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指导

2024-07-02

初中数学学习指导(精选12篇)

初中数学学习指导 篇1

古人云:“学贵有方”、“善学者, 师逸而功倍, 不善学者, 师勤而功半”。可见, 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整个教学工作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 更重要的是还要研究“学法”, 对学法进行指导。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法”, 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创新能力得以形成。

一、学法指导要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密切结合

布卢姆认为, 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课题的准备机制, 比教师的讲授更重要。他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前自学和准备, 这一思想是学法指导的目标——教会学生自学, 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 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绝大多数未养成预习的习惯, 不善于预习, 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流于形式, 草草看一遍, 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 掌握本节知识概貌。二是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 体会、思考, 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 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 预习前教师可先布置预习提纲, 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学法指导要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有机结合

听课方法的指导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 听。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 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听这节课的学习要求;二是听知识引入及形成过程;三是听懂重点、难点剖析 (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 ;四是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方法的体现;五是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课堂上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阅读、讨论、练习, 教师辅导答疑。这样, 传授的知识易被学生接受、掌握和应用, 教学任务和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二) 思。“思”是指学生思维, 没有思维, 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 应使学生注意:一是多思、勤思、随听随思;二是“思”要追根溯源地思考, 善于大胆提出问题;三是善思, 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四是:树立批判意识, 学会反思。“听”是“思”的基础关键, “思”是听的深化, 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 会思维才会学习。

(三) 记:“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许多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 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 往往是“记”代替“听”和“思”。有的学生笔记记得很全, 但收效甚微。所以, 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一记笔记服从听讲;二记要点, 三记小结, 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三、学法指导要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之前, 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点燃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乐于上进, 变被动为主动。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每点成绩都要给予充分肯定, 看到进步和闪光点要予以表扬,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由此达到“愿学”、“想学”、“主动学”的目标。在此情况之下, 一种好的学法才会让学生愉快接受, 并发挥它的功能, 才能让学生主动发展, 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四、学生指导要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学习能力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 使学习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它影响和制约着学习方法。能力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作用的, 能力是方法的基础, 方法的掌握又会促进能力的提高。因此,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应与能力的培养同步进行, 密切结合。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总是先要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 力求做到细致全面, 能够发现事物的差异,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发展变化情况及趋势等。在这一系列的训练活动中, 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锻炼学生学数学的能力, 要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 指导学生学会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开展讨论——形成新知——应用反思的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指导 篇2

第一点,深刻理解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的,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 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深刻理解概念,还需要多做一些练习,什么是“多做多练习”,怎样“多做练习”呢? 我将在后面的三点中和大家一同探讨。

第二点,多看一些例题。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们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习题,这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由于我们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还不够熟练,这时,例题就帮了我们大 忙,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由于老师补充的例题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还应自己找一些来看,看例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我们看例题,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如果看一道就是一道,只记题目不记方法,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或同类型的题目,心中有了大概的印象,做起来也就容易 了,不过要强调一点,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凭借主观臆断,那样会犯经验主义错误,走进死胡同的。

2。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 我们看例题,在读了题目以后,可以自己先大概想一下如何做,再对照解答,看自己的思路有哪点比解答更好,促使自己有所提高,或者自己的思路和解答不同,也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

3。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 看例题要循序渐进,这同后面的“做练习”一样,但看比做有一个显著的.好处:例题有现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我们循着它的思路走,就会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自己很难解决,而又不超出所学内容的例题,例如中等难度的竞赛试题。 这样可以丰富知识,拓宽思路,这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 学好数学,看例题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

第三点,多做练习。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多做练习,但有的同学多做练习能学好,有的同学做了很多练习仍旧学不好,究其因,是“多做练习”是否得法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后者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还要真正掌握方法,切实做到以下三点,才能使“多做练习”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1。必须熟悉各种基本题型并掌握其解法。 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出的,是最基本的题目,必须熟练掌握;课外的习题,也有许多基本题型,其运用方法较多,针对性也强,应该能够迅速做出。 许多综合题只是若干个基本题的有机结合,基本题掌握了,不愁解不了它们。

初中数学的学习 篇3

【关键词】学习方法;多看;多做

中国分类号:G633.6

“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最有效率?我说:适合你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说,你需要了解别人的学习方法,但不是照搬,而是在别人方法的启发下量身定制成适合自己的方法,才会产生最大的效应。”的确,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学习是非常勤奋的,他们除了白天学习外晚上还要学习到深夜,有的学生甚至课间十分钟也要用于学习,可是却成绩平平;同时,你还会发现,另外一些学生学习并不十分紧张,除了上课和自习课外其余时间很少用于学习,可是学习成绩却很好。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你会说这是由于前者的脑子笨而后者的脑子灵。如果是这样,有的学生成绩由好变差、有的学生成绩由差变好又如何解释呢?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学习的好与差只是归咎于先天的因素。有无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正如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博克所说:“有了正确的方法,你就能在茫茫的书海中采撷到斑斓多姿的贝壳。否则,就常会像瞎子一样在黑暗中摸索一番之后仍然空手而回。”前面提到的两种情况,不正好类似博克所讲的两种情形吗?可见,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何等重要。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一、认真安排时间

首先要清楚一周内所要做的事情,然后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在表上填上那些非花不可的时间,如吃饭、睡觉、上课、娱乐等。安排这些时间之后,选定合适的、固定的时间用于学习,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正常的阅读和课后作业。当然,学习不应该占据作息时间表上全部的空闲时间,总得给休息、业余爱好、娱乐留出一些时间,这一点对学习很重要。一张作息时间表也许不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但是它能让你了解如何支配你这一周的时间,从而使你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和娱乐。

二、深刻理解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概念(包括定理、性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许多同学只注重记概念,而忽视了对其背景的理解,这样是学不好数学的。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三、多看例题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补充一些课外例、习题,这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由于我们刚接触到这些知识,运用起来还不够熟练,这时,例题就帮了我们大忙,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但由于老师补充的例题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还应自己找一些来看。看例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我们看例题,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如果看一道就是一道,只记题目不记方法,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或同类型的题目,心中有了大概的印象,做起来也就容易了,不过要强调一点,除非有十分的把握,否则不要凭借主观臆断,那样会犯经验主义错误,走进死胡同的。(2)要把想和看结合起来。我们看例题,在读了题目以后,可以自己先大概想一下如何做,再对照解答,看自己的思路有哪点比解答更好,促使自己有所提高,或者自己的思路和解答不同,也要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各难度层次的例题都照顾到。(3)看例题要循序渐进,这同后面的“做练习”一样,但看比做有一个显著的好处:例题有现成的解答,思路清晰,只需我们循着它的思路走,就会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可以看一些技巧性较强、难度较大,自己很难解决,而又不超出所学内容的例题,例如中等难度的竞赛试题。

四、多做练习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多做练习,但有的同学多做练习能学好,有的同学做了很多练习仍旧学不好,究其因,是“多做练习”是否得法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后者只做不思,不能起到巩固概念,拓宽思路的作用,而且有“副作用”:把已学过的知识搅得一塌糊涂,理不出头绪,浪费时间又收获不大,我们所说的“多做练习”,是要大家在做了一道新颖的题目之后,多想一想:它究竟用到了哪些知识,是否可以多解,其结论是否还可以加强、推广,等等,还要真正掌握方法,切实做到以下两点,才能使“多做练习”真正发挥它的作用。(1)必须熟悉各种基本题型并掌握其解法。课本上的每一道练习题,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出的,是最基本的题目,必须熟练掌握;课外的习题,也有许多基本题型,其运用方法较多,针对性也强,应该能够迅速做出。许多综合题只是若干个基本题的有机结合,基本题掌握了,不愁解不了它们。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题目所体现的出的思维方法,以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势。数学是思维的世界,有着众多思维的技巧,所以每道题在命题、解题过程中都会反映出一定的思维方法,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注重这些思维方法,时间长了头脑中便形成了对每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确的思维定势,这时在解这一类的题目时就易如反掌了;同时,掌握了更多的思维方法,为做综合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多做综合题。综合题,由于用到的知识点较多,颇受命题人青睐。做综合题也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效的有力工具,通过做综合题,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弥补不足,使自己的数学水平不断提高。“多做练习”要长期坚持,每天都要做几道,时间长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和较大的收获。

五、建立“错题本”、养成反思、积累好习惯

学习过程中出错是很正常的。出错本身并不可怕,错误恰恰反映了一个学生在知识理解或运用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怕的是出错后不能及时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为了避免同类错误的再次出現,建立个人的错题档案是非常必要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小议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策略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早已提出“"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这些都是学法指导的雏形。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工具, 培养学生的学法指导, 对打好数学基础, 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做学习的主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分析我国当前初中数学现状, 部分教师课堂教学, 只重视知识的传播, 轻学法的指导;重视机械重复的模仿, 轻思维能力的训练, 让学生死记硬背和完成大量的机械作业, 忽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方法的内化, 在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解决实际问题方面, 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而目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标 (实验稿) 》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课要实现“人人学有用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近几年的教育现状证明, 加强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目前教改的迫切需要, 把掌握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成为我们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那么, 要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呢?

一、不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长期以来, 教师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 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 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 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 深下功夫, 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 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本章结束后, 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 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对各种问题展开讨论, 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消除学生害怕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 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感染学生, 使其向往着教师, 向往着数学学习。

2. 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具体做法是: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 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教师的语言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 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 达到“亲其师, 信其教”的效果。

二、采用科学的学法指导

1.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课前准备习惯

这一习惯应从初一进校就开始就抓, 预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老师将要上课的内容以及课上的难点和重点。所以首先要看课本, 在看的过程中如有不懂的定理、公式、法则等地方则用红笔打一问号注明;其次如有时间最好做一下课后的课堂练习以检测自已预习的效果。对于课前准备习惯, 初一进校教师就应要求学生课前要准备好课本、相关资料、草稿本、笔记本等相关学习用具。

2. 指导学生高效率听课

要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做到“五要”: (1) 要听出教师讲述的重点和难点; (2) 要跨越听课的学习障碍, 不受干扰; (3)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扼要作笔记; (4) 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5) 要敢于提出自已的看法。

3. 指导学生做阶段总结及复习

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五会”: (1) 会进行课堂小结。即在每一节课的课堂小结中总结出本次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启发学生用“我学会了, 我体会到, 我感觉到”等词语; (2) 会进行单元小结。通过看课本和课外资料能理清本单元的知识系统; (3) 会进行考试小结。即在每一次考试结束后, 当教师评讲完后, 能对试卷在知识、思想方法、审题、粗心等方面进行小结; (4) 会在每天晚上花一点时间复习当天的知识, 会在每周、每月复习相应时间的功课。这些复习主要是看书上重要的公式、定理以及笔记本; (5) 对于那些对数学知识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 可教他们学会上网去查找相关资料, 告诉他一些有用的网站。

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主战场。目前的教学现状是普遍重视解题的方法技巧, 强调解题过程中具体的一招一式的程式化训练, 甚至套用题型。由于一招一式的方法技巧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机械的, 只能依靠重复训练来掌握以提高解题能力, 从而导致大运动量的机械练习而陷入“题海”。这是数学教学的一大误区, 事实上在这一误区里也很难提高解题能力。数学解题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解题虽然离不开方法技巧, 但单纯的方法技巧无论怎么娴熟, 都无法把学生带入解题这一创造的境地, 在知识和解题之间隔着一层不薄不厚的“膜”, 穿透它需要数学思想的锋芒。因此在解题教学中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并贯穿于解题教学的各个环节, 重视解题思路的数学思想分析。探索解题思路的关键是数学思路, 虽然解题过程表现为条件与结论之间的一条知识链, 但是知识链的串联无处不是数学思想作用的结果,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去开通解题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转化的数学思想等。

四、利用第二课堂, 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 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 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 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 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 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教师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 多鼓励他们, 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 找到其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 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 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时教师就要趁热打铁, 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 行为要规范, 做个好学生, 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如何学习初中数学 篇5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概念、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概念、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对于每个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理解了的要记住,暂时不理解的也要记住,在记忆的基础上、在应用它们解决问题时再加深理解。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将概念、公式与解题联系起来,以了解它们如何运用在题目中,从而将头脑中学来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活学活用。

2.看例题,做习题,要学会总结题型和方法

1)如何看例题、做习题?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多看例题,多做习题。我们看例题、做习题,目的是体会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的运用,是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每一道题,都是针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都会反映出一定的思维方法,即解题的思想方法。每看或做一道题目,都应体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应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维方法。时间长了头脑中便形成了对每一类题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确的思维定势,这时再解这一类的题目时就易如反掌了。有些同学老师讲过的题会做,其它的题就不会做,只会依样画葫芦,题目有些小的变化就干瞪眼,无从下手。原因就在于不明白数学知识是怎么应用的,解题时是怎么思考的。

2)学会归纳和总结。

题海无边,总也做不完。数学题目是无限的,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却是有限的。要想将题目越做越少,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

对做过的习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再现思维活动经过,分析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做了哪些习题?用到什么概念,定理或公式?用到什么解题方法?属于什么类型?哪些是自己能熟练解决的,哪些还有困难?会做的以后少做或不做,有困难的不会的要多做,重点做。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对于每次做错的题目,要分清楚是做错的还是不会做,对做错的,要分析原因,总结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错在哪里了?那么正确的思路又是什么?不会做的,要请教,然后把它记在本子上,并及时复习相关的内容。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一方面是可以查漏补缺,及时复习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从而认清自己学习的状况。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不提倡不懂就问,一发现现问题不经思考就问,不是好习惯。经过自己反复思考仍不能理解或解决的问题,应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5.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探究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方法 指导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

学习数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更要掌握一定科学、合适的学习方法,而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在数学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提高数学成绩上的表现更加突出。具体地说,就像两只蚂蚁想翻过墙去找食物,其中一只看到了事物就不急思索向上爬,结果发到一半精疲力竭,掉回了原地,而另一只蚂蚁在经过探索思考之后,绕墙而过,很快它就得到了食物。数学的学习也如同此理,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高效的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效率的提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和考试内容,还要教他们如何更加高效合理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就在于,在注重培养学习生逻辑思维之外,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利用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学习实践中,掌握一套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来指导他们的数学学习,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具体内容

学习方法指导实质上是教师在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总结出的教学经验。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考虑在数学教学初期,由于学生刚刚步入初中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的自主性不够高,这就需要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由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变为主动探究数学学习方法,在引导中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二是合作探究学习的指导。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问题探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这对于一个班级的整体学习进步都大有裨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养成互帮互助、相互学习的学习意识,促进整个班级共同进步。

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具体实践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学习信心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要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地制造一定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信念,也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学习。数学是一门容易产生学习差距的学科,差距越大,对于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信心影响就越大,使得班里数学成绩好的会越来越好,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差。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多鼓励多互动,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2.促进学习习惯改变,进行课前预习引导。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之一,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数学偏向于基础性,课前预习就极为关键,有利于针对自己的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重点的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学生把预习所学到的知识,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熟练地进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促进学习习惯的改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学习方法交流,进行学习思维引导。学习交流是学生爱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过程,有利于开拓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多问多思”是拓宽数学学习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味的埋头苦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扩展的,很多解题方法是在学生于老师、学生与学生彼此交流过程中得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使得学生在“多问多思”过程中,发散了学习思维。

4.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数学学习能力引导。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于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想象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研究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潜力。同时,通过丰富的课堂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的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指导指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慣、方式以及一些非智力成分组成的关于动力、控制、执行、反馈的有机整体。新教改的主要突出特点就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得到提升,而数学作为一门具有很强思维逻辑的学科,本身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探究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把握初中生的思维特点,系统全面了解教学中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接受状况,根据课堂效果反馈进行方法调整,从而找到一套科学的教学指导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庆恩.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有效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有效指导探讨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有效指导,探讨

一、预习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找出学习重点和自己学习的难点,从而带着问题去听课、讨论,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通过预习,对学习中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提前做好准备.预习方法可分为单课时预习与单元预习.预习指导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好的预习习惯,而八、九年级的学生则因作业繁重而不愿去认真预习,甚至根本不预习.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讲明预习的重要性,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重视听讲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教师在上课时的重要作用.教师在上课时对内容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的辅导详细得多,这是学生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不仅如此,教师还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式.千方百计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走的是一条最简捷的认知道路.每位学生应虚心向教师学习,在教师指导启发下上好每一节课.

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关系、新技巧、新方法.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定律要知道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变形和运用.当堂任务当堂完成,尽量不留尾巴,不增加课后负担.同时,听课时要抓住关键.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式是关键,当教师讲到这些关键地方,你一定要特别注意,紧抓不放.例如,讲到“勾股定理”一节,一定要抓住定理的内容 (怎么回事?) 定理的证明 (怎么来的?) 定理的应用 (怎么用的?) 这些关键的地方抓住了,十分有利于定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

三、数形结合

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分三类:一类是纯粹数的知识,如实数、代数式、方程 (组) 、不等式 (组) 、函数等;一类是关于纯粹形的知识,如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一类是关于数形的结合,如数轴上的点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借助于直角三角形来定义的,等.

数形结合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象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如,“已知线段AB=2 cm,在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 cm,则线段AC的长是”,解本题可以画出图形,找出点C的两种不同位置;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函数解析式来精确地阐明函数图象的几何性质等,如,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或根据两圆的半径与圆心距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四、课后复习

初中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须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至出现照例题模仿、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了作业的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上的学法指导要求学生,课后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尝试回忆,即回忆预习的经过,回忆上课的经过,回忆刚学的新知识,特别是关键地方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等.回忆时可边回忆边对照课本和笔记;二是看教科书.不管回忆起来还是回忆不起来,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看一遍课本;三是整理笔记.把上课未记下的补起来.把记得不准的更正过来,把秩序颠倒、逻辑顺序不清的地方整理清楚;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多看一些参考书,然后独立完成作业,注意题后的反思.

五、正确书写

初一新生在解题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比如,在学习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下列这些错误学生很容易犯, (-3) 2=-32, (2×3) 2=2×32,等.还有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大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易犯的错误,要注意运算顺序.以下是笔者在解题书写方面的看法.

指导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研究 篇8

一、思路要明晰

看书, 不管看教科书还是参考书, 都要注意作者的思路。整本书的思路搞清楚了, 就相当于对该书所述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就可以用一条线索将书中内容贯串起来。书看多了, 线索也多了, 这些线索互相交织, 构成了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越密, 学生对数学中诸内容的联系懂得的越多, 思路就越广阔, 探索解题途径也就越方便了。看题解既节省时间, 又能学会解某一些题。但是, 看题解也要重视看解题的思路, 有的题解很长, 光注意验证每一步在逻辑上是否正确, 结果则似懂而又非懂。从解题思路出发看解题, 不仅看起来挺顺畅, 容易记忆, 而且遇到类似的题, 思路会自然地涌出来。自己做题更要思路明晰, 如果有不会做的题问老师, 也只需询问解它的思路即可。

二、逻辑要严谨

严密的逻辑一直被认为是数学的一个标志。逻辑错误是学生经常犯的, 最常见的就是想当然地把一些未加证明的结果吸收进来。即使这些结果是正确的, 也会导致对原来题目解答得不完全, 也有少数结果根本是不对的, 对原题的解答就错了。所以, 最好在解题后, 列出所有的条件, 再检查每一步的结果是否可仅根据这些条件推出。经常看些智力题, 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和活跃性的好办法。

三、要有适当的记忆

有些学生认为, 数学只需逻辑而不需要记忆, 那是大错而特错的。且不说那些公式和定理需要记忆, 就是那些典型题目的解法也是要记住的。不过不要死记, 而要先理解, 只要先理解了才能记得牢。有的定理还要记住它在不同情况下的形式, 有些定理有某些特殊的注意点, 那一定要记清楚, 在用这些定理时要小心谨慎。

四、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 笔者有意加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已知 (x-2) 2+ (y+3) 2=0, 求 (x+y) 2015解。笔者指导学生认真思考, 尤其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乍看上去, 通过 (x-2) 2+ (y+3) 2=0 式子求不出x、y, 因而也就求不出 (x+y) 2015的解。但只要认真分析 (x-2) 2+ (y+3) 2=0 式子, 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两个数的平方之和等于0. 我们知道, 一个数的平方要么是正数, 要么是0, 既然两个数的平方之和等于0, 那就说明这两个数都只能是0, 由此就可以得出x=2, y=-3, (x+y) 2015= (2-3) 2015= (-1) 2015=-1. 其实, 从求 (x+y) 2015的解学生也可以推断出: (x+y) 应该是0 或绝对值应该是1, 而不大可能是个≥2 的数字, 否则, 如何求2015 次方?还要特别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和要点。如:当a是任意实数时, 的值必须区别a>0、a<0、a=0 三种情况, 或由, 转化为对绝对值进行讨论。

五、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数学, 光靠死学习是不行的, 学生一定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笔者曾分析过不少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 除了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如动机、兴趣、勤奋、毅力等) 和智力条件外, 主要是学习得法, 方法科学。国外一项研究表明, 经常接受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的学生, 比那些不接受正确学习方法指导的学生, 其学习成绩和智力发展水平要好得多。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很多, 老师可以介绍一些,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加以总结。笔者在此提倡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法, 并不是让大家忽视教法, 更不是简单地变“教”为“学”。其实, 教法本身对学生就有指导作用, 优秀的教法应包括对学法进行科学指导。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都要突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尤其是课后要善于总结, 要组织经验交流会, 通过信息反馈使学生掌握最优学习方法。据笔者在班级的抽样调查, 等量的课外作业, 掌握了一定学法的学生比不考虑学法的学生做得快一半甚至用更少的时间。班级要经常召开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 使学生吸收最佳学习方法。这种学习经验交流可以是整体的, 比如“我是怎样学习的”“我的自学方法”, 也可以是单项的, 比如“我是怎样提高数学水平的”“怎样学习初中几何知识”“我的听课方法”, 从而达到让学生吸收或组合各种优秀的学习方法的目的。

六、结束语

以上是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策略。要补充的是:竞赛是个好办法。竞赛题又新鲜, 又比较难, 这就促使学生看很多参考书, 提高解题能力。竞赛前要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 多介绍一些解题方法, 学会一些特殊的解题法, 开阔解题思路。同时, 还可以给学生弄来大量的国内外竞赛题。要一题一题地做, 若时间来不及, 有些题心算一下就可以。这样, 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多动脑筋的习惯, 加快了解题速度,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蕾.论课后辅导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03) .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9

一、引导学生预习, 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非常重要。但是, 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 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 预习仅是流于形式, 草草看一遍, 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新知识的接受, 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 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 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 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加强互助学习, 共同提高

同学的含义就是共同学习, 学生中有优等生有差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外, 更应该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个教育资源, 进行好生差生配对, 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 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关注了差生的发展, 构建了团结, 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 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间不足的缺陷。

三、课内重视听讲,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的学习必须狠抓课堂, 而一部分初中生不注重课堂学习。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 顾此失彼、精力分散, 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 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 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四、指导学生思考

学会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 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 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在思维方法指导时, 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 随听随思;深思, 即追根溯源地思考, 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 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五、适当多做题,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勤学苦练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要想学好数学, 多做题目是难免的, 但不是烂做搞题海战术, 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 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 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 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

六、指导学生记忆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初探 篇10

一、教师教学应扮演的角色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应从重视“教”, 转变到更加强调学生的“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与其说是教师教会的, 不如说是学生学会的。现代的数学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在数学教学中,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或某一原理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独立地进行探索, 通过学生亲自分析, 比较各种事实、研究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具体材料中得出抽象的一般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 需要教师在知识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补遗, 在思维上进行恰当的启迪, 方法上进行得当的点拨,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 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1、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倡导者。

数学教师首先是自主创新学习观的积极倡导者。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数学的信念。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念和态度影响着他们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和发展。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大部分的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记住知识, 考试取得好的成绩, 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初中孩子对于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 我们初中的数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向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观念, 并通过实际教学促使学生重新树立起自主探索的信念, 从而明确他们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因该承担的角色。并且教师应该帮组他们意识到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 在学习中应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学会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 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教师要帮助他们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自主创新性学习, 即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观念转变。

2、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

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 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教师的教学应拓宽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空间。拓宽学生的空间与教师改变角色密切相关。过去, 教师只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数学, 怎样做数学就可以了, 现在则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教师的作用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以往知识的关联, 在于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 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 对不同问题开展讨论, 同时也要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

二、创造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 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 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 才能愈来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活动中。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 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 由于是他自己得来的, 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要彻底地属于他自己所有。”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 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时, 可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坐标纸上, 亲自动手操作, 进而得出结论。由于学生亲自参与,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 课堂气氛活跃, 知识记得牢固。

教师在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学习环境应做到如下两点:

1、要激发兴趣, 注意情感的诱发。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内驱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什么, 要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变成学生急于捕捉的猎物, 使每一项活动都成为学生获得进步的阶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撩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教师应做到引课新颖别致, 方法指导恰当, 点拨启发性强。还要改善师生关系, 融洽师生情感, 让学生放开手脚, 大胆探索, 主动求知。

2、要保持激情, 注意学习的延续。

教师的鼓励、学习中的成功都会使学生体验到心理学所说的“愉快感应”。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愉悦的体验也会成为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 课堂上要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鼓励学生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 即使说错了, 对学生思维中合理的因素也应加以肯定, 保护学生自尊心, 激发学生自信心, 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质疑, 对此给予表扬, 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至“环环相扣, 生生不息”。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学生不仅要在师生互动中学习知识, 而且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实际上后者往往比前者更重要。目前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正协助不同层次学生在预习、课堂教学、复习、课外练习等四个环节制订自主学习的进程, 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方法, 并在教学中加以指导, 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当然课堂教学是学生习得知识主战场, 因此在教学中我不光做好示范工作, 还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索方法, 一起体验学习历程, 引导各层次学生, 指导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及时帮助, 寻找原因, 并运用适当的方式加以矫正。例如拿出一些典型的问题故意放到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更正错误;或者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陪同暂时落后的同学共同讨论问题, 培养自信心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 我也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思维培养, 在教学中, 往往是我先完整的反映一次我的思维过程, 接着便引导学生参与到我的思维过程中去, 充分地暴露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达到让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 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的目的。比如在四边形一章结束后, 我首先对本章做一个总结, 告诉学生我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展示我的思维过程, 同时又请学生补充我讲的不足的地方, 最后与每一位学生做了一次面对面地总结交流, 让每一位学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

四、激励学生, 树立自信

在教学中, 教师要时刻激励学生, 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信心。激励的方法有:

1、对部分学生要提出期望, 主要是针对较优秀的学生, 要不断抬高对他们的要求, 告诉他们自己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 以消除他们自满的情绪。当然教师也要热情关爱每一位学生, 经常与学生单独谈话, 多用类似“我觉得你的能力没有全部发挥”、“你在某某方面的能力很出色为什么不展示出来”等激励性语言表示对学生的希望, 使学生受到鼓舞, 信心得以增强。

2、多表扬激励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教学中, 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能力, 注意表扬、不能批评, 教师要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 要注意他们每一次的进步, 要及时给予肯定, 多表扬鼓励, 帮助其树立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对于内向、自尊心强的学生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获悉教师的肯定的评价和对他们的期望, 以便学生及时调整自主学习方式, 改进自主学习的方法。

4、要培养学生成功的意识, 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给予不同的指导, 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经历。比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的要求也不同, 给的练习也分了好几个层次, 并在逐步将低层次的练习减少。常拿学生的长处与优秀的兄弟学校学生比较,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久而久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良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法初探》[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5年第9期[1]李良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法初探》[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5年第9期

谈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篇11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中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聽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

(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储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中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三、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中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

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中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中入学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讲授式。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

2、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

初中数学学习指导 篇12

一、家庭学习环境

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地方, 也是孩子学习数学的第一站台, 在这其中父母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巧用良好的契机, 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也是提高孩子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方法。在作调研的过程中,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教的一个学生王斌, 原来他的数学成绩不太好, 可是在以后的日子里, 我发现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的提高。于是, 我课下特地去问了一下王斌成功的秘诀。他充满自信地告诉我:“老师, 是一次旅游我们住旅店时, 爸爸借此给我出的一道数学题:‘这家旅馆如果每间客房住4名游客, 就有20人无法安排;如果每间客房住6名游客, 就有一间不空也不满, 问这家旅馆共有多少间客房?’就是这道题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也从内心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听了孩子的一席话, 我受益匪浅, 这正如典型统计材料表明的:学习过程中就知识的获取而言, 75%取决于学习者的动机、目的性和记忆力, 25%取决于周围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 即取决于学习环境给学习者造成的心理上、生理上的感觉、感知和体验。可见, 家庭如果能够适时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就能达到上述两者的有机结合, 对学习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校学习环境

(一) 课堂内学习环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学习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情绪。课堂改革以来,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也在不断地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氛围。采用小组分工合作帮扶制,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锻炼机会。现在, 学校的教师已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比如, 我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时, 值周学生就会提前让学生准备好各种硬币、圆纽扣、硬纸板剪的两个圆等, 待上课用。上课环节展示:

1.自学导航

值周学生出示自学演示板块:内含、内切、相交、外切、外离定义和关系。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来, 借助于实物, 分小组合作探究。

2.议题探究

各小组成员出示标记卡, 显示出自己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点和质疑知识点。由值周生收集各小组信息卡, 组间进行探

3.教师点拨

教师巡回指导, 对疑难问题适时点拨到位, 真正起到教师导的作用。例如, 如果两圆相切, 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且平分公共弦。教师做了恰到好处的点拨。

4.练习提升

我们采用以课本为本逐步提高的教学策略,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熟练掌握课本上的习题, 提升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通过这样一堂课的锻炼, 我发现学生们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就连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 也开始举手回答问题, 开始走出座位, 走向讲堂, 去展示自己的风采。班级内呈现了互帮互助、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 课外学习环境

课外学习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另一个舞台, 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学校组建了数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 有专门的兴趣活动小组专用室, 并有教师点拨指导,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在这里学生们尽情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他们了解到许多知名的数学家、数学小故事;学会解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动手制作许多科技小制作;学会探究复杂的数学原理。通过兴趣活动小组的学习, 班级内涌现出了一大批热爱数学的学生。再让我们走进教学区, 学生课外自习时间, 虽然教师没有在教室里, 但教室内却鸦雀无声, 学生们都能主动认真地预习、做作业。有时, 也会发现优等生正在给自己的帮扶对象讲数学题, 还不时传来学生感悟之后欢乐的笑声。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 没有一个甘于落后的学生, 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着。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要学好数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就能够使学生热爱数学, 取得好的数学成绩。因此,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习初中数学的影响是很大的, 学习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的确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施加着潜在而有力的影响, 并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们学校和家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使各种环境因素都成为积极推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利条件。让我们一起为之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沃斯特、杨乐, 《成人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国外社会科学》, 1989

上一篇:公共财务受托责任下一篇:费用归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