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

2024-06-14

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共8篇)

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 篇1

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看法调查问卷前言: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融入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为了了解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看法,我们展开了以下调查。请您认真填写。

1.您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

A.中国传统节日B.西方传统文化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您了解吗?

A.了解B.了解部分C.不了解

3.您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是否局限于欧美明星上?

A.是B.不是

4.您更喜欢读中国文言文还是英语小说?

A.文言文B.小说C.都不感兴趣D.都喜欢

5.冬至与圣诞节仅差两天,冬至到来时大多数中学生们都浑然不觉,而圣诞节前一个星期就有人开始筹备,您对此的看法是?

A.支持B.不支持

6.圣诞节的时间是______月______日?

今年冬至的时间是______月______日?(不清楚可不填)

7.您对繁体字的了解程度?

A.很了解B.不太了解C.不了解

8.您对最近热播的节目《汉字听写大赛》有什么看法?

A.很有价值,可以帮助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观念。

B.没有太大价值。

C.无所谓。

9.中国乐器与西洋乐器您更喜欢哪一种?

A.中国乐器B.西方乐器

10.您对于提高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有什么建议?

A.政府加强中华民族文化宣传力度

B.中央卫视大力推出中国传统文化综艺节目

C.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D.顺其自然

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 篇2

近日媒体报道的上海警方破获一起“援交少女”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90后学生自拍不雅照在网络上的疯狂流传;网爆, 大一女陪睡5晚换iphone, 称身边同学都这样做;大学生在厕所、宿舍生下婴儿的新闻满天飞;学生傍大款和傍贪官的更是屡见不鲜。这一桩桩事件的发生都给我们敲响警钟, 大学生们如不树立正确健康的婚恋观, 终将站上道德的审判席, 甚至悔其一生。

由此可见, 婚恋观在人的价值观念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没有一个正确的婚恋观, 就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 就会偏离人生的正确轨迹。

1. 西方婚恋观与传统婚恋观的差异

受自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经过漫长的岁月变迁和发展, 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婚恋观即西方的婚恋观和中国传统的婚恋观。这种婚恋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在婚姻基础上的存在差异

据美国著名的公众意见专家路易斯哈里斯的统计, “83%的美国男女认为, 爱情乃是男人和女人结婚的第一位的, 必不可少的动力。更有90%的美国人相信, 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西方认为婚姻完全是以个人本位为基础, 个人喜好、个人意志高于一切。而中国传统中则认为婚姻应以父母之命、门第身世、家教家风和年龄适当为首要考虑条件的家庭本位为基础。

1.2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对忠贞的理解存在差异

传统中国信奉“忠贞不贰”, 正所谓“好马不配双鞍, 好女不嫁二夫”。讲究的是从一而终, 爱情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所以传统中国在择偶时尤为慎重, 对方的诚信品质、对爱情的专一和婚姻的责任感都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3]。而西方所认为的忠贞, 只是婚姻或恋爱时的“忠贞”, 而不是一辈子的“忠贞”。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 如果爱情没了, 双方就可以协议离婚, 离婚后双方互不干预各自的生活, 各自寻找新的人生伴侣。

1.3 西方婚恋观与中国传统婚恋观对婚后的家庭地位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婚恋观中女子讲究服从, 离婚受到约束。封建社会丈夫可以对照七出之罪给妻子写休书, 但妻子却要男主女从, 安守妇道遵守本分, 是没有资格提出离婚的。在西方, 两性在经济上是平等的, 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 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 在家中地位平等, 婚姻恋爱自由。

1.4 中国传统婚恋观与西方婚恋观在社会舆论的制约上存在差异

西方社会在六七十年代发生了“性革命”的浪潮, 这股浪潮来势汹涌, 一下子席卷了整个欧洲和美国, 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不再谈“性”色变, 破除了对性的罪恶感, 提出应不受任何约束地追求性的快乐, 西方社会对性的舆论开放化。传统中国则以谈论性爱为耻, 更是把女性的贞操重于一切, 女子倘若做出违反三从四德之事, 将会遭到整个社会的诟病和谴责。

2. 在西方与中国传统文化双重作用下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趋向

传统婚恋观仍是当代大学生婚恋心理的主流, 可以说还是起着主导地位。信息的全球化, 便捷的网络, 影视作品的交流都使西方的婚恋观冲击着当代大学生, 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善于学习和模仿。在传统婚恋观和西方婚恋观双重作用下,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 我们在今年下半年开学初对132名学生进行了一场座谈会及问卷调查。问卷总共有34个题目, 内容包括大学生恋爱观、择偶观和性观念。参加的学生中有53名男生和79名女生。调研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有如下变化趋势:

2.1 择偶条件存在差异

在择偶的条件中, 男生的选择依次是“人品性格”“外表、年龄”“学识、学历与健康”“经济状况”“其他”, 女生的选择依次是:“学识、学历与健康”“人品性格”“经济状况”“外表、年龄”“其他”。女生更看重男生的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前途而对对方的容貌要求不高;男生正好相反, 男生更看重女生的容貌, 只要看着赏心悦目、出得厅堂就行, 学历、收入都在其次。

2.2 恋爱存在盲目性

调查中, 有99%的学生接受大学期间恋爱。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恋爱是婚姻的基础, 恋爱的目的是为了选择终身伴侣, 但也有3 6%的学生选择的是生理和心理需要, 还有6%的学生选择是因为派遣寂寞。这说明有些学生的恋爱目的仍有盲目性。

2.3 性行为趋向轻率

有76%的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 有65%的学生接受在大学期间同居行为, 有58%的学生认为童贞“不重要”或“无所谓”, 有51%的人赞成在校期间可以结婚, 更有4 2%的学生接受婚外性行为, 认为“配偶容忍就不要干涉”。这些表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越加开放, 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2.4 对待情感更加宽容

如果失恋了有78%的人选择“顺其自然”这与91%的人赞成“合则聚不合则分”的结果是相一致的。调查中仅有1人选择“无法原谅对方, 伺机报复”;若恋人以前和别人发生过性关系, 一部分学生选择“不追究只看将来”;如果未来配偶与人发生性行为, 很多学生选择了“不会影响夫妻关系”。

2.5 选择更加自我、思想更加开放

有72%的学生选择“真爱不受年龄限制”, 有69%的学生选择不赞成“门当户对”。对于家庭是否一定要有自己的孩子, 有41%的学生选择“否”。这些都表明着当代大学生更加自我, 在感情中完全以个人为中心, 个人意志高于一切。

3. 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恋爱观

3.1 加强学校教育, 帮助大学生提高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很多教育者认为与学生公开讨论婚恋、性问题, 是严重有损师道尊严。其实不然, 很多学生因为好奇, 又不能从正确途径了解性, 反而会受到有害文化的侵袭。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的性教育, 包括:性生理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等内容, 可以结合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 把握引导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 “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目标包含了德育的功能, 美育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应该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 开展相应的活动, 来焕发学生的高尚情操, 使他们感到一种非常愉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而且能催促他们向高尚的道德理想趋近;让学生通过有关爱情题材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辨别美丑的能力以及对爱情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恋爱的层次和品位。

3.2 处理好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不盲目随波逐流

大学生的婚恋观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写照, 也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一些不良思想, 西方社会的性解放以及自由开放的婚恋观正日益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婚恋观。“一夜情”“网恋”“第三者”早已不是新鲜的名词。现下“网婚”“试婚”“隐婚”“急嫁族”“丁克族”正悄然流行。我们应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观念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不盲目随波逐流。马克思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不是过早的亲昵。”恩格斯将爱情归结为“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4]。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大学生要摆正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学习应该作为第一重要的任务, 要使爱情成为一种推动力量, 不断鞭策自己前进。避免因为流行而盲目跟风。

3.3 避免家庭的错误引导, 使恋爱功利化

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过程中, 父母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父母一方对婚姻不忠诚不负责这些都会引起孩子婚恋观的消极一面。还有些家长给子女灌输“金钱至上”的观念, “要娶就娶有钱的, 要嫁就嫁有权的”这些都造成了孩子错误的婚恋观。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可以通过一些讲座, 座谈会邀请学生家长, 共同探讨学生的婚恋观教育, 避免家庭的错误引导使大学生形成错误婚恋观, 使恋爱功利化。

3.4 抵制有害文化, 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内涵及恋爱道德的教育

发挥学校的文化过滤功能, 坚持弘扬优良的主旋律, 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和侵害, 为大学生营造具有良好文化的舆论氛围。首先进行爱情涵义的专题教育, 让学生领悟爱情的真谛, 即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 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 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其次, 加强恋爱道德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自觉抵制封建的性道德观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性解放”等腐朽思想的侵蚀, 使他们学会关心恋爱对象的身心健康, 明确自己在恋爱和性爱中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处理恋爱与性爱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赵冰洁.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2) :111~113

[2]刘亚丽.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03, (10) .29~31

[3]郭艳.从民谚看传统婚恋观.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5, (1) :63~65

浅析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28-01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重道德、尚礼仪。主要关注的是人文精神和道德教育。

人之所以能够驾驭万物,在于人类具有万物所不具备的人文。人民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我们在《孟子》中学到人和禽兽不同。主要因为人有恻隐之心、羞辱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便是仁义礼智的四端。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普遍忘了人之本。儒家文化中所强调的社会责任感在大多数人身上得不到体现。人既要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也要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而这种精神我想就是我们古代优秀文化中所强调的人文精神。

道德建设成为现如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重德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儒家文化中,主张道德至上。在古代思想家看来,天是道德之天,人是道德之人,甚至认为一草一木也是具有德之品性的。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主张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等。在传统文化中人民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很多人认为道德成为他们在追求快乐路途中的绊脚石,更有甚者对于传统道德嗤之以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盛行,进而滋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我们要知道有道德的生活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生活,有道德的社会才是成熟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蕴涵着巨大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了文化中所存在的一些负面的,落后的思想。比如民贵君轻、政治制度家庭化等。在儒家文化中所体现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是最好的例子。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提出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绝不能割害历史,绝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一定的科学地位,是尊重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批判,推陈出新,创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化。[1]

二、继承发展、提高素养

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国学不仅仅在于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更多在于从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当中汲取精髓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完善道德修养。

1.继承和、发扬、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果对自己国家的优秀文明都没有深入了解,那么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们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学习母语一样,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本。其实,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想,例如忠孝仁义的价值观早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如何安身立命的同时,更要懂得如何做人。

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首先要保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建设具有民主特色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优秀的文化需要经过社会实践来检验,而当代大学生将成为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体,能否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与当代大学生紧密相关。

2.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首先,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节俭朴素的品德。墨子就提出过“节用”命题,并极力提倡节俭朴素,反对浪费。当代大学生大多生活条件优越,有很多人没有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大学生再次感到这种美德的存在并受到感染。其次,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大学生勤勉好学的学习态度。有许多治学格言,如《论语》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表露了勤学苦读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强调勤奋好学的传统美德是必要的。最后,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崇高品性。孔子就曾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背景下,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经迫在眉睫。

传统文化是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才能够真正读懂的,体会的。但如今正处于象牙塔中的我们,如果不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等将来我们走入社会时,恐怕很难完全领悟传统文化的高深思想和智慧结晶,今天的学习是为未来的理解做准备的。现在我们的学习好似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但经历时间和阅历的丰富和积累,我们所吞下去的知识将会被慢慢消化,让我们从中汲取宝贵的营养。真正理解优秀文化的过程,并不是短短的几节课而是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作者简介:吴冰,女(1991.3)满族,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13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哲学。

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 篇4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105班 魏鹏 2010220872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标志着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它于本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起,70、80年代在欧美达到巅峰。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形成于建筑和文化领域,后来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虽然自命或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并不很多,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后现代主义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之后逐渐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现象。《后现代的生存》中阐述:后现代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许多迹象表明,这种状态“正在以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

由于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它产生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特殊的传统,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西方社会奠定了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渡的中国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进入,则应本着批判与借鉴的原则,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融合的和谐社会。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解释,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结论,否认人能达到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

2.解构现代主体性。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

3.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

二、后现代主义的正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代表着后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思潮,它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比较和反思,对科学与文明的审视,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评估。

1.倡导多元论,尊重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拒斥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彻底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来张扬科学的怀疑精神。在知识领域里后现代主义拒绝对理性、本质和普遍绝对真理的信仰,反对直线进步的价值观,提倡多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关系领域中拒绝一切普遍主义的社会方案,主张社会关系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兼容性,拒绝任何囊括世界历史全部内容的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相对主义、特殊主义和情境主义,要求人们尊重差异,学会宽容。

后现代主义号召人们要像读一首诗、一部神话一样解读哲学原著和哲学书 本,其用意也在于倡导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德里达、福柯、德勒兹力倡导差异性、多样性、多元性,其目的就在于对抗形而上学的同性总体化、极权化的僵化的理论模式。

2.倡导创造性。后现代思想家最推崇的活动是创造性活动,最推崇的人生是创造性的人生,最欣赏的人是从事创造活动的人。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基于此,后现代主义思潮极力倡导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寻求新的有价值的世界观,在社会生活领域内创建生活的价值意义,在社会关系领域内创造多样性、有差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新型关系。

3.力主平等。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个人主义已成为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尤其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精神和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主义、二元论、男性中心主义进行文思和批判,指出:现代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个人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二元论,在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中强调男性主义,实际是强调人与人的不平等,证明人对自然的优越性,男性对女性的优越性。后现代主义思潮更为关注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应该如何更好地适应正在极速变化的信息化和高品化的高科技社会。

在全球化的今天,处在跨国文化的语境中的中国,以和而不同的差异性,强调不同民族、不同人群、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提倡创造性和平等,从而使得和谐对话逐渐取代文明冲突,以创建和谐富足的社会。

三、后现代主义的负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了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官僚政治秩序的强烈不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人的尊严的摧残的严历控拆,对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所带来的实际成就的深重优虑,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基础之可靠性的深刻怀疑。”①自八十年代末以来,国家政治危机相对缓和,社会生活相对稳定,商品化逻辑无限扩张,大众传媒的迅速普及,后现代已经包围着中国人。在娱乐文化方面,后现代氛围日渐浓厚。流行音乐、排行榜、卡拉OK、通俗文学、畅销书、电视小品、连续剧甚至肥皂剧、武打片、言情片等等,消费文化市场已经形成,文化工业初具规模,艺术、理想、品德、情操、权威、价值等崇高的意义已经悄然引退,高雅和通俗的界限正在打破,无论政治还是文化,诸多领域已经渗透着资本的逻辑,甚至理论也成为一种实用主义的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播、大众文化的流行提供了温床。

首先,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印记,因而失去了美的崇高和独立的价值。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的冲击,导致崇高和理想的衰落。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浸染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

其次,文化传承的弱化,和文化自信的削弱。后现代主义的“复制性”导致“快餐文化”的泛滥,使千锤百炼、呕心沥血的文化力作、精品的出现,变得几乎没有可能。电影、电视、广播等电子传媒的出现,意味着不仅是对物质的复制也是对精神的复制,的确,后现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复制的文化,它不仅是可以复制在胶片、磁带、激光唱盘上的批量生产的商品,而且它的类型、风格、模式,甚至语音也是复制出来的。人们当然会担心:在一个丧失了首创性和怀疑精神的社会中,我们的生存、发展,靠什么来得到保障?而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几件力作、经典的文化产品推出,那么,它的文化建设无疑是很不成功的。虽然,后现代主义也追求“独创性”,但这类“独创”并非真正的创新,而是以时尚的胡闹来博取轰动的新闻效应。这在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后现代艺术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它的正确性和真理性。也就是要求我们用真理去战胜谬误,而决不是听任或追随谬误去战胜真理。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在中国目前面临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落的情况下,这种消解主义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最后一点,国家、民族认同的弱化。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既有促使大众从全球的视野思考人的存在与价值的积极一面,也有影响到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生成的消极一面。民族精神表现的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情感、信念与责任,而情感、信念与责任等都建立在对民族认同的基础上。西方文化思潮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存方式,淡化了他们对国家、社会的情感,使他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弱化。

当代的社会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宽松,人们享有更充分的自主和更多元的选择。他们既希望得到国家和他人的帮助,又不希望受到国家和他人的干扰。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时,由于对个性和个人价值的过分推崇,容易淡化对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畅通无阻,渗透于宽松的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如果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它将迅速地同化中国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因此,在这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思潮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大众的思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四、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她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尤其是对于不断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就要正确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我们既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切忌把传统文化极端商业化、粗俗化。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当今现实生活中,应做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从而推陈出新,不断创新。

因此,在中国国情下,正确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时代需要。

【注释】

①张国清.《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4): 10,P65.【参考文献】

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 篇5

摘要:有人说,中国当代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问题。从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教育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而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价值观。中国教育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它究竟怎样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教育?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本文就一些文化现象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观、当代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它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与文化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不可估量的独特作用。承载者历代先贤门睿智思想火花的中国优秀文化典籍,不仅记载并世代传诵着这一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唯一自成体系的且一脉相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成为不断兼容并序的吸收不同类型的文化,并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物质载体。

一直以来,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许多要求和规范,都可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财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探讨“天道(天地的来源及其法则)与人道(人自身和人类社会和其他动物是否有人性)的关系,创造了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 “天人合一”的核心价值观。注重天人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道德价值的最终归宿;“和”是中国传统人生理想的最高价值,落实到教育上则是将“中庸之道”作为人生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更是可以肯定的。

以前,我们的前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并在他们自身的丰富与发展过程中影响和丰富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即而有许多千古传诵的英雄事迹和文学作品影响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古代私塾教育推崇熟记《四书五经》。孩子从小便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报效国家成为栋梁之才。胜不骄,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败不馁,卧薪尝胆,终成大器。在自古流传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下,不断的开拓创新,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碾出一朵朵文明中外的奇葩:四大发明的创造,英雄人物的产生,优秀诗歌的流传等等。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尊老爱幼, 勤俭节约, 诚实守信等。还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小学教科书中的《孔融让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用文。孔融年纪虽小,但是懂得把大的梨分给自己的长辈,而把小的留给自己。小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当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下意识的去模仿,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因此加强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人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将成为润养未来教育的营养素之一。中国古代昭君出塞与文成公主和亲等典故, 正是国家和平主义的表现。而“和为贵”, “仁政”.等提法, 以及老子关于“老吾老及人之老, 幼吾幼及人之幼”等论述, 都代表着中国几千年一贯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 从《礼记》里的“大同世界”, 到康有为的《大同书》, 再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口号, 都代表着中国和平、有为的精神。上述这些, 对培养未来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合作意识和平精神都是有益的。

此外,中国古代矛盾辨证思维对提高未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也是大有助益的。这种矛盾辨证思维在老子的名著《老子》中有大量的论述,阐明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孔子也有辨证明法思想,讲究形式“叩其两端”,讲究“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这种矛盾辨证思维认可“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观点。对未来受教育者更为深刻的认识社会和自然界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而成功的解决问题无疑也是颇重要的。未来的教育强调大量开设文化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让受教育者大量参与文化鉴赏、审美。为此,学校要为受教育者创造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这是因为未来社会更强调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要消解未来社会的巨大压力,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优秀高雅的生活则离不开较高的文化鉴赏力与审美能力,也离不开很重要的人际协调能力与活动能力。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的: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将使人们需要借助艺术来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而着一步将从学校开始。未来的教育者将在改革中培养受教育者的文化审美素质,提升其精神生活层次,同时也给受教育者缓解巨大社会压力,调整好个人心态的技术手段。

三、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对当代教育的其他影响

(一)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强调群体意识对教育主体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具有悠久的重视道德的教育传统。孔子是儒家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就是道德伦理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中心,主张“克己”、“内省”,极为重视个人的道德培养。《大学》里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内圣外王”作为培养目标和理想人格,道德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本质。这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道德滑坡、吸毒和暴力增多、拜金主义思潮泛滥、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下, 仍不乏时代的意义。但同时,在这种传统的伦理型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涵摄下,整个教育活动都被纳入了道德规范的模式中,使人们坚信,复杂的思想行为都必须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用伦理道德原则去包容一切,解释一切。在实际生活中,以伦理原则为绝对尺度的评价模式,把人的多元化的行为仅仅归结为一种简单的直线型评价,人的丰富多彩的价值活动统被纳入不变的道德评价框架中,人的生命创造力受到严重的阻碍,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传统文化对主体价值活力的限制,束缚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求,对主体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强调主体意识,从孔子起,儒家文化就一直把教育同社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成为连接社会个体、家庭和国家的纽带,把一切社会成员连接到一个统一的道德规范之中,将个体塑造成为群体中的和谐因子,使个体与社会保持为一个统一体,以实现统治者的政治理想。很显然,强调群体意识,对于激发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有积极的作用。但儒家伦理道德对整体关系的过分注重,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人格是外控的,服从的,接受主体是被动的,它并不重视主体的自我能动性和潜力的发挥,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只是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手段被承认。这种压抑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的价值取向,正是与我们今天所要培养的创新人才的特点背道而驰的。

(二)家族化的价值取向对当代学生观和尊师观的影响

从周代开始,“孝”成为调节家庭和家族内部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而孝”和“忠”都表现出了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后背对前辈,下级对上级的绝对崇尚和服从的倾向。

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到教育,使得顺从、听话被看成是一个好的学生的主要标志。但是,“一般而言,中国学生是比较尊重教师的,但其中又带有明显的血缘和等级色彩,个人的尊师观是有条件的,狭隘的。如一般人只尊重亲自教过自己的教师,不太尊重别人的敬老师,尊重观带有狭隘的感恩报德的色彩,这也是形成中国教师在学生面前地位较高,而在整个社会中地位较低的状况的重要社会根源。”

“在现实社会中,尊师的等级色彩比较中,以半人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与教师的所在岗位和学校有关。如“尊重大学教师,优待中学教师,轻视小学教师,漠视幼儿园教师”这样等级化的尊师现象。”

(三)功名化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

功名化的教育观指示我国当代教育出现诸多不好的现象,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读书无用论”、“学而优则仕”等。我国传统社会,官为本位,崇官求官的文化价值取向至今仍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中国人的成就标准通常是按照官制大小排定的。这种对教师极高地“官”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把教育作为人、社会、国家一体化的统构力量,这种统构力量能把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是通过受教育入仕为官,于国家是“治国平天下”,于个人是光宗耀祖。因此,读书做官的传统构成了社会关于成就价值的主要取向。当时的科举制度从体制上为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地位提供了可能。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如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等),对管理国家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人才,对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不足在于它走向了极端,“科举、作官、发财”变成人们上进的三部曲和不可动摇的公式,多少迂腐的儒生,将一生投入了无止境的考试准备中,索然无味的经书,机械的八股文,耗完了青春、心血乃至整个生命。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入仕为官者毕竟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国今天的教育(尤其是考试制度)来说,也是深刻的。

仍然有很多人把能否培养“官”和“名人”“尖子人才”作为判断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而与科举制度神似的高考制度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体现。而现在的高考制度,虽较科举制度有很多先进之处,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高考仍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这种片面的选材制度也造成实际工作中教育质量观的偏差。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代,然而,由于生理发育原因,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正处于有强烈逆反心理的青春期。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强调的永远是知识,知识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人的主要标准,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忽略了作为一个人应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就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有很多问题少年,心理压力过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一旦与人发生矛盾,不能很好的冷静思考,往往冲动的依靠暴力解决,有很多校园暴力事件,都发生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

(四)权威化价值趋向对当代教学思想和师生关系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中的师生观的影响重权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我们几千年的皇权专政,见了主子上级领导要三叩九拜,皇上赐了死罪还要谢主龙恩,令加上人治而非法制,等级制度森严,使百姓都养成了一种臣民心理。

当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正礼”,出于对礼和道的尊崇,推崇教师的绝对权威,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师者,人之模范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等。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整体思维模式对中国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人才规格的影响,思维模式是人们在思维中把握世界的整体联系的定格,特别是对于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之关系的稳定的看法。以其表现形式位和极大作用的承认及对教师率先垂范的严格要求,对今天的影响是积极的。但由于当时对权威的绝对的崇尚,人们把名人的重要著作绝对地经典化,一家之说具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变成了绝对的真理,而引经据典因此也成为做学问的必由之路。虽然强调在对“礼”和“道”的认识上有“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一般来说,教师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从属于教师,学生不敢反对教师,教师不轻易接受学生的新异观点,即所谓“师道尊严”。在这种重权威的价值取向下的教育缺乏科学和民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能囿于引经据典的狭窄范围内,不能体现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唯书、唯师遏制了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同时,受其思维模式的影响,忽视对事物作分门别类、精细具体的分析。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内容单

一、狭窄的知识结构缺乏宽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严重分离;教学方法单

一、灌输、填鸭、答案惟

一、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少思辨、重直觉;在教育目的上,不能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所有的人都“千人一面”。

在当今,尽管有些老师已经接受了新的民主的教育思想观,但是特别是在中小学,中国的师生关系仍竭力推行教师的权威,无论是在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思想教育,还是班级管理上,教师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缺少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坦诚讨论。又如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大纲,考试,答案的统一,无不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心理。

四、对我的启示

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简直数不胜数,是一笔值得未来充分加以发掘的巨大遗产。祖先遗留下来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学艺术包括朴实的诗经、瑰丽的楚辞、壮伟的汉赋、优美的搪诗、铿锵的宋词、厚实的明清小说、幽雅的古琴、清亮的琵琶、浑厚的二胡、魅力无穷的围棋与中国象棋、变化多端的书法、多姿多彩的国画。每一样都韵味无穷,都是未来受教育者进行文化鉴赏,审美的重要内容与对象,确实可成为未来受教育者的宝贵财富。将上述那些文化财富连同西方古典文化财富,现代当代世界文化财富加在一起,才能构成未来教育乃至整个未来社会的文化审美对象体系。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话题历来是文人的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如此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同一文化圈内,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早已被我们的年轻人抛弃,在日本韩国却完整的保存着。

中国经过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再加上解放后的批林批孔运动,有人指出,我国实际上出现了文化断层的现象,这与日韩保存儒家文化形成明显的反差。对于中韩文化的异同在此不深究,我想说的是,人们看到日韩有很多生活方式,如跪拜,还有举行的活动,如韩国的端午节是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保存,而在中国这样形势的活动越来越少。我认为,中韩对传统文化的不同在于形式上,中国抛弃了形式,但是在心理上,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么多年所谓的断层是指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把好的批成坏的,而那些坏的还在我们身上留着。[7] 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我想首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继承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局限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传统文化价值观不良影响。其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化做教育的力量,须体现在情境性、主体性、针对性的原则。情境性就是摒弃直截了当的生硬灌输,利用文字与教学设施,创设能吸引受教育者的特定情境地,如奇峰突起的故事等,是他们的注意力乃至兴趣调动起来,再良好的心理状态中进入学习过程。主体性就是只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他们有体验,讨论乃至提高的大量机会,再实际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中优化自身的素质。如果又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教、背、考”,背离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也就很容易造成失败。针对性,是说内容要有取舍,不是多多益善,应依据现实未来教育目标的需要而选取适当的内容。

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篇6

中国画学院 写意人物二年级

赵思萌

530900021 影视文化是建立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等多种艺术门类交汇点上的综合性艺术文化类型,兼容了政治、经济、社会、哲学、法学、文学、教育等多种社会科学的深邃思想内涵,承载和传播着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影视的网络化传播,彻底打破了传统影视传播的时空限制,为影视的观看和传播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也正因为这样,它也对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就拿我们大学生来说吧,平时在宿舍就可以快捷、方便地观看大量的影视作品。由于影视文化的市场化运作,使得影视文化在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上呈现多元化,从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空前增大,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和分析影视文化在道德、审美、经济、职业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确定这些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之间的客观联系,发挥影视文化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正面、积极、向上的影视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影视文化的价值取向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影视文化根据社会需求,在谋求生存和发展中,客观地形成了各自既定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一)影视文化积极的价值取向 主流影视文化追求真善美,弘扬先进文化,在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经济、职业价值观和引领其发展方向上,发挥着应有的积极作用。一是弘扬美德,伸张正义。把宣传美德、坚持正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倡导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勤俭节约等美德,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强的公信力。二是宣传优美、崇尚和谐。把追求神圣、宣传优美、坚持和谐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宣传美好的事物和言行,揭示规律性和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追求健康和谐等。三是倡导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宣传劳动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弘扬吃苦在前、节俭当先、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四是提倡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主导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用平凡的人物和高尚的品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激励着人们的斗志,鼓舞着人们的意志和雄心,在塑造了国民现代人格的同时,提升了国民的精神境界。

(二)影视文化消极的价值取向

画面影像是对生活的再现,然而经过艺术家的精心剪辑和组接,可能会产生对生活的错误解释,或是蒙太奇结构给予一种暗含的消极理念。影视文化消极的价值取向大致分为四类:一是误导公众,传播虚假消极的内容。二是轻视崇高和严肃,歪曲爱情和历史。三是唯利是图,宣扬金钱至上,拜金主义。四是传播世俗和低俗文化。

二、影视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影视文化的价值取向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性。从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也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优化人格和塑造高尚道德价值观

优秀影视作品都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表明正确的是非观念和高尚的道德观念,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大学生在接受影视文化教育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明辨是非,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了完美的道德价值观。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坚忍和毅力,给予了大学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影视文化把丰富的社会信息传递给当代大学生,有利于他们间接了解社会,为他们以后毕业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并能增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感。如《美丽的大脚》这部真实反映西部教育、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的影视作品,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还有思考。他们看到了祖国西部亟待他们去建设,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具有时代精神的模范人物,为大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成为他们行为的楷模,如《孔繁森》《任长霞》等优秀影视作品,为大学生树立价值观提供了正确的抉择。这些影视作品对塑造当代大学生高尚道德价值观起到了促进作用。

2.提高审美能力、满足审美需求、净化审美心灵、提升审美理想,塑造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观

电影、影视通过形象、服饰、画面、色彩、语言、音响、音乐、美术、舞蹈等,给人以美的熏陶。《公安局长》《任长霞》塑造的“时代英雄”形象,展示着形象美。《红高粱》以其鲜红的色彩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浴血奋战的亢奋精神,展示着色彩美。《生死时速》中的地铁大碰撞,借音响再造了一个真实的时空,给人们带来如临其境的心理与情绪体验,体现了音响的价值。《柳堡的故事》《冰山上的来客》等影片的音乐如甘泉流进观众心田,给人“绕梁三日”的美感,展示着音乐美。影视通过对白、旁白和独白的语言方式,表现人物性格、形成情感和理智的冲击,推动情节发展,展示着语言美。影视公益广告,清醇朴素,意味深长,启迪思考,净化心灵。优秀影视文化提升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促进了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

3.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电视连续剧《中国造》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发展历程,贴近并触及目前当代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的社会现实,生动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及他们在创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理想追求。《美丽心灵》《暖春》等,歌颂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美德,弘扬了吃苦在前、节俭当先、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激励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做一个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人物访谈》向大学生展示了在各行各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典范事迹,如科学院院士任继周,一直工作在农业战线,他在提高大农业综合生产力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的开创性研究成果。《留住青山》歌颂了优秀的人民教师李振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南京自愿到山东沂蒙山区支教、扎根山区教育半个多世纪的感人故事。《雷锋》展示了一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干一行爱一行的优良品格。这些反映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强烈责任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影视作品,都在鼓舞和激励着大学生形成和确立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职业价值观。

(二)消极影响

1.道德价值浅智化

一些影视作品宣扬西方资产阶级道德价值观,特别是香港、“台湾”、韩国和西方影视,淡化了大学生的理想和成才意识,削弱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国有些影视作品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负而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暴力色情泛化、人性表现片面化等误区。如《麻姑》《撒玛利亚女孩》和《春去冬来》等一类作品裸、露、脱甚至“床戏”等色情场面频频出现,宣扬个人绝对自由,无视一切道德规范,反对任何约束。对大学生社会公德价值、法律纪律价值、家庭伦理价值、婚姻和性价值等产生善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英雄》《血色湘西》等作品血腥、暴力镜头不断,可以诱发大学生的暴力冲动,对大学生继承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等道德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2.审美价值世俗化、低俗化

受影视文化的影响,一些青年大学生在审美价值上呈现世俗化、低俗化的倾向。一些韩国、香港、“台湾”的影视作品,裸、脱以及“床戏”等色情场面,被一些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注重对影视文化的直观体验而将“思”的意义放逐,导致他们的审美取向呈现世俗化。《超级女声》《激情九九》等,狂热追求经济利益,一味迎合大众口味,用低俗的作品充斥市场,导致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化,表现出对高雅文化的认同感下降而对“快餐”式低俗文化的热衷上升的趋势和倾向。

3.经济价值金钱至上和高消费化

影视作品通过塑造完美、虚拟的形象,诱导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韩国影视文化所展示的经济观,是一个高层次的消费,影视中的主角基本上不用为金钱发愁,使得当代大学生对金钱的态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甚至追求金钱至上。《大长今》的播出,在大学生中产生强烈的反响,《大长今》宣传的韩国饮食和服装,增加了大学生对于韩国服饰和化妆品的消费,表现出追求时尚、品牌和个性的消费主义观念。这些都对一些大学生的经济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

4.职业价值功利化、个体化

一些影视作品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着功利化、个体化的消极影响,有些学生表现出对明星之路的艳羡和崇拜。如“超级女声”“谋女郎”等明星的成功之路,造成他们幻想一夜成名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念,体现了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误区。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性也表现在对富裕生活的追求和憧憬,使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欲的满足,以追求世俗的幸福。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突出强调个人价值,渴望个人实现的自我满足,但又忽视对社会、对他人应承担的责任。

三、对策和建议

在正确分析影视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发挥影视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积极作用,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旋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影视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同时还要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影视作品承载着社会文化的各种信息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反映着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体现着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发挥着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正面导向作用。因此,影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影视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引导人们的价值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使影视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正面导向作用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时期,还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和可塑性。因此,高校要通过各种有效的载体,对他们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开设网络影视校园版,用优秀影视作品去占领学校影视文化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陶冶大学生情操,引导其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网络电视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地控制一些不健康的影视作品通过网络传播,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环境。

3.开设影视欣赏课和举办影视文化论坛

帮助大学生加深对历史、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使他们走出价值取向的误区,澄清对人生定位、理想、追求的迷茫。高校要开设影视欣赏课和举办影视文化论坛,深入挖掘剖析影视文化具有的艺术魅力和蕴涵的思想艺术价值,使他们感受审美愉悦、净化审美心灵、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审美境界、完善审美人格。组织专职教师开设影视欣赏课,通过网络和各种宣传载体,开展“影视与道德”“影视与审美”等论坛,组织影评作品大赛等,帮助学生从影视文化中吸收有利信息,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历史、社会和自然,促使他们对传统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认可,形成正确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目标体系

浅析基督教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 篇7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 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 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节日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信仰, 例如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复活节以及感恩节都是基督教教会年历的传统节日。

二、追溯西方节日的宗教意义

(一) 圣诞节

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每年的12 月25 日, 是庆祝耶稣诞生的宗教节日。圣诞节是西方最大的节日, 也是人们最喜爱的节日。圣诞节对每个家庭来说, 意义也特别重大。只要有可能, 离家再远的人也要赶回家里庆祝。《圣经》中记载耶稣诞生的年份被记为公元年。耶稣是由圣母玛利亚, 因圣灵感孕, 降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耶稣降生是为救赎人类, 公元354 年, 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在耶稣诞生的日子来纪念耶稣。公元440 年, 罗马教皇正式宣布这一天为圣诞节。为了纪念圣诞节, 人们用圣诞树, 并在圣诞树上装饰上彩灯、明星、和平鸽等。与此同时, 彼此互赠圣诞贺卡并附上新年的祝贺等。圣诞树上的明星, 以及书上的彩灯都象征着耶稣是世界的光。《圣经》中记载, 当耶稣降生在马槽的当夜, 天空中有明星闪烁。来自东方的三个博士带着自己的礼物, 在明星的指引下来朝见耶稣。这也是为什么在圣诞节, 人们要互赠礼物。

(二) 复活节

《圣经》中记载着, 耶稣由童贞女玛利亚因圣灵感孕而生, 是为救赎全人类的罪孽, 也称“救世主”。耶稣选取12名门徒, 带着他们传教。后因被犹太教当权者仇视, 被捕送至彼拉多手下宣判, 被定十字架, 三天后死里复活。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死而复活而定的。在西方国家, 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根据西方教会的传统, 在春分当日 (3 月21 日) 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到的第一个满月之后, 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因此, 复活节会在3 月22日至4 月25 日之间。复活节 (Easter) 寓意着新生, 代表着生命、光明、欢乐的恩赐者主耶稣再次回到人间。复活节前一天要举行夜间祈祷。复活节当天要吃圣餐, 人们见面会说“主复活了”, 然后开始互赠彩蛋, 小孩吃兔子糖、讲兔子的故事。

(三) 感恩节

每年11 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国家的感恩节, 是感谢上帝的日子。它的起源是源于17 世纪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木船从英格兰出发, 漂泊近三个月到达美国东南部港口。他们发现印第安部落无人居住就定居下来。但是冬天衣物缺乏, 以及疾病侵袭, 许多人没有存活下来。在第二年的春天, 幸存下来的人们得到了印第安人的帮助, 给他们种子, 教他们打猎。为了感谢上帝给予的丰收与帮助, 移民们举行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 并邀请印第安人一起来庆祝。他们虔诚地向上帝表示感谢, 放礼炮, 举行宗教仪式等。与此同时, 用自己猎取的火鸡以及自己种的南瓜、玉米等感谢上帝的恩赐。

三、西方节日影响下的观念意识

节日具有群众性、周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殊日子。它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由随意到定型、逐步发展和补充的过程, 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增强, 社会力量的强大, 人们更强调节日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的表达。西方的宗教主要是为精神“孤独者”提供灵魂的依托。西方宗教的内容与“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以及西方工商业盛行所导致的个人生存中的孤独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西方传统节日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浓浓的基督教文化色彩, 说到底是基督教的兴起和普及, 工业社会商品经济代替了农业经济下的结果。那么宗教意识衍生出来的节日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基督教影响下的节日文化是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心理、性格等。西方社会的节日, 更多的是挖掘个体价值, 追求外张力, 狂欢, 神圣等是其影响下的主要观念意识。

了解西方一些主要传统节日与其相关的一些文化渊源, 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西方国家的民族以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与我们有积极意义的外来文化, 从而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珍珠, 卫华.西方节日活动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朱子仪.西方的节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 篇8

一、传统和传统法律的概念

对于传统一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概括。例如龙应台先生就提出:“所谓传统,不是固定的事实,而是不断的突破发生”。[1]郭奇勇教授也认为“在当今中国有三大传统,即中华六千年的传统,西方文化的传统和两百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及近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传统。”[2]传统法律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从时间上说,主要指前近代以前的古代法律,而法律传统则是“指一定国家、地区、民族或若干有着某种共同特征的国家集团的全部法律活动的产物和结晶,是现行法和法律实践中所包含的知识、智慧和经验”[3]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指的是中国持续几千年来各个朝代所有支配法律内容的原理、规则、意识,一般是指延续几千年来的封建正统法律文化,其核心是“仁”的儒家文化,集道、法、儒家思想为一体的新文化。这一文化影响我们的法制进程。[4]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概述

法律文化实际上是关于法律产生、发展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观念的总和。

首先,法律文化是支配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和这个价值基础被社会化的运行状态。

其次,法律文化作为客观存在物,表现为法律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标志着人类实现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特殊社会秩序的能力和对社会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控制、引导的水平。

最后,法律文化作为一种主观的观念形态,是与宏观、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紧密联系的。其主要特点是,把人类的法律实践活动——立法、司法、思维视为统一的整体或过程来把握和分析的,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性。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礼法结合,伦理为本。礼与法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构成了中华法系最本质的特征。礼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宗法等级制度,即“别贵贱、序尊卑”。在中国古代,法就是刑,刑就是赏与罚,并没有现代法治的意义;二是德主刑辅,教化为先德主刑辅,教化为先是儒家大师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他们认为,教化可以使犯罪消失,达到社会平稳的状态。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人人不犯罪并非是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使人们拥有荣辱之心才是治国之本。虽然教化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教化一旦形成,人心已正,只要心术不变,便可永不为恶。所以,教化是一种恒久的回报。教化可以使得社会长治久安,而不像法律只会有暂时的功效;三是追求和谐,调解息讼。息讼是礼治的产物,而争讼是法治的结果。息讼在中国的形成有深厚的根源。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特点是强调整体的和谐,而忽视个体的权利。儒家所追求的不是明辨是非,而是要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儒家认为,与伦理道德相比,法律处在次要的地位,应以礼让作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手段。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征

1.依礼制律,礼法合一

依礼制律是以儒家主张的纲常礼教作为制定法律的指导原则和定罪量刑的基本依据。礼法合一就是指礼的要求与法的规范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简单的说,就是“法律的道德化,道德的法律化”。

2.以行为主,诸法合体

从法典的整体性质上看,一直是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综合性法典。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一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而强化刑法恰好适应这种需要。

四、传统法律以及传统法律文化在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法律是法制现代化的基础和逻辑起点;传统法律可以为法制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智知支持;传统法律可以弥补法制现代化的漏洞,矫正法制现代化的偏差。传统法律可以凝聚民族精神,为法制现代化提供所需的集体认同。[5]

不可否认,现代化的法律制度深深的受着传统法律的影响,传统法律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公丕祥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法律中解决纠纷的自治方式,建立秩序的责任体系等,可以成为完善现代法律调整机制的历史借鉴。[6]在当今刑事领域中,有这样的条款:“自首者要减轻处罚。”而翻开唐律,你会惊奇地发现,早在唐代便有相似规定。诸如此类的刑法、民法规则,我们都可以在传统法律资源中找到其相同或相似的规定。和谐思想是传统法律的中心思想,是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法律中,和谐主要依靠道德教化来实现,而“礼”和“法”的关系又是道德教化的关键之处,中国传统法律处处体现“礼”的精神和原则。[7]所谓“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8]以此来制止纠纷,调整人民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当今我们的法治进程中,我们肯定“礼之用,以和为贵”。法律调整有其局限性,因此必须坚持传统法律礼之原则,以此来解决法律无法管辖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龙应台.《尊重谁的文化差异?》,卢伯华译,林贤治主编:《读书之旅》,1999年第2辑,第1-7页

[2]郭齐勇.《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3]朱景文.《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中国检查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4]黄洪.《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的影响及意义》,《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3期,第39页

[5]张万洪.《法制现代化与传统法律资源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0卷第5期697页

[6]公丕祥.《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和前景》,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7]金俭,李伟恒.《论法治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法律秩序》《法学论坛》,2010年第1期,第25卷,第60页

[8]《后汉书.陈宠传》

作者简介:

张锐洁(1989.04.27~),籍贯:山西运城,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研一。

上一篇:蕃茄太阳阅读理解答案下一篇:执法考试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