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移动平台(通用12篇)
公众移动平台 篇1
0 引言
微信以其快捷、方便、丰富的信息服务体验,受到人们的热捧,成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指出,微信使用率最高的人群为24岁以下,用户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1]。面对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最大化利用微信,使其在校园移动信息服务建设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研究。
1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作为近年来发展最迅猛的移动端新媒体应用,正大量应用到传媒、旅游、信息服务等领域。微信公众账号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基础功能上推出的让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个人面向公众进行信息服务的公开平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个人可以通过该平台运用文字、图片、语音等方式实现和特定群体之间的全方位沟通、互动,从而挖掘用户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是一个交流工具,还可进行二次开发,将其打造成一个 “轻量级APP”,实现更全面的移动信息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拓展性和强大的用户基数,使得各个组织机构都在积极发掘微信公众号的潜能。可以预见,微信将成为机构发展移动信息服务不可忽视的平台。
2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
2.1 微信公众平台特点
2012年11月,腾讯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拥有大量碎片时间的大学生占用户总量的64%,这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2]。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如下特点:(1)操作简便,信息丰富,只要拥有移动设备就可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2)灵活私密。微信因交流形式丰富、私密性高,便于师生对话,特别是语音功能,提高了对话的私密性;(3)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学校可对微信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合理的量化考核体系,配合高校实现精细化管理[3]。
2.2 校园微信公众号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款实现一点对多点的信息推送平台,包含编辑和开发两种管理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对管理者而言,编辑模式适合不懂程序开发的管理者使用,平台搭建速度快,能实现自动回复、群发、用户管理等常规功能;开发模式是针对程序员的,使用者需掌握微信开发技术、系统运营经验,通过公用开发接口设计适合自身的微信公众平台,搭建出更全面的信息服务窗口。对用户体验而言,编辑模式下的校园公众平台只能为用户提供图文消息推送、关注回复消息、发送关键字时回复消息等基础功能服务。开发模式下的公众平台才能让用户享受到更全面的信息服务,如:基于LBS位置服务,利用微信LBS服务特性,推出基于位置的服务功能,引导用户到达目的地,包括校区地图、校区路线及交通导航、校区周边吃喝住行购导航等;客服应答:支持客服即时解疑,整理常见问题并形成标准答案供用户查询。在招生就业之际,开发客服应答功能,实时为家长和学生解答招生就业等问题;留言板功能:用户自由发表言论,征集广大师生与家长的意见、建议;语音识别功能:用户通过发送语音信息进行相关的查询服务与导航服务,使导航与查询更智能化。
2.3 存在问题
微信公众平台存在以下问题:(1)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充当“公告栏”角色,只发挥简单的信息推送作用;(2)许多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同质化现象严重,提供的功能、微信界面在设计上大同小异,缺乏针对性开发和个性化服务;(3)对开展校园微信不够重视,开发力度不够[4]。
3 基于微信构建校园智能化信息服务公众号
3.1 微信API———第三方消息接口
微信API是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接口,用于进行消息处理。开发者通过对微信的二次开发,能丰富微信公众平台功能,提高管理员与用户的互动性。当用户发送消息给公众号时,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会使用http请求对接入的网址进行消息推送,第三方服务器可通过响应包回复特定结构。如果公众号已经和API成功对接,用户则除了享受“编辑模式”下的功能服务外,还可享受“开发模式”下更丰富多彩的服务功能,如LBS位置服务、多客服并行服务等。
微信不断优化公众平台功能,向公众号开通微信认证,增加开发者问答系统,并向开发者开放9大高级接口:语音识别、客服接口、OAuth2.0网页授权、生成带参数二维码、获取用户地理位置、获取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关注者列表、用户分组接口、上传下载多媒体文件。通过第三方接口的实现,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校园信息服务平台,全方位满足需求[5]。
3.2 第三方接口实现方式
微信第三方接口是一种易于扩展的微信消息处理方式,可将微信用户发送的信息转发到公众平台管理服务器,其消息流转方式为:用户微信服务器第三方微信服务器。为了开启第三方接口,需要用户开启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者模式”,并在开发者模式下配置好服务器URL和Token。目前,微信第三方接口消息采用XML格式封装,通过80端口以HTML协议在微信与第三方服务器中传输。所以,人们可以用常见的网站服务器如:a-pache、tomcat、nginx、iis等搭建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并使用自己熟悉的网络编程语言如:.NET、PHP、J2EE等完成服务器的各种逻辑功能。
3.3 微信公众平台移动信息服务
笔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功能服务及运营情况,从5个方面提出构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建议:(1)利用微信多媒体交流特点,更新信息推送方式,采取多种编辑方式,实现图文声并茂,刺激视听感官,引发关注与自传播;利用微信推送人才培养、学术报告、素质教育等信息,增加学校的关注度;(2)加强沟通,提升交互空间。微信丰富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微信公众平台可针对不同人群赋予特定的权限,教师可通过校园微信提供的多种媒体形式统一发布作业、难题解疑、专业资料等信息,供学生随时随地查看,学生也可给老师发送信息,探讨学习问题,语音功能突破了文字的局限性,声音间的交流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3)学生管理人员可通过微信平台对外发布管理工作进程,向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征询意见,借助各界群体的力量优化在校大学生管理。鼓励在校生绑定学号信息,提供个人信息查询服务,如成绩查询、课表查询、空教室查询等,还可推出微信支付功能,方便学生订水、订餐、充值电费、充值校园卡等[6];(4) 做好Q&A———关键词应答操作。许多家长和准新生、毕业生希望了解学校招生就业等信息,可以整理出师生家长常见问题,建立常见问题库,存放在微信后台,当师生家长向微信发送相关词时,微信可立即返送答案,提高解答效率;(5)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和基于LBS位置服务。管理员可在后台录入相关位置信息供用户查询,例如,查询学校附近餐饮店、校区地址等。系统对用户在微信界面的操作进行跟踪、记录、分析和反馈,管理员根据数据分析微信运行情况和师生需求。
构建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功能规划[7],见图1。为了微信顺利运营,发挥其最大效能,有3个问题需要把控。(1)信息的定时推送。在运营微信时,管理员应注重优化推送内容,注意推送次数,若推送太多将造成信息泛滥,若不定时且推送次数过少,则降低了校园微信的活跃度;(2)聚集用户,提高关注度。利用学校所拥有的微博、校官网、贴吧等社交网站推广校园微信,进行延伸性关注,并让用户绑定自己的学号信息;(3)投入技术,注重微信深度开发。挖掘用户需求,对接校内教务、后勤系统,对微信进行深度开发,为用户提供更全面、丰富的服务内容,提升用户对校园微信公众号的依赖性。
4 结语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功能不断被发掘、创新,其功能朝着手机轻量级APP方向发展。运用微信这种新兴媒介作为发展移动信息平台的载体,不仅能整合校务资源,提高学校与师生的互动性,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其所包含的意义相当于开发了一个教育信息化项目。
摘要:微信以其新颖的交流方式吸引了众多年轻粉丝,而其所开放的九大功能服务接口,为企事业单位创建移动服务提供了无限可能。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微信特性、用户需求,构建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移动服务,校园服务
参考文献
[1]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EB/OL].http://www.pishu.cn/zxzx/mtjj/78098.shtml.
[2]微信用户属性数据:性别比例和年龄比例[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76608.html
[3]礼晓宇.浅谈“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44-45.
[4]黄楚筠,彭琪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动机与传播效果研究——以中南大学微信平台为例的实证分析[J].中南传播,2014(8):122-124.
[5]百度百科:微信API[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AEQubXEgfQyi72RnrUGL11K3o7cO1c-TdA22KVU9lcUby0n001t97buQEOTehPjuqYEZ0x9Zj3JMQn7nQov1EDkKtn6xajmT83ryhYuv2a
[6]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16-19.
[7]孔云,廖寅,资芸,等.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9):157-159.
公众移动平台 篇2
摘 要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移动学习已经越来越受到应用型高校的重视。随着微信各项技术的开发与开放,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本文以《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对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寻求更加适合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创新模式。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移动学习应用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概念界定
1.1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它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电脑桌前,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
1.2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教师可以利用公众平台发布教学信息,与学生实现交流与互动。笔者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中所提到的移?友?习,就是以个人名义申请微信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平台后台上发布课程改革相关信息的。
2课程教学现状
《应用文写作》是很多高校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体的基本写作技能,以适应不同场合的写作需要。从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该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课程学时受限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常用应用文体基本的写作规范和技巧。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被边缘化,地位十分尴尬。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从教学学时来看,高校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2.2教材编排体例老套
近几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应用文写作》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内容大同小异,大多对应用文种进行分类,分类标准无非是公文、传播类文书、科技类文书、事务类文书等,不同是对文种类别的命名有所差异。编排体例老套,教材中的案例和练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不但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重视度。
2.3教学方法陈旧
《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主要围绕“写”进行教学,然而,高职学生写作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培养时间有限,培养过程复杂。特别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依旧按照“概念、特点、注意事项”等老一套的模式进行教学,使课堂形成了恶性循环――写作理论与实践不能融合、学校与社会不能融合、教师与学生不能融合,最终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无法提高,培养目标无法完成。
2.4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不够
从目前应用文写作的教师队伍来看,我们还没有专业的应用文写作教师的专业人才培养或培养体系,现担任《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他们对于这门课程的讲授大多来自于课本的讲解,在案例的列举上大多与实际脱节,不够生动,导致学生抬头率低,提不起学习兴趣。
2.5学生参与度低
《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技能,在课堂上对于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讲授较多,很多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缺乏故事性,趣味性也不强,听起来枯燥乏味。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这门课程所讲授的知识与他们的专业没有关联,学好学坏对于以后的工作都不会有影响,于是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写作训练中,他们大多都模仿例文依葫芦画瓢,应付了事。
3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在手机、平板还没普及之前,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两大主体,课堂关系在《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上虽然比较脆弱,但相对比较简单。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等新媒体进入课堂,成为课程的第三大主体,使课堂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秩序。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应势而生。它作为联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将学生与教师这条通道打开,通过开发课程内容的订阅推送功能和自动回复相应功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的发布和检索。
3.1利用订阅号向学生推送课程内容
微信公众平台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订阅号可以以个人身份进行申请。教师申请订阅号后,在后台发布课程相关信息,学生关注订阅号后即可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任何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移动学习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
3.2利用智能回复功能获取所需知识
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可以设定一些关键词,然后绑定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公众号推送的关键字输入提示,获取所需的知识。管理员只要在平台后台设置好常见问题的自动回复功能,就能解答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个功能对移动学习者不仅具有信息导航功能,而且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响应。
3.3利用平台交互功能建立线上关系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较好地互动,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单向教学过程。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仅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向同学提问,而且可以直接向教师提问,老师根据问题进行文字或语音的回复,如果线上不能解决,教师可以线下解决。
3.4引导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学习
正是由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方便性,使得学生可以随时利用这个平台在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当这个习惯养成之后,就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公众移动平台 篇3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跨境电商;微型移动课程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terminal and mobile internet,theresearch of mobile learning software and platform has been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progress of mobile learning applications.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are beginingto subscribe to the platform of WeChat in order to use their fragmented time to learn a practical micro knowledge.This article will firstly analyzes the value of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WeChat mobile learning media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t will also puts forward the micro curriculum design framework of mobile terminals shortly after finishing talking about the first part.Finally, based on the constructed and the developed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urses on WeChat platform,we will talk about their application on practice teaching and analyze them.
【Key Word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s; micro mobile courses
【中圖分类号】 G6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02
一、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微型移动学习现状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学习,其已融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习惯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比如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和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具体特征表现为:随时性、便携性、广泛性、分散性。
微信是一款具有通讯沟通、社交属性、平台架构的移动应用软件,为移动学习构建了新的平台和应用方式。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运用已覆盖诸如银行、保险、医疗、教育、运营商、职能部门等各领域。商业类微信公众平台当前运营日趋成熟,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案例则寥寥可数,仍在探索中前行。
此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可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如音乐学习、金融知识的学习、公务员辅导、职场技能学习等。公众平台向学习者推送相关微型移动课程,学习者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小而完整的知识点的学习。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平台虽是新型媒介,但其拓展了学习途径——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的微型移动学习。学习者无需下载APP,只需关注所需平台即可进行一次微型移动学习之旅。向面大众学习的微型移动资源与课程的建设与基于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的开发是在终身学习视野下值得探索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但在碎片化学习趋势下,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时保持教学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也是需要重点破解的难题。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的基本构成
笔者结合移动学习的特点和理论基础,并参考国内外有关移动学习课程的研究,总结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的设计原则,其主要包含课程内容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软硬件技术等三个要素。
(一)课程内容设计
微型移动课程的初衷是为主动学习者创建一个即时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然而由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移动学习又是自主学习为主,因此学习内容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学习内容的优质,学习内容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模块化、全面性、碎片化、多媒性、扩展性。此外,微型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还要有助于学习者的交互,并具有一定的娱乐特性。总之,学习内容是学习的根本,学习内容的设计关系到学习目标达成的质量,是移动学习的关键。
(二)用户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是对学习者与微型移动学习系统之间信息交流方式的设计。友好的、简便的、人性化的界面设计是决定移动学习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用户界面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了移动学习课程能否易于学生接受。微型移动课程的用户界面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结构设计要合理、交互设计要简明、视觉设计要清晰。此外若涉及声音元素,音质要清晰;语音要用标准普通话播报等。总之,作为学习者与微型移动课程的对接口,界面设计影响着学习者对课程的使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因此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微型移动课程设计的核心。
(三)软硬件技术条件
可靠、适当的技术是微型移动课程得以开展的技术保障。微型移动学习的技术条件包括软件、硬件和网络,以及相关技术要求的费用尽可能降低,使学习者能够负担等。总之,技术条件是微型移动课程在设计时要考虑的另一关键,它影响微型移动课程的可用性及可传播性。因此,软硬件技术条件是微型移动课程设计的基础。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设计框架——以跨境电商课程为例
基于移动型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的设计模式更是少之又少。但处于起步阶段的微型移动课程急需具有典型性、简洁性、启发性和中介性的设计模式。结合移动学习的特点、理论基础和移动学习课程的一般原则,本文从移动学习课程设计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移动终端的微型课程的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该模式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本模式由五个模块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任何一个模块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其二,该模式中,“学习组织”模块位于中心,它涉及移动学习的内容、策略和媒介,各个模块都应围绕它进行设计;其三,该设计模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评价”模块与“交流”模块贯穿移动学习的全过程。
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典型性:它可作为微型移动学习课程的设计样本;其二,简洁性:它以简单的线条和框架组成,具有概括、简介和清晰的特点;其三,模仿性:该模式具有指导课程设计的作用;其四,中介性:它是移动学习相关理论和设计实践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教学设计者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
(一)分析模块:是基础
“分析模块”是课程设计模式的第一个模块,是进行课程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分析模块”主要包括: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三部分。本文选取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微型移动学习课程的内容,其原因如下其一,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增长点,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更将直接推动中国企业转变理念,创新业务模式,保持竞争优势,破解发展困局,真正实现外贸转型升级。但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政策环境风雨突变,出口各大平台规则调整频繁,且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体系,相关教材也在积极开发中;其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阅读方式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图文并茂,易于吸引学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才是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需要。
此外,移动学习的诸多特点与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教学创新需求相匹配。本文选择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微型移动学习课程的学习内容,旨在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习者对跨境电商知识更新的需求,并推进微型移动学习课程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组织模块:是核心
前面的分析模块能使我们明确学习需求,了解学习者的特点,清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由此我们能够确定微型移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有了目标和内容,我们还要对学习的诸多元素进行组织,才能最终实现学习目标。而这正是下面要阐述的“组织模块”。
本文中的“組织”具体地讲它是对课程内容的诸多元素的合理配置。组织模块在分析模块的基础上对微型移动课程的设计起整合、优化的作用,是微型移动课程设计的核心。“组织模块”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的组织、学习策略的组织和学习媒体的组织三部分。
(三)呈现模块:是重点
“呈现”意为显现、显露。微型移动课程设计模式中的呈现模块,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进行接触的平台。它直接影响学习者对学习课程的第一印象,进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在学习内容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对呈现模块的设计显得非常重要。对呈现模块的设计主要包括:对学习界面呈现的设计、对学习内容呈现的设计以及呈现时间的设计。
对学习界面呈现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界面结构要合理,即界面风格要统一,布局合理;其二,学习界面的交互设计要简明,具体包括:学习导航要简明,链接要明显易辨,操作响应及时,还应该有操作帮助;其三,视觉设计要清晰,即操作界面要友好,文字、图形、视频画面等对象容易识别,界面色彩搭配合理。
对学习内容呈现的设计主要包括:其一,对学习目标呈现的设计。学习目标是为实现学习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指出了各科学习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而总的课程目标中包含多个单元目标,其表述了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对于微型移动课程来说,学习目标应呈现于学习内容之前,使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就明确学习的目的,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表述学习目标时要明确、具体,学习目标要包括:明确的学习对象、学习者学习后能够做什么、完成学习的条件、判定学习者学习后的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避免用含糊不切实际的语言表述;其二,对学习提示呈现的设计。学习提示是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对学习者的提醒信息或者反馈信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和知晓的学习结果。学习提示的呈现时机要恰当,呈现的方式要合理。学习提示的呈现应具有人性化和鼓励性;其三,对学习问题呈现的设计。学习问题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后要完成的问题,是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检测。微型移动课程中学习问题的呈现应与学习目标相对应,与学习内容相符,与学习者的学习水平相当。此外,学习问题的呈现时间应紧随学习者的学习,使学习者及时检测,得到及时反馈,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并针对自身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此外,受到移动终端屏幕大小及移动学习者注意力等限制,呈现学习内容时要将学习内容合理地分为若干“知识块”,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获得完整的知识。
此外,呈现模块还应包括对微型移动学习内容呈现时间的设计。对于移动学习来说,学习者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学习,很难对学习内容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因此,对与学习内容呈现时间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知识块”的呈现时间应该保持在学习者的注意力持续范围内,且呈现时间尽量短,使学习者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环境中学习,保证学习效率的高效。
(四)评价模块:是保障
评价是学习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整环节。学习评价是以学习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学习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微型移动课程设计模式中的“评价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其一,诊断功能。评价是对学习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了解到学习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其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全面的评价不仅能衡量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情况,而且能解释成效不佳的原因。学习评价是对学习者学习现状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改进学习指明方向;其二,激励功能。评价对学习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学习者是一种促进和强化。合理的评价既能给学习者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促人深思,起到推动和督促的作用;其三,调控功能。评价的结果是一种反馈信息,该信息可以使学习者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学习者据此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学习评价有利于促进学习过程成为一个随时得到反馈调节的可控系统,使学习结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目标;其四,学习功能,评价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将得到长进,甚至产生飞跃。可见,“评价模块”在移动学习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起到了保障学习者学习效率的作用。
对于移动学习来说,学习者以自学为主,辅以与课程专家和其他学习者的交流。对应到学习评价,学习者以自我评价为主,辅以课程专家的评价和与其他学习者的互评。测验作为重要的学习评价手段,较其他手段(如:调查、观察)更适合对于移动学习的结果的评价。
(五)交流模块:是亮点
“交流”意为彼此间把自己的所得所想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它是人们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以往的远程PC端教育中,交流一直是非常重要却很难解决的问题。基于计算机网络的PC端远程教育虽然实现了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的灵活性却很有限,它将学习者的交流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而微型移动学习课程中的“交流”模块,借助移动终端得天独厚的通讯功能和小巧灵便的特性,弥补了远程PC端教育在交流方面的不足,允许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课程教师之间进行不受空间限制的即时交流,这也是微型移动学习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在微型移动学习课程设计模式中,“交流模块”具有以下功能:其一,诊断功能。通过交流,学习者可以得到有关自身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并借此诊断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完善学习指明方向;其二,激励功能。通过交流,学习者能够明晰学习结果和评价信息,而这些信息能夠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其三,学习功能。交流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学习的过程。通过交流,学习者可以从课程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中获得新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这些信息是学习者难以通过单独自学获得的。移动学习中的交流模块主要包括: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流、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者与学习教师间的交流。
课程教师在移动课程中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学习者与课程教师在交流时,除了注意交流时机和交流方法外,还应注意:学习者提出的与学习教师解答的应是指导性的问题(如:学习方法、态度),应该较少涉及学习细节,以此锻炼学习者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大面积覆盖,微信类新型媒体也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移动终端中的应用,若在各专业领域中能开发大众普及类的课程,可以让更多的人随时随地学习到感兴趣的课程,为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创建更多的学习资源库,也让学习者有更多样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凯鑫,乜勇.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2):10-14.
[2]李楠.移动学习的资源设计与学习模式之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23):7-9.
[3]程志.活动理论观照下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4):21-26.
[4]王运武,周静,杨曼.新兴技术如何变革高等教育——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深层次解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4):343-349.
[5]于海燕.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大学生移动学习习惯研究[J].高教学刊,2015,(24):1-2.
公众移动平台 篇4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
(一) 服务功能。一对多通信。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 平台管理员可以以一对多的方式向用户推送信息, 也可以通过用户群发消息来实现信息传递知识和多人交流的目的, 还可以支持用户对通讯人员进行有效的分组。另外, 微信公众平台还可以和二维码进行结合, 只要图书馆管理人员把二维码印在图书上, 学生可以使用带摄像头的移动设备对二维码进行扫码, 要扫码既可以实现快速订阅或者快速的获取到知识。
(二) 平台特点。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 使用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3亿的用户, 亦然成为了目前强有力的媒体工具, 其微信主要特征就是传播力量非常大, 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更好的将公众平台运用到实践中去。下面就传播内容、传统效果、传播对象等特点进行分析与探究。
从传播的内容来看,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与保密性, 这样以便于让交流双方的关系更为亲密, 另外, 微信公众平台传统的内容各种各样, 用户既可以发送文字, 也可以发送图片、声音、动态图像以及动态表情, 这样既可以满足用户对传播内容的多样性, 也可以更好的满足现下发展的需求。
二、高校移动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移动图书馆的普及率以及使用率非常低。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使用率以及普及率非常低, 注册用户极少, 并且注册后的使用率也非常低, 由此可看, 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还是没有得到广大人员的重视与支持, 需要相关人员加大推广力度, 方能促使更多的学生与人接受移动图书馆。
(二) 服务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目前各大高校移动图书馆一直都是采用的服务模式都只有两种一种是WAP一种是SMS, 没有改革与发展服务模式, 由此导致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较为单一, 其中SMS服务模式格式太过于简单, 字数有限, 而WAP其中的WML和HTML两个互相不兼容, 不能更好的促使WAP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虽然目前有部分的高校都已经提供了移动客户端服务, 但由于资金和相关技术不够, 从而导致移动图书馆没有得到相应的推广和使用。
(三) 移动图书观的服务内容太过于单一。我国各大高校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内容太过于单一, 其主要就是让用户可以在线检索图书, 借阅图书等服务, 这种单纯的服务内容并没有把真正的移动客户端作用发挥出来, 不能够真正满足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同时我国各大高校移动服务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方面还是做得不够, 虽然高校都有WAP网站, 但是据调查很多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比如:运行慢、主页无法打开以及检索数据不够准确。
三、高校移动图书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 解决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局限性。由于SMS服务的信息内容太过于单一, 操作格式太过于传统, 而微信公众平台的可以跟用户进行实时交流与互动, 可以更好的满足在用户对信息搜集的要求, 因此, 可以把图书馆与微信公众平台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这样可以让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变得更为全面, 既能让图书馆的SMS的服务内容进行改进, 还可以将WAP网站更好更快速的接入到平台中, 让服务内容更加全面。只要将学生的用户的微信账号和学生的教务账号有效的绑定在一起, 以此来实现很多个性化功能, 这样学生可以实时的查看自己的课表, 成绩或者GPA等等。因此, 把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帮助我国各大高校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进行拓展, 服务模式变得更加更全面, 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加个性化、非常特点的服务内容。
(二) 解决移动图书馆使用率以及普及率低的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种各样的手机都涌现在社会中来, 而高校学生是使用互, 联网的重要群体, 微信得到了广大学生青睐。所以我们相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在校园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微信作为时下最受欢迎的新媒体, 其不仅给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的交流和信息发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还可以给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虽然目前的高校图书馆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但是只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采取合适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不断修改、开发新颖的移动图书馆移动模式, 就可以让高校移动图书馆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摘要:微信是时下最受欢迎的社交新媒体, 已经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平台。因此, 各大高校移动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高校移动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以便于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快速获取知识的平台,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图书馆,服务
参考文献
[1]史梅, 翟晓娟.高校图书馆官方微信经营策略研究——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 05:79-85+116.
[2]于健, 丛银华, 孙静.我国图书馆微信应用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的文献分析[J].图书馆学刊, 2015, 09:131-135.
微信公众平台优势 篇5
1.熟人网络,小众传播,传播有效性更高。据微信官方网站最新用户数据统计,其注册用户于2013年1月15日突破3亿。作为一款手机社交软件能在短时间被大众所接受,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用户来源基于已有的腾讯用户,同时微信还可以实现跨平台的好友添加,微信用户可以通过访问手机通讯录来添加已开通微信业务的朋友和家人。微信不同于其他类似社交平台的特点就在于其建立的好友圈中均是已经认识的人,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是一种熟人网络。其内部传播是一种基于熟人网络的小众传播,其信任度和到达率是传统媒介无法达到的,因此平台能够获取更加真实的客户群,博客的粉丝中存在着太多的无关粉丝,并不能够真真实实的为你带来几个客户,但是微信就不一样了,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也难怪有的媒体会这样比喻“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虽然有夸张成分,但却有一定的依据。2.可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信息和服务能够到达的时间更长。相对于PC机而言,手机是用户随时都会携带在身上的工具,借助移动端优势,微信天然的社交、位置等优势,会给商家的营销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相对于APP而言,由于不需要下载安装,用此更加方便。3.营销和服务的定位更精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对用户进行分组,并且通过“超级二维码”特性(在二维码中可加入广告投放渠道等信息),可准确获知你的客户群体的属性,从而让营销和服务更个性化,更精准。
4.富媒体内容,便于分享。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手机等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资讯传递消息,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而微信在这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微信特有的对讲功能,使得社交不再限于文本传输,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的富媒体传播形式,更加便于分享用户的所见所闻。同时用户除了使用聊天功能,还可以通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通过转载、转发及“@”功能来将内容分享给好友。5.微信公众平台,一对多传播,信息高达到率。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18日正式上线,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与互动。微信公众平台是企业进行业务推广的一种有力途径。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传播,直接将消息推送到手机,因此达到率和被观看率几乎是100%。已有许多个人或企业微信公众号因其优质的推送内容而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借助于微信公众号进行植入式的广告推广,由于粉丝和用户对微信公众号的高度认可,不易引起用户的抵触,加上高到达率和观看度能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6.基于LBS,特殊的地理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它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确定移动设备或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其次是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各类信息服务;意指与定位相关的各类服务系统,简称“定位服务”。较于传统网络媒体,微信的地理位置服务是一大特色,“查找附件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功能均是以LBS为基础。微信可轻易通过手机GPS服务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用户在分享最新动态时勾选地理位置,好友便能看到其所在地,而地理位置是商家进行精准营销的重要信息。7.便利的互动性,信息推送迅速实时更新。同时,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其便利的互动性是区别于其他网络媒介的优势所在。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中,用户可以像与好友沟通一样来与企业公众号进行沟通互动。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即时向公众推送信息,迅速更新。同时公众平台当中结合一些互动的比如刮刮卡,大转盘等功能可以极大的增强营销的互动性和趣味性。8.营销成本更低,可持续性更强。以往,顾客离开企业或门店后,除了电话与短信,没办法与客户再建立联系,现在企业把客户聚集到公众平台企业可向客户不定期推送信息,让客户对企业的品牌认知度越来越深。过去,企业投放媒体广告,投放时,效果不错,广告结束了, 交易结束了,客户没留住,因此需要不停地投放广告,而广告成本也续年增长,这是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要是把所有客户加到公众平台,建立联系,持续下来,将发挥更好的效果.节省投放广告的预算。也正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与客户之间的“强关系”的特性,因此如果商家不能给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信息,不懂得营销方法,当成广告宣传工具,乱发广告,也很容易被客户取消关注,所以如果要达到好的效果,微信公众平台的营销和运营也是需要专业的团队来运营和管理。
服务号与订阅号
服务号特点: 1、1个(30天)内仅可以1条群发消息。
2、发给订阅用户(粉丝)的息,显示在方的天列表中。
3、推送给用户的息会跟普通微信消息一有提示。
4、服务号可请自定义菜单。订阅号特点:
1、每天可以发送1条群发消息(每天0点更新,次数不会累加)。
2、发给订阅用户(粉丝)的消息,将会显示在对方的“阅号文”夹中。
3、推送给用户的消息不会有提示。
4、订阅号认证后能申请自定义菜单。在手机微信用户的讯录中,订阅号将被放入订阅号文件夹里。总结:
服务号一适合银行和企业用户使用(如商银行、中南方航空)。
公众移动平台 篇6
关键词:移动学习;大学英语;微信平台
H319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1]。移动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评述
国外最早对于移动式学习的研究,是源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1994 年的Wireless Andrew研究项目,此项目通过校园无线基础设施建设,为师生和管理者等提供校园无线连接和资源访问服务。该项目的问世后,移动式学习的研究热潮在全球知名大学逐步蔓延开来。此后,英国伯明翰大学、斯坦福大学开展的“移动学习”研究,从微观细节上研究了移动学习中的交互技术、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方式和方法。
(二)国内研究评述
2000年,国际远程教育权威学者德斯蒙德·基更作了题为《从远程学习到数字学习,从数字学习到移动学习》的报告[2],届时,移动学习的观念才初次被引入中国。通过对CNKI的检索,最早的一篇关于移动英语学习研究的论文发表的时间是2004年,但此后的3 年里,这一领域的论文为空白期,直到2008年才发表了1 篇,2010 年发表了2 篇,2009 和2011 各发表了3 篇。 可以说,在2008 年之前,中国对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处于酝酿期,国内学术界处于引进和接收国外研究结果的阶段。2008 年以后到2015年止,尤其是在微信的出现后,在CNKI检索到有关移动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论文数量每年都很多,可见,国内对于移动式学习的研究越来越热。
二、本项目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内容
本项目旨在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设计实现一个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大学英语校园移动式微学习平台。学生可随时随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和环境影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既可在线学习,也可在线答疑、测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二) 项目重点
2.2.1 挖掘移动式微学习平台的教学资源
本项目学习平台的语料库,要覆盖目前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A)试题、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写作大赛、口语大赛语料资源、视听影视资源和网络资源等。
(三)项目难点
1.平台的模块设计
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的操作介面,功能模块很多,每个功能模块下面还有很多子项目。在这些功能模块和子项目下,如何把微学习资源系统性地整合到这个平台上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
2.平台考评方式
移动式微学习平台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平台,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这种辅助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考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教学后,再进行论证。
3.平台的监督和管理
以我院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平台为例,因为缺少后期的有效监管,网络自主平台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发挥。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何种措施和手段,如何发挥平台最高性能和最大价值是项目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
(四)创新之处
移动化微学习平台的特征有:学习时间短,并且可以分散在学习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习内容独立,都是由短小的知识模块构成;学习方式灵活多变,可进行听力、口语、阅读等多种英语技能的练习;而且微学习平台的模块设计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与传统的教材相比,从视觉、听觉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多模态的感官刺激。图片、视频信息以及多媒体课件能更加生动地传递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动机。移动学习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本身就足以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当今大学生对于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显示出浓厚的热情。对学生而言,微信使用率高,操作简单,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接收、查阅信息容易。大学英语教学一直面临着学生多、课堂大、学时少、学习成效甚微的困境,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将移动式微学习平台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附图:
(图一移动式微学习系统构成)
三、本項目研究的基本思路
根据以上提到的难点,采取调查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从以下几个思路和方法设想来解决问题:
(一)前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解学生对于移动式微学习的兴趣和想获得哪些方面的英语学习资料,了解教师对微信公众号的认知度和操纵的熟练性。
(二)移动式微学习平台模块设计
如图一所示,微学习平台系统可包括图文消息、语音和视频等栏目,可共享大学英语课程资源、课外资源、网络资源、进行在线测试等,并且可以添加语音和视频进行视听说练习。如,在线测试和互动交流可以作为评估反馈方式。教师可以把试题以问卷星的形式生成二维码,再通过图文方式推送给学习者,学习者扫描二维码可进入问卷星的试题界面进行在线测试,提交确认后可以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教师也可通过“统计”功能模块针对学生的测试情况做出图表分析。这种在线测试可以让学生即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即时生成统计数据,达到给教师减负的效果。可见,微学习平台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各个模块,添加各种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三)移动式微学习平台考评方式
对学生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从2016年10月份开始,对2016级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考评模式进行调整。实施过程:学期初要求学生添加微学习平台公众号,教师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后台界面中的子项目“用户分析”栏,监管用户人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在每个单元学习前把单元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及单元考核要求通过微学习平台推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可以提前做好预习准备;在课堂上,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监管者和考核员,可以对学生预习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性地反馈;比如在2.5.2中提到的在线测试,可以了解每个单元的教学成效;在一学年的学习后,把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阶段性的考评结果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结业考试成绩的方式。
(四)移动式微学习平台的监督和管理
首先,用户人数监管:在2.5.3中提到过,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后台,教师可以对微学习平台的用户人数进行统计,准确知道关注的人数和取消关注的人数,也能看到关注人数的增减情况。如果教师的微信公众平台面向所教班级学习的话,这种数据会更加具有精确性。
其次,微学习平台资源更新监管:首先,微学习平台基础性材料,即对大学英语课程所用教材进行筛选,设计成符合微学习方式所要求的形式,以图文、音频或视频的形式,构建素材;其次,微学习平台的网络资源;在这两大基础上构建语料库。最后,课题组成员分阶段负责微学习平台资源的推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模块更改,体现微学习平台学习的灵活性。
(五)研究方法
项目组将采用“计划——行动——交流——反思——调整——再行动”的程序,以调查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来展开研究,以提高本项目的实际研究效果。
四、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支持可行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3]”《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也提出,信息技术要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各项应用。
(二) 技术环境可行
2016 年1 月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报告》同时显示,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大学生手机普及率几乎是100%。通讯和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4G 时代,信息共享更加迅捷,这就保证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改的可行性。现代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处理器的运行环境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足够手机作为移动式微学习终端的学习工具,微信公众号的无技术门槛的操作系统和其全面的功能模块的构成,这两者是移动式微学习平台可行的保障。
(三) 语料库的构建可行
首先,我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教材丰富,除了现有的教材以外,还有大学英语精品课程语料库、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语料库、集 “赛、教、学”于一体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语料库,此外,还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资源,这些资源的存在保障了本项目语料库构建的可行。其次,本项目组成员均系一线教师,师资结构合理,有着丰富的大学英语教学经验;本项目开始前有一定的科研基础,这就为项目的顺利展开,按时进行,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可靠师资保障。
(四)学习者可行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学习者在地域文化、知识背景、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本项目的移动式微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个人的智能手机随时选择和获取所需信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学习进度进行学习,同时学习时间可分散在全天的学习和生活中。所以,移动式微学习平台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利,平台的推广和普及必然会得到学习者的支持。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当前大学英语学习者提代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式微学习方式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手段科技信息化、生活化,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场地和学习时间灵活化;本项目的最终成果将会是自主学习的有益引导,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静 《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研究概述》(G) 海外英语(上)2015年10期
[2]劉幸 《德斯蒙德·基更远程教育思想研究》(G)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2期
公众移动平台 篇7
1 App平台的优势
面对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冲击, 以及政策调整的新形势, 怎样快速发现市场变化, 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 确保行业领先优势?利用公众移动平台和立足于App应用实现大数据收集、分析、整理, 综合考虑用户需求, 提供有选择的“优质服务”, 进一步增加商品的议价能力,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增加潜在竞争者成本, 符合企业发展长远利益。从实现成本和难度考虑, 利用不断发展的公众移动平台规模和用户通过移动终端接入网络意愿, 是解决大数据收集的最佳途径[1]。见图1和第17页图2。
2 电网App平台的系统构成
对信息的接收方而言, 信息的来源分为主动索取和被动接收两种。App提供一个开放的信息接口, 实现电网企业和用户的有效沟通的同时, 对用户行为、习惯、偏好等进行数据采集、分析, 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规划、发展提供依据。
2.1 组织架构
电网企业App的基本架构包括:App应用数据支撑, 云数据存储, App用户数据分析、在线客户服务、安全授权/隔离等部分。
电网企业App应用区别于Web企业内、外网受区域限制, 其基于公众移动平台传输, 更具开放性、互动性。App系统硬件部分主要为不同移动终端系统接入服务器、数据存储服务器 (核心数据) 各类应用服务器, 认证服务器及信息防火墙。同类型硬件之间为模块式松散结构, 可随着用户规模扩大和数据量的增长进行调整、扩容, 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将大量非核心数据进行互联网的云数据存储, 降低建设、运维管理等费用。
为保证App系统服务器内部和外部互联之间的信息安全, 可在数据出口前端安装防火墙设备, 这样对安全的访问、操作透明传输, 将有害数据进行隔离。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
1) App应用数据支撑。提供接口和应用数据和信息更新维护。完成信息的主动推送。
2) 云数据中心。对各种应用数据经切割、压缩, 建立索引后, 进行存储, 完成核心数据备份。
3) App用户数据分析。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筛选、取样、统计对其中存在普遍、共性的问题, 进行数据处理, 利用直观图表等工具进行输出。
4) 在线客户服务, 及时对用户在线咨询进行解答和反馈, 完成部分数据的简单分类, 并对客户服务本身进行考评和规范。与语音式客户服务电话相比, 在线服务信息形式更多样, 图片、文字、语音等, 便于电网企业全面了解信息, 提供更专业的建议, 同时理时间相对宽松, 用户承担费用低。
5) 安全授权/隔离, 对特殊用户进行鉴权和识别, 同一入口, 系统不同。
远程移动终端对数据库数据进行访问的同时, 必然存在安全风险, 此时可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有利于降低系统和用户风险。通过数据库进行映像访问以及三级鉴权系统:安装鉴权, 接入鉴权, 使用鉴权, 实现有害数据隔离。
2.2 数据架构
数据构架为LAMP和LNMP。其中LAMP:in-ux+apache+mysql+php/perl;LNMP:linux+nginx+mysql+php+python/perl。以上各部分采用模块式搭建, 可以随着需求和赋予App系统基本功能的变化进行调整[2]。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基础, 实现远程化虚拟终端远程数据操作和存储备份, 见图3。
3 电网App系统的功能框架
电网App系统服务对象定位可以分为, 公众用户、大客户用户、企业内部用户、对外部用户, App应用集中服务为导向;内部用户则以业务流转、企业管理为核心。具体划分见第18页图4。
3.1 构建与外部用户的信息沟通平台
建立沟通渠道, 关注用户, 形成正向反馈和激励, 功能设置如下。
1) 原客户服务电话变为在线沟通。当前95598客服中心分别设置在天津、上海, 服务人员接听使用普通话服务, 由于方言存在增加了沟通难度等问题, 且存在由于受理问题的部门没有处理的能力, 存在跨部门间的流转, 反应较慢, 原95598客服中心可以完成对问题处理的幕后监督和实时监控。
2) 人性化应用。推出用电节能分析, 对家用电器进行评估, 如通过每月电量对比和新旧电器的用电量进行提醒;通过手机信号受干扰, 开发检测电器辐射的应用;在精益化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利用现有技术成果, 推进降低损耗成本, 如线损、提升表计精度减少, 而其他的非直接产生利润改善经营的业务并未受到重视。
3) 企业信息推送。进行电安全科普, 电力政策、法规进行宣传。
4) 对现有地区电力故障进行跟踪。
5) 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对涉电的社会矛盾建立“缓冲区”, 使用户能够有选择与企业进行良性的沟通, 扩大企业的社会形象建立力度。
3.2 建立企业内部沟通机制
企业内部信息快速沟通, 显著提高企业的管理、组织、沟通效能, 辅助办公管理。
一是查阅相关授权资料;二是在线技术交流和故障的跨部门会诊;三是企业内部信息通报;四是非涉密公文的及时在线办理;五是电子化工具。叠加各种电网生产常用数据, 提高工作现场的简便性:记录所处站点的GPS信息, 作为水平仪, 测距仪, 快速计算弧垂等。
4 App应用打开大数据的“任督二脉”
与传统营销策略的单向信息推送不同, App应用依赖于沟通的双向性, 即双方的互动及相互影响。一旦缺少大量的关注, App应用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大量有创意的App应用由于“重推广、轻运营”, 甚至是“有推广、无运营”造成用户流失, 昙花一现。电网公司企业App应用应慎重对待这样的问题, 避免因信息更新不及时或内容无吸引力流失用户, 丧失获取用户信息的渠道。
对于用户而言, 电网App平台有别于其他的娱乐、购物App平台, 需要以自身的有价值信息作为吸引关注的手段, 立于专业提供参考和指导。对信息的选择必须考虑:价值、新鲜、及时;信息准确, 信息的适度透明, 以及新理念的灌输。
企业需要对点击率的变化有敏感性, 维系用户关注。可推出市场满意调查和针对性信息筛查, 对企业后续的经营决策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5 结束语
对电网企业未来发展而言, 关键利用App完成大数据收集后, 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 以大数据战略, 思考市场导向, 及时调整企业管理组织的顶层设计, 实现企业对用户使用习惯的信息收集, 拓展数据分析纬度和可靠性, 及时关注相关产业及市场变化趋势, 见微知著, 掌握先发优势, 才能从大数据中获得收益。
摘要:基于公众移动平台搭建电网公司App应用系统的可行性, 探讨了电网企业App应用平台的必要性。从用户大数据收集角度, 对电网企业App应用平台的系统构成分析架构、功能框架、承载信息和业务定位等方面进行了实用性分析。
关键词:企业App应用,公众移动平台,大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手机用户净增5 698万户总数12.86亿户[EB/OL].[2015-01-21].http://finance.chinanews.com/it/2015/01-21/6991924.shtml.
公众移动平台 篇8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校都拥有了自己的综合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教务、新闻、图书、财务等部门也都各自实现了信息的网络发布与查询,极大方便了师生对相应信息的获取。但这些系统大都基于Web网站应用,很少有高校提供WAP手机网站或者APP服务。据CNNIC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1]。因此,如何让师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快速获取想要的信息服务,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校移动信息服务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很多。例如,余世英等[2]通过对全国820所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进行调查,对图书馆4种移动信息服务应用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白明凤等[3]阐述了轻应用服务对于丰富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类型,以及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开展手机移动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并据此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轻应用设计提出了建议;秦晓彤等[4]分析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微信特性、用户需求,构建了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王武海[5]以陕西师范大学数字化后勤管理为例,论述了以移动后勤或掌上后勤为主要形式的高校云后勤所带来的管理方式的变革。LC Thomas[6]调查了图书馆提供移动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以上研究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移动信息服务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本文在借鉴和参考其它高校成功案例的同时,结合三峡大学官方微信信息服务平台搭建方法,阐述了作者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接口和新浪SAE云计算服务开发高校移动信息服务平台的方法和实际应用经验。
1 微信公众平台及开发模式简介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依托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同时又为微信用户提供内容和各类服务,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通过此平台,个人、企业、媒体、政府和事业单位等都可以打造一个甚至多个微信公众号,分为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3种,公众号以一对多的方式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5个类别的内容来进行持续运营并为关注的用户提供信息服务[7]。
同时,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各种开发接口,可以利用这些接口进行功能开发,如语音识别、客服接口、OAuth2.0网页授权、生成带参数二维码、获取用户地理位置等接口。本文即利用部分接口开发,使公众号能提供与用户进行消息交互、自定义菜单交互的能力。对于成功接入公众平台开发接口的公众账号,当用户发消息给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器会使用HTTP请求对接入的网址进行消息推送,第三方服务器可通过响应包回复特定结构,从而达到回复消息的目的[8]。
2 系统设计与开发
2.1 开发环境
Sina App Engine(简称SAE)是新浪研发中心推出第一个Alpha版本的国内首个公有云计算平台[9]。本例所使用的SAE上的相关扩展服务如表1所示。
2.2 数据流转过程
微信用户向三峡大学公众帐号发送指令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接受响应并将指令传给服务器。服务器端收到指令后,根据指令的不同含义,调用不同的功能。例如,用户想要获取三峡大学最新的校园新闻,则需要向微信账号回复“新闻”,服务器端会定时抓取学校官方网站的新闻列表,并返回图文信息;如果用户想要查询图书馆的藏书,则服务器端会将检索的关键词以HTTP请求的方式发送到三峡大学移动图书馆馆藏图书检索系统,并将抓取到的检索结果发送给关注用户。
2.3 功能模块列表
功能模块分为工具类和资讯类,具体功能如表2所示。
2.4 业务流程设计
2.5 功能实现
以新闻资讯类功能为例,新闻资讯类功能的实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①爬虫程序定时向目标网站发送抓取请求,通过第三方的PHP类(本例采用PHP Simple HTML DOM Parser)对网站HTML页面进行解析,剥离出网站的新闻列表(新闻标题、文章链接、文章略缩图)并将其保存到MYSQL数据库;②微信用户向微信服务器发送关键词指令,微信服务器接受指令并调用相关程序,将数据库中保存的新闻列表以微信图文信息的形式反馈给用户,用户点击图文信息后可进入转码后的详细新闻页面(通过第三方PHP类Readability实现)。
数据库结构如图3所示。
(1)Cron定时程序代码。
(2)生成微信图文信息部分代码。
用户关注三峡大学的微信公众账号后,通过回复“新闻”关键词,系统会从数据库中调取已经提前从校园网抓取好的新闻列表,并以微信图文信息形式返回,点击相应的微信条目,会跳转到转码后的新闻详情页面,转码页面采用响应式布局,自适应屏幕宽度,更适合手机阅读。
3 结语
针对国内高校移动信息化建设效率较低的现状[10,11,12],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并以校园新闻为示例,对该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本例采取的是定时采集目标网站新闻列表的方法,创造性跨越了不同业务部门网站数据库平台的差异性问题,使其能将任意网站的新闻列表输出为微信图文信息,省略了人工单独更新微信内新闻的环节,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其将普通网站页面转换成手机页面的方法,也降低了单独开发手机网站的成本。由于该平台依托的是新浪SAE云计算服务,如何将其移植到普通的LAMP环境,使其更具普遍性和通用性,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http://www.cac.gov.cn/2016-01/22/c_1117860830.htm.
[2]余世英,明均仁.移动信息服务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模式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2(6):60-67.
[3]白明凤,匡惠华.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中轻应用模式的应用及其借鉴——基于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4(4):78-81.
[4]秦晓彤,龙婷婷,卢斯琦,等.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软件导刊,2016,15(1):124-126.
[5]王武海.论数字化革命背景下中国高校后勤管理方式的变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71-176.
[6]THOMAS L C.Gone Mobile(Mobile Libraries Survey 2010)[J].Library Journal,2010,135(17):30-34.
[7]百度百科.微信公众平台[EB/OL].[2014-5-7].http://baike.baidu.com/view/9212662.htm.
[8]微信.公众平台开发者文档[EB/OL].[2014-5-7].http://mp.weixin.qq.com/wiki/index.php?title=%E9%A6%96%E9%A1%B5.
[9]百度百科.SAE[EB/OL].[2014-01-06].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70224/10751351.htm.
[10]叶海智,刘强,尹丹丹.基于微信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3(11):92-94.
[11]倪志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掌上高校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4):129-130.
公众移动平台 篇9
关键词:开放接口,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
1 引言
微信是一款比QQ更加便捷的手机即时通讯APP, 由它所引领的“微生活”方式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1]。截止到2014年12月, 全球的微信注册用户已突破11.2亿, 其中月活跃用户高达4.4亿, 微信在智能手机中渗透率接近100%, 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其用户主要是一线城市的年轻人, 特别是高校的学生群体。
对于高校而言, 微信的使用群体最为密集, 图书馆服务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结合定将有益于广大学生。自从腾讯公司2012年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后, 全国各大图书馆也积极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如新书和讲座的消息推送服务、自动咨询应答服务、借阅信息查询和续借办理服务等。截止2014年6月底, 已有23所高校图书馆开通了其微信公众平台, 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信息服务。但很多图书馆仅限于基本的信息推送和自动应答服务, 没有对其公众平台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本文主要介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二次开发, 以此来拓展移动图书馆的高级功能, 向读者提供更便捷、更快速的个性化服务。
2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设计
2.1 注册
微信公众平台面向所有企业或个人, 在注册界面输入验证邮箱和密码, 根据提示在注册邮箱中点击链接进行激活。邮箱验证成功后就可以进入资料提交界面, 在类型选择时有政府、媒体、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图书馆服务则选择其他组织。随后填写图书馆的真实信息, 包括名称、邮箱、邮编、地址、电话、机构代码、组织机构加盖公章扫描件、运营者身份证号码及名称、职务、运营者手持证件照片、手机号码、短信验证码和授权运营书, 一般会在7个工作日内通过审核。
2.2 账号设置
注册成功后的微信公众号可以进行基本的账号设置, 比如头像设置、公众号名称和微信号码设置 (设置好后不允许更改) 、功能介绍和二维码, 并选择回复设置——自动回复、消息回复和自定义回复, 回复设置的选择是图书馆实现自动查询功能的基础。
2.3 功能设计
微信公共平台可以实现群发消息、用户管理、资源内容管理、API开放接口等多个强大的功能。本文根据普通高校图书馆的特点, 设计以下功能:
2.3.1 图书证的绑定与解绑功能
读者通过向公众账号发送具有个人图书证编码和密码的信息, 图书馆的微信服务端对其身份进行一对一的验证, 验证成功后发送服务操作指令, 实现图书证与公众号的绑定, 便可随时随地获得快速信息查询和续借等服务。如果解除绑定, 则将取消一切服务。
2.3.2 借阅信息查询功能
通过微信公从平台, 读者在开发的菜单上点击“查询借阅信息”命令, 将会在手机上快速查看自己图书证上已借图书情况。
2.3.3 图书预约与续借功能
通过微信公从平台, 读者在菜单上点击“预约”或“续借”命令, 图书馆微信服务端接收命令后会及时向读者返回, 便可快速办理图书的预约续借服务。
2.3.4 新书通报功能
利用微信的群发功能, 及时有效地将新书信息发送到每位读者, 可以让读者通过微信平台更加积极地互动, 有效提高新书利用率和周转率。
2.3.5 通知、新闻等功能
微信群发可以使图书馆的讲座通知、新闻以及培训等信息第一时间发送给读者。
3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
3.1 消息接口配置
微信公众号审核通过后, 就可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高级功能”菜单中的“开发模式”实现对该公众号的二次开发。二次开发的首要环节就是配置消息接口, 登记图书馆用于消息处理的服务器资源URL和用于生成签名的Token值, 实现网址的接入。
当有消息提交时, 微信服务器即刻向所登记的服务器资源URL发送GET请求。消息服务器首先检验加密签名Signature, 验证成功则原样返回随机字符串Echostr的内容, 以表明成功接入, 反之则接入失败。消息接口配置成功后, URL就会接收到发送至微信公众号的所有消息, 而对于消息的解析和回复, 则交由指令解析模块和各个服务子模块来完成。
3.2 指令解析
3.2.1 消息接收
微信一般是通过消息的交互来实现其应用的, 对消息的解析由指令解析模块来负责。我们通常采XML作为请求消息格式, 采用Dom4j来对其进行解析。当微信服务器接收POST请求, 指令解析模块就会匹配消息类型和指令, 并调用服务子模块来进行具体的处理。其中所涉及到的主要代码和解释如下:
解析指令内容, 确定子模块及调用参数:function executeCommand (cmd)
执行子模块, 完成指令要求功能: (module, params) =parse Command (cmd) Execute Module (module, params)
本设计中微信公众平台所支持的文本消息指令包括两种:
(1) 关键词指令:例如“新书”、“计算机”、“空座位”等;
(2) 复杂功能性指令:例如“cs#t:题名” (按题名查询图书) 、“jy#证号, PIN码” (查询个人借阅情况) 等。
3.2.2 消息回复
对接收到消息指令进行解析后, 服务子模块就会对其进行响应和处理, 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指令解析模块进行重新封装, 从而生成XML格式的回复消息。以回上例中的消息为例, 输入指令“cs#t:人生”, 将得到如下回复消息。
3.3 服务子模块的实现
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进行二次开发时, 为了使其服务子模块具备良好的扩展性, 在消息处理时可以自由添加一些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设置功能模块, 因为服务子模块的实现方式还和第三方系统的开放程度有关, 因此各子模块的实现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图书馆的预约续借管理系统如果能够提供完整的功能接口, 该微信服务子模块的实现就比较简单, 通过直接调用该功能接口, 将预约或续借情况的信息封装成微信消息。但是如果第三方系统没有提供现成的接口, 子模块的实现就有点复杂。例如图书馆的书目查询系统没有提供现成的接口, 实现时则需要使用HTMLParser模拟查询操作, 并通过解析查询结果页面, 而获得查询信息。
除了将微信与图书馆传统服务集成外, 还可以通过微信传播更丰富的图书馆信息。图书馆有书展、培训讲座等动态信息, 如果通过人工维护的方式在微信应用中提供这些信息, 工作量大且难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同步, 因此可充分利用已有的RSS源, 实现热点消息查询子模块[2]。当用户向微信公众号发送指令 (如“新闻”) 时, 系统将读取相应的RSS源, 程序解析后将以回复文本消息的形式, 返回包含新闻标题和网址的XML。
4 结束语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具有灵活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可以极大地节约建设成本, 提高图书馆移动服务水平。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微信图书馆公众平台的二次开发, 希望可以给我校图书馆在建设移动图书馆时提供一种选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浩波, 何卫华, 叶青微信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 2013 (01) :62-64.
中国移动公众服务云 篇10
中国移动公众服务云(以下简称移动云)是中国移动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新型资源服务。客户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网络快速获取虚拟计算机、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软件开发工具、运行环境、数据库等平台服务,以及ERP、CRM等应用产品服务。同时,移动云针对电子政务、金融、教育、医疗、互联网等不同行业特点提供行业云、混合云等定制化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坚持自主研发,大力开展云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平台构建和标准化产业推动等相关工作。发挥云计算应用汇聚中心效应,将云计算打造为运营商的新型服务能力。基于Open Stack、Open Nebula等开源项目,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品体系“Big Cloud(大云)”。“大云”为移动云提供了完善的公众服务云解决方案和服务产品体系,依托开放的平台、提供开放的能力、采用开放的商业模式,与合作伙伴互利共赢!
1.1 案例背景
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发展。根据Forrester报告,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可达1 910亿美元,在中国大陆,公有云市场规模可达38亿美元。据AWS Invent 2015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81%,达70亿美元,利润率30%以上,表明公有云服务逐步进入成熟期,开始盈利。
目前,无论是移动通信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推进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全球包括中国的云计算已经步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发展时期。中国移动凭借自身400万优质集团客户资源,100万专业合作伙伴、中国大陆广泛的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优势、结合短信、代计费等特色能力,整合自管资源和各省资源,对内支撑集团产品云化,降本增效,对外服务全网政企客户和互联网客户,建设一个安全、产品体系完全的服务。
1.2 案例特点
移动云基于Open Nebula+Open Stack异构架构建设,面向用户提供弹性计算、弹性存储、云网络、云安全、大规模计算与分析服务、应用服务与中间件、数据库、能力开放平台、管理与监控、Saa S开放云市场等十大类服务,近百项产品。
本案例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1)提供异构管理能力,有效整合分散资源
移动云平台支持异构多资源池架构,一方面,针对原有的Open Nebula资源池可进行统一纳管,对外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移动部分省份已分散建设了对外服务的云资源池,具备规模不大、底层架构不一、难以形成规模推广效应等特点,移动云管理平台均可以对这些资源池进行整合,对外提供规模化的云服务,形成统一的服务入口。
(2)支持超大规模应用部署能力
移动云技术架构采用开源技术,实现了技术产品化对多个数据中心进行管理,分别在广州南方基地及北京北方信息港构建了单Region千节点的Open Sstack资源池,保障了超大规模应用的部署;此外,建设了业界最大的单Region SDN资源池(1 024节点),对外保障了完整的虚拟网络服务能力。
(3)丰富产品体系,满足不同业务系统上云需求
提供计算、存储、VPC、弹性负载均衡、安全、云监控等丰富的产品,满足用户在云上构建完整业务系统的需求,一方面,保障移动云内部应用上云,如云MAS、139邮箱等,大大节省了内部应用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基于VPC、安全组、抗DDos、Web应用防护、Web漏扫等构建安全的云环境,保障移动云客户外部应用上云。
(4)支持异地备份,满足数据异地灾备需求
移动云存储为应用提供备份空间,面向客户提供海量的非结构化存储服务,云存储基于多数据中心建设,多数据中心之间保持专网互通,用户可以将其中一个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到其他地方的数据中心,并进行恢复,避免了数据中心级别的数据灾难,提升了数据存储可靠性。
2 需求分析
移动云客户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政府、金融业、教育业等行业属性明显的传统政企客户;二是互联网企业;三是数量最多的中、小、微企业和一般互联网客户。
传统政企客户与互联网企业往往需要较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存储能力,需求集中在Iaa S与Paa S服务,部分大型企业还需要提供定制化的行业云解决方案。
对于行业云的应用场景,如教育云、医疗云,通常用户除了可以在自有数据中心申请的资源以外,还需要通过公众服务云自动或手动扩展其使用的资源;实现公有云申请的资源与自有数据中心资源的互访要求,从而搭建混合云,比如:网络互通、数据备份等需求;最后,还需要支撑行业云的运营、运维指标的获取,包括但不限于:访问量、CPU平均利用率、CPU忙时利用率、内存平均利用率、磁盘占用率、带宽峰值、带宽均值、带宽平均利用率、网络延时、故障告警等。
对于中、小、微企业和一般互联网客户,通常这类客户对资源需求不高,但对实施成本比较敏感,一般无IT支撑团队,需要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希望使用高效率、易扩展的Saa S应用。
兼顾以上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移动云提供涵盖弹性计算、弹性存储、云网络、安全等基础能力的一站式云计算服务,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提高资源可管理性,为客户搭建适合自身业务需求的云平台。
3 解决方案
移动云部署在广州和北京的两个数据中心,形成了“两地三资源池”架构。三个资源池对接了统一的运营管理平台,用户可以在任意资源池中创建所需资源,数据可以跨资源池进行备份恢复。移动云方案与社区原生版本相比,具备了更高的稳定性(整体高可用方案);更丰富的功能(弹性伸缩、弹性容器等高级功能);且具备超大规模的部署能力(单集群支持1 000个节点)。
3.1 总体技术架构
移动云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广州南方基地数据中心有两个资源池:Open Stack资源池和Open Neubula资源池;每个资源池1 000个节点。其中约50%为计算节点,采用KVM虚拟化技术;25%为存储节点,底层采用Sheepdog分布式存储技术;5%是网络节点,部署L3、VPN、LB代理;剩余节点部署了监控、告警、安全等服务。北京北方信息港资源池与广州的Open Stack资源池结构相同,三个资源池由统一的运营管理平台BC-OP进行管理,移动云用户可以通过平台选择在任意资源池订购计算、存储、网络及安全资源。
运营管理平台是移动云的核心平台,实现全网统一的业务接入、运营管理、运维管理。包括:
(1)客户自服务门户:面向客户,提供全网统一业务接入能力。客户通过自服务门户进行Web接入、查看业务、订购/退订业务、使用业务、查看费用等。
(2)运营管理门户:面向运营管理人员,提供全网统一的业务运营管理能力;面向运营管理人员提供Web接入,管理员可在门户中进行定义业务、代订购业务、管理业务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统计运营情况等操作。
(3)运维管理门户:面向运维管理人员,提供全网集中化运维能力。面向运维管理人员提供Web接入,管理员可在门户中进行查看资源池信息、资源池资源、资源及设备监控信息、故障告警、处理工单等操作。
(4)运营管理:支撑客户自服务门户、运营管理门户,面向资源池进行业务规格定义、资源申请及取消等操作,面向BOSS提供订购及计费相关支持。
(5)运维管理:支撑运维管理门户,面向资源池收集故障告警、监控信息,实现工单流程以及自动化运维能力的操作。
(6)系统管理、统一资源管理、接口适配:分别用于支撑平台自身的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信息库、外部接口的适配。
3.2 具体技术方案
北京和广州新建的资源池均选用了Open Stack作为云基础设施架构。每个Open Stack资源池划分为DMZ区、核心区和业务域。DMZ区部署所有对公网提供服务的组件,如运营管理平台(BC-OP)、VNC代理、企业网盘等服务。核心区用于部署Open Stack的管理服务和基础组件,例如数据库集群、消息队列集群、Nova-Scheduler、Nova-Conductor、Heat-Engine等。业务域用于承载用户的计算、网络和存储业务。Open Stack资源池的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
基于Open Stack架构体系,各个服务间采用无状态的RESTful API接口,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各个服务内部采用Rabbit MQ作为高级消息队列,Rabbit MQ以集群方式进行部署。服务内部的各个模块通过AMQP协议进行通信,使得各个服务的子模块能够松耦合、易扩展和替换。
Haproxy做为前端代理,保障了各个模块接口的高可用和负载均衡。通过Keystone进行统一的认证鉴权服务,任何接口的调用操作都要首先经过Keystone进行鉴权,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虚拟桌面代理屏蔽了实际的物理IP和端口,以Keystone进行认证鉴权,通过Websocket方式提供用户远程接入,既保证了安全性又提高了访问速度。
数据库采用My SQL Galera集群,提供多活的访问。数据库访问采用SQLAlchemy作为ORM框架。
监控告警服务采用Influx DB作为时间序列数据库,支持一小时、一天、一个月或一年内的监控数据。
虚拟网络采用了先进的Overlay技术架构,通过SDN Vx 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虚拟可扩展局域网)实现了软件定义的网络。由控制器统一控制下发网络策略。Overlay控制器作为网络管理的核心,与计算管理、存储管理模块一起,由云管理平台统一控制。Vxlan运行在UDP上,物理网络只要支持IP转发,则所有IP可达的主机即可构建一个大范围二层网络。这种v Switch的实现,屏蔽了物理网络的模型与拓扑差异,将物理网络的技术实现与计算虚拟化的关键要求分离开来,几乎可以支持以太网在任意网络上的透传,使得云的计算资源调度范围空前扩大。另外,由于Vxlan把12 bit的VLAN tag扩展成了24 bit,这样能实现远远高于传统VLAN 4 096的数量,解决了VLAN数量不足的问题,满足更多的用户隔离需要。在移动云资源池中建设了业界最大的单Region SDN资源池(1 024节点),对外保障了强大的虚拟网络服务能力。
“两地三资源池”配合虚拟机异地备份的支持,保障了用户资源的资源池容灾的需求。DMZ、核心区、业务域通过硬件防火墙进行了隔离,公网入口配置了物理的抗DDo S设备,SDN网关做了WAF引流,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保证了高安全性。数据库、消息队列与Open Stack的管理服务全部采用多主的集群方式部署,实现了秒级的故障切换。
此外,在开源软件Open Stack基础上在易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方面做了大量增强;结合公有云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开发;并提供自动化部署工具,降低部署难度;提供监控、告警和日志工具,降低运维复杂度。
在高可用性方面,管理服务冗余部署,保证全系统无单点故障;同时支持基于本地和共享存储的热迁移;资源可动态扩展,根据用户设定的监控目标,实现云主机资源自动伸缩;同时,数据可靠性多重保障,云主机可以运行在大云弹性块存储中;云主机可以根据需要备份到大云对象存储中。
3.3 解决方案的特点
移动云致力于提供可扩展、高可用、高性能、高可靠的云计算产品,中国移动是中国大陆首个通过ISO 20000、ISO 27001信息安全双重国际认证的云安全服务提供商;通过了数据中心联盟可信云服务认证,成为首批可信云服务商;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测,移动云信息系统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中被评定为第三级(监督保护级);通过国际安全CSA star认证;通过了“云计算参考框架”云服务认证,为用户提供专业安全的服务。
移动云实现了“一云多池”架构,支持对多个资源池的统一运营、运维和自服务,支持多池水平扩展,互相级联,单云可支持十万个节点;支持多池异地,构建多数据中心的云存储架构,提供跨池备份能力,有效支持数据级别的容灾;支持多池异构,可有效整合多省资源,有效形成云生态圈。
资源抽象与控制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负责对底层硬件资源进行抽象,以及对底层硬件故障进行屏蔽,统一调度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资源池。其核心是虚拟化内核,该内核提供主机CPU、内存、IO的虚拟化,通过共享文件系统保证云主机的迁移、HA集群和资源调度。同时通过分布式交换机实现多用户的虚拟化层的网络隔离。在存储资源池的构建上,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对服务硬盘的虚拟化整合,并通过多副本技术保证存储数据的高可靠。
云服务对外提供Iaa S、Paa S和Saa S三层云服务。Iaa S:包括云主机、云存储(云数据盘、对象存储)、云防火墙、云负载均衡和云网络等(用户子网/IP/域名等)。Iaa S层向Paa S层提供开放API接口调用;Paa S:包括消息处理队列、通用中间件、关系型数据库、大数据平台、能力开放平台,为上层应用提供标准统一的平台层服务,并提供API接口和SDK开发包,供Saa S层软件开发与部署调用;Saa S:包括全系列的应用开放市场。上述云服务可通过自助服务门户,提供自助的线上全流程自动化交付。用户可以在自助服务门户上进行服务的申请,完成审批后相应的云资源将会交付给用户远程控制使用。
4 经济/社会效益
中国移动公众服务云于2014年上线,移动云长期支撑中国移动自有互联网、信息化及通信服务等战略产品,支撑移动集团产品云化:支撑会议助理、云MAS等近20套应用,涉及产品中心各BU、售后服务中心、研究院、省公司等内外部单位。在为中国移动自有产品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同时,移动云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沉淀服务能力,积极推动移动云在大陆各行各业的应用,截至2016年6月,移动云引入内、外部集团客户累积近500家,引入中小微互联网客户近万家,并和多个政府部门开展合作并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移动云优质的资源,一流的服务也获得了用户对移动云高度满意。
重点行业应用案例包括:教育行业——与教育部合作共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建立联合实验室;医疗行业——与全国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数据集中平台及区域医疗平台,包括:贵州新农合系统数据平台、贵州省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江苏移动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福建莆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松原市卫生局城市健康信息系统、广西防城港市卫生医疗行业信息化系统等。移动云为企业用户节省了大量的建设投资成本,根据对用户的调研反馈,通常可以节约独立建设成本规模金额的60%以上。
中国移动在建设移动云的同时,还建设了集团内部私有云平台,建设规模达10 000台服务器,在全国各地建设了多地资源池,包括天津、广东南方基地、北京国际信息港等,共节约采购资金千万元,并可以满足各IT支撑系统的资源动态弹性扩展、伸缩的需求。
此外,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移动云的发展会间接带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产值的增加,并成为高素质就业的新领域。中国大陆当前正处于“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云计算发展已经成为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扩大内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云计算与生产制造和服务创新的结合,将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变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5 结语
Open Stack在沃尔玛、中国银联等公司的私有云案例中早有使用,但由于公有云在大规模部署、可靠性、安全性等特性上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少有应用。中国移动大云产品结合公有云特性进行了定制化开发,实现多资源池级联,可支撑上万节点,大大提升架构可靠性,实现了Open Stack技术产品化,集成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能力,对外提供VPC、云镜像、弹性伸缩、模板编配等多种特色服务。
移动云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移动具备优质的咨询服务团队、解决方案团队、集成实施团队,针对云服务建设提供软件集成服务及系统集成服务,面向客户提供从规划建设上的技术咨询服务,提供业务上云的迁移方案,可针对客户行业业务特点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面对于不同企业定制化的需求,一方面,中国移动有着丰厚的技术积累和项目经验,可为客户提供弹性计算、弹性存储、云网络、云安全等底层能力系统;企业可基于公有云资源池构建自有业务系统。另一方面,企业建设的私有云资源池可通过VPN、专线等网络链接与移动公有云连通,全面打造混合云架构,为企业提供更为灵活的云化选择。更进一步来讲,中国移动还具备为企业提供复杂虚拟私有网络技术咨询、架构设计和建设的能力,满足企业业务系统部署的需求。
随着大数据能力的发展,分析型数据能力已成为大中小企业关注的焦点,有超过80%的企业计划在未来1~2年中构建分析型大数据解决方案和能力,支撑企业运营和决策。针对海峡两岸企业的数据分析需求,中国移动可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梳理产品,如大数据处理、大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分析、流计算、可视化等服务,可为客户提供全套的大数据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有信心与海峡两岸企业共同探索信息发展之路,让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和应用在海峡两岸落地生根。通过两岸的密切合作,围绕新一代数据中心最新功能,利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政府、金融、教育、互联网、及传统企业客户提供最领先的IT资源和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的价值 篇11
官方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是这样的:在于让企业的服务意识提升,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企业可以更好的提供服务,运营方案上面有很多方式,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模式;也可以是简单的编辑模式。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句话被贴在微信公众平台的登陆页面上。
腾讯微信希望公号能够主动向用户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而不仅仅是广告。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后,推荐层出不穷,个中真正靠谱的公众微信不多,却也有。
逻辑思维
在大部分公众微信采用图文信息形式发送自己的信息时,《罗辑思维》采用的是时长60秒的语音形式,当然这与《罗辑思维》的主人罗振宇脱不了关系。罗振宇,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互联网知识型社群试水者。作为资深媒体人,罗振宇有着对自媒体独特的理解。
罗振宇创作的同名微信公众账号、网络视频脱口秀以及知识型社群融合形成的品牌。其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旨在以“身边的读书人”形象成为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伴侣,引导独立、理性的思考。是罗振宇基于对媒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而进行的一次先锋试验。
罗振宇认为互联网必然给对媒体业带来根本性的冲击。由于传播介质的互联网化,受众人群和信息消费模式都将碎片化。传统大众传播将越来越难以奏效。未来的传媒将不再以信息为核心,而代之以人格。魅力人格体将是新媒体时代最关键的传播节点。受众在被细分之后,会基于兴趣和对不同自媒体人的喜爱,而发生分化与重组,最终形成一个个高粘度、高聚合力的社群组织。与大众传播下的规模经济模式不同,未来社群组织的生存将遵循范围经济的逻辑。
2012年12月21日,《罗辑思维》第一期视频上线,此后每周更新一期。当日,同名微信公众账号开通运营。账号每天推送一段罗振宇本人的60秒语音,分享其生活感悟,同时推送一篇其本人推荐的知性文章。微信以伴随成长的姿态,启发微友对生活的感知和思考。
上线半年时间,《罗辑思维》节目点击量和微信关注数都呈现出指数级高速增长态势,知识社群氛围初步形成。成为受众和媒体关注的现象级产品。
8月12日60秒语音听听这位自称“罗胖”的媒体人怎样理解“变化”
在传统社会,我们有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假定周围的世界格局不发生变化,然后看自己怎么去适应这个格局,其实今天反而应该倒过来,假定自己不变化,也就是不改初心持续成长非常强大,假定哦,然后看周围的世界的变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新机会,比方说我们这些做自媒体的人就经常被专家说你们不靠谱,这个判断也不能说他们错,因为确实,现在的格局下自媒体赚不到钱,可是一旦把未来的变化考虑进去,情况就不一样了,未来的广告还是今天这样的广告么,未来广告媒体和企业的关系还是今天这样的关系么,如果这些变化迅速到来,谁知道谁更不靠谱呢,快速变化的时代给了我们这代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那就是不是为现在的格局而活着,而是为未来经过变化之后的格局而准备着,今天回复‘变化’给你看文章。”短短一分钟,可以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再付一篇延伸文章,一场小小的知识洗礼在短时间内自然完成。
8月6号推荐文章:买一套房子有多难?
让我来告诉你我是如何在北京买到房子的。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时感觉很不是滋味,因为必须调动记忆回想起自己买房时度过的那不堪回首的半年。从看二手房,到和中介打交道,最后到看新房,排号,选房,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每一步都是充满了坎坷和艰辛,说实话在我长到二十七岁的人生里,从没有一件事如同在北京买房一样耗尽所有心血,动用了所有努力。
说起来我应该是最容易买到房子的那种人,我先生是北京人,有北京市户口,工作七年以来社保和公积金完全没有断过,我们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刚需,我们有相对来说比较充裕的首付,没贷过款,当时我认为,如果我们买不到房子,那还有什么人能买到啊?
我先买一张北京地图,把工作和经常活动的区域标出来,然后用百度地图搜一下,精确到小区。其次,我开始找中介,并且在一段时间的周末不安排其他的事情,专门去看房。
结果事情完全跟我预想中相反,很快我们就再度失望了,因为中介告诉我们,网上那些价钱都没更新已经过时了,现在每套房子都已经涨了十万左右。那又能有什么办法,还是得看啊。第一次看房有个工人在楼道里切割木地板,我捂着嘴在眼睛都睁不开的粉末中看完了第一套房子,不是南北通透,而且没有阳台,而且没有燃气,只能用电做饭,和一群工人一起从货梯下来,我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难道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房子吗,真的太让人失望了,我跟中介说以后能不能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我们,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就不来看了,中介摆摆手说那好吧,你们想要的房子倒也是有,但是通燃气和不通燃气价格要差十五万,我们又跟着他转到另一个单元,那是个loft的房子,可是只有一个大落地窗,其余的都是墙壁,我说没有其他的窗子了吗,中介说有窗的又比这个贵20万……
转眼之间,我的每个周末都在看房,开始泡我这辈子都没上过的55bbs的房版,开始看水木社区的二手房论坛,从那些论坛里我看了无数的精华帖和找房技术贴,我看到有人被骗得惨不忍睹,我看到有中介是怎样坑了别人全家,突然我又开始庆幸起来,还好我没被人骗到这么惨,我还没看过鬼屋和死人房就不错了。而我们依然在艰难地看着,在烈日的天气里暴走,看着一个又一个不靠谱的房子,房价依然在疯长,然后发现自己准备的首付越来越付不起真正的首付。
摘选两期推荐文章
第375期:被曲解的儿童教育(上)
人在孩童时期应该死记硬背一些中国传统的经典名著吗?只以快乐为原则教育小孩子有什么隐患?真正高质量的快乐为什么是从痛苦中赎出来的?强盗逻辑和强者逻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数学教育是懂了才能学会,而语文教育是学会了才能懂?单向输入的填鸭式教育具有哪些合理性?为什么说小孩子每一种天赋能力的开发学习都是有窗口期的?所有学科同时学习、各种能力齐头并进的教育方式为什么是违反人类大脑发育规律的?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储备为什么是人类创造力诞生的土壤?
nlc202309020550
第376期:被曲解的儿童教育(下)
西方国家针对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的教育有什么区别?什么是社会贴现率?事事都追求及时行乐的人为什么是一个没有未来的人?推迟满足感为什么是一个人性格成熟的首要标志?生产性快乐和消费性快乐有什么区别?古人为什么认为人应该在七岁之前养性,在七岁之后养志?为什么说西方的散养式教育是根植于以平等的契约观念为约束的社会生态中的,如果只把散养的方式借鉴到中国,只能培养出另一种畸形人格?什么是好员工的评判标准?英特尔公司的前CEO格鲁夫认为哪三种约束条件能保证一个公司的正常运转?
8月2日推荐文章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1874年11月30日的夜晚,伦敦的布伦海姆宫灯火辉煌,一群贵族男女在这里翩翩起舞。突然,一位活泼、美丽的贵族夫人连声叫喊肚子疼痛,人们赶快把她扶到就近的一个临时女更衣室。温斯顿·丘吉尔——一个早产儿,就这样非同寻常地来到人间。
丘吉尔是英国显赫的贵族公爵马尔巴罗家族的后代。英国除了王室以外,公爵家庭总共不超过20个,马尔巴罗家族按封爵次序名列其中第十位。丘吉尔的母亲詹妮是美国百万富翁杰罗姆的女儿,1873年与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结婚,1895年1月24日伦道夫因病医治无效,溘然去世,终年46岁。这时的詹妮虽已40多岁,但依然美艳惊人,风姿绰约。不久,她便萌生了嫁给一个25岁男人的想法。然而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遭到众多亲友的反对。就在詹妮几乎要放弃了的时候,詹妮25岁的儿子、与母亲要嫁之人同岁的丘吉尔,坚决地握住她的双手:“亲爱的母亲,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您,我也会勇敢地站在您这边,所以,请您也一定要勇敢。”儿子坚毅、鼓励的目光,让詹妮义无反顾地披上了洁白的婚纱。但这桩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10多年过去了,詹妮的儿子丘吉尔已经凭借卓越的才能跻身政坛。60岁的詹妮也要再次迎来婚礼。这次的决定同样遭到众人强烈的反对,尤其是儿子的那些反对派们。詹妮犹豫了。这次与上次不同,丘吉尔打小就怀有雄心壮志,并且具备实现远大理想的能力。她不想因为自己贻误儿子的前程。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儿子又一次握住了她的手:如果让我在我的仕途与您的幸福之间作选择,我心甘情愿的选择后者。请您不要再有任何顾虑。母亲幸福,我才幸福。詹妮又一次无比快乐地迈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上,儿子依然像上次一样,坚强地站在她的身边,而另一边则是比儿子还要年轻的36岁的新郎。能够两次接受母亲的婚姻,也许很多人都做得到。而面对沉重的压力,丘吉尔两次接受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人作自己的继父,这需要多么豁达的胸怀。
1908年8月15日,伦敦报纸登载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消息:33岁的内阁贸易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与23岁的克莱门蒂娜霍齐娅小姐订婚。举行婚礼的这一天热闹非凡,宾朋满堂,欢歌笑语。证婚人是财政大臣劳合乔治,而他选择的男傧相却是他在下院的一个坚决反对者——包括休塞西尔勋爵。当时丘吉尔推行一系列争取工人拥护的社会改革,休塞西尔勋爵在内的贵族集团坚决反对这些改革。这里反映了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人们可以在下院和政治集会上相互咒骂,如同仇敌,但在个人生活中却能成为亲朋好友,相敬无间。在政治生活中虽然是公敌,却不妨碍他们在私人生活中称兄道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这样说过:“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西方近代的这种文化现象是多么的耐人寻味。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这宽容来源于对每个人权利的尊重:我虽然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虽然不支持你的行动,但我坚决维护你合法行动的自由!2
一个·韩寒
《一个》倡导的是,“复杂的世界里,有一个就够了”。
《一个》是韩寒自任主编推出电子读物,2012年6月11日在腾讯网上线。官方公众微信《一个·韩寒》随之上线。业内人士分析,韩寒的受众以80后、90后的年轻人居多,而无论是腾讯网还是微信用户多为充满活力的年轻受众,且有良好的成长力,他们在思想上与韩寒能达到普遍共鸣,这是韩寒及韩寒团队选择与腾讯深度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韩寒曾说过,《一个》可以视为《独唱团》的延续,“每天我们从不停涌现的报道中为你选取一个。每天,我们为你提供一个评论,探讨一种思考事情的方式。每天,有一个散文或者小说或者杂文等你慢读。最后是一个问题,你可以想问谁就问谁。我们帮你搜集回答。”正如韩寒对《一个》的解读:“对待不停涌现的热点,我们不强调速度,而强调有趣的视角;对待海量资讯,我们不强调数量,而强调文章的质地;对待纷繁万象,我们不强调浅尝辄止,而强调慢速的纵深的阅读。”
东吴相对论
《冬吴相对论》是一档商业脱口秀广播节目。节目由原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梁冬与《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共同主持。每期都会从当下热点的社会、经济现象谈起,解读背后的真实道理。节目打破以往广播财经节目严肃有余的纸媒化倾向,将轻松、睿智、人性化、平民化的广播表达手段充分融入到节目中来,从生活的视角解读经济事件的玄机,在经济话题的背后探讨生活的真谛。让听众分享两位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商业智慧和人生哲学。节目既轻松幽默,又具思考张力,是一档充满娱乐精神的高端脱口秀节目。
邱磊
邱磊主创并主持《交通热线》节目,自节目开通以来,始终以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为节目宗旨。以亦庄亦谐的表达方式,倡导宽容、理解、反省、向上的处事理念,引导听众,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矢志不渝地为营造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尽媒体人之责。曾被听众戏称为“抚摸心灵的节目”,移动收听率始终稳居青岛所有广播节目第一位,在移动受众中收听率更高达40%以上。2011年,邱磊当选青岛“广播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第一名。
公众移动平台 篇12
1.1 科技宣传
科技宣传是将人类创造的科学理论、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各种生产技能与知识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广泛地传播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为广大群众了解、接受、以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从而能提高劳动生产技能,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1]
1.2 新形势对科技宣传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我国科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新形势的发展也对科技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宣传应该不同以往,采取更为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尤其是现代先进的媒介工具。
时下,随着新媒体迅猛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媒介载体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随着新媒介在人们生活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许多行业开始重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微信作为当下最为热门的社交软件,成为各个行业争相利用的宣传方式。因此,如何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做好科技宣传也成为当下科技发展的重点。
2 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简介
2.1 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的构建
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http://www.gzstrs.org)是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主办,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承办的公益类科技服务网站。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于2014年7月开始构建,于2015年2月正式改版上线。
2.2 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的功能定位
网站现承担以下几类工作:
贵州省科技型企业备案工作;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遴选工作,包括大学生创业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领军型企业培育企业。通过择优遴选出的企业将分别获得科技厅10-50万不等的后补助;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遴选,遴选出的企业将获得省科技厅20万的补助;贵州省众创空间遴选,遴选出的企业将获得省科技厅100万的后补助;科技服务线上线下交易;贵州省科技厅政务发布,包括方针政策、各类通知、新闻动态、科普宣传、项目申报等载体的应用。
3 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应发展要求开通官方微信
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于2015年2月开通微信。
3.1 微信定义
根据百度百科显示,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3.2 微信公众平台分类
根据腾讯微信官网显示,微信公共平台包括三类:订阅号、企业号和服务号。
订阅号:为媒体和个人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与读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
企业号:为企业或组织提供移动应用入口,帮助企业建立与员工、上下游供应链及企业应用间的连接。
服务号:给企业和组织提供更强大的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全新的公众号服务平台。
三种类型的微信公共平台功能不同,各有所长,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账号的申请,但一旦申请成功后,微信公共平台的账号类型无法再进行更改。
如上所述,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旨在为用户提供政策解读、科技资讯、科普宣传等相关科技服务。在为用户提供相关科技服务的同时,网站需继续加强同用户之间的联络和共通,即时为用户推送相关信息。因此,我们决定申请订阅号类型的公共微信平台。
4 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后的宣传效果
4.1 网站浏览量增长迅速,知名度提高
自2015年2月份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后,截至(2016年2月),微信用户达到了1000多户。
微信开通之后,网站工作动态又多了一个对外发布的窗口。网站工作动态及相关的政策解读都会通过每日的微信推送至用户的手机上,用户即时查看、或长期查看都非常便捷。截至(2016年2月)共发送微信170条,日最高浏览量达到了500余次,累计浏览量达到了30000余次。在此期间,网站浏览量也大幅增长,浏览次数达到50多万,注册的企业量也达到了5000家,网站知名度有一定的提高。
4.2 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咨询人数增多
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后,利用微信可以即时推送的便捷性,我们通过微信推送调查问卷通知,做了几次较大规模的调查问卷,收到的反馈都非常及时。相关通知发出后,即时就有用户进行采取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咨询,信息反馈非常及时,使得我们的许多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5 现网站微信宣传存在的不足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微信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5.1 微信用户数量相对较少,上升空间较大
微信用户虽然已经有较大程度的增长,但相对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微信用户来说,网站的微信用户相对较少,还存在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5.2 微信的功能开发相对较为简单,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用户的不断增长,腾讯的公共微信功能也在逐步增加,比如客服功能、评论功能、原创申请保护功能、以及一些常用的菜单功能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更好服务用户。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的微信功能目前开发相对较单一,许多新增的实用性功能并未被同步使用,微信多种功能的开发和使用,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
5.3 微信宣传的题材和内容及时性不够强,原创内容较少
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的微信题材和内容一般都会围绕国内外重大的科技资讯和本网站工作动态等来进行筛选,但由于信息获取等多方面的原因,题材相对较为滞后。同时,受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除网站工作动态,其余的信息资讯基本是转载国内外的主流科技媒体的信息,原创的微信信息相对较少,信息的含金量不高。
5.4 微信格式及排版相对单调,整体风格相对严肃,缺少阅读的乐趣
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的微信公众平台在开通后,一直采用最基本的排版格式。2015年11月,我们对微信进行改版,采用当下最流行的排版软件对微信进行排版,改版后微信的整体色彩较为鲜艳,格式也更多样化,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但与国内外知名的微信公共平台相比较,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微信整体排版风格相对严肃,缺少相对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用户阅读时很难享受到轻松愉悦的感觉。
6 微信宣传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6.1 加大微信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提高微信用户的数量
借鉴国内外主流媒体采取的多种形式的微信公共平台运营方式,加大对微信公共平台的运营推广。同时,也可引入市场运营机制,引导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市场、走进市场,切实改善微信公共平台的运营方式。
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可进行一些日常的宣传推广活动,如培训、调研、会议、展览等方式对潜在用户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推广,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数量。
6.2 进一步开发微信的多种功能,更好的服务用户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态势,要想当今众多媒体工具中长久立足,必须注重媒介工具的多种功能。如一种媒介能达到多种功能,势必会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媒体工具中拔得头筹。微信公共平台现已开发了众多适应现代生活的功能,如自定义菜单功能、统计功能、多客服功能,自动回复功能等。这些功能可帮助微信管理者实时掌握用户的搜索倾向性,分析用户的喜好,统计用户的搜索频率,从而为用户提供专属的信息服务,达到对用户的一对一服务。
因此,应该进一步开发微信的多种功能,并力将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利用。
6.3 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新鲜性。同时,在不提高成本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原创内容
仔细研究国内外经营成功的主流媒体,我们不难发现,受众用户越多的媒体,其信息更新的速度越快,信息覆盖面也愈广。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信息的及时性、新鲜性、题材内容的广泛性严重影响着用户的选择性倾向。因此,微信公共平台的运营应该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和新鲜性,保证用户能即时收到想了解的相关资讯。
当今时代,各大媒体都在争抢着独家新闻,独家意味着排他性的无二。微信运营也应考虑到题材及信息编辑的独家性,着力培养长期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喜好,才能保证稳定的微信用户群。
6.4 进一步改善微信的格式及排版,增加用户阅读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任何浏览模式及排版模式无一例外会影响着受众及用户的选择性。尤其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用户仅凭最初的一瞥就可以基本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继续浏览或选择放弃。正因如此,微信的格式及排版才显得日益重要。从阅读习惯来说,微信的排版应该科学合理,将重要的信息放置最开头,而且排版的格式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尽可能杜绝过分的严肃和死板,兼顾实用性和趣味性,让用户在轻松的浏览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摘要:随着新媒体迅猛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重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科技宣传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技宣传成为当下科技发展的重点。本文以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索如何利用时下最热门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科技宣传,为广大受众提供科普宣传、科技政策解读、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服务,为我省科技宣传做出探索。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科技宣传,新媒体,科技发展
参考文献
【公众移动平台】推荐阅读:
徐州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办法全文12-30
移动互联时代国有企业微信公众运营初探09-12
公众平台12-26
易信公众平台09-15
公众服务平台09-28
微信公众平台账号10-26
公众微信平台11-19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10-10
微信公众平台推广12-10
微信公众平台的价值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