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管理之我见(共9篇)
农村小学管理之我见 篇1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
摘要:小学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而班级组织管理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基础。良好的班风、学风、行为习惯的形成,与教师的班级管理是分不开的,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应做到: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性,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小干部,对学生的行为做到奖惩分明,教给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良好的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形成优良的班风、学风的保证,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在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之现在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较多,许多学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往往只重视了孩子衣食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在校加强对学生组织管理,强化学生的是非观念是非常必要的。我在与农村学生家长接触交谈中了解到:现在的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家长叫他们做事很难,可在学校里,老师叫他们做事,他们可积极了,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讲解作业时,孩子常会说,老师不是这样讲的。可见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教师这点先天优势来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下面我就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性。
我校有个别班级上课纪律差,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有时安排学生劳动结果教师一走学生也就走了,结果教室里乱七八糟,不堪入目,教师工作还算认真,但就是学生不听教师的。因此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性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关键。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性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我们接任何一个新班时,教师与学生说话要严肃,上课不能让学生乱接话,对不听话的学生处理要狠,处理学生要及时,最好能做到杀鸡吓猴。在长期工作中,我发现任何一个学生接触到新教师往往表现也很乖巧的,但他们说话做事往往具有试探性,一旦学习过程中说话或做事试探教师,教师处理不及时,就会给以后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即使纠正过来也要费很大力气。因此教师新上任时,教师就应明确告诉学生在学校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上课那些不能做,犯了应怎样处理,让学生尽早做到心理有数。学生一旦犯错时,教师处理要公正,做到学生口服心服。同时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取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让学生从心理佩服自己的老师是一名好教师。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时间是课堂,教师教学技能强与否,知识渊博与否,时间长了学生心里是最清楚的。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使自己上的课能吸引学生。
3、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勾通。教师每接手每一个班,教师应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便于教师在今后学生管理中采用合理方法教育学生,尽量避免与学生发生矛盾,便于教师指导家长教育学生。学生犯错时,教师要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对他们错误的想法要及时矫正。
二、认真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三字经中也有这样的句子: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意思是:如果幼儿小的时候不给孩子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恒心和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的规矩,形成好习惯。教师在接到新班级时,教师应及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合班级实际的班级管理制度,并形成文组织学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学生违反班规应严格按制度来处理,并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长期坚持下去。
三、培养小干部。
在我们学校,我发现许多班级的小干部建立起来了,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减轻教师管理学生的担子,教师应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培养小干部,教给小干部管理方法,要敢于放担子给小干部,让人他们代表教师来执行制度。如学习小组长要认真检查学生的书写,作业是否完成应及时向教师汇报。劳动委员要把每天劳动情况,劳动质量向班主任汇报等。教师也应帮助小干部在学生中树立威性。每周班会课,应让小干部在会上总结上周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做好了,哪些工作做得不好及改正措施。在评价小干部时,教师应首先要肯定小干部的工作,对做得突出的给予适当奖励,激发每个小干部的工作热情,同时对于工作不负责的小干部也要及时更换。
四、对学生的行为奖惩分明。
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奖励和惩罚这两把尺子来应对学生在校的表现。我认为只有奖励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通过奖励让全班学生主动地学习这种行为,从而形成更多具有优良品质的人。而通过惩罚除了教育犯错学生外,它还是一面教材,还能对其他学生起到警告教育作用。如我校去年学校在全校集会上多次讲:要珍爱生命,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然而没过多久,我班几个学生却利用中午吃午饭时间私自下河洗澡,被班上一名女生发现来给我汇报。我当着全校学生表扬了给我汇报的学生,并奖励该生一盒水彩笔,而对私自下河洗澡的学生进行了每人打手1鞭子的惩罚,并让下河洗澡的学生当着全校的面进行口头检讨,下来及时与家长联系配合教育。又如学生发现在学校乱丢垃圾向教师汇报,教师查实后便可获得一本作业本的奖励,而丢垃圾的学生将受到一个星期捡操场垃圾的处罚。从此就再也没有学生下河洗澡了,没有人乱丢垃圾了,就连有学生到河边玩都会有学生来汇报。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奖惩主要是让学生懂得明辨明非,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将来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五、教给学生家长教育孩子教育方法。
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偏低,他们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教师应针对学生特点教给学生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如每天要督促孩子做作业,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自己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教育孩子要有孝心。不能当着自己的孩子面吵架,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让自己的孩子看一些课外书等等。同时教师应把自己的电话告诉每个学生家长,好让学生家长教育孩子需要教师帮助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同时也能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学习情况。为了帮助家长教育孩子,每班每期应召开两次家长会,开学一次,期中一次,开家长会教师和学生家长主要交流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及对策,让学生家长之间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我校还每期请乡上关公委的老干部来我校来给学生家长上课。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家长从中能得到一定的启发。
班级组织管理是一门学文,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农村小学管理之我见 篇2
关坝小学地处九锅箐森林公园山脚下, 与贵州省桐梓县坡渡镇接壤, 属于綦江区的边远小学。我校在未实行寄宿制以前, 有10所村校, 2008年实行寄宿制以来, 仅有2所较大的村校, 其他各村校的学生都集中到关坝小学接受寄宿制教育。现在由于新的学生宿舍要等9月份才能投入使用, 旧的学生寝室仅有168个床位, 已经挤了235名学生。住读生均来自关坝镇离场镇很边远的乡村, 还有20多个来自贵州省的坡渡镇, 一般情况下单程坐车至少需半小时, 走路至少需1.5小时。因此, 学校住读生的安全管理问题相当重要, 我校实行寄宿制3年来, 住读生的安全管理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弱, 生活技能与习惯往往要从零开始培养, 但是三年来没有出现一起住读生的安全事故, 已积累了一些住读生安全管理的经验, 在此与大家分享。
1 领导重视, 把住读生安全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
学校规定, 周日下午至周五下午, 必须至少有一名校级领导24小时在校内, 同时值班行政早上6:30至21:30在校内值班, 夜间21:30至早上6:30住读生睡觉时间由保卫科长、教科室主任两名中层领导与住读生一起休息, 同时学校请两位生活老师24小时不离岗, 全程管理住读生的生活及安全, 必要时为一年级的学生换洗衣服等临时性工作。如遇学生生病等特殊情况, 随时确保有领导送往医院救治或现场处理。
2 实行严格的签到登记点名制度, 确保住读生在校内的安全
签到登记点名有四关。一是住读生全部设置为红色“校讯通卡”。周日下午进校, 周五下午离校均在校门保安处刷卡直接短信告诉家长, 让监护人放心。二是住读生周日下午进校后, 马上到生活老师处签到, 并将一周生活费和零花钱交给生活老师管理, 住读生用钱时再到生活老师处支取、这样可以避免住读生的钱不被丢失。周五下午离校时, 首先在生活老师处签到方能离开宿舍。三是如遇特殊情况需中途离校, 必须有生活老师出具条子, 校门保安方能放行。四是早晚自习由五名值周老师和一名值周行政点名清点人数, 并随时与生活老师保持联系, 确保对住读生的安全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3 抓好住读生的养成教育, 是农村小学寄宿制住读生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 只说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尤其在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 学生年龄小、在校时间多, 学生生活在学校, 学习在学校, 活动在学校, 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生活实践的空间。但如果住读生的吃、住、行、生活得不到一个妥善的合理的管理, 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就无从谈起。为此, 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实践, 制定了《关坝小学住读生养成八种好习惯》、《六好寝室评比制度》、《优秀留守儿童评比制度》等, 时时抓、天天抓, 上下形成合力, 常抓不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形成了良好的住读生习惯。住读生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了, 教育方面的许多事便可迎刃而解, 可谓事半功倍, 两全其美。诚如印度的一句谚语所言:“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当然在养成教育中, 我们感到最棘手的还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寄宿制学校学生和父母沟通的机会少, 一些学生仅在周末才能与监护人见面, 并且, 多数监护人不是他们的父母, 而是隔辈亲人, 而学校又没有专职的心理咨询 (辅导) 教师, 因此难度较大。住读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运用有关教育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4 安全日常管理丝毫不得放松
我们规定:校警、校园保安必须每天至少一次到住读生宿舍进行安全排查;值周行政、班主任必须每天至少一次到住读生宿舍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管理, 同时作好记录;科任老师、行政领导每月不得少于10次到住读生宿舍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管理;学校每月对所有人员的记录进行检查, 对工作完成情况将纳入绩效考核。
农村小学管理之我见 篇3
一、实施科学的人文管理
学校管理首先应由权力模式逐渐向合作模式转型。校长要做到了解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相信教师,真正情为教师所系,心为教师所操,用情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1.校长要关心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一要关心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有权可用,有事可干。二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温暖,以愉悦的心情展开工作。三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在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中,校长要听取他们的观点,与他们协商后再做出决定。校长要善于团结领导班子成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领导成员的积极性,搞好各自的工作。
2.校长要关心每一位教师,不但要关心教师的工作而且要关心教师的生活。校长首先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作为领导者自然要关心教师的工作,使每位教师都能发挥其特长。同时,在生活中校长也是教师的朋友,作为朋友自然又要关心教师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贴近校长,在工作中才能更加卖力肯干。
二、科学管理要以人为本
学校的所有干部,教职工都是校长的管理对象,而又都是管理决策的实施者,立足并发展他们的能力与作用,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
1.严于律己,起到表率作用。校长的权威来自于自律,而不是来自于权力。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规模比较小,师生数量也比较少,但不能因小而放松管理,特别是校长的自身管理更要严于教师和其他中层领导,只有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才能起到表率作用,才能带动广大师生实现教育目标,创出最佳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2.以诚待人。尊重别人是以诚待人的重要表现。经常和班子成员及教师谈心,以诚恳的态度,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不足,这样他们也会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天长日久,也就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工作中的配合也会更加默契。
3.培养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思想素养,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两手。
(1)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仅用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良好的修养以及行为习惯。为此,学校要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号召全体教师修正自身言行,履行师德规范。久而久之,在整个校园形就会形成师爱生、生敬师的和谐氛围。
(2)加强教师的教育素养,提高业务水平
只管教书,不搞科研的不是好老师,只有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的老师,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的好老师。因此,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又可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增强管理效果,要切实提高校长的自身素质
1.校长工作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要有较高的立意和出发点,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学校要办出特色,教师要有专长,学生要有个性。校长要自觉地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排除不利的,抵制消极的,努力实现学校工作的良性发展。
2.校长工作应达到的广度。就是要将学校置于社会大环境之中,要在大好形势下发展好小形势,创造好小环境。这就要求校长要放眼全局,要独立思索、细心发现,要刻苦好学,更要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品格。
3.校长工作应有的深度。就是要求校长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将人心凝聚起来,将力量组织起来,从而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校长要重视奉献,潜心于事业,奋发向上,而校长的这种奉献精神,必然也会成为激发师生员工工作热情的巨大动力,从而将学校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4.校长工作应有的力度。校长要深入分析研究本校的具体情况,找出符合本地本校实际发展策略。校长要公正廉洁,要团结务实,要求真务实,带头实干,率先垂范。只说不做,无补于事;少说多做,才会产生影响力。廉洁、实干,这是人民的心声,也是时代的呼唤。
四、全面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看,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之餐,实施素质教育,正餐要吃好。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
校长要勇于“沉”下去,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性评课必须一课一评,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实际相结合,经常召开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利用适当场合与教师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要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由此可见,校长对学校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时代呼唤教育,时代期待着教育。教育的成败决定着国运的兴衰,教育的竞争也可以说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所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都要负担起教育管理的重大责任,为中国教育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而作为校长则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自己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各种复杂情况,使管理收到更好的效果。
农村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之我见 篇4
主题词:教科研校本研修课题研究评价机制
案例摘要:教科研是学校与教师发展的驱动力,然而在农村小学,有很多学校科研意识淡薄,教科研氛围不浓厚。虽然他们都一心一意抓教学,但是对教科研工作并不是很重视,所以不论是学生也好,教师也好,学校也好都难有长足的发展。为此,笔者就教科研工作管理谈一谈看法。
在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当今,有很多教师、校长、学校都脱颖而出,成为名师、名校长、名校。通过对他们考察与了解,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成名都与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认为教师、校长、学校的发展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科研强校、科研兴校。那么学校在教科研工作上如何管理与引领?就此,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科室主任,结合本校实情浅谈拙见。
一、明确分工,健全管理制度
在每一所学校,校长都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为了使学生、学校、教师有可持续的和长足的发展,必须走科研之路。因为学校事务繁多,必须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能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在务实求实、业精于勤的工作作风中,使教科研工作有序而有效。
第一、针对教科研工作,成立领导小组,通过集体智慧,由学校确定教科研“五年规划”。并依据教科研“五年规划”,学校首先制定学期计划。然后教科室、教务处、各教研组、集体备课组在制定各部门、各单位计划。在实施中按照计划安排,有序开展工作。
第二、为了使教科研工作能落到实处,学校应该出台相关制度:读书制度、听课制度、月检制度、校本研修制度、外出培训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科研等制度。将制度与绩效考核、考核、晋升职务与级别、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在制度的约束下,不仅引领和促使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而且能使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让教科研成为教师发展的途径之一。
二、求真务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一所学校,只有教师的进步和发展,才能推动学校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首先要依托教研组平台、备课组平台,通过诱发教师的主动性、能动性,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磨练、提升。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教研意识
当前,很多农村小学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科研意识淡薄。他们普遍认为:虽然现在高呼素质教育,但走的还是应试教育之路。既然家长重视分数,学校以学生分数考核教师,那么对学生只有施加压力,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剥夺学生的活动与休息时间,让学生整天与书相伴。如此一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走进误区。针对以上现状,我认为首先要加强教师理论学习,通过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和理论水平,来转变教师的观念。要让教师在理论学习中,通过鲜活的案例,全新的思想,深邃的理论,教育家深远的卓见,名师名校与名校长的成功经验,让教师清楚地意识到教育教学科研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的进步,推动学校的发展。让教师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
2、深入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贯彻实施的。简而言之,学校最核心的业务,教育最核心的环节就是课堂教学,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使学校建设的重点工程。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还应先从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入手。例如每上一节课,教师都要熟悉和钻研教材,精心设计的教案,同时要有学情预设,又要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在教学中还要有一定教学理念,并能完成教学目标。其实有很多教师都是这么做的,但为什么有的教师花的时间比别人多,而效果比别人差?深究其因,那就是参加教科研活动少,及时参加了也只不过是流于形式。
我校有一名50岁的男教师,常年任教中高年级数学。他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数学功底比较扎实,教学态度端正,课后也花了很多时间辅导学生,但在期末考试中与平行班比起来总分人平相差10分左右,让我校校长、教师深感诧异。当然年龄并不是主要原因,其实这位教师的问题出在不喜欢读书,不善于与人交流意见,不喜欢与人探究问题,教研活动中不活跃,很少参加论文案例评比活动中。由此不难看出,该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思想滞后,教学手段与策略落后。
因此,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各科室、各单位的计划安排,结合校情和教师工作的现状,有机开展读书活动(含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集体备课、讲课、说课、听课、评课、试卷分析、论文案例评比等教科研活动。让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科研能力。
三、有序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教师的专业成长收两种“力”的制约:一是自主成长的内力,二是帮助成长的外力(管理体制、专业引领)。所以教师的自主成长不是孤立的,他要依托学校这个工作平台、学习的平台、教研平台。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就是要找到专业引领与自主研修的最佳结合点,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架桥。
一是注重研修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校本研修中要结合实际,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切实开展有意义的、有实效的活动。即学校和教师缺什么就研修什么,学校和教师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诸如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区级教学比武,那么首先可以让部分骨干教师,进行切磋探究,然后再组织全体同学科的教师一起听课、评课。这样既能集众家之智慧于一身,让教师得到不同层面的发展与进步。
二是强调研修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校本研修中地点、时间机动性较大,不受工作限制。如果有问题,或者学校与教师有什么需求,可以暂定时间与地点。学校在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中,可以采取自主撰写论文案例、看光碟、读书、几人为一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形式进行。但在活动中学校有记录,教师有笔记。三是校本研修要强化教师角色。教师在培训与学习中是“受训者”,而在校本研修中应该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在活动中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引领教师 “做中学”“学中做”,使教师在多种锻炼得以提高。
四、全员参与,深入课题研究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状况是:做得多,想得少;简单重复的多,认真研究的少。他们忙于一些常规工作,应付检查,很少腾出时间来思考,更不用说来研究。
这样的教学效果只会是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成绩提高,教师身心疲惫;二是教师付出很大,学生涛声依旧。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和学生埋头教育学:“今天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蓦然回首黑发已变成白发”,更可惜的是大多数教
师都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应试教育。
综合前面内容,可以知道学校引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能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它也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对于课题研究我认为学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引领教师树立研究意识。通过知识讲座,理论学习,专家讲座,让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在进行课题研究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很多教师认为课题研究是学校和课题组成员的事,甚至还有课题组成员认为课题研究是校长和教科室主任的义务。所以往往在课题研究中,学校出课题,教科室主任收集整理资料,课题组成员和教师只在参加一些简单的活动。那么这样的课题研究要么是套用别人的经验,窃取别人的成果;要么就是为了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而搞研究。我认为在课题研究中可以这么做:
1、从小课题做起。对于课题研究,有很多教师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学习与讲座中,有所了解。我们应该给引领教师进行实践操作。在亲身体验中,掌握要领,学会课题研究的方法,了解课题研究的程序。
以往我校课题研究在校长室的指导下,几乎是教科室主任一人完成,其成效并不显著。校长在学习与考察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后来思想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教师建设年中,以刚性化的制度,限定所有教师申报个人课题,并强调,可以从较小的入口为切入点,或一个问题,或一种方法,或一点疑问等等。开始,教师都束手无策,后来通过借鉴、学习,勉强完成任务。事后学校规定每年每人必须申报个人课题,于今年,我在整理教师申报的个人课题中,发现他们的资料基本成型,而且有思想、有策略、针对性强。
2、深入大课题研究。在引领教师进行大课题研究中,都有明确的分工,作为学校一定要责任到人,分工合作。按照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有序操作,力争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课题研究中引领教师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并上交相关资料。让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在课题研究中求真知,得真经。
第三、巩固科研成果,深入课题研究。在取得丰硕的成果后,我们还应该巩固成果,深化课题研究,向更高、更远的层面推进,让课题研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加强阵地建设,健全评价机制
教科研是学校中心工作,那么该项工作一定要加强阵地建设,并且健全评价机制。下面就这两方面,浅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加强阵地建设。学校教研组长、集体备课组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那么他们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因此加强他们的考察、学习与培训是搞好教科研工作的关键。其次要有较宽松的学习与活动场所,学校能为教科研活动提供设备设施,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教科研活动是需要这些做支撑的。
第二、健全评价机制。为了积极引领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使教科研活动有序而有效,我认为除了制度保障、经费保障、人力和物力保障之外,评价机制也是重要的要素之一。既然学校制定制度,就是为了搞好每一项工作,如果制度只是限制教师的,那么做好做坏、做与不做都一样的话,我就可以这样说:“有制度与没有制度是一个样”。如此一来,怎么去谈实效?。既然现在实行绩效方案,足以说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奖优惩劣,奖勤罚懒。综上所述,在教科研工作中,学校要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每一位教师。将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与绩效、考核、师德考核、晋级晋职、评优评先直接挂沟。通过以奖代罚,激励教师在教科研中奋进,在教科研中发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5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在农村小学任教多年的经历所感所得,简单探讨了如何利用农村现有条件,因材施教, 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 农村小学作文能力培养因地制宜
受一些历史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教育比较薄弱。尤其是作文,一直是教学的“老大难”。那么,如何针对农村小学作文主体的特点及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按照《课标》要求,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呢?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等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农村孩子有自己特别的生活场景,有城里小孩所没有的生活经验。比如田间劳作、煮饭、喂猪、放牛、带弟妹、做红薯窑、捉鱼等经历,都可以成为他们活生生的写作素材。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引导的真心,相信农村孩子可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因此,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激活思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来加深写作兴趣。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兴趣和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也就建立不起对写作的兴趣。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主要是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如要求学生对“未来——”进行想象,写一篇习作。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更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就十分抽象,特别是农村的学生,知识面更是狭窄,不知写什么好。其实这些想象都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引导学生勤观察,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设想一下,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它的空间过于狭小,能不能想象未来会同时拥有地下或空中操场,用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该有多大呀!浓厚的兴趣是写好作文的直接动力。兴趣来源于对作文的认识,产生于良好的写作心境,孕育在成功后积极情绪的体验中。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入手, 使学生把写作视作“为生活而写”、“为未来而写”、“为兴趣而写”的趣事、乐事,学生才会以饱满的热情学习写作。
二、结合农村现实,积累材料,丰富文库,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科书中的文章多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农村的学生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知识积累和视角的宽阔方面相对城市学生本来就有不足,因此,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象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利用农村特色,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眼界。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当然,这非一日之功,必须坚持经常,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丰富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内在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
读是写作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从生活、阅读两方面引导学生去搜集积累习作素材。只要长期坚持,必然会收获所期待的效果。
三、积极发掘农村所潜在的优势,扬长避短,感悟自然,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努力打开作文新局面。农村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当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本是死的,有限的那点课外资料也是死的,但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我们的大自然说话,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说话,让我们熟悉的农家生活变成我们的活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出发,不管是城市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育条件,还是农村纯自然和原生态的潜在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引导得当,都能实现写作的真正意图,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我们的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日益变化的现代气息,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可利用的方式主要有:
1、低年级学生以感受自然风光为主。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习作无真情实感。这方面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槐花的幽幽清香,可以看到庄稼生根、发芽、开
花、结果,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可以捉到知了、蚂蚱。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家乡之美。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教师只要稍作点拨,如问: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享受美之乐,六七岁的孩子模仿性和好奇心都很强,这对积极培养他们从说到写的兴趣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2、中年级的学生以讴歌礼赞家乡为主。三四年级是小学作文训练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它以一二年级说话写话为基础,又是为高年级的命题作文搭桥铺路。为了搞好这个“过渡”,因此这个阶段要对学生进行片段训练,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情趣、现实生活等将命题作文改为半命题作文,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不断地惊喜,更无比的振奋!这又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素材!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参观养殖专业户、经济农作物种植专业户、成片的果园绿带等,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或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或从门前路的变化说起,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3、高年级学生以感悟农家的民风民情为主。在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现象,但农村却广为流传着:“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句话。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淳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观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并赞之于笔端。“农活”也是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在家学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苦与甜,劳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的,有了这刻骨铭心的体验,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有了这种切身的体验,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习作将不再是“干瘪”的了,而会变得很“饱满”!因此,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勤于开拓,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辽阔的农村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就会展现出来,农村小学生写作内容就更丰富了。
由于农村小学生相对城镇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较少,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镇学生相比,视野小,可供阅读的书藉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作文雷同与重复化虚假作文,内容不具体。比如三言两语,陈词滥调,这在小学生作文中屡见不鲜。因此,很多情况下,他们的作文是不能打动人的。那么,在这个现实前提下,教师的作文指导作用是巨大的,对生活在信息相对落后的农村学生而言,教师的指导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
语文知识特别是作文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的,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以上所述几方面的能力,才能慢慢见效,让农村的小学生也能喜欢写作文,能写出好作文。总之,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联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总结经验,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创意,写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资料
1、教之初---启蒙教育网
2、小学课堂在线
农村小学体育课之我见 篇6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上好体育课,才能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学生体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体育课呢?我认为,除了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外,教师还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根据学期计划认真备好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
二、课堂教学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是上好一节课的主体体现,要抓好这一环节,就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l.准备活动
体育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活动不开各关节,在运动中就容易受伤,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对相关的关节充分活动开,如:跳高和跳远教学中,主要活动开胯、膝、踝关节;技巧和单杠教学中,主要活动开肩、肘、腕关节,准备活动也可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如:短跑(50米)教学前,可安排“破网捕鱼”、“打死救活”等游戏,让学生在操场上相互追逐、跑动,学生在跑动中有加速跑、匀速跑、变速跑等,这样可加大关节的稳固性和承受能力,提高肌肉伸缩性与爆发力,之后,再进行50米练习,就能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总之,灵活多样的准备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达到各类运动的负荷指标。
2.讲解与示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讲解动作要领,还要进行认真示范。要做到讲解清楚、突出重点、示范标准、动作优美,合理地运用讲解与示范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等具体条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各年级都反复出现的内容(如耐久跑、铅球、篮球等),可采用先讲解,后示范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对教材比较生疏的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先示范后讲解的教学方法,对一些集体形式下进行练习的项目(如广播体操、武术等),教师还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边体会动作要领,一边跟着教师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与理解能力,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讲解与示范,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3.组织练习
学生练习部分是学生最活跃的时期。教师如果组织不好,学生便会发生混乱,争抢练习次数或是发生打闹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练习中动作变形,以及学生受伤等,因此,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好学生依次练习,严格要求学生对动作的标准化,对错误动作出现
时,教师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可采用单独纠正或集体纠正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练习中可采用分组比赛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增强团结,加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
三、根据课后的作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体育课后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难度与学习后的信息反馈,对掌握难易程度有所知道,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性别、年龄、年级、体能状况、动作掌握情况有进一步了解,通过掌握学生情况后,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调整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指标,动作的难易程度,关心学生的健康,关心学生的课堂表现,关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一、课后学生的情况交流、及时掌握情况:
体育教师每节课后要请体育委员调查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掌握动作情况要了如指掌,通过信息反馈后,体育教师要心中有度,每学期制订体育计划时作调整,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有一定的教学内容调整,根据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增加或删除教学内容,体育教师作局部调整。
第二、课后教师调查学习动机,了解学生喜欢的项目:
对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对学生喜欢参与的项目要心中有数,在安排内容上体育教师有准备地做好课前的工作,这样体育教师在安排内容上有所准备,不断充实运动项目,对于学生喜欢的项目可以多安排一些,保证学生活动的质量,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第三:课后心理情况的测定、合理安排课的运动量:
对课后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测定学生的运动脉膊,运动量大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变化,为下一节课合理安排运动量,体育教师心里有数,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课的前后运动量出现的次数,课的高潮如何解决运动量的大小,比较完整解决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对运动量的掌握,运用科学的方法,测定学生课中运动量的分配,是否合理与科学,体育教师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总之,体育课的好坏,关键看体育教师如何安排,如何掌握科学的方法对体育课进行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体育对健康作用,体育课让每一个学生喜欢,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在运动中享受运动的快乐,快乐中学习运动技术,在快乐中学会掌握技术的方法,健康第一理念在体育课堂上充分体现。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之我见 篇7
一、农村英语滞后性的原因
1. 一门语言首先需要的是语言环境
农村学校的小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在课堂上, 学生能听到英语教师较流利的口语, 但学生每周一般只能接触两到三次, 每次仅二十分钟左右, 其他任课老师则都是用汉语教学, 无法直接进行英语的学习。而且, 目前社会上, 尤其是农村, 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很少, 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2. 英语应该集听、说、读、写于一身, 它需要学生掌握多种技能
农村的学生, 他们的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电子设备, 也不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这使得孩子也从心理上不重视英语这个学科, 更有甚者, 从小便产生了懒惰心理, 在英语的学习上得过且过, 使得英语成为弱科。同时农村孩子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 比城里孩子胆怯, 缺乏自信, 更不敢大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就失去了很多说英语的机会。
3. 农村学校的设备落后, 师资紧缺
从教学硬件来说, 教学设备陈旧, 甚至有的学校唯一的电教设备就是录音机, 更有一些贫困地区, 连录音机都没有, 能听到的英语也只是老师上课说的那一点点而已, 英语学习变得非常抽象, 学生更感受不到英语的生动与乐趣。此外, 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师由于未经过正规训练, 他们语言知识薄弱, 语言技能匮乏, 再加上乡音浓重, 夹杂方言, 以讹传讹,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些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缺乏教学经验, 难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试问这样的情况下, 如何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4. 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
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意三到六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而且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 主要以期中、期末测试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手段, 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评价指标。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 考试的内容主要为教材内容。这种评价形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难以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面对这些现状, 从管理者到教育者, 都应该引起重视, 更应该思考如何进行改善。
二、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 明确教学目标要求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向学生传授简单易懂的英语知识, 听说能力的训练,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 打下较好的语言基础, 这包括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本人认为, 小学英语教师的职责应该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者, 兴趣的引导者。
2.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于“教什么”和“教多少”的问题, 而是“怎样教”和“怎么学”的问题。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 他们应了解和掌握语言学习规律, 不断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反对让学生死记硬背, 照本宣科。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单纯地依靠一种或优或劣的方法来搞教学是以一当十的错举, 显得非常单调与无助, 长久如此必将是重形式或毫无实际作用。英语教学联系农村学生丰富的乡村生活经验, 在广泛的现实生活中接触、学习和运用英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开展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
3.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 英语教师的素质是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要求教师能说会唱、能动手制作教具、图片和简笔画, 以便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引起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由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 因此教师还应该了解有关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 具体教学中要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 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总之, 探索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滞后性并非三言两语就能得出彻底结论, 更非一些形式主义就能改变现状使之达到理想的状态, 关键在于多做切合实际的研究, 切忌空谈。总而言之, 改善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是件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研究, 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承传薪火, 勇于创新, 必定能开发出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朝彦.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 (3) .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之我见 篇8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对于教育的要求和期望也逐渐提高,所以如果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管理措施,必然是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因此必须进行创新和变化。
一、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要想获得一个好的教学质量,管理好整个教学过程,学校领导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个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者,首先就要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多,做得更多。要想做到这样,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相关的学校管理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教育教学的管理有着独特的观察和处理分析能力,时刻保持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和时代保持同步,这样才能有效管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
二、建设良好的教学团队。集思广益
古人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对于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不仅在于领导的能力,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团队的支持,彼此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对教学产生强有力的推动力,让有益的教学政策真正发挥作用。
教学团队中,每个成员在互相配合的同时,彼此各司其职,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职责和责任。此外,还需要各级成员树立大局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深入,发掘日常教学中的有效措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共同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体力量,教师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水平。不管是学校的教学、班级的管理,还是学校的学风等,都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参与和付出,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学校要制定必要的相关激励制度和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乐于奉献、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加强教师的素质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小组互助、以老带新等,培养青年教师,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是教育的未来,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必须重视的内容。
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创建办学特色学校
学校的办学特色指的是学校在和时代相符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其办学实践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总结出的具有个性,符合教学规律的和其他学校有所区别的教学特点。这种教学特色不仅包括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学风格等,还包括对学校的管理等,这是特色学校的重要表现。
当然,学校在特色办学的过程中,必须以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办学特色需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学校规模、教师规模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当前对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一种配合,是学校管理上的一种科学化表现。
五、增强学生的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素质教学和新课改的不断倡导和实行,德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校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进行教学的教育者,面临德育这一挑战,必须严谨对待,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德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处于发展的阶段,是人生的基础阶段,也是树立三观的重要阶段,学校在这个时候应当发挥其重要作用。素质教育并不是泛泛而谈的,而是需要进行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落实,将学生的德育教学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六、联系社会和家庭。组成良好的三角关系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才能有效地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如果说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沒有有效的联系,或者是缺少其中一个部分,那么整个教育教学网络就无法实现,对于学生的管理必然会出现一些漏洞。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9
(甘肃省康县铜钱九年一贯制学校范红梅746510)
注:这篇收货地址还是我的摘要: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必须从低年级给学生打好写作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要从多方面着手,让学生坚持写作练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对待学生的习作练习,作为教师要认真负责,且不可敷衍了事,只有如此,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慢慢提高。
关键词:【写作兴趣写作习惯写作水平】
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笔者认为,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打好基础,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在农村大多数教师看来,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应在三年级,所以往往有好多教师在三年级以前并不太注重学生的写作教学,而正是因为这样的误区,所以导致好多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十分低下,甚至有的学生都到四年级了还不会写作文。笔者曾经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一次语文期末考试中,有一个叫黄磊磊的四年级男生,因为写不出作文而急得不知所措,最后到考试结束,他的作文纸上还是空白一片。《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看似如此简单的知识,却为什么有好多学生写不出来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农村小学生作文起步太迟,大部分农村语文教师都是在三年级以后才对学生实施作文教学,因为没有坚实的写作基础,加之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难怪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如此之差呢!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几年以来,大都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就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说话写话训练,到二年级之后,除了把识字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外,利用一切闲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写作练习指导。可能有些教师会问,这样做是不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呢?其实不然,这里所讲的习作练习,无非就是一些简单的书面表达而已。但它却对今后小学生的习作有很大的帮助。笔者每次都是在一节口语课结束后,让学生把课堂上自己所描述的或所想的用一段话写下来,然后读给同学或爸爸妈妈听,第二次口语交际课上笔者总会把写得好的作品读给大家听,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地就有了写作的基础。等到他们升入三年级后,就不会再害怕“作文”这个新鲜事物了,写作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新词新句的运用,慢慢地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
二、坚持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后,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高,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写作指导。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首先就得要求学生要多写、多练,只有如此,才能慢慢提高写作水平。其中,写日记就是最好的练习方法。教师大可不必对日记的内容过于要求非写什么,或什么不该写。《新课标》指出: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为此,笔者在让学生写日记时,没有太多的要求,不管写什么都可以,比如可以是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等,也可以是对某位同学或某位老师的意见看法等,如果那一天确实没什么可写了,还可以了了几笔,比如“我累了!昨晚我哭了„„”在内容、质量上尽可能地让大部分学生觉得每天都有东西可写,但一定得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不管有多累,都不能停止。只有这样,等到每次作文练习时,才不会觉得无法动笔。其实写作就是这样,每天
坚持写,觉得每天都有东西可写,如果放在一边不去理踩,时间久了就再也写不出东西来了。习作就是日常生活的积累。
其次,要求学生在平日的生活、学习中,多观察,多积累,多写身边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好多教师在要求学生写作文时,总会强调学生要多运用好词好句,这就要在平日的学习中,善于观察,多读书,多积累,然后才能在作文时,真正把它作用到实处。在笔者看来,如果没有更优越的条件,大可不必非要在作文中用好词好句不可,其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就是作文的最好题材。一篇作文,当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时,你会觉得,越读越有意思,越读越有水平,此时,你可能会全然忘记作文中的用词,因为从朴素的语句中你读懂了别人的内心感受。
最后,和学生一起完成写作,共同享受写作的乐趣。传统作文教学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几乎主导了学生作文的全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制。在大多数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课堂中,都以这样一种教学结构为主导,即:教师布置写作题目------师读范文学生欣赏-----口语交际-----写作练习------教师批阅。单一,僵化的教学活动导致学生课后习作全是仿照教师所读的范文,千篇一律,教师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空间,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抄袭范文,随便几句,敷衍了事。其实,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多元的活动过程。它不仅包括学生的付出,更包括教师的努力。在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更是对教师写作水平的不断升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让学生在充分的口语交际、书面交流活动中,享受到交流沟通的欢悦。作文教学不能只重形式、指导和结果,而应更重内容、自主和过程,所以,笔者每遇到作文教学,总会和学生一起练习写作,当有了新的写作题目时,笔者总会和学生一起探讨写作的构想,在充分交流后,一起完成写作。比如在学写读后感时,笔者及时写了一篇当天所学课文的读后感,然后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找问题,提意见,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也就能学会了如何去寻找问题,从而不断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认真批阅,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农村小学管理之我见】推荐阅读: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应用之我见09-02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07-10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之我见09-08
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12-05
小学安全管理之我见07-20
农村土地使用方面问题之我见11-12
试谈小学学校教学管理之我见10-05
小学班管论文《班级管理之我见》11-20
农村教育之我见暑期社会实践报告07-20
多媒体与农村地理教学之我见10-24