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安全

2024-10-07

公众安全(精选12篇)

公众安全 篇1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认识的整体的反映, 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 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衡量社会运动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如今, 随着社会因素的不断变化, 公众对社会安全感的程度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解现今关于公众社会安全感方面所存在问题,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特组织了这次“公众关于社会安全感”调查, 着重从饮食卫生和交通安全两方面对社会安全感作出一定的剖析和建议, 希望能为相关的部门提供启发。

一、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多种调研方法, 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保证本研究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获得大量有效资料, 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次调查课题组成员深入宁波、温州、金华、衢州、广西五个地区随机调查, 并通过网络进行随机调查问卷。本次实地调查发放问卷180份, 回收180份, 其中有效问卷172份, 有效率为95.56%;网络调查问卷收回124份, 有效率为100%;有效问卷共296份。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方式, 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为了解公众关于社会安全感的情况提供了较为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本调查的特点是:通过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 通过不同地区网民的视角, 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了社会安全感的问题。

本此调查分析采用Excel软件统计。

(二)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 性别、年龄。

本次调查中, 被调查对象男性占了51.7%, 女性占了48.3%, 总体来说基本持平;平均年龄在34.4岁, 最小13岁, 最大73岁。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我们都做了一个调查, 被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20~40岁, 这更能准确的了解社会安全情况的现状, 使调查更具可靠性。

2. 文化程度、收入情况。

大部分的被调查者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 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人们素质不断提高, 从而提高了本次调查问卷的质量。被调查者收入情况多样, 64.4%的人月收入集中在2500~3500元, 只有7%的人月收入在1500~2500元, 可见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这在种现状在物质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同时, 使我们更加关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

二、饮食卫生方面现状调查

近期,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灾区”。牛奶、西瓜、火腿肠、馒头、饮料等食品不断被曝光是通过“添加”、“勾兑”、“染色”等方法得以实现。这些问题, 不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也成为了普通消费者的心病。

这些事件对于公众的消费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让我们对于饮食卫生的前景相当担忧。但是, 大多数的民众对食品还是保持乐观的态度。

(一) 生产加工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调查结果分析, 55.6%的人购买食品时最注重的是质量, 其次是味道, 最后才是价格, 面对质量, 48.3%的人认为买来的水果、蔬菜存在农药残留物超标的问题;58.9%的人认为食物中存在过量的添加剂等, 并且认为这些添加剂将影响健康。可见在这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里, 饮食健康是人们生存的主题。

近年来, 尽管国家不断加强对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 大批环保及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然而,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却欠完善。许多食品制造者、餐饮业的负责人为了贪图利益, 使得饮食安全方面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现象, 使得人心惶惶。

(二) 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管理混乱

调查发现, 民众选择外出饮食已经非常的普遍。但是, 大多数公民曾买到过期产品, 以及发现产品信息是伪造的等现象。33.3%的人认为食品配料表的成分存在差异, 有47%的人不确定食品配料表的分成是否存在差异。

(三) 食品消费环节管理力度不够

调查中, 有78.9%的人对小饭店的卫生情况不满意。同时, 我们还发现面对就餐的食物中存在不干净的现象, 极少人会选择正当的手段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污染最严重的路边小吃, 竟然有44.4%的人不在乎它们的卫生, 并有27.2%的人非常喜欢, 这点让人伤感。

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仅仅危害到民众的健康, 还对环境的破坏有着直接的影响。调查发现:72.1%的人是知道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但是他们却不愿意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只有7.3%的人更愿意使用家用筷子。

三、公众对于交通安全方面现状调查

据统计:现中国每5分钟有一人因车祸死亡, 每一分钟有一人因车祸伤残, 每天死亡280多人, 每年死亡10万多人, 汽车数量占世界1.9%, 车祸死亡人数占世界15%, 且每年增加4.5%。近年来名车撞死人事件时常发生, 成为了被调查者口中所关心的话题。

(一) 道路工程施工的缺陷, 形成安全隐患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 只有7.2%的人出门会选择出租车, 选择私家车、公交车或步行的比例持平。可见这三种方式比较受大众的青睐, 但是56.7%的人们觉得自己所处的地方的交通状况满意度一般, 有32.4%的人对自己所处的地方的交通状况不满意。同时, 有78.6%的人遇到过车辆超载的现象。

(二) 公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面对交通事故频繁的社会, 91.2%的人觉得交通事故不可以避免。同时, 有37%的人承认自己不愿意遵守交通规则, 只有23.4%的人认为自己愿意遵守交通规则。其实这是一个不乐观的现象。

一些道路路况好、道路直, 驾驶员心存侥幸心理, 思想麻痹大意, 盲目开快车导致交通事故多发。同时, 公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对交通安全的认识肤浅, 不能自觉遵章守法, 存在着侥幸心理, 致使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和重特大交通事故不断发生。

(三) 道路管理力度欠缺

面对这些问题, 有70.6%的大众认为地方的相关部门对交通的管理力度还只是一般般, 没有严抓严打, 这必须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交通标志残缺、无安全防护设施。一些危险路段、易发点段欠缺标志、警示牌或安装设置不当等驾驶人无法事先预测路况, 一旦出现险情, 措施不及时而由此发生交通事故。此外, 不少新建或改建的道路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在建设中忽视交通安全设施的配套, 致使道路交叉口、信号灯、标线等安全设施不够完善, 不能及时对驾驶者预先警示。

2.公路的养护、保养不到位。路面的抗滑性能与强度、平整度不够, 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设置的警示标志不足。

四、提高公众安全感的对策与建议

经过调查分析, 针对如何提高公众关于社会安全感的问题, 课题组从以下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 管理部门层面

1.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进行普法宣传。

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大众对我们身边的安全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 我们才能使更多的人受益, 社会才能健康、和谐、长期的发展下去。

2. 加强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对申请营业执照的相关单位严格进行检查, 不能有任何懈怠;对已有营业执照的部门要不定期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卫生检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勒令其改正或停产。

严格进行驾驶证的考核, 一旦出现徇私舞弊现象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对已持有驾驶证的要制定一系列的违法条约, 约束其上路守法。不合格车辆禁止上路、严禁长途客车超载、超速、疲劳驾驶。

3. 建立卫生奖惩制度和违反交通法规制度。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卫生事业奖赏制度, 以鼓励和制止从事卫生工作人员的行为。对于交通方面, 我们应该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 生命对于个人和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我们要施加足够的压力。

(二) 食品产家及司机层面

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食品生产产家要注意合法经营, 不能够逃避法律法规, 要在规定的范围配制成分, 并要以健康为前提。司机要注意人行道上的行人, 要遵守交通法规, 做到谨慎小心。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

2.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人无信则不立”, 作为食品生产产家或者司机, 除了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外还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以安全为本, 杜绝一切危害个人生命的安全的行为。

(三) 公民自身层面

1. 增强自我法律法规意识。

要从自身做起, 要多多注意出台的法律法规, 增进了解。不仅仅要约束自己, 也是更好的监督他人。只有法律意识提高了, 当自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我们才能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2.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要建立起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要按照马路上的交通标志进行活动, 同时, 也要注意突发事件。

3. 养成良好的习惯。

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病从口入”的重要手段。要记住平衡膳食, 合理饮食。

摘要: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 潜意识里最基本的需求还是安全感的需求。由此可见, 如何提高社会安全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文章在对公众的安全感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存在的问题, 最后从相关政府部门、厂商, 以及公众自身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众,安全感,饮食卫生,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主观饮食安全与政府责任, 周全霞, [J]2007年9期.

[2]健全公众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唐小鹏, 王东, [J]2009年8期.

[3]道路条件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 王宏伟, [J]2010年3期.

[4]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及对策, 王洪明, [J]2009年3期.

公众安全 篇2

根据市综治办关于“公众安全感测评工作”的紧急通知,请尽快抓好落实。中央和省将对公众安全感进行电话方式测评,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公众安全感建设,进一步加强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为全区综治工作绩效和公众安全感争先进位打下坚实基础。

另请参照《安全感调查表》(附),认真组织自测,并于10月11日下班前将已经采取的提升安全感措施和自行组织测评的结果报区综治办521室。要求各街道综治办请按照每个社区电话测评20人(户),如实填写、逐项汇总后将登记表报送至区综治办521室。

公众安全感调查表

一、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您感觉安全吗?

1.很安全2.安全3.基本安全4.不太安全5.不安全6.说不清

二、您所在的居住区有没有治安巡逻、联防保安、护村护院等活动?

1.有,效果不错2.有,但活动不经常3.从来没有

三、您认为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怎么样?

1.有明显好转2.有好转3.和以前一样4.比以前差5.比以前差很多

四、您认识居住区的责任民警吗?

1.熟悉2.认识但不熟悉3.不认识

五、您所在的居住区内发生矛盾纠纷,是否有人及时调解处理?

1.有人及时调解处理2.有人调解但不及时3.无人调解

六、您知道正在开展的平安创建活动吗?

1.知道2.不知道

七、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参与了平安小区、平安村(社区)及其他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

1.是,参加了2.没有参加3.不了解

八、总的来说,您对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是否满意?

1.很满意2.满意3.一般4.不太满意5.不满意6.说不清

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因素分析 篇3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安全感成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公众安全感是人们对当前社会秩序和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及评价,较高的公众安全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种表现。本文从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并依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公众安全感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公众;安全感;因素;分析

早在20世紀80年代,公众安全感就已经被列入我国治安评价体系中,提升公众安全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1]。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因素也发生着相应变化,人们应当正确理解公众安全感的内涵极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不断增强安全感。

一、公众安全感的内涵和特征

人对自身的安全情况以及所处环境安全形势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即是所谓的安全感。公众安全感不仅体现着公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秩序的感受,也是评判当地治安管理、平安法制建设工作的有效标尺。

作为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公众安全感的特征主要是具有稳定性和限定性。首先,公众对所处环境治安状况的感受和评价是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而不是单个因素,或者一朝一夕的时间就可以形成,这种稳定性的个人感受形成之后,很难再会由于未来的某一事件或个人言论所改变,这体现了公众安全感的稳定性特征。公众安全感的另一个特征是限定性,这种限定性则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定,由于社会治安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推进有所变化,或者人们更换居住区域,公众安全感也会有相应的改变。

二、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因素

(一)社会治安状况

社会治安状况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首要因素,而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频率和侵害程度是影响社会治安的最重要的子因素[2]。目前我国正处在违法犯罪频率升高的时期,对公众安全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由于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公民整体的思想理念尚不完善,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中,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需要长期持久的投入,其效果无法立竿见影。因此,猖獗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其侵害程度越来越深,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安全感。

(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完善程度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否完善,也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因素。首先,完善充备的治安法律法规能够从法律层面明确划定社会行为规范的底线。其次,健全的防控机制可以从警情控制、技术等层面保障社会良好治安。另外,完善的管理机制、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也都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部分,对建设平安社会、法治社会的有极大推动作用,因此对公众安全感的影响也非常大。

(三)社会传播媒介

公众安全感的心理感受不仅来自公众所处区域的社会治安状况,也会受到媒体舆论传播内容和方式的极大影响,公众安全感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和空间的综合感受[3]。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广播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社会违法犯罪行为较为猖獗的当下,媒体的传播会使人们随时随地感受到社会治安的不良形势,这加大了公众安全感降低的程度。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平台,例如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的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其传播的内容也更难以有效地控制。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条例,许多自媒体往往恶意传播一些尚未被证实甚至根本不存在的社会恶性事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恐怖的气氛。媒体的传播内容多,速度快,又常常缺少有效的管理办法,因此,社会传播媒介也是影响公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四)公众个人情况

安全感是人的主观心理感受,因此,公众的性别、年龄、身体健康水平、生活经历、受教育水平等等都会影响到公众安全感的形成和强弱。比如,相对男性,女性更容易遭遇抢劫、性侵等违法犯罪行为;老人由于身体原因,也往往容易收到伤害,因此一般认为女性、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公众安全高较低。因此,公众安全感的形成和强弱也受到公众个人自身情况的影响。

三、提高公众安全感的策略

在分析了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因素之后,为提高社会治安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公众安全感,可以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舆论引导、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等方面加强社会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以此提高公众安全感。

(一)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为提高公众安全感,应当首先减少社会违法犯罪行为事件的数量、降低违法犯罪程度,这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法律法规、防控机制、管理机制以及政府各部门的有效协作等方面不断加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提高治安水平。

(二)舆论引导

安全感作为一种主观认知,可以通过引导公共舆论环境的方法加以影响[4]。首先,应当规范媒体报道社会治安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完善相关行业准则。同时,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对公众进行反违法犯罪途径的普及宣传,引领媒体传播的正面风气,并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

公众具备了较高的自我防护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自身安全感,因此,应当通过政府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使公众具备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例如,政府要加强服务、管理和以及教育,引导公众学会自我防护;公众个人要提高防范意识,以减少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四、结语

在不同的社会治安形势之下,公众安全感也有所不同。正确认识到公众安全感背后的影响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增强公众安全感的策略,让公众生活在更加平安、法治的和谐社会中。

参考文献:

[1]赵芸,赵鹏.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06:106-111.

[2]戴锐,徐同.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因素及对策[J].人民检察,2014,16:73-7]林荫茂. 公众安全感及指标体系的建构[J].社会科学,2007,07:61-68.

[3]林荫茂.公众安全感及指标体系的建构[J].社会科学,2007,07:61-68.

[4]杨菁,杨梦婷.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治理对策研究——基于4·20雅安地震公众安全感的实证分析[J].探索,2016,01:172-179.

作者简介:

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探究 篇4

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 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 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败坏了社会风气, 对相关立法、监管、执法提出了重大挑战。一时间,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焦点问题、热议问题。

本文所说食品安全监管, 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机构监管和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机构监管, 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依照法定职权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这里的政府所属部门包括农业行政、工业和信息化行政、卫生行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行政、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等行政部门。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 则是指社会公众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这里的社会公众应从广义理解, 包括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其他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等社会公众。具体而言, 社会团体包括消费者协会和食品领域行业协会, 食品领域行业协会主要包括粮食、畜产食品、蔬菜、果品、调味食品、焙烤食品、绿色食品、饲料、农业产业、食品工业、畜牧业、渔业、酿酒工业、奶业、烹饪餐饮饭店业等各类食品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新闻媒体;个人则是指在我国境内居住生活的自然人, 包括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的人、普通群众中的知情人、职业打假人、相关外国人等。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食品生产经营者众多, 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量大面广、隐蔽性强, 国家机构监管人力不足等诸多原因, 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很大。面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仅靠国家机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 显得力不从心, 监管难以完全到位。因此, 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机构监管的同时, 应当积极开展、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 以此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机构监管的有益补充, 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的遏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保障作用。

二、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 我国在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总体来看, 还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 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意识薄弱

目前, 我国各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多数由媒体率先曝光, 甚至是媒体人员不惜卧底予以揭露, 媒体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和纠正方面发挥了较大的监督作用。但总体说来, 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意识较为薄弱, 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还未形成“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的公众监管的强大社会氛围和强大社会力量。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深受传统观念影响。常言道:“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家瓦上霜”,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实生活中, 不少人深受其影响, 将此作为自己的人生态度、座右铭, 明知身边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问不管。 (2) 缺乏公平正义理念。由于诸多原因, 不少国人尚未真正树立公平正义理念, 常常站在一己立场看待问题, 其经常计较的是某件事情是否影响到自身的利益, 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而不去计较某件事情是否符合与体现公平正义。当食品安全事件与己无关, 未对自身利益造成影响的时候, 便事不关己、不求发声、不予参与。 (3) 利欲熏心, 见利忘义。一些人明知食品安全事件违法, 恶果严重, 但为了金钱利益、行业利益、权钱交易, 或故意为之, 或肆意掩盖、或恶意放纵, 利欲熏心、见利忘义。 (4) 缺乏制度引导。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法律制度的缺失, 导致社会公众尤其是个人食品安全监管意识薄弱, 不明白自己的相关权利及行权方式, 不知道如何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 (5) 恐遭报复。由于现实生活复杂, 黑恶行径屡见不鲜, 不少人担心举报后遭受打击报复, 担心自己或家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受到不法侵害, 顾虑重重, 不敢举报。

(二) 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目前, 我国国家层面关于食品安全立法主要有《食品安全法》 (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2009年7月20日公布施行) , 相关立法主要有《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立法涉及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的条款主要有:《食品安全法》第3条、第7条、第8条、第10条;《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条、第53条;《产品质量法》第10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协会和消费者之外的社会公众监管, 仅体现于第6条规定。总体看来, 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关于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的规定零散而笼统, 关于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的主体权利义务、参与的监管范围、监管方式方法、监管程序、监管后果、保护与奖励等均未见系统、明确、具体的规定, 尚未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

(三) 食品行业协会食品安全监管缺位

我国成立有不少各类食品行业协会, 在其章程关于本协会的宗旨、目的、职能的表述中, 几乎看不到对本行业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内容。有的即便有, 也表现为“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质量监督”之类的简单笼统的一句话, 未见相关警示、预防、检查、纠正的要求和规制。可见, 这些食品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主观上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更多的关注, 在客观上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 在实践中如何发挥行业自律监管作用就难以保证了。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

食品安全问题, 既是亟待解决又是长治久安之问题,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 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与改善。

(一) 大力培育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意识

实现食品安全保障须思想先行。社会公众具有成熟的食品安全意识, 是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的先行条件。只有人们普遍树立浓厚的食品安全意识, 达到追求食品安全的较高境界, 才会在现实生活中关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才会有勇气、能负责、敢担当, 不仅对关乎自身利益而且对关乎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展开批评、检举和追究。因此, 当前我国应当大力倡导、培育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意识。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 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信息, 对食品安全案件进行曝光, 以培育、唤醒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2) 各级相关单位在一定的公共场所张贴、悬挂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信息, 组织相关义务咨询活动。 (3) 建立健全政府食品安全官方网站及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美国在此方面的做法可供参考。美国建立了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 形成了从联邦到地方, 分工明确、全方位的信息披露主体, 以及遍布全国的信息采集、风险分析以及综合的信息反馈等基础设施。[1]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教育与培训信息、缺陷产品召回信息、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则、工作指南、指导方针、食源性疾病信息、食品安全资源信息等。[2] (4) 在食品安全相关立法过程中, 实行开门立法, 充分征询、听取公众意见。通过这些举措, 培育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 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 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信息, 让社会公众清楚自己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权利义务、途径和方法, 知道如何进行监管, 在全社会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的强大意识和社会氛围, 使食品安全违法者无处遁形。

(二) 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法律制度

实现食品安全保障不仅需要舆论先行而且需要制度规范和引导。国际社会一些国家非常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公众监管, 通过立法加以倡导和规制。譬如, 美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对食品安全违法拒绝者、食品安全违法检举者的保护制度进行了规制, 值得借鉴。面对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法律制度欠缺的现状, 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法律制度。建议在各级相关立法中由宏观至微观、分层次地设计社会公众监管制度, 对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的主体权利义务、参与的监管范围、监管方式方法、监管程序、监管后果、保护与奖励等一系列问题, 以及食品安全社会国家机构监管与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之间的关系、分工、协调等进行规制, 形成系统的、细化的、便于操作的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法律制度, 使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有法可依, 做到科学化、制度化、常规化。

(三) 尽快建立健全食品行业协会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协会自治是指协会为实现设立本协会的目的, 按照协会章程对协会及有关组成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协会自治可以充分发挥协会对成员行为规范和制约作用, 也有利于行业商品质量监管, 解决政府监管缺位问题, 提高监管效率。[3]针对当前我国食品行业协会食品安全监管缺位的现状, 应当尽快建立健全食品行业协会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应在相关立法中对食品行业协会的食品安全监管进行规制, 主要包括监管职责确立、监管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违反监管职责之处理等制度。 (2) 食品行业协会应在自己的章程中确立监管的具体实施办法, 力求做到做好行业自律、自治。 (3) 通过制度设定, 对不履行监管职责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的食品行业协会及其责任人进行追究, 以达消除不良、警示世人、促进安全之目的。通过这些举措, 定能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监管作用。

总之,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特点, 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公众监管制度, 充分发动民众力量,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合力而为之局面, 进一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安康。

参考文献

[1][2]叶向东.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8 (11) :18~21.

公众安全感调查问卷 篇5

1、您认为我县现在的社会治安状况如何?

2、近三个月来,您所在地区周边是否存在违法犯罪?

3、请说说是哪些方面的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

4、您对社会治安最不满意的是哪些方面?

5、就如何加强社会治安提高公众安全感您有什么意见建议?

6、您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印象如何?

7、您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

8、您认为政法部门在公正执法方面做得如何?

9、您对政法干警为民服务有什么看法?

公众安全 篇6

近年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积极与电视台、电台、报纸和杂志紧密合作,热情接待媒体采访和咨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11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人民日报》、《中国医药报》、《解放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共刊发新闻稿103篇,与《家庭用药》、《食品与生活》杂志社合作,围绕百姓关心的健康话题展开具体版块的组稿。

为提升公众健康消费理念,及时发布食品药品安全预警和消费提示,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作了食品药品安全公益广告,在上海电台、上海电视台全年连续播放;与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合作,制作了26集科普宣传短片,在《科技密码》节目中滚动播出;每天在地铁、公交车上的东方明珠移动电视中播出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态指数、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公益广告;在新浪、新民网等开设“药博士信箱”等政务微博,通过与网民互动,普及安全用药常识。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还借助网络、媒体发布、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及时向社会发布慎食鲜活贝类、禁食海鲜河豚鱼、谨防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多条消费提示,以及节日期间市民在外就餐、购买食品等注意事项,引导市民合理消费。

公众安全 篇7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公众聚集场所不断增加。一旦发生火灾, 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年来, 国内连续发生几起影响较大的公众聚集场所火灾:1994年12月8日的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 直接经济损失210.9万元。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火灾, 直接经济损失270万元。2008年9月20日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火灾, 造成多人伤亡。国外发展的经验表明,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 000美元~3 000美元时, 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的阶段, 这也表明, 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 对公众密集场所火灾的预防和治理任务的艰巨。

1 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

1.1 公众聚集场所的概念

公众聚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间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及公共娱乐场所。

1.2 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

笔者通过参与襄阳市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 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进行了调查,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 改变原建筑的使用性质, 易造成先天性火灾隐患。

a.在高层建筑底层或二层原设计用于商铺的场所, 将防火分隔物拆除, 形成营业面积更大的场所, 使整个建筑的性质由住宅楼变为商住楼。

b.原有老建筑内进行装修改造, 原建筑的总平面布局、消防给水、平面布置、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均无法满足新场所的消防安全条件, 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造。

2) 使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装修, 火灾荷载大。

公众聚集场所尤其是公共娱乐场所, 为了追求音响、视觉效果和环境档次, 大量采用易燃可燃材料如木材、塑料、布质材料装修, 且不进行阻燃处理。火灾发生后, 蔓延速度快且极易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3) 彩钢夹芯板大量用于人员密集场装修, 埋下了火灾隐患。

部分人员密集场所在原有建筑内装修, 业主为节约成本, 其内部隔断多采用金属面夹芯板 (又称彩钢夹芯板) 。这种材料具有质轻、硬实、隔热、隔音、防震、耐寒等优良的物理性能以及外形美观、快速安装、拆卸方便和反复使用等突出的实用性。然而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具有以下火灾危险性:

a.彩钢夹芯板内部填充材料多为聚苯乙烯或聚氨酯 (岩棉夹芯板成本高且对环境不友好, 业主不愿使用) , 这两种材料属易燃材料, 且燃烧后产生氰化氢、一氧化碳等剧毒气体, 人员一旦吸入, 将丧失疏散逃生能力, 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b.作为建筑的隔墙、屋面板使用, 其耐火等级较低 (见表1) , 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 且不进行纵向防火分隔, 易造成大面积坍塌。

mm

c.电线直接安装在彩钢夹芯板的夹芯层内, 或将电线穿过墙体直接在彩钢夹芯板上钻孔穿越, 钻孔不加护套容易造成电线绝缘层破损而短路打火引起火灾。

d.在靠近彩钢夹芯板的部位使用明火或进行焊割作业, , 引引起起彩钢夹芯板内部可燃材料燃烧, 导致火灾发生。

4) 安全疏散设施无法满足火灾时人员快速疏散的要求。

a.为了防盗或其他考虑, 经常将部分安全出口锁闭, 造成整个场所只有一个开口进出。

b.商场、市场营业区域疏散走道被货架、柜台占用, 达不到《人员密集场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的主要疏散走道宽度3 m, 次要疏散走道宽度2 m的要求。

c.人员至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过长, 大型商场人员至最近的安全出口超过30 m, 高层建筑内位于袋形走道尽端的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超过20 m的现象屡见不鲜。

d.疏散宽度不够。人员密集场所在建设伊始在设计阶段未进行疏散宽度计算, 导致疏散楼梯过窄, 安全出口宽度不够。

e.疏散楼梯在首层未设计直通室外的出口。人员到达底层需要经过很长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室外。

f.未设计封闭楼梯间或是在人流较大的室内封闭楼梯间的防火门为常闭防火门。实际应用中, 由于频繁开启易致损坏或是人为将其设为常开状态而无法形成封闭楼梯间。

5) 消防设施未保持完整好用。

a.室内消火栓被遮挡, 标识不清。未配备水带水枪, 阀门损坏。

b.消火栓或自动喷淋管网内无水。

c.无末端试水装置或末端试水装置未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

d.联动试验无法实现对水泵、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施的启动或无法切断火灾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e.未配备应急照明灯或应急照明灯数量不足, 照度不够。f.使用假冒伪劣的消防产品。

6) 防火分隔不完整。

a.一些场所的房间隔墙未砌到顶, 导致火灾时火焰很快通过房顶蔓延到其他房间。

b.各种管道穿过楼板、隔墙时未进行有效的防火封堵。

c.防火卷帘或防火门下方空隙过大。

d.位于疏散走道或人流量较大场所的防火门未设计为常开防火门。

e.房间的隔墙使用简易材料未达到规范要求的耐火等级。

7) 消防安全管理混乱。

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不明白所在场所的火灾危险性, 不愿进行消防设施的改造、维护、保养。未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或虽有制度但不执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防火重点部位无标识, 单位员工“四个能力” (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欠缺。多产权多业主场所各方未在承租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不进行消防设计审验的申报、擅自占用公共疏散走道、损坏公共消防设施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2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对策

1) 提请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解决城市公共消防设施不足的历史欠账问题。

对于一些消防间距不足、消防设施陈旧、安全疏散不达标, 难以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 通过公安机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动员搬迁。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 提请政府牵头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壮大消防安全排查整治的声势和力度。

2) 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建设工程尤其是公众聚集场所的设计审核、消防验收要依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严格把关, 直至得到完全的整改。依据《消防法》第十二条、十三条, 未经消防审核合格的工程不得施工, 未经消防验收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有违反以上规定的应责令停止施工、停止营业或投入使用, 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属于备案工程的一旦发现有违反国家消防技术强制性标准的, 应列入必查项目。与建设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开展建设领域消防工程质量普查整治活动。对建设工程消防施工质量严抓细扣。培育施工质量好, 信誉高的龙头消防施工企业。

3) 加强公众聚集场的日常消防安全监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必须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 检查合格后方可准许开业。不定期地开展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彩钢板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对已建成的公众聚集场所的监督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平时应不定期地对公众聚集场进行明查暗访。对于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 依据《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22条, 可以实施临时查封。

4) 加强对社会公众的消防安全宣传力度。

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短信、户外广告、电子屏幕等载体, 对公众宣传防火安全知识。重点宣传内容为:报火警的方法及时机、灭火器及消火栓的使用方法、各种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后的疏散逃生自救方法。

5) 督促业主方履行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帮助单位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其落实;在消防监督检查时, 查看其防火巡查记录和消防安全培训记录;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对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纳入必训的范围。建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由专业消防设施维保机构定期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每年由检测机构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对多产权多业主场所, 应在各自的使用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责任, 并将公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委托于一个物业管理企业负责日常管理。

摘要:通过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现状的调查, 从平面布局、安全疏散、建筑消防设施、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管的对策, 以期有效预防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多发、易发的趋势。

关键词: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监管

参考文献

试论食品安全监管中公众参与问题 篇8

此时最主要的管制来自于政府,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来规范食品市场。但是,从近几年频频发生问题食品的情况看,在种类繁多、范围很广的食品安全领域,政府部门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责任,同时也需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一、对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地位的认识

公众参与,通常又称公民参与、公共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公众参与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参与的主体。公众参与的主体是全体公民,既包括作为个体的公民,也包括由个体公民组成的各种民间组织。二是参与的领域。社会中存在一个公民可以合法参与的公共领域,这一公共领域的主要特征是公共利益和公共理性的存在。三是参与的渠道。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渠道,公民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通过个体、组织(消费者协会、食品行业协会、食品质量检测检验机构等)和新闻媒体的形式参与到食品安全这一公共领域的监管中。所以公众参与,本质上指的消费者参与。事实是,相对于食品经营者,消费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出于单纯追求自身利益的考虑,居于信息优势地位的一方,会甘愿冒“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以“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进而,导致市场交易食品的平均质量下降,损害另一方的利益。另一方面,相对于食品经营者(特别是大型食品企业),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和诉讼能力通常处于弱势,由此导致消费者不能很好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然而,消费者虽然处于弱势地位,但消费者所具有的以下“特质”,决定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并不是“无所作为”:第一,消费者最具主观能动性。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食品安全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有着天然的利益动力,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最为强烈,因此消费者必然成为食品安全治理中最坚定、最积极的力量。第二,消费者掌握着“一手”的经验性信息。由于食品是一种经验品,消费者通过对食品的购买、消费,能够切实感知到食品的相关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者是食品安全最敏锐的察觉者和最切身的体验者。消费者所拥有的经验性信息(主要表现为食品经营者的违法信息)往往是监管部门所缺乏的,辅之以合理的信息反馈机制,能够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在信息的扩散上,消费者的能量巨大。由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且由于食品消费属于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特殊消费,因此,食品安全市场的信息扩散效应非常之大,以至于会让企业因为信任危机而濒临破产、倒闭,或产品被关联品逐渐替代而最终退市(三鹿集团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二、完善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路

(一)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

在市场中,只有食品提供者才确切地知道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而提供者为了谋取最大利润,倾向于降低质量安全标准,而质量安全标准降低之后食品的质量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消费者进而对食品的评价降低、支付意愿减小,如果没有恰当的机制,企业会进一步降低质量标准以减少成本,结果形成不安全食品充斥的“柠檬市场”。食品市场中,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能力或需付出巨大的成本对食品进行甄别,为了维持市场的存在,需要食品企业主动披露食品安全信息,比如第三方对企业考核,展示企业的生产过程,颁发相关的资质认证,在企业主动披露的同时政府要加强对虚假食品广告企业的惩处力度;建立公众信息平台。按照欧盟的经验,食品安全信息应是来源广泛、数量庞大、客观真实并公开供公众获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知情权主要通过公众信息平台,由独立的科学检验机构为技术支持,否则无法制止掺假制假、以次充好行为,也无法验证食品安全信息的真实性。

在我国,要改变信息获得权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现象,须在法律上规定企业公开食品相关信息义务。应该披露的信息既包括食品经营者提供的产品信息,也包括政府履行监管职责作出决策的依据、结果,以及对食品安全风险、事故处理的措施等,并且随时接受公众要求公布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的申请。因此,建议食品安全信息应朝着公众与政府互动的方向发展,而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将现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升为法律。

(二)降低公众参与成本

由于公众与食品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公众处于弱势地位是必然的。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去收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因此,公众必然要付出信息交易成本,其中包括搜寻成本和分析成本,就单个食品消费者来说,搜寻信息和分析信息都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易成本。若仅仅依靠消费者个体力量来平衡信息不对称差距,其必须付出极高昂的代价。食品市场是“一对多、多对多”的市场,而不是一个“一对一”的市场,消费者在获取相关信息后会对各种食品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就会增加成本。就整个社会而言,如果每个消费者都去付出一个完整的信息成本来搜寻、分析信息,关键是这些信息当中的大部分可能是相同的,这就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此,必须降低公众参与成本。可以通过引导公众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宣传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指导群众如何判断食品有问题,及时发现问题食品后的处置方法,进而有针对性举报揭发,有能力和知识去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建立维权举报成本补偿机制,对消费者、举报人因维权、举报发生的交通费等基本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按实凭票补偿,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支出;《食品安全法》应确定公众参与监督的对象、途径等内容,赋予公众切实的参与资格,为公众参与提供事后救济的保障性措施,解决公众后顾之忧(如遭受打击报复等)。

(三)完善食品行业协会建设

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应该多以组织的形式,可以增强参与的效果,行业协会便是很好的一个参与形式。《食品安全法》第7条规定:“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从发达国家实际经验来看,食品行业协会既是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的社会组织,又是社会多元利益的协调机构,沟通政府,也是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大量的实践业已证明,作为独立于政府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监管”,食品行业协会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有效弥补食品安全治理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

公众安全 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信息安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棱镜门事件”更让我们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倍加重视。只有对公司、政府部门的数据信息进行安全的保护,才能保护企业和国家利益不受非法用户侵害。

2 方案介绍

2.1 信息安全需求分析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的要求,本项目的系统应能够防护系统免受来自外部小型组织的、拥有少量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一般的自然灾难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重要资源损害,能够发现重要的安全漏洞和安全事件,在系统遭到损害后,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恢复部分功能。

城市重大活动建设项目中的通信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来源于内部网络和因特网。例如,内部网络病毒攻击、非正常接入的黑客行为攻击。

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的威胁通常包括黑客的攻击、计算机病毒、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安全威胁的类型有非授权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干扰系统正常运行、破坏网络系统的可用性、病毒与恶意攻击软件的漏洞和“后门”、电磁辐射。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重,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根据重大公众活动建设项目网络系统的具体情况,本项目安全防范需求包括以下方面。

2.1.1 防范非法用户非法访问

非法用户的非法访问也就是黑客或间谍的攻击行为。在没有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网络的安全主要是靠主机系统自身的安全,对有攻击目的的人而言,根本就不是一种障碍。因此,将采取一定的访问控制手段,防范来自非法用户的攻击,严格控制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合法资源。

2.1.2 防范合法用户非授权访问

合法用户的非授权访问是指合法用户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访问了他本不该访问的资源。一般来说,每位成员的主机系统中,有一部分信息可以对外开放,而有些信息要求保密或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外部用户被允许正常访问一部分信息,但他同时通过一些手段越权访问了别人不允许他访问的信息,因而造成他人的信息泄密。因此,还必须建立加密访问控制的机制,对服务及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

2.1.3 数据加密传输

加密传输是网络安全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的泄漏很多都是在链路上被搭线窃取,数据也可能因为在链路上被截获、被篡改后传输给对方,造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如果利用加密设备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使得在网上传的数据以密文传输,即使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入侵者也无法读取,而且加密机还能通过先进行技术手段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鉴别,可以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靠性。因此,必须配备加密设备对数据进行传输加密。

2.1.4 入侵检测系统需求

网络配备了防火墙并非高枕无忧。网络安全是整体的、动态的,不是单一手段能够完全实现。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防火墙可以对所有的访问进行严格控制(允许、禁止、报警)。但防火墙不可能完全防止有些新的攻击手段或不经过防火墙的其他攻击。因此,确保网络更加安全必须配备入侵检测系统,对透过防火墙的攻击进行检测并作相应反应(记录、报警、阻断)。

2.1.5 防病毒系统需求

针对病毒及恶意代码危害性极大并且传播极为迅速的特点,所有接入系统网络的设备必须进行病毒安全防护。服务器端安装防病毒监测软件,确保服务器集群环境的安全。接入系统的电脑客户端需安装单机版杀毒软件,确保接入端的防病毒安全。

2.2 信息安全防范设计方案

重大公众活动建设项目中的通信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方案针对《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的第二级系统各项指标和要求对系统进行设计。为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本方案将二级系统域安全解决方案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及安全管理5个层面进行安全建设(如图1所示)。

2.2.1 物理安全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设置交流电源地线,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机房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机房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在电磁防护上,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2.2.2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整个安全解决方案的关键。重大公众活动建设项目网络安全部分包括安全域划分、边界防范、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加密传输、网络安全审计等。

2.2.2. 1 安全域划分

在进行网络安全防护建设之前,需先对本项目信息系统的网络进行安全域划分。根据网络拓扑设计,一般重大公众活动建设项目的网络划分为以下5个域(如图2所示)。

(1)核心内部域:包含整个重大公众活动建设项目中统一管理平台的所有后端软、硬件设施,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后台服务器集群和大容量磁盘存储系统。

(2)监控中心内部域:包含B大楼内监控中心内通过内网接入的各种网络终端。

(3)监控外部域:包含本项目的其他系统的网络区域。

(4) Internet外部域:包含所有通过Internet接入的PC终端和网络终端。

(5)分会场外部域:包含通过专线接入的分会场监控中心内的各种网络终端。

安全域实现方式以划分逻辑区域为主,旨在实现各安全区域的逻辑划分,明确边界,以对各安全域分别防护,并且进行域间边界控制,安全域的实体展现为一个或多个物理网段或逻辑网段的集合。

2.2.2. 2 边界防范、访问控制和入侵检测

设计在内、外网出入口上部署一台统一威胁管理系统,将内网的各个核心系统服务器及存储设备与外部网络的接入设备进行隔离。统一威胁管理系统基于统一威胁管理目标设计,用于全方位解决综合网络安全问题。

通过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可以使用统一威胁管理系统实现内、外网络或内部网络不同信任域之间的隔离与访问控制。

在网络的核心内部域内,采用高速的核心交换机将所有子系统的服务器群及存储设备连接起来。在核心交换机上可以和统一威胁管理系统配合,配置详细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设备的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从而控制不同网段、不同用户对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访问控制权限,实现对接入设备的网络访问控制。

2.2.2. 3 网络加密传输

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主要是为了保护在网上传送的涉及企业秘密的信息,经过配备VPN设备进行加密,使得在网上传送的数据是密文形式,而不是明文。

2.2.2. 4 网络安全审计

网络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如安全配置不严密等)和操作系统安全漏洞等是“黑客”等入侵者攻击屡屡得手的重要因素。入侵者通常都是通过一些进程来探测网络系统中存在的一些安全漏洞,然后通过发现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因此,应在核心内部域的核心交换机上接入一台安全审计系统,用于检测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并采用相应的措施填补系统漏洞,对网络设备等存在的不安全配置重新进行安全配置。同时,对内网及远程接入用户的操作行为审计,可以监控、录像、审查、回放内部人员操作行为,保护服务器信息安全,依据安全策略可以及时报警和中断危险操作。

2.2.3 主机安全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第二级系统的各项指标和要求,重大公众活动建设项目将从主机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恶意代码防范等方面进行主机安全等级保护建设。

(1)对服务器的登录有严格的身份标识和鉴别。对登录操作系统的管理员用户和普通用户均设置口令;删除操作系统中过期的账户,修改操作系统中默认账户和口令,避免操作系统中存在相同用户名的账户。增强操作系统的登录口令强度,加大密码复杂度,强制要求密码长度不少于8个字符,密码最长保存期设为30天以内。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设置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2)服务器有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以限制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与操作。在交换机和防火墙上设置不同网段、不同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权限。

(3)各主机配置严密的安全审计策略。审计范围覆盖到服务器和重要客户端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同时注意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

(4)拥有相关技术手段,抵抗非法入侵和恶意代码攻击。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杀毒技术通过对计算机病毒代码进行分析,开发出具有删除病毒程序并恢复原文件的软件。反病毒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对网络中服务器及工作站中的文件进行频繁地扫描和监测,一旦发现与病毒代码库中相匹配的病毒代码,反病毒程序会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清除、更名或删除),防止病毒进入网络进行传播扩散。

2.2.4 应用安全

根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的要求,重大公众活动建设项目应用安全部分应在身份鉴别、安全审计、软件容错与资源控制等方面达到相应要求。

(1)对登录应用系统的所有用户均设定身份鉴别措施,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功能,保证应用系统中不存在重复用户身份标识,身份鉴别信息不易被冒用。

(2)建立审计系统审计各用户的相关操作。

(3)在故障发生时,应用系统能够继续提供一部分功能,确保能够实施必要的措施。应用程序具有自恢复功能,保证运行出错时可自动恢复。

(4)当应用系统的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自动结束会话,根据实际要求限制系统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并能对单个账户的多重并发会话进行限制。

2.2.5 安全管理要求

系统建立后,将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对安全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重要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明确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对使用人员进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的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整体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3 结语

总之,网络上的各种病毒攻击方式多种多样、防不胜防,有效防范非法用户或病毒的攻击是提高信息安全的关键问题。对于重大公众活动的信息安全保护来说,因为各种非法入侵的方式数不胜数,所以政府部门对这方面非常重视。虽然本项目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信息安全保护,但是未知的入侵方式仍然很多,而且新的入侵方式也不断涌现,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信息安全保护能力。

摘要:文章通过对信息安全需求进行分析,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讨论信息安全防范设计方案。

关键词:非法访问,数据加密,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学斌,阎红灿,刘宝相.基于企业网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5):163-165.

[2]李金长.企业内网信息安全防护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3]陈汇远.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D].北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4.

公众视角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进展 篇10

1公众视角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公民为导向已成为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这种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公民为中心,以满意为尺度”,重视公民社会与公民身份,重视政府与社区、公民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治[3,4]。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发育逐渐成熟,我国正在进入 “公众麦克风”时代[5]。 由于食品安全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保障食品安全就成了政府部门的重要责任[6],同时也成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徐景和[7]研究指出,食品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认可不认可、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是检验食品安全工作成败的试金石。孔繁华[8]也指出,公众作为整条食物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保障食品安全不仅仅取决于政府部门,而且还依赖于公众的回应和共同参与。

2公众视角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现状

2.1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知

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态度研究是食品安全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首要阶段[9],全面提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是做好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内容[10]。国内外均对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如对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等。董晓梅等研究指出[11,12,13],不同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特征,如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等人群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不同,主要表现为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人群的认知度相对较高,同时认知差异还与公众的经历、信息获取来源等密切相关。建议针对重点人群、结合消费者需求, 切实提高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14,15]。

2.2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信任度

公众满意度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的重视,包括浙江省在内的一些地方政府已把公众满意度作为食品安全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16]。马缨、赵延东[16]等对公众满意度问题研究较早,并将其理解为在对政府提供的“食品安全监管”这个公共产品[6]不了解或具备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公众会搜寻与之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处理,凭借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观、信仰和过去的经验,根据所接受的信息或依据个人、家庭特征,对当前食品安全现状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和期望形成的一种主观认定和价值判断[16],通常是一种社会公众共同意见和一致性态度的体现。魏洁[17]指出影响杭州市居民满意度的因素有每月食品消费支出、食品安全治理措施感知、不安全食品经历等。建议对公众满意度进行持续监测,及时核查和回应社会关切[16,18]。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国内外学者也开始关注食品安全信任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各主体保障公众利益的信任程度,及对各主体提供真实信息的信任程度来分析公众对食品安全性的信任程度,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个人特征、对利益主体的信任、对食品信息的认知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四大类,其中包括家庭结构、个性特征、信息来源等诸多因素对食品安全信任的影响都存在不确定性,并提出了重构食品安全领域公众信任和信心的对策措施[19,20,21,22]。

2.3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参与

在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失灵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包括公众参与在内的多方食品安全治理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23],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公众参与的重要意义、影响公众参与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完善公众参与的对策与建议。王辉霞[24]、谭志哲[25]、王致民[26]等阐述了引入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依据,指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保障是以公众为主体的一种食品安全保障参与,有利于大大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同时还指出了现有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流于形式,操作性差,社会氛围尚未形成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的体制和机制。黄辉[23]、谭志哲[25]、陈思帆[27]等研究指出,第一要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程序和制度, 同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公众参与的监管制度;第二要加大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参与理念,增强公众维权意识,在执法上大量吸收公众发挥“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的作用;第三要完善信息公开、加大奖惩力度、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等配套政策,以增强公众参与效果。

3启示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的描述及对现有政府管理失灵的分析上,而基于公众视角研究食品安全监管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针对公众满意度、信任度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研究。与公众满意度、 信任度有关的影响因素[22],研究结论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有待于深入探讨;与公众参与有关的研究则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具体的调查研究。同时,目前研究大多是横断面调查,缺乏动态的持续监测和比较分析,如今后可借鉴公众满意度相关理论成果,系统地对食品安全领域的公众满意度问题进行研究,了解其影响因素和动态变化趋势,在保证公众最大程度的参与和自身利益得到最充分的表达的基础上,有效地了解食品安全的监管环境,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摘要:社会公众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该文着眼于公众视角,通过梳理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公众视角研究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现状,包括消费者认知、公众满意度和信任度、公众参与三个方面,认为基于公众视角研究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今后有待于深入研究。

公众安全 篇11

关键词:准科学评估;消费者心理;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2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106—03

一、准科学评估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准科学是指由科学实验证实或科学理论论证,具有一定科学道理,但仍存在部分争议而无法成为科学真理的实践或理论结果。而准科学评估即是运用这些准科学成果对现有事物进行的判断和分析,因此,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但评估结果仍存在争议,所以对准科学评估报告的利用和发布,需要慎重对待。

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公众日益增强的消费安全意识与相对薄弱的消费风险判断、防范能力之间存在鲜明的反差,其中隐含着公众对权威、科学的消费安全评估的强烈诉求。但目前我国还缺乏系统的消费安全评估管理制度,公众消费安全评估呈现鱼目混杂、混淆视听的乱象,常常引发公众消费类心理恐慌和市场异常波动,其中尤以准科学安全评估最具诱导性,潜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此类评估一方面是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夸大,散布不全面、不准确的风险警告,往往导致一个产业的萧条。另一方面则将存在的风险缩小,甚至只谈安全,不提示风险,把消费者诱入风险的火坑。如浙江省华夏医院将尚处于试验中的医疗技术当做成熟的项目推向医疗消费市场,结果造成三十八位接受此项治疗的患者病情加重。

近年来,不断随着准科学成果的推出,在消费者群体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间接引起市场的异常波动,然而消费者自身判断能力却无法与日益增加的消费安全意识成正比上升。鲑鱼肉质鲜美,易于烹制,且在鲑鱼肉中科学家还发现了富含欧米加3—不饱和脂肪酸,它可以有效防御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进攻”,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而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在英国莫里森超市出售的鲑鱼中发现了一种名为“孔雀石绿”的致癌染料[1]。该消息一经传出,引起轩然大波。可见准科学的安全评估发布对公众的消费存在着重大影响,所以需要开展消费安全评估管理研究,建设系统的公众消费安全评估及其体系和机制,有效规范公众消费安全评估,减轻因风险评估本身的乱码而发生的社会恐慌和市场波动,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食品安全预警与风险消费者心理

一直以来,在媒体和专家以及为大众所知的各类信息中,饮用牛奶的好处被不断的提及,可是过量摄取乳制品中的生长因子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确鲜为人知:可能引起体重超重甚至有肥胖症、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罹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几率的提高;过敏反应、耳鼻喉阻塞、消化系统的问题和提高罹患神经系统、皮肤、小肠、结肠及关节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风险[2]。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在食品安全风险的警示上政府职能的缺位以及风险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在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研究与现状较为粗略,主要由以下专家支持系统和相关国家部门组成。一是专家支持系统由相关领域学者及研究人员组成,由于预警内容涉及范围广,判断的依据复杂,因此,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建设中,专家队伍建设进展较快。二是农业部门,作为国家负责农业的职能管理部门,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实物安全的控制研究,是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研究中起步最早、研究范围较广和进展较快的。三是国家质量角度检验检疫总局,它承担着食品生产、加工和出口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测职责,在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建设方面,颁布了相关的规定。四是卫生部,在已经建设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又开始对信息系统之间的网络平台进行建设。以上几个部门构成了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预警系统[3]。

从中可发现,这样的划分在对于准科学这类问题的处理上,政府职能上的划分存在的模糊性,部门之间工作分配没有衔接性以及合作性,存在较多的盲区,使得此类问题的层出不穷。而消费者作为一群容易受各类信息所影响并且误导的群体,在理性和判断方面都存在着先天不足,亟需在食品方面受到保障。在面临风险消费与食品危机时,消费者一般会呈现如下几种重要心理:

1.恐慌心理。食品是直接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联系的商品,因此食品安全危机比其他商品的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的恐慌要大得多。人们会迅速拒绝购买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利用各种渠道不间断传播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不仅拒绝消费带有安全隐患的食品,而且连带性地拒绝消费其他食品,造成食品市场的跌宕起伏乃至全面萧条。

2.逃避心理。这是消费者在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时产生的一种消极退让的心理,其行为特征是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尽量远离带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和人群,采取极端自我保护措施,有时不愿意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为缓解食品安全危机所作的努力,对他人在食品安全危机中遭受的伤害也表现冷漠。

3.悲观心理。这是行为主体丧失信心的心理表现。持这类心理的消费者为缓解自己由于悲观而产生的过高心理压力,可能采取违规性消费行为,比如继续消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由于缺乏对自己主观判断的信心,他们往往容易为市场流行的意见左右,是食品安全危机中危险性、有害性消费行为的高发人群之一。

4.逆反心理。这些消费者往往对政府、医疗界、媒体持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所采取的行为则与这些机构倡导的行为刚好相反。一般来看,逆反心理的产生与个体所受的挫折经历较少或者心理在过去受到压抑有关,有些则与消费者过去长期形成的对传媒的怀疑态度和刻板印象相联系[4]。

对于消费者来说,消息的引导性是很强的,尤其是与“科学”挂上钩的报道或者各类专家建议。目前最常见的准科学产生形式便是化学论文引起“蝴蝶效应”,某些专业论文在媒体的炒作下,使得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变得具有毁灭性影响。常常可见媒体对一些研究论文歪曲理解,含沙射影,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与产业的萧条。对于涉及民生的公共安全问题的高度敏感固然是媒体责任心的表现,但是这种责任的体现表现出诸多的尴尬和幼稚。在国家相关部门尚未作出定论之时,相当多的媒体在报道和转载过程中直接将对各类问题自行定义并发表,在民众中引起恐慌。

阜阳奶粉事件、特富龙事件、苏丹红事件、高露洁等牙膏致癌事件、立顿红茶事件、SKⅡ化妆品事件……从去年至今年,一系列有关食品、日化用品的消费安全问题频频显现,媒体慷慨地通过版面和节目时间段来集中披露这些问题,有些问题的披露取得巨大的正面效应,但也有一些问题的报道与处理失之草率。比如一瓶含苏丹红的辣椒酱所造成的危害不过半支香烟,卫生部4月6日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

三、准科学评估信息管理中存在问题

1.政府信息发布缺位。政府在消息传递出现严重的脱节或遮蔽,使得公众在对信息的接受上产生偏差。因为信息的传递有一个特点,就是“先入为主”。公众接受第一时间的信息印象最深,对于后续却更为准确的信息,因为时间的滞后,要改变先入之见便事倍功半。政府在发布评估信息这个事项上,多半采取的是事后评估,存在其滞后性,并且与专家间的合作也存在缺陷。

2.信息交流中的专家的缺位。很多专家是严肃的科研工作者,按照科研习惯,往往不愿意公布未得到最终结果的信息。但是,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千家万户。百姓需要知道的是眼前到底存在什么风险,应当如何回避风险。有关的科学研究最终结果,尽可以放缓,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应当放在首位。如果专家不能再风险出现的时刻到位,那么各种非科学的传言或流言就可能通过各种媒介广为传播。专家应当承担起释疑解惑的责任。食品安全风险,专家的解释越及时、越到位,作用越大。需要媒体注意的是有时因记者的素养不足,有时因媒体的某种偏见,专家的正确意见常常被扭曲或表达错误。

3.媒体对风险评估过高的情况。对于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就是要加温,才能让社会广泛关注;而对一般的风险如果高估,那就会显得有失偏颇,引起不必要的震动。如雀巢奶粉的碘超标事件,各大媒体具有强烈的加温。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君石院士和许多专家冷静分析问题的程度,给公众减压,给媒体降温,才使风波得以平息。在对风险估计不足或估计过高的时候,专家不要为风向左右,既不迎合某些官员的错误判断,也不妥协媒体的错误判断,要用正确的意见说服官员和媒体。政府也应当认真对待专家的意见,以实施为依据,以科学为准绳。

4.群众对于媒体的过度依赖。群众在面对诸如苏丹红等与自己利害攸关的公共安全问题时往往缺乏科学、理性、冷静的判断。群众对于媒体的依赖形成所谓的“媒体拜物教”,即指公众缺乏对于新闻媒体信息以及新闻媒体运作方式的批判性认识,从而无法全面、理性解读媒体信息,导致缺乏对于媒体的使用能力[5]。公众中普遍存在的“疑罪从有”的委屈和媒体的过敏反应共同摧毁了脆弱的公共安全心理防线。在当前消费安全警钟不断的情形之下,媒体对于问题的披露应该更多一些成熟,仅仅将一个未知的问题抛给公众而没有及时到位地进行分析,所达致的结果不是知情权的天真的满足,而是解决问题的社会成本的加大。

四、对准科学评估信息的管理与建议

(一)准科学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交流管理

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交流不是政府单边的行为,而是多方互动的交流。这“多方”大致可分为“三边四方”:三边是政府、专家、媒体——信息的发布方;另外加上民众,便是四方[6]。民众并非消极的信息接受者,他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者和行动的参与者。在提供信息的“三边”中,政府影响全局,媒体的报道,专家的意见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依赖而产生效用的。所以,政府对于信息交流有没有正确的态度,能不能善加运用,仍旧是关键。

1.政府提供安全信息。政府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提供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服务,包括风险是否存在、对风险的评估和如何控制的措施等。这些信息可以以公告、通知、文件等各种形式发布。在各种形式中,通过大众传媒发布为是最便捷、最快速、最容易为群众知晓的途径。

2.专家主要是提供风险评估方面的信息。在引导民众理性面对风险中处于主导地位。当风险出现时,专家应当对风险的来源、危险度的评估、应对的办法向政府提出决策建议,也向公众作出科学的解释。当风险被忽视的时候,专家应当敲响警钟;当风险被夸大时,专家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加以评论,引导群众理性行动。专家应当以科学为唯一准则,不能迎合或区总政府与公众或某些利益主体的任何非科学的简介。专家的意见只有被政府采纳,才能变为决策;只有通过媒体的传播和放大,才能够使广大公众从中受益,知道风险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大。比如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估,便可以澄清各种不准确的传言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3.媒体汇总信息。媒体是信息的汇总,是三边四方信息交流的平台。从食品安全的信息传递来看,媒体并不只是被动地传播来自政府、专家的有关信息,而且还主动捕捉各种有关的信息。由于媒体的信息渠道多样、广泛,许多公共卫生领域的问题,是由媒体首先发现才引起各方的重视

4.民众交流并反馈信息。民众是信息交流“四方”的最终环节。来自政府、专家和媒体的有关风险存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种种信息,只有为民众所接受和信服时,才能在化解风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正是风险信息交流的最终目的。同时,民众也能对信息的正确性、准确性、及时性做一个反馈,帮助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

在信息交流中,“三边四方”既不能虚位,又不能越位、错位,只有相互接种,通力合作,才能发挥信息交流的积极作用 [7]。

(二) 准科学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管理建议

1.加强政府对消费者的引导:中国社会目前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社会,政府在自然和社会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替代不了的[8]。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政府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加强对消费者的积极引导,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帮助,并显示战胜食品安全危机的决心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者心理的稳定创造基本条件。

2.完善政府公共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如实、及时地公布食品危机中的相关信息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消费者在混乱的形势面前消除各种虚假信息的干扰,协作政府作好抗击食品安全危机的工作[9]。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政府在危机期间向人们公布“双面信息”即正面和负面信息,能增加民众的信心;相反,如果仅仅公布正面信息,反而容易引起民众的猜疑,为流言和谣言的传播流下空间[10]。政府信息越透明,越有利于消费者保持心理稳定。建立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项目:在现代社会食品危机发生的高风险的严峻形势面前,该项目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得以建立,其主要功能是定期公布国际国内食品安全信息,辅导消费者规避食品安全隐患,并提供消费者相互交流食品安全知识的平台。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高于发达国家,更应该加快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项目的建设。

3.利用集体力量对消费者进行心理辅导: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不健康的相对普遍性决定了对消费者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而广大消费者居住的分散性、心理特点的差异性,又决定了这种心理辅导必须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熟工作方法的优势,积极运用社区和群团的力量,以贴近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有针对性而且高效、及时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保持消费者的心理稳定。

4.建议我国尽早组建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成食品安全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政府各主管部门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并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建议,为企事业单位培训食品安全管理人才和提出食品安全保降机制,进行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调查评估食品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11]。并且对政府在食品安全上的职能进行重新的划分:一是就监管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之处进行明确的重新分工,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其他部门退出。二是就无人管理的盲区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哪个部门负责哪些尚无人监管的盲区 [12]。

5.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的研究为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制定合理、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13]。我们要加强它的基础性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利用国家在政策上加以扶持,积极借鉴国际上的科学标准,建立更科学的评估标准与风险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杨洁彬,王晶.食品安全性:第1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34-67.

[2]蒂埃里·苏卡.牛奶、谎言与内幕:第1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2.

[3]唐晓纯.食品安全预警理论、方法与应用:第1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6-22.

[4]青平.食品安全危机中消费者心理引导[J].商业时代,2004,(35).

[5]翟旭晟.“真相报道”背后有真相[N].新华日报,2005-12.

[6]陈四益.中国食品安全:第1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73.

[7]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食品安全:第1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69-178.

[8]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第1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7.

[9]陈岳芬.风险社会的文化特征与媒体功能之实现[J].太平洋学报,2007,(9):73-80.

[10]郭小平.论食品风险报道的价值悖谬:第1版[C].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6:16-30.

[11]焦红.谈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J].管理观察,2009,(16):204-205.

[12]齐海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定位[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9,(2).

公众安全 篇12

食品安全事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 从立法角度而言, 不仅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还颁布了专门的《食品安全法》, 从监管责任主体而言, 自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 还有各级工商、质检、卫生等多个部门在不同环节负有监管职责。但是看似严密的监管体系, 在现实面前竟然不堪一击。长期以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发生, 苏丹红、三聚氢氨和瘦肉精等问题食品让国人胆战心惊。

如此种种食品安全问题, 毫无疑问凸显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所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就是消费者或者消费者代表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缺位。忽视公众利益, 缺少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必然带有天生性、制度性的不足, 而这种不足也充分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公众参与制度的立法困境与现实障碍。其一, 在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 缺乏消费者和管理者的互动, 消费者意见和诉求没法得到反映和解决, 长此以往,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就会逐渐丧失;其二, 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咨询委员会未起到实质性作用, 没有法律制度和其他制度给予支撑;其三, 社会公众普遍缺乏民主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不能主动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

二、食品安全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意义

“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是指公众通过制度设计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中, 维护食品市场健康秩序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同时, 过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 使得社会管理落后于经济发展, 这就造成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在制度上滞后于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要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 不能仅仅依靠某几个行政部门, 或者几部法律就能实现, 而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通过公众参与食品安全事务的治理来减少和避免潜在的食品风险。

(一) 消费者弱势地位的公平矫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食品生产技术与组成成分的复杂程度使得食品脱离了人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范围, 食品的质量安全状况由此也更加难以把握, 如食品的组成、安全卫生状况等相关信息在食品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之间极度不对称。信息非对称的存在, 往往会促使信息优势者采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行为。出于单纯追求自身利益的考虑, 居于信息优势地位的一方, 会甘冒“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以“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 进而, 导致市场交易食品的平均质量下降, 损害另一方的利益1。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消费者相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处于弱势地位。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限制, 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无法分辨市场中的食品是否安全, 价格低廉的食品是否会更有风险, 其安全食品的选择权也难以得到保障。公众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监管, 既有助于消弭消费者与食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也能够让消费者获得充分的有关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等信息, 引导其购买安全的食品, 实现消费者的平等地位。

(二) 食品安全法律预防的功能弥补

我国《食品安全法》把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生命等权益放在首位, 然而《食品安全法》第84条、第85条对于食品违法行为所规定的过低的赔偿规定, 既对消费者有失公平, 而且也易于引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道德风险,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律对于食品风险的预防作用。

因此, 我国当前食品安全仍然应当将预防放在首位, 这也符合现代国际食品安全监管事前防范、预防为主的大趋势。而公众参与制度正是对《食品安全法》上述一缺陷的弥补。“公众人数众多, 覆盖社会各个层面, 其中不乏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 对于公共危机防范和预警中的技术支持十分有利”2;又由于食品事故大多侵害的是消费者位阶较高的利益 (即健康权、生命权) , 公众在参与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事务中的重视程度是食品生产、经营者以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所不可比拟的, 因此, 通过社会监督避免风险的方式能更好地实现食品的相对安全, 使得食品安全的预防由不确定转化为确定。

(三) 社会管理的有利补充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 社会公共事务逐渐繁杂细化, 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这就要求政府更多的依赖社会力量和各种社会组织, 共同分担社会管理的巨大投入。同时, “政府官员也是具有自私性的经济人”3, 会因权力寻租而被食品生产、经营者所俘获, 成为其利益代表, 而不是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者。因此, 社会力量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参与食品安全事务管理, 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立的公正的地位, 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权力行使予以监督;另一方面, 社会组织可以充当公众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得以获得更多关于公众价值偏好的信息, 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

三、食品安全公众参与制度的美国经验

(一) 美国食品安全的治理结构

“对食品相关信息的收集是非常复杂的, 因为污染事件有可能发生在食品供应链的任何阶段, 从生产、加工到运输和准备。此外, 相关的信息可能被很大一个范围的非政府主体所掌握, 从食品科学家、种植者、餐厅、医疗服务机构到学校甚至消费者”4。

因此, 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非常重视公众本身具备的各种优势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运用, 采取了一种借助于外部力量的治理结构, 即更多的依靠各种咨询委员会, 这些委员会与食品药品管理局没有隶属关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取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的咨询委员主要有食品咨询委员会和食品药品管理局科学委员会。这种治理结构解决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食品相关信息掌握上的不足, 而这些信息又是发现食物污染原因、进行补救的最重要的依据, 并且弥补了其不具备科研能力的缺憾。传统的社会公共管理的简单执行与服从不复存在,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分散的社会资源高效的利用, 并通过整个社会公众的智力资源来提高监管机构预防、对抗风险的能力。

(二) 美国食品安全的教育普及

美国的食品安全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建立了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 有着完备的法律作为支撑, 如《营养标签与教育法》、《膳食补充与健康教育法》等, 致力于通过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 开展对食品生产者、加工者以及食品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促使其自律。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种新闻媒体深入合作, 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不定期的对消费者发布食品安全的信息, 传播食品消费知识, 增强食品警觉性。针对青少年是食源性疾病易感人群这一特点, 美国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学校中被要求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课程的学习, 除了告知如何识别市场上的伪劣食品以及食品中各种有害的添加剂, 还包括培养日常健康的饮食卫生习惯, 避免因此导致的各种慢性疾病和传染病。

四、我国食品安全公众参与制度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 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公众参与反馈机制

建立一个真实、有效的食品安全公众参与制度, 最关键的是要在消费者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搭建一个沟通和反馈的平台, 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 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行政权力, 能够对食品的政策、管理等产生直接的影响, 使消费者与食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力量趋向均衡, 满足消费者维权的诉求。

我国消费者协会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其行为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但不具有公权力的强制效果, 因此, 难以有效实现为处于弱势地位的食品消费者维权救济的预期功能。并且, 由于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分散在全国各地, 食品安全的实现取决于处在食品检验第一线的各地方食品监管部门的治理行为。因此, 结合我国现有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可以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下增设消费者保护办公室, 统筹指导全国范围的消费者保护工作, 然后各地方的食品安全委员也依次相应成立消费者保护办公室, 执行具体的食品安全教育、食品投诉与建议和食品抽查等工作。

(二) 努力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

2010年7月1日起, 四川省成都市实行食品原材料来源及餐厨垃圾处理信息公示制度, 要求餐饮服务单位 (含各类食堂) 必须设立食品安全公示牌 (栏) , 对相关食品安全信息进行公示, 并积极鼓励公众进行监督举报。可是实施数月后, 却没有一个市民拨打监督电话。这说明, 虽然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渠道正在不断完善, 但是公众参与的水平仍然很低, 公众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意识匮乏和相关配套法律规定的缺位制约了食品安全公众参与的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 我国公众普遍缺少民主意识, 对政治权力仍存有较高的依附、顺从心理, 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国家和政府的真正主人。“民主要求公民广泛地参与政治生活, 如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决策、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等。”5只有强化公众的民主意识, 才能使公众认识到自己才是社会的主人, 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不单单是政府的行为, 积极参与治理是实现其民主权利和保护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另一方面, 政府也要积极宣传食品安全公众参与的相关制度, 培养其社会认同感, 让公众全面地了解公众参与制度的限度、违法违规食品企业的惩罚、举报的奖励以及投诉的效果反馈等, 从而激发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热情和主动性, 发挥公众监督约束政府的作用。

(三) 强化食品安全的教育

目前, 我国未有专门的法律或者具体的法律规定针对食品的安全教育, 只有在2006年8月31日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 (2006-2010) 提到,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是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及其对象也非常有限, 多是零散的媒体节目或是相关部门街头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并且对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等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也很少开展。

因此, 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教育首先应当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方面的立法, 做到有法可依;其次, 应重视对青少年这一人群的教育, 将食品安全教育引入到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最后,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通过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教育和管理, 来提升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整体素质、诚信意识以及道德水平, 并且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良好的食品生产规范、制定预防食品风险的计划, 以保证其提供安全的食物。

(四) 下放部分监管权力

“公众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利的运用, 是一种权利的再分配, 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 无法掌握权利的民众, 其意见在未来能有计划地被列入考虑”6从这里可以看出, 公众参与的有效进行, 需要政府让渡一部分行政决策权力给公众和社会力量。

我国《食品安全法》赋予了位于食品安全监管各部门之首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过多的职能 (包括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 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而且现有有关食品安全的立法中, 十分轻视消费者和社会力量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应起的作用, 体现的仍然是以政府公权力为主的监管体系。从实践来看, 社会监督力量的第三方机构和民间组织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 也都是由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 必须要将食品安全监管的部分权利下放给社会监督力量的第三方机构和民间组织, 食品安全咨询委员会、第三方检测机构等才能担负起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使命。具体来说, 在法律上对其地位先予以确认, 规定其权利和义务, 要让其行为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只有这样, 这些社会监督力量才不会成为摆设, 社会公众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

五、结语

长期以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 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发生, 并非偶发性的食品安全问题以无法回避的残酷事实凸现了我国食品监管体系的制度性缺陷, 也就是该体系中公众参与的缺失。食品安全立法及其有效实施, 有赖于良好的制度从机制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在我国当前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 以及民众普遍对食品安全丧失信心的背景下, 我们必须构建并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这一制度有效运行, 从而减少和避免食品危机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机制[J].中国法学, 2009, 4.

[2]王蓉.资源循环与共享的立法研究——以社会法和经济学方法[M].法律出版社, 2006.

[3]安建增, 何晔.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时作用的探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4.

[4]Chenglin Liu, The Obstacles of OutsourcingImported Food Safety to China, Cornell InternationalLaw Journal, 2010.

上一篇:管理系统设计下一篇:日常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