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2024-05-21

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共11篇)

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篇1

历史的轨迹在不断前进。历史的真象往往隐藏在谬论之中,埋藏在假象之下。透过夹缝看历史,你才能看清历史的真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夹缝中的历史》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篇一:《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初次拿到这本书,我就被这本书的题目给深深吸引住了。为什么作者要从夹缝里看历史?专挑历史人物的刺呢?直到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这本书是对伟人缺点的评价,告诉人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

在我看来,作者写这本书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正是那些夸长处而避短处的史书史鉴。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在对历史人物进行描写的时候,总会带入自己的主观感情,特意将自己喜欢的伟人刻画得如同仙人一般,而把自己所讨厌的、憎恶的人描写得一无是处、狡猾奸诈!

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剧情描写,罗贯中把曹操、周瑜一类人视为叛贼,就刻意去把他们描写成心胸狭窄的乱贼,而影响了读者对史实的了解。

而《夹缝中的历史》一书的性质与《名人传》倒有些许相似。它直截了断的向人们说明:历史中的伟大人物虽然是伟大的,但他们同样也有失落,有悲伤,有缺点,也有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夹缝中的历史》通过对每一段历史的叙述与截然不同的评论,让读者解开了心中对名人伟人的疑惑,并且让读者体会他们内心的痛与苦和面对痛苦时的坚持与执着。就拿书中的史料来分析:同样是生不如死的经历,司马迁选择的是重如泰山的任务——忍辱负重写完《史记》。而明思宗面对国家的沦陷,朝代的灭亡,紫禁城内血染残阳的惨状,毅然自缢而亡……我想,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就是能够真实地记录下伟人的长处与不足,让读者体会伟人的痛与苦。

吴三桂在大家看来也许是令人憎恶的卖国贼,但他仍然是令人敬畏的英雄,他对陈圆圆的痴情与真心,竟可以让他与敌人满洲国结盟,去征讨李自成,足以看出他对爱情的执着,但也反映出他的冲动。

韩信在人们心中也许是能伸能屈的大英雄,但他也是令人可悲的窝囊种。他的胯下奇辱之事,抛弃了自己的尊严,丢失了自己的人格,可他却对其无动于衷,就连刘邦都瞧不起他的人格。

读完这本书,我得到了很大的触动:谁都不可能将自己变得完美无缺,即使是伟人英雄也有他们的痛苦与不足。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痛与苦,但我要认识事物的两面性,“不抛弃、不放弃”努力改善自己,才能活的充实。

篇二:《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夹缝中的历史》。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成功的罪孽》和《灰堆》两个章节。在《成功的罪孽》一文中,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了2300多年前,那场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商鞅变法!无疑,商鞅变法在当时是成功的,直接导致了地处西北的弱小秦国从此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霸主,并最终扫平东方六国,一统天下成就亘古未有之霸业,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但是一个时代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在其后的所有时代都会取得成功,有时恰恰相反,会成为后世不断沦落的罪孽根源,而商鞅变法就是这样生动的例子。商鞅变法是通过剥夺人的自由而使本来弱小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提高的是君主的绝对权威,甚至不惜以毁灭文化、剿除思想为代价,使君主集权统治鬼胎脱生,长大成魔,并使其后的中国历史进入到从一个君主集权统治过渡到另一个君主集权统治的历史怪圈中,两千多年未曾改变。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那么这样的变法我宁愿它从来没有发生过!在《灰堆》一文中,写了中国古代的皇帝们,那些所谓的天之子们,为了加强自己对人民的统治,不惜以牺牲中华文化典籍为代价,焚百家书,禁锢人们的思想,可是他们这些自诩为人中之龙的人,却不知道这样做是自掘坟墓,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是反人类,反历史的。他们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使统治阶级的权力无限膨胀,而人民只有战战兢兢、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会人头不保,家破人亡。

这一切到了一个极限的时候,就犹如一个破败不堪的屋顶堆满了厚厚的积雪,整个房屋已经不堪重负摇摇欲坠了,这时又在其上下了一层霜,就是这一层薄薄的霜,看似无足轻重,却将这早已破败的屋顶从空中一下压趴在地上,并且掼得粉碎。古代的那些皇帝佬们,大兴文字狱,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都给人民戴上了无形而沉重的枷锁,让人动弹不得。

试想,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甚至连人的基本的民主权利都得不到保障的社会里,这个国家的灭亡当然就是世界上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在本书中,作者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历史,但是历史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殊不知,那高大宏伟的金字塔背后是无数埃及奴隶的斑斑血泪,蜿蜒壮丽的长城托起它的是千千万万中国古人的森森白骨啊!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让我们从历史的成败中汲取营养,去创造灿烂辉煌的明天吧!

篇三:《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历史的轨迹在不断前进。历史的真象往往隐藏在谬论之中,埋藏在假象之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阿透过夹缝看历史,看清历史的真象。我明白今天我们评价古人时,我们应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

在我看来荆柯是一个胆小的壮士,他得到田光先生的推荐,受到太子丹的恩惠,冒着生命危险去刺杀秦王。但我却怀疑荆柯。真理不是显示在外的,就像对与于荆柯的怀疑,也是要摆脱世俗的成见,分析他种种行为的原因。在凄凉萧瑟的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柯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柯和秦舞阳一起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到咸阳宫去刺杀秦王。但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有人说是秦王的运气好,有人说是侍女的帮助,使秦王逃过一劫。

但我却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荆柯怕死,当他抓住秦王的衣袖时,他可以立刻杀了秦王,他却想制服秦王,将他生擒活捉,他知道如果秦王死了,他也别想活,这便是,他是贪生的,他是怕死的。他有神勇,但他缺乏完全的献身精神,他没有超越生对他的吸引,也没超越他对死亡的抗拒。不过荆柯的所有信义与胆气还是让人极其钦佩的。他谋杀秦王的大举,显然能使处在欺凌之下的中国人产身产生共鸣和快感,并得到一些慰藉。荆柯也演变成为反抗暴君的象征,荆轲的意义便超出他行为的本身。

在中国,韩信显然是一个典范,一个能屈能伸的典范,用以后的功绩来洗刷了以前跨下之辱的典范。人们好似将韩信所受的耻辱看作他实现其目的的一个铺垫,一个陪衬,甚至是一个升华的动力。但“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精神准则,一个忍耐的底线。

作为汉朝开国功臣的韩信却甘心忍受了跨下奇辱。在当时的观念下,韩信应该用自己的生命来反抗,但他并没有跳起来反抗。一个人是否受到侮辱,并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但如何对待侮辱,却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于是这便成为他终身的耻辱。他沉默的原因并不是他的宽容和怜悯,而是为了功利,他向世俗低下了头。尊严是不可以用来和功利交换的,韩信的这种作法本身就是对自身价值的无视。然而在今天韩信依然被当作正面形象而不断提及。像这样的偶像,被树立起来,必将会使那些奋发而起,激励反抗的灵魂哭泣。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独立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历史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在夹缝中看历史,也许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多思考,我们便会有不同的发现。

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篇2

《小姨多鹤》的故事起源于战争, 因为战争这个日本女人“多鹤”的命运奇怪地与一个中国男人和一个中国女人缠绕在一起, 多鹤的苦难是这个战争年代强加给她的。二战即将结束时, 在中国东北生活的日本人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为了保护生的权利, 多鹤成了代浪村集体逃亡路上留下的孤女。逃亡途中她从死亡手中救出了弱小的佐滕久美。16岁的多鹤在死难多艰的逃亡中, 依靠机智和对生的本能渴望逃过了灾难。随后她被卖给了东北小火车站站长的二儿子张俭, 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 在接下来漫长的几十年里, 这个“陌生的族类”和张俭以及张俭的妻子朱小环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多鹤的苦难不仅是存留异国的孤苦伶仃, 还是“她活这一辈子, 母亲不是母亲, 妻子不是妻子”。作品标题“小姨多鹤”的称呼暗含了她名分的尴尬, 多鹤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根本无法抉择自己的命运, 她是被时代推到了她不愿也不属于的人生位置。“她以女性身体内伏藏的韧性和悲悯力量, 包容一切不可包容的苦难。”1给张家生儿育女本是被迫, 但后来她把孩子们视为自己生存下去的支撑, 她凭女性的天性去完成母性的职责, 任何苦难在这种职责面前都会变得软弱无力。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标志性的政治事件在作品中都有反映。作品中清晰的时间刻度标示出一种巨大的历史力量, 而严歌苓所要书写的正是主人公对横暴历史之力的承受和担当。时代的变迁, 在多鹤身上体现出的是不同时代的灾难。新中国成立, 多鹤的日本籍身份成为重大的情感和伦理问题, 她是三个孩子的生母张俭的隐形妻子。战争摧毁了张俭夫妇的幸福生活, 抗日年间小环为躲避日本鬼子失去了生育能力。为了传宗接代张家买来多鹤, 在国恨家仇的大背景下, 日本少女竹内多鹤介入, 使张家的关系变得暧昧而怪异, 他们的生活因多鹤的存在而难以平静。为了隐藏多鹤的身份四处躲藏, 为了处理好畸形的家庭关系绞尽脑汁……这些都让他们的生活少了些踏实多了些愁苦。多鹤的身份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民间生活中也成了巨大的政治问题。为了不让邻居产生怀疑, 多亏小环高超的“外交”把邻里关系搞得火热, 多鹤的怪异才被习以为常。文革时期, 张俭被捕入狱, 家里没了经济来源, 多鹤每天出去做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承受着精神和体力上的双重压力……改革开放后多鹤被送回祖国。经历了四十几年后, 多鹤从少女变成了上了年纪的女人, 从小姨变成了母亲, 从日本鬼子变成了日本友人, 从一个纯正的日本人变成了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佬。当她再次踏上日本国土时眼前是一片陌生的图景。日本的生活使得在中国居住多年的多鹤无法适应, 她已经习惯了中国的生活。新的历史时期多鹤再次处于尴尬境地, 时代再次把多鹤放置在夹缝中无处归属安身, 在生活的困境中艰难挣扎。

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多变的苦难承担, 让每一个读者不得不把记忆和情感放进去, 把恨的能力和爱的能力放进去来化解这本不该有的伤痛, 这种苦难是矛盾的, 正是在矛盾和困厄中我们才会为故事投入, 发挥出更为充沛的道德想象力。

二、无路可去的逃避

“就故事而言, 《小姨多鹤》与《第九个寡妇》非常相似, 后者是王葡萄藏匿出身不好的公公, 而前者是小环和丈夫一起掩护多鹤的日本人身份。”2在藏匿多鹤的日本人身份上, 小环有一种朴素的“凑合”人生哲学, 以这种“凑”来回应历史多变的荣辱, 小环的“凑合”其实是对现实困难的另一种逃避。多鹤的身份问题不是她这样一个女人可以解决的问题, 她在时代潮流中无力抵抗但也不逆来顺受。这种“凑合”不等同于“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信条。她不强求丈夫的宠爱, 不强求子女的认可, 不强求丰衣足食的生活。这种“凑合”并不是对生活的妥协, 是小环在应对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过程中产生的智慧, 带着“凑合”的心态, 小环熬过丧子之痛夺夫之恨, 熬过了与亲人的生离死别。她竭尽全力去维护家中一男二女的特殊平等, 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声誉来保护多鹤和丈夫免受时代异动的侵扰。多鹤危急时她挺身而出用的就是避重就轻的方法。全家的困厄总由她或谑或闹半真半假的话来化解, 她这样做也是处于无可奈何, 殊不知在小环的内心深处藏有多少苦楚。

生存在这种特殊家庭氛围中, 逃避是他们无路可去的去处, 每个人在面对多鹤的尴尬身份时都是软弱无力的, 因为他们对抗的是整个时代和历史的错误。大历史与小人物的较量中实力悬殊太大了。丫头和大孩二孩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意识到与多鹤的特殊关系。正如小环所想“他们宁可选择家境更贫穷, 更没什么可炫耀的父母做父母, 他们从小到大恐怕都感觉到这个家庭暗暗存在一团混乱, 把他们的出生也乱在里面……他们清楚到这一男二女都不够清白。”3因为这种混乱的纠结使他们无法面对生活, 丫头假造身份编造出身, 难道不是她发现自己肉乎乎的双手和脖后永远长不完的胎毛与多鹤一模一样吗?大孩有一段时间与家里断绝关系, 特殊的政治时期, 一个简单的家庭出身和一个复杂的家庭背景对一个刚刚走进社会的青年影响是不同的。不能怪他们对家庭不满, 逃避是他们唯一可选择的出路, 可悲的是这是一种逃也逃不掉的挣扎。

三、人性本善的真爱

《小姨多鹤》的故事读来辛酸但处处充满真爱与纯善。中国人素有慈悲之心。所谓“慈”指慈爱众生给予快乐。所谓“悲”指同甘共苦消除其苦。多鹤在中国生活几十年能在时代浪潮中一次次躲过灾难, 靠的正是善良人的帮助和真爱的保护。张俭的徒弟小彭和小石知道多鹤的身份, 后来小石死了, 多鹤的秘密被封存在小彭这里, 小彭保守了这个秘密使多鹤安全地混迹于无数中国女人之中, 小彭对多鹤的爱慕中更多的是怜悯之心。多鹤与张俭的朦胧关系, 让他们用以心传心的方式保持着某种默契, 这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无言之美。张俭被捕入狱, 探监时多鹤对张俭邀约, “每晚九点想着多鹤, 多鹤也想着你。你和多鹤就看见了。”4在多鹤看来两人虽然相隔万里没有言语的交流但心与心是相通的。起初, 张俭与小环本是打算让多鹤生了孩子就把她撵走的, 但多鹤一直与他们生活了三十几年, 保护这个无依无靠的日本女人成了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三人己经融为了一体成为彼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小环的情感是直率的, 她的嬉笑怒骂正是宣泄感情和联络情感的方式, 小环对多鹤由敌视到和睦相处, 晚年成了相濡以沫的亲人。多鹤是幸运的。她以顽强的生存意志从死亡中逃出, 以巨大的包容力忍受生活的苦难, 享受众多善良人的关爱。没有真爱就不会有多鹤的传奇人生。

多鹤故事的传奇性和曲折性是吸引读者的看点。战争给中国人和普通日本人都造成了灾难, 但灾难给人们心灵和身体造成的伤痛在多鹤和小环身上显得不像以往战争作品那么深。对中日战争造成的人间悲剧轻描淡写, 似乎缺少一种纵深感, 但作者从人性角度去沟通, 在这一点上还是很值得欣赏的。

参考文献

[1].马兵《两个女人的史诗——评严歌苓的<小姨多鹤>》扬子江评论2008年5月

[2].吴丹《从<小姨多鹤>看中日文化的差异》吉林大学2008年

[3].严歌苓《小姨多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201页

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篇3

熟悉香港文艺电影的观众对张婉婷并不陌生。这位出生于殖民地时期的香港、早年就读于香港大学、后留学英国的女导演,有着中西文化交融的文化身份背景与四海漂泊的人生经历。从1985年拍摄完成处女作《非法移民》以来,张婉婷始终关注的是社会历史沧桑巨变中的个体命运,尤其是她的移民三部曲——《非法移民》《秋天的童话》《八两金》曾在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的评选中多次提名获奖。独特的叙事,细腻的拍摄手法,迷离怀旧的情感表达使得张婉婷的作品在香港商业电影独霸天下的时代,更像一股清流,温情与乡愁并存,人物与时代空间结合。以港人的视角对海外华人与本土民族文化进行阐述和书写,张婉婷表达的是自己的美学观以及对近代社会巨变后的反思。她坦言:“我拍电影主要就是记录我的感受。我想把当时那个社会的现象记录下来。现在来看我曾经走过的路,从殖民地到国外、崇拜国外的一些东西,再慢慢地喜欢中国,来研究中国的历史。”[1]正是坚持着这样的创作态度,张婉婷的《三城记》延续了她一贯的影像和叙事风格,空间上跨越香港、安徽、上海三座城市,时间选取了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替中,展现着历史夹缝中的个体命运。

一、 独特的空间叙事模式

相比早些年香港商业电影的叫好与卖座,港片的质量在近些年普遍出现衰退与下滑,而本就市场狭窄的商业电影更是被排挤到电影市场的边缘地带。从演员选择到剧情核心,筹拍多年的《三城记》也免不了要在艺术风格和商业价值中寻求平衡,虽然最终的票房差强人意,但导演的用心程度使影片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艺术风格与叙事方式依然十分突出。

以功夫巨星成龙的父母为故事蓝本、还原度高达90%的《三城记》,其真实的故事取材可以说是影片最大的卖点之一。早在2003年,张婉婷就曾拍摄过关于成龙的纪录片《龙的深处:失落的拼图》,对成龙传奇身世的探寻勾起了张婉婷追溯时代印记的情怀,并花费3年时间完成素材的收集整理。不同于《龙的深处》的纪录片模式,《三城记》有着更大的戏剧张力与浪漫元素。影片采用了倒叙加自叙的叙事方式,展现出了战争年代纯真爱情的苦涩与无奈。不过,故事虽然被放置在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却处处流淌着反战争化的温情与细腻。以去功利性、艺术化的时代爱情为范本反观当下,《三城记》多了几分现实意味。

从1985年拍摄《非法移民》到2015年《三城记》上映,可以看出张婉婷对空间叙事的熟练操控。所谓空间叙事,按照我国学者龙迪勇的描述,可分为故事空间、形式空间、心理空间和存在空间。《三城记》将时代大主题分成三个段落,通过两对恋人在三座城池的相遇相恋相分离,描绘了乱世中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影片的故事空间即叙事中的物理空间——香港、安徽与上海,形式空间指打破单一的线性时间顺序,运用时空交叉和时空并置的叙述方式,心理空间是指记忆的空间特性,存在空间为叙事作品存在的场所。《三城记》以“拼图式”的形式空间,将内陆与香港串联组成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发展线,又将倒叙和自叙相互穿插,形成倒叙回忆与线性时间发展的同时在场;同时又在片尾给出男女主人公与失散38年的内陆子女重聚的信息,隐藏了作品呈现的存在空间——即以现今时空对往昔的追溯。在空间叙事中,《三城记》中三座城市不再是主人公爱情的背景陪衬与地域符号,而是连接所有人物情感的纽带,城市不仅是叙事的承载环境,也是客观的被叙述对象,三个截然不同的地理空间接连转换,使影片的情感线更为真实且更具抒情性。

二、 精致的视听呈现与美学韵味

张婉婷的电影向来侧重表现人物情感,而与人物情感相对应的视听呈现也十分细腻唯美。自2009年开始筹备,跨越皖、沪、港三座城市的《三城记》,在场景选择和画面构图方面颇为用心。作为最主要的两座城市——安徽和上海,为了选择适合的村落和街巷,张婉婷曾数次前往,坚持实景拍摄的她甚至在每个季节都去过。影片中陈月荣一行人卖水的弄堂,是一个处于拆迁中的真正的弄堂,而非搭建的影视基地,拍摄难民逃难的戏份,更是动用航拍与800多位群演以求镜头的真实感。正是在如此严谨的拍摄下,才有了《三城记》诗画山水般的镜头真实。

《三城记》的画面干净唯美,叙事舒缓,色调柔和,远景与近景的切换流畅自如,视觉观感极佳。虽然故事时间设定在战乱年代,但张婉婷并不侧重讲历史,少有的几个战争场面也被赋予了一种高雅的美学格调,弱化了战争的暴力与血腥。尤其是影片开头陈月荣的逃难戏份,爆炸后通过慢镜头配合陈月荣的呼吸以及由远及近的哭声,时间仿佛凝滞,人物内心瞬间的彷徨游离与空白一览无遗。在安徽的坐标段落里,影片有不少展现田园诗意美感的空镜,几处全景式的拍摄更是营造了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梦幻感。小桥流水、薄雾远山、竹林石阶以及典型的徽派建筑凸显着中国古典写意美学,古朴怀旧的色调使主人公的相遇相恋更为温情脉脉。但与此同时,导演也借用诗意的山水展现出了强烈的对比意味。房道龙混迹于军统特务系统,接到任务要去执行暗杀任务,不曾想被日军捉住,以致同伴在河水边被杀。在这一场砍头的戏份中,流水涓涓,远山如黛,近处却是鲜血喷涌,人头落地,血腥与唯美相交织,也使得房道龙与陈月荣的爱情在残酷的战争氛围中显得极为珍贵。

影片在对“光”的处理上也十分用心。比如,房道龙给妻子吸食大烟以缓解病痛,月光落在室内形成斑驳的光影,将一个男人的柔情与悲哀以及对妻子的疼惜映衬的恰到好处。再如上海重逢的房陈二人,道龙受伤昏迷不醒,月荣日夜守护,之后道龙在一个雨夜醒来,此时窗外的街灯打在二人流泪的脸上,光影被流动的雨水切分,明暗交错极为灵动,每一帧画面都有很高的美学韵味,最大程度的满足了观众的视觉美感体验。除此之外,影片还有不少文艺精妙的台词,如阿华自我调侃“人生逆旅,战火连年,命运收买我,我收买破旧”等;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也恰到好处,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乐器的使用,渲染了影片浪漫诗意的情感氛围,使影片的主题表达更具传奇性与美学观赏性,而影片的原创主题曲《永远的微笑》,深情的歌词与动人的旋律在房陈二人的相互寻找与等待中,使情感升华更为真切动人。

三、 离散个体的文化追溯

《三城记》描述的是大时代环境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无论是房道龙与陈月荣的坚守与圆满,还是仇肖玲与收买华的遗憾和悲情,亦或是周师傅的含蓄与真诚,处于乱世之中的每个人物,都呈现出了人性的真善美。但在其中,也不难发现影片隐藏的主题,这也是张婉婷一以贯之的创作脉络——对离散个体生存境遇的思考以及对香港父辈移民者文化历史的追溯。张婉婷说:“我的中国身份是在外国的时候找到的……中国人的身份让我觉得更有价值、更值得要去寻根、寻找我的中国人身份。”[2]因此,“移民三部曲”的文化寻根,《宋氏三姐妹》的历史追溯,《北京乐于路》对现实的叩问,都始终洋溢着怀旧的格调与难以明说的乡愁意味和悲情之感。香港曾经有着殖民统治的特殊政治文化环境,加之大批的内陆移民,形成了香港中西杂糅的复杂社会形态,对于经历过这一系列变革的人来说,他们对文化根源的追寻以及自我身份的追溯带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也是当今很多香港本土人应该了解熟悉的历史。

《三城记》定位于三座城市,在每座城市有限的镜头中,展现的是作为港民的张婉婷从自我角度出发,对历史的观察理解以及对老一辈移民的文化时代追溯。在安徽段落里,导演突出的是旧社会的封建礼教,月荣母亲特写的三寸金莲,门第观念,军统的贪污腐败问题等;在魔都上海,是通货膨胀和随意杀人的官僚政府,而篇幅最少的香港,则是偷渡、怀乡、底层生活境遇的真实再现,三座城市各有不同,却反映的是移民香港的老一代内陆人士最为真实曲折的人生经历。因此,取材自成龙父母真实故事的《三城记》,实际上追溯的是众多港一代父辈们的普遍经历。“在战火纷飞,时局动荡时迫于无奈来到香港避难、讨生活。对于这些来到香港的内地人来说,他们前半辈子的生活和后来的生活几乎是完全断裂的。”[3]影片中月荣在离家前对母亲说,“妈,我们攒够了钱,马上就会回来。”而事实上,这一别就是38年。影片在末尾给出了这样的镜头画面和文字说明:“道龙与月荣失散的孩子,每次见到火车经过都会希望是爸妈回来,也每次都会失望。”接着便是两个追逐火车奔跑的少年,镜头拉远,两个孩子的身影在空旷的原野上孤单萧索,配合片头月荣离开时拿着母亲给的5角钱完全不知忧愁的两个小女孩儿,残酷感瞬间加重。月荣与道龙是与故土离散的无根者,四个孩子与守候的父母则是两组亲情关系的离散者,辗转香港、独自终老的仇肖玲更是孤独的存在,他们在离散状态下的生活与遭际,反映了最真实普遍的早期香港移民形态,也是张婉婷视角下的香港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

结语

《三城记》是张婉婷作者化电影的再次展现,时代、历史、小人物的结合,对真挚爱情的艺术化表达凸显的是导演一贯的家国与人文情怀。以房道龙、陈月荣为代表的早期香港移民,导演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文化历史根源追溯,也隐含着导演对历史、分离、怀念主题的探寻与思考。考究的影像风格与美学韵味彰显着导演深厚的艺术功底,而故事逻辑、结构不均、爱情至上等问题,也给以后的文艺爱情电影敲响了警钟。《三城记》对导演以往的作品虽未有所突破,但严谨的创作态度和诗意的情感表达依然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2]张婉婷,杨弋枢,空间,性别,爱情与历史:张婉婷访谈[J].电影艺术,2008(11):75-80.

向夹缝中的绿意鞠躬作文 篇4

晚风轻柔,抚过脸颊也没有一点儿感觉,只是跟耳际的发丝来了一个柔柔的吻。月色下,一切光景都如此迷人。借着昏暗的天色,墙角透出一抹盈盈绿。

“她又多活了一天。”我低头自语。

不知多久前,在楼下墙角的夹缝中发现了这株瘦小羸弱的植物,枝茎细嫩,小小的绿里泛黄的两片叶子。我嘲讽地笑了笑,把它鄙视到了最低点。

过了一段日子,回家时,墙角那片绿盈盈的色彩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柔和的微风里,它随风飘摇,小巧的叶片上的叶脉经经纬纬交织出绿意浓浓的脉络,脉络里流淌着生命的鲜血。

“好绿。”我轻声赞叹。一声清脆的车铃拉开了我的注意。一个七八岁的小孩骑着自行车经过。“哼,居然又长出来了!”他惊叫一声,抿住嘴唇。“让让……”我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他立即横冲直撞着无情地把那株渺小的.生命踩在脚下。

我不由叹息一声,原来它能活下来,并不容易。也许它生来就无依无靠,随风旅行,风在这里休息,让它也停驻在这片土地。它想离开却似乎无能为力,这小小的夹缝简直让它窒息。但它需要活下去,这是它存在于世唯一的信念。每一天,它都要同看不见的黑暗、坚硬和冰冷斗争;每一天,它都催促自己早早醒来,晚些睡去,好吸收清晨和午夜浓重的露水。倘若碰上暴雨和雷电的轰击,它也无处逃避,只能把自己缩得小一点儿,再小一点儿,直到狂风骤雨过去后,甩甩脑袋,抖擞精神,扳直腰杆,继续迎接期盼许久的阳光。它告诉自己,它每一天的使命,就是活下去,活过一天,就有无比的欢欣和满足。

生命的毅力,并不在于对痛的感悟。只有真正痛过,明白一个生命的渺小与珍贵,才会更加珍惜,也就更加努力地活下去。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篇5

值此,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央视综合频道于本月8号开始每晚黄金时间段在全国首播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每晚两集连播,截至今日已经播出20集了,剧情很感人,拍得很有水平。

此剧由始至终围绕&ldqu;文革&rdqu;结束后复出的晚年邓小平是怎样把&ldqu;文革&rdqu;时期&ldqu;四人帮&rdqu;给党和国家带来的各方面损失力争减少到最低限度,如拨乱反正;为高级知识分子恢复名誉;为被打倒的老干部平反昭雪;恢复高考制度;恢复国民经济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等等,从剧中使我们看到在那样特殊历史时期(极其困难时期)一位老革命家党的优秀干部心系祖国、坦荡无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壮士断腕的英雄气魄,极力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力挽狂澜、不断引领全体中国人民奔向小康奔向二十一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他是一位和蔼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是位难得的实干家。

看完之后意犹未尽,感触颇深,很受教育。该剧主要描述了1976-1984年的邓小平,那8年是邓小平最辉煌的8年,其个人政治生涯达到顶峰,而中国也是处于最微妙、最重要转折点,剧本写的好,演员演的好,写的不拖沓,演的不做作。尊重历史事实,拍的很好拍的很有水平。

邓小平真不愧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也真不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对新中国功不可没。邓小平观察睿智,做事果断,原则性强用毛主席的话说是位难得的人才,满脑子里面装的&ldqu;都是钢铁公司&rdqu。

事实胜于雄辩,今日强大的中国而绝非是昔日贫穷积弱的中国。今天的一切改革开放成果应归功于邓小平。

中国有幸出了个毛泽东,中国有幸出了个邓小平。文革后复出的邓小平是当代全体中国人民莫大的福!

在平凡的夹缝中闪光 篇6

尊敬的师兄师姐,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平凡的夹缝中闪光》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要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可是车票和钱丢了。正在万分焦急之时,走来一个人,他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那位大婶手中,大婶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他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没错,这位解放军正是雷锋。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无数人。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雷锋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至少出生时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茫茫人海中的一个,虽然我们平凡,但是我们不应该甘于平庸,平凡不是平庸的理由,平庸的理由可以有千万条,而杰出的原因则只需要一点,那就是不甘平庸.黑暗与光明只有一盏灯的区别,平凡与卓越也只有一线之隔。一位英格兰足球运动员说过: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所以我加入了学生会,这个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我想用两年的高中生活为学生会开拓最美丽的道路,注入勃勃生机。在这里我不在平凡,因为在这里我能够超越自己,超越以前那个平庸的自己。带着坚决的信心不断的发光发亮。

夹缝中的耳环 篇7

寡言的,摄影讲究,从一开始,影片就透露着浓重的风格化痕迹。相比某些国产片的视觉绚丽,它清冽,而较之贾樟柯们的粗糙边缘,它有着仪式化的诗意,明显的打磨。悬疑警匪片的外壳之下,有一颗柔软的心,怎么看都独特。纵使这份独特过了头,因风格化的完全不收敛,损害了片子的故事性和凝练,但在大陆影坛,有这样一份独特真好。

叙事上,整个被打乱重组,分出四个篇章。看完全片,再反观第一章“狗”,它像是横生出的枝节。仔细布光的老楼房,杀手,狗,女孩,导演似乎在满意地展示着自己的掌控力,明暗有致的场景,恰到好处的剪辑,气氛怀旧的悬疑戏。直至第二章和第三章才切入核心故事,中缅交界之地,在一次毒品交易中,毒贩劫持牙医的幼女为人质,带着她回到缅甸老窝,牙医因为想取毒品换回女儿,而锒铛入狱。河水广阔的缅甸,路上扬着土尘,穿着红黄袍子的僧侣们吟诵着佛经,毒贩在内部火拼中成功夺权。被他改变命运的这个女孩呢,多年后对父亲说的是,一切已经这样发生了,她爱上毒贩,在贫瘠的村镇教书,习惯这样的生活。穿着素色宽大衣服的她,有一股来自江河原野的柔韧之气,被属下背叛抛入土坑的毒贩,她跳进去,和他躺在一起。

毒贩,女孩,父亲,丰富传奇的剧情,张力冲突亦充沛,有犯罪,有枪战,也可以说有浪漫,完全能成为一部淋漓有致的类型片。但导演意不在此,轻松地用他极具风格化的影像,将一切消减。看完后,你所能记住的,是大段的沉默,眼神,晕黄,青灰色。

第一章的故事,在第四章重新插入,并且因为杀手和毒贩的交易而连结。在前面,那个被杀手绑架的少女,微胖,声音动作粗鲁,气质油腻,一点不讨人喜欢。但和警察哥哥在礼堂里的一场戏,她却完全打动我。两人用的是方言,就像监制宁浩在《疯狂的石头》里采用方言,透着重庆不那么都市化的城市氛围,使影片质地结实,这里的方言也落得有味道。刚刚经历过生死的少女,跑回曾经和人打架的礼堂,寻找丢失的耳环,怎么也找不到,只得坐在地上。哥哥进来,一次次移动木板,终于在夹缝中捡起一枚耳环,丢到她手上。她问他,你想不想知道我为什么打架,学校有个变态老师居然想占老子便宜。哥哥在她旁边坐下,眯着小眼睛,说什么,居然还有人想占你便宜。这时刻,真的是兄妹啊。少女还是一副混子的样子,讲着为了男朋友和墨镜打架的事情,一句“表面上是治安问题,其实是感情问题”涵盖了整个片子。微微仰拍的镜头,黄色调,哥哥不冷不热地笑着,离开,她坐在那里,抿一抿嘴。所有成长的滋味都在这里了。

紧接着一个城市全景,被群山围绕的万家灯火,像海一样的寂静安详,将我整个人留在彼时。

稍微有些宁浩附身的支线,和全片风格既跳脱又融洽,使主线故事更丰盈。结尾看到孙红雷拿着钱箱,走在白色街道上,音乐欢快,一股枭雄范。还来不及诧异总局怎么会有脑子到允许这种结局出现,果然,机场出现伏击警察。

就算如此,影片还是在夹缝中,散发着光芒。好俗套的一句话,但确实如此。

影片信息

片名:边境风云 (2012)

导演: 程耳

编剧: 程耳

主演: 孙红雷 / 王珞丹 / 张默 / 杨坤 / 倪大红 / 陈曦 / 高叶

类型: 剧情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缅甸语

上映日期: 2012-08-17(中国大陆)

片长: 100分钟

夹缝中求生 胶囊酒店是否有春天 篇8

从2010年3月份开始,“胶囊公寓”频繁地出现在各家媒体的报道之中,很快成为搜索热词。

2010年4月22日,胶囊公寓联盟的成立;8月,在第五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脱颖而出的“YOYO太空舱客栈”;年末,北京胶囊公寓设计者黄日新老人坚持9个月之后黯然退出;2011年1月8日,上海胶囊旅馆的现身。胶囊公寓一年来在国内的每一个事件都触动着国人的神经。

而在古城西安,关于胶囊公寓的项目也开始为市民所热议。虽然全国众说纷杂,越来越多的人却在奋力将其融入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胶囊酒店”的发展方向如何,以及能否在强者如林的酒店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能否在2011年邂逅自己的春天依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古城探路者西安YOYO太空舱客栈是陕西太空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在国内的第一个项目,然而,到目前为止,其进展情况依旧有些缓慢。

西安YOYO太空舱客栈仅仅离开学校半年时间的郭文进身上却有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和内敛。在一篇回顾自己2010年生活的日志中,他将“太空舱”列为这一年的一个关键词。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陕西省太空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斌。这家公司是一家集太空舱式连锁酒店经营与酒店用“太空舱式睡眠床”设备研发、生产的专业公司。

郭文进从此与太空舱结缘,并因为“YOYO太空舱客栈”的胶囊公寓在第五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的崭露头角而多次被媒体报道。毕业后,他放弃了去深圳工作的机会,继续坚持自己的创业之旅。

西安YOYO太空舱客栈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单舒平认为,“YOYO太空舱客栈”项目非常贴近生活,如果孵化成功,能解决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亟需解决的住宿问题,而且投资成本不是很高,可操作性很强。

尽管作为媒体的关注热点,不缺乏曝光机会,但是,融资,依旧是西安YOYO太空舱客栈发展的最大问题。

由于国家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申请审批程序复杂,郭文进目前仍然没有走这条路,他将自己的融资精力主要集中在社会上。在这几个月中,由于与投资者经营理念和商业思路的分歧,他放弃过几次融资机会。

而随着沟通的不断深入,这个团队和太空舱的生产厂家之间也在营销推广方式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分歧。就郭文进们而言,他们更多地想等品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的时候推出样板店,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希望在前期的筹备过程中筹备一批核心人才。而厂家目前迫切需要产品的订购,以利于宣传和资金运转。

郭文进依旧在创业之路上艰难前行。

新事物的烦恼1979年,胶囊旅馆产生于日本,其背景源于可怕的加班文化。在日本,胶囊客栈在繁华的都市才有,由于它的低碳环保、低廉价格和便捷服务,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入住率非常高。

“空间狭小没有窗子,如长时间居住,心理状态将严重受限,最易出现抑郁等问题。”在国内,有人对胶囊公寓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郭文进认为通过消费者的自我调节和在胶囊酒店里面的其他公共区域的交流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西安YOYO太空舱客栈置放在陕西太空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许美江办公室的样品太空舱,内长2.0米、高1.2米、宽1.0米,整个空间面积为2.4立方米,建设材料为ABS和防火板。上铺位的“太空舱”需要登3个台阶进入,每个舱都没有门,有一个卷帘保护客人隐私。

弯腰进入舱内,铺设的床单、床垫与酒店相同。舱内空间进行了合理利用,设置有电视、电脑和简易桌子,客人坐在铺位上就可以上网,或者靠在后背垫上看电视。

舱门入口处设置有小柜子,用来存储贵重物品,墙壁上有一排电子开关,是用来控制灯光、温度及音响设备的。舱内还设置有通风系统、烟感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及小型灭火器,配套设置和酒店客房基本相当。

觉。”

西安YOYO太空舱客栈张学斌则说,“其实人们睡眠的刚性需求很简单,洗一个热水澡,睡一个安稳

而许美江也强调,胶囊公寓是只是一种“床”,而非房子。他们当初申请专利名称为太空舱式睡眠床。

但郭文进坦言,胶囊酒店其实是在高房价与强烈的住房刚性需求的冲突中产生的,并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要在酒店行业中有一个持续发展,必须有不断创新的概念注入进去。

对于胶囊酒店在西安的市场前景,西安维能培训学校校长李兵认为,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便是消费者的观念问题,“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是不愿意承认自己住在胶囊公寓里的,即使是暂时的,更何况他们的价格定位优势并不大。”同样,陕西省饭店协会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胶囊酒店并非酒店的发展趋向,在经济型酒店竞争的西安,很难找到发展空间。

而媒体对这个项目的关注程度虽曾让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吃惊,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惑。

“我们当初对太空舱的定位是客栈,甚至酒店,客户群体也锁定在中端人群,但媒体却大多倾向于用‘公寓’这个词,并大面积地与廉租房联系起来,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当初,他们只是考虑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附带解决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住宿问题。

北上破冰

在西安YOYO太空舱客栈进展缓慢的情况之下,陕西太空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并没有停下自己“胶囊酒店”的拓展步伐。

规划妥当的男宾区、女宾区、洗浴区、休闲区等,196个舱位,300万的投资,随着许美江手指的移动,该公司正在北京中关村筹建的太空舱酒店的雏形尽显。这是这家专门生产太空舱的公司在两年艰苦创业后北上的破冰之举。“我们必须做好这家样板店,树立起胶囊酒店的形象,为胶囊公寓正名,不能让它继续被误解。”该公司总经理张智斌说。

公司目前在北京全力筹建的样板店,预计在2011年4月底开业,按照一般酒店的设计规划,很难在几个月内完成对酒店的整体装修,而在北京开50家连锁店的计划也已经在酝酿之中。

而据张智斌介绍,投资一家这样的酒店,成本大概只有经济型酒店的1/4,而价格却是当地区域经济型酒店价格的1/3到1/2,因其对空间利用的高密度,利润空间远高于经济型酒店。

而面对曾近在全国轰动一时的黄日新老人的黯然退出以及人们对上海胶囊旅馆的质疑,副总许美江有着自己的看法。

“黄日新老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的产品其实是偷换了‘胶囊公寓’这个概念,缺乏长远的商业发展规划,只有实现双赢才能实现健康发展。”许美江说,“他设计的产品过于简陋,也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管理,很难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

而对比于在上海即将开业的胶囊旅馆,许美江对公司的产品则是满怀自信:“我们的产品和他们相比更人性化,更高端。”

上海胶囊旅馆

威客网上,陕西太空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悄然更名为凯浦师酒店,还能在网页上看到这家公司的Logo+VI视觉应用设计招标广告。而今公司正全力在北京打造的样板店定位为三星级,“收费确定在88元每天,但却能让客人享受到星级服务,这也是我们与二环和三环之间的那些价格在260元左右的酒店的竞争优势。”许美江说。

上海胶囊旅馆

公司将客户锁定在经济实力不够,但仍不希望自己的住宿品质打折扣的人群——年轻人身上,包括一些差旅人士。这与黄日新老人的客户定位是有很大差距的。

太空舱在北京的运用其实已非该公司产品的第一次产生市场效益,上海世博会期间,就有100个舱位被用做志愿者宿舍。

教师的心得体会:在夹缝中寻路 篇9

9月27日,我们辛安镇一行35位兄弟姐妹,迎着风雨、踩着泥泞,从早上7:30出发,到下午5点,在这将近10个小时的舟车劳顿中,观看了章化、侯集、保和、一实小几个学校的社团展示。一天下来,虽然周身疲惫,但内心却被满满的收获和感动丰盈着,在那灵光乍现的一瞬间,几所学校社团活动的操作模式、方法居然一并涌进脑海,不吐不快。当然,随之而来的,更有在农村教育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继续行走的信念,在师资、财力均狭窄的夹缝中不断寻路的决心。

一、行走中的收获。

1、校园文化的布置。

几个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布置上都标新立异,一实小社团活动教室采用大量镂空板装饰,除了颜值高之外,让我感叹的应该就是财大气粗了,特别是外墙壁那块绿黑相间的主题图,更是标新立异让人赞叹。章化乡小学手绘彰显国画魅力,每一个教室墙壁都是老师手绘的国画,荷叶圆圆、池水涟涟、小鱼悠悠,让我们在并不宽敞的教室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清凉。侯集乡小学的标语布置让我很是感动,“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遵守纪律、做守法学生”,这样的.标语布置在一楼教室的上面,无论任何人走进教学区域,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这一排排的标语大字。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这种每日的影响可以完成学生思想的“打破”,促进学生灵魂的升华。还有教室后墙壁的布置,更让我记忆犹新,在一面灰色的毛布上,用大头针订上一个个小树叶、孩子们的一幅幅作品,不仅容易布置,而且易于今后的更换。

2、社团活动展示。

把社团活动每一阶段的成果整理成册,是几个学校共同的特点。在行走参观的过程中,章化小学的师资比较薄弱,但是学校把学生进行整合之后,分出彩泥社团、健美操社团、武术社团、折纸社团、绘画社团等七八个社团,学生利用周二或周三下午一节课时间进行社团活动,虽然不专业却让孩子接触到艺术的魅力,这种精彩纷呈的乡土气息展示,让我觉得真实、朴实、不做作。侯集小学的舞蹈社团给我们带来了片段展示,她们小段的展示也非常精彩。

3、专业与专注的力量。

一实小社团的书籍编写,很让我震惊。看上面主编的名字,都是县城数一数二的专业教师,能把爱好和兴趣做成专业的人,是了不起的人。从社团书籍的封面、目录到内容、结束语,都让人感觉到专业力量的存在。保和小学的舞蹈室,我们参观之后,和舞蹈老师进行了攀谈,专业的术语、韵味十足的动作都让人感觉“强将手下无弱兵”。

4、档案的整理归档。

在参观社团活动之后,我们一行人对亮点学校的档案整理和社团书籍进行了翻看学习。保和小学的档案归类很详细,每项的内容并不是太多,但是能够让人一眼就可以区分出各类各块以及每块的内容,让我感觉到他们的用心与细心。

二、今后的打算。

学习归来,心中感慨万千,在农村教育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如何行走?在师资、财力均狭窄的夹缝中应该找寻怎样的社团活动道路?这两个问题是我思考的问题。通过冥想、思索,整合四所学校的特点、长处,我今后要这样做:

1 社团以精不易多。

学习师资薄弱,如果社团多的话,老师照看不过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本学期我们学校成立4个社团,以合唱、舞蹈、阅读、集体舞为主,两个老师管理一个社团,不至于老师们的工作量增加太多,学生能够得到完整的训练,正规的管理。

2 社团人员要固定。

在社团人员的选择上,我们采取一实小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我的想法是:学校班级比较少、教师比较少,但是各班都要有各班的班级文化,每位教师都是班级文化设想的主导者,学生是班级文化的行使者。所以每个班主任老师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成立本班的社团,依照社团布置本班的班级文化,形成各班的特色。这样一来,学校的特色是建立在班级之上的,每班不仅有文化,每班还有特色,学生把兴趣爱好培养成了文化,老师也找到了施展本领的平台,也算是找到了职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3 社团活动时间要保证。

社团活动既然成立,就要按部就班的上课。本学期我们把每周三下午一、二节课作为学校社团活动时间,各班老师进班进行社团辅导。当然,我们的老师都是兼职老师,都不专业,这就显出电子白板的重要性。老师们在电脑上下载歌曲、视频等,让同学们仿照学习,教师在社团活动中只起辅导、组织作用。

夹缝中的舞蹈 篇10

桑巴舞动里约

巴西有着悠久的足球历史,众多叱咤足坛的球星,曾获得五次世界杯冠军,“足球王国”的称号实至名归,然而在奥运会上,巴西却只拿到过三枚银牌和两枚铜牌,更是被曾两夺奥运金牌的死敌阿根廷远远甩下,成为大满贯的唯一空缺。回顾桑巴军团征战奥运会的历史,充满着遗憾:1958年巴西首次在世界杯夺冠,代表巴西足球的开花结果,同时宣告足球王国的崛起,但一直到1976年,巴西才首次闯进奥运四强。在奥运会的成绩并不亮眼,原因在于巴西是职业球员输出大国,而在1984年以前,职业球员是不允许参加奥运会足球比赛的。巴西国奥队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的经历中,最可惜的当属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那一支球队中包括了初露峥嵘的罗纳尔多和里瓦尔多,辅以国家队主力前锋贝贝托,可谓星光熠熠。然而,他们却在半决赛输给了由卡努领衔的黑马尼日利亚。4年前的伦敦之夏,是巴西人又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巴西足协为了完成冠军使命可谓下足了工夫,他们将三个超龄球员名额留给了效力于皇马的马塞洛,时任国家队队长蒂亚戈·席尔瓦以及当时正大红大紫的胡尔克,完美补强了球队的实力,再加上内马尔领军的“青年军”,在16强中鹤立鸡群。然而面对实力不显的墨西哥,桑巴军团最终也没能把金牌挂在胸前。而今,主场作战的巴西人决心打破奥运足球金牌的零记录,“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不仅对我,对于球队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清楚这枚奖牌的重要性。我知道,这枚金牌一直以来像是刻意在躲避巴西队,但这次我们会竭尽全力赢得它,毕竟巴西不得奥运金牌根本说不过去。”第二次率队出征的内马尔显得信心十足,“我会肩负起我应有的责任,我已经习惯了承担这样的责任。每一场比赛我都很重视,这次也不例外。”为了参加在祖国举行的奥运会,内马尔险些与巴萨闹翻。对于南美球队来说,今年夏天有两项重量级赛事,一是美洲杯百年纪念赛,另外一项便是奥运会男足比赛。内马尔是当今巴西头号球星,足协当然希望他能够在两项赛事中都为国效力。不过,巴萨并不希望他过于疲惫,加泰罗尼亚豪门只允许内马尔在两项赛事中选择一个来参加。俱乐部的这一要求,一度令内马尔非常不满。但是,由于FIFA规定,俱乐部有权不放球员参加“非国际A级赛事”,奥运会不在国际足联的正式比赛日程之内,因此作为“超龄球员”的内马尔,主动权并不在自己手中。最终,权衡了多方利益的内马尔还是答应了巴塞罗那的要求,在与巴西足协协商后,他选择放弃美洲杯而专心准备奥运会。过去巴西曾多次高喊夺金,只是无奈国内政治、社会、经济问题严重,使足球王国蒙上一层阴影,球员参赛兴致低落、军心涣散,始终与金牌无缘。不过,本次巴西人身为主办国,势必想将奥运金牌留在本国,来势汹汹的桑巴军团必成为此次奥运足球项目的夺冠热门。然而,内马尔的圆梦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有不少劲敌在等待着他。

巴西人的对手

由于奥运会男足比赛的参赛年龄限制为23岁以下,这时的球员技术能力基本定型,潜力也已开始逐步展现,因此比起世青赛,奥运会的“成材率”高得惊人,受关注度也更高。比如克林斯曼、罗马里奥就都曾在奥运会上一鸣惊人,瓜迪奥拉更是获得过奥运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那支尼日利亚队,阵中的卡努、韦斯特等人日后都加入了豪门,“非洲雄鹰”在随后的法国世界杯上大放异彩。悉尼奥运会决赛的两支球队中,西班牙队中的哈维、普约尔、卡德维拉等人日后作为西班牙国家队的一员获得荣誉无数,而喀麦隆则有埃托奥和卡梅尼。2004年和2008年阿根廷两夺冠军的阵容更是只能用华丽来形容,海因策、特维斯、梅西、阿圭罗和迪马里亚们都有奥运金牌。这一次也不例外,原本阿根廷将成为巴西队主场夺冠的最大阻碍,迪巴拉、伊卡尔迪和比耶托等人早已摩拳擦掌,打算搅黄对手的计划,为自己在国家队赢得一席之地。不过,积蓄已久的矛盾随着无缘美洲杯冠军而彻底爆发,梅西宣布退出国家队,主帅马蒂诺也在随后离开,这看似是在为美洲杯背锅的举动,实则是对阿根廷足协的绝望。已经乱作一团的阿根廷足协甚至可能无法召集一支国家队,阿根廷奥委会也一度承认,他们将很可能无缘里约奥运会。由于内乱,阿根廷各级国家队教练组已经有近9个月未领到足协发放的工资,鉴于足协的约束力不够,阿根廷国内多家俱乐部拒绝放行本队球员,这使得马蒂诺备战奥运会的工作也陷入停滞,也是导致他辞职的原因之一。阿根廷奥委会主席赫拉尔多无奈地表示:“阿根廷足协什么也不会,任何决定都没有做出,足球对于阿根廷这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不能组织一支球队去参加里约奥运会,简直是个耻辱。现在情况还有很多变数,有一半的可能最终不会组织国奥队去打奥运会,而阿根廷足协对此要负责,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而最终,阿根廷还是“东拼西凑”出了一套并不完整的阵容,其中最大牌的球星只是效力于马竞的科雷亚和上赛季在西甲有不错表现的门将鲁利。

奥运会起源于19世纪,1908年正式设立男足项目,从那之后的18次奥运会上,欧洲球队获得了16次金牌。但是,自从1992年西班牙夺冠以来,迄今24年时间里,欧洲球队始终与金牌无缘,甚至在这期间也只闯入过决赛一次,南美和非洲势力开始成为主流。而这一次,由于阿根廷“自毁长城”,欧洲球队看到了重新夺回荣耀的可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仍是德国队。虽然缺少了随国家队征战了欧洲杯的德拉克斯勒、基米希、埃姆雷·詹、魏格尔、萨内和若纳坦·塔等多名适龄球员,德国人仍旧召集了2014年世界杯冠军队成员金特尔、上赛季德甲最佳新秀布兰特、沙尔克双子星迈尔和格雷茨卡、德甲半程最佳门将霍恩以及保持着德国21岁以下球员转会费纪录的神射手塞尔克,再加上有不少国家队经验的本德兄弟,德国队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由于在前不久结束的欧洲杯上一路走到了决赛,威廉·卡瓦略、雷纳托·桑谢斯、若奥·马里奥和安德烈·戈麦斯没有进入奥运会的名单,里约奥运会上,刚刚斩获“德劳内杯”的葡萄牙希望也有一番作为,在这份大名单里,几乎没有明星球员,效力利物浦的伊洛里算得上最有名气的一个。北欧双雄瑞典和丹麦在一年前的欧青赛上表现出色,奥运会上,他们同样具备不俗的能力。此外,来自亚洲的两支球队也展露了不小的野心。日本国奥队主帅手仓森诚就公开表示,球队出战里约奥运会的目标是直指最高领奖台。球队由亚洲头号新星、前不久转会阿森纳的浅野拓磨领军,效力于瑞超伯尔尼年轻人队的久保裕也和奥甲萨尔茨堡红牛队的南野拓实均赫然在列。韩国队在上一届奥运会上获得了铜牌,这一次队内球员也希望通过奥运会的好成绩来免除兵役。另外,近几届奥运会屡有上佳表现的尼日利亚、充斥着法国青训优秀球员的阿尔及利亚以及南美足坛新势力哥伦比亚也不可忽视,在这项以年轻人为主的赛事中,意外因素将决定着胜利的归属,也许新的黑马又将产生。

夹缝中的立陶宛 篇11

历史惯性的作用

从莫斯科乘火车到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要行驶14个小时。苏联解体后,尽管乘客明显减少,但列车照样通行无阻。列车驶出了俄罗斯边境,穿过白俄罗斯然后进入立陶宛。

“这里有一个外国人。”列车员对前来检查的边防人员低声说道。当列车驶入立陶宛边境时,每个人都要接受边防人员的例行检查。列车员口中的“外国人”显然是指我。年轻的检查官从我手中接过护照一页一页地翻看,带着审慎的目光打量着我,与护照上的相片仔细对比。我不禁有些紧张,那照片是几年前照的,出入不会很大吧?终于,他把护照还给了我。我不禁长出了一口气,很久没有接受过这么严格的检查了。

不过我很快就气愤起来,因为检查官对包厢中的其他两个人却没有一视同仁。严肃的他一下子变得随和起来,带着亲切的微笑,随便翻了翻他们的护照就和他们聊开了。

“难道俄罗斯人就不是外国人?”我心里嘀咕。看来,尽管脱离苏联体制十几载,但普通的立陶宛人并没有对俄罗斯人另眼相看。莫斯科物资十分匮乏时,俄罗斯人照样到这个富有的边陲小城来采购;炎热的仲夏季节,莫斯科人依然举家到立陶宛的避暑圣地——百浪港度假;甚至莫斯科的少年仍选择到这里举行夏令营……可见历史惯性的作用。

到达维尔纽斯已是第二天的早晨。车站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没有地下通道,乘客出站要爬很高很长的天桥。捷列扎,与我同车厢的那个俄罗斯妇女这几年经常在莫斯科和维尔纽斯两地跑来跑去地做生意,对这儿很熟,在出站口,她热情地给我介绍了一家旅馆,并帮我叫了一辆出租车,才和我分别。

沦为别人嘴中肉的“铁狼”

在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上,我结识了50多岁的伊万纳乌斯卡斯,粗壮的臂膀和手上的厚茧显示他是一名体力劳动者。“是啊,我原来是个建筑工人,不过几年前就失业了,现在靠给人打打零工,维持生活而已。”他叹了口气,“没办法,老伴儿以前在医院当护士长,日子过得还行,可后来……哎呀那时候(立陶宛)刚独立还没几年呢,这一晃儿也十几年了……后来她得了肺癌,做完手术就病退在家了。“有孩子吗?多大了?”我岔开话题,没想到这一问老人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大学毕业,计算机专业,当初觉得出路应该不错。可现在,毕业两年多了,还没找到工作呢。也不怪孩子,工作难找啊。”

也许很久没和人倒倒心中的苦水了,也许我们的年龄相仿,也许他觉得中国和立陶宛都与苏联多多少少地曾经有过些联系,比较容易得到理解,那天伊万纳乌斯卡斯很健谈,和我聊了许久。夕阳照在广场中心的一座巨型雕塑上。那是一位古代的立陶宛大公,他身披盔甲,手持利剑,挥向前方,像在指挥一场大战。令我奇怪的是,他胯下的坐骑不是马却是一匹铁狼。看出我的疑惑,伊万纳乌斯卡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维尔纽斯城还被大片的森林覆盖。一次,立陶宛大公盖迪米纳斯巡猎至此。夜里,他做了个梦,梦见一只身穿铁甲的狼在山丘上高声嗥叫,声震四方,胜过上百只狼的齐声吼叫。第二天早上,术士解梦说,这是上帝建议大公在这里建立一座城堡和一个城市,铁狼预示着国家的强盛。于是大公听从上帝的旨意,在高高的山岗上筑起城堡(盖迪米纳斯城堡),并在城堡周围建起了城市。“维尔纽斯”,就是从立陶宛语“维尔卡斯”(狼)一词演变而来。公元1323年,维尔纽斯成为立陶宛的首都。而大公梦中的铁狼也便成了维尔纽斯市的象征。

然而,当我翻开立陶宛的史书,却发现历史和这座“狼城”总是开玩笑。数百年间,立陶宛一次又一次地遭到邻国侵略和兼并,维尔纽斯市也多灾多难。它曾被波兰人征服,被沙俄并入版图,遭到法国拿破仑军队的破坏,被德国人占领,被划归苏联管辖……作为立陶宛的首都,维市的人民饱受战难之苦,虽号称“铁狼”,却总是沦为他人嘴里的一块肉。

幸而“铁狼”的血性犹在。1989年8月,立陶宛率先举起了独立的大旗。他们同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人民阵线一起发起“波罗的海之路”大规模行动,约200万波罗的海人交叉双手,紧扣十指,排起长达600多公里的“人链”,唱起独立时期的国歌,抗议1939年原苏联与德国的签约。1990年它最终成为独立的国家。

然而,孤独的“狼”总是处于两难境地。它背靠俄罗斯、面向西方。西方国家要把它当作东进的“跳板”,俄罗斯又要把它作为通向欧洲的“出海口”,它只能在东西方的夹缝中求生存。虽然已经独立十多年,但立陶宛同俄罗斯仍保留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立陶宛又奉行“回归欧洲”的外交政策,因为立陶宛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欧洲国家。在维尔纽斯城北的“欧洲公园”内,有一块硕大无比的石头,石头的顶部刻有“欧洲中心”的碑文,并标有欧洲中心的经度和纬度。2003年4月,立陶宛等10个候选国在雅典签署了入盟条约。经过近5年的准备期,今年5月1日,立陶宛等东欧10国将正式加入欧盟。

“我的儿子十分憧憬进入欧盟的时候,那样他想到其他的国家去打工,碰碰运气。”伊万纳维斯卡斯收起了话头,“该回家了,我家离这不远,欢迎你哪天有空来坐坐。”

“我怀念列宁时代”

伊万纳维斯卡斯的家位于市中心,列里斯河在门口缓缓流过。眼前的这个小区,与维尔纽斯的许多居民小区一样,是大片的火柴盒式的房子,人们戏称它们为“赫鲁晓夫式”,就是按照赫鲁晓夫时期的建筑模式兴建的楼宇。也许由于经济危机,维尔纽斯市新型建筑寥寥无几,基础设施陈旧,城建速度缓慢。城区及近郊几乎找不到一家高级宾馆可以用来接待外国元首。

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我刚一按门铃,主人便来开门。我们边寒暄,边走进客厅。楼房是上个世纪30年代修建的,建材十分粗糙,两室一厅的房子显得拥挤阴暗,墙皮脱落得很厉害。走进伊万纳乌斯卡斯的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黄灿灿的金属面的救世主像,房间里香烛缭绕,灯火通明,笼罩着一片浓烈的宗教气氛。我这才知道,他是一个天主教徒。

“其实,我挺怀念列宁时代的。”这位老建筑工人拉开写字台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盒子,打开后,我发现里面放着一尊用红绸包裹好的列宁塑像,他说,“上个世纪20年代正是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支持了我们独立。在列宁那个时代根本没有听说过失业的事情,那时候我们听说外国有人找不到工作都特别吃惊。而现在你看,到处都是失业、娼妓、流氓和黑社会,有报道说黑手党甚至渗透到了国家的政治生活,一想起这些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老人沉默了—会儿, 突然对我说:“这个列宁雕像我珍藏了大半辈子,以前,我把它摆放在陈设柜上,天天都要看一看。苏联解体后,维尔纽斯列宁广场上的列宁雕像被撤掉了,列宁大街被易名了,我也把它收起来了,现在就把它送给你吧。”我接过他的礼物,心情复杂起来。

我说:“其实,您也别太难过,国家改革的这10年中,还是在进步吧。在新的体制下,人们不是变得比过去自由了吗?”

“哼,在我们的社会里,只有富人的自由,有钱有势的可以为所欲为,而大多数的平民百姓成天为生活所迫。自由?自由都变成了沉重的包袱了!”老人激动起来,“对于穷人来说,自由根本不是与欢乐同在,而是沮丧形影相随。”

难怪他发这么大的牢骚,从房间里的摆设看得出来,这个三口之家生活得十分拮据,所有的家具电器都还是10年前的,很破旧了。450美元的人均收入似乎没有在这个家庭得到体现。由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他们还常常靠燕麦粥和面包片度日呢。

维尔纽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堂林立,面积不足3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万的城市中坐落着26个教堂。由于苏联时期天主教在立陶宛的影响,80%的立陶宛人是天主教徒。在圣安娜教堂,我曾经问一位年轻的神甫,在维尔纽斯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教堂?信徒们又为什么如此的虔诚?他回答说:“这与立陶宛国家和民族的遭遇息息相关。我们的国家很小,数百年来,不断遭到外敌的入侵,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安宁。百姓在反抗不力的情况下,被迫转向神灵,把拯救民族的希望寄托到上帝。”他还说:“现在,宗教已经深入到立陶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宗教的影响甚至可以超过法律的力量。”

然而,宗教也无法挽救国家和振兴一个民族。立陶宛建了那么多教堂,又有那么多教徒,也没有使这个命运多舛的国家摆脱历史的羁绊。

“我更憧憬着未来”

这时,伊万纳乌斯卡斯的儿子塔拉斯回来了,他身穿发白的牛仔裤,扎着小辫子,脖颈上挂着个链子,完全一派上世纪西方六七十年代嬉皮士的打扮。父子俩人站在一起,像两个国家来的人。随着他走进他的房间,见到的又是完全另一番景象:墙上挂满了塔拉斯临摹的西方现代派油画,桌子上堆放着《花花公子》杂志,现代重金属摇滚音乐在小小的房间中回荡。伊万纳维斯卡斯告诉我,塔拉斯爱好美术,读过许多文学作品,总想模仿小说里的人物,追求“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崇尚浪漫主义哲学,向往“精神世界的旅行”,要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某种“特殊的艺术作品”。

我试着和他交谈,哪知他的俄语讲得非常吃力,一问才知道,为了显示民族独立和适应国际交往,立陶宛各类学校早已取消了俄语课程,而代之以立陶宛语和英语。所以,现在的青年立陶宛人大都不大会讲俄语了。

我换了立陶宛语问他:“你也和父亲一样是天主教徒吗?”

“怎么说呢,由于家庭的原因也算是吧。但实际上我不觉得自己是个虔诚的教徒,我周围的朋友也和我差不多。我们一年也去不了两次教堂。上大学的时候,每当期末考试,我和一些同学就跑到学校附近的小教堂去祈祷,求上帝保佑考个好成绩,结果事与愿违。后来就放弃了。如今去教堂的人大多数是老年人。不过总的来说,好像宗教在整个社会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至于为什么我也说不清。”

“国家独立之后,你觉得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换了个话题。

“有好有坏吧。不过还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独立的感觉很重要,我们立陶宛人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国家前进的方向,即使失败了也只能怪我们自己。另一个变化是我们现在有了政治自由,而以前还是属于集权统治。比如我们现在想出国,不会受政府的限制。”

“如果你有能力出国,你最想去哪里?”

“德国。我小时候去过一次荷兰,有一件事印象非常深刻:一位妇女竟然问我有没有见过香蕉!她可能以为立陶宛人穷得连水果都没见过。真可怕!实际上公平地说,国家整个的经济水平已经提高很多了。”

“但你还没找到工作?”

“工作是不好找,但我有信心。如果加入欧盟,我想出国试试机会。实际上,我现在靠出去卖画也基本可以养活自己了,起码减少点父亲的负担吧。更重要的是,我很喜欢画画的感觉。”

“那么你对立陶宛加入欧盟有什么看法?我听说很多人担心会失去立陶宛的民族特性?”我拾起刚才的话题。

“我觉得加入欧盟是很必要的,这能够扩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广泛的市场空间,不然的话,这样的一个小国很可能失去已有的成就。立陶宛要达到德国那样的水平还得需要20—30年的时间,但加入欧盟会缩短这个过程。还有,我们都可以有出国留学或工作的机会了。”

上一篇:槐香悠悠作文下一篇:病历文书检查处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