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处置

2024-05-28

预防处置(精选12篇)

预防处置 篇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狂犬病目前没有理想而有效的治疗药物, 一旦感染发病, 死亡率极高,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1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

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患狂犬病的动物, 如染毒的犬、猫、野生食肉动物和蝙蝠等传染。当病畜在发病前5d, 唾液中即有较多的病毒, 病毒从伤口侵入人体或是病畜抓伤以及舔人的粘膜、破损的皮肤, 甚至受伤的皮肤接触病畜刚咬过的东西也能引起感染。但是被咬伤的或接触病毒的人, 不一定全部发病, 这主要看被咬伤的部位、伤口的大小与深浅、侵入病毒量的多少以及机体防御功能与免疫状态等情况而决定。

人患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6~9周, 也有短至10d或长达14年之久, 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情轻重与上述情况有关。

病毒从伤口入侵后, 在局部沿感觉神经纤维上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在神经细胞中增殖后又沿传出神经到唾液, 故唾液具有传染性。

狂犬病潜伏期可无任何症状。病人开始发病时, 首先在被咬处有痛痒和蚁走的感觉, 接着出现头疼、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继而脉速、瞳孔放大、多泪、流涎、出汗、心情烦躁、呼吸困难、吞咽时发生痉挛, 见到水或听到水声即发生恐惧, 痉挛更易发作, 所以狂犬病又称为“恐水病”。以后神经刺激症状减少而进入麻痹期, 病人昏迷, 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

狂犬病病毒只有在感染人脑组织以后才会出现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是恐风、恐光、恐水, 一旦发病, 死亡率几乎100%。

2 狂犬病的处置要点

狂犬病作为不可治疗但可以预防的疾病, 一旦被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咬伤, 应正确、及时加以处置。

2.1 加强卫生宣教工作

向群众正确宣传狂犬病的严重危害性, 普及、提高防治狂犬病的知识。

2.2 消灭传染源

消灭传染源是预防狂犬病最好的方法, 采取加强动物管理、提倡动物圈养、强化动物免疫、清剿流浪动物尤其是猎狼犬等措施, 减少动物狂犬病和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

2.3 伤口处置

一旦被猫、狗或其他哺乳动物咬伤、抓伤, 立即向伤口方向挤捏, 排出带毒血液污血, 禁止用嘴去吸伤口污血。有条件的, 可按以下进行消毒处理:立即用20%肥皂水、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等充分而彻底冲洗, 可采取高压冲洗, 注意消除深处伤口的污物, 必要时用浓硝酸或硝酸银烧灼, 处理好伤口是直接起到除毒作用, 严禁不经任何处理而包扎伤口的危险作法。

在卫生部颁布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版) 中, 明确狂犬病暴露分级, 在暴露后应科学判断, 规范处置。

暴露分三级:一级为接触或喂养动物, 完好的皮肤被舔, 不需要处置;二级为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需要彻底消毒伤口, 注射狂犬病疫苗;三级是单处或多处贯通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或是破损的皮肤被舔, 或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 需彻底消毒伤口, 注射狂犬疫苗, 还要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抗狂犬病毒血清或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

如伤口情况允许, 应尽量避免缝合。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使用应当综合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暴露后的时间间隔等情况区别对待。伤口轻微时, 可不缝合, 也不包扎, 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功能时, 确需缝合的, 在完成清创消毒后, 应当用被动免疫制剂进行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以中和病毒。不少于2h后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当放置引流条, 以利于伤口分泌物及污染物的排出。缝合一般是稀疏缝合。

2.4 门诊管理

加强狂犬病防治门诊准入制度, 规范管理狂犬病处置门诊, 科学处置狂犬病暴露病人。做好免疫接种期间相关医疗服务。

2.5 接种疫苗, 查漏补种

伤口处理妥当, 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必须按时完成全程免疫。如未能全程接种, 则不能保证足够的免疫效果。

在患者完成全程免疫后的1~2周进行抗体水平检测。未达到免疫要求的应引起重视, 及时采取补种措施使抗体达到免疫要求。

摘要:目的 探讨狂犬病的预防处置方法。方法 狂犬病暴露应及时、规范处理伤口, 加强免疫。结论 规范处置狂犬病暴露, 能有效预防狂犬病发生。

关键词:狂犬病,预防处置

参考文献

[1]张发香, 郑景山, 郑莉, 等.湖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 18 (3) :31~33.

[2]杨履渭.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6, 7 (1) .

[3]左永波.狂犬病暴露伤口处置要点[M].健康报, 2010, 13 (8) .

[4]杨履渭.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6, 7 (1) .

[5]彭卫, 郭锡权, 高靖民, 等.老河口市2005年至2009年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 21 (3) :69~70.

预防处置 篇2

1学校应加强对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力度,确保人员、安全防卫设施及时到位。

2教导处和稳安办要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研究解决学生心理疏导和矛盾纠纷排解问题。

3总务处要定期召开住宿学生舍长会议,及时了解住宿学生的困难和要求,有的放矢的实施宿舍管理,确保宿舍干净、卫生、和谐、安全。

4教导处和校团委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5办公室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6办公室及时做好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安排,明确相关责任人职责,确保正常上课期间,宿舍内、校园中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糖尿病足处置和预防实用指南解读 篇3

糖尿病足溃疡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

指南指出大多数患者发生足溃疡的过程基本相同。其通常源于两个或更多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大多数患者足溃疡发病过程中起到主要的作用:超过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神经病变,并且为有高度危险发展为糖尿病足的患者(高危足患者)。

神经病变可以导致足感觉不灵敏和足变形,小的创伤比如鞋不合适、赤足行走以及急性创伤都可能导致神经病变的患者出现慢性溃疡。感觉的丧失、足畸形和关节活动受限又将导致足生物力学负荷改变,致使皮肤增厚(胼胝形成)。这将进一步加重足局部的压力异常并造成皮下出血。

无论初始原因如何,患者继续行走将影响溃疡的愈合。周围血管病变以及小的创伤将引起痛性、缺血性溃疡。然而,同时患有神经病变和缺血病变(神经缺血性溃疡)的患者,即使存在严重的缺血,其缺血性的症状也可能缺失。因此,微血管病变不应被作为溃疡的主要原因。

足部处置的要素

指南再次强调了足部处置过程中的五个关键要素,即:高危足的定期检查、识别高危足患者、家属及卫生工作者的教育、合适的鞋袜以及非溃疡病理因素的治疗。1 定期检查 指南指出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足部情况。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检查应该更加频繁,每1~6个月查一次。分别于卧位和立位检查,同时检查鞋袜和鞋内衬、鞋底。

检查的内容包括(1)病史:(既往溃疡/截肢史、足部教育史、社会孤立状态、医疗条件、赤足行走情况)、神经病变(症状,如下肢针刺感或疼痛,尤其是夜间)、血管状态(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背动脉)、皮肤(颜色、温度、水肿)、骨/关节(畸形,如鹰爪趾、槌状趾)或骨性突出、鞋/袜(检查鞋袜的正反面,如袜子是否有明显粗糙的缝线接口、鞋内是否有异物或突起);(2)感觉丧失:压力测定(Semmes-Weistein 10 g单丝)、振动觉测定(128 Hz音叉)、针刺位置觉(针刺)、轻触觉(棉花)、腱反射。

2 识别高危足 指南按危险程度将高危足分为(1)无感觉神经病变;(2)感觉神经病变;(3)感觉神经病变和/或足部畸形或骨性突出和/或周围缺血和/或既往有足溃疡或截肢史。

3 患者、家属及卫生工作者的教育 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应学会如何识别潜在的足部问题并意识到如何应对。教育的内容包括:每日行足部检查(包括足趾间);如果患者本人无法完成(比如视力受损)应由其他人帮助完成;经常洗脚并擦干(尤其是趾缝);水温(若40℃以下,一般主张先下手后下脚,手感到水温合适即可);不要使用加热器或热水瓶暖脚;避免赤足行走和不穿鞋、袜;不要使用化学药物或膏药去除鸡眼和胼胝;每日检查鞋内侧;不穿挤脚或有边的鞋;若足部皮肤干燥应使用润滑油(但避免用于趾间);穿无粗糙接口缝线的袜子;不穿太紧的或高过膝的袜子;剪趾甲不要过度;应由卫生工作者剪去鸡眼和胼胝;定期去医院检查足部;一旦出现青紫、刮伤或疼痛应及时就医。

4 穿合适的鞋袜 指南特别强调神经病变和/或缺血病变的患者必须选择合适的鞋袜,尤其是存在足部畸形者。鞋不应太紧或太松,应长于脚1~2 cm,宽度应与脚跖骨关节处相同,高度应给与足趾足够的空间。患者应于傍晚或晚上站立时评估鞋是否合适,如果有足畸形或足局部压力异常增加表现(如充血、胼胝、溃疡时),应穿特制鞋具。

5 非溃疡病理因素的治疗 指南指出,对于高危患者,胼胝、趾甲和皮肤都应定期由专业人士治疗,有条件者,可以采用非手术的方法纠正足畸形。

足溃疡评估内容

指南指出对足溃疡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

1 原因 不合适的鞋通常是溃疡的主要原因,即使对于缺血性溃疡也是一样。因此,对于所有的患者都应该检查鞋。

2 类型 指南将溃疡分为神经性、缺血性、神经缺血性溃疡三种类型。如果一支或多支足部动脉缺血,或经过积极治疗溃疡仍不愈合,应进行更全面的血管评价。首先,测量踝肱压力,踝肱比低于0.9,提示存在周围动脉疾病,但是由于动脉钙化,踝肱比值高于1.3也属异常。此时指南建议测量趾肱动脉压比值(TBI)或经皮氧分压。如果需要大截

肢,指南特别指出应首先考虑血管重建手术。

3 溃疡的位置和深度 神经性溃疡通常出现于足跟或骨性突出部位。缺血性和神经缺血性溃疡更常见于趾尖或足的两侧。由于存在胼胝或坏死组织,溃疡深度很难判断,因此,应对胼胝和坏死的神经性溃疡尽快进行清创。对于无感染的缺血或神经缺血性溃疡不应积极进行清创。对于神经性溃疡,通常无需麻醉就可以清创。

4 感染征象 感染可以根据炎症的症状和/或体征进行诊断,但神经病变或缺血病变可能掩盖炎症的表现,同时可能没有全身感染症状。指南将感染分为轻度(表浅伴轻度蜂窝织炎),中度(更深或更广泛的感染)或重度(伴全身败血症表现)。指南还强调应对糖尿病足感染的患者评估有无骨髓炎。指南建议对所取标本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对深部组织进行培养,而非使用表浅组织的试纸。轻度(表浅)感染通常由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所致,尤其是葡萄糖球菌。慢性和更严重的感染通常是多种细菌感染,包括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足溃疡的治疗

指南给出了溃疡治疗的原则,指出如果溃疡深度超过皮下组织,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应考虑给予住院治疗。溃疡治疗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减压和足部溃疡的保护措施如下

机械性减压—生物力学压力增加的足溃疡治疗的根本性措施;

全接触支具或其他支具技术—处理足跟溃疡;

临时鞋;

特制鞋;

非承重受力;

——限制站立和行走;——使用拐杖等;2 恢复皮肤血流

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PAD)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患者有缺血的症状或体征,比如ABI<0.6,足趾压力<50 mm Hg或经皮氧分压<30 mm Hg时,足溃疡的愈合将严重受损。对于这些患者,指南指出应考虑行血管重建手术。

指南指出,药物治疗改善血流灌注的获益尚不明确。

指南强调了治疗溃疡的同时应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戒烟、治疗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使用阿司匹林)。

3 感染的治疗

皮肤表浅的溃疡

清洁、清除所有坏死组织和周围的胼胝;

开始针对葡萄糖球菌和链球菌的经验性口服抗菌药物治疗。

深部(可能威胁肢体)的感染

指南建议对深部感染进行紧急评估并外科引流以清除坏死组织,包括感染的骨,并引流脓肿;同时考虑动脉重建手术;起始可以给予经验性、静脉广谱抗菌药物治疗,针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包括厌氧菌。

4 代谢控制和合并症的治疗

控制糖尿病,必要时使用胰岛素(血糖<8 mmol/L);

治疗水肿和营养不良。

5 局部创面处理

经常检查创面;

创面清创(手术刀);

控制渗出并保持湿润的环境;

术后采用负压治疗;

注意: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南还指出以下的治疗措施尚不能作为常规措施。这些治疗包括:

神经性溃疡中应用生物活性产品(胶原、生长因子、生物工程组织);

全身高压氧治疗;

银离子或其它抗生素敷料。

6 患者及家属的教育 应教育患者进行自我检查,并掌握如何识别感染的表现—发热、局部伤口情况变化或难以控制的高血糖。

7 判断原因并预防复发 应判断溃疡的原因以减少溃疡复发的机会。应预防对侧足出现溃疡。

飞行中喘振的预防与处置 篇4

1. 喘振机理

压气机喘振的根本原因是气流分离。当流量系数小于设计值时,如转速不变而空气流量减小,气流相对速度方向偏离了叶片前缘方向而变陡,行成正冲角,此时,随着流量系数的减小,气流首先就会在个别的叶片叶背上出现分离现象。由于空气流动惯性,总有脱离叶背的趋势,这就加剧了气流分离,所以分离区不断扩大,同时引起扭速和叶轮功的增加,进而使压气机增压能力提高,气体前后压差增加,压气机变“重”。当流量系数减小到一定值时,分离区沿径向和周向传播,分离区迅速扩大。气流分离使气流向前运动的动能减小,前后压差增加,后面的高压气体始终有一种回冲的趋势,当气体向后流动的动能不足以克服气流回冲的趋势时,气流就会倒流,使压气机通道出现堵塞。但这一倒流却又减小了压气机前后的压差,气流在叶轮的推动下,又向后流动。此时,由于进口的流量仍小于设计值,于是又出现分离区,流动受阻,动能减小,气流又会倒流。如此反复,就造成压气机内的气流来回振荡,使空气流量时大时小,压力时高时低,工作不稳定。

2. 诱发压气机喘振的因素

2.1 发动机转速低于设计值过多

当发动机转速从设计值减小时,发动机流量也相应减小。因叶轮转速减小时,压气机每级叶轮的增压比能力被削弱。由于逐级积累,压气机后面级空气密度与设计值相比减小太多,压气机后面级的通道面积对其空气密度而言就显的太小,后级气流存在堵塞倾向。由于后级气流不畅,必然引起压气机进口空气的进一步减小,所以最终引起压气机前级流量系数小于设计值,诱发压气机进入喘振状态。由于流量连续,气流轴向速度将逐渐增加,流量系数回升,在中间某级流量系数将等于设计值。随着流量系数继续回升,压气机后级流量系数大于设计值,引起压气机进入涡轮状态,压气机各级速度三角形如图1所示。

2.2 压气机进口总温过高

当压气机进口总温升高时,由于热空气不易压缩,各级压气机叶轮增压效率降低。由于逐级积累,使压气机后级空气密度较设计值减小太多,这与转速过低的影响相似,最终引起压气机前级流量系数小于设计值,诱发发动机进入喘振状态。由于流量连续,气流轴向速度逐渐增加,在压气机中间某级流量系数等于设计值,而压气机后级的流量系数将大于设计值,引起压气机进入涡轮状态,其速度三角形如图2所示。

2.3 空气流量骤然减小

压气机进口空气流量骤然减小时,压气机进口气流速度迅速减小,首先使前级流量系数小于设计值,引起前级喘振。由于流量连续,气流轴向速度逐级减小,使后级流量系数低于设计值更多,最终将引起压气机前后级都喘振。

3. 喘振的预防措施

现代航空发动机通过安装可调放气活门、可变静子叶片等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压气机在非设计状态下工作的稳定性。但在一定的飞行条件下,若飞行员操作不当,发动机仍然有发生喘振的可能。所以,为了防止喘振发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3.1 柔和操纵油门

发动机加速时,若前推油门杆过猛,燃油量增加过快,涡轮前温度迅速升高,燃气急剧膨胀。由于涡轮导向器的限流作用,使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骤然减小,容易诱发压气机喘振。

3.2 柔和操纵飞机

若操纵飞机粗猛,飞机姿态变化过大,容易引起侧滑,在进气道能会产生气流分离,使压气机进口流场不均;若飞行员拉杆过猛,飞机迎角突然变大,进气道内会发生严重的气流分离,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会急剧减小。

3.3 预防发动机进气道积冰

当发动机进气道积冰时,一方面使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积冰使进气道表面不规则,引起进气道中气流分离加剧。所以,进气道积冰容易引起压气机喘振,飞行中应正确使用发动机防冰装置,防止发动机进气道积冰。

3.4 避免外来物损伤

若外来物进入发动机,一方面将损伤压气机叶片,容易发生气流分离;同时也会引起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减小,最终使压气机的工作稳定性降低,压气机喘振的倾向增强。在发动机进行试车前,应检查进气道有无遗留杂物,检查停机坪周围,特别是发动机前面的场地是否已打扫干净,以免发动机工作时,将外物吸入发动机内。

3.5 正确使用反推装置

飞机正常着陆或中止起飞使用反推装置时,当滑行速度较小时,一般为60~80海里/小时,应及时推出发动机反推状态,防止由于反推装置工作时,由于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的迅速减小而引起压气机喘振。

3.6 预防夏季低空风切变

夏季气温气压高,空气难以压缩,且低空风向剧变,容易使进气道口气流骤减,引发喘振。

4. 喘振的处置

发动机工作时,若出现鸟击、内部损伤、引气系统故障以及叶片工作间隙变化时,都有可能引起喘振。当发动机处于低空高功率状态,会发生较大的放炮声,发动机振动加剧,并伴随飞机较大的范围的偏航。发动机处于高空状态时,一般会由于功率状态改变或飞行高度变化而引起发动机喘振,此时放炮声音较小,振动较弱,但会引起较大的排气温度变化。

喘振一般分为自行恢复、机组干预后恢复和不可恢复的喘振三种。发生自行恢复的喘振时,发动机的转速、排气温度及发动机振动值会有轻微波动,伴随短暂的发动机放炮声后,发动机会自动恢复到其正常工作状态。对于此类喘振,机组只需继续控制飞行状态,而不需要采取其他恢复措施。

发生机组干预后恢复的喘振时,机组会发现排气温度大幅升高,出现超限,并伴随较强的振动。此时需要回收油门杆,降低功率,适当顶杆增速,让发动机恢复稳定工作。喘振结束后,保持飞行,缓慢推杆,逐渐恢复功率,直至发动机各参数恢复正常。若推杆过程中,又产生喘振,则该发动机只能工作在低功率状态或者慢车状态工作。发动机在慢车状态时,仍然可以发出一部分功率供飞行推进以及飞机其它系统使用。发生喘振时,若机组不采取行动恢复发动机,发动机将继续喘振,则可能发生次生损伤,直至完全损坏发动机。

发生不可恢复喘振时,若完成恢复步骤后仍不能解除喘振时,或者发动机排气温度处于超限状态时,发动机转速迅速下降,应当及时关闭发动机,此时喘振一般伴随严重的发动机损伤。

若在地面启动时发生喘振,则应该立即停车,待检查修理完毕后再开车试运行。

5.总结

喘振在飞行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发生,但通过正确的运行操作,可以大大降低喘振发生的概率。若发生喘振,任何情况下,第一任务都是保证飞行的姿态,只有稳定的飞行,才可能有时间来恢复发动机稳定工作。对于飞行中发生的发动机喘振,应该按照飞行使用手册中的程序处理。

摘要:喘振是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的一种不正常工作状态,会严重危及到飞行安全。本文阐述飞行中发动机喘振的形成机理,讨论喘振的诱发因素,分析其预防及处置措施,可以为飞行安全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飞行,喘振,速度三角形,预防

参考文献

[1]赵廷渝.航空燃气涡轮动力装置[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8

公园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预案 篇5

为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2014年春节”期间广大游客的人身安全,减少游客伤亡事故和个人财产损失,降低旅游安全风险;确保我处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置迅速、果断、准确,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预防、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遇有安全事故的发生能第一时间进入处置阶段,把已发生的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与后果降到最低。

二、任务与职责:公园管理中心是处置安全事故的主体。负责对处属各单位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监督并责令整改。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进行调查并协助相关部门对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做好信息收集与汇报工作。并拿出初步处理建议和意见。处属各单位负责安全的同志要积极做好本单位的安全事故预防。积极协助和配合处保卫科做好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工作。

三、机构设立:

1、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办公室设在公园管理中心。

2、成立以公园副主任为组长、**同志为副组长,处属各二级机构负责安全的同志担任为成员的安全事故抢险领导小组。

3、组建抢险突击队。具体负责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护工作。

四、预案的实施、处属各单位或个人如发现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

2、接到突发性事件的报告后,抢险领导小组应根据突发应急情况的等级召开紧急会议,分析研究,迅速做出处理决策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实施应急处置。同时将有关情况立即向处主要领导报告。

3、抢险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后,要立即派出相关负责同志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控制局面,尽一切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4、处属各单位在接到突发事件协助处置通知后,应立即派出负责同志赴现场协助处理,不得扯皮、推诿。、对已发生的事件,抢险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必须现场跟踪了解,并及时将事件的进展和变化情况、处理结果及采取措施、整改建议及时报告处领导小组,以便及时调整决策和处置方案,要确保信息准确、传递顺畅。

6、处属各单位要加强信息报送制度。特殊时期要严格执行领导值班制度,关键岗位须有专人负责,昼夜值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事件发生后,不得迟报、瞒报、谎报。对迟报、瞒报、谎报者,将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五、善后处理和责任追究

预防处置 篇6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陕西农村;重大群体性事件;阻断机制

中图分类号:F318;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1-0016-06

在过去几年间,陕西农村群体性事件呈多发趋势,尤其是重大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对农村和整个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如何正确认识陕西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特点趋势及其造成的危害,如何从源头上阻断农村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本文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转型期陕西农村重大群体性

事件及源头性因素分析

转型期农村重大群体性事件,是指与农村或农民有关,但事件发生地点不一定在农村的,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或者因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经过长时期积淀而积累、激发,由一定数量的公众参与,有一定的组织和目的,采取静坐请愿、群体上访、阻塞交通、集会、聚众闹事、围堵打砸党政机关等行为,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使社会在一定范围内陷入一定强度严重对峙状态的群体性事件[1]28。自2008年陕西发生府谷事件、2009年凤翔血铅事件以来,陕西农村群体性重大事件呈多发趋势。经网络媒体报道的就有十余起。重大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何在,源头究竟在何处?

(一)陕西农村社会正处于改革深化、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并激化这是重大群体性事件多发的社会原因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村社会正处于改革深化、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社会的整体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及农民群众的身份结构都在发生着重大转变,农民群众的民主、平等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利益纠纷增多;群众维权意识增强,利益诉求趋同趋众,聚合效应明显。但同时社会转型中新旧社会管理制度转换间出现制度性欠缺,保障农民权益的政治体制和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法治还不够健全,导致觉醒的权利主体找不到行使和救济的通道,往往被逼采用过激的手段表达不满或寻求自我救助。

(二)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是陕西农村群体性重大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正在从一个意识形态型的社会转变成为利益导向型社会。伴随着农村社会各阶层、群体和组织的分化,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会不断被唤醒和强化,利益的分化也势必发生,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冲突。就经济方面而言,因征地搬迁补偿偏低及补偿不到位、林木矿藏产权纠纷、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农村金融组织不规范经营、农村农民之间民事纠纷等引发多起群体性抗争,比如 2010年咸阳市秦都区政府无国家审批文件私自强征强拆双照镇南上召、北上召等村上千亩耕地及宅基地引发当地农民与镇政府严重对抗。而据笔者调查,Z县D村因秦岭国家植物园建设征用农民土地每亩2.5万元,山阳县政府在法官庙乡僧道关建设酒店式豪华农家山庄征用农民土地每亩1.8万元,再未给农民任何补偿,也没有为村民办理养老保险[2]。2010年5月,府谷县境内的神府高速公路七标段接连发生两起因讨薪引发的冲突事件,农民工被打伤住院;2011年11月西安培华学院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农民工堵校门。2012年2月14日发生陕西杨凌区揉谷镇姜嫄村农民怀疑村干部疑私分土地承包款烧毁村支部办公室,直接造成村委会损失十几万[3]。就政治方面而言由于村官“贿选”、暗箱操作等导致农民民主权利受到损害。2011年年底村官选举中Z县D村两个候选人一个给村民100元现金外加80元购物券,一个给村民100元外加一袋面粉,选举当天动用了170名警力维持秩序。至于在选举过程中请客送礼、发短信拉票甚至大打出手的村子不在少数,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平公正和正常进行。就生存发展而言,主要是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农民生存,2009年陕西凤翔县因部分儿童血铅超标引发农民冲击企业,而2011年又传出泾阳云阳镇声威水泥厂污染多、噪音大,引发村民不满[4],凤县温江寺铅锌冶炼企业污染百余名儿童血铅严重超标事件[5],至于像彬县小章镇坡头庄村因河北中达煤矿挖煤造成地陷房裂,村民有家不能住的现象还有多起[6]。这其中有些虽未造成严重群体性冲突,但都有可能为群体冲突事件发生埋下隐患。

(三)农村基层政府干部的官僚主义,办事拖沓,不作为,是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的直接原因

一些地方基层政府软弱无力,对农村存在和农民中反映的矛盾和问题,不愿管,不敢管,从而导致农民的正常利益无法实现;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收受贿赂,腐败严重,引发农民不满;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通过正常途径和合法渠道反映问题,久拖不决,使一些原本极小的事情演变发展成群体性大事件;一些地方基层干部胡作为、乱作为,使本来极小的问题激化,引发群体冲突。这时的农民群众极易将矛头指向基层政府,基层政府往往成为民众冲击的对象和攻击的目标,极易演变成为重大群体性事件。

(四)转型期相关法律制度衔接不上,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是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制度原因

首先是相关法制不健全,对社会转型期农村新发生的事件处理起来无法可依。法制建设明显滞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造成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难以找到相关法律作为解决依据[7]。其次是政府部门相互推诿,农村中产生新问题后找不到相关政府负责部门和机构解决,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导致问题积聚,最后爆发冲突;再就是司法不公、执法困难等问题,使农民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疑虑,对诉诸法律解决矛盾的信心不足。当法律不能成为农民信赖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时,当打官司的成本高居不下时,当上访闹事能够解决问题而带来示范效应时,农民自然而然会放弃法律来选择集体上访等群体性闹事的方式找政府解决。

(五)农村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的重要原因

一些地方村官选举或按上级意图或被宗族和金钱操纵, 金钱势力或村霸等进了村委会,这些人只会侵占农民的利益,只顾自己掌权捞钱,对于农民合理诉求不能及时回应,农民寻求上级政府解决问题的努力也被一拖再拖,甚至置之不理。当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多次反映解决不了情况下,就容易成为矛盾爆发点,2012年2月14日杨陵区揉谷镇姜嫄村农民烧毁村支部办公室事件,此前农民因怀疑村干部私分土地承包款,曾多次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但都未引起重视,直到事件发生,造成村委会损失十几万时,政府才组织多个部门进驻该村联合调查。而与此相联系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税及各种乡统筹、村提留的废除, 农民对基层组织的经济依赖减少,基层政府对农民的行政管理和控制力严重弱化,而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由于不能依法公平公正调处村民事务,保护农民切身利益,在农民中的威信大大降低,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大减弱。长此以往,自然就会疏远民心。由于政府公信力严重丧失,基层政权自然难以化解矛盾纠纷,驾驭复杂局面。

(六)基层政府和农民法治意识淡漠是导致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的主观原因

首先是基层干部法制意识淡漠。当农民提出要求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时政府往往不予重视,一拖再拖,而当群体性事件发生以后,为稳定局面,担心事件闹大累及自身前途,往往不是按相关法律程序来办事,而是以行政手段解决冲突,一味满足处于激愤状态的农民的诉求,这就进一步助长了一些农民“集体上访来得快、有人管”、“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农民这种群体性行为。其次是一些农民群众法治意识淡漠,法律知识模糊,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不善于通过合法途经主张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当自己利益受到损害时,不懂得用民主、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缺乏用民主、法律方式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耐心,当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在短期内得不到满意的解决的话,头脑发热冲动,产生对立不满情绪,错误认为“法不责众”,搞起群体上访、群体闹事,采取激烈的、甚至违法的手段向政府施压。

二、转型期陕西农村重大群体性

事件的特点、趋势、性质及功能 近年来在陕西农村发生的多起重大群体性事件,尽管在现实中的表现不尽相同的,但大都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和趋势:

1.由于偶然突发因素导致,事件发生具有突发性。陕西农村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重大群体性事件,往往是由于较小事情引起,而又没有得到相关政府部门领导足够重视,在长期积累后因一些偶然因素突然爆发。

2.由于自身诉求未及时满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陕西各地农村发生的群体性重大事件多是因为部分农民群体利益受损害。包括经济政治生存等各方面利益。所以在事件的起初他们往往要求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迫切希望获得自己未得的利益,因此,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3.由于情绪激动失控,具有过程中破坏性。群体性事件中不少群众大多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和“闹得越大,解决的越快”的思想,因而在群体性事件中他们往往借机对基层政府各类办公用品、办公设备进行破坏,借以发泄个人情绪,有的甚至公然袭击处置事件现场的民警,焚烧各级政府机构的办公大楼,砸、打过往行人、阻断交通要道等,借以制造社会混乱,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和暴力性。

4.由于农民诉求的多面性,表现方式具有多样性。陕西农村群体性事件轻者主要表现为群众集结上访、静坐、抗议、在互联网等媒体上发表不实言论等;重者主要表现为游行示威、围堵、围攻党政机关、攻击政府执法人员等;更为甚者是堵塞高速公路、国道,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打、砸、抢、烧等方式。

5.由于社会转型矛盾凸显,事件呈现多发性态势。陕西农村社会转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社会利益关系会发生重大调整,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出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相互交织、碰撞和叠加,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激化,使得农村群体性事件短期内难以真正根除,仍将保持多发态势。

6.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见识的增长、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增强,事件出现由单纯泄愤型或经济诉求型向经济政治复合诉求型转变趋势。以往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大多出于泄愤或者出于经济方面的诉求,并没有涉及政治方面的诉求。但在近年来陕西农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既有提高征地搬迁补偿费,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解决环境污染的诉求,也有维护农民合法民主选举权利,惩罚贪官等方面的要求。而随着农民见识的增长和公民意识的提高,农民开始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维权,甚至呼吁外界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给予支持与互动和声援,以把事件的规模及影响扩大,从而给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这些都需要我们予以正视和重视。

转型期陕西农村重大群体性冲突事件是农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后得不到赔偿和救济时不得已的选择,是农民维权实现自身利益诉求的一种方式。虽然形式激进,冲突激烈,后果严重,但它的目的不是推翻党和政府,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迫使政府满足自身诉求。所以应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陕西农村群体性冲突事件是社会改革深化中各种复杂因素聚合的产物,是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阵痛,它包含着制度创新中社会矛盾合理释放的诸多因子。因而既具有危害社会稳定动摇基层政权的副功能,也可通过释放积聚的不满情绪,在新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社会系统中具有一定正面功能。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中国农民维权活动中迫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方法。它的发生向我们社会发出了及时纠偏的警告,我们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制度,那些地方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政府只有把社会矛盾压力转变为社会进步动力,才能推动社会前进发展。

三、转型期陕西农村重大群体性

事件预防处置策略分析 搞清楚了陕西农村近年来发生多起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需要我们从源头上预防和处置,这就需要构建农村重大群体性事件源头阻断机制。我们认同学界提出的所谓冲突源头阻断,是在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前,通过疏导积怨、缓和矛盾、化解冲突等方式,把重大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把冲突阻断在爆发之前。所谓冲突源头阻断机制,是指能够把冲突化解在萌芽状态、阻断在爆发之前的应急管理体系及其有效的运行机理。所谓群体性事件源头阻断,就是针对群体冲突事件形成的一系列因素链和促使事件形成的各要素及时进行果断干预,防止大规模冲突爆发,或者阻止冲突升级扩散[8]。笔者认为构建陕西农村重大群体性事件源头阻断机制应结合实际,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畅通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据笔者在新华网省市领导回复民众诉求栏目中看到,陕西农村农民的诉求占了相当一部分,但各地领导对农民诉求回复率并不高。我们觉得农民向各级领导写信反映自己愿望要求,是对政府的希望和信任。只有政府领导及时回应农民诉求,把反映的问题解决了农民也决不会没事找事。因此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门机构受理农民诉求,对农民的合理诉求一一回应.同时完善相关制度,为农民说话,给农民代言,在发挥农村人大代表作用的同时,需要改革民间社团管理制度,支持建立农民协会或者种养植业协会等民间社团,让其发挥利益聚合与表达功能,使农民自己有制度性代言人;在乡镇企业政府应引导工人组织工会表达农民工声音,解决劳资冲突问题;在基层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强化公共利益表达。运用政府邮箱、政务微博、QQ群、热线电话等多种现代化手段回应农民诉求。

(二)建设透明公正的基层民主机制

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是一些地方农村做事情做决策没有经过民主程序,领导干部暗箱操作,个别人决策,把农民蒙在鼓里。一旦事情败露,农民知晓了实情,自然极为气愤,导致群体性行动,要求真相。说到底还是一些地方的村民自治流于形式,基层民主没有落实。为此,需要切实完善村民选举制度,用法制来阻止惩罚村官选举过程中的一切违法行为。同时借鉴一些地方的有效做法,把村民代表大会做实,就是在村级组织的议政和行政之间建起一种民主制衡的机制,由村代会对执行机构(村委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违背民意、权力腐败等问题的发生。进一步可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做实,由它来监督和制约乡镇政府的决策和行政。只有在乡村两级建立起有效的制衡机制,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才能真正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才不至于流于形式,农村基层才能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三)构建重大经济项目监督检查机制

近年来,陕西对新农村建设投入了巨额资金,包括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未来10年陕西省还将投入1 000多亿元实施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279.2万人将告别地质灾害多发和极端贫困缺水的山区。这是陕西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减贫避灾实施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是大好事。但如何保证工程款的合理公开透明使用,这需要有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予以保障。省市县政府应该成立相应机构,对县乡镇和村上使用情况定期检查,进行工程审计,并公布结果。各村也应成立由农民代表组成的理事会,进行监督,确保国家的钱真正用在新农村建设上,农民自己的钱花得明白。

(四)完善社会矛盾冲突化解机制

要充分发挥县乡村组调解组织的作用,组织人员定期深入到村队户和社区对矛盾纠纷排查摸底,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对一些重大疑难的矛盾纠纷,要做好应急预案,牢牢掌握调处矛盾纠纷的主动权;要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常态化、规范化,确保各类社会矛盾发现得早、化解得好。基层政府党政主要领导要定期对重大不稳定问题排查进行研判,把大量社会矛盾及时排查出来,化解在基层。建立健全维稳信访调解工作新机制。建立大调解机制和大接访工作机制,综合调处矛盾纠纷,及时发现突发事件的早期征兆,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科学措施,防止危机扩大,防患于未然[9]。

(五)健全基层政府考核机制

必须推进深化基层政府治理创新,促进政府从全能型、多功能的政府向有限功能的政府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突出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九年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维护社会治安、推进合作医疗、村民自治等方面开展工作,重点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变领导为指导,变指示为示范,变命令为协调。要提高基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科学执政的能力,改变官僚作风,真正树立公仆意识。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同时要在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让农民知法守法。要全面建立领导干部综治维稳实绩考核档案,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把社会矛盾化解情况作为评价一个县区、一个部门政法维稳工作好坏的一项硬指标,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在年终考核中的比重。根据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状况进行奖惩。对因没有搞好社会矛盾化解引发不稳定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坚决予以“一票否决”,同时进行责任倒查。

(六)推进完善利益共享机制

社会转型期,由于农村利益主体的分化、利益冲突的加剧及表面化,再加上国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致使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健康运行。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完善利益共享机制。首先要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培育职业农民、专业农民,让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经营。对青年农民回乡创业,在财税、信贷政策上都应给予相应的支持;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使农业从粗放走向集约经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身”,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以此吸引村民关注村庄公共事务;更多地关注农村弱势群体,赋予其更平等的发展机会,让他们有尊严的生活,消除公共资源获取和使用过程中的特权现象,防止贫富进一步分化,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解决他们的就业、社会保障问题,提高土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各级政府要投入更多地农村民生项目,建设“全方位、多角度、高标准、广覆盖、可持续”的城乡民生保障体系,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9]。

(七)强化重大事件源头预防、预警、预控机制

要以“超前”意识,坚持“抓苗头、抓小事、抓初期”的原则,把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作为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着眼点。切实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进一步完善经常性走访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建立政务微博、QQ群等方式,着力搭建联系群众、体察民情的新平台,不断拓宽民情表达的新平台。及时了解群众各类诉求,及早排查认真分析各种社会纠纷发生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增强预控能力,减少群众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健全应急指挥系统,在冲突大规模爆发之前实行预控,平时负责预防工作,组织理论研究、协助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法律法规、组织宣传工作、干部培训工作、物资储备、提高技术水平等。一旦发现大规模冲突征兆,常设应急机构立即转为指挥中心,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迅速果断予以处置。

只要我们构建好处置转型期陕西农村群体性事件源头阻断机制,就能及早发现农村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民怨、民愤,就能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 薛辉,胡小宁.山阳县天竺山景区屡现——蹊跷的“度假山庄” [N].陕西农村报,20111027(A4).

[3] 谈春平,张长贵.杨凌干部疑私分土地承包款 村民怒烧村委会[EB/OL].[20120215].大秦网.http://xian.qq.com/a/20120215/000292.htm.

[4] 泾王军,王琦.一纸“拆迁通知”惹民怨[N].陕西农村报,20111014(A4).

[5] 白兆东.陕西再曝血铅村 凤县百余孩子血铅严重超标[EB/OL].[20111201].三秦网.http://www.sanqin.com/article483771.html.

[6] 于忠虎.地下挖煤致村庄地陷房屋开裂 彬县坡头庄村村民有家不能住[N].西安晚报,20111015(8).

[7] 杨莉芸.新型农村治理结构的重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4.

[8] 黄顺康.论构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源头阻断机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3):5256.

发电机组常见故障处置和预防 篇7

水电站发电机组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一:可借鉴我国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法对发电机组进行故障诊断。“望”和“闻”就是需要维修人员观察发电机组的外观和型号、使用年限、使用状况和需要维修的部位。甚至有些具有丰富维修经验的工作人员仅在观察发电机的使用状况后, 便能发现发电机组的故障所在。“问”就是维修技术人员根据发电机产生故障时的现象向发电运行和值班人员询问发电机组具体的运行状况、型号、保养状况及使用习惯等。而在与发电站工作人员交流时, 记下工作人员所描述的故障和出现故障的部位即是习惯上我们所说的“切”, 结合维修人员的经验制定正确的维修方法。经过“望、闻、问、切”四个步骤后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基本上都能确定下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

诊断方法二:仪器设备诊断法。仪器设备的改进和发展, 能准确地对发电机组出现的故障做出正确的诊断, 并能快捷准确分析出现故障的原因。其具体是指运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工具和仪器来诊断发电机组的方法, 如检测发电机组的结构构成、技术状态 (如间隙, 波形, 振动) 等。仪器设备诊断法在发电机组故障诊断和检测实现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水电站发电机组常见障碍的处理

发电机组中的供电系统、机械系统及其它控制系统发生故障, 都可能引起发电机产生常见故障组而无法工作。对于水电厂运行的特殊性,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些表面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故障, 因没有及时排除可能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水电站日常维护中必须注意日常设备零部件腐蚀的预防, 以避免引起损坏设备、水淹厂房的大事故的发生。本文现举二例水电厂发电机组常见障碍解决方案。

2.1 排水系统逆止阀损坏引起的安全事故

1) 详细描述

某机组的排水系统, 在平时的例修过程中, 有大量的积水排到排水廊道, 需要将这些积水排出。另外, 机组发动机部分部位出现过热现象, 需要检查其具体原因;这时的工作阀门需要落下来, 以便缓解盘车时轮叶转动的水阻力。但刚启动检修排水泵时, 有大量水从管路喷涌, 因没能正确得到漏水的具体位置, 导致抢救工作缓慢进行, 耽误了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 造成难以修补的损失。

2) 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 经过彻底的检查, 发现了问题所在:排水泵出口逆止阀出现了缺口。水泵的工作和逆止阀有很大的关系, 并且其起到了关键作用, 小小的一个缺口是因为长期的磨损、碰撞, 日积月累, 形成缺口, 导致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逆止阀的铁铸材料, 质地脆, 容易在撞击中损坏。

3) 解决方案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需要更换其他材质的逆止阀, 例如换成铸钢材料, 它能承受较大的水压力和撞击力。此外, 改变逆止阀的位置, 将其布置在排水泵与出口阀门中间, 方便随时检修, 快速处理故障。

2.2 真空破坏阀事故

1) 事故陈述

真空破坏阀对称布置在例如60MW的轴流转桨式机组顶盖的上面, 其主要功能是补充转轮室的空气, 避免在机组紧急停机时造成尾水管内真空过大引起的事故。案例陈述, 在机组运行时, 机组某方向的真空破坏阀出现问题:有大量的漏水现象, 导致顶盖水位大幅度抬升, 淹没顶盖设备, 机组没法正常运行。

2) 事故剖析

检查该真空破坏阀, 发现密闭环和阀体之间的连接部位螺丝出现脱离、断裂, 有些是以前修补过的部位, 这表明真空破坏阀早已出现问题。另外, 由于有断裂的部位, 所以当顶盖水压较大并超过了耐压值的时候, 会出现漏水现象。

3) 解决措施

更换真空破坏阀的材质, 选用更加坚固、耐用的材质, 例如铸钢结构;另外, 更换更加紧密合缝的螺栓。其他的补充措施, 如在螺母上增加固定的销钉, 进行加固焊接, 从根本上解决事故的发生。

3 构建发电机组水轮发电机组的状态监测, 有效预防故障的发生

众所周知, 水轮发电机组是水电站的重要组成设备之一。将发电机组出现故障的概率降到最低, 对机组的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水电站发电机组存在的常见故障, 发电站管理和技术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 预防发电机组常事故的发生。目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故障诊断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发电机组水轮发电机组的状态监测主要为基于实时监测系统和神经网络的故障智能诊断分析系统二种。

3.1 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为了提高发电机组实时运行状态的监控与障碍诊断的时效性、稳定性, 一般水电厂的机组采用立体化的跟踪处理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机组的瞬时状态, 对比实际状态, 为故障诊断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

其系统由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利用实时的测控网络系统, 将子系统串联起来, 从而达到将信号集中上传到主控系统中, 对信号总体管理, 从而达到对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状态智能预测分析的作用。状态监测系统功能构建如图1所示。

1) 振动监测系统具有实时数据采集、数据记录、趋势分析、事故追忆等功能;

2) 定子绝缘控制需要监测以下几方面:发电机定子绝缘、温升、冷却介质的温度与湿度等;

3) 以机组轴瓦为主体的轴承监测系统, 它的安全性主要由瓦温决定, 因此, 监测瓦温就显得十分重要;

4) 发电机工况监测系统的检测量包括定子电流、电压;厂用电电压以及定子、转子温升;励磁电流、电压;主变高压侧电流、电压等。

3.2 故障智能诊断系统

故障智能诊断系统是多种形式的知识和动态信息相结合的神经网络技术, 对机组状态做进一步的精确分析和诊断, 从而实现在线故障诊断。它主要依据机组监测各个子系统提供的检测数据, 将信号处理、特征分析等分析手段与基于专家经验推理相结合, 从而对机组状态做进一步的精确分析和诊断。系统由数据库、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等实现对机组系统的检测功能。智能地识别机组系统的运行状态, 快速的获取其信息症状。通过智能识别和动态信息跟踪, 利用理论推理和神经网络并行数值分析的方法, 可以实现智能化判断, 保证系统稳定有序,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系统总体构架如图2所示。

水电站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增加而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了, 而水电站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以及维修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而基于网络和人工智能的集成化故障诊断系统将替代人工直观的检查方法成为未来水电站发电机组常见故障诊断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任朝锋.工程机械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及故障检查[J].机械与电子, 2009, 27.

[2]李强, 周鹏, 张庆杰.小型水电站电气设备常见故障与排除[J].山东水利, 2010 (6) .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纠纷,处置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形势、学生特点的变化, 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截至2010年, 我国高校有近2000所, 在校学生人数达2500万。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宁波市, 共有全日制高校15所, 在校生为14.08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而与此同时, 高校个体或群体性事件频发, 特别是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生命、突发性大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并引发纠纷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 引起社会的关注。

当前, 高校校园人身伤害事故的数量和纠纷的复杂程度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及其产生的纠纷已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破坏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校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 需要创新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置机制, 否则, 学生伤害事故处置将始终难以摆脱纠纷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危害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损害社会稳定与发展。

当前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现状和特点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置, 是指高校对学生伤害事故及其纠纷的预防、预案、处理、总结过程的统称, 包括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置和纠纷处置两个方面。

1.事故的类型

一般来说, 按照引发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 事故的类型主要有:

(1) 突发性疾病致残或猝死事故。学生自身疾病一直是导致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几年在高校所有的学生伤害事故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但无先兆情况的学生猝死, 仍不时发生, 应引起重视。

(2) 刑事或治安案件导致学生受到的伤害事故, 指学生间或来自校外第三人实施的暴力事故, 典型的有学生间打架、群殴, 学生或校外人员在校园内对其他同学的犯罪行为导致伤亡的事故。

(3) 交通事故, 是指在校内外由于交通事故导致学生伤亡的事故。

(4) 自杀、自残等学生自我伤害事故, 指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或精神性疾病导致的学生采取极端手段伤害自己甚至结束自己生命的事故。最近的研究表明, 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 卫生部也报道, 每年有200万自杀未遂者接受医学治疗。[1]当下, 大学生自杀、自残等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 因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自杀、自残已占大学生非正常伤亡的首位, 值得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5) 其他意外伤害事故。包括:火灾事故, 一般发生在校内集中场所或学生宿舍, 一旦出现, 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学生伤害甚至死亡的后果;教学与生活设施陈旧、老化, 学校食堂卫生不达标, 实验室管理不当而发生的事故;运动伤害, 一般发生在文体课堂、学生生活区或在校内组织的对抗性较强的体育运动中;外出活动过程中的溺水等意外事故。

2.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特点

(1) 特定性。主要是指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主体特定 (在校大学生) 、地域范围特定 (通常发生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 或学校组织教学、实践活动的校外其他场所) 、时间特定 (在高校负有管理职责和义务的时间内发生的伤亡事故) 。

(2) 潜伏性。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背后大多存在一定的潜伏期。有的事故潜伏时间比较长, 而有的事故发生的征兆并不明显。

(3) 突发性和紧急性。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往往发生得非常突然, 很多事故在平时的正常教学和管理中很难预见。而一旦事故发生, 则表现出情况紧急, 高校必须紧急回应并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应急决策, 特别是学生自杀和暴力犯罪事件, 是目前高校遇到的越来越多的学生伤害事故案例, 其紧急性更是不言而喻。

(4) 迅速传播性。由于高校是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 且当前网络普及, 加之各类媒体对高校动态极为关注, 一旦高校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特别是学生死亡事故, 消息会迅速传播、扩大, 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容易产生高校的公共关系危机。

(5) 处理过程的复杂性。长期以来, 大多数家长认为, 不论大学生是否成年, 在校就读期间学校就应当对其履行监护和管理的义务, 只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人身伤害, 学校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在事故发生后不理会事故的原因和事实, 采取非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 如通过媒体报道或者采用威胁、恐吓等方式向校方施加压力, 使得学校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过程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处理问题的过程更加复杂, 且牵制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最终反而不利于事故的妥善及时解决, 重者还会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结分析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有利于提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对策, 为事故发生后或产生纠纷时进行有效处置提供决策参考。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诱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所以高校的稳定健康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向来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 新形势下的安全稳定形势不容乐观。

(1) 非法宗教组织进校园。非法宗教组织主要是用极端邪恶的手段来对抗现实社会, 这样的组织和团体威胁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 损害群体利益, 危害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有极大的危害性。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等学校社会化、市场化趋势明显, 各类宗教组织容易进入学校散发宗教宣传品, 传播宗教意识, 进行传教活动。与此同时, 一些境外非法宗教组织也趁机以研讨会、报告会、交流会等为名, 以传教渗透为实, 鼓动高校师生参加其活动, 如校园团契等进校园宣传活动, 鼓动大学生参与非法集会、游行罢课、绝食、制造破坏学校安全稳定事端等。

(2) 各类案件进校园。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其内心及行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再加之一些高校管理不严, 使得社会上许多不法分子把作案对象选择为大学生, 人身伤害等治安、刑事案件进校园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形势不容乐观。

(3) 特殊学生进校园。即特困生、特富生、心理特殊学生逐渐增多, 这些特殊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引发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 包括学生意外伤害甚至死亡的事故及各种校园突发事件频频发生, 学生伤害事故更加容易引发纠纷, 处理纠纷的过程也变得更加复杂。

2.学生家庭因素

家庭的一些潜在或显现的条件, 如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抚养方式以及家长的素质等对大学生的心理挫折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长辈们的溺爱和呵护导致了很多学生亲情观念淡漠, 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对于社会、家庭甚至自身的责任感不强。而当前很多家长只注重经济投入, 忽视对孩子的人格培养和心理疏导、教育, 家长与子女间缺乏沟通, 往往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差, 心理承受能力弱, 缺乏社会责任和对个人人生价值观的认识, 稍遇挫折就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 伤害他人或自己。

有一些特殊家庭如贫困、父母经常吵架、离异、单亲等, 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就养成任性、自私、偏激、冷酷等不良心理, 也是导致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在自杀和伤害他人的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 单亲和父母离异等家庭背景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大, 充分说明了家庭因素对现阶段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影响, 也值得引起整个社会的充分重视。

3.高校内部管理和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 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高校扩招使高校人数剧增, 而另一方面, 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不断深入带来的高校内部资源和条件发生变化, 各种内部关系更加复杂, 使得高校在发展、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差异化愈加明显。一些高校危机意识淡薄, 管理水平落后, 对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并没有充分重视, 处置过程非常被动。而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 其自身思维具有活跃性和片面性。同时, 我国传统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逐渐弱化的现实, 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社会公德和信仰缺失。高校内部管理的不足和大学生的突出问题成为引发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内在因素。当前, 普遍存在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1) 网络问题突出, 并由此带来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 网络游戏沉迷, 利用网络传播谣言、暴力等问题突出。21世纪互联网的应用飞速发展, 标志着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崭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开始, 这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面对无穷虚拟的网络世界, 感受到了极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和资讯, 但网络游戏的无序管理、网络传播的暴力和自杀、伤害他人等信息对大学生的暗示作用不可小觑。这些问题在近几年突出反应一些大学生将网络游戏中的矛盾带向现实, 引发打架斗殴等伤害事故;网络不良信息引导一些大学生自杀、暴力伤害他人等学生伤害事故的严重后果。值得重视的是, 如果学生伤害事故是由于网络问题引起的, 由于家长对网络技术了解、掌握的差异, 学校在处置该类学生伤害事故时往往更容易引起与家长之间的纠纷。

(2) 学生在校期间精神疾病问题突出。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 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 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30%左右, 并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3]在北京市高校学生的调查中, 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较之全国大学生为好, 但是仍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4]陕西省高校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UPI总平均分为14.01分, 其中21%的学生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26%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其余53%的学生存在着消极心理倾向;[5]在广州市某高校的调查中, 有13.66%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卫生问题, 26.18%的大学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6]这些数据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确是一个不得不加以重视的问题。如果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过于严重或没有加以有效控制, 就会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 进而有可能发展成为精神疾病, 导致伤害他人甚至自杀的事故发生。大学生的自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十分惨痛的创伤, 甚至严重干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并极可能带来一些纠纷。

(3)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突出。当前, 高校学生逐渐开始以“90后”学生为主, 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表现在有活力、有思想、敢冒险等方面, 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是无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以及在交际过程中不能甄别不良诱惑。如果处理不当, 就容易滑向消极一端, 甚至酿成悲剧。近年来, 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和情感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 也是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诱因之一, 同时事故一旦发生, 涉及的学生及家庭往往不只一方, 纠纷的处置过程更为复杂。

总之, 当前高校学生伤害事故, 其现状和特点相对复杂, 引发学生伤害事故的诱因有社会、家庭、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诸多因素, 在高校日常管理实践中, 要想完全消除高校学生伤害事故, 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 尽可能地减少事故, 将矛盾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 缓解、抑制, 减弱其负面效应, 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无论是预防还是处置学生伤害事故, 最有效的方法, 都是从源头上控制, 萌芽状态时抑制, 机制上落实, “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置”, 其效果就会完全不同。而高校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置方面办法不多, 且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事故预防和纠纷应对机制。因此, 有必要在事故的预防、处置程序的规范、制度的完善, 对现有学生伤害事故处置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摒弃各种弊端和不利因素, 运用公共危机管理及公共关系处理等先进公共管理理论改进处置方法, 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学生伤害事故的新问题和新特点。

公共管理理论

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置中的运用

笔者收集了大量在国内各高校发生的与高校管理各环节相关的典型纠纷案例进行分类研究, 发现当前高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及其与学生、教师、政府之间的关系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是学校的管理理念并没有完全跟上这些变化, 矛盾汇集起来导致了近几年来高校疲于应对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各类矛盾纠纷, 频频被诉或者败诉的现象有增无减。表明对高校的管理理念进行认真研究已经非常必要。在处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实践中, 或者因为高校学生伤害所引起的矛盾纠纷方面, 引入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公共关系等先进管理理论, 在事故的预防和纠纷的处理方面都大有裨益。

笔者通过与国外高校处理类似案例及其他行业处理伤亡事故的比较分析, 认为高校应引入或深化公共危机管理和公共关系理论预防和处置学生伤害事故。

1.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置中的应用

公共危机管理, 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 (包括高等学校) 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 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 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 从而使现存的公共危机得以解决, 造成的损失最小化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危机管理是现代高校管理所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将危机管理的概念引入到高校的管理之中, 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必不可少。[7]按照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和理论, 从总体上说, 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纠纷处置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即防—控—责原则、情—理—法原则和快—准—序原则。

根据奥古斯丁的理论, 危机管理分为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从危机中获利六个不同的阶段。笔者认为, 要使公共危机管理在处理高等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纠纷处置中的充分应用, 主要应以危机的预防和恢复、总结阶段入手。

(1) 预防、应急预案和方案的建立。这是危机的避免和准备阶段。罗伯特·吉尔曾说过, “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9]首先, 高校应该重视编制学生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置预案。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及纠纷预防与处置中, 高校科学编制学生伤害事故纠纷预防与处置预案, 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实际举措, 对于切实提高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编制学生伤害事故纠纷预防与处置预案应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预案内容涉及多个部门, 且处置结果难以预料, 各高校必须认真对待, 制定的预案应具有合法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预案从起草到实施都必须按照法律规范要求, 履行一定的程序, 以保证其合法性。预案编制前, 应由校级领导、保卫处、学工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预案编制小组, 特别要充分发挥专家系统的支持作用, 使之更有科学性。同时, 预案编制不仅是一个文件化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科学地对事件进行评价的过程。编制小组既要对预案内容进行合法合规性分析, 更要结合实际开展危险因素分析、处置事故纠纷的脆弱性分析、所能提供的资料全面分析, 还要做出事故纠纷处置的预期效果分析。处置预案形成初稿后, 需要广泛征求意见, 集思广益, 必要时开展针对性演练, 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当然,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及纠纷预防与处置预案还应包括危机应急专门机构的设立, 并派专人负责、管理。其次, 为了减少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高校应当切实制定方案对高校及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 这里包括校园硬件设施维护和日常安全管理义务。应当首先保证提供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这主要是督促高校平时加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工作, 及时消除校内消防、治安、交通等隐患, 以便更好地保护学生安全, 有效防范一部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高校负有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对学生进行管理和保护的义务, 以预防和消除各种可能造成学生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 高校还应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教育特点,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规章制度;高校的安全管理义务还包含对进行学生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 以及对学生伤害进行制止和救助等。进行安全教育的重点, 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 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 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教育学生平时应当服从学校管理、遵守学校规定, 主动避免和消除学生伤害事故。再次, 高校对校内商业机构及进校服务的其他组织也具有安全管理义务。大部分高校将后勤服务甚至管理工作不同形式地移交到社会商业机构进行市场化经营, 但后勤社会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高校虽然不直接从事或干预后勤服务与管理工作, 但并不意味着高校可以完全规避学生在后勤、生活中受到的各类伤害事故责任, 因此, 高校必须对社会化的后勤服务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进校服务的其他组织, 主要是指高校租用社会商业机构的设备、设施等进校服务, 比如某高校为开展校内活动租用某文化传播公司的舞台、音响等, 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这些服务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因此, 强调高校对社会化后勤如饮食、商业等组织的安全管理义务, 全面掌握学校安全工作状况, 督促后勤企业和商业机构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可以有效减少来自校内商业机构及其他组织对学生的伤害事故发生。最后, 高校应重点做好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当前, 由心理疾病引发的大学生自残、自杀的惨剧时有发生,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校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予以强调。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 都是学生自残、自杀的诱因。高校应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建立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值班制度、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度, 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班主任到院系、部门、学校的快速危机干预反应机制, 建立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学生心理问题快速危机干预通道。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摸排工作, 实行动态管理, 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 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当前, 大部分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 为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虽然学校并非治疗心理疾病的专业机构, 无法胜任治疗学生心理疾病的任务, 但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疾病进行预防和加强宣传工作, 则应属于高校的职责。

(2) 恢复和评价机制的完善。危机管理的最后阶段是总结经验教训, 从危机中获利。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及其纠纷处置完毕后, 学校要及时总结, 建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及纠纷的事后评估机制、事后恢复机制和事后总结机制。事后评估机制的作用是对处置完毕的学生伤害事故及纠纷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及解决效果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以完善高校对学生伤害事故及纠纷的预防和应对机制。事后恢复机制的作用是及时消除事故及纠纷对学校带来的损害和负面影响, 恢复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建立事后总结机制, 不仅仅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 更多地是为了通过总结, 改革自身不完善的学生伤害事故及纠纷预防和应对机制, 建立更完善、更具实际操作性的工作体系。高校要积极进行观念更新、体系创新, 促使学校的学生伤害事故及纠纷预防和应对机制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2.公共关系理论在处置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应用

公共关系, 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寻求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 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式, 同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高校通过及时有效的公共关系可向相关对象和公众传递有关事故的准确可靠的信息, 并可藉此传递救助信息, 使相关对象、家长和公众保持平稳情绪和心态, 从而为高校事故纠纷处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为事故纠纷处理提供更多的力量支持。[10]高校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纠纷中, 应注意巧妙、充分运用公共关系技巧, 建立客观、准确、及时的学生伤害事故信息发布机制。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特别是重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置中, 学校如果能充分重视并合理运用公共关系, 可以避免和化解谣言和误解, 平息媒体与公众的过度反应, 展示学校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强师生解决突发事件的信心, 为高校迅速、妥善解决学生伤害事故纠纷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高校对待学生伤害事故处置中的谣言, 最好的策略就是公开、透明, 及时向公众公开相关信息、事实、数据, 让公众进行判断, 谣言当然不攻自破。[11]从具体实践来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事故发生后, 高校应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和公安机关汇报情况, 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的支持。同时,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及时向受伤害学生家长表示关怀和歉意, 注重与对应学生或家长的沟通, 敢于承担责任, 合理考虑学生及家长的需求。

(2)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选派拥有新闻发言权的发言人负责接待好各类媒体记者, 规范信息发布渠道, 真诚、主动回答媒体的疑问, 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媒体的体谅和支持。

(3) 重视新传播渠道的有效运用, 如借助网络, 通过高校官方网站和论坛等及时发布动态、准确的信息, 及时纠正偏离事实真相的网络舆论。

(4) 高校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纠纷的过程中, 要合理运用心理战术, 迅速掌握学生或家长群体的心理状态, 突破其心理防线, 从而缓解矛盾。

综上所述, 面对当前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对高校日常管理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影响, 高校若能从公共管理视角出发,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 充分运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理论和公共关系理论, 无论在事故的预防和纠纷的处理方面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2]陈美松, 曾文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7.

[3]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4]樊富珉, 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4) .

[5]顾凡.陕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教育, 2006 (1) .

[6]刘兵.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M].华南预防科学, 2004 (1) .

[7]杨佳, 陈小林.新时期我国高校危机的特征分析及危机管理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1) .

[8]杨志稳.高校突发性学生伤亡事件的处理与反思[J].保山师专学报, 2005 (8) .

[9]R.T.Curr, ed.Handbook of Poli t i cal Conf li ct:Theori es and Reaseareh, Colli er&Macmi llan Publi sher CO.1981.

[10]黄牡丹.公共关系在高校危机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

预防处置 篇9

一、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 是科学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前提

对群体性事件如何理解和定性, 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如, “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或相近的群众或团体、组织, 在利益受损或不能满足时, 受人策动, 经过酝酿, 最终采取集会、游行、集体上访、集体围攻冲击党政机关、重点建设工程, 集体械斗甚至集体采取打、砸、抢、烧等方式, 以求解决问题, 并造成甚至引发某种治安后果的非法的集体活动。”[1]“群体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 由一定数量人参与并形成一定组织和目的的集体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 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的群体行为”[2];“所谓群体性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 参与人员较多, 以扩大事态、加剧冲突甚至实施暴力为手段, 以满足需要为目的, 扰乱、影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 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 由利益要求、观念主张相同或相近的群众形成群体, 聚众以非法的形式或手段来主张合法权益表达意愿的, 有较大社会危害性应依法妥善处置的事件”[4];这些都突出和强调了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和破坏性。

我们认为, 群体性事件的构成, 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其一, 参与的主体必须是群体;其二, 实施表达严重不满或共同利益诉求的抗议活动;其三, 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据此, 群体性事件应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利益诉求相同或相近的群众, 在不确定诱因引发下的不确定时间, 突然实施的公开干扰社会公共生活秩序, 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集群行为。

现阶段, 中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从根本上讲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我们应该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即使是有人组织的群体性事件, 只可对背后的组织者给予法律制裁, 而不能对广大群众采取强制性手段[5]。

二、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是科学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

1. 群体参与性。

一般来说,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 社会成员可以分为事件的“参与者”、“反对者”和“旁观者” (“非直接利益者”) 。目前发生的一些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非直接利益者”广泛参与, 笼统地把矛头指向地方党政机关, 借机宣泄对社会的不满和心中的不平。2005年6月的安徽池州事件, 就是由一场小小的民间冲突演变成有上万人参与的焚烧警车、哄抢商场的严重群体性事件。

2. 突发性。

近年来, 国内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起因微小简单, 但发生突然, 规模迅速扩大, 在数小时内引起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突然参与。2004年10月的重庆万州事件, 就是因某水果批发市场的临时工与一名进城务工人员发生纠纷, 突然演变成一起上千人参与、冲击当地政府、打砸办公楼、哄抢物品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3. 对抗性和破坏性。

在群众共同的心理情绪基础上, 群体性事件的参加者越来越多地采取各种极端或违法行为发泄不满情绪, 行为方式日趋激烈, 动辄围攻冲击基层党政机关、阻断交通, 甚至发生破坏公共设施、打砸基层政府的极端破坏行为, 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就是例证。

4. 失控性。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 参与者之间通过暗示和模仿, 情绪互相感染, 非理性因素逐渐增长, 导致行为无法预测和控制, 大大超越了引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衷。2005年4月浙江东阳画水镇群体性事件, 村民一方的目的在于解决污染问题, 但事态的发展导致冲突双方多人受伤、数十辆汽车被毁坏, 最终八名村民被判刑。

三、深刻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是科学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础

1. 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基础性根源。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会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 导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不断趋于多元化, 受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 容易诱发许多社会问题, 甚至会引发某些集群不规则行为, 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6]。

2. 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政治因素。

当前, 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 调研不够细致, 论证不够充分,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合法利益;有的地方执行政策不够到位, 群众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少数干部工作不踏实, 脱离群众, 腐化变质, 导致干群矛盾激化, 化解、处置不当, 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3. 民主意识与政治参与能力之间的矛盾, 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文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 参政愿望越来越强烈, 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 法制观念淡薄, 造成了高涨的民主参政意识与较低的参政能力间的反差。一些群众错误地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政府造成压力, 大闹大解决, 小闹小解决, 不闹不解决, 使本来能通过正常的信访、法律程序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群体性事件。

4. 利益诉求渠道淤塞或缺失, 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性原因。

表面上看, 中国群众的利益表达途径很多, 但对弱势群体而言, 合理诉求的表达、反馈渠道不畅, 长期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有效回应, 以致矛盾持续累积, 最终酿成冲突和对抗[7]。甘肃陇南“11·17”事件, 如果有关领导能及时出面对话协商、解释疏导, 事态的演变可能会是另一结果。

5. 社会矛盾调解手段单一, 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机制性因素。

群体事件频发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是一些基层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 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不是积极主动地帮助解决, 而是能推则推, 能避则避, 以至矛盾越积越深, 处理难度越来越大;一些部门在遇到群体性事件时往往以强制性手段解决问题, 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使矛盾进一步尖锐, 事态进一步扩大。

四、正确制定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 是科学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保证

1.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8]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减少和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 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 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深入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准确掌握社情民意上, 密切关注企业破产倒闭、职工下岗失业、农民工返乡、群众生活困难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 及时掌握群众的意见和诉求, 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9]。

3.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信访部门应强化职能, 多层次、多渠道地开辟领导联系群众的途径, 建立领导与群众定期协商对话制度, 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 通过有效的信访工作, 把矛盾化解在上访阶段;依法管理群众的游行等诉求行为, 把群体性活动纳入法制化管理, 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4. 提高政策预见性, 主动协调各方利益。

在制定各项政策时, 充分考虑社会效果, 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情绪, 认真分析具体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让群众通过政策的执行, 感受到党政机关的关爱、温暖。把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考虑得更严重一些, 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谋划工作, 带着强烈的紧迫感部署推进工作, 就一定能遏制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5.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处理群体性事件协调机制。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矛盾纠纷能否得到有效化解, 关键在基层。要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培训, 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化解群体性矛盾的作用, 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素质;要建立处理群体性矛盾的协调机制,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 按照职责共同参与预防和处置工作, 努力确保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

6.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

在普法宣传工作中, 应将重点放在守法和用法上, 教育公民不仅要模范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 而且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各有关职能部门、基层组织要密切配合, 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形式, 到热点问题比较多、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地区和单位, 向群众宣传有关法律, 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严防一时冲动造成不良后果。

摘要:近年来, 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特征和成因, 制定正确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 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预防,策略,处置

参考文献

[1]岳阳.论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时代经贸, 2007, (85) .

[2]陈晋胜, 张涛.群体性事件经济成因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 2004, (1) .

[3]冯林.浅析当前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及预防处置对策[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2) .

[4]王战军.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J].政法学刊, 2006, (5) .

[5]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G]//毛泽东选集:第7卷.

[6]岳华东.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 (5) .

[7]张桂林.透视群体性事件中的民意沟通缺失现象[J].半月谈, 2008, (23) .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预防处置 篇10

关键词:船舶失控,应急处置,预防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间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船舶运输作为贸易运输的一种大宗模式,得到长足的发展。作为国际贸易运输黄金水道的长江航道,船流密度大,航道弯曲、水文条件恶劣,航行船舶容易因人为或设备故障因素引发失控,给水上交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2010年长江南通段,船舶机器故障及失控占总险情数的12.43%,受恶劣气候影响,这一数据2011年上半年更达到惊人的29.3%。精确分析船舶失控原因,并如何在突发性故障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显得极其重要。

1长江航道船舶容易失控的原因分析

1.1 外在交通环境复杂

外在复杂的交通环境虽不是导致船舶失控的直接原因,但它却是诱发船舶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

①长江航道蜿蜒曲折,分支水道众多,航道环境复杂,同时船流密度大,每天往返船舶达数千之众,船舶交汇、追越情况频繁,加上一些小型船舶违规航行,随意调头转向、长时间占用主航道行驶等,为有效避让,一些船舶不得已频繁用车、用舵,导致船舶超负荷运作导致出现异常情况。

②长江水文条件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水位低,船舶航行中富余水深偏小,使得船舶航行阻力增大;船尾伴流增强,船体振动变大,设备损伤加剧,引发异常情况。

1.2 船舶内在设备故障

船舶设备故障是导致船舶失控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每年长江内船舶失控因其本身设备故障导致的占总失控船的90%以上,设备故障引发失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船舶电力系统故障

船舶电力系统是船舶的原动力,当船舶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全船失电时,船舶主机会因主机滑油泵、淡水冷却泵停止运行,滑油、淡水压力下降,主机安保系统自动开启保护而停车,使船舶失去动力,舵机系统也因而停止运行,船舶失去操纵性进而失控。

②船舶主推进系统故障

主推进系统即主柴油机系统,它是船舶的心脏。航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气控元件因年久失修老化,在频繁操控过程中骤然失效,使主机失去操控;主机燃机因活塞磨损导致压力不足或者柴油雾化不够,从而无法点火启动等。

③船舶舵机系统故障

舵机系统是航行船舶的方向盘。舵机系统故障主要有:控制系统故障,驾驶室指令不能及时被舵机执行;液压控制阀卡死,舵机不能转动;舵机系统液压油泄漏,舵机动作不灵活。

1.3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导致长江内船舶失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①近年来由于航运企业发展过快,放松对船员的培训,导致部分船舶设备无法得到高质量的保养和维护;部分船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急反应能力不足。

②由于进江海轮数量急剧增加,引航人员相对不足,为平衡供求关系,部分引航机构放松对引航员培训,导致部分人员业务水平退化,或过度分派引航员任务,使得引航员疲劳作业;部分引航员为尽快完成工作,频繁用车、用舵,甚至长时间使用快车,使船舶超出承载负荷。

2长江航道船舶失控的应急处置

长江内船舶失控对航道影响巨大,所以在船舶失控后合理的处置显得非常必要,处理得当,就可避免事故发生,处理不当,会导致事故发生。

2.1 船舶自身采取措施

①船舶失控后应第一时间向当地海事部门报告。

②船舶失控后应速按规定悬点信号、灯号、并使用声号、VHF等一切手段警告附近船舶,同时保持正常了望。

③尽可能把船舶引向上风上流的安全水域,以延缓船舶被风流压向危险区域,从而争取应急时间。

④根据船舶态势决定用锚。若时间、条件允许,应淌航或拖锚至宽敞无险地点锚泊,如情况紧急则应抛双锚行动。

2.2 海事部门采取措施

①立即通过VHF发布船舶失控信息,并将失控船舶设置特殊标志,可能情况下指定专人对其进行重点监视。

②快速就近组织海巡艇到失控船舶附近进行通航秩序的维护和疏导,必要时开展交通组织,实行单向通航。

③根据船方需求有效组织拖轮到现场实施救援,情况紧急时直接组织拖轮等救援力量前往救助。

④根据船舶基本情况(如:船长、吃水等)合理安排合适水域供失控船锚泊、检修,并视情况组织海巡艇维护失控船至安全水域。

⑤在船舶故障修复开航后,应组织安检人员进行开行前检查,并将该船失控信息流转沿途海事部门,对该船进行重点监视。

3长江航道船舶失控的预防措施

3.1 海轮进江或开航船舶采取的措施

①海轮进江后因交通环境恶化、船舶吃水增加影响,应尽可能换用轻质燃油。轻质柴油具备以下优点:热量值更大,更易雾化,使得船舶动力增大,可操作性增强;能够充分燃烧,更少结炭,减少对船舶气缸、阀门及控制元件的磨损;含水量更少,减少对设备的腐蚀等。

②海轮在进江或开航后在重点时段航行或者通过复杂航段时,船长、轮机长应亲自上岗。有利于:江面突发情况的合理避让,船舶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置;在引航员不慎发出不合理指令时,船长能及时予以更正。

③海轮进江或开航后应及时根据气象、水文、交通环境等情况调整船速,使用安全航速。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6条规定:安全航速是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都应使用的一种航速。使用安全航速有利于:随时采取适当和有效的行动以避免碰撞;在与当时环境和情况相适应的距离以内把船停住。

④海轮在进江前或开航后应加强船舶设备检查,重点检查:主辅操舵系统和应急舵是否都能正常工作;各应急阀门是否有效;各管系是否泄漏特别是供油管系;备用发电机能否顺利启动和并网运行等等。

⑤对于经常进出长江的船舶,船长除按国家规定完成公司组织的演习外,还应定期组织船员进行船舶失电、主机停车、舵机失灵等演练,并对可能导致各种故障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便在船舶失控时,各人员不慌不乱,有序采取应对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船体,并快速恢复船舶的操纵性能。

3.2 船公司或引航机构采取的措施

各航运公司和引航机构应强化人员培训,提高船员和引航员自身素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船舶失控。

①各航运公司和引航机构应定期加强对船员或引航员理论知识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筑牢船员的理论知识体系。

②各航运公司应制定船舶应急演习计划,并督促船员定期开展应急演习,特别是在船舶有高级船员变换后。

③引航机构应培养引航员良好的操船习惯。引航员在到船之后,应主动了解船舶的操纵性能,包括转舵能力和主机的启动、倒车的能力。对操纵性能较差的老旧船舶,引航员在实际操纵过程中一定要谨慎指引,减少不必要的用车。

3.3 海事部门采取的措施

海事部门应强化失控船舶安全监管,督促船舶落实船舶安全检查,从而达到预防船舶失控的效果。

①对于停航、修理时间超过15天的船舶,办理出港手续时应要求提供厂方或船方的主、辅、舵机效用试验结果。

②对于申请进江国际航行船舶中客船(旅游船)、散化船、液化气船、废钢船及船龄超过15年以上的其他船舶,要严格执行国际航行船舶进江前安全技术状况申报制度。

③将12个月内在长江失控2次以上的船舶纳入重点监管船舶范围,到港后加强检查,对于12个月内在长江失控3次以上的船舶应禁止进江。

4结束语

船舶失控险情的应急处置和预防预控,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船舶防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失控险情对策的研究,全面落实预防预控措施,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有效遏制船舶失控险情的发生,从而,全面提升海事管理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航运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J].Internationalsafety management code).

[2]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J].(convention on the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1972)

预防处置 篇11

结合对应急工作实际的思考,笔者认为:在“两个体系”建设的方法上要坚持结构性调整,将目前的政府和企业的各自为政转变为协调统一的整体;要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与传统应急技术相结合,积极利用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应急技术水平;要把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平台建设作为应急工作的重要支撑;要把应急资源合理配置,区域应急资源综合共享,实现应急资源的优化利用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

总的来说,就是需要妥善处理好应急工作体制机制、预案建设、管理方式、支撑体系、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十大关系”。

在应急机制方面,要解决好常态与非常态,预防预警与应对处置的关系,实现应急工作关口前移 。要协调处理好常态与非常态的关系。这二者是 此消彼长的关系正常情况多了,非正常现象就会减少。如果企业生产正常平稳,非正常的事故或故障就会减少或杜绝,否则就相反。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明白,但始终都没有很好对待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需要从突发事件发生的规律上来认识。由于突发事件存在偶然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从而使一些只顾眼前、急功近利的人,抱着碰运气的心理来对待非常态,这是当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很多单位多年来也认真进行应急准备,但由于一直没有发生突发事件,从而容易引起思想上的麻痹,最终也会影响这些单位对应急工作的态度。俗话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是对应急工作平战结合的很好诠释,只有平时加强应急处置的培训和演练,才能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正确熟练地进行处置,从而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平时下的功夫,在战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应用和检验。

常态与非常态还表现为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常态下的工作相对简单,而非常态下的工作的相对复杂。常态是日常工作的积累,非常态是对积累的运用和发挥,需要更科学、更细致、更全面地去对待。

要协调处理好预防预警与应对处置的关系。预防预警和应对处置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是应急工作的不同阶段。预防和预警相当于应急工作的前期,或者说是应急工作的基础, 而应对处置则是应急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因果关系。

预防为应对处置提供准备,预警是应对处置的前兆和开始。实际上,预防、预警是应急工作的向前延伸,将应急工作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应对转移。

预防和预警是应对处置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如果预防和预警工作到位并发挥作用, 相当多的突发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或是在萌芽状态就会被发现和解决,由此而减少了后期应对处置的工作量,也减轻了后期应对处置的难度。而后期的应对处置也是对前期预防和预警工作的检验,如果预防和预警工作做得好,应对处置就会比较顺利和成功。

现在为什么有些突发事件应对不理想,其根源就是预防和预警工作不到位或是缺失, 导致没有思想准备,匆忙应对,处置失当,最后造成重大损失,产生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预防预警体系是“两个体系”建设的基础。

要解决好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和应急设施方面的统筹和资源共享要协调处理好政府应急力量与企业应急队伍的关系。目前应急抢险力量的主体是政府专业队伍、军队和武警等。这些队伍善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企业专业抢险队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完全也可以作为一种动员力量,去承担各种应急任务。特别是一些涉及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抢险,企业抢险队伍往往有着专业的应急抢险设备和装备,抢险效率会更高。有时由于抢险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欠缺,会造成无谓的损失。例如汶川地

震和玉树地震抢险,有些力量赤手空拳没有专业设备,干着急无从下手。还有前不久四川道孚草原火灾,有的抢险力量没有防护设备就去灭火结果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建议各级政府要很好地调查本区域各种抢险队伍的情况,统筹协调区域内的应急抢险队伍。对于生产方面的突发事件,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专用设备的企业抢险队伍可参加第一线的抢险,政府的队伍作为二线支持,军队作为第三线负责社会治安和一般性抢险辅助工作。在这里,政府的作用是协调组织专业和非专业应急队伍的协同演练,提高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要协调处理好应急物资企业化与社会统筹共享的关系 目前国内各行业的应急资源储备,基本是以各单位自我封闭式管理的方式运行,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缺乏全面的协作和联动。从企业层面看,因为突发事件存在不可预见性,企业到底应该储存哪些应急物资,储备多少应急资源,这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应急工作多年的难题。如果应急物资储存很多,长期不用,会造成资产闲置和浪费,而且很多应急物资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每年因为失效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如果应急物资储存少了,一旦发生规模较大的突发事件,储备的应急物资又不能满足应对需要,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化。另外,有些应急物资价格昂贵,但使用率很低,如果只依靠每个企业自己储存配备确实存在很大困难。从社会应急的成本来看,同一地区不同企业各自独立封闭式的应急物资储备,会导致大量的应急物资重复配置,形成巨大浪费,而有些关键的应急资源有时还往往不能配备到位,会影响或制约着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实际上,同区域不同企业的应急资源需求具有很大的互补性,需要当地政府统一进行区域规划和统筹协调,实现应急资源区域共享机制,这样既可以满足应急资源的使用,还可以节省每个具体单位的经济负担。

建议政府对本区域应急资源实行统一调配和资源共享。哪个单位发生事件,由政府统一协调,通知相关单位提供物资和资源,事后由发生事件单位负责出资补齐在事件中消耗和损失的应急资源,这样可以实现区域应急资源共享,提高应急能力,还可以实现资源节约型发展。也可以在应急工作基础较好的企业,尤其是同行业的大型企业之间和同区域的相类似企业之间,开展企业联合储备应急物资的尝试,完善储备机制、调配机制和补偿机制,提高整个区域直至整个社会的联合应急能力。

nlc202309030842

要协调处理好预防应对普通灾害和重大灾害的关系 目前,国家关于防灾的标准规范是按照应对一般和较大级灾害来设计的,如果发生重大和巨大灾害,按照目前标准规范规定的设备设施和应急手段是很难满足要求的。因为发生重大灾害的几率很小,发生巨灾的几率更小,所以,如果每个企业不计成本都按预防重大灾害来设防,经济上难以承受,也会造成很大的资源闲置或浪费。但是,由于生产社会化的集中程度升高,巨灾形成的后果往往难以承受,因此政府、企业还必须慎重考虑巨灾防范的问题。

为加强应对巨灾能力,需要重点加强统筹协调,建立起更大范畴的联合应急机制, 提高联合应对能力。比如,目前一些沿海地区开发建设了许多大型油品储罐区,每个区域中都有多个企业各自建设的罐区,每个企业的罐区建设预防一般或较大事故的污染防控设施还是可行的。但如果要求这个区域内每个企业的罐区都建设预防重大或特大污染事故的防控设施,显然是不现实,原因有:土地资源有限,会给每个企业带来十分沉重的经济负担,会造成资源浪费。建议可在区域内统筹建设一个巨灾污染防控设施,由本区域各企业共同出资建设,政府安排一个运营单位对这个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运营维护, 包括建立应急启动和灾后恢复等工作机制,让其在区域内充分发挥作用。这样既解决了满足应对巨灾的防控要求, 也为所在区域的单位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面,要加强预案的演练,切实发挥预案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指导作用

要协调处理好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与桌面模拟演练的关系,应急预案只有通过实际演练才能检验其针对性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指导作用科学性。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包括实战演练和桌面演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实战演练的一般对象是具体的处置措施;而桌面演练多半是协调、配合和指挥等内容。

应急处置的实战演练成本很高,特别是一些危险化学品因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实战演练风险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弄假成真,造成严重的后果。很多企业虽然按照国家要求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是由于一些生产高度专业化与工艺比较复杂等原因,使得组织实战演练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从而导致部分预案一直没有实战演练过,也无法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随着三维动画模拟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模拟仿真技术可以非常真实地模拟比较危险的事件实际场景,为真实展现事发现场提供了可替代的方法。再加上模拟动画技术还可以很好地能够实现交互式的交流和操作,因此可以成为很好的模拟演练系统,让相关部门人员都可以相对方便地直接参与,逼真地感受到突发事件的气氛,从而通过模拟操作完成各自的应急工作训练。桌面模拟演练系统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应急决策指挥方面的各种问题。

建议今后应急演练以实战演练和桌面模拟演练相互结合,比如:生产现场的初期应急处置以实战演练为主,事发后的应急协调指挥决策等环节以桌面模拟演练为主;实现上下结合,互为补充。

在应急管理方式方面,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应急工作水平 要协调处理好传统型应急与现代型应急的关系。传统型应急与现代型应急主要体现在应急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传统型应急主要依靠经验,对指挥和操作人员的个人能力要求很高; 现代型应急更多依靠科学技术的应用,为指挥决策提供更多的辅助支持,对应急处置提供更好的技术装备。比如,采用直升机或无人机到事发现场采集现场资料;利用事件预测模型,预测事态发展趋势;利用事发区域的地理信息技术了解事发区域敏感目标情况,从而利于及时转移事发地的周边居民或设置警戒线;利用应急资源的地理信息系统查询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和应急运输机构的分布,从而优化调动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的方案;应用通信卫星技术实现上级指挥部可以观看事发现场的图像并且与现场指挥部实行视频会商和交流等。总之,就是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相关成果,将其不断应用到应急工作中,以推动和促进传统型应急向现代型应急的转变。

部分单位受经济技术条件制约,在一定时间内,其传统型应急还不能完全转化为现代型应急手段。因此,只有不断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到应急工作之中,才可能不断推动传统应急向现代型应急发展,使应急工作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应急支撑体系建设方面,要拓宽思路,积极应用新技术,为应急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要协调处理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应急平台建设的关系。应急管理体系是应急工作的基础,而应急平台是应急管体系的展现方式,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应急管理体系为应急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展示内容,应急平台通过展示, 可以及时发现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应急平台所展示的内容有赖于应急管理体系强有力的具体支持和保障,应急平台又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发展所做的大量工作成果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为应急工作服务。应急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纸面上,只有平面的效果;而应急平台将应急管理体系的内容转变成直观的影像和图像,产生了立体的效果,展示起来更生动。

随着各级政府应急平台的不断完善和丰富,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各部门、各行业的应急平台能够实现上下贯通,形成运行流畅、资源丰富、功能强大的应急工作承载体。十二五期间,要把应急平台建设作为应急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和提升,充分发挥其应急管理支持、资源支持、信息支持、专家支持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为应急管理和应急决策支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要协调处理好常规通信与应急通信的关系。常规通信和应急通信的关系是互为补充的。日常通信满足大容量的平时通讯需要,应急通信满足因灾害导致常规通信中断、常规通信没有覆盖的边远地区、突发事件造成常规通信受阻等情况下的通讯需求。

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项工作是用最快速度把事发现场情况向上级部门报告,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常常会造成常规通信设施损毁或者由于海量信息都要在很短时间内发送,从而造成链路拥堵,这时需要考虑采用应急通信措施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另外,应急通信手段也可以满足在部分常规通信不能覆盖的区域承担起常规通信任务, 特别是一些地处边远和人烟稀少的地区,往往缺乏常规通信条件,这样可以通过应急通信手段来满足这些地区的日常工作需要。

目前已经得到成功应用的卫星通信设施,既可以实现现场视频的传输需要,还能实现声音通话的需要,而且能提供图文传真和电子邮件传输。卫星通信的另外一个突出优势是基本不受天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实现全区域、全天候的通信。突发事件发生时, 一旦常规通信系统瘫痪,则立即启用卫星通信系统,即可切实发挥其在应急情况下的重要保障作用。

在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方面,要掌握先机,主动及时披露信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协调处理好突发事件信息披露与社会媒体炒作的关系,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突发事件往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因此社会高度关注。如果事发单位自己不主动及时地披露事件的详细信息,社会媒体就会主观猜测,以讹传讹,进而出现恶意炒作,甚至完全背离了事件的真实面目,给事发单位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坚持“速报现象,慎报原因”的原则,主动披露信息,媒体就可能失去对该事件炒作的兴趣。因此,要确保信息公开,将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进行及时、客观、全面的报道,以满足社会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

要实现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向对外披露信息,还需要建立完备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机制,必须提高事发单位内部各级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突发事件信息披露方面,还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事件报道控制在公开透明和正面宣传为主的范围之内,以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白智勇 中国石油天然气石油公司彭 力 中国石油天然气石油公司)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置 篇12

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

1.1 重视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来源于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由于成分复杂, 所含动植物蛋白、鞣质、色素、挥发油等极易引起变态反应;药物本身在生产或储存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新的杂质;临床不合理配伍、配制操作过程中污染等因素都可诱发中药注射剂的风险。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类型有:皮肤及附件损害:皮肤瘙痒, 红肿, 荨麻疹, 水疱, 皮疹等;药物热:高热等;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 呼吸困难, 大汗淋漓, 意识不清, 昏迷等;消化系统:腹痛, 腹泻, 恶心, 呕吐, 肝功能损伤等;循环系统:胸闷, 心悸, 心率血压异常, 心纹痛等;还有血液, 神经, 呼吸等系统的损害。

1.2 熟悉掌握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 对症用药

我院常用的中药注射剂有:清热解毒、抗菌类, 有喜炎平注射液;补益类、有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护肝类:甘利欣注射液;抗肿瘤类:有艾迪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心血管类: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银杏达莫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曲克芦丁注射液等。

1.3 严格遵循《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1]

1.3.1 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 不选用注射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1.3.2 辨证施药, 严格掌握功能主治

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 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辨证施治”自占以来就是用药安全的前提, 每种药物都有其适应证, 只有“辨证”才能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良好的疗效, 并且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受中医辨证论治的制约, 有的药品说明书没有写明这点, 或者写明了被忽略, 使用时只针对病不兼颐证 (如寒证、热证) , 寒证误用寒药、热证误用热药时有发生, 导致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病情更加严重, 甚至危及生命。

1.3.3 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

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如:康莱特注射液要求首次使用应缓慢滴注, 开始10min滴速应为20滴/分钟, 20min后可持续增加, 30min后可控制在40~60滴/分钟。艾迪注射液首次用药, 给药速度开始15滴/分, 30min后如无不良反应, 给药速度控制50滴/分。

1.3.4 严禁混合配伍, 谨慎联合用药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 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配伍前一定要遵照药品说明书规定溶剂稀释, 尽可能不要与其他药物配伍, 单独静滴, 在同一输液器中使用做到西药注射剂滴完用溶媒冲洗后再滴中药注射剂。有文献报道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 可引起患者头昏、头痛、呕吐等ADR, 严重的会引起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2]。

1.3.5 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 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询问过敏史、加强观察对于首次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的患者, 医师护士要做到详细询问、密切观察, 特别是输液开始后30min内, 防止严重ADR发生。有对5种中药注射液199例ADR分析报道[3], ADR发生在第一次用药者占71.86%, 60.80%的ADR发生在静脉滴注30min内, 提示在第一次用药30min以内应注意ADR的发生。

1.3.6 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加强监测。

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间隔时间长的患者更要慎重。

1.3.7 加强用药监护

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做到“三查七对”, 认真核对病历, 查对药物名称、剂量、溶媒、用药方法和时间等;使用前应对药品进行检查, 如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有异物、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时则不能使用。用药过程中, 加强重点患者的巡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发现异常, 立即停药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救治患者。使用过程要求友好提醒患者或家属, 有异常反应要及时与医护人员报告, 对症处理, 并备好相应的抢救药物。

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处置

2.1 急救方法

当发生中药注射制剂输液不良反应时, 应立即停止原药液输入, 并报告值班医师采取措施积极配合救治。对发冷、寒战、发热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及皮肤瘙痒、荨麻疹患者分别给予异丙嗪和地塞米松, 低流量吸氧, 观察。对呕吐、腹痛患者停用原药, 并对症治疗使用解痉止吐药, 补充液体, 平躺观察。对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患者给予静脉点滴氨茶碱。静脉炎患者立即用33%硫酸镁湿敷, 或者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一日2次。

2.2 心理护理

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 患者和家属缺乏心理准备, 表现为恐惧紧张, 此时医护人员应安慰、鼓励患者, 多与家属沟通, 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采取救治的措施,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使患者放松心情配合治疗。

2.3 健康教育

医师应在门诊病历上详细记录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史和治疗措施, 同时告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的具体名称, 每次看病时医师可以通过门诊病历和患者自己的叙述, 可以清楚地了解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史, 治疗中避免使用造成过敏的药物及可疑药;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过敏原, 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鼓励患者多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置, 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置。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置应从多方面的考虑。结论 医院应重视并做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置, 同时规范医护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预防及处置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S].卫医政发 (2008) 71号.

[2]韩夏.109例药物过敏性休克综合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 19 (4) :250-251.

上一篇:学生影响公众下一篇:江村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