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之我见(精选11篇)
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1
素质教育之我见
——文明礼仪在我心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学院附中的学生董诗婷,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在我心》。
在这里讲的是素质教育里的文明教育。一个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若想取得学业或事业上的成功,若想生活的愉快、幸福,首先要学会文明礼貌,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塑造健康的人格。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就对自己十分严格,对别人很有礼貌,人们都非常尊敬和爱戴他。有一次,周总理到一个照相馆拍工作照。摄影师正在给几个解放军战士拍照。战士们认出了他,连忙说:“总理工作忙,您先照吧,我们等一等。”周总理却摆摆手,笑着说:“不,大家都一样忙,轮到谁就谁照吧。”在他的坚持下,大家仍按原来的顺序,一个一个地照完了相。我们知道,周总理的伟大就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学校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园地,每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一切,都会在生命中打上很深的烙印,而且会扩大到社会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之中。健全的人格是通过学习如何与人交往中建立起来的。老师教会学生爱别人,实际上是给学生一种人生信念,那就是学会把周围的人当作兄弟姐妹,用爱心与世界建立起亲密的联系。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个人的行为日久可以成为习惯;一个人的习惯日久可以成为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则往往决定他的前途。显然,这里所说的“习惯”、“性格”不是指诸如爱吃米饭还是爱吃馒头,好动还是好静这样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人对学习,对事业,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和做法,是人的品格。健康的人格是逐步养成的,但人格养成的“最佳时期”是中小学阶段。无数事实证明,过了这个“最佳时期”以后再想“补上”就难了。
亲爱的同学们,在今天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除了看重考试分数的多少,班上名次的前后,还要特别看重文明礼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特别看重健康人格的塑造。这样,你将会终生受益,其乐无穷。
谢谢大家!
道德教育之我见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七3班的董诗婷,我在这里讲的是素质教育里的道德教育,不得不说的是在应试教育当道的今天,素质教育走得相当坎坷。许多家长对孩子都有这样的观念:你只管给我把成绩搞好,其他的你都不用管。如果分数高就有奖励,反过来,如果考不好,轻则批评教育,更有甚者棍棒加身。他们所注重的只有孩子每年成绩通知单上的几个阿拉伯数字,于是就上演了一幕幕名校高材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退学的画面。
然而这些现象并不仅仅体现在家长身上,连我们学生都这么认为,我们通常认为只要自己成绩好,只要自己有过硬的知识,就能成为佼佼者。所以平常不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不主动和别人交往沟通,不注重培养自己在社会中的生存技能。从而一到社会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处处碰壁而自己却不知所以然。只知道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只知道抱怨偌大的世界没有一个能识别自己这匹千里马的伯乐,然而他们却忘了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匹合格的千里马。
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著名的企业招聘现场,招聘工作人员故意在明显的过道上丢弃一个空易拉罐,这里聚集了很多的应聘者,然而招聘的名额只有一个,他们一个个在招聘台前排着队等待着招聘人员的考核,没有谁注意到那个易拉罐,或是看到了直接从上面跨过去,好像它跟自己根本无关。还有的踩在上面,低头看看又摇头走开,其中一个应聘者走了过来,弯下腰捡了起来并随手扔进旁边的垃圾桶。等轮到刚才那个人时,招聘人员简单的看了他的简历,就当场宣布他被录用了,其他的人很是不解,自己的简历比他厚,口才比他好,为什么偏偏他被录取了而自己确被不明原因的拒绝了呢?讲到这里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应该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吧!现在的企业注重的不仅仅是你的能力,还有你的素质,就像我上面说的你是千里马,但你是否想过你是不是合格的千里马?
在学校里随处可见被同学们随意丢弃的垃圾,在公园里随处可见没喝完的矿泉水。然而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把自己没喝完的矿泉水带走,都是很容易能做到的事。你是否想过,你的种种随意行为,让人对你产生怎样的印象,给自然带来多大危害„„ 的确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在短时间内提高全民素质是很难实现的,也不是靠我们一己之力就能办到的!别人我们管不了,但我们何不先把自己管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管好自己,那么素质教育的普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不就指日可待了吗?我们每人向前跨出一小步,离目标不就更近了吗?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美好的明天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吧!谢谢大家!
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2
(一)素质教育的起源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存和发展的总体实力,它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的竞争,表现为创新型人才和劳动力整体素质的竞争,这表明综合国力的竞争进入了以科技和教育为基础的新阶段。这一发展态势进一步肯定了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地位。
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分数、名次等身外之物仍是比人自身完善更为重要的标准,在教育方式上,学生被当做容器被动地灌输接受,被当做原料等待的加工成“产品”,厌学成了学生的普遍现象。鲁洁教授说过:“教育,从它诞生时起就寄托着人们对它的美好期望,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一代又一代这种期望变得更为急切。但是,教育却又经常使人感到失望或沮丧。从古到今,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从教育中所获得也许只能是一种“非人化”的教育!并且这种失望与沮丧随着教育的异化继续存在,随着人们对教育反思的深入更让人感到它的不可忍受。于是有人开始反思,同时社会学家则开始着手人们素质与国家现代化关系的实证研究。随着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引起尖锐的批评,同时引发许多国家的全国性教育改革,素质教育逐渐被提出并发展起来。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由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并且素质教育正是针对功利教育的根深蒂固的短视,力求超越眼前的生活情境,追求赋予人性的价值目标。
(二)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概况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之路在我国走得并不平坦,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现在的素质教育可谓花样百出,有的学校办起了美术班和音乐班就宣称实施了素质教育,但美术班和音乐班却形同虚设,很少有人问津,当然有好多学生是被迫不能问津,有的地方组织学生上街搞两次活动,到敬老院做一次好事,就好像跟上了素质教育的潮流,好像这样做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更有甚者,一位教师让学生利用短短的双休日写三篇作文,做五套模拟试题,明明是在加重学生负担,还美名其名曰锻炼了学生“打硬仗”的素质。人们戏称“应试教育是个筐,什么坏事都可装;素质教育实在妙,什么做法都可套”。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素质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虽然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骨子里并没有素质教育的“造血系统”,素质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
二、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素质教育是由于多方原因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受教育的需要,因此它受到的阻碍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一些地方难以深化,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许多人都在想,无论教育模式怎样改,都脱离不了学习、考试、分数,所以素质教育只是说说而已,并不能真正那么实行,因此大多做做面子工程就敷衍过去了,认为学习成绩还是主要的,这就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个学生能够挖掘自己的特长并且发展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可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其次,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尤其是老一辈教育家的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转变过来的,在我国教育界,年纪大,工龄长就是权威,所以哪怕是许多观念比较先进的教育者们想要放松学生,让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角度去成长,但是迫于上一级要成绩的压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实施也就没有热情,这并不是大家不想实施素质教育,而是有心无力。况且,许多家长对素质教育不认可,唯成绩而论,评价学校,导致教育者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最后,除非能够从学前教育开始,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否则从中途改变教育方式,授课模式,学生不一定能够接受,如果教师放松学生,学生一方面会很高兴压力减轻,一方面会怀疑这一事件能够持续多久,况且学生受父母思维影响会很大,大多数父母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因此考好就是学习好的观念深入人心,考好就可以上大学,就是本事。学习成绩不好时,家长也不会赞成,如果家长的观念不改变的话,学生的处境也是很为难的。因此学生始终不敢放心地适应这种改变。
三、解决素质教育问题的办法
首先,要从最上层开始改变观念,“上梁不正下梁歪”,同样的道理,上梁正了下梁自然就正了,如果有了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上下一心,实施真正素质教育就成为可能了。
其次,光有教育者和学校的改变还远远不够,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学生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余下的时间都是在家里。家是孩子的另一个学校,因此,学校需要孩子父母的帮助,家长要和学校达成共识,改变父母的传统教育观念,改变其对教育的固有看法。那么,学校、家庭与学生的共同努力,素质教育也就能离成功不远。
最后,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脱离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关注他们的发展,提升素质,那么素质教育也就真正实现了。
四、总结
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3
[摘 要]:目前,就我们身边的教育现状而言,由于对素质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不够全面,也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上着力点不突出,突破口不准,甚至还存在着误区。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观念 创造能力
目前,就我们身边的教育现状而言,由于对素质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不够全面,也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上着力点不突出,突破口不准,甚至还存在着误区。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
更新教学观念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切实改革教育评价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教育往往是以分数论英雄,以考试定成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督导注重于考试分数、优秀率、升学率;也由于现实社会就业导向对学历的过分看重等原因,现实教育依然没有走出“读书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升学”的轨迹。“升学率高的学校是好学校,教师是好教师”的评价标准依然存在于相当一些人的思想中,致使教育行政部门有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又怕承担考试成绩下降的风险,而不得不削弱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广大教师一边支着素质教育的架子,一边履行着应试教育的守则,两头兼顾,煞费苦心!可见,这种评价制度已经成为制约素质教育的一道屏障。因此,要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就要切实改革这种落后的教育评价制度,按着素质教育的要求,制定出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的评价制度。
2.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终生学习已成为时代对人们的要求,做教师的更是如此。正像王文湛司长说的那样:“终生学习是老师自己的要求”。每一项成功的教育改革都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学习基础之上的。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实践,如果不加强学习,缺乏理论指导,没有先进理论的滋养,没有几本教育经典打底子,就会造成对教育规律浅薄的理解,就会停留在落后的教育观念引领下的机械模仿,就会在实践中失去自我。而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每位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使自己成为素质教育的积极推进者,就必须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实质,树立正确素质教育观。
二、实施三种教育
教学要转变,就必须要实施三种教育,即全面教育、差异教育、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是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发展。人的素质的特点一是潜在的,只有从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二是整体的,任何素质都是思想品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结果。
1.实施“全面教育”
实施“全面教育”需要从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1)要在培养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功夫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信念、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它是智能的载体,学生的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完成的,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可见,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2)要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方面下功夫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学习成为人们终身事业,培养学习能力已成为头等重要的事情。“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教给学生识字不如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适应、学会应付来自各方面挑战的能力。由“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转向提高综合素质”,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教育教学整个活动中加以培养。
2.实施“差异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学生的先天禀赋是千差万别的,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对人才的共性要求,这个共性要求只有落到千差万别的个性之中才是真正的落实。没有个性就没有各种类型的人才,没有个性就没有五彩灿烂的世界。所谓“全面发展”决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德、智、体程度不同的参差不齐的和谐发展。从当前现状来看,一些做法直接与差异教育相悖,严重地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如教育要求上的“一刀切”,使超常生智力被压抑,差生吃不了,而丧失发展信心,严重干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效果往往事与愿违。
3.实施“创造教育”
创造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开发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教育是较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因此,开展创造教育首先要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可从以下做起:
(1)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创新信心。比如,一位教师在讲“信息时代”的一节课时,先让学生想象一下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个什么模样的?有些什么功能?然后让学生与目前的计算机相比、对照,来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没有探索精神,在短短几十年里,世界上第一台笨重昂贵的计算机就不可能演变成目前的这么小巧、价廉,以至于一般家庭都能拥有。在讲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后,教师又向学生提出疑问: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与现在相比会有什么不同?再想一想如果没有计算机系统进行汉化的探索与尝试,计算机在我国的使用能有这么广泛吗?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不断创新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不断创新的结果,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实现“由传授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
(2)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由于个性受压抑而使得个性没有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就不敢“为天下人先”,就只会去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不会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没个性就没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又怎会有另辟蹊径的创造性!
赏识教育之我见 篇4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土城子总校 江万里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毛山东总校史桂珍
【摘要}】 赏识教育是现代教育中必然的产物,教师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运用榜样的力量,熏陶感染学生,尊重、鼓励、宽容,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赏识教育与绿色批评相生相伴,塑造学生性格,改变学生的命运。
【关键词】 赏识教育 榜样法善待生命个体绿色批评
赏识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教育诺亚方舟中饱满的精神状态。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学习心境上保持愉悦,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重塑自信,进而发掘自身最强大的潜能,取得成功。正如“赏识教育之父”周弘专家所言,我们应用“花苞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还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下面对赏识教育谈谈自己点滴认识:
一、教师要躬身自省,提升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就是你的影像。故教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文化底蕴等,无不对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积极创造一种愉悦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用爱的教育去融化冰山的一角,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缺失的是挫折教育,一旦受到挫折,就心灰意冷无法派遣,心理问题就会暴露无疑,此时此刻就需要教师用爱的甘露使其枯萎的心灵苏醒,感受学习和生活的
1温馨,同时利用自身有效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欣赏你、悦纳你,学生就会不断地自律,健康的成长。所以教师要把自身的素养转化为博大的爱,温暖孩子的心灵,让学生在阳光路上茁壮成长。
二、尊重、鼓励、宽容,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智力不是问题,成问题的是他们的心里。每个班级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怎么办?这就是老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一塌糊涂)、撒谎、拿别人东西等不良习惯普遍存在。面对这些情况,特别是学困生,要善待他们,了解他们,从尊重和赏识开始,多用放大镜寻找他们的优点,用爱心作情感催化剂,帮助树立自信心。首先,尊重孩子,认真、专注的倾听孩子的诉说,就像聆听花开的声音一样,平心静气。这是脆弱心灵的一种急切的心理关注需求,教师绝不能敷衍了事,否则会由于你的一时疏忽,可能就有一个瓦特、一个牛顿、一个爱因斯坦的流逝,孩子对你的认识就形成了特有的定格,以后一切都无所谓了;其次,适时地激励学生,潜能启智不断地积累正能量。有效的表扬被认可了,学生就会把积极的一面展现出来,在孩子心目中他不是被遗忘的角落,会记住老师点滴的肯定,不由自主的变成前进的动力;最后,要宽容孩子,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积极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先接纳他,因为他是你的学生,他是没有长大而持续发展的孩子,他们是失去信心的孩子,不必对他们有太多的苛求。要“望、闻、问、切”寻其根源,用对方法。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用慢的教育艺术,耐心等待学生转变,激励其健康成长。
三、赏识教育与绿色批评相生相伴,塑造命运。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改变人生。对于那些不良习惯的孩子,及时的“提醒式”绿色批评也是非常重要的。推崇赏识教育并不是放纵孩子自由随便,而这中间必须有个尺度,“激将法”的时代已飘逝,要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温柔的征服,环顾左右而言他不失一种好方法,引导学生自信、自律、自强。这不由得想起《乐妻劝婆》经典故事:说的是乐羊子外出求学,七年未归。婆媳相依为命,家境贫穷。一日,婆婆嘴馋,竟然偷杀了邻居家的鸡。乐妻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并未立即发火。当婆婆把香喷喷的鸡汤端到桌上时,她却不动筷子。婆婆忙问何故,乐妻伤心地说:“都是媳妇无能,没有侍侯好婆婆,使婆婆受苦,致使饭桌上摆的不是自己家的鸡.”说着,泪如泉涌。婆婆羞愧难当,食欲全无,嘴馋的毛病也彻底改掉。乐妻反话正说,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用极为巧妙的语言策略让婆婆拷问自我,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对大家平时规劝人、教育人、说服人时值得借鉴学习,尤其对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更是值得借用的一种不伤害自尊、却能效果颇佳的批评策略。
如果乐妻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把婆婆地丑事端出来,并大加训斥一通,抱怨这么一大把年纪还偷偷摸摸,真是丢死人了;或者把婆婆地丑事不是委婉提醒,而是在大街上乱讲,想必婆婆不仅改不了,甚至会变本加厉,错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或者难堪的一死了之。同样,教师在对待学生犯错误时,若简单粗暴,训斥体罚、变相体罚,只能无情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取心、上进心受到压制,产生逆反心理,以致破罐子破摔,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教育他们,而且会创伤他们的心灵,扭曲他们的灵魂,有的甚至走上绝路。这样的事例已经很多了,教训很深刻了。“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说得就是教育者一定不要伤害被教育者的自尊心,给其留够足够的“脸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批评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使其改正错误,但过多无技巧的批评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次我们深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学生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来完成他们的教育。
教育问题之我见 篇5
关于教育治理方案要点,教师们听后普遍有一种看法,就是重点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大家认为,依据可能主要来源于部分学校领导所反映的“教师难管理”的问题。
其实,管理是一组矛盾: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教师难管理”,同时也说明另一问题:管理者在管理上,有令教师不满的地方。不妨反思一下,如果管理的思路正确、方式方法得当、主导思想公平合理、措施易于被接受,教师便不会抵触,也就不存在“难”字一说。
我在教育岗位已经二十多年,做一线教师近十年,当了十多年的中层管理人员,期间多次外出参观考察,也曾对我县教育现状做过对比思考,同时,也听到过许多同行对我县教育的反应,我认为,我们的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教育内部人情味淡漠。
教师收入不算太理想,要负担双方老人生活、疾病等生老病死等问题,要负担子女生活、升学等高昂的费用,工作、生活、精神压力都很重,这些后顾之忧,很少能得到来自单位领导的慰藉。在现有的严格的管理制度下,缺课要罚款,请假要扣钱,制度无情,人再无情,教师的心理上能不产生逆反吗?我曾听到过许多教师的诉怨,但我只能对他们寄予同情,我代表不了决策者。我们的教育界缺乏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层,其职能的本质是服务,对象不只是学生,也包括老师。如果把学校比作一驾车,驾车的是领导,这辆车的动力,一部分是学生,另一部分就是教师。只有调动好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教师“教”的积极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说学校做好了“教”“ 学”工作
二、教师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认可。
教师与其他人一样,心理上也追求尊重,他们的工作动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满足感。我们常常告诉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老师们教学的的“老师”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有了成绩时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如果领导不能予以充分肯定时,他们的成绩就会成为某些同事“玩笑”的把柄:“呦,XXX真积极,真能干。”“XXX快成模范了。”“下一次提拔优先考虑你。”等等。这样的话语听不上几次,他们的热情就会降下来,积极性便会收敛。
反之,如果领导对所有有所成就的教职工,都能及时予以肯定、认可,并不断在教师中强化这种肯定的气氛,教师便能不断的提高热情,那些有“落后”言论的人也会自动封口的。
这里不妨探究一下,我们是一个拥有130万人口的大县,有教师近两万名,又有多少领军人物呢?是我们的教师思想都落后吗?都不敬业吗?都不热爱教育事业吗?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到高中教育,在数学、语文、政治、外语、史地生音体美等十数个科目领域,难道都不能有我们自己的优秀分子吗?这就不禁要问:“我们培养的优秀教师在哪里?”在公办学校中,我们没法以“利”相待,难道还不能以礼相待吗?人都是有感情的,钱可以不到,心不能不到。
如果看黄金不是黄金,那黄金就是沙子;如果把沙子当黄金看,沙子也会闪光的。
培养我们自己的优秀代表,带动我们自己的队伍,要比听“外来的和尚念经”好得多。当然,这里不是反对请人传经,而是说我们的学校领导也应有慧眼、有胸怀,梳理我们自己的典型。请人如输血,树人就是造血。当我们的教师能亲眼看到身边的同事成为受人尊重的对象时,这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动力。
三、管理队伍中有不尽人意的成分。
我曾经参观考察过许多先进地区的先进单位,他们的管理干部大都是有学科带头人
担任。而我们的许多单位,一些管理人员相当程度上是不能胜任教学的人员充当的。这种现象不亚于外行管理内行。不能令人信服的管理,当让会产生不服从管理的效果。况且,优秀的人员不能走上管理岗位,起带动作用,这不仅遏制了他们本人的进取心,也会给同行带来负面的消极作用,他们会认为:“干得好有什么用?”
再有,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进行了这么多年,我们的一些教育干部头脑中的“斗争哲学”还没有被删除,科学的管理理念这一“系统”还没有植入他们的“硬盘”,所以也就缺乏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四、评比工作中存在不够公平、公正的现象。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来自许多单位的议论,说评优秀教师花多少钱,评职称花多少钱,提干花多少钱等等,甚至有的说连业务性很强的评优质课、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也得花钱,就好像每一次评比,都有人在搞“招投标”,谁投的多谁“中标”。
中国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公。”教师队伍是一个对各种现象认识都比较敏感的群体,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教师地位又没有提到社会的适当程度,许多教师自我感觉“从教不亚于终身监禁”,一旦他们的精神上再受到不公正的冲击,工作热情就会很容易垮掉的。
五、单位财务不够透明。
现行的义务教育经费收支制度,使得公办学校的开支受到极大程度的约束,尤其是针对教师福利方面,教师很难受益。
而实际上,作为单位的收入,较以前是有增无减。这些收入,虽然没有到教师个人头上,但大部分单位到年终决算时,账面上依然是“赤”字当头。这些钱哪里去了呢?只有账本知道。
这里做一个比较吧。假设公办的和私立各有一所初中,有300学生,如果不收住宿费,仅义务教育经费拨款要在18万左右。班级6个,教师人数公办的可能多一点,私立的少一些。正常所需花费应该相当,公办学校承担学生书籍费、作业文具试卷费等,而私立学校可以另行收费,但要发放所有教师工资。公办学校学年结束是赤字,而私立学校老板有钱赚。
再看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假如公办和私立两所学校学生都是3000人,按人均年学费1000元,都可以收到300万元,除了办公物品花费以外,都不承担学生任何费用,结果是私立学校发了全体教师工资和奖金以外,应该还能赚钱;那么公办学校呢?
这里只是推测,本人不清楚学校正常办公经费以外还有多少地方需要开资,也没有刻意要冤枉学校领导的意思。只是觉得,教师不能知道实情时,就一定会胡乱猜测的。为了不落嫌疑,那就应该透明一些。教师也是学校主人翁的组成部分。
总之,在学校的管理上,教师应该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信任,领导哄教师一事,教师就可能误学生一生。
高校诚信教育之我见 篇6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你可能会经常听到关于考试作弊的信息。谁谁谁平时学习不用心,期末考试到处找人帮忙在考场上予以帮助,更有甚者在校园张贴,QQ群中高价寻求“枪手”。而在国家助学贷款不断投入和普及的今天,助学贷款违约的现象也开始引起关注。同时诸如校园内学生作为代理欺骗其他同学,社团招会员收费而无所作为,更有大学监考老师在网上列举和调侃大学生各种作弊行为的现象不得不让我们考虑一个问题-诚信教育。
诚信是立身之本。古语云:人无信,无以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等等。诚信的重要性亘古不变,而这一带点追更溯源即是诚信教育。我想大家在幼时坑定听过诸如曾子杀猪,一诺千金等典故。诚信这个话题是伴随我们一身的。从小学到如今的大学,诚信教育始终会出现再我们课堂上,生活中。每次考试前老师总会“善意”提醒不要作弊,考后我们还会时而看到一些作弊被抓的典型。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们还是必须面对这个令人不愉快而又必须面对的话题-不诚信行为。更多是因为这些现象就在我们身边,也可能我们会有过某些不诚信的想法。而高校阶段是对进入社会人才的最后一道把关。所以高校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看来,高校的诚信教育不能只靠严厉的处罚措施,毕竟有时会“事在人为”和处罚力度的把控的度的问题。借用三国马谡一句话作为比喻: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更好的在大学生意识中使其认识,关注和尊重诚信的价值所在。常怀敬畏之心,对诚信也让一个人有敬畏之心,或许会得到更好效果。大学阶段的特殊性在于,从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涯转入相对宽松的大学生涯同时又即将面临步入社会的阶段。所以在了解这个阶段的特殊性的前提下,更好“对症下药”。
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空余课后时间,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诚信体验活动,诚信宣传活动来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去,最好的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这会吸引和加深其印象。例如开展“我身边的诚信典型”,让大学生关注身边诚信人与事。同时积极开展诚信题材的影视观摩和文化月等形式的活动。对于考试作弊的现象在严厉的处罚条例下,在做好考前的督促和提醒同时,还要加强平时课堂的提醒和督促。对于不诚信行为的警示和即时警告。诚信不仅仅在大学四年,还要使更多大学生认识到这是伴随一生的。在建立诚信档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对诚信典型予以嘉奖,在图书馆开辟诚信教育专栏,利用校园广播播报社会诚信行为及先进事迹。对于作弊的个人还应多了解他们,对于特殊情况的查看前提下,既要注重公平性又要不是人性化,才会做更好的预防效果。
要想一个问题的改观或是解决,绝不是一个方面就能解决,市各方面共同的结果。高校诚信教育同样也是,这是从个人到学校到社会再到整个国家及人类的问题。而我自身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也应在诚信教育的路上管理好自己的同时,献出自己一份力,积极参与,积极宣传,这也正是我为高校诚信教育的个人倡议。
左娟
批评教育之我见 篇7
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 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 促使学生内省, 终止不良行为, 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 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 能指点迷津, 启迪心智。反之, 则有可能产生师生之间的隔阂。而真正富有教育魅力的批评, 不是伤害学生心灵的刑具, 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尊严感,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促使学生道德上的自勉, 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一般而言, 批评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是粗暴的、非理智型的批评;另一类是平和的、理智型的批评。非理智型的批评, 多来自于对犯错误的人 (学生) 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由此失去控制采取了非理智性的批评方式。事实证明, 这种批评方式是不科学的, 非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反而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平和的理智型的批评注重效果, 使受众者心悦诚服, 从而达到内心思想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教育的任务不在于把知识灌输到灵魂中去, 而在于使灵魂转向。”真正的教育应是促使学生内省。平和的、理智型的批评无疑是适当的批评、真正的教育。
笔者对多年的教育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实践进行梳理, 认为平和、理智型的批评教育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旁敲侧击式的批评
一次, 我班班长小陈, 上课后一直东张西望, 朝几个同学兴奋地致意, 其行为影响了他人的学习。我轻步走近前, 以眼神暗示, 小陈看到暗示后, 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过失, 立刻纠正, 投入学习。原来小陈几个同学组成的班篮球队在与学校强队班比赛中取胜, 才异常兴奋。我在课堂上采用语言、神态、人格等暗示手段进行批评方式, 即旁敲侧击式批评。通常情况下, 在课堂及时纠错是非常必要的, 但不宜直接批评, 可采用眼神暗示、声调调控、走动告诫等方式, 这种暗示型批评既照顾到了犯错学生的情面, 又杜绝了大多数学生中断思维影响学习进度, 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二交流建议式批评
笔者曾经接手的一个班级里有个学生非常调皮, 学习成绩也很差, 上课不到10分钟就坐不住了, 经常有任课教师反应, 周围的同学也很讨厌他。笔者站在他的角度, 真诚地和他交流, 告诉他, 如果每个任课教师都讨厌他, 同学们也因为他而不能很好地听课, 那么作为班主任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单独让他坐一个座位, 孤零零地待在角落里?如果那样做, 就表示教师已放弃他了。然后笔者又告诉他, 学习差不要紧, 只要还能遵守课堂纪律, 能勤奋学习, 遵守纪律, 老师同学都会喜欢他……通过与这个学生推心置腹的谈话, 事情逐渐有了转机, 他开始认真听课, 还能坚持做笔记, 学习成绩和课堂纪律都有很大进步。一位教育工作者指出:“教师不应像铸造工那样按同一个模子铸造学生, 而应该是雕刻师, 善于处理原料玉石上的疵点, 要精心设计、雕琢, 将疵点变为作品上的亮点。”由此可见, 班主任的真诚批评会促使问题学生不断地改正自己, 在改正中不断成长。
交流建议式批评是指在批评时带有商量、探讨的口气, 与学生交换意见的批评。―般的做法是:老师以商量问题的态度, 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交谈时, 平心静气, 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 使学生打消顾虑, 与教师配合, .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是不成熟的, 常在主动工作和做好事的时候犯错误, 对于这种由于想得不周到, 顾此失彼的错误, 老师要热心地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 在他们面临失败时, 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三榜样铺垫式的批评
学生都有崇拜伟大人物的心理倾向, 他们对崇敬的人物会虚心地接受和模仿, 并作为学习和生活中仿效的榜样。批评之前, 要做好使学生愿意接受批评的铺垫工作。孙思邈是家乡历史上的名人, 一代药王, “百代之师”。有个学生特别崇拜他, 但此人趾高气昂, 常常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我就讲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故事, “吾初学业, 未以为业。有人遭此 (狂犬病) , 将以问吾, 吾了不佑报答, 以是经吾手而死者不一。”《备急千金要方》是公元652年出版的, 那时孙思邈已是全国响当当的名医, 他自揭伤疤, 自揭丑事, “自此锐意学之”。听过故事后, 该学生不但虚心地接受了他人的批评, 还经常开展自我批评。教师还应利用班会课, 讲讲面对错误的正确做法;树立榜样, 讲讲名人在错误面前是怎样做的;在班级里反复强调勇于接受批评是学生的美德;讲讲“闻过则悲”“闻过则闹”的危害。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对批评的承受能力, 在班级中逐渐形成自觉自愿地接受批评的风气。
四和风细雨式的批评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 受激励而改过, 是很容易的, 受责骂而改过, 是不容易的, 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 不喜欢听恶言。”因此, 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 直接的批评起不了任何作用。而后进生的自尊心更是强于其他学生, 而实际上,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仍有上进要求, 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莲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真诚地表扬后进生, 实质是一种鞭策, 一种巧妙的和风细雨式的批评。教师用表扬代替批评, 不失为一种良策,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还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公正。使用这种方法, 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从后进生身上找到闪光点, 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 表扬时要恰如其分, 不夸大其词, 不轻描淡写。
五心理补偿式的批评
学生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许多错误往往都是自控力差造成的, 在认识上不存在什么障碍。对这样的错误, 讲道理, 也往往是徒费口舌, 教师不妨“罚”的手段, 让学生通过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这种心理补偿的方法可消除犯错误学生的心理负担, 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使学生乐意接受。
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8
一、学校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1.校长、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校长是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其担负着贯彻教育方针、培养新人、塑造未来国民灵魂、提高民族素质的责任。所以选好校长,提高校长素质任重道远。面对新世纪的要求,校长应高瞻远瞩,应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走在前列,自觉地将个人与民族事业联系在一起,以自己的高尚行为教育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使素质教育工作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清末便以“翰林革命”而闻名,他为人正直,勇于改革。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他冲破封建礼教的罗网和社会舆论的阻力,首创我国大学生男女同校之先例;他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列主义的传播作出卓越的贡献,其行为和人格对学生产生了极大影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要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更好地授业解惑。“打铁须先本身硬。”教师的知识储备状况,直接关系着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计算机和外语已成为对教师知识素质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补课”,以适应时代发展。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会有高水平的素质教育,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人才,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第三,教师的任务是培育人才。立足点是学生的现在,着眼点要放在学生的未来。教师传授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被他所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大脑和心灵迸发出来的力量却是无限的。如,陈景润的中学数学老师在讲课时给学生们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学生中的陈景润把哥德巴赫猜想铭刻在心,成了他攻克的目标,艰苦奋斗二十年,终于摘下数学的“皇冠”。第四,教师应该善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人才,当现代的“伯乐”。英国化学家戴维的成就众所周知,但他说:“我一生中最大的发现是法拉第。”法拉第家境贫寒,从小就在工厂里当学徒,顽强地坚持自学。他在一次听完戴维的科学演讲之后,把自己的记录整理成册子,寄给了戴维,颇具慧眼的戴维整理讲稿时发现了法拉第,收他为助手,法拉第在他指导下,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成为世界电学巨匠。
2.学校是培养人的摇篮,教师应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
学校是学科学,善行为的场所。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控制情绪,陶冶情操,并能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激发灵感。
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教育人、塑造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都是发挥了“人”的作用,所以,优化学校自然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二、家庭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座学校。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的言行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众所周知,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主人公方仲永,五岁就能作诗,“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可谓“神童诗人”。当时一些人为求仲永作诗,或送钱财给其父亲,或请其父亲做客,其父亲见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迎来送往,应酬宾客,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不让他继续学习。仲永从此便无长进,数年之后就“泯然众人”。事实证明,即使是“神童”,没有良好的教育也只能一事无成。
三、减轻学生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勤奋学习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具有表达能力的教师可多采用讲解法,具有美术特长的教师可通过制作教具实现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等。给学生充足的活动实验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合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教会了学生思维的方法,可使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无止境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减轻学生的负担。“减负”这一重大举措已受到了全社会的欢迎。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树立教育的新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家庭美德教育之我见 篇9
有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巨的工程”,因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良好的个人品质是从家庭美德中衍生出的,也因此,德育教育仅凭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美德的教育。
家庭美德是每个人在家庭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从我国历史和现实家庭情况出发,家庭美德教育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增强家庭成员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尤其地,我认为其的一、重视“诚信”的美德教育
古人说:“人所以立,信、知、勇也。”意思是:人靠诚实、智慧、勇敢而立足于社会,其中诚实是首位。诚信待人,就是对人要诚实、守信,做到不虚假,不伪善,言行一致。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用夸夸其谈,随便许诺的方式;有的家长又互相猜疑,甚至有的还让孩子帮忙欺瞒或帮孩子欺瞒事实真相。家长的这些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不诚实,撒谎,欺骗家长,也欺骗老师。长此以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甚至害其一生。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做表率,让家庭中充满互相信任、开诚布公、温暖和谐的气氛,有了诚信的家风,孩子就能作到诚实守信,将来才能成为言而有信、光明磊落的人。
二、重视“勤”的美德教育
勤,是指勤劳,也指勤奋。《新三字经》中提出:“家务事,乐担承。洗碗筷,扫门庭。”就是要求孩子 要爱劳动。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照顾过分,包办一切,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劳动锻炼,娇气十足,缺乏劳动观念。在学习上,有些家长平时不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的培养,一拿书就喊头痛,而把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打麻将上,使学生学习不认真,作业马虎应付或干脆不完成,急着去玩或看电视;有些家长虽然文化素质比较高,但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当孩子在学习上碰到难题时,不是循循善诱,启发孩子
求得答案,而是信手拈来,马上把答案告诉孩子,造成孩子倚赖性强,缺乏勤于思考,勇于钻研的精神。其实,对于求学者来说,勤是成功的先导,是获取知识的首要途径。在一个家庭中,除营造一个勤奋好学的氛围外,还要精心培养孩子。“求学者,贵恒心。”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勤于动手和动脑,不要半途而废,见异思迁;其次,必须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和不断追求的竞争意识。只有教育孩子咬定青山不放松,朝着既定的目标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够在学习上获得满意的成绩。
3团结
家庭团结和邻里团结
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良好的邻里关系,邻居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仅有助于我们克服困难,还能为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邻里团结是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之一,按照邻里道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动,对于树立社会主义的社区新风有着重大意义。
其实,“人之初,如玉璞,性于情,俱可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具有先入为主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风家教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教育孩子,说理固然重要,但言之无物,唠叨过多,成为空洞的说教,往往教而无效。因此,首先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继承和发扬“文明、诚信、勤奋、俭朴”的家庭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其身不正”,必然“虽令不从”。因此,要把孩子培养成文明、诚实、勤俭、好学的一代新人,家长首先必须是一个好家长,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因此,家庭美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家庭美德是维系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精神支柱
家庭的幸福与否,固然与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关,但更重要的还在于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来指导和调整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由于家庭成员在年龄、辈分、性格、文化、理想、志趣等方面总是参差不齐的,故而家庭中的利益矛盾、兴趣冲突也就不可避免,这便有必要用家庭美德来规范、调节、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2.家庭美德是社会安定团结、健康发展的保障
在家庭生活中,家庭美德总是从个人和家庭、个人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义务或利害关系上来认识或反映当时家庭的现实状况,并且借助于家庭道德观念、家庭道德准则、家庭道德理想等形式,来表达对社会的反映或认识的成果。
3.家庭美德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个体与社会的中介,是引导个体走上社会的桥梁。其一是因为家庭是家庭成员的生活共同体,家庭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密切接触,对家庭成员有着相互影响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二是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深厚的情感;其三是子女从小生活在家庭之中,心理上对父母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和高度的信任感,易于接受父母的教育与培养。
幼儿教育之我见 篇10
现在入园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恨不得捧在手心含在嘴里,为孩子包办一切,而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要听话,好像听话就是好孩子。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有的孩子进中学了,父母还要为他们收拾书包,送他们上车。有的孩子考大学了,考什么专业都是父母原先拟定的,没有一点自我的意愿。的确,一个温驯听话的人步入社会后,不容易与他人发生意见冲突,尤其是对上级百依百顺,容易博得一些上司的欢心。但是,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是使孩子丧失独立性,而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用头脑而怯懦的人。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温驯的工具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采用一致的教育方法,为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
首先,在幼儿园系统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创新教育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创新教育;英语单词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42-001
一、利用买物和图片
图片看得见,实物更是摸得着,因而这两者往往能有力地表明一个新概念。所以为说明某个新词的意义,老师应尽可能把实物或图片带到课堂上来。
教师除利用教师词汇卡片和一些教具外,还可以利用自己和学生的一些杂志图片、小玩具模型、旧挂历、小型旧家具家电、个人照片、报纸图片等。对于每个新词,学生见的实例越多,新单词便掌握的越好,印象越深刻。
例如,在教授father/mother/son/daughter/family时,我让每位学生都拿了一张自己的合家照,并让他们用新词进行互相介绍,这几个单词学生们学的情趣很高,马上就掌握熟练了。又如,在教授radio/telephone/TV/computer这几个新单词时,我拿来了自己的旧收音机和不用的电话,并从网上找到并打印出了各种款式的有关这几个单词的图片,有一些形状学生们从来没有见过,学生们的眼球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这几个单词的学习不用说。自然是事半功倍。
二、用形体动作表现出来或画出来
精当的表情和动作能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起来;英语教学更需要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配合。如在学“swim”时,我做出一个游泳的姿势,孩子们也一边“游泳”一边读单词。很快就学会了,又如在学“fly”时,我做出一个小鸟飞的动作,孩子们也一边“飞”一边读单词。脑、口、手齐上阵,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我常看少儿节目,动画人物和主持人时尚而充满童趣的表情动作是我借鉴的主要对象,它让英语教学变得更加活跃、有趣了。
三、歌曲
小学英语现行教材中有很多英文歌曲,这些歌曲大量运用韵律和重复,节奏明快、富有动感、充满童趣,学唱英语歌曲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听力,又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有意注意和乐学状态,使教与学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冀教版英语第一册第20课中Head Shoulders Knees Toes这首歌中,身体部分的单词很难记,而这首歌用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把这些单词表现出来了。在教这首歌时,还可以加上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学生们非常喜欢唱,歌学会了,单词也记住了。
另外,教师也可以自己编一些简单歌谣,如在学习“动物类”单词时,我先教一首chant:
Look at the cat,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 big.
Look at the monkey,it is funny.
Look at the mouse, in my house.
這首chant有意境,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富有动感,琅琅上口,充满童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起来,边说边跳,兴趣盎然。掌握了这首chant的韵律后,我又让学生用其他动物单词与chant中的动物单词作替换,学生们“换沥不换药”,很快就把几个新单词学好了。
四、游戏
在英语单词教学过程中,利用简单、生动、活泼、趣味性强的英语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单词学习中来,使得学生乐于学习新单词,实现学中玩,玩中学,使枯燥的单词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1、动作类单词的游戏
动作类单词的游戏教学是最生动丰富的,因为它完全可以与学生的肢体语言相联系,让学生既动嘴又动身,好玩又容易记住掌握单词。常用的游戏有“听命令做动作”、“做动作猜单词”、“COPY不走样”等。在进行这方面的游戏时,引入竞争机制最好,能够提高大家的注意力与进取心。
2、介词类单词的游戏
介词类单词的教学比较枯燥,但是可以运用让学生“猜物体在哪”这一游戏。比如在新授完介词in/on/beside/behind/under/等词后,教师可以问学生“Where is the eraser?Guess!”学生就会兴趣很浓厚了,他们都想让自己猜对,所以那时他们的注意力是集中的,他们可以猜“It,s on/in/beside/behind/under……”这样他们就掌握了这些介词了。
3、实物类单词的游戏
实物类单词与学生的生活接近,学生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它们。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看到实物就能用英语表达,那么就要在教学单词时采用各种各样的游戏了。比如在教授教室里的物体时,可以采用“Point to……”的游戏,也就是“指向游戏”。在教授水果类单词时可以用“Touch and guess”的游戏,有可以用“Listen and draw”这种游戏。这样的单词有些我们可以用实物来引入游戏,有些就在我们身边,比较好设计游戏。那么像有些实物类单词不能够拿到课堂里,就要采用这样的游戏了。比如野营用的工具等,可以用图片来作为游戏的载体,采用“What's missing”这种游戏,这样也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素质教育之我见】推荐阅读:
小学素质教育之我见07-24
数学双语教育之我见09-08
教育发展之我见09-23
小学美术教育之我见05-31
抓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05-26
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之我见08-31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11-07
新加坡职业教育之我见09-02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之我见09-08
邹城市教育发展之我见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