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众

2024-11-04

文化公众(共11篇)

文化公众 篇1

1 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涵

群众文化活动, 是人民群众在闲暇时间组织参与的, 以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化休闲活动。它既有一般娱乐休闲活动的技术工具特征, 又有特殊精神思想传播的意识形态属性, 是人民群众娱乐休闲的好方式, 也是党和政府宣传教育的好载体。

当前,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活跃。群众文化活动在经常不断地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服务的同时, 对人们的思想领域和精神世界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成为提升公众素质的有效途径,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 群众文化活动中加强素质教育的现实性

目前许多群众文化活动在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上, 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崇尚纸醉金迷、娱乐至上的生活方式和得过且过、游戏人生的陈腐观念;有的宣扬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的腐朽思想和悲观厌世、醉生梦死的没落情绪;有的散布“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哲学和“过把瘾就死”的颓废行为;有的满足于为娱乐而娱乐, 长期沉溺于搓麻将、打扑克、玩游戏、上网聊天等活动而不能自拔。这些活动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休闲娱乐和感官快感, 却不能给人们以崇高思想的启迪和美好情感的熏陶, 不仅空耗了人们许多精力、心力、财力和物力, 而且还污染了人们的耳目, 毒害了人们的心灵。

以上这些出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不健康现象和行为, 反映了加强公众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政府和社会要有意识的建立规范场所, 组织引导群众参加有趣的文化活动, 提高群众素质, 使他们能自觉抵制不良活动。

3 创造更新更好的文化形式, 为群众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群众文化活动应该丰富多彩, 要以政府为主导, 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要多建服务群众文化活动的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会议中心、健身中心、室外舞台、景观水池、市民广场等设施, 有效地开展公众素质教育活动, 抵御低级趣味, 提高公众素质。

要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繁荣文化市场,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坚决改变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 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依赖政府的被动局面。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媒手段, 动漫、网络视频等时尚娱乐方式因为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和创造而日益成为群众文化重要方式。诗歌、话剧, 以及交响、芭蕾等高雅艺术形式也因为人民群众的多元审美需求融入群众文化。广场文化、社团文化如雨后春笋, 蓬勃发展。由被动欣赏到自主演绎, 由旁观者到参与者, 已逐渐成为群众文化的主流。

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在历史的文化生活中为群众所喜爱, 新的文化活动形式承载了人民群众新的审美理想和追求。继承和改造传统文化形式, 使其充满时代气息和活力, 推广新的文化形式, 丰富、活跃群众文化, 这是新时期文化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4 理解公众素质与素质教育

群众文化活动中开展素质教育, 首先要了解公众素质与素质教育。素质是人们在先天生理基础上, 受后天和教育的影响, 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在讨论素质教育时, 要研究两个系统, 人的素质系统和教育素质系统。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教育素质, 表述了目标、内容和过程、条件,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逻辑的起点是人的素质。

人们在实践中对人的素质积累了如下一些看法。

(1) 人的素质由两部分构成, 即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我们把先天素质叫做内在素质, 后天素质叫内化素质。内在素质一开始以潜在的形态存在, 因而有一个定位和开发的问题。开发就是使用恰当的方法去把潜在形态的内在素质激活, 外显为一种行为素质。定位和开发存在对应的关系, 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通过艺术教育对右脑的开发。

(2) 人的素质构成的两部分本身都是系统。其中内在素质系统虽然变化缓慢, 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各个构成要素的可塑性也不尽相同, 有着个别性和差异性。内化素质系统虽然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内在素质系统的制约, 因而也有个别性和差异性。正因为这样, 人的素质模式是多元化的, 个性化的。

(3) 人的素质系统构成要素都是具体的, 所以不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内化素质, 不去开发、不去“化”, 就不可能具备某一方面的素质。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进行全面开发、全面“化”的教育。这里的全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 具有层次结构的体系。这既要有客观条件, 即教育素质;也要有主体的努力, 是主客观的统一建构的过程。

(4) 人的素质模式建构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不是短时期所能完成的, 也可以说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正因为这样, 在建构过程中就要去重视那些能够推动人的素质模式建构的要素。这包括思想方法、学习方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学习。

5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设立以公众的素质为起点的教育功能

群众文化活动是承载着一定思想内容和精神品质的社会文化活动。不同内容和样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往往有所不同。从社会来讲这是一个涉及面广的文化现象, 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人际交往文化、环境文化、消闲文化甚至于厕所文化等等, 这种文化的建设与教育也是基础素质的重要组成, 需要通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非正式的教育去补充、完善, 更好的提高公众素质。

比如科技馆主要通过馆内常设的展品和展项来实现对公众的素质教育功能。科技馆在研究开发展品时就会考虑公众的素质问题, 通过对公众进行调查研究, 摸清他们的实际情况研发展品。在儿童测试展区, 主要针对六周岁到十一、二周岁的儿童。按常情来分析, 他们这时有两方面的基础:第一, 生理、心理基础。也就是先天的素质。第二, 通过六年的生活和学习所打下的基础。这是后天的素质。对于这两方面的基础, 科技馆设置了一些测试类展品, 包括:测试身体发育的身高、体重、肺活量、体能和适应性能方面的展品;智力测查:运用智力测查软件, 采用人机互动对儿童智力情况进行测查, 求出智商。基本能力的测查:主要是语言、识字、计算能力的测查。通过展品的测查、考查、观察、调查的功能, 家长就能对孩子六年来的发展情况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

在目前的形势下, 群众文化活动要担当职责, 不辱使命, 就必须努力提升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 科学研发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曾岩.努力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J].

[2]涂光弧, 周金碧.人的素质.素质教育.教育素质[J].

文化公众 篇2

时间:2010-12-16 17:36:13 来源:

作者:

编辑:冯达 审稿:周彩贤 校对:邵丹

编者按:为提高北京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加快实现“三个园林”的步伐,市园林绿化局 2010 年组织了多次出国考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部分考察报告摘编后予以刊登,与大家分享。(摘编后的报告未经考察团组审阅)

在芬兰和瑞典的整个考察过程中,我们时常在莽莽苍苍的森林和繁荣茂盛的花草绿树中穿梭,暗绿的针叶林、亮黄的白桦林、鲜红的枫树林、亮绿的草毯,加上各色童话般的乡间别墅、风格迥异的雕塑,使初秋的北欧色彩斑斓,显现出高度的和谐,给人以心动的美感。在交流中使我们逐步认识到:

一、公众参与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有效方法

无论是赫尔辛基还是斯德哥尔摩,市民对城市绿化及环境保护都给予了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到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中。正因为人人都与自然建立起了友好的感情,所以无论你到什么地方,都随时可见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动人画面:在林间草地上,小松鼠翘着长长的、毛茸茸的大尾巴,悠闲地边吃果子边迎接游人;在市中心的广场上,鸽群上下飞舞,与阳光和人群嬉戏;在公园,老者坐在铺满金黄树叶的草坪中悠闲地拉着风琴,天真的孩子睁着圆圆的眼睛好奇地倾听,母亲在一旁甜蜜的微笑着。这情景顿时使我们觉得,这铺满金黄叶子的林间草地、这活波可爱的小松 鼠,这圣洁的和平鸽,这饱经沧桑的老人,这充满好奇的孩子,这洋溢着幸福的母亲,不正是我们努力要实现的目标吗?

北京市园林绿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地成就,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些成果,我们认为借鉴两国成功的经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生态文明教育的旅游休闲体系,大力倡导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全方位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建设,变“每一个人都是污染源”为“每一个人都是环境保护卫士”。一是要加大园林绿化的宣传投入,建设必要的野外生态环境教育基地,设立宣传牌、印刷宣传册,免费让游人参观、感受和消化,树立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二是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尤其在对导游的培训中应加入动植物识别、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方法等课程,建立生态旅游理念,使游人、景区和导游形成环境保护的统一体。三是培育和鼓励环境志愿者在旅游区工作,为其提供基本食宿和交通,鼓励志愿者积极投入到社区、风景区等游人聚集的地方工作。四是与环保组织加强合作,政府应借助环保组织的力量,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宣传、教育及培训等活动,吸引公众参与到环保当中来。

二、挖掘文化内涵是提升园林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城市园林建设与文化内涵紧密结合也是这两个国家城市建设的共同特点。典型的例子是正在修建的芬兰公园。从 2005 年开始,赫尔辛基市政府投资 900 亿欧元,在一处 10.6 公顷的重度污染湖区建设芬兰公园。在建的芬兰公园将以绿色为底蕴,融合芬兰文化、艺术、旅游、历史、政治、交通和媒体等多项元素,成为市民享受自然、体验文化、休闲聚会的城市绿洲,更是游客了解芬兰的窗口。另一个就是西贝柳斯公园,开放式的草地,针阔搭配的树木,自然分布的园中小湖,在这恬静宜人的城市公园中心,有一座约 3 米高、由 600 根铜管组成的雕塑,像是管风琴,又像似芬兰的森林,著名的交响乐大师西贝柳斯的头像屹立在一旁,两只硕大的耳朵像是倾听他的力作《芬兰颂》,又像是在倾听森林中传来的阵阵松涛声,使本来不起眼的一个城市街心公园平添了几分高雅和神圣。

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提升园林绿化建设水平中,必须转变观念,放宽思路,深挖首都历史文化内涵,使其在绿化建设中尽情地体现。一是吸纳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园林绿化行业外人士参与到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来,集思广益,在建园之初就将人文元素融入其中。二是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对已建成的绿地加以改造。如通州的运河公园,在园中建造了长达千米的运河历史铜质版画,让游人在轻松休闲中了解了运河上千年的历史变迁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积极作用。三是注重城市大树和古树的培育。古树是城市历史发展的活的见证,是活的文物,古都风貌中不可或缺。在对现有古树加以保护的同时,在新建绿地中应考虑适当选择乡土慢生树种,培育大树和古树。四适当增加园中建筑,对当地特色民居进行展修复,以雕塑形式展示当地名人、民俗、故事、地理、文化等。五是大力宣传园林绿化本身的文化内涵,如岁寒四友梅兰竹菊的气节和优雅、园中花草乔灌的作用和价值等等。

借助森林认证手段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考察芬兰、瑞典园林绿化情况报告

时间:2010-12-14 18:24:53 来源: 作者:

编辑:冯达 审稿:周彩贤 校对:邵丹

编者按:为提高北京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加快实现“三个园林”的步伐,市园林绿化局 2010 年组织了多次出国考察和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部分考察培训报告摘编后予以刊登,与大家分享。(摘编后的报告未经考察团组审阅)

应芬兰农林部和瑞典农业技术大学邀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巡视员、副书记刘宝军同志一行 6 人,于 2010 年 9 月 22 日-10 月1 日 赴芬兰和瑞典 进行园林绿化考察。代表团访问了芬兰农林部、赫尔辛基市政府、和瑞典农林科技大学,考察和学习了森林认证以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等方面情况,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

通过了解得知,芬兰和瑞典之所以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典范,在很大程度上与实行森林认证制度是密不可分的。芬兰几乎全部采用泛欧森林认证体系(即 PEFC),到目前共有 89.3% 的森林、计 1965 万公顷通过了 PEFC 认证。瑞典采用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体系(即 FSC),到 2008 年全国共有 46.5% 的森林、计 1207.4 万公顷 通过了FSC 认证,是世界上通过 FSC 认证最多的国家之一。

一、森林认证制度是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手段

通俗地讲,森林认证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按照公认的原则和标准,对森林及其经营过程进行审核和综合评估,以证明其达到可持续经营的要求。芬兰和瑞典作为林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把森林认证制度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占领国际市场的有效手段在全国推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认证,规范了森林经营过程中的管理和技术环节,从而提高了经营水平。同时强化了林场主对环境和当地居民权益的保护,给消费者传递了其使用的林产品是来自于经营良好的森林的信息,起到了公众教育和宣传作用。当然,通过认证的产品价格高于非认证产品,给业主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可以说,芬兰和瑞典是通过森林认证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很好的例子。

二、借助森林认证,提高我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水平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于 2006 年 11 月通过 FSC 森林经营认证,在规范国有林场管理、理顺经营思路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从芬兰瑞典的成功经验得知,在我市园林绿化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的过程中,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行森林认证,借鉴森林认证的原则和标准,无论对专业技术人员还是对管理者来说,对提高经营水平,规范行业管理都是一个很好的工作的思路,是促进我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开展北京市的森林认证工作:一是宣传森林认证理念,引导从业人员了解森林认证的原则和标准,学习森林认证的方法和程序,进一步促进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二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在国有林场推行生态公益林经营认证,探索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法,为全市森林经营提供模式和示范。三是加强与国际认证体系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宜本地区推广应用的生态公益林森林认证标准。四是培养森林认证技术骨干,建立我市森林认证审核员队伍,从而降低认证成本,为全面开展森林认证创造良好的条件。

景观考察报告

考的,擦

目10 天我察时间们考了深圳州有

和比广较 代表性的中高端楼盘,一些 为成目观我都的设们项景计和寻效考,施找的

工有参并借此总结和思考中 高端项目的及法景标。观准方对于深个的广圳地州各方考察。6 月 20 日至 28 日 去广州、深圳港了为期,香进行 10 天观考的景植物察、广场景观计观施、设景工及有色材考察。工程料的

考间解察期,了到景观的趋特植培向别物育,是进口植物在气候品当

种地条的现,适件 应下表性和中实际,如园应北林用 美枫香、智洋江利南杉在浙地区 都良好表现。苗圃生产还国植单对野物位我生进行栽繁育,使苗得到培 源了扩展,如梅(水杨茜科),常 是适草非合宁区湿或波在地溪地水带河岸边种植的。景观绿 道是当前环展一城境中道市发的亮丽的风景线,广城州广 花场就是一个例。它

跨文化语境下公众演讲的话语分析 篇3

【关键词】跨文化 演讲 话语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

1.1跨文化交际的国外研究

自著名的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于1962年提出“地球村”以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各个国家在经济上相互合作的迫切要求,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实用性功能对跨文化交际进行深入研究。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所著的《无声的语言》的出版则被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Samovar, Porter和Stefani定义“跨文化交际是文化认识和符号系统不同的人之间的交际。这些不同的文化认识和符号系统足以改变交际事件。”[1] 他们认为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的差异和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差异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因此这两者之间的差异都可看作是跨文化。

1.2跨文化交际的国内研究

在我国,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胡文仲对跨文化交际做出的定义是:“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 [2] 我国跨文化交际学初期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外语教学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此后,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与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中西习俗对比、国民性研究等。[3] 与国外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相比,首先,我国的跨文化交际主要偏重于语言教学,研究范围局限于中美文化的对比,而国外的研究范围超出中美文化的对比,甚至细化到国内各民族文化的对比。再者,我国思辨性和演绎性的文章居多,以实证性分析的文章偏少。

1.3对跨文化交际演讲进行话语分析的意义

而跨文化语境下的公众讲演无疑是在非讲演者所属文化语境中所进行的语言交际活动。一个好的跨文化语境下的演讲行为不仅能将演讲者所属文化传播给异文化公众,并且能在充分了解异文化之后避免文化冲突,体现出对异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在跨文化语境下进行公众演讲更加地需要演讲者具有好的交际能力和广的知识面。对于跨文化语境下公众演讲的话语分析也更能体现出一个好的演讲者所需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交际。

二、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

2.1话语分析的产生和定义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在《语言》杂志上发表题为“话语分析”的论文。这一行为,标志着“话语分析”术语的产生。话语分析最初是和篇章语言学相并列的,话语分析侧重口语研究,而篇章语言学侧重于书面语的研究。而本文所说的话语分析是从广义上来定义的,它包括对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综合以往学者的研究,话语分析的定义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从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和对象来看,它的分析单位是大于句子或从句的语言单位。另一方面是从话语的交际功能来看,话语分析是对在交际过程中如何传递意义的动态分析。

2.2话语分析的特点

话语分析的最大特点,就是紧紧结合语言的实际应用,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同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发话人与受话人双方的认知能力等角度出发,对有关特征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4] 话语分析使得语言研究不仅局限于句法层面和语义层面的研究,还着眼于交际功能层面的研究。

2.3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相结合的必要性

话语分析的内在发展使得它必须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未来的研究有所突破,这也是目前学科发展的趋势所在。无论是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还是从话语分析的角度看,二者都有结合的必要性。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随着地球村的形成,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社會群体也在朝多样化发展。而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都是以个人的交际为基础,而个人的交际又主要表现在言语的使用上。通过话语分析,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群体话语模式和秩序的差异性,从而加深我们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冲突的理解。这些不同的话语秩序中也可能隐藏着不同的社会秩序。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社会文化制约和影响着话语的产生、理解的各个层面。从作为理解基础的社会文化背景到话语单位,从划分语义范畴、构建理解框架到安排句子中的韵律曲线,乃至词汇、语法的选择,无一不受到社会文化规约的影响。脱离了社会文化背景,话语是无法被理解的。[7] 且国内外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学科性质非常明确,即跨文化交际学的“跨学科性”和“边缘学科性”。跨文化交际的内在发展也决定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必要性。因此本文着眼于话语分析和跨文化交际相结合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进行话语分析。

三、话语分析方法与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

3.1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话语分析是一种语言研究方法,自60年代未、70年代初以来,日益受到国际语言学界的重视。许家金认为常见的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包括篇章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学、民俗学、互动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会话分析、文化批评、系统功能语法和关联理论等。[5] 笔者认为他们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语用学;(2)社会语言学;(3)系统功能语言学;(4)认知语言学。

范戴克和韩礼德认为话语分析是一种社会分析方法,通过话语分析将揭示人类如何理解彼此的话语。博格雷德认为二十一世纪话语分析的重点将是知识共享和话语策略;话语分析的任务将是研究话语在团结社会文化群体中的作用;展示多元文化实现人类潜能的过程;探讨话语与社会化的关系以及语言资源的使用策略;分析话语在获得和使用知识中的作用。[6] 而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不仅体现了知识共享,而且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两个文化圈人民的友好关系,演讲者在演讲的过程中无疑掩藏着巧妙的话语策略。可见对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的话语分析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3.2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奥斯丁在1955年《论言有所为》中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人说话就是在用语言行事,完成一定的行为。他把言语行为分成三个部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如:女孩对男孩说:那束玫瑰真漂亮。其言内行为就是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言外行为是想让男孩给她买这一束玫瑰。言后行为则是男孩听后做出的反应。而对于演讲而言,言后行为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演讲的目的即在影响公众,激励公众。杨澜在演讲过程中,运用大量数据来支撐她的演讲,使她的演讲显得丰富有力。据笔者统计,在短暂17分钟的演讲过程中,杨澜共在47处用到数字来支撑她的论点。这与以往中国感性式的演讲不同,杨澜的演讲借鉴了西方定量的分析方法,以逻辑实证为手段用数字来使公众信服。这些数字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字面意思,还为她的论述提供佐证,并希望公众或是政府来做些什么,改变目前的状况。并且她的演讲由于是公开的,且可以通过媒体来扩大影响,从而使政府或人们意识到并付诸行动。如她指出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危险系数0.4,言外之意即我们国家的收入水平明显不平等。言后行为即政府可能会重视这一问题并出台政策改变现状。

3.3话语衔接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开创者韩礼德提出了话语衔接理论,他认为语言在语法层面、词义层面以及所有的结构上都应该是衔接的。衔接可能出现在同一个句子内部的不同成分之间,也可能出现在两个相邻句子之间,还可能发生在相距较远的两个成分之间。[7]他和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对话语衔接关系进行分类,提出五种衔接手段: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在杨澜的整个演讲中,这五种衔接手段都有所体现。其中连接词语运用的最多,连接词语是通过连接成分来体现语篇中的种种逻辑关系的手段。据笔者统计,杨澜在整个演讲过程中,连接词“and”出现了63次,连接词“so”出现了18次,连接词“but”出现了15次。其它连接词如“while,yet,because”等也都出现。指称,又称照应,指用代词等语法关系表示语义关系。指示主要有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在杨澜的整个演讲中,人称照应出现地最多。她用”we,they,it”作为人称照应来衔接上下文。用”that”作为指示照应来衔接。至于比较照应, 如:

”Similarly,many other issues concerning public safety is a hot topic on the Internet.”similarly”照应前文中的”the state council passed a new regulation on house requisition and demolition,and passed the right to order forced demolition from local-governments to the court.”

省略是篇章中句子或小句中一些基本成分的缺省,被省略的部分需要借助于上下文才能发现。省略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替代即零替代。”她在演讲中两次省略了”she is”。才外还多处出现省略,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另外一个链接手段是词汇链接,指通过词汇选择在篇章中建立一个贯穿篇章的链条,从而建立篇章的连续。杨澜的整个演讲中,不管是原义复现还是反义复现,或是近义复现都有所体现。如:原义复现,”different”一词在演讲中多次出现。

最后,替代是指用替代形式去替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主要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分句性替代。在杨澜的演讲中主要运用了名词性替代。如用“my word”代替前边整段话。

由此可见,杨澜的整个演讲运用的衔接手段非常丰富,且逻辑十分清晰,而衔接手段的丰富实用无疑有助于增强演讲语篇的连贯性。在衔接方面很值得我们效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杨澜在跨文化语境的演讲中意识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运用大量数据和例子来提供佐证,这些例子也大都是在中国现阶段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件。她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充分地考虑到跨文化交际因素。除此之外,还运用多种衔接手段使演讲辞显得清晰明了。她采用逻辑实证的方式,以异文化公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参考文献】

[1]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湖南大学学报,2005(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陈军向,纪玉华.简评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2).

[4]陈平.话语分析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3).

[5]孙咏梅.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与互动社会语言学[J].外国语言文学,2007(2).

[6]曹勇,计道宏.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咸宁学院学报,2007(1).

文化公众 篇4

1.1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是腾讯公司2011年1月推出的基于智能终端的免费即时通讯服务APP, 用户数高达7亿。而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的主要收费服务之一, 其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网页等多种手段, 可以同特定的用户群体展开沟通和互动。微信公众平台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 截止到2016年6月, 已经有超过1500万个微信公众号平台注册, 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1.2 基层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平台

基层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号是井冈山大学“互联网+基层文化服务”课题研究组申请, 辅助上级文化主管部门, 注重于在基层农村开展互联网文化服务的运营试点和研究工作, 偏重于主动式的广播服务, 故选择了“订阅号”服务模式。

2 基层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现状分析

2.1 用户分析

目前基层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号已有600多名订阅用户, 其中有500多人注册了个人信息, 如表1表2所示, 从性别上看, 女性用户占多数, 而从年龄分布来看, 超半数用户在30-50岁之间 (表1-2) 。

2.2 内容分析

2.2.1 自定义菜单分析

基层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定义菜单为三栏, 分别是:“基层文化”、“便民知识”、“我的”, 如表3所示。其中“基层文化”栏目主要以文化服务为主, 是本平台的主要服务点, 内容更新快, 访问量也大;“便民知识”栏目则是一些基本的办事指南、火车查询等常用信息, 内容固定, 以备基层民众的不时之需;“我的”栏目主要以线上互动活动为主, 其中“投票”功能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服务内容。

2.2.2 群发推送消息分析

在三个月内, 基层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平台共群发消息56次, 其中音频2条, 纯文本3条, 图文消息51条。推送内容主要分为:全国新闻, 本地新闻, 每日阅读, 文化快讯, 基层文化展示, 文化下乡预告, 健康小贴士, 育儿好帮手等。在阅读和转发的人数上, “本地新闻”和“基层文化展示”两个模块的阅读率最高, 而“健康小贴士”和“文化下乡预告”的转发收藏率最高。

2.3 推广效果分析

基层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方式主要有“线下宣传”和“线上分享”两种。在各乡镇级文化馆、农家书屋、文化下乡巡游车等传统文化服务场所的醒目的位置张贴了推广海报, 并配合线上的微博论坛宣传和集赞、投票、图文分享等活动扩大影响力。

从后台的关注人数数量增长情况看, 高峰期主要在“最美乡村”活动进行的的投票期间。

3 运营优化策略研究

3.1 提高用户沟通体验, 改进自动回复

从目前的运营状况看, 由于并没有专职团队的入驻, 平台与用户的沟通尚显薄弱。用户的互动尤其是在自动回复上体验较差, 从近期的消息记录可以发现, 尽管用户的提问五花八门、稀奇古怪, 但其中不乏有大量真正沟通需求的用户, 他们的提问和咨询并没有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回复, 此外, 有少量用户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也没有得到及时的重视和处理。

因此, 未来的运营中, 应该首先将自动回复的内容进行改进, 增加用户消息中常出现的关键词, 使之能够更加细化、具体的回应普通用户的消息;同时还要加强后台消息的人工管理, 做到及时、准确、不含糊、不遗漏的处理用户的各项诉求, 藉此加强用户的信任度和粘黏度。

3.2 优化推送内容, 做差异化服务

在群发推送消息的内容上, 用户的阅读率和转发收藏率并不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各种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内容大同小异, 均以“时事热评”、“养生育儿”等内容为主, 同质化严重, 难以脱颖而出吸引普通用户特别是基层农民用户的眼球。

因此, 应该根据关注用户的兴趣度来调整内容, 做到精简数量、提高质量, 努力提高转发收藏率, 在基层农民群众较为热衷的本地文化资讯和农业相关讯息上加大推送力度, 在同质化较为严重的微信公众号营销中体现出差异化的竞争力。

3.3 结合活动加大推广, 保持新鲜感

在运营中, 微信公众平台关注量和访问量的热点均出现在“最美乡村”活动的投票期间, 而活动结束之后又回归平淡。因此, 不定期的开展此类参与度较高的活动, 能很好的聚集人气、加大影响。

因此, 在未来的运营中, 要抓住每年一度的“文明村镇评选”、“优秀基层人物评选”、“最美村官”等与基层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文化活动的机会, 配合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参与线上服务, 利用微信平台的投票和互动功能加大影响力。同时还需要广开思路, 开发新功能增加用户的使用量和新鲜感。

结束语

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 总结起来就是:在内容上要有特点, 功能上要有新意, 互动上要频繁, 推广上要立体, 其核心是培养用户的依赖和信任。微信公众平台在面向基层的文化服务中有着低成本、高覆盖、传播快、使用便捷的巨大优势, 其作用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重视。本文对小规模的基层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信随着微信公众平台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它的前景一定更加的广阔。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层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用户分布、自定义菜单功能和群发推送消息的用户反响, 探讨了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了未来的运营推广优化策略, 展望了“互联网+”在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中的巨大发展潜力。

关键词:基层文化服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推广

参考文献

[1]彭硕, 刘华.面向基层文化服务的微信公众平台构建[J].江苏科技信息, 2016 (26) :58-60.

[2]彭硕, 刘华, 彭玉涛.江西地区“互联网+基层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研究[J].科技视界, 2016 (23) :37-38

[3]马红岩.基于内容营销的微信传播效果研究[J].商业研究, 2014 (11) :122-129.

[4]张钰梅.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推广研究[J].图书馆, 2015 (3) :45-48.

文化公众 篇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高密度城市中对绿色景观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本文以当代人们身体亚健康状态为视角,探讨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背景下,如何通过绿色景观的改造来提升公众健康。通过结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风水学和气论的观点,解决景观设计中的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提高人们与自然世界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认识沟通,进而为人们创造一个集缓解压力,身体锻炼,生态服务三个方面为一体的积极空间环境。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全国人口的52.57%以上居住在城市,然而2015年末,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6.1%,城市人口量正在以每年1.8%的比例持续增长,我国高密度城市引发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由于人口量增加导致在建设用地方面城市需要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增加建设量,在道路交通方面由于私家车的增多使得道路不断地扩宽,而城市绿色景观密度和质量在高密度城市中在逐步减少。

城市景观环境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近几十年来对风水和气的课题研究中,偏向于研究风水和气在养生方面的作用或者单纯研究风水学文化以及气学的传统理念,没有从城市景观方面论述风水和气在环境中的应用与人们健康的关系。

因此,在今天我国高密度城市中绿色景观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必须思考风水在城市景观中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而中国传统设计中注重“风水”和“气”的作用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风水学和气?

众所周知,风水也称为相地,它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提出:“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书》,可以看出从古代开始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就比较重视,以求得趋吉避凶。在风水理论中最为玄妙和经典的要属气说,气说来自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宇宙与环境的一种独特的认识,是我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有关于气的“气的一元论”的说法,认为气可以看作是万物的本原,天地间万物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都是源于气。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左传· 昭公元年》),他认为造成人体疾病的原因是六气失调, 只有通过中医调节使得“六气”之间的达到平衡状态才可以保证人体的健康。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风水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要求人们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只有这样身体之中的阴阳之气才可以达到融合,驱除疾病。从小尺度上看,如传统的民居在选址和建造过程中无不考察天地,山川,河流,树木之“气”,用风水确定房屋的朝向和布局从而形成身体安康的居所;从大尺度上看,如北京的颐和园和承德的避暑山庄无不考虑风水原则和藏风聚气的理念,在设计功能上注重健康,休闲,娱乐等。

风水和气在城市绿色景观中的作用

现代人们常常认为健康指的是身体方面的健康,其实不然,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关系健康不容忽视。本文从城市绿色景观方面关注大众健康,其中城市绿色景观可以是公有的也可以是私有的,可以是为人民服务的休闲社交场所也可以是空气,水等环境。

那么,风水和气学是通过何种方面作用于城市绿色景观从而影响公众健康的呢?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缓解精神压力和疲劳,增强人们运动频率,改造了生态环境。

1.缓解精神压力和疲劳

运用风水和气的原理建成的的小气候环境可以对人们健康起到良好的效果。《老子》中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中冲气是可以转化为“阳气”和“阴气”起到平衡和调节阴阳的作用。风水要求人与“神”,天与地之间处于和谐共生的状态才可以营造出健康的绿色环境,包含了从生理到心理,从外在改善到内在修复等方面。人们精神压力达到舒缓效果,减轻了精神疲劳。城市景观通过增加绿色空间数量,在减少大尺度景观设计情况下增加小尺度景观元素体验,使绿地的辐射范围内人们可以享受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人们从疲劳中放松恢复了精神,另外增加建筑物的植被覆盖率,这对于城市中砖混结构的建筑的生冷性得到了积极的改善,在建筑和城市绿地之间调节了平衡。

2.增强人们运动频率

从广义方面讲,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世间万物的中介。人体之气充斥在全身上下,如果人停止了运动那么身体之气就会停滞,《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云:“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可见人只有通过运动得以养体内之气。人们运动的最好选择是绿色景观当中,但是城市中若缺少了绿色景观,气的运动传送氧气就缺少了载体就会影响了人们正常的需氧量。可见城市中绿色景观不仅促进了气的流通而且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增强人们的运动次数和效率。研究表明,在绿色景观中锻炼调节了人体精气有效预防了各种疾病的发生,绿色景观的密度越大,越有益于增加人们身体中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动度,增强抗癌细胞的数量和血流量。另外,针对于青少年儿童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绿色景观中锻炼,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改造了生态环境

风水和气十分强调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保护城市中的森林和绿色植被,有助于降低气流流动速度,使空气中的尘埃落在地面改善了空气质量,气的作用使得污染物得到了有效治理,城市中的绿色景观得以形成小气候环境。风水学的“天人合一”思想主旨是人类顺其自然而不是奋力的改造自然, 保护城市绿色景观,形成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只有依据风水与气才可以协调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使阴阳之气和合趋利避害。

结论

本文针对中国高密度城市绿地景观逐渐变少将会面临的公众健康问题展开了讨论,通过对中国传统风水与气思想的梳理。我们的结论非常清楚:在风水和气学引导下精心设计的城市绿色景观环境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改善公众健康,包括缓解精神压力和疲劳, 增强人们运动频率, 改造了生态环境等。

诚然,城市拥有健康的绿色景观,不仅对人类健康有所帮助,而且对于大自然的空气,水环境,动植物环境有所改善。可见风水和气学对于城市绿色景观的提升是全方位的,在未来的设计中,城市绿色景观设计结合公众健康势在必行,利用风水学研究也将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需要我们景观设计师,医疗师,建筑师,风水师等其他专业人士合作才可以实现。我们已经意识到要顺应自然,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可以为我们未来后辈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文化公众 篇6

一、保定市文化资源现状

依据文化的存在形态, 结合保定市的具体情况, 保定市文化资源可分为三类, 分别是物质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以及红色抗战文化资源。 (表1)

物质文化资源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定义, 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保定是文物大市, 拥有67处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 1, 6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点, 8万余件馆藏文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保定市有2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保定市作为重要的抗战根据地, 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以白洋淀、狼牙山为依托的文化资源更是家喻户晓, 为保定烙上了鲜明的“红色”印记。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保定拥有2, 300多年建城史, 由于文化资源种类繁多, 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缺少精神内核和文化主线, 因而每一种文化得到社会和市场认可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为了解保定市文化资源的公共认知度以及开发利用情况, 课题小组在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分类的基础上, 将被调查者分为调查区域内和调查区域外两个群体, 同时开展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收集保定市市级以上 (含市级)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文化资源项目、参考保定市的实际情况和其他相关研究文献中关于文化资源公众认知度研究的调查项目, 完成了此次调查的初始问卷, 问卷中包含保定市有代表性的21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文化资源项目。课题小组在河北大学试发问卷, 随机抽取在校学生和老师填写问卷, 共发放问卷40份, 根据填写过程以及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对问卷加以完善, 最终形成调查问卷。

主体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特征,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现居住地情况5个方面;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对保定城市文化资源的认知情况, 涉及到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抗战文化遗产3个方面, 具体包括著名的建筑和景点、古建筑、古遗址、特色文化资源 (民俗、饮食、竞技) 、红色景点共8小类, 每一项遗产的认知程度分为“我听说过”、“我了解”和“我感兴趣”3个层次, 同时还设有一道“你认为最能代表保定的文化形象”调查;第三部分为与“城市资源保护”相关题项, 包括文化资源的认知途径、文化资源的破坏因素、文化资源的保护途径及对政府保护的建议。

数据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4-04-16].

三、调查结果

(一) 基本统计特征。

课题小组在2013年11月1日展开调查, 于同年12月底完成。此次调查面向社会各类群体, 共发放400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326份,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其中男性181人, 占样本总数的55.5%, 女性145人, 占样本总数的44.5%;保定市、河北省其他地市、京津地区和其他地区样本数量所占样本总数的比例分别是44.5%、36.2%、4.6%和14.7%;调查样本的年龄以18~25岁的青年居多, 占总样本的74.2%, 其次分别是26~35岁和36~55岁的中年人, 两者相加之和占样本总量的22.7%, 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相加占样本总量的3.1%。此次调查的职业类型中学生超过了样本总量的半数占63.8%, 其次是商业/企业员工占19.3%;其他类型 (包括自由职业、农民、离退休人员、医生等多种职业类型) 占15%, 教师和公务员占1.9%。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保定市高校云集, 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数量偏多, 加之近些年保定的经济快速发展, 商业/企业数量猛增, 增加了员工数量的比例;二是相对于老年人和未成年人, 18~55岁之间的中青年是社会的主体, 他们外出次数较多, 活动范围较广, 接受调查的概率就大。受调查时间和调查条件的限制, 公务员和教师的样本数量较小。

(二) 文化资源项目。

在众多的文化资源项目中, 公众对保定市区内及周边建筑和景点 (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满城汉墓、大慈阁和清西陵) 的认知程度最高, 有78.8%的被调查者都听说过甚至熟悉;而保定特色曲艺 (包括子位吹歌、徐水舞狮、冀中笙管乐、涿州十不闲、雄县古乐) 的认知程度最低, 有65.1%的被调查者完全没有听说过;其余类别的认知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著名古遗址 (包括刘伶醉烧锅遗址、要庄遗址、燕下都遗址和定窑遗址) 、特色竞技杂技 (包括定州秧歌戏、清苑哈哈腔、保定老调、雄县鹰爪翻子拳和孙氏太极拳) 、传统美食 (包括槐茂酱菜、刘伶醉酒、驴肉火烧、直隶官菜系、白云章包子和糖人) 、著名古建筑 (包括药王庙、永济桥、万里长城-紫荆关、北岳庙和龙兴观道德经幢) 、传统技艺 (包括曲阳石雕、白沟泥塑、易水砚、定瓷传统烧制、万宝堂中医和安国药市) 、著名的红色景点 (包括冉庄地道战遗址、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狼牙山、白洋淀和城南庄革命纪念馆) , 认知程度依次为76%、72.7%、61%、54.3%、36.8%、35.8%。 (表3)

直隶总督署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且坐落在保定市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地带, 是保定文化资源的经典象征, 与此种情况相类似的还包括古莲花池和大慈阁, 这与文化资源管理的力度、传播渠道和本身的开发程度有密切关联, 因此民众较熟悉;子位吹歌、徐水舞狮等一系列民风民俗地处保定县城内部, 地理位置的偏僻和经济发展的不健全, 加上交通运输和人口流动次于保定市内, 是人们认知度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 保定市的饮食文化和红色抗战文化民众认知度高, 主要是由于饮食文化宣传面和流通程度大, 紧密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

(三) 文化资源的传播和保护。

合适的传播途径是有效传播的前提。如表4所示, 有超过76.4%的人是通过朋友或他人介绍的;其次由高到低分别是互联网、广播电视、课堂教学, 使用的人分别占42.9%、29.4%和22.4%;而报纸杂志、户外媒体和活动传单则是较为次要的途径。因此, 在城市文化资源传播过程中要做到:互联网是网络社会的传播利器, 应通过建立各类文化、旅游网站和论坛, 宣传保定的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通过媒体节目和广告宣传片, 能推动保定城市文化品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快速传播。 (表4)

在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文物破坏的主要因素有54.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追求利益, 进行掠夺式开发造成的, 其次是建造大量商业建筑和人造景观导致;对此76.7%的调查者认为保定市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 发动市民参与保护的计划来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也有56.1%的调查者认为还应该举办各种相关活动来加强保护, 除此之外加大投入资金进行大力建设、变成旅游景点实现保护工作和经济发展双向发展、将那些重要的历史文化建筑古迹申请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等措施的呼声也较高。归其原由来看, 58.8%的人认为传统技艺或戏曲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年轻人不愿意继承和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其余不置可否。文化资源的传播与保护重在一朝一夕, 只有搭建好政府和民众的双向平台, 共同努力, 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才能够经久不息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陈则谦.保定市城市文化资源公众认知度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9 (上) .

文化公众 篇7

大学生是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的一个群体, 微信的出现及其表现出的比其他传播媒介更突出的便捷性、广泛性、共享性、兼容性等优势, 使它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 各学院、部处甚至社团, 都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 向订阅者定期推送消息, 传播价值观与核心理念。可以说, 微信公众平台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 其丰富的图文功能、良好的互动性与分享性, 可以达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在校园文化的信息发布、文化理念传播、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

从传播方向上来说, 不同于微博的点对面传播, 微信是单向环状私密传播的。微信公众平台虽然面向公众, 但是公众之间并无信息流动, 因此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不同于以往的网络传播, 拥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 微信不同于微博, 不容易形成群体舆论事件。究其原因, 在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号受到限制, 一天只能推送一次消息, 用户也会根据自身需要关注个别订阅号, 以免造成对自己的信息轰炸。由于单向私密传播的特点, 用户收到的仅仅是消息, 并无法同时接收到或看到消息的其他用户的反应, 这点跟微博有着巨大的差异。同时, 用户对消息的反应也只能通过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 让他的好友看到, 无法转发给更大范围的用户。因此, 微信相比微博, 更趋向于一种正能量的分享, 出现引爆热点话题、导致群体舆论事件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从这个方面来说, 微信更适宜作为传播大学文化的平台。

第二, 微信公众平台有利于传播用户的真情实感。由于对公众平台推送消息的转发, 仅有与用户亲密的好友可以看到, 用户可能会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近期上映的某热门电影的取景地在某高校, 上映后引起了该高校学生的强烈反应, 各种学院、社团的公众平台制作了多个精美的推送消息, 用户在接收后纷纷给予转发, 赞叹学校的美丽, 追忆自己的在校时光, 这样的过程无疑是对师生共同价值观的一次凝聚。

因此, 微信公众平台的正能量单向传播的特点, 决定了它适宜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制度和精神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制度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特别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物质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精神文化是隐性文化, 是文化系统的灵魂, 是文化发展的最高目标, 物质和制度文化之所以更有意义, 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精神文化的存在。高校校园文化应以文化为载体, 以精神建设为着眼点, 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重要的是将一种文化的意识和底蕴赋予学生, 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这个过程需要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形式多样的, 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有校园制度文化中的科研管理条例、学生制度规范;但是要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使命感, 凝聚全校师生的向心力, 还是要依靠对大学历史传统、大学精神与信念等精神文化进行的传播。如北京大学官方微信, 时常推送校园风物的精美图片、校园讲座信息、校园人物访谈、校园生活回忆等, 能唤起北大人的共同记忆, 凝聚北大人的力量。

微信是当下具有生命力的传播媒介, 作为站在时代前沿的大学校园, 应充分利用这一自媒体的传播优势, 让它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助力。

三结束语

总之, 微信在校园中发展迅速, 顺应其潮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对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的建设, 有强力的助推作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者, 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文化宣传功能、信息沟通功能、教育和培养功能等, 推送符合在校师生习惯的、有质量的消息, 将其变为校园文化创新途径、创新方式和平台, 进而引导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播, 提升全校师生的文化素养与底蕴、凝聚力与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梁昊、李董慧、李清华.微信对浙江农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 2014 (16) :551~552

[2]王眉.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及趋势分析[J].互联网天地, 2014 (5) :30~34

[3]何燕玲.基于微博平台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 2013:11~12

文化公众 篇8

在微信公众平台席卷全国高校的宏观背景下,甘肃高校也纷纷开设公众号发布校园信息,传承校园文化。本文将兰州部分二本以上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重点选择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商学院及甘肃政法学院和兰州城市学院9所院校,参考2015年1 1月22日至28日的微信公众号榜单数据,按院校分布、开通时间、文章总量及阅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了解兰州高校微信的运营概况。

1.1 院校分布

据榜单显示:21家微信公众号涵盖了兰州9所高校,其中,西北师范大学2家,西北民族大学2家,兰州理工大学4家,兰州大学3家,兰州交通大学2家,甘肃农业大学1家,兰州商学院2家,甘肃政法学院2家,兰州城市学院2家,甘肃高校联盟1家。9所高校的微信公众号总体呈平均分布,涵盖了学校官方微信、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微信平台等多种类型。

1.2 开通时间

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最早的是西北师范大学青年传媒,其于2012年11月11日正式开通,仅晚于腾讯微信公众平台上线3个月。随后兰州大学西北望BBS于11月25日推出,西北民族大学学生会11月28日开通微信公众号。2012年共3所高校推出微信公众号,占总数的14.3%;2013年又有中国高校传媒联盟(6.6)、兰州理工大学(6.13)、兰州城市学院青传媒(6.27)、兰州大学青传媒(7.2)、西北师大学生会(9.7)、西北民大外语学院(11.1)、兰州交大天佑青年(11.6)、甘肃政法学院学生会(12.7),2013年共计8家,占总额的38.1%;2014年开通7家,兰州商学院团委(3.20)、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4.4)、政法青年(4.9)、甘肃工业大学(5.20)、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11.13)、兰州大学研究生(11.25)、兰州交通大学校刊(12.7),占总数的33.3%;2015年仅开通3家,分别是兰州城市学院(4.10)、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5.4)、LUT兰州理工大学学生会(9.18)占14.3%。

1.3 文章及阅读

2015年11月22日至28日,文章总数最高的是兰州大学青年传媒集团,发文26篇,最少的为兰州交通大学校刊,总数仅3篇;但阅读总数最高的是兰州城市学院青传媒23 203,最少的兰州交通大学校刊49。城市学院青传媒阅读总量增幅高达9 114,而兰州理工大学下跌最快位-5 605,另有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青传媒、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西北民大学生会、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兰州商学院团委、甘肃政法学院学生通讯社均有下降。城市学院青传媒平均阅读数967,稳居第一,而平均阅读增量最高的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463。点赞总数和平均点赞最高的均为兰州城市学院;头条阅读量最高的为兰州城市学院青传媒,城院青传媒综合WC1669.67,位居第一。而兰州交通大学校刊WCI101.69,排名最后。可见,兰州城市学院2家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佳,用户整体满意度高。

2 甘肃高校微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共性问题

2.1 内容推送同质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功能是发布校园新闻,服务师生等。一般均在首页认证并做功能介绍,但也有部分微信号仅作简单身份说明:如“西北师范大学校团委青年文化传媒中心官方微信”“兰州理工大学学生会”等。由于校园微信主要面向师生,用户的相似性决定了内容的高度同质,各家公众号推送的校园新闻最多,且多为本校内部消息。而同一学校的不同账号内容重复,相同新闻在不同平台反复推送,如甘肃政法学院学生通讯社的稿件全部来自学校官网。但它们隶属不同院校,有不同的管理团队,内容横向层面存在差异。

2.2 发布时间随机

从21所高校一周推送来看,多数高校信息推送及时,且每日推送,但也有部分高校信息时效差,且缺少连续性。其中,兰州城市学院青传媒、兰州城市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青传媒、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兰州大学青传媒、兰州大学研究生会11.22-11.28连续推送,占总推送天数的38.1%;西北民大学生会推送6天,占总报道4.8%;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推送5天,占总比9.5%;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望BBS、甘肃政法学院学生通讯社、中国甘肃高校传媒联盟推送4天,占总数的19%;政法青年、兰州交通大学校刊、LUT兰州理工大学学生会、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推送3天,占总比的19%;西北师大研究生会推送2天,占总数的4.8%;兰州商学院团委仅1天发布了信息,占总数的4.8%。

2.3 反馈互动不足

21所院校公众号互动做好的当属兰州城市学院青传媒,几乎每条信息后均设“写评论”互动版块,且评论机率高,其中,最高评论数50,评论回复7条;西北师范大学青传媒12篇稿件带评论,最高者14条,回复6次;兰州大学青年传媒集团最高评论15条,回复3条;甘肃农业大学仅4篇稿件有评论,最高评论4条,其中11月24日“揭秘之旅”甘农学生住宿篇之“我们独立的家旅行”3篇评论,有一作者回复;西北望BBS评论2条,无回复;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最高评论7条,无回复;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评论5,无回复;政法青年评论最高的是“在政法学院做一名学生干部是怎样的体验?”15条回复;兰州城市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兰州理工大学、LUT兰州理工大学学生会、兰州大学研究生会仅推送校园动态,转发校内外新闻,提供各类咨询,未设置评论版块,无互动环节。

2.4 团队管理混杂

目前,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多为学校官方平台、团委及学生会微信或者某一具体社团的微信平台。甘肃高校同样面临同一单位推出多个微信公众号的情形,如兰州理工大学就有4个微信号,分别是兰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LUT兰州理工大学学生会、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分属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学生会和技术工程学院。它们各自为营,缺少沟通,内容交叉,效果欠佳。上述21家微信公众号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机制凌乱,校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尚不突出,各部门分工不明,且相互间联系少,对信息发布时机、存在问题及传播效果缺少深入研究,还未真正重视微信运营后台、微信编辑、移动接收终端及用户习惯的合力,微信编辑素养不高,校园意见领袖的角色及校园文化传播者的作用未真正发挥。

3 甘肃高校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议

3.1 找准定位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对象的一致性决定了内容的同质性。上述甘肃9大院校校园微信同样存在同质化倾向,如何在服务师生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院系的属性特征,面向特定的大学生群体发布差异化内容是公众号的共性问题。目前,各大高校发布信息尚有细微差异,还需要在差异方面深耕细挖,根据不同高校的属性特征,围绕院系设置精准定位,发布有鲜明特色的信息内容。如甘肃农业大学在农业知识普及、行业动态及相关活动及时发布,深入解读;西北民族大学在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活动等方面应加大报道比重;西北师范大学在师资培训、教育教学方面增加分量;甘肃政法学院需要突出公安、法治类信息推送。另外,同一院系推出的不同平台同样需要凸显差异性。如高校官方微信着眼于推送学校官方资讯,引领主流校园文化,发挥校园信息平台的权威地位;高校团委微信平台着力发布团学活动、讲座通知等,丰富校园文化;社团微信搭建活动平台,传播社团文化等。不同高校、不同团队的微信平台做到差异定位,差异传播。

3.2 平台建设

通过关注9所高校微信号的发布内容,开通初始多以纯文本发布,也有部分进行语音介绍,后期都能自觉运用图文及语音结合进行信息推送,不仅每期头条加黑色底纹并配大幅图片,每条内容均配有醒目图片,也有完全出于吸引目的而编发的图片。另外,编排要注意版面错行、标点符号乱用现象,以黑白灰红蓝中的三种为主,使用专业的配色方案,拒绝饱和度过高的颜色,做到版面美观直白,服务用户的阅读体验。同时,考虑手机阅读的特殊效果,大段文字行与行隔开,重点内容红色加粗或放大字号,统一文首文末,标明消息来源、作者姓名及版权,做一个专业严谨的公众号。但也要注意表述的生动有趣,俏皮活泼,使用拟人化角色,如“报姐、学仔、通妹、萌主”等生动称谓,或俏皮、一本正经的段子手式的语言表述。从内容到形式高度统一,为高校学子搭建信息互通平台。

3.3 内容为王

内容是微信公众号得以生存的重要保障。校园微信要多提供原创、接地气、高质量的文章,如兰州大学青年传媒于2015年11月26日推出的《今晚我不想吃火鸡,只想吃一口你做的菜》通过收集兰大学子在感恩节当日对妈妈家的想念和家的思恋。阅读点赞及其回复评论不断,传播效果较好。另外,大学生思想活跃,高校微信还应紧随热点,从学校及学生关联角度出发,如政法青年11月2日发布的《听说,小王子曾来过政法》,问:“这就是甘肃政法学院吗”?答:“对,你以后就会在这里读书,在这里你会成为很厉害的人”。独具匠心的对话更是赚足了眼球。除发布内容新颖外,还需开设线上互动专题,增加学生参与热情,西北师大青年传媒发起的《西北师范大学“一二九”指纹承诺转发》,只要通过微信号回复“一二九”,便可进入指纹承诺页面,按要求参与指纹承诺。总之,微信公众号需要有强大的内容整合能力和素材搜集手段,通过国内外网站,查询与学生相关的内容素材,再结合学校特色进行观点、经验整合,强化校园微信的内容传播力。

3.4 渠道推广

高校微信常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比赛环节设置投票来快速提升粉丝关注度。如“政法青年”10月30日《“挑战自我,绽放魅力”主持人大赛总决赛开始投票啦!》获当月阅读和点赞率双高。干货福利分享也能达到吸粉目的,转发截图或关注后回复关键词获取详细内容,或在每篇文末设置“阅读原文”跳转关注页面,还可设置链接或回复关键词跳转往期精彩内容,增加单篇文章的二次曝光率。兰州大学青传媒11月22日头条《应届生面试全攻略!教你轻松过关》围绕大学生关注的面试准备、提问、自我介绍、专业及实习、人际沟通等方面介绍,点击全文阅读吸引大批粉丝关注。此外,灵活运用小技巧、制造“爆文”话题等均是平台推广的有效手段。结合院校差异,具体推广手段各种各样,每种方式利弊兼具,必须综合评估,从中选择最适合自身的一款。

总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校园新媒体的主要形态,在甘肃校园文化传播及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内容同质、推送随机、互动不足、管理杂乱等问题,只有从定位、平台、内容和渠道等方面结合院校特色不断探索创新运营模式方可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文化公众 篇9

在国际化趋势的大背景下, 我们把科学技术的成果通过设计引用到社会领域上来, 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细化, 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都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 全球化的浪潮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在国际化的趋势下, 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很多人盲目地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 直接照搬或模仿西方而丢失了自我文化的存在。现在的设计中存在着多、快、粗、抄, 过分追求新、奇、特等不良特征, 使设计处于无秩序的成长状态。

2. 设计中问题的深层分歧

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设计在当今国际化趋势下所面对的问题, 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上的分歧, 这种分歧往往落实到物质形态和环境上来表现。但是我们应该从纷杂的表面看到, 蕴涵于其间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不同。中国哲学对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看法与西方不大一样, 认为宇宙与人生不是制造与遵循制造者的规则的关系, 而是天人进化与家庭和谐的伦理分析。《易经》中“天地氤氲, 万物化醇;男女构精, 万物化生”, 这就是说世界万物包括人都是天地自然演化出来的。但是, 人在其中却有自主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是赋予自然进化的世界以道德意义, 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生命参与此自然进化。这两方面加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 用“天人合一”更能表达其互涵性与和谐性。

3. 中国设计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状态分析

设计从古代到现代的跨越, 虽然牵涉到其所依赖的现实与文化背景发生的诸多巨变, 但是一方面设计有其自律性, 足以完成与现实和文化的调节, 另一方面, 文化背景或形态关系往往双重性的与设计发生着联系, 即它作为设计的深层意蕴起着本体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只有透过纷杂的表面现象, 把握住设计当下的状态, 才能更好地探寻当代中国设计的拓新途径。

3.1 功能分离问题的阐释

现代生活和文化背景与古代相比所发生的的巨大改变, 势必会促成古今设计之间存在显著而深刻的分歧。认识到这种分歧, 是认识当代中国设计存在本质及其形态演化可能的前提。总的来说古今设计的功能所发生的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现代的设计着眼于实用而强化的装饰因素。传统的设计为满足精神需要而创, 因而重意境讲内涵, 其装饰也服务于精神满足之目的, 不刻意为形式而形式。现代的设计则不同, 结构、装饰过于以实用为先, 精神功能虽不会放弃, 但大多数情况下已得不到重视。其二, 现代设计依托于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 往往着意于设计的产出与消费, 从而在设计未产出前, 往往为商业利润所驱使而被扼杀掉了设计服务生活的初衷。

3.2 传统对现代的引导和制约

虽然传统与现代的设计, 存在功能追求上的分离, 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在设计的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完全的分离。现代设计的观念及运作方式时时呈现为对古代文化与艺术观念的回复和改造。因此, 我们所面对的现代设计其实是建立在古代设计基础之上试图有所更新的观念和操作系统。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 古代的、传统的设计观念和方式, 仍然在根本的方面对现代设计具有制约的作用。

4.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渗入的重要性

面对全球化的国际趋势, 设计走向国际交流与发展的方向是毋庸置疑的。因此, 我们不得不直面当前设计中存在的大量西方化、雷同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 任何一种所谓的“国际化”的设计, 都不可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和根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大民族才是真正的国际化。设计只有具备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文化才能真正矗立于世界设计之林中。所以, 在全球化背景下, 深究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渗入拓展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是非常必要也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5.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渗入的思路与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维系、发展几千年, 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自我调节性。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设计与国际交流的资本是当代社会条件下的更新所表现出的传统文化精神延续的状态。

5.1 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渗入的三个层次

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运用的三个方法也可以说是三个层次。此三者作为当代设计的拓展途径既紧密联系又有显著区别。以取其“形”和延其“意”来说, 联系方面, 任何设计首先都是依附于特定的材料或形体为基础的, 以特定的材料或形体为表现语言进而对设计进行表达。区别方面, 取其“形”与延其“意”在不同的设计创作中, 其所侧重的一面也不同。取其“形”, 必以首先达到形态呈现的丰富化、个性化为目的, 而延其“意”则不然, 它不仅要求表现鲜明的具象特征, 还要侧重抒发一定的感受、表现一定的情感。虽然取其“形”与延其“意”在不同设计中侧重不同, 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将二者作为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来运用的。

取其“形”、延其“意”作为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运用的方法能够使设计有很大提高, 但要达到成为经典的程度, 必须要做到传其“神”。对于“形”和“意”的沿用, 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运用中一种浅层次的发展和提升, 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 则需要我们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象, 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苏州博物馆也是个园林式的设计, 假山是园林式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历史上的苏州园林假山堆砌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是贝聿铭机智地求助于传统元素将假山设计得不落入俗套而又有新意。他将假山作为一副水墨画作品的主题元素, 虽然材料仍然是石头, 但已经不是仅仅表现假山那么简单了, 而是以壁为纸, 以石入画, 将石头嵌入水池的时候, 墙壁上出现了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图景, 将原本平面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此可谓传其“神”的典范。

5.2 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渗入的主要原则:以情合道

由古至今, 设计师在进行创作中, 一切所为都是心意所化, 使之成为动转的意象、精美的形式等。中国古代的艺术, 把含道应物、千想妙得、澄怀味象、应物会心作为设计的原则。含道应物就是“怀藏正道, 顺应事物”, 也就是要反映事物的本质, 也要顺应事物的发展, 即和谐的发展。千想妙得, 就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创造一种“神奇”的形象。澄怀味象, 是指去体会万事万物的本质。应物会心, 是说用心、用理来表现万物。而当今传统文化在设计中运用的主要原则可以用以情合道来概括。

以情合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设计的技艺, 即设计的艺术和技术含量问题。情是指感性的艺术方面, 对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奇想妙趣的自发创造、最奔放的想象、最富有生命力的蕴涵。道是指理性的技术方面, 主要是指现代设计运用的媒介、手段的高技术化, 运作的商业化。如动画片《大闹天宫》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无锡纸马的特色, 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融入其中, 国外评论说:“大闹天宫, 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 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 它既完全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又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二是指设计的价值极限问题。是指设计师的个人感情、审美意识与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影响下的人生和自然共生之意识的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看到, 西方设计中的理性, 在中国呈现的只是分解的理性, 片面的理性。片面的理性只有具体的针对性, 指向物和机械的存在。而以情合道的设计则可以说是最高境界的“传其神”, 它具有真正的人文理性, 关注整体存在和生命价值。设计的思维矢向是最具活力的存在, 将以情合道作为设计的原则, 能够在与生命诸存在协合的同时, 真正拥抱设计自身的价值和生命。

6. 结语

我们应当认识到, 当前并不能提供一种即时采纳的设计模式, 设计需要一个整体思路, 从设计的指导思想到设计方法论、操作手段及评估模式等一系列的课题都需要深入探索并完善。而且也应该认识到, 设计需要从宏观的架构中思考, 经过一系列的逻辑层次, 逐步向微观的物质形态转变, 并针对不同的层次和阶段选择特定的内容和设计手段。特别在是进行地方性实践时, 应当首先着眼于大尺度空间问题的解决, 保护民族和地方文化, 防止技术移植中的同化倾向。这一点, 中国可以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 但必须紧密联系本地文化和环境特色有选择地引进、协调, 并优先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地域技术的研究开发。

同时, 作为设计师要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变为一种责任, 通过我们的设计行为去引导和规范人类对自然的行为, 从而具体实现对民众的环境教育。在当前我国转变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 我们要运用设计发挥其独有的价值和影响力, 努力在实施过程中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只有这样, 设计的转型才会成功, 可持续社会的转型才能真正实现, 真正做到为人民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茂川.运用历史印记营造建筑的场所精神[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4) :121-125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3]赵建军.中国艺术结构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

[4]郑时龄.设计的意义[C].//鲍诗度.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188-192

文化公众 篇10

关键词: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山东区域文化;传播

一、理论基础--拉斯韦尔5W模式

5W 传播模式最早是由美国学者 H·拉斯维尔于 1948 年在其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的。 他认为构成传播过程有五种基本要素,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5W 模式”或“拉斯维尔程式”。对于微信公众平台对山东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而言,对每一个要素的把握是其能否成功的基础。 下面是5W模式下政府主导型公众平台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

1.传播者who。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发起传播行为的人,是利用某种传播技术和工具,以发出的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对于大众传播来说,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大众传播机构。但无论从个人传播者角度,还是从大众传播机构角度,传播者都是传播活动的引发者。传播者在信息控制研究过程中又被称之为信源,在传播系统当中处于主体地位。它主要负责对传播内容进行搜集、整理、筛选、加工、处理、传播等工作,并掌握了传播内容和信息流通。由于传播者对于信息具有绝对的把控力,传播学大师库尔特·卢因因此将其称之为“把关人”。而在此研究的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主体是微信公众账号种通过认证的政府主导部门的平台。而在遵循行政划分的完整性,区域相似性及区间差异性以及发生学原则等基础上,选取方言,居民,民俗三个主因子,结合山东省各地的具体情况,经过充分调研,把山东划分为鲁东,鲁西南--鲁南和鲁中-鲁西北文化区三个文化区。并进行分区域总结出各代表地市的政府公众平台总数共有252个。

2.传播内容say what

(1)主题分类:山东文化对外传播内容日趋多样,加深了其他省市对山东文化的了解。山东文化的传播内容不仅仅是各地方言的传播,同时还包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影视作品、书法绘画作品等的传播。此外,山东各地还通过举办文物展和主题公园等,让其他地区人们更加了解山东历史和现状,认识到山东文化兼容并包的思想。

(2)内容来源:原创和转发:在对252个微信公众账号进行调查研究出得出其推送的信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账号主体的有关部门举办的一些活动和讲座等进行网站链接。二是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内容并加以整理制作。对于转发的文章,我们可以从文章最下方得到出处和来源,其中绝大部分推送的内容为原创稿件和整合稿件。

3.传播媒介in What channel。传播渠道在5W模式中所指的就是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所必需要借助的中介或者是物质载体,通过这种中介和物质载体可以顺利的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这种媒介形式我们可以分为两个,一是有限载体(电脑网络):微信可以直接下载电脑版客户端,登录微博网站,即允许在电脑浏览器上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获取信息。同时支持将网页从电脑实时无线传送到手机。二是无限终端(手机),我们可以下载App进行微信公共账号的登陆来获取信息。

4.传播对象to whom。传播对象可以根据不同的性别 、年龄、收入、文化程度,阅读习惯,对信息的使用与满足程度等可以把受众划分为多种类别。因为受传者本身分布就广泛,没有明显的组织界限,各类个样的受众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微信用户也可以通过订阅感兴趣的微信公众账号,实时掌握平台推送的最新动态信息。

二、政府主导型微信公众平台对山东文化传播效果分析

1.基于受众“认知—态度—行为层面”的传播效果。在传播学领域传播效果是指信息对受众产生的有效的结果。具体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来达到受传者传播的目的。传播效果是一个过程,它经历了认知,态度,行为这样一个步骤,是不断累积、深化和扩大的结果。同样,微信公众平台在山东区域文化传播上也是分为这三个层次,一是认识层面、二是心理和态度层面,三是行动层面。认识层面表现为传播的信息作用于人的知觉和记忆,对受众的知识构成和知识量产生影响;心理和态度层面表现为信息作用于人们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引起人们情绪和感情的变化;行动层面表现为上述的量的积累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的结果。微信公众号已经实现了信息推送的双向互动。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每篇文章最底端看到每篇文章的阅读次数、点赞量和转发量。在政府主导型公众平台对山东文化的传播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让受众,从最浅层次的知晓传播内容,到深层次的情感变化,到进一步影响行为,进而在全社会知晓,了解,认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只有在认真理解传播者发送的信息后,引起情感态度的转变,才可能产生的效果。

三、政府主导型微信公众平台在山东区域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表现在推送者时间不一致,无规律。作为微信一个新兴事物,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问题。而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管理者是个人在运作,在发布时间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导致发布时间不统一。其次,很少有专门的运营人员进行账号管理,更多情况下运营人员身兼数职,从而造成信息推送不及时,内容质量偏低,引不起受众的关注。

2.内容形式单一,与受众互动少。大部分文章仅仅是对文化活动的一个宣传,很少进行深度评论和报道。一般只浮于表面,而并不探究。同时与受众互动少体现在极低的点赞率。这反映出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用户的点赞习惯尚未形成;其二,内容质量存在落差,标题党下却是令受众无法满意的内容,有些文章因太长或质量太低,读者甚至没有“滑”到文低就已退出,点赞更无从说起。

参考文献:

[1]黄锴:《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 580万或将公开阅读和点赞数》[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7月25日.

文化公众 篇11

目前, 依托移动媒体进行非遗传播的渠道主要有APP、公众号、微博、网络视频、移动新闻端等几种类型, 基本覆盖移动媒体传播的主要载体类型。而微信公众号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传播渠道, 本文就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阐述其发展态势, 分析其优劣势, 并提出提升传播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微信公众号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发展态势

相对于APP、微博和移动网络视频等其他非遗传播渠道而言, 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在于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 (2016年第一季度微信月活跃账户数达到7.62亿 (3) ) 、强大的传播功能 (兼具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 和开放的第三方接口 (如H5微场景、微站、网络调查、网上商城等) , 是目前自媒体传播平台的首选。原先以微博为自媒体平台的用户也已纷纷向微信公众号转移。据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 Data于2015年底发布的数据, 微信的月度用户覆盖率达到86.8%, 远超微博的21.7%。

从数量上看, 在微信中搜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这两个关键词, 就有上百个相关的公众号, 用热门非遗名称 (如昆曲、青瓷等) 进行搜索, 都有大量与该非遗相关的公众号。非遗公众号从非遗介绍、非遗政策、非遗活动、非遗资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宣传, 为民众接触非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 在这些非遗公众号中, 政府部门和组织占据了较大比例, 保证了传播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除了官方和组织的公众号外, 还有大量非遗产业以及对非遗感兴趣的企业和个人账号, 对非遗传播也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从操作上看, 微信公众号的申请大都免费, 且操作便捷, 无须相关学识背景的人士也能在短时间内轻松上手, 这也是当前大量非遗公众号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传播层面上看, 微信公众号大都具有信息转发功能, 民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 同时也成了信息发布者。依据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来看, 热门信息在某个用户的移动终端发出, 通过朋友圈转发, 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显示在任何一个人的移动终端甚至造成信息刷屏的现象, 传播的交互性和广泛性得到有效保障, 大大扩展了非遗传播的覆盖面。

从数据上来看, 非遗公众号可通过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形式, 与关注者进行交流。同时, 也可利用此类社交软件提供的功能服务, 便捷地查看关注者的个人信息, 通过对信息的梳理和分析, 可为非遗保护的形式、决策、措施等提供大数据支撑。

但不可否认的是, 非遗公众号在非遗传播中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内容编辑形式单一, 由于受到平台功能限制, 非遗公众号在内容编辑时以图文编排为主, 也有部分插入了视频元素, 但尚未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 场景化、沉浸感不足。其次, 非遗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大都具有时效性, 系统完整介绍的内容较少, 民众获取的信息呈现碎片化, 容易产生误解或错解。此外, 微信公众号虽具有较多的扩展功能, 可编辑菜单、发布网络调查、第三方开发等, 但在非遗公众号的实际应用比例不高, 尚未发挥出微信公众号的强大功能, 限制了非遗传播的力度和深度。

二、提升非遗公众号传播能力的对策建议

可以说, 微信公众号已经日渐成为非遗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 且具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 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 积极吸纳其他非遗传播渠道如APP、网络视频、新闻客户端等的优势, 相互融合和借鉴, 最大限度地宣传非遗文化和民族精神, 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的重要课题。

(一) 重视公众号的内容建设

非遗项目的不断消亡, 除因生存环境发生巨变外, 民众对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了解甚至误解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因此, 在非遗内容建设方面, 应深刻领会由项目传承人和专家学者所挖掘的文化内涵, 保证文化传播的原汁原味。同时, 还应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手段, 多种媒体元素融合使用, 最大限度地创造现场感和沉浸感。

(二) 发挥微场景的宣传优势

微场景是利用Html5编码技术进行编辑的一种新型内容展示形式, 融合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元素, 可实现翻页、链接等交互功能, 且专为移动终端开发设计, 具有响应式页面配适技术, 能够在不同的移动终端智能自动调整。其主要应用于商业广告领域, 如淘宝最新制作的“造物节邀请函”, 以三维全景形式创造一个虚拟的炫酷空间, 可通过手指滑动屏幕进行360度旋转, 而邀请函的内容都以链接热点的形式融合在这个虚拟空间中, 加上动感、奔放的背景音乐, 给受众以强烈的视听冲击, 创造了卓越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遗传播中, 利用微场景对非遗公众号中的非遗项目、非遗报道、非遗活动等内容进行编辑和展示, 可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有效克服其他传播渠道所存在的信息碎片化、内容单一化、现场感和沉浸感欠佳等弊端, 帮助受众加强对非遗项目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此外, 微场景与微信平台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微信可通过推送二维码、内容链接等形式链接到微场景展示页面。同时, 微场景的技术门槛较低, 用户可通过微场景创作平台或创作软件开展模板化操作, 便于政府、组织和个人拓展非遗传播的途径。

(三) 拓展用户的覆盖面

虽然目前国内拥有庞大的微信用户基数, 但非遗公众号作为一个自媒体, 依然需要加强科学的统筹和谋划, 进一步扩大其用户覆盖面。首先, 要善于借助知名自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 将优秀的非遗内容投稿到知名自媒体平台 (如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知乎、搜狐公众平台等) , 对文章内容感兴趣的受众很有可能就会关注该非遗公众号, 进而达到快速吸粉的效果。

其次, 积极组织各类与非遗相关的投票活动, 从当前民众的社交心理、关注热点等多角度出发, 精心设计投票活动, 利用投票对象的朋友圈资源, 迅速扩大该非遗公众号的关注用户数和社交影响力。

再次, 适度设置抽奖活动。目前很多非遗项目已进入产业化生产, 或是融入当地旅游业中, 在非遗公众号中对其进行宣传也具有一定的广告功能。因此, 可与该类非遗项目传承人或管理者共同协商, 策划微信红包、旅游门票、工艺品派送等形式的抽奖活动, 点燃用户的转发激情, 可迅速增加非遗公众号的点阅量和关注用户数。

(四) 切实提升用户黏度

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 用户黏度是其存在价值的直接体现, 推送的内容用户不感兴趣、不查看、不转发, 则无法发挥其传播作用。因此, 在做好内容更新频率、内容质量、展现形式等方面工作的同时, 非遗公众号还需精心谋划相应措施, 切实提升用户黏度。一是要努力扩展非遗公众号功能。公众号的操作是模板化的, 在内容布局、内容拓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受限制性, 可以通过兼容微站的技术手段, 实现栏目丰富、界面美观、版式灵活的展示效果。目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公众号就通过兼容微站的方式实现了功能的扩展,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二是要积极开设各类服务性专栏。非遗活动具有时节性和体验性, 可借助微信公众号, 开设如非遗活动预告、非遗传承人和专家见解等专栏, 配合现场的体验活动, 帮助受众亲身参与、体验非遗活动, 享受纯正的传统文化食粮, 并通过交流群、直播室等形式, 为非遗爱好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非遗的平台。三是要适当增设各类奖励活动。如开展微信大转盘、非遗产品的打折促销等活动, 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吸引用户关注, 增加用户黏度。

(五) 重视团队化协作

当前, 微信公众号的团队化、专业化运作已经成为大趋势 (1) 。微信公众号的运作涉及文案编辑、美工设计、广告推广、活动策划、在线服务等各个领域, 必须要有一个专业化的运作团队才能完成与实现。因此, 为保证非遗公众号的顺利运作, 不仅要在资金上大力投入, 更重要的是要组建一支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建设团队, 使非遗公众号具有精彩丰富的信息内容、形式多变的展示方式、吸引用户的拓展措施及增加黏度的服务项目, 从而拥有庞大的用户数和较高的关注度, 提升非遗传播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三、结语

非遗传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和遵循非遗的传播需求, 另一方面更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 积极利用最新、最合适非遗传播和最能被大众接受的媒介传播形式, 对既有的移动媒体传播渠道进行再创新和再创造, 不断提升非遗传播效能, 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

摘要:移动媒体传播的便捷性、即时性、广泛性、交互性、融合性等特点, 使其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 成为非遗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微信公众号依托其广泛的用户基础、强大的传播功能和开放的第三方接口, 近年来在非遗传播中的发展态势良好。为进一步提高非遗公众号的传播能力, 必须针对其优势和弊端, 积极吸纳最新的技术和资源, 强化用户黏度, 完善非遗公众号的功能和栏目, 强化协作和配合, 充分发挥非遗公众号的独特传播优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移动媒体

注释

1 郭敏:《移动新媒体视阈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内蒙古经济与科技》, 2015年第8期, 第11页。

2 李微:《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 《新媒体》, 2014年第2期, 第48页。

3 《腾讯2016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i BQb SFIWOJLg CH7Fftp-ps PMsu IDMZl OHASG74Ii9j6Niz9Oi Qjc B8ao VCo3_r8SK-Ti OB-FAFj MY8in F7c C-p J-k QTee2r XCETid D1d Q4W。

上一篇:巨灾防范体系下一篇:水源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