来的管理模式下,档案部门只有在完成上级(包括本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档案部门)下达任务的前提下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对公众的档案需求作出积极回应。如果实行公众参与型管理模式,档案部门必须与公众分享确定档案管理目标任务和设置档案工作议程的权力,公众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提出建议和要求,或者通过媒体以及公共舆论的压力来设置议程和确定任务,档案部门干什么、不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都需要认真考虑公众的需求。这种模式中,公众积极主动地向档案部门提供关于自身利益需求的信息,可以弥补档案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和专家在知识和信息上的不足。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档案部门决策的针对性、准确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也有助于建立和增强档案工作决策反馈和纠错机制,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使档案工作更加贴近民众需求,更接地气,从而可以更好地得到社会认可,弥补和改善过去因为行政职能相对较弱且档案运行环境相对封闭造成的社会影响力较低的局面,有助于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3. 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档案工作进入更高层次的改革。以前,档案管理领域的改革更多地偏向于新科技的应用、档案微观管理方式改革和档案资源整合式改革。这些改革是必要的,而且取得了不小成效,但是如果不更好地与社会利用、公众需求有机结合,就可能成为档案部门的自娱自乐。而公众参与型模式的构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改革,它跳出技术革新的范畴,进入了体制改革的领域,具有更高的高度、更大的视野、更阔的前景、更多的社会参与和更为深远的影响。它属于一种增量改革,以既有的档案管理体制与档案机构为基本平台,逐步扩大公众的参与,在构建过程中,对一些结构性的限制作出调整,从那些公众利益切身相关的微观领域入手,引入公众参与的实践,扎实培育公众对于档案认知和行动能力,虽然着眼于宏观,但是从微观开始努力,所以能够提供一套稳健的操作方案,促进改革有序进行,具有相当大的操作弹性。

二、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的构建

当前,构建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一是作为政府工作机构的档案部门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与经常化,公众可以随时知晓档案政务信息。二是档案系统网站和电子政务扩大了公众参与渠道,塑造了参与型公众,而且使参与渠道互动化、多样化,有助于实现公众的有序参与,也提高了档案部门的工作效能。三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公共空间(互联网上的各种论坛、博客、微客等都成为社会公共空间)的爆发式增长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多的言路平台和沟通渠道,而且,随着中国各种形式的聚会、新媒体、俱乐部的涌现,公众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形成和表达对社会和治理的看法。四是社区功能不断发育、繁荣,公众参与的形式和途径不断增加。现在可以开始构建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的尝试。

笔者认为,档案部门是否能够成功构建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关键要看档案部门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引入和执行好参与型管理模式,是否能够推动、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档案管理事务中来,是否能够建立对这种模式的有效评价反馈和纠偏机制。为此,档案部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从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是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档案部门赋权给与档案管理事务具有利益关系(包括潜在利益关系)的公众或组织的过程。档案部门以什么依据赋权给公众或组织,以及档案部门应赋予公众或组织多少权力,取决于档案部门自身在参与型管理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从西方行政思想史的演进来看,政府角色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控制者(划桨者)”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掌舵者”,再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服务者”的转变。笔者认为,档案部门首先要将自身角色定位为“服务者”,转变观念,放弃在档案领域“唯我独大”的观念,正视社会公众以及作为其利益代表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将他们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和服务对象,看作权力主体。

在社会档案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都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档案部门还应该扮演公众参与“推动者”的角色,努力为公众提供参与机会,促使公众参与到档案管理中,形成一个包括公众、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网络。

要使公众参与型管理模式取得成功,档案部门还要努力成为公众参与的“培训师”,大力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动员和培训。一要向他们灌输公民参与意识。因为参与意识能导致直接的参与行为,自觉的参与意识将有利于加强公众参与档案管理的自觉行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持续而有效的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档案领域传统的宣传动员形式行之有效,可以通过“6.9”档案日宣传活动、档案法颁布周年纪念日宣传活动,通过档案下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悬挂横幅、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宣传,特别是公共空间的舆论引导,还有志愿服务活动等,加大社会教育和宣传力度、发动深度,使公众了解档案管理,意识到人人都享有参与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产生内在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理解、支持档案管理的行为。二要加强参与技能培训。由于中国的参与型政治文化缺乏,档案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公众的参与技能培训,增强其参与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发挥参与角色。

2.加强能力建设。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部门面临的组织环境发生着变化。档案部门原先的能力,与其他行政管理机关一样,是基于控制者角色和封闭的官僚组织模式而不是基于服务者角色和开放的组织模式建立的,因此,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档案部门能力的重新建设。(1)加强制度能力建设。制度能力致力于实现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的制度化。社会实践表明,要保证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就必须要有制度上的、程序上的保障。由于作为公众参与机制中一方的档案部门拥有法律授权,随时都有滥用权力的可能性,而另一方的普通民众则权益随时都可能被滥用职权者所损害,所以要抓紧有关公众参与权利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其他有利于扩大公众参与范围的制度建设。比如对于事关档案事业发展全局性事务的规划决策工作,就应通过多种形式吸收公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对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程度较高的决策,尤其是涉及公众现有利益与权利变更的决策,必须要有公众参与才能有效;除了必要保密的文件之外,其他决策一律要向公众公开。同时,还要规范公众参与程序,明确参加主体、基本步骤和主要方式等方面的内容。(2)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首先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公众个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力量是微薄的,影响是微小的,要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载体,而承载这种载体的主要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有助于民意的沟通、公众素养的提升、公众潜能的开发和理想的实现,对公众参与发挥着成倍数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扶持、发展档案领域的社会组织,在能力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向其提供经费、人员、法律等方面的支持,使其能正常、合法、有效运转,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要保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着重于对其进行宏观管理,而不应干涉其内部事务。还要加强与社会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的联系,鼓励、引导他们参与到档案事务中来,以各种社会组织为载体构建公众与档案部门的良性互动。其次要完善公众利益表达机制。要使公众的利益表达方式理性化,即社会群体以组织化的形式来表达意愿,维护自身的权益,满足自身需求,避免群体参与过程中的盲目性,使公众利益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要将公众利益表达方式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使其利益表达的内容、范围、方式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并实现利益表达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秩序化,使公众的利益表达和档案部门的依法回应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再次努力探索参与型档案管理的有效形式。当前比较可行的有两种形式。一是信息参与型,或叫需求回应型。档案部门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向公众开展调查,获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依据意见和建议进行决策、开展工作。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地知晓公众的需求,缺点是公众意见是以个体的形式而不是以团体的形式来表达的,可能难以形成有关政策问题的共识。二是过程参与型。即引导公众通过一定的机制和方式直接参与到档案管理过程特别是决策过程中。过程参与不是对公众需求的回应,而是鼓励、引导公众主动而非被动、直接而非间接地参与。过程参与能够推动档案公共服务的高效能和高效益。(3)加强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体能力建设。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中,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体能力主要强调工作人员尊重公众权力的能力和参与策略能力。前者要求工作人员学会倾听公众声音,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分歧与困难,面对公众的不满和质疑时,能以积极的态度作出回应。后者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依据不同的参与问题、参与目的、参与主体选择合适的参与策略。

3.建立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档案工作绩效评估机制。我国各级档案部门当前主要采取的是与目标责任制挂钩的绩效评估机制,即使有些地方开展了公众对档案部门的评估,也基本上流于形式,并没有作为考核的依据。在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中,档案部门绩效评估必须广泛开辟群众参与的渠道,构建上下联动的评估机制,实现由公众与上级共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公众参与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必须树立人民价值取向的绩效观,以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绩效评估的终极标准,深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从社会实际出发,制订出档案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科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二是要通过制度和程序来强化外部评估主体如公众、档案工作者协会、中介组织、社会舆论机构等的评估作用,将自上而下的考核和自下而上的参与和监督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评估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三是利用舆论工具、广泛开展群众性评议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广大社会公众能够畅所欲言,使评估始终在民主的政治空气中进行,从而增加绩效评估工作的透明度。

摘要: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有助于树立和践行民本理念、增强档案部门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促进档案工作进入更高层次的改革,档案部门需要通过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加强能力建设和建立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绩效评估机制来构建该模式。

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 篇6

1.1 环保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相对而言,国家财力和环境保护专业队伍力量有限,没有公众的积极参与,环境状况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改善。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政府必须重新定位自身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职能将进一步规范和收缩,其职能重点将体现在制订政策、加强监督、严格执法。而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责任将由社会和污染者承担,这就要求公众行动起来去承担应有的责任。

1.2 降低政府管理环境的成本。

众所周知,我国还是一个经济尚不够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国家财力有限,对环保的投入相对不足。一些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大都占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以上,而在我国尚不到1%。环保投入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而这种状况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解决,这就要求我们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用最经济的办法保护好环境。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因为公众参与能够降低政府管理环境的成本,如:(1)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使环境政策更加符合民意、民情,使环境政策在实施中遇到的阻力减少,自然降低了实施成本;(2)公众参与是一种非货币的资本,有了公众的积极参与,一些问题不花钱也可以得到解决,比如公共卫生、白色污染、垃圾分类等问题;(3)公众参与分担了政府的跟踪、检查等监督职能,把污染损失围堵于源头上,使这些工作更有成效而成本降低。[1]

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具体的方式

2.1 积极参加环境建设,努力净化、绿化、美化环境。

2.2 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中的环境保护,为环境保护尽职尽责。

2.3 参与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监督,支持环境执法,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

2.4 参与对环境执行部门的监督,促使其严格执法,保证环境保

护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杜绝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和以权谋私。

2.5 2003年9月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是近十年来除《环境保护法》外,我国环境立法最为重要的法律。

该法的颁布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有效法律,是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防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利器。所以,笔者认为对公众进环保普法教育,是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2]

3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机制研究

3.1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政治机制。

在当前,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政治机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众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等政治途径参与到国家环境立法和管理的活动中去。公众还可以通过各级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参与环境管理。政协委员都享有建议权、视察权、报告权,他们非常关心环境保护,经常开展对环境问题的调查和监督工作,接受公众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询问、要求、批评、建议和申诉,并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转交有关政府环境部门进行处理。[3]

3.2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社会机制。

中国政府和环境界目前最为重视的是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社会机制。首先,我国加强了环境教育、宣传和培训,在每年的“地球日”、“植树节”、“六.五环境日”开展声势浩大的全民宣传活动,对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起了巨大的作用。其次,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舆论工具宣传环境知识,开辟环境专栏节目,为公众提供参与环境管理的必要讲坛。第三,通过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介入环境管理,积极开展环境宣传和执法监督活动。[4]

3.3 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具体实施。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的环保团体相继出现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3月,中国第一个草根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在新疆成立,两年后“新疆地球村”也成立起来。此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10多个环保革根组织。这些草根组织正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新疆地球村通过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和加强公众参与,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其关注的领域有:可持续消费的理论与实践;绿色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生态修复与保护;青少年的环境教育与交流。2000年地球村联合其它5家草根环保团体,建立了“中国环保团体网络”,改变了过去那种各个组织独立和分散地工作、彼此很少有联系的局面,为他们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创造了可能性。

4 结语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技术,从而构建适合本国的环境管理框架是完全必要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环保热情日益高涨,正是推进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大好时机。只要给公众以参与的诚意,提供畅通的参与渠道,公众定会以相当的热情参与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

摘要:环境作为人类公共财产的属性越来越被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和破坏直接影响公众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决策的正确与否,环境质量的好坏,公众都有最直接的感受,最能提供公正评价,公众对环境保护最有知情权和监督权。然而,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决非政府或企业力量可以全面解决,一切落实、剖析都需要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关键词: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利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7):19-22.

[2]贺燕.论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问题[J].环境科学动态,2002(2):11-15.

[3]秦慧杰.论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J].行政论坛,2000(2):51-52.

论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篇7

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是一种能够促进水、土地以及相关资源的协调开发与管理,不危害重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方法。近年来,各种国际组织都致力于在全世界推行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为了讨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问题,多次举行了国际会议,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如,国际水与环境会议于1992年1月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会议提出水的开发与管理应该有各个层次的用户、规划工作者与决策者的参与,强调妇女在水的供应、管理与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2届世界水论坛于2000年3月在荷兰海牙举行, 会议提出通过参与水管理过程,可以使各方特别是妇女在详细阐述或执行水政策、建设水工程、管理水资源方面能够共享民主权利;国际淡水会议于2001年12月在波恩举行,会议中心议题为水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认为流域间应加强合作,实行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使全部用水户一起共享信息并做出决策;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2002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议强调让所有利害攸关者参与决策、管理与实施的全过程[1]。此外,欧盟的水框架原则之一也是使参与的公众更加团结,指出水资源的保护需要更多的市民、利益相关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参与[2]。由此可见,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国际公认的原则之一是公众参与,认为公众参与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以及水害的防治。但是必须认识到,公众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实际执行起来也并非简单的事情。尤其当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时,水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即使各方的目标取得了一致,在执行中也往往缺乏协调性。

我国水资源管理法规中也有相关公众参与的内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5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和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直接遭受水污染危害损失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第13条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第11条规定:对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予以奖励。《水法》对公众参与的全过程也做出了激励性规定,这较之以往只规定末端参与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十分片面:《水法》对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参与国家管理的机制尚未作出规定,对水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更是未涉及[3]。因此,对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模式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2 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3步骤模型

水资源管理问题是多主体、多目标、多价值观的决策问题,公众参与、技术与经济的可行性以及决策机构责任与职责之间具有冲突性。技术与经济的可行性依赖于专家的知识,因此需要将专家、相关利益者以及公众参与结合起来,以体现决策的多维性。可将决策的相关方分成不同的群体,这些群体代表了不同方面的知识:基于常识和个人经验的知识,基于专业的知识,以及来源于社会价值观和判断的知识。这些知识按顺序集结,通过3个步骤综合在一起。

第1步:弄清问题之后,应该确认解决问题的目标。这一步通过对利益相关者进行技术分析完成,同时考虑了不同利益团体及其不同的价值观,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在确认了各个利益团体的目标之后,应该制定判断的标准。这些标准应该和目标相一致。为了更为清晰地比较各方目标,可使用价值树技术。价值树是一个分层次的、递阶的目标表达形式,代表了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关注点。该步骤的结果就是价值树的输出。

第2步:由专家团体将利益相关者提出的价值树表达目标转化成决策指标,并经利益相关者检查、同意。这些决策指标可用来评价不同方案的优劣,是选择方案的判断标准。由来自不同学科、具有不同观点的专家评价各个方案的相对优劣,最后集结专家的意见。而如何协调专家之间的不同意见是关键,可通过小组德尔菲法加以解决。小组德尔菲法与传统方法相似,但它是基于小组的互动,而不是对个别专家进行书面回复。该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直接交流来寻求协调,缩小差距。该步骤的结果是给出各方案指标图,表明专家对各个指标优劣的判断和意见。

第3步:由随机选择的公众对各方案进程进行权衡与选择,以了解公众的偏好。其目的是使公众有机会了解决策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情况,并且根据公众自己的价值观和偏好来判断各方案的优劣。参与的公众在进行评价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各方案。该步骤需要与公众进行广泛沟通,如举行听证会、讲座、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并根据公众的价值观和偏好确定方案顺序,产生的结果就是公众的偏好和政策建议。

上述3步骤模型强调各方在每个步骤中都有所参与,以充分利用他们各自的知识及理性。利益相关者是构造价值树的主体,但专家或公众可以修改价值树。专家主要负责第2步骤的指标图,但必须考虑政策制定者的制度知识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特定知识。公众的主要职责是评价方案、修正政策,但他们需要专家的帮助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旁证。政策制定者仅对方案提出建议和提供证据等。最后,专家组应拿出最终结果以获得各方的批准,并将结果反馈到政策进程中。这3个步骤的分工体现了各方的制约与平衡,是透明且符合逻辑的过程。

3 利益相关者分析

3步骤模型中的第1步骤的结果是价值树,采用的技术是利益相关者分析法。政策的利益相关者指在某项政策中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群体。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利益相关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公共政策系统中的元素之一。利益相关者分析是一个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个人和群体信息的过程,目的是决定谁的利益在制定政策时应该予以考虑。利益相关者分析法考虑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他们与该政策有哪些相关利益、他们对政策的态度、他们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潜在的联合情况以及他们影响政策的能力。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法辨别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评估他们的知识、利益、态度、联合情况以及他们对政策的重要程度。这使得政策制定者可以有效地与关键的利益相关者互动,获得他们对政策的支持。在政策执行之前实施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可使政策制定者发现并阻止潜在的误解或反对,使政策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的实施有8个主要的步骤,即:确定问题;规划过程;弄清主要利益相关者;设计调查手段;收集和记录信息;填写利益相关者情况表;分析利益相关者情况表;使用信息。

a. 确定问题。为了使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取得预期效果,首先必须确定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的发起人已经确定了要研究的问题,但应确保该问题合适,并对该问题的定义、内涵等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该问题应是特定并可定义的,是社会或者政治上有争议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的问题才有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必要。

b. 规划过程。这一步骤包括:①弄清分析的目的和分析结果的使用情况。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的第一步是由发起者弄清分析的目的和信息的潜在使用者,并规划信息的使用。利益相关者分析过程中收集的信息可以作为其他分析的材料和行动方案的参考,以引导公众参与,取得一致意见。其他活动,如,战略规划、制度评估或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决策,都需要利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在采取下一步行动时,发起者要确保政策制定中在分析的目的、可能的使用者以及信息的使用要求等方面取得一致。②建立并培训工作小组。应该建立一个由2~4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就是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分析者,发起者本人可以作为小组的领导。小组成员应尽可能由不同利益的代表方组成,以防止单一的个人或机构产生偏差。不同观点的成员有助于定性或模糊数据的分析。小组成员中还应尽可能包括一个中立方,该中立人士在政策制定中不牵涉相关利益,并且独立于推广政策的机构。小组成员中如果有对利益相关者、环境以及政治等都有所了解的专业知识人士的话,将更为有利。小组成员要参与整个决策过程,因此他们应具有面谈的经验,能够很好地从面谈中引导出他人的意见,且不带有其个人偏见。③制订计划和时间表。工作小组应弄清分析的特定步骤并制定时间进度表。

c. 弄清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弄清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利益相关者分析取得成功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所给信息,工作小组应该确定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可遵循如下步骤制定利益相关者情况表:①整理并分析现有的信息。工作小组应该收集并分析相关问题的资料,以弄清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他们与问题的关系。②确定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名单。工作小组应该弄清所有可能的利益相关者。③确定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名单。由于资源、时间以及资金等都是有限的,因此确定要调查的利益相关者必须有所侧重。专家的意见对确定利益相关者比较重要,因此工作小组应就研究的问题咨询专家。

d. 设计调查手段。一般来说,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有限,因此,工作小组应该制订计划调查关键的利益相关者。调查手段如下:定义利益相关者特征,设计设计利益相关者情况表和面谈问卷表。

e. 收集信息。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等途径收集信息。

f. 填写利益相关者情况表。将上一步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简化,以更为系统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工作小组可清楚地比较不同利益相关者,为下一步信息的使用做好准备。这一步骤中还要调查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可以归纳为支持、中度支持、中立、中度反对、反对。对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资源情况也要进行分析。资源可有许多形式,如,人力的,政治的,技术的,资金的等。权力是衡量利益相关者调动资源的能力。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由其对决策执行的影响力来决定,而权力和领导力是决定影响力的因素。因此,这两个因素是分析利益相关者重要性的关键因素。

g. 分析利益相关者情况表。完成了利益相关者情况表的填写之后,就应该分析其信息。这时应该注重信息的比较,以了解利益相关者的相对重要性。可从利益相关者的知识、利益、态度以及互相之间可能的联合等方面进行比较。工作小组应该了解如下信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对问题的了解程度、对问题的态度、受政策影响的程度及他们相互之间联合的可能性。

h. 使用信息。使用分析所产生的信息是利益相关者分析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工作小组由于承担着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任务,因此对信息的组织、发布和解释负责。

4 小组德尔菲法

3步骤模型中的第2步骤是专家根据第1步骤得出的价值树来判断各个方案的优劣。对于复杂的多学科公共科技决策,由Webler等[4]建立的小组德尔菲法优于传统的德尔菲法。小组德尔菲法将专家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各个小组做出判断后,举行全体专家会议以比较各个小组的观点,并讨论某些有争议的问题。当一个小组与其他小组的意见相差较远时,就应该给予该小组更多的时间来辩护和证实其观点。这样做确保评价的差异是源于对数据的不同理解,而不是由于相互间信息的闭塞。小组讨论保证专家意见的客观与独立,而全体会议又为不同意见提供了直接交流的机会。小组德尔菲法不仅可对方案进行定量判断,也可对方案进行定性解释。每一轮小组讨论,或形成一致的意见,或形成几方相反的意见。小组德尔菲法包括了传统方法的反馈过程,给予了参与专家修正判断的机会,且专家不需要匿名。与传统方法相比,小组德尔菲法的另外一个不同之处是时间:传统方法需要几个月,而小组德尔菲法只需要几天。总的来说,小组德尔菲法具有如下优点:①专家小组可明确表达不同意见;②明确了产生不同意见的原因;③通过召开全体会议给异议小组提供了充分辩护的机会;④确保了不同意见不是误解。

5 结 语

公众参与机制既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增强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实现水资源管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经之路。笔者提出的3步骤模型,对于解决涉及多方利益、需要不同知识源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把公众参与机制引入水资源管理领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和追求社会民主的理念,对减少因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而给水资源管理带来的各种干扰,缓解水资源管理决策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负面效应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公众参与机制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包括:①公众参与的代表性问题;②与管理绩效抵触的问题;③影响决策质量的问题。笔者提出的3步骤模型较好地协调了水资源管理决策中各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了各方的知识,为水资源管理决策制定合适的政策提供了框架。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可以明确谁是利益相关方,明晰地引出价值树,而小组德尔菲法既发挥了传统方法的优势,又修正了传统方法时间长、容易产生误解的缺陷,因此,该模型对实践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摘要: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中缺乏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了公众参与、技术与经济的可行性以及决策机构责任与职责之间冲突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将专家、相关利益者以及公众参与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各方知识。建议采用3步骤模型:步骤1是确认各方目标;步骤2是通过专家评价各个方案;步骤3是进行小组讨论,引出公众的价值观及偏好。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公众参与,价值树,利益相关者分析,小组德尔菲法

参考文献

[1]拉哈曼MM.欧盟水框架指令与水资源一体化管理[J].水利水电快报,2005(5):5-8.

[2]石秋池.欧盟水框架指令及其执行情况[J].中国水利,2005,22:65-66.

[3]张一心,吴婧,朱坦.中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8):1-4.

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 篇8

关键词:社会管理,公众参与,困境,措施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就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由一个正在普及的观念提到了政治语言的高度,也充分说明了社会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然而,在我国社会管理实践中,公众参与仍然存在若干限制性因素,因此必须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一、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施行,我国的社会管理思想、模式、原则也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动态管理替代了原先的静态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服务型社会的构建,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一些地方政府为公众参与开辟了一些有效的途径,比如公民听证会等,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忽视公众能动作用

一些地方政府对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不够准确,忽视了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能动作用,仍然死板的认为在服务型社会中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公众是客体。这种观点主要是受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观念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公众参与意识的薄弱与参与能力的不足。政府对其在不同社会管理主体的角色、功能等方面还存在欠缺。

2.社会管理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渠道相对狭窄

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不够,不但政府信息的公开途径较少,而且内容模糊,使得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或逐渐趋于形式化。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下,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然而,随着转型社会的多元化、市场化和流动性增强,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社会管理,有赖于各类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健全的社会组织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而长期以来政府对各种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渠道狭窄。在“官本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组织附庸于政府而缺乏独立性,直接影响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途径。

3.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化保障缺失

在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的政策法规体系与机制还不健全。虽然《宪法》明确指出广大公民有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和义务,但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其他任何的具体法律法规针对公民参与的制度、程序方式及渠道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可操作性的法律解释。不健全的制度保障机制,势必会影响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对关系公众的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形成公众参与的机制,以尊重公众参与的权利和保证民意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中充分发挥作用。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集中体现在其法律体系和公众参与的民主运行程序不完善。目前,我国还未出台关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法规,公民参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法律地位就难以保障。

4.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虽然有了提高,但相对还是比较薄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整体素质偏低,参与能力还不足,普遍存在参与的盲目性。社会管理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进行科学的社会管理就需要有科学的公众参与,科学的公众参与则依赖于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社会管理创新首先要理念更新,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是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实效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基础,也能推进政府积极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当前,社会管理理念尚未形成,全社会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局限于科教文卫及人口等,对更加重要的社会组织、社会舆论等问题重视不够;政府的新的社会治理观念还未完全向“服务”理念转变,受“管理”体制影响下的公众缺乏参与的主体意识,加上普遍认知水平的局限,公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权利观念和组织化表达心愿的意识薄弱。

二、政府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对策

良好的社会管理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繁荣的程度,同时也是人类井然有序生活的重要根基。构建有效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机制就成为了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完善的方面。

1.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

理想的社会管理是由政府进行规范并协调公众参与的一种社会自我管理的模式。我国建国以来实行的社会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控制式”的管理为主,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实施管理的模式,而且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这就迫切需要公众合法的参与社会管理的机会和肯定公众参与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建立完善社会管理体制,需要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现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公众参与的合法性和维护公众参与的权益。在社会建设实践中,应做到真正尊重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同时也要切实保障公民的这些权利不受到侵害,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社会管理的和谐发展。

一是从法律上明确公众的参与权,实现公众参与有章可循。要明确参与者调查研究和收集信息的权利、与主管部门沟通协商的权利、表达意见受到保护的权利,并明确其遵守国家法律的义务、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等。

二是加强行政程序立法。政府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主体,承担着主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对参与过程的组织、运行到作出决策、政策、决定进行法律规范,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显得尤为重要。公正、公开、参与、诚信的行政程序能够为行政机关合法合理地行使行政职权设置一个基本的规则,从而保证社会管理的有效实施。

2.培养公民社会,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合理公民社会有助于公众有序的参与社会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公民的主体意识与自觉意识出现巨大的变化和进步,社会组织在公共领域逐渐出现了发展的迹象,这为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国家要积极地对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发展进行鼓励和引导,规范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监督制度,保障社会组织进入和谐、有序的发展轨道,消除社会组织当前发展的困境,并将社会组织加入到社会管理的结构中。

3.平衡社会利益,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动力保障

实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有效互动的前提条件是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利益的平衡为公众有效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社会保障和基础。因此,如何有效平衡社会利益,协调利益的合理分配就成为了公众参与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动力因素。要逐步消除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切实尊重、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人权,确保劳动者的主体性地位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广泛宣传劳动光荣的理念,赋予劳动者崇高的社会地位,加强劳资关系的协调,充分保障和提高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4.加强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公民的文化素养、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及政治成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管理的管理水平。应加强社会宣传、教育等活动,使公众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众的集体观念,把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促进社会管理的和谐发展。重塑政府社会管理的理念,就是要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和公民诉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措施来培养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让公众发挥主人翁精神。

一是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才能助于沟通,进而改善公众参与的消极态度,增强政府公信力。

二是把抽象的政策分解成具体的政策措施,让公众了解政策与自己的相关性,让大众有能力影响社会政策及社会管理。当他们的意见受到重视、建议被采纳、问题被解决或需求得到满足时,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会增加。

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 篇9

一、公共管理中网络公众参与的过程

大批专业人才的供应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公众参与国家政府的公共管理事务提供了参与平台, 包括各类政府网站、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个人博客以及新兴的交流方式微博等。这些网络平台的建立, 不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也促进了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和信息交流。

当国内外发生各种重大、突发以及反常事件, 政府的某项决策需要征求公众意见, 或是政府向公众发布重要政策决策等情况下, 新闻媒体通过各种途径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报道, 公众则会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迅速地发表想法与观点。政府则会借助网络平台收集公众的意愿, 并将他们意愿中一致的内容进行叠加与放大, 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公众意愿发达出来。最后, 政府将对这些意愿进行分析与论证, 得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与政策反馈给公众。这就是网络公众参与的基本过程。在网络公众参与的整个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司法公正, 才能保障公众的权利与自由, 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公共管理中网络公众参与的作用

(一) 网络公众参与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引导作用

网络公众参与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就是在国家政府的行政政策还没有出台之前, 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的形式, 收集公众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观点, 有利于确定符合公众要求的决策。因此, 网络公众参与对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二) 网络公众参与促使监督机制发挥了作用

为了提高政府管理与执行能力, 以及决策的透明度, “关门决策”的时代已经不再存在。因此, 我国政府提高了公众参与的广泛度, 并对各级国家政府实行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但是从实际成效看, 有些监督部门存在严重失职的现象, 而有些监督机制也存在失效的现象。因此, 这就需要以社会监督机制推动政府监督机制的发展。而网络公众作为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事务中最重要的参与团体, 在社会监督机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假如某个地区一旦出现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 一经网络曝光就会得到迅速传播, 从而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 网络公众参与推动了监督机制的发展。

(三) 保障了公众的参与权与话语权

当今社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更多人参与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更多人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事, 参与到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中。不论他们发表的是理性的建言还是批评性的建议, 网络都会公众提供了快速而畅通交流平台。不仅保障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权与话语权, 也使得公众参与的过程更加自由、便捷与安全。正因如此, 网络公众参与的方式才会受到公众的拥护, 被公众所接受。

(四) 网络公众参与的消极影响

网络公众参与的类型可分为建设性参与与批评性参与。建设性参与是指公众对国家政府部门的一些决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比较理性的建言;批评性参与是指公众对国家政府部门的一些损坏人民群众全部或部分利益的决策或草案而进行的批评性言论。众所周知, 网络传播除了具有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 也具有全球化、社群性等特点。一旦网络上的某种信息引起人们的关注, 它就会通过网络迅速地被大多数人所知道, 且会引起广泛地讨论。因此, 网络公众参与是一把“双刃剑”。当公众合理应用这种参与方式时, 它会对国家政府的公共管理具有巨大的作用;当它被某些怀有不正当目的人所利用时, 不仅会误导群众的想法与观点, 也会对政府公共管理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 在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 需要适当地利用网络公众参与, 并要积极发挥其作用中好的一面。

三、总结

通过本文的论述, 让人们了解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网络公众参与的过程及作用。虽然, 网络公众参与有其不利的作用。但是, 我们却不能否认它的积极作用带给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巨大影响。因此, 国家政府必须对网络公众参与加以适当的规范与引导, 避免对国家公共事务造成影响。公众则需要对网络参与报以正确的态度, 不要滥用手中的话语权与参与权。

参考文献

[1]刘志月:《浅析网络舆论沉默螺旋效应对法院审判工作的影响——以邓玉娇案为例》, 《电视时代》, 2010, (04) 。

[2]郭艺:《浅析网络舆论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上一篇:电子化金融会计下一篇:要注重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