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研究论文

2024-10-17

试点研究论文(精选12篇)

试点研究论文 篇1

《土地管理法》第59条、第62条规定, 农民建房应当使用宅基地, 一户农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使用权, 宅基地面积上限不能超过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形式, 具有身份性质、社会福利和保障性质。农民以“户”为单位无偿从集体经济组织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物权法》第184条和《担保法》第37条规定,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房屋登记办法》第88条规定, 可以依法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设立抵押, 未涉及农房抵押登记问题。尽管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利, 但由于房屋是不能脱离土地而单独存在的, 因此对某一宅基地上建造的特定房屋而言, 其占有范围内的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不能分开单独设立抵押权, 也就是说农房所有权也不能设定抵押, 否则会造成因存在宅基地使用权禁止抵押的法律规定而使得房屋抵押权人无法实现房屋抵押权。

一、部分地区开展了农房抵押试点

根据小范围调查了解, 实践中有部分地区开展了农房抵押试点。例如, 四川省成都市2008年出台《关于加快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开展灾后重建村民住房抵押工作。2008年都江堰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灾区农房抵押贷款文件, 允许利用宅基地证、房产证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用于灾后重建, 农户违约情况较少。2009年吉林省先后下发《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关于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发展多种形式担保信贷产品试点的指导意见》, 积极推动开展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安徽省宣城市某区2003年至2009年共办理抵押登记9506户, 贷款总额7.2亿元。福建省某市办理抵押登记603户, 贷款总额1000万元。广西某县对已取得农房产权证的农户 (目前仅限于镇) , 允许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办理抵押业务, 贷款额度一般在3~5万元左右, 须在县房屋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2007年10月浙江嘉兴某区由农村合作银行试点办理抵押, 当时有11户农房抵押, 授信58万元, 2008年在全区推广, 但至今只有40多户, 主要是由于农房所有权登记发证数量太少制约了抵押登记。安徽某县曾办理了2000户左右的农房抵押业务, 抵押额度一般按农房价值的50%计, 未发生过坏账, 但由于政策限制, 农房抵押业务已于2007年停办。

通过对试点情况的了解, 农房抵押试点的一般程序是:1.产权登记, 农户先行领取宅基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2.村组评议, 对农户抵押条件进行初审和评议。3.合同签订, 农户和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4.抵押登记, 双方到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抵押登记。成都市农房抵押程序有所不同, 不是现房抵押而是期房抵押, 即农户向金融机构申请重建贷款, 担保公司向金融机构出具保函为农户提供担保, 农户以其重建后农房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担保公司由市、区 (县) 两级政府各出资50%设立, 风险由政府兜底。

二、农房抵押的利弊分析

从已开展农房抵押试点的地方实践看, 开展农房抵押有利有弊。

“利”主要体现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和房屋所有权各项权能, 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增加农民融资渠道, 增强对农村生产经营的贷款支持;盘活农民存量资产, 把农民沉睡的资产变为流动的资本, 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方便农民带资进城进镇;推动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和房屋市场, 推动农村改革由浅层走向深层, 拓展改革领域, 加快农民致富增收,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弊”主要体现在:1.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农户贷款到期无力偿还, 其宅基地和房屋将被变卖或拍卖, 引发农民流离失所, 影响社会稳定。进城务工农民失去农村房屋和宅基地后, 断绝了在城市就业困难时回到农村的后路, 无法自由进出城市和农村。一旦大规模农民无房居住, 政府不可能坐视不管, 改革成本需由政府承担。2.难以解决边远农村融资难。对于市场机制较为完善的大中城市近郊区, 区位优势明显, 土地增值快, 抵押物流动性好, 抵押权易于实现, 抵押贷款风险小, 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积极性高。对急需资金的广大边远农村, 无区位优势, 土地增值慢, 抵押物流通性差甚至“不可交易” (无市场需求) , 抵押权难以实现, 抵押贷款风险大, 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放开农房抵押, 对增加边远农村融资渠道, 解决融资难问题作用并不明显。3.引发宅基地流失。一户一宅的宅基地供应制度, 确保了农民的栖身之地, 无论贫富, 结果均等, 体现了社会公平。若抵押权实现导致宅基地流入非本集体成员, 不但加大了集体其他成员和下一代成员依法取得宅基地的难度, 造成新的不公平, 也动摇了当前农村的基本住房制度。4.增加耕地保护压力。放开农房抵押, 彰显了土地和房屋的财产价值。一旦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跟不上, 不排除部分农民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占用耕地违法建设, 甚至变相搞房地产开发。大量耕地的减少会严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5.加大城乡规划管理难度。抵押贷款额与房屋评估价值直接相关, 从而会错误引导农民脱离居住功能需要多占地、加层数、盖高楼。当农民因抵押权实现而失房后, 住房保障制度跟不上的话, 还会导致违法占地、违法建设, 加大城乡规划实施难度。

因此, 笔者认为, 近期完全放开农房抵押的条件还不具备, 时机还不成熟, 但可以选择一些有工作基础、区位优势好、市场机制较为完善的地区试点, 为下一步推动法规政策改革和完善制度提供实践经验。长远来看,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政府管理手段的加强、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特别是住房保障制度的健全, 上述弊端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可以有条件、有步骤地放开农房抵押。

三、推动农房抵押试点规范运行

2009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某课题组曾专门调查过农民对农房抵押的态度。比如, 面对“假若现在因生产或创业急需一笔钱 (购买化肥或农业装置) , 但一时拿不出钱, 如果农房可以抵押的话, 是否会去抵押房屋”这样的问题, 在浙江、安徽、四川、广东、广西等5省 (自治区) 进行调查, 有66.88%的受访农民选择“会”或“可能会”, 河南省为65.57%, 贵州和宁夏也达到53.8%;对“如果农房可以抵押, 假若您现在生活发生困难, 您是否会考虑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这样的问题, 在浙江、安徽、四川、广东、广西等5省 (自治区) , 有43.65%的受访者选择“会”或“可能会”;此外, 在浙江、安徽、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宁夏等7省 (自治区) 进行调查, 对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显示, 将近60%~70%的受访者认为农户对农房抵押有需求, 大部分人表示应该同意或有条件同意农房抵押, 也有50%左右的人担心在管理未相应跟进的情况下, 放开农房抵押对违规建房和农民生活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见, 尽管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会对农房抵押融资的实际需求产生影响, 但无论经济发达与否, 农民对政府采取农房抵押融资政策持赞同态度的比例都相同, 尽管许多农民不一定会去使用抵押贷款, 但如果可以用住房抵押融资, 就是给农民多一条路径去解决资金问题, 对此, 村民普遍持赞成态度。从调研结果看, 农民的文化程度与其对农房抵押政策赞成态度成正比, 经商、办企业的村民对农房抵押政策的赞成比例要高于务农、打工和从事家务等职业的农民。

面对农民实际的需求和地方越来越多的试点, 笔者认为, 对于已经开展农房抵押的试点, 一律简单禁止是不切实际的, 不加控制任其发展也是不可行的。在现有的法规政策框架内, 可以推动农房抵押试点规范运行, 切实保护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双方利益。

1. 坚持农村基本住房制度不变。开展农房抵

押试点不能背离农村基本住房制度。我国农村住房制度的核心是“自建、自管、自有、自用”, 为农户提供了生产、生活的双重保障, 基本实现了农民“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 促进了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继续坚持这种制度的基本方向、基本性质和基本做法。一是严格宅基地供给制度, 保证农民合法建房的宅基地需求, 因抵押失地的农户再申请宅基地的, 不得批准。二是规范农房建设制度, 加强规划管理, 严格控制乱占、多占、超占宅基地和超标准建房, 对于规划建设手续不齐全农房的抵押申请, 不得登记。三是推进农房登记制度, 按照城乡有别、依法自愿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集体土地上房屋登记工作, 稳步提高农房登记率。四是引导部分用地条件紧张的地区在保障农民住房权益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相对集中建设农民公寓等实现“住有所居”的具体形式。

2. 从严掌握抵押条件, 避免抵押试点地区无序扩大。

从国家层面上而言, 相关部门要从严控制试点范围和试点数量, 坚持大胆突破, 谨慎推进原则, 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选择条件相对成熟、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先行试点, 待取得经验后, 再逐步扩大范围。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试点封闭运行。试点各项政策只在试点区域内有效, 房屋和土地只能在试点内流转。实现抵押权时, 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本村村民具有第一优先购买权, 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第二优先购买权, 试点区域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成为宅基地使用权的受让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时要优先满足村内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二是严格试点条件。选择非农产业比较发达, 市场机制较为完善, 住房救助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编制完成, 农房登记制度完备, 基层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健全的大中城市近郊区进行试点。三是规范抵押条件。抵押申请人承诺在实现抵押权时有居住场所, 申请抵押房屋所有权已依法登记。仅有宅基地而无房屋, 不能设定抵押, 只有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结合才能成为抵押权标的物。先行探索居住在公寓式房屋的农户住房抵押。四是控制试点数量。已经进行试点和计划开展试点的地方应制定完整的试点方案, 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已经开展试点的地方, 试点方案未经批准前, 尚未登记的抵押申请, 房屋登记机构应暂缓办理抵押申请, 金融机构应暂缓发放贷款。

3. 重视农民利益诉求。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重视农民利益诉求, 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一是保证村民的知情权, 抵押条件、抵押范围和实现抵押权的程序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向村民公布, 让村民知晓抵押法律后果。二是保障村民的表达权, 尊重村民对试点的意见和建议, 确保农民自愿参加, 合同内容平等协商, 不搞霸王条款。三要保障村民的参与权, 房屋评估机构的选择和房屋评估价格要经农民认可, 抵押权实现要保障其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人的优先购买权。四要保障村民的监督权, 农民房屋登记要征求四邻意见, 农户贷款申请要经村组评议。

4. 配套制度同步推进。

农村农房抵押试点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项配套制度应同步推进。一是建立健全农村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多种形式、梯次解决困难群众居住问题的住房保障制度, 拓宽困难农户住房救助渠道, 妥善安置抵押失房农民。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将对农户静态的土地保障拓展为动态的社会保障。二是确立抵押权实现时宅基地使用权年限制度。宅基地使用权的受让人为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 可以继续无偿无限期使用;受让人为不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实行有偿有限期使用。宅基地使用权人使用期限届满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权收回宅基地使用权, 以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际间平等使用宅基地的权利。

综上所述, 当前宅基地管理和农村住房制度基本适应了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短期内还应继续稳定下去, 但也要注意到当前宅基地和农房流通性不足与财产化缺失的弊端。今后, 随着农村深化发展改革的需要, 农村相关配套制度的成熟,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所担负的居住保障功能将会弱化, 财产功能则会强化, 可以逐步将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属性从财产属性中剥离出来, 逐步放开农房抵押。

试点研究论文 篇2

罗遐

【摘要】自2009年底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10%的县展开,了解和探讨试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调查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与问题,文章指出试点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养老金水平偏低、农民参保率较低、经办力量较弱、缺乏有效制度衔接机制等问题。接着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如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经办能力、提升农民主体意识和农民缴费能力等。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经办能力

一、研究问题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加之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城市流迁,农村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民面临严峻的养老风险。“在风险社会中,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强有力的力量,我们考虑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的风险角度对我们今天的抉择进行反思。”[]正是基于风险与反思的视角,党和政府逐步提出了一系列惠农方针政策,尤为重要的是,国务院2009年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自2009年年底开始,农民缴费为主、集体经济予以补助、国家给予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在全国10%的试点县展开,目标是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试点的主要目的就是了对制度设计、经办能力以及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检验。那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的试点工作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无疑将有利于新农保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资料来源

为了解新农保实施情况,笔者选择了农业大省和农民大省之一的安徽省作为调查地点,按照多层分段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12个全国试点县中,据经济发展程度选择了马鞍山市的当涂县、宣城市的广德县、合肥市的肥东县和界首市(县级市)等4个县(市),随机抽取了约30%的乡镇,每个乡镇又随机抽取了若干行政村,在2010年7月5日到20日期间,受过专门培训的访谈员集中实施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进行,共发放和回收问卷831份,其中有效问卷814份,有效回收率达97.95%。样本覆盖4个县市、16个乡镇、33个行政村。深度访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各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共达13人次。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中获得的一手资料是本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二、安徽新农保试点问题分析

新农保试点工作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试点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同时也得到财政、民政、审计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2009年成立了由省长牵头的新农保工作领导组,并定期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各试点县市也都相应成立了领导工作小组。试点县和乡镇成立或完善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配给编制和非编制的专门管理人员,村里配有协办员协助乡镇对养老保险的基础信息登记、缴费记录等具体事务。新农保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初步建立了规章制度和经办规程,让新农保工作有章可循。二是逐步建立了经办机构使新农保工作得以正常开展。三是基本完成了基础信息登录工作。四是老百姓对新农保有了一定的了解。五是大部分符合条件的老人领取到了养老金,到5月底,全省有837946为农村老人领取了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使农民具备了一定的养老保障能力,改善了老年农民的家庭地位。六是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最后,通过新农保政策,老百姓对政府更加信任。

诚然,处于试点初期的新农保政策正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问题与不足在所难免,这是由一项社会政策的“生命周期”规律决定的。但是为顺利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为进一步完善新农保制度,我们有必要审视试点中存在的不足。

(一)养老金水平偏低

尽管新农保坚持“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与经济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但是本次调查发现,享受新农保的月平均水平为60.4元。迈克尔·希尔所言,在考察政策产生影响时,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社会政策接受者的感受[],事实上享受养老金的老人有71.1%的老人认为养老金不够生活,有1/4的老人认为差不多够生活,另有3.1%的老人认为足够生活。认为足够生活和差不多够生活的老人主要是有劳动能力和其他收入者,粮食和蔬菜主要是来源于自己的劳动,因此即便几十元的月养老金也觉得足够生活。

目前已经领取养老金的农民多是享受基础养老金,水平低还可以理解,毕竟新农保政策刚实施,他们没有个人账户积累。而那些缴费的农民将来领取养老金又是否够基本生活呢?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参保农民可以在100元到500元5个档次选择参保缴费,有的地方甚至可以选择800元或2000元等更高档次参保,但是事实上超过2/3的参保农民选择最低缴费档次100元。以广德县为例来计算,按照100元缴费档次来算,距离领取养老金年限不足15年补缴或正常缴费满15年以后,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目前银行复利计算,加上基础养老金部分,总共可获得73.1-76.03元的月养老金,如果按照广德县的最高档次600元来算,不同年龄的农民缴费(或补缴)满15年的总共可获得127-131.06元。而且这个金额到15年以后的购买力将比现在更低。这样看来,养老保险水平很低,参保农民难以单靠社会养老保险金而安度晚年。确切地讲,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是一种生活补贴,而非基本生活保障。

养老金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农民缴费水平低和社会化筹资机制不完善。如前所述,农民参保缴费时有2/3的选择最低缴费档次100元投保。缴费少直接影响了将来的养老金水平。新农保试点中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养老保险资金来源方面,尽管在《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但据调研了解,目前安徽省的新农保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参保农民,农村集体补助空缺;社会公益组织目前也没有提供任何资助。二是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领域的补充作用没有体现,根据问卷调查的情况看,购买了商业保险的农民仅占4.6%。

(二)农民参保率比较低

根据安徽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来看,到2010年5月31日,安徽省全省试点县的平均参保率刚刚超过50%,其中最低的仅为20.1%。具体情况见表1。尽管我们知道,2010年的缴费时限一直到2010年12月份,但是经过半年时间,其间有一个春节正好是农村人口比较集中在农村的时间,因此目前的参保率较低。

表1 新农保试点地参保缴费情况统计表 调研的试点县 16-59岁总人数

(人)

累计参保人数(人)参保率

(%)累计保费收入

(万元)

D县 89361 379233 237129 62.53 F县 625914 327466 52.32 5824.64 G县 74500 288354 109956 38.13 J县 82176 404935 183030 45.20 小计 1592135 845975 51.9 31590.39 全省合计 4134737 2204954 50.56 89314.8

注:资料来源于安徽省人社厅,截止日期:2010年6月30日。参保率低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次调研时间属于试点初期阶段,农民对新农保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参保率会有一定的提高。其次,农民参保年龄的逆向选择性,当我们将“是否参保”与“不同年龄段”交叉分析可见(参见表2),参保农民中有49%的年龄在45-59周岁之间,只有6.7%在29周岁以下,30-44周岁的占参保总数的比例居中。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参保的选择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这说明农民具有参保的选择性倾向,处于低年龄段的农民,参保的可能性更小,反之则大。农民的这种参保年龄逆向选择对于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对于养老金水平的提高都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农民的传统意识还比较浓厚也影响了参保积极性,本次调查的“将来可依靠的养老方式”的多项选择中,有近31.1%的被访者仍然选择依靠“子女养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此外,政策宣传不到位也是影响参保率的主要原因。

表2 是否参加新农保* 年龄段交叉表

年龄段

合计

16-29周岁 30-44周岁 45-59周岁

是否参加新农保

是 24 159 176 359 有效行N% 6.7% 44.3% 49.0% 100.0% 否 44 92 51 187 有效行N% 23.5% 49.2% 27.3% 100.0% 合计 68 251 227 546

注:Pearson 卡方值为42.649,渐进 Sig.(双侧)=.000

(三)新农保经办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次调研发现,目前的新农保试点经办环节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办机构建设与人员配备未完全到位。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但是这期间由于管理体制改革、机构调整等问题而导致经办力量薄弱的现状。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后,尽管相关管理部门非常重视,但是在试点开展半年之际,我们开展的实地调查反映,有些乡镇没有设立专门的新农保经办机构或者人员配备没有到位,尤其是懂经办业务和技能的人员缺乏,影响了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

第二,政策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的参保情况。宣传工作在试点初期作为政治任务开展了一些,向农民讲解政策,发放宣传单等。但这项工作一般难以持续下去,试点工作开始一段时间之后宣传就放松了,因此宣传效果不佳。有的地方只是做做表面文章,以致于一些农民根本不了解政策。调研发现对政策比较了解受访者只占13.2%,自认为“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超过2/3。对政策不了解的直接后果导致农民不参保或者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其实根据邓大松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民目前具有缴费能力[]。一些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产生了误解,如部分年轻农民认为,只有到了老年或者45岁以后才需要参加养老保险。这不仅影响了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开展,也直接影响了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与宣传不到位不同的一类问题是夸大宣传。据了解,老农保在实施时有些地方为了实现下达的参保率指标,出现夸大政策效果宣传的情况,即对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过高估计,误导参保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产生过高期望。一旦农民领取养老金时,却发现实际情况与当年宣传的结果甚为悬殊,从而出现不满情绪。在新农保的宣传中,也有个别地方出现夸大宣传的情况,比如“农民养老,首先农保”的宣传容易误导农民认为,只要有新农保就可解决养老问题;“缴费不多,收益不少”的宣传也会提高人们对缴费“收益”的过高期望,“农村社保缴费少,惠及农民政策好”的宣传也会造成误导农民少缴费的后果。

第三,试点实施中出现“捆绑式”的不当做法。本次调研时有农民反映,如果不参加新农保,家中就不能参加或享有其他保障待遇,如合作医疗待遇、社会救助甚至各项农业补贴。这种“捆绑式”做法导致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父母替子女缴纳养老保险费,老人这样解释:如果给子女每年缴纳最低的参保费用100元来算,每年他们就会享有基础养老金660元,即便减掉代子女缴纳的保费100元,自己还能剩下550元,而且也不影响家中下一年享有其他保障项目。

(四)缺乏有效的制度衔接机制

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制度衔接问题,表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新老农保制度衔接问题,如享受养老金年龄不一问题,马鞍山在2007年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农保,当时承诺女性农村户口年满55周岁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但是2009年全国新农保试点方案中规定,男女都必须达到60周岁才能领取养老金。这对那些参加老农保的女性村民影响很大。有些人不理解,觉得政策一天一个样,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保的实施。制度衔接存在问题的另一种情况是,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农村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和统一问题。除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外,目前农村老人还享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制度、计划生育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其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主要是一种生活保障制度,如合肥市参保的失地农民每个月享有280元基本生活费,而计划生育保障的独女户和两女户的老人又享有每月五、六十元的生活补贴等等,这些保障项目目前是“板块”结构,各自封闭运行,保障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统一。

另外,社会化管理与服务有待完善。在养老保险缴费办理和养老金发放环节,实行社会化管理方式,需要一些金融机构加入进来。原则上要求将养老保险费存入国有商业银行,不提倡存入农村信用社。相较于其他几家商业银行而言,在农村农行的服务网点较多,因此选择农行作为基金管理的机构较多。但是即便一个乡镇有一个服务网点,多则两个网点,这相对来说仍然不很方便,特别是距离网点有一定路途的腿脚不灵便老人领取养老金更不方便。有些地方具有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加上信用社的服务网点较多,因此也有个别地方选择了农村信用社为金融代办机构。如何解决风险防范和便民服务的两难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四、完善新农保试点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新农保制度建设

为使新农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行,切实保障农民的福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农保制度建设。

第一,完善筹资机制。首先,引导农民提高缴费水平。对于有能力缴费的农民来说,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吸引他们选择较高档次缴费,以解决养老金水平过低问题。诚然,提高农民缴费水平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其次,财政补贴方面各级财政合理分工,要考虑到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能力大小,尤其考虑到地方财政困难地方的实际情况。再次,引入社会参与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引导社会公益组织、个人等为农保基金筹资;商业保险公司为农民提供补充养老保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保障需求。第二,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养老保险的监管机制,以保障与农民养老保障有关的各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有效维护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权益。一方面要完善行政监管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等主要负责社会保障的行政监管工作;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这要辅以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社区的信息宣传栏,加强社会舆论和村民对新农保实施过程的监督。

第三,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序衔接。新农保与老农保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本着以人为本、平稳过渡的原则让老农保的农民“不吃亏”。同时,展开专门研究解决新农保与农村社会救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险、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接续转移问题。这不仅要在制度上予以衔接,而且需要有技术的支持,信息的共享。

(二)提高新农保的经办能力

第一,加强农保经办机构建设。应尽快健全新农保的组织机构,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重点加强县、乡、村三级经办机构的建设,合理设定各级经办机构的编制,配备与其业务相适应的管理和经办人员,并加强经办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第二,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可以通过相关经办人员结合农村养老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加强宣传解释工作,让更多农民了解这一项惠民政策,自愿作出参保选择,而不是采取与其他农村保障项目相“捆绑式”的不当做法。调研发现农民最能接受的宣传方式是“村干入户介绍”的方式,因此积极发挥基层协办员在入户宣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宣传工作要长期坚持做,在宣传过程中,要注意两类人群的宣传:一类是未外出的年轻农民,另一类是外出的农民工。采取何种宣传方式和选择恰当的宣传时间是影响宣传效果的关键。第三,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新农保业务的办理需要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因此要加快软件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让数据登录、管理等更加方便有序,这项工作要与全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避免重复建设。问题是在信息系统统一提供使用之前,对信息处理的方式方法要得当,既要满足目前业务办理的需要,又要便于将来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

另外,需要做好社会保险统计工作。有些试点地在统计缴费参保率时没有把应参保的人数搞清楚,而是以公安局提供的16-59岁总人口为基数来计算的,事实上,这把非参保对象的学生群体也纳入进来,因此需要强调试点农保管理部门做好新农保的统计工作。做好社会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也十分必要,在参保农民缴费和领取养老金环节推出满足便民的服务,象肥东县某些乡镇推出的“代理服务”就是很好的一种便民服务方式。

(三)提升农民主体意识和缴费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现代化的逐渐渗透农村,农民的观念也在逐渐变化,但是养儿防老的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逐步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将有利于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能力的提升。提升农民主人翁的地位将有利于提高自我抵御风险的能力。国家在加强新农保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在提倡依托家庭和社区养老,即便社会保障制度相当完善的情况下,养老方式还是提倡以居家养老为主。因为只有在家庭中,老人才更能找到自我的感觉,也才能体验到亲人的关爱和天伦之乐。因此,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将有利于抵御养老风险。

新农保制度的好与坏、试点的成功与失败,关键还在于制度的实施对象——农民自身。归根结底,只有农民具有缴费能力,他们才有可能作出参保选择,也才有可能选择较高缴费档次,从而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才有着落,因此在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同时,需要坚持农民经济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提升农民的缴费能力。

试点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改革试点 浙中产业 现状 转型升级

2011年3月,国务院国函[2011]22号批复义乌试点方案,这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也是我国首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综合改革试点,这对浙中区域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和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浙中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改革试点的设立对浙中产业带来的影响和效益做一些初步总结,分析如何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加速浙中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浙中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1 浙中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浙中产业发展现状。2013年浙中地区生产总值2958.78亿元,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增长幅度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纺织、汽车制造、医药、五金、电气机械、器材制造、纺织服装等六大行业占工业利润总额接近50%。近年来,流通业、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对浙中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在房地产开发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较快,分别为384.97亿元和692.93亿元。浙中451个市场中,435个为商品交易市场,9个为生产要素市场。重点市场、区域市场和专业市场相互补充,特色鲜明。义乌外贸、东阳文化产业、金华汽车汽配、永康五金机械、兰溪棉纺和生物制药、武义休闲旅游、浦江水晶各具亮点。今年对外贸易总额达342.7亿美元,比2012增长50.8%,出口和进口总额都有较大的增长。外贸主体数量和规模超过往年。此外,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市场结构更加合理,与全球219个地区和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且出口额超亿元的国家和地区有67个。截止2012,浙中地区共有以上规模工业企业3248家,内资企业2975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6家,外商投资企业147家。

1.2 浙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 产业层次偏低,竞争压力大。浙中产业总体来说层次低,发展后劲不足。很多企业以家庭企业为主,进入门槛低,产业设置缺少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资金和人才缺乏,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主要目标市场和客户相对集中,市场细分程度低。由此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缺少高附加值产品,企业为了提高利润,重视产品成本的全方位降低,对产品品牌和形象的树立不关心。很多产品处在价值链的末端,主要通过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走低端路线,这些都加大了企业内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价格的不断下降,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走入竞争的怪圈,难以自拔。如义乌小商品市场长期以来走的是低价竞争的路子,销一颗纽扣挣几厘钱,卖一盒头花只有几分钱利润。

1.2.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来看,浙中区域内很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一方面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的动力不足,从整体来看,对于企业研发的技术成果,其保护和转让都存在一些困难,技术模仿者往往不需要研发,只要模仿或跟随技术首创者的成果即可。而且企业和行业之间缺乏技术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导到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再者企业要想创新就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和设计研发人才,而目前浙中企业普遍缺乏这些高端人才。第三,研发和创新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因此,企业就需要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压力。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各家企业都是从你模仿我,我模仿你,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压价、恶意竞争,严重损害了技术首创企业的利益。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潜力,这些都给浙中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严重的阻碍。

1.2.3 企业融资困难。第一,企业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较大,企业资金需求不断增加,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产品市场特别是出口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越来越困难,大量流动资金滞留在生产环节,应收帐款增多,存货占用资金上升。第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较快,浙江各中小企业承受使用资金高成本的压力。第三,很多企业都面临贷款的问题,如材料审核严格、担保公司不认可、审批程序复杂等。第四,融资渠道较窄,而且很多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容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等原因,所以很难找到较为稳定和安全的融资渠道,造成大部分企业担保难、融资难的局面。

1.2.4 品牌开发力度不够。截止2013年,浙中地区有浙江名牌269个,金华名牌390个。虽然名牌数量有所增加,企业对品牌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企业想通过品牌来增加发展后劲的意识薄弱。一些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不重视自己企业的品牌形象,觉得只要能通过外贸代理公司出口,顺利拿到货款就可以。因此,从整体上看浙中地区企业对品牌重视不够,产业内缺乏具有跨国、跨地区经营特征的大企业、大集团,创新能力较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整个国际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多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缓慢。一些企业虽然有较大的规模,但对创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满足于为他人贴牌生产加工。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已拥有自己的品牌,但未能充分利用商标品牌去拓展市场,甚至个别企业放松了产品质量管理,忽视了自我保护,使多年努力成果毁于一旦。

2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浙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2.1 “义乌试点”为浙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会。试点方案在义乌先行先试的各项改革措施,如外事审批权、商务部在义乌进行的国际性展会,义乌管辖涉外民事案件的权利、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以及在外贸改革方面实行的一些措施,如义乌海关的设立,首个航空口岸的设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义乌检验检疫机构的设立,针对市场采购方式相关政策的扶持,国有商业银行首个二级分行在义乌的设立等等,所有这些政策的实施都将助推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方案中各项具体内容的执行,借助于义乌与浙中地区在地缘上的联系,以及义乌成熟的专业市场和外贸出口渠道,浙中企业必能从中得到良好的经济效应,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

另外,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和批发商,从而建立了义乌独特的国内外销售渠道,为浙中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和国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使浙中企业能大大减少国内外营销费用和成本,面对国内外的复杂的经济贸易环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义乌市场的大容量的客流和物流提高了企业的销售规模,并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专业化分工水平,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义乌试点”试行的“市场采购”方式为浙中企业发展带来更直接和便利的交易平台。《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2011- 2013 年)》根据义乌市场明确提出了“市场采购”这一贸易方式,同时2013年浙江省商务厅在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点中再次提出要确保市场采购方式稳健实施。这种新型贸易方式的提出充分考虑了目前义乌市场交易规模小、次数频繁、主体多的特点,为此制定了与此贸易方式相配套的税务、工商、外汇、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政策。使国外客商的采购活动更为便利和快捷,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的采购商和供货商。从统计数据来看,义乌市场实行“市场采购”方式以来,不仅使义乌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全球经济低迷状态下飞速增长,而且浙江外贸总额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13年1-6月,义乌市进出口总额达96.0亿美元,其中传统贸易出口20.9亿美元,市场采购出口73.4亿美元,义乌“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77.8%,为浙中地区和全省外贸出口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浙中企业要紧抓住这一改革机会,深入领会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摸索市场采购方式的实施要点,发挥浙中产业集群已有的供给积聚效应所带来的商品优势,促进浙中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效率不断提高。

2.3 “义乌试点”迎来的资金推力,增强了浙中企业的融资能力。在《关于推进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中,提到了义乌试点中41项重点工作的分解,并配套了资金300亿元,配套资金涉及到商贸、金融、市场、物流、高端制造等六块领域。另外义乌金融改革方案也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将在人民币跨境业务、民间资本管理、外汇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义乌金融改革方案将围绕贸易金融,更加突出贸易链或工业链,解决在贸易金融中组织体系的完善问题。浙中企业可以借助金融机构政策,积极参与到新政策的执行上,缓解融资问题。目前,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义乌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3家,其中地方法人机构3家,保险机构达到了38家,证券机构有9家,期货公司5家,小额贷款公司有7家,融资担保公司达到了7家,形成了较为多元的金融体系。因此,笔者认为,浙中企业在充分理解政府和金融机构在试点指引下推出的各项融资政策后,将改善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局面,扫清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障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品牌、形象、内涵、信用建设,为浙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3 充分利用“义乌试点”改革契机,推进浙中产业转型升级

3.1 积极利用“义乌试点”带来的政策环境,推动浙中产业转型升级。“义乌试点”设立前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各项推动试点实施的配套政策,例如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其中提出了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规划,规划中提到要突出义乌国际商贸特色,大力发展金融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强化制造业对国际贸易的支撑,建设全球日用小商品产业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从我们调研资料分析和实际情况来看,义乌自身工业具有较大局限,制造业支撑相对较弱。因此,浙中产业要充分利用义乌的体制机制活力,借助义乌初步形成的国际贸易网络,利用义乌与浙中地区的整体发展效应,加强浙中区域的产业支撑,提高浙中地区内企业的整体合力。在目前浙中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依托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借助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一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探讨企业和区域间协调发展机制,加强行业协会的监管和支持作用,打破无序竞争的局面,提高浙中地区企业的集聚力。

3.2 政府和企业应深入领会“义乌试点”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浙中产业转型升级优质环境。针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一系列试行政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根据“市场采购”这一新型的贸易方式,结合浙中产业目前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一步制定促进浙中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措施,对企业进行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从对义乌市场经营户访谈中我们发现,企业之间相互压价现象严重,价格竞争是核心的竞争力,企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减少成本上,而不太去关注产品创新设计。笔者认为,浙中企业想要抓住“市场采购”这一贸易方式带来的各项政策优惠以及市场机会,吸引更多采购商的关注,除了要提升市场和产品的内涵,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外,特别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减少企业在相互竞争中相互压价、以次充好的现象,提升浙中企业产品的整体形象。另外,对浙中企业来说,应充分利用义乌市场便捷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建立有多种渠道的销售模式,提高企业的销售规模和业绩,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并逐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利用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海关对外贸公司给予的优先接单、优先查验、优先放行的权利,以及通关单问题的出口货物分类处置、从轻处罚等优惠服务措施和更为人性化的收结汇政策,建立企业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配套的流通渠道,进一步创新交易方式、商业模式和流通业态,推动义乌“前店后厂”模式,加强义乌经营主体与企业的联系。

3.3 加强浙中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走品牌化道路。浙中产业要转型升级,必须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取得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创造自主品牌,打造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目前从市场消费情况来看,企业要可持续发展,要获得采购商以及目标国消费者的肯定,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走品牌化势在必行。《推进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中指出,要加强对义乌市场的品牌保护,在义乌设立市场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基地,积极开展民用工业诚信市场活动,努力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省工商局也出台了相关政策,着力推进义乌品牌战略。浙中地区内的企业应充分领会这些政策,走品牌化道路,依托义乌市场的品牌化战略,积极创建企业自有品牌,制定企业创品牌计划方案。相关政府部门也应指导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形象。采取重点培育和在面上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对一部分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帮助,形成良好的梯队培育品牌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筑以品牌宣传、品牌咨询、推介、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品牌发展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

3.4 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拓浙中产业转型升级新途径。在《推进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中指出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推动虚拟市场建设,形成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支持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模式,支持并推动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规范发展,支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及电子支付业务,缩短贸易链条,创建更自主的营销渠道。同时加快发展配套服务,如报检、报关、仓储、快递、跨境支付等。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执行,必将大力推进义乌电子商务的发展。2012年,“义乌购”全新改版上线,联网着市场内7万个实体商铺,每一家网上店铺在线下都有一家对应的实体店,为经营户和采购商提供可控、可信、可溯源的安全交易保障。因此,浙中企业应借着义乌试点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契机,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发展企业电子商务,借助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信息共享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联网信息平台,促进产品转型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为浙中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洪祝.扎实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J].今日浙江,2011(10).

[2]陈一新.金华经济转型发展新探索[J].今日浙江,2012(24).

[3]张璐阳.浙江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3).

[4]国务院研究室义乌市场研究课题组.关于在义乌进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调查和建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11).

[5]赵红英.电子商务对义乌市场转型的影响力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2(5).

科研项目:

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课题——“义乌综合改革试点对浙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Z145)。

作者简介:

国外移动支付试点情况研究 篇4

移动支付业务是指持卡人使用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的一种方式。2003年中国移动联合中国银联推出基于短信的自助缴纳移动手机话费业务, 自此移动支付业务在国内市场正式开展。历经若干年市场探索, 2009年三大通讯运营商、多个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等相关各方开始在移动支付领域发力, 国内移动支付业务得到迅速发展。目前, 鉴于国内移动支付业务存在着业务模式多元化、技术方案多样化、商业模式不统一以及产业链各方利益尚未协调一致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解决国内移动支付市场面临的困局, 关键是找到一种兼顾产业链各方利益, 同时具备商业模式开放性、业务模式先进性、技术模式扩展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

本文主要以亚洲、欧洲为例, 遴选开展较好的日本、韩国与法国移动支付试点项目进行研究, 分析其商业模式、产业合作关系及技术方案等因素, 结合国内移动支付业务特点, 提出对国内业务发展的分析和建议, 旨在为建立统一的产业模式提供素材和参考。

日本移动支付试点项目情况

日本移动支付业务开展以运营商为主导, 整合商业银行和其余各方开展合作, 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 业务模式

1.主要参与方

(1) 运营商, 日本主要采取运营商主导模式, 运营商发展自有手机钱包账户或与银行合作发行借贷记账户, 自行拓展商户、部署POS终端及向商户清算; (2) 金融机构, 主要与运营商合作发行移动支付借贷记卡, 同时为运营商账户提供充值渠道; (3) 商户, 商业模式与传统银行卡商户类似, 但需要另行安装支持Felica技术的读卡器。

2.合作模式

移动运营商利用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 整合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的资源, 联合商业银行, 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注资, 共享银行的借贷记账户、商户、受理网络资源。运营商从发卡到收单运行封闭网络, 发展自有手机钱包账户, 自行拓展商户、部署POS终端及向商户清算。

3.业务模式主要特点

(1) 选择在日本已有广泛基础的Felica技术作为移动支付技术, 受理网络采用自有技术标准, 与国际标准不兼容; (2) 合理的商家选择和有效的激励策略; (3) 通过注资的方式掌控产业链。

(二) 技术方案

NTT docomo推出的移动支付业务是通过将手机和Felica (NFC近距离支付技术的一种) 集成实现的, Felica体系中, 非接触IC卡由IC芯片和天线组成, 不包含电源部分, 信用卡信息就存储在IC芯片中, 而阅读器直接集成在手机中。所谓的Osaifu-Keitai手机就是集成了Felica阅读器的手机, 卡和阅读器之间通过电磁感应方式进行工作, Osaifu-Keitai手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成对信用卡账户的查询、密码输入等操作。Osaifu-Keitai手机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韩国移动支付试点项目情况

韩国开展的移动支付业务与日本比较类似, 由移动运营商主导开展。因为移动运营商也有金融资质, 所以可以比较容易的控制整个移动支付项目。韩国移动支付的受理网络基于红外技术, 商户需要另行安装支持红外技术的读卡器, 受理网络标准与国际标准不兼容。

(一) 产业链构成

1.主要参与方

韩国移动支付产业联盟的各参与方包括: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 (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 、芯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设备终端提供商、商户和手机用户等。最主要的参与主体是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 (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 。

2.合作模式

(1) 利益分成。信用卡公司在传统支付领域获2.4%的提成, 而在手机支付领域, 信用卡公司要拿出1%给手机制造商、0.3%给运营商, 自身获得余下的1.1%。虽然比例下降, 但是由于整个支付市场的交易量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各方还是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2) 产业链各方的关系。第一, 移动运营商占据主导地位。韩国的三大移动运营商 (SK、KTF、LG) 牢牢控制着移动支付产业链, 三大移动运营商都提供具有信用卡和预付费智能卡手机, 并有自己的移动支付品牌。第二, 移动运营商与银行关注各自的核心产品, 形成一种战略联盟关系, 合作控制整条产业链。第三, 在信息安全、产品开发和资源共享方面合作非常紧密。

(二) 技术方案

1.USIM卡方案

本文着重介绍韩国最大也是最成功的移动运营商SK的USIM方案。与人们熟知的SIM卡类似, USIM卡也是一种用户识别卡。它插在手机的卡槽中, 存储着移动电话用户的数据、鉴权方法及密钥, 可供移动通信系统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 从而完成基本的通话和信息交换。USIM卡作为统一的媒介, 可以实现电子钱包、电子信用卡和电子票据等应用。

2.USIM卡的融合业务。USIM卡支持三种典型的融合业务:T-Cash业务、USIM银行业务和UbiTouch业务。

(1) T-Cash是一个崭新的移动支付业务概念, 它使客户能够通过带有USIM卡的手机支付交通费用, 并在离线和在线商店购买喜欢的物品。T-Cash子业务如图2所示:

(2) USIM银行业务。使用USIM银行业务, 用户可以通过USIM卡享受移动银行和移动现金卡业务 (此处采用了RF技术) 。一张拥有金融功能的USIM卡可支持以下银行业务:转账/查询、CD/ATM、Giro支付、支票验证以及汇率查询。

(3) UbiTouch业务

这是一种常见的USIM现金卡业务, 前提条件是CD/ATM的标准化。CD/ATM的标准化使得用户可以使用各种与CD/ATM相关的服务, 例如取款、账户查询、转账等。这种标准化的CD/ATM通过在支持金融服务的USIM卡中储存多个银行的账户信息, 从而可使用多个银行的网络。要使用UbiTouch业务, 用户只需登陆任何提供U-biTouch服务的网站, 申请业务并下载程序即可。

关于法国试点情况

自2003年起, 以法国电信等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主开始移动支付试点。2009年, 在法国政府的直接支持下, 法国电信联合产业相关方在法国度假胜地尼斯开展了基于NFC技术方案的试点工作。移动通信运营商与商业银行、公交公司等合作发行金融账户和行业账户, 分别与便利店、旅游景点、医疗机构等行业商户合作, 按照合作行业及应用的不同, 启动了多个项目, 该试点达到了多产业合作共赢发展的结果。

(一) 产业链构成

法国尼斯的移动支付项目中涉及了多个领域, 多个公司。政府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以运营商、银行、TSM运营商等为主导的公司推动整个项目的开展。涉及方关系如图3所示:

1.法国政府

为试点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2010年向法国尼斯试点投入600万欧元, 主要投资给运营商、商业银行等产业链下游企业, 并通过运营商和商业银行的采购行为, 将补贴效应传导到产业链上游。

2.非接通讯协会

由参与试点的三家运营商共同成立, 负责推动产业链各方的合作、协调以及与政府的沟通协调等事项。

3.运营商

负责手机补贴、卡片采购等, 承担了大部分初期投入成本, 主导相关业务开展。

4.商业银行

作为金融账户发卡机构, 负责发卡及账户管理等。

5.公交公司

公交账户发卡机构, 仅应用于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领域的小额账户。

6.卡组织

Vsia、Mastercard等国际卡组织, 负责交易转接清算。

7.智能卡厂商

金雅拓、欧贝特等企业, 主要负责智能卡生产、应用研发集成。

8.TSM平台运营方

金雅拓和欧贝特, 主要负责TSM平台的运营, 实现智能卡多应用动态管理。

9.手机厂商

三星公司, 生产NFC-SWP手机。

10.商户 (便利店、旅游景点、医疗机构等)

提供购物、游览、医疗服务等应用和服务。

(二) 业务模式

1.业务开通

该项目采用TSM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应用下载, 主要流程如下:

(1) 用户从运营商网点申领到SWP-SIM卡, 卡内预置了金融应用程序, 但并未装载个人化数据; (2) 用户从银行网点提交申领资料; (3) 银行审核通过用户资料; (4) 用户激活手机客户端上的应用, 手机连接到TSM平台, 从发卡行下载金融应用的个人化数据, 完成卡片个人化和开通。

2.支付业务

该项目支付业务按照类型由支付平台来分类交由不同的账户后台来区别处理。账户形态分成三种, 银行金融账户 (大额支付) , 运营商 (小额支付账户) 、公交账户 (额度控制) 。三种账户的特点、支付领域如下:

(1) 银行金融账户。业务包括银行自身金融类业务, 如银行内部及银行间转账, 银行账户余额查询等;大额的现场支付及远程支付, 本方案规定:高于10欧元的交易需用银行账户进行支付 (高于20欧元的交易需验证密码) 。

(2) 运营商支付账户。主要用于小额的现场支付, 低于10欧元的交易可用移动运营商的账户支付。

(3) 公交账户。仅用于现场和远程购票, 有额度控制。

(三) 商业模式

1.支付业务

金融支付业务来源于交易手续收入。在这个项目中与传统的银行卡业务模式一致, 在收单、转接、发卡之间按比例分配。

2.TSM业务

TSM业务收入, 目前两家卡商与银行、运营商等应用提供方采取收入分成的商业模式。TSM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向持卡人收取的服务费, 服务费将按一定比例在TSM运营商、银行、运营商等之间分成。

(四) 技术方案

1.TSM技术方案

(1) TSM业务框架。TSM业务框架图如图4所示, TSM是不同业务受理方根据各自业务应用与移动运营商协商空中接口对SIM卡数据及应用机型远程管理的通道技术。该业务使各业务受理方无需关心自己的保密数据的安全传送处理问题。只要将自己的业务数据递交给TSM服务商, TSM服务商会建立专门的安全通道对数据进行加密及业务分类等操作将数据安全的传输到业务数据的另一方。

(2) 主要特点。第一, 提供对众多SP整合, 一点接入移动运营商。可兼容AFSCM及GP TSM接口标准, 提供Web服务接口以支持后台整合。第二, 支持所有GP模式 (CM, DM, AM) , 控制和监控外部资源。第三, 对所有应用状态进行监测, 提供管理和客户服务接口、账单及统计报告。第四, 实时通知用户及设备的状态, 保证服务的连续性。第五, 不仅仅支持NFC应用, 还支持手机银行、移动金融等服务, 同样的功能可以用来支持任意类型的应用程序。

2.NFC技术方案

(1) 机卡分离的NFC SIM技术总体框架

NFC方案是一种基于SIM卡的NFC方案, 最早由金雅拓、inside等公司提出的, 主要基于通信运营商将移动支付业务与SIM卡绑定的需求。该方案将非接天线、非接通信前端集成在手机上, 安全芯片集成在SIM卡上, 通过特定的传输协议进行通信 (如金雅拓的SWP协议、恩智浦的S2C协议等) 。

这种方案需要将金融应用安装到SIM卡上, 发卡行需要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开展业务。双方需要协商一套安全可靠的多应用管理机制, 通信运营商需要为金融应用预留专门的区域, 同时开放相关管理权限, 保证金融应用安全、独立。NFC SIM卡方案总体架构图如图5所示。

(2) 方案优势。第一, 卡片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卡片整体安全达到银行卡安全管理要求, 与传统SIM卡相比, 安全性极大提高。第二, 有效降低成本。通过多应用管理实现银行应用、电信应用以及其他合作应用的共享资源, 减少成本投入。

对日本、韩国、法国试点情况的分析

(一) 日本、韩国项目主要特点

1.主要优势

(1) 移动运营商在运营、推广增值业务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使得其在控制产业链的能力上占有绝对强势, 并且运转灵活方便, 可实现手机账户的直接支付。这种方式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 (2) 占优势的移动运营商依托于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优势, 技术实现方便; (3) 可以为各种交易提供非现金交易的功能, 包括乘坐地铁和商场购物等。

2.成功的本地原因

(1) 日本和韩国手机文化的普及盛行;

(2) 移动运营商势力很强, 在本土市场拥有近乎垄断的强势地位, 其影响力足以使其主导移动支付发展;

(3) 金融管制政策宽松, 降低了移动运营商进入金融领域的壁垒, 日本银行业对开展移动支付等新业务的兴趣不浓, 减少了对移动运营商的威胁。这与中国产业发展环境有很大不同。

(二) 法国项目主要特点

1.产业链合作, 技术先进,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

产业链各方建立良性合作机制, 采用NFC技术、TSM技术和智能标签技术。该项目是全球第一个大规模试点NFC技术的项目, 且受理环境、产业合作全面开展, 建立合理商业模式, 发展可持续。

2.政府支持

项目试点初期, 由于市场规模不大, 利润不高, 为了推动产业链各方积极加入, 由法国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产业链相关方进行补助, 同时建立产业链核心企业组成的非接通讯协会, 推动各方协调一致开展业务。

3.产业链深度合作

法国尼斯项目中, 运营商、银行、卡商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各方深度合作, 参与各方主要通过以资本为纽带, 形成联手协作的新型移动支付运营和管理主体, 代表各方统一推动和开展移动支付多应用业务, 实现利益博弈各方的合作。即组织运营商、商业银行和卡组织共同出资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移动支付密钥管理和OTA的股份制公司, 各方根据出资比例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三) 试点情况分析

1.日韩的成功因素

综合前面的研究介绍, 可以得出日韩运营商在移动小额支付业务上开展的较成功, 得益于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战略定位合理; (2) 市场定位准确; (3) 对产业链的有效控制; (4) 运用统一的标准作为整合产业链的工具。

2.不能照搬日韩的主要原因

(1) 政策体制的差异

日本和韩国运营商的发展环境比国内宽松。移动运营商能够参与到金融业当中, 甚至出资购买银行, 所以易于运营商和银行、信用卡机构等金融单位结成联盟, 便于开展手机钱包业务。但在国内, 国家是不允许金融业混业经营的, 运营商不能涉足金融业, 同样银行也不能涉足电信业。

(2) 避免产业垄断及封闭性

移动运营商通过对金融银行注资实现的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会造成产业的封闭性, 从而造成垄断。

基于以上两点主要原因, 中国的国情不适合照搬日韩模式。

3.法国NICE业务的借鉴意义

法国NICE的方案通过良好的产业链合作机制及卡组织参与机制相结合, 充分调动产业内各方的积极性, 避免了移动支付产业的垄断, 对国内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更为突出。

国内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建议

根据以上对三个试点的分析, 并结合当前国内移动支付产业的具体情况, 提出以下建议:

(一) 业务模式

1.剥离运营商支付业务

建议通信运营商将“支付业务”从“通信业务”中剥离, 成立专门的支付公司从事支付业务的运作。剥离支付业务后的移动运营商提供移动支付通信服务, 并向银行或其他机构开放其SIM卡空间, 收取一定费用。

2.统一审核管理支付服务提供机构

从通信运营商剥离出来的支付公司向人民银行申请非金融支付机构认证, 争取获得收单牌照和预付费卡发卡牌照。收单方面, 该类机构和金融机构互相开放网上和线下的收单环境, 共享收单资源。发卡方面, 该类机构可发行符合金融标准规范的预付费卡, 跨机构交易需通过国家认可的卡组织进行转接和清算。

3.建设“业务统一、多方管理”的安全金融服务平台

采用业务统一、多方管理的“竞合”方式为移动支付业务提供密钥管理和空中下载服务。

4.建立统一技术标准, 统筹协调产业发展

为了更快的推进产业链的发展, 建议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领导, 建立统一的产业标准。在统一的标准下, 由国家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产业发展。

(二) 技术方案

1.使用国际普遍认可的NFC移动支付方案, 预留SWP-SD卡接口, 支持商业银行独立发卡。

试点研究论文 篇5

摘 要: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是国务院对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农业银行落实面向“三农”市场定位的重要体制保障。如何认识其改革成效以及推动其进一步深化改革不仅是农行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分析了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的改革效果,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三农金融事业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是国务院对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农业银行落实面向“三农”市场定位的重要体制保障。2008年,农行天祝藏族自治县支行被确定为首批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县域支行之一。多年的改革试点成效表明,农行在藏区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在探索商业化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改革试点现状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系河西走廊门户,是建国后周恩来总理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9镇10乡176个行政村,有藏、汉、土、回等16个民族21.68万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37.70%,是全国藏族地区人口最多的县。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8.98亿元,是2008年的1.72倍,年均增长17.8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99元,是2008年的1.55倍,年均增长12.39%。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2年末,农行天祝藏族自治县支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7156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58196万元,2008年以来,存款、贷款年增幅分别达40.32%和38.13%。人均实现利润51.32万元,较2008年有大幅度提升。惠农卡发卡由2008年的0.31万张增加到2012年的5.27万张,激活率达95.18%;惠农卡授信总额净增加7323.44万元,通过惠农卡贷款余额2603.37万元。2012年天祝县又被列为双联惠农贷款重点县之一,至2013年一季度末,发放双联惠农贷款达2.9亿元。

二、改革试点成效

(一)完善“六个单独”运行机制。单独资本管理机制。实行单独经济资本管理后,将经济资本和规模控制相结合,以资本约束县域支行风险增长。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型业务,调整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使三农金融部经营管理行为符合约束要求。

单独信贷管理机制。改革试点后,县支行拥有法人客户(含小微企业客户)单笔1000万元(含)以下低风险信贷业务审批权限;个人信贷业务拥有100万元(含)以下的个人质押贷款审批权限,上级行已核定授信额度的个人客户单笔200万元(含)以下的业务审批权限。建立了“三农”信贷审查审批通道,使“三农”客户“进得来、贷得到、得利快”。

单独会计核算体系。一是上线核算系统。三农金融部上线核算系统,实现了全行范围内三农金融部财务报告分摊规则和编制流程的统一化、标准化。二是报表效率提高。单独核算后,县支行的财务报表出得更快、算得更准、管得更细。三是精细化核算。通过管理会计、成本作业等方式,按涉农、非涉农以及不同行业、产品等,对事业分部财务信息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通过定量分析,推动由“干了再算”的盲目发展向“算了再干”的科学发展转变,做到心中有底、经营有数,实现了三农金融部小账与全行大账“分得开、算得准、说得清、信得过”。

单独风险拨备与核销机制。一是单独风险拨备。农总行制定下发《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贷款减值准备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县支行各类贷款业务的减值测试模型及风险拨备增提标准。二是单独呆账核销。农总行制定下发《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试行)》,调整中小微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的核销追索时限,将批量核销的适用范围,从自然人单户5000元扩大到2万元,法人单户5万元扩大到了10万元,并简化了核销手续,缩减了审批流程。三是风险防控措施跟进。上级行对县支行全面实行了风险经理派驻,严格实施产品停复牌制度,对农户贷款等重点业务开展风险专项治理,确保县支行合规经营,“三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单独资金平衡与运营机制。一是全额资金管理。农总行制定下发《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资产负债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三农金融部实行全额资金管理。二是健全资金运营机制。在全行统一的资金清算体系、统一的资金转移定价、统一的IT系统基础上,县支行资金实行“来源全额集中、运用全额配置”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建立清晰、客观、公允、透明的资金运营机制。三是确保县域资金“本土化”。由于三农金融部信贷计划实行了单独管理,城区行信贷计划可以调剂用于县支行,但三农部信贷计划不能反向调剂用于城区行。

单独考评激励约束机制。改革试点后,建立了差异化的员工激励机制,将考评对象确定为网点、部门和员工三个层级,制定并建立了以绩效为核心的多维绩效考评工作体系,充分调动工作人员服务“三农”的工作积极性。

(二)服务藏区农业经济能力增强。结合藏区实际,认真梳理并清晰反映了当地特色产业、主要资源特点和同业发展状况,描绘了全县主要资源和特色产业详细的生态图谱,明确了“三农”业务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2012年天祝县农行总资产19.88亿元,在金融市场资产总额占比第一。2008年至2012年农行贷款分别为2.31亿元、2.81亿元、3.86亿元、4.48亿元、5.82亿元,呈现逐年递增态势。

(三)服务藏区“三农”经营活力得到提升。涉农贷款投放快速增长,2012年比2008年增加14342.88万元。农户贷款投放力度逐年加大,2012年比2008年增加8578.26万元。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增势强劲,2012年比2008年增加3663.5万元。

(四)服务藏区“三农”基础更加扎实。结合藏区实际,标准化装修改造所有营业网点,创新、营销并推广的“三农”产品达30余种,先后布放ATM机5台、POS机35部、转账电话76部。建设金穗惠农支付系统,开展POS机使用、超级网银等专题培训10余次,使农牧民“足不出村”可以办理业务。

(五)事业部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营业收入4888万元,较2008年增加2681.37万元,年均增长30.78%。净利润较2008年增加2088.99万元,年均增长52.76%。经济资本回报率由2009年38%上升到2012年95%。经济资本机制得到贯彻执行,回报率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改革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支持及资源配置仍然不足。农业及“三农”客户的弱质性决定其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在税费方面享受的优惠有限,“三农”业务中仅有几个业务品种有税费减免;2012年存贷比例33.92%,在资金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优惠政策效率明显低下;在资源配置、费用安排、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方面未给予倾斜,对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的投入有限是改革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农牧区金融服务供给能力较弱。2012年末,全县人口密度为30.32人/平方公里,地广人稀的现实,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和经营成本产生较大压力。目前,全县能够向农牧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农行和农村信用社,而农行的服务网点仅有6个,其中,农牧区网点只有2个。基层营业所存在人员少、素质低,又人员老化,难以满足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金融供给能力较弱。

(三)信贷产品创新乏力,抵押担保机制不健全。目前,县域农行的信贷产品基本上是全国一个标准化模式,同样的信贷准入条件在天祝藏族地区无疑是门槛过高。金融产品创新存在法律制度障碍,如农村土地牧场承包经营权、林权及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等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据了解,为涉农企业提供的信贷产品对大多数本土企业要求过高,产品适应性不强。

四、推进和深化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巩固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成效。通过继续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调整理顺三农事业部管理与经营运行机制,充分考虑藏区“三农”经济的发展现状,城乡收入差别大,以及金融业务的高风险、低收益多方面因素,财税政策方面应进一步加大“三农”业务税费减免力度;推行按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的增加额进行奖励的机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三农”信贷投放的积极性;扩大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的奖励范围。人民银行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在资金来源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同时,要加大三农金融事业部建设的持续投入,加快藏区县域三农金融事业部建设步伐,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创新“三农”信贷产品,加大支持力度。结合天祝藏区县情况,大力创新信贷产品,积极探索信贷支持“三农”的新模式。加快建立农牧民动产、不动产以及经营权的抵押登记、交易制度。重点支持种植养殖业的“产业户”、生产加工的“规模户”、有品牌优势的“龙头户”以及长期合作的“信用户”,切实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三)拓宽藏区金融供给渠道,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一是不断增强金融供给能力。要进一步拓展藏区资金来源渠道,在农牧区增加营业网点。二是加大电子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投入力度。在所有网点配备自助存取款设备和网上渠道交易设备,同时,要提高自助设备的使用效率,减轻柜台压力。三是加大牧区支付结算工具与普及力度。要从最易让牧民接受的转账电话和银行卡做起,延长服务“三农”的半径,为农牧民提供快捷便利的资金结算服务。

(四)大力优化和改善藏区金融生态环境。一是积极发挥政府在践行金融生态环境创建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在创建金融生态环境中要积极有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建设诚信政府,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二是要依法构建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要坚决制裁各种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严肃审理涉及金融债权的案件,依法保障金融债权,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惩戒与激励约束机制。以《征信业管理条例》出台实施为契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程绍杰.论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的制约因素[J].吉林金融研究,2012,(1):60-62。

[2]郭浩达.扎实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J].中国金融,2012,(10):13-15。

[3]蒋超良.扎实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N].金融时报,2012-03-02。

[4]李瑞红.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运作机制待完善[N].金融时报,2012-04-19。

[5]李常武,刘音妤.稳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 谱写服务“三农”新篇章[N].金融时报,2011-04-12。

The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ilot Reform of Tibetan Rural

Finance Division and Problems

――A Case of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in Wuwei City

XU Yupeng

(Wuwei Municipal Sub-branch PBC,Wuwei Gansu 733000)

Abstract:The reform of the rural finance division is the explicit requirement put forward by the State Council for the share-holding reform of Agricultural Bank,and is an important system guarantee to implement the market positioning of Agricultural Bank for farmers,country and agriculture.How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he reform and promote its further deepening is not only the only way that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must pass,but also the key to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Taking Tianzhu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in Wuwei city as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form effect of the rural finance division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and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Keywords:rural finance; rural finance division

试点研究论文 篇6

[摘 要]专业综合试点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环境工程试点专业建设,应该实行校企联合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队伍建设内涵包括:委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增加教师企业经历;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全程参与完成教学工作;加强专聘兼职教师培养、培训;建立专兼职教师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环境工程试点 双师型 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11-02

工科院校专业试点改革是省教育厅为进一步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以点带面、示范推动的重要举措。试点专业改革要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创新是高校和企业在学生培养、合作开发、队伍建设、研发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1]工程试点专业的核心是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师资队伍有两点内涵:一是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师;二是提高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环境工程试点专业改革,我们采取引进、培养和外聘等方式,建设了一支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学科专业带头人、高级工程师为中坚的教师队伍。

一、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增加教师企业经历

我们制订了企业培训计划,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通过主持或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让青年教师参与工艺设计、课题研发、项目申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进驻企业,专业教师熟悉了担任课程领域的最新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将这些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引入课堂;组织召开项目对接洽谈会,与合作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通过开发实用技术、技术咨询服务等形式的科研课题及项目合作,使专业教师处于行业实用技术的前沿,提高专业教师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提高技术开发和项目推广的能力,使专业教师逐步向“双师型”转化。

二、与企业务实合作,建立常态、高效的兼职师资队伍

为深化环境工程试点专业改革,我们在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筛选出10余家具有地方产业特色、与环境工程密切相关的主流企业,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对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双方职责权益等都有明确规定。在双方务实合作的基础上,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使团队教师全部具有宽厚的工程背景,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2]

(一)兼职师资全程参与完成教学工作

我们从抚顺石化分公司、矿业集团、抚顺市环境监测站、中核电三宝屯污水处理厂等企业聘请了10余名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些技术人员长期从事污水处理运行、环境监测分析、环境综合评价、节能生产评估等工作,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兼职教师承担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清洁生产等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实现了课程教学的企业化、应用化,形成了与目标企业的教学互动,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要求不低于50%的学生毕业设计要在企业完成,并采用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确定题目、联合指导、共同评价。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深入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率。

(二)兼职师资队伍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兼职教师长期处在产品生产、技术革新、行业发展的第一线,与校内专业教师相比,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强,能把工作中的直接经验、最新技术和成果带入教学中,使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兼职教师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生产科研前沿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对岗位的适应。

目前我们建立了一支由10名企业高级工程师的兼职师资队伍。兼职教师队伍扩大了教师资源、丰富了教学实践内涵,极大地解决了学生对实践技能、专业岗位现状、行业就业形势等各方面的需求。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一)加强专业教师培训,保持专业活力

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一项常态工作,要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要为专业教师建立培训提高的平台。

对专业教师的培养首先要提高其学术水平、教学教研能力,在此基础上强化其工程实践能力。

我们聘请了环境领域的知名教授作学术报告,让教师及时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同时,我们要求专业教师观摩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课、校内名师课堂,鼓励教师参加省内、全国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并组织教师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外语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培养其国际化工程视野。

图1 工程人才专业教师培养路线

(二)重视兼职教师培养,规范从师技能

兼职教师是环境工程试点专业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建一支师德高、业务精、技术硬、相对稳定的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对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兼职教师长期在企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在工程实践和实际操作上具有独到之处,但在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基本功、教学管理能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规范其从师技能。应按照国家高校教师从业资格考试标准对其进行培训,完成普通话、心理学、教育学、职业道德等的培训与考核。

图2 工程人才外聘教师培养路线

外聘教师要求做到学好教育学,明确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同时学好心理学,这有助于帮助他们适应教学工作,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培养职业道德修养,明晰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

四、建立专兼职教师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专兼结合是工程人才师资队伍的特色,在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兼职教师任教能力和教学质量的督导,明确兼职教师的任职条件、聘用程序、管理要求及教学工作规范,实行专兼职教师1∶1结对,配置教学助手,专兼职师资队伍协同提高。兼职教师一经聘用,要编入相应教研室,参加部分教研活动。兼职教师应明确新学期教学工作任务,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备课,撰写好教案。系(部)应通过全面的综合考评,准确地掌握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写出实事求是的鉴定和评语。

改革专业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强化工程实践特色,对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由侧重评价科研项目、获奖和学术论文方面,转向增设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并加大这部分的比重。[4]在职务晋升时,有无企业工程经历将作为一票否决的条件。

同时在企业设立专业教师流动工作站,校企共管联合培养专业教师,专兼职教师共同进入项目部、工作室或课题组,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将教学、管理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五、结束语

环境工程专业综合试点改革的核心是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这也是新形势下对工科院校试点专业培养的客观要求,是工科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主要依托,它关系到环境工程试点专业改革成功与否。我们将以试点专业为对象,以点带面进行全面综合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更加凸显工科院校的优势与特色,为石化行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优秀人才。[5]“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部门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仅要得到地方企业的积极配合,还需要从制度上加以保证,需要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提高工科院校工程教育质量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杨路.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

[2] 周伟,严兴春.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J].教学研究,2013(4).

[3] 吴凡.“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4(8).

[4] 刘建兴.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双师型教学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12(1).

[5] 韩建海,周志立,等.突出行业背景与办学特色,构建“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新模式[J].河南教育,2013(2).

试点研究论文 篇7

项目背景与目标

2011月5月, 在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署 (ADEME) 的赠款支持下, 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 (IES) (以下简称“低碳中心”) 与法国英泰国际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英泰公司”) 共同开展天津开发区“中法温室气体排放自我评估试点项目” (以下简称“碳评项目”) 。碳评项目以天津开发区的两家生产型企业和两座公共建筑为试点, 通过导入法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审计模型——“碳值评估”软件和方法 (Bilan Carbone®) , 对试点单位生产和运营各环节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核算分析, 制定改造方案, 使试点单位在掌握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基础上,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碳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着重探讨企业层面碳核算的合理范畴与边界, 并根据天津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对排放因子进行修订改编。

项目实施过程

该项目历时半年, 实施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筹备阶段, 英泰公司作为项目的主要技术提供方, 为项目参与人员召开了为期三天的培训研讨会, 详细介绍了整体项目设计及方法学的使用;第二阶段为数据收集与总和计算, 由英泰公司与低碳中心的相关专家组成专家小组, 通过企业走访、调查问卷、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及计算;第三阶段为排放因子的适应改编, 根据天津开发区的实际情况, 对方法学中使用的默认排放因子进行调整和修订;第四阶段为减排建议, 英泰公司根据每个试点单位的实际情况与数据结果分析各自潜力最大的减排领域, 并提出一套减排方案, 低碳中心提供协助。

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企业参与态度和反馈情况, 本文对试点企业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驱动因素与意愿程度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推动企业层面碳核算的政策鼓励建议。

Bilan Carbone®审计模型介绍

在本项目中, 主要采用法国环境和能源署 (ADEME) 研发的Bilan Carbone®审计模型来测算企业/组织层面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测算对象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度。该模型可用于所有企业, 不涉及具体的行业划分。Bilan Carbone®通过对企业在生产和运营各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分析其节能减排的潜力, 为企业提出运营流程的改进方案。它与GHG Protocol (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 以及ISO14064准则中的方法学兼容, 核算范围除了包括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 还包括氯氟化碳气体和同温层一氧化二氢。

边界设定

本项目选取试点企业位于开发区的工厂为组织边界。设定运营边界时, 由项目组成员与各试点单位项目负责人在方法学培训研讨会上进行了头脑风暴, 列出各试点单位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各个环节, 并将其初步归类于直接排放、能源间接排放、其他间接排放等三个范畴。

数据收集范围与方式

Bilan Carbone®审计模型在企业层面的应用既包括直接排放, 即在企业地理运营范围之内产生的排放, 也包括间接排放, 即由企业的各项活动产生的、但不在企业内产生的排放。具体划分为:

范畴1 (企业内部) =固定源的直接排放 (燃料燃烧、气体溢出等) ;

范畴2 (中间排放) =范畴1+移动源排放 (货运、公务差旅、通勤等) ;

范畴3 (总体排放) =范畴2+所有其余排放 (原材料、废弃物处理、资产折旧等) 。

对于以上三个范畴排放源的数据收集, B i l a n Carbone®审计模型将源数据分为以下八种类别:

能源——包括电力、蒸汽以及其他化石燃料的使用;

除能源消耗之外的排放源——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以及空调制冷剂的溢出等;

资源投入——包括原料物品 (金属、塑料、玻璃、纸张和厚纸板) 、建筑材料、化学产品、农业产品和财务花费等五个部分;

包装——主要包括产品包装的种类和数量;

货运——包括内部货运、接受货运及输出货运, 运输次数, 每次运输的重量, 运输工具的载重量、运输距离以及是否空载等;

旅行——包括职员上下班、商务用车、商务出行、客人来访等;

废弃物——包括一般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和污水, 以及具体分类、数量重量和处置方式;

资产折旧——包括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家具、信息科技设备及建筑物体。

对于每一个类别收集到的活动水平数据, 都要将其乘以相应的排放因子, 以获取最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即温室气体排放量=活动数据×排放因子。

数据收集以上述分类为基础, 按照Bilan Carbone®审计工具原有数据表格, 由企业负责提供源数据, 由项目组工作人员统一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及表格录入。大部分数据可以获取较为精确的数值, 少部分需要通过估算来获取。

排放因子测算

在ISO14064系列和GHG Protocol中, 企业层面的排放因子多以默认值出现, 这将无法准确的反映区域产业特征和能源利用情况, 为了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 本项目的排放因子结合本地的能源消耗种类以及试点企业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 进行了修订改编。例如, 根据煤炭热值的测定研究计算煤炭排放因子, 根据废弃物有机质含量、处理方式研究不同类型废弃物的排放因子, 测算华北电网电力排放因子等。

Bilan Carbone®审计模型特点分析

其他的方法学 (ISO14064, GHG Protocol) 将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范围划分出了范畴1、范畴2、范畴3, 尽管明晰了数据来源, 弱化了收集的难度, 但是在实际的测算中, 企业往往都只计算范畴1和范畴2的排放量, 而忽略了范畴三的排放。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 忽视了产业链上下游、废物处理处置以及人员活动所导致的碳排放, 将企业割裂于区域和商业活动的整体范围而作为一个独立单元看待, 不利于建立企业意识到其他参与方对其本身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

Bilan Carbone®模型的八种分类尽管有些复杂, 但是却全面的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第三范畴的排放数据, 这将帮助企业树立对于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的全面认识, 有助于其在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的时候, 不仅考虑设备节能改造, 或者工艺的改进, 更能够通过源头选择低碳的材料, 控制人员的出行方式以及末端采取合适的废弃物处理处置方式来系统性的降低企业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 巩固了生产链上下游选择带来的低碳效应。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分析

客观问题 (数据收集与核算)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 企业现有的数据基础与所需获取的数据之间存在差距, 尤其是第三范畴 (旅行、资源投入、货运、废弃物、资产折旧) 的数据比较难以获取。

资源投入的农业产品原材料部分

问题:由于企业可能将用餐服务外包, 很难获取农产品消耗的直接数据;

解决方式:一般只能按照财务花费、用餐人数、每日供餐数、每餐标准进行估算。例如, 其中一家公共建筑的餐饮服务涉及到上千种调料种类, 基本上不可能将每一条数据都做细化处理。

旅行部分

问题:企业数据系统缺乏商务出行交通方式和实际距离的统计;

解决方式:企业留存数据的方式是通过财务部门的报账单, 包括出行人员、目的地以及各项花费。统计数据的标准是花费的金额, 并不能直观的反映排放量。因此大多情况下商务出行部分的排放量都需要通过财务费用来估计。建议可在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加入关于商务出行交通方式、实际距离、差旅天数等相关信息, 以便查询核算。

废弃物部分

问题:开发区企业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企业一般不做具体重量统计;污水也缺乏量化的统计。

解决方式:如果希望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结果, 可以进行抽样调查。例如, 在本项目研究范围内做总量测定和分季度抽样调查, 可进行三次涵盖三季度 (夏季、秋季、冬季) 的抽样, 获得废弃物的细化分类, 以及相应的处理方式。污水量一般按照污水处理费用进行估算。

资产折旧部分

问题:很难获取设备的具体重量信息和偿还期。

解决方式:首先获得资产清单, 将资产分类, 向企业了解各类资产折旧率, 作为偿还期;再将资产数量与价值作为参考值对资产分类, 选取占比最大的几项重点处理, 要求实体进行重量估计或按型号查询相关信息。

主观问题 (企业参与态度和反馈情况)

试点企业普遍认为通过参与本次项目, 对国际碳核算方法学有了一定了解, 找到了企业内主要排放源, 掌握了企业自身的碳排放情况, 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 通过实施本项目, 也发现了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公司领导不理解, 无法提供充分支持。主要体现在担心此项工作对公司是否有收益, 后续工作是否需要资金投入, 资金的投资回报期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等;

各职能部门对数据收集不积极配合。担心泄密, 额外增加了工作量等等;

基层员工缺乏节能减排意识。认为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与自己无关。

针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 我们认为, 在今后开展企业层面碳核算工作时, 应当更加注意:

进行前期意识普及培训, 让企业从领导层到基层员工都能认识到节能减排工作的必要性, 不仅能体现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感, 而且能为公司带来切实的经济收益。而进行企业层面碳核算是了解企业碳排放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对有针对性的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企业中设立绿色小组, 由领导层指定专职人员进行数据收集工作, 在各部门之间进行统筹协调。碳核算工作需要办公室/综合管理、财务、采购、销售、环境安全等多个部门协调, 才能获取较为全面的数据资料;

建立企业碳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与企业财务系统对接, 记录日常能源消耗、差旅、废弃物排放等相关数据。

总结

在项目结束后的展示会上, 试点企业对企业层面碳核算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期望。同时, 企业对于碳市场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疑惑, 例如, 哪些企业会最终列入强制性碳交易试点, 企业碳核算边界应该如何划分等。为此, 我们建议政府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企业碳管理, 为碳交易的开展奠定基础。

出台碳排放权交易实施方案, 为企业参与碳市场提供依据。目前的碳交易市场大多只考虑直接排放, 有的考虑部分间接排放。所以企业在进行核算时, 需要与碳交易市场管理制度相结合, 以适应当地政府的要求;

加强交流平台建设。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 为企业及时了解国家出台的管理制度、优惠政策, 以及企业之间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提供服务;

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意识宣导与能力建设, 开展关于国际通用碳核算标准与方法学、国际主流碳市场运行模式、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培训;

为企业层面碳核算通用方法学编制企业实施指南, 详细说明如何设定边界、数据收集范围及分析处理方法等, 用以辅导和帮助企业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量自查, 为企业制定相应管理规定提供依据;

试点研究论文 篇8

1、国外陪审制度的发展

陪审制度是西方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奴隶国家时期,其萌芽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94年,雅典政治家卢梭在改革中设立陪审法院,给予所有男性公民在议会和陪审法院上的投票权。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世纪,在雅典城邦民主制的中,设立民众法庭,在民众法庭中,由多数的公民来参加陪审,当时的人民陪审法庭的规定是由3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公民担任陪审法庭大的组成人员,由500人组成一个审判庭,规定了这些陪审人员的任期,也明确了这些陪审人员对审判结果采用石子投票的方式确定,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民陪审制度的雏形。

陪审团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发展,英国是最早施行陪审团制度的国家之一。最早,英国的人民陪审团制度只是在涉及到王室的权利的诉讼时才使用。陪审制最早在英国不具有司法性质,是作为获取情报,维护治安的政治手段。亨利二世时的陪审员要负责起诉和案件审判的工作。到1352年,在爱德华三世颁布的诏令中,起诉与审判相分离的陪审制度得到实现,诏令规定陪审团的职责是只对被告人是否有罪认定的案件审理工作,这有利于法院查清案件事实。美国陪审制度确立是在独立战争胜利以后,在宪法中确定了陪审团制度的宪法法律地位,陪审团制度的确定,是美国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是美国司法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国在1932年对陪审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在事实问题上由陪审团先行合议,事实认定有罪后再与法官共同决定刑罚问题,至此,法官与陪审员共同主持庭审活动,陪审员既对事实问题进行判定,还要对法律的适用问题进行表决,陪审员的表决权和法官是一样的。德国的参审制度有两种形式的表现,一是由2名陪审员和1名职业法官组成审理情节较轻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的上诉案件的"小刑庭”;另一种是由2名陪审员和3名职业法官组成负责审理严重的刑事案件的"大法庭”。在德国陪审员参审制种,陪审员和职业法官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由同样的权利。

2、陪审制度在中国的发展

陪审制度是在清末传入中国的,清末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中首次设立了陪审制度,参照英国陪审团模式对陪审员的条件、职责、产生办法等进行了规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没有颁布施行,陪审制度也只是停于纸面上。在新中国成立前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探索,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民主、群众路线等思想的结果,也是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否定。我国首次将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宪法基本制度在宪法中直接体现出来是在1954年宪法中,为保证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落实,我国通过文件、答复等形式对陪审员产生、名额、培训、保障等方面作了规定,人使人们陪审员制度在全国广泛推开。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核心,包括法院组织法以及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司法解释、政策文件所构成的制度体系。(1)

二、陪审制度的司法功能

1、司法民主的体现

从人民陪审制的产生和发展着眼,不管是英美法系的人民陪审团制度,亦或者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参审制度,无不体现出对司法民主的追求。现代社会中的民主主要是一种代议制民主,人民虽然有权直接选举出立法者、行政官员和法官,但是在这些人员执行其具体职务时,有没有真正代表普通公民履行职责,是很难判定的。"实行陪审制,赋予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审判的权利,为公民行使审判权,参与司法实践提供了途径。如果说公民行使选举权,参与立法是实现了一般意义上的正义,那么公民直接参与审判职责是实现了具体的正义。”这段论述虽然简洁,但却是对人民陪审员制度实现司法民主最真实的说明。人民陪审员参与到司法案件的庭审中,和职业法官共同对案件进行裁判,是民主行使司法权的体现。

2、强化司法监督

“一切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2)陪审员直接参与到案件的庭审中,不仅是司法民主的体现,还能对职业法官的审理进行监督和制约,在客观上有促进廉洁司法的作用,进一步转变法院法官的工作作风。陪审制度的实施,普通公众直接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中,对案件的全部过程和案件事实都有了解,对法官在案件的审理中的每个步奏、每个意见以及否存在违法违纪的问题进行直面的监督,这不仅可以使案件的审理更透明,还促使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依法依规,平等的对待当事人,确保审判的透明公平公正。

3、实现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的核心是程序公正,即司法机关审理的案件必须保证程序的公正,在程序公正的前提下做出公正的裁决。在具体的案件审判中,丰富的司法实践的深厚的法律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还赖于丰富的阅历和生活经验,因为职业化的法官,大多具有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的思想就可能更相像、更单一,而且由于职业需要,职业法官每天都在与不同的案件打交道,容易形成法官职业习惯,这样所得出判决结果可能会缺乏社会力量,与普通民众的正义观发生疏离。陪审团认定事实时,他做的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凭借自己的社会经验和一般理性,能够比较恰当的判断谁说了真话,谁说了假话,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3)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某些时候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可能会打破法官职业思维下对案件事实认定的局限,使法院正义查清事实,对案件作出正确的裁决,努力实现程序和实体的双重公正,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重塑人民群众心中的司法公信力。我们不得否认,人民陪审员对矛盾纠纷的解决、当事人的息诉服判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对社会矛盾的化解是十分有利的,对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有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中国陪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困境

1、职业法官与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态度消极

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人民陪审员"被动”、"消极”参与到审理案件中去的困境。由于现行法律对人民陪审员在法官邀请下不参加庭审没有惩戒规定,使得人民陪审员拒绝参加案件陪审的成本低,可以随便找个理由就拒绝参加庭审,久而久之,法官会出现不想“麻烦”的心理,在只有在两种“不得已”的情况才会“无奈”的请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一种是法定必须要有人民陪审员参审的案件;二是法官在审理合议庭案件时因法官人数不足以组成合议庭时才邀请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这样会使得法官在邀请人民陪审员中出现邀请能积极参加庭审的或者好邀请到的人民陪审员,容易形成不同的法官有"专职”的人民陪审员或者出现"驻庭法官”的现象,容易造成常“驻庭”的人民陪审员与职业法官形成类似于同事的关系,这容易使得人民陪审制度流于形式,这极不利于人民陪审制度的司法民主性和司法监督的功能的实现。

2、长期以来,人民陪审员制度出现了法院"一家独奏”的局面

虽然对人民陪审员的陪审义务有法律规定,但这只是对陪审员自身履行陪审义务作出规定,大多数人民陪审员是各自的工作,在其工作单位有自身的工作职责,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当人民陪审员需要到法院履行人民陪审员职责时,其单位消极的不支持,针对单位的这种消极不支持,目前法律或者相关政策没有相关规定,这非常不利于人民陪审员履行陪审职责,更不利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由于单位消极不支持和人民陪审员自身陪审案件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要么出现法院无法请到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要么能请到,但人民陪审员履行陪审职责仅限于在庭审活动中“凑人数”,这些现象都使得人民陪审员职责规定止于书面或者出现陪而不审、审而不议、审而无效等尴尬局面,这不利于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民主性价值的实现和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监督作用的发挥。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新思路

1、完善陪审员履行职责的考核机制

在司法实践中,陪审员存在参与案件过程但是走程序而不参与审理、或者是参与了审理而不参与合议的现象。在新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方案中我们看到,“陪而不审”的问题已经得到重视,《方案》中通过比较多的改革规定解决“专职陪审”、“陪而不审”等问题。但是,在问题研究上,我们往往会忽略掉人民陪审员连“陪”都“不陪”的现像,虽然对人民陪审员的履职作了规定,但对人民陪审员如果不积极履职,经常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陪审职责的行为应有更完善考核机制。所以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中,也应该重视人民陪审员无正当理由拒绝陪审的惩戒,在司法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建立起人民陪审员失信管理系统,如果对于收到法院邀请而拒绝参加陪审的人民陪审员,在达到次数后,由人大对其进行监督,决定是否保留其人民陪审员资格。

2、探索建立"专家型”人民陪审员库

虽然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民主在司法领域的重要体现,要求人民陪审员的选任要求更加广泛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案件更加的纷繁复杂,有些案件存在专业知识强的疑难问题,职业法官具备的专业性毕竟有限,此时如果只选用一个只具备一般社会经验的人民陪审员,这会导致职业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缺乏案件涉及的专业知识而难以搞清楚案件事实,既不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清,也不利于人民陪审员功能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建立"专家型”的人民陪审员信息库和一般陪审员信息库,在专业性不那么强的案件中,在一般陪审员信息库中挑选人民陪审员,针对专业性较强的案件,在"专家型”人民陪审员库中挑选人民陪审员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中,这不仅体现司法的民主性,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监督功能,也有利于职业法官和人民陪审员更好的对案件事实进行查明,对案件正确作出判决,树立司法权威,提高法院司法公信力。

3、由人大设立专门机构进行陪审管理

陪审员管理制度包括奖励和惩罚以及日常监督培训考核等方面的内容,陪审制度设计的理念要求管用分离才能实现陪审制度的权力制约功能,只有将陪审员的挑选任免和考核奖励都脱离开相关联的法院,陪审员的独立性才能得到充分实现,陪审员的地位才能突显出来,法院才能将陪审员的意见视为具有法律价值的裁断。当前对人民陪审员的管理,法律上规定是有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进行,但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很多时候都是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模式是不利于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其中的职责是通过人民陪审员进入到案件的审理中来监督人民法院的司法,如果由人民法院这个被监督者来管理监督者,这是存在问题的。对此,笔者认为,人民法院应该退出复杂的人民陪审员管理中,由权力机关人大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来负责人民陪审员的组织和管理,规范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做好人民陪审员在履职过程的的人身安全、经济保障、履职考核等工作,监督好人民陪审员履行好陪审职责,推动人民陪审队伍更规范、管理更科学、履职更重视。

4、落实好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

人民陪审员从社会大众中根据一定的程序选任出来,但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毕竟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所有各级人民法院有必要在人民陪审员被任命后对陪审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人民陪审员的履职意识,积极参与法院案件的庭审、讨论过程工来,敢于在庭审中同职业法官一样,询问当事人,充分了解案件事实,充分发表个人意见,便于案件的查清。要落实好人民陪审员的经济保障,《组织法》中规定,人民陪审员在形式其职务的期间,原单位需要照常支付其工资,对于无工资收入的,由人民法院进行适当补助。法院发放的补助应该包含人民陪审员因陪审职务发生的如交通费、用餐费和误工费等必要支出,在人民陪审员履职期间,人民陪审员在其工作单位应和正常在单位中工作一样享受相关待遇,也不能因为人们陪审员履性人民陪审义务在考核、晋升等方面给以负面评价,通过提高人民陪审员陪审意识,转好人民陪审员履职经济保障,调动人民陪审员陪审积极性,发挥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价值,加快我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加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注释

1[1]徐家新.《人民陪审员履职读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

2[2]阿克顿,《自由与权利》,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59页。

在CMMI实施中的试点研究 篇9

试点是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用于检查科研理论在小范围的实践里的执行情况,修正或者重新研究理论。试点目前也在很多领域推行。

试点是CMMI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过程改进实施的经典模型如图1所示。

试点位于“行动”阶段。我们需要确认和解决的是(1)我们在过程改进前期准备的方案在实际中能否得以实现;(2)我们建立的执行制度能否被运用于实践;(3)我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4)尝试进行的改进有怎样的阻力;(5)改进的实施有怎样的效果。

2 试点的困难

很多企业尽管已经部分或完全了解试点的作用,却在真正进入到试点阶段的时候变得束手无策。

首先遇到的困惑是从哪里入手开始试点:EPG们已经将理论上成立的CMMI模型转换成可操作的“过程法律”或新过程,可是企业的实践空间大、项目多、人员情况复杂,从哪里下手?

其次,试点的意义不清晰:因为EPG们从以往的实践中、从CMMI模型中寻找了多最佳实践的理解,才能推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法律”,因此在一开始就认为试点需要证明EPG的工作成果,而不想通过试点来发现问题。

第三,试点如何得到领导的支持:试点会在企业内部进行改变,很可能真正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还没有准确把握,但不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却下大力气想转变,这样会经历一个失败的实施。这样的困难或风险,领导能否意识到,并准备好与EPG来共同面对更大的问题。

第四,如何说服内部人员参与试点:不仅是试点涉及的人员要愿意尝试、投入到试点中,也需要试点范围以外的人员关注和支持。试点是为了提前检测“过程法律”或新过程的效果,为了规避或降低失败的风险而小范围实行,那么小范围的内部人员会不会觉得尝试新东西太过于冒险。

3 试点的推荐步骤

3.1 选定试点项目

通常在选择试点项目时,CMM/CMMI评估方法描述(Method Description)中有明确的规定:选择的项目应该能够反映被评估公司的应用领域、使用的技术和生命周期,还应考虑项目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或战略价值。

挑选一组合适的项目是我们进行试点的第一步。虽然试点不是正式评估,但我们也要像对待评估一样,慎重的选择当前一些重要的、代表企业内部主要生命周期模型的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

试点同时也有时间进度要求。在选择项目的时候也要选择针对项目要试验的实践。选中的项目要能真正反映出期望的特征,最终帮助我们发现问题。

3.2 确定试点负责小组

我们在确定试点负责小组的时候,务必要关注领导、试点范围内人员、试点范围外的人员的作用。

3.3 定义试点成功标准和进度

试点不是为了证明EPG的工作成果是成功的,而是为了尽量多的、提早的发现EPG制订的过程文件或新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并通过试点数据来找出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状况。成功的标准之一是试点范围内的项目能真实的反映出过程文件或新过程执行的效果。实施成功或者实施失败都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通常整套新过程体系的试点进度需要安排4~6个月,某些新过程的安排也要3个月。进度安排太短,没有充分的数据来证明成功标准,进度安排过长,也会模糊了试点的作用。

3.4 试点项目人员培训

试点是需要人们来改变旧有的一些过程,因此试点范围内的项目人员一定要知道做怎样的调整。新的过程,包括新的过程元素、过程中的新方法、新工具等都需要为项目人员进行详细的、有步骤的培训。

EPG经历过的诊断、发现、准备和文件制订中有相当多的体会和经验。这使得我们得到新过程、新方法、新工具,因此我们要讲出这些内容让项目人员尽量了解。

3.5 试点改进同时对草案进行改进

在试点改进实施中,EPG也要随时关注实施情况。一旦识别了新的问题,确认是一个新的改进机会,就要记录下来讨论。毕竟试点前的新过程是一个草案,是需要我们在全面推广前尽量多的去伪存精的。

3.6 试点总结推广,完成正式过程的发布

试点达到了成功标准后,先做好总结。

试点中有怎样的发现,准备改进哪些问题。草案还需要多久才是正式的过程,下一个阶段的全面实施是不是还有遗留的问题,是不是有新的风险,如何推广试点中的成功经验,经过实践证明的新方法、新工具……。这些都可以在试点总结中进行描述,并为试点后的全面推广开始新一轮的策划。

4 不同成熟度实施的试点侧重点

通常企业还是针对一组过程域实施,也就是我们说的阶段型实施,从成熟度1到2,从成熟度2到3……依次上升。成熟度不一样。不仅是过程域数目变化,更重要的还是成熟度的提升。从没有过程到过程已管理(CMMI2),从已管理过程到已定义过程(CMMI3),从已定义过程到定量管理过程(CMMI4),从定量管理过程到持续优化过程(CMMI5)。

安排一些侧重点如下:

①从没有过程到过程已管理,试点的侧重点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过程的概念、推行过程改进,并在试点项目中实践过程。

②从已管理过程到已定义过程,试点的侧重点就应该包括项目中的实践和组织级的实践,要明确定义过程和收集针对过程的改进数据。

③从已定义过程到定量管理过程,试点的侧重点是量化管理的子过程或者活动,而且要积累足够的数据。最好是通过试点发现一些通过过程性能模型来找出特殊原因、修改项目实践的真实案例。

④从定量管理过程到持续优化过程,试点的侧重点就是革命性改变的新实践、新过程,同时有一些案例可以用来说明持续改进效果。

摘要:初步介绍了CMMI实施中试点的含义以及试点阶段在实施中的作用,并总结了企业在试点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并分析原因,为企业在实施中推荐了具体方法。鉴于企业实施的成熟度不同,进行试点实施的侧重点分析,以协助企业根据自己实施的成熟度来分析试点的要求。

关键词:试点,过程改进,CMMI,“IDEAL”模型

参考文献

[1]SEI CMMI for Development,Version1.2(CMU/SEI-2006-TR-008)http://www.sei.cmu.edu/publications/documents/06.reports/06tr008.html

[2]IDEAL model:http://www.sei.cmu.edu/ideal/

[3]The IDEAL(SM)Model:A Practical Guide for Improvement,Jen-nifer Gremba and Chuck Myers,1997.

[4]CMMI精萃-实用集成化过程改进导论[J].Dennis M.Ahern/Aaron CL(ISBN:704016059),2005.

三亚市商贸物流综合改革试点研究 篇10

2010年底, 三亚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三亚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 结合三亚市服务业的实际, 制定《三亚市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以建设国际化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为主线, 围绕旅游休闲度假业、商贸餐饮物流业、旅游房地产业等8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在三亚市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 商贸物流业驶入了快车道。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商业服务业营业额逐年攀升, 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离岛免税和离境退税政策提升了海南现有旅游购物环境, 提高了海南的整体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拉动海南商贸物流持续性增长。

三亚市在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同时, 更加强了其专业化建设。改善商贸业布局, 大力发展仓储物流配送服务业, 完善城市商业功能, 形成市场体系完整、网络畅通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形成一批专业性强、特色独具、风格各异的商业亮点。

2 三亚市商贸物流业现状分析

2.1 三亚市商贸业现状

三亚作为海南省南部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中心, 为海南省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3亿元。这是三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13年1~2月, 在“春节黄金周”的带动下全市消费市场各项指标实现较快增长。批发和零售业方面, 2013年1~2月, 全市列入统计监测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2.60亿元, 同比增长29.1%。其中, 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6.73亿元, 同比增长13.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5.87亿元, 同比增长51.6%。

2.2 三亚市物流业现状

随着三亚市商贸业近几年的逐步发展, 为其服务的商贸物流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各大商贸服务集团、企业都建立了初步的、低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 并正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升级。2013年上半年, 三亚市商贸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0亿元以上, 上缴税收2259万元。

3 三亚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瓶颈

3.1 物流企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

目前三亚市的物流服务企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 (1) 物流服务功能单一。 (2) 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3) 尚未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4) 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3.2 三亚城市商业功能没有完善, 仍处于初级状态

目前, 国外高端游客在三亚的主要花费所占比例最大的为住房和餐饮;其次是交通和游览, 购物消费在其总消费中所在的比重是比较少的。

3.3 百货店无视物流利润, 降低企业竞争力

三亚市商品物流的储运, 完全由各品牌或各柜台经营主体负责, 百货业自营物流整体上是呈萎缩状态。物流分散运作使物流成本增加、缺货率上升、顾客满意度下降。统一配送或共同配送等现代物流模式难以进入三亚物流业, 造成物流分散、成本增加。

3.4 顾客消费理念落后, 物流发展乏力

顾客消费理念落后, 对普通食品的外包装及外观等要求较低。落后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使许多商家降低了对商品运输、配送、包装的标准。对商贸物流环节要求的降低, 削弱了物流发展的外部动力。

3.5 缺乏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 缺乏发展氛围和政策支持

由于缺乏现代物流的知识和意识, 缺乏组织管理机构, 三亚市商贸物流业处于零星散乱、无序发展的状态。至今还没有一个指导全市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对三亚市未来物流业的布局结构、档次定位、发展目标、发展速度等方面都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超前意识, 目前三亚市的某些专业物流货场、停车场和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都还是空白。

4 三亚市商贸物流业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4.1 三亚商贸物流业要借力发展

三亚市商贸物流业正处于向高一级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新的发展时期借力发展是三亚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新源泉。抓住三亚市正在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这一契机, 大力发展促进商贸物流业。同时, 根据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结合三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展三亚市商贸物流业, 提高商贸物流服务质量, 转变经营方式, 实现三亚商贸物流业转型升级。

4.2 三亚商贸物流业发展要与多种产业协调并进

商贸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有完善的经济体系与之相适应。三亚市商贸物流业缺乏发展的原动力, 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三亚的经济结构尚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低效农业、旅游房地产在海南经济中所占比例过大。三亚市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兼顾外贸型制造业, 使三亚商贸物流业在相对均衡的经济结构中平稳发展。

4.3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现代商贸业的主要经营形式。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鼓励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创业活动。鼓励有条件的购物中心、连锁超市建立网上商城, 进行在线信息发布、商务洽谈、网上交易。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 提高三亚市的商贸水平, 促进三亚市商贸物流的快速发展。

4.4 商贸物流产业规划要科学合理

制定产业规划时要注意科学合理, 为产业的发展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防止重复建设。物流园区的不断扩张反映了产业发展迅速, 但也说明规划的制订对于产业发展估计不足, 这说明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必须规划先行, 产业规划既要平稳发展又要留有余地, 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资源。

参考文献

[1]郭湖滨.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 2008 (07) .

[2]刘艳.基于DEA的区域物流供求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9.

试点研究论文 篇11

关键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保护;供需冷淡;立法执法

一、 引言

研究表明,中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始终无法脱离政府支持,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2015);而试点范围的局限性也并不匹配事故频发、损失严重的现状,影响了制度长效机制的发挥(盛和泰,2015)。针对上述问题,吴冲(2011)建议将渐进性环境损害行为作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除外责任;骆少鸣(2014)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保险公司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或者发行巨灾债券等方式激励保险供给。综上,国内学者对制度试点进行了详尽研究,但针对市场供需冷淡现象的根本原因少有分析。另外,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已实行一年有余,目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场的运行情况如何,政府还应采取哪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这些问题还有待探索。

二、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的发展与现状

1991年,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自大连、长春等重工业城市首先推行。由于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限,试点的市场规模小、费率高、承保范围窄、赔付率低,到九十年代中期已近停滞。2007年,辽宁、江苏等省份在危险化学品、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重新推行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后,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的相继完善为试点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2013年,环保部联合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在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行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2015年,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加大了对企业违法排污的惩处力度,并将环境质量纳入官员的考核评价,还首次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当前的试点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方面,供需主体多由试点地区地方政府划定。尽管《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明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自愿保险,但各地大多划定了鼓励或应该投保的行业及企业范围,并以制定试点名录的方式间接强制投保;此外,承保公司亦由试点地区政府确定。另一方面,保险产品和服务则遵从普通商业保险的规则。例如,产品的保险责任主要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引起的直接损失,包括第三方所遭受的人身伤害和直接财产损失,为控制污染物造成污染损害而带来的清理费用以及被保险人在事故发生后为应对诉讼而支付的法律费用,而累积渐进性的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害多被列为除外责任;产品价格上,环境污染责任险费率按照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分,一般高于其它商业险种的价格水平。

尽管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绝大多数地区都再次陷入僵局:投保企业需求疲软,保险公司供给不足,较实际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数量,责任险产品杯水车薪。可以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仍然处于发展初期,想要做到全面推广和真正落实还面临着较大挑战。

三、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面临的问题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自推行以来一直依赖于政府的鼓励和引导,市场供需双冷的态势一直难以扭转,根本原因值得深思。

1. 需求疲软。国际经验表明,企业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违法排污的成本,即政府的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从根本上说,这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政府的环保力度。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需要依靠低端制造业,这些行业往往高污染高能耗,因此政府要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平衡取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成为增长的主引擎,随着产业结构向高端服务业过渡,高污染制造业将逐渐遭到淘汰。因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环保措施和力度也往往悬殊(Tesfaye,2013)。

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埃塞俄比亚,促进经济增长是第一要务,即便牺牲环境也在所不惜。原则上,企业必须获得政府颁发的许可证才能排污,而公民也拥有污染索偿权。但实際中,政府没有设定具体的排放标准,造成污染规制形同虚设;同时,法律规定公民索赔时无权要求环保部门或污染企业公开相关数据,更无权状告政府环保执法力度不足。相形之下,发达国家则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瑞士就是典型代表。为了做好污染预防,瑞士法律不仅详细规定了企业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对厂房、设备的环保要求,还要求企业必须在开工前就为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做好预案。此外,瑞士对于违法排污的惩处力度较大,企业必须承担第三方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支付环境清理费用,严重时还需承担刑事责任。

不同于不惜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贫困国家和有能力将增长让位于环境的发达国家,现阶段中国需要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因此对环境污染的惩处力度往往较轻。比如,在立法方面,《大气污染防治法》对于污染事故单位的罚款金额上限仅为50万元人民币;另外,企业只需缴纳显著低于经济利益的排污费就可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在执法层面,地方政府往往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使得法律体系本就并不完善的污染治理更打折扣。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制约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政府只能选择在保证经济增长的约束下最大化对环境污染的打击力度。

(2)政府的环保力度影响企业保险需求。政府对于环保的态度和力度主要体现在相关立法执法上,这又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环境污染成本,进而影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需求。如果政府的环保态度强硬,对于造成污染事故的企业惩处严格,并要求企业向受到事故影响的第三方支付较高的赔偿金额,则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企业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需求将增加。简单的经济学分析能够更清楚地进行说明。

假设某企业的产品价格和销量外生,分别为a和y。企业生产可以选择使用环保或者不环保的设备。选择不环保生产设备的总成本为c,导致污染事故的概率为p,带来损失为w,法律规定的罚款和赔偿比例为θ(即赔偿金额为θw),保险公司提供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为α。因此,企业采用不环保生产设备进行生产且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预期利润为:

π=(ay-c)(1-p)+(ay-c-θw)p=ay-c-pθw

可见,如果企业的产品价格和销量外生,不投保企业的预期利润将取决于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概率和事故后需要依法支付的赔偿金额。如果将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视作总体,则特定企业污染事故的发生概率p由总体的分布性质决定,可视作外生,因此,当事故造成的损失额w一定,企业的预期利润完全取决于法律所规定的罚款和赔偿义务,即θ。

当政府的环保力度较弱,企业为污染所承担的处罚和赔偿比例θ极低甚至趋近于零时,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否对预期利润完全没有影响,企业自然不会考虑购买成本更高的环保设备,也不需要通过投保来分散污染事故带来的罚款和赔偿风险;反之,当政府的环保力度较强,企业的预期利润将与其所承担的赔偿比例θ负相关,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p=1),企业的利润为:

π=ay-c-θw

若θ<(ay-c)/w,则π>0;若θ>(ay-c)/w,则π<0——也就是说,当政府环保力度较强,企业需承担的罚款和赔偿比例θ>(ay-c)/w,一旦发生污染事故,使用不环保设备且不投保的企业将面临亏损,因此需要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分散风险,保证无论是否发生污染事故都能正常经营。不过,由于生产设备环保与否会影响污染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险公司将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收取差异化的费率。

假设企业产品价格和销量仍旧外生且不变,分别为a和y。企业以环保设备进行生产的总成本为c′(c′>c),引发污染事故的概率为p′(p′

四、 促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发展的对策

首先,加大环境保护领域的立法和执法力度,提高企业的环境污染成本。目前,中国只有《环境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两部基本法规涉及到了环境污染赔偿的相关事宜,但都未明确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罚款和赔偿标准,其他作为具体执法依据的行业环保法规对污染企业的处罚也都数额较小或者非常模糊。立法环节尚且如此,受到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地方政府的执法力度只会更加堪忧。因此,促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需要在环保领域的立法执法上更加严格,在相关法律中明确环境事故主体应承担的刑事和民事责任,并且切实强化责任的追究,提高企业的环境污染成本。

第二,完善环境保护责任保险发展所需的配套条件,为增加保险供给提供支持。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设计和定价的基础,但目前国内对评估的标准、程序、机构、费用等均未形成规范,且不同行业所需的评估方法各不相同,这些无疑提高了保险公司经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成本。考虑到市场需求的数量本来就达不到大数法则和规模经济的要求,供给曲线弹性较低又使得供給对费率提高并不敏感,只有尽快完善制度发展所需的基础配套条件,切实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才能促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供给的增加。对此,可以学习江苏无锡试点的成功经验,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实现风险评估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此外,还应建立统一的环境污染事故损失核算及理赔标准,保证理赔环节有据可依,促进环境保护责任保险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双轨制”困境与解决方案[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47-51.

[2] 骆少鸣.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发展及推进策略——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J].福建金融,2014,(4):11-15.

[3] 盛和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应有之义[J].金融博览:财富,2015,(6).

[4] 吴冲.我国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需要攻克的几个难点[J].上海保险,2011,(7):24-26.

[5] 阎建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J].中国金融,2015,(10):22-23.

作者简介:王喆(1989-),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宏观金融与宏观政策。

试点研究论文 篇12

近年来, 国内一些地方和行业陆续开展了能源管理师培训工作, 山东省近三年来也培训了企业节能管理人员6600余人, 一些企业开展了能源管理师内部培训、配置等工作, 但能源管理师的职责定义和相关制度一直没有确定和建立起来。

2009年底, 国家确定在山东省和天津市进行能源管理师试点工作。据了解, 此项研究和试点, 主要就能源管理师的职业定位、配置范围及数量、知识能力、培训考试制度、认定及聘用、继续教育等6个大项22个小项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试点, 并开发能源管理师培训教材, 为建立山东省和全国能源管理师制度创造条件。

上一篇:不同职业下一篇:素质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