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2024-07-06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共12篇)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1

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 长期以来, 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 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 研究教法多, 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 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一般都要经过主动探究, 小组合作, 主动建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让感到数学好学, 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 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 达到新课程要求标准。具体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 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引导学生预习, 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非常重要。但是, 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 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 预习仅是流于形式, 草草看一遍, 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新知识的接受, 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 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 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 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加强互助学习, 共同提高

同学的含义就是共同学习, 学生中有优等生有差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外, 更应该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个教育资源, 进行好生差生配对, 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 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关注了差生的发展, 构建了团结, 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 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间不足的缺陷。

三、课内重视听讲,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的学习必须狠抓课堂, 而一部分初中生不注重课堂学习。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 顾此失彼、精力分散, 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 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 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四、指导学生思考

学会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 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 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在思维方法指导时, 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 随听随思;深思, 即追根溯源地思考, 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 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五、适当多做题,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勤学苦练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要想学好数学, 多做题目是难免的, 但不是烂做搞题海战术, 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 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 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 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

六、指导学生记忆

有些学生容易遗忘, 特别是数学公式的遗忘最多。教学生如何克服遗忘, 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 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新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 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 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 这就不能适应初中学生的新要求。因此, 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 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2

王佳

让学生乐意去学习,并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而又感兴趣的事来做,这并不是喊在口头上的口号,而是现代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最新要求。也是众多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变过去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今天的“学海无涯乐行舟”。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份快乐,关键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意识到位,激发全体学生兴趣

我国早已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全面发展,并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而培养学生兴趣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我们要改变过去的“我教你学”的状态,让学生乐于学,学的乐。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不仅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而且要时刻思考:如何将所传授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如何对题目进行巧妙的启发与分析,如何让学生进行大胆的讨论与尝试,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有了这些意识,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他们就会很快地参与进来。然后老师给予赞许的目光和热情的鼓励,学生就会受到感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其理”。但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及时帮助学困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有

了对学习数学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知识,娴熟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用爱心、细心、诚心让学生树立信心,真正赢得学生信任。老师一次交心的谈话 ,一句中肯的评语,一回无意的表扬、鼓励,甚至一次善意的“欺骗”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老师眼中就是最棒的,这种成功的心理暗示会一直激励他们前进!

二、设计新奇的导语,引起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每堂课的开始就应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例如:在七年级《平方差》这一节,可这样设计:同学们,你能在半分钟内口算出下列两个代数式的值吗?① 48×52,②103×97同学们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两个式子,想口算出结果,也有的同学在努力寻找其中的规律。但半分钟过去,没有同学口算出来。这时老师说:“我可以在半分钟内口算出来,这两个代数式的值:第一个是2496,第二个是9991。我是如何算出来的?是不是老师聪明些吗?这时同学们争着回答:“不是,你肯定用了什么方法!”老师接着说:“对,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里有什么方法?”这时的学生就产生了渴望掌握这种方法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了自觉主动的学习要求和兴趣。

三、设计精心的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数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数学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 ,走进了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让学生参与,增加学生兴趣

我们要改掉过去的“我讲你听”的上课模式,这样的模式易让学生厌烦,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讲学生听”。在做一些习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仍有学生弄不明白,可请一些已经弄明白的学生上台为大家讲解,这在学生心理觉得:自己讲给自己听,要特别认真讲,也要特别认真听。这跟老师讲的意义不一样,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品尝了参与的快乐,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提高了。总之,教师若能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如:设计一些新奇有趣的问题,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

谈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3

一、指导学生学会看教材

目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看数学教材,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粗略懂得教材的內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把理解不清的地方作…标记,从而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以便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带着问题去听,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然后细细地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及其因果关系,再次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旧知识,可进行再复习,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在预习中要强调以下几点:

1、概念要精读,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阅读概念时一定要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把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弄明白,精读的“精”字,可以从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阅读的时候要精细,要非常认真仔细;二是总结的时候要精炼,不能啰嗦,力求把内容吃透,看书过程中应不断向自己发问,多想想为什么,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

2、要点应巧读:所谓巧读,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学会点、划、批、问,把关键的地方都“点”出来,把重点、公式和结论都“划”出来,把自己的理解、质疑和心得等用三言两语“批”出来,把没弄懂的地方都用问号“问”出来,第二,跳过障碍,先看下去,对一时看不懂的地方,不妨先跳过去,或许看完后面的叙述,前面不懂的也就懂了,第三,不同的书比较着看,某一处不太明白,不妨看看别的参考书是怎么说的,各种书的叙述语言有深有浅,叙述角度有正有反,有时这么对比着一看,往往也就明白了七八分。

二、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认真听讲是学习知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我们中有一部分同学,总认为自己看懂了,或者觉得这些知识很简单,不用再认真听讲了,殊不知这就大错特错了,学生自己学习与老师的授课是站在不同的高度,老师授课时,是站在另外一个高度,着重同绕重点内容来讲课,会举一反三,穿插其他相关知识、解题技巧等很多内容,与我们单独看书或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此时不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损失是惨重的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听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教师对例题的分析、点拨、不同解法的对比、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注意听教师对重点、难点剖析,这样,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究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探究,为此教师应着力于做好以下工作:

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人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会思考。

2、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

3、从挖掘“问题链”来展开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

四、培养学生归纳、思维、推理的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我们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增强直觉思维的深刻性是我们应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在讲解问题的时候,老师若直接进行问题的解答,效果就不好,若发动学生作为问题解决的直接参与者,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使得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在平时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利于直接发动自己的大脑,开发自己的智力,进行思维训练。

2、注意精讲例题,以少胜多,扩大学生思维多向性,学生掌握知识越多,联想类比想象领域越宽广,新思想、新方法产生的机会就越多,进行例题分析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命题潜在的知识因素和技能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开发思维活动,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既能充分掌握本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又能掌握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五、指导学生学会复习巩固,提高对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同、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尽量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谈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4

一、预习方法指导

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的准备工作, 也是学好新课的重要环节.而学生一般不懂得正确的预习方法, 不知从何着手, 怎样预习, 只是认为看看书, 做做习题就完事了.在教学中, 要纠正学生对预习的这种曲解, 为了防止学生走入这个误区.教师要指导学生:1.看书理解, 展开联想, 联想新旧知识的关系, 对于难理解的作出记号, 带着疑问听课;2.做练习初步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3.参考教师的预习提纲进行预习.例如, 在预习“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一节时, 教师可以列出以下提纲, 让学生有目的地预习:①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 你能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吗?怎样用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②联想分数的通分和约分, 由课本例2你能想出如何对分式进行通分和约分吗?③尝试做课本第10页的练习.④做提高练习:

9a2+6ab+b2

/ (3a+b) .预习提纲一般设置三至四个问题, 太多反而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而在预习提纲中插一两道提高练习题, 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他们展开讨论、探索.这样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由学生的心理特点可知, 初中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 注意力容易分散, 他们不可能每一节课都由始至终专心地听.因此,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听课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1.听知识的形成过程;2.听重点、难点分析;3.听思路和方法;4.听课前导入和课后小结;5.听辨析容易出现的错误.而教师特别要注意讲课的艺术性, 掌握最佳讲授时间, 利用具体生动的语言, 使学生听之有趣, 听之有效.

三、记笔记的方法指导

初中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 他们一般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就抄什么, 全记下, 但收效不大;二是什么也不记, 以听代记, 这样有些关键的东西隔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了, 增加复习巩固的难度.因此, 教师要正确地指导学生记笔记:1.记要点、记疑点;2.记思路、记方法;3.记典型例题的解法;4.记知识之间的联系;5.记小节.笔记要简洁, 要服从教科书, 服从听课, 还要定期整理笔记, 在笔记指导下进行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提问题的方法指导

提问, 一般学生认为是教师提问, 学生答, 极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没问题提的学生是学不好的, 这样教师就要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向教师提问, 然后教师作答, 学生直接领会,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 教师不妨在黑板上写出这样三条式子:①2+a>2, ②2+a=2, ③2+a<2.由于受小学算式的影响学生总认为①是对的, ③是错的, 至于②则可能认为对的或错的都有, 如果教师指出①②③都对.学生很容易就问:为什么呢?明明都加多了一个数又怎会等于和小于本身呢?教师从a为正数、零、负数这三方面分析回答, 学生自然就理解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提问题:1.不理解、不明白的可以问;2.有疑问的可以问;3.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可以问;4.与本节课有关的可以问.通过提问领会知识的实质, 通过提问开阔视野, 巩固知识.

五、练习、作业方法的指导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教师应让学生多做练习、作业, 让学生真正理解、巩固、深化知识.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1.练习、作业前要复习和回顾有关知识, 有关解题思路和方法;2.对问题作出解答以后要学会反思, 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3.解题时必须注意三性, 即是解题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简洁性;4.认真阅读教师对作业的批改, 专心听教师讲评, 找出解题中容易产生错误的原因.逐步养成独立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规范的表述.

六、复习总结方法的指导

教师应加强复习与总结方法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做到看、找、列、编.看:看书、看笔记、看解法、看练习、看作业出现错误的地方, 通过看熟悉课文, 理解要点, 掌握方法, 纠正错误;找:找出重点、难点、疑点及时消化, 不要让疑难积累;列:列出知识点, 列出知识结构图、列出不同的思路和解法;编:编写有关学习小节, 动手写学习经验和一些简单的小论文, 互相交流.这样, 学生不但巩固掌握某一单元的知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类比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知识.

初中数学教法学法培训心得 篇5

很荣幸得到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几天在小渡船中学的学习,是我受益良多。

教育的改革标志着高效课堂的到来,随着市教育局的大力推行,各地中小学都开始推进高效课堂的建设,而且效果显著。作为恩施市高效课堂的开拓者小渡船中学,全校上下一片高效课堂模式。

什么是高校课堂?高校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获。

怎么进行高效课堂呢?小渡船中学为我们作了示范,小渡船中学运用“三段六步”模式进行高效课堂。什么叫“三段”呢?所谓“三段”即学、教、练,拜托了传统模式教、学、练模式,先学后教,自主学习,以学定教;所谓“六步”,即精短导入,展示目标,自学交流,教学引导,整理反思,当堂训练。导入一定要精短,三言两语,把学生的激情激发出来,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或者能承上启下,对后面的新知识有运用,时间不超过3分钟;展示目标,要求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随时查看,目标要紧扣课表,重难点要标出来,学生一定要清楚本节课要学什么,什么是难点,什么是重点。至于情感目标不展示,教师自己要了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自学交流是高效课堂的重点,自学要配合学法指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学案。学生先独立学习,解决能解决的问题,老师了解学情,也可以预设学情。自学指导要具体、有层次。有操作性,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自学指导要展示在屏幕上,时间为8至12分钟,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一要独立安静,阅读课本;二要用好双色笔,把书中的难点,重点内容做好记号,三要老师适当的指导,了解发现自己学习过程问题。教学引领,首先是教什么、不教什么的问题,老师教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教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教学生解决不了的;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教了也不会的不教,学生一看就会的不教。其次要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上升。差生优教,优先学生教,学生教的不够好的,教师教,学生会的不教,重复的不教。归纳总结,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要回扣目标。当堂训练,要回扣目标,书本练习为主,不超过5题,以选择填空为主,一道综合题目。

在小渡船中学学习的几天,高效课堂模式已经贯彻这所中学,我们不仅要学习这所中学的教育模式,同时也要学习这所中学的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在这几天中,每天早上数学办公室都有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忙碌的身影,全部在工作,批改前一天的作业,写教案。随手翻阅教师的练习册和课本,上面满满的笔记,学生的上面的也是批改记号。在这所中学中,所有老师都坚持“四清”,即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通过“四清”不停的巩固教学。

谈初中学生数学学法指导 篇6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35-01

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法,更大程度决定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成功=刻苦努力+方法正确+少说废话。由此看出学生自身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实质上是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法国的物理学家朗之万在总结读书的经验与教训时深有体会地说:“方法得当与否往往会主宰整个读书过程,它能将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将你拉入失败的深谷。”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将会使你终身受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从自身的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

1 “读法”指导

当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普遍没有好的读书习惯,根本不想去读,课上仅限于老师的讲解,然后机械的记住相关的定义、定理等知识点,然后依葫芦画瓢,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本身没有透彻的认识,对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

(1)课前预习勾画出重点、难点知识。课前预习,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领悟本节涉及的新知识,在思考中学生自己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仔细聆听教师的讲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课后重新温习课本。学生在课后再次研读课本,回想疑难地方,老师释疑的方法、措施,在相应的地方注上老师总结的方法规律,以便日后查看。(3)做作业前读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多数学生做题很不规范,因此,要求学生做作业之前一定先看教材中例题的书写格式、注意事项。因为任何一道习题都来源于课本中例题的拓展和延伸。这样既能夯实基础,又能打好丰实的功底。

2 “听法”指导

初中学生尤其初一学生对于新增的科目、容量大的课堂感到很不适应,因而如何提高学生课上的有意注意的“听法”就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在授课时要运用较强的基本功,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的眼球,促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状态,提高45分钟的学习质量。其次要培养学生“会听”,注意聆听教师对本节重点讲述的定义、定理的推论证明、推导;聆听老师对例题、习题难点突破的方法、规律性的总结,对常见易错易混习题的强调及诠释,从而领悟知识的生成过程。

3 “思法”指导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做到活学活用;老是过死的思维定势,在教改的今天,将寸步难行。在进行“思法”指导时,要注重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只要思考就会有收获。(2)尝试探索性教学,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层层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学生自己深思熟虑想出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不但有成就感,而且效果好,印象深,并能触类旁通。(3)培养学生对问题深层次思考的方法,使学生思在难点处、思在问题的“画龙点睛”之“点”上,从而拥有融会贯通之“笔”。

4 “写法”指导

学生在初学几何时,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格式错误、条理混乱,逻辑性不强等问题,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时对写法指导不到位。因此指导写法时应做到:(1)要教会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对数学符号语言的运用是解好题的首要条件。(2)要学会书写表达,教师反复讲述、板演典型例题,然后让学生尝试先模仿书写、再初步试练,到最后学生用数学语言书写出正确的解题格式。(3)建议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记录每次出错的习题,时常温习一下,对学习效果能不时的进行巩固。(4)对于用文字叙述的几何证明题,首先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利用数形结合书写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书写格式的训练、逻辑性思维都得到了锻炼。

5 “记法”指导

初中学生逻辑思维正在逐步形成,但仍是机械记忆大于理解记忆,机械记忆又“短时”的弊端,而现在的数学题目灵活性较强,重在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生一时很难适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以下记法指导非常必要:(1)理解记忆法。只有理解内在道理,才能以不变的定理、定义应对万变的题目。(2)形象记忆法。教学实践中证明形象直观内容的容易记忆。(3)类比记忆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把相关内容放在一起,由易到难来记忆,如讲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我把它分成y =ax2、y=ax2+k、y=a(x-h)2、y=a(x-h)2+k,让学生分别记忆各自的相同点,不同点,从而达到了更深刻的记忆。(4)“口诀”记忆法,将数学知识用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如记忆二次函数表达式中a、b符号的关系,把它记成“左同右异”的“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再如二次函数y=a(x-h)2+k图象的平移,关于h、k的变化,记忆为“上加下减,左加右减”,这样学生不仅有好的记忆效果,而且学会了记忆方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6 “问法”指导

加強学生提问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有疑就问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事实上有的学生不思而问,这样不仅形成惰性心理,而且对能力的提高无点面之功。因此,要鼓励学生解题过程中在思考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初步思路,但是悬而不能解,这时就要鼓励学生要适时而问,教师要带领学生捅破这层阻碍思维的窗户纸。因此,7要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的良好习惯。通过“问”把没有弄懂、没学明白的数学知识,在短时间内掌握,这样提高了学习效率,又达到掌握知识的目标。

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只钻研教材,研读教法是不够的,更应该在如何让学生喜爱“枯燥”的数学,提高他们数学思维的能力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自己能发现问题,自己能探索解决问题。在教改的今天,我们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与我们的教学改革应步调一致,我们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尝试、探索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我要学”到“我会学”的转变,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浅议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7

一、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学会学习, 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要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要有学法指导意识, 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学法因素, 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 找出规律, 循序渐进地掌握、运用学习方法。

二、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教无定法, 学无定法, 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科目, 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即使是同一科目学习方法也是多样的。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必须使学习方法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情境相适应, 能为学生所掌握,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 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学法指导, 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识水平,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 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 要指导学生不断改进和矫正自己的学习方法, 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尤其要特别关注后进生, 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 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所以, 教法必须与学法紧密结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法选择教法、改革教法, 注重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研究教法, 学生怎样学, 教师就怎样教, 以学法定教法。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实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 而且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四、学法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状态如何, 常比智力高低更能预测他们的发展,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是一切学习活动和智力活动的激发剂, 是促进学生有效掌握学法的重要保障。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也指出, “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 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 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 并提出“动机原则”“强化原则”等教学原则来保证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充分调动和发挥。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 还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从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五、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中读、说、思、记、写的方法

1.教导“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 指导学生学会读的方法, 使学生从读会到会读。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数学语言,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读数学的方法。首先, 粗读。粗读即先浏览整篇的主要内容, 然后边读边圈点勾画, 粗略读懂教材内容, 弄清重难点, 将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其次, 细读。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读教材内容, 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最后, 研读。研读即持发展的观点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 归纳要点, 以形成知识网络, 完善知识结构。

2.指导“听”。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听课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专心听讲、学会听讲。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听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 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 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对概念体系的串联, 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 对疑难问题的解释等, 从而使学生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提高学习效率。

3.引导“思”。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活动。教师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教师首先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使学生学会思考。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 使学生学会转化。最后, 通过回顾解题分歧过程来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分析错因, 便学生学会反思。

4.指导“记”。教师要注重改进教学方法, 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 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 教师将知识编成顺口溜, 使学生学会联想记忆法;通过绘制直观图, 使学生学会数形结合记忆法;通过归纳概括所学知识, 使学生学会按知识结构来系统记忆。此外,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各种记忆方法的价值、效果、适用范围, 以使他们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记忆方法。

5.指导“写”。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怎样写, 从而使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为此, 教师应切实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首先,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教学语言的解释, 又要注重必要的句法分析, 这是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其次, 教师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 使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说法要规范, 以利于思考和表达的规范、书写、作图也要规范。

参考文献

[1]吴效针主编.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3.

略论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8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以来, 数学教学改

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 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 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 往往较少问津。当前, 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 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 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 寓学法于教法之中, 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 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学法指导的目的, 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 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 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

1. 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2. 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

(1) 指导学生形成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 (2) 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 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 (3) 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4) 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 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5) 指导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温习教材的方法。

3. 学习能力的指导。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4. 应考方法的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信心, 克服怯场心理, 端正考试观。要把题目先看一遍, 然后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要审清题意, 明确要求, 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

5. 良好学习心理的指导。

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 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 独立思考, 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 克眼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 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就目前数学教学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 我以为有以下几条原则:

1. 系统化原则。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 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门。在教和学中, 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 加强各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内部和相互之间, 以及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之间的逻辑联系, 注意从宏观到微观提示其变化的内在本质。

2. 针对性原则。

新课程下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究 篇9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会预习就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做好课前预习, 带着问题或兴趣进课堂, 那么就会产生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和思维习惯, 有利于集中精力应付新课的重点和弄不懂的难点.

首先, 读.拿过教材后, 先将预习内容浏览一遍, 了解本节要学习什么内容, 确定出预习的重点, 然后根据重点内容再进行精读.在预习过程中, 对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的理解是最重要的, 它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预习这部分内容时, 重点不是放在对它们的记忆上, 而是放在对它们的理解和推导上.不仅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它们的内涵, 也会进一步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来表达它们的实质, 更要结合已有的知识对它们进行证明, 并达到会对公式进行适当的变形, 也会判断定理的逆命题是否成立的目的.

其次, 思.在预习过程中, 同学往往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 可以在书上记录一些自己的看法及不明白的问题, 以便上课时, 通过老师的讲解、同伴们的合作, 充分探究知识的内涵, 从而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形成符合自己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例如, 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时, 对于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背得烂熟, 等应用时却见到同位角就相等, 就因为没好好思考, 这使学生课前预习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

最后, 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在预习过程中, 要求在预习完知识点后, 再预习例题, 并将课本中配套的简单练习做一下.课本例题的选取是极有代表性的题目, 它的难度通常不太大, 多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简单应用, 在理解概念、定义、定理及公式的基础上, 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决.为了巩固预习效果, 需要做适量的练习, 教材中简单的、与例题相似的题目是我们自学时最好的练习.

二、指导学生听课方法

首先, 要重视听法指导, 使学生学会听.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听教学重点和自己理解上的难点, 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具、学生身边的事例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 多角度地思考理解重点难点内容, 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与交流活动, 并根据课堂上师生的小结记好笔记.

其次, 积极展开思维.课堂上, 学生要紧跟老师的思路, 积极展开思维预测的步骤, 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教师的指导要准确、及时, 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法, 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 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 发展自己的能力.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 应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 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 一时难以解出, 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 尽量自己解决.

最后, 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 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 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听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要杜绝“注入式”、“满堂灌”, 一定要掌握最佳讲授时间, 使学生听之有效.这样, 让学生抓住重、难点, 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 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 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 要想学好, 多做题是难免的, 这样能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 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 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 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 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

首先,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题指导.特别对数学文字题应注重读题, 必要时做到“三读”:第一遍通读;第二遍复读, 同时勾划出重点词和数量;第三遍重点读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最后再动手解题.

其次, 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重题目所体现出的思维方法, 以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式.数学是思维的世界, 有着众多思维的技巧, 所以每道题在命题、解题过程中, 都会反映出一定的思维方法, 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注重这些思维方法, 时间长了头脑中便形成了对每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 即正确的思维定式, 这时再解这一类的题目时就易如反掌了, 同时, 掌握了更多的思维方法, 也为做综合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最后, 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题意, 除此, 我们要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基本方法是解题的工具.所以, 在学习了一定的内容之后, 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法和要点.

例如,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有: (1) 直接开平方法, (2) 配方法; (3) 公式法; (4) 因式分解法.

以上的方法除了能解一般的方程外, 也可以作为一些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和高次方程的解题工具. (解法略)

当然, 对于一些易错题, 可备有错题集, 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 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 以便及时更正.

浅析初中数学基础学生学法指导 篇10

一、教导“读”

粗读。粗略懂得教材内容, 弄清重难点, 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 (以便求教老师、同学) 。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 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 并归纳要点, 把书本读“薄”, 以形成知识网络, 完善知识结构。这样, 当学生掌握了读法“三部曲”, 形成稳固习惯, 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二、开导“听”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讲是信息的输出, 学生的听是信息的接收, 只有调谐学生的“频道”, 使接收与输出同频, 才能获得最佳收效。

三、引导“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 需要教师科学地指路引导。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思法的引导, 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四点: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 使学生学会联想。2.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 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 使学生学会转化。3.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 引导学生追根究源去思索, 使学生学会深思。4.从回顾解题分歧过程来开展评价, 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 使学生学会反思。此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 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 思在问题的疑难处, 思在矛盾的解决上, 思在真理的探求中”。这样, 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达到思悟思, 融会贯通。

四、传导“记”

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 是与其有无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相关, 而学生对良好记忆方法的领悟, 尚需教师的传授指导。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记法的传导, 教师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 摒弃“满堂灌”, 以避免学生死呆背。其次要善于结合教学之际, 来传授记忆方法。如通过对知识编成顺口溜, 使学生学会去联想记忆;通过绘制直观图, 使学生在以形助数中, 学会数形结合记忆;通过对发掘知识的本质属性, 使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 学会凭特征记忆;通过归纳概括所学知识, 使学生学会按知识结构来系统记忆;通过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学会循线索记忆。此外, 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确各种记忆的价值、效果、适用范围, 以使他们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五、指导“写”

作业书写最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 必须充分重视。深究学生书写条理混乱的原因可知, 教师教学起始时不重视写法指导是一主要导致因素。因此, 精心指导学生怎样写, 才有助于其驾驭知识, 正确解决问题。为此, 应切实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教学中, 既要注重对教学语言的解释, 又要注重必要的句法分析, 这是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由于数学语言不像日常用语那样能在生活中得到直接印证, 换句话说, 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教学研究环境, 一般难以使用其语言, 因此, 其特定的语义、句法规则, 使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为此, 其一, 必须明确数学语言的语义, 使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如通过比较、区分和弄清一些易混淆的词语, 如“大于”与“小于”, “都不”与“不都”, “有一个”与“至少”等等;其二, 要明确符号的指代, 提示符号的特征。如对符号, 不仅要指明所代表的对象, 指明的几何意义, 提示它的非负性, 还应与其它相关的表示方法相联系, 加深学生的认识。其三, 加强句法分析, 由于数学语言有一定的逻辑结构, 其概念符号需要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了解这些句法规则是学生会用数学语言的必要条件, 因此, 在教学中要进行必要的“咬文嚼字”和对比分析, 如“两数的和的平方”与“两数的平方的和”等, 要作仔细地分辨, 帮助学生体会、区分、理解, 进而会灵活运用, 对一些长句。还要作必要的分解。要注意语言规范, 这是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保证。其一, 说法要规范。以利思考和表达的规范, 如“在直线上顺次截取”, 不能说成“在直线上截取”;其二, 书写、作图要规范, 如 (x+5) 千克, 不能写成x+5千克。画图也要规范, 直线要直, 垂线要垂, 锐角要锐, 不能乱来。加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互译和转换, 这是促进学生理解数学语言, 学会灵活运用的有效手段, 为此, 首先在概念和定理教学中应多采取转换成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练习。其次, 应采用多种形式的互译训练促进三种形态语言的灵活转换能力。如:读图填空训练、读句画图训练等;再其次, 要逐步强化语言的训练。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 克服学生在“读、听、思、记、写”等方面的缺陷, 创设正迁移条件, 矫正学生学习障碍;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提高师生互动的正面效益,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益。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逐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学生平时及升学考试中均正常发挥, 取得较好的成绩。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对学生充分了解, 对症下药, 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自主,读,听,思,记,写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略论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11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2.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①指导学生形成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②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③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④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⑤指导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温习教材的方法。

3.学习能力的指导。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4.应考方法的指导。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要把题目先看一遍,然后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

5.良好学习心理的指导。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眼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就目前数学教学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我以为有以下几条原则:

1.系统化原则。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门。在教和学中,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内部和相互之间,以及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从宏观到微观提示其变化的内在本质。

2.针对性原则。就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的原则。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其次,要针对学生的类型差异进行指导。学生的类型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工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要点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初中数学学习现状及学法指导探析 篇12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 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当前初中生, 特别是初一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读、听、思、记、写”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严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主要表现在:

1. 阅读能力差.

往往沿用小学学法, 死记硬背, 囫囵吞枣, 像浮萍溅水, 一摇即落.根本谈不上领会理解, 当然更谈不上应变和应用了.这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 听课方法差.

抓不住要点, 听不入门, 顾此失彼, 精力分散, 越听越玄, 如听天书.如此恶性循环, 厌学情绪自然而生, 听课效率更为低下.

3. 思维品质差.

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式, 不善于分析、转化和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以致思路狭窄、呆滞, 不利于后继学习.

4. 识记方式单调.

机械识记成分多, 理解记忆成分少.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 往往满足于记住结论, 而不去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 不去弄清结论的来龙去脉, 更不会数形结合, 纵横联系, 致使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5. 表达能力差.

格式混乱, 表达不清.尤其是几何解证, 对三种语言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 不能融会贯通、相互转换, 作图失准, 条理不清, 缺乏数学应有的严谨, 逻辑性、条理性.

针对学生存在的上述缺陷, 教师应继续保持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转化少数数学差生, 对智力数学差生的转化对策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诱发并强化学习动机;进行强化记忆训练, 筛选适合自己性格和个性的学习方法;反复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 让其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 培养思维品质.

二、初中生数学学法指导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导“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在教学中居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 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 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 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 这是读法的核心,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读书:

(1) 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 述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边读边勾、边画、边圈, 粗略懂得教材内容, 弄清重难点, 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

(2) 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 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3) 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 并归纳要点, 把书本读“薄”, 以形成知识网络, 完善知识结构.这样, 当学生掌握了读法“三部曲”, 形成稳固习惯, 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2. 开导“听”

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听法的开导, 教师首先应从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注意力, 使其激活原有认知结构, 打开“听门”, 专心听讲.这样, 才能把接收的“频道”调谐到教师输出的“频道”, 达到同频共振, 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其次, 要开导学生注意去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的小结.这样, 让学生会抓住要点, 沿着知识的“生长线”来听课, 就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3. 引导“思”

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思法的引导, 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四点: (1) 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 使学生学会联想. (2) 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 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 使学生学会转化. (3) 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 引导学生追根究源去思索, 使学生学会深思. (4) 从回顾解题分歧过程来开展评价, 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 使学生学会反思.此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 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 思在问题的疑难处, 思在矛盾的解决上, 思在真理的探求中”.这样, 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达到会思悟思, 融会贯通.

4. 传导“记”

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 是与其有无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正相关, 而学生对良好记忆方法的领悟, 尚需教师的传授指导.

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记法的传导, 教师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 摒弃“满堂灌”, 以避免学生死背.其次要善于结合教学之际, 来传授记忆方法.

5. 指导“写”

深究学生书写条理混乱的原因可知, 教师教学起始时不重视写法指导是一个主要导致因素.因此, 精心指导学生怎样写, 才有助于其驾驭知识, 正确解决问题.为此, 应切实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

(1) 在教学中, 既要注重对教学语言的解释, 又要注重必要的句法分析, 这是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因此, 其特定的语义、句法规则, 使学生理解起来困难. (2) 要注意语言规范, 这是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保证.其一, 说法要规范, 以利思考和表达的规范.直线要直, 垂线要垂, 锐角要锐, 不能乱来. (3) 加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互译和转换, 这是促进学生理解数学语言, 学会灵活运用的有效手段.为此, 首先在概念和定理教学中应多采取转换成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练习.其次, 应采用多种形式的互译训练促进三种形态语言的灵活转换能力.

上一篇:基层官僚下一篇:劳动力多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