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见

2024-08-16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见(通用13篇)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见 篇1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见“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胡锦涛总书记

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方向。如今大学校园中,书声琅琅、大谈国事的越来越少,天天睡懒觉、打DOTA的越来越多;尊老爱幼,公车让座的越来越少,闲散烂漫,常闯红灯的越来越多;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越来越少,以“老爸是李刚”而为所欲为的越来越多......一个高素质的民族,其他民族对他有的只是敬畏,决不会轻易侵犯。可悲的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基础不太壮大的情况下,我国的民族素质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下。不说大的方面,就在校园中,用过了水龙头不关就离开的时常可见,教师墙壁上乱涂乱画,大爆粗口的随处可见,上过厕所从不冲厕得不在少数,不说什么尊师重教,就连和老师大打出手的竟然也有。突然想起一句话,从大学生教室墙壁上的那些不堪入目的文字就能看出当今大学生的素质。

现阶段南海岛屿及资源被侵占,日本右翼势力活动猖獗,台湾、西藏问题仍待解决„„内忧外患,振兴祖国大学生们责无旁贷。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是刻不容缓。

培养大学生身系社会,身系祖国,培养大学生爱国爱民,树立社会责任感。从教学、从媒体,从网络、从社会的方方面面来人性化的培养激发大学生以及全体国民的素质。

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应该时刻牢记自己所处的地位,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利用自身的先进性带动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使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全民提高素质,从媒体做起,从校园教育做起才是根本。这是我的观点,请老师批阅。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见 篇2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里就不再赘述, 本文仅就新媒体环境下, 伴随产生的问题与不足做一些简单阐述:

第一是对新媒体的监督管理难度增加, 内容良莠不齐。

在一个以大众传媒为纽带所联结的社会里, 新媒体不仅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 同时作为一种有效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价值尺度、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 新媒体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陈旧, 新媒体利用效果不佳。

由于新媒体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快捷性、互动性、新颖性等诸多优点也被各个高校所看重, 纷纷借助新媒体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诸如在网络上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或专栏, 建立手机短信平台等。虽然是借助了新媒体, 但是内容枯燥乏味, 形式单调, 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 难以达到教育人、引导人的目的。

第三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主要是理想不坚定, 奋斗目标不明确。

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总体上来说, 其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良好, 有强烈的求知欲、较稳定的情绪、较健全的意志和完整统一的人格。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不容乐观, 他们政治意识不强, 理想信念不坚定, 很少关心时事。同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 不能给自己的人生做科学合理的规划, 没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据有关调查显示, 目前大学生在个人心理构成上具有非常复杂的个性, 虽说他们大多认同党的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 保持着积极的政治立场, 但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理论学习, 不愿意参加各种政治课教育, 甚至排斥一般的知识讲解和人文教育。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的成因

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 是一把双刃剑, 在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其积极的作用, 功不可没, 只是由于新媒体发展速度太快, 相应的管理和运用还没有跟进, 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的前进道路上, 出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新媒体独特的新名词已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道现实“屏障”。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创造了丰富的新媒体文化, 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 正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如果你不了解其中语言, 就很难被视作其中的一员, 就像不懂英语很难与世界接轨一样。如网络流行用语“打酱油、俯卧撑”等。目前, 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着如何提高吸引力的困惑, 主要原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存在着较大的不对称。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敬业精神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鲜有勤业、敬业精神的教师, 整体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真正热衷于思政课教学工作, 优化课程体系, 深化教学内容, 才能让思政课如同磁场, 吸引每位学子。例如像大连海事大学贾凤姿老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 被誉为“最迷人的课堂”, 就是源于她对教学工作的热爱, 她将教材理论语言变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吸引同学兴趣的生动教学语言, 去影响着学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多元化。新媒体成为个人表达的有力渠道, 社会中人与人距离因传播技术的提升而不断拉近。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去中心化等特征, 让人们可以表达自我、宣泄情绪, 发表自己的思想观念, 这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和接触到更广阔的思想观念的机会。加之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改革的攻坚阶段, 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 开放层次和领域的增多, 社会传媒更加开放, 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交织共存, 使得人们的思想日趋多元。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与不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走进大学生的心灵世界, 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首先, 要走进新媒体, 掌握新语言, 构建和谐新媒体文化。

新媒体环境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纯的灌输、空洞的讲解已经不再适合走在新媒体时代前列的大学生, 要适应全新的新媒体教育环境, 高校教育工作队伍必须具备基本的新媒体知识, 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 这是进入新媒体生活的前提。同时还要了解新媒体语言体系, 适应大学生在新媒体的交流方式, 敏锐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 把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

高校通过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让大学生切身享受到新媒体所带来的新体验、新服务和新时尚的同时, 对新媒体的运行管理、安全保障、信息发布审核程序等也应出台了相关方案和条例, 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新媒体文化, 实现新媒体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管理和紧密结合。

其次是利用新媒体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架起沟通的桥梁。

新的媒介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 在促进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层次、扁平化、平等性交流的同时, 既能及时把握学生动态, 广泛开展舆情收集, 又使思想政治工作和维稳工作更具主动性和前瞻性。

再次要创新方法, 增强实效性。

一方面将新媒体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相结合, 增强学生接受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让学生对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兴趣, 结合大学生的特点, 进行适度的引导。例如通过手机面向广大学生及时传递校园最新动态, 发布教学管理、校园焦点、就业创业等信息内容, 加强思想引导。

另一方面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完善自身的信息素质, 利用新媒体特征和新媒体文化特点, 结合传统教育方式, 研究创新观念、途径和方法, 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做好防范, 从而切实建立和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 对新媒体的价值影响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比如, 利用手机进行评优, 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室, 通过交流平台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等, 让科学的方法得以施展。

综上所述, 面对新媒体环境, 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点, 合理利用新媒体, 既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手段,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念, 也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

[2]杨继红.新媒体生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周莉.浅谈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月

(6) 写作任务设计巧妙, 写作训练无处不在

写作训练向来都是英语专业教师比较头疼的话题,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较难提高的, 该教材写作任务的设计有其独到之处:能够与其它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掌握其它技能之后更容易下笔;写作强度高于任何一本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 结合正确篇章结构指导, 提高写作技能指日可待。

五、结语

教科书市场竞争激烈, 能在众多教材中选择出一本同时让老师喜欢又符合学生需求与兴趣的教材, 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只要老师掌握一般教材挑选原则, 也就是以学生的知识程度为基础, 主要考察该教材能否达到预订的教学目标, 能否更好的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了以上原则, 相信挑选出令人满意的教材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基于此, 笔者经过仔细研究, 认真思索, 认为对于那些入校时基础薄弱、需要多方面发展、为毕业以后的前途打好应用基础的英语专业学生, 《博流英语》是个不错的教材。尽管如此, 市面上并没有一本教科书可以完全符合老师及学生的需要, 也就是没有所谓的完美教科书, 所以老师必须就所挑选的教科书, 在必要时配合课程与学生程度予以调整, 以适合各种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刘润清, 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袁春艳.综合英语教学论中山大学出版社[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4]战菊, 龚登墉.搏流英语综合教程 (第一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康淑敏, 肖德法.搏流英语综合教程 (第二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马晓丽 (1 9 8 1-) , 女, 山东济宁人, 济宁学院外国语系助教, 现从事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上接第289页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

[2]杨继红.新媒体生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见 篇3

【关键词】教育;思想道德;学生

一、引言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后期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初期,处于这个阶段的他们,各种观念并不成熟,容易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因而,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育尤为关注的重点。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强,有自私趋利的倾向,缺乏责任意识

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明哲保身。如在车上看见小偷,有部分同学会表现为装作没看见;有部分同学会表现为提高警惕看好自己的东西;有部分同学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有的同学也会选择“有偿帮助”。

2.依赖心理较强

部分同学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在遇到困难时,都会选择依赖自己的父母。依赖心理会使他们缺乏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独立意识等。这会让他们以后在鱼目混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时,输在起跑线上。

3.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有些中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和影视作品的影响,不能确立正确的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把本来错的看成对的,丑的看成美的。很多中学生把“哥们儿义气”看成真正的友谊,把“社会上的大哥”看成真正的英雄,进行盲目崇拜并加以模仿和追随。

三、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校教育只追求表面

部分学校表面上说的“教书育人”,实则只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了对中学生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等传统美德的培养。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

2.家长行为不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和处事方法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部分家长“吐字成脏”,孩子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相信孩子的语音行为也不会文明;部分家长在大街上随地吐痰,相信孩子的行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3.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

现在的社会充满机遇、挑战和正能量,也充斥着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比如这几年影响广泛的“扶不扶”现象,事情的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社会观。“受伤老人”事件最后以老人实事求是和衷心感谢结束,否则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恶性阴影”。

四、中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对策

1.弘扬传统美德,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氛围

首先,政府与社会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化社会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如加强公民尤其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建设,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荣辱观等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认识,使广大青年能明辨是非,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其次,要大力整顿媒体和网络。国家要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规范大众媒体和网络,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影响、限制消极性影响,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2.发挥好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功能

中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精神动力和舆论氛围。如果说“育人”是学校的“骨”和“筋”,那么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学校的“气”和“神”,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服务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特点,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氛围,努力做到“环境育人”。利用学校的各类宣传工具,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优化学校育人的人文环境。丰富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上,要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出的要求来规范中学生,逐步培养他们的荣辱观和爱国精神、团队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方式方法上,力求做到多样化,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以取得实效为佳。

3.充分发挥教育课教师的作用

教育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在课程改革和品德教育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以人为本,以探究的、互动的、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其次,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训练,使教育实现知行统一,努力把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知识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发展需要。

五、总结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见 篇4

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员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始终围绕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把握以下三个要素是其中的关键:

一要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紧紧围绕企业建设与发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建立与健全在企业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更好地发挥出大政工的生命线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到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深入到员工中去,营造企业快乐和谐的工作氛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直接和真正听取到员工的正确意愿,及时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随时发现萌生的问题和矛盾,做好事前或事中的思想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势,直接向广大员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企业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工作举措,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决策上来,把智慧凝聚到发展上来,把力量贡献到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奋斗目标上来,才能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斗志、理顺情绪、促进和谐,有效地维护和保证企业经济工作的稳定、健康发展。二要坚持因地、因企、因人、因事制宜,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既要体现“针对性”还要注重“实效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从抓教育引导入手,根据地域、行业和不同时期特点,把在企业内部开展价值观、人

生观及形势教育,作为传递压力、增强动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有效手段。通过召开员工大会、家庭走访、谈心帮教等形式,阐明企业面临的形势,引导广大员工正视企业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调动员工积极参与深化改革、参与经营管理活动、谋求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市场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主体是员工。要尊重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让他们做经济上的受益者,还要做当家理财的主人。企业在推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之前,应通过广大员工的讨论认可,并经职代会通过方可实施,尤其是涉及到的劳动权益、工资、福利等具体问题上,更要谨慎从事,绝不能轻易做伤害员工对企业感情的事情。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见 篇5

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联系当今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应解决如何更好地“进头脑”的问题,我以为,“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如何能实现“润物细无声”呢?关键是能不能让这种教育“随风潜入夜”。思想道德教育要随的“风”,最主要的当然是“说”和“教”。而“说”和“教”最根本的是要讲求艺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讲的既有“大道理”,也有“小道理”,若能做到寓理于情,入情入理,情理交融,通情达理,青少年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并使这种教育在内心深处发生作用,产生效果。亦即入情才能入耳,入理才能入脑,入脑才能见效。

“随风潜入夜”,贵在借好“风”。比如,借助于业务课教学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应极力提倡的教育方式。知识是传播真理的媒介,知识也是触发思想的火石。一旦化入思想道德教育,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使做人的道理随着业务知识的讲授而进入学生的心灵,教书的过程自然也就成了育人的过程。

人们常说,“身教重于言教”,主要是因为“身教”是无声的教育,用的是“行动语言”,而“行动语言”更能达到“润物”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一种教育。抓学生的教育首先应从抓教职工的教育入手,在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教风、校风和工作作风。“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学生耳濡目染,怎么能不从中受到教育?

“事实胜于雄辩”,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如此。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的认识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还在于事实本身就是看 1

得见、摸得着的“无声语言”。给学生在课堂上用有声语言多少遍都讲不透的道理,可能让学生到实践中看一遍就都解决了。比如开展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在看中学,在干中学,受直观教育,就能收到心悦诚服之效。

每一代青少年都有其在社会生活影响下形成的时代特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随着当代青少年自我意识的日益活跃,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鼓励学生自己去思、去想、去试、去闯,启人以思考,教人以智慧。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就是无声的受教育过程。重要的不仅在于老师让学生“听懂”,还在于让学生“想懂”。不仅要让学生按照教育者指引的方向“公转”,更要设法让学生增强“自转”的能力。“自转”能力强,既是学生成长进步的表现,也是对教育效果最好的检验。

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之我见 篇6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龙塘初级中学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注重开发受教育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下面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巧创导语,吸引学生注意力

好的导语就像一块磁铁,能很快地把学生分散的思想一下子聚拢过来。例如,品德在讲“人生难免有挫折”时,我先向同学们讲一讲歌曲——《真心英雄》,然后提问:“这首歌中最令人激动、振奋人心的那一句?”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微笑着肯定了他们的回答。继而指出:的确,在人生道路上决非像人们祝愿那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总会经历一些或多或少的挫折和磨难,为什么挫折总是难免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几句简短的话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了。

二、以学生为主导,开展学生自讲活动

当代的中学生,生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吸收的信息比较多,个性突出,喜欢有独立的见解,有较为强烈的表现欲。而时代的发展又呼唤着千千万万具有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所以我们应当经常给学生显示自己能力和才华的机会,使他们获得长足的进步。

品德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力较差,加上传统的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听起来没兴趣,但迫于考试压力,又不得不学,久而久之成了教师单调地讲条条 1

框框,学生背条条框框的呆板模式。学习品德课成了“背品德”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因此,我尝试改变教师的“一言课”让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实践,以加深他们对品德课内容的理解,并满足他们表现自己的愿望。使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

三、形象贴切的比喻

形象贴切的比喻能够把抽象、晦涩的品德概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日益高涨,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例如,在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时,我把生产力比喻为人的脚,把生产关系比喻鞋子。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正如有什么样的脚就需要有什么样的鞋子与之相应,脚大了,鞋子也需要相应的更换;同样的道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就取代了旧的生产关系。反过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正像合脚正常发育。经过这样一讲解,同学们在笑声中理解了该知识点。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之我见 篇7

一、建立管理教育化机制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指出:“体制创新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保证。”同样,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也必须依靠制度创新, 从制度内容、制度结构到制度实施的全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根本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保证作用。要努力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化, 就要把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转化为管理的目标、体制和法律法规, 必须把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具体化为可以操作的管理制度, 如与教学科研相关的人事制度、工作量考评制度、财务制度和竞争制度等。然而除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化之外, 如果能达到高校管理的教育化, 则更能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更大功效。高校管理的教育化就是把管理的目标、制度和程序等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也就是说, 通过学习这些管理内容, 使学生按章办事, 以利于管理。一旦管理教育化了, 管理的同时也是教育。

二、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院校党组织的作用是政治核心及监督、保证作用, 更多的应该是保证作用。但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不但是保证作用而且是统率作用, 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直接关乎学风、教风、校风和行业之风。党的工作通过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表现出来, 党组织又对该项工作提供支持和保证。党委组织党课学习、在学生中发展党员, 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极大的支持, 在师生中有强大的吸引力。党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思想情况, 定期听取有关人员的汇报, 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这些都成为我院党委工作的亮点。总之, 党委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率, 党委工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支持和保证, 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鞭策、督促和指导。共青团是学院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在我院学生中团员比例占70%, 因此, 共青团的工作对象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象是相同的。共青团通过自身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共青团干部是思政教育队伍中的骨干分子。校园文化建设是共青团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社团组织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小分队, 社团组织成员是思想教育的战斗员。以团委为核心, 以团支部为基础, 组建学生思想状况反馈网, 供党委和院领导研究分析, 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由于高校的特点, 共青团在全方位地履行着学生会的职能。

三、加强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政工干部和辅导员教师的素质和思想教育水平

各高校党委应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政工干部和辅导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思想教育水平。新世纪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一要选拔新人, 充实队伍, 二要稳定队伍, 提高素质, 三要完善机制, 发挥实效。要教育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努力学习,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学会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工作;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努力做到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耐心细致, 潜移默化, 切忌生搬硬套, 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多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引导学生全面成长;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坚持重在引导、重在发展的原则, 着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使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个性心理品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不仅要发扬奉献精神,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而且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 以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载体, 传播思想教育理论知识, 提高思想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

四、开展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军事教育

社会实践是学校联系社会的一条纽带, 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从而培养了他们为人民服务和贡献社会的献身精神。生产劳动, 是实现大学培养目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列宁认为, 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 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现在有些大学生劳动观念淡薄, 害怕艰苦, 不爱惜公共财产, 随意浪费, 甚至看不起劳动人民。针对这种现状, 我们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安排一些必要的劳动教育, 使大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培养艰苦奋斗的好习惯。军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对于增强大学生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因此军训教育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 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 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 即人的精神生活。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世界的变化,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国内外经济社会生活一系列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 “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形成新认识, 开辟新境界”。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生命力之所在。因此, 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韩金山.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理论界, 2005, (5) .

[2].刘集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5, (2) .

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之我见 篇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社会层面的要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明显上升,犯罪年龄呈下降趋势。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已刻不容缓,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一、中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和构建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与建设法治化国家的基本要求不相适应,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

首先,学校对思想品德课重视不够,法制教育落实不力。在很多校长包括一线教师眼中 ,思想品德课不是传统意义的主课,并且现在又是开卷考试,所以产生思想品德课谁都可以上,造成师资水平不稳定而且参差不齐。其中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上课只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使思想品德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可想而知,由此可见,通过思想品德课加强学生法制教育成为一句空话。

其次,法制教育仅仅局限于校园和课堂之内。由于对法制课的重视程度和经费等原因,现在的法制教育仅仅局限在了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参加社会实践,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不利于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的有效形成。

面对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法制教育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律素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和办法

学校加强法制教育,有充分的资源和人力保障,而且对学生从小进行法律知识渗透和行为能力培养,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实践中,我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等策略开展学生法制教育,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适应自身特点、促进学生发展的法制教育策略和模式。

(一)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立足于法律知识的蓄养和渗透

现行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法律的内容,如《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齐全,案例充足,思想品德课就自然成为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甚至十分反感,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系统掌握法律理论知识,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就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首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实践中,我采用“案例教学法”,设计“模拟法庭”,观看“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等电视节目,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一课时,作为公民应该对祖国的安全负有什么责任,应该怎样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利益?初中生认识有些模糊。为此我选择了“圣火维纳斯——金晶(用身体保护奥运圣火的残疾女孩)”事迹作为案例,在导入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大大强化了视觉效果,调动了学生情感因素,激发起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同时,设计讨论话题:“金晶事迹表现了一个公民哪些神圣义务”“你应怎样向金晶学习”等,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案例材料的讨论,既能使学生明白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崇高的义务,又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又如,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节时,我将课堂设计成“模拟法庭”,选举营业员、商场保安员、营业部经理、记者、消协负责人、仲裁机关负责人、法庭审判长、书记员等各一名。通过模拟训练将教材中“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等问题迎刃而解了,教学效果比较好。这样在学生模拟的基础上,明白了作为消费者应该享有的权益,同时应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着眼于学生法制意识的培育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我比较重视课外的法制教育,每逢组织重大活动,或外出参观活动,都要向学生进行集中教育,要求学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课外的教育和课堂教学相互补充,使学生能经常性地处在一种宣传法制的氛围之中。

在这基础上,每学期我们都应聘请一些专家或专职工作人员给学生开讲座、作报告。如聘请市法院的法官作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请交警同志作交通法规专题报告等等。他们的报告有许多实际的案例,不但内容丰富,警示性强,而且可行性、说服力也较强,这样能给学生较强的震撼力,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有较大的帮助。

同时,我又认为将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我自己利用学校闲置房间设计了一个心理咨询室,既当思想教育老师又当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室创办起来以后,每天都有同学前来与老师谈心,有时用书信形式进行交流。我在与学生交流时,经常向他们传授关于法律法规的知识。特别是有些学生有违法的想法或行为,我就借助法律知识对他们进行疏导。由于这样的教育活动是在与个别学生交流中进行,对症下药,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一对一的心灵交流中,老师将法律知识悄悄地渗透到学生心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与主题教育相结合,根植于法制教育氛围营造和能力提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法制教育氛围营造和能力提升常抓不懈。思想品德课、校班会课、升旗仪式等,都被当做法制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法制教育的氛围之中。

除了经常性的教育之外,我还充分利用节日、活动日、教育日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三月的“安全教育月”,“青少年维权专题行动月”;八月的“国防教育专题月” ;九月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巩固月” ;十二月的“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教育月”等。每学期放假前夕,都要对学生进行社会治安方面的法制教育,防止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或影响,极力避免5+2=0不良效果的出现。

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篇9

文安县大柳河中学 王震

摘要: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担负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作为初级中学,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就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好与差,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本文根据当前我校办学特点,试探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中学生 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

正文:新的形势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生理发育和性格心理渐趋成熟的重要阶段。而学生的政治思想、社会观念、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要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变化和要求,必须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来完成。因此,中学生也是倍受广大德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研究与探索新形势下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是最强学校德育的可操作性,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在长期担任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本人认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机械和教条,一概而论,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有自觉和主动精神,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环境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采取各种办法,将广泛宣传与个别教育结合,平常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家普遍受到教育,思想得到提高,比如把谈理论与做实事相结合,讲原则,讲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要和风细雨,慢慢渗透,无孔不入。中学生正处于成人预备期,其自我表现意识明显增强,但表现方法比较盲目,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较差。对大而空的道理和政治性说教有着极强的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师或家长必须对其采取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首先,施教者要通过与对象平等、诚恳、亲切的交谈,初步摸准其思想脉搏,找到其存在问题与缺点乃至犯错误的思想症结,使之能够从你真诚和蔼的言语、表情和声调中感受到温暖、友谊和关怀,继而对你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孩子一旦对老师或家长产生信任,就会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真诚地接受教育和帮助。其次,要循循善诱。教师或家长要通过反复的摆事实、讲道理,像春风化雨滋润万物一般,点滴入地,丝丝入心,把正确的思想观念注入到对方的头脑中,进而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目的与效果。

三、要做学生的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

教师如果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与学生之间就会有难以跨越的鸿沟,心与心之间就有了隔阂。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处在完全平等的位置,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内心接纳你。只有这样,在他们陷入困惑和遇到困难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你,他们就能够敞开心扉,向你

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让你感同身受。这样,你就能把握他们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他们,达到解除不良心理状态,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使学生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使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可亲可近,极具人情味。

四、要树立先进典型,结合创先争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好的榜样,让榜样的无穷力量影响到学生,以达到塑造学生灵魂的目的。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可以开展光荣榜上有我,我是最棒的等创先争优活动,及时树立先进典型,对先进人物如劳动积极者、拾金不昧者、助人为乐者、爱护公物者进行宣传,在学校、在班上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用先进人物良好的品行、情操和人格去感染他们,教育他们,这样才能见贤思齐,心悦诚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更富号召力,更富感染力,对教育学生,鼓舞学生,鞭策学生有巨大的推动力量。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可以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以此来凝聚、团结、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五、要建立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熏染学生 中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传统佳话。有句成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骑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人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比如说,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人的心情一般就格外舒畅;而遇上阴雨连绵的日子,就相对比较郁闷烦躁。再者,从地域角度讲,当一个人置身于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往往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而一旦到了一个风沙弥漫、垃圾成堆、噪声不断的环境中,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愉悦快乐之感。这说明,良好的环境是产生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绪状态的先决条件,而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感受好坏,则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因素。

那么,怎样才能为中学生构筑一个良好的环境呢?首先,要大力美化校园环境,尽量保持校内环境的卫生、干净、清爽。现代教育中“以草木说话,以草木育人”的思想就是缘于此而提出的。其次,要加强校园或班级、宿舍文化建设,着力营造一种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如在学生的各种生活空间里,包括学校、教室、宿舍、家中的卧室里,尽量根据其个人的情趣张贴、书写一些积极向上的标语、绘画、名人画像与格言警句,办好校内板报、橱窗、文学小报、校园广播等,尽量使学生少接触或不接触各种不健康的书报刊物。其三,要努力在师生、同学或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团结、民主、友爱的良好人际关系,以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六、要言传身教,处处为学生树立榜样。“人格的力量是伟大的”。著名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与其他人相比较,人们更相信完善的人,无论在什么问题上都是这样,当一个问题有分歧时更是这样,个人的品质永远是他拥有的最有效的说明手段”。做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打方法,莫过于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己以身作则,做出表率。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德无时不在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其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学生往往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思考乃至模仿。很难设想,一个平时污言秽语的教师,能够培养出语言文明的形式来;一个懒散成性的教师,会培养出勤奋笃学的学生来。所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言行一致,而且言要真,行要正。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坚决不做。

中学生安全教育之我见[定稿] 篇10

汪学敏 发表于 2006-9-11 11:46:50

这两天看完有关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电视节目后,感触颇深。学校、家长和社会应该关注、重视和支持中学生的安全,应该在确保学生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为了衡量人类活动的危险程度,社会行为学家把冒险行为分成六个等级,称为“冒险系数”即:绝对没有危险的活动称为0级;危险占二成,安全占七八成的活动是一级;危险、安全各占一半的活动是三级;依此类推,最高六级,是绝对危险的。因此,在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冒险行为,及时地加以引导。具体做法是: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些活动是小冒险,有大人指导,玩玩可以;有些则是大冒险,现在绝对不能闹着玩,但将来可参加;其次要告诉学生,冒险分理智和盲目两种。理智的冒险是有益的探索;盲目的冒险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第三,要教育、引导学生先搞好学习,练好身体,培养良好的心理和思想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这样,才能应对更大的风险。

在学校里的具体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和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如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讲清体育运动的特点和规律,防止学生在运动和各类竞赛中受到意外的伤害;班主任教师还要做个有心人,如在组织学校春秋游的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和其他教师一起来管理好学生,防止发生意外;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尽可能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天气预报等资料,提醒学生注意保暖,防止生病,影响上课;在恶劣天气到来前夕,提醒学生尤其是路途较远的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早出门一刻钟,从从容容地上学,冬天干万不可贪睡懒觉,上学时丢三拉四,骑车横冲直撞。对发现的不安全行为,要立即制止,并和学生说清原因。在学校放寒暑假之前,应该对学生和家长大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在班会上,举一反三,扩大了宣传教育效果。

小学生思想教育之我见 篇11

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往往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曾经有一个母亲,每次晚餐后吃水果,她都让自己幼小的儿子来分配,而儿子每次都是给爸爸妈妈和自己一人分一个,突然有一天,儿子发现只有两个橘子了,就问:“你们都要吃吗?”“当然!”尽管心中不情愿,孩子还是把两个橘子递给了父母,而父母则坦然接受了。之后母亲非常痛苦地说:“我觉得这橘子一点味道都没有。”但是这位母亲做得对,一定要让孩子心中想到别人,并能正确处理“你”“我”“他”之间的关系,养成有孝心的习惯。因为行为是偶然的,当某种道德行为达到自动化程度的时候,就成为道德习惯了,如果德育能够让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稳固的链接,它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引导未成年人如何做人。

中华民族历来最讲究做人。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把我们的未成年人培养成为能担负跨世纪伟业之重任的一代新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然而,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是非辨别能力差,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而对他们进行教育确实是一件难事,高深的理论听不懂,传统的说教又太枯燥。所以,我就抓住小学生酷爱动画片这一特点,针对思品教育内容精心设计动画,把深奥的道理变成行政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学生在欣赏动画节目的同时明白道理,学会做人。

如:有一次我发现本班有两名学生把家里的几十元钱偷出来买零食吃,于是,我在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的同时,把听说训练《小猴子过生日》一文提前进行教学,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小猴子过生日了,许多小动物都来向它表示祝贺。蚕姑娘送来了漂亮的丝绸裙子;小蜜蜂送来它亲手酿的蜜。小猴子一边收礼物一边道谢。这时候,小老鼠也来了,它给小猴子送来了一篮子香甜的桃子,可小猴子说什么也不要。这时我突然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子为什么不要小老鼠的桃子啊?这可是小猴子最爱吃的东西啊!”于是同学们就各抒已见,有人说:“小老鼠自己不会种桃子,是偷来的。”有的说:小猴子不能要别人偷的礼物。”有人说:“收下别人偷来的礼物就等于和小偷同流合污。”教师顺势问:“做小偷有什么危害呢?”学生便知道这是不道德的,害人害已,扰乱社会秩序,这是违法的行为,偷大了就要判刑,严重的还要枪毙。接下来我又播放了一组有针对性的教育动画片。内容主要反映一些少年由于屡教不改最终走上违法的道路。看后同学们深受教育,纷纷表示今后要诚实守纪,决不做有损于国家和人们的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为国家作贡献,自食其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事后两位从家里拿钱的同学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今后决不再犯。 同学们也初步懂得了自怎样做人的道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劳动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劳动是最光荣的。然而,目前的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太阳”。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热爱劳动人民,不懂得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我一方面经常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或实练;另一方面,与学生家长配合,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进行自我服务,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从中获得劳动体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如:我教学《别说我小》一文时,就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教师说:“丁丁确实是个能干的孩子,他做那么多的事。那么我想我们班的同学也很能干,肯定也能做许多的事情。能不能说给大家听听?”有的说我能帮妈妈做来料加工;有的说我能帮奶奶穿针;有的说我会帮妈妈做生意……根据汇报情况教师给予表扬。接着,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又精心设计了一个课件,题目是:章鱼当考官。在内容没有出现之前让学生猜一猜,章鱼考官是笑脸还是哭脸。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同学们就拼命的猜:“笑脸!”“哭脸!”……在同学们迫切想了解答案时,再请一个同学上去点击鼠标,当章鱼出现的是笑脸时,猜笑脸的同学就会情不自禁的大叫一声:“耶!”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原来是冬冬在帮妈妈洗碗,章鱼对冬冬的表现表示满意,所以露出了笑脸。接下来同学们又会使劲的猜:“笑脸!”“哭脸!”这次章鱼是哭脸,同样,这次猜哭脸的同学也会大叫一声:“耶!”因为,小红坐在床上大叫:“爸爸,快来帮我穿衣服!”章鱼对他的表现表示不满。其实,这是将一些自理内容编成判断题,让学生进行辨别,以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最后一个环节是穿衣、叠被比赛,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比赛结束后,进行评比,评出今天的劳动之星,教师及时给予奖励。评上劳动之星的同学特别感到自豪。没评上的同学便会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并会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努力争取。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期结束后,教师将要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这样,学生在猜猜做做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会了自理。

四、增强未成年人孝敬意识。

孝敬父母、爱国忧民、敬亲睦邻、乐善好施、敬老爱幼、勤劳节俭、敬业乐业、见义勇为等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气节,在如今仍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这些传统的美德在中华大地上得到炎黄子孙的代代相传,并且不断地得到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宝贵财富。对未成年人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竞赛活动。

如:我在教学《奶奶病了》之后,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设计了许多的具体情节,有小孩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的;也有上学路上遇盲人的;有家里来客的……等等,让学生进行擂台比赛。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反应。看谁处理得最恰当、合理。其中有必答题、自选题和抢答题,每题20分,基础分100分;必答题、抢答题由教师确定,自选题由学生上台确定。请观众判断,教师裁决,到时候看谁的累计分数最多,谁就是本次比赛的擂主。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未成年人在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懂得了在各种情况下如 何去尊重、理解、孝敬长辈的,从而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 篇12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长期以来, 广大教师, 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总是习惯以权威自居, 往往以长者、说教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放不下身为人师的架子。这影响着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 思想品德教师应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参谋, 对学生多一分理解, 多一分宽容。

二、热爱并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这不仅是教师高尚师德的集中体现, 而且也是思想品德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热爱学生, 并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偏袒他们, 而是既要关心爱护, 又要严格要求。如, 对一些不遵守课堂纪律, 学习不求上进的班干部, 要耐心与其进行交谈, 使其意识到问题所在, 引导他们尽快改正。对后进生, 不能漠然视之, 应当对他们倍加关心, 要为他们成功感的获得创造条件, 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三、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 如, 讲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故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使他们学会感恩父母, 感恩他人, 感恩社会, 感恩国家, 成为一个具有感恩之心的人。

四、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

笔者在思想品德教育实践中发现, 很多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荣, 什么是辱, 未形成正确的荣辱观。要解决这一问题, 仅靠空洞的说教显得无济于事。教师可在灵活运用一些事例诱导学生得出正确认识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向他们介绍一些中华传统美德常识, 以逐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五、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优点缺点等情况最为了解。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即时性的特点, 且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教育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为此, 思想品德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多进行沟通交流, 引导他们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同心协力做好育人工作。

六、实施体验式教育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 引导他们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 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体验式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个人体验基础之上, 并非通过书本或者他人的传授来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教育方式。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能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要使体验式教育收到实效, 教师应想方设法地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积极组织他们开展自主性的体验活动, 以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如, 可以让学生开展个人文明礼仪的自评活动, 以促进他们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 表演文娱节目, 以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帮助老人的良好品德;可以让学生驱动轮椅爬坡来进行换位体验活动, 使其学会尊重残疾人等。

七、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篇1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的知识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正式纳入学校课堂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我谈一下我的浅显认识。

一、气氛和谐 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随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

二、树立榜样 陶冶性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三、尽情渲泄 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随时随地地倾听他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我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子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利用家访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

四、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情感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上一篇:做自尊自信的人训练题下一篇:高一生物的满分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