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微信公众平台(共5篇)
新闻类微信公众平台 篇1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手机用户数量是美国的近三倍。相对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 微信的传播内容生动多样, 手机便携式的特点又避免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使信息传播效率大大提高, 广泛得到受众的喜爱与支持, 使其成为新媒体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发布以来, 已成为当今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通讯软件, 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 微信的使用率极高, 几乎是大学生手机上必装的应用。微信也不断地更新功能, 从最初的聊天、视频、发送位置等发展到目前可以浏览新闻网页、微信公众平台、主流媒体公众号、摇一摇、微信转账、支付账单等等。媒介的融合也使得微信的发展更迅速, 受众接收新闻更加便捷。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 在微信平台上可以实现和特定群体在文字、图片和语音上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截止到2014年底, 微信用户数量已经达到5亿人, 其中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已超过200万个, 足以显示其作为新媒体形式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
高校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类新闻信息的最便捷途径之一。吉林大学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吉林大学报”、“吉林大学新闻网”和“吉林大学还睡呀”普遍被关注度较高, 这些微信公众平台贴近学生生活, 利用平台发布校园内的新闻和资讯。本文以吉林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收集等方法, 从新闻价值五要素和新闻价值的影响因素角度分析高校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新闻价值。共随机发放纸质调查问卷250份, 其中有效问卷246份;收回有效网络电子问卷140份。调查结果显示:有90.4%的被调查学生关注了这些平台, 其中72.3%的学生认为这些平台推送的信息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等活动密切相关。
一、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新闻体现了新闻价值五要素
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新闻应体现新闻价值的五要素, 即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一) 时效性指新闻事实发生的新近性和事实内容的新鲜性。事件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越短, 新闻价值越大;内容越新鲜, 新闻价值越大。吉林大学的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新闻时效性强。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有45.6%的受众关注吉林大学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是因为推送的新闻报道及时, 内容新鲜。
(二) 重要性指新闻内容的分量、与人们利益的相关性及其重要程度。新闻事实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越大, 就越重要, 新闻价值也越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72.3%的受众认为吉林大学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等活动密切相关, 并对他们的大学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以“吉林大学还睡呀”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该平台由吉林大学团委牵头, 经校社团联合会学生独立开发创建, 主要传播正能量, 以学生学习生活相关信息为主, 目前已开通“健康生活方式—早起签到”、“促进学科交流—1分钟讲堂”和“校园励志信息—正能量站”等版块。除此之外受众也可以在此平台查阅他们关心的校内通知等校园信息, 即使不在校园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同时还可以通过推送来查找空闲的自习室。通过这样的微信公众平台受众可以便捷地获取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新闻和信息, 体现了新闻价值的重要性特征。
(三) 显著性指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及其业绩的知名程度, 即人的显著性和事情本身的显著性。新闻报道对象 (包括人物、团体、地点等) 的知名度越高, 新闻价值就越大。以“吉林大学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该平台主要以引领大学文化, 传播新闻信息为主。2015年4月12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吉林大学考察, “吉林大学报”当天的推送头条即为“李克强总理来吉林大学视察”, 这条推送的点击与转载率达到数千次。“吉林大学新闻网”也发表关于此新闻的推送《“强”势来袭!——李克强总理今日来到吉林大学》。由此可见, 吉林大学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推送内容体现了新闻价值的显著性特征。
(四) 接近性指新闻与受众的接近程度, 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接近。凡是距离越近, 受众关心的事实, 新闻价值就越大。以“吉林大学新闻网”为例, 该平台主要以传播校园信息和新闻为主。2015年4月中旬长春市气温骤增,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都长出了绿芽花苞。“吉林大学新闻网”当日的推送题目是“你一定不知道吉大竟然这么美!”该推送内容包括一些同学们近期拍摄的校园风景图片。受众看完推送之后, 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 欣赏季节变化中的校园美景, 感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这样的推送拉近了受众的距离, 贴近日常生活。再以“随手拍室友”的推送为例, 大学生的手机里有许多同学、室友的照片, 风格各异。把照片晒到微信公众平台与他人一起分享, 拉近了受众之间的心理与物理距离, 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又具有趣味性。
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48.4%的受众认为吉林大学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新闻的内容接近生活受众关心。可见, 接近性是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新闻价值的重要要素。
(五) 趣味性指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 既包括新闻事实能提供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乐趣, 也包括内容上贴近生活和实际, 以及作品风格上生动有趣和喜闻乐见。受众兴趣越大, 新闻价值就越大。除了前述“随手拍室友”推送之外, 2015年4月15日的推送题目“吉大校园歌手大赛听审团are you ready?”, 受众对于这条推送的关注度达到80%, 大家在为喜欢的歌手投票的同时也有机会担当吉林大学校园歌手大赛听审团。这种形式类似于“我是歌手”的大众听审团, 推送传播之后, 受众感兴趣并参与到活动当中。再如, “吉林大学还睡呀”微信平台2015年月16日的推送“你不知道的逸夫大爷”, 主要是说逸夫教学楼门卫张传振大爷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毕业后任高中语文教师, 退休后仍然献身于教育事业, 来到吉林大学中心校区逸夫楼担任门卫。张传振大爷在50余年中创作诗篇500余首, 他的诗作在吉林大学校园内广为流传。该推送使受众在学习工作之余了解校园内的新鲜趣事, 贴近生活, 具有人情味和情趣性。
在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 有56%的受众认为吉林大学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具有趣味性, 这也成为关注吉林大学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原因。
二、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新闻价值的影响因素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 应该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实现以获得最好的宣传效果。新闻受众、传播主体和传播手段是新闻价值实现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受众是新闻价值系统中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吉林大学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来说, 受众即为学生与教师。除了受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接受理解能力, 其兴趣爱好和需求对新闻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社会文化发生变革的新形势下, 大学生受众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意识增强, 对新闻信息由过去的被动接收转为现在的主动需求, 且这种需求呈多元化趋向。作为新媒体形式的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要积极了解受众的需求并认真思考如何将这些需求渗透到传播活动中, 根据受众需求来选择和挖掘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这是实现新闻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二) 传播主体是新闻价值系统中的另一主体因素新闻传播者发现和认识新闻价值的能力以及表现新闻价值的能力直接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播主体, 选取推送的新闻内容要结合新闻价值五要素, 即是否受众关注的重要新闻, 是否迎合受众的趣味与关注点, 是否接近受众的生活、距离, 新闻中的人物是否受众关注的人物。
本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新闻受众对于传播主体推送的关注程度也和新闻价值五要素密切相关, 其中趣味性对关注程度的影响最大, 占56%;其次是重要性, 占52%;时效性和内容接近学习生活分别占45.6%和40.2%;而显著性占38.8%。由此可见, 传播主体选择新闻内容具备五要素, 方可体现新闻的价值。
(三) 传播手段和方式直接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的媒体技术, 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种:①原始公众平台订阅者的转载;②朋友圈的好友分享。特点是传播范围广、受众多, 可以称之为“大范围几何式传播”。朋友圈一定意义上不只是一个简单封闭的“圈”, 而更像是以同心圆中心为枢纽的“网”。简单的讯息层层传递将自身的新闻价值以主干到分支, 分支到末梢的形式几何式传播, 这有利于具有价值的新闻快速扩散。
新闻受众之间的新闻传递速度随着这种大范围的传播骤增, 新闻推送的关注程度及数量都会大幅度增长。以《“强”势来袭!——李克强总理今日来到吉林大学》为例, 这条推送由吉大新闻网编辑, 经过关注此微信平台的订阅者转载和朋友圈好友分享, 一天之内阅读量达到38499次。该新闻推送具有时效性, 同时是受众关注的重要新闻, 李克强总理作为受众关注的国家领导人体现了新闻的显著性, 而“‘强’势来袭!”、“十里长街看总理”等文字表述引起了受众的兴趣, 李克强总理来吉林大学考察接近了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这条推送不仅体现了新闻价值五要素, 其传播速度可谓快之又快。由此可见, 微信公众平台这种几何式传播是其推送新闻价值得以实现的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 微信公众平台使得新闻传播实现新的突破和创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新闻资讯类微信公众平台的数量也与日俱增, 使得大学生浏览校园新闻快讯、校内通知、学生天地等信息更加快速便捷, 充分体现了其推送的新闻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艳丽.从功能论角度探析微信的属性[J].中国报业, 2013 (7) :27-28
[2]王蓁, 钟雪艳.基于大学生视角的微信功能研究[J].东南传播, 2013 (12) :89-90
[3]靖鸣, 周燕, 马丹晨.微信传播方式、特征及其反思[J].新闻与写作, 2014 (7) :41-45
[4]罗苑晴.微信新闻类公众平台下的受众阅读新闻新特点[J].视听, 2015 (11) :102-103
[5]宋宣谕.浅析新新媒介的新闻传播效益——以微信为例[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5) :117-118
[6]叶宇楠.微信对传统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影响——基于自媒体传播的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 2015 (1) :92-93
[7]罗安余.论受众需求与新闻价值的实现[D].暨南大学, 2000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宣传研究 篇2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微信订阅功能正式上线, 许多企业、媒体、组织甚至个人都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进行消息推送、品牌传播和即时互动。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 我国高校在校生共计2468.1万人, 这表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潜在用户数量惊人。由于高校学生学历较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热情充沛且有大量碎片时间等特点, 也使得他们对微信这类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 自华中科技大学首次在高校新闻宣传领域推出高校微信以来, 其他各大高校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1]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由于其针对的用户主要为在校学生, 使其发展中既存在着特定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要想做大做强就要扬长避短, 采取针对性策略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
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宣传中的特点和优势
(一)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宣传特点
(1) 针对性。在高校这一特定的传播环境之中, 受众主要为在校师生, 而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宣传就需要针对这一受众群选择新闻内容。
(2) 服务性。在内容选择上校园新闻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新鲜事, 比较容易引起师生的关注, 同时具有较强的服务性。例如, 发布重要的校园活动和事项通知, 让师生能够及时地参与其中。
(3) 趣味性。由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工作人员和受众都较为年轻, 新闻宣传的方式和内容就不能够太过老套死板, 需要多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因此,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宣传从题目到内容都显得趣味性较浓。新闻宣传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除了图文消息, 还利用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消息推送。
(4) 激励性。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经常发布学校研究成果以及师生的优秀作品或所获奖项, 这种榜样的力量可以激发高校师生的科研精神和斗志, 增强认同感与凝聚力。
(二)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宣传中的优势
(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利用微信进行新闻宣传, 首先, 微信的新闻生产过程相较于其他校园媒体来讲相对便捷和快速,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也节省了许多成本。同时, 微信的私信、朋友圈等功能的裂变式传播也扩大了新闻覆盖范围、提高了新闻的影响力。现代受众更倾向于利用琐碎时间了解新闻资讯, 而微信恰好也可以满足用户需求, 较强的自主选择性改善了受众体验, 有助于增强受众黏性。可以说,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校园媒体在时效性上的缺陷。
(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增强了新闻宣传的控制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推送消息, 积累用户, 在校园内部“舆论场”中成为意见领袖, 引导舆论导向。在公众平台的后台可以进一步对用户进行管理, 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还可以得知更多有用信息。例如, 通过阅读量可以初步知晓新闻的到达率, 转发量可以帮助分析受众的需求和关注点, 还可以通过后台数据, 进行进一步的用户细分, 而微信的即时互动功能也可以及时的获得用户反馈, 同时, 还可以通过后台设置社区讨论, 引导师生对新闻事件的关注, 发挥影响力, 提高凝聚力。并且, 微信的转发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的传播力度。
(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有助于增加新闻宣传的辨识度。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宣传中的表达方式与其他校园媒体不同, 更加趣味化的措辞使内容更具有亲和力,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功能的应用也使得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同时, 微信公众平台还具备菜单栏功能, 不少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增设了查询往期内容或者实用资讯的功能, 通过母菜单和子菜单的设置使得传播内容更加一目了然, 层次性和针对性更加明显。
(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强关系”纽带增强了受众忠实度。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基于“强关系”建立起的一个传播网络, 受众群基本固定, 并且用户彼此之间为同学或师生关系, 联系紧密, 平台与受众以及受众之间这种双重的信任关系, 使得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辐射力大大增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新闻等信息与其他媒体相比, 新闻的宣传环境更加固定, 信息来源更加直接, 传播环境也比较单纯。这就有助于屏蔽大部分垃圾信息, 良好的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黏性, 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忠实度, 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宣传能力。
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宣传中存在的问题
(1) 信息爆炸、言论开放的环境, 加大了管理难度。在如今新闻内容繁多, 信息流通迅速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 大大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 也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在新媒体环境中, 人人都可以参与讨论, 微信的互动功能提供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平台, 但也避免不了一些负面信息的传播, 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对新闻信息的管理难度。
(2) 线上和线下的对接仍不完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与校园管理部门的联系仍有待加强, 对高校师生的信息反馈, 应进一步与管理层进行沟通。
(二) 解决方法
(1) 做好把关人, 要在民主中树立权威。信息的多元化和话语权的分享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媒体的权威性,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闻传播的意见领袖, 一定要保持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对繁杂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整合, 做好把关工作, 并在民主交流的同时, 要有自己的定位和立场, 促进高校新闻宣传的全面发展。
(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宣传中要注重与学生和校园管理着进行双向沟通, 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的同时, 将问题反映给校内相关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的相互衔接完善运行体系。同时要注重与其他校园媒体的协同发展, 联动互助, 建立起校园的全媒体合作中心。
摘要:微信公众平台自推出至今, 已吸纳诸多用户, 各大高校也纷纷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通过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新闻宣传领域的应用, 分析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宣传的特点、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以求促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校,新闻宣传
参考文献
[1]张博.微博、微信在高校新闻宣传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4.
新闻类微信公众平台 篇3
关键词:专业新闻,民众新闻,微信平台,新闻工作者
2011年11月21日,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正式推出了微信,这位“微时代”的新宠儿实现了由“弱关系链”向基于个人手机通讯录“强关系链”的转化,并在一年后达到了3亿的用户数量。微信是一款支持语音、图片、消息和多人群聊的即时通讯工具或者信息传播平台,作为其附加功能模块的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与特定群体进行全方位沟通的渠道。以微信为平台,新闻的采集、制作和传播有了新的变化,包括来源的多样性、制作的精细化、传播的快速性和精准性、受众的普遍性、传播的自由性。对于新闻行业而言,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民众新闻对专业新闻的挑战更加要求新闻业提高专业性;另一方面,新闻自由性的实现对新闻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中的功能
微信公众平台是具有图像、声讯和文字功能的媒介。以微信为平台可以传播声讯、图片和文字,也可以搭载新闻客户端。这种模式,更加强调对用户真实需求的放映和服务的反馈。就目前现状来看,微信平台在新闻传播中发挥以下功能。
1.1 推送优质资源
推送优质资源主要是指现实的媒体通过微信发布新闻的模式,即现实的新闻媒体将其采集、制作的新闻通过微信向公众传播。相比以电视、收音机等媒介进行的新闻推送,微信新闻的传播在成本和效率上都要高出很多。民众在新闻的接受上不再受空间和媒体条件的限制。相比传统媒介按时播放新闻,按类型报道,微信新闻强调对用户关注度的控制,由用户自主定制其所需要的新闻,更加适应了民众的需求,更具有人性化。人性化定制更加强调人性化服务,通过声讯、文字的方式及时关注民众的诉求,并以此来调整新闻服务,推送更多更好更优质的资源。
1.2 与电视开展互动,缩短了和观众的距离
电视媒体封闭的传播形态使它在新媒体环境下流失了一部分受众。将微信定位为即时通讯工具还是具有潜力的社交媒体,依托强关系的互动性都是微信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这为弥补传统电视节目互动性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通过电视媒体和微信的结合,即新闻传播的同步性、电视传播微信参与反馈的方式,缩短或者消除了电视媒体和观众的距离使新闻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专业化。
1.3 增强了对突发新闻的报道速度
微信的声讯、文字和图片等运行方式和平台服务为突发新闻的报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拍照、文字说明和声讯传递有效的节省了新闻采集、加工和播报之间的距离和时间。新闻记者可随时随地的通过微信传播最新的新闻。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2 微信平台对新闻业影响
微信自身的传播特点使其对传统新闻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通过对当前微信在新闻播报中的功能。微信在新闻生产、推送、接收、反馈四个方面对新闻业产生影响,以下具体分析:
2.1 新闻生产:加深与用户的协作
在信息源和采访方式上,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建立自己的用户资源库,同时,微信为“海采”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微信平台的产生和发展克服了传统媒体面对的缺乏用户资源以及因此引发的行业内恶性竞争的问题。在新闻的编辑方式上,传统媒体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对信息就行加工和处理,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完成新闻编辑,造成分工重合或者分工不全面影响报道质量。利用微信平台的存储和管理功能的新闻报道,削弱了不同部门分隔的特点,使得新闻编辑效率更高,有利于媒体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新闻产品上,以微信为媒介的新闻更加侧重对不同用户关注度的关注,按用户的需求配置整合新闻资源,产品更具人性化。
2.2 新闻推送:细分式、精准性
微信平台的后台服务可以获取用户的全部信息并提供了订户分组功能,可以按地域、性别、喜好、需求等不同的指标分组。由此,分组推送新闻信息或者根据消息的类型和地域进行有选择的定向投放,将消息发送给某一类用户。新闻推送更加精准化和细分化。
2.3 新闻接收:用户真正把握主动权
从新闻管理上看,微信新闻采用碎片化地管理。目前,微信新闻用户接收到的大多是图文专题信息。图文信息一般分为三级阅读界面:第一级包含新闻标题、图片和文字导读;点击进入第二级界面,订户可以看到长文的主要段落(或短文的全文);在二级阅读界面的下方,通常包括“阅读全文”的链接,点击进入后可以在原始网页阅读新闻全文。这种新闻传播方式,既吸引用户进一步阅读,又能注意用户关注度的变化,更加关注用户的诉求。
2.4 用户反馈:为新闻机构提供更多资源
在微信平台上开展用户评分,或者在信息推送后直接收取用户私密反馈留言,加以汇总和分析,使媒体对内容产品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有更清晰的认识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媒体也可通过公众平台做问卷调查、栏目测试等,这对新闻内容生产具有极大意义。
3 新闻业如何应对影响和机遇
微信公众平台的快速发展对新闻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闻的采集、制作、传播和反馈等多个方面均受带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民众新闻快速发展对专业新闻的冲击;其次是,新闻业的电子化、网络化问题;最后是新闻业的整合调整。对于新闻业而言,即使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的快速发展对新闻的采集、传播和反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新闻业在新闻传播的速度、质量和新闻工作理念和方法上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依托进行的新闻传播更是挑战,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唯有适时而变才能顺应发展潮流。
第一,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新闻服务质量。传统新闻业以服务最广大的民众为原则,这使得对新闻的采集和报道必定具有最普遍性和一般性的新闻。同时,受到法律、政策的限制,往往不对负面新闻进行报道。以微信为媒介的新闻,促进了民众新闻的发展,这就要求专业新闻更加专业化。具体而言,包括:用户分层管理,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合理分配新闻资源,强化新闻服务理念;注重新闻反馈,积极做好用户满意度工作;更加强调新闻中立性,坚持中立报道,快速报道;新闻服务前置,做好用户需求调研,按需求进行新闻服务。
第二,提高职业道德,优化职业服务。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对新闻业而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当前,我国立法不断完善、法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更具有特殊意义。以微信平台为依托的新闻工作,应尤为注意法律风险的防范。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民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新闻;另一方面,应尤为强调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坚持。
第三,新闻媒体应积极应对挑战,着力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以微信为依托的新闻更加强调新闻报道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新闻媒体应强化服务理念,着力改进工作方法、方式。是新闻服务更加专业化,不断提高新闻的报道速度和报道的质量,引导民众合理、合法的了解社会状况,评议社会事件。
参考文献
[1]魏翥凡.微博、微信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J].声屏世界,2013,(8).
新闻类微信公众平台 篇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 截至2015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人, 手机网民规模5.94亿, 手机使用率已超PC, 移动网络日益成为主流网络平台。
自2013年起, 传统行业纷纷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络“联姻”, 试水移动端, 媒介融合势不可挡。
环顾目前网络新闻编辑教材, 大部分都是以PC端为依托进行的新闻编辑, 通常重视学生基于PC端的编辑素质, 侧重网站信息的采集与归类、新闻稿件的修改、标题的制作、稿件的组织与编排、网页专题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
融媒时代, 网络新闻编辑的业务应从PC端向移动互联网转变, 全媒体整合传播将成为网络编辑的发展趋势。由此, 网络新闻编辑的教学定位亦应得到极大的扩展, 编辑除了要会选择、修改新闻稿件, 更应该把握不同终端、平台的传播特点和用户需求, 编发适用于不同平台的内容, 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互联和共享, 即成为复合型人才。
基于此, 为顺应形势, 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 笔者提出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拓展网络新闻编辑教学的想法。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内容设计
自2011年腾讯推出移动端即时通讯工具微信以来, 截至2015年6月, 微信活跃用户数量已达6亿, 公众号超1000万, 而且以每天8000个的速度在增加, 增势繁荣。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是一门艺术, 是综合了文章编辑、图文修改、添加注脚、视频音频的总编辑角色, 这些是网络编辑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 也应当是网络新闻编辑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 高职高专网络新闻编辑课程大都按照“采—编—发”的工作流程来进行授课讲解, 从信息采集、内容编辑、系统发布、运营推广等方面提升学生的媒体操作技能。
媒介融合背景下, 网络新闻编辑应培养复合型人才即能够适应从单媒体到多媒体的传播方式的转变, 具备全媒体采编发技能的人才。
为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拓展和强化学生的采编技能, 特别是移动端编辑技能, 笔者结合网络新闻编辑授课经验, 在保留原有教学模块的基础上, 初步设计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补充模块如下:
(一) 模块一:微信传播认知
本模块为基础认知, 是“采—编—发”的前提, 旨在让学生对新媒体平台有初步认识, 形成多媒体乃至全媒体传播的意识;选取运营较为成功的公众号进行了解,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 进而能够独立策划、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
教学目标: (1) 了解微信作为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 (2) 理解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和运营思路; (3) 掌握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要点。
教学内容: (1) 微信的发展历程介绍; (2) 微信与微博在传播中的作用及二者的区别; (3) 选取优秀公众号案例剖析其定位、内容和运营理念; (4) 6~8人自由分组, 策划一个公众号, 说明其定位、推送内容、推送方式和推广方式, 并在微信公众平台开通运营。
(二) 模块二:内容编发
本模块为核心能力模块, 涵盖“采—编—发”三方面的能力, 依托前期网编传统模块的教学, 从信息采集、加工和发布等方面深化学生对微信传播的理解, 强化学生移动端传播技能, 尤其明确微信标题在微信传播中的重要性和编辑加工的技巧, 了解专题在重大、特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作用和编排模式, 帮助学生培养客观、公正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 使学生能够独立编发微信信息。
教学目标: (1) 了解公众平台信息发布的形式和操作流程; (2) 熟练掌握信息采集的途径和筛选标准; (3) 掌握微信原创稿件创作和转载稿件标题、正文的加工要点; (4) 理解多稿件组织的思路, 了解微信专题的常见样式, 掌握微信专题的编排技巧; (5) 掌握微信图片、音视频素材的编排要点。
教学内容: (1) 公众平台推送的基本要求, 单图文、多图文消息的发布流程, 微信消息、关键词的设置原则; (2) 微信标题与网站标题的区别, 剖析优秀案例, 分享标题制作经验; (3) 微信专题设置的必要性和运用范围, “1焦+3要”的多图文专题编排模式; (4) 公众平台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发布要求和操作要点。
(三) 模块三:页面呈现与推广
本模块属拓展能力, 旨在提升学生的运营推广技能。一个成功公众号的运营靠的不仅仅是有强大影响和传播价值的原创文章, 还需要借助第三方平台对版面、传播形式进行合理优化且渐成特色, 并最大限度地使用多种推广手段, 实现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竞争力和传播力的提升。
教学目标: (1) 了解公众平台微信编辑界面的各项功能; (2) 学会使用微信编辑器实现版面编排上的优化; (3) 学会H5页面的编辑与制作; (4) 掌握微信公号的推广手段, 实现有效传播。
教学内容: (1)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编辑区域实现版面内容的基本编排; (2) 小易、小蚂蚁等常用微信编辑器的操作介绍, 利用编辑器工具实现稿件标题、边框、关注条、排版等方面的美观和优化; (3) H5页面的发展与运用, 常用第三方软件如易企秀、we+、MAKA和兔展H5页面的制作技巧; (4) 利用线上推广、活动推广、抱团、利用第三方应用推广、熟人推广等方式为公众号涨粉。
(四) 模块四:用户管理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 用户管理是维系关系的专属模块, 做好用户管理可以有针对性并且高效地为用户解决问题, 提高用户满意度, 还可以准确分析现有的目标群体, 提高营销的精准和有效性, 提升公众号形象。
教学目标: (1) 了解用户信息整理、归类的依据; (2) 学会筛选目标用户; (3) 掌握用户评论的回复原则和要点; (4) 学会策划以用户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活动。
教学内容: (1) 对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按照一定依据分组进行管理; (2) 利用第三方软件微信管家进行用户高级管理; (3) 及时、有效地回复用户评论, 精选留言、有效评论; (4) 开展受众调查, 策划转发、集赞、抽奖等线上活动, 调动用户活跃度, 增强用户黏度。
鉴于网络媒体的极速发展, 新型媒介平台层出不穷, 往往造成理论滞后于新闻编辑实践的情况, 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同样缺乏理论支撑。由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带领学生及时关注媒介发展形势、趋势, 提升学生对新媒介传播的认知和敏感度;利用新媒体发展丰富的案例进行剖析, 总结实践经验, 提高学生多媒介平台传播技能, 进而促进理论的探索。
三、依托多媒介平台教学的评价与考核革新
移动互联时代, 媒介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基于教学内容的补充和调整, 网络新闻编辑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式亦应做出相应改革。
以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网络新闻编辑课程作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 是理实一体课程, 校内教学依托网络编辑通用实训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 实践性非常强, 教学考核应充分尊重学生实践。
由此, 在网络新闻编辑课程考核方式上, 建议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和“以作品记绩”, 网编通用实训平台教学部分可分模块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析和考核, 形成每次作品成绩;微信公众平台教学部分则可依据小组公众号运营情况, 从文章阅读量、推送数量、用户数量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 给出小组成绩, 进而根据职责划分给出个人成绩。
在课外, 教师可选择表现优异者成立微信编辑部或新媒体部, 指导学生参与校园微信运营或参加出版创意大赛;也可带领学生申报研究课题, 将课堂上的知识点和创新点进行归纳总结, 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传统行业纷纷拥抱互联网, 开始占据新媒体领地, 对新媒体编辑人才的需求激增, 这对网络新闻编辑课程来说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培养网络编辑人才的高职院校, 仍要紧跟时代、抓住机遇、不断创新, 提升学生对新媒体、新趋势的敏感度, 结合实际培养出能够适应全媒体传播、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2]刘晓程, 范玉金, 王海涛.报网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教学改革探析[J].新闻知识, 2011 (2) :70-72.
[3]张聪, 郭亚文.全媒体时代报纸编辑教学改革探议——以北京印刷学院“报纸编辑”课程改革为例[J].中国编辑, 2014 (2) :86-90.
新闻类微信公众平台 篇5
自微信2012年8月开通公众号以来, 微信公众平台已有超过580万个公众号, 发展时间虽短, 发展速度却是很快, 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中国知网为例, 截止到2016年1月7日, 研究微信公号的文献共有22747篇。由于“侠客岛”上线时间较短, 对其的研究并不多。截止到2016年1月7日, 与“侠客岛”微信公众号有关的文献共134篇。在这134篇中, 绝大多数文献只是以“侠客岛”为例佐证文献里的一个小论点, 全篇研究“侠客岛”的文献少之又少, 只有《人民日报社的侠客岛何以名动微信公众号》《时政类微信公众账号的传播特征分析——基于“侠客岛”的考察》《“侠客岛”的新媒体实践》等几篇对“侠客岛”的几个方面——内容分析、运营模式、互动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以下运用定性分析和文本分析等方法, 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及反馈渠道等几个方面对“侠客岛”这一公众号进行系统的分析, 展现其各方面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经验化、年轻化、个性化
“侠客行”由五位主创人员进行维护, 他们的“岛名”分别是“独孤九段”“东方秋白”“东郭栽树”“公子无忌”“司徒格子”。“独孤九段”张远晴是“侠客岛”的主要负责人, 职业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 心里总装着“侠客岛”的未来, 大家亲切地表示“大海航行靠舵手, 永远跟着九段走”“;东方秋白”陈振凯职业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部主任, 是“侠客岛”的顶梁柱级的人物;其他三位均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 文章写作风格各异, 都属于“侠客岛”的“吸粉利器”。
五位主创的身上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一, 他们都属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 具有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和较高的新闻职业素养, 这是从事新老媒体工作的“奠基石”。第二, 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 传播主体趋于年轻化, 比较容易接受新思维和新事物, 这是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必然要求。第三, 每人个性鲜明、各有所长, 有的擅长条分缕析, 有的擅长挖掘材料背后的故事, 有的擅长“卖萌”“撒娇”, 个性化是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利器”。
以上三点是“侠客岛”在传播主体上所具有的特色。对于一个成功的微信公众号, 其主体要满足的基本条件便是:新闻工作经验是基础, 年轻化是必然要求, 个性化是出奇制胜的“法宝”。
二、传播内容:少、精、“萌”
“侠客岛”的传播内容包括大政方针、国内时事热点、一些财经重要议题以及国际关系。[1]“用大白话把时政话题说清楚、说透彻, 并且说得有趣、好玩”是传播主体对传播内容的总要求。
首先,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的群发规则, 订阅号1天只能群发1条消息 (个别订阅号除外, 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 , 1条消息可以集纳1~8条信息。所以, “侠客岛”推送的信息数量较少, 自2014年2月18日到2016年1月6日, 共推送信息676条。推送内容少, 正契合了受众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符合碎片化传播的特点, 更加迎合了受众的阅读要求。
其次, “侠客岛”的内容定位精准。对于“侠客岛”来说, “精准”体现在其能够把握“时政”脉搏, 报道国内外重大热点事件, 做到“每逢大事, 必看侠客岛”。第一是新闻选题精准, 紧跟时政热点, 如美国枪击案、俄战机遭袭、习马会、乌镇互联网大会等热点事件, “侠客岛”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第二是报道内容精准, 从背景到原因到未来发展趋势, 逻辑思维严谨, 深度剖析, 每一篇新闻都能吸引“岛民”的注意, 抓住“岛民”的心。例如, 阅读量超过10万的《俄战机遭土耳其击落, 普京忍得住吗?》一文, 在对“土耳其击落俄战机”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 分析了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历史渊源, 两国的发展态势, 这一事件对两国产生的影响, 以及俄的应对措施等, 逻辑严密, 环环相扣。这样的阅读量超过10万的深度好文在“侠客岛”是很常见的。
再次, “侠客岛”的传播内容打破传统表述方式, “萌态十足”。这里的“萌”主要体现在“侠客岛”打破了党媒的严肃面孔, 掺入一些日常生活用语或是网路流行语等元素, 拆解时政大事, 展现了党媒的另一种“高逼格”。第一, 从微信公众号本身来讲, “侠客岛”昵称、“但凭侠者人心, 拆解时政迷局”的宣传语、“公子无忌、东方秋白”的人物名字等都大胆突破传统, 带给人一种“江湖气”。将社会意为江湖, 更符合“岛民”口味。第二, 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的语言风格严谨不失活泼、犀利不失幽默。例如, 《有多少吐槽无处安放, 都栽名人头上》《放下逼格, 立地成佛》《中纪委的“双十一”》《习马会在即, 两位先生的见面礼呢?》《加把劲, 放开那个二孩》等风趣幽默的新闻标题。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以新媒体的戏谐性来阐释这种现象:“新媒体的江湖没有庙堂的约束, 没有天然的架子可端, 它更多的是用戏谐的方式来表达, 即使是面对那些宏大的主题。”[2]
三、传播对象及反馈渠道:“岛民”虽多, 但互动单一
“侠客岛”的粉丝数已多达30万, 并仍以日均1000~2000的速度在增长。同时, 据调查显示, “侠客岛”用户已经遍布全国。在国外, “侠客岛”实现了粉丝的全球覆盖, 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等地都有“侠客岛”的粉丝。[3]
“侠客岛”的“岛民”虽多, 但与用户的互动、反馈渠道比较单一, 主要是新闻评论留言、后台私信留言、“岛友会”等方式。新闻评论留言得到的互动最少, 传播主体基本上会浏览这些留言, 并且将“精选留言”放在评论区, 供其他用户阅读, 但是基本上不会回复或交流。后台私信留言进行互动交流较多, 但是由于传播主体数量太少、用户太多, 所以也只能与部分用户进行互动交流。总的来说, 互动渠道虽然增多, 但是要实现真正的互动与交流,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时政类微信公众号的几点发展建议
“侠客岛”作为运行较成功的微信公众号, 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反馈互动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但是“侠客岛”与其他时政类微信公众号的一样, 也存在不足。
第一, 时政类微信公众号作为公众号的一种, 推送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时政新闻, 这种内容定位可以吸引一些受众如公务人员的注意, 但如果想要吸引一般受众的注意, 存在一定的难度。第二, 时政类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易存在“官腔”、严肃、枯燥等问题, 不易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第三, 时政类微信公众号很多在官媒旗下, “传者中心”的思想仍然存在, 受众反馈受到严格把控, 与受众的互动少。以上是时政类微信公众号存在的几点问题, 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和订阅, 并且实现持续的黏性阅读, 时政类微信公众号应该在各个方面加强创新, 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 为了让更多的受众在“在微信的海洋中找到组织”, 关注自己, 第一要继续采用“通过朋友圈经常发送一些深度好文”的方式。第二, 要与微博合作, 开通微博, 利用微博的开放性吸引更多的受众, 引导更多的受众关注自己。
其次, 在传播内容上, 除了使用红蓝字体、图片等方式, 可以将一些具有重要性和复杂性的新闻制作成H5网页专题, 使得新闻表现更具完整性和系统性, 同时更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
再次, 重视用户反馈, 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以“侠客岛”为例, 应更加重视“岛友会”, 在里面设立一些专区, 与用户进行交流互动。设想的专区种类如表2。
五、结语
微信公众号属于新生事物, 正处于病毒式的增长模式, 数量越来越多。时政类微信公众号作为其中的一个种类, 如果要吸引普通受众的关注, 就应该放下“严肃、呆板”的架子, 实现从“传者中心”到“受者中心”的思想转变。从内容到形式加强借鉴与创新, 吸引受众的注意, 实现用户的黏性阅读。
摘要:微信使用人数日益增多, 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服务平台, 也日益受到青睐。本文选择了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依托的“侠客岛”微信公众号为对象, 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及反馈渠道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表现了“侠客岛”在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特点。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 对“侠客岛”的推送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同时对时政类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希望能够稳定用户的黏性阅读习惯。
【新闻类微信公众平台】推荐阅读:
微信公众平台账号10-26
公众微信平台11-19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10-10
微信公众平台的价值08-05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手册05-31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技巧08-08
微信公众平台推广计划08-29
微信公众平台管理教程11-03
中学微信公众平台12-02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论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