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之我见

2024-07-29

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之我见(共12篇)

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之我见 篇1

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之我见 前几天,我去学校图书室借书,无意间看到一本粉红色封面的《江西教育》杂志,上面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画让我停下了脚步。我忍不住捧起它,大致浏览了一下目录,马上被一篇为《小学生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的题目所吸引。刚好上次教师例会上,校长讲到了学生的文明礼貌问题,要求各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这下我可要好好拜读一下了。

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入手,用榜样教育学生是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的重点。榜样的作用无穷大。什么样的言行举止是文明礼貌的?中国自古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五千年文明史可以告诉我们答案。远学古人,近学身边人。教师可选取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可学性的人物事例,加上生动活泼的讲解,让学生坐得住、学得进、听得懂、记得住。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睦邻里、友爱同学,并以身作则示范,建立良好风范,让学生懂得与人相处如何做,什么才是讲仁义、懂礼貌。

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上进是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的保证。激励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中,教师给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收到良好的效果。赏识是促进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批评更是应当的。但赏识和批评的分寸应当适度,实事求是,不宜过分夸大,不能单讲片面,让二者统一在文明礼貌教育教学活动中。

邓小平同志曾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道德水准,需要从小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抓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需要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孙营乡共和小学

2011年12.月15号

高瑞

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之我见 篇2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单设初级中学, 地理位置偏僻, 学生中有半数为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失依儿童和困难家庭儿童。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学生在家庭中得到的关爱、教育较少, 行为习惯较差。近年来, 我校借力重庆市“领雁工程”, 在专家的引领下, 致力于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学生的文明礼仪、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显著改善, 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有章可循, 有规可依

在规章制度方面, 我校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 规范学生的言行, 加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在此基础上, 学校结合本校实际, 制定《学生一日常规》《三礼教育实施细则》, 从学生的形象标准、行为要求、课堂纪律和学习生活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在开学之初, 我校会组织师生收看“开学第一课”, 以校本教材《三礼教育三字经》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并将每学期的第一学月定为“行为习惯规范月”, 将规范的坐、立、行、读书、写字、衣着和发型等, 通过宣传橱窗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 学生对照标准找差距, 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礼仪、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制度约束。

二、强化训练, 持之以恒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教育好的, 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 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 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 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 并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 便不用借助记忆, 很容易、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由此可见, 要形成良好的习惯, 只有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 绝非一日之功。对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而言, 家长的文明程度、周边的生活环境对其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 耐心细致的引导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尤为重要。

我校在“三礼教育”活动之初, 根据《三礼教育实施细则》的目标, 以“为什么要讲三礼”“对照三礼找差距”“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点滴做起”和“文明礼仪住我班”等为内容, 举办主题校会、主题班会, 制作校园橱窗、班级黑板报等, 强化学生知礼、守礼的意识。通过文明礼仪监督岗、学生自愿者团队, 督促学生改正不良习惯, 如乱扔垃圾、乱涂乱画、高声喧哗、污言秽语等;通过国旗下讲话、大课间、主题校会和主题班会及时反馈, 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 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师表垂范, 榜样感召

首先, 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要首先做到。我校制定了《教师三礼教育细则》, 并应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 如: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做三礼人”签名活动、社区义务劳动;教师参与校园集体活动时, 做到着装端庄大方、集合快静齐;教师微笑回答学生的问好, 亲切道谢学生的帮助。这样, 教师不仅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 更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感染学生。

其次, 树立生活中的榜样。学生典型看得见, 易学习, 更富有激励性和教育性。因此, 学校每学月评选出优秀之星、进步之星、三礼之星和礼仪示范班等, 每学期评选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等。用学生身边的小标兵引领他们, 让学生感受到好习惯离他们很近, 自己也可以做好。

四、环境熏陶, 愉悦心情

现实的生活环境对成长中的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环境的好坏又与养成教育有密切联系。心理学研究表明, 养成教育只有在兴奋、愉悦的环境氛围里, 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教育效果。为此, 我校做了如下几点。

第一, 改善学校环境。近年来, 我校加大硬件投入, 如新建塑胶运动场、增添现代化教学设备等, 美化绿化校园、学生教室、教师办公室等, 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为师生提供了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二, 重视校园文化。学校以“仁义礼智信”内容布置教学楼走廊文化, 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传统节日”“世界著名大学简介”等打造户外文化墙。此外, 努力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 在校园内设置“互相谦让, 亲如一家”“礼仪体现细节, 细节体现素质”“把花留在枝头, 让美丽留在心灵”“流水不腐亦不复, 请珍惜每一滴水”等标示牌, 时刻提醒学生。学生的言谈举止变得温文尔雅, 校园内不再是垃圾遍地, 纸屑横飞, 花草树木无一损坏。

第三, 开展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影响大、效果好, 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与交际能力, 更是检验和展示学生行为习惯的最好平台。学校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春季师生家长体育周、秋季师生科技艺术节、团员入团宣誓仪式、紧急疏散演练、知识讲座以及敬老院的“孝道”教育等, 创造一切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强化认知能力, 并逐渐内化为自觉行动。

第四, 优化社会环境。一是营造家庭教育环境。曾一度流行的“5+2=0”就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反映,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 我们对此更深有感受。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 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举办家长学校, 与家长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通过校讯通, 与家长交流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发放“三礼教育倡议书”及《三礼教育实施细则》, 督促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邀请家长观看或参与学校大型活动等。通过一系列举措, 让家长也从中得到学习,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观念,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二是向社区居民送“三礼教育倡议书”, 请社区、街道领导代表到学校指导工作、举办讲座。将学校教育向家庭、社区延伸, 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教育平台,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篇3

一、严抓细管,形成良好风气

不良的行为习惯可能是迈向罪恶深渊的开始。所以班主任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并且要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要想方设法,对学生严抓细管,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营造舆论氛围,引导学生发展。可采取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大力宣传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对养成教育学习内容更形象、更具体:可以在班上树立典型、模范,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亮点,供大家学习、借鉴,不断鼓励、鞭策学生,提高学生正确学会做人做事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可以提出一些文明礼仪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探讨,以此促进他们在思想观念上的统一认识,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二是从小处着手。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如一旦发现学生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说话不文明等行为,班主任都应该及时采取教育措施,坚决杜绝之,以防止学生的不良习气进一步恶化和蔓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如衣着要整洁,佩戴好校章,走路脚步要稳重,坐着身姿要端正等,从各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三是把养成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如可以在班里组织学生开展“我是主人翁”“我的班级我做主”等主题活动。

二、制订目标,规范学生行为

针对有些学生学习态度散漫、自制力较弱的特点,班主任可结合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文/梅县新城中学邓琴学生实际,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以能制定出切实可行而又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的目标。让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比如为让学生更懂得珍惜和感恩。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制定“感恩”活动目标,比如为父母、为老师或为班集体做几件事,让学生在感恩行动中,不仅增进和家长、老师、同学的感情,还能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为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提高写作水平,我为学生制定“四个一”即读一本好书、抄一篇文章、记一句名言、写一篇日记的目标,时间长度根据学生的能力来控制,因为时间太长学生容易懈怠。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检查,最后确保了“四个一”目标的实现,学生不但自然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同时也学会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规划自己的人生。

三、有的放矢,纠正学生缺点

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对一些喜欢铺张浪费的学生,要教育他们珍惜父母辛勤劳动的成果,培养孝敬父母、关心亲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习惯:对一些喜欢说谎的学生,要教育他们明白公民的责任,培养他们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习惯;对一些缺乏学习热情的学生,要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让他们追求进步、勤奋学习、虚心进取的美好品质;对一些不爱护环境卫生的学生,要让他们体会自然环境的重要,培养他们养成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习惯;对一些生性比较怯懦的学生,则要教育他们勇敢、自立,培养他们乐观开朗、勤奋自立、勇于挑战的优良品质。我曾有位学生,由于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就喜欢说一些黄段子。我发现后,耐心细致地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其每说一句话前,先想想可不可以说出去。后来,他改变了“一吐为快”的陋习。

四、课内课外,培养学生习惯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首先,每一堂课,都要注意对学生的意识、行为的培养。要经常强化学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比如可以采用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举手回答的方式判断学生的专心程度。对于专心的学生多加以鼓励,激发其学习热情。如果有学生不专心或搞小动作扰乱课堂纪律。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直至其专心听课,课后可以再委婉地向学生提出批评。让他们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培养了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其次,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课外的良好学习习惯。如学生中常有一些头脑灵活而又调皮好动、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和最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的,我们要充分重视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养成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课后坚持独立思考、自己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浅谈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 篇4

灯塔中心小学 黄芳

少年儿童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教育,是家庭、学校甚至于全社会的首要任务。它要求我们少年儿童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培养儿童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包括爱国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以及团结友爱、热爱劳动、诚实信用、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以下是笔者从教以来对小学生品行教育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俗话说得好:“身教胜于言教”。学生身边所有人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模仿。而教师与他们朝夕相处,所以就是他们直接模仿的对象,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作为学生最具体的看得见的活教材,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许学生做的,教师决不能做。这种教育方法不带有任何强制压力,学生易于接受,是其它教育方法无法替代的,教师的身教可以影响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讲文明。有些学生,在同学之间,经常说粗言秽语。一个恶作剧、做不文雅的动作、惹事生非等等,对以这些不良现象,如果教师在注重“言传”的同时,更注重身教。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教师不仅经常在孩子面前讲文明礼仪的道理,更重要是的以身作则。比如:我们三年级里原来有两位学生文明礼貌方面较差,给其他同学也带来很大的影响。于是,我经常个别地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课堂上我尽量使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有礼,从不用粗话骂学生;课间,我尽量多到学生中,特别是在这两位文明礼貌方面较差的学生面前,我尽量使用礼貌用语。学生不小心碰着我,我微笑地对他说:“没关系”。如有学生替我拿东西,我很客气地对他说:“谢谢你”,路上或者别的地方遇见学生,我礼貌地跟他们打招呼;如果我不小心碰着学生或给学生增添了麻烦,我总是主动道歉地说“对不起”“请原

谅”等等。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努力,那两位文明礼貌较差的学生及其他同学的文明礼貌明显好转了。

2.让学生守公德。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公德”,也不知道遵守公德的好处和不遵守公德的不良影响。所以,他们常常因为娱乐而做出不道德的事,给班级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校内校外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花草树木、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等等。如要制止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教师除了常跟学生讲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如:我们班级就有很多学生不守公德。看电影时大声喧哗,看到校园里有废纸,不能主动捡起来。于是,我决心走到学生中去,用行动去感化他们。当我发现学生随手扔果皮废纸时,我当着他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当我发现学生在墙壁上或别的地方乱涂乱画时,我当着学生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擦掉;当我发现学生践踏花草时,我马上过去当着他的面把花草扶正等等。教师的行动,慢慢地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到第二个学期,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公德”,不守公德的现象很少发生。

3.让学生守纪律。要想使自己的学生遵守纪律,教师首先要带头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学生的一面镜子。试想,一个上课经常迟到、旷课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迟到、旷课,学生会听他的吗?一个经常骂学生、说粗口话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骂人、不说粗口话,学生会听他的吗?等等。这样的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4.让学生热爱劳动。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从来不做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学校,不要说什么繁重的劳动,就连一般的大扫除都不肯参加。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从家长工作做起,利用家长会跟家长讲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父母亲要经常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在学校,每次大扫除或其它劳动,我都带头干,哪里脏、哪里任务重,我就到哪里,做孩子们的表率,每次劳动结束,我都对本次劳动表现最积极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表扬。这样,教师的行动和优秀同学的行动就慢慢感化其他同学,使全

体同学都热爱劳动。另外,我还在品德课上讲一些领袖人物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故事,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在活动中进行品行教育

如组织学生为班里较困难的同学捐一些学习用品、看望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培养了孩子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品质。组织学生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看革命影片,听英雄人物报告,这样,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就自然而然地感化学生,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立志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品德受到教育。另外,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去与那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作斗争,并且让学生集中讨论交流活动的体会。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从而加深了对坏人坏事的憎恶。诸如此类活动,要经常开展,做到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三、成立光荣榜,弘扬好人好事

班级里成立光荣榜,大力弘扬发生在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如班级成立表扬栏,好人好事登记薄;向学校雏鹰电视台投稿,成立好人好事宣传栏等。使那些积极做好事的同学觉得光荣而自豪,觉得更应该那样做,也能使其他同学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人人做好事、个个争先进的风尚。

总之,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千篇一律。这看具体情况,因人、因地、因时而定,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加强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篇5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文明礼仪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是否文明,不但影响到自己的将来,还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在学校,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会蚕食着我们丰富而纯洁的校园文化,会污染我们美丽而纯洁的心灵。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一个优美清净、和谐温馨的环境,而这个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创造。

文明行为的养成,对农村中职生来说尤为重要。我国农村人口占的比例很大,农村中职生将来会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建设及企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农村中职学生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素质。今天的农村中职学生会成为将来的城市蓝领阶层,成为高素质的祖国建设者,将要在文明的城市学习、工作、生活。农村中职学生由于农村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影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行为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出口成“脏”、跟老师顶嘴或躲在厕所抽烟,偶尔还有“拳脚相加”的现象。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改掉所有的不文明行为,今天做一个文明的中职学生,明天做一个合格的祖国建设者。

一、文明行为的养成,从小事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资本。小事大做,便是大事;大事小做,便成小事。天下无大事,请先把自己脚下的纸屑捡起来,这就是你爱校的表现、爱国的开始。美国有个年轻人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完成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然来了,还是一试。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废纸,便顺手把他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介绍自己。董事长说:“很好,很好!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到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能看见大事。”这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福特。我们的文明行为都源自平时的一些小事,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文明习惯。

二、文明行为的养成。源自责任心

今天校园的文明,明天祖国的强大,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来实现,孟子曾提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如果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坚持认为: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环境卫生不好,是我的责任;公司不景气,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是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争做文明人,天下哪有不团结的集体?哪有不兴盛的国家?

三、文明行为的养成,节俭尤为重

作为一名学生,学校的水龙头漏水了,如果你认为“那不是我的事,那时总务处的事”这就错了,这样的态度也是要不得的,省水、省电是节约的习惯,是文明行为。作为一名公司员工,如果不懂得的为公司节约资源,那就不配做公司员工。因此,培养节俭的文明行为习惯对中职学生来说就尤为重要。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约出精神,节俭生美德。从小的方面讲: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个人修养,是人生恪守之道。从大的方面讲:节俭是爱国行为,因为爱国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

四、文明行为的养成。诚信是根本

作为中职学生,诚信是将来立足企业和社会的根本,诚实守信也是企业要求员工必须具备的品质。有一位手艺特别精细的木匠师傅临近退休,老板让他退休前再造一座房子,木匠师傅清楚地知道房子造好后他便会被辞退,就没怎么用心,_丁艺当然很粗糙。房子造好后,老板把他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你跟我辛苦了半辈子,我也没什么送给你,这座房子就作为退休礼物送给你。”木匠师傅满脸通红.无言以对。企业的员工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来不得半点敷衍和虚假,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影响到公司的兴衰。养成诚实守信的文明行为习惯,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五、文明行为的养成,勤奋是关键

做一个文明的人,还要刻苦勤奋,博览群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我们农村很多中职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现象严重,因此对自己的行为放任自流,懒懒散散。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自己专业上勤勤恳恳,刻苦钻研,前途是光明的。今天的勤奋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生存,为国家的富强而作贡献。

六、文明行为的养成,礼仪是基础

礼仪是社会交际的基础。可以说礼仪是我们农村中职学生事业走向成功的粘合剂。说文明语,做文明人,这是我们农村中职学生应尽快养成的行为习惯在校冈内要经常使用文明语音,礼貌待人,“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要成为我们的校园Et常语言: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相互尊重;楼梯,自觉靠右行;进公共教室,自觉排队;不在走廊乱跑乱跳,经常保持室内卫生清洁;尊敬师长,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通过每位同学的努力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篇6

长春岭镇第一中心小学

孙丹丹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我担任了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由于有几大“金刚”在扰乱,班风极差,每天到班里,看到的都是乱哄哄的场面,班里同窗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争争吵吵,还有的大打出手:看到老师,一些学生是爱理不理的。

接手这个班后,我决议先从文明礼貌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后,再着手抓别的方面。俗话说:“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动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恳求别人辅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怀、辅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当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遵守。每周的班会和晨会课我都坚持要求学生做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 篇7

一、通过教育活动课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活动课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 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比一比》《谁打碎了花瓶》《诚实的孩子》《帮助你我快乐》《关爱残疾人》《我们都是好孩子》《和弟弟妹妹一起玩》等, 综合运用情境表演、事例分析、讲述故事、手偶剧和讨论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在教学中, 我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念儿歌、唱歌曲等方式, 向幼儿提供一些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境, 引发幼儿思考, 让幼儿能够在与同伴的讨论中,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了解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 提高幼儿思想意识, 从而萌发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及愿望。如在《帮助你, 我快乐》活动中, 利用手偶, 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 幼儿通过老师语言和语气, 感受到了故事中的小熊遇到困难的焦急, 使之充分体验到遇到困难的心理感受, 再感受被帮助的快乐, 从而使幼儿深刻地认识到帮助别人的重要和快乐, 进而愿意主动帮助别人。又如, 活动课《文明小天使》这一活动, 以迎奥运为契机, 让幼儿走进社会, 接触文明人, 感受文明事, 发现文明行为, 进行宣传活动:《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名活动》。

二、充分发挥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习惯养成的基础。“环境是可以说话的”, 孩子是在成人的关爱中成长的, 要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首先要使孩子感觉到爱, 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作为教师, 应真诚平等地对待幼儿, 关爱每一位幼儿, 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 给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 在这个氛围下, 幼儿很自然地会去关心别人, 对别人的困难表现出关注和援助行为。注重环境的创设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与美化幼儿园环境相结合。通过带幼儿参观幼儿园, 清理幼儿园中的垃圾, 共同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幼儿园, 让幼儿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提供健康快乐的环境, 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性格, 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 是一次次的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 所以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的氛围尤为重要, 让幼儿时时处处感受到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老师的尊重和爱意, 体验到同伴之间的友谊, 就像《纲要》中提出的“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 心情愉快, 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利用班级墙饰“爱心树”“应该怎样做”“值日生”体现温馨的心理环境, 创建班级健康口号“文明、团结、自信、勇敢、活泼、健康”, 体现班级精神风貌, 为幼儿提供了健康的心理环境, 使幼儿更快乐地成长。在离园时间, 开展“我来夸夸你”活动, 让孩子们根据小朋友今天的活动互相进行表扬, 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是主角, 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关注自己。

三、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因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 而家长是幼儿教育中的特殊力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现实需要, 幼儿思想单纯, 可塑性强,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 特别是幼儿其人格思想的形成, 家长的影响占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 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 确实,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做家长不仅要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 而且一举一动都要堪称为幼儿表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就会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从中得到熏陶, 受到启发, 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因此, 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家教专栏、接送交谈、通知、发放文明伴我行倡议书、家访、小黑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 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 进而使家长在家里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 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也为促进社会文明做出了的贡献。同时, 通过互相交流, 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在家的具体表现, 指导家长进行教育培养。在生活中, 如果家长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那么孩子也会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如节假日, 做父母的可带孩子到朋友家做客, 要有礼貌, 不经别人同意, 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学会热情招待客人, 让孩子感受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愉悦。

四、注重“细节”,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 要始终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采用谈话、暗示、表扬、诱导等方式, 注意在培养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同时, 抓住教育契机, 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从早晨入园到晚上离园, 都尽量制造机会, 注意观察幼儿表现, 对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用赞赏、鼓励的话语, 满意的微笑等进行表扬, 肯定其正确的表现, 能鼓励幼儿更积极地去行动, 形成良性循环, 使幼儿体验到做一个文明人所带来的快乐。对孩子的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不是单独的说教, 而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的。来园、离园时, 教会幼儿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如早晚跟老师说“早上好”“再见”, 得到别人帮助时, 会说“谢谢”, 不小心伤害到别人会真诚地说“对不起”, 以表达自己的歉意……从而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使用礼貌用语, 增强文明意识。

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三大教育合力协调一致, 发挥整体效应, 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有效形成。

摘要:从通过教育活动课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充分发挥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家园共育,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注重“细节”, 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四个方面, 对如何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634-636.

[2]陈帼眉.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63.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30-33.

学生体质健康行为养成教育之我见 篇8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健康;养成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对于体质健康亦是如此。尤其是家长,对于中学生体育健康教育出现的不足也提出了改良的新要求。面对时代的新要求,需要的是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让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改善。让学生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体育活动,让体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中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相关政策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便是养成教育。那么,我们一直在提倡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所谓的养成教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的教育。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比较注重于分数,导致有的家长与学生忽视了与考试内容同样重要的健康教育。但是,实际上,体质健康也是中学生成长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因为,学生在智力发展与知识填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自己的身体。只有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发展起来。否则的话,没有健康的体质也只是没有根基的大厦而已。要让中学生养成健康体质,那就需要其养成良好的行为。由此可见,体质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二、中学生体质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

1.时代的进步

现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时期,同时也是新旧交替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界也面临着新旧变革与交替的冲击。其中,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行为养成教育也有了时代的新要求,这样的情况之下需要的是高校养成教育顺应潮流,采取相應措施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行为进行培养。

2.新旧教育理念的冲击

中学生在未参加高考进入高校之前,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或者是家庭,对于学校和学生的认可程度都是以升学作为标准的,这样的标准会存在学校和学生都忽视了学生的自我修养、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不是只有知识就够了,其需要的是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才。这样的新型教育理念无疑对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来说是一种冲击。

3.学校自身忽视体质养成教育

当前社会,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巨大,是否能升入好的高中或者大学是作为衡量中学教学质量的硬性指标之一。所以,很多学校在中学生步入学校开始就把中考与高考摆在第一位,这样一来,就把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行为教育弱化了。

三、体质健康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学生体质健康与诸多因素有关,比如参与体育活动量、对于体育活动的认识、父母和学校的鼓励、身体营养是否能跟上等等。

1.参与体育活动量对于体质健康的影响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或者是那些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质评分为66.54±13.30,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体质评分则为63.06±13.21,说明经常锻炼的学生体质要明显优秀一些。概括来说,便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体质比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优秀。

2.体育活动的认识对于体质健康的影响

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和体质健康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有些学生认为每天锻炼有利于体质健康,对于考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而有些学生则认为,进行锻炼对于考试没有促进作用甚至有抑制作用。根据资料显示,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主观认识对体质健康有着明显影响。认为锻炼有用的学生体质评分高于认为锻炼无用的学生。

3.父母、学校的鼓励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父母与学校的鼓励占了很大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并没有步入社会,对其影响最深的便是家长和学校。那么,只要父母支持、学校鼓励,大部分学生都会因此而进行体育活动。反之,如果父母和学校不支持的话,学生可能也会因此懈怠。研究显示,父母与学校支持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质健康评分要优于不被支持的学生。

四、利用体育课堂养成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行为

1.利用体育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便是中学时期,这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段。在这个时候,通过学校的思想教育模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该利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质健康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之上潜移默化地养成正确的思想。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中学生的体育课堂,体育课是中学生锻炼的有效时段,在这个时候可以让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时段之内逐步成为喜爱锻炼的人,从而成为体质健康的人。

2.充分利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约束力,因为学生的不自觉性会让学生以自我意愿进行行为活动,而其自我意愿不一定是能促进其成长发展的。所以,学生需要的是制度的约束与督促。在这个时期,学生不断通过重复的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大课间、体段课等等。还有平常的体育课不能成为学生的自由活动课,而是应该在这个时候用制度让学生强制性地进行锻炼。学生一开始可能会因为强制性而不得不实行,但是只要学生在重复之中养成了习惯,就能够更加长久地坚持下来。

3.加强教师与班主任的教育作用

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言传身教”,在面对学生体质健康行为养成的方面也是如此。只有以体育教师为首的任课教师自身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让学生也去实践,从而培养体质健康的学生。而中学的班主任应该在自身做好的同时,利用自身条件深入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之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质健康形成习惯。

五、学校将相关方法和政策落到实处

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行为的养成教育已经提出了诸多方法,但是任何方法都只是书面或者口头上的理论。实际上,要让养成教育落实,需要的是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便是这个道理。在将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落到实处的时候,首先需要的是在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上,用一定时长的课时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让老师根据政策备教案、根据实际情况授课,这样学生才会从根本上接受体质健康的教育。

最重要的便是体育课,在体育课之上,绝对不能把体育锻炼方法的教授当成简单的任务,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地享受到了体育锻炼的乐趣,其才会有养成锻炼习惯的渴望。比如说,学校可以通过加大硬件设施的投放、多购置体育器材,让学生能够有多样性的选择。老师可以分期传授不同种类体育锻炼的方法,如,周一、三、五教授球类,周二、四教授田径类等等,这样才能让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只有学生从根本上喜爱体育锻炼,才能通过锻炼养成健康的体质,这才是提出各种方法的目的所在。

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是需要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这需要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通过学生体质测试、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专业的体质健康老师指导等各项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素质。此外,学校可以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对学生最有益的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秦璐,霍宪奇.中学生健康行为调查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初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篇9

驾岭乡初级中学校:李振宇

一、课题的提出: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中倍受呵护,不少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体谅、尊重别人,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也有些孩子因为不善于交往,性格变得内向、偏激,行为表现任性、固执。现代生活中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人生存、交往的基础。对初中生进行诚实、守纪守法、懂礼、讲公德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样一个呼唤道德文明的社会,我们认为,中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及文明素养的积淀需要有载体,礼仪教育能够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具体的途径与载体,是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们驾岭中学十分重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行为习惯培养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开展文明班级评比为主线来强化德育管理。开展文明卫生礼仪行为教育,讲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开展“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上”、“文明在我口中”活动。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我校逐步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之路。

二、课题的界定: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指中学生在为人、处事、学习和仪表卫生等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将如何为人、处事、学习和仪表卫生具体化一系列习惯,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修定与验证我班礼仪规范的层次性目标与内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探讨符合我班实际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基本实施方法途径体系。

3、形成适合我班实际的学生礼仪规范养成教育的活动系列案例与教育反思。

4、有效提高我班中学生文明礼仪道德发展水平。

四、研究对象

驾岭中学128班全体学生

五、研究内容:

1.确立适合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目标体系,确定具体的教育内容,编写礼仪教育读本,并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2.探索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

3.研究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课堂、班晨队会、家长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实施礼仪教育。

4.探讨制定保障礼仪教育顺利进行,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积淀的基本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目标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行为、教师教育方法及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呈现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调整修正实验方案,在行动研究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的立项前到立题后研究的各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收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引导实验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案例,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学校对实验过程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培养学生基本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为人基本习惯、处事基本习惯、学习基本习惯,卫生基本习惯、语言表达习惯等,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在为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在处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坚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在学习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掌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礼仪方面,课题强调穿着整洁得体、说话语言文明。这些良好习惯都需要在中学生日常行为中培养。

七、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礼仪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文明素养的积淀。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言谈举止受欢迎的人;勤奋学习、乐观向上、有理想有志气的人。让学校礼仪教育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八、研究途径:

1、诵唱、创作“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诗歌。在实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将紧紧抓住诗歌主题鲜明、简洁明了、学生易学好懂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年龄特征和知识程度,组织全班学生开展搜集诗歌、创作诗歌和诵唱诗歌的活动。通过此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进一步促进我班的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

2、活动育人:开展“卫生靠大家,争当文明中标兵”的活动。从“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手上”、“文明在我口中”中做起。

3、教师言行育人: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4、课堂育人:发挥个人学科的育人功能,知识传授与德育结合。发挥主题班队会的育人功能。

5、阵地育人:黑板报、手抄报、升旗仪式、校外德育基地,图书室、劳动基地(卫生包干区、花圃分班管理),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知心信箱。

九、研究步骤及进度安排:

(一)、准、课题备阶段(2008年9月)

1、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及目的意义

2、查阅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3、形成全面、系统、可行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10年5月)

1、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2、组织开展活动,不断创新德育新形式

3、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进行具体实验,进行个案追踪与访谈

4、开展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收集、整理资料信息

5、撰写论文、经验总结

(三)、总结阶段:(2009年8月)

1、整理研究资料与数据,撰写课题实验结题报告,递交课题验收申请书

2、推广成功经验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实效化,促进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2、在课题实施期间,总结以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主题的报告。

3、按年级编写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活动设计。

4、发表有关养成教育的论文、教学案例1篇。

十一、研究条件分析:

1、我实践经验丰富,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将近10年。

2、我学科研究意识强烈,有较高的教研素质,曾参加过班主任培训,现在是校的骨干教师。

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之我见 篇10

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因此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显得犹为重要。

本文试着通过了解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进而分析对小学生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最后通牒提出来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涵

所谓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质上就是教人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它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简言之,也就是教会人“如何做人”的教育。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前提下,笔者认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从“坐、立、行”起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都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小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的姿势总有个规范。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都要经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小学生的一种习惯,其实一个人“坐、立、行”的姿态很重要,它不仅反应了人的教养、气质,而且直接影响着别人对这个人的评价与看法,当然对小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2、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小学生文明的礼仪。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小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称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节做起,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这也是社会文明交往的重要根基。

3、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开始,培养小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小学生对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还很难理解。因此,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我们应坚持低起点、重实际的做法。首先,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在学校,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同学,尊重和理解老师;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关心邻里。其次,要积极引导小学生懂得爱护班级、爱护学校这个集体。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只有在集体之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既然集体为个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那么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就应当为集体出力、争光。再进一步,就应当引导小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风俗和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激发小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与关心,并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将来要为建设家乡流汗、出力的理想的种子。这些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生所能接受和体会的。我们应当从这些“小处”着眼,萌发小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理想和信念。

4、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抓起,培养小学生做人的基本品性。勤学好问,热爱劳动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与发展靠的是人的勤学好问、热爱劳动。读一篇课文,就应该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富有感情地读;抄写词语就应该强调一笔一画,把字写好;扫地,就要扫得干干净净;排课桌就应该排得整整齐齐。这就是习惯,也是做人的基本品性。

三、对小学生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有很多功能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知道,童年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做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小学生都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的美名响誉中外。

其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文明礼仪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必须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再次,这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一个注重自身修养、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些都充分说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但就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约束力越来越少。有些小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同时,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等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孩子们身上正在淡化。为了广大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

四、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是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最佳阶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1、坚持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我实践相结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对理解、训练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帮助。比如,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校大门,要训练他们“坐、立、行”的规范姿势,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要求,“坐、立、行”的规范姿势,可用九个字来概括-----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其次,要指导学生理解意思、体会含义:“坐如钟”就是要坐得端正,“立如松”就是要立得精神,“行如风”就是要得稳健;再次,教师要示范并加以细致耐心地指导;最后,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并在学习生活中评选出每周“坐、立、行”姿势规范最佳者,并给予表扬。

2、坚持将典型示范和整体提高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好模仿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树立榜样。首先,要积极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班级活动中,有针对性开展文明礼仪标兵评选等礼仪教育主题活动,评选出文明礼仪方面做得好的学生为示范员,为全体学生做出榜样。教师及优秀学生的一言一行在广大学生中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而引导其他小学生积极向他们学习,努力争当文明礼仪标兵。除了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典型示范外,还应注意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利用各种合适场合来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

3、坚持将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和学以致用相结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从目前情况看,小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认识还比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礼仪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善待家庭;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比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等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小学生理解和遵循。

养成教育之我见 篇11

【摘 要】

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是从训练入手,全面提高学生智、情、意,一个过程性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养成教育可以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判断推理道德实践四个部分。当前养成教育的现状是小学生道德认识不够深刻,道德情感令人担心,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积极的情感当然就不能培养出较高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养成教育从小的方面说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判断推理能力。

【关键词】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判断推理能力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就是渐渐熏陶形成的意思,它往往从行为入手,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智、情、意,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养成教育也是一种过程性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判断推理三个方面看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过程性。

1.品德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的道德规范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行为整体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根据我对孩子们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的许多认识和行为与品德教育有很大关系。小学生还处在个性塑造、道德认识、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需要正确的培养。前苏联心理学家认为“德育首要是对需要的的培养。”[1]

2.道德情感是人对道德事件或行为是否满足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又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它们可能表现为积极的、肯定性的情绪反应,也可以表现为否定性的,但同样是积极的情绪反应,这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征主要为①情感情绪比较鲜明,活泼,强烈地渴望他人的爱抚和关心;②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暗示和影响,往往以成人的标准为标准;③情绪相当不稳定,容易任性;④表现欲比较强,但也容易受挫折,不具备起码的应付挫折的知识和能力;⑤承受不起很小的情感压力,调控能力比较差;⑥产生初步的道德感,如做了好事感到很高兴,做了错事会觉得很内疚等;⑦好奇心;⑧美感的发展仍然很迟缓,与上学前区别不大。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显得至关重要[2]。

3.发展孩子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挖掘孩子的潜能,这是每个教师与家长都必须竭力做。养成教育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孩子的教育就像一辆自行车,家长是前轮,老师是后轮,如果前轮刹车,后轮加速行驶,只能是翻车,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需要老师,家长共同努力。只有让他们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才能形成很好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提高自身修养[3]。

二、我国养成教育的现状

1.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学生都有在集体中受到尊重,得到承认的精神需要。其实并不是孩子,我们每个成人都有这样的需要,都希望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体现和承认。保护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就是保护其前进的潜在力量,损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就会给他们带来心灵的创伤,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哪怕最差的学生也眼让他能得到自尊需要的满足,让他不感到低人一等。

2.小学生的道德情感还不稳定,起伏较大,即情绪情感来的快去的也快,但强度也大,弄不好就会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使人饮恨终身。在办公室里我曾亲眼看见这样一件事,一位差生考试考不好,就带上礼物去找老师,老师就问他为什么要送礼物,那位学生的回答让办公室所有老师都惊讶了,“社会上大人不都是这样做的吗?”然后他若无其事的走了。养成教育在“情”即道德情感方面这方面做得还不够,究竟怎样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三、养成教育形成的途径

1.首先,我们要教给孩子善知识,即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还可以采集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看图书、看电影电视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孩子掌握这些基本的道德标准和要求。

2.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们把道德有关知识传给学生,通过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少先队组织等多种途径实施。教师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是让学生全面发展,接受很好的道德教育,积累道德知识,能够形成很好的道德行为。

3.教师要选择道德情感教育实施的方法,如暗示法等等。教师要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善的情操,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让学生明白善与恶,美与丑,爱学生关心学生,这是情感教育赖以实施的基础。

总之,我觉得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满足孩子需要,发展孩子能力的一种教育,是一过程性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家长、学校、社会应共同支持孩子的养成教育,这对孩子以后的人生至关重要。以上就是我对养成教育的一点薄见。虽然当前的养成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我相信它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陈安福.德育心理学【M】.重庆出版社

【2】石中英,王卫东.情感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之我见 篇12

中国礼仪在韩国影视中表现非同 一般。韩潮一度 席卷中国影视界,在他们的电视连续剧里,儒家思想之礼仪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国人自叹不如。大牌韩星来到中国,从没有摆大牌,有句广告说“韩国很远,韩星很近” 分析其内涵,韩国明星对人,不管是不是重量级人物,从没有失礼。“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部分中国人有 点钱了就耍阔、西化,什么礼都丢之脑后,一切的根源都是缺乏文明礼仪的教养。

一、现代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

如今,许多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 珠,被娇宠后 的坏习惯比比皆是,想要什么得什么,在家不尊重老人,随意颐指气使爷爷奶奶帮忙做事, 对外人更是不懂得怎样尊重,在校不尊重老师和同学:“老师,你过来。”问着老师问题的同时,又去与别的同学聊其他的事,让老师干等。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和同学相处时,男女同学之间你摸我的头发,我摸你的头,你摸我的脸,我碰你的 腰,丑态百出。我们的社会在向前发展,但人们的文明礼仪却在向后退步。现代孩子应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所以文明 礼仪应从 小抓起,否则会恶 性循环,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文明礼仪。

二、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

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礼仪不仅是思想道德的行为规范之一,也反映了精神文明意识的问题,许多家长没有受过很好的礼仪教育,尤其是“70后”“80后”这两代人的家长受“文革”的影响:什么狠批“孔老二”“批林批孔”“打倒孔老二”等等,孔老二就是孔子,打倒孔老二就是要剔除他的一切主张,使得人们战战兢兢,更不要提对礼仪文明的学习了。许多家长无法知晓礼仪之行为规范,他们怎么能传给下一代呢?我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如果没有慕课,许多礼仪的知识我是不明白的, 庆幸的是我赶上了慕课。“不学礼,无以立”,记得我有 次去夫家的姐姐那里,进门时,只见姐姐迎上来说:“你们来了,进家里坐吧。”她的第二个儿子飞儿(读中学时曾在我家住过)在客厅里吃午饭,见到我们来也不向我们打招呼,更不会说别的什么,我们对他说“飞儿,长大了,好高,现在在哪里工作?”姐姐接过话说“在河边帮人家运些沙子。”飞儿吃完走了,姐姐也没说什么,只好自己去张罗饭菜,我去帮忙。姐姐见到儿子那样也不要求儿子对舅舅和舅娘打招呼或者叫儿子去帮她的忙。家长不教,小孩怎么知道这些礼仪呢?后来飞儿 结婚了, 姐姐来过我家几次,每次来都诉说飞儿和儿媳的不懂礼和不孝。姐姐那么大年纪了,看到她那样,我能说什 么呢?

三、从小抓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有礼才有德,德和礼往往是统一的,礼仪与道 德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自觉良好的礼仪习惯和礼貌举止总是伴随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长期积累的道德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要说治国了,齐家已经能让社会和谐了。戴尔·卡耐基总结说,个人的成功=15%的努力 +85% 的人际关 系和处世 技巧。每个人从小就受到接人待物的礼仪行为教育,如果很小的时候就招人喜欢,那他或她的心理成熟度就高,自我感觉就越好,他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就越顺利。虽然其过程也会有挫折,但我想一个懂礼且得到很多阳光沐浴的人,会把挫折处理好。在这一良性循环中,和谐处事 是不成问题的,相信成功也会不断地向他们招 手。修身, 齐家,家好,家人喜。

知礼而行礼,学校教育中的礼仪教 育是一种 辅助, 孩子在校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少,但学校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不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古人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学校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互动,如果孩子在校是一套,在家又是一套,那就达不到教育的成效性,教师再努力也是白费劲。据我观察,有些孩子读初中三年,平常表现 还不错,但在离校前那天搞得教室里乌烟瘴气,到处是垃圾。 马加爵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中学时期,他成绩很好, 平时表现不错,可到了大学,他的陋习就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出来以致犯罪,那些被他谋杀的同学嘲笑、讽刺、挖苦,使他那卑微的礼义廉耻在慢慢地丧失。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投毒事件也是因为潜意识里的无礼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虽然专家们分析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我认为一切的起因皆是不学礼:孔子的礼,管仲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国家的精神支柱,支柱立则国家兴,支柱废则国家亡。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栋梁被虫子蛀蚀,则国将不国。春秋时代 管仲知道用文化精神规范人们的行为,引领人们向前发展 “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四维帮助实现国家社会的稳定,“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意思是,坚守四维,民众不越过规范,君王的地位就安稳;民众不妄图进取,就不会有巧诈行为;民众不掩饰过错,品行就会完好;民众不追随邪曲,就不会产生恶事。“廉耻”两字中耻尤为重要,因为人之违背礼义和不说法,皆源于无耻,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在个人修身中鼓励礼义廉耻,特为重要。

总之,文明礼仪的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懂得文明礼仪,他们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渐认识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人格尊严是值得尊重的,他们的劳动是值得珍视的,自己怎样做才是尊重别人、珍视别人的劳动果实等等,而不是等到上了大学才知道这些,“少若天成”晚也。

孩子从小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会使其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他们知道 如何去看 待生命,对待感情,对待未来。明白自己现在该干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给自 己规范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等。我想,文明礼仪的 教育影响是深远的,是不可替代的,让我们给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从小抓起吧。

四、文明礼仪教育之对策

上一篇:酒店印刷品购销合同下一篇: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所需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