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本特性(精选8篇)
亲本特性 篇1
为了使国家审定的优良新品种能迅速地在生产上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 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 并持续稳定的被广大农户接受, 种子生产是关键技术, 提高制种产量保证种子纯度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内5优801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四川省内江市农科院的三系不育系内85A与中国水稻研究所自育恢复系中恢8015配制而成的新组合, 201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 全生育期平均133.1天, 比对照Ⅱ优838短1.6天。株型适中, 茎秆粗壮, 熟期转色好, 稃尖无色无芒, 有2次灌浆现象, 每667m2有效穗数16.1万穗, 株高122.2cm, 穗长26.8cm, 每穗总粒数157.0粒, 结实率80.8%, 千粒重32.0g。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9级, 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2%, 长宽比3.0, 垩白粒率30%, 垩白度4.4%, 胶稠度76mm, 直链淀粉含量15.8%, 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200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每667m2产587.1kg, 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7% (极显著) ;2008年续试, 平均每667m2产594.5kg, 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9% (极显著) 。2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产590.8kg, 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3%, 增产点比率69.0%。2009年生产试验, 平均每667m2产591.4kg, 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8%。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母本内85A在涪陵的特征:
不育性稳定, 花粉败育彻底, 田间大群体观察, 植株整齐一致, 不育株率达100%, 套袋自交100株以上, 自交结实率为0。镜检花粉结果, 典败花粉率90%以上, 园败花粉率10%左右, 没有染败和可育花粉, 不育度100%。
农艺性状好:株高70cm, 株型紧凑, 叶色深绿, 叶缘叶鞘紫色, 茎杆粗壮, 分蘖力强, 耐肥抗倒。在重庆涪陵5月中旬播种, 播抽历期66d。穗子较大, 穗平着粒130粒以上, 千粒重30g。
开花习性好, 柱头外露率高, 该不育系柱头粗大发达, 羽毛状, 柱头外露率达80%以上。开颖角度大, 异交习性非常好, 容易接受外来花粉, 制种产量高。
1.2 父本中恢8015在涪陵的特征:
中恢8015株高90cm, 剑叶挺直, 株型紧凑, 根系发达, 分蘖力强, 单株有效穗在20个以上。在重庆涪陵3月下旬播种, 播始历期124d, 主茎总叶片数16叶, 穗平着粒150粒左右。该恢复系花时集中, 花粉量充足, 始穗至齐穗期5d左右, 单穗开花历期5d左右, 盛花期5d左右。
2 涪陵杂交制种基地的选择
涪陵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 介于N29°21′~30°01′, E106°56′~107°43′之间, 幅员面积29 41.46km2。区境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其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 热量充足, 降水丰沛, 季风影响突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升高, 气温递降, 降水递增, 立体气候明显, 年平均气温为16.5~18.2℃, 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2~3℃。最冷月 (1月) 平均气温6.0~7.4℃, 最热月 (7月或8月) 平均气温26.6~28.6℃, 4~10月月平均气温均在17℃以上。夏季100~140d, 无霜期长达290~330d。年平均降水量为1080~1200mm, 其中4~10月为910~1020mm。制种的主要区域在堡子、龙潭等乡镇海拔600m左右, 水稻抽穗扬花期温度35℃以下, 极利于水稻抽穗扬花, 水稻制种易获得高产, 是国家级制种基地。
2.1 水稻制种田的选择:
水稻制种田块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土壤肥沃, 耕作性能好, 排灌方便, 旱涝保收, 光照充足;田块集中成片, 能大面积制种且地势平坦方便机械收割。避免用望天田、冷浸田、锈水田、山荫田、烂泥田和病害重的田块制种。
2.2 制种隔离的选择
在涪陵的堡子、龙潭, 制种田周围50m以内, 除父本以外, 不应有其它水稻品种, 才能使不育系在开花期间, 只接受单一父本的花粉, 保证种子纯度。隔离方法:
2.2.1空间隔离, 就是用山丘、河川、房屋和种植非水稻作物作为隔离;
2.2.2时间隔离, 在种植非制种父本水稻品种的始穗期须早于或晚于制种母本始穗期20d以上;
2.2.3父本隔离, 在隔离区种植与制种父本相同的父本品种, 要求父本纯度在99.5%以上;
2.2.4屏障隔离, 就是用高杆作物或者障碍物进行隔离。以上4种方法根据制种需要各取一种保证种子纯度即可。
3高产制种技术
3.1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 确保花期相遇
根据内香优8015双亲的特征特性和涪陵多年的制种规律, 抽穗扬花期安排在7月20日左右为宜。父本中恢8015播种时间在3月20日, 母本内85A安排在5月中旬播种, 父本和母本叶差在7叶, 如是一期父本, 父本和母本的叶差可缩小到6.8叶, 这样保证母本略较父本早1~2d抽穗, 为夺取制种高产打基础。
3.2 培育多蘖状秧, 适时移栽,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作为父、母本的秧田。在播种前每公顷施腐熟的猪、牛栏粪15t, 25%水稻专用复合肥450kg作为底肥, 2叶1心时每公顷厢面灌浅水施尿素90kg, 在移栽前7d父母本每公顷施尿素90kg作送嫁肥, 并同时进行水稻稻瘟病和稻螟虫和稻蓟马的防治, 移栽时父本每窝保证3粒谷18个分蘖以上, 母本每窝2~3粒谷。
3.3 确定合理的父本、母本行比, 插足基本苗
因中恢8015花粉量大, 花时集中, 父、母本行比可在2:11~2:12之间。大田按3m开厢, 以父本打厢, 栽双行, 中间栽母本11~12行, 父本株距25cm, 每穴3粒谷, 每公顷插足52.5万以上基本苗。母本株行距15㎝×15cm, 每穴2~3粒谷, 插足基本苗225万/hm2以上, 父母本间距离20cm以上。
3.4 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防治病虫害
重施有机肥, 施足底肥, 制种田每公顷施腐熟猪牛栏粪12t, 水稻专用复合肥750kg、钾肥225kg和腐熟有机肥300kg作底肥。父本移栽5d后单独追施分蘖肥, 每公顷施尿素75kg, 再隔7d每公顷施尿素37.5kg。母本移栽后原则上不施肥。在后期根据田块秧苗的表现情况合理补肥, 保证秧苗不早衰。科学管水, 前期浅水移栽、深水返青、薄水分蘖, 苗足晒田;后期浅水孕穗, 深水扬花, 干湿交替至成熟。科学防治病虫害, 堡子、龙潭等坪上乡镇稻瘟病特别严重, 苗期、分蘖盛期、破口期、齐穗期用三环唑预防稻瘟病。在分蘖盛期和破口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和稻螟虫, 同时注意纹枯病的防治。水稻赶粉结束后用“好力克”防治稻粒黑粉病。
3.5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O”
内85A茎干粗壮, 穗型大, 对“九二O”不敏感, “九二O”用量较大, 每公顷总量控制在420~450g。在母本见穗达10%施用第1次, 每公顷用“九二O”45g, 第2天每公顷喷施“九二O”180g, 父本单施“九二O”60g, 隔1d每公顷施用“九二O”180g左右, 具体喷施用量根据父母本的花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6 科学赶粉, 严格去杂, 及时收获
在“九二O”喷施后2~3d, 父本有10%以上花药开始散粉时进行赶粉, 在上午11:00左右父本花药开始散粉时用竹竿对父本赶粉, 要求做到“轻推、重摇、慢回手”让花粉有效地与柱头接触, 每天2~3次, 连续赶粉7~10d。严格除杂, 在做好隔离区安全检查工作的同时, 在“九二O”喷施前、“九二O”喷施后至始盛花前进行保持系、变异株的割除, 并及时带出制种田。收割前再进行一次除杂工作, 保证田间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及时收获在种子黄熟达80%以上时及时收割, 减少种子脱落的数量, 收割注意不能将父本带到种子中。收晒时做到单收、单脱粒、单晒、单藏, 防治机械混杂和人为混杂。
3.7 种子质量检验
种子收获晒干, 重点检测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4项指标, 对各项指标达标的农户直接收购, 对种子纯度有怀疑的农户应单独收存并扦样送到海南进行纯度鉴定, 待纯度鉴定结果出来后方可进行分级精选, 清除病粒, 包衣, 包装销售, 提供给大田使用。
亲本特性 篇2
一、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中等肥力的土地,集中连片种植。
二、隔离
制种田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空间隔离不低于500米,时间隔离不少于40天。
三、播种1、2、种植规格:行距55cm,株距23cm,亩留苗5000株左右。播种方法:播前要进行精选、晒种,按规定的株行挖穴点播,每穴播种2—3粒,留苗一株。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后要早锄,清除杂草,并喷施甲胺磷与氧化乐果防治蚜虫与玉米螟、蓟马等害虫,严禁化学除草。
2、田间、定苗去杂: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两次去杂。根据叶鞘色、叶色、叶型等特点去大苗、小苗、弱苗,留中间苗、一致苗。
易捕鲤与其亲本同工酶分析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易捕鲤、亲本大头鲤、黑龙江鲤、散鳞镜鲤,均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呼兰基地提供,1龄鱼各10尾,体重200 g左右。
1.2 样本制备
活鱼麻醉处死,取1 g肌肉和肝脏组织,冷冻,备用。制备样本时取0.5 g组织放入5 m L离心管中,加入2 m L提取缓冲液,用高速组织匀浆器匀浆。匀浆液加入1/3体积的氯仿振荡脱脂,10 000×g离心5 min,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上样缓冲液即制备完毕。
1.3 电泳方法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6,7,8,9],浓缩胶浓度为4%,p H值为6.8;分离胶浓度乳酸脱氢酶(LDH)为5.5%,其他酶为7.5%,p H值为8.8。电极缓冲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甘氨酸。200 V恒压电泳1~2 h(六一迷你型电泳槽),待溴酚蓝跑至凝聚底部结束电泳,即刻进行染色[10]。
1.4 染色
NAD+∶NBT∶PMS=1.6 mg∶1.6 mg∶0.4 mg(25 m L染液),底物参照常规染色方法染色[11,12]。
2 结果与分析
对各种同工酶采用最适合的组织进行电泳。淀粉酶(AMY)在不同组织中带型接近,但肝脏活性过强,而其他组织偏弱,因此采取肝脏组织制样后用上样缓冲液稀释10倍。肝脏淀粉酶的谱带见图2。易捕鲤(易)及其亲本大头鲤(大)、黑龙江鲤(黑)和散鳞镜鲤(散)均为2条带,带型均一,对应酶带分别为AMY-1、AMY-2。其中黑龙江鲤和散鳞镜鲤的酶带更深、活性更强,大头鲤偏弱。易捕鲤活性中等,更接近于大头鲤。
酯类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酯酶(EST)在肝脏中的活性最强,类型也最多。酯酶的谱带见图3。易捕鲤及其亲本大头鲤、黑龙江鲤和散鳞镜鲤酯酶谱带基本一致,明显分为间隔相等的3个区域,对应3种酶型。上部区域只有EST-1 1条谱带,谱带最深,活性最强。中部区域有EST-2、EST-3 2条谱带,谱带较浅。下部区域有EST-4、EST-5 2条谱带,酶带更浅,主要显示EST-5谱带的特征。从带型和活性上很难区分4种鱼。
乳酸脱氢酶可以去除肌肉无氧运动和代谢时产生的乳酸,分布在各组织中,以肝脏活性最强。但由于肝脏乳酸脱氢酶染色背景过深,带型太复杂,很难分析,因此一般用肌肉组织对乳酸脱氢酶进行分析。乳酸脱氢酶谱带见图4。易捕鲤及其亲本大头鲤、黑龙江鲤和散鳞镜鲤的乳酸脱氢酶谱带基本一致,是距离很近、间隔基本一致的8条谱带。其中谱带LDH-2、LDH-3活性最高,而以它们为中心,两侧谱带活性逐渐下降。从带型和活性上很难区分4种鱼。
苹果酸脱氢酶(MDH)分布在各组织中,谱带基本一致,以肝脏活性最强,但由于肝脏苹果酸脱氢酶拖尾较为严重,掩盖了带型,不利于分析,因此选取肌肉组织对乳酸脱氢酶进行分析。苹果酸脱氢酶谱带见图5。易捕鲤及其亲本大头鲤、黑龙江鲤和散鳞镜鲤的苹果酸脱氢酶谱带基本一致,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上部区域具有间隔较大的2条谱带:MDH-1、MDH-2,谱带深度稍弱于下部区域。下部区域具有间隔较近的3条谱带:MDH-3、MDH-4、MDH-5,谱带分布均一,颜色较深。从带型和活性上很难区分4种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布在各组织中,谱带基本一致,以肝脏活性最强,而其他组织活性较弱,不易辨识。因此,选取肝脏组织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谱带见图6。易捕鲤及其亲本大头鲤、黑龙江鲤和散鳞镜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谱带基本一致,为均匀分布的3条谱带,即SOD-1、SOD-2、SOD-3。其中黑龙江鲤和散鳞镜鲤较深,大头鲤较浅,易捕鲤活性中等,更接近大头鲤。
乙醇脱氢酶(ADH)活性较弱,一般只有肝脏可以检测出来。乙醇脱氢酶谱带见图7。易捕鲤及其亲本大头鲤、黑龙江鲤和散鳞镜鲤的乙醇脱氢酶谱带基本一致,为均匀分布的2条谱带,即ADH-1、ADH-2。其中黑龙江鲤和散鳞镜鲤较浅,大头鲤较深,易捕鲤活性更接近于大头鲤。
3 讨论
杂交鳢及其亲本同工酶的比较 篇4
关键词:杂交鳢,杂交优势,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
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俗名黑鱼,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随着乌鳢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农业污染,种质退化,病害以及食用安全等问题。种质是产业的源头,迫切需要开发出优良的品种以代替退化的品种。
鱼类杂交育种是当前水产生物育种技术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法之一。2006年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从广东引进原种斑鳢(♀,Ophiocephalus maculatus),与浙江本地乌鳢(♂)进行杂交,获得F1代斑鳢(♀)×乌鳢(♂)杂交子代并进行了养殖试验[1]。与传统乌鳢养殖相比,斑鳢(♀)×乌鳢(♂)杂交子代对人工配合饲料摄食情况好,养殖池水质得到改善,发病率降低,养殖产量和效益得到了提高。在此基础上,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斑鳢(♀)×乌鳢(♂)杂交子代与浙江乌鳢、广东斑鳢在生化遗传特性上的差异,研究主要探讨了三者在同工酶的酶谱特征上的差异性,以便为科学地开发、利用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材料
乌鳢采自浙江杭州余杭,斑鳢采自广东,斑鳢(♀)×乌鳢(♂)杂交子代,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以斑鳢(♀)与乌鳢(♂)进行杂交所获杂交F1代。
1.2 试验方法
3个群体各采集样本10~20尾,体重300~400g。活体解剖,取肝脏(L)、肌肉(M)、脑(B)、脾脏(S)、鳃(G)、肾(K)和心脏(H)组织,按重量体积比(W∶V)=1∶10加入生理盐水,置冰上反复匀浆至组织完全磨碎为止,匀浆液冷冻离心,12 000 r/min,20 min,取上清液于-20℃保存备用。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进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分析,电泳及染色按国标方法进行[2]。
2 结果
2.1 浙江乌鳢同工酶结果
多数鱼类的LDH同工酶是由A、B、C三个等位基因编码的四聚体酶[3],A、B两个等位基因分别编码LDH-A、LDH-B亚基,A、B两个亚基随机组合形成A4、A3B1、A2B2、A1B3及B4等五种四聚体。浙江乌鳢各组织中酶带也由A4、A3B1、A2B2、A1B3及B4等五种四聚体组成,仅肌肉中只有A4和A3B1两条酶带,而鳃中未检测到B4酶带(图1-1)。
硬骨鱼类的MDH有线粒体(m-MDH)及上清液(S-MDH)两种类型,两者均为由两个位点控制的二聚体酶[3]。浙江乌鳢各组织中均具有MDH-1-AB酶带,但肝脏中还检测到MDH-1-B2和MDH-2-A2酶带(图1-2)。
2.2 广东斑鳢同工酶结果
广东斑鳢LDH由A、B两个等位基因编码,肝脏、脑、脾脏、肾、心等组织均有A4、A3B1、A2B2、A1B3及B4等五条酶带,肌肉中只有A4和A3B1两条酶带;鳃中未检测到A1B3酶带(图2-1)。
斑鳢的MDH是由两个位点控制,A、B两个等位基因编码的二聚体酶,脑、脾脏、鳃、肾、心均只具MDH-1-AB酶带;肌肉中还检测到MDH-1-A2,MDH-1-B2两个酶带,肝脏中未检测到MDH-1-A2酶带,但含有MDH-2-A2酶带(图2-2)。
2.3 浙江乌鳢(♂)×广东斑鳢(♀)杂交种同工酶结果
杂交鳢各组织中酶带特征与浙江乌乌鳢、广东斑鳢类似,介于二者之间,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LDH同工酶检测中,杂交鳢的脑和脾脏组织中未检测到A1B3及B4酶带,MDH同工酶检测中,杂交鳢各组织中酶带与斑鳢类似,与乌鳢相比,在肌肉组织中缺少MDH-1∶A2和MDH-1∶B2(图3-1,3-2)。
3 讨论
通过对斑鳢、乌鳢和杂交鳢各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研究发现,同工酶在不同动物品种间及在动物体内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有的甚至很明显,LDH-A1B3酶带只在乌鳢的鳃组织中表达,而在斑鳢和杂交鳢的鳃组织中未表达,LDH-B4酶带则在乌鳢的鳃组织中未表达,在斑鳢和杂交鳢的鳃组织中却表达,此外各组织中的各种酶的位点表达强度几乎都存在差异。同工酶基因的表达与动物品种及个体发育相关,不同品种、不同个体的发育过程是基因差别表达的结果,在不同品种鱼类及个体发育过程中,同工酶基因的表达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理代谢的需要,也与个体发育过程的细胞分化、形态发生和器官形成有关[4,5]。
杂交子代基因的表达通常有父母本基因的同步表达、非同步表达和单方亲本的基因表达等,当种间同工酶的迁移率相同而活性不同时,杂交子代的同工酶活性常介于两亲本之间[6],斑鳢和乌鳢同工酶的酶谱差异不是太明显,杂交子代的同工酶表型和斑鳢、乌鳢比较各有异同,基本符合上述规律。
殷文莉等[5]研究了乌鳢不同组织的同工酶表达情况。本文与其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编码的等位基因数,控制酶的位点数,染色体倍性及基因调控等[7],此外不同的电泳方法,由于其电泳支持物的种类、浓度、缓冲系统、电泳条件(电压、电流、时间等)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电泳图谱,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生化遗传分析结果[8]。
参考文献
[1]冯晓宇,王宇希,李行先,等.池塘养殖杂交鳢高效试验[J].科学养鱼,2008,3:31-32
[2]李思发,赵金良,徐忠法,等.GB/T18654.13-2008《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2008
[3]胡能书,万国贤.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5.37-62
[4]唐章生.巴西鲷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J].水利渔业,2001,21(4):9-10
[5]殷文莉,戴建华.乌鳢不同组织的同工酶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3):17-24
[6]朱蓝菲,桂建芳,梁翊昌,等.鲢的远缘杂交子代和人工三倍体的同工酶表达[J].水生生物学报,1993,17(4):293-297
[7]熊全沫.鱼类同工酶谱分析(上)[J].遗传,1992,14(2):41-44
亲本特性 篇5
眉山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 岷江和青衣江贯穿境内, 两岸以平原和河流冲积平坝为主;东部龙泉山两翼, 西部丹棱、彭山、洪雅境内大部分为丘陵, 海拔500~800 m, 部分达800~1 500 m;年平均气温17.1 ℃ , 极端最低气温-3.5 ℃, 极端最高温度38.6 ℃, 平均降雨量大于1 000 mm[5]。极端效应亲本是对赤霉素极不敏感或极敏感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这类亲本近年来逐渐增多, c但制种户对施用赤霉素的经验不足。本文将多年的观察、分析和处理情况提供给种子企业和制种户, 以供参考。
1 不育系 (母本)
水稻制种中, 施用赤霉素使母本达到的理想异交形态是:母本完全脱颈, 且植株高度得到最大限度控制。
1.1 对极不敏感不育系的处理
1.1.1 提前施用赤霉素, 适当加大剂量
一般母本见穗20%~30%为施用赤霉素的起始期, 该类母本可提前到见穗1%~5%甚至1%前1~2 d施用。通过观察发现, 这类母本见穗30%后中、小剂量的赤霉素累加效应差。实践证明, 在提前施用和加大剂量的基础上, 至少用1次大剂量赤霉素才能使之完全脱颈 (通常为120~180 g/hm2) 。这种处理方式对植株高度的控制不理想, 适宜母本抗倒伏能力较强的品种。
1.1.2 不提前施用赤霉素
由于对赤霉素极不敏感, 其高位节伸长有限且很快老化, 必须在见穗80%前后2 d内连续大剂量或超大剂量 (240~360 g/hm2) 施用赤霉素。必要时可1 d内施用2 次, 上午、下午各1 次。这种处理的结果是赤霉素消耗更大, 植株高度较矮。
1.2 对极敏感不育系的处理
对这类母本既要控制低位节又要控制高位节, 还必须保证脱颈。在见穗30% ~80% 时, 先用2 次小剂量 (45~90 g/hm2) , 最后用1次大剂量, 3次间可连续也可不连续, 需根据植株高度和脱颈情况灵活掌握;在见穗近80%时连续用2次大剂量即可。
2 恢复系 (父本)
水稻制种中, 施用赤霉素使父本达到的理想异交形态是:父本比母本高 (一般高10~20 cm) , 植株健壮、弹性好。本文以大双行父本为例, 这类田块的父母本赤霉素施用量相等时, 对父本的喷施浓度是母本的2倍。
2.1 对极敏感恢复系的处理
对有足够高度的父本可以少施或不施赤霉素, 这种情况下施用赤霉素的目的是使父本尽快脱颈或齐穗, 需等母本齐穗后施用并控制好剂量。对高度不足的, 可在见穗30%后估计母本的可能高度适量施用。
2.2 对极不敏感恢复系的处理
对有足够高度的父本可不施用;对高度不足的, 可采用2 种方式:①在见穗1%~5%时, 在喷施母本时附带施1次赤霉素45~90 g/hm2, 如高度仍不够则补施1~2 次120~180 g/hm2的大剂量。②在见穗1%前1~2 d, 施用赤霉素30~60 g/hm2以提升其高度, 然后根据母本的高度适时适量地追加赤霉素使其达到理想高度。同一田块仅1 个亲本敏感的情况下, 在施用不敏感亲本时应尽量不让赤霉素喷到敏感型亲本。
3 结语
通常, 眉山市水稻制种赤霉素的施用期是见穗30%~80%, 施用量是30~150 g/hm2。本文提出的观点丰富了赤霉素的施用方式, 突破了旧模式。但这种方式在施大剂量时需是晴好天气, 否则, 应适当降低剂量并提前施用, 以避开阴雨天气。
参考文献
[1]马谦.水稻苗期杂种优势分析及赤霄素与苗期杂种优势生物学基础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1.
[2]葛岚, 苗叶.赤霉素对大白菜抽薹期及育性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4) :42-43.
[3]沈卫平, 蔡强, 周锋利, 等.植物激素调控水稻花器官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 2015, 51 (5) :593-600.
[4]董凤高, 熊振民, 闵绍楷, 等.应用赤霉素对水稻矮秆基因资源进行苗期鉴别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15 (3) :13-19.
亲本特性 篇6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品种选用在生产上广泛用于栽培的华北型黄瓜杂交种9518、9514及其亲本,其中:9518母本为A、9518父本为B、9514母本为D、9514父本为E。
1.2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3年春季在信阳农林学院园艺系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进行。3月上旬保护地育苗。播种育苗前用温水浸种6~8h,然后置于生化培养箱28℃催芽,80%种子露白后播种。3~4叶时统一定植于装配式钢管塑料大棚,外部覆盖防虫网。采用随机区 组排列,面积6m×3m,重复3次,采用宽窄行地膜覆盖栽培,大行距60cm,小行距40cm,株距30cm,四周设置保护行2行。
1.2.2测定项目及方法盛果期每处理随机选取花期一致、大小均 一、达到商品 成熟的果 实5个,分别测量果实的纵径、横径、果柄长、果腔直径、单果重,并计算果形指数。其中果实的横径和果腔直径用游标卡尺量果实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取平均值。瓜把长是将瓜纵切,量瓜柄处不含果腔部分的长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VC)的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氧化还原滴定法。试验数据的显著性测验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
2结果与分析
2.1黄瓜果实的感官品质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不论是9518组合还是9514组合,其杂交种F1的果实纵径均与其亲本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其中杂交种9518的父母本也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而杂交种9514的父母本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黄瓜的果实横径、果腔直径比较分析表明,两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与其父母本都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并且父母本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 异。黄瓜果柄 长的比较 分析,在9518组合中杂交后代F1与其亲本之间和父母本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在9514杂交组合的杂交种F1的果柄长度显著低于母本,父母本之间的差异不显著。黄瓜的单果重的测定分析表明,杂交种9518与其两个亲本达到了显著性差异,但父母本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杂交种9514与母达到显著差异,与另一亲本E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两个亲本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
在超中优势方面,两个组合杂交种F1的果实纵径和单果重都表现出很高的超中优势。果柄长度在9518组合表现 出微量的 负向超中 优势(-0.02),在9514组合则表现出较高的负向超中优势(-0.13)。而果实横径和果腔直径的超中优势均表现不显著。综上分析表明,在黄瓜杂交种选育过程中,可以利用黄瓜的杂种优势显著提高黄瓜的果实纵径和单果重,缩短黄瓜果柄的长度,而果实横径、果腔直径的变化不显著。
表中字母代表差异性显著水平 P<0.05。下同。Differentlowercasesmeansignificantdifferenceat0.05level.Thesamebelow.
2.2黄瓜果实的营养品质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黄瓜杂交种9518的可溶性糖含量与亲本A和亲本B差异均不显著,但是两个亲本之间则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在另一组合9514与其父母本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父母本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异。黄瓜杂交种9518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亲本B,并且两个亲本之间的含量差异显著;杂交种9514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两个亲本,且亲本之间也 达到显著 差异水平。黄 瓜的9518的VC含量显著高于两个亲本,且两个亲本之间的差异也显著,但是在9514杂交组合,亲本D的VC含量显著 高于杂交 种9514的含量,杂交种9514的含量又显著高于亲本E,亲本E的VC含量最低。从表2还可以分析出,两个杂交组合F1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VC的含量都超过了相应亲本的平均值,均表现出少量的超中优势,这也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一致。表明,利用优势育种改良黄瓜营养品质时,应尽可能的选择性状优良且遗传差异大的亲本,以充分利用杂种后代的超中优势。
3结论
黄瓜的感官品质分析表明,利用杂种优势培育黄瓜杂交种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果实纵径和单瓜重,缩短了黄瓜果柄的长度,进一步提高了黄瓜的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而黄瓜的横径、果腔直径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其杂交种与其父母本也没有显著的差异;黄瓜的营养品质分析表明,只是在个别组合黄瓜杂交种F1的营养品质有显著提高,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杂交种F1的营养品质仅优于其中的一个亲本,表现出一定的超中优势。因此,在今后的黄瓜果实品质优势育种中,应尽量扩大父母本的遗传差异,选择性状优良的亲本培育黄瓜杂交种,以充分利用杂交种的超中优势,选育出性状更加优良的杂交种F1品种应用于生产。
参考文献
[1]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4-197.
[2]张志良.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73-84.
[3]李红丽,王明林、于贤昌,等.不同接穗/砧木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8):1611-1616.
[4]顾兴芳,方秀娟,韩旭.黄瓜瓜把长度遗传规律研究初报[J].中国蔬菜,1994(2):33-34.
[5]张屹东,李秀杰,张志勇.栽培方式对黄瓜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1(12):22-23.
[6]张宇,刘世琦,张自坤,等.甜瓜中间砧对嫁接黄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3):2730-2737.
亲本特性 篇7
1 血鹦鹉鱼的繁殖技术
1.1 亲鱼培育
亲鱼放养前, 培育缸用浓度为2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2 d, 清水冲洗后注水35 cm, 曝气。血鹦鹉鱼是两种南美洲慈鲷科鱼类杂交所得的第一子代 (F1) 。它的父本为红魔鬼鱼, 母本为紫红火口鱼[1]。因为红魔鬼鱼和紫红火口鱼生性凶猛好斗, 有很强的领域性, 会激烈地攻击、撕咬侵入它领地的鱼, 直到把对方咬死为止。所以为了减少损失, 在亲鱼交配前需要采用手术给亲鱼剪嘴[2]。
将每组已剪嘴的亲鱼 (1条红魔鬼雄鱼和1条紫红火口雌鱼) 放入培育缸中, 并投喂冰鲜小虾, 。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6.5%~7.5%。每日定时投喂, 分别于8:30和16:00进行。每天定时吸污, 并保持缸内水体呈微流水状态, 培育室内全天光照强度应控制为1000 lux左右, 培育缸中的水温应保持在28℃~30℃, 以促进亲鱼性腺发育。
1.2 苗种繁殖
促熟培育后的亲鱼每30 d左右产卵一次。当发现红魔鬼的生殖突起明显下垂;紫红火口腹部显著肥圆膨大, 说明即将产卵。这时应及时在放入一块20 cm×15 cm大小的瓷砖作为产卵板, 以供亲鱼产卵使用。待亲鱼熟悉产卵环境后, 紫红火口雌鱼会贴着产卵板产下黏性卵, 红魔鬼雄鱼紧随其后排放精子受精, 整个过程持续1 h左右。产卵期间应维持培育缸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且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切勿惊扰亲鱼。亲鱼每次产卵一般为800~1200粒。由于亲鱼有吞食卵子的习性, 所以产卵结束后需及时将附着着受精卵的产卵板从培育缸移入孵化缸进行孵化。孵化期间孵化缸水温应维持在28℃~30℃, 切忌水温剧烈变化而影响孵化率。孵化用水的p H值为7.5~8.1, 溶解氧为5 mg/L以上, 微充气, 孵化室24 h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 lux左右。经过72个小时后, 就可以自然孵化出仔鱼。
血鹦鹉鱼在长到5 cm之前, 一般放养密度为800~1000尾/m3。当小鱼长到2~4 cm时, 放养密度要变为300~400尾/m3。在血鹦鹉幼鱼时期, 刚孵出的仔鱼尚未开口, 以卵黄囊为营养源维持生命。待5~7 d后仔鱼游向水面时开始进食, 一般以鱼虱子、线虫等生物饲料喂养。20 d左右当鱼苗长到2 cm时, 可以转为用人工配合饲料喂养。所选用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该在32%左右加入虾红素的扬色饲料。
1.3 苗种培育
将孵出25 d左右, 长约1.5 cm的鱼苗分养至苗种培育缸进行培育。放养密度控制在1000尾/缸。投喂高蛋白苗种配合饲料 (粗蛋白含量为48%以上) , 具体根据苗种摄食情况而定[3]。体长小于2.5 cm的苗种每日投喂4次, 分别于7:30、10:00、12:00、14:30进行投喂。体长大于2.5 cm的苗种每日投喂3次, 分别于7:30、10:30、14:30进行。培育期间, 养殖水温控制在26℃~28℃, p H值为7.5~8.1, 充气增氧, 每天定时排污并换水1/3~1/2, 确保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同时根据头型、体型、体色、斑点情况对体长3 cm左右的苗种进行筛选, 剔除品质不佳的苗种[4]。
2 血鹦鹉鱼的另一种繁殖方法
2.1 背景技术
血鹦鹉杂交变种鱼的体型和颜色多变不一。特级的血鹦鹉鱼体色呈鲜红色, 头背部明显隆起, 体长与体高之比为1.5左右, 嘴型呈“Y”形, 鳃盖翻而不露。然而通过这种杂交方法繁育的血鹦鹉鱼成品率和褪色率都比较低, 成品率一般在30%左右, 高等级血鹦鹉的成品率则更低。本部分将提供一种获得成品率高、褪色率高、等级高、更具观赏性血鹦鹉鱼的繁殖方法。
2.2 繁殖方法
亲鱼选择:其特点为亲鱼选用火鹤雌鱼作为母本, 父本为紫红火口雄鱼。母本选择性成熟、健康、饱满、个头大、圆润、色泽漂亮的火鹤鱼。父本选择一尾性成熟、健康、个头大、体长、色泽鲜艳的紫红火口鱼。
配对繁殖:将亲鱼放置在同一鱼缸内饲养。水温保持在27℃~28℃, 鱼缸的中间设置隔网。用小河虾饲养10~15 d, 当母本火鹤鱼和父本紫红火口鱼不再打斗时除去隔网。母本火鹤鱼排卵, 父本紫红火口鱼点精。受精完毕后, 再插上隔网, 将母本火鹤鱼和父本紫红火口鱼分隔开。然后取出受精卵, 置于水温为27℃~28℃的孵化缸内进行孵化。将孵化缸内的水质控制为偏酸性, 经过3 d左右, 受精卵便可以孵化出小鱼苗。再经过3 d, 鱼苗腹部的卵黄囊就会消失, 此时的鱼苗就可以自由的游动和觅食, 并可以摄食藻水或孵化的丰年虾卵。
3 结论
由于鹦鹉鱼为杂交所得, 其遗传基因十分不稳定, 再加上人工雕琢, 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形色各异的改良品种。杂交繁殖鹦鹉鱼的各个品种形态不一, 这与动物的遗传基因配型有关, 今后还将有待科研学者的进一步探索。
摘要:选用紫红火口鱼为母本、红魔鬼鱼为父本, 探索鹦鹉鱼品系繁殖管理、苗种培育、饵料的选择和投喂量、添加剂对繁殖的影响。介绍另一种血鹦鹉鱼的繁殖方法, 亲鱼母本选用火鹤鱼, 父本选用紫红火口鱼。由于鹦鹉鱼为杂交所得, 其遗传基因十分不稳定, 再加上人工雕琢, 便出现了许多形色各异的鹦鹉鱼改良品种。
关键词:鹦鹉鱼,繁殖,母本,父本
参考文献
[1]王甘翔, 潘亚均.血鹦鹉苗种繁育技术[J].科学养鱼, 2009 (2) :72-73.
[2]秦涛, 刘猛, 王健华, 等.血鹦鹉的养殖技术[J].河南水产, 2007, 25 (3) :24-25.
[3]石英, 冷向军, 李小勤, 等.血鹦鹉对饲料蛋白需求量的研究[M].北京:中国水产学会, 2007.
[4]何丽, 陈再忠.血鹦鹉的体型及生殖潜力评价[J].水产科技情报, 2008, 34 (5) :14-15.
[5]黄雪金, 杨慧林, 陆永明, 等.一种血鹦鹉鱼的繁殖方法[P].中国专利:100998322A, 2007-07-18.
亲本特性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高产、高糖、高抗的杂交难花甘蔗品系, 包括Badila (黑皮蔗) 、ROC16、ROC22、福农91-23、粤糖86-368、桂糖86-267、桂糖89-5、闽糖86-2121等。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7—2008年在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进行, 桶栽。试验设置用白炽灯加光每天12.42 h处理和自然光照 (对照) 2个处理, 固定光处理 (白炽灯加光) 从每年的6—11月开始进行光照处理, 对照放在大田, 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生长。2007年新植, 于2006年10月15日育苗, 12月5日移植到容积为15 L的塑料桶里;2008年新植, 于2007年10月15日育苗, 12月5日移植, 各处理每个参试材料12桶, 每桶种植4株苗。栽培基质为沙∶土∶牛肥=1.0∶4.0∶1.5。试验区和对照均采用喷雾和浇灌。5月中旬止肥, 其他栽培管理按本场亲本管理方法。
1.3 调查项目
从第1株试验甘蔗开花至杂交结束, 记录各品系各处理每株甘蔗的开花日期, 统计各品系各处理甘蔗的总株数和各旬开花株数[6]。各品系各处理第1支花开的日期为始花期, 自始花期至调查期内最后一支花开之间的天数为开花持续期。抽穗率=抽穗株数/总株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各处理的开花状况比较
2007年和2008年光照处理和对照处理自每年11月中旬至1月下旬的抽穗率和始花期的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参试的8个品系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对照处理在2007年和2008年都没有抽穗开花, 而经过固定光照处理的8个品系有5个抽穗开花, 开花的品种是Badila、ROC16、ROC22、福农91-23、闽86-2121。Badila 2年的开花率分别是7%和11%, ROC16的开花率分别是19%和57%, 福农91-23开花率分别是21%和12%, ROC22开花率分别是30%和25%, 闽86-2121开花率分别是15%和17%, 不开花的品种为粤糖86-368、桂86-267和桂89-5。经过2年对比试验, 对照品系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连续2年开花率都为0, 而经过光照处理的8个品系中, 开花率最低的是Badila, 为7%, 最高的是ROC16, 为57%, 开花品种率为63%。可以说利用光周期诱导, 可有效地诱导一些在自然光照条件不开花的优良亲本开花, 进行杂交利用。
注:调查日期1月20日止, “-”表示不开花、不抽穗。
2.2 不同年份不同品系光周期处理的比较
由表1可知, 各品种对光的敏感度都不一样, 粤糖86-368、桂86-267和桂89-5经过2年处理都不开花, 而ROC16和ROC22开花率都较高, Badila、福农91-23、闽86-2121为中等。
3 结论
在自然条件下不能正常开花或开花太迟的品种, 利用光周期诱导能够很好地促进甘蔗的花芽分化和幼穗发育的正常形成, 使甘蔗抽穗和开花。在杂交育种上, 利用光周期诱导技术进行诱导开花, 能够解决由于花期不遇而不能杂交的品种, 达到杂交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奇伟.现代甘蔗改良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60-65.
[2]潘世明, 王子琳, 王水琦, 等.几年来甘蔗开花诱导和有性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J].甘蔗, 2000 (2) :12-15.
[3]李奇伟, 邓海华, 周耀辉, 等.近年来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开花诱导与新种质杂交利用研究[J].甘蔗糖业, 2000 (1) :1-7.
[4]谭裕模, 张革民, 梁丽琼.甘蔗亲本开花诱导及杂交配套技术的研究[J].甘蔗, 1997 (3) :1-6.
[5]李奇伟, 唐明德, 陈西文.一些难开花和不开花的甘蔗品种的开花诱导初步研究[J].甘蔗糖业, 1994 (1)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