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化处置利用处置

2024-10-06

资源化处置利用处置(精选10篇)

资源化处置利用处置 篇1

摘要:现代工业排放了大量的CO2, 为了缓解CO2造成的温室效应, 对CO2进行捕获并进行处置是减少CO2排放量的一个有效可行的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CO2的盐岩处置和海洋处置及在采油和采天然气中的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二氧化碳,盐岩处置,海洋处置,资源化利用

减少CO2向大气排放的一个主要的方法是将其与大气隔离, 当前已有一些方案用于长期储存所捕获的人类来源的CO2, 包括:储存于地质构造 (如油、气田, 煤层和地下盐水层) 、将CO2注入深海、将CO2转化为其它热动力学稳定的矿物或重碳酸根盐卤水等[1,2]。近20年, 国际上已开始对CO2的地下处置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 研究的内容包括了CO2地下处置的基本概念、处置的方式、处置的容量、处置的安全性以及在法律、经济、社会、技术方面的障碍。

1 盐岩CO2处置

按CO2处置所在的地质介质来分, CO2地下处置的方法主要有: (1) 高孔隙率和高渗透性的含水层; (2) 废弃或仍在使用的油气田[3]; (3) 深部含瓦斯煤层, 提高煤层中天然气的采集率 (EC-MB) ; (4) 天然或人造的地下洞穴; (5) 以固体CO2水合物的形式储存在海洋底部[4]。在目前的研究中, 对其中前3种处置方式研究得较多, 对第4种处置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利用地下洞穴处置/储存CO2的研究相对较少, 最理想的天然或人造地下洞穴是盐岩溶腔。由于盐岩CO2处置与盐岩能源 (石油、天然气) 储存面临类似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1.1 盐岩CO2处置概况

近10年来, 对地下盐岩溶腔作为处置库封存后的THMC性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SMRI自1996年开始将这个问题作为其核心研究项目, 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并得到了美国能源部的资助[5], 盐岩CO2处置封存作为下一个对盐岩溶腔的重要的利用也是其中之一。加拿大地质研究院以Alberta的Lotsberg层状盐岩层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该处层状盐岩的基本力学特性、实施CO2地质处置的地质条件、可行性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基础研究。

1.2 盐岩CO2处置优点

国外研究表明, 相对于其他地下CO2处置方法, 盐穴处置CO2的优点有: (1) 造腔的卤水具有经济价值; (2) 盐岩具有低渗透性, 并且盐岩周围的岩石也会在相当范围内被成晶体的盐填充孔隙, 只有井筒和顶板出现裂缝才会成为CO2泄漏的通道; (3) 盐岩具有损伤恢复和自愈合功能; (4) 相对其他CO2地下处置方式, 盐穴中的CO2具有更集中的特点; (5) CO2的注入和排放率不受地下孔隙介质的影响, 仅与盐穴管道输送系统的能力有关; (6) 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地下盐穴中的CO2进行快速的评价, 并且能够在未来提取高纯度的CO2进行利用; (7) 即使发生泄漏, 大部分CO2也会留存在地质介质中, 而不会突然进入大气层; (8) 近50年来盐穴地下能源 (石油、天然气) 储存库的研究为盐穴CO2处置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基础和工程经验。

2 CO2的海洋封存

2.1 CO2的海洋封存

海洋所固定的碳约为大气中的50倍, 是陆地生物圈所同定的20倍。已有研究表明, 海洋吸收了人类己排放CO2的30%左右, 且在长期尺度上大约85%的人类排放的CO2最终可被海洋所吸收。C02的海洋封存是指将捕获的CO2储存在深海或海床上以及海底沉积物之下, 使之与大气隔离的一种封存方式。

2.1.1 水体封存

由于CO2大气隔离的程度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 通常认为将CO2注入到温跃层之是有效的。根据海底地形型及注入的方式, 液化的CO2可直接注入海水中或在海底形成CO2湖。液化的CO2被注入海水, 将溶解于周围的海水中, 成为为海洋碳循环的部分, 因此, CO2的海水封存的有效性取决丁注入的CO2是否完全溶解于海水中, 且不会在短期内返同到大气中而达到长期和人气隔离的目的。溶解于海水中的高浓度的CO2将增大海水的密度并形成羽状流, 如果注入足够的深度, 则液态的CO2可完全溶解于海水中, 或沉降到海底形成由液化CO2和CO2水合物构成的湖泊。

2.1.2 海底沉积物封存

由于海洋混合作用将导致注入的CO2最终再救释放创人气中, 为了确保深海洋流不将CO2携带到浅水区, 可将CO2注入到海底之下的沉积物中。Koide等 (1997) 是最早提出采用深海沉积物储存CO2的, 他们提出将CO2粘土-粉煤灰溶液和CO2 (I) 储存在几十米厚的海洋沉积物之下。他们建议了三种深度的沉积物来储存溶解的CO2, 即浅水区海底 (<300m) , 深海底 (300-3700m) 和超深海底 (>3700m) 。

3 CO2在采油和气过程中的资源化

一直到70年代, CO2-EOR技术以其适用范围大、驱油效率高等优势, 在世界各国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研究趋势是提高采收率和地质封存一体化。CO2-EOR过程受到孔喉大小分布、重力、润湿性和表面张力等因素影响, 采收率和注气效率也会有很大差别。

易混溶气体注入油层, 可以提高采油收率。研究发现CO2和乙烷作为部分混溶气体在注入过程中是以液相形式扩散, 这为以后的试验研究指明了方向, 即研究多孔介质内两相和多相流动状态。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注入CO2, 得到石油采收率和CO2最终埋存量, 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注入可以实现最优化, 同时油藏压力对于控制最优化参数也有很大的影响。利用油井水泥来增加注入井内CO2的埋存时间及提高采收率, 研究发现油藏的盖层影响埋存时间和埋存量。

提高天然气采收率CO2-EGR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剩余天然气恢复压力法, 即将CO2高压注入地层并恢复地层压力。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技术原理与CO2-EOR有些不同, 但与CO2-EGR比较相似。煤层因其表面孔隙具有不饱和能, 易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产生范德华力, 从而具有吸附气体的能力。根据煤对不同气体吸附能力的差异, 来实施CO2-ECBM。

4 结语

研究表明, 只要封存地点选择得当, 设计和管理完善, 可以实现CO2的长期安全封存。CO2封存包括海洋封存和地质封存, 其中海洋封存包括将CO2直接溶入海水或封存于海底, 可以实现最快最大量的CO2减排, 但是CO2注入对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不确定, 海洋封存以其储量巨大、有效期长而最具有潜力, 目前处在研究阶段。地质封存是将CO2埋存在油气藏和煤气层等, 可以实现CO2永久封存, 同时也提高石油采收率 (EOR) 、气体采收率 (EGR) 和煤田采收率 (ECBM) , 形成双赢局面。目前来看, CO2封存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封存机理仍有待于进一步阐明, 封存技术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 捕获、压缩、运输、注入CO2的成本仍很高, 真正大规模的实际应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崔振东, 刘大安.中国CO2地质封存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3:10-13.

[2]HOLLOWAY S.Underground seques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 viable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option[J].Energy, 2005, 30:2318—2333.

[3]ZHANG XIAO YU, CHENG JIAN MEI, LIU JUN.An overview of underground seques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J].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2006, (4) :86—89.

资源化处置利用处置 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置费(以下简称建筑废弃物处置费),是指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市市政公用局《关于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通知》(青价费〔2006〕70号)规定的,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中可资源化利用部分收取的处置费用。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包含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项目中。

装饰装修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含有或者可能含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建筑废弃物,以及其他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置费,继续按照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有关规定,由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

第三条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工作,其所属负责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的机构具体承担建筑废弃物处置费的`征收、使用等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设单位、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所有权人,在办理施工许可或拆除施工备案前,应当按照市价格、财政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向当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机构一次足额缴纳建筑废弃物处置费。

建设单位、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所有权人缴纳的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应当列入项目投资预算。

第五条除法律、法规和市政府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建筑废弃物处置费。

第六条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征收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应当按规定使用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通过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上缴国库,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七条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全部用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度安排使用。

建筑废弃物处置费的使用,由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及时拨付用款单位。

第八条建筑废弃物处置费的使用范围:

(一)按照规定的比例返还建设单位;

(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的贷款贴息和补助;

(三)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更新项目的补助;

(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研发和推广的补助;

(五)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日常管理经费;

(六)市政府批准的与资源化利用工作相关的其他开支。

第九条对已全额缴纳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并使用经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返还建筑废弃物处置费:

(一)工程项目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混凝土、再生砖、再生干粉砂浆和再生种植土且分别达到总用量30%、20%、10%、10%的,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全额返还;

(二)工程项目部分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未达到前项规定比例的,建筑废弃物处置费按照实际使用比例返还;

(三)未按照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处置建筑废弃物的,建筑废弃物处置费不予返还。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发展状况,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会同市财政、市价格行政主管部门适时调整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种类和比例。

第十条建设单位申请返还建筑废弃物处置费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向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经批准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资源化利用场所接收建筑废弃物数量证明、工程项目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使用证明;

(二)由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

(三)经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对符合规定的,纳入建筑废弃物处置费使用计划。

第十一条按照本办法第八条第(二)、(三)、(四)项规定,申请利用建筑废弃物处置费进行贴息或补助的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向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批准文件;

(二)由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评审;

(三)经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纳入建筑废弃物处置费使用计划。

第十二条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征收使用管理规定,接受财政、价格、审计、监察部门的依法监督。对在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征收使用管理工作中,由有关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资源化处置利用处置 篇3

【关键词】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综合利用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城市污水的处理程度逐渐得到提升,进而也大大提高了污泥的产量。城市污水厂的污泥是指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产生的液态、半固态、固态的废弃物,同时也是一种由无机颗粒、有机残片、胶体、细菌体等组成的结构复杂的非均质体[1]。若不及时处理掉产生的污泥将会严重危害到城市环境,造成城市环境污染,进而威胁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

(一)土地利用。污泥的土地利用包括污泥用于废弃矿场、园艺和森林等场地的改良和污泥农用。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病原菌、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等降解性较难的有害有毒物质,因此,污泥进行土地处置时必须要经过无害化无毒处理,以避免污泥中存在的有害有毒物质二次污染土壤或水体。而污泥中同时也富含营养元素、有机物及植物生长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如N、Ca、Fe、K等,将污泥施用在农田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并使土壤肥力进一步增加,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生长。因而,进行污泥土地利用属于安全的污泥处置方式。

(二)焚烧处理。由于城市污水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有机物、木质素等,因此具有较高的发热量,在污泥中掺入适当的催化剂或引燃剂可以便于焚烧,而当前污泥焚烧处理中有干化焚烧和直接焚烧两种技术。干化焚烧是通过干化处理脱水污泥并在污泥含水率约为5%时进行焚烧的一种技术,而干化过程中又可以分为直接干化和间接干化。直接干化是通过将高温烟气直接引入干燥器,使得气体和污泥在干燥器内充分接触和对流,进而进行换热以使含水率降低,具有高热量利用率,通常可以使污泥含水率降低至5%至15%左右。进行干化过程中为避免污泥内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大气导致污染,故在干化气体处理后进行排放,并于干化过程中分离干污泥与介质。间接干化是利用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到空气或导热油等介质的一种技术,而介质因在封闭空间内循环,故有效避免直接接触污泥。目前,通常采用的干燥设备有空心浆叶式干化机、圆盘式热干燥器、薄膜热干燥器等,由于间接干化中的污泥与蒸汽无法直接接触因而产生少量不溶性气体,通过炉焚烧大大降低二次污染的发生,在进行干化前应将其破碎并搅动成均匀颗粒状,这样利于后期焚烧处理。另一种技术是直接焚烧,通过掺入油、煤等辅助燃料直接燃烧,主要适用于含水率约为75%至80%的污泥。

(三)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在传统的垃圾填埋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卫生填埋是指将简单消毒或消化脱水后的污泥混合到垃圾中进行处理,并将污泥倒入垃圾填埋场并覆土压实填埋的技术。卫生填埋过程中可以产生沼气,但由于污泥自身带有毒害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渗漏和雨水侵蚀作用会污染到地下水,并导致饮用水污染,故在填埋前应使用完善的抗渗性能的材料和滤液收集装置予以处理。但采用卫生填埋技术处理的填埋场内环境为生活垃圾场,故其环境较为恶劣,容易给周围环境和大气带来污染。同时加上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污泥量逐渐增加,有些填埋场的使用容量在未达到设计寿命前已经超标,而新的填埋场选址较为困难,因此,卫生填埋技术适合应用在土地资源较为足够的地区。由于卫生填埋技术无法有效地处理自身有毒有害物质,也无法降低含水率,故只能暂时存储和延缓污泥,不能作为污泥处理处置的最终技术。

(四)堆肥处理。堆肥处理属于稳定化、减容化及无害化的综合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混合微生物群落在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分解有机物的污泥处理处置。堆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不仅可以将各种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杀灭,还可以结合生物发酵技术将有机废物转化为高稳定性的腐殖质,达到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同时高温状态下可以提高分解速度,提高杀菌灭虫的有效性。在堆肥过程中掺入可以改善污泥胶体团粒结构的膨胀剂、调理剂,同时还可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通过堆肥处理可以进一步使污泥腐殖化,进而提高植物养分和肥料利用价值。

(五)建筑材料制作。可以通過污泥制作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减少污泥填埋所用的土地空间,还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价值。主要制作材料如下:(1)混凝土制作。据相关文献资料表明[2],污泥灰可以替代混凝土的细填料,高达30%,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可以利用污泥灰作为混凝土的细填料;(2)生化纤维板制作。通过利用活性污泥中含有的球蛋白酶和蛋白有机物可以溶于烯酸、稀碱、中性盐和水等水溶液性质,基于碱性条件进行加热干燥、加压使其蛋白质发生变性作用,进而制作成活性污泥树脂,并将其与经过漂白、脱脂处理的废纤维进行压制,最终制作成质量较好的板材;(3)砖制作。使用污泥制作砖一般有污泥灰渣制砖和干化污泥直接制砖两种方法。使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砖时应注意适当调整污泥成分,使其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相一致;(4)沥青制作。据相关试验研究表明[3],沥青混合物中含有污泥灰时,其各个方面的性质和性能与一般出材料制作混合物相似。因此,在沥青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的细集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物的稳定性、耐久性及载度。

(六)能源利用。污泥的能源利用主要表现为污泥燃料化利用、污泥沼气利用和污泥低温制油技术,具体内容如下:(1)污泥燃料化利用。当前,污泥燃料化主要有污泥燃料和污泥能量回收系统。污泥燃料可以应用在厂区水泥生产和发电等,污泥燃料可以替代煤炭资源,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通过污泥燃料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提高污泥燃料热值的使用率。污泥能量回收系统是通过混合消化、厌氧消化初沉池污泥和剩余活性污泥,降低污泥含水率,同时添加适量的轻溶剂油使其变成流动性浆液,然后置入四效蒸发器脱除轻油,在含油污泥脱水后添加重油成流动性浆液,同样将其置入四效蒸发器进行蒸发和脱油,最终制成质量较佳的污泥燃料;(2)污泥沼气利用。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可以产生沼气。现代工艺中是根据处理物的实际需求通过电脑调节反应容器内的厌氧环境,这样可以将微生物充分与有机物逐渐发酵和降解,进而甲烷化。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清洁燃料。利用厌氧发酵制作沼气不仅可以形成高热值的沼气,还能生产有机肥,并且大气污染较轻;(3)污泥低温制油技术。在常压或高压缺氧,温度为300℃至500℃的条件下,利用污泥中含有的硅酸铝和重金属的催化作用使污泥中的脂类和蛋白质转化成碳氢化合物,其最终的产物有非冷凝气体、碳、反应水、油等,因此,污泥低温制油技术属于能源回收型化学处理技术。

三、小结

总而言之,进行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时应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原则选择正确的处理处置方案,实现资源化、生态化。

参考文献

[1]陈科.我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2,(08):141-143.

[2]刘喆,任焕丽.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J].泰山学院学报,2012,34(06):94-98.

资源化处置利用处置 篇4

一、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目的

污泥处理与处置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稳定化。通过处理使污泥稳定化, 从而避免二次污染。

2. 无害化。杀灭寄生虫卵及病源微生物, 防止疾病传播。

3. 减量化。减少污泥最终体积, 降低污泥处理量及处置费用。

4. 资源化和最终处置。在处理污泥的同时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循环使用、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我国污泥处置方法与现状

污泥处置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 据统计, 全国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设施的只约占左右, 而且实际使用率很低。近年来,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和某些专项设备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中温消化技术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但在污泥处置和最终出路方面尚属试验研究阶段。目前, 主要处置技术有以下几种。

1. 卫生填埋。

这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主要方法。有学者对污泥填埋的添加剂防渗导气渗滤液的收集及处理进行了研究, 在石灰、废石灰和电厂粉煤灰等添加剂中, 推荐采用工业废石灰, 添加量约22%, 添加后混合物含水率<65%, 可以满足填埋要求。

目前, 国内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主要是与城市垃圾一起填埋, 尽管由此产生诸多问题, 但由于方法简单、费用低廉, 仍是许多城市的首选方案。但此方法将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由于城市快速扩张, 今天的城市远郊, 可能就成为未来城市中心。这些填埋场将给城市建设带来很大麻烦, 比如在原来的填埋场上的建筑物, 地基如何处理将是对建设者的一个考验。

当我们必须在污泥填埋场址上进行建设活动时, 建筑成本将大大提高, 如果缺乏规划, 被填埋的污泥根本无法作为地基使用, 可能还将面临污泥再转移问题。此外, 此方法还会污染地下水, 很难找到合适的地点作为填埋场地。随着人口的增加, 可供填埋的场地已非常有限, 此方法必将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2. 堆肥。

某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堆肥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污泥掺和动物粪便、树叶、杂草等, 发酵7天时, 污泥可达到无害化, 能够作为农业肥料使用。

笔者曾在该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 厂区内种植大量荔枝树, 每年3月份该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剩余污泥不需外运填埋处理, 经消化堆肥后, 用作果树肥料, 其肥效优于普通化肥, 荔枝产量比施化肥时提高15%以上, 而且甜度提高。

深圳金百合肥料有限公司与有关高校及科研单位对污泥堆肥、造料、烘干和农用技术进行的研究, 为污泥堆肥的农业利用及产业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结合我国目前还是农业大国的现状, 此方法有望得到广泛推广。但是污泥堆肥也存在突出的缺点, 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中, 生污泥堆肥工艺占地面积明显高于消化污泥处理占地面积, 而且生污泥堆肥时环境条件恶劣, 必须采用妥善的气体脱臭措施。

3. 焚烧。

国内的研究者提出了在污泥中添加引燃剂、催化剂、疏松剂和固硫剂等制作合成燃料的污泥处置方法, 可将此燃料与城市垃圾混合在垃圾焚烧厂焚烧, 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此方法处理彻底, 可以使污泥减量达95%~99%, 而且产生一定量的电能。但焚烧设备、能源及操作费用都很高, 还容易产生大气污染问题。

4. 土地利用。

在污泥土地利用方面, 我国采用污泥自然干化后用于农业、林业、绿化等, 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目前, 众多的污水处理厂都在进行污泥的土地利用尝试, 但其实际使用量很低。

5. 投海。

此方法简单易行, 不需消耗大量能源, 处理费用很低, 但该方法并没有彻底的消除污染, 而是把污染源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引起全球环境问题, 此方法已受到限制, 美国、欧盟已做出禁止向海洋投弃污泥的规定。

三、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

实践证明, 国外从污泥无害化着手, 以污泥资源化利用为方向, 展开污泥处理处置方法是合理的、有成效的。从今后污泥利用的方向来看, 污泥的土地利用将受到广泛重视, 污泥农用将会向更安全的利用方向发展, 因此, 需要提供污泥的来源、污染方面的信息, 同时在引进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制定严格的污泥利用标准的前提下改进或创新污泥处理工艺。

目前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农田利用、林地利用、园林绿化利用、用于严重扰动的土地改良等。有学者利用盆栽和田间试验表明:施用污泥后, 土壤的N、P、K含量及田间持水量、CEC、团粒结构、土壤空隙度都相应增加, 土壤结构都得到明显改善, 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改良土地的近期目的是恢复植被及防止雨水冲刷, 长远的目标是建立与稳定土壤生态系统, 严重扰动的土地, 如采煤场、各种采矿业的开采场, 施用污泥后, 可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土壤熟化。

目前, 我国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 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 而制备这些建筑材料, 如砖、水泥等又消耗数量巨大的岩石土壤等, 从而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 通过技术手段将污泥加工成建筑材料, 不仅可以减少污泥填埋所占用的土地, 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而且可以使资源得到循环使用, 变废为宝。

污泥的材料化利用的对象是污泥中的无机矿物组分。通常情况, 污泥中除了含有机物外, 还含有20%~30%的无机物, 主要是硅、铁、铝、钙等。污泥的材料化利用主要是以污泥作为原材料制备各种建筑材料, 其处理的最终产物是各类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制品。可以制成的建筑材料形式如:污泥砖、水泥制品、生化纤维板、陶粒、吸附材料等, 这些建材的制作工艺已经很成熟, 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这些材料化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为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大规模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国的污水处理中污泥产生量很大, 污泥的综合利用率很低, 污泥处置的科学化程度不高。因此, 随着污水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污泥的资源化处置方法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以上几种处置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应因地制宜, 因时而异的选择应用, 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土地资源相对充足, 以污泥卫生填埋为佳, 可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减轻排污者经济负担;某些地区可以考虑应用堆肥处置方法, 以此改善当地土壤结构, 提高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在经济发达、城市建设快的地区可采用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方式, 把污泥生产成建筑材料, 以供城市建设使用。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 污泥的农用实现了有机物的“土壤—农作物—城市—污水—污泥—土壤”的良性循环, 污泥直接土地利用将是污泥处置的必然发展趋势。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 篇5

重庆西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八里庄路50号项目部

目 录

一、建筑概况.............................................3

二、编制依据.............................................3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3

四、建筑垃圾减量的管理措施...............................4

五、建筑垃圾清运.........................................4

六、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5

七、建筑垃圾资源化.......................................5

一、建筑概况

1、地理位置

拟建的工程是成都市成华区八里庄路50号项目农贸市场,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八里庄路50号,北临八里庄路,交通十分便利。

2、工程基本概况

成华区八里庄路50号项目农贸市场工程本次施工建筑面积约16778.95㎡,地下三层、地上四层。16778.95平方米,建筑高度H=23.20米,±0.000以上四层,为多层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类别为丙类。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3、《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

4、《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通告》

5、《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6、《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7、《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场容卫生标准》

8、《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垃圾渣土管理的规定》

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0、《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11、《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20%。

四、建筑垃圾减量的管理措施

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

五、建筑垃圾清运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人进行清运处理。且分类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苫盖,避免雨淋和减少扬尘。

(2)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至少保证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临时贮存能力,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3)建筑垃圾堆放区地坪标高应高于周围场地不小于15cm,堆放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满足场地雨水导排要求。

(4)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

2、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1)运输车辆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

(2)运输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

(3)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

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圾。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应由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门规定;

(3)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核准的处理地点后,应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送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查验。

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货车。

六、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1、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平整地面尽量恢复原有地貌,以达到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减少或消除对周边景观的视觉污染。

2、清运场地设备。施工结束应及时撤离施工机械,对拆除的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处理;

3、清理场地表层。施工场地的废弃物,特别是垃圾、废弃土等,不得就地倾倒或堆放,应及时清运弃于当地允许的地点。

4、将建筑垃圾清运后,对施工现场应进行一次清理,尽量恢复原有地貌。

5、施工现场清理完成后,应有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方可。

七、建筑垃圾资源化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经工业加工形成再生产品,使其重新应用于建设工程的行为。目前主要为再生骨料、再生砖、再生无机混合料、再生骨料混凝土及砂浆制品等。

1、建筑垃圾的减量化

建筑垃圾是在建筑施工、维修管理、设施更新、建筑物拆除和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等各个环节中产生的。所以,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控制,需要从施工计划、设计方案到建筑拆除等各个环节做起。主要方法有:(1)优化建筑设计,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2)使用绿色建材,提倡构件标准化,减少建材生产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3)优化拆除方案,提倡源头分类,提高废旧构筑物的再生利用率;(4)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减少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5)加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新技术开发,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量。

2、废木材,木屑的资源化

主要措施有:废旧木材作为新木材重新使用----从建筑物拆卸下来的废旧木材。这些木材的利用等级一般需做适当降低;废木料用于生产黏土-木料-水泥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这种混凝土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等优点,因而可以作特殊的绝热材料使用;经防腐处理后木材的资源化----经实验研究表明,经防腐剂处理的木材的服务年限可延长5倍以上,经硼酸盐处理的废木材可作为堆肥原料,经CCA防腐处理的废木材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物质,所以不能作为燃料使用,但研究表明,经CCA处理的废木材可生产木料-水泥复合材料,而且其性能优于不经CCA处理的废木材生产出的复合材料。

3、废旧建筑混凝土的资源化

将废弃混凝土块经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部分和全部替代天然骨料配制成新的混凝土作为再生混凝土。目前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废旧建筑混凝土作粗骨料拌制再生混凝土,废旧建筑混凝土作细骨料拌制再生混凝土,废旧建筑混凝土作粗骨料应用于喷射混凝土,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改性,废旧建筑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高强度废旧混凝土粗骨料拌制高强度再生混凝土,用废旧建筑混凝土骨料和粉煤灰生产无普通水泥的混凝土。

4、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的资源化

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目前的应用主要有: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作骨料拌制路面混凝土,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作路面基层材料,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弃块可当石,做维修和加固挡土墙的作用。

5、废旧特种混凝土的资源化

我国特种水泥应用量较少,废旧特种水泥混凝土也就更少。但由于高铝水泥及硫铝水泥成分上的特性,也就有较特殊的利用价值。废旧高铝水泥混凝土不适合作新高铝水泥的混合材,但可利用技术途径使其再生:可做再生耐火骨料、再生高铝矾土,再生混凝土膨胀剂。废旧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可促使新水泥水化形成新钙矾石,可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提高其强度。

6、剩余混凝土的资源化和剩余水的回用 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供应的混凝土会多余下来,特别是当工程结尾时,此种现象很难避免。通常,我国现行对剩余混凝土和剩余水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利用剩余混凝土直接拌制再生混凝土;剩余水的处理现只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还有待技术的再一步发展;沉淀水泥浆直接用于拌制混凝土。

7、废旧混凝土砂(渣)的资源化

混凝土工厂淤渣(或废旧混凝土砂)+水淬矿渣+石膏生产再生水泥,废弃混凝土做生产水泥的部分原料生产再生水泥。再生混凝土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但制造再生水泥的能量消耗要大于使用天然骨料,所以,要在现有条件下推广使用再生水泥,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保障。

8、废旧砖瓦的资源化

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经长期使用后的废旧红砖与青砖矿物成分十分相似,但含量不同。碎砖块可生产混凝土砌块,废砖瓦可替代骨料配制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破碎废砖瓦块可做粗骨料生产耐热混凝土,废弃砖瓦还可作免烧砌筑水泥的原料、水泥的混合材和制作再生烧砖瓦。

9、废旧屋面材料的资源化

有资料表明,屋面废料中有36%的沥青,22%的坚硬碎石和8%的矿物和纤维。回收的沥青屋面废料可用作生产填补路面坑洞的冷拌材料;在热拌沥青中使用再生的沥青屋面废料掺合物的有点有:沥青屋面废料含有纤维素材料有助于减轻混合物的重轴载形成的车辙和推挤(高温路面变形)和反射裂缝,屋面材料中的沥青含量高有助于减轻混合物的温缩裂缝(低温路面变形),屋面材料的高沥青含量易引起沥青胶泥的氧化有助于延缓混合物的老化。

10、建筑垃圾微粉的资源化

资源化处置利用处置 篇6

关键词:石灰,污泥,污泥资源化,重金属

“十二五”期间我国完成每年新增污水集中处理能力1 500万m3/d, 以新增污水量运行负荷率为75%和污泥占污水质量比例为0.6‰计算, “十二五”期间污泥年产量以246万m3/年的速度递增[1]。剩余污泥的处置势必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所以, 近年来污泥资源化利用受到各国研究者的热切关注。

石灰处理是脱水污泥在进一步处理中最早得到应用的方法之一, 由于工艺简单、能耗低等原因[2], 至今在欧洲、北美仍是污泥处理处置中一个常用的手段。

污泥经石灰干化处理后, 首先得到改性同时可利用的无机成分大量增加[3,4], 结构与“三合土”相似, 因此认为, 石灰处理后的污泥可作为道路的基础垫层, 从而得到大量利用。本文针对此课题, 以某大型填埋场污泥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石灰处治污泥土作为道路路基的可行性。

1 实验方法

1) 石灰活度测定。本次研究选取了6种不同的石灰样品, 石灰活性度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2) 污泥石灰处治试验。首先将石灰与填埋场污泥按照一定比例搅拌, 将混合成品静置数天, 最后将成品与干土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3) 重金属检测。对最终成品进行重金属全量检测及浸出液检测, 分析产品是否无害化, 检测项目主要包含:铜、锌、镍、铅、镉、铬、汞。4) 抗压强度检测。对最终成品进行抗压强度等检测, 分析产品作为路基的可行性, 主要检测项目为:CBR、液限、塑限等。

2 实验结果

2.1 石灰选取

本次实验共选用了6种不同的石灰样品, 最终检测报告如下:样品1为实验室化学纯级生石灰, 样品2~5为工业用石灰, 样品6为工地废弃石灰, 由表1可见, 不同级别的石灰, 活性度差异较大。综合考虑石灰等级及价格, 最终选择石灰样品3。

2.2 重金属检测结果

本次试验对原污泥、石灰处治污泥以及石灰处治污泥土进行重金属全量和浸出量检测, 结果如表2所示。

mg/kg

根据表2检测结果与表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可以看出, 石灰处治后的污泥, 再拌合土后, 对于农业用地所有重金属含量均达标;此外, 石灰处治后的污泥及石灰处治污泥土均可作为居住和商业用地使用。故石灰处治污泥及石灰处治污泥土作为道路路基材料, 重金属含量满足环境要求。

mg/L

根据表4检测结果与表5对比, 石灰处治污泥、石灰处治污泥土所有重金属浸出量满足要求。

2.3 抗压强度检测结果

制得的石灰污泥土样委托专业检测机构, 对其作为路基土的关键性指标进行检测, 得出结果如表6所示。

表7和表8分别列举了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CJJ 37—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对路基土指标的要求。

%

由表9看出, 本试验制得石灰污泥土的抗压强度, 满足高速公路及市政一级道路路基对抗压强度 (CBR) 的要求。

3 结语

石灰稳定化技术成熟, 占地面积小, 可在现状填埋场内实现原位处理, 消除污泥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对处理对象适应性强, 可满足不同种类污泥处理要求;产能大, 可满足存量污泥在短时间内处理的要求;投资成本较低, 操作管理方便。

综上所述, 污泥石灰稳定干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 本次试验探讨了其最终成品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 根据研究结果, 最终的处治污泥土可作为市政道路的路基使用, 为大型填埋场污泥的资源化处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韵.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规划研究[J].给水排水动态, 2010 (8) :13-15.

[2]张健.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分析[J].给水排水, 2008, 34 (sup) :54-58.

[3]应梅娟, 赵振凤, 崔希龙.污泥石灰干化工艺在北京小红门污水厂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 2011, 27 (6) :75-78.

建筑垃圾的处置与利用 篇7

1 建筑垃圾处置

建筑垃圾处置是对建筑垃圾进行合理规划,确定专门的区域进行处理,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资源、健康的影响。建筑垃圾处置主要分堆放和填埋两种方式。

1.1 建筑垃圾堆放

建筑垃圾堆放主要是选择山谷、洼地、闲置场地进行集中堆放,择机进行合理化利用或专门处理的一种方式。建筑垃圾堆放场地应相对集中设置,应选址在交通方便、距离建筑垃圾产生源较近,近期不会规划使用、库容量满足堆放要求的地区,禁止设置在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活动的坍塌地带、风景游览区和文物古迹区。建筑垃圾堆放场地应具备简易的防渗、防洪、道路等条件,有条件的场所可预留资源化利用设施用地。

1.2 建筑垃圾填埋处置

建筑垃圾填埋是建设专门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将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处理的一种方式。建筑垃圾填埋场应集中设置,合理布局,应选择在自然低洼地势的山谷(坳)、采石场废坑、废弃矿山等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土地利用价值低、地下水贫乏的地区,填埋库容应保证服务区域内较长时期内的建筑垃圾填埋量。建筑垃圾填埋场应配备计量、防渗、防洪、排水、道路等设施和推铺、碾压、洒水、降尘等设备,根据需要,可设置资源化利用设施。

2 建筑垃圾清运

建筑垃圾清运首先要对生活垃圾、生物性污染物、传染性污染源和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等特种垃圾进行分离、分流,对含有或疑有传染性的生物性污染物、传染性污染源的建筑垃圾,难以分离的,应确定区域范围,在卫生防疫人员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后,送卫生填埋场分区处置。清理建筑垃圾时,宜将渣土、废砖瓦、废混凝土、废木材、废钢筋等分类装运,运到处理场所后分类堆放。对于混合装运的建筑垃圾,卸到处理场所后,可由有关部门根据需要分类分拣。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块等无法直接搬运清理的,可采用工程破碎机械进行破碎。对于难于破碎作业的场所也可采取局部爆破措施。应尽量采用具有密闭或遮盖的大型渣土运输车辆,按指定的时间、地点和路线清运。

3 建筑垃圾利用

建筑垃圾利用主要是根据建筑垃圾的具体成分、特性,对其中可以回收重复利用或发挥其他用途的部分进行合理利用。建筑垃圾利用包括回填利用和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利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建筑业生产模式,逐步实现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建筑原料的循环生产模式。

3.1 建筑垃圾回填利用

建筑垃圾回填利用主要用于场地平整、道路路基、洼地填充等。用于场地平整、道路路基的建筑垃圾应根据使用要求破碎后回填利用,用于洼地填充的建筑垃圾可不经破碎直接回填利用。回填建筑垃圾应以渣土、碎石、砖块等建筑垃圾为主,不得含有其它垃圾。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不得回填建筑垃圾。

3.2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是指将建筑垃圾中的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渣土、废砖瓦、废混凝土、废木材、废钢筋、废金属构件等进行回收并分类利用。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应在附设于建筑垃圾填埋场或建筑垃圾堆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内进行。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利用、经济合理、性能可靠,应根据建筑垃圾的基本材性、价值特征、可利用的种类和数量,合理确定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和途径,便于分类利用。

3.3 建筑垃圾分类利用的主要方式

建筑垃圾分类利用的主要方式有: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粗细骨料,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利用废砖瓦生产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砖、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对于废弃木材类建筑垃圾,尚未明显破坏的木材可以直接用于新建建筑,破损严重的木质构件可作为木质再生板材的原材料或造纸等;废弃路面沥青混合料可按适当比例直接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废弃道路混凝土可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废钢材、废钢筋及其他废金属材料可直接再利用或回炉加工;废玻璃、废塑料、废陶瓷等建筑垃圾视情况区别利用等。

4 建筑垃圾综合控制措施

4.1 建立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职责。

政府应本着为人民健康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建立专门的建筑垃圾处置、利用监管机构,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采取严格的监管控制措施,对建筑垃圾的处置、利用进行有效管理。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应制定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政策,逐步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4.2 成立专业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公司。

政府应根据建筑垃圾处置、利用的特点,设置合理的开设条件,鼓励单位、个人成立专业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公司。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公司应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收取建筑垃圾产生单位合理的建筑垃圾处置费用,对建筑垃圾进行专业的处置与利用。

4.3 加强建筑垃圾处置和利用研究。

建筑垃圾处置和利用的相关技术在我国还不成熟,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置和利用的相关研究,研究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分选技术、建筑垃圾分选设备、降低建筑垃圾排放技术、建筑垃圾回填技术、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筑材料技术、建筑垃圾处置与利用的规范标准等。

4.4 作好建筑垃圾处置前期准备工作。

建筑垃圾产生单位在处置建筑垃圾之前,首先要对拆除建筑的原始资料登记造册,建立文字、图像和样品档案,以备以后分析、评估和研究使用,并与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公司签定规范的合同,对处置方法、方式等进行明确约定。

4.5 制定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公司根据与建筑垃圾产生单签定的合同,制定专门的建筑垃圾处置利用方案,对建筑垃圾清运、处置以及分类回收利用进行合理计划,将回填点、堆场、填埋场的位置、面积、容积、原使用单位等登记在册,以保证建筑垃圾来源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4.6 建筑垃圾处置的后期管理。

应在建筑垃圾处理场周围设立隔离措施,派专人负责看护,并在出入口设置警告标示,严禁拾荒人员和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应建立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大气的环境监测制度。应维护处理场区及周围的环境卫生,必要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应加强处理场附近边坡的安全稳定监测,必要时采取工程防护措施。

5 结语

为确保建筑垃圾处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及时清运、妥善处置建筑垃圾,在清理建筑垃圾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避免疾病传播和有毒有害物质扩散,促进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加强管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使我国的建筑垃圾的处置、利用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参考文献

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 篇8

1 污水厂污泥性状和处置的关键因素

污水厂污泥由于源自城市污水排放,因而造成其成分复杂,含有多样性微生物菌胶团、附着了各类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融合杂质,还包含有一定的水分和重金属、盐渍或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垃圾,更有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或者病毒和寄生虫。部分地区的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污水厂污泥具有化学毒性或者重金属超标的问题。

针对污水厂污泥的处置关键在于遵循对城市污水厂污泥进行必要的减量化处理,增强污水厂污泥的性状稳定性,针对有害物质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置,对其中的资源成分需要提取进行资源化利用等。简要的说就是实现处置利用的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并且在这一系列关键因素中,无害化是首要前提,资源化是最终目标,而减量化和稳定性是处理过程必须达到的要求,只有满足上述几点处置关键因素的要求,才能实现对污泥的综合利用,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2 污泥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方式

2.1 污泥卫生填埋

对于处理开发具有一定利用难度,或者处理转化工艺需求较为复杂但利用价值不高的污水厂污泥,建议采取较为简单的填埋处置。当前污水厂污泥填埋处置主要是专门开挖填埋和随生活垃圾同固体废弃物填埋。当前多数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置污泥所采取的措施均是卫生填埋措施,其技术相对成熟,具有投资难度小,处理能力强,迅速见效的技术优点。同时还能用作土地平整和土地填充作业。但长期处理将产生较大的空间需求,并且不是一处理处置具有一定毒性和危害的污水厂污泥,有可能产生土地污染。另外若填埋场存在一定的沼气积累,可能产生火灾或爆炸等潜在威胁。

2.2 焚烧污泥

此项措施主要是通过脱水后焚烧或干化后焚烧的方式实现最大限度减容,一方面可能存在有机物或纤维质较高的污泥而具有一定的热值,通过焚烧能够有效减容并可将焚烧后灰质用作多种形式用途的工业原料,并且焚烧过程有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发电。具体的工业用途需要根据污水厂污泥性状和成分具体判断,有针对性的判断焚烧后脱水污泥的成分性状。

2.3 土地利用

此项措施主要是针对不具备化学毒性或成分无污染危害的污泥,一般是利用具有丰富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污泥,实现农林土地改良。将污泥用作改良土地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的添加物,对污泥中的养分进行有效的利用。该处理措施需要建立在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前提下,避免对土壤和环境产生浸入形式的污染。

2.4 污泥堆肥处理

此项措施主要是经过对污泥的稳定化处理,利用脱水干化的污泥进行发酵和精加工等具体工艺,进行无害化、减容化、稳定化的综合处理,形成高稳定性腐殖质,并且灭杀寄生虫和病毒,形成作物可利用的养分,提升肥力。

2.5 综合能源利用

此项措施需要针对污泥性状和成分,采取一定的技术和工艺选择,从而形成综合能源利用的具体各类应用。首先是污泥低温制油技术,通过对浓缩污泥进行脱水干燥,经过热解反应后利用蒸汽产生冷凝分液,从而实现低温制油;另外是对污泥的沼气利用,通过电解反应或相应的发酵降解产生甲烷化,转变为清洁能源;或者是对污泥进行燃料化利用等。

3 污泥综合利用发展前景和趋势

3.1 解决无害化处理和减量化操作的技术问题

当前污水厂污泥的主要处理技术难点在于实现无害化处理和减量化措施,因而在今后污泥的发展上应当着重研究污泥无害化处理和减量技术的研究发展,简化污泥处理流程,减少综合利用难度。

3.2 解决污泥处理的能耗问题和技术障碍

污水处理技术应对当前污水排放量激增而不断得到提高,因而污泥处理也应当能应对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解决污泥处理处置的能耗限制,降低处理处置成本消耗,同时研究提高处理技术产生的效能,减少技术障碍。

3.3 在建设上优先考虑形成循环经济

当前污水厂在建设中缺乏必要的污泥处置发展预留空间,并且跟进措施不紧密。因此在以后的发展探索中,追求的是污水污泥处理形成整体建设,在建设上优先考虑必要的污泥处理措施,形成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4 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采取合理高效的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措施,并进行高效的综合利用,才能有助于解决污水厂污泥的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形成有价值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曼.对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23:68.

[2]张学秋.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J].四川水泥,2015,05:184+75.

污水厂污泥的处置与综合利用解析 篇9

关键词: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综合利用

引言

所谓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也就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有固体也有固液共存, 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均质杂物, 如果不对这些污泥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就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污泥的产生量越来越多, 怎样提高对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 是目前城市污水厂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 我国2014年城市产生的污泥量是150万t, 而且每年以12%的速度在增长,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处理处置措施, 就会形成新的污染源。怎么样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处置措施, 使城市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是各个国家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

1 城市污水长污泥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与此同时城市污水厂污泥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由微生物组成的菌胶团及有机物和无机物共同组成的集合污泥, 为污泥的处理处置增加了很大难度。而且在污泥中含有很多重金属以及病原体和寄生虫, 如果随意排放到河流或者填埋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1]。通过调查某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的相关资料发现, 城市污水厂污泥的主要成分和特点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如果污泥处理处置得当, 能够很好的实现二次利用。其中主要的影响是重金属离子, 这些重金属离子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废水在我国城市污水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所以在污泥处理处置以及综合利用过程中必须着重控制重金属离子问题。

2 污水厂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

污水厂污泥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 为污泥最终处理和运输提供便利的条件, 所以污泥处理处置的工艺主要由污泥的特性和最终处理的目的共同决定。某污水厂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 该污水厂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 首先把污水厂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保证污泥的含水量小于85%, 然后通过螺杆泵把含水量小于85%的污泥抽到干馏处理污泥机组中, 通过生物炭把污泥中的有机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进行分离处理, 然后通过冷却装置把经过生物炭处理的污泥进行装袋, 通过土壤有机改良剂把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改良, 从而形成对外生态环境没有污染的土质。在干馏处理污泥机组中还会产生很多混合气体, 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对这些气体进行处理[2]。

3 污泥的最终处置和综合利用

3.1 卫生填埋污泥

卫生填埋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1在专门的污泥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2和生活垃圾一起在固体废弃物场地进行填埋。卫生填埋最终处置技术是借助生活垃圾堆放场所和填埋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污泥最终处理技术, 具有容量大、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还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筑用地, 所以也是污水厂污泥处理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把污泥经过简单的沉淀灭菌以后, 倒入事先挖好的坑地中, 然后在表面覆盖上一定厚度的土层。但是这样的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泥存在的隐患, 污泥中还有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质, 填埋以后经过雨水的冲刷, 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就会渗透到地下水中, 从而影响居民的生活正常用水, 同时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

3.2 焚烧处理

焚烧处理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污泥的焚烧处理也两种方式:1先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然后进行焚烧处理;2脱水以后先进行风干处理, 然后再进行焚烧处理。从表1中可以得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纤维木质素, 具有很强的热值, 焚烧以后剩余的杂物比较少, 而且没有有毒气体的产生, 能快速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污泥也不需要做任何灭菌处理, 因为在焚烧的过程中火焰的温度足够全面的杀死细菌。同时焚烧过的污泥, 还能用于电厂燃料的掺合剂, 焚烧灰可以当做水泥的添加剂, 焚烧处理污泥是有效利用污泥资源的最理想途径。

3.3 污泥的土地利用

我国对污泥的土地利用已经比较成熟, 能够把污泥用于农田改良、森林园艺等环境中, 而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氮、磷、钾等元素, 这些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能改良农田的结构, 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所以说污泥的土地利用是一项安全稳定的处理处置方式。据调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 每年50%的污泥都通过土地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和处置。虽然土地利用的耗能低, 而且可回收的氮、磷、钾等元素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病原菌, 以及铬、汞等有毒元素, 所以在土地利用过程过程中必须进行无毒无害的处理, 从而减少污泥二次污染的现象发生[3]。

3.4 污泥的堆肥处理

堆肥处理也是污泥处理主要的方式之一, 而且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能很好的达到污泥处理处置的目的。其主要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清楚看出, 堆肥处理具有无害化、减容化、稳定化的综合特点, 通过微生物集聚在潮湿的环境中, 对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充分分解, 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比较高的温度, 能有效的杀死病原菌和微生物, 从而达到改良污泥的目的。在堆肥处理过程中, 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 把一些有机废物转化成比较稳定的腐殖质, 从而达到污泥处理处置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堆肥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通过借助发酵产的高温能加速杀死病原菌的速度;2通过调理剂和膨胀剂, 能改善污泥胶体结构, 从而减低污泥的含水量, 产生的腐殖质能为农作物提供大量的营养, 提高污泥综合利用的效率。

3.5 污泥的碱性稳定化处理

在经过脱水处理的污泥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泥窑灰等碱性材料, 保证污泥的p H值超过12, 然后加入大量的强碱性材料释放呼出大量的热量, 从而杀死所有的病原菌, 并使得重金属离子发生钝化反应。通过碱性稳定化处理的污泥能达到农田改善的要求, 所以可以直接施用在农田当中。碱性稳定化的两个主要处理方法是N-Viro Soil和Agri Soil方法[4]。前者是在碱性稳定后通过机械翻堆或其他方法使污泥快速干燥, 后者则是在混合碱性物料后进行堆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虽然不同国家对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的方式都不相同, 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 使得污泥经过减量、稳定、无毒无害处理以后当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过程中, 必须同时考虑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 从而保证污泥的处理处置能加科学、合理、经济实用。

参考文献

[1]陈曼.对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4, 23:68.

[2]张学秋.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J].四川水泥, 2015, 05:184+75.

[3]刘海燕, 张璐.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技术进展[J].中国建设信息 (水工业市场) , 2014, 04:29~32.

资源化处置利用处置 篇10

目前, 国内外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国内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采用的技术中卫生填埋是目前的主要处理方法, 占收运量的81.8%;焚烧技术是沿海大中城市优先采用的处理方法, 占收运量的14.5%;其它不同地区有选择地使用堆肥方法, 占收运量的3.7%。

1 填埋

1.1 填埋技术分类

固体废物填埋处理分为传统填埋与卫生填埋。传统填埋法已基本不再采用。卫生填埋法是对填埋地进行选址并作防渗漏处理、掩盖压实, 以防止地下水和周围大气环境污染的填埋处理方式。卫生填埋主要有厌氧、半好氧和好养3种, 其中:厌氧填埋由于填埋场构造简单, 建设成本低, 还可回收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沼气, 在欧美国家被广泛采用;好氧和半好氧填埋方式最早是日本提出的, 该方式由于垃圾中有机物分解速度快, 可以使垃圾稳定化周期大大缩短, 且有利于改善渗出液的水质, 因此也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1.2 填埋技术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目前, 我国城市垃圾大多采用填埋处理方法, 但由于其占地面积大,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可利用土地的减少, 此法在我国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已受到限制。另外, 大多数填埋场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仍存在设计理念比较落后、科技水平低、土地填埋利用率不高、缺乏有效的基础和边坡防渗措施等问题。绝大部分填埋场的填埋气仍处于无组织排放状态, 不仅会引起温室效应, 导致消防上不安全, 也会产生恶臭。采用强制通风的好氧填埋, 由于工艺设备复杂, 运行成本较高,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在实际运行中, 渗出液和填埋气的处理也一直是防止二次污染的难题。

刘新菊等针对我国固体废物填埋场的处置对象是有机物含量极高的原生混合固体废物的现状, 研究了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模式。认为我国填埋场的处理对象决定了它应是“反应型”的, 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对环境的影响一直要延续到填埋垃圾达到稳定化才基本结束。Matura等通过对封闭型和衰减型填埋场渗出液中痕量组分的分析, 评价填埋场运行情况, 结果表明, 封闭型填埋场能够更好地防止渗出液中痕量金属离子的迁移。Saquing等通过对填埋场合成高分子固体废物降解释放出的甲苯、邻二甲苯和四氯乙烯含量的测定, 研究了填埋场中高分子固体废物的降解过程, 预测了城市固体废物混合解析率。Staley等在研究中描述了城市固体废物有机碳成分降解过程中痕量有机物的释放情况, 认为应重视填埋场气作为芳烃、氟氯化合物、硅氧烷等痕量有机物释放源的潜在危害性。Ferrari等对填埋场渗出液的危害进行了生态毒理学评估, 指出了对渗出液处理的必要性。Garg等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p H=7.82, COD=6 400mg/L渗出液, AOSC值和傅里叶红外检测表明处理过的渗出液中碳以碳酸形式存在, COD降解率达到90%[1]。

2 焚烧

焚烧是指固体废物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燃烧的过程。固体废物焚烧后, 释放出热能, 同时产生烟气和固体残渣。热能要回收, 烟气要净化, 残渣要消化, 这是焚烧处理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焚烧处理技术的特点是处理量大, 减容性好, 无害化彻底, 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固体废物的能源化, 因此, 是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由于城市固体废物焚烧减容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彻底, 在垃圾热值较高、处理达到一定规模时, 可以回收废热发电, 而且占地面积小,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近10年来, 城市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在我国发展很快,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快、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集、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少的大城市以及南方和沿海地区更是如此。

2.1 焚烧技术简介

焚烧是一种城市垃圾高温热化学处理技术, 也是热能利用资源化的一种形式。由于焚烧减容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彻底, 在垃圾热值较高、处理达到一定规模时, 可以回收废热发电, 且占地面积小,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近10年来城市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在我国普及很快,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快、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集、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少的大城市以及南方和沿海地区更是如此[2]。

2.2 焚烧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

直接焚烧系高温和深度氧化的综合过程, 但存在一些问题, 如垃圾成分复杂、难保证充分燃烧, 产生的酸性气体、剧毒的含氯高分子化合物、飞灰、灰渣等对环境造成污染, 炉内金属部件易腐蚀等。热解焚烧法则存在对分选技术要求苛刻、操作条件难以控制、投资多、运行费高等问题。因此, 实现高效的焚烧处理需要深入研究焚烧机理和解决二次污染问题[3]。Lin等研究了城市固体废物焚烧灰渣中的潜在毒性和臭味残留有机物的问题, 结果表明, 灰渣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有机磷酸盐、芳香族化合物、喹啉盐、氯和氰基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的危害远没有象重金属那样受到重视。Olsson等研究了利用铜离子选择性电极去除城市固体废物焚烧灰渣中高潜在毒性Cu (Ⅱ) 的问题, 结果表明, 使用铜离子选择性电极能够使灰渣浸出液中多于95%的铜与溶解有机物结合, 以达到去除目的[4]。Yao等研究了固体废物焚烧灰渣风化处理对铜浸出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酸性环境里, 风化处理会增加铜的流动性。Gao等研究了采用高岭土、蒙脱石、活性炭气相吸附焚烧飞灰中六氯苯, 结果表明低成本吸附剂蒙脱石可以有效地减少气相中有机氯化合物含量。Phongphiphat等调查研究了城市固体废物焚烧供热设备在高温运行情况下的腐蚀情况, 结果表明, 铝涂层的使用是高温焚烧情况下减少设备腐蚀的有效手段。

3 堆肥

3.1 堆肥处理

堆肥是我国、印度等国家处理固体废物, 制取农肥的最古老技术, 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均有研究利用的一种方法。堆肥是使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 在微生物作用下, 进行生物化学反应, 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 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根据堆肥原理, 可分为厌氧分解与好氧分解两种。厌氧分解需在严格缺氧条件下进行, 厌氧微生物分解生长较慢, 故不多用。好氧分解过程可同时产生高温, 可以杀灭病虫卵、细菌等, 我国主要采用好氧分解法。堆肥技术的工艺比较简单, 适合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固体废物处理, 可对固体废物中的部分组分进行资源利用, 且处理相同质量固体废物的投资比单纯的焚烧处理大大降低[5]。堆肥技术在欧美国家起步较早, 目前已经达到工业化应用的水平。堆肥处理不能处理不可腐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固体废物中的石块、金属、玻璃、塑料等废弃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 这些废弃物必须分捡出来, 另行处理。因此, 减容、减量及无害化程度低;堆肥周期长, 占地面积大, 卫生条件差;堆肥处理后产生的肥料肥效低、成本高, 与化肥比销售困难, 经济效益差。引进国外技术投资巨大, 不适合我国国情[6]。发达国家由于固体废物中的易腐有机物含量大大低于我国的一般水平, 因此, 靠堆肥只能处理15%左右的固体废物组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堆肥技术的推广。堆肥技术必须是将固体废物首先进行分类后再将易腐有机组分进行发酵, 才能有效地防止重金属的渗入, 从而保证有机肥产品达到国家标准, 真正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

堆肥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生物, 在有控制的情况下, 促使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根据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堆肥处理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好氧堆肥由于堆肥体温度高 (一般在50~65℃) , 故又称为高温好氧堆肥, 它是将要堆腐的有机物料与填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适宜条件下堆腐, 使微生物繁殖并降解有机质, 高温杀死其中的病菌及杂草种子, 从而使固体有机废弃物达到稳定化。厌氧堆肥是在无氧条件下, 厌氧微生物分解转化废物中有机物的过程, 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分解速度缓慢, 处理效率低, 容易产生恶臭, 其工艺条件也较难控制。

3.2 堆肥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Mark Mgins等研究证明, 与厌氧生物处理相比, 好氧生物降解速度急剧升高, 大于50%, BOD5减少了70%, 金属和挥发性有机物 (VOC) 减少了75%~99% (其中铁减少了75%~90%) , 渗滤液体积减少了86%, 甲烷产生量减少了50%~90%, 废物分解残留物平均减少4.5%。有机固体废物固态厌氧消化反应具有多步骤性, 有多种微生物参与。现在采用的有单相消化和2相消化工艺。前者简单, 能够有效处理20%~40%的有机固体废物, 已经有多种有效的、能够大规模应用的工艺, 如Dranco工艺、ompogas工艺、Valorga工艺等。

Zhang Ruihong等利用厌氧2相消化法研究了稻草固态发酵产沼气的问题。不过, De Baere L通过对欧洲固体垃圾厌氧消化的调查发现, 2相消化工艺所占的比重比单相消化工艺要少得多, 原因是2相消化系统需要更多投资以及更为复杂的运转维护[7]。由于厌氧消化影响因素较多, 因此, Walter研究了底物组成对固态厌氧消化的影响, L.M.Palmowski、S.Hasegawa研究了底物预处理对固态厌氧消化的影响, 孙国朝等研究了总固体 (TS) 含量和接种量对固态厌氧消化的影响。刘存芳等利用底物降解和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建立间歇厌氧消化p H值控制模型, 根据厌氧消化初始条件预测其最佳p H值, 进而通过控制厌氧过程的p H值使单位质量的有机垃圾达到最大的产气量。实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对提高城市垃圾转化为生物能源的转化率具有实用性。赵佳佳等研究了使用促进剂, 改善和强化厌氧处理微环境, 促进有机质降解的问题, 结果表明, 促进剂的使用有效地加快了堆肥进程, 提高了堆肥产品品质。Jensen等研究了城市固体废物的酶法液化问题, 中试试验结果表明, 在酶法液化过程中, 完成了较大部分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酶法处理也有助于未分类城市固体废物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离, 并指出研究有助于酶制剂含酶最佳组合的选择。Maroun等研究了厌氧消化处理城市固体废物的最佳工艺条件, 探讨了各操作过程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并指明对固体基质的厌氧消化处理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Orzi等研究了城市固体废物厌氧消化过程中消化进程与生物稳定性的关系, 通过OD20测试和ABP测试, 调查了微生物活性和有机物气味释放的关系, 结果表明, 经过消化的处理物的处理程度决定了气味的释放强度, 并指出OD20值的减小可以表明气味的消除程度。

4 综合处理

所谓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就是将堆肥、焚烧和填埋三者有机结合, 综合为一体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垃圾得到合理处理与有效利用。资源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处理效率高。同时还可避免或减少单一处理的缺点和难度。综合处理和单一处理在效益上是显然不同的。综合处理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然大大高于单一处理, 污水与烟气的排放量小, 占用土地少, 资源回收利用率高。从经济效益比较分析来看, 综合处理的建厂投资少;运转费用低, 生产肥料的盈利可维持整个处理厂的运转费用在肥料销售好的情况下还略有盈利;此外, 还具有焚烧炉寿命增长;设备不需进口等。

综合处理具有以下优点。

(1) 城市固体废物通过有效的预处理后, 堆肥、焚烧原料质量大为提高, 处理量大为减少, 简化了工艺, 降低了设备投资运行成本;

(2) 有机肥质量大为提高, 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3) 减少了焚烧尾气的处理难度;

(4) 延长了填埋厂的寿命, 减少了填埋渗沥液和有机气体的排放;

(5) 塑料、金属、玻璃、纸、热能等的回收利用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深入分析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系统的系统特性、运行规律, 提炼总结适应我国现阶段及发展需要的系统模型和优化方法, 将大大提高我国城市固体废物的管理水平。我国目前采用混合收集方式, 基于这一前提, 利用数学方法优化不同处理设施的数量和选址, 优化固体废物物流在不同处理设施之间的分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讯

大同市再生资源管理条例实施

山西省《大同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已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山西省首部关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废品回收站实行统一备案

《条例》所称再生资源指在社会生产、流通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 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 经过回收、加工处理, 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 (如废纸、废棉等) 、废轻化工原料 (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 、废玻璃等。

按照规定, 设立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 (包括临时回收站、收运中转站和集散中心) ,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 应当符合大同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规划和网点建设规划, 持商务行政主管部门的网点规划认定建议书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 并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回收企业或经营者, 还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15日内, 向公安机关备案。

新建住宅区应规划回收站 (点)

《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 新建住宅区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规划社区回收站 (点) 所需场地:小区建筑总面积不足4万平方米的, 规划20平方米;小区建筑总面积4万以上不足8万平方米的, 规划30平方米;小区建筑总面积8万以上不足12万平方米的, 规划40平方米;小区建筑总面积12万以上不足15万平方米的, 规划50平方米;小区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以上的, 规划50至70平方米。另外, 已建成的住宅区, 可以通过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设置社区回收站 (点) 或流动回收站 (点) 。回收站 (点) 、中转站的设置要由围墙、顶棚等必要防扩散、防渗漏设施, 不影响社区环境, 符合消防规定。

不允许私自收购禁品

按照规定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积攒、交售再生资源, 有权举报破坏或滥用再生资源的违法行为。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设立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 应按照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衡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统一时间、经营规范的要求, 开展回收经营活动, 禁止收购下列物品: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铁路、公路、石油、电力、电信通讯、矿山、水利、测量等专用器材;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和有放射性的各种危险品;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及嫌疑物品;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回收的其他物品。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收购市政公用设施时, 应当向出售者索取该市政公用设施产权所有者出具的报废证明, 并如实登记出售者单位名称、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登记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如若出售者不能提供报废证明的, 不得收购。

(商讯)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行业2008年发展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 2009 (9) 19-23.

[2]刘新菊, 曲东.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模式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 2008 (7) :38-40.

[3]黄得扬, 陆文静, 王洪涛.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 5 (1) :12-18.

[4]张波, 张丽丽, 徐剑波.城市生活垃圾的厌氧消化处理现状和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 2003, 21 (4) :17-21.

[5]雷国元, 王丹鸳, 王建龙.有机固体废物生物法制氢的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 2007, 27 (6) :525-531.

[6]侯金淑, 袁兴中, 曾光明, 等.利用废报纸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32 (10) :66-69.

上一篇:铁路维修下一篇:现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