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2024-07-24

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精选8篇)

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1

小学书写教育之我见

摘要:本文从认识汉字的意义入手,浅析了学校书写教育的任务。从培养小学生的书写兴趣出发,使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技巧;在练习中提高书写技能,养成书写习惯,感受汉字的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为使小学书写教育有序 开展,提出了所有教师书写应为学生做出榜样,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 书写 教育

我国学校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学校书写教育质量历来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可是到了信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冲击,手书使用率降低,导致学校学生的书写质量普遍呈下滑趋势。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呢?

一、提高对汉字书写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教育中的语文课,把写字作为她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通知》中强调:“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

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感受汉字美、欣赏汉字美、书写出优美的汉字;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毅力和书写习惯。

二、营造书写氛围,培养书写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必要前提和心理条件。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写字、自觉练字;没有兴趣,就会潦潦草草、敷衍了事”。学校要提高书写教育质量,就应营造书写教育环境。在校园应张贴提示师生写规范字的标语,经常张贴、更换书法家的作品、书法家简介,使学生了解书法家习字过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等,让他们学到勤奋,激发学生习字的兴趣。

学校要经常开展书法比赛,通过比赛来增强学生习字的动力。学生在比赛前会自觉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探研怎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取得好的比赛效果。这可以维持学生对习字的兴趣。

开展班级学生作业展。在展览中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相互促进。书写质量好的学生有一个成就感,将会继续努力提高书写水平;书写较差的学生如引导得当就会产生把字写好的欲望,从而加倍练习来维持学生的.书写兴趣。

成立课外书法活动小组,经常开展书法活动。把他们的书法作品进行经常性的展览,以此来影响其他同学的书写,带领他们共同提高书写水平。

三、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

每一个笔画都包含三个过程:“起笔、运笔、收笔”。要想写好字,必须写好每一个笔画。通过练习掌握每一个笔画起笔、运笔、收笔的轻重,运笔的角度、速度,顿笔的力度等,使学生能从手上感悟出来。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

汉字的结构形态各异,阿娜多姿。但归结起来不外是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分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使学生掌握独体字的一些书写规律,如:“‘我’字中带有斜钩,其它笔画要适当收敛,突出斜钩”等。能逐步独立分析每一个字哪些笔画该突出,哪些笔画要收敛。对于合体字,写好偏旁部首,掌握住偏旁部首在一个字中所占的比例、位置和其它部件搭配的技巧,以及各种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四、合理安排练习,养成良好习惯

书写是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结合体。只有通过不断观察和临摹,才能领会其要领,掌握其方法。习字练习对小学生来说,其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很难使他们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和高昂的兴趣。加之小学阶段跨度大,各学段的学生对书写的要求和兴趣又各不相同。科学合理地安排练习显得十分重要。

对低段的学生,书写教育应以分散练习为主。“润物细无声”,写字主要随识字活动进行。在这个阶段,小学生的指骨肌肉正在发育,不宜进行大量的书写练习。课外练习,主要针对课堂内掌握不好的字进行,但字数不能太多,每天应有一点。

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2

一、研究性学习体会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灵活的学习方式, 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 以问题为载体, 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 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 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进而了解社会, 学会学习,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虽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研究, 但同样具有科学研究的“特质魅力”.

二、合作学习应恰当分组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 有的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 好象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 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 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 但如果过于频繁, 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 ”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 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 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问题如果过多, 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 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认为:第一, 出现了新知识, 需要新能力时, 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 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 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 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 而且有必要争论时, 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 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 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 还要会倾听意见,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三、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的教学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但大多数情况下, 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接受问题, 对问题缺少深入的认识与体验.实际上,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的过程, 也是一个探究过程, 问题本身也充满变化, 丰富多彩.教师开发一个探索问题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更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 教学一开始, 教师可不急于告诉学生要解决的问题, 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的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诱发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既可锻炼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 也能培养一个人善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四、了解学生课外学习情况

作为一名教师, 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是尤为重要的, 而要了解学生课外学习情况最有效的方法一是对学生进行家访, 这样才能有利于更透彻的了解学生, 从而让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如:一次我对本班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家访, 到了他家看见他正在玩耍, 并没有学习, 我对该生进行了教育, 让他了解到学习不光是在学校, 校外也要努力的学, 遇到困难应该多问, 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 该生听了以后, 点了点头, 就学习去了.第二天上课时, 我发现这位同学提问和回答问题都很积极, 我想, 这就是家访的效果吧!从此以后, 该同学学习认真刻苦, 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应该去关心、了解班上的每一位学生.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善于将学习的时空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体验中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一定能在学习、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更好地发展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兴趣 习惯 能力

在现阶段有两大教育体系: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喊了十多年,但人们还是在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最终取得好的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同学间的地位,来体现老师的能力深浅,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如何进行和实践呢?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83岁高龄的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老先生的几句话,道破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和在社会、历史、人类方面的紧迫性。他说,人类现在正在毁灭自然,我们要尽快改变这种现象,急需提高全人类的素质;素质教育不只是针对小孩子,各位教育工作者也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比如说,顺手带走没有喝完的水,这就是一种素质。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发育状况、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有的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能迅速准确地解答习题;有的学生喜欢文学,具有文艺创作的能力;有的学生在文化活动方面有特长,文体比赛能拿上名次;有的学生热心集体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才干等。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育者还必须高度注意学生的个性特长,并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应有的发展。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社会要前进,就必须首先着眼于人的发展。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不仅反映了现代人类对自身的本质力量、价值及前途的认识和关注,也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在各个实践领域中的主体力量的提高而导致的人类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思。“天生我材必有用”,人都是有个性特长的。成功的教育必然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强化其特长,发展其特长。 

我们应在教学时就渗透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康的身体,应包含饮食、心理等多方面,先是饮食就是一顿三餐的要求不同,俗话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好;早餐的摄入是一天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学生早餐吃的好了,就有精力来学习,如果早餐不吃的话就会有更严重的后果,就别提着一天的上课,即使中午回家补回来也是对身体非常有害的。而早餐的正确吃法也是有讲究的,早餐应摄入一定量的牛奶、面包、豆浆(酸奶)、煮鸡蛋及一些粗粮等,儿童处于增加营养、增强体质的阶段,各种营养成分需求全而多。油条经过高温的油脂所含的必须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A、D、E遭到氧化破坏,使油脂的营养价值降低,难以起到补充多种营养素的作用,还会造成厌食,所以说学生不宜吃油条。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进行贯彻,还有就是要教育孩子不要偏食,要多吃绿色蔬菜及饮食的正确习惯,如不要蹲着吃饭,不要含着食物吃饭,在菜盆里扒来扒去等。多锻炼身体,多晒太阳,多远望,做一些放松的游戏等等。

教育孩子要有高尚的品德,在教学中要深入儒家文化,学会礼让和谦虚,关心别人,这样自己也会得到快乐,愉悦自己,幸福别人。

学生还应有良好的习惯,俗话说:良好的习惯影响人的一生,有好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有很大的改变。我们要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坐姿要端正、书本的正确摆放、学习新知识前要认真预习,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一定要每个学生都优秀,那是不现实的,因为每个人的智力及能力不同,所倾向的方面也不一样,所以我们教师在教育时应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针对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教育,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进步就行,让每个学生自己寻找优点来提高学习和对生活的兴趣。

我们只有给每个学生爱,要对每件事有责任心,就会把事情做好,并且锻炼学生的能力,真正的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抓住自然景物、田园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新课程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农村小学生经常穿行于山水之间,往返于田间地头。一年四季,有赏不完大自然赐予的山乡美景,有闻不尽花草树木散发出的醉人清香,有看不够劳动人民苦心耕耘的田园风光,有品不透童年的快乐与欣。此情此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到,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注意到。这需要我们教师动脑用心,对学生启发引导,要让他们对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发热爱之情,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涵义,使他们从小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

一年四季,农民们都忙于春耕、播种、收割、入仓,这是一部部生动的教材,学生身临其境,教师要引导他们从披星戴月,不畏严寒酷暑的农民身上,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朴实,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光荣,体会劳动带来丰收的喜悦,进而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磨砺意志,用优异成绩报效父老乡亲。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之我见 篇4

盛堡小学 王冉(小学美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投资的不断增加,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学校紧跟步伐,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得到相应有效的开展。但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怎样更好开展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值得我们探讨研究。每所农村小学都有着一般小学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特性。作为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了解自身及自己的学生特性、了解自己所处教学环境,并用最优资源整合方式提升自己,使自己融入所处环境,悦纳自我、与学生良性互动、与学校共同成长。

我工作的地方是一所农村小学,我校三分之二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各种条件不是很好,学情复杂,我是千万个工作在第一线普通美术教师中的一员,本文所述可算作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采样。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总是抱怨单位硬件设施不够好、学生素质不高、学校和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抱怨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只会影响自身情绪让工作受阻。作为农村美术教师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条件的改善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面对没有先进教学设备和没有配套教具的时候,我们必须自己尽力客服,面对农村经济条件差家长无力给学生购买美术用品的时候,我们在苦恼时更应该动脑去解决问题,我开始考虑现有条件下自己可利用、可改变的部分有哪些,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一切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事实上我校有完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配有美术室、书法室等功能室,只是功能室内部物资不够或不好用。相对许多小学来说,我所在单位已经有非常不错的硬件设施了。

一: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自制教具学具,替换美术学习材料 在一次橡皮泥课上,由于农村家长的不重视,部分学生无法购买橡皮泥,我就挖了一桶泥分给学生代替橡皮泥,学生在用泥巴学习和创造时兴致格外高,还会讨论玩泥巴的经验,课堂效果非常好,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美好的经历,同时也避免了购买美术材料的困难问题。

二: 巧妙利用农村资源达到教学成效

小学五年级下册《能干的工程车》,这一课要求学生用线描及做手工的方式画或做工程车。备课之前我想到我校大门口就有一大片工地正在施工,每天各种工程车进出其间,突然想到:正在这里工作的人们,有没有我的学生家长呢?找孩子们一聊天询问,原来五年级每个班都有部分家长从事的工作就是开工程车!比如挖掘机、大卡车、起重机、压路机等等,孩子们也特别喜欢观察学校周边工地上的“大家伙”。我请几位同学征得家长同意后拍下了他们和他们家工程车的合影,并将这些照片放在我的教学课件的第一页,作为导入环节。课上,孩子们的反应让我惊喜。他们对自己熟悉的、就在自己身边的人和物,出现在课堂教学环节十分兴奋,从前美术课堂上的艺术作品、画坛巨匠离他们比较遥远。运用多种美术材料工具进行创作又总有许多不带工具的孩子,而且理直气壮地对我说:“老师,我没什么美术细胞。”这一次的课堂体验让孩子展示了他们的生活知识,他们讲的许多东西都让我意外,比如孩子们讲解各种工程车的各部分名称、颜色标志含义、各部分功能、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等,听着他们熟练地谈起这些,特别是平时总是捣乱、从未好好完成作品的几个小男孩也那样流畅地讲得头头是道,我知道,他们对于美术课堂的看法有了改变。虽然后来的作业环节经过了几次修改、重新讲解示范并更改了作业要求,但是孩子们最后的作业效果普遍超过了从前的水平。也许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没有想到,他们常见的,赖以谋生的工具会出现在美术课堂上,后来在拓展延伸部分我又加入了感恩父辈的环节,孩子们谈到自己父母的辛苦工作,觉得他们身为普通劳动人民光荣而伟大。这一课可以说是为我的学生“量身定制”的,在后来的美术课堂上,带工具材料的孩子明显增多。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找到他们的兴奋点并抓住学生优势、特质,才能更好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兴趣,才能保证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课堂,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三.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有用、有效的可用资源

五年级下册《彩云衣》。这一课要求学生学习基本服饰文化,绘制关于服装的图画。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我学到了某位教师用一块很大的布绕在身上,做出三件不同款式的“衣服”。我将这个导入活动带入我的课堂,向学生展示。这一展示所需材料不多,却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活跃又解决了衣服款式讲解的问题。后来的作业也运用了事先打印“衣模”,添画衣服的方法,课堂效果很好,学生快速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完成了很有趣的作品。在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时候我都特别珍惜学习提升的机会,并且对于可以运用到我自己单位、课堂的一些好方式方法特别留心。我分析了哪些是我的可用资源,1.教学参考用书、光碟课件。2.培训学习时学到的好的经验、知识。3.与同事、别的学校教师交流,互换资源。4.听其他教师的公开课。5.网络资源。这些都是非常有用、有效的可用资源。如何运用?当然不能搬来就用,必须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生实际情况,还有我自身的特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篇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的知识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正式纳入学校课堂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我谈一下我的浅显认识。

一、气氛和谐 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随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

二、树立榜样 陶冶性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三、尽情渲泄 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随时随地地倾听他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我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子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利用家访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

四、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情感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6

王勇欢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全方面的,多层次的,多标准的,是要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的。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德育教育又是一个学校教育的主要的组成部分, 特别是小学教育。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直接影响着整个班学生的人生发展!用心,细致地去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一、了解学生心理,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不只是文化的传递者,还要求教师塑造学生的心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对于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心理作为一个人的内部世界,是决定着人的行为与思路的。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展情况来看, 小学阶段应该是一个多变的阶段, 也是成型阶段,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对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自然也是受到影响的。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做到处理之前对于学生的心理做到科学的把握,差别化的针对不同学生做出对应的处理措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极佳效果。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对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在平时严肃治班的同时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学生的个体情况,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区别,将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二、尊重学生个体和教育的规律,循序渐进

对于班主任而言,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学生,那是司空见惯的,有时候可能还是顽固得“油盐不进”。常常使得班主任伤脑筋不已。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定要从关爱的角度出发,常含包容的心态,对其教育一定要体现出尊重与爱护,顽固的人都是外刚内弱的人。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教育的过程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足够的耐心,也要长期有步骤的指导。班主任教育学生,要经常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提出良好的愿望,特别还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三、疏导学生心理,保持健康心态

学习的压力很大,一个是知识的本身,还有就是来自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在高压力的学习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要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和团体活动。用故事和事例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正确的认识到问题所在,用实际的事例发展联系理论,培养自身的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关爱学生的生活,消除隔阂

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往往比任何的人都要大,而且这种距离通常都不太容易拉近。但是,人与人是非常忠于感情的。情感的交往是同时的、对等的。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想要很强的执行力,只靠约束是不可靠的。从一开始就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的从行动上关心爱护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这个过程中,跟学生的关系也会拉近,成为他们的朋友。有助于后期的工作和教育,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达到了教育的最终的育人目的。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之我见 篇7

一、农村英语滞后性的原因

1. 一门语言首先需要的是语言环境

农村学校的小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 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 但学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触两到三次, 每次仅二十分钟左右, 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教学, 无法直接进行英语的学习。而且, 目前社会上, 尤其是农村, 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 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2. 英语应该集听、说、读、写于一身, 它需要学生掌握多种技能

农村的学生, 他们的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电子设备, 也不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这使得孩子也从心理上不重视英语这个学科, 更有甚者, 从小便产生了懒惰心理, 在英语的学习上得过且过, 使得英语成为弱科。同时农村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 比城里孩子胆怯, 缺乏自信, 更不敢大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就失去了很多说英语的机会。

3. 农村学校的设备落后, 师资紧缺

从教学硬件来说, 教学设备陈旧, 甚至有的学校唯一的电教设备就是录音机, 更有一些贫困地区, 连录音机都没有, 能听到的英语也只是老师上课说的那一点点而已, 英语学习变得非常抽象, 学生更感受不到英语的生动与乐趣。此外, 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师由于未经过正规训练, 他们语言知识薄弱, 语言技能匮乏, 再加上乡音浓重, 夹杂方言, 以讹传讹,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些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缺乏教学经验, 难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试问这样的情况下, 如何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4. 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

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意三到六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而且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 主要以期中、期末测试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手段, 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评价指标。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 考试的内容主要为教材内容。这种评价形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难以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面对这些现状, 从管理者到教育者, 都应该引起重视, 更应该思考如何进行改善。

二、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 明确教学目标要求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向学生传授简单易懂的英语知识, 听说能力的训练,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 打下较好的语言基础, 这包括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本人认为, 小学英语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者, 兴趣的引导者。

2.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于“教什么”和“教多少”的问题, 而是“怎样教”和“怎么学”的问题。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 他们应了解和掌握语言学习规律, 不断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反对让学生死记硬背, 照本宣科。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单纯地依靠一种或优或劣的方法来搞教学是以一当十的错举, 显得非常单调与无助, 长久如此必将是重形式或毫无实际作用。英语教学联系农村学生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 在广泛的现实生活中接触、学习和运用英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开展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

3.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 英语教师的素质是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要求教师能说会唱、能动手制作教具、图片和简笔画, 以便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引起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 因此教师还应该了解有关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 具体教学中要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 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总之, 探索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滞后性并非三言两语就能得出彻底结论, 更非一些形式主义就能改变现状使之达到理想的状态, 关键在于多做切合实际的研究, 切忌空谈。总而言之, 改善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是件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研究, 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承传薪火, 勇于创新, 必定能开发出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朝彦.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 (3) .

小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8

一、提高小学教师的素质

提高国民素质,加快教育发展是关键,加快教育发展,教师素质是关键。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着中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而当前教师队伍的主要矛盾恰恰就是教师的质量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人们已经把教师素质提升看作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眼下许许多多的学生仍处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分数至上、教师霸权的氛围之中,学校教育被沦为简单的知识灌输和高难度的知识训练,素质教育喊将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抓得扎扎实实。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校的教育功能正在被淡忘,人的尊严、价值、生命质量消失殆尽,人的情感、地位、生活品质荡然无存,更加之少数教师的道德沦丧,折射出更显突出的教师质量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提升教师素质就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业了。当前教师质量不能满足中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一个无可讳言的事实。但如果仅仅从教师队伍这方面去找原因,可能会忽略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只要仔细探究,就不难发现:教师队伍质量的不如人意,除了教师个人的道德操守和职业素养这些原因外,主要是受限于现行的教育机制。事实表明,哪怕仅仅是教育机制缺陷所导致的教育失真和失范就足以摧毁人们对于教师和教育的信心。当务之急是加快教育机制改革,把教育变成“人的教育”,形成有效的“素质教育”氛围,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二、利用网络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触角影响到各个领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也为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变革了学习方式,通过互联网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素质教育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口号,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于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大有帮助。传统的教育和学习离不开课堂这个空间,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阅读来掌握知识,完成学习过程,互联网改变了这种学习的单一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进行学习。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搜集不同的信息,进行多种方式的学习,如可以做网上练习,听名师讲课等;网络具有人机交互的功能,学生可以在网上发电子邮件、聊天,课下进行探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方法多彩,图文并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改革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学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中,学生在课堂的狭小空间进行学习,听着教师的理论说教,教师满足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小学生的思维属于形象感性思维,在课堂上规规矩矩的听讲很难做到从一而终,时间长了会没有学习的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另外,小学生的性格比较活泼,对被动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打破单一的教学方式,呈现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例如:①开展竞赛活动。小学生好胜心强,比赛时,大家都想拿第一,思维会变得活跃,参与热情高涨;③编排游戏。把教材内容编成游戏,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学玩结合,在玩的同时,学生会通过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来表达出来。教师设计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有针对性,必须与教学的内容相符合,要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外,游戏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有几个学生玩,其他学生在下面看,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教学效果。②把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身边找寻知识的踪影。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活水,知识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以现实促进知识理解,变传统的“书本上学”为“生活中发现书本上的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索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要将旧知识的复习当作次要问题,从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入手,将主要的时间放在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上,这二者也要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若注重知识,应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若注重能力的培养,应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动手。新知识的学习,也要为以后学习设下疑问,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索,深入钻研。在整节课的教学中,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和思想教育要有主次、有详略、有秩序地进行。

上一篇:中学秋季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下一篇:最美夕阳红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