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幽默教学法

2024-06-10

初中数学幽默教学法(精选12篇)

初中数学幽默教学法 篇1

担任初中语文教师已经18 年, 从风华正茂的20 岁, 到如今的不惑之年, 得出的体会: 教师的年龄总是一年年地增长, 但学生永远是12—15 岁。如何保持自己年轻的心态, 减少与孩子的心理年龄差距是初中语文教师应深思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幽默元素, 使孩子们在笑声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应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努力践行的方向。

一、什么是教师幽默

“幽默”是外来词汇, 最早将这一词汇引入到中国的是林语堂先生。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西方文化中广义的幽默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 连鄙俗的笑话在内, 狭义的幽默是与郁剔、讥讽、揶揄存在区别, 但这些风调都含有笑的成分。笑有苦笑、狂笑、淡笑、傻笑各种, 笑的立意态度也各有不同, 有的是酸辣、有的是和缓、有的是鄙薄、有的是同情、有的是片语解颐、有的是基于整个人生观有思想的寄托。最上乘的幽默, 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 …… 各种风调之中, 幽默最富于感情。 ( 《林语堂———论读书, 论幽默》, 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作为教师课堂中的幽默, 语言既要机智大方, 又要有教育性。这种幽默的语言是一种教育智慧, 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英国学者M. 鲍门指出: “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水平, 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学得更好。”

二、幽默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表现

1. 幽默是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

前几年流行《水果忍者》的手机游戏, 有些学生在上课时忍不住玩切水果游戏, 不专心听讲。可以举个例子来看看幽默的作用: 一位正在上课的教师看到有学生在玩《水果忍者》的游戏, “同学们, 曾经《俄罗斯方块》给人们的启迪是什么? 获得的成功会消失, 犯下的错误会累积”;玩游戏的学生愣住了, 抬起了头, 教师继续说, “现在, 《水果忍者》啊! 那是———水果与炸弹同在, 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在笑声中, 那位学生明白了自己犯的错误, 自然上课就专注了, 其他同学还收获了一段好词好句, 一举两得。

经常可以听到同事这样议论: “管学生那么多干什么呀, 只要不影响教师上课就行了。管得不好, 还说你打骂学生, 没必要惹这样的麻烦。”其实, 越抱有这种心态, 课堂秩序越不好。如果教师不关注课堂, 只管自己照本宣科, 长此以往, 必将形成你讲你的, 我做我的, 打瞌睡、搞小动作、玩手机的学生只会越来越多, 到那时, 教师就真的无计可施了。在这样的声色俱厉中, 教师还有好情绪上课吗?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又怎能安心学习呢? 此时, 不如换种方式, 用高雅而幽默的语言打破这种局面, 调节上课气氛, 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看下面的事例。由于讲台比教室地面高一截, 我在有次侧身写板书时, 边写边退, 一不留神, 踩空了, 差点摔倒。这时, 学生大笑, 课堂纪律不是很好, 教师故作轻松道: “古人云, 退一步海阔天空。怎么今天退一步就一脚踩空了呢?”虽然又是一阵大笑, 但马上把尴尬的气氛扭转过来。教师稳定了情绪, 学生也收拢了心思, 继续进行课堂教学。

总之,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是不可预测的, 但如果用一两句幽默的话语化解这种尴尬场面, 必能使课堂轻松而又纪律良好。

2. 幽默是课堂批评的一缕清风

在进行教学时, 总会有个别学生不守课堂纪律, 此时板着脸去批评他, 很多时候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学生还会顶嘴, 既影响教师的上课心情, 又影响课程进度。用幽默的语言委婉地批评学生, 比直接了当地批评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在九年级教学《故乡》时, 教师示范朗读到“老爷”时, 一位顽皮的学生就立刻应到“诶”, 顿时, 底下有不小的骚动, 这位同学一贯贪玩好动, 当时之所以应一声, 只是想制造一种轰动效应。教师巧妙应对说: “张同学, 你进入情境真快啊, 这是阅读小说很重要的一步, 你做到了, 同学们要向你学习。”这种幽默的方式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 也使他感受到教师的委婉批评, 朗读进度也没有受到影响。

课堂事实证明, 用一两句幽默的话语胜过辞严色厉的批评。在课堂教学中, 婉转幽默的批评比板起一副脸孔更能起到效果。

3. 幽默是拉近师生关系的良药

一位缺少幽默感的教师, 势必一本正经, 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会拉开距离, 教师不理解学生, 学生也不敢亲近教师。而幽默是拉近师生关系的良药,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之美和对他 ( 她) 的关爱之心。从而缩小师生的心理差距, 拉近师生关系, 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如在分发学生试卷过程中, 当某位学生成绩进步时, 教师可这么说: “同学, 你的春天来了。”这位同学喜滋滋地领走自己的试卷, 他会感受到教师对他进步的表扬。当某位学生成绩比上次退步时, 教师可笑着说: “同学, 你摊上事了, 你摊上大事了! ”他明白这是教师对他的鞭策, 以后会更加努力。

可见, 幽默拉近了师生关系, 通过幽默的话语往往能创造一种和谐友善的课堂气氛, 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亲近。

三、如何培养教师的幽默感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教学中最难的就是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诙谐的语言总让人觉得轻松、自然,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偶尔有一些幽默的语言, 那么原本单调的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 学生就有更积极的心态, 学生的思维会更敏捷, 思路更开阔, 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教师应怎样培养幽默感呢?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师的幽默应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作基础

乐观首先从笑开始。走进教室的时候, 别忘了面带微笑, 说声: “同学们好! ”离开教室时, 也别忘了面带微笑, 说声: “同学们再见! ”

幽默也是一个人积极心态的反映。作为教师, 要很好地把控自己的情绪, 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时候, 也总会有不顺心的时候, 但当你走进课堂时, 别忘了自己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不能让负面情绪影响自己上课的心情, 因为情绪是相互感染的, 你上课的一举一动学生都会仔细观察。记得《我的老师》中蔡芸芝先生要用竹鞭打“我”, 我只用石板一迎, 老师的教鞭就轻轻的落在石板上, 因为我早就察觉老师并没有要打我的意思, 她是爱我们的。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啊! 如果你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 学生也会变得积极乐观, 课堂就会生机盎然。

2. 教师的幽默离不开平时的知识积累

教师要博览群书, 利用书籍、网络、微信、微博等资源搜集一些小故事、小趣事、小笑话, 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幽默资料。如在《青年文摘》彩版里面有一个“雷语”栏目, 语言简洁, 非常适合课堂上的恰当引用。“给你出那么好的主意, 你不用。现在想用, 已经过去这么久, 变馊主意了。”此句在善意地批评学生时就可以使用了。

幽默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有幽默, 只要做个有心人, 不断积累。久而久之, 也会成为一个幽默的人。

3. 教师的幽默要充分利用课堂的一切因素

在上课过程中,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教室的物品、甚至窗外的风景等都可以作为幽默的素材。如同备课不可预设, 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 一旦捕捉成功对课堂教学会有较大帮助。如前面所举的《故乡》的朗读, 那位顽皮学生的回答与写板书时一脚踩空的例子。

四、课堂幽默的注意事项

1. 课堂幽默的运用要有目的

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幽默只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像PPT、多媒体、展示台一样, 教学中运用幽默是为了服务于教学, 因此, 幽默的运用必须适应教学的需要, 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否则, 如果教师只追求幽默效果, 旁征博引,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但却会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 这样就偏离了教学计划和重点, 减少了课堂上知识传授的容量和密度。

2. 课堂幽默要注意对象

幽默是课堂幽默, 不是相声小品, 因此, 幽默的言语要高雅, 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 用低俗的语言或是荒诞不经的故事, 哗众取宠。教师的服务对象是朝气蓬勃的中学生, 心灵澄澈, 不能用幽默去伤害学生人格, 用幽默嘲笑学生, 这样不仅有损教师形象, 也有伤学生自尊, 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久而久之, 再幽默的语言也只会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

3. 课堂幽默要适度

一节课中, 幽默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幽默会使课堂气氛过于活跃, 教师的严肃性不能体现, 必然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幽默是一种含笑谈真理的艺术, 在教育中应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 “教育者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亦云“教人未见趣, 必不乐学。”使课堂注入幽默的元素, 用幽默给课堂带来笑声, 让孩子们在笑声中快乐学习。

摘要:幽默是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 能有效缓解教学冲突,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升学习质量。如何培养教师的幽默感, 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幽默,课堂,教学,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初中数学幽默教学法 篇2

一、巧用艺术作品,别样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幽默艺术作品也是强化幽默表达、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一般而言,常见的幽默艺术作品主要包括小品相声、漫画、歇后语、谜语趣联、幽默影视以及歌曲等,可以让历史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如运用漫画,幽默教学。漫画融合了幽默性与讽刺性,给人想象与思考。由初中历史教材看,本身就编排了不少漫画,给幽默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课本漫画,适当引入课后漫画,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例如:历史漫画《巴黎和会》,通过夸张幽默手法,借助图文并茂形式,出神入化地展现了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以及由此暗埋的复仇战争隐患,极具历史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这一漫画灵活创设教学情境,设悬置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激活学生历史思维。再如引入小品相声等,开展别样教学。

如教学《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时,可以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改编成小品穿插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以历史剧探究课形式组织本次教学活动,把知识巧妙融入到生动的情景表演中,整堂课生动活泼,打破了“填鸭式”灌输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升华情感,润物细无声。首先,由学生表演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发出感慨:“我终于到印度了。”让学生思考哥伦布是否真到了印度,从而得出哥伦布航海路线。另外,还利用相关图片资料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举措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出对哥伦布的客观评价。而后还引导学生回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将古今史有机的融合。这样,通过把小品等灵活的引入历史课堂,对历史情景进行了再现,教学形式新颖独特,将讲台与舞台融为一体,更具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得历史教学更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学生也更有学习的激情,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也更深刻、牢固,并且水到渠成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二、引用史料,幽默表达

正所谓:“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引进史料知识,这样,既突显了历史课程特色,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升华情感,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同样,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灵活运用一些幽默的历史典故史料,强化教学表达,给历史教学增添风趣、幽默,从而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体验历史学习的趣味,更持久地保持学习注意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维应用直观性音视频与图文资料,配上丰富幽默的史料,加之生动趣味的语言,可让历史内容增添几许亲近感,减少几分艰涩感,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使其有重回历史、如临其境之感,被历史真相深深吸引,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不由自主地想听,乐学。

幽默的数学,幽默的教学 篇3

一、幽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美国一位教育家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教学幽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例如,有位数学教师上公开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等到同学基本掌握了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法后,用小黑板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6分米,不对应的高也为6分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看到题目后,许多学生都不假思索地写出了计算结果:6×6=36(平方分米),并且喜形于色,等待老师宣布正确答案。然而,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幽默地说了一句:“你们都掉进我设好的陷阱里了!”引起全班一片震惊,缄默了一会儿后,教师让全班一起研讨,为什么这样算是错的,经过小组合作交流,找到了病因所在: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需用底乘对应底边上的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同学们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果明显。

二、幽默可以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

由于认知和学习态度方面的原因,学生在作业中经常会犯同类错误。采用训斥或罚重做也不能改正,有时只能收到短期效果。因此,要使学生根治这些错误,不妨适时来点幽默,以满足学生高层次的认知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小学数学教师针对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忘记用单位,讲遇到“小华家离学校有多远?”好几个学生都答成“小华家离学校有600远。”老师就将这些学生叫到面前,一一笑着问:“××,你有多高?”“我有158厘米。”“不,你应该说是158高吧。”再问:“××,你有多重?”“我重36千克。”“不,36重。”他们听了以后,一个个羞愧的低下了头,并且很快就更正了错误,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忘记单位的错误。

三、幽默可以活跃数学的课堂气氛

实践证明,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同学才敢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发明活动。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巧妙的创作和使用教学幽默,使教学幽默有助于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鸡兔同笼,头有45个,脚有114只,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学生议论纷纷,有的笔算,有的心算,却算不出来。问题在哪里呢?鸡的两只脚和兔的四只脚在捣乱。于是,老师就下令:全体兔子立正!提起前面两只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惊奇的眼睛,接着老师说:“现在鸡与兔的脚数一样了。上面有44个头,下面该有多少只脚呢?”“44×2=88只”,同学们齐声回答。教师问:“与先前相比少了多少只脚呢?”“少了26只脚”,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叫了起来。老师再问“这26只脚哪里去了?”等等问题后,同学们很容易得出了答案。这古老而烦人的题目,就在教师幽默的教学中,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学生也轻而易举领会了解题方法。

四、幽默可以处理好教学难点

在处理教学疑难时可巧用幽默,遇到偶发事件巧设幽默,教师在处理自身失误时巧甩幽默,当然也可利用课堂情境创设幽默。例如,解答文字叙述题“36乘以8加4的和,积是多少?”往往有的学生“走一步说一步,”一看8离乘近,就用36乘8,然后再加4,显然就错了。我在教学时,先在黑板上写出一句话:“弟弟吃了哥哥的苹果。”然后带领学生通过缩句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即:弟弟吃了苹果。接着我马上质疑:“能不能因为‘哥哥’二字离‘吃了’最近,就可以先理解为‘弟弟吃了哥哥呢’?”学生大笑,连说不行,应该全面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时我再出示例题,学生已能正确理解了。

当然在课堂上,教师务必注意幽默的分寸。幽默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幽默应该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此外,幽默的内容应该积极健康,让学生在受到正面教育的同时也获得美的享受。既然幽默能给学生带来轻松和欢笑,那就让我们努力吧,做一个有幽默感的教师,让我们的课堂多一点笑声。这样的课堂你我才会都变得轻松。

让教学幽默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篇4

一、教学幽默,使教学重点被牢牢掌握

列宁曾经说过:“幽默是一种美丽的、健康的品质。”没有幽默感的教师,像一尊雕像;没有幽默的生活,则像一潭死水。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等方面去寻求契机,恰当把握和运用好幽默艺术,把课堂上的情趣和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重点被学生牢牢掌握。

如我在教“同时能被2和3整除”内容时,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同时能被2和3整除”的特征,并让学生举例,等他们说完后,我对学生说,你们王老师(班主任叫王莉莉,王莉莉闽南话与数字522谐音)522就能“同时被2和3整除”,学生想了想,笑着说“对”,我让学生说说理由。这时,一位女学生兴奋地站起来说:“老师,我爸爸(588)也能‘同时被2和3整除’”。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也笑了。我把588这个数字写在黑板上,抓住机会,趁热打铁,我说:“是的,郭同学说对了,你能说说理由吗?”对郭同学的想法予以肯定,全班都怀着兴趣专心地听她述说,“同时能被2和3整除”的知识点就在笑中学、学中笑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

幽默语言不仅可以将事物穷形尽相,而且能够入木三分,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促进探究性、挑战性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幽默,使教学难点被轻易突破

幽默语言是语言使用中较高的一个层次,若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就能更好地减轻数学学习困难者的压力,克服对数学学习惧怕的心理,使得难点被轻易突破。

在教“退位减法”时,像“1000-243=”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觉得难掌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饶有趣味地学,我在网上见到一位教师是这样叙述的:今天,数学王国里来了一家人,这家人十分有趣,你瞧,“0小个”是个穷光蛋,减3不够,向“十叔叔”借钱,“十叔叔”也是个穷光蛋,可是他非常乐于助人,于是向“百伯伯”借,“百伯伯”还是个穷光蛋,他也很热情,悄悄地向“千爷爷”借,“千爷爷”把仅有的1千元钱借给了“百伯伯”,“百伯伯”马上把它换成10个1百,自己留了9个,拿出一个借给“十叔叔”,“十叔叔”又把它换成10个十,自己留了9个,拿出一个借给“0小个”,“0小个”欢天喜地,马上用借来的10减3……

这样“幽默”的点拨,如同叩击学生心灵的鼓点,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劳,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可以让教学内容趣味化,教学过程形象化,使得难点被轻易突破。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会,扎扎实实地巩固。

三、教学幽默,使教学批评被欣然接受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此时,教师可巧妙地借助于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认识到错误,既不会让学生觉得反感,又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在课堂上,有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我就唱一句“对面的女孩(男孩)看过来……”。在课余时间,我时常用歌声来回答学生,由幽默引起的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地位的差异,缩短师生之间心灵上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情感上的隔膜,建立起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教学语言幽默具有深刻智慧,能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语言所蕴涵的丰富知识。幽默引发于教师,终结于学生。目的在于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优化课堂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幽默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多一分轻松和愉悦,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扎实而高效率地学习。数学课堂被师生瞬间点亮,教学效果自然会立竿见影。特洛夫说:“教育者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艺术,它意义深远、诙谐有趣,幽默能将腐朽化为神奇,能将平淡化为生趣。

摘要:教学幽默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多一分轻松和愉悦,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扎实而高效率地学习。让教学幽默点亮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幽默的课堂中,教学重点被学生牢牢掌握,教学难点被教师轻易突破,教学批评被学生欣然接受。数学课堂被师生瞬间点亮,教学效果自然会立竿见影。

关键词:教学幽默,小学数学,课堂,快乐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幽默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初中数学幽默教学法 篇5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和中考压力,如何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同时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迎接中考挑战,本人就课堂教学实践体会方面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幽默更好地实现课改精神,改变当今中学历史教学“枯燥无味”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幽默

促进发展

历史教师要学会讲故事,而幽默则是故事中的点睛之笔。教学中的幽默不仅能给课堂带来轻松与欢笑,而且能促进学生启迪与思考,它就是巧妙思考和深刻体会的有机统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幽默,往往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收和记忆新知识”,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是如何运用幽默来点亮我的历史课堂。

一、幽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在课堂导入,内容枯燥难学时,幽默是“开胃菜”,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兴趣”: 如在讲大跃进时,由于大跃进的原因对初中生来说枯燥又难以理解,所以我先从大跃进的现象入手,边配合图片,边用夸张的语气念了一首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榨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河里头。一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了一个洲。”,学生哄堂大笑,顺势我问学生:“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芝麻和南瓜呢?”,学生齐声说:“没有!”,我告诉学生:“当时类似的宣传画和歌谣是相当普遍的,为什么大家都要说谎呢?”,由此,学生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激了起来,主动的开始翻书找答案,这为我接下来的进一步教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当学生上课疲倦时,幽默是“川菜”,可以“提神醒脑,提高效率”:

历史教学中,课程大多安排在下午,学生们可能会因为内容枯燥而兴趣索然甚至打瞌睡,此时,教师靠单纯的提醒也许效果并不见好。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来一段幽默,不仅提醒了学生,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讲工农武装割据内容的时候,因为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们都觉得挺疲惫,个个耷拉着脑袋,当时我心中很是着急,怎么办呢,忽然灵光一闪,想到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我清了清嗓子说“毛泽东曾经说过井冈山根据地之于部队,就像屁股之于人一样,知道为什么吗?”当即所有同学抬起了头爆笑,然而笑过后仔细思考,发现这个看似不雅的比喻揭示了一个不俗的真理,即红军不能一直处在游动作战中,需要像人一样坐下来休息,革命力量才能发展壮大,因此根据地对红军有着重要的作用。想出这个方法可能有些“下里巴人”的感觉,但是课堂又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接下来的半节课同学们的听课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3、当学生不守纪律时,幽默是“特色菜”,可以“提醒教育,和谐课堂”:

在课堂管理中难免会出点状况,如果教师能够适时捕捉各种契机,然后及时加以幽默处理,便可避免师生的直接冲突,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学记》)。上半学期,八(3)班有一名叫李佳成的学生,上课行为习惯很差,屡教不改。一次,在讲香港回归的时候,我发现他在正大光明的抄别人的英语作业,虽然可气,但我忍了下来,沉声说到:“李佳成同学,你知道香港首富是谁?”,全班的目光一下子都聚到了他身上,齐喊“李佳成”,他很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挠了挠头,我继续问:“李佳成,你知道为什么富商李嘉诚在香港回归之后他的事业仍然蒸蒸日上吗?是不是依赖别人的帮助啊?”,“不是。”他咕哝了一句,迅速的把英语作业塞到了课桌里。“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低着头不说话,此时大家都来了兴致,纷纷举手说:“因为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现行制度50年不变”,“因为祖国大陆经济实力强,在全力支持着香港”,“因为李嘉诚有经商头脑”,“李嘉诚是白手起家,都是靠他

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就在同学们讨论的时候,接着我语带双关地说:“我真的很希望李佳成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也能成为一个亿万富翁,到时,老师脸上就有光啦!”。可见,用幽默的方式,不仅指出了这个学生的错误,还拉近了师生关系。

二、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幽默

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幽默,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呢?

1、上课前,精选“佐料与食材”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化为一眼泉。要在课堂中创造智慧幽默,首先应该在平日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特别是要留意和搜寻与课本知识有关的资料(如逸事、对联、诗歌、谚语、民谣、歇后语、漫画、歌曲等),并从中挖掘幽默精华,给教学预设备好足够的精选“佐料”。比如,讲到国民政府黑暗统治时,我找了当时的一些对联和数据,如: ①“这征税,那征税,除却菩萨都征税;英自由,美自由,只有国人不自由。” ②“民国万税(岁),天下太贫(平)。”(刘师亮)

③“为了堵赤字漏洞,国民政府来了个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一手是增加苛捐杂税,一手是开足马力印钞票。上海5家1分钟就可印制1600万元纸币的印刷厂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甚至还要到英国和美国去印,后来又发行10万元面额的大钞。物以稀为贵,钱多了就不值钱,而是废纸一张,当卫生纸都不够格,太硬。同样的100元钞票,1937年能买一头牛,10年之后只能买三分之一盒火柴。”

2、课堂中,修炼“厨艺”

如何让这些精选“佐料”让菜肴更加美味呢?当然需要一个好厨师。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强+55%的面部表情。可见,有了幽默材料远远不够,还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推敲和揣摩表达技巧。而教学表达技巧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音、吐字、音量、语调、节奏、语速、语汇、逻辑以及身态语等十几项,要驾轻就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但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回顾教学4年,我从当初上课的惴惴不安,到现在胸有成竹,幽默运用也越来越娴熟。幽默教学时教师的眉眼都要动起来,有时需要用到神秘的口吻,有时需要夸张的语气,有时需要用讥讽的态度,有时需要故意严肃,有时需要故意傻笑,而有时甚至需要以上的综合版,如和学生探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原因时,为体现清政府腐败无能,我讲了奕经“五虎制敌”浙东反攻战的故事,在讲述中就需要我“翻脸”比翻书还快,所以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一个演技派演员。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不断出现,严格的遵循“预设”是不可能的,这时教师急中生智下制造的幽默能收到意外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和课堂灵活的反应。去年在讲八年级期中复习卷时,学生总记不住清朝灭亡的时间,当时我突然灵光一闪,教了大家一句口诀:药酒一两,清朝完了。至今提及,学生还记忆犹新。

3、课后,完善“菜谱”

对于课上智慧的火花在课后应及时的记录补充,如果不及时把火花捕捉住,它就很可能就此熄灭。记录的形式可以是案例、教学反思、甚至是只言片语。

此外,为具备幽默素养,教师平时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幽默的报刊、杂志,如《演讲与口才》、《幽默大师》等,养成幽默达观的开朗气质。这样,不仅对教学有帮助,而且对整个人生都大有裨益。

4、厨师备忘录

切记一,运用幽默的首要条件是有正确的师生观。首先,教师不能把嘲讽学生当幽默,与学

生没大没小,乱开玩笑也不是幽默。

切记二,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来精选材料设计教案,和教学风马牛不相及的或不能点题的幽默放在教学中就是一种失败。

在此本人有一例败笔,聊以自嘲和他鉴。在介绍古希腊文学时,为增强学生对“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认识,我特意讲了一个故事:“埃斯库罗斯连死亡都带有悲剧性,传说他是被一只鹰从空中丢下来的乌龟砸死的,因为老鹰为了要吃到乌龟肉,误把他的脑袋当作了石头——原来埃斯库罗斯是一个光头!” 本认为是一个不错的点子,然而今年开学初在分析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子时,再次提到“悲剧之父”,学生唯一记得的仅是乌龟,老鹰和光头。我的目的是要学生记住人名,而要学生以一个感性的故事记住一个抽象的外国人名,这无疑是不可能的。但让他们记“哀思哭螺丝”的话,往后名字肯定要写错,如何让学生巧记人名,目前我还是无法做到。

切记三,一切为了学生,所以精选的材料必须要通俗易懂。有位教师在分析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时,引用了一首当时的民谣:“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嘴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刮脂油,亏老先生下手。”(李开先《一笑散》)此民谣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但是这样的诗句学生一时理解不了,教师要浪费课堂宝贵时间解释整首诗,教学效果也就削弱了。

切记四,在设计教案时,要注意使用幽默的最佳时机,如课堂导入时、学生疲倦时、不守纪律时、课文内容枯燥难懂时等。以上已有论述,不再重复。

切忌教师兴之所至,到处“幽默”,否则就会给人以油腔滑调,哗众取宠之感,因为上课不是教师自我表演,教是为了学,幽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初中历史幽默教学的有效方法探析 篇6

【关键词】幽默教学 趣味 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幽默教学,将趣味性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营造更生动活泼、更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富有艺术魅力,充满欢声笑语,如此,可唤起学生积极学习情感,树立主动学习态度,获取知识,升华情感,

一、巧用谐音口诀,趣味记忆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一些历史知识借助谐音法灵活编写出易于记忆、富有趣味的词语或事物,让复杂知识变得更简练、更生动,让学生在幽默风趣的学习氛围中更牢固的记忆知识,感受历史学习的乐趣。如教学世界史时,学生要把握的历史事件与时间较多,这就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能持久记忆,甚至易混淆时间。而如果教师能够巧妙运用谐音法来引导学生记忆这些事件与时间,则有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可以将1775谐音为“一起骑虎”,合起来可以将其说成:敌人强大,骑虎难下;1789年,谐音“要吃罚酒”(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敬酒不吃吃罚酒),结果:法国大革命爆发;1799年,谐音“一气就走”,相应事件:雾月政变 ——拿破仑夺取了政权,旧的统治者一气之下就出走了;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其中,1865谐音“要把路铺”,即美国内战结束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另外,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将一些知识变为顺口溜或口诀,这样知识讲解会变得更生动有趣,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学会巧妙记忆知识,学会总结归纳,避免机械记忆,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历史朝代记忆口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这样,通过琅琅上口的口诀、顺口溜,可以将历史朝代知识总结归纳起来,让学生整体学习知识,渗透学习方法,而后可要求学生补充具体细目,完善知识结构。

二、巧用艺术作品,别样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幽默艺术作品也是强化幽默表达、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一般而言,常见的幽默艺术作品主要包括小品相声、漫画、歇后语、谜语趣联、幽默影视以及歌曲等,可以让历史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如运用漫画,幽默教学。漫画融合了幽默性与讽刺性,给人想象与思考。由初中历史教材看,本身就编排了不少漫画,给幽默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灵活运用课本漫画,适当引入课后漫画,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例如:历史漫画《巴黎和会》,通过夸张幽默手法,借助图文并茂形式,出神入化地展现了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以及由此暗埋的复仇战争隐患,极具历史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这一漫画灵活创设教学情境,设悬置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激活学生历史思维。

再如引入小品相声等,开展别样教学。如教学《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时,可以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改编成小品穿插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以历史剧探究课形式组织本次教学活动,把知识巧妙融入到生动的情景表演中,整堂课生动活泼,打破了“填鸭式”灌输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升华情感,润物细无声。首先,由学生表演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发出感慨:“我终于到印度了。”让学生思考哥伦布是否真到了印度,从而得出哥伦布航海路线。另外,还利用相关图片资料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举措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出对哥伦布的客观评价。而后还引导学生回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将古今史有机的融合。这样,通过把小品等灵活的引入历史课堂,对历史情景进行了再现,教学形式新颖独特,将讲台与舞台融为一体,更具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得历史教学更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学生也更有学习的激情,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也更深刻、牢固,并且水到渠成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引用史料,幽默表达

正所谓:“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引进史料知识,这样,既突显了历史课程特色,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升华情感,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同样,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灵活运用一些幽默的历史典故史料,强化教学表达,给历史教学增添风趣、幽默,从而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体验历史学习的趣味,更持久地保持学习注意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维应用直观性音视频与图文资料,配上丰富幽默的史料,加之生动趣味的语言,可让历史内容增添几许亲近感,减少几分艰涩感,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使其有重回历史、如临其境之感,被历史真相深深吸引,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不由自主地想听,乐学。

当然,历史幽默教学方法是多样的,还有如联系现实法、有意曲解法、借题发挥法等。同时,在运用这些幽默教学法时,教师需要结合自身能力水平,考虑学生实际以及教学条件,紧扣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合理而灵活地运用,适时适度运用,避免东拉西扯,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参考文献】

[1] 邹永发. 情境式教学在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甘立文. 关于中学历史课教学方法的新思考[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初中数学幽默教学法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幽默艺术

学生只有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 不断努力学习, 由于教师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学生会在语文课堂中感到烦闷。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将幽默艺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教师幽默的话语中集中注意力, 发挥文学想象力, 开发出文学创造力, 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那么, 如何实施“幽默”艺术呢?

一、替换词语, 增进学生对于知识理解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言文章节, 其中一些古文的学生很难看懂意思, 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这些生涩的词汇, 教师可以用生活化词语进行替换, 在幽默中让学生理解。

例如, 在《愚公移山》这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其中的“固”是顽固的意思, 教师可以换取生活化的词语“不开窍”来解释其中的意思, 自然产生幽默的效果, 如, “你这个孩子真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集中注意力, 认真听讲, 教师还可以通过将愚公与河曲智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以白话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自然会在幽默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言辞, 应对特殊情况

在语文课堂上, 一些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常常会出现困倦, 如睡觉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一方面为了教育这些学生, 一方面又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 教师可以采取幽默的语言艺术, 来激起学生的觉醒和学习兴趣。

例如, 对于那些经常在课堂上睡觉的学生, 教师可以先叫醒他, 然后对他说:“你怎么总是这么困倦, 简直是一个特困生。”学生在这样的幽默语言的刺激下, 会在潜移默化中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汗颜, 主动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总之, 教师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善于运用幽默, 养成幽默的好习惯, 以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佣尚江, 戴少霄.教学幽默的功能探析[J].文学教育, 2008 (22) .

[2]铀蛛敏.试析中学语文的教学幽默[J].广西教育, 2009 (17) .

教学幽默在高等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篇8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 它可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幽默就像“催化剂”, 能使学生在高等数学课堂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启迪心智,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 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而幽默式教学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 引人入胜,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极限概念是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却是难以理解、掌握的概念。如果老师就用数学的专业术语向学生讲授极限的定义, 不免会使有些教师讲之泛泛, 学生听之渺渺, 不但会让学生感觉复杂难懂, 甚至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以至更不愿意继续学下去了。但若老师在讲授极限概念时, 幽他一默, 做古代书生状, 吟着“庄子曰:‘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千古绝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然后, 向学生解释:其实极限的思想我国古已有之, “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说的就是以1为首项, 1/2为公比的数列, 它的极限是零, 但永远也达不到零, 这其中就蕴涵着数学中的极限与哲学思想。“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极限思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朋友看不见了, 舟也看不见了, 只有隐隐约约的一点孤帆, 而一江春水, 依旧东流, 说的也是当距离 (n) 越来越大时, 朋友的身影却越来越小。这里将数学极限的思想与文学的意境融合在一起,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 学生不但理解了极限的本质, 还可以活跃气氛,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激发求知欲。

2. 教学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开启学生心智、记忆更加牢固

课堂气氛是影响和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因素, 是构成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幽默式教学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笑声会制造出积极的气氛, 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运用幽默式教学,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 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 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才能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愉悦身心, 启迪心智。

比如, 我们在讲授高等数学中的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以及不定积分的第一类换元积分法 (凑微分法) 时, 通常假设一个中间变量u, 这时若采用故错幽默法, 故意将成语“无中生有”说成“无中生u”, 就能把深刻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 深入浅出, 寓庄于谐, 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1

解 因为函数y=(3x2-2x+5)10是由y=u10,

u=3x2-2x+5复合而成的。在这里,讲函数y=(3x2-2x+5)10利用“无中生u”进行分解,所以,

研究表明, 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有功能代偿作用, 两半球既相对分工, 又协同活动。只有大脑左右两半球协同活动时, 活动效率才能大大提高。幽默进入课堂, 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基础上, 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 接受知识信息, 得到一个生动逼真的形象;使学生的大脑左右半球协同活动,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发展, 可以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 记忆得更牢固, 在新的情境中顺利迁移, 从而大大提高知识接受的数量和质量。比如, 我们在讲解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时, 被积函数一般是两类不同基本初等函数的乘积, 将谁看成u, 谁看成dv这是一个难点。我们通过将反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五类基本初等函数简称“反对幂指三”, 利用曲解幽默法, 将“反对”曲解为动词, “幂指三”曲解为一个人物, 排在前面的看成u, 排在后面的看成dv。这时犹如“兴奋剂”, 调节了学生的情绪, 驱散了学生的疲倦感, 点亮了学生的注意之灯, 开启了学生的心智, 使枯燥的教学内容趣味化, 记忆更加牢固。

例1

解 运用分部积分法将xcos xdx看作udv,如何选择u与dv呢?根据“反对幂指三”的排序,选幂函数x为u,cos xdx为dv,代入分部积分法公式可得

如果设cosx=u,xdx=dv,则无法解出积分。可见选择u与dv的方法不同,对积分的求解难易差别很大。

3 教学幽默能和谐师生关系、提升教育机智

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 但在认知过程中交织着师生的情感因素, 良好的师生感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但课堂教学难免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如学生打瞌睡、玩手机、左顾右盼、私下讲悄悄话等等。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不可能专门停下来批评学生, 以致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可能对这种情况听之任之, 不问不管。例如, 我们在讲微积分基本公式——牛顿 (Newton) —莱布尼兹 (Leibniz) 公式时, 有个学生在玩手机, 我们轻松地“幽默一把”, 说“某某同学, 你亲自与牛顿讨论微积分基本公式, 国际长途, 电话费很贵哦”。通过幽默引发的笑声消除了师生的角色差异, 沟通了师生的思想, 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使学生在数学课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机制, 使师生之间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共同步入一个相容有趣的教学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明坤, 杨清新.简论教学幽默[J].南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0, 4

[2]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 5

[3]刘晓明, 王丽荣.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6

[4]石勤.幽默在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体育报, 2005, 7

[5]李蕊.浅析如何调动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J].烟台南山学院基础教学部, 2009, 6

[6]李如密.教学幽默:增强师生亲和力的有效策略.教之魅[R], 2004, 11.

[7]赵勇.教学幽默让课堂更精彩.文教资料, .2006, 1

幽默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9

一、语文教学幽默的特征

语文教学上的幽默, 应是指语言和举动的机智风趣, 能使学生在听到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开怀大笑, 同时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语文教师调动幽默因素借助多种手段: ( 1) 喜剧因素。语文老师应具备一定的幽默感知和幽默创作能力, 才能够巧妙地运用幽默艺术, 不同于一般人的是, 他的幽默感知能力应高于平常人。当然, 语文老师毕竟不是相声小品演员, 他只要把语文课的内容进行幽默的加工和风趣的表达, 利于初中生接受就完全足够了。 ( 2) 艺术手法, 同样是以“笑”为其主要特征, 有时三言两语却又妙趣横生, 让学生们在笑声中明白道理。但和艺术幽默不一样的是, 语文课的教学幽默总是与知识结伴而行, 根本上是为了塑造学上健康的人格。 ( 3) 由于语文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他可以对生活中的幽默进行转化, 使学生们觉得更加亲切易懂。

二、语文教学幽默操作方法

1. 时空错位法

也就是时间错位和空间错位。时间错位就是故意把古代事物与现代事物“生拉硬扯”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产生幽默效果。比如, 说到蒲松龄的《狼》, 有一句“屠自后断其股”, 老师故意改变说法问大家, “断其股”就是把它的屁股砍掉吗? 这样在欢笑之余, 加强学生对于古今这个“股”的理解和区分。

空间错位更加常见, 如学生请老师“拜读”自己的作业; 又如, 在普通话的讲述中插上一、二句方言, 在汉语教学中插上一二句英语, 就会让人感觉特别搞笑。

2. 画蛇添足法

就是本来不用多说一句话, 偏偏加一句, 也能产生幽默的效果。例如, 《红楼梦》说到迎春, 用了一个比喻“腮凝新荔”, 红润的脸颊就像新鲜的荔枝。老师说到这里加一句: “当然是像荔枝肉, 难道还能像荔枝壳?”大家开怀大笑。

3. 顺手牵羊法

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东西, 如课文诗句、广告语、流行歌曲的歌词等, 在适当地方渲染一下, 可造成幽默的课堂氛围。比如, 鲁迅先生《故乡》中写到二十年之后的闰土在见到“我”之后, 说: “老爷……”“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 请老爷……”闰土说话吞吞吐吐, 这时, 老师顺口插道: “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啊。”

4. 穿插自身故事法

当讲到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时, 老师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实践, 激发学生兴趣, 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语文教学幽默的作用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课, 就要营造出一个欢乐的课堂范围, 想做到这样, 就要用幽默的讲课方式, 让学生觉得学语文原来挺有意思的。比如, 在讲应用文的时候, 初中生都觉得特别枯燥, 于是老师就选择了应用文中最有意思的广告。一开始不讲内容, 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画, 一个半截身子的牛在问这一个牛肉罐头, 这让学生们乐坏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广告, 然后老师才开始讲课, 大家就开始对学习提起了兴趣。

2. 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大家都知道, 幽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如, 一个个子特别小的语文老师第一次给学生们上课, 学生们盯着他看觉得老师好矮呀, 这时候老师说, 你们不懂, 浓缩的都是精华, 我这样的属于国家免检产品, 这时大家哄堂大笑, 对老师有了亲切感, 更愿意学习语文了。

3. 幽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幽默能把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化, 这样有利于初中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幽默是也是老师有自信有能力表现, 所以经常会启发学生, 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领悟其中的道理。当然, 这种表达方式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程度, 采用他们习惯的方法。比如, 现在的学生们都不注意标点符号, 老师就专门抽出来一节课来复习标点符号, 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抄作业的时候故意没加逗号, 说, 我给大家念一下啊, 然后一口气儿地憋得脸蛋都红了, 把下面的学生们笑坏了, 问大家这是咋回事呀, 大家笑着说没加标点, 老师说看到了吧, 你们可别学我, 看我这憋得, 气都喘不上来啦, 大家点点头。说记住啦。还有在翻译《曹刿论战》时, 当翻译到“否, 非若是也”这句话时, 老师故意把唐雎的这句话改为洋味十足的“No, 不是这样的”, 说完还学着外国人的样子耸耸肩, 摇摇头。引得学生哄堂大笑, 这样更加加深了学生们对于这个翻译的印象。

4. 幽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从心理学方面讲, 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 思维会比较敏捷, 而且思路比较清晰, 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反之, 当情绪不好的时候, 人们往往思路会比较闭塞, 反应也较为迟钝, 更加不愿意去接受新的知识。教学幽默这时就要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作用了, 它不仅能使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 与老师进行良好的互动, 更重要的是这种愉悦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们更轻松地接受老师所要传递的知识内容。要想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效率, 不单单是要老师讲多少内容, 从根本上来说是学生记住了多少, 能够深刻理解的又有多少, 最终的收获又有多少。如果课堂上死气沉沉的, 别说学生们感到厌倦, 想要趴在桌子上睡一觉了, 就连语文老师自己估计都觉得没意思不愿意讲啦。所以说呢, 幽默是一剂良药, 它能够拉近师生关系, 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 在讲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 讲到老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的时候, 大家都不爱听, 老师就模仿了一下父亲爬月台的的动作, 学生们提起了精神, 老师说, 我太瘦了, 老父亲比较胖, 所以模仿的不像,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大家理解就好啊, 后来一个同学说后面一个同学比较胖, 老师说那要不咱俩比赛一下, 让同学们说更喜欢哪个版本的, 这个胖同学还真就上来了, 模仿了一遍, 大家开怀大笑说学生赢啦, 老师输啦。由此, 学生们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学习的主要内容。

四、结语

幽默的课堂教学, 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做一种教育技术, 它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好了幽默艺术, 可谓是事半功倍, 让学生更加快速并且深刻地接受知识。

摘要:众所周知, 语文课的开放性和主观性都比较强, 要想充分发挥这门特殊学科的优势, 幽默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种虽然委婉但却机智的教学艺术, 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正在提高的初中生来说, 幽默艺术如果在初中课堂上运用好了, 就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增进师生友谊, 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最终会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

关键词:幽默艺术,语文教学,方法,作用

参考文献

[1]万新华.幽默艺术.现代语文, 2006, (06) .

[2]李克军.幽默教学.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3, (01) .

初中数学幽默教学法 篇10

一、在幽默中导入———激活“兴奋点”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的参与,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自主建构和主动生成都成了空话。促进主动参与的内在动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新知学习的导入阶段,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 采用幽默风趣的形式, 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兴奋点”, 使学生在最短时间里被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 教学“商不变规律”一课, 在导入环节, 教师首先出示一张自己的一寸照片, 对学生说:“有人想和大家交个朋友, 他是谁啊?”学生齐声说:“陈老师。”教师接着问:“你们为什么一眼就能认出是陈老师呢?他和站在你们面前的陈老师相比, 有什么变化?”学生说:“照片中的陈老师和原来的陈老师很像, 只是变小了。”教师追问道:“怎么变的呢?如果拍照时, 陈老师的眼睛变小了, 嘴巴不变, 鼻子还变大了, 那照片中的陈老师不是成丑八怪了吗?”学生哈哈大笑后说道:“各部分都要缩小, 不能一个缩小, 一个变大, 也不能不变。”另一个学生补充道:“各部分要缩小一样多。”这个案例以生活原型开篇, 从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拍照”侃起。在幽默风趣的师生共聊中, 学生兴趣盎然, 笑声不断, 学习的“兴奋点”被充分激活, 并在笑声中有所感悟。该导入巧妙地渗透了“同时”“缩小”“相同”这些商不变规律中的关键词, 为后面深刻理解本质特征铺好了台阶, 减缓了坡度。

二、在幽默中点拨———激活“内化点”

点拨的“点”是指给学生某种启发性指示, “拨”是指为学生拨开学习上的迷雾。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一些疑问, 产生一些误解, 思维被阻塞等现象是很正常的, 此时教师如果巧妙地运用幽默的点拨, 帮助学生化解畏难的情绪, 扫清学习进程中的障碍, 使他们思维通畅、拨云见雾、豁然开朗, 进而将所学新知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这种艺术性的及时点拨, 就像雪中送炭, 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分数的认识”一课, 让学生说说写一个分数的顺序, 一生认为应该先写分数线, 再从下往上写, 但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写, 他说不出来。此时, 教师幽默地说了一句:“没有妈哪来的儿子。”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 在笑声中马上有学生得到了启发, 说:“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 先有平均分的份数, 才能有所取的份数, 所以把平均分的份数叫分母, 把所取的份数叫分子, 所以要先写分母再写分子。”教师评价道:“分析得真好, 这不就像先有妈后有儿子吗?”接着教师趁热打铁, 继续追问道:“世界上有没有儿子比母亲大的?有没有儿子和母亲年龄相等的?”从而形象地得出:儿子比母亲小的分数是真分数, 儿子比母亲大或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通过教师幽默诙谐的点拨, 学生内化新知的热情被激活了, 他们对分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甚至终身难忘!

三、在幽默中纠错———激活“辨析点”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是很正常的, 关键是怎样有效地引领学生辨析错误, 通过对错误的剖析与纠正, 引以为戒。教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埋怨:这道题目我已经强调过好多次了, 但学生总是记不住, 还是会错。仔细分析一下, 这里面有学生理解方面的因素, 也有教师在纠错时给学生留下印象不深刻的原因。如果教师在纠错时能加点“调料”, 运用幽默来激活正误知识的“辨析点”, 让学生在发自内心的笑声中, 思想受到启迪、视界变得敞亮、心灵彼此接纳, 从而使学生将出错的教训深深地印入脑海中,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纠错的效果。例如, 一位教师发现班里的学生在写“6、8、9”这些数字时, 总是书写不规范, 经常会出现“6”不出头, “8”上面写得很小变成了半截, “9”下面的尾巴很短。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编了一个幽默的小故事, 让学生去辨析:一个小孩在路上遇到一农夫钓鱼回来, 便问:“叔叔, 您今天钓到了几条鱼?”农夫说:“我钓到6条没头的, 8条半截的, 9条没尾的, 你猜是几条?” (答案:0条) 又如, 在练习长度单位时, 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老师的身高为17 () 。一位学生不假思索地抢答:“您的身高为17厘米。”教师故意蹲下来, 幽默地边挪步边说:“我是小人国的吗?”学生听了哈哈大笑, 在笑声中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四、在幽默中小结———激活“反思点”

一堂课的小结就如一曲乐章的尾声, 设计得好, 就会有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好的结尾能“高潮迭起”, 或“画龙点睛”, 或“前后呼应”, 或“又入佳境”, 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与学习, 成为连接课内与课外、连接前后两节课的纽带。如何设计一堂课的小结?它没有固定的模式, 关键是要做到简洁明快、灵活多变、新鲜有趣、耐人寻味, 如果在小结中加点“幽默”, 能够使有点疲劳的学生重振精神, 愉快地展开学习旅程的回顾与反思, 并使他们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 快要下课时, 一生举起双手, 伸了个懒腰, 打了个哈欠, 顿时全堂哄笑。笑声中, 教师机灵一动, 说道:“看来下课时间到了, 大家有些疲劳需要休息了, 这位同学用动作发出了信号。你们觉得这位同学打哈欠的姿势美吗?”学生都说不美, 还说他懒洋洋的, 没精神。教师随即对称地高举双手, 又平举双手, 问道:“老师的这些造型美吗?为什么?” (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展开反思) 学生说比那位同学的美多了, 因为老师的动作是对称的。教师接着幽默地说:“看来打哈欠的姿势要做得对称一点, 让大家得到美的享受。”学生又爽朗地笑了。教师又问道:“如果把老师的这些姿势拍成照片, 是一幅什么图形呢?”学生说是轴对称图形。教师最后小结道:“这节课我们就以拍照作为结束, 请大家先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做一个动作, 老师把你的姿势拍成照片, 看谁的造型最美。”学生兴致非常高, 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称动作, 教学在高潮中结束。

幽默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幽默为数学课堂注入一脉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有了它,课堂如同一首和谐明快的歌,旋律流畅,荡气回肠。有了它,课堂如同一幅构思不凡的画,精彩纷呈,美不胜收。

一、幽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育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所谓“意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它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功效。

如:一位教师在讲“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反复强调,遇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在那一位上商“0”,但学生仍是记不住,练习中、作业中漏商“0”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学生的这种错误,在教学中他来了点幽默,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了严肃的真理,他说:“同学们,你们是新中国的主人,如果‘主’字少写一点,就成了‘王人’;(笑)如果把这一点点到不恰当的地方,就成了‘玉人’。你们说,这行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哄堂大笑起来。接着,他又举例讲解本校有2008人,而把中间的零少写了以后就变成了28人。一个学校只有28人吗?学生们各抒己见,师生间的严肃气氛消失了。在此基础上,又讲解了一个商中间有“0”时不能漏写0的例子,语言形象生动,富于幽默感,给同学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漏写商“0”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二、幽默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

每年教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便是试商之后的计算。学生把用来试商的数字,在试商以后仍然当作除数,参与计算导致错误。任凭反复强调,但学生就是记不住,要么这一题做对了,下一题又忘了;要么这次作业做对了,下次作业又做错了。我想问题可能是学生没有理解试商的含义。可能他们想的是,只要现在我可以计算就行了,既然几十几不会算,当然就用整十数算了。又教这一内容时,我改变了教法,当教完例题192÷32,最后小结时我来了点幽默,使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变。

师:“同学们,把32看成30,这个30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试商。”

师:“试商结束,标志着它的任务已完成。我们就让它英勇就义吧。”随即,我把写在除数旁边的那个30擦去,并说:“咱们可不能忘了,这道题目中真正的除数是32,而不是帮助我们试商的那个30。”学生们一听,咧嘴笑了。

由于我的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再配上相应的措施,同学们印象颇深。从作业反馈情况看,没有学生再犯将试商数字当除数算的错误了。一句幽默的语言,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动作,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上的一大难题。

三、幽默可以促使学生快速吸收知识

因为教学幽默本身就像“激发剂”,富于启发性,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能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时,碰到这样一道题:721+257+79-57不少学生只知道721+79,而后面257-57变成了257+57,老是碰到这样的问题,再次教学时,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同学们见过搬家吧?那怎么搬的啊?大家是议论纷纷。我又说:那你见过办完家人却没走吗?学生边笑边说:“这怎么可能呢?”“这道题我们今天就给它搬搬家,但别忘了主人也就是前面的符号一起搬。”接着跟学生一同完成了这道题,又让学生举出这样的例子,很快学生就掌握了我所说的这种“搬家法”。

四、幽默可以调节学生心态

教师语言的幽默感,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成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态起到重要作用。调查表明,学生喜欢富于幽默感的老师,而不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良好的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恰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幽默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减轻压力,缓和师生关系,摆脱逆境的力量。

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和幽默感 篇12

一、态度亲切和善, 感情丰富真挚

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 亲切和善的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情, 从而产生正能量, 唤起求知的欲望。对待学困生, 更应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激励他们的斗志。如果对学生的错误一味地批评、责罚, 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 由讨厌数学教师到讨厌数学学科。

二、教学语言要活泼生动、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不能一味地用书面用语, 又不能都是口头用语, 要通俗明了, 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教师应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深奥的知识明朗化, 用自己深厚的教学素养给学生学习数学点起前行的灯, 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数学浩瀚的海洋里翱翔。

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生活化

幽默不是恶搞, 不是哗众取宠, 它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 它引人思索, 加深记忆, 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是多方面的。

1. 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学生心情愉悦的学习和机械的“填鸭式”学习, 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2. 能调和师生间的关系

在我上课时有这样的感觉, 如果教师冷若冰霜, 学生就呆若木鸡。如果教师面带笑容, 学生就思绪敏捷。

3. 能开启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疲惫、溜号。如果教师能在数学课堂中适时来点幽默, 就犹如给学生一剂“兴奋剂”。

四、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 不能出现歧义。如, 讲述等差数列的概念时, 必须强调“从第二项起”“同一个常数”等, 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 不能用白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

五、无声语言———手势和表情

我们可以用眼睛表达高兴、气愤、赞许、反对, 用严肃的目光去审视不注意听课的学生, 比大声训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课堂中, 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 吸引学生的眼光, 增添色彩和活力。

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性是多种多样的, 幽默感是优美的, 它们给枯燥的数学知识披上一层绚丽的色彩, 使学生如沐春风。教师一个会意的微笑, 一个简单的动作, 都可以折射出智慧之光, 让数学课堂更生动多彩。

摘要: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性多种多样, 幽默感是优美的。

关键词:语言艺术,幽默感,情趣

参考文献

上一篇:采暖安装下一篇:矿山企业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