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型

2024-06-19

公众参与型(共12篇)

公众参与型 篇1

从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走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是当前我国政府转型的追求。随着档案理论和实践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档案部门(具有双重职能的档案局、馆)应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构建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将公众作为利益相关者和权力主体,通过一定的机制和形式,引导公众参与到档案工作决策、管理等各个环节中,从而增强档案部门与社会的联系,扩大档案社会影响,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形成档案管理良性循环。

一、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的意义

1.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有助于更好地树立和践行“民本”理念。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档案系统内部还是在社会上,档案部门都被视为全社会档案公共利益的代表,居于档案事业的主体地位,而具体的公众群体和个人被视为个别利益的代表,居于客体地位。即使是近年来全国上下开展民生档案建设的热潮之中,由于这种以公共利益代表自居的观念没有改变,档案管理仍然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仍然是由档案部门唱独角戏,社会的参与度很低,档案离民众仍有较远的距离。我们应该认识到,公共利益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包括公众具体的、个别的利益在内的多元利益的合成,档案部门要代表公共利益,就应该充分认识和服务于公众的具体利益和个别利益。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牢牢树立“民本”理念,心里时刻想着民众,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得到公众的合作与参与。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与之前模式的最大差异是两者对待公众参与的态度。在参与型模式中,公众被视为利益相关者和权力主体,是需要在管理过程中紧密团结、分享权力的伙伴。

2. 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可以增强档案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原来的管理模式下,档案部门只有在完成上级(包括本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档案部门)下达任务的前提下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对公众的档案需求作出积极回应。如果实行公众参与型管理模式,档案部门必须与公众分享确定档案管理目标任务和设置档案工作议程的权力,公众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提出建议和要求,或者通过媒体以及公共舆论的压力来设置议程和确定任务,档案部门干什么、不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都需要认真考虑公众的需求。这种模式中,公众积极主动地向档案部门提供关于自身利益需求的信息,可以弥补档案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和专家在知识和信息上的不足。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档案部门决策的针对性、准确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也有助于建立和增强档案工作决策反馈和纠错机制,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使档案工作更加贴近民众需求,更接地气,从而可以更好地得到社会认可,弥补和改善过去因为行政职能相对较弱且档案运行环境相对封闭造成的社会影响力较低的局面,有助于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3. 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档案工作进入更高层次的改革。以前,档案管理领域的改革更多地偏向于新科技的应用、档案微观管理方式改革和档案资源整合式改革。这些改革是必要的,而且取得了不小成效,但是如果不更好地与社会利用、公众需求有机结合,就可能成为档案部门的自娱自乐。而公众参与型模式的构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改革,它跳出技术革新的范畴,进入了体制改革的领域,具有更高的高度、更大的视野、更阔的前景、更多的社会参与和更为深远的影响。它属于一种增量改革,以既有的档案管理体制与档案机构为基本平台,逐步扩大公众的参与,在构建过程中,对一些结构性的限制作出调整,从那些公众利益切身相关的微观领域入手,引入公众参与的实践,扎实培育公众对于档案认知和行动能力,虽然着眼于宏观,但是从微观开始努力,所以能够提供一套稳健的操作方案,促进改革有序进行,具有相当大的操作弹性。

二、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的构建

当前,构建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一是作为政府工作机构的档案部门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与经常化,公众可以随时知晓档案政务信息。二是档案系统网站和电子政务扩大了公众参与渠道,塑造了参与型公众,而且使参与渠道互动化、多样化,有助于实现公众的有序参与,也提高了档案部门的工作效能。三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公共空间(互联网上的各种论坛、博客、微客等都成为社会公共空间)的爆发式增长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多的言路平台和沟通渠道,而且,随着中国各种形式的聚会、新媒体、俱乐部的涌现,公众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形成和表达对社会和治理的看法。四是社区功能不断发育、繁荣,公众参与的形式和途径不断增加。现在可以开始构建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的尝试。

笔者认为,档案部门是否能够成功构建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关键要看档案部门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引入和执行好参与型管理模式,是否能够推动、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档案管理事务中来,是否能够建立对这种模式的有效评价反馈和纠偏机制。为此,档案部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从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是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的档案部门赋权给与档案管理事务具有利益关系(包括潜在利益关系)的公众或组织的过程。档案部门以什么依据赋权给公众或组织,以及档案部门应赋予公众或组织多少权力,取决于档案部门自身在参与型管理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从西方行政思想史的演进来看,政府角色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控制者(划桨者)”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掌舵者”,再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服务者”的转变。笔者认为,档案部门首先要将自身角色定位为“服务者”,转变观念,放弃在档案领域“唯我独大”的观念,正视社会公众以及作为其利益代表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将他们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和服务对象,看作权力主体。

在社会档案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都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档案部门还应该扮演公众参与“推动者”的角色,努力为公众提供参与机会,促使公众参与到档案管理中,形成一个包括公众、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网络。

要使公众参与型管理模式取得成功,档案部门还要努力成为公众参与的“培训师”,大力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动员和培训。一要向他们灌输公民参与意识。因为参与意识能导致直接的参与行为,自觉的参与意识将有利于加强公众参与档案管理的自觉行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持续而有效的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档案领域传统的宣传动员形式行之有效,可以通过“6.9”档案日宣传活动、档案法颁布周年纪念日宣传活动,通过档案下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悬挂横幅、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宣传,特别是公共空间的舆论引导,还有志愿服务活动等,加大社会教育和宣传力度、发动深度,使公众了解档案管理,意识到人人都享有参与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产生内在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理解、支持档案管理的行为。二要加强参与技能培训。由于中国的参与型政治文化缺乏,档案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公众的参与技能培训,增强其参与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发挥参与角色。

2.加强能力建设。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部门面临的组织环境发生着变化。档案部门原先的能力,与其他行政管理机关一样,是基于控制者角色和封闭的官僚组织模式而不是基于服务者角色和开放的组织模式建立的,因此,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档案部门能力的重新建设。(1)加强制度能力建设。制度能力致力于实现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的制度化。社会实践表明,要保证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就必须要有制度上的、程序上的保障。由于作为公众参与机制中一方的档案部门拥有法律授权,随时都有滥用权力的可能性,而另一方的普通民众则权益随时都可能被滥用职权者所损害,所以要抓紧有关公众参与权利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其他有利于扩大公众参与范围的制度建设。比如对于事关档案事业发展全局性事务的规划决策工作,就应通过多种形式吸收公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对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程度较高的决策,尤其是涉及公众现有利益与权利变更的决策,必须要有公众参与才能有效;除了必要保密的文件之外,其他决策一律要向公众公开。同时,还要规范公众参与程序,明确参加主体、基本步骤和主要方式等方面的内容。(2)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建设。首先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公众个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力量是微薄的,影响是微小的,要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载体,而承载这种载体的主要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有助于民意的沟通、公众素养的提升、公众潜能的开发和理想的实现,对公众参与发挥着成倍数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扶持、发展档案领域的社会组织,在能力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向其提供经费、人员、法律等方面的支持,使其能正常、合法、有效运转,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要保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着重于对其进行宏观管理,而不应干涉其内部事务。还要加强与社会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的联系,鼓励、引导他们参与到档案事务中来,以各种社会组织为载体构建公众与档案部门的良性互动。其次要完善公众利益表达机制。要使公众的利益表达方式理性化,即社会群体以组织化的形式来表达意愿,维护自身的权益,满足自身需求,避免群体参与过程中的盲目性,使公众利益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要将公众利益表达方式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使其利益表达的内容、范围、方式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并实现利益表达的经常化、制度化和秩序化,使公众的利益表达和档案部门的依法回应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再次努力探索参与型档案管理的有效形式。当前比较可行的有两种形式。一是信息参与型,或叫需求回应型。档案部门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向公众开展调查,获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依据意见和建议进行决策、开展工作。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地知晓公众的需求,缺点是公众意见是以个体的形式而不是以团体的形式来表达的,可能难以形成有关政策问题的共识。二是过程参与型。即引导公众通过一定的机制和方式直接参与到档案管理过程特别是决策过程中。过程参与不是对公众需求的回应,而是鼓励、引导公众主动而非被动、直接而非间接地参与。过程参与能够推动档案公共服务的高效能和高效益。(3)加强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体能力建设。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中,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体能力主要强调工作人员尊重公众权力的能力和参与策略能力。前者要求工作人员学会倾听公众声音,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分歧与困难,面对公众的不满和质疑时,能以积极的态度作出回应。后者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依据不同的参与问题、参与目的、参与主体选择合适的参与策略。

3.建立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档案工作绩效评估机制。我国各级档案部门当前主要采取的是与目标责任制挂钩的绩效评估机制,即使有些地方开展了公众对档案部门的评估,也基本上流于形式,并没有作为考核的依据。在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中,档案部门绩效评估必须广泛开辟群众参与的渠道,构建上下联动的评估机制,实现由公众与上级共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公众参与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必须树立人民价值取向的绩效观,以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绩效评估的终极标准,深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从社会实际出发,制订出档案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科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二是要通过制度和程序来强化外部评估主体如公众、档案工作者协会、中介组织、社会舆论机构等的评估作用,将自上而下的考核和自下而上的参与和监督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评估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三是利用舆论工具、广泛开展群众性评议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广大社会公众能够畅所欲言,使评估始终在民主的政治空气中进行,从而增加绩效评估工作的透明度。

摘要:公众参与型档案管理模式有助于树立和践行民本理念、增强档案部门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促进档案工作进入更高层次的改革,档案部门需要通过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加强能力建设和建立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绩效评估机制来构建该模式。

关键词:档案工作,体制改革,参与式治理

公众参与型 篇2

2010-4-12 16:35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摘要】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立法趋势之一,也是构建新型环境治理模式的一种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公共管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公众的参与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工具价值。目前我国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散落在不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里,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和促进公众参与环境监察等方面。

【英文摘要】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the current trend in our country one of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islation, cnstruction of new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also an effort to model.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environmental issues as a problem of public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Public participation to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he value of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With regard to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attered in different laws regulations and regulations,but primarily focus on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 and promo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tc.【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环境问题

【英文关键词】Public Participation;Environmental Governanc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vironmental issues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立法趋势之一,也是构建新型环境治理模式的一种努力。目前公众参与机制已纳入到环境法制建设的内容中,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在环境管理的不同流程、不同地区,其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征。环保总局2006年2月22日正式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这是中国环保领域的第一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也是中国国务院各部门中第一部具体规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部门规章,可谓意义深远。

每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这种权利虽然最终体现为公民对优良环境的享有权,但必须在环境知情权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环境参与,并在环境权益受损时能够获得救济。由此,对环境治理的参与权,构成了公民环境权的核心。公民环境参与权的制度化不仅是公民环境权的实现途径,也是政府达到环境善治的必然选择。完整意义上的公民环境参与权,应该是全方位的参与,包括对环境立法、环境行政决策和环境执法的参与,这显然不是一个政府部门所能完成的,而需要从国家层面予以制度支撑。例如,将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纳入宪法规范,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最高依据;建立环境决策民主机制,鼓励公众通过听证、书面建议、制度性协商等方式参与环境治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公众对环保的监督权,通过司法手段维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公众参与既需要公民社会的成长,又需要国家提供制度保障,这是有序参与的前提条件。相比较而言,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是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最为“前沿”的阵地,它体现在几个方面: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公众参与做出明确的规定,在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评价等领域已制定了专门的条款或专门的规章;在环境公共政策设计中,公众参与都得到高度重视。它是当前环境行政部门着力推进的工作重点。2008年4月24日,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在“中欧环境执政能力研讨会”上指出:“构建新型环境治理结构。这是提高环境执政能力的关键。需要通过司法保障、体制安排和政策调控手段,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协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他还进一步指出“通过信息公开推动公众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法律保障,疏通有效的参与渠道;建立环境信息收集、整理、公开与获取的机制,形成有效的信息公开交流平台;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强化社会监督”。

目前我国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散落在不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里,已涉及到环境意识、环境立法、环境信息公开、环境监察、环境管理的新主体等方面。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和促进公众参与环境监察等方面,主要的不足是:对公众要求过多,对政府要求过少;原则性过多,操作性过少;公众的参与没有切入到环境管理过程;对公众参与的主体、形式、评估等方面缺乏规定;与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相比较对表达权关注不够。

公众参与是保护与治理环境的关健,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人类的生活质量。环境好,公众是环境资源的享有者;环境差,公众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因此,保护与治理环境人人有责。例如新昌逾万名农民抗议药厂污染环境事件,京新药业始建于1990年,坐落于浙江省新昌县青山工业区。京新药业的半成品生产厂,位于浙江中部新昌县和嵊州市交界处,工厂后方即是受污染的新昌江。嵊州市境内的黄泥桥村距该厂最近处仅有几十米。据一位村民反映,化工厂成立已10年,建厂生产3个月之后,当地村民发现井中的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后来的几年里,村民们陆续发现河里的鱼、虾、田螺、甚至连青蛙都绝迹了,田里的庄稼开始大幅度减产,化工厂所排放出的气体让村民有一种“宁愿被打死也不愿被熏死”的感觉。村里的小伙子已经有好几年不能应征入伍了,原因是肝功能不达标。据反应,该村35至40岁的村民患肝病的人超过50%,而40至45岁以上的患肝病者高达60%。2005年6月22日,京新厂发生爆炸,1死4伤。事故触动了村民心中由来已久的恐慌和不满。7月4日,黄泥桥村大约50名村民到京新药厂反映污染问题,并要求厂家为村民进行体检并赔偿“营养费”。由于厂方领导一再推迟见面时间,村民情绪开始激动,并将接待室的玻璃门砸坏,由此引发村民与厂家的第一次冲突。事件引起新昌县和嵊州市两地官员的重视,7月5日,在政府劝说沟通之后,化工厂于当晚紧急停产,村民们也返回家中。但是这一事件又引发新昌江下游同样遭污染侵害的嵊州村民的关注。化学厂紧急停产后,400多个反应炉中还存有1000吨化学物品,有关专家认为这些原料如不经及时处理,容易引发燃烧和爆炸。于是政府同意工厂在7月15日8点开始用7天时间处理该批危险化学品。当时村民们普遍的心态是事情越大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起政府重视。16日晚,由于当地大范围停电,无事可做的村民开始从四面八方涌来,警察在104国道和新昌高速公路口设置关卡,仍然无法阻止村民的脚步。警方在化工厂门前安放巨型水泥管道充当隔离墙,防止村民冲进厂区造成意外。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村民投掷石块,但警方为防事态扩大没有还击。后来台风袭来,暴雨驱散了人群,缓解了危机。接下来的几天里,化工厂附近村民有过几次小规模聚集,没有造成冲突。至21日上午7点,化工厂完成处理危险化学品之后,厂外已经没有村民聚集,警察也已撤离。据官方提供的材料称,整个事件中,警方表现克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发生于浙江省的环境污染集体抗议事件并不只是一桩简单的环境保护事件,而是一个环境政治的问题,凸现出价值、利益的结构性之冲突。

新昌县农民暴力抗议环境污染之事件正好反映了地方政府、相关企业与农民在价值与利益的冲突。价值冲突表现为政府的GDP至上与民众的环境生存权之冲突、企业利益与民众的环境生存权之冲突。GDP至上是中国不少地方政府的最高价值。对于政绩的追求,主要表现为对于经济增长率的追求。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则主要依据大规模的项目投资,大量的招商引资等。由于政绩主要来自于能够带来短期效应的大规模投资与建设,许多长期性的公共问题例如环境保护与治理、公共卫生一直被忽视。尽管人们在口头上重视环境保护,但是无论政府、企业主还是老百姓都认为环境保护是一种只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能考虑与进行的。我们可以看出,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在内的诸多公共领域问题,主要肇因于政府职能的错位,而这又来自以GDP为核心的发展观。而利润最大化则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不顾一切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以牺牲环境、损害公众环境生存权为代价的。而如果受害者所要求给予的补偿不到满足或多次要求不果的话,那么往往会催生或加剧暴力抗议。而从新昌事件中可以看出,受害的农民多次要求补偿未果,即便有了也是不完全的,与他们的要求相差甚远。另一个方面还在于利益集团对环境决策与执法的影响甚至掌控。不少地方政府出于本地经济发展的要求,环境污染源的地方政府很少会主动要求排污企业整改乃至关停。地方政府对于环境保护政策未有严格的执行与落实背后一个可能的原因出于发展地方经济,各地方政府普遍采取以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工业用地的优惠政策争相引进外资或内资,这样一来投资者极有可能会以资本罢工为筹码来抗拒,致使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为企业外移会引起税源流失与财政危机。在环境执法上,地方执法者就极有可能直接感受到地方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改变其执法态度,可见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了。

本文事件反映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理性主义主导了整个政策思维过程,经济理性淹没了环境价值。自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工业化带来严重的污染。宽松的环境法规,廉价的劳工与土地成本,在经济理性的诱因下,许多高污染性的工业在中国发展起来。然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正不断地在为此付出人命损失与环境的代价。

在环保事业中扩大公众参与。对政府,公众参与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准确率,降低政府决策的偏差率。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决策。决策的正确性取决于政策代表公众利益的状况。代表的公众越多,决策的正确性越大。扩大公众参与,会减少决策失误。代表、专家、公众相结合,互补互动,决策正确。代表是代表公众的,专家是代表科学的,也是为公众服务的:归根结蒂,公众第一。退一步讲,如果决策有负面效应,甚至是有失误,由于在决策过程中有公众参与,公众也会对负面效应给予理解,为失误所带来的损失排忧解难,分担责任。对公众,参与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是提高环保意识的过程,是增强环保使命感的过程。公众参与了,意见充分表达了,公众的主人翁作用充分发挥了,那样,他们对决策就容易认识,容易接受,容易自觉贯彻。让他参与,他会用他参与过的规则来约束自己;不让他参与,他会把自已置于环保之外,难以要求他用那些不让他参与的规则来约束自己。对致害者来说,公众参与了,公众在成为受害者的时候,公众也会因为自已参与过,而缓解同致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老实说,有些致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激烈冲突是致害者害怕公众,撇开公众。我们有些人只相信自己是高明的,不相信群众是通情达理的,结果往往是害了公众,也害了自己。

公众参与制度有一些规定。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另外,《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规章也作了相关规定。但是,“相关法律中的条款过于原则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公众参与往往局限于环境损害之后的参与,形式单一。”从参与的过程来看,主要侧重于事后的监督,事前的参与不够。公众无权利或机会维护自己的环境生存权、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正好反映出了环境正义之缺失。从新昌事件中人们不难看出地方政府与相关的企业的极端利已主义与不道德的非正义行为。新昌农民正是这种不正义结构下的受害者,他们的集体性暴力抗议正是对一系列违反环境正义行为的控诉。

最近几十年,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成为政府、公众与各类组织高度关注的议题,这表明了人们对环境价值重要性的认可。但是,围绕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有严重的分歧与冲突。

【注释】

[1]潘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北京:《理论前沿》,2004年第13期。

[2]吴国刚,“环保自力救济研究”,《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2期,第119-124页。

[3]茅建兴,“浙农:宁打死不熏死”,《香港文汇报》,2005年7月29日。

[4]汤京平.环境保护与地方政治:北高两市环保官员对于影响执法因素的认知调查[J].台北:台湾政治学刊(No.6,2002/12),第155页。

[5] 吴国刚,“环保自力救济研究”,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2期,第122页。

[6]潘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人民日报》,2004年7月15日,第九版。

[7]林国明、陈东升,“公民会议与审议民主:全民保健的公民参与”,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六期,第76-77页。

[8] 有关“公民会议”的意义与做法,请参阅林国明、陈东升的“公民会议与审议民主:全民保健的公民参与”,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六期,第71-80页。

唤醒公众的参与意识 篇3

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志愿者们深入矿山,了解了地质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对矿业资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也看到盗采矿产,毒害环境的不法行为对生态的破坏……这一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相较而言,湖南的环保志愿者活动开展得更早一些。

记得十年前,在三湘环保世纪行总结表彰会上,首次将环保志愿者和环保协会作为对象进行表彰奖励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十年后的今天,环保志愿者越来越多,高校环保社团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民间环保NG0也逐步发展起来了。各类环保活动层出不穷、丰富多彩。现在看来,这些年的引导、支持、帮助和鼓励,颇具前瞻性和战略眼光,促进了环保志愿者队伍的健康成长和环保社团的良性发展。

去年9月至10月,在为期一个月的“保护母亲河,妙盛湘江行”大型环保公益漂流和环保志愿者湘江调研活动,发现和见证了湘江流域严重的污染、干旱、采砂和外来物种泛滥等问题。形成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研报告和湘江流域水污染监测报告,得到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的表扬和肯定。

十年来,通过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深刻感受到全社会对志愿者心存厚望、倾心相助。许多干部和群众都想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在这种大环境下,志愿者们常常自我约束、自加压力、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并形成了激情思考、理性对待、阳光参与、顺势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方法、科学担当的良好氛围。

唤醒公众的参与意识,并对之进行持续地呵护、引导、推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公益事业做好。这次的地球日志愿者活动开了好头,也为我们的资源国情的宣传指明了一条真正行之有效的道路。

论公众参与 篇4

公众参与是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目前在各国环境保护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原则。该原则是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日益高涨的环境保护浪潮和国家管理的日益民主化进程相伴生的。

环境保护中的公民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里,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1]

对于规定公民参与环境管理和决策程序最早的法律,应该是美国于1969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这部法律以大量的篇幅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中大部分条款均与公民参与相关。该法第1节第3条规定:“国会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享受健康的环境,同时每个人也有责任对维护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该条可作为美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律依据。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的许多国际环境法律文件都充分肯定了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各国政府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在这种国际趋势的影响下,1992年由联合国通过的《里约宣言》明确提出:“环境问题最好是在全体有关市民的参与下,在有关级别上加以处理。在国家一级每一个人都应能适当地获得公共当局所持有的关于环境的资料,包括关于在其社区内的危险物质和活动的资料,并有机会参与各项决策进程。各国应通过广泛提供资料来便利及鼓励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应让人人都有效地使用司法和行政程序,包括补偿和补救程序。”[2]

2 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是公民享有的环境权。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运用,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能力和规模日益扩大,加之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人类的活动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人类受到了自然界频繁的报复,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艰难抉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日益高涨。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地球日纪念活动以出乎意料的规模和持续时间席卷全国,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人民在严重的环境危机中的觉醒,它除了使人们加深对生态学的认识外,还推动了公众民主意识的发展。[3]环境权在此时应运而生,其作为一个法律上的权利概念频繁地出现在国际法文献、西方国家学者的法学著作和司法实践中,国际及世界各国都相应的肯定了环境权的存在合理性。到目前为止,对环境权最完整的表述是1979年7月12日的秘鲁宪法第123条承认“在健康、生态平衡、适合于生命发展和风景自然保护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4]我国虽未明确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从相关法律中还是可以看出政府对于环境权的重视。如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就隐含有公民环境权的规定,该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包括环境知情权即获得信息权、公众参与决策权和获得司法救济权。这三项具体内容均来源于欧洲的法律传统。[5]1998年6月25日欧洲委员会通过的《公众在环境事务中获得信息,参与决策,诉诸司法权利的奥胡斯公约》一般原则中就有具体的表述,即“国家推进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觉悟,特别是在如何实现环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诉诸司法权方面的觉悟。”

2.1 环境知情权

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决策或其他措施,首要条件是必须使可能受到影响的个人事先得到通知,也就是说,环境权必然包括个人对于影响其环境从而个人也将受之影响的工程或项目的知情权。[6]环境知情权应该是公众参与的前提,因为公民连基本的环境信息一无所知,谈何去参与呢?就算没有获得信息而有幸进入到环境决策过程中,那么在讨论过程中拿什么资料与政府交涉呢?因此世界许多国家对于公民的获得信息权是作出明文规定的。如在1993年,奥地利议会通过了环境信息法(联邦立法公报1993年495号)。该法第1条阐明了其立法目的:本法的目的是使公众知道在环境方面特别是有权被安排自由地获得行政机关支配的环境数据,以及要求行政机关公开地公布环境数据的权利。[7]知情权不仅体现在公众了解环境信息,而且体现在政府有义务保证公众环境知情权的实现。如果不为政府设定该项义务,那么公众对于环境信息的了解只是空谈。

2.2 公众参与决策权

公众参与决策权能否较好的贯彻执行更是国家政治民主化的有力体现。因为就算公民对于环境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但具体的决策制定却无法参与,那么所获得的信息也是无意义的。而且公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也有利于政府制定出符合实际并且更有利的环境保护的政策,毕竟公众是与环境联系最密切的,对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最了解的。在葡萄牙《宪法》中第66条第2项即表述了公民参与决策的有关内容:“2、国家应通过代理机关并在人民积极配合和支持下: (1) 防止并控制污染及其影响以及各种有害侵蚀; (2) 美化领空以建设生态平衡的自然环境; (3) 设立并开发自然风光娱乐场所与禁猎地,分类保护自然景观和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名胜古迹; (4) 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保护其再生能力与生态稳定。”

2.3 获得司法救济权

“有权利就必有救济”。在环境问题上诉诸司法,获得救济的权利是环境权实现的最后的法律保障。如果一项权利受到决策者或其他权利持有者的实际或潜在的侵犯而不能获得司法救济,那么公民的这项权利也是落空而不能实现的权利。因此获得司法救济对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中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无论从宪法还是环境保护的单行法中我们都能找出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目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

———积极参加环境建设,努力净化、绿化、美化环境。

———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中的环境保护,为环境保护尽职尽责。

——参与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监督,支持环境执法,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

———参与对环境执行部门的监督,促进其严格执法,保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杜绝以权代法、以言代法和以权谋私。

———参与环境文化建设,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努力提高社会的环境道德水平,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风气。

笔者认为我国的公众参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1)在立法中明确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

环境权作为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的环境,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虽然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这些权利不会自己产生,它最终必须通过颁行一定的法律规范才能加以实现,倘若环境权离开了法律的规范,这种权利只能是空洞的。[9]作为环境权实行方式之一的公众参与制度应该在立法中明确。新修改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就具体规定了有关公众参与的程序等内容,这对于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立法中的明确开了先河。只有通过制定可执行的条文,我们才能实现我们对未来世代的地球义务,而且的确还有对现代人福利的义务。[10]

(2)环境信息的公开不仅要有广度而且要有深度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实现还必须能够即时的获得相关的环境信息。这就要求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定时公布相关的环境信息。上海市自1997年开始发布空气质量周报,并于1998年6月5日起发布空气质量日报。由于环境问题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这也要求环保部门不仅要公布本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应公布相临地区的环境信息。增加环境指标种类。对于公众应当获得的信息范围问题,可以借鉴1992年的《保护和利用跨界河流和国际湖泊的赫尔辛基公约》。公约第16条规定:“1、沿岸缔约国应确保使公众可以获知关于跨界水域的情况、已经采取或计划采取的防止、控制和减少跨界影响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效果。为此,沿岸缔约国应确保公众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 水质目标; (2) 发放的许可证和要求符合的条件; (3) 为监测和评价的目的对水和排放物取样检验的结果,以及执行水质目标或许可证要求的检查结果。2、沿岸缔约国应确保公众在一切合理的时间内免费得到这些信息,应向公众成员提供合理的便利,使他们在支付合理费用的条件下从沿岸缔约国获得这些资料的复印件。“

(3)加快引入公益诉讼机制。

现实生活中环境问题的加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力量对比悬殊较大,如果单靠受害者个人的力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般是很难的。尤其当加害者属于国家支持的企业时,受害者就更难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了。此时如果有环境保护的公益团体来帮助受害者,那么不仅节约了时间、精力、金钱,而且更有利督促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的义务的实现。

(4)扩大行政诉讼的原告范围与受案范围

原告资格与司法审查范围越大,则表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权利得到了越完备的保护。[11]瑞士把对公共环境的损害纳入到民事和行政责任的领域,公民和社会团体可以基于自己对公共环境所享有的某些权益受到实质性或某些非实质性的影响享有行政起诉权。

(5)加大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每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2004年世界人权日的主题是“通过教育促进人权”。环境权作为第三代人权,它的发展也需要对公众加大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来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日益加强,但是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较好的国家比起来仍然显得水平较低。一个国家法律文化的鼎盛必定以其人民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与坚定的法律信仰为一项主要的指标,……。[12]只有当公众将环境保护作为自觉的行动时,公众才会积极主动的为保护环境努力。

(6)引入经济刺激手段

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目前环境保护还没有内化为公众的自觉意识。笔者认为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可以借鉴我国控制人口的方法,采用经济刺激手段,即在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处罚的同时对保护环境的行为给予奖励。目前在环境破坏的处罚力度上根本就不达不到震慑的效果。为什么有些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改善治污设备?因为所罚的钱与改善治污设备所花的钱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宁愿交罚款。因此如果要认真执行环保必须增加环境破坏罚款的数额。与此相对应的是要对保护环境的公民、企业及其它组织实行金钱奖励。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中,人们破坏环境无非是寻求经济利益,如果保护环境也能得到经济利益以及奖励,那么谁愿意每天接受处罚呢?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对环保事业进一步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中国作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必须加大公众参与力度,这不仅是中国自己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对世界环境事业应尽的义务。

摘要:公众参与作为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于环境保护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公众自觉的参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本文从环境权的角度论述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权,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00.

[2]李艳芳, 唐芳.环境保护法典型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33.

[3]常纪文.环境法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62.

[4] (法) 亚历山大.基斯, 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18.

[5]周训芳.环境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111.

[6] (法) 亚历山大.基斯, 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0.

[7]周训芳.环境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113.

[8]李艳芳, 唐芳.环境保护法典型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34.

[9]赵秉志, 王秀梅, 杜澎.环境犯罪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41.

[10] (美) 爱蒂丝.布朗, 魏伊丝, 汪劲, 于芳, 王鑫海译.公平的对待未来人类[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149.

[11]常纪文.环境法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65.

论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篇5

世界环保事业的.最初推动力量来自于公众, 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运动.文章论述了公众参与对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度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公众参与的思路与对策.

作 者:陈少坚 张云峰 Chen Shaojian Zhang Yunfeng 作者单位:陈少坚,Chen Shaojian(江苏省泗阳县环境保护局,江苏,宿迁,223700)

张云峰,Zhang Yunfeng(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环境保护需要公众参与 篇6

新年伊始,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了国内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以百分制为刻度的“民生指数”显示,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为68.05分。这反映出中国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度低,存在着“光说不练”的现象。目前公众最关注公共空间的环保情况,比如空气、水、噪音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参与的环保行为却集中在个人的生活空间,并以简单的、浅层次的环保行为为主,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用电等。

很多人,包括一些决策者,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位地方官员曾经对我说,要发展经济,就要“幸福地接受污染的痛苦”。实际上,生态环境一旦损坏,付出5倍、10倍的代价才能修复,有些甚至是永远不可逆转的。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马宁

当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金钱的相关度逼近到一定程度后,对金钱的不择手段就顺理成章了,对其他一切非金钱因素(甚至是法律)的忽视程度也到了空前的状态,环保也一样。

——网友

环保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并不是非要去干什么大事才叫环保,也没必要去抱怨上面不给条件,环保应该从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

——网友

西部的很多人连温饱都没解决, 他能不砍树吗?讲道理他们也知道,但先要吃饭啊!

——网友

公众享有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但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公众根本不知道应该用何种方式参与,更不知道怎样的方式是最合理最合法的。因此,环保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体制,明确参与的具体条件、方式和程序。

——网友

在新加坡,如果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草坪,是要被罚款甚至被罚扫大街的。

——网友

虽然近几年环境保护喊得很响,媒体曝光也越来越多,却多是风声大雨点小,公众也多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重经济轻环保这种政府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这或多或少都影响着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网友

公众关注环保的出发点主要是个人权益,责任意识淡薄。

公众参与型 篇7

1 公众参与的能量来源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是参与的主体, 公众参与是国家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有力体现。政府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群众服务的。包括环境保护领域在内的一切事务, 公民都有权力平等地、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司法等一切与其环境保护权益相关的活动中去。

我国自1978年末启动了政府治道变革的进程以来, 经过近30年的努力, 在政府职能市场化、政府行为的法治化、政府决策民主化、政府权力多中心化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1]。公众参与到政府的行政决策中是一个社会的进步体现,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保公众参与制度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对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在环保领域中的缺陷有了很好的完善, 从而有利于减少环境侵害、积极有效处理环境纠纷,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集公众之力量实现公民环境权利益的同时, 从根本改变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

2 公众参与的法之保障

新修订的《环保法》设立专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在政府决策机构中给予公众一定的席位, 给予公民环境权法律地位, 方便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从而充分保障了公民环境权利, 促使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协助政府收集环境保护等相关信息, 鼓励公众自行开展交流活动, 并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2.1 信息公开是一切公众参与的基础

公众参与的基本条件是有足够的公开的环境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群众思想素质的提高, 公众对于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鉴于此, 新环保法为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对于环境信息的要求也更加的透明化, 主要体现在两部分:一是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排污单位公开环境信息的职责。二是规定对于公众想得知而未公开的信息, 公众也可申请公开。新环保法明文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职责, 为公众参与环保管理奠下法律依据的基石。

2.2 公众参与是环境行政许可的前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在行政管理中给公众一席之位, 可以在项目准备期给公众充分的话语权, 从环境利害关系人的角度给政府及环境主管部门意见, 减少了环境纠纷, 有利于社会稳定, 避免了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投资浪费。

2.3 环保公益诉讼是公众维权的后盾

以前, 由于环保法律的不够健全, 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从未被受理,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原告主体不适合而未予立案。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为全民所共有, 在许多情况下直接利害人很难被确定, 从而使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救济, 施害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为此, 新环保法放宽了起诉资格, 社会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 明确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向法院提起环保诉讼, 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目前国内符合条件的有300家左右社会组织可提环保公益诉讼。

2.4 全民参与是环保公众参与的新概念

新环保法对公众的环保义务作了较大的规定, 体现了全民参与环保的理念。一是原则性的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二是明确公民应采用低碳的生活方式, 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管理, 共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是公众参与环保的形式, 是环保公众参与的新概念。

3 公众参与的环保实践

当下, 环境保护活动所采取的听证会、访谈、热线电话、座谈会、公众信箱、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活动正逐步发展成熟。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提出关于环保的建议, 对环境违法进行舆论监督。甚至在一些影响较大的环保案例中, 公众参与还能促进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健全。总之, 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实践中都已起步, 而且发展迅速, 已为整个社会所接受, 为环境保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也存在不足和困难。

3.1 公众参与操作措施急需跟进细化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目前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参与调查、论证会、听证会, 以及查看建设单位项目公开的环境信息等。在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中, 需要不断跟进相应法律法规文件, 细化各项规章制度, 使得公众参与制度规范化、程序化,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常态化。

3.2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我们应建立自己的公益诉讼制度。一是推行举证责任倒置, “谁主张谁举证”, 这符合传统民事诉讼证明的基本原则。二是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地延长诉讼时效, 因为有些污染物质的损害结果并不能立即发生, 它需要经过迁移、转化、代谢、富集等一系列环节后, 才能导致损害事实的发生, 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同时, 随着科技知识的发展, 人们对污染物的检验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 适当地延长环境诉讼时效, 可以有效地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3.3 深化环境教育模式改革

目前, 很多学校的环境教育, 还以应试教育为主, 不太注重实践教育, 不太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2]。所以, 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 一定要让他们多多实践, 以切身感受促发环境保护的动力与创新, 这才是环境保护教育未来的希望。

摘要:本文通过简述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部分, 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对环境保护事业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 同时指出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尚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张璐.再论环境民主原则[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 :135-138.

推进公众参与环境监测 篇8

所谓公众,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所谓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我们提倡公众参与,是因为中国发展观与执政观的伟大进步,是因为中国民主法制与政治文明的逐步成熟。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公众参与,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就会成为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力量。目前,环境监测固有的技术性、保密性等特征,决定了公众参与面临巨大困难,同时,公众对环境监测的认知程度低,参与的形式单调、渠道单一,还不知道怎样来参与。因此,亟须采取综合措施,培育载体,搭建平台,创新路径,让公众享有参与环境监测的知情权、表达权、议事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2 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环保优先方针,以建设生态省和服务“两个率先”为目标,倡导生态文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让公众享有参与环境监测的知情权、表达权、议事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为建设生态省建设作出贡献。

3 对策措施

3.1 让公众享有参与环境监测的法律权利

环境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要强化环境立法,明确公众的环境权;实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让公众享有应有的知情权;实施环境监测听证和对话,让公众享有应有的议事权;发挥公众舆论监督,让公众享有应有的表达权;推行政务公开,让公众享有应有的监督权;建立“公众参与日”,让公众享有应有的参与权;发挥监测在污染纠纷和信访处理中作用,让公众享有应有的索赔权。

3.2 加强宣传教育和立法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监测意识

促进公众参与环境监测,不仅要制定和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切实保障和扩大公众环境权益外,还必须激励公众的参与热情,唤起全社会的责任感,传递公众参与的热情与力量,加强有关的宣传教育。环保部门不能局限于管理者这一主角,还要起到收集、综合、发布信息,引导和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要加强监测科普教育,把科学术语变成老百姓的语言。要通过召开培训班、编印小册子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环境监测知识。要将环保监测的有关内容纳入到党政干部的培训计划当中。

3.3 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参与环境监测是公众的权利

要确立公众的环境立法参与权。立法时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政府应当允许公民自行成立环境保护社会团体或非政府环境保护群众组织,并通过这类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立法机关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会议允许公民旁听,并且可以参加各级政府环境行政管理部门举行的有关行政执法公开听证会;建立公众参与会议制度,请公众代表出席,对环境管理献计献策;政府施行政务公开,使公众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3.4 实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

要通过网站、召开新闻发布会等途径,向企业、学校、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公众等全社会进行公开环境监测信息。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可以使公众更加清楚地、全面地了解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状况,从而使公众积极主动地关注环境问题,既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有利于广泛地有效地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的氛围,又推动企业加强污染控制,改进环境行为。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及时披露有关环境保护信息,营造一个人人关心、人人行动的环保工作良好氛围。实现信息公开,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3.5 推动环保公众参与的途径创新

在地域选择上,环境监测的信息,要由城市市区向农村、乡镇和县域范围,向街道、社区范围延伸。在时间选择上,由现在的1年公布一次向每半年、每季度公布一次方向转变。在传递方式上,由报纸公开等传统方式向开通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方向转化;在类型选择上,由单个监测项目、单个指标向整个环境政策、政府行为方向发展。

3.6 加强监测标准化建设

能力建设是引导公众参与的基础。要加大环境监测投入,加强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努力建设“数字环保”。按照准确、及时、高效、全面的原则,建立健全国家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实行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垂直管理,重要流域和城市实行环境自动监测,重点污染源实行在线监控。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环境信息、应急监控和预警体系,确保万无一失。完善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发布制度,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准确判断环境形势,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要把公众参与监测作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一个内容之一。

3.7 培育与环境监测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重点是发展环境监测中介机构。这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事和政社分开的重要举措。要把发展中介组织作为监测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强化政府职能的一项举措。在培育监测中介机构时,注意规范中介机构的发展,明确权、责、利,制订相应的管理规章,保证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同时,加快环境监测的市场化建设,允许有资质的监测中介机构进入环境监测领域,以拓宽环境监测信息行为的获取渠道。

3.8 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新闻媒体等在推进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作用。非政府环保组织发展迅速,形成了政府、社会组织、广大公众三方面力量互为补充、共同推进的局面。非政府组织在环保监测上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一是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和整理能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政府部门所难以收集的。二是较强的技术力量。很多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会员大多是专家、学者和法律、经济工作者,能够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是具有较强的监督能力。监督各方面实施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四是具有较强的中立性。当企业和公众发生环保矛盾冲突时,非政府组织可以提出让双方都能接受的仲裁意见。五是容易深入社区和居民。六是促进环境政策法规的完善。

我国要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降低准入门槛。只要有利于环境保护、不损害社会利益、不危及国家安全的,政府都应该大力支持。有些国家在申请非政府环保组织时,一般都先请律师咨询,由其办理相关事项。二是发动公民参与。在我国,各种环保协会、学会的会员基本来自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企业,这样就难以保持其非政府、非赢利和中立的特征,有可能成为准政府。三是加快建立各种基金会。可以通过营利机构向非营利的支持,解决一部分经费。四是通过发展环保咨询服务,壮大非政府环保组织。如美国环保协会前10年发展的5万个会员,就是通过各种环境诉讼、赢得赔偿等来解决活动经费。

摘要:环境监测固有的技术性、保密性等特征,决定了公众参与面临巨大困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让公众享有参与环境监测的知情权、表达权、议事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关键词:环境监测,公众参与,环境权益,对策

参考文献

[1]潘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J].理论前沿.2004,(1 3).

[2]NG0:环境保护运动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积极力量[J].社科纵横,200]7, (7).

[3]邓庭辉.论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J].环境科学动态, 2C04,(2).

[4]姚慧娥.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J].上海环境科学,2003,(22)

[5]王春艳.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4,(28).

[6]陈叶兰.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 篇9

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1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的核心理念, 若想让我国的环境、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广大民众就都要参与到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中。

1.2 环境法的制定和完善, 同样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因为环境法的制定与广大公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其实, 公众参与环境法的制定与完善, 就是在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1.3 环境法律的执行, 是需要公众监督的。这样, 环境司法执行机构才能得到广大民众的信服。

1.4 公众要监督环境执法是否公平高效, 其实环境执法公平高效的进行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体现出来的, 如, 将环境信息透明化, 定期的开展环境探讨会。

2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环保意识不强

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 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 公众仍是没有认识到参与环境决策的重要性。虽然, 近几年, 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些许增强, 但是, 公众们仍是不会主动去参与环保决策, 而且个别官员认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对改善我国的环境并不会起到什么积极作用;第二个原因, 公众认为环境保护距离自己很远环境的破坏与自己并没有很大关系, 从心底就认为保护环境并不在自己的责任范围之内。

2.2 公民参与的环境立法不够完善

我国在与环境有关的法律中作了一些有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规定, 但是, 这些规定并不够完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 有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规定较为单一, 不全面;第二个方面, 有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规定较为笼统, 工作人员很难根据这些规定进行实际操作。

由此看出, 我国有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是有漏洞的, 这些规定仅仅就是制度, 缺少可操作的实际意义, 这也就意味着, 这些法律规定很难为参与环境保护的公众们提供全面切实的保护。

2.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力量不够强大

我国的人口大约为13亿, 但是环境保护组织只有2000个, 每个组织的成员也只有几千个人, 而且, 这些环境保护组织大部分是由官方组织的由此可以看出,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力量是多么的薄弱。

民间环保组织的人数少, 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大, 在社会中, 广大民众对其的认同度、关注度都较低, 所以说, 普通民众参与的环境保护组织需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 需要进步的空间还有很大。

2.4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方式不够多样

我国的环境法律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重点集中在监督环保人员的行为和环保执法人员能否公正执法上, 这类法律规范缺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以及参与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也只是局限于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 广大民众并不会向相关部门提出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当他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周边环境造成了危害, 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时, 民众才会向相关部门反映, 让环境执法人员维护自己的权益。

2.5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领域较为狭窄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领域主要集中在宣传、教育方面, 广大民众通过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者是写作比赛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个别民间环保组织还会开展一些环境保护的培训会来增加民众的环保意识。由此可以看出,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领域还需拓展, 例如向参与环境保护探讨会方面开拓。

3 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3.1 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为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去生活、去娱乐, 是现在政府的重要任务。但是, 有一点, 我们必须要知道, 就是保护环境不单单是政府的任务、官员的任务, 广大民众也需要参与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中来。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也是国家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所以, 公民应该借此机会, 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 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为改善我们国家的环境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国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3.2 扩大环境保护组织的影响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做的事情, 公众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政府也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让广大民众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并且参加一些环保组织。这样, 环境保护组织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随着环保队伍的扩展, 环境保护组织也会逐渐被社会认可, 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 政府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扩大环境保护组织影响:一、搭建一个环境保护交流平台, 环保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提出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二、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环保人员参与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决议, 这样政府部门可以及时了解民众对环保的想法, 而且, 这样制定出来的环保规范也更具有执行力。

3.3 将环境信息透明化

政府应该向公众公布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制定过程, 制定结果, 尽量使与环境有关的信息透明化。因为公众只有在第一时间了解环境法律的制定进程, 才能参与到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决议中。

3.4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个好处, 公民的环境权益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第二个好处, 降低危害环境行为的发生概率;第三个好处, 保护生态环境, 为我们能更好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打好基础。总而言之,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结束语

其实, 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是有很多好处的, 例如:一、公民通过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可以意识到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多么的重要, 有了这个意识, 公民就会自觉的了解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也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环保活动中;二、广大民众可以为“保护环境”这类活动献计献策;三、公民保护环境, 其实就是在保护自己的生活圈, 将环境保护好, 广大民众才能更好的生存。公民参与环境保护, 既是对自己所处的地球负责, 又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总之, 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是势在必行的。

摘要:近几年, 我国的国民经济在不断增长, 工业产业也做得越来越大, 但是, 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虽然, 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 以及一些企业已经在改善环境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但是我国的环境仍然没有多少好转。其实, 若想改善我国的环境, 解决环境问题, 是需要广大民众与政府部门、企业共同努力的。本研究就将针对“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希望广大读者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而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保护环境的决心。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

[1]洪大用等著.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65-87.

[2]刘鉴强.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2013)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 篇10

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有了广大民众的参与, 一方面可以监督有关环境法律的执行, 使得环境执法机构真正起到实际作用;另一方面广大民众的参与可以发现环境法的不足和不到位情况, 广大民众及时反映情况, 司法机构可以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样有利于环境法的修订和完善。而且,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就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努力来改变这种现状, 同时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环保意识不强

意识决定一切。要想使得全民参与到环境保护队伍中, 首先要在公众意识上做工作。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烈, 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峻, 而且自认为环境的破坏与自己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人们并不认为保护环境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而应该是国家承担的。与此同时, 一些政府高官在主观意识上认为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没有任何意义, 对改善环境没有任何的帮助, 反而是一种麻烦。

2.2 公民参与的环境立法不够完善

我国在与环境有关的法律中作了一些有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规定, 但是对于这些相关规定制定的不够完善、不够详尽, 执法人员在执行时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 法规过于模糊而且可操作性低。而且, 环境保护法中缺少保护广大民众相关权益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由此可见, 环境立法不是很全面, 无法让公众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2.3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方式单一

我国的环境法律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重点集中在监督环保人员的行为和环保执法人员能否公正执法上, 这类法律规范缺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以及参与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也只是局限于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 广大民众并不会向相关部门提出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当他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周边环境造成了危害, 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时, 民众才会向相关部门反映, 让环境执法人员维护自己的权益。

3 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3.1 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为广大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去生活、去娱乐, 尽可能使得每一位公民都生活的开心、快乐。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保护环境就只是政府的任务, 这么做只不过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义务, 而作为民众的我们也要知道, 保护环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 也是国家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 我们应该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将保护环境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无时无刻要想着如何做、怎样做才能够保护环境, 因为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与政府、与国家一起将我国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3.2 深化环境保护组织的影响

为了能够使得全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去,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 提高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激发民众保护环境的兴趣, 让民众切身体会到环境变好所带来的益处, 逐渐扩大环境保护队伍。除此之外,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带领民众开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公益活动, 让民众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并在民众之间形成讨论组, 在业余时间时进行相互的交流讨论, 并选出代表总结民众意见统一反馈给政府, 这样就达到了政府与全民总动员, 深化了环境保护组织的影响。

3.3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第二个好处是降低危害环境行为的发生概率;第三个好处是保护生态环境, 为我们能更好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打好基础。总而言之,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 环境保护问题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 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而为了使得全民共同参与, 就要加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让每一位公民在自己有限的生活圈内进行环境保护, 也是让每一位公民对自己负责, 对大家负责。其实, 如果每一位公民都能够参与进来,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保护环境, 那么环境问题就不再是多么难解决的问题, 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也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洪大用, 等著.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65-A7.

[2]刘鉴强.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2013) [M].北京:社会科学迈献出版社, 2013, 1-3.

公众参与循环经济保障机制研究 篇11

关键词:公众参与;循环经济;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61

1 引言

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物质流动方式实施了“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的,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经济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潮流和趋势。世界各国,特别是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看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经逐步展开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争夺国际发展新高点的一场新竞赛。

中国是世界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的国家,在经历了多年粗放式发展之后,资源消耗过快和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两大障碍。特别是2013年年初以来,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让全社会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到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因此,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理念到行动,实践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人是其中最关键的要素。因此,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目前,我国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上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参与渠道、参与地位等方面,仍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培育公众参与基础,调动公众参与热情,不仅要靠政府的宣传和引导,更要靠规范化的公众参与保障机制。只有完善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制度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公众参与现状

2.1 参与意识淡

普通公民作为消费者,作为废弃物等的排放者,自己的自身行为也给环境增加了压力。所以应该在行动上,为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形成而付出自己的努力。但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多数公民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在循环经济公众参与问题上,大家觉得反正很多人都有相关责任和牵连,参与是大家的事,不是我个人的事,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淡薄。

2.2 参与能力差

公众的参与能力主要是看相关公众是否具备参与循环经济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实证调查表明,目前多数公众缺乏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只有少部分人听说过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听说过NGO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环保听证会等跟循环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组织和行为的人更少,更别说参与其中。多数公众不具备参与循环经济的能力和素质。

2.3 参与渠道窄

多数公众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政府的事,个人的责任和能动性有限。实证调查表明,多数公众对于自身应做的和能做的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缺乏认识,不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做。对于跟自身切身利益相关性不大的循环经济问题,很少去关注,更没有参与。对于跟自身有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多数采用的参与渠道主要是劝说、举报、信访,也有少数采用法律诉讼;多数公众没有听说过环保听证会和环保志愿者,更不会参加。很少有公众会通过网络等现代沟通渠道进行环保话题互动。总之,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活动的方式少,参与渠道较窄。

2.4 参与地位低

循环经济发展中,公众的参与地位是他们发挥影响力和作用的重要标志。实证调查表明,多数公众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如受到政府奖惩机制的制约,被动地从事有利于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行为。多数公众认为循环经济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自己只是配合政府行为,是配角。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如不涉及公众自身根本利益,公众一般不愿意得罪政府或其他权力机构来表达自己的真实立场和观点,参与等同作秀,不起实质作用。另外,公众参与意见的被重视程度低,政府在循环经济问题决策时,很少吸收公众的各种建议和信息,一般都是要求公众遵守政府的政策,而对公众参与意见重视不够,公众的参与地位低。

3 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保障机制

充分有效的循环经济公众参与,不仅有赖于公众价值观的转变,更加离不开相关保障机制的支撑。

3.1 立法确认和保障公众可实施的环境权利和义务

3.1.1 明确公众的环境权利

环境权是一种新型的基本人权,在国际环境法和很多国家的宪法中得到体现。但是,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司法中对公众环境权的法律保障还不充分。实体性环境权基本停留在概念阶段,遇到具体问题时,公众无法应用。公众环境权利不明确,会淡化公众的权利意识,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对此,有如下建议:

我国《宪法》应当明确将环境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这样其他法律法规才能对其做更详细的规定。同时,为了促使环境权向实有权利转化,行政法、民法等部门立法也应涉足环境权,多管齐下,实现对于环境权的立体多方位系统保障。

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权利,应完善循环经济立法,明确在循环经济发展领域中,公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参与权、诉讼权等。同时明确权利的主体范围、客体对象和权力的具体内容以及权利的救济途径和方式,形成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3.1.2 明确公众的环境义务

公众是物质的消费主体和废弃物排放主体,所以,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中,除了享有环境权利外,还承载着一定责任。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针对公民职责规定上尚属空白。因此,在今后的循环经济立法中,应从生活、工作等方面着手,明确规定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一方面是法律强制责任,即公众有义务在消费过程中,尽量少造成环境污染或不造成环境污染,否则要受到处罚;另一方面是环境道德责任,即公众有义务消费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保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有义务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建设的行为。

3.2 完善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

循环经济信息公开,目的是让公众了解行为主体的有关循环经济行为,然后通过社会舆论对行为主体施压,使其改善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从而达到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循环经济信息公开是循环经济知情权和公众参与的基础,没有信息的公开和了解,公众便无法真正有效地参与。

完善企业循环经济信息报告制度、政府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公众循环经济信息查询获取制度,对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监督和责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为公众了解和监督循环经济工作提供必要条件,这样既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又有利于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3.2.1 完善企业循环经济信息报告制度

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循环经济相关信息的公开和披露,可以满足公众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并借助公众舆论,使企业不断改进污染防治技术,降低企业经济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首先应该完善企业循环经济信息报告的内容,如规定企业应该披露国家和地方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开展循环经济活动所投入的成本和费用,循环经济活动的运行效果等。其次,应该规范循环经济信息报告的方式,采用多种披露方法,传统方式和新兴网络方式相结合,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时纰漏相关信息。最后,完善报告的审核。企业报告的循环经济信息是否真实可靠,要找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核、验证、评价、公证。

3.2.2 完善政府循环经济信息公开制度

政府循环经济信息公开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关键。应明确规定政府部门的公布环境信息义务及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明确义务的主体范围,明确规定公布环境信息的范围和形式,主动纰漏政府的循环经济发展决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资源效率、政府的循环经济工作成效、重大工程项目的生态经济论证等相关信息,让公众了解政府、支持和配合政府。政府公开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有关环境事故与纠纷的调查处理报告和听证会。

3.2.3 完善循环经济信息的公众查询获取制度

在公众循环经济信息查询和获取方面,要以最容易获取为原则,并采取各项激励措施完善循环经济信息的公众查询获取制度,政府有责任接受公众关于环境信息的获取申请,并制定相应的操作办法。如申请人的资格、获取信息的范围、获取渠道、获取程序和费用等内容都应具体规定。另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和方便公众参与,如为公众获取公开信息提供便利,信息公开方式符合公众的查阅习惯。

3.3 优化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平台和程序

3.3.1 开辟更多的网络参与平台

网络目前已经成为公众获取和共享信息的最方便快捷与低成本渠道。另外,网络还可以增强信息透明度和获取公众更真实直接的意愿和要求,方便广大公众就重大环境事项发表意见,甚至监督相关行为主体运行。因此,在常规的参与平台,如环境信箱,热线电话,领导接待日,听证会等基础上,应该开通更多的网络参与平台。如开设网站主页、开设相关话题的网上论坛社区、建立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开设电子信箱、QQ群、微信群等网络渠道,并通过一定的宣传推广让公众了解这些渠道和产生一定的参与意愿。

3.3.2 建立民意调查制度和公众投票制度

在重大环境问题上,政府及其它行为主体在制定相关行动计划时,应该做民意调查,以保证相关行为基本符合民意,能获取多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另外,政府在重大环境政策制定时,应该进行公众投票,并着重参考投票结果。逐步建立循环经济公众参与的民意调查制度和公众投票制度。

3.4 完善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

公众自觉自愿的参与循环经济建设,主要靠得当的激励措施,而不是个人的环保热情。所以,应该通过制定和实施财政、税收等方面鼓励和制约政策,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公众参与的政策推进机制。在公众消费行为的引导等方面,制定有利于循环型商品发展和绿色消费的各项优惠政策,以降低循环型商品的价格,使其符合大众消费的实际购买能力,提高普通群体对之的消费动力。

3.5 建立环境教育制度

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我国针对环境教育的专门立法目前依然是空白。首先应尽快在环境教育方面立法,明确环境教育的主要责任部门,环境教育的核心内容,环境教育的受众范围,环境教育的方式途径,环境教育的监督与保障等内容,确立环境教育的法律制度。

4 结语

浅析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篇12

在近两年国内环境恶化、特别是全球气温普遍升高的形势下, 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解决环境问题, 走持续发展之路, 需要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 参与途径日渐完善, 有助于我国环保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 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涵义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阿诺德·考夫曼提出“参与式民主”概念后, 该词被广泛使用于基层民主领域, 如工作场所、社区管理的民主和校园学生运动等。上世纪九十年代, 公众参与的概念开始传入中国, 并逐步兴起。俞可平教授是较早就涉足公众参与研究的学者, 他认为, 公民参与又称公共参与、公众参与, 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民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涵义, 大多数学者认为, 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里, 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与途径, 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 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1]

2 国内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立法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宪法虽然没有明确说明, 但据此可认为是我国实行环保民主和公民参与环境管理的宪法依据。

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中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了较详细的规定。2006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 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和公众参与法律制度构建的重要过程和文件。2014年11月28日《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的颁布, 填补了全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综合立法的空白, 将为国家层面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提供有益探索和经验, 开创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3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3.1 逐步完善环境权的立法

公民环境权是环保领域的基本人权, 是环境诉讼的根基, 应当于《宪法》中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修订宪法需要等待时机成熟。鉴于对确立环境权的迫切需要,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专章, 这样既满足了迫切需要, 又在运行中为修订宪法进行实践, 确保了法律的稳定性和普适性。《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分为总则、环境信息的公开与获取、公众参与的范围和途径、公众参与的保障和促进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六章四十三条。《条例》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权利;政府与公众参与相关的职责;环境公众参与的范围、内容、方式、渠道、途径和程序;公众环境责任和义务;明确违反公众参与规定的法律责任;加强环境教育与传播,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条例》的颁布是新常态下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 也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现实需要和具体实践。

3.2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环境保护、教育、文广新局、司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 推动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保护事务。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应当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排污单位负责人、被依法处罚的环境违法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 应当接受环境教育培训,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选聘具有行业、专业代表性以及热心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人员担任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 定期对社会监督员进行培训, 制定社会监督工作方案, 为社会监督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3.3 政府、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

一是政府环保领域的信息公示。各级环保部门应当依法向民众公开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重点排污单位和违法企业名单、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结果等环境信息, 从而实现民众对环保执法的监督。政府发布环境信息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政府网站、公报、资料索取点、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报刊等途径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公开, 并提供信息检索、查阅和下载等服务。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 针对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定期或者根据情况及时发布政府环境信息。

二是企业环保领域的信息公示。由于企业排污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让企业进行环境信息公开是有必要的。企业发布环境信息的途径可以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建立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报纸和其他形式的媒体等。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公开单位名称、地址、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记录;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技术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等情况;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发生过污染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开展自行监测工作情况及监测结果;排污费 (税) 的缴纳、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情况;对职工进行的环境保护培训状况等。鼓励重点排污单位以外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成份、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超标排放情况, 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信息。

3.4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请提供法律援助和污染损害取证等方面协助的, 建议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

《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首次对公益诉讼进行了具体探索。如第二十九条提出, 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获取的赔偿、补偿资金, 应当用于环境治理、生态恢复和诉讼救济等。

3.5 发展民间环境保护团体

公众、政府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渠道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成立一个第三方的组织, 对协调沟通公众参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机关, 要对民间环保组织予以支持引导, 对各类环境保护组织进行培训, 多层次的搭建政府与公众座谈与对话的平台。其次, 进行环保工作不单需要政府的投入, 还需要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加入, 给环保事业带来勃勃生机。《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鼓励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依法监督信息公开情况, 收集整理已经公开的环境信息, 开展调查评估活动。

针对环保社会组织不发达现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或者其他方式, 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政策、法规、规划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咨询、培训服务、法律援助以及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等活动。

4 结语

公众关注环保, 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情况却并不可观。从我国实际出发, 完善环保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为公众提供全面参与渠道, 以促进环保工作的发展。

摘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是法律给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是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本文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涵义出发, 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 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Z].

上一篇:双操作系统论文下一篇:就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