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之践行在课堂(精选8篇)
素质教育之践行在课堂 篇1
所谓的小群体教学法主要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开展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 小群体教学法中的所有教学环节都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 国内关于小群体教学法的研究并不多, 而在体育课堂中践行小群体教学法的研究就更少了。发现这种情况之后, 也更加增添了我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动力。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 我在小群体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一、小群体教学法的内涵
小群体教学法主要是以群体动力理论为基本原理, 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群体 (差异分组) , 然后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之下, 围绕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要求各群体自定目标、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不明所以的人很可能会把小群体教学模式与合作学习混为一谈, 事实上, 二者是有所区别的。合作学习仅仅只是一种短暂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需要的时候随时采用合作学习法;而小群体教学则不同, 一旦小群体确定, 它将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同时小群体的集中学习也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我认为, 相较于合作学习来说, 小群体教学更适用于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 它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
二、小群体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践行的具体策略
小群体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践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在具体的践行过程当中必须要把握好如下问题:
(一) 小群体的建立
小群体分组必须要遵循小群体之间同质, 小群体内部异质的原则。例如, 我在篮球课堂教学中, 为了有效实施小群体教学法, 把每个小群体的学生按照三个层次进行划分。第一层次是指那些篮球技战术能力较强的同学;第二层次是指那些篮球技战术能力一般的同学;第三层次是指那些篮球技战术能力较差的同学。通过小群体内的异质合作, 可以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可以得到发展。小群体建立之后, 还需要确立小组长, 在每次的小群体学习中, 小组长都需要发挥其领导作用, 带领大家有效地进行课堂学习。
(二) 学习目标制定
在小群体教学当中, 我们必须要为学生制定一个基本的学习目标。当然, 这其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小群体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促进各个小群体的学生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
例如, 教师可以为各个小群体在篮球学习中制定一个整体的学习目标:
1.基础目标:要求小群体内成员能够掌握篮球的一般技战术, 了解篮球比赛的一般规则。学生可以自觉运用所学到的篮球知识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小群体成员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能够积极地参与集体的学习和讨论, 并且要敢于在大家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2.提高目标:可以较好地掌握相关的篮球技战术, 并且要熟悉篮球比赛规则。在与别的小群体或班级进行比赛的时候可以有效制定相关战术。在小群体学习过程当中, 群体内成员应该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 独立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并且要帮助小组长指导其他小群体成员的学习。3.最高目标:在比赛中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技战术, 并且在与其他小群体或班级进行篮球比赛的时候可以预先制定战术, 可以根据场上的情况变化灵活调整战术。除此之外, 还要能胜任裁判一职。
(三) 具体教学实施
授课是小群体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必须要对其投以足够的重视。例如, 执教“行进间运球”相关内容的时候, 我首先做出正确技术动作示范,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要掌握行进间的高低运球技术。根据我的总体教学要求, 各个小群体在组长的带领下迅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个人目标以及集体目标。各个小群体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之后立刻开展练习, 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当中, 我不断地巡视, 给予他们适当的技术指导。经过十几分钟的练习之后,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小群体间的行进间运球比赛。小群体内的所有成员共同完成运球接力, 看哪个小群体最终获得胜利。最后一名的小组成员必须要做二十个俯卧撑, 以作惩罚。比赛完毕之后, 我和学生一起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讨论, 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知识体验。对于小群体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固定的形式, 具体情况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而定。正所谓教无定法,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三、结语
小群体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当前大班额的情况之下, 运用小群体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来说, 小群体教学法更具优势, 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有的特质。因此, 我建议更多的一线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法, 进而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践行“双效课堂”之点滴 篇2
其次,在课堂上老师尽量做到精讲多练。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老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精炼、生动。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算理之后,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练习。例如:前面举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课的例子,准备练习我用了5分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用了5分钟,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算法,我用了14分钟,余下的16分钟,让学生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充分练习,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的目的。
最后,形成适合师生习惯的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一位老师在给一个班级的学生上了一段时间的课以后,师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默契,即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学生应该心领神会,能做出与之相应的反应,或者在学生的练习上有一种固定的习惯形式。比如:低年级识字教学巩固生字常用的“开火车”读,可以自己讀并组词;可以一生读同桌组词等。只要老师提出要求,学生马上能顺利地进行“开火车”活动巩固识字。这样有效的组织教学,减少了课堂有效时间的浪费,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素质教育之践行在课堂 篇3
一、情境教学, 精彩导入
一堂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 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教师必须懂得如何带领学生去开启宝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 好的导入是优秀的演奏家奏出的第一个音符, 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好的导入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 能放射出独特的光芒。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精心创设的情境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我的成长足迹》时, 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情境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 (大屏幕展示画面:学生从入学到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逐渐成长) 教师深情地解说:六年前, 在座的各位同学曾依偎着爸爸妈妈, 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爱, 欢快地走进校园。绿草如茵的操场, 窗明几净的教室, 天真烂漫的同学, 和蔼可亲的老师, 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 一切都是那样新鲜。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在课堂上, 我们专心听讲, 认真学习, 就像一棵棵幼苗尽情地吮吸着知识的甘泉;在活动中, 我们积极参与, 争先恐后, 就像是雏鹰展开了理想的翅膀;在艺术节上, 我们施展才华, 纵情歌唱, 在嘹亮的歌声中我们健康成长……这样的音画相配合的场景, 很快地调动起学生的情绪, 情境中学生的思维立即跟上了教师引导的步伐, 为顺利进入回顾难忘的小学生活, 记录下我们成长的足迹作好铺垫。
二、信息技术, 有效辅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写道,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多媒体技术形式新颖, 利于展现教学情境,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舌等器官的参与, 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由音、像、文字组成的环境中, 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教学场景带来的心灵震撼, 所以,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我们手拉手》一课时, 教师需为学生展示出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创业、旅游等情景,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简单易行, 便于操作, 效果很好。当学生们看到大街上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比比皆是, 一些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正是我们熟悉的商品, 爸爸的手机、妈妈的手机、路上的小汽车等都是外国品牌, 学生已经感受到在我们生活中外国产品的存在;随后大屏幕展示出《猫和老鼠》、《哈利波特》、《加菲猫》、《蜡笔小新》等, 同学们更加精彩且熟悉的画面, 在文化领域的中外交流体现出来的同时, 学生们也真正认识到了“我中有你”。
三、联系生活, 结合实际
新课标指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真实的生活、普通的生活、日常的生活、今天的生活 (正在进行的生活) 、首属群体中的生活 (在儿童主要生活圈中的生活) 。身边的例子就是最好的教材, 身边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资源。例如, 我们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一课时, 在活动三“节水行动尽在你我他”中, 可指导学生就浪费水的具体情况展开调查:家里洗米的时候一般淘几遍?每淘一遍要多少水?淘米水最后去哪儿了?淘米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家里或学校的水龙头有没有漏水的现象?如果漏水, 用杯子量一下, 一个小时会漏多少水?一天会漏多少呢?对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调查、思考与解决, 让品德课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真正为生活而服务。
四、合作学习, 共同探讨
教学过程是要学生全员共同参与的过程, 倡导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 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可依据座位划分成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学习, 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个学生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的角度出发, 各抒己见, 同时对同组同学又是一种思想启迪, 大家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使问题的解决省时又高效,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有时我们还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让教师的评价和鼓励成为深入学习的催化济, 促进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的顺利开展。
五、尊重个性, 共同发展
学生因为成长在不同的环境中, 个人阅历、性格爱好等不同, 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 所以, 我们的教学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要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因为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优秀的学生, 还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正视差异, 区别对待, 会让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调动起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
总之, 我们要认真学习并贯彻实施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因精彩而高效。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堂, 应该是用活动形式呈现的课堂, 教师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引领者, 教师要灵活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法,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静态课堂为动态课堂, 使《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生动而精彩。本文就如何打造精彩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作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精彩呈现
参考文献
[1]邱国祥.情趣生动的课堂有效高质的教学[J].学周刊, 2011, (17) .
让生命教育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 篇4
汶川大地震,多少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让全国、全世界人痛心流泪。不过重灾区之一彭州白鹿学校,一千多学生无一人伤亡,让人们感到欣慰。媒体评价这是该校领导、教师用责任心创造的奇迹。
面对当今社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功利主义泛滥的现实,我感到我们需要用责任心,把语文课堂铺设成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而不是知识比拼的战场,让生命之光在语文课堂闪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感到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责任。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些工作。
第一,在语文课文中挖掘生命教育的教材,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学会如何认识生命,如何面对生命过程中的困难,如教学《艾滋病小斗士》一文,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脆弱,一种不期而遇的疾病,让多少孩子活不到第二个生日,另一方面体会虚弱得随时可能死去的恩科西,坦然面对生活,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和他一样患病儿童的坚强。凡此种种,都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能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
第二,引领学生通过对纸上文字的品读想象,找到一点亲身实践的体验,对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也是很有教益的。学《海伦·凯勒》一课,当学生读到“不幸的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时,我让孩子们放下课本,紧闭双眼,紧捂双耳,体验小海伦的处境。不过一两分钟,孩子们就睁开眼放开手,大呼“受不了!”“太痛苦了!”“憋死了!”“不习惯。”这时教师让学生再读这一段话,孩子们沉默了:一辈子处在无边的黑暗与沉寂中,多么让人绝望啊!课后推荐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海伦·凯勒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布置的小作文是“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我将这样度过……”这是一次从读到写的体验,能使我们的孩子对拥有健康的器官和生命多一些珍惜的感觉吧!
第三,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渗入生命教育的内容。
1.作文能够反映学生的认识能力、心理活动等,通过批改,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此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反思,实施有效干预。
在“我手写我口,我笔抒我心”学生习作中,有位同学在《想起这件事我就偷着乐》中写道:奶奶捉来几只小鸭子,在家人精心照料下,小东西一天天长大,可是,这鸭子天一亮就呱呱叫个不停,让我讨厌。这时,我看见了几只欢快的小鸭,不禁想出了一个诡计:谋杀!……我欢呼着,随手拿了镊子、针、线等东西,准备给那只小鸭“动手术”。我用小刀把那只小鸭的肚子划开。开始,小鸭拼命地挣扎,想躲避我手里的刀,可是最后还是翻了白眼……想起这件事我就偷着乐。从孩子的作文,我看到这孩子缺乏广义的生命意识,不能珍惜自我生命之外的其它生命,把肉麻当有趣。
对于这篇作文所暴露出的问题,我没有作过多的道德谴责,而是本着尊重学生独特成长经历与成长方式的原则,在充分肯定小作者优点的基础上,引导她深入思考自己一系列举动的真正动因和由此带来的收获及不良影响,让她逐渐认识到:自己可能是误以为只有这样写才“酷”才刺激,才能引人注目;建议她修改时,必须客观叙述事情的基本情况,而后进行有关生命的认真思索。
2.捕捉学生习作中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闪光点。
有学生在习作《今天我当家》中写道:爸爸、妈妈在外打工,长期不回家,平时由奶奶照料我生活。昨天,奶奶干活摔伤了,躺在床上不能动。她一早就叫醒我,让我自己做早饭,让我自己当家……晚上,当我喂过奶奶晚饭,收拾好锅碗时,觉得真累。可听到奶奶夸我会当家时,我心里乐开了花。对于这篇写作一般,错别字较多的学生习作,我给予了大力表扬。由此引导全班同学学会做生活的主人,享受生活的乐趣。
有诗云: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心系学生未来的真教育。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之贵、生命之美,让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为沉积阴霾的星空唤醒阳光。让孩子们泛着绿色的小船,扬起生命之帆平稳地航行在人生的大海上,去感受美丽人生!
第四,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小品、散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此赏读,揣摩语言,体悟人生。如《望月》一课中小外甥的语言非常有特色,让学生品读“是月亮把我叫醒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两句话,然后谈谈自己对小外甥这个人物个性的感受。学生大多感觉到他的活泼可爱,说话风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
STS教育在高中化学课堂之开展 篇5
关键词:STS教育,高中化学,开展
STS教育是这几年来流行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这一种教育思想主张:科学理论是通过应用才被人所认识的;在应用和普及的过程中开展科学理论教育,学生在研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理论。所以,STS教育重视科学理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应用,强调科学理论的社会价值和实用性,强调教学的社会性和现代性,注重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可以看到,STS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与素质教育的精神是一致的。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STS教育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开展。
一、通过问题解决法开展STS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如果教育没有以生活为中心,那么都是一种死教育。”化学与生活实际是密切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化学问题,如废旧电池的回收、维生素的摄取、碘盐的使用、新能源的开发、水体的污染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在“以生活为源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指导下,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开展STS教育。具体的教学流程是:提供背景材料———科学知识介绍———实践活动———练习活动———阅读材料。背景材料,可以是教材本身自有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补充的,通过这些背景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对问题的感性认识;科学知识介绍,就是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向学生介绍科学理论原理以及知识的应用;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参观、实验、调查、展示搜集资料等,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练习活动,就是侧重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和整理资料,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已应用在工业、农业、医学等各个社会领域;阅读材料,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开阔视野。STS教育要求教师结合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开展,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探究和认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价值观念,从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讲述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以维生素C来导入问题。先向学生介绍有关维生素C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分析哪些物质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教师再讲述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并以实验的形式来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教师可以自己先做实验,然后由学生亲自做滴定实验,以得出结论。之后,教师可以配套练习加以巩固。最后,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以拓展对这一内容的认识。
二、通过案例分析开展STS教育
案例分析,就是从一个具体实际的情境,也就是案例出发,通过案例的描述,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特殊的情境,从中学习知识。为此,教师先在前一课上举出某一个案例,然后在课后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阅读且研究相关的案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各种观点以及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讨论的过程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加强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在运用案例分析法时,教师可以采用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习惯。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如广西河池化工厂爆炸事故、河流污染事件、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等,都可以作为案例来分析。通过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实验探究开展STS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际上,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获取科学知识,同时掌握科学方法。
目前,在中学化学教科书中,有许多知识的获取蕴含在实验中。有一些是通过实验来学习物质的制法、性质、用途等;有一些是通过实验来推断结论。此外,还有专门针对学生的实验。可以看到,在新课改下的化学教材,化学实验是学生积极获取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实践途径。借助化学实验开展STS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感受到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生产技术之间的必然联系。
例如,在教学《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开发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铝热反应、电解反应等实验,掌握从水中冶炼金属的方法,从而感受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通过问题讨论开展STS教育
问题讨论,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在一系列问题的引领下,围绕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所展开的教学方法。问题讨论的优点,就在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互相交流、各抒已见,形成一种信息的多面传递,发挥思维 “共振效应”的作用。
在问题讨论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做好引导工作。第一步,先让学生根据一些讨论的问题来准备发言提纲;第二步,开展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班级再讨论;第三步,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讨论,然后再讨论抽象性强的、概括性强的问题;第四步,在班上营造活跃的讨论气氛,鼓励班上学生,尤其是平日寡言少语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通过问题讨论,能帮助学生熟知化学学科的知识,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互相关系,关注和参与一些和化学有关的技术和社会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感。例如,在讲述胶体时,教师可以列举一些问题展开教学,如泥浆、食盐水、牛奶在物理性质上有什么区别?胶体具有电学性质、光学性质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不同墨水混合后,会出现什么后果?在生活中胶体的具体实例是什么?等等。然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开展讨论。讨论的时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并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和看法,特别要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通过这一过程,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目的。
五、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STS教育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永不放弃的追求态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开展STS教育,可以借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所参与的项目设计、课题研究、作品设计、作品制作等作为学习的基本载体,让学生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丰富且全面的体验,建立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辩证认识。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批判等创新思维活动,对化学科技的社会价值和实用性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理解了化学和社会之联系,同时也培养了探究未知化学知识的兴趣。
素质教育之践行在课堂 篇6
一、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环保道德现状需要环保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许多隐蔽的环境问题却往往易被忽视。例如,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但由此而引起的污染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每逢喜庆的日子,人们为了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有氯酸钾,制作闪光雷、电光炮、烟花炮、彩色焰火时,还要加入镁粉、铁粉、铝粉、锑粉及无机盐。当燃放烟花爆竹时,木炭粉、硫磺粉、金属粉等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迅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及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同时产生大量声、 光和热,严重污染环境。此外,燃放烟花爆竹而引起的伤害性事件及火灾屡见不鲜。燃放烟花爆竹有这么多的危害,为何燃放烟火仍是屡禁不止呢?这除了部分人对燃放烟火所造成的污染缺乏了解外,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和道德素养的问题,这其中包括个别行政管理人员的功利思想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以及个别人环保意识的缺乏。又如,一些工厂的负责人,在明知排放污染物对环境有害的情况下,仍然置环保于不顾而超标排放,总把自己的利益置于最高位,这种思想所带来的潜在危害远比污染本身的危害严重。鉴于这样的环境道德现状,环保教育显得异常重要。
2.科学素养培养需要环保教育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科学素养的培养包括科学意识和科技能力的培养,即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 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内容。培养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可见,环保教育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教学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渗透有关环保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意识到人类生存环境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逐步形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3.环境保护迫切需要环保教育
有关资料显示: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1990~2001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净增8.23亿吨,占世界同期增加量的27%;预计到2020年,排放量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1.32倍,这个增量要比全世界在1990年到2001年的总排放增量还要大。预测表明,到2025年前后,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从人均来看,目前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5年可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虽然仍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但已丧失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低的优势。严峻的现实已摆在眼前,这些现状许多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二、科学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上,使他们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必须做的事情。
1.挖掘教材内涵,渗透环境教育
初中科学教材中蕴含了较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核心主题之一就是“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教材中已有明确的环保教育内容,生物多样性中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及合理利用;地球上的生物圈中的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人类面临的“水荒”、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保护大气圈中的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空气质量预报;土壤污染的防治中的土壤污染的途径,土壤污染的危害,防止土壤污染;噪声的污染及其防治中的噪声、减小噪声的途径;光与视觉的光污染;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中节约利用化石能源、新能源的开发、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和沼气工程、能源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中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氮循环、天气和气候、环境与健康传染病及其传播、环境与健康。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生态危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球生态危机的原因、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教材中可进行环保教育渗透的内容很多,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进行深入挖掘。环保素材挖掘和运用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及时捕捉契机,完成环境教育的渗透。例如,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教学过程中,我用某电厂冒黑烟的烟囱的图片引入,指出黑烟中主要是烟尘、CO2、SO2和CO及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的污染物,是空气质量预报检测的内容。烟尘易引起空气中颗粒物增多,使空气质量下降。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头号问题。SO2和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国华电厂是个火力发电厂,要减轻大气污染必须从污染源上寻求解决方法。主要措施为: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源;对燃料进行预处理,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进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合理利用能源;利用净化装置去除烟尘和各种工业粉尘;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净化尾气中的有害成分;回收利用有用物质;加强监督管理,减少事故性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从化石燃料的缺点到能源危机,使学生意识到寻找无污染新能源的紧迫性。又如,在进行有关“酸雨”的教学时,结合我省多“酸雨”的事实,使学生明白,“酸雨”可使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及水生物,使土壤酸化,农业减产,破坏生态平衡,腐蚀建筑物,破坏名胜古迹等。再如,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去海边进行实地考察,看到一些新建民房和厂房,人们把大量的红砂泥土和一些生活垃圾倾倒在海边,使近海水域受到严重污染,一幕幕事实让学生认识到是人为因素使环境遭到破坏,让海水水质失去了往日的清澈、明净。最后指出:“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的源泉,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大量的污染物首先排入河流,造成水域污染,水质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水污染给渔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污水还污染农作物,使农业种植减产。”
此外,在教学直接涉及的空气污染、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氢能源、核燃料、防止温室效应、防止化肥污染等内容时,要紧紧扣住污染和防止污染这一关系。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触目惊心的污染照片和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带来的潜在危险。大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挖掘实验素材,渗透环境教育
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不仅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同时也包含着环境教育的重要情感目标,其效果比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一些学生活动,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的飘尘、测定雨水的PH值。另一方面,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进行环境教育,因为身教重于言教。例如:在做有毒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实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学生实验结束后,实验废液、废物不能乱倒、乱扔,应倒入废液缸中或放到指定地点。 这样做既保护了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挖掘作业素材,强化环保意识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布置一些探究、调查、资料收集等方面的作业,可有效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讲到水污染时,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其污染的程度。又如在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物圈的例子,如黄土高原变迁的历史;再如讲到动物部分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课后调查由于人类活动而面临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种类及我国大熊猫栖息地减少的原因。在讲到土壤污染时,我让学生去调查自己家每天需丢弃多少塑料袋,而这些塑料袋又是怎样处理的,塑料袋留在土壤中又会给土壤带来什么危害等。这样的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 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同时我搜集一些有关环保的中考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科学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效果和反思
1.环保意识明显加强
通过科学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变得珍惜、爱护每一棵小草,每一片绿叶,每一朵花瓣。看到草坪上有被人丢弃的塑料袋,学生会主动地拣起,把它扔进垃圾筒里。他们自觉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清晨的校园你总能看到卫生值周班的学生认真清扫的身影;总能看见学生把用过的废纸放在一起,进行回收;再也看不见水龙头滴水无人关,室内无人开着灯、电风扇的情景。喝完的饮料瓶也舍不得丢了,留给了收垃圾的人;家里用完的废电池也不乱扔了,因为他们知道它是危害极大的污染物,一节废旧电池就会污染60升的水。其中一个学生在环保演讲比赛中说道: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我们要自觉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的口号是从“一” 做起:即一心一意想着环保,一点一滴去做环保,一天一天坚持环保,环保在我身边,身边总有环保,只要我们始终如一,我们就会拥有一片蓝天,一方绿地,一个美丽的校园,一座漂亮的城市,一个可爱的家园。
我对同一年级段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进行了环保意识的调查,在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其来源方面,在对环境的态度上都有明显提高。
(1)哪些做法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2)要解决垃圾问题,我们应该提倡哪些做法?
(3)当你看到校园里有人乱丢冰棍纸、空易拉罐、废纸时, 你怎样想,怎样做?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的环境知识水平、环境保护意识都有明显提高。
2.环保知识有效落实
由于在课堂中渗透了环保教育,环保知识得到有效落实。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环保有关题目的解题能力大大提高了,例如:有一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有些省市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大雪,出现了停水停电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节约能源支援灾区?学生的答案是少看电视、把空调开低点、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不要使电视处于待机状态等,准确率达到99%以上。再如,在2007年中考中,我对自己任教的二个班级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分率最高的是强调环保的18、20题。其中18题得分率是98.6%(县平均得分 率是97.0%),20题是99.8%(县平均得分率是88.0%)。
3.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在课堂上渗透环保教育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环保视野,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教学后,学生在查阅资料中,发现一组惊人的数据:
我国是全世界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
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座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
预计30年后,我国人民将处于严重缺水状态(人均拥有水源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拥有量1700立方米。
通过收集资料和参与社会调查,同学们一致认为:目前合理用水最好的办法是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和节约用水。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呢?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学生做了以下尝试。
每天刷牙时要及时关掉水龙头,漱口时再打开。有人认为:在家洗餐具时不要开着水洗,如果把水接到盆子里洗这样就能节约水。还有人建议:一般浴缸能装200~300升的水,洗完澡后,不要把水放掉,用这些水来浇花或搞卫生。还有淋浴时,开淋喷头最初流出来的水是凉水,用桶接住它,直到流出热水为止。建议:这些水可以用来洗衣服、拖地等。经过商量, 同学对身边的水龙头提出合理化改进方案:一是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手伸进去,水就会自动流出。二是用脚踩下去,水就流出,脚松开,水龙头就不出水。
对家里的马桶进行改进:在家里马桶冲水箱内装一只装满水的塑料瓶,减少水的容量,这样就能节约用水。由此可见, 学生的观察、分析、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素质教育之践行在课堂 篇7
一、创造教育是行动上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 不是从前的人告诉他的, 而是玩把戏偶然发现的;小孩子不敢碰灯泡, 是他弄火烫痛的经验, 而并非是妈妈告诉他的结果。所以, 要有知识, 就要从行动中去求来, 不行动而得到的知识, 是靠不住的。因此, 儿童应从行动中去创造。在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学会合作”这课教案时, 上课前两周, 可以将学生分成四大组, 每一组自主选出正、副组长, 并且确定一个主题, 围绕主题集体制作出别出心裁的手工作品, 现场展示时请每一组派一人进行解说, 最终评选出“最佳创作奖”。在这两个星期中, 我认真观察、悉心指导, 孩子们依照相互讨论、确定主题、分配任务、共同完成的步骤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其中, 有些组员因为意见不和, 争吵过数次;有些组员由于力不从心, 而流下了热泪;有些组员由于其他组员的能力有限, 包揽了大部分的活儿;有些组员十分优秀, 却甘愿牺牲自我表现的机会, 将展示的机会让给其他组员。但在最后进行团队解说的时候, 每一组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协作精神, 这让我很欣慰。这个由教师引导、学生唱主角的活动, 为课堂教学设计增添了生成性教学内容。教学“学会合作”这课时, 我以此次活动过程和平时深入浅出的观察为依据, 阐述合作的重要性与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合作, 学生在自我行动的基础上听得津津有味, 学起来也自然毫不费力。这也就印证了陶行知所说的“手和脑在一块儿干, 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二、创造教育需改革传统教育
想要解放学生的思想、碰撞思维火花, 培养创造力, 就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 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 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传统的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创造的教育怎样呢?就是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 这种围墙不是真围墙, 是各人心中的“心墙”。我们应让儿童用眼睛看事实, 让儿童观察和分析大自然、大社会, 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 从问题的解答中增长他们的知识,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扩大认识的眼界, 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例如, 设计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最大的麦穗”这课教案时, 我大胆地改变了教学方式。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够被誉为“人类的导师”, 是有重要原因的, 他在教自己的学生人生哲理时, 从来都不会照本宣科, 而是用不拘泥于形式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自悟道理。于是, 我也摒弃了传统的“室内教学”, 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 让学生去油菜田里寻找“最美的油菜花”。结果, 有些学生空手而归, 有些学生能够摘下“最美的”一株。在他们分析自己所得结果的基础上, 我加以总结, 让他们明白“最美的油菜花”好比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而“手中的一株”就是平时实实在在的机遇。人的一生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但更要学会抓住眼前实实在在的机会, 踏踏实实地完成, 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了。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具有创造性的, 学生也是十分感兴趣的。
三、创造教育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
创造教育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 就是在生活中才可得到教育。因此, 在语文教学时, 要注重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小到“如何正确系鞋带”“过马路要有哪些注意点”“饭前饭后要洗手”“八礼四仪”, 大到“关爱自己的家人”“给灾区小朋友奉献爱心”“给爷爷奶奶送贺卡”等活动, 都可以使孩子们获得心灵上的教育, 也发挥了儿童的创造能力。这些无不体现着孩子的智慧火花, 让孩子感受创造的快乐。生活与生活摩擦, 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把自己放在社会生活中, 即在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 便能通过教育的电流, 射出光, 放出热, 发出力。
四、结束语
儿童创造的火花, 犹如活泼稚嫩的触角, 敏感而脆弱, 需要教育者珍爱、保护, 并给以广阔的空间和自由。创造教育是教育观念, 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 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 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 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 着力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摘要: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 倡导创造教育是行动上的教育, 创造教育需改革传统教育, 创造教育是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 以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2]毕明生.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当代课堂教学中的再解读[J].教学与管理, 2009 (24) .
素质教育之践行在课堂 篇8
一、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内涵
第一,关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人的现实存在是有血有肉有认知意志和情感,活生生的存在,这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促进人类幸福、人性美好、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人文精神哲学探讨的终极目的和归宿”,[1]这表明人文精神是人作为群居动物必须具备的一种自然属性,延伸可理解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把生物人培养为会生活的社会人。“爱同类”在动物界能够达成共识,这说明爱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群居的技能,正如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羡林认为人文精神和道德有密切关系,人生来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自我关系。总之,人文精神是人类生存必须具备的精神基础。如果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普罗泰戈拉和笛卡尔的言论震耳发聩,“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等都强调自由和理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它倡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尊重人自身的价值,它追求真善美,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它强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是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从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强”。[2]
第二,关于人文教育的认识。基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人文教育的理念与人文精神不尽一致,国情和时代赋予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有特殊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态度、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各方面,这正是新世界对语文教育的要求。”[3]一般说来,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属性应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掌握语言并学会准确表达和正确交流。这里体现出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这是因为人是唯一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动物,语言与科学不同,它本身不属于工具,而是人的属性。卡西尔说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来表证世界,创造文化。其次,关于人生的理解,培养生活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任何人生都需要理由,罗素的理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泰勒斯说:“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这是一位哲人对科学的投入。人存在的理由或基于使命,或基于信仰,或基于兴趣和对理想的执着,或基于生活本身付诸的享受,缺失理念支撑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由此看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需要基于对生活的体验,老师应当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教学资源对学生予以生活的启蒙。再次,对健全人格发展的追求。哈佛大学的第一教育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好人。视人格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应当直接针对现代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格残缺的现状。这里的人格主要指的是品德修养、为人态度以及温和理性的行为方式。
二、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衔接
语文课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自身的性质确定其目的、功能和任务。对语文课程及其性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分析的取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则的使用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过程与课程人文性的有效衔接表现在两个方面:授课方式的人本性与学习内容的人文性。
第一,对于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语文老师多从具体课文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来说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指课文内容具有人文性,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课文的内容很优美,这些文章给我们很多很好的影响和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的时候觉得课文内容特别丰富,有挖掘不完的深度,不要说学生,就是自己也深受启发,人文性是指课文内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等 ;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观道德理念 ; 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精神支柱。
第二,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各种注重学习过程,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日渐成熟,如赵亚夫教授所言:“教育服务人生”,教学过程也是服务人生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将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生活形式、生活感想等用各种形式在课内外再现出来,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作者为我们描述的生活百态,体悟风格各异的人文盛宴。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重组、虚拟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之践行在课堂】推荐阅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10-28
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07-24
课堂素质教育管理09-27
小学数学课堂素质教育05-29
论素质教育在阅读09-15
语文课堂素质教育教学10-03
幼教课堂教学素质教育10-08
素质教育在实践中产生05-21
素质教育的出路在何方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