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影响公众

2024-05-28

学生影响公众(共9篇)

学生影响公众 篇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智能手机作为一种融合了电脑与手机功能的电子设备逐步走入普通人的生活。随着智能的手机的不断普及,微信作为一种崭新的沟通交流方式,逐步取代了电话和短信,成为一种流行的交流方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机上运行的聊天工具,可以通过运营商的网络或wifi通信来发送信息,信息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等。目前,微信在全国已获得了超过3亿的注册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为重要的手机应用之一。

随着微信用户数目的不断增长,微信公众平台对普通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这是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人必须关注到的趋势。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大学生职业指导领域,极大地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内容和功能,满足大学生就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发挥网络的交互性优势,为大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之间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就业指导。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我们可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互动工具,最大化把相关职业指导信息传播给服务对象。

二、微信公众账号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的机遇

1. 微信的开放性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平台

大学生处在一个知识更新快、信息量交流迅速的文化氛围中,所受传统束缚较少,容易形成新的观念和看法,他们的创造力,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近年来,以web2. 0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随着大学生电脑拥有量的增多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大学生对网络新技术的探索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全新的体验。许多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利用网络检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利用空间日志、微博等2. 0工具与他人交流互动,并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人分享。网络新技术正在渗透大学生的生活,并影响着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加工的方式以及信息传播的范围,这些影响又将会对他们的学习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因此,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里,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就应紧贴时代的变化,充分应用多功能大学生职业指导微信平台可通过网络更新最新的职业信息以及最贴近市场变化及时传播给求职者和企业,突破了以往存在的诸如场地、信息发布等的局限性,实现了“即刻传递”,为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开阔的平台。

2. 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信息是进行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便捷手段

目前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仅限于开个会,作个报告,介绍一下形势,宣传一下政策。没有后续的跟踪,更没有利用现代网络化时代,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如博客、微博、微信、专题网址等技术策略有力推介职业指导。其实,随着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失业持续增长和劳动力市场瞬息万变,使传统的职业指导难以满足宏观势态发展的要求。但当前职业指导方法技术多数局限在单一的岗位匹配、简单的信息发布,以及直接创造和维持就业岗位上,信息化程度不高,更新不够及时,且信息采集不够全面、规范。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里,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就应紧贴时代的变化,充分应用多功能的电子信息平台,通过网络更新最新的职业信息以及最贴近市场变化及时传播给求职者和企业。在目前的“新媒体”时代,各种沟通交流手段层出不穷,博客、论坛、QQ、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各自红极一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逐渐取代电脑成为大学生身边最为活跃的电子设备,微信则由于其费用低廉、交流方式多样化等优势逐步取代其它交流手段。如果把微信当作高校进行就业指导的载体,微信方便快捷的优势将得到全面发挥。借助微信便捷的客户关系管理,高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量丰富的信息发送至学生的手机,以最小的成本将信息传播至学生。同时,学生也不需要按时到学校指定的地方进行咨询,而是打开手机就能获取信息和寻求帮助,也节约了学生的时间成本。

3. 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大学生职业指导领域,可以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第一,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建立发挥整合资源,将企业优秀的资源运用到职业指导工作中,通过在平台建立就业虚拟市场,学生都能通过平台了解最新就业指导动态,阅读相关的就业指导文章,观看网上就业指导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全社会、多功能的服务窗口,扩大大学生人就业途径。第二,利用网络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等特点,满足大学生就业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发挥微信网络的交互性优势,为大学生与学校、用人单位之间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推送即时信息,同时有效收取师生、用人单位的反馈和意见,迅速解答疑问,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与咨询等。第三,微信平台还可以极大地贴近职业指导服务对象的生活内容,实现个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使微信平台成为大学生身边的职业指导专家。

三、微信公众账号为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带来的挑战

1. 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性为大学生职业指导增加了难度

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指导存在着一种狭义的理解,产生这种误解与职业指导单纯追求“就业率”的功利化目标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受制于获取信息的渠道、手段和载体。例如,职业指导信息的网络化上,高校没有统一的规划、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这块工作。其实,实现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职业指导信息的全面把握和正确应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指导信息网络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良莠不齐、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也可会导致大学生求职成功率不高甚至有被欺诈的可能。

2. 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对现有体制就业指导模式的冲击

在职业指导信息的合理应用上,缺乏对职业指导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与整理,没能为大学生准确、有效地利用各类信息提供便利,这样使得学生所获得的招聘信息有限,缺乏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大学生各自的异质性,每个个体从微信公众账号接收到的信息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如果不能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这些不良信息和教育者所发布的正确信息掺杂在一起,将会对大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削弱甚至抵消就业指导的良性效果,面对众多“社交网络”的冲击,高校的就业指导出现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弊端,其自身改革速度严重慢于新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节奏。造成接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的自身意识与其教育环境的严重脱节。目前,高校对于如何在微信等“社交网络”主宰全球信息传播的环境下改革自身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开展,将会在未来面对更多的冲击。

3. 微信公众账号信息传播对高校就业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提出新要求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一旦注册了公众账号,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其本身就必须同时身兼教育者与媒体的双重职能。基于微信平台操作的简洁性和易用性,高校工作者的媒体素养,特别是其运用创新能力,在一定的字数或一段时间的语音之内正确、清晰地发布信息的能力的发挥决定了高校通过微信公众账号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成败。

摘要:微信公众账号作为一个开发平台,以其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平等性、互动性等优点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为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职业指导信息化,需要高校就业工作者加强自身的媒体素养,更好地发挥微信平台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信,公众账号,大学生职业指导

学生影响公众 篇2

经济发展→治安压力加大

14个经济发达县区安全感低于80%

经济发展越快,社会矛盾就会越多。近年的安全感测评结果显示,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矛盾就越多,治安压力就越大,居民对社会治安水平的期望也越高。

案件高发→心理恐慌 5类案件严重影响公众安全感

刑事治安案件、法院的收案数量速度递增。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连续呈高发态势,必然会导致治安形势的恶化和公众心理上的恐慌,从而引发公众对社会治安的不满。

公众安全感调查显示,群众对盗窃、黄赌毒等五类多发性案件和抢劫、流氓黑恶势力犯罪反映非常强烈,有6成的群众认为盗窃现象最严重,有20.79%的群众认为黄赌毒最严重,其次为抢劫抢夺,占9.04%,特别是有60%的群众对“自行车被盗”、“入室盗窃”深恶痛绝,要求重点打击,减少社会危害。

安全隐患→公众担忧 5类公共场所安全最受关注

近年来,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区、学校周围、集贸市尝车站、娱乐场所等五类公共场所的安全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在公众安全感调查中,有90%以上的群众对“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安全”、“居住场所安全”、“交通安全”和“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 高度关注、非常担忧,迫切希望重点整治。其中,关注“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安全”的占14.2%,关注“居住场所安全”的占28.8%,关注“交通安全”的占20.8%,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安全”的占29.8%。

另外,金融安全、生产安全也是影响公众安全的重要因素。股票市场的轻微波动,一起简单的集资诈骗案件,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都可能对当地的社会治安满意率产生重要影响。

新问题出现→理念需改进 针对留守老幼妇犯罪日渐增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社会管理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从管理对象来看:在城市,流动人口剧增,成为滋生治安和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中老年人成为社会主体,针对他们的犯罪现象越来越多。

从管理手段来看:一些传统的社会治安管理手段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与群众的期望和提高社会治安满意率的客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青少年犯罪率攀高 犯罪人数占全部刑案一半

据统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青少年犯罪率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80%以上,且有持续攀高之势。

警力不足→制约治安防控水平

公众认为警力该增 警察素质应再提高

近年来的安全感测评情况充分表明,社会治安与政法队伍建设高度相关。尽管8成以上的公众对政法队伍的整体形象持肯定态度,但近半数公众认为增强公众安全感应该增加警力,警察素质应进一步提高。

以公安派出所警力配臵情况为例,按照建制乡不少于5人、建制镇不少于10人、城区派出所不少于20人的警力配臵要求,派出所没有达到要求。

灵山县警民比例不足万分之六,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县全部民警集中起来,不足以平息一次中等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检察官和法官也严重缺乏。

政法队伍力量薄弱,直接制约了社会治安防控水平的提高。另外,广大群众对政法队伍的工作作风和执法水平也非常关注,有近40%的群众期望政法机关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有近30%的群众期望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有25%左右的群众迫切要求提高公正执法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政法单位和部分政法干警也确实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服务意识淡薄,对群众“冷硬横推”,群众普遍反映“办事难”、“打官司难”。还有少数基层政法干警特权思想严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政法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的客观评价。

社会舆论→安全感评价

个案炒作给治安造成一定负面效应

安全感本身就是公众对治安问题的一个评价,与社会舆论息息相关。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政法综治部门和新闻媒体密切配合,不断加大平安创建和平安宣传力度,平安建设的知晓率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应该看到,个别媒体为了寻找卖点,喜欢对政法部门的一些具体案件和少数干警身上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炒作,给政法部门正常办案带来很大影响,也给当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理想值100%→目标压力 提高一个百分点要付出艰辛

工作上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重视程度。有的地方重视程度好一些,有的差一些;有的一段时间重视,一段时间就有所放松,工作缺乏连续性,治安状况容易出现反弹。

另外,还来自于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治安和稳定工作突发性、不确定性比较强,随时有各种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如果不从根本上、机制上下功夫,治安形势随时都可能发生波动。

目标本身也是压力。社会治安满意率的理想值是100%,但不可能达到100%。越往后上升的空间难度越大,每提高一个甚至半个百分点,都要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甚至随时可能出现下降。

针对上述压力,提出八大对策和建议:

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领导责任制。要根据党的十八大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安管理格局,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实现社会稳定工作的良性循环。

进一步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的要求,把基层平安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要把平安建设向治安问题突出和公众安全感低的地方和区域推进。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平安建 设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同时,注意防止进行个案炒作,影响群众对安全感的评价。

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进一步整合力量,健全机制,更加有效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

进一步解决好治安突出问题。要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出发,及时整治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平安就在身边。要把杀人、绑架、强奸等严重刑事犯罪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破案率,把犯罪造成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切实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积极推进宪法和法律实施,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扩大司法公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满意率。

进一步抓好社会管理和服务。要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充实警力、提高素质、规范执法、改进作风,树立政法部门的良好形象。

进一步改进公众安全感测评工作。采集样本要进一步科学化,设臵指标要进一步合理化,测评方法要进一步多样化。坚持对公众安全感测评结果进行通报,通报结果直接送达各级主要负责同志,真正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对公众安全感排名靠前的要进行表彰,对排名靠后的要重点进行整治,充分发挥测评结果的促进作用。

刑事司法公众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篇3

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已经在规范和制度层面上日臻完善。但是,在目前的刑事司法实践中,规范和制度的日趋完善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社会效果,因不服刑事判决而引发的群体性涉法上访问题的日益突出,表明我国目前的刑事司法尚没有能力获得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和服从。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增加了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运作的负荷,使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处理不断涌现的“信访潮”,或通过刑事再审程序的频频启动来期望重新唤起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的信任和认同。本文从法律渊源和司法主体两个角度对刑事司法公众认同展开论述。

法律渊源因素

法律渊源一般指“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刘作翔教授认为法律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法的渊源也叫法的形式,它侧重于从法的外在的形式意义上来把握法的各种表现形式”。公丕祥认为“法律渊源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渊源。所谓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真正来源、根源和发源,是指法的产生的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法的效力渊源,即通常在法学上所说的法的渊源。形式上的法律渊源又可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直接渊源又称为正式渊源,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各类规范性的法律文件;间接渊源又称为非正式渊源,是指各种习惯、判例等。”就中国现有的法律体系而言,我们的法律制度基本是以西方的法律制度为模板,而进行移植、借鉴而来。中国古代并未产生类同于西方的法律制度,是有中国的特殊原因的。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社会集团,中国古代“士”的依附性和商人的屈从性,是其丧失了独立的社会地位,对于王权未形成有效的制约。同时中国古代也没有超验的观念和与之相连的神法体系,也就是说,缺乏一种超出实在法之上的更新的法——自然法,因而不具备西方式法律体系的思想条件。 换言之, 是谓中华法系的形成乃是在宗教外部产生的,中国法中的“礼”,如果说它与宗教有什么关联的话,那仅仅是形式上的,在完全世俗化和经验化为特征的中国法中并不存在西方式的超验自然法。在天、人、神、俗的格局中,中国法的准据便是在人心,即“天道、天理、人情”的贯通性。而西方自然法乃是纯然外在、形式化的准据,人与上帝永远存在距离,神法、假想自然法总是能作为赋予法以神圣性的抽象理念而存在。 同时中国古达刑民部分,对于商业和商人极端压制,中国并未自行产生民商法、婚姻法等法律。现代中国,民商法、婚姻法等未能自行产生的法律完全照搬西方。根据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当中的论述,法律是有民族性、地域性、国家性的。法律应当是“特定民族的一种社会的习惯、一种历史的积淀、一种民族的心理、一种精神的力量” 。反观现代中国的法律,无论是法律制度、法治理念、法的精神都来自西方,我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以被扬弃。梁治平曾作过如下分析:“我们的现代法律制度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等许多门类,它们被设计来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问题在于,这里不但没有融入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经验,反倒常常与我们‘固有的’文化价值相悖。于是,当我们最后不得不接受这套法律制度的时候,立即就陷入到无可解脱的精神困境里面。我们并不是渐渐失去了对于法律的信任,而是一开始就不能信任这法律。因为它与我们五千年来一贯尊行的价值相悖,与我们有着同样久长之传统的文化格格不入。”简单而言就是在立法、司法层面我们学习了西方先进的理念和制度,但我们的社会运行在很多程度上仍然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描述的那样,传统文化起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这两种观念矛盾冲突,互不相容,其爆发点就是在判决中。如果司法实践中法官教条的原因法律,就会使得判决与公众认同冲突问题的凸显。

另一个方面,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极大的推进了立法的进程。吴邦国委员长2011年3月10日上午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这当然是我国法治取得的巨大成果,填补了诸多立法空白,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立法速度太快,立法的质量却不一定高。如此多的法律公众如何面对?如何理解?而立法的专业化使得社会中大量涉及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法律法规连专门的法学者和法律实践者都难以全面的理解和通晓,也就更不能期望大众掌握和运用了。笔者认为,我们过多的关注了立法的数量,而忽视了立法的目的。法律的“工具主义”价值观喧嚣至上,公平、正义、自由、民主被忽视。 “相对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当代中国现代性还没有发育成熟,还处在由精英意识向大众意识过度的阶段,更何况精英意识也尚未发育成熟。”[4]公众对于法律难以理解,自然体会不到法律的价值,对法律敬而远之,对判决不接受。判决这种当然的社会意识,无法在公众这里内化,同一。鉴于此,司法不能活动公众的认同,法律渊源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司法主体因素

法官作为司法的主体未能获得公众的足够信赖。

第一,部分法官缺乏宽厚的人文素养。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其他一切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是人们在广泛的读书学习,汲取各方面的知识,融汇贯通,品味升华后而形成的一种人的内在品质。部分法官是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的局限性和素质的结构性缺陷就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第二,法律素养不足,职业技能缺失。我国的法官除部分为成人教育培养外,还有一部分为调干、军队复转干部。调干、军队复转干部并不是基本素质差,而是法律理论不足,法学素养不足,法律职业技能不足。法律理论的学习,法律素养的提升,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法律职业如同医生一样,不但要求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去在专业知识之上形成的职业经验和逻辑。职业经验和逻辑的形成又更需要时间。短时间的培训只能是知识的积累,工匠的培养。审判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理论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证据的判断和运用、事实的认定、法律的理解和适用,以及贯穿其中的法的理念、规则和方法论,均应以一定的理论修养为基础。一名好的法官其娴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能力应该建立在深厚学识的基础上,而不能是仅满足于实用技巧的工匠型专才。

第三,法律思维方式的缺失。受法院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部分法官的思维第一出发点不是法律而至政策。未养成以法律的概念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如果没有养成以法律的概念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在遇到诸如法律与权力、法与人情等敏感、尖锐的问题时,就会在思想深处生产一种内在的紧张关系。不能否认这种思想深处的震撼程度也不同,在最终做出选择时的心理态势和信念程度也呈现出迥异的形态。法官的观念形态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法治建设。

第四,法官中立地位缺失。法官在司法审判中应处于居中被说服的地位。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设置,使得法官的独立地位受到影响。我国法律追求的是法院独立而非法官独立。法院独立的前提下,不能保证法官独立性必然实现。法院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以行政权力为主导,职位与岗位的划分以行政机关为模板。上下级之间存在实际意义上的行政纵向关系,这种行政纵向关系是行政领导权干涉法律的体现。在法官个人的法律职业上其权利也不是独立的。譬如,为了保证审判的公正性,我国法律设置了审判委员会。对审判委员会的决定法官必须遵循,不得违反,但因此而造成的责任法官承担,审判委员会不对外承担责任。

第五,法官职业道德的缺失。如果说前述四项原因还可以找到客观理由予以解释,职业道德的缺失则是公众不能原谅的方面。据此使得公众认同的降低,法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中国古代可以是庸官,但不能是贪官一样,法官的职业道德的缺失能引起公众极大的反应。

(作者单位:1、华北电力大学教师;2、沧州市政法委)

学生影响公众 篇4

1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重要性

对于直接影响公众实际生活的规划活着建设项目, 公众有权利对其实施状况和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了解, 并应有权直接参与决策。公众参与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当中的重要内容, 他在保障环境影响评价的客观性、民主性、公平性等方面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水平和质量的基本前提。公众参与制度为公众进行环境保护活动提供了途径, 也为公众实施其环境权提供了载体和平台[1]。公众可直接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当中, 通过系统正规的活动和途径保证其生活环境的健康和舒适, 避免受到相关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对公众生存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意义

2.1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公众参与制度对于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当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当中, 建设单位在环境印象报告编制当中占有主导地位。由于其作为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对于建设项目和本地环境都有相当的了解, 可真正全面的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决策者也可以由此接受到项目所涉及和影响群众的反应和要求, 及时进行调整, 减少对立与冲突。

2.2 充分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当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对相关规划项目或者建设项目进行相应的监督工作, 能够有效避免某些单位或机关在实际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 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真实和详尽。需要公众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相关环境保护知识, 还需由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 才能将公众参与的监督作用真正予以发挥。

2.3 利于贯彻执行发展性战略部署

人类对于环境的开发和使用应当以生态环境系统的承受和再生能力想平衡, 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开发和使用活动既能顺应现今人类的生活所需, 又能保证后代人类生活所继续使用的要求。避免过度的开发和破坏, 影响到我国的发展前景[2]。公众参与是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部署的有效手段, 与我国发展性战略部署直接相关。

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3.1 强化公众参与的组织性

当公众参与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组织, 其对抗环境破坏的力度和能力就会大大提升。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发展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 民间环保组织对于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其掌握更为全面和优质的社会资源可灵活运用信息, 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参与可有效保证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发挥基层群众自行组织, 以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为代表, 其与居民公众密切相关, 在手机和反馈居民意见方面具有相当优势, 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效率, 也可避免单个居民参与评价的缺点。

3.2 将公众参与时间提早, 并执行公众全程参与

在理论上来讲, 公众参与的最佳时间应是环境评价的初步阶段, 也就是决策的筹备阶段或者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的探讨阶段, 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评价同时介入。而且还应将公众参与深入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全部过程, 在每个阶段为公众参与设置不同的权利。

3.3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3.3.1 提供需要信息公布技术支持

为了更好的发挥公众参与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提高信息的公开程度, 有关单位在对于环境信息的发布中要注意简单易懂, 对于某些技术性太强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可采取发布报告书的简明版本或召开说明会、公证会等方式进行信息公布。

3.3.2 扩大发布信息平台

有关单位在进行信息的公开发布时, 应当注意选择公众利于获得的方式和平台, 还应当注意把控发布信息的技术性和社会影响。发布信息内容要全面、真实、明确, 发布方式公开透明, 还要给予公众以充分的时间, 使公众对于索要接受和了解的信息予以解读并主动参与活动。

3.3.3 信息发布需具有时效性

为使公众可以有效的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有关单位应当积极主动并且及时的将相关环境信息向公众予以公布, 公布信息不能有过度滞后现象, 以便公众能够及时的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 并发挥其在评价当中的重要作用[3]。

3.4 实现公众的真正参与评价

有关部门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活动当中不能对公众的意见置之不理, 将公众参与制定变成一纸空谈。完善相关部门对公众意见处理方面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建立有效的信息归纳、反馈、和交流制度。将环境评价当中的公众参与落到实处。

4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当中公众参与制度可有效保障公民行使其环境权, 保护公众居住环境不受到侵害和影响。我国当今环境影响评价当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并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篇5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同时, 社会公众对环境权益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环保活动在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 开展顺利, 公众力量逐渐成为环保工作深入开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环境影响评价一度被认为是20世纪最成功的“政策创新”, 其宗旨是使环境和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因素一样在不同层次的决策中得到充分考虑和重视。EIA制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除自然环境和技术系统外, 还包括社会范畴。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一样重大。

1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 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公众是环境的直接受众, 公众有知情权, 有权利知道目前环境的情况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并且有权利参与到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来。公众的参与, 可以确保环境评价影响工作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是环境评价质量的有效保障;其次, 社会发展, 全民文化素质都有所提高, 民众要求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诉求和声音, 换言之, 人们对环境权的要求日益强烈, 而公众参与无疑使公民享有环境权的重要的表现形式;最后, 全球都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而公众参与的目的就是使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 所以公众参与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个现实操作手段。

2 公众参与理论基础

环境问题中, 不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失灵, 连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会失灵, 这为发挥第三种力量的作用提供了机会, 公众参与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公众参与既可以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也有助于减少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造成的环境资源损失。

20世纪60年代, 环境权的概念诞生了, 环境权理论产生的背景就是对政府权力的不信任, 其目的之一就是以环境权来保障公民权, 限制国家权。该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萨克斯 (基于“环境公共财产论”与“环境公共委托论”而提出的。这两种理论将环境作为人类的共有财产, 并将公众和国家分别置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位置上。根据这两种理论, 公众将环境管理权委托给国家, 国家因为是受公众的委托而行使管理权的, 因而不能滥用权利, 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公众当然也有权进行监督。随着环境危机的加重和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环境权具有人权的一般属性,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人权。

3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环境治理的突出特点之一在于其利益冲突性, 而这当中各种利益的协调必须倚靠公众的参与。借助公众参与来推动环境治理是当前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都普遍认同, 并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公众参与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推动作用已被多个国家和地区证明。随着居民的环境意识日趋强烈, 加之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越来越高, 公众积极参与城市的环境治理是时代的要求。在我国,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最常见的方式见于向环保部门的来信、来访和举报。就目前来看, 公众反映最多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也指示出了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点。尽管在我国城市公众参与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完善, 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3.1 由于我国的环境政策主要依靠政府管制, 公众参与的形式就限制在智能依赖政府的参与。

这种依赖型的参与难以保证公众的参与长期性和稳定性, 并且参与的效果并不取决于公众的持续程度而是受到行政部门的制约。此外, 公众过分地依赖政府的行政导向, 在不触发自己根本利益的情况下, 很难将其立场充分表达出来。如此, 公众参与的监督功能始终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

3.2 公众参与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对环境污染情况的末端参与。

检举的实现条件是既发生, 即在生态环境已被破坏, 污染现象已经呈现严重事态时, 公众针对危害到自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举报和控告。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特点, 一旦造成破坏, 便很难回复到原来的样子。公众的末端参与并不能及时制止环境危害的发生, 无法实现公众参与的根本目的。

此外, 从公众参与的主体也是公众参与的基础来看, 城市公众的环境素养仍有待提高;公众参与多是社会组织形式, 其影响程度也十分有限。

4 城市生态环境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技能提高环境保护的效能, 也是顺应环境治理职能力量的转变潮流。然而, 现实中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管理监督情况却不十分显著, 公众并没有积极投入到城市生态的治理中。

4.1 公众参与成本较高

公众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判断只能依靠直观的感觉, 无法或很难得到对于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指标。环保部门是城市环境污染信息的主要提供者, 但其公布的数据资料往往基于自身利益, 资料的权威性、全面性和真实性时常受到人们的质疑。而公众为了得到真实可靠的污染数据, 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 这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是不现实的。另外, 从法律层面来看,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虽明确了环保部门对城市环境状况进行公报的义务, 却没有直接赋予公众环境的知情权。公众要真正参与投入到环境的保护管理中, 不仅花费大量成本, 并且难以预料到参与的结果, 机会成本也随之变大。

4.2 公众参与的预期效用及其实现概率较低

现实情况是,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时, 已是环境危害的末端。此时, 公众对于环境的预期效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通过一定的公众参与程序, 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通常是确定的, 或者说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而城市生态环境的价值却有着较强的不确定性。公众参与对于环境的改善预期效用与真正意义上的环境质量改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公众参与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实现概率在一个较低的程度上。

4.3 公众参与的心理收益较低

近些年来,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都在逐步加大, 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公众自身环境素质的增强, 对环境保护参与的热情也越强烈, 参与环境活动的心理预收益也越高;心理收益得到实现就能激发公众更高的参与热情。反之, 公众的心理收益没有达到预期, 就会对其参与积极性造成打击, 环境治理效果的缓慢性使得公众参与的心理收益不高。

5 结束语

公众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利益的相关者, 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发挥公众管理的优越性, 是当前环境管理的重要力量之一。当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鼓励其参与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当中是目前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论公众图像对艺术的影响 篇6

说到底公众图像是后现代主义的形式问题之一。在谈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公众图像这一概念。所谓公众图像它一定是在公共的前提下, 说到这我们会引发很多名词, 如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公共交往等等。公众首先应该是开放的, 面向所有人的场所和空间, 如街道、车站、广场、商店、体育馆、影院等, 谁都可以去。那么我们每天看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是不是公共空间呢?我想应该是的, 尽管是在一个私人空间里进行这些活动, 但接受的信息是公共传播的, 它是一种媒介。所以说公众图像的概念实际上是现代文化当代文化的概念。

图像对绘画真正产生影响应该是照相机发明以后, 它实现了成批生产逼真的图像的梦想。照相机的批量生产预示了以摄影为代表的最流行的图像制作的发展趋势。它是传统手工图像不可比拟的, 使传统艺术的肖像画越来越失去意义。传统意义的肖像画所描绘的是那些带有照相功能的肖像画, 如扬.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尼的定婚仪式》, 它就像今天的结婚证书一样给一些有钱人留一张豪华证书。照相的出现首先把只要留个影而不考虑绘画艺术性要求的一部分人给抢走了, 有了摄影之后肖像画逐衰落。

图像真正开始干涉人的生活, 像传统艺术挑战, 最终将传统艺术挤出视觉艺术主流, 应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妈, 法兰克福学派的阿托诺就写了一本书, 名为《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 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利用机器的生产大量通俗艺术, 通俗艺术向高雅艺术、包括传统艺术和古典艺术, 甚至现代艺术提出挑战。

从50年代以后, 商业广告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并影响和支配人消费观念。英国艺术家汉密尔顿在1956年做的一件拼贴作品, 标题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它用来自公众图像如招贴画, 广告, 商标, 电影海报等图像进行拼贴。内容反映了流行时尚和价值观。人们有了电视机、电脑就不必要离开家就能看到成千上万赏心悦目的图片。而绘画就远离大众, 越来越成为需要专门的知识和修养的人才能欣赏, 成为一种精英文化。绘画的问题恰恰也在这儿, 绘画是要看原作品的, 任何复制或传播都不是对绘画的欣赏。

由于图像的发展, 必定会对艺术的观念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从60年代以来, 图像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它逐渐的有了自己的形式和特征;极快的节奏, 鲜艳的颜色, 单纯的形象, 明确的符号, 并要求你理解它的含义不用包含多深的意思, 但要有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单一图像的一再重复来改变你的视觉经验。如果按这种视觉经验去看一幅传统油画, 就会觉得颜色太灰暗, 即使野兽派那种非常响亮的颜色, 与当代的公共图像相比, 都显得浑浊沉闷。绘画越来越远离观众。这时艺术的重要的转变时期就来临胃, 其标志就在波普艺术和涂鸦艺术。“波普”的命名源于“流行艺术”。艺术批评家劳伦斯.阿罗威看到那些平庸无奇的商业主题绘画时, 提出了“流行艺术”这个词。

公众图像不仅对绘画产生影响, 更在雕塑、建筑、公共环境等, 许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雕塑作品在吸收了当代图像的经验以后, 改变了原来相对单一的颜色, 出现了与公共空间更加相适应的彩色抽象雕塑。甚至是一些新的媒介如灯箱、霓虹灯、电视等非雕塑的材料经过置换也成为当代雕塑的一部分。

当代图像与传统艺术的关系在中国的当代艺术上体现得很明显。在经历了85运动以后, 现实主义绘画开始回潮的时候, 绘画正在失去原来的形态。“新生代”艺术家可以说是最敏锐的反映了这一些变化, 刘小东的作品就大量采用了照片。而是直接把生活照片“复制”成绘画。用照片记录下来的边缘人生活状态, 色彩也没了油画的传统色调, 而是有图像的真实感。王浩和韦蓉的画更是直接把北京街头的照片搬到了画面上, 他们采用了类似照相写实的技法。张晓刚的画反映了一个特定时代的主量, 他利用老照片采用一种类似于民间炭精画的技法画出的画, 反映了人们一种怀旧之风盛行的时尚。90年代中期以后, 图像的观念越来越渗透到艺术创作之中。摄影、摄像、计算机图像等新的图像语言被更多的艺术家所掌握, 并运用于创作实践, 已构成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道新的风景。

我们面对一个正在来临的图像时代, 图像将对艺术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甚至它本身也成为艺术, 成为艺术形式的一部分。视觉有其自身的历史, 视觉文化从来没有变得像今天这么强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最终也将在与现实文化的结合中创造出新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后波普艺术》,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第18页

[2]《世界美术》, 1993年第2期

[3]杭间:《新具象艺术在现实与内心之间》, 吉林美术出版社第23~25页

[4]邹跃进:《通俗文化与艺术》, 湖南美术出版社第32页

[5]邹跃进:《通俗文化与艺术》, 湖南美术出版社第23, 26页

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7

但如今, 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 为传播领域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变革力量,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也随之发生改变。网络中传播主体的个人化, 使任意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由地、积极地接受或传输, 在满足自己表达需要的同时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以求自己的关注点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和认同, 从而形成一种较为自由和个性化的议程设置, 即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

简单地说, 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即公众利用网络平台陈述事实或发表意见, 以其自身的显著性通过各种不同的传播渠道引起大众传媒的关注, 使之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网络环境中传播权的泛化, 传播内容与方式的相对自由使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功能有了实现的可能。一反媒体的主导地位, 公众自我设置议题, 他们通过网络赋予某一事件以显著性, 塑造“拟态环境”, 影响广大网络受众的认知, 然后通过对该事件较长时间的关注而形成公众大致相似的看法。此时, 大众媒介参与其中, 不仅将公众议题上升形成社会议题,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让公众依据各自对新闻价值的理解设置议程。

网络传播者如果想达到“自我议程设置”预期的传播效果, 所设置的议题必须有“说服”的能力, 才能吸引其他人的反馈与互动, 引起公众和媒介的关注。影响“公众自我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议题的选择

“自我议程设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要看设置者所选择议题本身的内涵和角度。李良荣教授在其著作《新闻学导论》中这样概括:“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西方学者希伯特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中将新闻价值要素具体概括为: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它既是新闻在社会上的传播价值, 同时也是新闻工作者取舍和衡量新闻的标准。人们在网上渴望得到以及渴望表达的往往与传统媒体关注的热点并不一致, 这样才使得许多被媒介所忽略的议题, 或是难以在传统媒体上找到生存空间的议题得以出现在网络上。由此, 体现出“自我议程”对媒介议程的补充和修正作用。综观这几年由公众自我设置议题然后引起公众的讨论迅速发展为社会议题的网络事件, 笔者认为以下几类议题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 有着较强的传播能力:

一是重大公共议题。以孙志刚事件、“华南虎事件”为代表, 他们通常关系到国计民生及公众的切身利益,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传播, 可以揭露社会问题, 进行现实批判, 促使民主政治生活的进步。

二是社会性事件议题。以女大学生卖身救母事件为代表, 这些事件多为人情味较浓或者具有故事性的社会新闻,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

三是涉及伦理道德的议题。以万科捐款门事件、“范跑跑事件”为代表,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民众的传统文化价值观、道德伦理观遭遇挑战, 因此关于弱势群体、救助、人性关怀等的这类议题尤为突出。

四是民族主义事件议题。以CNN和莎朗斯通道歉事件、抵制家乐福事件为代表, 学者闵大洪认为“中国网络舆论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对外表现为网络民族主义;对内表现为网络批判现实主义”。近年来, 网络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凡是牵涉中日问题、对台关系和一些涉及民族主义情绪的事件, 都得到了大多数爱国主义者的关注与传播。

公众自我议程设置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议题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议题要具备吸引人关注的内涵, 而且要选取一个易于引起共鸣的传播角度。此外, 传播者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道德素质以及一定的传播技巧都对议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群体及意见领袖的作用

网络传播带有明显的群体传播特征, 因为在网络传播中, 传播者个人不具备像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那样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他们若想自己设置的议题能够得到多数人的关注, 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传播能力, 另一方面也要借助群体的力量。当个人融入群体后, 传播的力量会更加强大。比如, 一个群体里的成员会不断顶帖支持“自己人”, 在群内搞联欢, 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扩大本群体的声势。借助群体传播的力量, 个人化的议程设置往往更容易制造出某个热点, 掀起讨论高潮。

在群体传播中, 意见领袖的作用就显得十分明显。“意见领袖”的观点是由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他认为, 对于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和观点, 有部分受众会积极接受, 并加以传播, 这些人即为意见领袖;而另一部分人则主要依靠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接触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网络传播中, 那些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拥有一定的传播技巧、并在群体中具有威望的传播者通常能成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态度能够影响普通群众的态度, 群体中的很多“后来人”都是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才加入群体的, 意见领袖除自身具备很强的传播能力外, 还有能力约束群体, 为群体传播制定规则, 并身体力行做群体的表率, 在议程设置方面起到了引领和带头作用。

网络媒介的隐形干预

有学者认为, 网络传播赋予普通网民的权利实际上是一种“虚假的让渡”。单一受众信息接收与发布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无法和拥有巨大资源的大众媒介一较高低, 大众传媒组织的传播强势依然存在, 网络中自我议程设置的内容和方向多少会受到媒介议程的左右和影响。

网络媒体主要通过新闻的选择和编辑来进行议程设置, 引导网络舆论。首先, 设置头条和专题。人们在网站浏览新闻的时候, 还是会通过新闻所在的页面以及在该页面中的位置对该信息的重要性作出自己的判断;通常网站都会把他们认为重要的新闻放在网页的显要位置, 或者做成专题, 链接相关新闻, 配发专题评论和相关的图片、视频, 形成传播强势来引起受众的注意, BBS中则通过“置顶”等使信息处于显要位置的方法使该信息的浏览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其次, 开设新闻评论版, 使网民能够以“新闻跟帖”的方式对新闻进行自由评论。而新闻跟帖更容易受到网站的控制。再次, 通过连续报道的形式提升网民对议题的关注。此外, 在网站和论坛中设置引导角色, 例如版主、管理员等, 通过他们的把关作用控制议题的内容, 并通过有目的地设置公共议题来引导自我议程设置的走向。

网络传播中的公众自我议程设置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 中心权力的不断下放而被愈来愈广泛地使用。博客、播客、SNS新型虚拟社区近年来成为重大网络新闻事件频发的场所。在“全民记者”、“全民博客”、“全民播客”的新景观下, 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在网络提供的这些平台上全面记录当今社会的变动, 使得个别信息成为新闻源或事件的导火索, 演变成为一种干预现实的重要社会力量。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 在积极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同时, 对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也是一种有力的补充和延伸。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民主政治的全新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1].张涛:《网络媒介的三个属性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九卷第四期。

[2].胡雯、王婧一:《以“艳照门”为例谈议程设置理论的倒置》, 《文学教育 (上) 》, 2008 (6) 。

[3].罗春:《网络中的“议程设置”与公众自我议程设置》, 《新闻界》, 2007 (4) 。

[4].王娇艳:《网络媒体中的议程设置方式》, 《新闻爱好者》, 2008 (6) 。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浅析 篇8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 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公众参与 (public participation) ,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指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权利或义务范围内从事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就是指规划单位、建设项目单位、环境保护部门及其它相关的机关、团体、地方政府、专家学者、当地居民等, 通过一定的方式 (如讨论、听证会) 参与到规划、建设项目及政府决策和立法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是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附加手段, 也是避免决策失误的有效工具。我国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一直在进行研究, 并不断实践着。从1979年我国引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 直到1989年12月《环境保护法》的颁发后, 公众参与才被列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2003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以下简称《环境影响评价法》) 使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有了法律依据。

1 公众参与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起步于1979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保事业也有了质的飞跃, 环评范围已经从过去仅仅对建设项目简单的分析发展到环境规划环评、战略环评、区域开发环评, 逐步从项目建设末端评价向建设目标初期环评发展。直到1990年我国才开始在境影响评价中将公众参与列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公众参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美国是最早确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美国人崇尚有限度的政府权利和有效的公众责任, 公众参与在美国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规划师们不仅要满足法律所规定的公众参与, 还要主动鼓励和策划公众参与, 他们认为公众参与可以提高某些规划的准确性, 可以获得更好的实施方案。政府设立了很多渠道听取公众的意见, 而且确立了公众参与的合理时机决策阶段、非技术阶段、反感提交审查之前和反馈阶段。墨西哥公众除了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调查外, 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工程项目还被允许查阅工程项目档案, 对政府有关环境的损害活动被允许提出涉讼。加拿大设立专项问题中心小组等多种途径收集公众意见, 解决公众反映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较早经历了一味重视发展、忽视环境的曲折历程, 因此环保意识要比发展中国家强, 公众参与的水平也比较高。

我国公众参与正处于发展提高阶段。1989年l2月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五条明确指出:“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公众与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 需要新的参与机制和方式, 团体及公众需要参与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决策过程, 特别是参与那些可能影响到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决策, 也需要参与决策执行的监督。”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管理, 比如全面公开当前环境质量状况, 通过媒体反映公众意见;公众可以通过当地环保部门、各级人民法院、居委会、职代会,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反映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尽管法律赋予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 参与的渠道也很畅通, 可是由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较少有公众自发组织的环保社团公众对国家和政府的决策和规划较少关心, 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更多的只是一种忧患意识和索取意识, 只有当自己周围环境出现严重问题到难以忍受时才想到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在加上参与机制不够完善, 公众参与的意见得不到良好的反映和真正的解决, 使得公众参与的热情不高, 没有真正参与进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虽然设专门的章节来分析公众参与的意见, 但公众对已经确定, 而且很少有替代方案的项目只能表示被动、无奈地接受, 公众参与仍处于低水平, 简单、敷衍的水平。

2 公众参与的目的与作用

让广大公众参与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来, 是为了使公众了解、接受项目, 并使项目建设得到公众的支持和理解。根据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 凡涉及到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建设项目, 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公众意见。

公众参与, 是建设单位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承担单位与选址附近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建立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机制, 可使项目影响区域内的公众及时了解到相关环境问题的信息, 有机会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 对建设方案的决策、实施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了解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有助于辨析项目可能引起的重大尤其是潜在的环境问题, 掌握公众关注的环境敏感点和关心的环境问题, 为建设单位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有助于增强项目环评的合理性, 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的可行性;有助于动员广大民众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提高环保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开展公众参与, 可以提高环评的有效性和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促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保护生态环境, 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

3 公众参与调查方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对公众参与的一般要求, 建设单位需公开项目相关环境信息, 并征求公众意见。政府和建设单位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公众参与, 如组织论证会、听证会、座谈会, 发放市民参与指南, 设立市长热线, 专家热线或公众信箱, 媒体开辟评论专栏, 设立反映热线访问或发放社会调查表, 成立社区环保社团法律咨询服务站;开放电子屏等。将收集到的公众意见或建议进行统计归纳, 装订成册报送项目审批机关。在环境影响报告大纲或规划审查过程中, 除了技术内容的审查外, 着重审查是否采纳了公众的合理化建议。对于没有采纳的要责令其修改、补充和完善。只有这样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才能体现出来, 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 公众参与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信息公开的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 (1) 在项目所在地的公共媒体上发布公告; (2) 公开免费发放包含有关公告信息的印刷品; (3) 其他便于公众知情的信息公告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则主要通过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开展。

4 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将公众参与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可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的环保措施更具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公众参与过程也体现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有关部门对公众利益和权利的尊重,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因此, 如何有效实施公众参与, 即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4.1 明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的界定

世界银行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的公众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直接受影响的人群; (2) 受影响团体的公共代表:国家和省政府的代表、地方官员、传统的当局人员、地方机构、私有行业代表; (3) 其他感兴趣的团体:环评中公众参与包括听取项目所在地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学术团体或居委会代表的建议和意见, 征询受影响地区公众的意见。

4.2 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制度

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看, 环境信息的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得以进行的前提, 没有相应的环境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就无法进行, 公众即使参与也是盲目的参与, 甚至仅仅是一些情绪的发泄。这就决定了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公众必须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而一切担负环境保护责任以及其行为对公众环境利益发生实际影响的主体, 都有义务和责任公开相关环境信息。

4.3 明确公众参与的介入时间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虽然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 但在实际工作中, 公众参与不仅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公众的过激行为, 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有时还会降低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等。这正是政府决策者和管理者所不愿面对的, 致使公众参与发展缓慢。因此选择恰当的、有效的介入时机非常重要的。公众参与的合理时间应按照尽早介入的原则, 在政府对某项决策或规划决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和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前介入。

4.4 建立和发展更多的非政府环保社团

我国目前非政府环保社团还.比较薄弱, 但在全国各地, 有相当多热心于环境资源保护的人, 特别是一些青年人和已退休的环境保护干部、知识分子, 他们都有成立非政府环境保护社会团体的要求或计划。如果他们能够组织起来, 以各种形式参与环境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同时, 也与政府保持联系和沟通。

4.5 实行环境教育改革

我国环境教育基本上已通过各种形式在各层面上全面展开, 并在积极地探索适于我国国情的各种环境教育方式, 让所有公众都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但由于经济和某些条件所限, 许多学校的环境教育, 还以应试教育为主, 不太注重实践教育, 不太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故对我国中小学生来说, 不仅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的, 还应多参与和实践, 这是环境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大中专学生来说, 在增强环境知识的同时, 还应加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党政和企业领导干部的环境教育, 则以国内外的环境形势、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重点, 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 提高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决策能力。

5 结语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居住区域附近建设项目的环保措施要求也不断提高。通过开展建设项目公众参与调查, 了解公众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不仅有利于项目的最终决策和顺利实施, 也有利于协调附近居民生活与项目生产运行的关系, 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因此, 建议在环评工作中认真开展公众参与, 真实反映公众意愿, 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预防项目实施后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荣伟伟, 赵泽, 蒋慕贤.浅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及其应用[J].气象教育与科技, 2006, 29 (4) :38~44

[2]桑燕鸿, 吴仁海, 陈国权.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分析[J].陕西环境, 2001, 8 (2) :30~32

[3]田良.论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主体、内容和方法[J].兰州大学学报, 2005, 33 (5) :9~10

[4]段宁, 程胜高.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7, 14 (1) :58~61

[5]王伟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建议[J].科技信息, 2006 (4) :179, 184

[6]曹植菁, 龙炳清.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的若干问题[J].四川环境, 2004, 23 (6) :38~40

[7]李玉文, 孙洪刚.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现状和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 2004 (1) :3~5

[8]蒋宏国, 刘勇.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学动态, 2003 (1) :8~9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篇9

1 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历史背景

由于环境污染损害是通过环境的污染而导致公民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受到损害, 因此, 西方学者提出了公民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生存权的派生权利的理论。他们认为“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 公民的环境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应该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种对环境权的呼吁下, 一些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均相应地将“环境权”写进环境法律之中, 公众参与的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70年代末就将公众参与纳入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3]1973年, 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依靠群众, 大家动手……”三十二字方针, 就把鼓励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提到显著的位置上来。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这表明中国公众有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在1996年人大常委修改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中新增加一款内容:“环境影响报告书中, 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明确规定了在环保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实行公众参与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2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1)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协调工程建设和社会影响的手段, 在环境评价工作中起到了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尤其是重污染建设项目及移民问题较大的项目, 公众参与可使环评单位在环评中的预测及分析更加完善, 提出的建议更趋合理[3], 最低限度减轻环境和经济的损失。

2) 公众通过亲身的参与, 可以对环境从本能、自发的关注转变为主动、自觉的参与;公众参与有利于环境法的普及,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公众参与可有效的监督环境法的实施。

3) 虽然有政府环境保护监理体系的“天条”, 但有些地方和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与缺乏公众参与、缺乏强大的社会监督—“众怒”—不无关系。因为公众监督主要有两个内涵:一是监督工商企业经营者认真贯彻执行环境法;二是监督环保管理者的行政行为, 促使政府管理人员、企业领导树立环境保护的风险意识。

各国经验表明: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实行公众参与, 可以减少公众的不满情绪, 可以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减轻此后的紧张关系, 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途径

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环境评价, 主要采用听证会, 让公众发表意见;召开座谈会征求公众意见;上门征求建设项目周围群众的意见;一些敏感地区的建设项目和城镇餐饮娱乐业, 通常采用让周围住户签署意见等方式征求公众意见。[4]

4 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 关于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问题也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公众中也存在着积极参与的热情。但是, 与国际上相比, 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中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企业多为全民所有制, 投资均依靠政府贷款。政府对建设项目既是投资人, 又是监督人。对项目立项有一定的审查程序。建设项目的信息基本不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 如有较大的项目或涉及移民较多的项目基本靠当地政府逐级宣传。严格说来, 我国的建设项目大多没有实施实际意义上的公众参与。

总体而言, 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公众参与的深度不够、公众的参与意识欠佳、与公众的信息交流不够、公众参与的效果欠佳等主要问题。[5]

5 如何发展和提高我国的公众参与

中国人口多, 地域辽阔, 但是从事环保工作的队伍不超过30万人。所以中国的环境保护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公众参与。《中国21世纪议程》中把公众参与的能力建设作为急待解决的重点之一。[6]为了发展和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可采用以下三种具体方法:

1) 建设单位和环保部门直接听取贷款项目所在地 (区、县)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学术团体或居委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2) 项目所在地 (区、县) 人大、政协或群众团体征询受影响地区公众的意见。

3) 在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确定公众参与的实施方法。

6 结束语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实行, 可以避免或减轻环境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们应在实践中扬长避短, 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积极效果。构建中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必将会充分发挥公众的主动性、创造性, 对切实贯彻我国保护环境这项基本国策起到积极作用。S

摘要: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建设。[1]只有正确认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才能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制度。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艳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1) :70-73.

[2]方洪庆.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意义和途径[J].环境保护, 2000 (12) :8-9.

[3]杨瑞.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意义[J].环境科学与技术, 1999 (2) :41-42.

[4]周兆木, 柴群宇.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的现实意义[J].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9 (增刊) :12-13.

[5]金勇.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2004.

上一篇:职专数学教学有感下一篇:预防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