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众参与环境监测

2024-08-06

推进公众参与环境监测(精选12篇)

推进公众参与环境监测 篇1

1 前言

所谓公众,是政府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所谓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我们提倡公众参与,是因为中国发展观与执政观的伟大进步,是因为中国民主法制与政治文明的逐步成熟。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公众参与,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就会成为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力量。目前,环境监测固有的技术性、保密性等特征,决定了公众参与面临巨大困难,同时,公众对环境监测的认知程度低,参与的形式单调、渠道单一,还不知道怎样来参与。因此,亟须采取综合措施,培育载体,搭建平台,创新路径,让公众享有参与环境监测的知情权、表达权、议事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2 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环保优先方针,以建设生态省和服务“两个率先”为目标,倡导生态文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创新公众参与机制,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让公众享有参与环境监测的知情权、表达权、议事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为建设生态省建设作出贡献。

3 对策措施

3.1 让公众享有参与环境监测的法律权利

环境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要强化环境立法,明确公众的环境权;实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让公众享有应有的知情权;实施环境监测听证和对话,让公众享有应有的议事权;发挥公众舆论监督,让公众享有应有的表达权;推行政务公开,让公众享有应有的监督权;建立“公众参与日”,让公众享有应有的参与权;发挥监测在污染纠纷和信访处理中作用,让公众享有应有的索赔权。

3.2 加强宣传教育和立法工作,提高全社会的监测意识

促进公众参与环境监测,不仅要制定和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切实保障和扩大公众环境权益外,还必须激励公众的参与热情,唤起全社会的责任感,传递公众参与的热情与力量,加强有关的宣传教育。环保部门不能局限于管理者这一主角,还要起到收集、综合、发布信息,引导和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要加强监测科普教育,把科学术语变成老百姓的语言。要通过召开培训班、编印小册子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环境监测知识。要将环保监测的有关内容纳入到党政干部的培训计划当中。

3.3 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参与环境监测是公众的权利

要确立公众的环境立法参与权。立法时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政府应当允许公民自行成立环境保护社会团体或非政府环境保护群众组织,并通过这类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立法机关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会议允许公民旁听,并且可以参加各级政府环境行政管理部门举行的有关行政执法公开听证会;建立公众参与会议制度,请公众代表出席,对环境管理献计献策;政府施行政务公开,使公众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3.4 实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

要通过网站、召开新闻发布会等途径,向企业、学校、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公众等全社会进行公开环境监测信息。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可以使公众更加清楚地、全面地了解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状况,从而使公众积极主动地关注环境问题,既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有利于广泛地有效地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的氛围,又推动企业加强污染控制,改进环境行为。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及时披露有关环境保护信息,营造一个人人关心、人人行动的环保工作良好氛围。实现信息公开,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3.5 推动环保公众参与的途径创新

在地域选择上,环境监测的信息,要由城市市区向农村、乡镇和县域范围,向街道、社区范围延伸。在时间选择上,由现在的1年公布一次向每半年、每季度公布一次方向转变。在传递方式上,由报纸公开等传统方式向开通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方向转化;在类型选择上,由单个监测项目、单个指标向整个环境政策、政府行为方向发展。

3.6 加强监测标准化建设

能力建设是引导公众参与的基础。要加大环境监测投入,加强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努力建设“数字环保”。按照准确、及时、高效、全面的原则,建立健全国家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实行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垂直管理,重要流域和城市实行环境自动监测,重点污染源实行在线监控。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环境信息、应急监控和预警体系,确保万无一失。完善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发布制度,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准确判断环境形势,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要把公众参与监测作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一个内容之一。

3.7 培育与环境监测相适应的社会机制

重点是发展环境监测中介机构。这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事和政社分开的重要举措。要把发展中介组织作为监测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强化政府职能的一项举措。在培育监测中介机构时,注意规范中介机构的发展,明确权、责、利,制订相应的管理规章,保证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同时,加快环境监测的市场化建设,允许有资质的监测中介机构进入环境监测领域,以拓宽环境监测信息行为的获取渠道。

3.8 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新闻媒体等在推进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作用。非政府环保组织发展迅速,形成了政府、社会组织、广大公众三方面力量互为补充、共同推进的局面。非政府组织在环保监测上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一是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和整理能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政府部门所难以收集的。二是较强的技术力量。很多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会员大多是专家、学者和法律、经济工作者,能够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是具有较强的监督能力。监督各方面实施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四是具有较强的中立性。当企业和公众发生环保矛盾冲突时,非政府组织可以提出让双方都能接受的仲裁意见。五是容易深入社区和居民。六是促进环境政策法规的完善。

我国要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降低准入门槛。只要有利于环境保护、不损害社会利益、不危及国家安全的,政府都应该大力支持。有些国家在申请非政府环保组织时,一般都先请律师咨询,由其办理相关事项。二是发动公民参与。在我国,各种环保协会、学会的会员基本来自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企业,这样就难以保持其非政府、非赢利和中立的特征,有可能成为准政府。三是加快建立各种基金会。可以通过营利机构向非营利的支持,解决一部分经费。四是通过发展环保咨询服务,壮大非政府环保组织。如美国环保协会前10年发展的5万个会员,就是通过各种环境诉讼、赢得赔偿等来解决活动经费。

摘要:环境监测固有的技术性、保密性等特征,决定了公众参与面临巨大困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让公众享有参与环境监测的知情权、表达权、议事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关键词:环境监测,公众参与,环境权益,对策

参考文献

[1]潘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J].理论前沿.2004,(1 3).

[2]NG0:环境保护运动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积极力量[J].社科纵横,200]7, (7).

[3]邓庭辉.论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J].环境科学动态, 2C04,(2).

[4]姚慧娥.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J].上海环境科学,2003,(22)

[5]王春艳.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4,(28).

[6]陈叶兰.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7]李艳芳.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制度[J].江海学刊, 2004,(1).

推进公众参与环境监测 篇2

2010-4-12 16:35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摘要】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立法趋势之一,也是构建新型环境治理模式的一种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公共管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公众的参与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工具价值。目前我国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散落在不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里,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和促进公众参与环境监察等方面。

【英文摘要】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the current trend in our country one of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islation, cnstruction of new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also an effort to model.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environmental issues as a problem of public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Public participation to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he value of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With regard to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attered in different laws regulations and regulations,but primarily focus on 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 and promo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tc.【关键词】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环境保护;环境问题

【英文关键词】Public Participation;Environmental Governanc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vironmental issues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立法趋势之一,也是构建新型环境治理模式的一种努力。目前公众参与机制已纳入到环境法制建设的内容中,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在环境管理的不同流程、不同地区,其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征。环保总局2006年2月22日正式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这是中国环保领域的第一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也是中国国务院各部门中第一部具体规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部门规章,可谓意义深远。

每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这种权利虽然最终体现为公民对优良环境的享有权,但必须在环境知情权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环境参与,并在环境权益受损时能够获得救济。由此,对环境治理的参与权,构成了公民环境权的核心。公民环境参与权的制度化不仅是公民环境权的实现途径,也是政府达到环境善治的必然选择。完整意义上的公民环境参与权,应该是全方位的参与,包括对环境立法、环境行政决策和环境执法的参与,这显然不是一个政府部门所能完成的,而需要从国家层面予以制度支撑。例如,将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纳入宪法规范,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最高依据;建立环境决策民主机制,鼓励公众通过听证、书面建议、制度性协商等方式参与环境治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公众对环保的监督权,通过司法手段维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公众参与既需要公民社会的成长,又需要国家提供制度保障,这是有序参与的前提条件。相比较而言,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是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治理最为“前沿”的阵地,它体现在几个方面:环境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公众参与做出明确的规定,在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评价等领域已制定了专门的条款或专门的规章;在环境公共政策设计中,公众参与都得到高度重视。它是当前环境行政部门着力推进的工作重点。2008年4月24日,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在“中欧环境执政能力研讨会”上指出:“构建新型环境治理结构。这是提高环境执政能力的关键。需要通过司法保障、体制安排和政策调控手段,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协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他还进一步指出“通过信息公开推动公众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法律保障,疏通有效的参与渠道;建立环境信息收集、整理、公开与获取的机制,形成有效的信息公开交流平台;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强化社会监督”。

目前我国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散落在不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里,已涉及到环境意识、环境立法、环境信息公开、环境监察、环境管理的新主体等方面。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和促进公众参与环境监察等方面,主要的不足是:对公众要求过多,对政府要求过少;原则性过多,操作性过少;公众的参与没有切入到环境管理过程;对公众参与的主体、形式、评估等方面缺乏规定;与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相比较对表达权关注不够。

公众参与是保护与治理环境的关健,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人类的生活质量。环境好,公众是环境资源的享有者;环境差,公众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因此,保护与治理环境人人有责。例如新昌逾万名农民抗议药厂污染环境事件,京新药业始建于1990年,坐落于浙江省新昌县青山工业区。京新药业的半成品生产厂,位于浙江中部新昌县和嵊州市交界处,工厂后方即是受污染的新昌江。嵊州市境内的黄泥桥村距该厂最近处仅有几十米。据一位村民反映,化工厂成立已10年,建厂生产3个月之后,当地村民发现井中的地下水已经不能饮用。后来的几年里,村民们陆续发现河里的鱼、虾、田螺、甚至连青蛙都绝迹了,田里的庄稼开始大幅度减产,化工厂所排放出的气体让村民有一种“宁愿被打死也不愿被熏死”的感觉。村里的小伙子已经有好几年不能应征入伍了,原因是肝功能不达标。据反应,该村35至40岁的村民患肝病的人超过50%,而40至45岁以上的患肝病者高达60%。2005年6月22日,京新厂发生爆炸,1死4伤。事故触动了村民心中由来已久的恐慌和不满。7月4日,黄泥桥村大约50名村民到京新药厂反映污染问题,并要求厂家为村民进行体检并赔偿“营养费”。由于厂方领导一再推迟见面时间,村民情绪开始激动,并将接待室的玻璃门砸坏,由此引发村民与厂家的第一次冲突。事件引起新昌县和嵊州市两地官员的重视,7月5日,在政府劝说沟通之后,化工厂于当晚紧急停产,村民们也返回家中。但是这一事件又引发新昌江下游同样遭污染侵害的嵊州村民的关注。化学厂紧急停产后,400多个反应炉中还存有1000吨化学物品,有关专家认为这些原料如不经及时处理,容易引发燃烧和爆炸。于是政府同意工厂在7月15日8点开始用7天时间处理该批危险化学品。当时村民们普遍的心态是事情越大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起政府重视。16日晚,由于当地大范围停电,无事可做的村民开始从四面八方涌来,警察在104国道和新昌高速公路口设置关卡,仍然无法阻止村民的脚步。警方在化工厂门前安放巨型水泥管道充当隔离墙,防止村民冲进厂区造成意外。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村民投掷石块,但警方为防事态扩大没有还击。后来台风袭来,暴雨驱散了人群,缓解了危机。接下来的几天里,化工厂附近村民有过几次小规模聚集,没有造成冲突。至21日上午7点,化工厂完成处理危险化学品之后,厂外已经没有村民聚集,警察也已撤离。据官方提供的材料称,整个事件中,警方表现克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发生于浙江省的环境污染集体抗议事件并不只是一桩简单的环境保护事件,而是一个环境政治的问题,凸现出价值、利益的结构性之冲突。

新昌县农民暴力抗议环境污染之事件正好反映了地方政府、相关企业与农民在价值与利益的冲突。价值冲突表现为政府的GDP至上与民众的环境生存权之冲突、企业利益与民众的环境生存权之冲突。GDP至上是中国不少地方政府的最高价值。对于政绩的追求,主要表现为对于经济增长率的追求。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则主要依据大规模的项目投资,大量的招商引资等。由于政绩主要来自于能够带来短期效应的大规模投资与建设,许多长期性的公共问题例如环境保护与治理、公共卫生一直被忽视。尽管人们在口头上重视环境保护,但是无论政府、企业主还是老百姓都认为环境保护是一种只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能考虑与进行的。我们可以看出,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在内的诸多公共领域问题,主要肇因于政府职能的错位,而这又来自以GDP为核心的发展观。而利润最大化则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不顾一切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以牺牲环境、损害公众环境生存权为代价的。而如果受害者所要求给予的补偿不到满足或多次要求不果的话,那么往往会催生或加剧暴力抗议。而从新昌事件中可以看出,受害的农民多次要求补偿未果,即便有了也是不完全的,与他们的要求相差甚远。另一个方面还在于利益集团对环境决策与执法的影响甚至掌控。不少地方政府出于本地经济发展的要求,环境污染源的地方政府很少会主动要求排污企业整改乃至关停。地方政府对于环境保护政策未有严格的执行与落实背后一个可能的原因出于发展地方经济,各地方政府普遍采取以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工业用地的优惠政策争相引进外资或内资,这样一来投资者极有可能会以资本罢工为筹码来抗拒,致使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为企业外移会引起税源流失与财政危机。在环境执法上,地方执法者就极有可能直接感受到地方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改变其执法态度,可见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了。

本文事件反映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理性主义主导了整个政策思维过程,经济理性淹没了环境价值。自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工业化带来严重的污染。宽松的环境法规,廉价的劳工与土地成本,在经济理性的诱因下,许多高污染性的工业在中国发展起来。然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正不断地在为此付出人命损失与环境的代价。

在环保事业中扩大公众参与。对政府,公众参与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准确率,降低政府决策的偏差率。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决策。决策的正确性取决于政策代表公众利益的状况。代表的公众越多,决策的正确性越大。扩大公众参与,会减少决策失误。代表、专家、公众相结合,互补互动,决策正确。代表是代表公众的,专家是代表科学的,也是为公众服务的:归根结蒂,公众第一。退一步讲,如果决策有负面效应,甚至是有失误,由于在决策过程中有公众参与,公众也会对负面效应给予理解,为失误所带来的损失排忧解难,分担责任。对公众,参与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是提高环保意识的过程,是增强环保使命感的过程。公众参与了,意见充分表达了,公众的主人翁作用充分发挥了,那样,他们对决策就容易认识,容易接受,容易自觉贯彻。让他参与,他会用他参与过的规则来约束自己;不让他参与,他会把自已置于环保之外,难以要求他用那些不让他参与的规则来约束自己。对致害者来说,公众参与了,公众在成为受害者的时候,公众也会因为自已参与过,而缓解同致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老实说,有些致害者与受害者之间的激烈冲突是致害者害怕公众,撇开公众。我们有些人只相信自己是高明的,不相信群众是通情达理的,结果往往是害了公众,也害了自己。

公众参与制度有一些规定。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另外,《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规章也作了相关规定。但是,“相关法律中的条款过于原则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公众参与往往局限于环境损害之后的参与,形式单一。”从参与的过程来看,主要侧重于事后的监督,事前的参与不够。公众无权利或机会维护自己的环境生存权、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正好反映出了环境正义之缺失。从新昌事件中人们不难看出地方政府与相关的企业的极端利已主义与不道德的非正义行为。新昌农民正是这种不正义结构下的受害者,他们的集体性暴力抗议正是对一系列违反环境正义行为的控诉。

最近几十年,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成为政府、公众与各类组织高度关注的议题,这表明了人们对环境价值重要性的认可。但是,围绕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问题上依然有严重的分歧与冲突。

【注释】

[1]潘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北京:《理论前沿》,2004年第13期。

[2]吴国刚,“环保自力救济研究”,《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2期,第119-124页。

[3]茅建兴,“浙农:宁打死不熏死”,《香港文汇报》,2005年7月29日。

[4]汤京平.环境保护与地方政治:北高两市环保官员对于影响执法因素的认知调查[J].台北:台湾政治学刊(No.6,2002/12),第155页。

[5] 吴国刚,“环保自力救济研究”,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2期,第122页。

[6]潘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人民日报》,2004年7月15日,第九版。

[7]林国明、陈东升,“公民会议与审议民主:全民保健的公民参与”,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六期,第76-77页。

[8] 有关“公民会议”的意义与做法,请参阅林国明、陈东升的“公民会议与审议民主:全民保健的公民参与”,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六期,第71-80页。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完善建议 篇3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权益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环境保护中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但其实施方面遇到很多阻碍,如辽宁大连“PX”项目事件,此事件的发生再一次引发了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注。当然学界有很多关注此问题的学者,提出了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但作者认为这些措施还不够,所以本文进一步提出在加强普法活动、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政府监督等完善措施的基础上实现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性质变更的设想,以期更好地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

一、加强普法活动

如今,大众的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尤其是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导致对一些与自己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都置身事外,不去参与维权。组织一些普法活动,引起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并且为了环境保护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维权中,纠正强势的企业甚至政府的不合理甚至是不法的行为。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是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环境的必要条件,更是加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效率的前提。

二、完善相关立法

第一,公众参与主体方面。尽量广泛的主体应当包括环境保护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环境专家、以及对环境保护兴趣浓厚的公民,当然必须包括一些文化程度高的群众,应该被纳入到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中。对建设单位来说,加大了其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盲目选择公众的行为将会有所限制,从而对其自身项目的环境保护方面也会有所改善。对公众来说,环境意识强的公民可以帮助没有文化程度的公民适当保护其环境权益,不仅有助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公众参与的程序不再是以前的无意义的,更是为人类的环境保护做出了一份贡献。第二,信息公开制度方面。政府应当以最快的速度让公众了解公布信息的内容,不要等到报批时才公示,这样公众根本没有时间细细分析情况,且还有那么多不易懂的内容。让公众尽早地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实际作用,最好自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始时就可参与,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第三,公众参与形式方面。公众意见的调查表中设置的问题应当通俗易懂,是适合大众理解的题目。听证会的适用范围应当明确,而不应由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自由裁量听证会是否举行。最后公众参与的形式应当有所创新,如使用填写网上问卷、QQ、微博、微信等形式。第四,公众参与效力方面。公众表达意见后能有及时的回应,才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应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将反对意见进行记录并公布,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再次审视,必要时应修改。当项目可能引起对环境的重大污染或严重破坏时,可以参考一票否决制发挥作用,以更有效地行使我们的环境权利。

三、加强政府的监督工作

政府可以根据公众参与结果中参与人所填写的信息如电话进行抽查回访,以确定公众的意见的正确性。另外,在政府的领导下,应当有一个公众参与团体来代替个人方式参与,政府即可成为弱势的公众强大的后盾。若政府的监督工作能够得到加强,则流于形式的程序应该会减少,公众能更加充分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为保护环境出言献策。

四、变更环境影响评价影响评价单位的性质

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是属于政府和建设单位之外的第三方,其职能和地位类似于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属于企业,是专门提供审计、验资的中介机构,其实质上具有营利性。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其功能和目的具有特殊性,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关系民生和政府发展,因此应当排除其行为时的利益影响,由此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法律性质的类型有必要不同于会计师事务所,即环评单位应当属于政府环保部门直接管辖,其好处有三:

第一,增加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权威性与可信性;第二,避免了环评单位作为第三方只为实现帮助建设单位通过环评审核的狭隘目的和利益干扰;第三,政府作为公正公平的“家长”,有利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表达其诉求。

五、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关键环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不仅可以使公民充分地行使环境权,促进民主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树立公众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完善环境管理的相关立法,保护公民的参与权,加强政府监管职能是实现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办法,本文建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法律性质,更有助于维护人类环境的公共利益,以期待形成一种公众争先抢后地保护我们大家园的局面,实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立法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汪劲.中外环境评价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李玉荣.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23—24.

[4]徐伟.公众参与制度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影响[J].生态经济,2013,(1).

作者简介:

陈锦波(1989~),男,汉族,福建福州人,辽宁大学2013级法学硕士(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在读。

推进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理性思考 篇4

(一) 公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常常受到经济文化的影响。马克思指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当人民还没有摆脱贫穷、实现温饱、文化素质较低时, 往往缺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许多政治参与往往要通过宣传、动员、组织发动。随着黑龙江省人民实现温饱进入小康, 广大公众有了更多闲暇和精力关心政治、参与政治。不少公众民主意识增强, 他们把公众政治参与看成是反映自己诉求、维护自身权益、影响政府政策、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公众政治参与的热情大大提高, 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不仅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政治, 而且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也积极参与政治, 特别是其中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热情很高, 他们中的不少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争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下岗工人、农民工、失地农民也努力通过信函、上访、集会反映他们的诉求, 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 公众政治参与的层次提升

政治参与是多领域的, 也是多层次的。新形势下, 黑龙江省公众的政治参与不仅领域在扩大而且层次也在提升。一是政治投票的层次提升。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公众素质的提高, 一些地方从主要选举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和基层干部到开始选举乡镇长。近几年来齐齐哈尔、鸡西等市开始了“公推公选”国家公职人员、政治官员和公务人员, 不少公众积极参与, 政治投票的层次得以提升。二是建言献策的层次提升。一般情况下, 普通公众的建言献策主要在基层, 但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 参与渠道的拓宽, 不少公众现在可以通过市长热线电话、传统媒体、网络平台以及征文等形式对省市的执法监督、廉政建设、市政建设、卫生环境等等建言献策, 使广大公众政治参与上升到省市级层面。从理论和实践来看, 公众政治参与的层次越高, 影响面就越大, 程度就越高。随着公众政治参与的层次向中层、高层提升, 政治参与的影响随之提升, 质量随之提高。此外, 随着公众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能力增强, 公众的被动参与、盲目参与、非制度化参与减少, 主动性参与、竞争性参与、创造性参与增多, 这也使得公众政治参与的影响扩大, 质量提高。

二、新时期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

(一) 公众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唤起了公众的参与意识。然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都还不够高, 这就给公众有序政治参与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带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 需要借助于专家的专业判断, 因此政策过程既需要参政意识, 更需要必备的参政知识。而普遍公众的知识有限, 因此, 这就抑制了公众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除此之外, 有效的公众有序政治参与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因为公众有序地参与政治实际上是与政府进行互动, 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并能充分理解政策制定程序和政策决策的方式, 同时还要通过主动的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参政储备。而普通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对公共政策的意见、建议价值不大, 能经常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公众数量仍很少, 参与的次数和频率也较低。同时, 公共政策的制定本应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 而公众参与却不一定都代表着公共利益, 个人更多是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参与的, 多数参与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着眼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的, 或仅仅是把政治参与当作实现其他目标的方式。因此, 政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集团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 给有效的政治参与带来局限性。

(二) 公众参与渠道不畅通

当前我国公众政治参与的渠道已经拓宽, 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公众参与的权利, 并规定了多种参与渠道, 如参加选举、信访、参与政党和政治团体的活动等。公众政治参与一般通过五种渠道:一是选举人大代表和公职人员, 表达自己的态度和选择;二是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转呈建议提案等;三是参加政党和社团活动;四是参加集会;五是通过信访。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公众政治参与的渠道拓宽。一是通过听证会进行政治参与;二是通过市长热线进行政治参与, 广大市民通过热线电话参与政府决策, 影响政府决策, 反映市民诉求, 维护市民利益;三是通过报刊、电视、电台设立的各种栏目参与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廉政建设, 反映群众诉求, 影响政府决策。可是, 上述渠道还不是很完善, 如层次较高的人大代表并非直选, 与人民群众联系较少, 无法有效代表人民的利益,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 可以直接参与的可能性太小;信访制度不够完善, 许多百姓不是利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而是通过一些激进方式来达到某种目的。对一些特殊群体而言, 如下岗工人、农民工及农民, 他们几乎无法获得正式参与政治的机会。

(三) 公众参与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

现代民主社会没有健全的制度支撑无法实现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我国建立起的诸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听证制度、信访制度及信息公开制度等, 提高了我国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并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但是涉及具体规范参与程序、参与渠道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健全, 相关制度之间不配套、不协调。如信息公开制度, 是公众参与的基本前提, 公众能否自由查阅和获取政府所掌握的公共信息, 直接关系公众参与能否实现。正因如此, 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台“阳光政府法”、“信息披露法”等。而在我国, 信息高度不对称, 公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容易被政府垄断, 垄断信息已经成为公众参与权无法实现的最大障碍, 这不仅剥夺了公众的知情权, 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公众对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有些政府部门的网站可供浏览查阅的内容不多, 个别部门网站数月甚至几年都不进行更新, 被网友戏称为“名片网站”。在这种信息极不对称的情况下, 保障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根本难以落到实处。如此就导致虽然我们党鼓励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 但是由于参与方式、渠道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 并且即便公众提出意见和建议, 政府也不予重视, 严重挫伤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引起公众的不满, 使公众参与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现, 如通过越级上访、围堵机关大门和重要交通要道、威胁公务执行和打击报复等方式达到影响公共决策的目的, 这些行为严重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 带来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向功能, 不利于当前黑龙江省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三、新时期完善黑龙江省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选择

(一) 提高公众素质, 引导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

“如果一个人对其所处社会的制度都不甚了解, 甚至一无所知, 那么, 要他成为‘恰当评价’并‘积极参与’社会的合格公众, 显然是无从谈起的。”首先,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科技, 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其次, 要提高公众的政治素质, 提高对国家政治的认知, 包括对宪法、政治体制、权力运作程序、民主价值观念的认识和了解。应加强对黑龙江省公众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的相关政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增强公众参与理性, 让公众懂得具体的参与程序, 采取何种参与方式来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合法利益, 从而提高公众政治参与的技能, 增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二) 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

完善、畅通的参与渠道是实现公众有序参与的关键所在。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 有利于缓解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 让公众利益表达合法化, 防止激进的行为发生。特别是要简化参与渠道的中间环节, 缩短公众参与的信息传达到决策中枢系统的距离, 以减少公众表达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过滤与失真, 提高信息传达的时效性。从实际出发, 我们重点要致力于发挥非政府组织、网络平台和大众传媒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 将其作为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的重要突破口。非政府组织可使分散的、潜在的公众利益和要求转化为集中、确切的政策要求, 而且它比普通公众拥有更多的资源, 包括政治技能和专业知识, 更能代表公共利益, 能够为公众提供有效的表达途径, 可以对决策系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网络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渠道, 能够增强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提升公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培养公众的政治责任感,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权和表达权。一方面, 公众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所需信息, 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利益需求, 增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政府网站、开展网络对话、开设在线聊天室、网络直播室、微博等等方式, 听取人们的意见, 接收大众评价, 保障公众政治参与权与表达权。更重要的是网络民主可以冲破传统主体由社会地位、职业等阶层形成的社会结构, 形成了公众间的相对平等, 表现出公众参与的多元化。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公众有序政治参与中的重大作用, 加强新闻媒体活动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让新闻媒体履行其重要职责, 真实公正地表达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声音。

(三) 加强制度化建设

我国现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广大公众政治参与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的基本制度已经建立, 但是关于规范公众参与行为、确保公众参与实施的制度仍不够健全, 严重地制约着公众有效的政治参与。首先要完善公众参与的基本制度, 如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包括选举制度、立法制度、公示制度、旁听制度等, 完善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舆论信访制度等。其次要健全公众参与的配套制度, 如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信访制度等, 增强可操作性, 建立政府的回应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国安, 李强.新形势下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态势和正确引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 (1) .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探析 篇5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探析

通过分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内涵与理论依据,说明了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的必要性.通过研究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有效制度与经验,并据此提出健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议.

作 者:郝慧 Hao Hui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法学院,福州,350002刊 名:环境保护科学 ISTIC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年,卷(期):32(5)分类号:X3关键词:公众参与 环境权 公众参与机制

浅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完善 篇6

关键词:公众参与;公民环境权;环境保护

一、公众参与的定义

对于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由于眼睑路径的差异,对其认识也不尽相同。就目前环境法领域的理论研究情况看,公众参与大致分为三类。其中,广义上的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资源保护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享有保护环境资源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资源的义务,都有平等地参与环境资源保护事业、参与环境决策的权利。”①相对狭义说认为:“公众参与是指公众及其代表根据环境法赋予的权利义务参与环境保护,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环境经济行为以及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公众意见,取得公众意见,取得公众认可及提倡公众自我保护环境。”②而狭义说认为:“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里,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③

通过以上三个学说可知,公众参与应该有这两个特点:①就主体而言,泛指出政府以外的一切自然人和社会团体,包括环保非政府组织。②公众参与的范围不应当仅仅限于对环境决策的参与。因此,笔者认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在关键保护领域内,一切自然人和社会团体都有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都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和路径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二、公众参与的立法规定

1.公众参与的宪法依据

我国《宪法》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从这个条文中可以看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本属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范围内,因此我国环境法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实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宪法依据。

2.公民环境权

尽管公民环境权还没能被宪法确认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我们可以得知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很明确,就是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也就是说公民享有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即公民的环境权。此外,我国的环境法对程序性环境权也作了相关规定。如:《环境保护法》第6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等等。但笔者认为上述规定过于原则化,法律只规定公民有检举、控告的权利,并未对行政机关不接受检举和控告而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相应的规定。

3.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权

公民的环境权只是针对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对于如何有效预防环境污染、破坏的发生并未规定,因此就需要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对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法律法规在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出现得以解决。该法第5条规定了:“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此外对公众参与的程序保障作了具体规定,如该法第11条、第21条等。同时,在公众参与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已经确立了公众参与环境立法的制度。如:200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立法法》、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条例》均有规定。

4.环保社团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享有结社的自由。《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社会团体和组织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我国自1994年诞生了第一个环保社团“中国文化书院环境文化分院”来各种环保社团不断涌现,在环保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立法完善的讨论

1.环境保护的简单立法途径

这里的简单立法是指在原有的立法环境下采用简单、初略、不公开、不细化和不公众的模式。也是就说,关于行政环境立法方面,立法者可以在原有的法律基础上基本保持不变,多让专业的行政机关处理、保护环境。通过立法的方式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的权利交给行政主体,让他们完全替我们公众保护环境。这种简单模式下,公众参与会减少,基本上公众参与环境立法上只是一个形式。但这种立法模式下有它自己的优势:首先,政府不需要大量的行政公开,这样政府可以减少许多资源来尽可能多的保护环境、治理环境。毕竟,行政公开后关于环境方面的大量信息是不被公众所关注的。其次,对于立法听证方面,采取简单听证的制度,可以简化繁琐的程序问题、提高效率。同时在听证过程中,公众对环境保护方面比不上专业性强的环境行政主体,在听证中提出的建议很少能够涉及核心问题,因此,让公众积极参与在某些角度上不及将专业问题交给专业处理,同时环境问题也能得到简单化。

2.环境保护立法的公开化、细化、公众参与途径

那么,我们再分析公开、细化立法、公众参与的优势。虽然,如上述说的简化关于环境方面的立法在目前能得到短暂的提高效率,但是环境保护的公开化、环境立法的细化、环境立法的公众积极参与是大势所趋。以文明、民主为走向的当今社会,尊重并崇尚人权。环境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其次,立法行为具有特殊性,它是针对普通对象作出的,效力具体反复性加上层次多、范围广,一旦立法主体制定违法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特点,立法者也不能考虑周全。因此,让公众参与环境行政立法是必要的,立法听证广泛听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已经其他人员意见可以极大限度的避免不良后果。同时让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互相了解沟通才能是公民对政府产生信赖感,增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和可信度,提高行政效率。然后,环境恶化一部分原因是行政机关权力过大,导致行政机关滥用权力、违法破坏环境或者不作为。如“不出事逻辑”,即地方政府对发展经济态度积极而对环境治理则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④公众参与环境立法可以从多种角度立法、细化法律法规,从而增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完善环境保护模式的运行。最后,通过公众参与立法、执法,可以有力的减少行政机关对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源、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能够更加全面的保护环境。

综上分析,简单立法模式只是饮鸩止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需要公开、细化、公众参与。

四、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1.公民环境权的规定不完善

日本学者原田尚彦指出:“环境权的提示,在通过强调良好环境是一种权利,确立公害行政、环境秩序整顿行政中居民的法律地位,明确居民参与的方向等方面的意义应该得到承认。” ⑤然后,我国的宪法、环境保护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只能在一些零散的规定中发现。如:《环境保护法》第11条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环境影响评价法》第5条规定“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公民环境权的规定过于原则化、抽象化。如之前所说的“检举和控告”,只是抽象的规定而没有将其具体化,缺乏操作性。结果导致公众参与就根本无法有效地制衡环境行政权力和监督污染破坏行为。

nlc202309021416

2.环境知情权难以保障

主要表现在:①环境信息披露责任主体的范围过于狭窄。公布的环境信息基本上都是关于全国或地区大范围内的环境总体状况,缺乏小范围环境状况的详细资料。②环境信息公布种类单一。我国法律规定的政府公开的环境信息只限于环境及各环境因素基本状况的信息、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这显然不够。③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④企业公开环境信息的程度低。如《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规定》改善现状,但该规定仍无法完全弥补不足,企业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有限。只规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公布,对防治污染设施未作规定。

3.公益诉讼

行政公益诉讼形式在中国目前还未被立法者所承认,但通过对西方法治国家行政公诉制度的考察和法理思考可知,在中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有理论之基础,现实之需要,也是国际上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公共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第11条都规定: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社会组织需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尽管《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中规定“与具体的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大大的扩大了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从理论上分析,任何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都与公民和其他组织存在某种形式上的利害关系,也就是说谁都可以具有原告资格,但这也只停留在理论方面,具体实践中更多的还是需要有直接利害关系。

五、完善意见

基于上述环境保护立法的缺陷与不足,笔者列几点完善建议如下:

1.公众理性参与

公众参与已成为当今民主宪政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制度之一。那么,在环境方面适当的引入公众参与的力量并适当的引导,使其大众能够积极参与、理性参与能减少许多政府压力,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公众参与中广纳咨询和集思广益的功能,赢得公众支持,减少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但在公众参与同时,政府需要做的是适当引导,而不是自发的毫无组织的参与,要让公众得知事物的本质真像而不是片面的,让公众理性的参与,使之能够更加理性的参与其中,否则公众参与的泛滥结果是质疑政府。

2.环境行政公开制度

完善行政公开立法,实现行政公开的法制化。首先要制度统一的《行政程序法》确定行政公开这一基本原则,同时还需要《监督法》《新闻法》等法律来辅助。其次,我们还应该扩大行政公开的范围,建立一个有效的参与平台。例如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的“民意征询平台”,全文刊载政府制订的规章草案,征求公众意见,同时在该市主要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上发布规章草案征求意见的消息,指引市民上网查看并提出意见。

3.环境立法听证制度

笔者建议扩大环境立法听证的范围,除了例外情况外,凡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立法都必须实行听证。其次,完善立法听证程序规则,使之具体化。在听证方式上我比较倾向美国的混合听证的方式,如:召开公听会、专家听证会、舆论评论等方式。然后,最关键的是立法机关应当建立一个回应机制,应当及时答复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4.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有利于弥补国家环境行政管理的漏洞,有利于监督环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环境行政的水平,有助于切实的保护相对人的合法环境权益。因此,笔者建议扩大环境行政诉讼中原告的范围,不应当拘泥于法律权利原则,即只要原告提出其所要求审查的环境行政行为对其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害或非经济价值损害,那么他就具有原告资格。

注释:

①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236页

②陈建新.《试论环境保护民主原则及其贯彻》,《南方经济》2003第9期

③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④参见贺雪峰,刘岳.《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2010年第6期

⑤原田尚彦.《环境法》,于敏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参考文献:

[1]黄锡生,黄猛.《环境公众参与原则原则理论基础初探》,载《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制建设—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2004年7月22~27日重庆)论文集》

[2]葛洪义.《探索与对话:法理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3]曹正汉.《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4]周学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放开时代》,2011年第10期

[5]渠敬东等.《从总体性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林成吉(1990年8月7日~),男,籍贯:吉林省敦化市,专业:2013级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推进公众参与环境监测 篇7

关键词:社会管理,公众参与,困境,措施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就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由一个正在普及的观念提到了政治语言的高度,也充分说明了社会管理创新中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然而,在我国社会管理实践中,公众参与仍然存在若干限制性因素,因此必须对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一、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施行,我国的社会管理思想、模式、原则也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动态管理替代了原先的静态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服务型社会的构建,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一些地方政府为公众参与开辟了一些有效的途径,比如公民听证会等,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忽视公众能动作用

一些地方政府对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不够准确,忽视了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能动作用,仍然死板的认为在服务型社会中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公众是客体。这种观点主要是受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观念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公众参与意识的薄弱与参与能力的不足。政府对其在不同社会管理主体的角色、功能等方面还存在欠缺。

2.社会管理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渠道相对狭窄

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不够,不但政府信息的公开途径较少,而且内容模糊,使得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或逐渐趋于形式化。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下,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然而,随着转型社会的多元化、市场化和流动性增强,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效的社会管理,有赖于各类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健全的社会组织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而长期以来政府对各种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渠道狭窄。在“官本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组织附庸于政府而缺乏独立性,直接影响了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途径。

3.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化保障缺失

在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的政策法规体系与机制还不健全。虽然《宪法》明确指出广大公民有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和义务,但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其他任何的具体法律法规针对公民参与的制度、程序方式及渠道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可操作性的法律解释。不健全的制度保障机制,势必会影响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对关系公众的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形成公众参与的机制,以尊重公众参与的权利和保证民意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之中充分发挥作用。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集中体现在其法律体系和公众参与的民主运行程序不完善。目前,我国还未出台关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法规,公民参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法律地位就难以保障。

4.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虽然有了提高,但相对还是比较薄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整体素质偏低,参与能力还不足,普遍存在参与的盲目性。社会管理的范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进行科学的社会管理就需要有科学的公众参与,科学的公众参与则依赖于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社会管理创新首先要理念更新,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是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实效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基础,也能推进政府积极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当前,社会管理理念尚未形成,全社会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局限于科教文卫及人口等,对更加重要的社会组织、社会舆论等问题重视不够;政府的新的社会治理观念还未完全向“服务”理念转变,受“管理”体制影响下的公众缺乏参与的主体意识,加上普遍认知水平的局限,公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权利观念和组织化表达心愿的意识薄弱。

二、政府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对策

良好的社会管理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繁荣的程度,同时也是人类井然有序生活的重要根基。构建有效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机制就成为了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需要我们加大力度完善的方面。

1.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

理想的社会管理是由政府进行规范并协调公众参与的一种社会自我管理的模式。我国建国以来实行的社会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控制式”的管理为主,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实施管理的模式,而且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这就迫切需要公众合法的参与社会管理的机会和肯定公众参与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建立完善社会管理体制,需要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现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公众参与的合法性和维护公众参与的权益。在社会建设实践中,应做到真正尊重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同时也要切实保障公民的这些权利不受到侵害,为公众参与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社会管理的和谐发展。

一是从法律上明确公众的参与权,实现公众参与有章可循。要明确参与者调查研究和收集信息的权利、与主管部门沟通协商的权利、表达意见受到保护的权利,并明确其遵守国家法律的义务、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等。

二是加强行政程序立法。政府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主体,承担着主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对参与过程的组织、运行到作出决策、政策、决定进行法律规范,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显得尤为重要。公正、公开、参与、诚信的行政程序能够为行政机关合法合理地行使行政职权设置一个基本的规则,从而保证社会管理的有效实施。

2.培养公民社会,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合理公民社会有助于公众有序的参与社会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公民的主体意识与自觉意识出现巨大的变化和进步,社会组织在公共领域逐渐出现了发展的迹象,这为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国家要积极地对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发展进行鼓励和引导,规范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监督制度,保障社会组织进入和谐、有序的发展轨道,消除社会组织当前发展的困境,并将社会组织加入到社会管理的结构中。

3.平衡社会利益,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动力保障

实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有效互动的前提条件是公民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利益的平衡为公众有效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社会保障和基础。因此,如何有效平衡社会利益,协调利益的合理分配就成为了公众参与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动力因素。要逐步消除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切实尊重、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人权,确保劳动者的主体性地位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广泛宣传劳动光荣的理念,赋予劳动者崇高的社会地位,加强劳资关系的协调,充分保障和提高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4.加强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能力

公民的文化素养、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及政治成熟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管理的管理水平。应加强社会宣传、教育等活动,使公众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众的集体观念,把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促进社会管理的和谐发展。重塑政府社会管理的理念,就是要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和公民诉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措施来培养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让公众发挥主人翁精神。

一是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才能助于沟通,进而改善公众参与的消极态度,增强政府公信力。

二是把抽象的政策分解成具体的政策措施,让公众了解政策与自己的相关性,让大众有能力影响社会政策及社会管理。当他们的意见受到重视、建议被采纳、问题被解决或需求得到满足时,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会增加。

推进公众参与环境监测 篇8

1 公众参与的能量来源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是参与的主体, 公众参与是国家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有力体现。政府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群众服务的。包括环境保护领域在内的一切事务, 公民都有权力平等地、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司法等一切与其环境保护权益相关的活动中去。

我国自1978年末启动了政府治道变革的进程以来, 经过近30年的努力, 在政府职能市场化、政府行为的法治化、政府决策民主化、政府权力多中心化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1]。公众参与到政府的行政决策中是一个社会的进步体现,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保公众参与制度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对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在环保领域中的缺陷有了很好的完善, 从而有利于减少环境侵害、积极有效处理环境纠纷,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集公众之力量实现公民环境权利益的同时, 从根本改变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

2 公众参与的法之保障

新修订的《环保法》设立专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在政府决策机构中给予公众一定的席位, 给予公民环境权法律地位, 方便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从而充分保障了公民环境权利, 促使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协助政府收集环境保护等相关信息, 鼓励公众自行开展交流活动, 并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2.1 信息公开是一切公众参与的基础

公众参与的基本条件是有足够的公开的环境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群众思想素质的提高, 公众对于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鉴于此, 新环保法为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对于环境信息的要求也更加的透明化, 主要体现在两部分:一是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排污单位公开环境信息的职责。二是规定对于公众想得知而未公开的信息, 公众也可申请公开。新环保法明文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职责, 为公众参与环保管理奠下法律依据的基石。

2.2 公众参与是环境行政许可的前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在行政管理中给公众一席之位, 可以在项目准备期给公众充分的话语权, 从环境利害关系人的角度给政府及环境主管部门意见, 减少了环境纠纷, 有利于社会稳定, 避免了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投资浪费。

2.3 环保公益诉讼是公众维权的后盾

以前, 由于环保法律的不够健全, 环保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从未被受理, 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原告主体不适合而未予立案。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为全民所共有, 在许多情况下直接利害人很难被确定, 从而使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救济, 施害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为此, 新环保法放宽了起诉资格, 社会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 明确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向法院提起环保诉讼, 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目前国内符合条件的有300家左右社会组织可提环保公益诉讼。

2.4 全民参与是环保公众参与的新概念

新环保法对公众的环保义务作了较大的规定, 体现了全民参与环保的理念。一是原则性的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二是明确公民应采用低碳的生活方式, 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管理, 共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是公众参与环保的形式, 是环保公众参与的新概念。

3 公众参与的环保实践

当下, 环境保护活动所采取的听证会、访谈、热线电话、座谈会、公众信箱、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活动正逐步发展成熟。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提出关于环保的建议, 对环境违法进行舆论监督。甚至在一些影响较大的环保案例中, 公众参与还能促进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健全。总之, 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实践中都已起步, 而且发展迅速, 已为整个社会所接受, 为环境保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也存在不足和困难。

3.1 公众参与操作措施急需跟进细化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目前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参与调查、论证会、听证会, 以及查看建设单位项目公开的环境信息等。在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中, 需要不断跟进相应法律法规文件, 细化各项规章制度, 使得公众参与制度规范化、程序化,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常态化。

3.2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我们应建立自己的公益诉讼制度。一是推行举证责任倒置, “谁主张谁举证”, 这符合传统民事诉讼证明的基本原则。二是按照实际情况适当地延长诉讼时效, 因为有些污染物质的损害结果并不能立即发生, 它需要经过迁移、转化、代谢、富集等一系列环节后, 才能导致损害事实的发生, 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过程。同时, 随着科技知识的发展, 人们对污染物的检验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 适当地延长环境诉讼时效, 可以有效地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3.3 深化环境教育模式改革

目前, 很多学校的环境教育, 还以应试教育为主, 不太注重实践教育, 不太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2]。所以, 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 一定要让他们多多实践, 以切身感受促发环境保护的动力与创新, 这才是环境保护教育未来的希望。

摘要:本文通过简述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部分, 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对环境保护事业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 同时指出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尚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张璐.再论环境民主原则[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 :135-138.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 篇9

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有了广大民众的参与, 一方面可以监督有关环境法律的执行, 使得环境执法机构真正起到实际作用;另一方面广大民众的参与可以发现环境法的不足和不到位情况, 广大民众及时反映情况, 司法机构可以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样有利于环境法的修订和完善。而且,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就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努力来改变这种现状, 同时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环保意识不强

意识决定一切。要想使得全民参与到环境保护队伍中, 首先要在公众意识上做工作。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烈, 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峻, 而且自认为环境的破坏与自己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人们并不认为保护环境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而应该是国家承担的。与此同时, 一些政府高官在主观意识上认为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没有任何意义, 对改善环境没有任何的帮助, 反而是一种麻烦。

2.2 公民参与的环境立法不够完善

我国在与环境有关的法律中作了一些有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规定, 但是对于这些相关规定制定的不够完善、不够详尽, 执法人员在执行时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 法规过于模糊而且可操作性低。而且, 环境保护法中缺少保护广大民众相关权益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由此可见, 环境立法不是很全面, 无法让公众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2.3 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方式单一

我国的环境法律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重点集中在监督环保人员的行为和环保执法人员能否公正执法上, 这类法律规范缺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具体过程以及参与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也只是局限于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 广大民众并不会向相关部门提出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当他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周边环境造成了危害, 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时, 民众才会向相关部门反映, 让环境执法人员维护自己的权益。

3 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3.1 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为广大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去生活、去娱乐, 尽可能使得每一位公民都生活的开心、快乐。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保护环境就只是政府的任务, 这么做只不过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义务, 而作为民众的我们也要知道, 保护环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 也是国家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 我们应该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将保护环境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无时无刻要想着如何做、怎样做才能够保护环境, 因为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与政府、与国家一起将我国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3.2 深化环境保护组织的影响

为了能够使得全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去, 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 提高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激发民众保护环境的兴趣, 让民众切身体会到环境变好所带来的益处, 逐渐扩大环境保护队伍。除此之外,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带领民众开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公益活动, 让民众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并在民众之间形成讨论组, 在业余时间时进行相互的交流讨论, 并选出代表总结民众意见统一反馈给政府, 这样就达到了政府与全民总动员, 深化了环境保护组织的影响。

3.3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第二个好处是降低危害环境行为的发生概率;第三个好处是保护生态环境, 为我们能更好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打好基础。总而言之,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 环境保护问题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 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而为了使得全民共同参与, 就要加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让每一位公民在自己有限的生活圈内进行环境保护, 也是让每一位公民对自己负责, 对大家负责。其实, 如果每一位公民都能够参与进来,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保护环境, 那么环境问题就不再是多么难解决的问题, 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也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洪大用, 等著.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65-A7.

[2]刘鉴强.中国环境发展报告 (2013) [M].北京:社会科学迈献出版社, 2013, 1-3.

浅析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篇10

在近两年国内环境恶化、特别是全球气温普遍升高的形势下, 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解决环境问题, 走持续发展之路, 需要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 参与途径日渐完善, 有助于我国环保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 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涵义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阿诺德·考夫曼提出“参与式民主”概念后, 该词被广泛使用于基层民主领域, 如工作场所、社区管理的民主和校园学生运动等。上世纪九十年代, 公众参与的概念开始传入中国, 并逐步兴起。俞可平教授是较早就涉足公众参与研究的学者, 他认为, 公民参与又称公共参与、公众参与, 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民生活的一切活动。就其涵义, 大多数学者认为, 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里, 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与途径, 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 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1]

2 国内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立法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宪法虽然没有明确说明, 但据此可认为是我国实行环保民主和公民参与环境管理的宪法依据。

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章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中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了较详细的规定。2006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 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和公众参与法律制度构建的重要过程和文件。2014年11月28日《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的颁布, 填补了全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综合立法的空白, 将为国家层面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立法提供有益探索和经验, 开创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3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3.1 逐步完善环境权的立法

公民环境权是环保领域的基本人权, 是环境诉讼的根基, 应当于《宪法》中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修订宪法需要等待时机成熟。鉴于对确立环境权的迫切需要,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专章, 这样既满足了迫切需要, 又在运行中为修订宪法进行实践, 确保了法律的稳定性和普适性。《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分为总则、环境信息的公开与获取、公众参与的范围和途径、公众参与的保障和促进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六章四十三条。《条例》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权利;政府与公众参与相关的职责;环境公众参与的范围、内容、方式、渠道、途径和程序;公众环境责任和义务;明确违反公众参与规定的法律责任;加强环境教育与传播,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条例》的颁布是新常态下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 也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现实需要和具体实践。

3.2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环境保护、教育、文广新局、司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 推动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保护事务。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应当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重点排污单位负责人、被依法处罚的环境违法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 应当接受环境教育培训,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选聘具有行业、专业代表性以及热心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人员担任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 定期对社会监督员进行培训, 制定社会监督工作方案, 为社会监督员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3.3 政府、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

一是政府环保领域的信息公示。各级环保部门应当依法向民众公开环境保护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重点排污单位和违法企业名单、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结果等环境信息, 从而实现民众对环保执法的监督。政府发布环境信息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政府网站、公报、资料索取点、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报刊等途径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公开, 并提供信息检索、查阅和下载等服务。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 针对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定期或者根据情况及时发布政府环境信息。

二是企业环保领域的信息公示。由于企业排污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让企业进行环境信息公开是有必要的。企业发布环境信息的途径可以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建立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报纸和其他形式的媒体等。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公开单位名称、地址、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记录;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技术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等情况;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发生过污染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开展自行监测工作情况及监测结果;排污费 (税) 的缴纳、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情况;对职工进行的环境保护培训状况等。鼓励重点排污单位以外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成份、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超标排放情况, 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信息。

3.4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请提供法律援助和污染损害取证等方面协助的, 建议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

《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首次对公益诉讼进行了具体探索。如第二十九条提出, 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获取的赔偿、补偿资金, 应当用于环境治理、生态恢复和诉讼救济等。

3.5 发展民间环境保护团体

公众、政府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渠道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成立一个第三方的组织, 对协调沟通公众参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机关, 要对民间环保组织予以支持引导, 对各类环境保护组织进行培训, 多层次的搭建政府与公众座谈与对话的平台。其次, 进行环保工作不单需要政府的投入, 还需要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加入, 给环保事业带来勃勃生机。《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鼓励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依法监督信息公开情况, 收集整理已经公开的环境信息, 开展调查评估活动。

针对环保社会组织不发达现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或者其他方式, 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政策、法规、规划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咨询、培训服务、法律援助以及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等活动。

4 结语

公众关注环保, 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情况却并不可观。从我国实际出发, 完善环保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是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为公众提供全面参与渠道, 以促进环保工作的发展。

摘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是法律给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是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本文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涵义出发, 分析了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 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Z].

推进公众参与环境监测 篇11

摘 要:西方国家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证明,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目前中国不论是环保制度建立还是环境监督,政府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公众的参与存在着环保知识认知较差、参与程度较低且多位末端参与、参与制度不完善及环保民间组织发展面临困难等诸多问题。应通过加大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建设及支持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发展等手段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NGO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66-03

自19世纪以来,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它给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包括加快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而危害生物的健康,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等,并诱发越来越多的利益冲突与利益政治纠葛。目前中国正处在以重化工业快速发展为特征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能源消耗来实现,不少地方政府为了争先进位,纷纷将加速工业化作为工作重点,能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很可能呈密集增长的态势,环境保护形势将愈发严峻[1]。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始于1978年,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应制定环境保护法。三十多年来,中国政府对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如1984年将环保提到“基本国策”的地位,1994年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2003年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然而,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愈来愈严重,我们治理的速度似乎愈来愈赶不上破坏的速度,人们对此也越来越不满,涉及空气、水、土壤的全方位污染,令环境问题成为中国当前最为敏感的社会性问题,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2]。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公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调查》显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34个城市的近80%受访者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优于经济发展,接近一半的民众认为政府应将额外收入用于环境保护,这一数字超过了用于改善医疗条件、多盖廉租房和发展经济;67%的民众甚至愿意以捐款、纳税和提高水价的方式出资来改善所居住城市水的环境。

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西方国家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证明,公众、政府、企业应共同保护环境,尤其是离不开公众参与。而在中国不论是环保制度建立还是环境监督,政府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公众的参与程度太低。

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现状

1.公众环保意愿较高

环境保护是将环境作为保护对象,以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如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而采取的各种行为。近几年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公众环保意愿较高,其高环保意识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层面。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新浪环保联合发布的“2010中国公众环保指数”表明,73.2%的公众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会优先选择环境保护,而且86.8%的公众认为我国环保已经紧迫;《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调查报告》也表明,77.2%的民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优于经济发展,并且48.3%的民众认为政府应将额外收入用于环境保护,这一数字超过了用于改善医疗条件(28.0%),多盖廉租房(9.0%)和发展经济(4.9%)。但这两份报告也显示,人们的高环保意识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层面如将生活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而在办公场所和社会参与层面的环保意识相对较低。

2.公众参与渠道、方式多样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范围主要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预测和决策、参与开发利用的环境管理过程以及环境保护制度实施过程、组成环保团体、参与环境纠纷的调节、环保请求权及参与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和示范推广等[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除在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条文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条文中列举了“论证会、听证会”以及规定了抽象的“其他形式”方式。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较多,如2012年年初浙江省绍兴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公众参与的实施意见》,从信息公开、环保审批、信访处理、环境执法、案件审议、环境维权等10方面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开辟了多条渠道。

3.公众参与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单个法律规定中

我国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比较分散,仅仅体现单个法律规定中。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环境保护工作,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2002年《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1条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2006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将公众参与的规定进行了进一步细化。

4.环保民间组织发展迅速

环保民间组织,即环保NGO,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特定目的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它们作为政府、企业之外的新角色,广泛参与环保领域的社会活动。近年来,环保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它们在提升公众环境意识、促进公众环保参与、改善公众环保行为、开展环境维权与法律援助、参与环保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促进环保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2006年4月发布的《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从数量上看,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环保民间团体2768家,其中政府发起成立的1382家,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202家,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1116家,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大陆机构68家。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2008年10月发布的《2008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截至当时,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总量已达3500余家,至2012年则达到4000多家。

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1.公众环保知识认知较差

《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调查报告》关于环保知识认知方面调查的问题涉及对于节能发电方式的认知、对PM2.5和气候变暖及造成环境污染原因认知、对可再生能源的认知及日常行为对环境影响认知等等。调查表明,民众对环保基本知识的认知度不容乐观,较高认知度仅限于如可再生能源、节能发电方式等常识性部分。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今年雾霾天气席卷我国数十城市,但是民众对于PM2.5认知度不高,54.8%表示不清楚,不了解或者非常不了解。同时,仍有37.4%民众认为自身日常行为对环境不存在什么影响。

2.公众参与程度较低,且多位末端参与

公众参与程度较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新浪环保联合发布的2010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显示,在20项环保行为中,二分之一的环保行为采取率都在30%以下,尤其是社会参与方面,环保行动力明显弱化。从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来看公众参与程度也不容乐观:①从地域上看,中部地区选择从未参加过环保活动的比率最高(18.71%),其次是东部(15.91%)与西部(14.67%);从性别上看,男性中从未参加过环保的占52.01%,女性中也达到47.99%,而且女性在接受高价环保产品方面比率低于男性,但在参加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方面却高于男性;从年龄来看,45岁以上人群未参加过环保活动的比率最高,接近23%,18~30岁人群未参加过环保活动的比率最低,为14.55%;从学历来看,初中以下从未参加过环保活动的比率最高,达到了25.92%,其次为研究生以上学历(21.7%)。

公众参与多为末端参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形式可分为预案参与、过程参与和末端参与,末端参与是指公众在环境政策、规划制定和开发建设项目完成之后的参与[4]。大多数居民都是在受到影响后才通过电话、电子邮件、12369环境信访热线、新闻媒体、市长信箱等渠道投诉,或者采取联名书信的方式向环保部门以及上级政府投诉。

3.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在宪法层面上,环境权利缺失,宪法中未赋予公民环境权,各项单行法则无法据以制定有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规定。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只有《环境影响评价法》配套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了具体可行的公众参与制度。环境保护的其他单行法仅规定了单位和个人检举和控告相关污染的权利。该类规定只是一种事后救济,不是公众参与的首选。对于公众如何实施检举和控告的权利,缺乏相关法律规定。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公众参与程序,通常是首先由各级政府或其环保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对政府的某一环保决策宣传报道,使公众有所了解,然后让公众通过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进行参与,但最终在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审议中,公众的意见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公众意见处理被形式化。

4.环保民间组织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2010年12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设立了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并把“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改善环保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加强能力建设,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作为其主要任务。尽管如此,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政府和公众的认知程度、经费、参与政策制定和社会监督的能力和渠道、公众参与环保民间组织活动、以及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局限。

三、促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对策

1.加大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培养公众参与意识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中,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有针对性、有区别地开展工作。首先,加强对领导决策层的环保宣传,使领导干部切实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是显示政绩的唯一标准。其次,加强对企业干部的环保宣传教育,通过对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污染治理的企业受到行政处罚甚至法律制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报道,增强其环保意识和法规意识,提高企业治污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三,加强对社会大众的环保宣传教育,通过运用宣传、教育、法律、行政和舆论等手段,宣传环保意义,介绍环保知识,讲解环保法规,推广环保产品等,强化公众的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第四,加强对学生的环保宣传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和儿童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掌握环保知识,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5]。

2.加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加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建设,有利于激发公众参与热情。首先,要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政府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新闻媒体,及时公布城市环境质量、城市噪声、城乡饮用水水质等环境信息和污染事故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特别是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尽快告知公众污染源、污染将给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及应该如何防护,引导公众积极主动配合政府的应对措施,齐心协力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失[6]。其次,要加大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和保障制度。要从宪法层面增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权利,地方在制定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时也要以保障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权利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建设。通过立法明确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形式和程序,尤其是要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程序、方式及其效力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第三,要探索建立、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奖励机制,倡导公众及时通过“12345”热线电话和“12369”环境信访投诉热线监督、举报环境违法行为,鼓励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环保、绿色,激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3.支持环境保护民间组织发展,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近十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民间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联合各方力量,通过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为政府建言献策,通过咨询与监督引导企业走低碳环保之路,通过联合媒体、开展环保公益项目提升公众环保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形式,维护公众的利益。这些组织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推动国家环境法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①政府应大力支持、积极引导环保社会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各种环境保护社会团体的成立,对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经费困难问题的社会组织也要大力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各级政府要重视来自保护民间组织的声音,多层次地搭建政府与其座谈、对话的平台,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政策、规划与建设项目,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听取环保民间组织的意见,鼓励其积极参与环境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提供公众参与水平。发挥好环保社团和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对于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质量和效益,是政府环保机构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宋马林,王舒鸿.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3,(3):122-134.

[2]刘鉴强.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徐祥民,田其云.环境权环境法学的基础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卓光俊.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5]曾宪华.公众参与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EB/OL].http://wen

ku.baidu.com/view/667219836bec0975f465e242.html.

[6]温克刚.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R].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2006.

论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篇12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公众参与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同时, 社会公众对环境权益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环保活动在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 开展顺利, 公众力量逐渐成为环保工作深入开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环境影响评价一度被认为是20世纪最成功的“政策创新”, 其宗旨是使环境和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因素一样在不同层次的决策中得到充分考虑和重视。EIA制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除自然环境和技术系统外, 还包括社会范畴。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一样重大。

1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 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公众是环境的直接受众, 公众有知情权, 有权利知道目前环境的情况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并且有权利参与到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来。公众的参与, 可以确保环境评价影响工作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是环境评价质量的有效保障;其次, 社会发展, 全民文化素质都有所提高, 民众要求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诉求和声音, 换言之, 人们对环境权的要求日益强烈, 而公众参与无疑使公民享有环境权的重要的表现形式;最后, 全球都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而公众参与的目的就是使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 所以公众参与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个现实操作手段。

2 公众参与理论基础

环境问题中, 不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失灵, 连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会失灵, 这为发挥第三种力量的作用提供了机会, 公众参与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公众参与既可以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也有助于减少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造成的环境资源损失。

20世纪60年代, 环境权的概念诞生了, 环境权理论产生的背景就是对政府权力的不信任, 其目的之一就是以环境权来保障公民权, 限制国家权。该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萨克斯 (基于“环境公共财产论”与“环境公共委托论”而提出的。这两种理论将环境作为人类的共有财产, 并将公众和国家分别置于委托人和受托人的位置上。根据这两种理论, 公众将环境管理权委托给国家, 国家因为是受公众的委托而行使管理权的, 因而不能滥用权利, 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公众当然也有权进行监督。随着环境危机的加重和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加深,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环境权具有人权的一般属性,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人权。

3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环境治理的突出特点之一在于其利益冲突性, 而这当中各种利益的协调必须倚靠公众的参与。借助公众参与来推动环境治理是当前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都普遍认同, 并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公众参与对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推动作用已被多个国家和地区证明。随着居民的环境意识日趋强烈, 加之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越来越高, 公众积极参与城市的环境治理是时代的要求。在我国,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最常见的方式见于向环保部门的来信、来访和举报。就目前来看, 公众反映最多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也指示出了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点。尽管在我国城市公众参与的内容在不断充实和完善, 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3.1 由于我国的环境政策主要依靠政府管制, 公众参与的形式就限制在智能依赖政府的参与。

这种依赖型的参与难以保证公众的参与长期性和稳定性, 并且参与的效果并不取决于公众的持续程度而是受到行政部门的制约。此外, 公众过分地依赖政府的行政导向, 在不触发自己根本利益的情况下, 很难将其立场充分表达出来。如此, 公众参与的监督功能始终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

3.2 公众参与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对环境污染情况的末端参与。

检举的实现条件是既发生, 即在生态环境已被破坏, 污染现象已经呈现严重事态时, 公众针对危害到自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举报和控告。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特点, 一旦造成破坏, 便很难回复到原来的样子。公众的末端参与并不能及时制止环境危害的发生, 无法实现公众参与的根本目的。

此外, 从公众参与的主体也是公众参与的基础来看, 城市公众的环境素养仍有待提高;公众参与多是社会组织形式, 其影响程度也十分有限。

4 城市生态环境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技能提高环境保护的效能, 也是顺应环境治理职能力量的转变潮流。然而, 现实中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的管理监督情况却不十分显著, 公众并没有积极投入到城市生态的治理中。

4.1 公众参与成本较高

公众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判断只能依靠直观的感觉, 无法或很难得到对于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指标。环保部门是城市环境污染信息的主要提供者, 但其公布的数据资料往往基于自身利益, 资料的权威性、全面性和真实性时常受到人们的质疑。而公众为了得到真实可靠的污染数据, 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 这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是不现实的。另外, 从法律层面来看,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虽明确了环保部门对城市环境状况进行公报的义务, 却没有直接赋予公众环境的知情权。公众要真正参与投入到环境的保护管理中, 不仅花费大量成本, 并且难以预料到参与的结果, 机会成本也随之变大。

4.2 公众参与的预期效用及其实现概率较低

现实情况是,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时, 已是环境危害的末端。此时, 公众对于环境的预期效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质量的改善情况。通过一定的公众参与程序, 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通常是确定的, 或者说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而城市生态环境的价值却有着较强的不确定性。公众参与对于环境的改善预期效用与真正意义上的环境质量改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公众参与对环境质量的改善实现概率在一个较低的程度上。

4.3 公众参与的心理收益较低

近些年来,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都在逐步加大, 公众参与环保工作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公众自身环境素质的增强, 对环境保护参与的热情也越强烈, 参与环境活动的心理预收益也越高;心理收益得到实现就能激发公众更高的参与热情。反之, 公众的心理收益没有达到预期, 就会对其参与积极性造成打击, 环境治理效果的缓慢性使得公众参与的心理收益不高。

5 结束语

公众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利益的相关者, 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发挥公众管理的优越性, 是当前环境管理的重要力量之一。当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鼓励其参与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当中是目前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高考考试说明下一篇:激素依赖性肾病综合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